认识地球导学案(2)

合集下载

《认识我们的地球导学案》

《认识我们的地球导学案》

《认识我们的地球》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地球的基本结构和特点;2. 掌握地球的运动规律和影响;3. 了解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和环境问题;4. 培养对地球的珍爱认识和行动。

二、导学内容:1. 地球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地壳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地球的形状呈近似于椭球,有赤道和两极;- 地球表面覆盖着大量的水,陆地和海洋分布不均匀。

2. 地球的运动规律和影响- 地球自转和公转导致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 地球的倾斜轴使得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地球的公转轨道是椭圆形,导致近日点和遥日点的存在。

3.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和环境问题-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等;- 地球面临的环境问题包括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4. 对地球的珍爱认识和行动- 珍爱地球是每个人的责任,可以从勤俭能源、减少垃圾、植树造林等方面做出贡献;- 参与环保组织、支持环保项目是珍爱地球的有效方式。

三、导学活动:1. 地球结构模型制作:利用纸板、颜料等材料制作地球的模型,了解地球的结构和特点。

2. 观察日落日出:观察日出和日落的时间和位置,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

3. 环保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环保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培养珍爱地球的认识和行动。

4. 地球知识竞争:组织学生进行地球知识竞争,加深对地球的了解和认识。

四、导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应该对地球的基本结构和特点、运动规律和影响、自然资源和环境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珍爱地球的认识和行动。

希望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积极参与地球珍爱活动,共同建设美丽的地球故里。

第二章认识地球2

第二章认识地球2

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导学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2、掌握经线和纬线的特征,会写出经纬网上各点的经纬度,能判断经纬网上各点所在的半球并充分感受经纬网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学习重难点】1、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2、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和判断方向【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一)半球的划分读课本内容后回答以下问题:赤道离南北两极距离相等,所以把_________作为南北半球划分的界线,赤道以北称为北半球,赤道以南称为南半球。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0°经线和180°经线组成的圆圈吗?学法指导:东西半球的划分,可参考下图:180°20°W 0°160°E 180°西半球东半球西半球(二)经纬网学法指导:根据两地经纬度判断方向:(1)根据两地纬度判断南北方向:若两地都是北纬,纬度数值大的地点偏北,数值小的地点偏南,若两地都是南纬,则数值小的地点偏北;数值大的地点偏南;若两地中一地为北纬,一地为南纬,则北纬的地点偏北,南纬的地点偏南。

北极点的四周都是正南方,南极点的四周都是正北方。

(2)根据两地经度判断东西方向:若两地都是东经度,经度数值大的地点偏东,数值小的地点偏西;若两地都是西经度,则数值小的地点偏东,数值大的地点偏西。

若一地为东经度另一地为西经度,则把两个度数相加,若它们的和小于180°,那么东经度的地点偏东,西经度的地点偏西;如果大于180°,则西经度的地点偏东,东经度的地点偏西。

合作探究:我们到电影院看电影根据什么找到自己的座位?那么在地球仪上,我们如何确定表面上任何一点的位置呢?试一试:1、图中A点所在的半球是(南、北)半球,(东、西)半球。

2、已知某地的经纬度是10°E,20°S ,请你在下图中找一找,它是abcd 中的哪个点呢?20°10°0°10°20°40°3、请在上图中标出经纬度为20°W,30°S的点。

七年级地理2.1《认识地球》导学案2

七年级地理2.1《认识地球》导学案2

2.1 认识地球(第 2 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地球仪。

认识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可以在地图、地球仪上正确地找出。

2、明确南北半球、东西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区分。

3、掌握经线、纬线的特色、散布、变化规律,可以进行对比剖析。

4、增强对照剖析思想的训练。

【要点难点】1、认识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可以在地图、地球仪上正确地找出.2、掌握经线纬线的特色、散布、变化规律,可以进行对照剖析【自主学习】1.地球仪的作用。

2.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两极、赤道、极圈、回归线、经线、纬线、经度、纬度。

3.南极和北极各用什么字母表示?【合作研究】经线和纬线经线纬线观点地球仪上连结 _______________的线地球仪上 _ ____和与赤道 ______ 的线特色形状半个圆,且都不平行,全部经线都交于一个圆,且都互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向指示 ________方向指示 ______ __方向长度都 ________自赤道向两极渐渐___________ ,__ ___最长观点给经线标明度数给纬线标明度数区分从 _________向东、向西各分____度从 ________向南、向北分 ______度符号东经 (____) 、西经 (____)南纬 (____) 、北纬 (____)度的区分散布规律东经度的度数愈向东愈 ______,西经度北纬的度数愈向北愈______,南纬的度数愈向 ______愈大的度数愈向 ______愈大图示主要经纬线本初子午线 _______、赤道 ______、180 度经线 ________南北回归线 ______、 _______南北极圈 __________ 、______东西半球的分界限是_______ 和 ______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_________;作半球区分构成的经线圈。

______________ 为东半赤道以南为___半球,用球 ___________________ 为西半球赤道以北为___半球定方向指示 ____ 方向指示 __________方向 (劣弧定向 )【训练反应】)1.以下各点中,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南半球的是(A。

5认识地球导学案第二课时

5认识地球导学案第二课时

1 赐山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赐山中学学校 七年级上册 地理(学科)导学案 执笔:刘凌寒 审核: 审批:授课人:刘凌寒 授课时间: 学案编号:005 班级: 姓名 : 小组: 课题:认识地球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1、知道并能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南北两极、经纬线、赤道和南北 回归线、南北极圈等;2、掌握纬线、经线相关知识,南北半球高中低纬度和东西半球的划 分标准。

一、导入: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课本P19--23页,结合导学案,探究掌握本课知识。

(一)纬线与纬度 1、纬线活动一:读图1,归纳纬线的特点。

图1 纬线示意图2.纬度活动二:读图2,归纳纬度分布规律。

图2 纬度分布图 3.南北半球划分:南北半球以 为界。

4.高中低纬划分:高纬度:_________________ 中纬度:_________________ 低纬度:_________________5.特殊纬线:图3 特殊纬线(二)、经线与经度1.经线:活动三:读图4,归纳经线特点。

图4经线示意图思考:(1)飞机从赤道上某机场起飞,沿着赤道一直向东飞,能否回到原地?为什么?(2) 如果飞机沿着一条经线一直向北飞,能否回到原地?为什么?2.经度:活动四:读图5、图6,归纳经度分布规律。

3.东西半球划分:1)、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20°W)和东经(160°E)。

2)、东半球的范围:向东至;3)、西半球的范围: _向西至。

三、课堂小结:四、达标训练:观察比较地球仪的经纬线,填出下表内容:图5 经线示意图图62 赐山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2.1认识地球学案2 精品导学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2.1认识地球学案2 精品导学案

认识地球5.1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学习目标】1知道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异的表现2理解造成差异的原因。

【重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异的表现【难点】造成差异的原因【学习过程】一、预习1.在欧美发达国家,工农业生产发达,高科技产业规模大,服务性产业比例高,市场繁荣,环境,人们较高,较好。

而在一些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工农业生产相对落后,杂乱拥挤,人们较低,较为贫困。

2.发达国家科技发展水平高,从世界各地原材料,进行,大量高附加值工业制成品,从而获取高额利润,因而经济发展水平高。

3. 世纪年代以来,亚洲和南美洲的发展中国家,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异。

发展较快的有,的一些国家和南美洲的。

二、合作探究问题一: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异1、表现发达国家所占比例(1)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例发展中国家所占比例发达国家(2)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发展中国家(3)工农业的差异问题二:1.原因:历史上长期受帝国主义和的侵略剥削2. 措施:对话,合作三、检测反馈1.表内发达国家中,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最高的国家是_____,所在的大洲是____。

2.表内发展中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最高的国家是_____,所在的大洲是____.,人均最低的国家是______,所在的大洲是_______。

3.从南北半球分析,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___半球的北部,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____半球的南部和_____半球。

4.从经济发展水平分析,中国属于_______国家。

5.世界各国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分,其根据是()A.地理位置B.居民肤色C.经济发展水平D.历史长短6.“南北对话”指的是()A、南半球国家与北半球国家之间的商谈B、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商谈C、南美洲国家与北美洲国家之间的商谈D、南极洲与北冰洋之间的商谈四、作业布置:【板书设计】【课后反思】。

导学

导学
A.甲能,乙不能 B.甲乙都能 C.甲不能,乙能 D.甲乙都不能
6.与200E经线可以组成经线圈的经线是( )
A.200W B.1600E C.1600W D.200E
7.一个人要想在最短时间内跨越所有的经线,他应选择的地点是( )
A O°纬线上 B O°经线上 C 北纬90° D 南极点
(5)东经和西经:从本初子午线向东为 ,代表符号为 ;向西为 ,
代表符号为 。
(6)经线圈:由地球仪上任何两条 的经线组成,其经度数和为 。
(7)东西半球的划分:国际上习惯用B 和C 这两条经线组成的 ,
1.思考为什么要给纬线都标上度数?这些度数叫什么?
2.哪条纬线标为0度?从0度纬线开始向北和向南分别又分了多少度?怎么区分0度纬线北边和南边的纬度?
3.低﹑中﹑高纬度区是怎么样规定的?请找出它们的范围
4.我们都知道中国在北半球,你知道为什么吗?南﹑北半球分界线是哪条特殊的纬线?
关于学习目标3:
C.南﹑北极纬度最高 D.北纬用S表示,南纬用N表示
已知孝感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地处北纬30°22′——31°51′之间,据此判断4-5题:
4.孝感在那个纬度区( )
A.低纬度 B.中纬度 C.高纬度 D.不在任何一个纬度区
5.孝感在南﹑北半球中哪个半球( )
南半球 中纬度
(4)西半球 东半球 (5)东半球 西半球 (6)东经度 西经度
关于学习目标2:
1.思考为什么要给经线都标上度数?这些度数叫什么?
2.哪条经线标为0度?为什么?从0度经线开始向东和向西分别又分了多少度?怎么区分0度经线东边和西边的经度?
3.什么是经线圈?东﹑西半球是怎么划分的?为什么要那样划分?

七年级上册导学案:2.1认识地球(2)

七年级上册导学案:2.1认识地球(2)

第二节认识地球(2)学习目标:1、了解经线、经度、本初子午线的定义。

新-课-标-第- 一-网2、分析掌握经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明确东西经度、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及划分。

5、能根据所给出的经线图准确说出某一点的经度位置、及所在的东西半球的位置。

学习重点:1、了解经线、本初子午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指出.2、掌握经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东西半球的划分。

学习难点:掌握经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并能准确说出某一点的经度位置;掌握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划分方法及判定学生自学组内:相互交流自己的认识,比较出不同之处,提出疑问并记录。

组间:以各组代表为代表交换各组记录,作出汇总。

并互相解答。

1、说出经线、本初子午线及经度的含义。

X|k |B | 1 . c |O |m2、说出东西经度的划分界线,东西经度各用那个字母表示。

3、观察“经线与经度”图分析经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

,填下表。

指示的方向4、说说如何判定某一点的经度位置,东西半球位置。

课堂检测:一、选择题1、在地球仪上,赤道周长和经线长度()A、一样长B、赤道周长是经线长度的二分之一C、赤道略长2倍D、赤道周长是经线长度的2东西经度的划分界线是()3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A. 20°W和160°E经线圈B. 20°W和160°E经线圈C. 20°E和160°W经线圈D. 20°E和160°W经线圈4、有关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经线长度不等 B.赤道是地球仪上最长的经线C.180°经线把地球分为东西两半球D.地球仪上,0°经线是本初子午线5、有关经线、经度叙述错误的是()A、东经度都在东半球B、经线指示东西方向C、所有的经线都与赤道垂直D、经线只有180条二、说出图中各点的经度位置及半球位置新课标第一网。

(七年级地理教案)认识地球第二课时导学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认识地球第二课时导学案

认识地球第二课时导学案七年级地理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地球仪。

了解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

2、明确南北半球、东西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3、掌握经线、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4、加强对比分析思维的训练。

教学重难点:1、了解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2、掌握经线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3、掌握经线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今天呀我们先来猜一则谜语:不是桔子不是蛋,用手一推它就转。

不要看它个子小,能载大河和山川。

生:地球仪。

师:对。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地球仪》。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认识地球仪1、自主学习:展示并转动地球仪,组织学生阅读课文、讨论。

1.地球仪的定义及作用。

2.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两极、赤道、极圈、回归线、经线、纬线、经度、纬度。

3.南极和北极各用什么字母表示?2、小组交流: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用右手指示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观察: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 顺)时针。

(也可以让学生用水杯来做演示)【教师精讲点拨】地轴只是一个假想的轴,和地球仪上的线和点一样在地球上是不存在的。

观察地球仪,小组交流,初步掌握、理解基本概念。

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认识、了解地球仪,直观,印象深。

【探究结论】用右手指示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观察: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学习任务(二)经线和纬线1、自主学习:学生观察地球仪和地图,思考、讨论以下问题,并填写表格:①什么是纬线?纬线是什么形状的?②各纬线长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③找出最长的一条纬线,这条纬线把地球分为哪两半球?④经线在形状、指示方向、长度的分布三个方面与纬线有什么不同?⑤经度是以哪条经线为起点的?⑥经度的标度范围是多少度?⑦对比纬度的变化规律,说明地球仪上经度的变化规律有什么特点?⑧东西半球是如何划分的?这样划分的意义是什么?⑨在地球仪上找出主要位。

七年级地理上册2.1认识地球(第2课时)导学案湘教版.doc

七年级地理上册2.1认识地球(第2课时)导学案湘教版.doc

第一节认识地球(2)【学习提示】——第二课时 • • • • •1. 什么是纬线、经线?纬线、经线各有什么特点?2. 纬度、经度如何划分?3. 东西半球、南北半球如何划分的?低、中、高纬度又是如何划分的?4. 如何表述地球上任何一点的位置?【新知梳理】四、地球仪1. 地球仪是根据 地球 的形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 后,制作而成的地球模型。

借助地球仪可以知道」吐的基木而貌,了解地球表而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能形象玄观, 能演示地球的口转与 公转、昼夜长短 变化、四李形成 等自然现象。

2. 地轴是地球 口转的假想轴,它穿过地心连接地球的北 极和 南 极。

北极是地球的最北 端,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

3. 纬线和纬度(1) 纬线是地球仪表而与地轴垂直并坏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的三人特点: 形 状一圆(极点为点)。

长度一不相等,从赤道到两极逐渐缩短 。

指示方向 ----- 东術 方向。

(2) 纬度划分:以 赤道 (0°纬线)为界,以北为北 纬(N),以南为 南纬(S)。

纬度的最大值为90。

o分布规律:向北增大为 北 纬,向南增大为 南 纬。

(3)区域划分:【注意点】(1)赤道是南北纬度的 起始线、分界线,也是南北半球 的分界线。

(2)纬线的长度与纬度值成反比, 即纬度数越小,圆圈越人,赤道是 最长的纬线。

北半球道南半球度度度 纬纬纬 高中低度数愈向北愈大30°60° L ——L ■90° 度度度 J 纬纬纬JU低中高南度数愈向南愈大V/2. 经线和经度(1) 经线是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经线的三人特点: 形 状一半圆(弧线)。

长度——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

指示方向——南北方向(2) 经度划分:国际上规定,通过一英国伦敦 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作为经度的起始线,即0。

经线,又称木初了午 线。

以木初了午线(0。

经线)为界,该线以东为 东 经(E),以西为两 经(W)o经线的最大值为180° o(3)东西半球:分界线——20° W 、160° E 组成的经线圈。

《认识我们的地球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2001》

《认识我们的地球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2001》

《认识我们的地球》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进修《认识我们的地球》,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知识,培养对地球的珍爱认识,激发学生对地球的探索和珍爱的兴趣。

一、导入1. 请学生观看一段介绍地球的视频,引起学生对地球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地球的认识,了解学生对地球的基本观点和认知。

二、进修内容1.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故里,它是一个蓝色的星球,70%的面积被海洋覆盖。

2. 地球有五大洲和四个大洋,它们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南极洲。

3. 地球上有许多美丽的自然景观,如雪山、草原、沙漠、湖泊等。

4. 地球上的气候各异,有寒带、温带和热带等不同气候区域。

5. 地球上生活着许多不同种类的动植物,它们和人类一样,是地球上的重要生物。

三、进修任务1. 请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出地球的特点和重要性。

2.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分享对地球的珍爱认识和行动。

3. 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户外探索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地球的美丽和伟大。

四、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通过阅读书籍、观看纪录片等方式,了解更多关于地球的知识。

2. 组织学生参与地球日等环保活动,积极参与地球珍爱行动。

3. 鼓励学生关注举世气候变化等环保议题,提高对地球珍爱的重视和行动力。

五、总结反思通过本次进修,学生应该对地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应该培养了对地球的珍爱认识和行动力。

希望学生能够从小事做起,积极参与地球珍爱,共同守护我们的美丽故里。

以上就是本次《认识我们的地球》导学案的内容,希望学生们能够在进修中收获知识,提升能力,培养认识,共同为地球珍爱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愿我们的地球永遥美丽和谐!。

《认识地球导学案》

《认识地球导学案》

《认识地球》导学案一、导入地球是我们生活的故里,也是我们所居住的星球。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地球,我们将通过本次进修,探索地球的组成、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特点以及地球上的生物等内容。

二、目标1. 了解地球的基本结构和组成。

2. 掌握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3. 探究地球的气候和季节变化。

4. 了解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

三、进修内容1. 地球的基本结构和组成- 地球的三大部分:地核、地幔、地壳。

- 地球的大气层:对地球的珍爱作用,包括臭氧层的重要性。

2. 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自转:引起白昼和黑夜的原因。

- 地球的公转:引起四季变化的原因。

3. 地球的特点- 地球的形状:近似于一个椭球体。

- 地球的自转轴倾斜:引起季节变化的原因。

4. 地球上的生物- 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包括陆地生物和海洋生物。

- 生物与环境的干系:生物与地球的互相作用。

四、进修方法1. 阅读相关教材内容,理解地球的基本结构和组成。

2. 观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思考对季节和气候的影响。

3. 参与小组讨论,分享对地球特点和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4. 定期复习,稳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通过本次进修,我们对地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包括地球的结构、运动、特点以及地球上的生物。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故里,我们应该珍惜和珍爱地球,为了我们自己和未来的后代。

愿我们每个人都成为地球的守护者,共同建设美丽的故里。

六、拓展1. 通过观察天空,了解星星和行星的运动规律。

2. 参观科学馆或天文馆,深入了解地球的奥秘和未知领域。

3. 参与环保活动,积极珍爱地球环境,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认识地球导学案

认识地球导学案

认识地球导学案一、导言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也是人类所依赖的唯一行星。

为了更好地认识地球,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地球的结构、特点和变化。

本导学案将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研究,逐步认识地球的奥秘。

二、地球的结构1. 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的内部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三个层次。

地核包括外核和内核,地幔位于地核之上,地壳则是最外层的部分。

(可以在这里插入一幅图示地球的层次结构)2. 地球的外部结构地球的外部结构包括大气圈、水圈和陆地圈。

大气圈是由大气层组成的,水圈是指地球上所有水体的总和,陆地圈则是指地球表面的陆地区域。

(可以在这里加入相应的图片,展示地球外部结构)三、地球的特点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心旋转的运动,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共同造成了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

2.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呈近乎球形,但在赤道部分稍微扁平。

它的直径约为12,742千米,表面积约为510,072,000平方千米。

3. 地球的气候与气候带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不同地区的气候形成了不同的气候带,如热带气候带、温带气候带和寒带气候带。

四、地球的变化1. 地球的地壳运动地壳运动指地球表面岩石的变化和运动,包括地震、火山喷发和地质构造变动等。

2. 地球的气候变化地球的气候会因为多种因素而发生变化,如太阳辐射、温室气体排放和地球自身的气候系统。

3. 地球的生态环境变化人类的活动对地球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如森林砍伐、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等。

五、小结通过本次导学案,我们深入认识了地球的结构、特点和变化。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它,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后代留下美好的地球环境。

*注意:本导学案仅为示例,具体内容和格式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认识地球导学案》

《认识地球导学案》

《认识地球》导学案一、导入在我们的生活中,地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存在。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吃的食物来自地球,呼吸的空气也来自地球。

那么,你对地球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将进修一本名为《认识地球》的书籍,来更深入地了解我们生活的这颗蓝色星球。

二、目标1. 了解地球的基本构成和特点。

2. 掌握地球的运动规律和影响。

3. 探索地球上不同的自然地理现象和资源分布。

三、导学过程1. 地球的基本构成和特点- 让学生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 介绍地球的内部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 讨论地球的大气层和水圈,以及它们对地球的重要作用。

2. 地球的运动规律和影响- 诠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引导学生理解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的原因。

- 分析地球倾斜度对气候的影响,引导学生了解赤道、中纬度和极地的气候特点。

3. 自然地理现象和资源分布- 探讨地球上的自然地理现象,如地震、火山喷发和洪水等。

- 分析地球上不同地区的资源分布情况,让学生了解资源的利用与珍爱的重要性。

四、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对地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故里,我们要珍惜和珍爱它,让它成为我们和后代子孙永遥居住的地方。

五、作业1. 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地球的构成和特点。

2. 思考一下,地球上的资源为什么需要被珍爱?3. 在家中观察一下自然地理现象,如有机缘可以记录下来分享给同砚。

六、拓展1. 可以通过观看地球相关的纪录片或视频,进一步了解地球的奥秘。

2. 可以进行户外实地考察,观察并记录身边的自然地理现象。

3. 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性的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地球的奇异的地方。

2.1 认识地球 学案(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2)

2.1 认识地球 学案(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2)

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自学,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

2、学会用表面积、平均半径和赤道周长说明地球的大小。

3、知道地球仪的一轴两点,通过地球仪认识纬线、纬度和南北半球。

4、运用地球仪总结纬线、经线的三个特点。

5、运用地球仪学会纬度、经度的划分和南北、东西半球的划分。

6、理解东西经度范围和东西半球范围的区别。

7.会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任意一点的位置。

【学习重点】:1、地球的形状、大小2、纬线、经线的特点3、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4、运用经纬网写出点的经纬度,根据经纬度定位置5、运用经纬网确定方向【自主学习】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形状(1)地球是一个。

(2)认识过程:“盖天说”和“”。

(3)证据:海边看远方行船;;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

2、大小平均半径千米最大周长千米表面积平方千米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1、概念: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的模型。

2.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假想的轴叫三、纬线与经线四、纬度与经度五、半球划分: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

【合作共建】学习活动一:地球的形状 1、 你发现了吗?发现一: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处驶来,我们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发现二:在茫茫沙漠或辽阔的草原上,你登得越高,看得就越远。

你能解释这些司空见惯的现象吗?2、合作学习: 完成课本P15活动1。

3、通过地球卫星照片,人类最终科学的证实了地球是一个 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你从中得到的感悟是 。

学习活动二:地球的大小读P16图2—5,我们可以用哪些数据来表示地球的大小呢? 地球的表面积是 平均半径是最大周长是 即 的长度。

学习活动三:地球仪1、 为了看到地球的全貌,人们仿照 的形状,并且按照 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 .学习活动四: 纬线的特点及分布规律1、 观察地球仪上的纬线,并将图中的纬线描粗,体验纬线描绘过程。

《认识地球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

《认识地球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

《认识地球》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 了解地球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2. 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3. 掌握地球的四季变化原理;
4. 了解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5. 培养学生珍爱地球的认识和行动。

二、导学内容:
1. 地球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3. 地球的四季变化原理
4. 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
5. 珍爱地球的认识和行动
三、导学步骤:
1. 导入引导:通过展示地球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地球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特点。

2. 进修探究: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或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地球的基本结构和特点,自转和公转运动,四季变化原理等内容。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以及如何珍爱地球的方法和意义。

4.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形成个人理解和认识,并展示给全班同砚。

5.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实验,加深对地球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导学评判:
1. 学生能够正确描述地球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2. 学生能够诠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原理;
3. 学生能够理解地球四季变化的原理;
4. 学生能够分析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5. 学生能够提出珍爱地球的具体措施和意义。

五、导学反思:
1. 学生对地球的认识和珍爱认识是否有提升;
2. 学生在进修过程中的问题和怀疑有哪些,如何帮助他们解决;
3. 导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的地方,如何改进和完善导学方案。

《认识地球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

《认识地球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

《认识地球》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地球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2. 掌握地球的运动规律及其对生物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3. 了解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及其利用方式。

4. 培养对地球的珍爱认识,提倡环保行动。

二、导学内容:1. 地球的基本结构:地壳、地幔、地核。

2. 地球的运动规律:自转、公转、倾斜及季节变化。

3.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等。

4. 地球的珍爱:环保认识、减少碳排放、勤俭能源等。

三、导学步骤:1. 导入环节:通过观看地球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对地球的认识和兴趣。

2. 进修内容呈现:介绍地球的基本结构和运动规律,让学生了解地球的构成和运行方式。

3. 进修活动设计:分组讨论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及其利用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4. 进修延伸:组织学生进行环保主题的小组活动,提倡环保行动,培养环保认识。

5. 总结反思: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对地球的认识有所提升。

四、导学评判:1. 学生的表现:通过教室讨论和活动,观察学生对地球的认识和理解水平。

2. 学生的作业:安置相关作业,如写一篇关于地球的作文或制作一个地球模型,检验学生的进修效果。

3. 教师的评判:根据学生的表现和作业情况,评判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五、导学反馈:1.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进修体会和收获。

2. 总结教学经验,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和改进方向。

六、导学案附录:1. 地球的基本知识概述2. 地球的结构模型图3. 地球的运动规律图解4.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介绍5. 环保行动宣传海报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学生们对地球的认识和珍爱认识会有所提升,为构建美丽的故里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共同尽力,珍爱地球,共创美好未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在
B 的 _________ 方向。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第一节认识地球(二)导学案
N0.5
[使用说明]
1•课前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问题这两部分,以备一上课的讨论。

2•自主完成,用红笔做好疑难问题记录,以备讨论时做到有的放矢和高效。

[学习目标]
1•扎实掌握半球的划分与经纬网的用途,逐步建立地理的空间概念; 2•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掌握用经纬网定位和定方向的方法; 3•全力以赴,激情参与,享受合作成功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经纬网定位与定方向; 难点: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定位与定方向 [能力立意] 深刻理解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定位与定方向,提高合作、比较、地理空间想象能力。


课前回顾]
一 •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一个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的 _____________ 球体。


[自主学习]
重 要 纬
线 :地球上最长的纬线, 是南北纬度的分界线,也是
半球的分界
线。

赤道以北是 半球,以南是 半球
回归线: 0
N ( S ),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太阳直射的最北、最南界线
极圈: °
N ( S ),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极昼、极夜现象的最南、最北
界线
低中高纬度地区的划分:
纬线是低纬地区和中纬地区的分界线,
纬线是中纬地区和高纬地区的分界线。

重 要 经 线
本初子午 线 即
经线。

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
的那条经线为 00
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是东、西经度的划
分界线
180°经线 既是1800E ,也是1800W 习惯上称作1800
经线

经线组成的经线圈把地球划分为 东、西两
半球。

东半球的范围是< W < E ;西半球的范围是
>
W >
E
、经纬网
1. 特点: ___ 线、 ____ 线互相垂直相交; _____ 线指示南北方向, ______ 线指示东西方向。

2. 用途:
经线
纬线
形状
长度
所有经线长度 长度 (从 向, 纬线逐渐
,到
成一点)
指示方向
宀护¥方 位置大糸
二. 地球的大小: 表面积约 __________________ ;平均半径约 _________ ;赤道周长约 ____________
三. 1.经线和纬线 (1) 定位置: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位置,如北京
(40°N, 116°E );
(2) 定方向:经线指示 __ 方向,纬线指示 _____ 方向;
经度
纬度
起始线 「0°经线,又叫 0。

纬线,又叫
划分方向 从0经线向 方向划分
从0。

纬线向 方向划分
表示付号 东经( ),西经(

北纬(
),南纬(

度数范围 「0。


0°——
分界线 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________ 是南北纬度的分界线。

数值的递 变规律 东经和西经的度数从 0。

经线分 别向东、向西逐渐
,最后增 北纬和南纬的度数从赤道分别向北、向南 逐渐
,最大达
经度和纬度 上图:A 的地理坐标( 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 的地理坐标( _______ , _____ ); A 在 _________ (东、西)半球; B 在 ________ (东、西)半球; A 在B 的 _________ 方向。

B 的地理坐标( 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 ); A 在
纬度, _________ (东、 西)半球;
B 在
纬度, _________
(东、 西)半球;
(3 )量算两地之间的距离。

[合作探究]
1.甲、乙两点的地理坐标正确的是
A .甲(60°E, 40°N)
C .乙(50°W, 20°N)
2 .在下面A B 、C D 四幅图中, ①东半球 ②北半球 ③低纬度 ④在我国境内 四个条件。

10 20 30 30
20 10 2(F
40°
() B .甲(60°E, 40°S) D .乙(50°W, 20°S) 哪一幅图中 P 点的位置符合:( D 3.地球上的某点,其南侧是中纬度,北侧是低纬度, A 、30°N, 1600E B 、30°N, 20°W C 、30°S , 200
W D 、30°S , 160°E 4 .读下图,回答问题。

西侧为东半球,东侧为西半球,该点是: 0
£
110 120 130 30
4D (1) 写出图中A 、 A. ___________ (2) A 、B 两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是 (3) A 点在B 点的 B 、C 三点的经纬度: ___ ; B . _____________ ; C. _ _____________ ,位于西半球的是 方向,C 点在B 点的 方
向。


4()
3()
3()
3.下列各地的经纬度位置正确的是
A .人地(50°S, 40°E) C .。

地(40°S, 170°E)
4 .有关各地所处半球位置的判断,正确的是
A . A 地在东半球、南半球 C .C 地在东半球
F 列说法正确的是
()
20 °可和160 °E 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所有经线都交汇于南、北极点 5. A .
C.
6 .某军舰在东经160°,北纬2 米,落弹点将在:(
)
A .东半球的中纬度地区 C .西半球的中纬度地区 7 .看右图回答
A 点的经纬度是 __________
B 点的经纬度是 _______________ B 分别属于那个半球 ______ 半球、 ______ 半球; ______ 半球、 _______ 半
球。

A

A: 30
4(
1
B . £地(20°N, 170°W) D .。

地(0°, 50°E)
)
(
B .B 地在西半球 D . D 地在东半球
D 的海面上,沿着 B .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本初子午线位于西半球 160。

经线向北发射导弹,射程为 300千
.东半球的低纬度地区 .西半球的低纬度地区
100-
110"130*

课堂检测]
精心选一选,看哪一个答案更符合题目要求。

1.读右图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 A 点位于B 点的西北 C. C 点位于A 点的西南
2 •关于我国首都北京(40° N 、 A 、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C 位于西半球,中纬度 ( ) B . A 点位于C 点的东北 D . B 点位于A 点的正东
116 ° E )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B 、位于东半球,高纬度 D 、位于南半球,高纬度 读下图,完成3〜4题:新课标第一网 B ;
[能力提升]
1 .从甲地(80° E , 70° N)至U 乙地(150° E , 70° N ),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A .一直向正东方向走
B .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
C .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 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走
2.在经纬网图中的各点,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南半球的点有 (
170
170
A C
B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