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标准(1)
儿保科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7、拖布分区使用,标记清楚,定点放置,用后消毒处理,晾干备用,容器清洁。
5
一人次不符合要求扣2分
8、了解标准预防的主要内容,工作中自觉实施标准预防,有防护设备及措施(帽子、口罩、手套、隔离衣、眼罩等)。掌握隔离技术,合理使用各类防护用品。掌握洗手指征,执行七步洗手法,配备洗手后的干手物品或设施,禁用公用擦手毛巾,备烘干机或擦手纸
10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有过期物品扣5分
5、预防接种室、水疗室等每日含氯消毒液消毒一次,记录规范。各室按要求进行空气消毒,按时监测有记录。预防接种室配速干手消毒剂,执行一人一针一管一带一洗手。止血带、体温计氧气湿化瓶等用后消毒、存放符合要求。
5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6、直接接触新生儿皮肤的物品(如浴巾)一用一清洗一消毒。
落实不到位扣3分
2、口腔科医护人员经过口腔专科知识及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培训。
6
一人次未经过培训扣2分
3、口腔诊疗操作时,应当戴口罩、帽子,可能出现病人血液、体液喷溅时,应戴护目镜。
10
一人次不符合要求扣2分
4、保证环境整洁,每日对口腔诊疗区域进行清洁、消毒。
4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2、预防接种室和游泳室分区合理、清洁整齐;无菌物品及非无菌物品分区存放、标识清楚、无菌包干燥、外观清洁、标识清楚,分类放置,无过期。进入预防接种室必须戴口罩、帽子、穿工作服。
儿保科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标准内容
分值
扣分标准
得分
扣分原因
1、科室有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并落实到位。发挥感管小组的作用。科室有院感控制自查,每月有院感质量分析,有持续改进措施,有记录。科室人员参加医院感染培训,掌握相关医院感染管理知识。新上岗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有记录。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标准
8、保持空气清新,每日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通风不良时科安装辅助通风设备。
9、物体表面(如各种仪器表面、门把手、洗手池、床头桌等),地面每日湿式擦拭不少于2次;窗台、墙面定期湿式擦拭,有明显污染时使用清洁剂或消毒剂擦拭。
10、清洁用具专室专用,标识清楚,使用后分开清洗消毒晾干备用。
11、感染性疾病、多重耐药感染或不明原因疾病的患儿应单间隔离,无条件时同类疾病可同室隔离,护理人员固定、诊疗用品专用,医务人员接触患儿应加穿隔离衣,脱掉隔离衣以后方可接触其他患儿。
5
5
5
10
10
5
10
5
5
5
5Hale Waihona Puke 一项不达标不得分感染管理监测(20分)
1、按要求开展原因感染监测。
2、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上报,漏报率≤10%。
3、怀疑感染性疾病及时送标本,送检率大于30%。
4、对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或检测不合格的有整改措施并复查。
5
5
5
5
一项不达标不得分
4、患儿使用后的奶嘴、奶瓶清洗干净后,首选压力蒸汽灭菌;盛放奶嘴的容器每日必须清洁消毒;保存奶制品的冰箱应定期清洁与消毒。
5、雾化器、面罩、氧气管、体温表、吸痰管、浴巾、浴垫等,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诊疗用品及呼吸道管路由供应室集中回收处理。
6、被服、衣物等应保存清洁,每日至少更换一次,污染后及时更换,患儿出院后床单位应进行终末处理。
4、每个患者床头应配有手消毒剂。诊疗操作时,应严格执行手卫生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时间上报,配合相关部门调查、控制。
3.未积极参与各项监测扣
4.积极开展或参与各项监测。5.严格分级管理 5分。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并进行必要的病原学检查 4.不合理用药每例扣2
分;未进行必要的病原学
检查每例扣2分.
序号 考核项目
检查内容
评分标准
1.手卫生设施完善覆盖率≥90%,医务人员手
卫生依从性≥95%,正2.交接登记内容完善,登记资料齐全。
医疗废物 3.医护人员进入病区应更换工作服,戴口罩、
8
管理及职 工作帽,规范执行手卫生,严格执行标准预 1.实地查看、随机抽考。 业防护 防;为患者进行有创性诊断、治疗操作时,应 2.每项不合格扣2分
(10分) 戴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乳胶或无菌手套;一
人一用一废弃。
未服从安排抽查考试者 扣5分
院感科 1.院感病例每漏报1例。
11 一票否决 2.消毒、无菌物品每过期一样。
项目
3.对存在相同问题连续2次未整改。
每项不合格扣10分
12
医院 一票否决 项目
未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制度、规范导致 提交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的院感暴发。
讨论考核
3.每项监测一次不达标扣 2分。
现用,每日或使用前监测浓度,有记录。
4.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每半年监测一次,强度
≥70μw/cm2。
1.严格执行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制
度、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手卫生制度。
2.按照患儿疾病合理安排病室,传染患儿安置
隔离病室,有隔离标识。
3.哺乳用具一人一用一消毒,或专人专用,用
手卫生及
率100%,医务人员掌握手卫生指征及洗手方法 2.正确掌握采样方法及执行标准,按要求注明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标准一、前言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标准是为了提高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的质量,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结合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
本标准旨在为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提供科学、规范的评价依据,促进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二、评价标准1.组织管理(10分)(1)设有专门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明确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
(2分)(2)制定并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预防控制措施,定期进行培训和宣传。
(2分)(3)建立医院感染监测体系,定期进行医院感染监测和分析,制定并实施感染控制措施。
(2分)(4)设立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小组,定期进行质量控制和评估,持续改进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2分)(5)建立医院感染事件报告制度,及时报告和调查医院感染事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感染扩散。
(2分)2.环境与布局(15分)(1)新生儿科设置在相对独立的区域,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临近,周围环境安静、清洁。
(3分)(2)医疗区和辅助区分开,医疗区包括普通病室、隔离病室、NICU和治疗室等,辅助区包括接待室、清洗消毒间、配奶间、新生儿洗澡间(区)等。
(3分)(3)新生儿病房入口处设置洗手设施,所有人员入室前应进行手卫生。
(2分)(4)病房内墙壁、天花板、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便于清洗和消毒。
(2分)(5)病房内配备合适的手卫生设施,医务人员外科手消毒符合要求,以监测为主。
(2分)(6)病房内配备速干免洗手消毒液,检查处置患者前后流动水洗手或手消毒。
洗手肥皂要干燥、清洁存放。
(2分)3.器械与消毒(15分)(1)开包检查器械清洗情况以及包装、指示卡。
(2分)(2)手术器具、剪刀必须一用一消毒,接触完整皮肤黏膜的物品必须达到要求。
(2分)(3)反复使用的器械,先去污染,加酶浸泡清洗,然后进行消毒和灭菌。
(2分)(4)灭菌包包布干净整洁,无破损,标识清晰。
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doc
夏邑县第二人民医院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科室:检查人员:时间:年月日项目检查内容评分要点评分备注1.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健全。
1. 科室组织学习相关2. 有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
知识。
查记录、查笔记。
制度建设3. 有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4. 定期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5. 熟练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医院感染爆发及上报流程。
2.查质控活动记录。
一项不符合要求-1 分1. 布局合理、区域相对独立,做到洁污区域分开,功能流程合理。
实地查看一项不合要求-1 分 2. 床位数应当满足患儿医疗救治的需要,每床净使用面积≥ 3 ㎡,床间距≥1m。
基本3. 医务人员进入新生儿病房须按照要求更衣、鞋,戴帽子、口罩。
要求4. 非新生儿病房人员未经允许不得入室,所有人员入室前应做手卫生。
5. 配备快速手消毒剂,接触患儿前洗手或手消毒。
1. 工作人员配奶操作前应洗手。
实地查看,查看记录一项不合要求-1 分2. 奶瓶、奶嘴、盛奶器等奶具清洁干净,清洗用具和装放容器保持清洁干燥。
3. 奶瓶使用后统一回收清洗,经压力蒸汽灭菌后备用。
特殊或不明原因感染患配奶儿所用物品必须专人用专消毒,不得交叉使用。
间管4. 配奶间应保持空气清新干燥,每次配奶开始前及结束后,应清洁配奶操作台。
理5. 取用奶粉的勺子应干燥存放,不得存放在奶粉中。
6. 保存奶制品的冰箱、奶具存放柜应保持清洁干燥,定期或有污染时随时清洁消毒。
洗澡间的1. 分设一般与隔离洗澡池,固定专用洗婴设施。
2. 洗澡池、洗拖架等每次使用后进行清洗消毒,保持清洁干燥。
实地查看,查看记录一项不合要求-1 分3. 洗澡用小毛巾、大浴巾等应一人一用一清洁一灭菌。
管理4. 眼药水(膏) 粉扑等应固定患儿使用。
环境:查看记录1. 保持空气清新,每日通风不少于 2 次,做好空气消毒记录。
实地查看2. 手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各种仪器表面,门把手、洗手池每日湿式擦拭一项不合要求扣 1 分环境不少于 2 次,有明显污染时使用清洁剂或消毒剂擦拭。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检查考核标准
病房管理(20分)
分值
扣
分
1、科内有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或消毒隔离制度。是□否□
1
2、有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工作流程。
1
3、布局合理,分普婴室、重症监护室、隔离室、配奶室、沐浴室、治疗室、更衣室、是□否□
卫生处置室等,拖把、抹布等卫生用具分区使用,定期消毒。
1
4、每新生儿一床,每床占地面积不少于3m2,床间距不少于90cm;NICU每床占地面积是□否□
2
3、对卫生员、配膳员、陪住、探视者进行培训及卫生学管理。是□否□
1
4、提问医生、护士各2名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知识。是□否□
4
抗生素应用管理(16分)(抽查10份住院病历)
1、有切实可行的抗生素管理制度并贯彻落实。是□否□
3
2、抗生素应用率<50%。是□否□
3
3、抗生素的应用必须是在已知或怀疑感染的微生物得到临床诊断证实的基础上。是□否□
发现为特殊感染病人(传染病人及多重耐药感染病人)时立即隔离病人并按流
程上报,进行随时消毒和转诊后终末消毒;是□否□
遇有流行趋势时,采取合理的消毒隔离措施及技术,协助采样及流行病学调查是□否□
2
2
2
4、出现医院感染暴发(短期出现3例)监控医生12h内上报感控办,并做好调查登记。是□否□
1
5、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10%。漏报率<10%。是□否□
2
治疗室、NICU感染管理(40分)
1、布局合理,洁、污区划分明确,标志明显。是□否□
2
2、室内清洁、整齐;冰箱及储柜中无私人物品。是□否□
2
3、有流动水洗手设施,非手触式开关,肥皂干燥保存。是□否□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检查标准
2.手卫生设施种类、数量、安置的位置、手卫生用品 等符合《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2009) 要求。每床每暖箱配备速干手消毒剂。
3.医务人员熟悉手卫生规范要求, 新生儿室医务人员 手卫生知识知晓率100%。
现场查看重点场所手卫生设施,有配 2 备便捷、足够的手卫生设施。少1样-
0.5分
5.6
有多重耐
药菌医院
感染控制 管理规范 与程序,
有针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医务人员熟 悉耐药菌防控知识,并按要求严格落实。
实施监管
与改进(5
5
1.询问2名医务人员多重耐药菌防控 措施。不知晓1分/人,知晓不全-0.5 分/人 2.现场查看隔离标识。无-0.5分 3.询问工人清洁程序。不知晓1分/ 人,知晓不全-0.5分/人
4.医院感染监测 及报告(15分) 2.定期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
每季度进行空气、物表、卫生手等环 4 境卫生学采样监测。未开展0分,不
规范-1分/项
3.及时诊断并报告院感病例。
2 现场查看5份住院病例。漏报0.4/例
4.相关人员熟知并及时落实医院感染暴发管理,定期开 展医院感染暴发应急演练。
4
询问2名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暴发的定 义和上报及处置流程。不知晓0分, 知晓不全-1分/人
分)
5.7
实施呼吸
机相关性
肺炎、中
心静脉导 管相关血 流感染及 导尿管相
有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央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 染及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控制度,科室人员熟 知并严格落实。
5
1.询问防控措施;不知晓-1分/人, 知晓不全-0.5分/人 2.现场查看执行情况。未执行0分, 有缺陷-1分/项
关尿路感
新生儿科院感管理质控评价内容及考核标准
科室:新生儿科 检查日期: 得分:
检查项目
考核内容
扣分内容
扣分
一般
要求
(10分)
1.医务人员着装整洁,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不戴耳环、戒指。
2.出入科室更衣、换鞋。
3.保持室内清洁、摆放整齐、安静,卫生无死角。
4.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学习,每月一次,工作人员知晓相关的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职业暴露及防护知识。院感工作会议、院感质控活动每季度至少一次,有记录(重点是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各种登记本齐全,记录及时、准确。
1
5、紫外线灯有监测,1次/半年,资料保存3年
1
6、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有登记
1
7、使用中消毒剂监测(消毒剂浓度试纸),1次/日,并有记录
2
8、消毒剂在有效期内使用
1
9、消毒药不得与口服、注射、静点药放在一起
1
六、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10分)
1、在有效期内使用
2
2、包装完好无破损,标识清楚
2
3、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物架上,距离地面≥20cm,距离墙壁≥5cm
1
5、室内连续动态空气消毒
1
6、、护理每个病人或婴儿间隔中应洗手
1
7、婴儿洗澡用具一婴一用一消毒
1
8、婴儿奶瓶一婴一用一灭菌
1
9、注射、静点用皮肤消毒剂标明开启时间,开启后72h内使用
2
10、治疗室外污染治疗车上物品应严格分层摆放,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换1次
1
12、进入病室的治疗车、换药车应配有快速手消毒剂
注:满分100分, 有一项不合格扣1分;情况较严重扣2分。
科室负责人: 检查人: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考核标准(2023年)
4.2.1 严格掌握留置导尿指征,每日评估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尿 管。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
1
4.2.1 插管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根据患者
年龄、性别、尿道等情况选择合适大小、材质的导尿管;插管动作应轻柔,最 1
★4.2导 大限度降低尿道损伤和尿路感染。
4.器械 相关感 染的预 防和控 制措施
(13 泻患者的便盆应一用一消毒。特殊感染病人,遵循WS/T367《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1
项)
要求。 3.7 呼吸机及附属物品的消毒:呼吸机外壳及面板应每天清洁消毒1〜2次;呼吸机外部
管路及配件应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长期使用者应每周更换;呼吸机内部管路的消毒 1
按照厂家说明书进行。
3.8.1 收治患儿安置于相对固定位置,保持清洁,内表面每日清水擦拭,外表 面每日清洁消毒,遇污染随时给予消毒。
2.3.1 配奶间清洁,定期消毒
1
2.3.2 奶瓶、奶嘴一人一用
1
2.3 2.3.3 奶嘴、奶瓶清洗干净,无奶渍
1
配奶间 2.3.4 奶瓶、奶嘴清洗干净后送消毒供应中心灭菌
1
2.3.5 奶瓶清洗结束后对奶瓶刷进行清洗消毒
1
2.3.6 包布无破损
1
2.3 配奶间
N(P)ICU医院感染管理考核标准
2.3 配奶间
1
6.2.1 严格掌握患者出入N(P)ICU的指征,缩短住N(P)ICU天数。
1
6.3 医护人员熟练掌握耐药菌管理制度、流程防控知识。
1
7.1.1 发现院感病例24h内上报,无漏报;掌握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感染部 7.1 医 位构成比、病原微生物等,做好相应监测记录。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考核标准
4分
一处不合要求扣2分
13、清洁用具专室专用,标识清楚,使用后分开清洗消毒晾干备用。
4分
一处不合要求扣2分
14、科室各种消毒设备按要求使用、维护。
2分
一处不合要求扣1分
3
手卫生
10分
1、医务人员掌握洗手指征,掌握六步洗手法。
一处不合要求扣2分
4、碘伏、酒精等消毒剂应注明开启时间,瓶盖严密。皮肤消毒使用的医用消毒棉签,瓶封开启后,连续使用时间按说明书使用,并标明开启时间。碘酒、酒精容器每周灭菌二次。
4分
一处不合要求扣2分
5、开启输液标明时间、不超过2小时;各种溶媒开启标明时间、不超过24小时;无菌包打开有时间记录、不超过24小时;禁止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存放配制后皮试液及药物。
2分
一处不合要求扣2分
2、使用中的消毒剂监测合格。
2分
一处不合要求扣2分
3、医务人员手监测合格。
2分
一处不合要求扣2分
4、物表监测合格。
2分
一处不合要求扣2分
5、无菌物品监测合格。
2分
一处不合要求扣2分
7
传染病管理
4分
1、发现传染病24小时内报告.。
2分
不合要求扣2分
2、传染病报卡无漏项。
2分
一处不合要求扣1分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考核标准
序号
项目
考核内容及标准
分值
考核细则
扣分
得分
1
科室
管理
6分
1、科室建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并履行职责。
0.5
不合要求扣0.5分
儿科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儿科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标准科室:____年__月__日实得分:项目组织管理(10分)考核内容1、建立健康符合本科室特点的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措施。
2、有健康的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并履行职责。
3、根据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考核标准定期组织自查,并有相应考核、整改记录。
4、本科室医务人员每年参加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不少于6学时,有培训记录。
1、布局合理,设新生儿病室、重症监护室、隔离室、配奶室、新生儿沐浴室、治疗室等。
2、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要换(室内)工作服、工作鞋、戴帽子、口罩。
应当严格限制非工作人员进入,患感染性疾病者严禁入室。
3、配备流动水洗手设施,水龙头开关为非手触式;洗手皂液、速干手消毒剂和干手纸巾配备齐全。
4、环境整齐,空气清新,玻璃、地面、用具等纯洁无尘。
5、动态空气消毒机按规定使用,过滤网定期清洗,并有记录。
1、工作人员穿工作时穿工作服,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按规定要求防护(戴帽子、口罩、手套、穿隔离衣、防渗透围裙等)。
2、诊疗例外病人前后应洗手或手消毒,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等应戴手套,脱手套后应洗手。
1、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填表报告院感办(24小时内),并登记。
2、出现医院感染聚集性或暴发时(短期内出现3例),应立即报告院感科、医务科,并及时组织调查和采取防控措施并做好调查的登记。
3、感染病例的诊断学检查、各种标本及药敏试验、细菌培养,有样必采。
原则上依据药敏试验报告选用抗菌药物。
4、医院感染漏报率<10%。
医院感染诊断符合率≥90%。
5、感染病例死亡原因分析并记录。
检查方法1、“现场查看资料2、“提问医院感染控制基本知识现场查看环境布局和手卫生设施和管理记录扣分原因环境管理(10分)标准预防(10分)观察3~5名医护人员标准预防措施执行情况1、“核查和漏报调查2、“查看医院感染病例报告登记感染病例监测(20分)1、使用中消毒剂监测:含氯消毒剂等有用浓度监测每日一次,记录监测结果并保存。
新生儿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评标准
分,无改进措施扣5分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
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精品文档交流
5
现场查看并提冋,一项要求达不 到扣1分
(七)监测
(10分)
开展医院感染相关监测(发病率、重点部位及环境卫生学等监测)
10
现场查看并提冋,一项达不到扣
2分
(八)质里控 制与改进(10分)
1.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每月对医院感染控制各项措施的落实进行自查,对于问题有改进措施并及时纠 正,有记录。
10
查阅资料,未开展自查不得分,
5
现场查看,一项达不到要求扣1
分
(六)职业安全 防护(10分)
1、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医务人员掌握职业防护相关知识,并能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5
现场查看,提问,用品配备不全 扣1分,一人回答不正确扣0.5、 不能正确使用一人扣1分
2、医务人员掌握职业暴露发生后的处理及报告流程,发生职业暴露后立即上报、填表,并米取相应的措 施
3
查阅资料,每缺一项扣1分
3.疋期开展相关知识培训,医务人贝知晓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制度、控制措施及履职要求。
3
查阅资料,提冋,无培训不得分。 资料不完整或一人不知晓扣1分
(二)布局流 程(5分)’
1.相对独立,洁污区域分开,功能流程合理。
2.5
现场查看,一处不合格扣0.5分
2.有陪病室一患一房,净使用面积不低于12平方米;无陪病室每张床位占地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床间
现场查看,一次性物品重复使用
(40分)
i
路、湿化瓶、蓝光箱和暖箱的清洁、消毒方法符合要求,患儿使用后的奶嘴、奶瓶和盛放奶瓶的容器清洁、j
新生儿病房院感质量评价标准1
2、3、4、5每发现一处不合要求扣0.1分。
6
1、防止洁污交叉
0.5分
1.拆褓与包褓应分开处置,防止洁污交叉。
2.卫生用具应严格分区使用,并有明显标志。
3遇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应用隔离技术,执行分组护理、并协助调查。
1、现场查看工作人员入室前是否洗手、更衣、换鞋,一项不合要求扣0.2分.
2、无留存体检资料扣分。
3、发现有患皮肤感染或其它传染疾病者与新生儿接触一项扣0.5分。
2工作人员管理,有传染疾病者不与新生儿接触。
0.5分
序号
评分要素
分值
检 查 方 法
评分标准
扣分
扣分原因
5
日常用物及诊疗时严格落实消毒隔离制度
2、流程不符合要求一处扣0.1分,扣完为止。
2有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工作流程
0.5分
2
1、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人流、物流),功能区域划分明确。
0.5分
1、现场检查工作人员、病人和污物通道。
2、功能区域划分明确:工作区、生活区、诊疗区;诊疗区有普婴室、隔离室、配奶室、沐浴室、治疗室、卫生处置室。
3、每婴一床,每床占地面积不少于3m2,床间距不少于90cm,NICU每张床占地面积不少于6m2。
1、通道未分开者,一项不合格扣0.1分;
2、查布局是否合理,一项不合格扣0.1分;
2、查床面积和床间距,一处不达标扣0.1分。
2、床位布局符合规定要求
0.5分
3
1、洗手设施完善
0.5分
1、病室入口处设有手不接触式水龙头流动水洗手设施。
新生儿病房院感质量评价标准 (10分)
新生儿病室(房)医院感染管理评估标准(1)
查看记录:现场提问2人
5.严格消毒灭菌常规:
(1)体温计一人一支,用后用消毒剂浸泡30分钟,清水冲洗备用。
(2)各种导管压舌板人次使用,用后浸泡消毒,高压灭菌。
⑶氧气混化瓶及导管等部件人次使用,连续使用24小时更换消毒:消毒后于燥保存。
3分
查看记录:现场提问2人
6.每季度对空气、物体表面、使用中的消毒剂浓度、灭菌物品进行监测。每季度对医护人员手进行
(区)等,有条件的可以设置哺乳室。建筑布局应当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有关规定,做到洁
污区域分开,区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并有明显标识,功能流程合理。
4分
现场查看
2.无陪护病室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3m2,床间距不小于1m。有陪护病室应当一患一房,净使用
面积不低于12m2o NICU每张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一般新生儿床位的2倍(6m∕
新生儿窒息复苏等基本技能和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控制技术,具备独立处置新生儿常见疾病的基本
能力。
新生儿病室护士要相对固定,经过新生儿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掌握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护理技能、
新生儿急救操作技术和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控制技术。
4分
查看培训证明材料
并现场考核
管理
制度
15分
1.建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明确。监控员应及时发现情况,及时向院感染监控部门上报,并采
8.病房内用空气动态消毒机定时消毒,严格室内清活卫生,除日常清洁卫生外,每周应有固定的卫
生日,室内环境无染源,无卫生死角。保洁工具要专用,并固定专门的水池或桶清洗,避免清洗环
节的污染和致病菌的传播。
3分
查看现场
9.特殊感染隔离
(1)医人员应随时了解患儿病情•,并对可疑感染患儿及时隔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科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标准(1)
儿科新生儿科病房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评价标准项目考核内容检查方法组织管理
1.感染管理规章制度落实。
2.医院感染监控小组履行职责。
3.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定期组织自查,并有相应考核,整改记录。
4.本科室医务人员每年参加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不少于4学时,有培训记录。
1.现场查看资料
2.提问医院感染控制基本知识环境管理
1.布局合理,洁.污明确标清。
设新生儿病室.重症监护室.隔离室.配奶室.新生儿沐浴室.治疗室等。
2.仪器.设备清洁消毒。
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要换(室内)工作服.工作鞋.戴帽子.口罩。
应当严格限制非工作人员进入,患感染性疾病者严禁入室。
暖箱.微量泵.输液泵•监护仪•蓝光毯(灯)等仪器每周清洁消毒,并登记。
3.手卫生规范。
配备流动水洗手设施,水龙头开关为非手触
式;洗手皂液,速干手消毒剂和干手纸巾配备齐全。
4.环境整洁,湿式清扫,空气清新。
玻璃.地面,用具等消洁无尘。
5.动态空气消毒机按规定使用,过滤网每年清洗1-2次(紫外线灯管每周一次),并有记录。
现场查看环境布局.手卫生设施和管理记录标准预防
1.工作人员穿工作时穿工作服,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按规定要求防护(戴帽子.口罩.手套.穿隔离衣.防渗透围裙等)。
2.诊疗不同病人前后应洗手或手消毒,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等应戴手套,脱手套后应洗手。
观察3-5名医护人员标准预防措施执行情况消毒隔离
1.严格消毒隔离制度。
2.感染与非感染分室,特殊感染采取隔离,诊疗先非感染后感染。
3.拟诊传染病据传染途径隔离。
4.进入体内用品一人一用一灭菌。
5.目标监测记录情况。
现场查看病房分配布局.一次性物品使用和管理记录医疗废物管理
1.按规定分类.密封保存.运送。
2.包装物与容器符合规定要求。
3.交接登记内容完整.资料齐全。
现场查看医疗废物分类处理和管理记录感染病例监测
1.发现医院感染病例,24小时内报告.登记。
2.出现医院感染聚集性成暴发时(短期內出现3例),应立即报告院感科.医务科,并及时组织调查和采取防控措施并做好调查的登记。
3.传染病报告率100%o
1.核查和漏报调查
2.查看医院感染病例报告登记卫生学监测
1.使用屮消毒剂监测:含氯消毒制等有效浓度监测每日一次,记录监测结果并保存。
2.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记录符合规定要求。
3.空气消毒机使用(紫外线灯管日常使用监测)记录。
现场测试消毒剂浓度,查看各项检测记录抗菌药物管理
1.有用药指征。
2.治疗性用药前培养。
3.种类选择合理,用量.用法恰当。
4.联合用药有指征。
随机抽选3-5位患儿病例查看抗菌药物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