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对科学院的答复》

合集下载

高考作文人物素材丨国学大师陈寅恪

高考作文人物素材丨国学大师陈寅恪

人物素材——陈寅恪[人物品性]1942年春,有人奉日方之命,专程请他到已被日军侵占的上海授课。

他又一次拒命,随即出走香港,取道广州湾至桂林,先后任广西大学,中山大学教授,不久移居燕京大学任教。

当时,面对民族危亡,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寅恪感到痛心,而桂林某些御用文人,竟发起向蒋介石献九鼎的无聊活动,劝他参加,他作《癸未春日感赋》:“九鼎铭辞争讼德,百年粗粝总伤贫”。

以示讽刺。

这一时期,在繁忙的教学中,他仍致力于学术研究,先后出版了《隋唐制度渊源论稿》、《唐代政治史论稿》两部著作,对隋唐史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为后人研究隋唐史开辟了新的途径。

解放后,他先后被选为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文史馆副馆长、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等职。

1962年,胡乔木前往看望,关心他的文集出版。

他说:“盖棺有期,出版无日。

”胡乔木笑答:“出版有期,盖棺尚早。

”在助手的帮助下,他把《隋唐制度渊源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以外的旧文,编为《寒柳堂集》、《金明馆丛稿》,并写有专著《柳如是传》,最后撰《寒柳堂记梦》。

他的助手黄萱曾感慨地说:“寅师以失明的晚年,不惮辛苦、经之营之,钧稽沉隐,以成此稿(即《柳如是别传》)。

其坚毅之精神,真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气概”。

十年动乱期间,陈寅恪遭到残酷折磨。

使他最伤心的是,他珍藏多年的大量书籍、诗文稿,多被洗劫。

1969年10月7日在广州含恨离开人世。

陈寅恪长期致力于教学和史学研究工作。

他热爱祖国,治学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在史学研究中写出了高水平的史学著作,为人们开拓了历史的视野,对我国史学研究做出了贡献。

陈寅恪不仅为大史学家,旧体诗亦卓然大家。

他佩服陶渊明、杜甫,虽爱好李白及李义山诗、但不认为是上品。

他特别喜好平民化的诗,故最推崇白居易,在他《论再生缘》中所以有“论诗我亦弹词体”之句。

有《诗存》问世。

其平生著作,经过他的学生整理、校勘,一套二卷、二百万字的《陈寅恪文集》已于1979年编纂成册、出版。

陈寅恪对中国知识分子问题的关注

陈寅恪对中国知识分子问题的关注

陈寅恪对中国知识分子问题的关注(刘克敌)| [<<][>>]内容提要陈寅恪终其一生,始终关注中国知识分子问题。

在这方面他最主要的观点是坚持知识分子的人格独立和思想自由,为此他从历史和现实两方面入手进行分析研究,并以其一贯擅长的比较方法对一系列中国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进行了独到的分析研究。

陈寅恪认为,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不仅与一定的社会历史状况有关,也与其所承继的精神资源有关。

为此他十分强调家族渊源、师承关系对知识分子的影响,并认为陶渊明所以超出“竹林七贤”,就在于他并不满足于消极世,而是力创新自然说,为后世文人提供了据以安身立命的思想基础。

在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知识分子遭深重苦难,人格受到空前屈辱,皆由于在新时代中未能好这一问题。

所以王国维只有自杀,而除极少数人外的中国知识分子只有走向悲剧。

关键词陈寅恪知识分子中国文化一1927年王国维自沉后,陈寅恪在撰写的一系列纪念性诗文中多次提及屈原。

也许作如此类比并不恰当,但显然陈寅恪所强调的是他们内在的一致,即都是基于对现实的绝望和信念的破灭,至于导致他们自之具体直接的原因,陈寅恪认为是不必过分看重的。

在希腊神话中也有一个俄底浦斯被放逐的故事,后人据此写成同名悲剧,其直面人生的冷酷与命运的无常使它具有震撼人心的魅力,以至俄底浦斯在西方文化中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母题而被经久不衰的研究。

相比之下,我们对于屈原和王国维又写过什么?不错,曾经有过一部关于屈原的现代话剧,但剧中的屈原却是一个被人为拨高和庸俗实用化的所谓进步文人,那不是历史上的屈原,也不是我们想看到的屈原。

相对于俄底浦斯对冷酷命运的一次次反抗,屈原虽然也有过“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心态,却并未真正清醒到去追问一切的程度,对于造成其悲剧的,他无法找到正确的答案,忠君思想的深刻烙印妨碍了他对自我独立价值的确认和思考,惟有发几句牢骚而已,屈原始终没有想通和无法解决的问题是:他是什么人?在那个时代他的位置如果不在宫迁又能在哪里?也即除了忠君之外,一旦不被信任,他还有何中可做?他回答不出,只有自杀。

宁折不弯的国学大师陈寅恪

宁折不弯的国学大师陈寅恪

宁折不弯的国学大师陈寅恪1938年,西南联大历史系一堂课上,一位教授提出了自己的上课原则:“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讲过的,也不讲。

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

”这“四不讲”显示出的是何等的自负,而说出这段话的就是国学大师陈寅恪。

下面是本人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当所长的条件是“不宗奉马列主义”陈寅恪一向推崇学术独立,尝语后学:“古今中外,哪里有作学问能完全脱离政治之事?但两者之间,自然有区别,不能混为一谈。

如果作学问是为了去迎合政治,那不是真正在作学问。

”1953年,中央历史研究委员会决定在中国科学院设立三个历史研究所,准备请陈寅恪出任中古史研究所所长,为此还特意安排陈寅恪当年的得意门生、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汪篯,带着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和副院长李四光的亲笔信,南下广州,劝陈寅恪北上。

年岁已高、双目失明、数十年备受漂泊之苦的陈寅恪,早已把南国当成自己最后的归宿,所以提出了北上的两个条件:一是“允许中古史研究所不宗奉马列主义,不学习政治”;二是“请毛公(毛泽东)或刘公(刘少奇)给一允许证明书,以作挡箭牌”。

在给中国科学院的正式答复中,陈寅恪明确表示:“独立精神、自由思想,我认为是最重要的,所以我说:‘唯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日久,共三光而永光’……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是必须争的……正如词文所示:‘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

’”陈寅恪坚决拒绝了所长一职。

这是一个令所有人都很难堪的话题,以陈寅恪对历史、对现实的“通识”,他当然明白这样做是极大的不合时宜,但这就是他的倔强秉性所在。

1954年1月郭沫若再次写信邀请陈寅恪,可是在陈寅恪看来失去了自由意志和独立思想的学术根本就不成其为学术,毅然予以拒绝。

祖父右铭公于1895年秋被清廷任命为湖南巡抚,此时全家已由武昌迁回长沙,在湖南长沙巡抚署后花园“又一村”拍摄的6岁的陈寅恪(右一)和兄弟姐妹们合影拒改一词书竟没能出版晚年,陈寅恪的学问已不为主流推崇,但他仍然沉浸在自己所构筑的纯粹的学术世界中。

近代人物陈寅恪简评

近代人物陈寅恪简评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陈寅恪简评《吴宓文集》说:“宓于民国八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得识陈寅恪。

当时即惊其博学,而服其卓识,驰书国内诸友谓:‘合中西新旧各种学问而统论之,吾必以寅恪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

’今时阅十五、六载,行历三洲,广交当世之士,吾仍坚持此言,且喜众之同于吾言。

寅恪虽系吾友而实吾师。

”傅斯年说:“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胡适在1937年2月22日的日记中称:“寅恪治史学,当然是今日最渊博、最有识见、最能用材料的人。

”陈寅恪先生也许在近代史上并不广为人知,但是为何获得了如此多大家如此之高的评价?陈寅恪是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华民国(民初时期)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其余三人为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通晓二十余种语文......我了解到陈寅恪先生却是从一句话开始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这句话是我偶然从阅读中看到的,当时感觉到这句话里面包含有很强的信念,非常大的能量,一种坚定的态度,并且结合自己对未来的一种思索,对社会的思考,我很想知道这句话的出处,查阅资料我发现了近代史上最令我着迷的人之一,也很值得今日中国改革之时每一个青年,执政者,和为之奋斗的人所借鉴。

陈寅恪通过留学期间的学习,具备了阅读蒙古语、藏语、满语、日语、梵语、英语、法语、德语、巴利语、波斯语、突厥语、西夏语、拉丁语、希腊语等十余种语言的能力,和季羡林一样尤精梵文和巴利文,颇具意味的是,陈寅恪四处求学,学贯东西,可一生中没有一张文凭。

在如今物质文明发达,和平发展的年代里面,我们却发现能坐下来像陈老一样做学问的人越来越少了,好多人去学习也只是为了一纸文凭,一份面包,而在陈寅恪那个外国列强侵略,国内十分混乱的局面之时还能沉心与学,很值得大家深思。

陈寅恪先生的另一个故事也很值得一提。

1953年已决定任命他为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二所所长。

在他1953年12月1日的《对科学院的答复》里,提出就任所长的两个条件。

陈寅恪先生的教学生涯及启示··

陈寅恪先生的教学生涯及启示··

陈寅恪先生的教学生涯及启示陈寅恪是中国现代极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

同时他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者,作为一名即将成为语文教师的师范生,陈寅恪教授执着于钻研学术和传道育人事业的一生带给了我无尽的感动和启示。

一、学海沉浮陈寅恪出身于世家,祖父官拜巡抚,父亲也是诗文名家。

他从小受诗文熏陶,熟读经书典籍。

而后,他又积极前往海外,漂泊留学十六余载。

在留学期间,他勤奋学习、积蓄各方面的知识而且具备了阅读蒙、藏、满、日、梵、英、法、德和巴利、波斯、突厥、西夏、拉丁、希腊等十几种语文的能力,尤以梵文和巴利文特精。

这些,都为他日后的学术研究和教育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他在佛经翻译、校勘、解释,以及对音韵学、蒙古源流、李唐氏族渊源、府兵制源流、中印文化交流等课题的重要发大都源于此。

令人惊讶的是,陈寅恪学识渊博,国外留学十六年却是半个学位也未拿。

傅斯年欧洲7年求学,回国时也只留下几本笔记。

为读书而读书,不用学位装点门面欺世盗名,至今仍是美谈。

1926年8月,陈寅恪告别长达16年的海外游学生涯,抵达清华园,时年37岁的陈寅恪已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并称为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

但仅一年后,王国维投昆明湖自尽。

陈寅恪教授作为他的同事与好友撰写了碑铭,是为学术史上不朽的《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

碑文抒发思想自由之真谛,“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自此成为学人道德文章的至高追求。

王国维自尽后,梁启超也随后病逝,赵元任准备出国讲学,清华国学研究院唯剩陈寅恪苦苦支撑。

1929年7月,盛极一时的清华国学研究院宣布解散,仅存4年,徒留后人惋惜追忆。

“四大导师”纷纷离散,盛极一时的国学研究院也随之解散,此后,陈寅恪转而为清华大学历史、中文两系合聘教授。

他讲课时不仅本校学生和外校学生来旁听,就是清华本校教授朱自清、吴宓与刘文典等也常来旁听,“教授的教授”自此流传。

吴宓在其文集中写道:“宓于民国八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得识陈寅恪。

一代大师 陈寅恪

一代大师 陈寅恪

主要成就
■考据学 其成就超过乾隆、嘉庆时期的学者,发展了中国的历史考据学。 ■中国古代史
1、魏晋南北朝
陈寅恪以研究中古史的著述影响最大。 2、隋唐 陈寅恪从“古文运动”,“新乐府”、“行卷”三方面人手研究唐代文学。 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用宇文泰的“关中本位政策”所鸠合的集团兴衰和分化。提 出关于“关陇集团”的概念,为后学提示了一个宏观地把握西魏、北周、隋代至初唐历 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关键,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3、明清 他所著80余万言的《柳如是别传》为明清文学研究提供了许多价值的成果。
1930年以后,开“佛经文学”、“世说新语研究”、“唐诗校 释”、“晋至唐文化史”、“魏晋南北朝史专题研究”、“隋 唐五代史专题研究”诸科,凡是与佛教有关的资料,一律用黄 色的包装着。 同时还兼任中央研究院理事、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及第一组 (历史)主任、故宫博物院理事、清代档案编委会委员等职,得 遍阅故宫满汉文宗。陈寅恪本人是谦虚的,自称:“寅恪不敢 观三代两汉之书,而喜谈中古以降民族文化之史。”在清华大 学任教时,仍经常到东交民巷向钢和泰学习梵文。
人物轶事
“四不讲” 陈寅恪治学面广,宗教、历史、语言、人类学、校勘学等均有独 到的研究和著述。他曾言:“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 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 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因此,陈寅恪的课上学生云集,甚 至许多名教授如朱自清、冯友兰、吴宓、北大的德国汉学家钢和 泰等都风雨无阻地听他的课。

《陈寅恪史学论文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收文五十二篇。 《陈寅恪先生全集》,里仁书局1979年,收文九十四篇。 《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万绳楠整理,黄山书社1987年版。
南渡北归

陈寅恪踽踽独行的国学大师阅读答案

陈寅恪踽踽独行的国学大师阅读答案

陈寅恪踽踽独行的国学大师阅读答案《陈寅恪踽踽独行的国学大师》阅读材料当年,清华上下都叫他陈寅恪(qu)先生。

然而在不少字典里并没有“恪(qu)”这样的读音,有人曾请教他为何不予纠正呢。

陈先生笑着反问:“有这个必要吗?”他似乎更希望人们了解他的学问及其价值。

在国难、家恨和个人的坎坷中,他为学问付出了一生。

在中国学术逐渐向国际学界转轨时,在清华校方包括他的同事梁启超、王国维的鼎力支持下,陈寅恪为中国学术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对不同民族语文与历史的比较研究。

他的讲课旁征博引,只要是从国学院毕业的学生,都成了大家。

其中有语言学家王力、敦煌学家姜亮夫、历史学家谢国桢等。

1937年,陈寅恪把目光投向了魏晋南北朝和隋唐,这个转向与抗战有关。

北平即将不保,父亲亡故、右眼失明的他携妻将雏,踏上流亡之路。

藏书悉数毁于战火,随身携带的书籍大部分被盗。

在几乎没有参考书籍的情况下,陈寅恪撰述了两部不朽的中古史名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他以论带史,跟早年做的那种,从语文学到历史学精细的对照,完全不一样。

在中古研究里面,他注意到的若干解释中古中国的架构和因素,至今仍是很多研究者绕不过去的课题。

说陈寅恪是了不起的学者,是因为他开创了一个研究的范式。

为写这两部书,他曾躺在床上呻吟,对前来探视的邓广铭先生说:我身体快不行了,我坚持不住了。

但是他又说,我不写完这两稿,我不死。

国际汉学界具有广泛影响的《剑桥中国史》给予陈寅恪异乎寻常的褒奖。

牛津大学1939年正式聘请他担任该校汉学教授,并于此后数年虚席以待。

他们认为,陈先生是当时“最优秀的中国学者”。

由于长期用高度近视的左眼工作,陈寅恪的双目失明了。

抗战胜利了,陈寅恪由人搀扶着重新回到清华园,这时他57岁。

陈寅恪是以古代书院的精神授课的。

陈寅恪的助手、后任中山大学教授的胡守为,清晰地记得这样一堂课:那天他是唯一的学生。

他来后,先生放下手头的工作,挪步到楼上,下楼时,竟郑重地换了一身长袍。

陈寅恪经典语录

陈寅恪经典语录

陈寅恪经典语录作者:陈寅恪陈寅恪资料:出生日期:1890年7月3日,逝世日期:1969年10月7日。

江西义宁(今修水县)人,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

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之一,另外三位是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

清朝著名诗人陈三立的第三个儿子。

夫人唐筲,是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孙女,也是一位女教师,在清华园相识,两人志同道合,1928年在上海结婚。

陈寅恪少时在南京家塾就读,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从小就能背诵十三经,广泛阅读经、史、哲学典籍。

光绪二十八年(1902),陈寅恪随兄衡恪东渡日本,入日本巢鸭弘文学院。

1905年因足疾辍学回国,后就读上海吴淞复旦公学。

1910年考取官费留学,先后到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就读。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4年回国。

1918年冬又得到江西官费的资助,再渡出国游学,先在美国哈佛大学随篮曼教授学梵文和巴利文。

1921年,又转往德国柏林大学、随路德施教授攻读东方古文字学,1925年,陈寅恪回国。

1926年6月,他只有36岁,就与梁启超、王国维一同应聘为清华研究院的导师,并称“清华三巨头”。

1969年10月7日在广州离开人世。

陈寅恪名言陈寅恪经典语录文人薄命,才女亦然。

《论再生缘》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是必须争的,且须以生死力争。

《陈寅恪对科学院的答复》——陈寅恪经典语录好鸟难同命,芳莲寡并头。

生憎绿沉管,玉指镇双钩。

《柳如是别传》律令性质本极近似,不过一偏于消极方面,一偏于积极方面而已。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早岁偷窥禁锢编,白头重读倍凄然。

夕阳芳草要离家,东海南山下巽田。

《柳如是别传》——陈寅恪名言唯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日久,共三光而永光。

《陈寅恪对科学院的答复》盖古者兵法起于井田,自周衰,王制坏而不复。

至于府兵,始一寓之于农。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压帽花开香雪痕,一林轻素隔重门。

抛残歌舞种愁根。

遥夜微茫凝月影,浑身清浅剩梅魂。

对科学院的答复

对科学院的答复

對科學院的答復陈寅恪的晚年很多意见都用曲笔写出,鲜有直疏胸臆者。

1953年12月1日陈寅恪口由其弟子汪篯记录的《对科学院的答复》一文比较淋漓。

我的思想,我的主張完全見於我所寫的王國維紀念碑中。

王國維死後,學生劉節等請我撰文紀念。

當時正值國民黨統一時,立碑時間有年月可查。

在當時,清華校長是羅家倫,是二陳(CC)派去的,眾所周知。

我當時是清華研究院導師,認為王國維是近世學術界最主要的人物,故撰文來昭示天下後世研究學問的人。

特別是研究史學的人。

我認為研究學術,最主要的是要具有自由的意志和獨立的精神。

所以我說‘士子讀書治學,蓋將以脫心志於俗諦之桎梏’。

‘俗諦’在當時即指三民主義而言。

必須脫掉‘俗諦之桎梏’,真理才能發揮,受‘俗諦之桎梏’,沒有自由思想,沒有獨立精神,即不能發揚真理,即不能研究學術。

學說有無錯誤,這是可以商量的,我對於王國維即是如此。

王國維的學說中,也有錯的,如關於蒙古史上的一些問題,我認為就可以商量。

我的學說也有錯誤,也可以商量,個人間的爭吵不必芥蒂。

我、你都應該如此。

我寫王國維詩,中間罵了梁任公,給梁任公看,梁任公只笑了笑,不以為芥蒂。

我對胡適也罵過。

但對於獨立精神,自由思想,我認為是最重要的,所以我說‘惟此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曆千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我認為王國維之死,不關與羅振玉的恩怨,不關滿清之滅亡,其一死乃以見獨立自由之意志。

獨立精神和自由意志是必須爭的,且須以生死力爭。

正如詞文所示,‘思想而不自由,毋寧死耳。

斯古今仁賢所同殉之精義,其豈庸鄙之敢望’。

一切都是小事,惟此是大事。

碑文中所持之宗旨,至今並未改易。

‛我決不反對現在政權,在宣統三年時就在瑞士讀過資本論原文。

但我認為不能先存馬列主義的見解,再研究學術。

我要請的人,要帶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獨立精神。

不是這樣,即不是我的學生。

你以前的看法是否和我相同我不知道,但現在不同了,你已不是我的學生了,所有週一良也好,王永興也好,從我之說即是我的學生。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明星教授易中天曾撰《劝君免谈陈寅恪》一文,劝诫世人不要谈论陈寅恪,理由是一般人学不来:首先是“顶不住”,其次是“守不住”,再次是“耐不住”。

有此三“不住”,看来谈论也枉然。

陈寅恪家学渊源,又游学欧美十数年,是一位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大学者。

他一生治学涉及宗教、历史、语言、人类学、校勘学等方面,尤其精治魏晋南北朝隋唐之学,造诣深厚,成就卓著。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论述稿》是隋唐历史研究划时代意义的名著,每本书虽只有10万字,但其视野开阔、孕大含深,“研究之缜密、立论之严谨和说服力之强,前所未有”。

有论者认为“即此戋戋小册,亦岂今世学者所能为”确是知言。

《柳如是别传》虽是人物传记,却是一本论述明末清初政治史的力作,在清代文学研究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陈寅恪三十多岁便入主清华国学研究院,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并称国学四导师.....,可见其学养深厚、腹笥充盈。

对这样一位举世公认的史学大师、文化巨擘、旷世奇人,后生小子焉敢言三语四妄加贬褒?但免谈,并不妨碍我们对陈寅恪的敬仰,这是我们的自由,怕是易教授也不好推三阻四吧?近年来,研究陈寅恪的著述不少,尤以陆键东的《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和吴斌的《寂寞陈寅恪》材料最为翔实,剖析最为深刻,一代学术大师的孤清、倔傲、骨气、胆量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对我们了解一代学术大师的学术精神和人格魅力大有裨益。

阅读这两部著作,时常让人废书兴叹,感慨良多。

撮其大要,录于后,以就教于方家。

重学轻官,刚介有守。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官本位的社会,“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学而优则仕”一向为学人的价值取向。

做学问就是为了当官,这种传统根深蒂固,在行政权力独尊的年代尤其突出。

1953年,陈寅恪被任命为科学院中古研究所所长,但被他委婉地拒绝了。

在《对科学院的答复》一文中:“允许中古史研究所不宗奉马列主义,并不学习政治”、“请毛公或刘公给一允许证明书,以作挡箭牌”的言论真可谓石破天惊骇人心目。

陈寅恪为学术的一生阅读答案3

陈寅恪为学术的一生阅读答案3

《陈寅恪:为学术的一生》阅读答案(3)《陈寅恪:为学术的一生》阅读答案文章来自:爱师网陈寅恪:为学术的一生柳青当年,清华上下都叫他陈寅恪先生,然而,在不少字典里并没有这样的读音。

有人请教他:“为什么大家都叫你寅恪,你却不予纠正呢?”陈先生笑着反问道:“有这个必要吗?”,他更希望人们了解他的学问及其价值,他的整个生命是和学术连在一起的。

他在国难、家恨和个人的不幸中,为学问付出了一生。

1925年,清华大学成立“清华国学研究院”。

国学院的四大导师中,三位是当时大名鼎鼎的人物,其一是开创用甲骨文研究殷商史的王国维,另有戊戌变法的核心人物梁启超,以及哈佛大学归来的语言学家赵元任。

四人中陈寅恪最晚到校,且尚未出名,他一无大部头的著作,二无博士学位。

只因梁启超一句,“我的著作加到一起,也没有陈先生三百字有价值。

”远在德国游学的陈寅恪便接到了国学院导师的聘书,时年36岁。

离开故国时,他一心向西学,当他重回故土,带回来的却是东方学。

游历西方的岁月里,陈寅恪意识到“中学”必要介入世界学术大潮流,否则将无法和“西学”对话,甚至不能解释自我,他明确主张中国学术“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

1937年抗战爆发,陈寅恪短短时间内同时承受了丧父和右眼失明的痛苦。

女儿回忆,父亲放弃了右眼视网膜手术,放弃了复明的希望,因为他只想尽快离开沦陷区。

离开北平前,陈寅恪把他的藏书寄往将要去的长沙,当书到长沙,就悉数被毁于战火。

藏书被毁,他随身携带的常用书籍,亦在绕道去昆明的路上,大量被盗。

他日后的学术研究,将主要依靠记忆了。

就在这样几乎没有参考书籍的情况下,陈寅恪完成了两部中古史名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在四川李庄时,傅斯年为照顾陈寅恪,让邓广铭住他楼下,说陈先生若有事跺地板,你就马上跑去。

每次邓广铭跑上楼看,陈寅恪都是躺在床上呻吟,说自己的身体快不行了,快坚持不住了,但是他说,“我不写完这两稿,我不死。

王国维与陈寅恪为学之比较

王国维与陈寅恪为学之比较
对我们今天 的做学问有很大启示意义 。
关键词 : 王国维;陈寅恪 ;为学 比较
中图分类 号: 8 5 8 K 2.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8 0 12 0 )4 19 0 10 —62 (0 9 0 —00 — 4
王 国维 和陈寅恪二 人为 不尽相 同时期 之人 , 同 但
论 及王 国维与 陈寅恪 的为学 , 先要探 讨他们 的 首 学 问根 底 。应该 说 , 王国维 和陈寅恪 都有 旧学和西 学
功底 , 只是接触早晚不同。王国维和陈寅恪家传 旧 学, 然打下较好的传统文化根底。他们对西学的接 自 受与他们 所处 的那个 时代有 关 , 那个 时代西学 大量传 播 引进 , 以其 新异 吸 引 了他 们 , 他 们 产 生浓 烈 兴 并 使 趣 , 而 对 他 们 的 治 学 思 路 、 学 方 法 产 生 了极 大 从 治
为清华 三 巨头 , 鼎鼎 有名 的 国学 大师 , 常为 世人 所 称
西学 领域更 为集 中 , 比较有 纯理论 倾 向。 陈寅恪祖 父和 父亲都提 倡新学 , 因此 治家 的方 针 也是进 步 的 , 不是要求 陈寅恪 去参 加科举 , 搏取功名 , 而是让 其接 受西式 教育 。在家庭 的支持下 , 陈寅恪 几 度前往 多 国留学共计 1 年 , 6 虽然是 吸收西 学 , 由于 但 家学 渊源藏 书丰 富 , 陈寅恪 自小就 接受 良好 的古典 训
练 , 基础 较扎 实 。 由于 旧学 的基 础 已经 树 立 , 旧学 所
赞, 互相 之间亦 是惺惺 相惜 。二人作 为近现代 史上 有 名 的学 术大 家 , 为学 上有 相近之处 与不 同之处 。学 在 术界对 他们 的研 究成 果颇 丰 , 对 二人为学 直接进 行 但 比较研 究 目前 仍是鲜 见 , 故本 文从 二人为 学若干方 面

2020年高考作文写作素材:国学大师陈寅恪

2020年高考作文写作素材:国学大师陈寅恪

2020年高考作文写作素材:国学大师陈寅恪素材,指的是作者从现实生活中搜集到的、未经整理加工的、感性的、分散的原始材料。

下面是整理的国学大师陈寅恪作文,大家好好阅读!【国学大师陈寅恪】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关于陈寅恪的传奇故事,就一直在清华园里流传着。

甚至他的名字,也被人们一再讨论当年,清华上下都叫他陈寅恪(qu&egrave;)先生。

然而在不少字典里并没有恪(qu&egrave;)这样的读音,有人请教他:为什么大家都叫你寅恪(qu&egrave;),你却不予纠正呢?陈先生笑着反问道:有这个必要吗?他似乎更希望人们了解他的学问及其价值,他的整个生命是和学术连在一起的。

他在国难、家恨和个人的坎坷中,为学问付出了一生。

被称为活字典教授的教授1925年,清华发生了一件对中国学术影响深远的大事:成立了清华国学研究院。

研究院的宗旨是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整理国故,培养以著述为毕生事业的国学人才。

当时的清华是个留美预备学校,留美预备学校来办国学院,这本身就是要吸收西学来建设自己的文化。

新成立的国学研究院有四大导师:第一位是开创用甲骨文研究殷商史的王国维;第二位是戊戌变法的核心人物,著述等身的梁启超;第三位是从哈佛大学回来的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

三位导师性格各异,但都大名鼎鼎。

而四大导师中最晚到校的陈寅恪,在当时并不出名。

陈寅恪出任研究院的导师,一说是国学研究院主任吴宓所推荐,他因为了解陈寅恪的博学而推崇备至;还有一说是梁启超提名的,据说梁启超为了推荐陈寅恪,还曾与清华校长有过一番舌战。

校长说,陈寅恪一无大部头的著作,二无博士学位,国学研究院的导师,怎么能连这些都没有呢?梁启超说:没有学衔,没有著作,就不能当国学院的教授啊?我梁启超虽然是著作等身,但是我的著作加到一起,也没有陈先生三百字有价值。

梁启超还说:这样的人如果不请回来就被外国的大学请去了。

清华的校长最终怎么做出决定的,无从考证。

但事实是,远在德国游学的陈寅恪接到国学院导师的聘书时,刚刚年满36岁。

陈寅恪为什么不当历史研究所所长

陈寅恪为什么不当历史研究所所长

陈寅恪为什么不当历史研究所所长因为陈寅恪不信奉马克思主义“你要把我的意见不多也不少地带到科学院。

碑文你带去给郭沫若看。

郭沫若在日本曾看到我的王国维诗。

碑是否还在,我不知道。

如果做得不好,可以打掉,请郭沫若做,也行更好。

郭沫若是甲骨文专家,是“四堂”之一,也许更懂得王国维的学说。

那么我就做韩愈,郭沫若就做段文昌,如果有人再做诗,他就做李商隐也很好。

我的碑文已流传出去,不会埋没。

”这封信是关于中国科学院邀请陈寅恪担任一所所长一职的答复。

1953年10月中国科学院准备设立三个历史研究所,这三个所以及所长的名单为,一所(上古史研究所)所长郭沫若,二所(中古史研究所)所长陈寅恪,三所(近代史研究所)所长范文澜。

与陈寅恪不同的是,郭沫若和范文澜当时是激动的到任。

后来我们看到,郭成了文化的笑柄,范文澜的历史研究到今天已经没有价值,只有未到任的陈寅恪到死都保持了知识分子的气节。

问题是,陈寅恪对气节的坚持,是有代价的。

首先是他一直蜗居在广州,这段人生中最后的时光,陈以一种彻底龟缩的状态,守着自己的心灵慢满过完。

全国一片斗争之声,他的学术工作也只能彻底收缩,陈晚年缺少系统成果,就是这种收缩的显然证明。

让人不愿意面对的另一个事实是,陈寅恪的死亡细节也成为他主动留守大陆的代价。

梁宗岱的夫人在《宗岱和我》一书中记载:“那时候,挨整的人及其家属都特别害怕高音喇叭,一听到高音喇叭声,就颤颤兢兢,因为红卫兵经常用高音喇叭通知开会,点人出来批斗游行;而出去一次也就是小死一场。

历史系一级教师陈寅恪双目失明,他胆子小,一听见喇叭里喊他的名字,就浑身发抖,尿湿裤子。

就这样,终于给吓死了。

”一代大师如此卑微、屈辱的离开人间,让人唏嘘。

如果当初他接受国民党的邀请去台湾,或者移居香港,我想大师的死亡仪式应该是能保持起码的尊严的。

相比之下,其他同时代的一些学者,由于时间和地点的原因,就有尊严得多。

傅斯年是在1950年12月20日因突发脑溢血死在演讲台上的,虽然年仅54岁,但由于当时意识形态灾难还没有全面兴起,他也算是享受了哀荣。

陈寅恪“守老僧之旧义”诗文释证

陈寅恪“守老僧之旧义”诗文释证

陈寅恪“守老僧之旧义”诗文释证这篇文章的缘起可以追至八十年代末。

记得在那时的某杂志编辑部的一次座谈会上,我曾提到过陈寅恪先生不仅是一位学问家,而且是一个思想家。

当时确实没有人能了解这句话的意思。

后来,即九四年在香港的一次国际学术讨论会期间,与一位我素来敬重的美学家聊天,又重新谈起这个话题。

据那位美学家的说法,知识人不过有两个系统,一个是学问家的系统,一个是思想家的系统。

并且明确将陈寅恪划入“学问家的系统”。

这个划分不是没有道理。

但是,我当时的感觉是他对于陈寅恪的了解十分有限,而且我相信他的这个看法代表相当多的人的看法。

这令人惊讶地表明了当时的学术知识界对于陈寅恪其人其书有着深度的隔漠。

然而有幸的是,随着最近有关陈寅恪的传记的两本新书出版,应该说这样的隔漠已经正在成为过去。

尽管,我们可以说陆键东的《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用力虽勤而演绎稍多,陈定宇的《学人魂》又质实有余而略显平庸,但是他们所展示的第一手的材料,已足以向世人证明了谁是现代中国学坛最有思想的学人。

我向来相信中国思想的表达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讲思想义理,一种是讲历史文化,后者即孔子所谓“载之行事之深切著明者”。

同时也十分固执地相信思想家应该具有一种天民先觉的天赋才能,亦即熊十力先生所推崇“现量”而非“比量”,岂是后天的职业惯性所能独霸的专利?现在已经证明中国学术思想史没有陈寅恪就至少不能写好,仍需进一步证明的是写陈寅恪缺少了思想这一块也是不完整的。

因为他正是我们寻唤已久的“具有学术的思想与富于思想的学术”的理想学人,这才是气象万千的二十世纪思想最后熔铸的所谓“学人魂”的真实底蕴。

至于本文,只是试图介绍一个并不十分为人知悉的近现代中国学术史著名典掌,而这一典掌又本应是作为陈寅恪先生学术的一个原点,并以陈氏思想略加释证。

陆、陈二著只字不提此一名典的重大遗憾,亦或可略加弥补矣。

本世纪二十年代末,陈寅恪结束了陈三立老人所期望的“后生根器养蛰伏”的海外游学生涯,受聘于清华国学研究院任导师。

陈寅恪为王国维纪念碑撰写碑文

陈寅恪为王国维纪念碑撰写碑文

陈寅恪为王国维纪念碑撰写碑文陈寅恪先生为王国维纪念碑所撰碑文陈寅恪先生为王国维纪念碑所撰碑文海宁王静安先生自沉后二年,清华研究院同仁咸怀思不能已。

其弟子受先生之陶冶煦育者有年,尤思有以永其念。

佥曰,宜铭之贞珉,以昭示于无竟。

因以刻石之词命寅恪,数辞不获已,谨举先生之志事,以普告天下后世。

其词曰: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

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

斯古今仁圣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

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

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

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

来世不可知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彰。

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

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纪念碑基座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

16岁应海宁州试,补"博士弟子员",26岁治哲学,后转文学,晚期专治卜辞(甲骨文),名驰中外。

他对宋元戏曲史和卜辞的研究成果,被称为"空前绝业"。

生平著书洋洋大观,有《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共104卷(48册)行世。

1927年夏,王国维感于"世变",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便修好遗书怀之,于6月3日,乘人力车从容地去到颐和园自沉于昆明湖。

遗书有言:"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1929年夏,清华国学院停办,该院师生为纪念这位杰出的学者,募款修造了这座纪念碑。

碑文是陈寅恪教授所撰,语意深长,为一时之杰作。

碑式为梁思成所拟。

闽县林志钧书丹,鄞县马衡篆额。

1928年6月3日,王国维逝世一周年忌日,清华立《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碑文由陈寅恪撰,林志钧书丹,马衡篆额,;;梁思成设计。

碑铭云:碑文后署名是:“义宁陈寅恪撰文、闽县林志钧书丹、鄞县马衡篆额、新会梁思成拟式、武进刘南策监工、北平李桂藻刻石”,这个“名单”中,陈寅恪、林志钧、马衡、梁思成都是大师级的学者,如此郑重其事地把他们的名字刻在这块石碑上,表达的也是他们对于王国维的景仰。

陈寅恪:自由思想,独立精神

陈寅恪:自由思想,独立精神

陈寅恪: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主题导语】陈寅恪海外留学18年,既未获得学士学位,也没有可以炫耀的博士桂冠,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闻名遐迩的学者。

他享有“盖世奇才”的美誉,精通近20个国家的语言,在语言学、史学、佛学等多领域都有极高的造诣。

他的整个生命是和学术连在一起,在国难、家恨和个人的坎坷中,为学问付出了一生。

【选文一】没有学位的大师史学大师陈寅恪,毕生没有获得任何学位。

陈寅恪的侄儿陈封雄说:“寅恪叔终其一生连个‘学士’学位都没有。

他在国内的学历是‘吴淞复旦公学毕业’,那时(1909年)复旦公学还不能算正式大学,也不授予学位。

”抗日战争后期,陈封雄曾经问陈寅恪:“您在国外留学十几年,为什么没有得个博士学位?”陈寅恪回答说:“考博士并不难,但两三年内被一个专题束缚住,就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了。

”陈寅恪还说,他自20岁到了德国后,就立志要尽量多学几种语言文字。

为此,他把所有时间都用在学知识找资料方面,对于能不能获得学位,并没有放在心上。

类似情况在德国大学里非常普遍,大家认为,“只要能得到知识,有无学位并不重要”。

[解读]陈寅恪是真正求知的人,他不为名誉,不为学位,只为求得真知。

反观现在的一些人,证书、名誉一大堆,却是腹内空空。

真正应了古人那句话:“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选文二】君子的争与不争陈寅恪学贯中西,通晓30多种文字,但他不屑于考证书,连一张文凭都没有。

梁启超知道他是匹“千里马”,便极力向清华大学校长曹云祥举荐。

最终,清华大学破格聘用这名“高中生”为大学教授。

按理说,陈寅恪从此应该对梁启超感恩戴德才对,但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两人在相处中,丝毫看不出陈寅恪对梁启超的“追随”。

相反,他们经常为一些学术问题争吵不休,面红耳赤、怒目相视的场面时有发生。

他们之间的“恩怨”一度被好事者传得沸沸扬扬。

一天上午,梁启超刚上班,同事就递给他一份学报,说:“陈寅恪又要和你干仗了!”梁启超接过学报一看,上面有一篇署名陈寅恪的文章,矛头直指自己。

陈寅恪经典语录

陈寅恪经典语录

陈寅恪经典语录1.文人薄命,才女亦然。

《论再生缘》2.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是必须争的,且须以生死力争。

《陈寅恪对科学院的答复》3.好鸟难同命,芳莲寡并头。

生憎绿沉管,玉指镇双钩。

《柳如是别传》4.律令性质本极近似,不过一偏于消极方面,一偏于积极方面而已。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5.早岁偷窥禁锢编,白头重读倍凄然。

夕阳芳草要离家,东海南山下巽田。

《柳如是别传》6.唯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日久,共三光而永光。

《陈寅恪对科学院的答复》7.盖古者兵法起于井田,自周衰,王制坏而不复。

至于府兵,始一寓之于农。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8.压帽花开香雪痕,一林轻素隔重门。

抛残歌舞种愁根。

遥夜微茫凝月影,浑身清浅剩梅魂。

溶溶院落共黄昏。

《柳如是别传》9.唐之初期其乐之承隋亦犹礼之因隋,其系统渊源,盖无不同也。

若其后之改创及直接从西域输入者则事在本章主旨范围之外,故置不论。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10.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

斯古今仁贤所同殉之精义,其岂庸鄙之敢望。

一切都是小事,唯此是大事。

碑文中所持之宗旨,至今并未改易。

《陈寅恪对科学院的答复》11.东山葱岭意悠悠,谁访甘陵第一流。

送客筵前花中酒,迎春湖上柳同舟。

纵回杨爱千金笑,终剩归庄万古愁。

灰劫昆明红豆在,相思廿载待今酬。

《柳如是别传》12.旧籍于礼仪特重,记述甚繁,由今日观之,其制度大抵仅为纸上之空文,或其影响所届,止限于少数特殊阶级,似可不必讨论,此意昔贤亦有论及者矣。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13.隋唐职官之名号任务,其渊源变革记载本较明显,而与此章有关之隋唐制度之三源复已于前章详悉考论,其涉及职官者尤为易知,故此章仅择其要点言之,其余可从简略。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14.自太祖至高祖初,其内外百官屡有减置,或事出当时,不为常目,如万骑、飞鸿、常忠、直意将军之徒是也。

旧令亡失,无所依据。

太和中,高祖诏羣寮议定百官,着于令。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15.明末清初,魏际瑞、丘维屏等九人讲学于江西宁都翠微峰之易堂,世称“易堂九子”,清人彭玉雯辑其著述为《易堂九子文钞》十九卷,序中所谓取易堂九子集而读之盖此。

生与死的名言格言大全

生与死的名言格言大全

生与死的名言格言大全生与死的名言格言大全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名言吧,名言是人们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的提炼和总结。

究竟什么样的名言才是优秀经典的名言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生与死的名言格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生与死的名言格言11. 未知生,焉知死?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论语·先进》2.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论语·颜渊》3. 毂则异室,死则同穴。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大车》4. 生而必死,自然之理。

北宋文学家苏轼5. 君为塞下土,妾作山头石。

明朝诗人刘绩《征妇词》6. 努力为生,还要努力为死。

7.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晚清官员,民族英雄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8.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金末元初诗人、史学家元好问《迈陂塘》9. 死生一事付鸿毛,人生到世方英杰。

近代民主革命女志士生与死的名言格言21. 懦夫一生数死,丈夫只死一次。

2. 死亡和老人的距离并不比和婴儿的距离更近,生命也是如此。

3. 人恐惧死亡,那是因为爱惜生存的缘故。

4. 隆重的葬礼不过是活着的人的一种虚荣。

5. 了解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

6. 人生的本质就在于运动,安谧宁静就是死亡。

7. 当一个人内心开始斗争时,生存就有了价值。

8. 死,对于智者并不是恐怖,对于善者并非是终点。

9. 有时,人死或许可以是一种刑罚,但并不等于赎罪。

10.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11. 出生是最明确的一场旅行。

死亡难道不是另一场出发?12. 死亡的恐怖是浪漫主义的,死亡的平静则是古典主义的。

13.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4. 死亡并不困难,生存则是非常艰难的。

15.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6. 何为生?生就是不断地把濒临死亡的威胁从自己身边抛开。

毛主席同意,陈寅恪当选学部委员

毛主席同意,陈寅恪当选学部委员
总 书记 闻讯 送 了 花 圈 。一 时 间 , 刘 德 才 逝 世 的 消 息 赫 然 出 现 于 中
国各 大 媒 体 的显 要 位 置 。但 刘 德 才真 正 铭 刻 的 位 置却 并 不 限于 媒
1 8 年9 3 6 月 0日 ,刘 德 才 因 9
心 脏 病 逝 世 。 不 远 千 里百 里 赶 来 吊唁 的 不 仅 有 中 外驰 名 的 战将 ,
陈寅恪先生 当选 为学部委员 , 是经过 毛泽 东主席点 头同意 的。根 据 当时 中国科学 院党 组书记张稼 夫
先 生 的 回忆 :
你 要 把 我 的 意 见 不 多也 不 少 的
带到科 学院 。碑 文你要 带去 给郭 沫
若 看 。 郭 沫 若 在 日本 曾看 到 我 的 王
恩 怨 。不 关 清之 灭 亡 ,其 一 死 乃 以 见 其 独 立 自由之 意 志 。 独 立 精 神 和
真 理 才 能发 扬 。 受 俗 谛 之 桎 梏 ,没
陈 寅 恪
书。
15 年 ,全 国 范 围 的 知识 分 子 92
思 想 改 造 运 动 开 始 了 。他 冷 眼 旁 观
有 自由思想 ,没有独 立精神 ,即不
时局 ,看读书人 “ 涂脂抹粉”。秋 , 大规模 的院系调整活动使 岭南大学 并入 了中山大学 ,自此 以后 ,陈寅
为就 可 以商 量 。我 的 学说 也 有 错
误 , 也 可 以 商 量 。 个 人 之 间 的 争 吵 , 不 必 芥 蒂 ,我 你 都 应 该 如 此 。
我 写 给 王 国 维 的 文 中 , 中 间 ,
恪先生一直担任 中山大学教授。
陈派去 的,众所周知 。我 当时是 清
华 国学 院导 师 ,认为王 国维是近世 学术界最 重要 的人物 ,故撰 文来 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寅恪《对科学院的答复》
(1953年12月1日)
【说明】这封信是关于中国科学院邀请陈寅恪担任一所所长一职的答复,于1953年12月1日陈寅恪口述,由其弟子汪篯记录。

1953年10月中国科学院准备设立三个历史研究所,这三个所以及所长的名单为,一所(上古史研究所)所长郭沫若,二所(中古史研究所)所长陈寅恪,三所(近代史研究所)所长范文澜。

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中。

王国维死后,学生刘节等请我撰文纪念。

当时正值国民党统一时,立碑时间有年月可查。

在当时,清华校长是罗家伦,是二陈(CC)派去的,众所周知。

我当时是清华研究院导师,认为王国维是近世学术界最主要的人物,故撰文来昭示天下后世研究学问的人。

特别是研究史学的人。

我认为研究学术,最主要的是要具有自由的意志和独立的精神。

所以我说‘士子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

‘俗谛’在当时即指三民主义而言。

必须脱掉‘俗谛之桎梏’,真理才能发挥,受‘俗谛之桎梏’,没有自由思想,没有独立精神,即不能发扬真理,即不能研究学术。

学说有无错误,这是可以商量的,我对于王国维即是如此。

王国维的学说中,也有错的,如关于蒙古史上的一些问题,我认为就可以商量。

我的学说也有错误,也可以商量,个人间的争吵不必芥蒂。

我、你都应该如此。

我写王国维诗,中间骂了梁任公,给梁任公看,梁任公只笑了笑,不以为芥蒂。

我对胡适也骂过。

但对于独立精神,自由思想,我认为是最重要的,所以我说‘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我认为王国维之死,不关与罗振玉的恩怨,不关满清之灭亡,其一死乃以见独立自由之意志。

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是必须争的,且须以生死力争。

正如词文所示,‘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

斯古今仁贤所同殉之精义,其岂庸鄙之敢望’。

一切都是小事,惟此是大事。

碑文中所持之宗旨,至今并未改易。


我决不反对现在政权,在宣统三年时就在瑞士读过资本论原文。

但我认为不能先存马列主义的见解,再研究学术。

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

不是这样,即不是我的学生。

你以前的看法是否和我相同我不知道,但现在不同了,你已不是我的学生了,所有周一良也好,王永兴也好,从我之说即是我的学生。

否则即不是,将来我要带徒弟也是如此。

因此,我提出第一条:“允许中古史研究所不宗奉马列主义,并不学习政治。

”其意就在不要有桎梏,不要先有马列主义的见解,再研究学术,也不要学政治。

不止我一人要如此,我要全部的人都如此。

我从来不谈政治,与政治决无连涉,和任何党派没有关系。

怎样调查也只是这样。

因此,我又提出第二条:“请毛公或刘公给一允许证明书,以作挡箭牌。

”其意是毛公是政治上的最高当局,刘少奇是党的最高负责人。

我认为最高当局也应和我有同样的看法,应从我说。

否则,就不谈学术研究。

至如实际情形,则一动不如一静,我提出的条件,科学院接受也不好,不接受也不好。

两难。

我在广州很安静,做我的研究工作,无此两难。

去北京则有此两难。

动也有困难。

我自己身体不好。

患上高血压,太太又病,心脏扩大,昨天还吐血。

你要把我的意见不多也不少地带到科学院。

碑文你带去给郭沫若看。

郭沫若在日本曾看到我的王国维诗。

碑是否还在,我不知道。

如果做得不好,可以打掉,请郭沫若做,也行更好。

郭沫若是甲骨文专家,是“四堂”之一,也许更懂得王国维的学说。

那么我就做韩愈,郭沫若就做段文昌,如果有人再做诗,他就做李商隐也很好。

我的碑文已流传出去,不会埋没。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