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克特的典型代表作是什么
《等待戈多》读后感优质5篇
《等待戈多》读后感优质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心得体会、工作报告、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申请书、读后感、作文大全、合同范本、演讲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insights, work report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application forms, post reading reviews, essay summaries, contract templates, speech draf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等待戈多》读后感优质5篇《等待戈多》是法国作家塞缪尔贝克特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两个人物在荒凉的环境中等待一个名叫戈多的人的故事。
贝克特的代表作
贝克特的代表作塞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1906年-1989年)是一位爱尔兰作家和戏剧家,被广泛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他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独特的创作风格而闻名,他的代表作品反映了人类存在的孤独、绝望和悲剧。
《等待戈多》《等待戈多》(Waiting for Godot)是贝克特最著名的戏剧作品之一,首次于1953年在巴黎上演。
这部戏剧被认为是存在主义剧作的杰作,探讨了人类存在的意义和绝望的主题。
剧中的两个主角,弗拉基米尔(Vladimir)和埃斯特拉冈(Estragon),在一个荒凉的道路上等待着一个叫戈多(Godot)的人。
他们希望戈多能带来意义和目的,但是戈多从未出现。
在漫长的等待中,两个主角展开了许多对话,探讨了生命、死亡、时间和人类存在的本质。
贝克特通过戏剧中的荒谬和幽默来表达他对人类存在的无聊和绝望的看法。
《等待戈多》的剧本简洁而具有挑战性,多层次的对话和象征主题使观众深思。
这部戏剧对于现代戏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成为了贝克特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爱尔温》《爱尔温》(Endgame)是贝克特的另一部重要戏剧作品,首次于1957年在伦敦上演。
它是一部象征性的戏剧,以孤独和绝望为主题,在探索人类存在的无聊和虚无中引人深思。
剧中的四个角色分别是:哈梅(Hamm)、克洛卓(Clov)、尼尔 (Nagg) 和尼尔伯 (Nell)。
这些角色被困在一个废弃的房子里,他们之间始终存在着互相依赖和互相厌恶的关系。
他们生活在一个末日般的世界中,与战争和破坏相伴随。
《爱尔温》的舞台布景简单,剧本中的对白充满象征和隐喻。
贝克特通过幽默和谐和荒诞的对话,传达了他对人类存在的饱受折磨的观点。
这部戏剧挑战了传统戏剧的观念,并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内容闻名于世。
《等待戈多》和《爱尔温》对贝克特的影响《等待戈多》和《爱尔温》是贝克特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他们体现了贝克特独特的戏剧形式和创作风格。
贝克特的典型代表作是什么
贝克特《终局》1 荒诞派戏剧概述荒诞派戏剧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戏剧界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
一般认为,“荒诞派”戏剧这个概念由英国戏剧评论家马丁?艾斯林提出。
他在1961年出版的《荒诞派戏剧》一书中化用了加缪的“荒诞”概念,认为“荒诞”不仅仅意味着“荒唐”,更意味着人在被切断了宗教和形而上学根基后,行动上缺乏目的和意义,进而产生痛苦的感觉。
代表作家有尤内斯库、贝克特、阿达莫夫、内热等。
这些剧作家在20世纪20年代流行的超现实主义文学影响下,特别是在阿尔托戏剧理论的影响下,打破了传统戏剧的写作手法,创造了一批从内容到形式别开生面的剧作。
剧作的主题是面对人的生存条件的荒诞不经所引起的抽象的恐惧不安之感。
在表达这个主题时,故意不用合乎逻辑的结构和明智的理性去阐明人的生存处境的不合理性、荒诞性,而是直接用形象表现对理性的怀疑和否定。
在戏剧发展过程中,明确的时间和地点均被抽掉,行动被压缩到最小极限,甚至行动不复存在。
他们用抽象的、还原到人的原型的形象去代替人物性格的描绘与概括。
他们借助语言本身的空洞无物,以显示存在的空虚。
正如象棋游戏中的终局阶段,此时已经是一种僵局状态,人们深陷其中却又无法自拔。
因为结局早已经注定,不论是放弃还是继续游戏,结局都将是一样。
所以,《终局》这部戏剧的题目形象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无助和窘迫其实,这部戏剧到最后也未能给观众一个明确的答案,甚至剧中的四个人物也无一个做出他的最终选择。
2 《终局》情节解读孤独、寂寞就像怎么也挥之不去的阴影,笼罩着《终局》的整个环境氛围。
在一间狭小封闭、只在高墙上开了两个小窗户的地下室里,有着这样四个奇怪的人:主人公哈姆是个盲人,整天坐在轮椅上,由屋里唯一能行走的仆人克罗夫侍候;哈姆的父母早在骑双人自行车的时候出了车祸,摔断了双腿,只得生活在两个大大的垃圾桶中,靠儿子的施舍度日。
他们是父子、是夫妻、是主仆、也是朋友;他们相互依赖又彼此厌倦;他们分不开,却又沟通不了;他们没话找话、喋喋不休,是废话,是生活;他们无所事事,仿佛都在等待死亡的到来,而死亡又是不那么确定;他们就这样苟延残喘,在相互牵扯间走向了一个终局……剧中,哈姆是主人,他自私自利、专横武断、贪图享受;克洛夫作为仆人,对哈姆充满仇恨,一直想要离开那个不见天日的鬼地方。
荒诞文学流派传奇之贝克特文学代表作
荒诞文学流派传奇之贝克特文学代表作代表作《结局》《结局》(1957)所要揭示的主题是:人的生存状态是荒诞的、痛苦的。
全剧只有4个人物,4个人物都是病人。
主人公汉姆是一个双目失明的瘫痪症患者,终日坐在轮椅里;汉姆的父母都失去了双腿,各人坐在一个垃圾桶里,不时从里面伸出头来要东西吃;仆人克洛夫也患着一种怪病,只能站,不贝克特能坐。
全剧唯一的动作就是仆人推着汉姆的轮椅在室内转动,汉姆把这叫做“周游世界”。
室内一无所有,像地狱般地阴森可怕,室外光秃秃的,像死一般地沉寂。
整个场面都显得十分凄惨,剧中所有的人都处在绝望的痛苦中。
剧名取为“结局”,这也是有其意义的。
剧中的主人公汉姆说:“结局在开始的时候就出现了,然而还在延伸。
”戏剧结束并不意味着人生痛苦的完结,它还在延伸……代表作《啊,美好的日子》《啊,美好的日子》(1963)所要揭示的主题与前剧差不多。
这是一个两幕剧。
出场人物只有一队老年夫妇。
戏剧开始时,女主人公维妮半截身子已埋入黄土中。
她却好像刚刚起床似的,打开眼前摆出的提包,取出梳洗工具,不停地摸索着牙膏、口红、眼镜等,两手不停地动作,犹如昆虫细肢的颤动。
她的第一句台词是“啊,又是一个美好的日子。
”她接下去讲的是一些杂乱无章的、毫无上下文联系的意识流字句:商品广告、营养药品、口红、过去的生活片断……到第二幕,黄土已埋到她的颈部了,可她还在赞美说:“啊,又是一个美好的日子!”她也照样在寻找生活的乐趣,甚至唱起轻佻的情歌。
一切都在按程序重新开始。
作者就是这样来无情地、深刻地揭露出资本主义社会已荒诞不经到了这样的地步:人完全是被习惯与本能支配的对象,他们的精神已错乱到麻木不仁、自我欺骗的地步。
高中语文《等待戈多》赏析素材 苏教版选修
《等待戈多》赏析《等待戈多》是贝克特的代表作,也是20世纪西方戏剧所取得的重要成果。
《等待戈多》是贝克特写的一个“反传统”剧本,也是荒诞派戏剧的奠基作之一。
它于1953年1月在巴黎巴比伦剧院首演后,立即引起了热烈的争议,虽有一些好评,但很少有人想到它以后竟被称为“经典之作”。
该剧最初在伦敦演出时曾受到嘲弄,引起混乱,只有少数人加以赞扬。
1956年4月,它在纽约百老汇上演时,被认为是奇怪的来路不明的戏剧,只演了59场就停演了。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和承认,被译成数十种文字,在许多国家上演,成为真正的世界名剧。
这是一个两幕剧,出场人物共有5个:两个老流浪汉——爱斯特拉冈(又称戈戈)和弗拉季米尔(又称狄狄),奴隶主波卓和他的奴隶“幸运儿”(音译为吕克),还有一个报信的小男孩。
故事发生在荒郊野外。
第一幕。
黄昏时分,两个老流浪汉在荒野路旁相遇。
他们从何处来,不知道,唯一清楚的,是他们来这里“等待戈多”。
至于戈多是什么人,他们为什么等待他,不知道。
在等待中,他们无事可做,没事找事,无话可说,没话找话。
他们嗅靴子、闻帽子、想上吊、啃胡萝卜。
波卓的出现,使他们一阵惊喜,误以为是“戈多”莅临,然而波卓主仆做了一番令人目瞪口呆的表演之后,旋即退场。
不久,一个男孩上场报告说,戈多今晚不来了,明晚准来。
第二幕。
次日,在同一时间,两个老流浪汉又来到老地方等待戈多。
他们模模糊糊地回忆着昨天发生的事情,突然,一种莫名的恐惧感向他们袭来,于是没话找话、同时说话,因为这样就“可以不思想”、“可以不听”。
等不来戈多,又要等待,“真是可怕!”他们再次寻找对昨天的失去的记忆,再次谈靴子,谈胡萝卜,这样“可以证明自己还存在”。
戈戈做了一个恶梦,但狄狄不让他说。
他们想要离去,然而不能。
干嘛不能?等待戈多。
正当他们精神迷乱之际,波卓主仆再次出场。
波卓已成瞎子,幸运儿已经气息奄奄。
戈多的信使小男孩再次出场,说戈多今晚不来了,明晚会来。
荒诞派戏剧的领军人物贝克特及其作品
荒诞派戏剧的领军人物贝克特及其作品塞缪尔·贝克特塞缪尔·贝克特是爱尔兰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代表作《等待戈多》。
他和尤奈斯库一样,都是荒诞派戏剧的领军人物,他号称是荒诞派戏剧的创始人和奠基人。
他于1969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等待戈多》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等待戈多》《等待戈多》在戏剧界引起巨大的反响,堪称开创了二十世纪现代话剧的新纪元。
该剧现已翻译成二十多种文字。
故事其实很简单,就是讲的两个流浪汉,一个叫戈戈,一个叫狄狄,两个人不知道什么身份背景,也不知道他们过往的经历,只知道他们现在是两个什么都没有的流浪汉,处于社会底层。
这两个流浪汉在一个黄昏的傍晚,在一条荒凉得只剩一个矮土堆和一棵柳树的乡村小道上,他们在等待一个叫戈多的人。
为什么要等待戈多,据说戈多能带给他们希望,让他们决定是否还需要活下来。
等待的日子是漫长的,无聊的,于是戈戈和狄狄闲聊起来,反正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至于说的内容则毫无逻辑,完全语无伦次。
就在二人闲聊高兴的时候,一个叫波卓的人来了,还带着他的仆人——幸运儿。
幸运儿被波卓用绳子拴着,波卓可以随意侮辱和殴打幸运儿。
这对主仆的到来有什么意义呢?完全没意义,反正就是来了又走了,顺便进行了一连串无厘头的谈话。
主仆二人退场,此时报信的孩子告诉戈戈和狄狄:“戈多先生今天不会来,但是明天肯定能来。
”戈戈和狄狄又开始陷入到纠结之中,到底还要不要等待呢?带着纠结到了第二天。
第二天依旧跟昨天一样。
同一个时段,同一地点,戈戈和狄狄一直在等待,波卓和幸运儿依旧路过,只是此时的主仆二人分别失明了和失聪了。
主仆二人走后,依旧是昨日报信的孩子带来一样的消息。
戈戈和狄狄这两个流浪汉决定离开,明天再来,但他们没有动弹。
故事结束,就是这么一个故事。
总之,整部戏的剧情都很荒诞,没有戏剧冲突,没有人物形象,只有毫无头绪的对话和荒诞的插曲。
但这就是荒诞派,塞缪尔·贝克特就是通过这种荒诞的形式和内容来完成对现实的批判——这是一个荒诞、异化的世界,畸形、病态的社会。
戏剧鉴赏 等待戈多
荒诞的世界,精神的救赎——浅谈贝克特的戏剧《等待戈多》《等待戈多》是贝克特的代表作,也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之一。
人们用荒诞的行为来对这个荒诞的世界提出希望,本文拟从人类在痛苦的等待过程中寻求生命的意义这一命题出发,探索人在面对信仰的危机及社会的荒诞,如何清醒却又坚韧地活下去。
爱尔兰作家塞缪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之一。
戏剧内容大致为狄狄和戈戈在荒野里百无聊赖却十分执着地等待一个也许永远缺席的“戈多”。
剧中没有离奇的情节发展,没有扣人心弦的戏剧冲突,没有鲜明的性格塑造,也没有繁复华美的场景安排,但它却带给观众和读者深深的震撼和无尽的沉思。
学界大体认为它反映了人类的生存困境,特别是战后西方社会,人们普遍怀有的那种对生活的无望感、荒谬感,揭示了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所处的孤独、尴尬处境以及在尼采宣布“上帝已经死了”后人生意义的虚无和终极目标的失落。
但如果认为《等待戈多》仅仅展示了现实生活中人们是在毫无意义地追求与等待一个虚无的希望,人类的整个行为只是荒诞不经,一切都是无望,仅仅表现了贝克特对生存与生命意义以及对他所置身的现存社会秩序的合理性的质疑,那或许没有完全真正领悟到他的意图所在。
一.荒诞的剧情和世界这是一个两幕剧,出场人物共有5个:两个老流浪汉──戈戈和狄狄,奴隶主波佐和他的奴隶“幸运儿”,还有一个报信的小男孩。
故事发生在荒郊野外,两个流浪汉在枯树墩上等待一直未出现的戈多,而戈多到底是谁,剧本中并没有任何说明,只有些模糊的暗示。
第一幕开始时, 戈戈和狄狄在一起等待戈多,他们的等待过程是用乱说乱动来消磨时间。
而这两个人物都是失魂落魄、无家可归的流浪汉。
波佐和他的奴隶“幸运儿”经过时给他们的等待带来一点变化,在第一、第二幕的最后都有报信的小男孩说戈多今天不来了,可能明天来,爱斯特拉冈问“:那我们怎么办?”弗拉季米尔说“:等待戈多”,这是可以概括的基本剧情。
这部两幕剧的剧情非常简单,没有情景发展,剧情矛盾冲突也不十分明显,人物形象也不是十分清晰,地点和时间也没有交代清楚,可以说通篇都是杂乱无章的对话和荒诞的行为,也没有出现一般戏剧都会出现的高潮。
高中语文等待戈多教案 人教版 教案
高中语文等待戈多教案●说课《等待戈多》是法国作家萨缪尔·贝克特的代表作,也是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之作。
指导学生学习这篇戏剧作品要注意其与传统戏剧的不同特征。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缺乏鲜明的性格特征,没有激烈的冲突,舞台形象支离破碎,人物语言颠三倒四,道具功能奇特怪异。
作者以此来体现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
●教学目标1.了解西方荒诞戏剧的概况以及《等待戈多》在戏剧历史上的重大影响。
了解萨缪尔·贝克特。
2.领会全剧的基本内容,理解作品的主题及其所表现的现代文明社会中人们精神上的失望、苦闷和迷惘。
本文所体现的深刻人生哲理。
3.理解节选部分中的戏剧语言、环境描写、情节结构的荒诞特点。
荒诞派戏剧和传统戏剧的差别。
●教学重点以“两个流浪汉在等待什么”为突破口理解本剧的“等待”主题。
●教学难点理解本剧人物梦呓之言和无聊动作所隐藏的人生痛苦与绝望。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了解内容,设计问题讨论是较合适的教学方法,问题可以是:戈多是谁?为什么要等?●教学用具投影介绍有关贝克特及西方荒诞戏剧的概况,有条件准备《等待戈多》剧牒片,事先让学生观看,印发有关作者和作品的介绍文字。
●预习要求课前印发有关资料给学生,要求在上课前浏览一遍(参见“备课资料”部分)●学习导航第一课时一、导入语从《大话西游》中的著名台词导入:1.唐僧被牛魔王抓住要被绞死了,这时天空中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唐僧扬声高叫:打雷了,下雨了,收衣服了。
(语言的无理和荒诞)2.“爱一个人需要理由吗?——不需要吗?——需要吗?……”(语言的无意义)3.“你真的想要吗?如果你真的想要的话,你就说嘛,虽然你深情地看着我,但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想要呢?你真的想要吗?那就给你吧,你不是真的想要吧。
”(语无伦次)其实有很多事情在其表面的荒诞之下,内里却有着令人信服的真实性与合理性。
我们就来欣赏一出真正的荒诞剧《等待戈多》。
《等待戈多》一剧,1959年在巴黎上演,主要是因为此剧作者贝格特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等待戈多的教案范文
等待戈多的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贝克特的代表作《等待戈多》的独特艺术风格。
2. 培养学生对现代主义文学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审美情趣。
3. 通过分析剧本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意义和价值。
二、教学内容1. 剧本背景介绍:作者萨缪尔·贝克特,20世纪爱尔兰著名剧作家,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2. 剧本梗概:两个流浪汉在荒野路边的一棵大树下等待一个名叫“戈多”的人,戈多并未出现。
在等待过程中,他们互相交谈,探讨生活的意义,反映出现代社会人们的困境和迷茫。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通过分析剧本结构、人物形象和语言特色,理解剧本的主题思想和艺术价值。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以及剧本中象征、暗示等手法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剧本背景、分析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剧本中的象征意义和艺术风格。
3. 鉴赏法:引导学生欣赏剧本中的精彩片段,提高审美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简要介绍贝克特及其作品《等待戈多》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剧本阅读:学生自读剧本,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3. 分析讨论:分组讨论剧本中的象征意义、人物关系和主题思想。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和总结。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观看《等待戈多》的戏剧表演或电影版本,增强对剧本的理解和感受。
2. 邀请戏剧演员或导演进行讲座,分享他们对《等待戈多》的解读和表演经验。
3. 对比分析其他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如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到灯塔去》或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探讨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和魅力。
七、课堂活动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剧本中的角色,进行片段表演,体会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2. 情景模拟:模拟剧本中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剧本的背景和人物关系。
3. 创意写作:请学生以剧本中的某个场景或人物为灵感,创作一篇短篇小说或诗歌。
贝克特
“我的人物一无所有。我是以机能枯萎、以无知为 我的人物一无所有。我是以机能枯萎、 材料的……”。 材料的 。 ——贝克特 贝克特 “只有没有情节、没有动作的艺术才算得上是纯 只有没有情节、 正的艺术” 正的艺术”。 ——贝克特 贝克特 《等待戈多》不讲故事,它考查静态境况,“什么 等待戈多》不讲故事,它考查静态境况, 事都不发生,谁都不来,谁也不去,令人畏惧。 事都不发生,谁都不来,谁也不去,令人畏惧。” ——埃斯林 埃斯林
《等待戈多》 等待戈多》
《等待戈多》是贝克特的代表作, 等待戈多》是贝克特的代表作, 也是荒诞派戏剧的奠基作之一, 也是荒诞派戏剧的奠基作之一,在西 方引起极大轰动。 方引起极大轰动。
“……《等待戈多》是荒诞派的,不是荒 《等待戈多》是荒诞派的, 诞的。如果荒诞有寓意,那要靠我们去发现。 诞的。如果荒诞有寓意,那要靠我们去发现。” ——欣契利夫《荒诞派》 欣契利夫《荒诞派》 欣契利夫
“那么我们该做的唯一的一件事就是在这 儿等待。 儿等待。” “咱们明天上吊吧。除非戈多来 咱们明天上吊吧。 ”“他要是来了呢 ”“咱们就得救啦 他要是来了呢? 咱们就得救啦。 了。”“他要是来了呢?”“咱们就得救啦。”
“上帝可怜我!”“还有我呢?”“我! 上帝可怜我!”“还有我呢?”“我 还有我呢 可怜! 我!可怜!我!”
一、主题思想
(一)生活的机械性引起的对人 类自身存在价值的怀疑。 类自身存在价值的怀疑。 (二)生活的无目的所引起的虚无感和对意义的绝 望的期盼。 望的期盼。 (三)被遗留在异己世界的孤独感和荒诞感。 被遗留在异己世界的孤独感和荒诞感。 (四)人与人之间的隔离感。 人与人之间的隔离感。
二、艺术特征
(四)舞台形象的象征性和抽象 性使得作品的主题思想具有多义性和 普遍性。 普遍性。
昆虫记一到三十七章概括20字
昆虫记一到三十七章概括20字《昆虫记》是法国作家萨缪尔·贝克特的代表作之一,全书由一到三十七章组成,内容丰富多样,铺陈了昆虫们生活的奇妙世界。
书中既有对昆虫的描写,也有对人类社会的讽刺,引人深思。
第一章以昆虫在世界的萌发为开篇,描绘了一只幼虫从卵中孕育出来,探索着它环境的奇妙过程。
第二章展示了昆虫们在自然界中的食物链,大蝗虫侵袭使其他昆虫们不得不寻求新的生存之道。
第三章描述了一只飞蛾的追寻光明的故事,意喻人类对于追求理想的执着。
从四到十章,书中以种类繁多的昆虫为主角,生动展示了它们的生活方式和特征,比如蚁群组织、天牛的自毁行为等,给读者带来了对昆虫世界的新认识。
十一到十六章则以寄生昆虫为主题,揭示了弱肉强食的原则,以及生命力的顽强。
在十七章中,作者通过昆虫们对爱情的表达,以及蜘蛛的权谋之计,暗示了人类社会中的复杂关系。
十八到二十四章则延续了这一主题,描述了昆虫们为了谋求生存而进行的斗争,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社会之中微妙的利益纠葛。
二十五到三十一章以蜂为中心,描绘了蜜蜂的勤劳和奉献,传递了对于劳动的赞美和尊重。
在三十二到三十五章,作者通过对蚱蜢和蚂蚱的对比,嘲讽了人类社会中的虚荣和浮躁。
最后两章则以觀察者的角度深入探讨了昆虫的生命和存在的意义。
《昆虫记》从多个角度揭示了昆虫与人类的相似之处,用生动的笔触展示了昆虫们的生活与斗争,给人们带来了对于生命的思考和启示。
通过深入了解昆虫的世界,我们也能更好地认识和珍惜我们自己的生活。
贝克特荒诞派戏剧的的代表作《等待戈多》简介
贝克特荒诞派戏剧的的代表作《等待戈多》简介塞缪尔.贝克特一九零六年出生于爱尔兰一个犹太人家庭。
贝克特读中学时即酷爱戏剧,他于一九二七年毕业于都柏林三一学院,因其学业优异, 次年至一九三零年间应聘到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和巴黎大学任教,此间,他结识了侨居巴黎的英国颓废派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深受其影响。
二战间,巴黎沦陷,他曾参加过地下抵抗组织。
战争结束后,他专门从事文学创作。
战争给世界带来灾难的同时,给他的心灵也带来了深深的创伤。
贝克特从青少年时代即开始写作,到战争结束时,他已有不少诗歌和小说作品问世,一九四八年到一九四九年的小说作品有长篇小说三部曲《莫洛伊》、《马洛纳正在死去》、《无名的人》,这些小说都意在说明,人生是周而复始的艰辛而又虚无的浪游,是内心的狭小的,而又毫无意思的浪游。
这些小说已经暴露出了他悲观厌世的人生态度,以及他反现实主义的文学主张。
这在他稍后的戏剧创作中表现得更加突出。
他于一九四八年创作的《等待戈多》,是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荒诞派戏剧作品。
这是一部两幕剧。
第一幕,主人公流浪汉爱斯特拉冈(简称戈戈),和弗拉基米尔(简称狄狄),出现在一条村路上,四野空荡荡的,只有一棵光秃秃的树。
他们自称要等待戈多,可是戈多是谁?他们相约何时见面?连他们自己也不清楚。
但他们仍然苦苦地等待着。
为了解除等待的烦恼,他俩没话找话,前言不搭后语,胡乱的交谈,他们一会儿谈到忏悔,一会儿谈到应该到死海去度蜜月,一会儿又讲到《福音书》里救世主和贼的故事;还说这样一些话:“我觉得孤独”,“我作了一个梦”,“我很快活”--并且没事找事,做出许多无聊的动作:狄狄脱下帽子,往里边看了看,伸手进去摸,然后把帽子抖了抖,吹了吹,重新戴上;戈戈脱掉靴子往里边瞧,又伸手进去摸……可是戈多老是不来,却来了主仆二人,波卓和幸运儿。
波卓用一条绳子牵着幸运儿,并挥舞一根鞭子威胁他。
幸运儿拿着行李,唯命是从。
狄狄和戈戈等啊等啊,终于等来了一个男孩,他是戈多的使者,他告诉两个可怜的流浪汉,戈多今晚不来了,但明天晚上准来。
贝克特的典型代表作是什么
贝克特的典型代表作是什么塞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1906年4月13日-1989年12月22日)爱尔兰作家,创作的领域主要有戏剧、小说和诗歌,尤以戏剧成就最高。
他是荒诞派戏剧的重要代表人物。
1969年,他因“以一种新的小说与戏剧的形式,以崇高的艺术表现人类的苦恼”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他是爱尔兰人,但长期居住在法国,并曾参加了法国抵抗运动。
他是小说家、戏剧家。
他的主要剧作有:《等待戈多》(1952)、《结局》(1957)、《那些倒下的人》(1957),《最后一盘录音带》(1960)、《啊!美好的日子》(1963)、《喜剧与小戏数种》(1972)等。
1969年,他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贝克特在小说和戏剧上追求新表现形式的先锋,继承了乔伊斯、普鲁斯特和卡夫卡的文学传统,而他早年的戏剧作品则受益于十八世纪九十年代的法国文学和埃尔弗特·吉尔瑞的《乌布·诺伊》。
贝克特的小说在结构上独树一帜。
他的小说大多采用一种环形封闭的结构,情节不断繁衍而又不断消解。
主要情节被不断打结和扯断,直至被叙事彻底解构。
总体来看,贝克特的小说创作取得了一些成就。
可是由于语言和结构实验走得过于极端,使得他的作品成为很难解读的私人写作。
社会评价:英国作家及剧场导演、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哈罗德·品特说:“他不引领我走上任何一条花园小径,他不偷偷给我使眼色,他不向我灌输疗救的办法、前进的道路、上天的启示,也不端给我一盆面包屑;他不会卖给我任何我不想买的东西——不论我买不买,他都不会跟我胡扯——他的手从不高过他的心。
不过,我乐意买他的货:不论是钩子、线,还是锤子,因为他把所有的石头都翻了个底朝天,一只蛆也没剩。
他催生了美的事物。
”。
荒诞派剧具有典型性之一贝克特
荒诞派剧具有典型性之一贝克特
《等待戈多》。
荒诞派剧作中最具典型之一的是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等待戈多》表现的是一个“什么也没有发生,谁也没有来,谁也没
有去’’的悲剧。
作品着重表现人的心态、心理活动过程以及人的心理活
动障碍。
作品中的人物没有鲜明的性格,作品没有连贯的故事情节。
《等
待戈多》是戏剧史上真正的革新,也是第一部演出成功的荒诞派戏剧。
《等待戈多》的作品影响:
1953年1月,《等待戈多》在巴黎巴比伦剧院首演,演出尚未结束,观众便成群结队地离开剧场,只有一小部分人坚持下来,而且对该剧给予
高度赞扬。
后来这出戏在伦敦上演时,又引起了剧场的混乱,遭到观众的
嘲笑。
3年后在纽约百老汇的舞台上,它得到了热烈的欢迎。
在短短的几年间,它被译成20多种文字,在欧、美、亚许多国家同
时上演,一直上演不衰。
当《等待戈多》在美国一所监狱上演时,出人意料地受到了囚犯们的
热烈欢迎。
他们认为该剧表现了他们这一类人的痛苦处境,两个流浪汉和
他们一样,等待着其中一种希望,其中一种可能,在等待中挖空心思地消
磨时间。
监狱生活是凄惨、黑暗、无望、令人窒息的,与《等待戈多》在舞台
上渲染的气氛非常相似,因此该剧带给他们强烈的震撼。
等待戈多ppt34
《等待戈多》带给我们的:
《等待戈多》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社 会现实,也给我们以极大的启迪:希望是 存在的,但要等待希望的实现是未知的, 等待就是意味着幻灭。尽管如此,人类还 是应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等待戈 多》中对希望的等待,体现了贝克特不愿 将痛苦的人类推入绝望的深渊,于无望之 中给人留下一道希望之光的存在主义人道 主义的思想。
这部剧作的主题并非戈多而是等待,是作为人 的存在的一种本质特征的等待。在我们整个一 生的漫长过程中,我们始终在等待什么;戈多 则体现了我们的等待之物——它也许是某个事 件,一件东西,一个人或是死亡。此外更重要 的是,我们在等待中纯粹而直接地体验着时光 的流逝。当我们处于主动状态时,我们可能忘 记时光的流逝,于是我们超越了时间;而当我 们纯粹被动地等待时,我们将面对时间流逝本 身。
第一幕
两个身份不明的流浪汉弗拉季米尔和爱斯特 拉冈(戈戈和狄狄),在黄昏小路旁的枯树 下,等待名叫戈多的第三个人到来。他们为 消磨时间,语无伦次,东拉西扯地试着讲故 事、找话题,做着各种无聊的动作。他们还 错把前来的主仆二人波卓和幸运儿当作了戈 多。直到天快黑时,来了一个小孩,告诉他 们戈多今天不来,明天准来。
戈多究竟是谁?
戈多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是现代西方
人的精神寄托,是处于困境中的迷惑 不安的人们对于未来若有若无的期望。 是当今社会人们对明天某种指望的代 表,象征着“希望”、“憧憬”。
戈多是全剧的主题吗?作者想要 表现的其实是什么?
《等待戈多》的中心,不在于戈多这个人 物,而在于“等待”。 从全剧看,人生就是一种等待。弗拉季米 尔说:“咱们不再孤独啦,等待着夜,等 待着戈多,等着......等待。” 剧终,哈姆说: “人们终生都期望着,这些片刻能组成一 生”。
《等待戈多》作者塞缪尔·贝克特简介
《等待戈多》作者塞缪尔·贝克特简介塞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1906年4月13日—1989年11月10日),20世纪爱尔兰、法国作家,创作的领域包括戏剧、小说和诗歌,尤以戏剧成就最高。
他是荒诞派戏剧的重要代表人物。
1969年,他因“以一种新的小说与戏剧的形式,以崇高的艺术表现人类的苦恼”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生平贝克特出生于爱尔兰的首都都柏林,他的父亲是一位建筑工程估价员,母亲则是一位虔诚的法国新教徒。
幼时,他曾在德国人开设的幼儿园和法国人开设的中学接受教育,这些都培养了他杰出的语言才能,为他日后用英、法两种语言创作打下基础。
贝克特的板球打得十分出色,是一名左手击球手和左臂中速投球手。
曾代表都柏林大学和北安普敦郡打过两场一级比赛。
因此,他成为唯一一位被选入号称板球圣经的维斯登板球年鉴(Wisden Cricketers' Almanack)的诺贝尔奖得主。
1927年,贝克特毕业于都柏林三一学院,获法文和意大利文学学士学位。
1928年,他因出色的多语言才华而被著名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任用为英文教师,并移居巴黎。
在巴黎期间,贝克特的思想日益成熟。
他结识了同样旅居巴黎的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他们共同翻译了很多爱尔兰的文学作品。
1930年,贝克特离开巴黎,回到都柏林三一学院教授法文,并开始钻研笛卡尔的哲学,并获得哲学硕士学位。
两年后,贝克特因不喜欢枯燥的教书工作而辞职,开始漫游欧洲。
彼时的爱尔兰推行所谓“神权政治”和严格的书籍检查法令,这些都让贝克特非常反感。
于是他于1938年起正式定居巴黎。
贝克特与他的母亲有非常亲密的关系,他曾在多部作品中描写过这种心理体验。
即使在巴黎定居后,贝克特每年都要回国探望母亲。
然而,母亲对宗教的虔敬信仰却并未影响到贝克特。
他曾说过:“对我来说,信仰是一种无聊的感觉,因此我放弃了它。
”与此相反,从青年时代开始,贝克特就喜欢新潮哲学,并对方兴未艾的现代主义思潮产生浓厚兴趣。
贝克特的典型代表作是什么
贝克特(1906—1989),他是爱尔兰人,但长期居住在法国,并曾参加了法国抵抗运动。
他是小说家、戏剧家。
他的主要剧作有:《等待戈多》(1952)、《结局》(1957)、《那些倒下的人》(1957),《最后一盘录音带》(1960)、《啊!美好的日子》(1963)、《喜剧与小戏数种》(1972)等。
1969年,他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塞缪尔贝克特的作品至今仍然深受世界各国读者的推崇,从一方面可以看出塞缪尔贝克特作品的优秀之处,同时也可看出塞缪尔贝克特的影响程度深远而又持久。
说起塞缪尔贝克特的影响,不得不说的就是他对文学领域的影响。
塞缪尔贝克特以新奇的戏剧形式,刺激了当代哲学家乃至作家对生活时代的思考和探索。
塞缪尔贝克特身为荒诞派创始人之一,他创作的戏剧作品《等待戈多》面世后,起到了震耳发聩的作用。
塞缪尔贝克特通过展现两位流浪汉的生活经历,以此向大众展示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人们绝望空虚的内心状态。
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正沉醉于战争带来的利益之中。
随后,国家的国民们只为一味地追求物质享受,而忽略了精神世界的建设。
在这种浮华的社会背景之下,塞缪尔贝克特通过荒诞派作品,警示国民精神建设的重要性。
塞缪尔贝克特身为荒诞派戏剧的集大成者,塞缪尔贝克特一生创作了多达三十来部的舞台剧本,其中大量的作品被拍成了影视作品。
《等待戈多》、《剧终》、《啊,美好的日子》作
为塞缪尔贝克特最杰出的三部作品,他不但为后世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同时也让现代人从困乏的精神世界中得到了警醒和振奋。
所以,从塞缪尔贝克特文学建树来看,塞缪尔贝克特的影响无疑是深远而有意义的。
贝克特,100年,荒诞成为经典
贝克特,100年,荒诞成为经典《终局》剧照,这是贝克特自己最喜欢的一部作品不知道贝克特最后是不是还会喜欢《等待戈多》———这出戏上演了太多遍,不但被贴满了各种标签,甚至还给贝克特本人的形象重新定了位。
人们一听到贝克特,首先想起的大概就是《等待戈多》中两个喋喋不休的主人公。
就这出戏本身来说,《等待戈多》无数次上演之后,所谓主题已经被阐释殆尽,如今正乖乖地呆在世界名著的荣誉舞台上,承担着“荒诞、虚无”的代表作之类名声,一点也没有1953年初次上演时的争议了。
看来时间果然能荡涤一切,贝克特出生不过百年,《等待戈多》从首演到今日也不过区区53年而已,而人们对当年的戏剧实验却已经没有什么新鲜感了。
贝克特生前一再强调语言是靠不住的,现在如果他还能发言的话,大概要感慨形象一样是靠不住的吧?无论是《不是我》中那张高悬在黑暗中的嘴还是《快乐时光》中光秃秃的头颅,在经典的背景之下,不但没有了首演时的震撼,只怕同样也没有了首演时的力量。
百年诞辰之际,可能同样虚无的人们虚无地去消费着贝克特的虚无,想到这些,贝克特会不会毛骨悚然?“去你的,名声”在《贝克特肖像》中,贝克特著名的传记作者詹姆斯·诺尔森告诉读者,贝克特一点都不喜欢被名声所累,晚年的他一再抱怨自己没有时间工作,甚至在一封信中引用蒲柏的诗句“去你的,名声”,表达自己对现状的不满与无奈。
公共生活不但使贝克特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写作,同时对作家的敏感与天才也不无消磨。
不过在另一方面,贝克特对读者、对观众、对媒体却也保持着足够的理解和支持:他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接外面打进来的电话,对于各种各样的采访也尽量配合。
说到底,名声让他不再为生计担忧,也让他有了余裕好好思考和写作。
于是名声这东西,在贝克特身上成为一种奇妙的混合体:既是继续创作的保证,又可能成为深入思考的障碍。
不过从《等待戈多》之后的《终局》、《克拉普的最后一盘录音带》等剧作来看,贝克特似乎并没有受到公共生活的太多影响,他甚至有可能从这种公共生活中吸取素材,并从中看到更深刻的荒诞与虚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塞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1906年4月13日-1989年12月22日)爱尔兰作家,创作的领域主要有戏剧、小说和诗歌,尤以戏剧成就最高。
他是荒诞派戏剧的重要代表人物。
1969年,他因“以一种新的小说与戏剧的形式,以崇高的艺术表现人类的苦恼”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他是爱尔兰人,但长期居住在法国,并曾参加了法国抵抗运动。
他是小说家、戏剧家。
他的主要剧作有:《等待戈多》(1952)、《结局》(1957)、《那些倒下的人》(1957),《最后一盘录音带》(1960)、《啊!美好的日子》(1963)、《喜剧与小戏数种》(1972)等。
1969年,他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贝克特在小说和戏剧上追求新表现形式的先锋,继承了乔伊斯、普鲁斯特和卡夫卡的文学传统,而他早年的戏剧作品则受益于十八世纪九十年代的法国文学和埃尔弗特·吉尔瑞的《乌布·诺伊》。
贝克特的小说在结构上独树一帜。
他的小说大多采用一种环形封闭的结构,情节不断繁衍而又不断消解。
主要情节被不断打结和扯断,直至被叙事彻底解构。
总体来看,贝克特的小说创作取得了一些成就。
可是由于语言和结构实验走得过于极端,使得他的作品成为很难解读的私人写作。
社会评价:英国作家及剧场导演、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哈罗德·品特说:“他不引领我走上任何一条花园小径,他不偷偷给我使眼色,他不向我灌输疗救的办法、前进的道路、上天的启示,也不端给我一盆面包屑;他不会卖给我任何我不想买的东西——不论我买不
买,他都不会跟我胡扯——他的手从不高过他的心。
不过,我乐意买他的货:不论是钩子、线,还是锤子,因为他把所有的石头都翻了个底朝天,一只蛆也没剩。
他催生了美的事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