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上下册全)7167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单元溶液
课题一、溶液的形成
一、溶液:
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
做溶液。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一种或几种,可以是固、液、气三态。
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只能是一种,可以是固、液、气三态。
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
均一性:指溶液各部分的性质、组成完全相同,外观表现为透明、澄清、颜色一致。
稳定性: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不论放置多久,溶质与溶剂都不会分层。
3、溶液的组成: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注意:(1)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FeSO4为浅绿色Fe2(SO4)3为黄色(2)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3)溶液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 溶剂的体积。
(4)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4、、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1)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固体、气体是溶质。
(2)液体溶于液体:有水,水为溶剂,其它为溶质;无水,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
(3)根据名称:溶液的名称一般为溶质的溶剂溶液,即溶质在前,溶剂在后。
(4)如果物质在溶解时发生了化学变化,那么在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反应后生成的能溶解的物质。
二、乳浊液与乳化:
1、乳浊液:指小液滴分散在水中形成的不均匀、不稳定的混合物。
2、常用的乳化剂: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三、物质溶解时的热效应:
(1)溶解吸热:如NH4NO3溶解。
(2)溶解放热: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
(3)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溶解。
课题二、溶解度
一、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概念:
饱和溶液:指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指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还能继续溶解时
所得的溶液。
注意: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是针对某一溶质而言,不是对所有溶质而言。
2、判断方法:看有无不溶物或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若能溶解,则是不饱和溶液;若不能溶解,则是不饱和溶液。
3
注:(1)Ca(OH)2
(2)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
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1)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
(2)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3)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二、溶解度:
1、固体的溶解度:
(1)溶解度的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注意:溶解度是指溶质的质量)
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②标准:100g溶剂③状态:达到饱和④单位:克
(2)溶解度的含义:
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 。含义:
①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
②在20℃时,NaCl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
(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种类)②温度(外在因素)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
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2
(4)溶解度曲线:
①曲线的意义: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及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②曲线上的每一点表示溶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溶液是饱和溶液。
③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④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2、气体的溶解度:
(1)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
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四要素:①条件:压强为101kPa 一定温度②标准:1体积水③状态:达到饱和④单位:升
(2)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①气体本身的性质②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
③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3、混合物的分离:
(1)过滤法:分离可溶物和难溶物。 (2)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 结晶的两种方法:
①蒸发溶剂: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物质。如NaCl (如海水晒盐)。 ②降低温度(冷却热的饱和溶液):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的物质,如KNO 3 。
课题三、溶质的质量分数
1
2
溶质质量分数×100%(C < S )(注:S 表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方法: (1)用固体配制:
①步骤:计算、称(固体)量(液体)、溶解、装瓶。 ②仪器: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 (2)用浓溶液稀释(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①步骤:计算、量取、稀释,装瓶。 ②仪器: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
第十单元 酸和碱 课题一 常见的酸和碱
一、酸碱指示剂:
1、概念:指能与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
2、常用的指示剂:石蕊溶液、酚酞溶液。 3二、常见的酸:
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
注意:(1)浓盐酸密封保存的原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
(2)浓硫酸密封保存的原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汽(相当于稀释)。(3)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溶液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4)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不变,溶剂、溶液质量增加,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5)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切不可把水直接倒入浓硫酸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①加速溶解②散热。
(6)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先用布拭去,再用水冲洗,最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2、酸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质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金属+ 酸==盐+ 氢气置换反应(条件:活动性:金属>H )
H 2SO
4
+ Fe == FeSO
4
+ H
2
↑ 2HCl + Fe == FeCl
2
+ H
2
↑
(3)金属氧化物+ 酸==盐+ 水
Fe2O3 +6HCl == 2FeCl3 + 3H2O(注FeCl3溶液:黄色)
现象:铁锈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CuO + 2HCl == CuCl2 + 2H2O (注CuCl2溶液:蓝色)
现象:黑色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4)碱+ 酸==盐+ 水
HCl + NaOH == NaCl + H2O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三、常见的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