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知识点

合集下载

第七次人口普查知识学习资料

第七次人口普查知识学习资料

第七次人口普查知识学习资料
一、为什么要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定期开展人口普查,是《统计法》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的明确规定。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在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展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摸清全国和我市人口家底的重要手段;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对象包括哪些?
普查对象是普查标准时点在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境外但未定居的公民,不包括在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

三、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这次普查登记的内容与上一次普查大体保持一致,主要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公民身份号码、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婚姻生育、死亡、住房等情况。

2021年科学中考热点7——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2021年科学中考热点7——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A B C D 丙 2021年科学中考热点——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新闻背景】2021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会上通报,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了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4个百分点。

数据表明,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

全国人口中,男性人口为723339956人,占51.24%;女性人口为688438768人,占48.76%。

【试题汇编】1、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标准时间为2020年11月1日(农历九月十六),这一天的月相是( )2、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标准时间为2020年11月1日零时,其中普查内容主要是姓名,身份证号,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情况等等,请问主要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A 、实验法B 、调查法C 、观察法D 、 测量法3、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统计, 全国人口中,男性人口为723339956人,占51.24%;女性人口为688438768人,占48.76%。

,即男性多于女性,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生男生女责任全在女方B 、正常情况下生男生女机会均等C 、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D 、性别比例失调会影响社会稳定4、2020年11月1日,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正式开始。

下列选项中,与人口普查采用的科学方法相同的是( )A 、调查本班学生的近视情况B 、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C 、探究蚯蚓的生活环境D 、测定一袋绿豆种子的发芽率5、2021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

截止到2021年11月1日,我国内地人口总数为14.1178亿,其中男性7.23亿,女性6.88亿。

(1)人的性别是由 决定的。

男性体细胞染色体组成为 。

(2)人口普查属于生物研究方法中的 法。

(3)二胎政策开放后,小明爸爸妈妈还想生个孩子,生下来是男孩的概率是(4)科学家在Y 染色体上发现了决定睾丸形成的SRY 基因,并将它注射到含有XX 染色体的小鼠受精卵细胞核中,这只小鼠发育出了睾丸,由此可以证明基乙 丁 6、如图是一对正常夫妇的体细胞染色体整理排序及放大模式图,请分析回答问题(1)根据染色体形态和组成可以判断,甲为 (填“男”或“女”)性(2)丙图中③是 ,主要存在于 中.(3)染色体主要是由 和 (填序号)构成的(4)父亲产生的精子中性染色体的组成是 ,而母亲只能产生含有X 的卵细胞,因此,与卵细胞结合的 类型决定了子女的性别,并且比例接近1:1。

普查知识点总结

普查知识点总结

普查是指对某一特定范围内的人口、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统计调查和结果统计的工作。

普查是国家的重要基础性统计工作,对于了解国家的人口结构、社会经济发展、城乡发展等方面的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普查工作一般由国家统计局负责组织实施,全面展现国家的各项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为国家提供权威、全面、准确的统计数据。

一、普查的概念普查是指对某一特定范围内的人口、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统计调查和结果统计的工作。

普查是国家的重要基础性统计工作,对于了解国家的人口结构、社会经济发展、城乡发展等方面的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普查工作一般由国家统计局负责组织实施,全面展现国家的各项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为国家提供权威、全面、准确的统计数据。

二、普查的类型1. 人口普查:是指对特定地区、特定范围内的人口数量、结构、分布和动态变化等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登记。

人口普查是了解国家、地区人口基本情况、规模和结构的重要手段,也为国家实施人口政策提供重要依据。

2. 经济普查:是指对某一特定范围内的经济生产、经济活动、资源利用、产业结构等情况进行全面的统计调查和分析。

经济普查是国家了解工业、农业、服务业生产能力和规模、资源分布、产业结构和产出状况等重要手段。

3. 社会普查:是指对某一特定范围内的社会状况、社会组织情况、社会问题、社会发展等情况进行全面的统计调查和分析。

社会普查是了解国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发展、社会问题等方面重要手段。

4. 环境普查:是指对某一特定范围内的环境状况、资源状况、生态状况、环境问题等情况进行全面的统计调查和分析。

环境普查是了解国家自然资源利用状况、环境保护状况、生态平衡状况等重要手段。

三、普查的方法1. 抽样调查法:普查中一般采用抽样调查法对人口、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情况进行调查。

抽样调查是指将研究对象分为若干个抽样单元,再从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单元进行调查,最后根据样本调查结果得出总体调查结果和统计结论。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解读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解读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解读
随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的发布,我们得以深入了解我国的人口状况和变化趋势。

以下是对普查结果进行解读的重点:
1. 人口总量
根据普查结果,我国的人口总量为xxx万人,比上一次人口普查增长了x%。

这表明我国的人口数量仍在稳步增长,但增长速度有所放缓。

2. 城乡分布
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的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x%,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x%。

这表明我国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3. 年龄结构
普查结果显示,我国的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x%,相比上一次普查增加了x个百分点。

同时,劳动年龄人口比例有所下降,这可能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一
定影响。

4. 性别比例
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男性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x%,女性人口
占总人口比例为x%。

性别比例基本平衡,不存在明显偏差。

5. 教育水平
普查结果显示,我国的受教育程度逐渐提高,受过高等教育的
人口比例有所增加。

这对我国的人力资源和人才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6. 婚姻状况
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的未婚人口比例有所上升,已婚人口比例
有所下降。

这可能反映了社会结构和婚姻观念的变化。

7. 就业情况
普查结果显示,我国的就业率有所提高,失业率有所下降。

这表明我国就业形势逐渐好转,经济发展为就业提供了更多机会。

以上是对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的简要解读。

这些数据为我们对我国人口状况的了解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2020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2020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2020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1. 2020 年进行的全国人口普查是第()次人口普查A.4 ;B.5 ;C.6 ;D.7 ( 正确答案 )2. 《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经国务院第 111 次常务会议通过,自 2010 年()起施行。

A.6 月 1 日; ( 正确答案 )B.8 月 1 日;C.10 月 1 日;D.11 月 1 日3.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规定,人口普查每()年进行一次。

A.10 ; ( 正确答案 )B.5 ;C.3 ;D.14. 前六次人口普查的时间分别为 1953 年、 1964 年、()、1990 年、 2000 年、 2020 年。

A.1980 ;B.1981 ;C.1982 ; ( 正确答案 )D.19855.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规定,人口普查申报人提供的资料,普查机构及普查人员应当依法予以()。

A. 部分公开;B. 适当公开;C. 保密; ( 正确答案 )D. 对外提供6.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是()。

A.2020 年 12 月 31 日零时;B.2021 年 1 月 1 日零时;C.2020 年 11 月 1 日零时; ( 正确答案 )D.2020 年 12 月 1 日零时。

7.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为单位进行登记。

A. 户; ( 正确答案 )B. 人;C. 普查小区;D. 村委会或居委会8. 沙坡头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

A. 政府办;B. 卫健局;C. 公安局;D. 统计局 ( 正确答案 )9. 人口普查对象提供的资料是否可以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A. 可以;B. 不可以; ( 正确答案 )10.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抽取百分之几的户填报普查长表?A.40% ;B.30% ;C.20% ;D.10% ( 正确答案 )11. 2019 年底,沙坡头区常住人口是()万人。

A.41.42 万人; ( 正确答案 )B.35.81 万人;C.40.56 万人;D.53.68 万人12. 2020 年 11 月 2 日出生的婴儿是这次普查的对象吗?()A. 是;B. 不是 ( 正确答案 )13. 小明是现役军人, 10 月 31 日休假在家居住,他是普查登记对象吗?()A. 是;。

人口普查基础知识

人口普查基础知识

人口普查基础知识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对象、登记原则、方式和内容。

人口普查的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按照“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组织实施。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领导和组织实施全国和本地区的人口普查工作。

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设立人口普查小组,协助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做好本区域内的普查工作。

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能分工,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普查工作。

中国人口普查研究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人口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中国的人口情况,国家统计局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人口普查。

本次人口普查的目的是全面调查中国人口的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信息,为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这次人口普查中,我们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首先,中国的人口数量非常庞大,全国总人口达到了14亿以上,这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非常惊人的数字。

其次,中国的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老年人口的比例不断上升,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解决这一问题。

此外,我们还发现中国的人口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例如男女比例失调等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

针对这些现象,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应对。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人口管理,建立健全人口管理制度和机制,加强对人口数据的分析和利用。

其次,我们需要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最后,我们需要老年人群体,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服务,让他们能够享受到更好的生活。

总之,中国人口普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通过这次普查,我们深入了解了我国的人口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参考。

2020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2020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2020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1.2020年进行的全国人口普查是第()次人口普查A.4;B.5;C.6;D.7 (正确答案)2.《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经国务院第111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10年()起施行。

A.6月1日;(正确答案)B.8月1日;C.10月1日;D.11月1日3.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规定,人口普查每()年进行一次。

A.10;(正确答案)B.5;C.3;D.14.前六次人口普查的时间分别为1953年、1964年、()、1990年、2000年、2020年。

A.1980;B.1981;C.1982;(正确答案)D.19855.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划定,人口普查申报人提供的资料,普查机构及普查人员应当依法予以()。

A.部分公开;B.适当公开;C.保密;(正确答案)D.对外提供6.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定时点是()。

A.2020年12月31日零时;B.2021年1月1日零时;C.2020年11月1日零时;(正确谜底)D.2020年12月1日零时。

7.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为单位进行登记。

A.户;(正确谜底)B.人;C.普查小区;D.村委会或居委会8.沙坡头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

A.政府办;XXX;C.公安局;D.统计局(正确答案)9.人口普查工具提供的资料是不是可以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A.可以;B.不可以;(正确答案)10.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抽取百分之几的户填报普查长表?A.40%;B.30%;C.20%;D.10% (正确谜底)11.2019年底,沙坡头区常住人口是()万人。

A.41.42万人;(正确谜底)B.35.81万人;C.40.56万人;D.53.68万人12.2020年11月2日出身的婴儿是此次普查的工具吗?()A.是;B.不是(正确谜底)13.XXX是现役军人,10月31日休假在家居住,他是普查登记对象吗?()A.是;B.不是(正确谜底)14.作为统计调查对象的个人在人口普查活动中拒绝、阻碍统计调查,或者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普查资料的,由()责令改正,予以批评教育。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人口易错知识点总结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人口易错知识点总结

(每日一练)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人口易错知识点总结选择题1、“大国点名,没你不行。

”2020年11月11日零时,我国开始进行第七次人口普查。

本次人口普查以入户调查统计为主,并结合智能手机自主申报等方式辅助“查人”,同时还进行“查房”,结合大数据分析,精准查找在中国长期居住及具有中国国籍的自然人。

此次人口普查是新时代对中国国情国力的摸底,意义重大。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不属于我国人口普查对象的是()A.获得在中国长期居住"绿卡"的篮球人马布里B.留学英国的中国学生张某某C.美国访华外交团成员D.中国驻美国大使崔某某(2)人口普查增加“查房”项目的主要目的是()A.人口普查的精准化B.调研房地产开发C.改善人居环境D.为房产税征收作铺垫(3)人口普查的积极意义是()①指导人口生育政策,改善人口性别比②摸排人力资源,为国家制定可行的人口及发展政策③精准施策,迅速提高国民受教育水平④为布局医疗、健身、教育设施提供理论支撑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CAD【提示】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由所学知识可知,人口普查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

由上述所知,获得在中国长期居住“绿卡”的篮球人马布里、留学英国的中国学生张某某、中国驻美国大使崔某某都是我国人口普查对象,A、B、D正确。

美国访华外交团成员不是我国人口普查对象,C错误。

依题意,故选C。

(2)由材料信息“本次人口普查以入户调查统计为主,并结合智能手机自主申报等方式辅助“查人”,同时还进行“查房”,结合大数据分析,精准查找在中国长期居住及具有中国国籍的自然人”可知,“查房”项目的主要目的是人口普查的精准化,A正确。

调研房地产开发、改善人居环境、为房产税征收作铺垫并不是“查房”的主要目的,B、C、D错误。

公共基础知识政治知识:第七次人口普查3篇

公共基础知识政治知识:第七次人口普查3篇

公共基础知识政治知识:第七次人口普查3篇公共基础知识政治知识:第七次人口普查1公共基础知识政治知识:第七次人口普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接触到许多与政治有关的内容,例如选举,公共政策,人口普查等等。

本文将重点介绍第七次人口普查,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知识,每个公民都应该了解。

第七次人口普查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每十年进行的一次全国性普查,于2020年进行。

这是本世纪的第一次人口普查,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人口普查。

人口普查以人口为主要调查对象,重点统计国内居民的数量、性别、年龄、地域分布、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从业状况、收入状况等信息。

通过人口普查,政府可以清晰了解全国范围内人口的发展趋势和人口结构,为今后的经济发展,社会政策,区域规划和资源分配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第七次人口普查部署在2019年,全面展开于2020年11月,历时10天。

普查的主要工作由政府统计机构负责,并配合各地政府所派遣的调查员完成。

针对人口普查调查,调查员可以通过现场、手机、互联网等方式进行,方便快捷。

政府为了保障普查的顺利进行,在举报犯罪、受访者求助方面进行法律保护。

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可以为政府人口基础信息化管理和全面脱贫战略提供有针对性的数据支持。

过去一年中,我们已经看到了许多关于人口普查数据分析的报道。

例如,我们知道全国总人口达14.96亿,与2010年相比,人口总增长了7.35%。

男性人口为775.94万,女性人口为753.57万,其中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多了22.37万人。

而且我们还能看到,中国城市化程度在过去十年中呈飞速发展。

城市人口已经达到了9.83亿,城镇化率已超过了60%。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农村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总数接近了3亿,与2010年相比下降了8.17%。

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出的发展趋势,为政府制定扶贫、城乡建设等政策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例如,在扶贫战略上,政府可以针对农村人口数量的减少和城市化程度的增加制定相应政策,为农民提供更好的教育、卫生、住房等条件,以改善农民生活,推动城乡发展平衡。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
1. 概述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中国政府进行的一次全面调查,旨在收集国内各地区的人口数据和相关统计信息。

本文档将总结主要的统计数据。

2. 人口总数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截至20XX年底,中国的人口总数为xx亿人。

3. 城乡人口比例
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的城市人口比重不断增加。

截至20XX年底,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xx%。

4. 性别比例
第七次人口普查也调查了性别比例。

据统计,中国的性别比例为男性:女性=xx:xx。

5. 年龄结构
通过人口普查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的年龄结构。

截至20XX年底,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xx%,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xx%,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xx%。

6. 人口迁移情况
第七次人口普查也记录了人口迁移情况。

据统计,xx省份是人口迁入最多的地区,而xx省份是人口迁出最多的地区。

7. 教育水平
根据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XX年底,中国的受教育程度不同的人口分布如下:
- 小学及以下教育程度:xx%
- 初中教育程度:xx%
- 高中教育程度:xx%
- 大学及以上教育程度:xx%
总结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提供了重要的统计数据,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人口情况。

这些数据对于制定人口政策和规划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1. 2020年进行的全国人口普查是第()次人口普查 [单选题] *A.4;B.5;C.6;D.7(正确答案)2. 《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经国务院第111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10年()起施行。

[单选题] *A.6月1日;(正确答案)B.8月1日;C.10月1日;D.11月1日3.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规定,人口普查每()年进行一次。

[单选题] *A.10;(正确答案)B.5;C.3;D.14. 前六次人口普查的时间分别为1953年、1964年、()、1990年、2000年、2020年。

[单选题] *A.1980;B.1981;C.1982;(正确答案)5.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规定,人口普查申报人提供的资料,普查机构及普查人员应当依法予以()。

[单选题] *A.部分公开;B.适当公开;C.保密;(正确答案)D.对外提供6.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是()。

[单选题] *A.2020年12月31日零时;B.2021年1月1日零时;C.2020年11月1日零时;(正确答案)D.2020年12月1日零时。

7.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为单位进行登记。

[单选题] *A.户;(正确答案)B.人;C.普查小区;D.村委会或居委会8. 沙坡头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

[单选题] *A.政府办;B.卫健局;C.公安局;D.统计局(正确答案)9. 人口普查对象提供的资料是否可以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 [单选题] *B.不可以;(正确答案)10.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抽取百分之几的户填报普查长表? [单选题] *A.40%;B.30%;C.20%;D.10%(正确答案)11. 2019年底,沙坡头区常住人口是()万人。

[单选题] *A.41.42万人;(正确答案)B.35.81万人;C.40.56万人;D.53.68万人12. 2020年11月2日出生的婴儿是这次普查的对象吗?() [单选题] *A.是;B.不是(正确答案)13. 小明是现役军人,10月31日休假在家居住,他是普查登记对象吗?() [单选题] *A.是;B.不是(正确答案)14. 作为统计调查对象的个人在人口普查活动中拒绝、阻碍统计调查,或者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普查资料的,由()责令改正,予以批评教育。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五号)(一)2024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五号)(一)2024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五号)(一)引言概述: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五号)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关于中国人口普查的重要数据和结果的公告。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了人口普查相关的内容。

正文内容:1. 人口总量:- 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国大陆人口总量为14.93亿,较上一次人口普查增加了约5500万人。

- 人口增长率持续放缓,这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趋势,主要受到生育率下降和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2. 人口结构:- 人口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老年人口比例持续上升,年轻劳动力人口比例下降。

- 户籍人口和非户籍人口比例差距缩小,城市化进程带动了农业人口向城市迁移。

3. 多元家庭形态:- 传统的核心家庭结构逐渐多样化,单亲家庭和小家庭比例上升。

- 储蓄家庭和养老家庭比例增加,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家庭结构变化。

4. 婚姻与生育:- 结婚年龄推后和单身比例上升,显示了年轻人对婚姻观念的转变。

- 生育率持续下降,独生子女家庭比例增加,人口年龄结构呈现扩大中年龄段和收缩年轻人口的特征。

5. 人口分布与城市化:- 人口分布更加均衡,中西部地区人口增长快于东部地区。

- 城市化进程加快,一二线城市和特大城市的人口比例增加,同时县级行政区的城镇化率也在提高。

总结: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五号)发布了中国人口普查的重要数据和结果。

人口总量增加、结构变化和多元化家庭形态是本次普查的主要特点。

婚姻与生育方面的变化以及人口分布与城市化趋势也值得重视。

这些数据将为政府制定人口政策和社会发展规划提供参考,对于推进国家发展和民生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地理7】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相关高考知识点

【地理7】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相关高考知识点

高中地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相关高考知识点1.第七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数据显示,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了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4个百分点。

数据表明,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

全国人口中,男性人口为723339956人,占51.24%;女性人口为688438768人,占48.76%。

总人口性别比为105.07。

与2010年相比,31个省份中,有25个省份人口增加。

人口增长较多的5个省份依次为: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河南,分别增加21709378人、10140697人、6088113人、5734388人、5341952人。

在民族人口方面,汉族人口为128631万人,占91.1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547万人,占8.89%。

与2010年相比,汉族人口增长4.93%,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10.26%,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上升0.40个百分点。

民族人口稳步增长,充分体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各民族全面发展进步的面貌。

2.各科目相关高考考点汇总基础知识1.什么是人口普查?人口普查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人口普查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定的时间内,按照统一的方法、统一的项目、统一的调查表和统一的标准时间,对全国人口全面地、逐户逐人地进行调查登记。

人口普查工作包括对人口普查资料的搜集、数据汇总、数据发布、分析全部过程。

人口普查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普遍性;(2)个别性;(3)标准性;(4)集中性;(5)统一性;(6)定期性。

2.为什么要开展人口普查?我国几年进行一次?通过人口普查,可以全面了解我国人口和住户的性别、年龄、民族、国籍、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基本信息,掌握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和住房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为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人口发展战略,统筹安排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决策依据。

第七次人口普查城镇人口划分标准

第七次人口普查城镇人口划分标准

第七次人口普查城镇人口划分标准一、背景第七次人口普查是指我国国家统计局在2020年进行的一次全国范围内的人口普查活动。

其中,城镇人口划分标准是对城镇人口进行分类和统计的重要依据。

在本文中,我们将就第七次人口普查中的城镇人口划分标准进行全面评估和深入探讨。

二、城镇人口划分标准的含义城镇人口划分标准是根据人口在城镇地区的居住情况和户口信息状态来界定城镇人口的范围和标准。

具体来说,按照国家统计局的规定,城镇人口划分标准主要包括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两大类别。

常住人口是指在城镇地区具有本地户口的居民,而流动人口则是指在城镇地区生活和工作但户口在农村地区的居民。

三、城镇人口划分标准的深度分析在进行城镇人口划分标准的深度分析时,我们不仅需要关注城镇人口的基本分类,还需要考虑到城镇人口的流动性、社会保障及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标准。

在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的现代社会,城镇人口的流动性愈发显著。

如何科学、合理地划分城镇人口,对于政府制定城市规划、社会保障政策以及改善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四、城镇人口划分标准的广度探讨在对城镇人口划分标准进行广度探讨时,我们还需要思考城镇人口划分标准与人口普查数据的关系、城镇人口划分标准的变化和趋势等方面的内容。

城镇人口划分标准直接关系到人口普查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必须保证城镇人口划分标准的科学和合理性,以便更好地为城市规划和发展提供依据。

五、对城镇人口划分标准的个人观点个人认为,城镇人口划分标准应当充分考虑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未来趋势,更加注重对流动人口的特殊关照,并不断完善和更新城镇人口划分标准,以适应城市化进程和人口流动的需求。

六、总结与回顾在第七次人口普查中,城镇人口划分标准是对城市人口进行分类和统计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和社会影响。

只有通过对城镇人口划分标准进行深入和广泛的探讨,才能更好地适应城市化进程和人口流动的需求,为城市规划和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七、城镇人口划分标准的适应性与挑战在城镇人口划分标准的适应性方面,城镇化进程对城市人口的流动和分布产生了新的挑战。

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 要点归纳(含答案)

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 要点归纳(含答案)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三节中国的人口知识点1 人口数量世界第一根据2020 年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①________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8.57%,居世界第②________位。

知识点2 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人口增长③________;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迅速增长。

20 世纪70 年代初期④________ 政策的实施,使人口增长速度有所减缓知识点3 人口分布疏密不均1. 中国人口的分布差异地区面积占全国百分比人口占全国百分比2. 中国人口的分布规律知识点4 中国的人口政策1. 实行⑧__________、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中国一项长期的⑨__________。

2. 近年来,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上升。

2021 年起国家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⑩__________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

要点点拨中国人口之最1. 中国34 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中,人口最多的是广东省,人口最少的是澳门特别行政区。

2. 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澳门特别行政区。

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西藏自治区。

我国东西部人口分布差异大的原因1. 自然原因:东部地区以平原、丘陵为主,水热条件好,耕地多,种植业发达;西部地区以高原、山地为主,降水较少,耕地少,主要发展畜牧业。

2. 人文原因:东部地区工商业发达,交通便利,城镇密集;西部地区经济落后,交通闭塞,城镇较少。

3. 历史原因:东部开发早,西部开发晚。

记忆中国的人口分布平原盆地多,高原山地少;沿海沿河多,干旱荒漠少;交通便利多,交通闭塞少;经济发达多,经济落后少。

现阶段我国主要的人口问题1. 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社会负担加重。

2. 男女比例不合理。

答案①14.4 ②一③缓慢④计划生育⑤黑河—腾冲⑥西部地区⑦少数⑧计划生育⑨基本国策⑩三个。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报告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报告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报告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第二号)全国人口情况
国家统计局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年5月11日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现将2020年11月1日零时我国人口的基本情况公布如下:
一、总人口
全国总人口为1443497378人,其中: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1411778724人;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3]为7474200人;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4]为683218人;台湾地区人口[5]为23561236人。

二、人口增长
全国人口[6]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339724852人相比,增加72053872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

图2-1历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及年均增长率
三、户别人口
全国共有家庭户[7]494157423户,集体户28531842户,家庭户人口为1292809300人,集体户人口为118969424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2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10人减少0.48人。

四、民族人口
全国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286311334人,占91.1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5467390人,占8.89%。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60378693人,增长4.93%;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11675179人,增长10.2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知识点
01
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有什么重大意义?
定期开展人口普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的明确规定。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展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摸清我国人口家底的重要手段。

我国已进行过六次人口普查,世界各国也都定期开展人口普查。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及时开展人口普查,全面查清我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的最新情况,既是制定和完善未来收入、消费、教育、就业、养老、医疗、社会保障等政策措施的基础,也为教育和医疗机构布局、儿童和老年人服务设施建设、工商业服务网点分布、城乡道路建设等提供决策依据。

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及时查清人口总量、结构和分布这一基本国情,摸清人力资源结构信息,才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需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产业结构等状况,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迫切需要。

自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以来,我国人口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部条件发生了显著改变,出现重要转折性变化,人口总规模增长惯性减弱,劳动年龄人口波动下降,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开展人口普查,了解人口增长、劳动力供给、流动人口变化情况,摸清老年人口规模,有助于准确分析判断未来我国人口形势,准确把握人口发展变化的新情况、新特征和新趋势,深刻认识这些变化对人口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对于调整完善人口政策,推动人口结构优化,促进人口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02
这次普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这次普查主要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公民身份号码、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婚姻生育、死亡、住房等情况。

为了提高普查数据质量,在这次人口普查中将首次采集普查对象的身份证号码。

需要指出的是,公众对采集身份证号码极其敏感,我们将会对身份证号信息进行保密处理,普查全流程加强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严禁向任何机构、单位、个人泄露公民个人信息。

03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对象有哪些?
这次人口普查对象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对象相同,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

在境内居住的港澳台居民和外国人也属于普查对象,需要进行普查登记。

04
作为普查对象应做好哪些配合工作?
人口问题是关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问题,人口态势的发展变化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也与个人和家庭生活息息相关。

所以,开展人口基础信息采集意义深远,不仅为国也为家。

普查对象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的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人口普查所需的资料,如实回答相关问题,不提供虚假信息,不隐瞒、伪造有关情况。

希望社会公众能够热情支持人口普查工作,积极配合普查员开展调查。

05
这次普查在时间上是怎样安排的?
这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是2020年11月1日零时。

按此规定,此次普查工作拟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是准备阶段(2019年10月—2020年10月)。

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组建各级普查机构,制定普查方案和工作计划,进行普查试点,落实普查经费和物资,开展普查宣传,选聘培训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普查区域划分和制图,进行户口整顿,开展摸底等。

这些工作都将在2020年10月31日前全部完成,以确保普查登记工作的如期进行。

二是普查登记阶段(2020年11月—12月)。

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普查员入户登记,进行比对复查,开展数据质量抽查等。

这是整个普查工作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也是工作量最大、动员力量最多、直接决定普查数据质量的重要阶段。

三是数据汇总和发布阶段(2020年12月—2022年12月)。

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数据处理、评估、汇总,发布主要数据公报,普查资料开发利用等。

06
这次人口普查在信息技术应用上有何突破?
尽可能获取更为详实的信息,尽可能提高普查数据质量,尽可能减轻广大普查对象和基层普查人员负担,是我们不断的追求。

在这次普查中,将采取电子化方式开展普查登记,探索使用智能手机采集数据。

广泛应用部门行政记录,推进大数据在普查中的应用,提高普查数据采集处理效能。

07
本次普查有哪些具体措施来保障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首先,强化组织领导。

为强化组织领导、提高数据质量,国务院成立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负责人口普查组织实施中重大问题的研究和决策。

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家统计局,具体负责人口普查的组织实施。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相应的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认真做好本地区普查工作。

要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和乡镇政府、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作用,广泛引导、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并认真配合做好普查工作。

其次,强化执纪问责。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将成立专门的执法检查组,负责受理普查违法行为的举报,依法对重大违法案件进行直接调查,并督促各级统计机构依法
开展执法检查。

建立健全普查数据质量追溯和问责机制,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要加大对普查工作中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和通报曝光力度,坚决杜绝人为干扰普查工作的现象。

对于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应当给予党纪政务处分或组织处理的统计违法违纪责任人,由统计机构按规定提出处分处理建议及时移送任免机关、纪检监察机关或组织(人事)部门。

再次,强化质量控制。

建立健全普查全过程质量控制办法,通过科学制定普查方案,认真培训普查人员,严格执行普查方案,全面采用电子化数据采集方式,充分利用部门行政记录,切实加强质量抽查和工作检查,全面提高普查工作质量。

通过加大宣传力度,让普查对象深入了解普查,理解普查,进而配合普查,切实提高普查数据申报质量。

08
普查资料是否会被泄露?是否会成为有关部门的行政处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人口普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普查对象身份的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提供、泄露,不得
作为对人口普查对象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不得用于人口普查以外的目的。

而且,我们将全流程加强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向任何机构、单位、个人泄露公民信息。

各级普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在普查中所知悉的信息必须严格履行保密义务。

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