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的临床及血液学分析

合集下载

细胞遗传学联合免疫细胞化学检查在首诊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中的应用

细胞遗传学联合免疫细胞化学检查在首诊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中的应用

细胞遗传学联合免疫细胞化学检查在首诊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中的应用王娜;谢守军;申兴斌;武英伟;宗春光【摘要】目的探讨细胞遗传学和免疫细胞化学检查在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NHL-BM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骨髓标本直接涂片Wright-Gimsa染色观察其形态学改变.应用骨髓细胞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以R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 24例淋巴瘤患者,骨髓受累程度各异,淋巴瘤细胞形态多样.CD20和CD79a对B细胞来源、CD3对T细胞来源淋巴瘤有诊断价值.有染色体核型异常的病例占54%(13/24),2例骨髓轻度受累患者检出核型异常.结论综合细胞遗传学、免疫细胞化学和细胞形态学检测,有助于NHL骨髓侵润的诊断,特别是对无表浅淋巴结肿大的NHL患者可能提供诊断依据.【期刊名称】《中国实验诊断学》【年(卷),期】2010(014)004【总页数】3页(P582-584)【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细胞遗传学;免疫细胞化学;细胞形态学【作者】王娜;谢守军;申兴斌;武英伟;宗春光【作者单位】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ICU,河北,承德,067000;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2.12非霍奇金淋巴瘤侵犯骨髓(NHL bone marrow involvement,NHL-BMI)比较常见,因此通过骨髓穿刺判断是否为NHL-BMI对淋巴瘤的诊断甚或临床分期诊断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目前有关骨髓活检组织病理联合免疫组化应用于诊断NHL-BMI的报道较多[1,2],而骨髓涂片细胞形态、染色体核型联合骨髓穿刺标本分离的单个核细胞进行免疫细胞化学用于淋巴瘤诊断的报道很少。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4例NHL-BMI的细胞遗传学、免疫细胞化学以及骨髓涂片特点,对其进行探讨,以提高诊断符合率。

非霍奇金淋巴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概述】非霍奇金淋巴瘤(淋巴肉瘤与网状细胞肉瘤)是一组具有不同的组织学变化、起病部位和临床所见的淋巴瘤。

此组淋巴瘤在临床症状、病理、扩散方式和对治疗的反应等方面都不同于霍奇金病,与成人的非霍奇金氏淋巴瘤在细胞分化方面也不同,多为分化极差的瘤细胞,在诊断时早期常已广泛扩散。

控制原发病的发展比较困难,疗效较差。

近年来由于放疗和联合化疗的进展,预后已有所改善。

儿童时期非霍奇金淋巴瘤较霍奇金病多见,平均年龄比急性白血病高,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约3∶1。

【诊断】这类肿瘤的诊断主要根据肿瘤生长的部位、短期迅速增长的病史和病理活检来证实。

纵隔淋巴瘤用X线检查,可见肿瘤阴影位于中央,向两侧发展,当其压迫气管造成呼吸道梗阻时,可立即进行放疗若肿瘤缩小,对诊断亦有帮助,胸水或腹水中检查出瘤细胞亦有助于诊断。

未合并白血病或无骨髓侵犯者,血象一般正常。

有广泛浸润者,血浆尿酸和乳酸脱氢酶增高。

凡有条件的应做T与B细胞分型。

【治疗措施】非霍奇金淋巴瘤以化疗为主,可采用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方案,如COAP方案即长春新碱每次1~2mg/m2第1,8,15,22天静推;强的松40~60mg/m2/d口服;环磷酰胺600mg/m2,第1天;阿霉素30~40mg/m2第1天静注或第21天重复1次,也可将阿霉素换成柔红霉素或去甲氧柔红霉素(每次10mg/m2,连用2~3次)。

左旋门冬酰胺酶10.000IU(m2·d)静点或肌肉注射,连用10天,对Ⅲ~Ⅳ期病人,尤其合并骨髓浸润的病例效果尤佳。

此外尚可以博来霉素、6巯基嘌呤交替应用。

近年来国外推荐使用大剂量氨甲蝶呤(HD-MTX)每次3~7.5g/m2治疗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应用时需用甲酰四氢叶酸钙解救,同时应碱化尿液,保证充足的液量。

该法对减少中枢神经系统及睾丸、卵巢的并发症起重要作用。

新药的应用:①表阿霉素(epirnbicin)和吡喃阿霉素(THP-ADM):抗瘤谱和细胞毒性同阿霉素,但对心脏毒性比阿霉素小,脱发、胃肠道反应也轻,主要为骨髓抑制。

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分析

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分析

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分析【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淋巴瘤是恶性肿瘤,是一种起源于造血组织的实体瘤。

淋巴瘤可发生在躯体的任何部位。

国内以20~40岁占多数,男多于女,并以非霍奇金淋巴瘤占多数。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一种很不均一的恶性肿瘤,临床以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为典型表现,伴发烧、消瘦、盗汗等,中晚期常有肝、脾大,晚期有恶病质。

现将我院2020~2020年间诊治的20例恶性淋巴瘤患者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式一样资料选取我院2020~2020年经病理学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患者20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4例,年龄25~75岁,中位年龄54岁。

低度恶性4例,中度恶性9例,高度恶性7例。

按恶性淋巴瘤国际分期,Ⅰ期22例,Ⅱ期41例,Ⅲ期21例,Ⅳ期16例。

诊断临床以慢性、进行性、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为要紧病症;不同部位的淋巴结肿大引发相应器官的压迫病症;随病程进展,可显现结外侵犯或以结外病变首发;部份患者有发烧、消瘦、盗汗、皮肤瘙痒等全身病症。

结合辅助检查能够确诊,其中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确诊淋巴瘤的重要依据。

医治按病理分类的中高度恶性组应以化疗为主,即I、Ⅱ期也应化疗,必要时配合局部放疗,大体化疗方案为CHOP(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或COP(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泼尼松),恶性程度高者可别离或同时在化疗方案中加入博莱霉素、甲氨蝶呤,对病人减缓率及生存期均有提高。

20例患者中采纳CHOP方案化疗14例,CHOP协同放疗16例。

初医治效评判标准按1999年美国和欧洲淋巴瘤工作组制定的NHL疗效评判标准[3]评定,即肿瘤完全减缓(CR)、部份减缓(PR)、疾病稳固(SD)和疾病进展(PD)。

2结果疗效:近期完全减缓(CR))9例,部份减缓(PR)7例,疾病稳固3,疾病进展1例。

初医治效达完全减缓与瘤体切除后无观看指标者(无指标)预后较好,生存5年以上,明显高于部份减缓患者。

3讨论随年龄增加而发病增多,常以高热或各系统病症发病,无痛性进行性颈和锁骨上淋巴结肿大为首发表现者较霍奇金淋巴瘤(HL)少;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有远处扩散及常常原发累及结外淋巴组织偏向,大多进展迅速,易发生初期远处扩散。

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后骨髓象分析

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后骨髓象分析
淋 巴瘤 细胞 白血 病 ( m h macll ke a L L 。 1 p o ele ami, MC ) y u 我 们 对 10例 经 临 床 确 诊 为 N L并 且 有 B 7 H MI或
的百 分率 。 122 血 L H、: .. D B. MG检 测 方法 抽 取 空腹 静 脉血 3 mL 分 离 血 清 待 用 , 用 LP连 续 监 测 法 ,X 0全 自 , 采 . L2
h u fs n ( WO 7 4 o rnui i o S G9 1)
A So t we t On o o y Gr u t d u h s c lg o p su y
非 霍 奇 金 淋 巴瘤 骨 髓 侵 犯后 骨髓 象 分 析
李 志 阳 王金龙

李 菊香
要 目的 : 探讨 非霍奇金淋 巴瘤( HL 骨髓侵犯后 骨髓 、 周血 白细胞 、 N ) 外 血清乳酸 脱氢酶 ( D 活性 、 L H) B
血 L H在低度 恶性和 中度 恶性 中没有明显差异 , 高度恶性与低 、 D 而 中度恶性之 间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P<00 ) 血 .1 . 白细胞数值在低 、 高度恶性程度 中没有 明显差异 结论 : 巴瘤 B 或 L L时, 中、 淋 MI MC 外周 血 白细胞计数 和分类计
数 、 L H、 p 微球蛋 白升 高有一定的相 关性 ; 巴瘤 患者进行 骨髓细胞 学、 清 L H、 1 球蛋 白常规检 查对 血 D 血 淋 血 D B微
1 资 料 与方 法
11 一 般 资 料 我 院 19 . 9 9年 1月 至 20 07年 1 2月
收治的 16 ( 6 例为暨南大学医学 院附属第一 0例 另 4 医院 19 9 8年 9月 至 2 0 0 6年 1 收 治 )骨髓 象 异 常 2月 的淋 巴瘤初 始住 院患 者 , 中男 5 其 5例 , 5 例 , 龄 女 1 年 6~7 8岁 , 中位年 龄 3 0岁 。全部 患者 活 检标 本 经本 院 病理确诊 , 并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诊断。全部为 N L H 病例( 按我 国修 正 分类 法 ) 。 1 检 测方 法 . 2 1 . 骨髓细胞学检测方法 所 有病例均在人院检 .1 2 查证 实 为 N HL后 ,尚未 开 始正 式 治 疗 前 由医生 于髂 前 ( ) 脊 行 骨 髓 穿 刺 , 取 骨髓 液 约 02~03m 后 上 抽 . . L 迅 速 推 制 7—8张涂 片 .同 时 另 推制 外 周 血 片 3~4 张, 待一 并送 检 。 用 瑞 氏染 色法 染 色 ( 采 必要 时加 作 过 氧化物酶、 碱性磷酸酶与糖原等细胞化学染色 ) 。 后 选 择 细胞 分布 均匀 、 色 良好 的 区域 , 油镜 下 按 “ 墙 染 在 城 形 ”仔 细 观 察 20个 骨髓 有 核 细 胞 、0 0 10个 外 周 血 有 核 细胞 的形 态 , 分 类计 数 , 后 算 出各类 有 核 细 胞 并 最

骨髓细胞形态检验在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情况的准确性评价

骨髓细胞形态检验在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情况的准确性评价

骨髓细胞形态检验在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情况的准确性评价龚小平1,袁丹聃1,邹斌2(1.公安县中医院检验科,湖北荆州434300;2.公安县中医院血液内科,湖北荆州434300)摘要:目的探讨骨髓细胞形态检验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骨髓侵犯情况的准确性评价。

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疑似NHL患者120例,以骨髓活检结果作为金标准,判断以骨髓细胞形态检验评定NHL骨髓侵犯情况的准确性。

结果骨髓活检检测显示,120例患者NHL骨髓侵犯阳性38例,阴性82例,阳性预测率为81.48%(22/27),阴性预测率为82.79%(77/93),骨髓细胞形态检验的灵敏度为57.89(22/38),特异度为93.90%(77/82),其中检测侵袭性NHL骨髓侵犯的灵敏度为75.00%(12/16),特异度为91.30%(21/23),惰性NHL 骨髓侵犯的灵敏度为54.55%(12/22),特异度为98.31%(58/59)。

结论骨髓细胞形态检验法诊断NHL骨髓侵犯,准确率较高,可用于骨髓活检的补充,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骨髓活检;骨髓细胞形态检验;准确性评价Evaluation of the accuracy of bone marrow cellmorphology test in bone marrow invasion of nonHodgkin's lymphomaGONG Xiaoping1,YUAN Dandan1,ZOU Bin2(1.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Gong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ngzhou,Hubei,484300,China;2.Department of Hematopathology,Gong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ngzhou,Hubei,4843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accuracy of bone marrow cell morphology test in bone marrow invasion of non Hodgkin's lymphoma(NHL). Methods From May2016to May2019,120cases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NHL were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Bone marrow biopsy results were taken as the gold standard to judge the accuracy of bone marrow cell morphology test to evaluate the bone marrow invasion of NHL.Results Bone marrow biopsy showed that there were38positive cases and82negative cases in120patients with NHL bone marrow invasion,the positive predictive rate was 81.48%(22/27),the negative predictive rate was82.79%(77/93),the sensitivity of bone marrow cell morphology test was57.89(22/38),the specificity was93.90%(77/82),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were75.00%(12/16)and91.30%(21/23)for invasive NHL and54.55%(12/22)and98.31%(58/59) for indolent NHL.Conclusion The accuracy of bone marrow cell morphology test in the diagnosis of NHL bone marrow invasion is high,which can be used to supplement bone marrow biopsy and provide basis for clinical diagnosis.Key words:Non Hodgkin's lymphoma;Bone marrow invasion;Bone marrow biopsy;Bone marrow cell morphology test;Accuracy evaluation淋巴瘤属于由淋巴造血系统引起的肿瘤疾病,占恶性肿瘤发病率的4%左右,分为NHL、霍奇金淋巴瘤2种,临床主要症状表现为肝脾、淋巴结肿大,可伴有瘙痒、发热、盗汗[1]。

修订国际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分期系统(IPNHLSS)

修订国际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分期系统(IPNHLSS)
Ⅳ期
任何上述病变伴随中枢神经系统侵犯(Ⅳ期CNS),骨髓侵犯(Ⅳ期BM)或中枢和骨髓侵犯(Ⅳ期BM+CNS)
采用常规形态学方法检测
注:对每一分期和骨髓中枢侵犯的程度和检查方法均需要特定简称描述。
增加分期信息
骨髓侵犯定义:
骨髓穿刺细胞形态学:骨髓幼稚细胞或淋巴瘤细胞≥5%,适用于所有组织学亚型
每一期、每一类型骨髓肿瘤侵犯程度和检查方法均需要特定简称描述:
BMm:骨髓形态学阳性(特指淋巴瘤细胞百分比)
BMi:骨髓免疫表型方法阳性(免疫组织化学或流式细胞术分析:特指淋巴瘤细胞百分比)
BMc:骨髓细胞遗传学或FISH分析阳性(特指淋巴瘤细胞百分比)
BMmol:骨髓分子生物学技术阳性(PCR基础:特指侵犯水平)
外周血侵犯同样采用相同方式表达(PBMm,PBMi,PBMc,PBMmol)
CSF检测到任何数量的幼稚细胞均应考虑CSF阳性
CSF状况不明(未做,技术困难)
与骨髓相似,尽可能描述脑脊液侵犯的检测方法:
CSFm:脑脊液形态学阳性(特指幼稚细胞数/μL)
CSFi:脑脊液免疫表型方法阳性(免疫组织化学或流式细胞术分析:特指淋巴瘤细胞百分比)
CSFc:脑脊液细胞遗传学或FISH分析阳性(特指淋巴瘤细胞百分比)
修订国际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分期系统(IPNHLSS)
外骨或皮肤),除外纵隔或腹部病变
Ⅱ期
单个结外肿瘤伴区域淋巴结侵犯
膈肌同侧≥2个淋巴结区域侵犯
原发于胃肠道肿瘤(常在回盲部)±相关肠系膜淋巴结受累,肿瘤完全切除
如果伴随恶性腹水或肿瘤扩散到邻近器官应定为Ⅲ期
需要行双侧骨髓穿刺和活检进行分析定义骨髓侵犯
中枢神经系统(CNS)侵犯定义:

骨髓涂片和流式细胞术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的临床价值比较

骨髓涂片和流式细胞术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的临床价值比较

骨髓涂片和流式细胞术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的临床价值比较刘敏;井昶雯【摘要】目的比较骨髓细胞形态学(BMA)和流式细胞术(FCM)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骨髓侵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在2013 ~2014年间收治的207例NHL患者的骨髓涂片及流式细胞免疫表型的检测结果,分析2种检测方法在不同程度、不同形态淋巴瘤骨髓侵犯的临床价值.结果经2种方法联合检测,总体阳性率为24.6% (51/207).BMA和FCM的骨髓侵犯阳性率分别为17.4%(36/207)和22.2% (46/207);其中阳性结果一致者29例,主要表现于高比例瘤细胞骨髓侵犯的病例;不一致36例多见于低比例瘤细胞骨髓侵犯的病例(17.4%),16例FCM检测为阳性而BMA为阴性的病例主要为轻度异形小细胞淋巴瘤,8例BMA 阳性而FCM为阴性的病例为高度异形大细胞淋巴瘤.结论 BMA、FCM在诊断不同形态淋巴瘤细胞侵犯的敏感性不同,FCM诊断轻度异形细胞淋巴瘤骨髓侵犯的敏感性高于BMA,BMA检测高度异型大细胞淋巴瘤骨髓侵犯优于FCM,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骨髓侵犯的阳性率.【期刊名称】《临床检验杂志》【年(卷),期】2015(033)009【总页数】3页(P659-661)【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细胞形态学;流式细胞术【作者】刘敏;井昶雯【作者单位】江苏省肿瘤医院检验科,南京210009;江苏省肿瘤医院临床肿瘤研究中心,南京21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5骨髓侵犯是淋巴瘤的常见表现,准确诊断对于患者的临床分期,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疾病预后的判定至关重要。

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方法是骨髓涂片形态学(BMA)和/或流式细胞术(FCM)。

由于淋巴瘤细胞的形态、免疫表型各异,使得BMA、FCM检测的敏感性不同。

为了更好了解这2种方法在淋巴瘤骨髓侵犯诊断中的价值,本研究对207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骨髓涂片及FCM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力图积累更多的经验以提高诊断的精准性。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NHL的预防策略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 动、戒烟限酒等,有助于降低NHL发病风险 。
疫苗接种
接种EB病毒疫苗可预防与EB病毒感染相关的NHL发 病。
早期筛查
对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和 干预NHL,提高治愈率。
THANKS
感谢观看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血沉、乳酸脱氢 酶等实验室检查有助于诊 断和病情评估。
影像学检查
B超、CT、MRI等影像学 检查可协助确定淋巴结肿 大的部位和范围,以及是 否有转移病灶。
鉴别诊断
慢性淋巴结炎
多有感染史,淋巴结质地较软,活动度较好,抗炎治疗后可 缩小。
转移性肿瘤
淋巴结转移癌多有原发肿瘤病史,淋巴结质地较硬,活动度 差,一般无全身症状。
非霍奇金淋巴瘤可以沿着 淋巴管或组织间隙直接蔓 延,侵犯周围组织。
淋巴结转移
非霍奇金淋巴瘤可以通过 淋巴结转移,扩散到全身 各处的淋巴结。
血行转移
非霍奇金淋巴瘤也可以通 过血行转移,转移到肝脏、 脾脏、骨骼等远处器官。
03
NHL的诊断
临床表现
淋巴结肿大
非霍奇金淋巴瘤常表现为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多发生于颈部、腋窝、腹股沟等 部位。
分期生存率
早期NHL的5年生存率通常高于晚期,早期发现并及时治 疗能显著提高生存率。
细胞类型生存率
某些细胞类型如DLBCL和FL的生存率相对较高,而某些侵 袭性较强的亚型如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和Burkitt淋巴 瘤的生存率较低。
提高生存率的建议
早期诊断
定期进行体检和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NHL,从而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靶向治疗是一种针对特定癌细 胞标志物的治疗方法,通过干 扰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来发挥

非霍奇金淋巴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

(三)造血干细胞移植 1.病人选择 55岁以下、重要脏器功能正常。 2.疾病选择 缓解期短、难治易复发的侵袭性淋巴瘤、4个CHOP方案能使淋巴结缩小超过3/4者。 3.移植方式 自体或异基因骨髓(或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 (四)手术治疗 合并脾功能亢进者如有切脾指征,可行脾切除术。
六、预后
(一)HL HL是化疗可治愈的肿瘤之一。 1.Ⅰ期与Ⅱ期:5年生存率在90%以上。 2.Ⅳ期:5年生存率在31.9%。 3.有全身症状者较无全身症状者为差。 4.儿童及老年人的预后一般比中青年为差。 5.女性治疗的预后较男性为好。
WHO(2016)分型方案中较常见的淋巴瘤亚型
5.Burkitt淋巴瘤/白血病(BL):侵犯血液和骨髓时即为ALL L3型,发现t(8;14)与MYC基因重
排有诊断意义,是严重的侵袭性NHL;在流行区儿童多见,颌骨累及是其特点;在非流行区,病变 主要累及回肠末端和腹部脏器。
6.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 ):一种侵袭性T细胞淋巴瘤,好发于老年人,临床表现 为发热,淋巴结肿大,Coombs试验阳性,伴多株高免疫球蛋白血症;预后较差。
谢谢
2.侵袭性淋巴瘤:不论分期均应以化疗为主,对化疗残留肿块、局部巨大肿块或中枢神经系统累及 者,可行放疗作为补充;常用方案CHOP、R-CHOP等。
3.新药:雷那度胺,HDAC抑制剂西达本胺,BTK抑制剂伊布替尼等。
(二)生物治疗
1.单克隆抗体 凡CD20阳性的B细胞淋巴瘤,均可用CD20单抗(利妥昔单抗)治疗。 2.干扰素 对蕈样肉芽肿等有部分缓解作用。 3.抗幽门螺杆菌的药物 胃MALT淋巴瘤经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后部分病人症状改善,淋巴瘤消失。 4.CAR-T细胞免疫治疗
(三)鉴别诊断

非霍奇金淋巴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

美罗华的细胞毒机制
ADCC (抗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 CDC (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 Apoptosis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Sensitize (使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增敏)
ADCC
抗原
Fc 区 抗体
颗粒 NK 细胞
Fc 受体 (Fc.RIII)
B 细胞 细胞溶解
颗粒酶, 细胞因子, 水,离子
病灶直径增大超过50%, 出现新病灶
疗效判断(长期观察)
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率):指治疗开始日期到某个特定时间的生存比例 无事件生存(Event-Free Survival) EFS(率)
从治疗开始到某个特定时间未出现第一个相关事件:疾病进展,开始新治疗,任何原 因致死的生存比例 无疾病生存(Disease-Free Survival) DFS(率) 从治疗开始到某个特定时间未出现第一次复发或死亡的比例 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 (率):类似EFS 疾病进展时间(Time To Progress) TTP :从治疗出现缓解到病灶再次生长的时间
原”与抗体竞争结合的情况
Maloney. Semin Hematol. 2000;37(4 suppl 7):17.
B细胞恶性疾病中CD20的表达
毛细胞白血病 大细胞淋巴瘤 Burkitt’s 淋巴瘤 边缘区淋巴瘤 滤泡性淋巴瘤 小裂细胞 LP/Waldenstrom’s 套细胞淋巴瘤 前驱淋巴细胞白血病 慢淋
进展, 分HD和NHL两大类霍奇金病(Hodgkin’s Disease)
恶性细胞即R-S细胞增殖的结果 主要发生于淋巴结 有规律沿着淋巴管道扩散 很少累及骨髓和其他结外器官 85-90%应用化放疗可治愈

血清LDH和B2一MG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临床意义

血清LDH和B2一MG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临床意义

血清LDH和B2一MG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临床意义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β2微球蛋白(β2-MG)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中常用的病情评估指标,对于患者的预后评估和治疗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首先,血清LDH水平在NHL患者中被广泛用于预后评估。

LDH是一种细胞内酶,其释放可反映细胞的破损和溶解情况。

NHL是一种恶性肿瘤,肿瘤细胞的增殖和破坏导致了细胞释放LDH,因此血清LDH水平升高可能提示疾病活动性增加,肿瘤负担加重。

多项临床研究发现,血清LDH水平升高与NHL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联。

高LDH水平被发现与肿瘤的较大负担、肿瘤的恶性程度、疾病进展和生存率下降等不良预后因素相关。

因此,血清LDH水平是评估NHL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次,血清β2-MG水平在NHL患者中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β2-MG是一种小分子的球蛋白,主要由淋巴细胞表面产生。

NHL患者中与证实肿瘤负荷和活动性有关的单克隆淋巴细胞溶素成分会释放大量的β2-MG,导致血清β2-MG浓度升高。

研究表明,高血清β2-MG浓度与NHL患者的不良预后和疾病进展相关。

高β2-MG水平与肿瘤负担增重、NHL分期进展、恶性细胞增殖等不良病情情况相关。

此外,β2-MG水平在NHL患者中还可以用于评估治疗反应和疾病监测。

治疗后β2-MG水平的降低可以反映治疗的有效性和肿瘤的缩小。

因此,血清β2-MG浓度是评估NHL患者预后和治疗反应的重要指标之一综上所述,血清LDH和β2-MG水平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它们可以用于预测患者的预后和疾病进展风险,并可以作为治疗效果的评估指标。

正确监测和解读这些指标的变化有助于临床医生评估患者的病情,确定适当的治疗方案,并提供更精准的治疗和护理建议。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血清LDH和β2-MG水平仅是评估NHL患者的一部分,综合的病情评估和其他相关指标的联合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

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51例临床分析

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51例临床分析
类标 准 重新评 估归 类 , 见表 4 。
维普资讯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20 0 7年 1 2月第 1 2卷第 6期
JC iaP dar l dC ne,D cmbr 0 7 V l1 , o6 hn eitBo a cr ee e 0 , o 2 N . o 2
资 料与 方法
表 1 5 例非霍 奇金 淋巴瘤年龄分布 1
年 龄
性别 ~ 岁百 3 夯率 ~0 1岁百 率 ~
( ) % ( ) %
盲芬 _ 雨 萃 酬
( ) % ( ) %
1 一般 资 料
19 94年 1月 一 06年 5月 我院 收 治 20
2 起病部位 结性淋巴瘤 3 3例 (35 , 6. %) 结外淋 巴瘤 1 例(65 ) 9 3 .% 。常见发病部位见表 2 。
本 组 资 料 中采 取 联 合 化 疗 3 l例
(0 8 ) 放疗 +化 疗 5例 ( . % ) 手 术 +化疗 6 6. % , 98 ,
例 ( 17 ) 1.% 。放 弃 治 疗 9例 (76 ) 中 途 放 弃 1. % 。 治疗 或失 访 2 9例 , 访 2 随 2例 (3 ) 其 中 采 取 联 4% ,
断 ,5例 经骨髓 涂 片细胞 学 及部 分 免 疫 组 织化 学 染 3
1 6例 , : =2 2: . 。年 龄 8月 一1 男 女 . 10 8岁 , 均 平 年 龄 8 6岁 , . 8月 一 3岁 1 , 1例 4岁 一1 0岁 2 3例 , 1 一1 l岁 8岁 1 。见 表 1 7例 。
表 2 1例非霍奇金淋 巴瘤发病部位 5
5 例 非霍 奇金 淋 巴瘤 患 儿 , 中男 3 l 其 5例 , l 。 女 6例 病 理活 检 、 髓细 胞 涂 片 及免 疫 组 织 化学 诊 断 为 恶 骨 性 淋 巴 瘤 , 据 美 国 国 立 癌 症 研 究 所 工 作 分 类 根 ( ) 案分 类及 WHO分 类标 准重 新归 类 J对 所 WF 方 , 有患 儿按 S.ue 童研 究 医院 的 N L分期 系统进 tJd 儿 H 行分 期 。骨髓 诊 断 按 勇 氏 标 准 J骨 髓 涂 片 细 胞分 : 类 中 淋 巴 瘤 细 胞 ≥5 者 诊 断 为 N % HL骨 髓 侵 犯 ( MI ; 巴瘤细 胞 i2 % 者诊 断 为 N L合并 淋 巴 8 )淋 >0 H

原发性肾非霍奇金淋巴瘤2例临床分析

原发性肾非霍奇金淋巴瘤2例临床分析

76生旦塞旦医型垫!!至堡旦筮!!鲞筮!翅£塾!望堕!』坐婴!!堕幽!型坠鲤i堕堡垒Q!:!Q!Q:!!!:!!:№:!降低手术切端阳性率,术中改为胸腹联合切口的几率明显高于经胸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同时经腹组存在术野不够开阔,不能充分显露下段食管及后下纵隔等缺点。

且由于贲门癌位置特殊,淋巴结转移区域涉及腹腔淋巴结和胸部食管旁及后纵隔,为实施扩大淋巴结清扫,对贲门癌手术应该选择以经胸微创手术切除为主的手术入路口J。

由于经腹入路也有一定的选择优势,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病变的大小、部位、患者的年龄、既往史等特殊情况适当选择手术人路。

有文献报道经腹组由于机械吻合,患者术后吻合口狭窄和胃一食管反流发生率高H J。

但本组资料显示经腹组患者术后胃一食管反流的比率低于经胸组,因此对于高龄患者,在病变较小且未侵及食管下段时,为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可选择经腹手术。

对于既往有腹部手术史或左侧胸膜炎病史的患者,特别是合并心肺疾患的患者,应选择经腹手术。

因为这些既往病史会造成左侧胸腔及腹腔粘连,经胸手术难度大,难以微创手术,对心肺功能影响也相应增大,而经腹手术不仅可减少对心肺功能的影响,且可增加手术切除率,减少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

本组中1例经胸手术的患者由于既往有胃大部切除手术史,术中腹腔粘连严重,经胸游离困难,造成吻合口略有张力,术后并发吻合口漏。

对于侵犯膈肌的贲门癌,为便于切除受侵膈肌并进行修补,应选择经胸手术。

参考文献[1]吴智勇,范杨航,章克毅,等.贲门癌经腹与经胸切除术的对比研究[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5,8(3):263-264.[2]郎保平,陈国生,张宇,等.开胸术后不同镇痛方法的疗效比较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03,19(6):540-541.[3]王晓新,李宏芹,陈鸿义,等.不同手术径路治疗贲门癌的对比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2005,43(19):1262-1264.[4]李国珍,冯锡建.机械吻合术在贲门癌外科治疗中两个问题的探讨[J].肿瘤防治研究,2003,30(1):49-50.(收稿日期:2009—12—21)(本文编辑:马艳丽)原发性肾非霍奇金淋巴瘤2例临床分析高长辉张卫星王瑞李锐王华礼何伟【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肾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征。

非霍奇金淋巴瘤病理

非霍奇金淋巴瘤病理

蕈样霉菌病 (Mycosis Fungoides,MF)
• 原发于皮肤的低度恶性T细胞淋巴瘤 • 病变分3期
1)红斑期 2)斑块期:出现蕈样霉菌病细胞,
组成 Pautrier脓肿 3)肿瘤期:真皮及皮下受累。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
• 好发鼻腔,我国常见,占20%, EB 病毒相关。
• 病理:凝固性坏死,多种炎细胞浸 润背景上,肿瘤性淋巴样细胞散在 或弥漫分布。
• 临床呈惰性经过,但发病多为晚期, 预后最差
Mantle Cell Lymphoma
• Reciprocal translocation t(11; 14)(q13; q32) • Human Ig G heavy chain gene probe (green
signal) • Human cyclin D1 probe (red signal)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
• 包括中心母C、B免疫母C、间变性大BC 性,富于TC /组织细胞的BC、浆母C, 占20%,以老年男性多见
• 病理特点: 相对单一形态的大细胞弥漫 浸润。
• 免疫表型和细胞遗传学:CD79a、CD20、 bc1-2重排20-30%,bcl-6重排30%、
• 临床:进展迅速,短期内死亡。
滤泡型淋巴瘤
t(14;18)
CD20 CD3 CD10
BCL-2
良性和恶性滤泡的鉴别要点
良性增生性滤泡
瘤性增生性滤泡
混合:中心/中心细胞、巨筮 较单一的细胞组成 细胞、小T细胞
滤泡主要在皮质区
皮质和髓质均有大量的滤泡
滤泡大小不等
滤泡大小较一致
套区分界清楚
套区变薄或不清楚
滤泡各区带清晰

淋巴瘤

淋巴瘤

预后 HL是化疗可治愈的肿瘤之一,其预后 与组织类型及临床分期紧密相关。 淋巴细胞为主虽预后最好,5年生存率 为94.3%,而淋巴细胞消减型最差,5年 生存率仅为27.4%
HL的临床分期,Ⅰ期与Ⅱ期5年生存率在 90%以上,Ⅳ期为31.9%。 有全身症状者较无全身症状者为差; 儿童及老年人的预后一般比中青年为差; 女性治疗的预后较男性为好。
病因及发病机制
1.virus 成人T cell lymphoma-leukemia HTLV-1 Burkitt’s lymphoma EBV
2、细菌: 3、免疫抑制:
病理和分型
●霍奇金淋巴瘤(HL).目前采用2001年WHO分类: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HL 经典HL: 1.淋巴细胞为主型:病变局限,预后好。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1)临床特征:患者平均年龄60岁 ,40%发生在结外, 病程进展快 (2)表型及细胞遗传学改变:大多数表达CD19、 CD20,30%有t(14;18) bcl-2+↑
Burkitt淋巴瘤 (Burkitt’s lymphoma )
1.1958 ,Burkitts报道,非洲儿童; 儿童和青年人多见, 男性多于女性 2.好发于颌骨、颅面骨、腹腔器官及 CNS,一般不见于 外周淋巴结或脾 3.病理组织学特点:星天现象; 肿瘤细胞呈生发中心小 无裂细胞样 (B细胞性淋巴瘤) 4.可能与EB病毒感染有关。 5.免疫:B细胞CD20+,CD22+,CD5-;核型: t(8;14) , myc基因重排
道);腹膜后(输尿管);硬膜外(神经) 器官实质浸润:肝脾肿大、肺浸润、胸膜浸润、胸腰 椎破坏、脊髓和脑浸润 全身症状:发热周期性(1/6) 、盗汗、疲乏、消瘦、 皮肤瘙痒:年轻女性多见,可为唯一全身症。状带状疱 疹:5-10%

细胞遗传学联合免疫细胞化学检查在首诊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中的应用

细胞遗传学联合免疫细胞化学检查在首诊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中的应用

( 稿 日期 :09 0 1 收 20 —1 —1)
文 章 编 号 :17 272】 )4 52 3 10 —48 ((0 0 —08 —0 3 l
细胞 遗 传学 联合 免 疫 细胞 化 学 检查 在 首诊 非霍 奇 金淋 巴瘤 骨髓 侵犯 中的应 用
王 娜 谢 守军 , , 中兴斌 武英伟 宗春光 , ,
瘤细胞形态多样。C 2 和 C 7a B细胞来源 、 D 对 T细胞来源淋巴瘤有诊断价值 。有染色体核 型异常的病例 占 D0 D9 对 c3 综合 细胞 遗传学 、 免疫 细胞化学和细胞形 态学检测 , 有助 于NL H 骨髓侵润的诊 断 , 特别是对无表浅淋 巴结肿大的 N L患者可能提供诊断依据 。 H
综上所述 , 宫腔镜检查可以提高子宫内膜癌患 者术前诊断和临床分期 的准确性, 从而给予合理 的
治疗 。因此 , 腔镜是 一种安全 、 官 有效 地诊断 子宫 内 膜 癌 的方 法 , 得临床 推广应用 。 值
参 考文献 :
[] 1杨 丽, 徐 燕, 梁莹莹 . B超 、 刮及 宫腔镜 对子宫 内膜癌 的诊 诊
术组 比较有 显著性 差异 ( P<0 0 ‘ .5 。提 示官 腔镜 对 )
[] 2 盂跃进 , 杜洁华 . 电视宫腔镜技术在子宫 内膜癌早期诊断 中的应
用价值 []生殖 与避孕 , 0 ,65 : . J. 2 6 2 ()3 0 0 2
[] 3董建春 , 夏恩兰 . 临床妇产科 内窥镜技术 [ . M] 济南 : 山东科 学技
m r wi o e etN LB )tntl i ns . to s Mo hl i lcagso n ao m ass i dwt Wr t a o vl m n( H -MIa i i a oi Me d r o g a hne fb em r w s er tn i i — r n v ia d g s h p oc o r a e h h g

非霍奇金淋巴瘤侵犯骨髓时cx43表达情况

非霍奇金淋巴瘤侵犯骨髓时cx43表达情况

要发生在淋巴结、脾脏、胸腺等淋巴器官,也可发生在淋巴结 外的淋巴组织和器官的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NHL骨 髓侵犯易引起患者外周血象异常,并可影响患者 ANN分期 从而影响治疗方案。间隙连接蛋白(connexin,Cx)43构成的 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apjunctionalintercellularcommunication, GJIC)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非霍奇金淋 巴瘤侵犯骨髓时其病灶处 Cx43表达是否存在改变?本文观 察 NHL骨髓侵犯时 Cx43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lymphoma,NHL)是主
【收稿日期】 2019-04-26 【修回日期】 2019-06-12 【基金项目】 重 庆市社 会 事 业 与 民 生 保 障 科 技 创 新 专 项 (编 号:
cstc2016shms-ztzx10003) 【作者单位】 1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病医学中心,重庆
【Abstract】 Objective:Tostudytheexpressionofconnexin(Cx)43inbonemarrowlesionsofpatientswithnon- Hodgkin'slymphomawithbonemarrowinvasion.Methods:26patientswithbonemarrowinvasionofnon-Hodgkin's lymphomawereconfirmedinourhospital.9patientswithfocaldistributionofbonemarrowwereconfirmedasreactive lymphocyteproliferationbyimmunohistochemistry.10patientswithnormalbonemarrowtissuewereselectedforim munohistochemicalstaining.Thenstatisticalanalysiswasmadeaccordingtothepositiverateandthepositivedegree score.Results:ThepositiverateofCx43inNHLsamples(30.8%)waslowerthanthatinreactivelymphocyteprolif erationsamples(88.9%)andnormalsamples(100%),and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 ThepositiverateofCx43betweenreactivelymphocyteproliferationsamplesandnormalsampleswasnot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butthepositivescoresofreactivelymphocyteproliferationsamplesweresignificantlylower thanthoseofnormalsamples(P<0.05).Conclusion:Cx43expressioninthefocusofnon-Hodgkin'slymphomais significantlylowerthanreactivelymphocyteproliferationandnormal. 【Keywords】non-Hodgkin'slymphoma,bonemarrowinvolvement,connexin43

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中的价值

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中的价值

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中的价值陈德乔(重庆市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重庆 404000)[摘要]目的:探讨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重庆市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这些患者均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查、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及骨髓活检。

将这些患者进行骨髓活检的结果作为确诊其病情的标准。

观察根据这些患者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查结果及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的结果诊断其病情的准确率。

结果:对这些患者进行骨髓活检的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发生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

根据这些患者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查或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的结果诊断其病情的准确率均较高。

根据这些患者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查的结果诊断其病情的准确率与根据其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的结果诊断其病情的准确率相比,P>0.05。

结论: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可作为辅助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诊断[中图分类号]R7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7629-(2021)06-0131-02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该病患者的淋巴细胞在分化的过程中会发生克隆性增生。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0岁左右。

该病患者的淋巴瘤细胞侵犯其骨髓的几率高达30%~50%。

不同类型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骨髓侵犯的发生率存在较大的差异。

该病患者的淋巴瘤细胞是否侵犯其骨髓是对其病情进行分期的重要指标。

准确地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患者的病情有助于临床医生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对该病患者进行骨髓活检是目前临床上确诊其病情最准确的方法。

但对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患者进行骨髓活检的操作复杂。

对该病患者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及流式细胞术检查也能观察到其骨髓内细胞的情况[1]。

诊断淋巴瘤骨髓侵犯的标准_概述及解释说明

诊断淋巴瘤骨髓侵犯的标准_概述及解释说明

诊断淋巴瘤骨髓侵犯的标准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淋巴瘤是一种恶性疾病,它起源于淋巴系统中的B细胞或T细胞,并可以侵犯骨髓。

淋巴瘤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种常见的癌症类型,其骨髓侵犯是临床上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着重概述诊断淋巴瘤骨髓侵犯的标准,并对其进行详细解释与说明。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引言、淋巴瘤骨髓侵犯的标准概述、诊断淋巴瘤骨髓侵犯的主要标准和方法以及淋巴瘤骨髓侵犯标准的解释和说明。

每个部分将呈现相关的信息和观点,从而全面阐述诊断淋巴瘤骨髓侵犯这一话题。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主要是提供一个清晰明了的概述,介绍诊断淋巴瘤骨髓侵犯所需遵循的标准,并详细解释和说明这些标准。

通过对相关临床问题和挑战的讨论,旨在增加对淋巴瘤骨髓侵犯诊断的理解,并为医学领域中的专业人士提供有用的指导和参考。

以上是“1. 引言”部分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撰写长文。

如需继续撰写其他部分的内容,请随时进行提问。

2. 淋巴瘤骨髓侵犯的标准概述2.1 淋巴瘤简介淋巴瘤是一种恶性肿瘤,起源于淋巴组织。

它可发生在身体各个部位,包括淋巴结、脾脏、骨髓等。

淋巴瘤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

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又包括各种亚型,如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滑膜下B细胞淋巴瘤等。

2.2 骨髓侵犯的意义和影响骨髓是造血干细胞的重要来源地之一。

当淋巴瘤侵入骨髓时,可能会抑制正常造血功能,导致贫血、易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诊断和及早治疗淋巴瘤骨髓侵犯对于预防严重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2.3 相关临床问题和挑战诊断淋巴瘤骨髓侵犯的标准和方法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淋巴瘤骨髓侵犯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可能与其他血液系统或肿瘤相关的疾病表现相似,如急性白血病等。

其次,硬质脑膜脏层浸润以及非霍奇金淋巴瘤亚型在骨髓中弥漫性生长使得检测更加困难。

此外,不同亚型的淋巴瘤在骨髓中的表现也存在差异,需要准确区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目的探讨nhl骨髓侵犯的临床特点以及与血液学之间的关系。

方法分析 95例nhl骨髓侵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常规骨髓穿刺和血液学检查。

结果发生骨髓侵犯病例中i 期4例(4.2%), ii期12例(12.6%),ⅲ期36例(37.9%),ⅳ期43例(47.4%);病理类型以小淋巴细胞性,弥漫型裂细胞性(改为:弥漫性大b细胞型淋巴瘤)和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多见;纵隔淋巴结肿大、脾脏肿大和脾受侵患者易发生骨髓侵犯;骨髓侵犯患者外周血中贫血56例(58.9%),血小板减少42例(44.2%),白细胞减少27例(28.4%),白细胞增高49例(51.6%),以贫血多见;三项均异常30例(31.6%),至少一项不正常65例(68.4%),淋巴瘤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象异常发生率高于骨髓浸润患者,尤其是白细胞增高或三项均异常者更常见于白血病;66例(69.5%)外周血分类中发现异常细胞;骨髓侵犯化疗有效率65.2%,中位生存期11.5个月。

结论nhl患者发生骨髓侵犯与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和受累部位相关,外周血象多有异常,应常规对初诊nhl患者进行骨髓检查,并要经常检测外周血象。

【关键词】 nhl;骨髓侵犯;血液学
0引言
恶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ml)是一种原发于淋巴结或结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disease,hd)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on hodgkin′s disease,nhl)两类,临床上以nhl多见,且nhl在晚期易侵犯骨髓。

我院自1996年~2006年共收治的549例nhl患者,发生骨髓侵犯95例,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nhl 骨髓侵犯的临床特点以及与血液学之间的关系。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95例nhl骨髓侵犯患者,男性75例,女性20例,男女比例为3.75∶1;发病年龄4~68岁,平均年龄36.4岁;全部病例均经病理、免疫组化及骨髓穿刺确诊。

骨髓穿刺前临床分期:ⅰ期4例,ⅱ期12例,ⅲ期36例,ⅳ期43例;95例患者的原发部位分别为:结内淋巴瘤63例(66.3%),结外淋巴瘤32例(33.7%),其中胃4例,肠3例,鼻腔5例,口腔2例,生殖器5例,眼2例,软骨组织1例,乳腺5例,肺2例,皮肤病变3例。

1.2方法
1.2.1骨髓检验方法所有病例均在治疗前行骨髓穿刺,髂前(后)上棘取材,抽吸骨髓液约0.2ml涂片,瑞氏染色,细胞学分类检查。

1.2.3nhl骨髓侵犯诊断标准[1](1)淋巴结组织活检为淋巴瘤;(2)骨髓涂片见淋巴瘤细胞或原幼淋巴细胞,若淋巴瘤细胞或原幼淋巴细胞在5%~20%之间,或骨髓中典型的恶性细胞:如瘤细胞胞体大、畸形和幼稚,又如胞核大、核膜如瘤状鼓起、折叠、切迹,核仁大而蓝,胞质嗜碱性等占2%~5%为淋巴瘤细胞浸润骨髓(bim);若骨髓中原、幼淋巴细胞>20%,则为淋巴瘤细胞白血病(lmcl)。

1.2.4骨髓侵犯完全缓解与部分缓解的诊断标准[2]治疗后肿瘤全部消失及骨髓中瘤细胞数完全消失(影像学、骨髓检查)并持续1个月以上为骨髓侵犯完全缓解(cr);肿瘤缩小>50%及骨髓中瘤细胞数<5%为部分缓解(pr)。

1.2.5统计学方法χ2检验及t检验。

2结果
2.1骨髓侵犯发生率nhl 549例,发生骨髓侵犯95例,发生率17.3%,其中淋巴瘤细胞骨髓浸润27例(28.4%),淋巴瘤细胞白血病68例(71.6%)。

在淋巴瘤细胞白血病中1例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m1)。

2.2骨髓侵犯与免疫分型及临床分期的关系549例nhl患者t细胞来源154例(28.1%),
b细胞来源395例(71.9%),其中骨髓侵犯组t细胞来源15例(15.8%),b细胞来源80例(84.2%);549例nhl患者临床分期:ⅰ期103例(18.8%),ⅱ期109例(19.9%),ⅲ期172例(31.3%),ⅳ期165例(30.1%),骨髓侵犯组临床分期(未行骨髓检查前)ⅰ期4例(4.2%),ⅱ期12
例(12.6%),ⅲ期36例(37.9%),ⅳ期43例(47.4%)。

ⅲ、ⅳ期者更容易发生骨髓侵犯(p <0.01)。

因发生骨髓侵犯而改变分期共52例(54.7%)。

2.3骨髓侵犯与病理组织学类型关系低度恶性21例(22.1%):滤泡性7例(3
3.3%),小淋巴细胞性14例(66.7%);中度恶性45例(47.4%):弥漫型裂细胞性26例(57.8%),其中弥漫型小裂细胞性16例,弥漫型大裂细胞性10例,弥漫型裂 无裂细胞性10例(22.2%),滤泡型无裂细胞性9例(20%);高度恶性29例(30.5 %):弥漫型无裂细胞性7例(2
4.1%),免疫母细胞性4例(13.8%),淋巴母细胞性18例(62.1%)。

提示病理类型以小淋巴细胞,弥漫型裂细胞和淋巴母细胞多见。

2.4骨髓侵犯与受累部位的关系95例患者中有纵隔淋巴结肿大40例(42.1%),脾受侵13例(1
3.7%),脾大41例(43.2%),说明有纵隔肿大及脾脏受累者易发生骨髓侵犯。

2.5骨髓侵犯与外周血象的关系
另外,外周血分类中出现原、幼稚淋巴细胞或淋巴瘤细胞有66例(69.5%),其中淋巴瘤细胞浸润骨髓6例(9.1%),淋巴瘤细胞白血病60例(90.9%),原、幼稚淋巴细胞或淋巴瘤细胞数为1.5%~91%,平均29.5%,见表1。

从表中可以看出,发生骨髓侵犯的患者外周血象多有异常,尤以淋巴瘤细胞白血病更常见。

2.6骨髓侵犯治疗与预后的关系95例骨髓侵犯患者经chop、eacop化疗方案治疗后,cr14例,pr48例,有效率65.2%,存活期1~168个月,中位生存期11.5个月,其中高度恶性生存期1~15个月,中位生存期6个月;中度恶性生存期1~41个月,中位生存期13个月;低度恶性生存期2~168个月,中位生存期19个月;低度和中度恶性组生存时间长,明显高于高度恶性组(p<0.05)。

存活最长1例是位61岁患者,ⅱa期,从病理确诊到出现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时间为5个月,最后存活168个月,后因胃穿孔,导致大出血死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