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世界历史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历史复习提纲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大河文明1—3课】
1.古代埃及位于非洲的尼罗河流域,最高统治者称法老。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2.位于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王国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3.古代印度发源于印度河流域,建立的种姓制度是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

4.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印度,创始人是释迦牟尼。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海洋文明4—6课】
1.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

2.希腊城邦的特点是“小国寡民”,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

3.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高峰。

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

4.亚历山大东征,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

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5.罗马城邦兴起于意大利半岛。

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共和国。

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

6.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也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7.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1)文学:《荷马史诗》是古希腊宝贵的文学遗产。

(2)雕塑:《掷铁饼者》、宙斯像。

(3)建筑:希腊——雅典帕特农神庙;罗马——大竞技场,万神庙等。

(4)哲学:德谟克利特(原子论)、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式
的学者)。

(5)法律:罗马的《十二铜表法》,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6)历法:罗马的儒略历成为今天公历的基础。

8.对文明交流互鉴的认识
(1)文明是多彩的、平等的、包容的。

(2)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有自己的特色、长处。

(3)不同文明,彼此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4)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

一切文明都值得尊重,一切文明都要珍惜。

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
1.基督教兴起于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

后来,罗马皇帝将基督教确定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2.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建立了法兰克王国,其最
强大时期称为“查理曼帝国”。

3.法兰克王国的封建制度是以土地为纽带而形成的
封君封臣制。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4.西欧庄园
(1)庄园是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2)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5.西欧中世纪城市居民常用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的形式,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

6.大学的兴起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7.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其历任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编为《查士丁尼法典》。

8.拜占庭帝国的《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1.日本仿效唐朝的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大化改新使日本成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7世纪,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后统一阿拉伯半岛。

3.阿拉伯帝国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是当时疆域最大的帝国。

4.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阿拉伯人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阿拉伯文化。

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的计数法并传播到世界各地,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

第五单元走向近代
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中世纪晚期,欧洲出现了新的生产方式——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推动了生产的资本主义化,产生了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

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
1.兴起: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于 14世纪的意大利。

2.思想:以人为中心,发扬人的个性,即“人文主义”。

3.实质(性质):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

4.影响
(1)促进了思想的大解放。

(2)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

(3)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5.代表人物及作品
(1)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代表作是《神曲》。

(2)达·芬奇的代表作有《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3)英国专家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是《哈姆雷特》和《罗密欧与朱丽叶》。

第15课探寻新航路
1.原因
(1)资产阶级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

【根本原因】
(2)欧洲人试图到东方寻求财富。

(3)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通道。

2.条件
(1)地圆学说的流行。

(2)指南针传到欧洲。

(3)造船技术的进步。

3.过程
(1)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

(2)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

4.意义
(1)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逐步确立起来。

第16课早期殖民掠夺
1.最早进行殖民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最大的殖民国家英国自称“日不落帝国”。

2.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是英国人,它为殖民者带来巨额利润。

路线:欧洲非洲美洲欧洲
3.影响
(1)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3)欧洲文化对殖民地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背景:英国确立议会制度,“王权有限”“王在法下”。

2.原因:英国的封建君主专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开始: 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4.结束: 1688年的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

5.成果: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限制国王的权利,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6.意义
(1)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2)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为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3)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第18课美国的独立【美国独立战争】
1.背景:英国在北美建立13个殖民地,美利坚民族的形成。

2.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3.领导人:华盛顿。

4.开始:1775年,莱克星顿枪声,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

5.建国: 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

(1)内容:①宣告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②宣告美国独立。

(2)意义:①《独立宣言》是第一个以国家的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②没有宣布废除奴隶制,天赋人权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

6.转折:萨拉托加大捷。

7.结束:约克镇战役后,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8.性质: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9.1787年美国宪法
(1)内容:根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三权分立
(行政、立法、司法)的联邦制共和国。

(2)意义
①1787年美国宪法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②允许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的政治权利。

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一、法国大革命
1.背景
(1)法国的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理论准备。

(启蒙运动宣扬自由、平等、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
2.开始: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开始。

3.过程
(1)颁布《人权宣言》:宣告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

(2)罗伯斯庇尔为首的雅各宾派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4.意义
(1)法国大革命摧毁了君主专制,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二、拿破仑帝国
(1)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2)统治政策
①对内:主持制定《拿破仑法典》(民法典),成为很多国家的民法蓝本。

②对外:多次打败反法联盟。

(废除了各地的封建特权,也对当地人民进行压榨和掠夺)
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1.前提: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2.原因:手工劳动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

3.重大成果
(1)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工业革命开始)
(2)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

(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是工业革命的标志)
(3)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确立。

(4)1825年,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火车)试车成功,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到来。

4.影响
(1)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第2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1. 1848 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从此,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2.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成立。

3. 1871 年3月,巴黎公社革命爆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
社。

(《国际歌》)
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1.在拉丁美洲进行殖民统治的国家主要是西班牙和葡萄牙。

2.18世纪末19世纪初,玻利瓦尔领导了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他和圣马丁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3.1857年,章西女王领导的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第2课俄国的改革
1.彼得一世改革以富国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2.农奴制改革【1861年改革,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1)原因: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经济的发展。

(2)开始: 1861 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农奴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


(3)意义
① 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②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③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第3课美国内战
1.原因:黑人奴隶制阻碍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北方资本主义经济与南方种植园经济的矛盾,奴隶制的存废是矛盾的焦点)
2.导火线:主张限制奴隶制的林肯当选美国总统。

3.爆发:1861年,南方挑起战争。

4.颁布《宅地法》及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调动了农民和黑人奴隶的积极性,扭转了北方军队的不利局面。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加入北方军队)
5.结束:1865年,南方投降,战争结束。

6.意义
(1)性质: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2)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第4课明治维新
1.原因:封建制度阻碍了日本社会的发展。

2.开始: 1868年,明治政府实行改革,向西方学习,史称“明治维新”。

3.内容
(1)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2)军事: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3)经济上:“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4)文化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4.意义
(1)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2)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

(3)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1.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密切结合。

3.电力的广泛运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4.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发电机、电动机、电车、电话、电报等纷纷问世。

5.内燃机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另一重大成就。

6.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人本茨制造出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给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地便利。

7.美国人莱特兄弟的飞机试飞成功。

8.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2)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过渡。

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1.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

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

2.工业革命后,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出现了城市化的浪潮。

3.工业化进程中,出现了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等问题。

第7课近代科学和文化
1.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
分学是他的三大成就,其《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

3.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代表作是“人间喜剧”小说集,《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是其经典之作。

4.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的代表作是《英雄交响曲》。

5.荷兰画家梵高的代表作是《向日葵》等。

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的世界
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1.背景:三国同盟(德、意、奥匈)与三国协约(英、法、俄)两大军事集团扩军
备战,冲突不断。

2.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3.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4.爆发: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5.重大战役:凡尔登战役,有“绞肉机”之称。

6.结束:1918年11月,德国投降,一战结束。

7.性质: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8.影响
(1)一战规模空前,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

(2)一战削弱了欧洲国家的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3)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第9课列宁与十月革命【十月革命】
1.背景
(1)一战激发了俄国的社会矛盾。

(2)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但资产阶级政府的内外政策引起人民的不满。

2.过程: 1917年11月(俄历10月),列宁领导的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3.意义
(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2)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解放斗争。

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1.1919年,战胜的协约国召开巴黎和会,讨论对德和约及战后安排,签订了《凡尔
赛条约》。

2.《凡尔赛》条约划定德国疆域,限制德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确定德国应进行战争赔款,瓜分德国的殖民地(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

3.1922年,华盛顿会议签订了针对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实现了美国“门户开放”的目标,中国未摆脱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4.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一战后国际秩序得以重建,这一秩序通常被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新经济政策
(1)实施: 1921年,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2)主要内容: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自由贸易;私人经营企业;按劳取酬。

(3)意义:新经济政策从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巩固了工农联盟,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2.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实现了工业化。

3.苏联农业集体化的主要方式是建立集体农庄。

4.苏联模式
(1)形成:1936年,苏联公布新宪法,标志着苏联模式的形成。

(2)影响
①促进了苏联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作用。

②没有尊重经济规律,成为经济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

第12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1.20世纪20—30年代,印度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扎格鲁尔领导的华夫脱运动,迫使英国在1922年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

3.20世纪30年代的卡德纳斯改革,巩固了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为墨西哥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3课罗斯福新政
一、经济大危机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2.爆发: 1929年10月美国股票价格突然暴跌。

3.特点: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大。

二、罗斯福新政
1.背景:经济大危机的打击。

2.开始: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实施新政。

3.内容:整顿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农业政策;
推行“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4.特点:国家干预经济。

5.意义
(1)美国经济开始复苏,摆脱了危机。

(2)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3)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1.1922年,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意大利法西斯统治建立。

侵略并吞并了埃塞俄比亚。

2.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建立法西斯专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3.德国法西斯的暴行:制造“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焚烧进步书籍;迫害屠杀犹太人;对外侵略扩张。

4.1936年,广田弘毅上台,建立法西斯专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日本法西斯扩军备战,全面侵华。

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
1.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2.1941年6月,德军突然进攻苏联,二战扩大。

3.苏联军民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4.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5.1942年1月,美、苏、英、中等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6.1943年,苏联军民取得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7.1944年6月,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8.1945年召开的雅尔塔会议决定彻底消灭法西斯,战后对德国分区占领;战后成立联合国。

9.1945年5月,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事结束。

1945年9月2日,日本签
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0.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意义
(1)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

(2)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

(3)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第16课冷战
1.冷战是指二战后,美、苏两大集团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2.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政治表现】
3.马歇尔计划是冷战在经济上的表现。

4.“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是冷战在军事上的表现。

5.二战后,形成美、苏全面冷战对峙的两极格局。

第17课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战后的欧洲
1.战后欧洲经济发展的原因:原有工业基础较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

2. 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

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促进了欧洲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二、战后的美国
1.战后的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2.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积极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

3.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了以全球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新经济”。

三、战后的日本
1.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美国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美国扶持日本;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先进技术。

2.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3.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地位得到提升,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欲望日益强烈。

四、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1.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

可以缓和阶级矛盾,但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1.二战后,社会主义由一国走向多国,社会主义力量发展壮大。

2.随着冷战局面的形成,苏联将斯大林模式推广到东欧各国。

3.苏联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都没能冲破斯大林模式,成效不大。

4.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各国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就是东欧剧变。

5. 1991年底,苏联解体。

6.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运动的重大挫折。

第19课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1.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了亚非会议,发展中国家作为一只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

2. 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被称为“非洲年”。

3.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4.在卡斯特罗等人的领导下,古巴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5.1999年,巴拿马从美国手中收回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第六单元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第20课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
1. 1945年10月,联合国成立。

联合国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

3.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等为原则;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

4.世界贸易组织和联合国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第21课冷战后的国际格局
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引发当今世界冲突的重要根源。

2.当今世界局势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都是推动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的重要力量。

4.中国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
(1)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为世界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第22课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1.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迅速普及,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

2.现代社会,妇女地位不断提高。

但实行完全的男女平等,还需努力。

3.现代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有环境恶化、生态失衡,人口增长过快等,需要全世界共同应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