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菲德勒的生平与著述
菲德勒是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权变领导理论的奠基人,是国际上公认的领导科学和管理绩效问题的研究权威。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毕业后一直致力于组织管理学,尤其是领导科学方面的研究。菲德勒著述颇丰,其较著名的著作有《领导效能论》,《领导效率的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如何使领导更有效率?对老问题的新解答》,《领导方式训练和经验的效果:对一种权变模型的说明》,《领导方式和管理效率》,《领导效能新论》等,菲德勒还获得了多项科学和职业荣誉。
二:菲德勒权变领导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时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各种社会组织的兴衰严重地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而领导者的领导绩效也主要取决于环境条件。组织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领导者要取得良好的工作效绩,必须重视对环境的研究,此前,各种领导理论着重研究的是组织内部的人事和组织结构,很少涉及环境对组织及领导的影响,这些理论研究不能有效的帮助各种社会组织解决环境变化给他们及其领导者带来的困难。这就成了权变领导模式产生的一个重要时代背景。
此外,随着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人们很难辨别人与人之间的实际性差异,这时,如果不采取情境性的观点,不研究特定群体中的特定领导者的行为规范和生活价值观,就无法理解受多种因素影响的领导效率问题,这些因素也成为全变领导模式产生的重要因素。
三:菲德勒权变领导模式的理论渊源
菲德勒的权变理论也是在广泛吸收各种领导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创造的,他的权变领导模式是在吸收了特质论和行为论的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0世纪以来,西方的领导科学研究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首先是领导者特制研究阶段,其研究的重点在于认定领导者的素质或特征,从而了解究竟何种人才适合充当,担任领导者。最早的人格特质理论主张一个成功的领导者是由于其具有非凡的人格特质,人们将这种理论称之为传统特质理论。其次是领导者行为研究阶段,随着现代科学,尤其是心理学发展,研究者们的研究旨趣在于描述领导者的行为或领导方式,了解一个领导人该做什么和如何做好。理论研究是第三个发展阶段,他认为,领导的特质比任何其他因素更能决定一个组织的成败。
菲德勒的权变领导模式还受到情境论的影响,他的“情景控制”与“情境论”的环境变量有很多相同之处。情境论极为重视组织结构和组织所处的环境条件,强调组织沟通系统和工作与设计任务。工作绩效是根据组织目标完成的客观情况进行评估的,人员的提升是依据其工作绩效而非人际关系的优劣。菲德勒对情景因素进行了划分,通过定量分析,得出了“情境控制”的标准尺度。
理论的困境孕育了菲德勒的权变领导模式,他摈弃了两种传统领导理论中形而上学观点,吸取了两者合理成分,试图把两者融为一体,建立起一种人格与情境互动的有效领导模式--菲德勒权变领导模式。
四:权变领导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权变领导模式的基本点
“权变”亦即“权益应变”,“随机应变”之意,也就是在不同条件下适当地区别对待某种事物的意思,权变观点的最终目标是提出最适合于具体情境的组织设计和管理活动,菲德勒经过长达15年的艰苦研究工作,提出有关有效领导的权变模式。这一模式以其客观的实验,调查数据为基础,科学阐明了领导者的人格特质和领导情势控制力以及它们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而取得最佳领导绩效的。菲德勒在这一模式中指出,领导是否有效,既不是有领导人的人格特质决定的,也不只是有领导情势所决定,领导绩效取决于领导特质与领导情势的适当匹配,任务导向型(低lpc)的领导者在高度控制和低度控制的领导情势下绩效最佳;关系导向型(高lpc)的领导者,在中度控制的领导情势下绩效最优。
(二):领导方式的分类与lpc量表
菲德勒设计出一套对领导者领导方式进行测量的有效量表,称之为lpc量表,即最不喜欢的同事打分项,菲德勒认为,领导者对其同事和下属的看法和感觉会影响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而领导者对领导和下属的看法又与其个性有关。
(三)领导效能与情境控制三要素及三中领导情境
菲德勒认为,要确定领导情境,就要考虑到领导“对情境的控制度”,对情境的控制度高则能使人畅所欲言,行为自如。他把影响效能的情境因素分为三类:
第一: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这是决策情境控制的最重要因素,当领导者拥有值得信赖的下属,他们会感到轻松自在,当领导者对于给下属下达的命令或只是能否得到实施毫无把握时,他们会感到不轻松和自如,而领导者对下属不信任时,他们将对下属的行为感到困扰并将采取监督下属的行为。
第二:任务结构性,是指表明任务的目的,方法和绩效标准的清楚程度,,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目标的明确性,目标途径的多重性,结果的确定性,决策的可验证性。
第三:职权即组织为完成任务二而授予领导者的权力。大多数情况下,领导者的权力是相当有限的,实际上,领导者对于不服从自己的下属很难达到绝对控制的转变,领导者上级对下级权限发挥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除了以上三项,还有培训,工作经验等影响领导者对情境的控制力。
五:权变领导模式的新发展——认识资源理论
“认识资源”是指通过接收正式培训和进行实践而获得的与工作有关的个人本领,技能和经验知识。认识资源理论的基本思想可以表述为:领导者的智能和经验是指导团体活动的计划,策略和决策的源泉。这些计划,策略和决策将以指导性行为的形式传达给团体,并受到两影响,一是团体是否支持领导目标,二是领导者的注意力是否会被压力所分散。
认识资源论有两个基本假定,一是领导者是通过精心思考提出计划和制定决策的,领导者越是聪明能干,其计划和决策就越是有效;二是领导者是以指导性行为将其计划和决策传给团体的。
在这两个假定基础上,费德勒和加西亚提出了七个主要命题如下:
一:领导者的智能只有在其没有受到压抑的情况下才会促进团提功效
二:在压力不大的情况下,领导者的指导行为越强,其智能对团体功效的贡献就越大
三:在压力不大的情况下,团体越是支持领导,执导型领导的智能越能提高团体功效
四:如果领导不具备强有力的指导性行为,但团体支持他,那么,团体成员的能力越强,团提功效就越好
五:领导和团体成员的能力对团体功效起促进作用,这就是团体任务需要哪些能力而言的六:当压力很大时,出成绩靠的是领导者的经验和技巧,而不是认知能力
七:领导者的执导性行为部分地依赖权变模式中的那些因素,LPC值和情境控制程度
菲德勒等人的认知资源理论吸取了现代组织理论中的诸如决策质量取决于认知能力以及经验和知识水平等因素,决策不传递便起不了作用,情感和压力对注意力有控制作用以及“参与式管理”有时是必要的等重要思想,这个理论比较明白的解释了菲德勒权变模式,它是在领导研究领域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