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韩愈古文运动的失败看唐代骈文的文体地位_朱丽霞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刻本。Hale Waihona Puke Baidu
r 文学艺术论评
美, / 争一韵之奇, 竞一句之巧0, / 连篇累牍, 不出月露之 形; 积案盈箱, 唯是风云之状0 ¹ 。骈文的形式美感为其 他任何文体所不能取代。
骈文这种便于逞才使气的优势, 同时也给创作带 来了不便。而由于梁陈宫体诗的崛起, 对普通的骈文 创作造成巨大冲击, 骈文开始脱离比兴寄托的主旨而 只追求艺术形式的典雅华美。骈文的发展改变了传统
# 104 #
裴度也深表不满, 故对李翱提出严厉批评。但我们却 也看出, 韩愈排斥骈文的行动有颇多自相矛盾之处: 一 方面, 倡导古文, 但他自己却未为表率, 他无意识地利 用骈文形式反对骈文, 而且其几乎所有的应用文都是 骈文。韩愈反佛的上疏, 也多为骈体。这就说明, 在韩 愈的时代, 骈文始终是主流文体。
事古代文学与家族文学研究。
[ 中图分类号] I206. 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0439- 8041( 2007) 07- 0103- 05
陈寅恪认为/ 尊王攘夷0乃韩愈古文改革的/ 中心 思想0¹ , 是一场振兴儒学的运动, 其终极目的是排除佛 教、维护儒家君臣父子的伦理纲常。由此, 韩愈以儒家 向来所坚持的/ 夷狄0之辨作为自己的理论依据, 将 / 佛0划为/ 夷狄0 º 而加以猛烈攻击。韩愈倡导/ 文以载 道0, 以鼓扬华夏正宗的/ 道0统思想, 而时下流行的骈 文, 其辞藻的绮丽和艺术层面对仗的严格要求不足以 担负起宣传道统的职责。因此, 韩愈首先从文章形式 的改革入手, 要求废除骈文, 恢复先秦、两汉之古文。 在韩愈的大力倡导实践下, 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伴随 韩愈的离世, 古文运动旋即式微。而与之形成对比的 是, 有唐一代, 韩愈故后, 佛教依然畅行不衰, 骈文依然 风行于世, 人们信手拈出的依然是读之琅琅上口、阅之 绚烂多姿的骈体文章。韩愈的古文运动, / 一时颇有声 势, 但未能取得代替骈文的优势。整个中晚唐时代, 骈 文仍占主导地位0 » , / 晚唐五代, 骈文仍然盛行, 古文不 振0¼。不仅如此, 从实际创作情况看, / 唐代中后期的 文章代表乃是擅长骈文的白居易、元稹而非韩愈0 ½ 。 清人姜宸英甚至认为, 韩愈之后, / 其徒从之者亦寡。
韩愈反对六朝已达巅峰的骈文, 其5寄李翱书6有 引其友人裴度所言, / 观弟( 李翱) 近日制作, 大旨常以 时世之文, 多偶对俪句, 属缀风云, 羁束声韵, 为文之病 甚矣, 故以雄词远致, 一以矫之, 则是以文学为意也。 且文者, 圣人假之以达其心, 达则已, 理穷则已, 非故高 之、下之、详之、略之也0。李翱为韩愈门生, 在其师极 力反对骈文之时, 他却大力创作骈文, 以至于韩愈友人
值转换的优势, 而在整个唐代长盛不衰。但从长远看, 古文运动虽然
/ 失败0, 但这种对骈文的文体霸权地位挑战的努力却始终存在。唐以
后的中国散文史, 即转化为古文与骈文此消彼长的历史。
[ 关 键 词 ] 古文 骈文 时代思潮 文体
[ 作者简介] 朱丽霞( 1966 ) ) , 女, 山东省淄博市人, 文学博士,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主要从
份, 皇帝崇佛, 对于韩愈的排佛, 帝王本身即持消极态 度, 这是韩愈古文改革失败的直接政治因素。哲学方 面, 佛教信徒的众多, 尤其是许多高级政府官员的信佛 成为排佛的主要障碍。上述两条乃韩愈古文改革失败 的外部因素, 而在学术史研究中, 更多的笔墨集中于对 韩愈自身方面原因的探讨, 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 其 一, 即许多学者所认为的/ 学力不至0。韩愈倡导词必 己出, 不袭蹈前人一言一句, 其文章化为儒学的布道工 具而缺少文采, 难以流通, 这直接影响到其古文的传播 和接受。这固然可为一说, 但/ 学力不至0要成为古文 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却是有些勉为其难的。其二, 韩 愈倡导/ 文以载道0之/ 道0乃是孔子的/ 仁义道德0, 极力 提倡一千多年前的孔孟之道, 并试图以此挽救已经变 化离散了的世道人心和失堕的政治权威及其思想秩 序, 这显然是/ 软弱无力, 又迂腐不实的0¹ 行为。因为 韩愈所宣扬的/ 道0已远离了现实社会和当时的受众群 体, / 道0的超现实性又扼制了古文的传播价值和受众 数量, 因而清末学者夏曾佑将韩愈古文喻为/ 俳优0 º 。 其三, 韩愈/ 独高遂古, 以二帝三王为根本, 以六根四教 为宗师0» 。韩愈所作古文, 旨在明道, 他认为, 宣扬道 德, 是自己的神圣天职。由于过分强调文章/ 载道0的 道德功能而导致文章/ 空言义理0¼, 情感枯涩。由此, 他的古文正如其人, 保持了清醒的理性, 却忽略了文学 之所以为/ 文0的抒情和社会公用性。所以, 韩愈古文 / 不足以振奋人心0½ , 由此古文改革必遭失败。上述情 况说明, 学界在努力探求古文改革失败的种种原因。 固然, 每一说皆可自圆。关于此, 诸本文学史和专门文 体史已多有论述, 于此不再赘言。
化运动。但唐朝总体的时代文化和政治精神对这一思潮持消极态度,
在唐人心目中, 骈文已转化为一种时代文化的心理, 具有极大的广泛性
和稳定性。国家公文、科举取士, 皆以骈文为本。凡此种种, 皆使古文
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事实上, 经由六朝的全面振兴和初盛唐的进一
步发展, 骈文已充分显示出其作为一种文体不断充实发展、及时进行价
» ¼½ 王运熙: 5关于唐代骈文、古文的几个问题6, 河南, 载5南阳师范 学院学报6, 2004( 1) 。
¾ 姜宸英:5唐贤三味集序6, 见王士祯5唐贤三味集6 , 清渊古斋石印 本。
¿ 徐培均:5中华爱国文学史6, 第 126 页, 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 103 #
学术月刊 2007 # 7
2007 年 7 月 第 39 卷 7 月号
学术月刊 Academic Mo nt hly
Jul. , 2007 Vol. 39 No. 7
从韩愈古文运动的失败看唐代骈文的文体地位
朱丽霞
( 上海财经大学 人文学院, 上海 200433)
[ 摘 要 ] 韩愈的古文改革, 乃是一场对儒家精神进行重新建构的文
中国文章, 自先秦时起, 即以奇句单行的散体文为 主, 到汉代, 由于辞赋风靡, 散体文为了自身的/ 生存0 和自己的文体地位, 不得不与时俱进, 改变自己的风 格。因而, 汉代的散体文吸收辞赋的艺术表现手法而 开始讲究对偶, 骈文规模初具。两晋, 骈文正式成体, 以陆机成就最高, 他许多骈文都精彩富艳, 对仗工整。 不少篇章成为经典, 为后世学人反复模仿。旨在推扬 骈文的萧统5文选6即以陆机的选文为最多。南朝, 琅 琅上口的骈文取代了枯燥乏味的玄言诗, 骈文地位得 到进一步提升, 形式上也逐渐制定了许多创作规则, 如 / 绮 纷披, 宫徵靡曼0句的字数必须是骈四俪六, / 四 字密而不促, 六字格而非缓0, 要求平仄配合, 而用典、 比喻、夸饰、物色等也有严格要求。除四六对仗、韵律 流畅、辞藻华美的审美感受外, 骈文严格要求用典。典 故并非骈文才用, 散文、诗歌的运作中适当用典能增加 美感和可读性, 但用典并非散文和诗歌的必然要求, 而 骈文则几乎非用不可, 而且以多取胜, 以巧擅长。公文 中的大量用典, 从作者方面讲, 其钩贯经史、熔铸古今、 闳丽渊雅, 既可显示作者学识渊博, 亦可使文章风格典 雅、词句精工, 增强艺术感染力, 同时还可以使文章语 气委婉含蓄、意味深长, 不致因言语过于急切而触怒皇 帝。由此, 最大程度地发挥/ 达意明事0的文体功用。 而从读者方面讲, 情境贴切的典故, 能够激发内心的共 鸣, 从而产生审美的愉悦; 典故还可以引发更多的联 想, 而这正是古文所不具备的特质。徐陵、庾信作为时 代骈文高手, 其为数众多的经典篇目, 辞意委婉、造语 精妙、动人至深, 书表制诰、朋友间的书信均多用骈体, 出现了一批隽永的山水小简。即使学术著作, 亦并用 骈体。南朝后期, 骈体的应用范围不仅/ 庙廷之上, 敷 陈圣德, 典丽博大, 有厚德载物之致, 则此体为宜0¾, 而 且扩大到历史论文和哲学论辩之中, 更专注于辞藻之
走向, 而专意于/ 淫靡0的描写。不仅如此, 用典剧增, 导致晦涩、雕琢之风畅行。一方面是语言华美、风格纤
细、技巧高超, 另一方面则是表现功能的/ 衰颓0, 骈文 开始受到责难, 隋朝李谔建议公私文翰, 并宜实录, 要 求取消公文中的修饰雕琢。但事实上, 骈文在日常生 活中仍然畅行不衰, 仍然是公文中的固有程式。初唐、 盛唐时期, 主流文体仍是骈文, 唐初官修各史, 论赞俱 用骈体, 初唐四杰即以骈文知名。同时, 从初唐陈子昂 开始, 一批有识之士公然挑战骈文, 倡导古文。要求文 道不仅统一, 宣传儒学, 而且要求/ 文0要发挥救世劝俗 之功能。因此, 初期的反对骈文者强调文章复古, 主要 是要求文章内容的充实雅正, 他们并不反对骈文文体, 而且他们的主要创作也是骈体, 如倡导古文的李华, 其 5吊古战场文6即是一篇声情并茂、激动人心的骈文。 然而, 孤鹤一鸣, 陈子昂的呐喊并未得到及时回应。直 到中唐韩愈的出现, 才发出了遥远的和声。与韩愈同 时的骈文大家陆贽鉴于韩愈排击骈文的宏阔声势, 从 文体形式到思想内容对骈文作了极大改革: 将散文的 句法引入到骈体之中, 使骈文成为一种不用典、不征事 而平易自然、驱使自如的文体, 有行云流水之致, 而无 堆砌板滞之疵, 又摆脱了绮罗香泽之态, 极大地提升了 骈文的表现功能。陆贽之前, 骈文多吟咏哀思, 摇荡性 灵; 陆贽之后, 骈体既可描摹风景, 可畅怀写情, 而且可 以议论说理, 情文并茂, 华实相扶。可以说, 至此, 骈文 已经完全具备了古文的表现功能。而韩愈的古文改革

韩愈古文改革的失败固然有政治、经济、哲学、文 化等种种原因, 如政治上, 李唐王朝本身即属/ 夷狄0身
¹ 陈寅恪:5金明馆丛稿初编 # 论韩愈6 , 第 329 页, 北京, 生活 # 读书 # 新知三联书店, 2001。
º 韩愈: 5韩昌黎先生 集 # 谏迎佛骨 表6 , 上海, 中华书 局, 民 国 9 年 ( 1920 年) 铅印本。
则因势单力孤而走向式微。骈散不仅并存, 而且可以 互补, 于是许多古文家开始将古文的笔法引入骈文的 写作中, 使骈文的散化倾向进一步得到加强。韩愈自 己的古文也未能摆脱骈文的艺术影响, 即使与韩愈同 倡古文的柳宗元也/ 以古文之笔, 而炉鞲于对仗声偶 间0, / 使骈体古文, 合为一家0º 。因此, 韩愈一方面大 力抨击骈文的/ 绮丽浮艳, 华而不实0; 一方面又情不自 禁地大量创作情文并致的骈文。较之于古文, 韩愈骈 文更令人荡气回肠、回味无穷, 流露了其/ 明知故犯0的 矛盾。晚唐, 由于古文载道不合都市繁荣的文化精神 之需, 时代需要/ 缘情0, 而布道的古文显然不合时宜,
历五代之乱, 几没不传0 ¾。韩愈的古文运动经历五代 之乱几乎爝火熄灭, 骈文依然是/ 唐代最发达0 ¿ 的文 体。既然韩愈的复古精神乃华夏正统, 攘夷又是最强大 的哲学和理论依托, 那么, 究竟是什么因由导致这一伟大 行动的失败? 而从另一方面考虑: 是什么原因使得骈文 历经责难而生命不息? 几经波折而终于不倒?
¹ 葛兆光:5中国思想史6, 第 2 卷,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 º ¼ 朱维铮:5跋3夏曾佑致宋恕函46, 载5复旦大学学报6, 1980( 1) 。 » 姚铉: 5唐文粹序6, 见5唐文粹6,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6。 ½ 游国恩:5中国文学史6, 第 155 页,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¾ 吴育: 5骈体文钞序6 , 见李兆洛编: 5骈体文钞6 , 清同治六年( 1867)
就我的研究来看, 上述结论并没有抓住根本和 要害, 古文改革失败的本质原因在于骈文文体的无 可替代性和应用的广泛性, 以至于成为几乎所有文 化人都不能脱离的一种文化生活。其影响之大, 即 使韩愈本身亦不能完全脱离, 他自己的许多创作也 是精美并至的骈文, 至少是骈散结合之作。这种自 相矛盾的文化现象, 也许能见证骈文和古文之间的 诸多微妙之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