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全国统一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2021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参考答案(Word可编辑版)

2021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参考答案(Word可编辑版)

2021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参考答案(最新版)-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处理-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全国Ⅰ)参考答案一、1-4 CBAA二、5-7 CBB三、8-10 DCD四、11.(1)现在成为百姓的祸害,使酷吏的过失,而劳民伤财并不是体恤百姓的根本方法。

(2)大多数忠心的臣子坚持道义,没有贰心,如果害怕皇帝的威严而不坚持正义,我即使死,也不改变我的志愿。

12.(1)体现的是一种作者始终无法排遣的郁郁不得志的苦闷,有极力想把这种苦闷暂时排遣的心情。

(2)“情”的角度:作者把他的细腻难以觉察的郁郁之情巧妙的融合在景物与动作的描写中,使全词勾勒的画面都隐隐浮现这种淡淡却无法排遣的情感。

“景”的角度:细风、斜柳、烟雨中春水和城中之花,这些景物无不与本词所表现的感情相契合,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寓情于景的功力。

13.(1)以为轮虽有槁曝使之然也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2)哀民生之多艰也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多歧路直挂云帆济沧海五、14.不畏困难,敢于向命运抗争。

用意:突出大西北环境的恶劣和人的顽强意志。

15.(1)大西北环境的恶劣与生命的顽强会让人经受历练而变得坚强。

(2)南方的环境过于温和比不上大西北更能让人经受历练和磨练意志。

16.表现手法:比喻、拟人、对比。

好处:形象生动,能够突出表现胡杨林的顽强意志。

17.以戈壁石来代表大西北将自己与大西北的感情浓缩于对一块戈壁石的感情上,以小见大,深化主旨。

六、18.①将惊悉改为获悉②将造访改为探望③将阁下改为您老④将馈赠改为敬献19.(1)必须删去的是⑤不能删去的是③④⑥⑦⑨⑩20.梦想轻盈,绮丽,就如一颗流星,划亮整个夜空。

现实真切,朴实,仿佛步步足迹,踏遍人生旅程。

七、作文。

略。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题,第Ⅱ卷5至14页,共150分。

考试时刻150分钟。

考试终止,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洁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教室.瑕疵.徜.徉不落窠.曰歌声粗犷.A. shǐzīcháng cháo kuàngB. shìeǐcháng kěguǎngC. shìeǐtáng cháo kuàngD. shǐzītang kēguǎ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融洽筹划名信片大象的鼻子——能曲能伸B.按语沉湎泊来品斑马的脑袋——头头是道C.宣泄鄙薄炒鱿鱼耗子啃书本——蚊文嚼字D.装帧针贬挖墙角冰粘煮黄连——同甘共苦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约英雄全训华守墓37年的陈健,获得了“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的称号。

评委会给他的颁奖词是:一个生者对一个死者的承诺,只是良心的自我,然而他却为此坚守37年,舍弃了妄图、幸福和骨肉亲情。

火红的时代背景,他身上有古典意识的……A.约束淡去风范B.制约忘却风范C.约束忘却风尚D.制约淡去风尚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一句是A.大英博物馆近来因财力吃紧,裁减工作人员,与中国文物有关的职位首当其冲....,如此,中国文物的巡展活动自然难以开展。

B.有的国家靠“采购”外籍运动员提高在国际赛事中的名次,使本土选手减少了在更高舞台上历练的机会,这真是买椟还珠....。

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版)(1)

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版)(1)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于人文研究来说,计算方法以往只是作为辅助手段而存在的,而今天已取得了不可替代的地位。

一种新的人文研究形态应运而生,这就是“数字人文”。

学者莫莱蒂曾设想一种建立在全部文学文本之上的世界文学研究,人们必须借助计算机对大规模的文学文本集合进行采样、统计、图绘,分类,描述文学史的总体特征,然后再做文学评论式的解读。

为此,他提出了与“细读”相对的“远读“作为方法论。

弄清计算机的远读与人的细读之间的差别,不仅能使我们清晰地界定计算方法在人文研究中的作用,而且可以帮助我们重新确立人的阅读的价值。

计算机是为科学计算而创造出来的,擅长的是“计数”,而非理解。

要处理自然语言文本,计算机必须先将文本置换成便于计数的词汇集合,或者用更复杂的代数模型和概率模型来表示文本,这一过程被称为“数据化”。

数据化之后所得到的文本替代物(集合、向量、概率)虽然损失了原始文本的丰富语义,但终究是可以计算的了。

不过,尽管计算机能处理海量的语料,执行复杂的统计、分类、查询等任务,但它并不能理解文本的内容。

远读是数字人文的基石。

大规模的文本集合上的远读,基本上可以归为两类:一是对文本集合整体统计特征的描述,一是对文本集合内在结构特征的揭示。

例如,数字人文学者米歇尔等人对数百万册数字化图书进行多种词汇和词频统计,以分析英语世界的语言演变,这属于前者;莫莱蒂用地图、树结构来分别展示文学作品的地理特征和侦探故事的类型结构,这属于后者。

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版)

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版)

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Ⅰ)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9 分)1.(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

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

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神形式。

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

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

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它可以解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要。

质、押是借贷的担保形式,由质库、解库等机构经营。

质属于动产担保,它必須转移动产的占有;押属于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契约交付债权人即可。

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

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在典期内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出典人也不必向典权人支付利息。

宋代的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存在着通货紧缩现象,故赊买赊卖行为也很普遍,几乎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除买赊卖。

从实际效果看,它解决了军需、加强了流通,更重要的一点,它对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对货币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社会中货币供给和流通状况不尽理想,表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钢铁钱细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其结果是抑制了经济发展。

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纸币和印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出现了诸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

茶引、盐引要求相关人员先用粮草或现钱的付出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凭此类纸质信用工具异地兑取现钱或政府专卖货物。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及答案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及答案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机器学习是一种人工智能技术,它通过设计算法,让计算机可以从有限的观测数据中分析并获取规律,然后利用“学习”到的规律对未知数据进行预测,从而帮助人们完成应用任务。

运用机器学习解决应用问题,一般包含如下几步:首先是对观测数据作预处理,然后是从观测数据中提取有效特征并对特征进行转换,最后是构建函数并利用它进行预测。

传统的机器学习主要关注预测函数的构建,至于特征,则一般是通过人为地设计一些准则,然后根据这些准则从观测数据中获得。

对机器而言,这可看作是一种“浅层学习”。

由于浅层学习有时不能很好地获得有助于提升预测准确率的特征,“深度学习”应运而生。

深度学习需要构建具有一定“深度”的模型,让机器自动从观测数据中学习到有效的特征,帮助提升预测的准确率。

“深度”与数据处理过程的组件数量密切相关,深度模型的原始输入与输出结果之间有多个组件,每个组件都会对数据进行加工,并影响后续组件。

当得到最终的输出结果时,我们并不清楚每个组件的贡献是多少,判断每个组件对输出结果的影响称为“贡献度分配”问题。

以下围棋为例,每当下完一盘棋,我们会思考哪几步棋导致了最后的胜利或失败,判断每一步棋贡献的多少就是贡献度分配问题。

该问题在深度学习中至关重要,解决起来也非常困难。

目前,深度学习大多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来实现。

人工神经网络内部包含多个层次,正好能满足深度学习的“深度”需求。

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快速发展,其所使用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从早期的五至十层增加到目前的数百层,这极大提高了特征提取与转换的能力,也使预测的准确率随之上升。

深度学习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模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诸多领域并取得了重大突破。

我们要想在方兴未艾的科技革命中占有先机,牢固掌握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是必要条件。

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机器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从数据中寻找到某种规律。

202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答案详解)

202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答案详解)

【最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字形与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养殖业、与日剧增、便笺.(jiān)、独辟蹊.(xī)径B.醉醺醺、席不暇暖、泥淖.(nào)、向隅.(yú)而泣C.滥摊子、自由竞争、卷帙.(dié)、运筹帷幄.(wò)D.颤巍巍、信笔涂鸭、蠹.(dù)虫、湮.(yīn)没无闻2.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几年,食品药品在安全方面出现的问题被媒体曝光,不同职能部门各管一段的监管模式也因此受到了社会的质疑。

B.第九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在北京永定河西岸盛大开幕,对于513公顷的园博园,为了方便游客,专门开设了电瓶车专线。

C.据世界黄金协会分析,【最新】春节前后中国黄金需求高涨的原因,主要由于消费者对中国经济前景充满信心所致。

D.日前,交通管理部门就媒体对酒驾事故的连续报道做出了积极回应,表示要进一步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

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①文学艺术创造来源于生活,作家塑造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为创作而形成的。

②一辆运载盐酸的货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侧翻事故,交通、消防部门的人员迅速赶赴出事现场,并做出了紧急。

③保险丝是电路安全的报警器,当电路里的电流超过允许值时,保险丝就会,从而切断电源,保障线路和电器的安全。

A.原形、处置、融化B.原型、处治、融化C.原型、处置、熔化D.原形、处治、熔化4.给下面语句排序,衔接恰当的一项是()①因为较弱的电磁辐射,也会对人的神经系统与心血管系统产生一定的干扰。

②人的大脑和神经会产生微弱的电磁波,当周围电器发出比它强数百万倍的电磁波时,人的神经活动就会受到严重干扰。

③即使在不太强的电磁波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人也会受到影响。

2021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1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语文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认真阅读下面材料,然后完成1-5题。

材料一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与月球自转的周期相同,所以月球的一面总是背对着地球,这一面称为月球背面。

人类在地球上始终无法看到月球背面。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包括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成功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并开展就位探测和巡视探测。

人类此前的所有登月活动都是在月球正面完成的,嫦娥四号创造了历史。

嫦娥四号着陆于月背的南极——艾特肯盆地。

与相对平坦的月球正面不同,月背地形更为复杂,几乎全是环形山和古老的陨石坑,更接近月球最原始的面貌。

玉兔二号在月背巡视,开展地形地貌测量、浅层结构和矿物成分探测,将为人类研究月球矿物质结构和太阳系起源提供更为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同时,由于月球自身对月背形成天然的屏障,没有来自地球的各种辐射干扰,可以为各类天文观测提供难得的纯净环境,填补地面射电观测的诸多空白。

在嫦娥四号探测器登陆月背之前,前苏联与美国虽然已完成了月背的成像工作,但一直没有航天器造访这片古老的神秘之地,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通信障碍。

由于月球自身的阻挡,地球上的测控站无法与月背建立无线电通信联系,也就无法对着陆月背的航天器进行测控。

为解决这一难题,必须建立一座连接地球和月背的通信基站。

经过专家们的反复论证,最终决定在环绕“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Halo轨道上放置一颗“鹊桥”中继星。

“地月拉格朗日L2点”是地月系统中的五个平动点之一,位于地球至月球连线的延长线上,与地球、月球的位置相对固定。

L2点特殊的动力学特性和在三体问题中相对固定的几何位置,决定了它在停泊中转、中继通信、天文观测、星际转移等深空探测任务中,具备独特的工程应用价值。

“鹊桥”中继星是我国也是世界首颗地球轨道外的专用中继卫星,2018年5月21日发射后,在地面的控制下,完成了地月转移、月球借力转向、Halo轨道捕获等关键控制,成功实现了沿Halo轨道的飞行。

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北京卷〕语文本试卷第I卷和第II 卷两局部,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前须知:1,考生务必将答案打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准考证号,然后再用2B铅笔将与准考证号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3,答题卡上第I卷必修用2B铅笔作答,将选中项涂满涂黑,黑度以遮住框内字母为准,修改时用橡皮擦除干净。

第II卷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未在对应的答题区作答,未在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或超出答题区域作答的均不得分。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以下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诠释出其制胜瞩.〔zhǔ〕目人才荟.( kuài )萃B.杀戮宁静致远莅.(wèi )临鸢.( yuān )飞鱼跃C.平添励精图治缜.( zhěn )密鹬.( yù)蚌相争D.松弛老奸巨猾揣度.( duó) 深陷囹圄.( wú)2.依次填入以下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逐步推广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能源,是_环境恶化的正确选择。

②随着人们自律程度的不断提高,过去有些需要用铁栏杆来维持_的地方,现在只要拉绳或画线就行了。

③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画大师张干千,人物、花鸟、鱼虫、走兽无一不精,尤其_画山水A.遏制次序善于B.遏制秩序擅长C.遏止秩序擅长D.遏止次序善于3.以下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马金凤幼年从艺时嗓音毫无优势,后来却以清亮著名,耄耋之年....行腔依然高亢悦耳,她81年的舞台生涯中有多少值得探寻的奥秘啊!B“魔幻现实主义大师〞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名著?百年孤独?,一度在国内各大书店杳无踪迹....,据说是因为版权问题。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全国甲卷)真题及参考答案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据我知见,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是近代西学东渐以来第一部以“中国目录学史”命名,全面、系统研究中国目录学发展历史的学术专著。

与传统的、具有目录学史性质的著作相比,显然受到西方现代学科理论建构的影响。

《中国目录学史》以主题分篇,每篇之下各有若干小节,全书凡十篇。

它不像通常写专史那样,从古到今划分几个发展时期,通过揭示各个时期的特点来展现历史全貌。

姚名达把他组织中国目录学史的方法称作“主题分述法”,其义就是“特取若干主题,通古今而直述,使其源流毕具,一览无余”。

为什么不用通常的叙述方法来写中国目录学史?因为在他看来,中国目录学虽然源远流长,但发展进程中“时代精神殆无特别之差异”,就是说二千年来目录学形态在本质上没有跳出刘歆开创的模式;硬要划分时期,区别特点,“强立名义,反觉辞费”。

关于这个问题当然可以见仁见智,中国目录学史也未尝不可用“断代法”来编写(吕绍虞《中国目录学史稿》即用分期断代法论述),但我们对他敢于学术创新的肯定是无须见仁见智的。

问题在于,姚名达的方法是能够、又怎么能够让中国目录学“源流毕具,一览无余”呢?其实作者知道这样做也有不足,他说:“盖既分题各篇,则不能依时代为先后,故忽今忽古,使读者迷乱莫明,尤其大患。

”利弊相权,怎么处理?姚名达的理念是:“体例为史事所用,而史事不为体例所困”;具体对策是:“依史之所宜,采多样之体例”。

就是说,各篇采用适宜各自主题的体制,而不强求一律。

《叙论篇》《结论篇》两篇分居首尾。

《叙论篇》首先对“目录”“目录学”等基本概念加以定义,并对古往今来的目录做了分类,在一一分析目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后,又划定了目录学的研究范围,末了详细阐明本书框架结构的组织方法,及其所本的学术理念。

提纲挈领,宣示宗旨,很符合现代学科的规范。

《结论篇》以极短篇幅,阐述他对古代、现代和未来目录学的感想和希望,实际上也是其基本观点的提炼和总括。

北京市2021年高考语文试卷和答案解析

北京市2021年高考语文试卷和答案解析

2021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卷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机器学习是一种人工智能技术,它通过设计算法,让计算机可以从有限的观测数据中分析并获取规律,然后利用“学习”到的规律对未知数据进行预测,从而帮助人们完成应用任务。

运用机器学习解决应用问题,一般包含如下几步:首先是对观测数据作预处理,然后是从观测数据中提取有效特征并对特征进行转换,最后是构建函数并利用它进行预测。

传统的机器学习主要关注预测函数的构建,至于特征,则一般是通过人为地设计一些准则,然后根据这些准则从观测数据中获得。

对机器而言,这可看作是一种“浅层学习”。

由于浅层学习有时不能很好地获得有助于提升预测准确率的特征,“学习”应运而生。

学习需要构建具有一定“”的模型,让机器自动从观测数据中学习到有效的特征,帮助提升预测的准确率。

“”与数据处理过程的组件数量密切相关,模型的原始输入与输出结果之间有多个组件,每个组件都会对数据进行加工,并影响后续组件。

当得到最终的输出结果时,我们并不清楚每个组件的贡献是多少,判断每个组件对输出结果的影响称为“贡献度分配”问题。

以下围棋为例,每当下完一盘棋,我们会思考哪几步棋导致了最后的胜利或失败,判断每一步棋贡献的多少就是贡献度分配问题。

该问题在学习中至关重要,解决起来也非常困难。

目前,学习大多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来实现。

人工神经网络内部包含多个层次,正好能满足学习的“”需求。

近年来,学习技术快速发展,其所使用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从早期的五至十层增加到目前的数百层,这极大提高了特征提取与转换的能力,也使预测的准确率随之上升。

学习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模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诸多领域并取得了重大突破。

我们要想在方兴未艾的科技革命中占有先机,牢固掌握以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是必要条件。

材料二人脑神经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组织,包含几百亿个神经元。

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没有物理连接,它们通过突触进行互联来传递信息。

神经元可被看作是只有兴奋和抑制两种状态的细胞,突触将一个神经元的兴奋状态传至另一个神经元。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共8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都正确的一项是()A.辍笔谈笑风生间.(jiàn)或李代桃僵.(jiáng)B. 针灸仗义执言蹙.(chù)额毛骨悚.(sòng)然C. 蹂躏再接再励檄.(xí)文百舸.(gě)争流D.垫付绿草如茵游说.(shuǐ)乳臭.(chòu)未干2.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A.据悉;一种新型的袖珍电脑将亮相本届科博会;它采用语言输入、太阳能供电;具体高雅、时尚、方面、环保的功能和作用。

B.依据欧洲银行已完成的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各国接受测试的91家大小银行;只用7加未能符合规定的6%的一级资本比率。

C. 老北京四合院处于皇城天子脚下;受到等级制度的严格约束;在形制;格局方面难免会用千篇一律;显得呆板而缺乏创意。

D. 大型情景剧音舞诗画《天安门》;一开就采用“幻影成像”与舞台真人的互动;营造远古“北京人”穿越时空向人们跑来。

3.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词语;正确的一项是()菜籽油含有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等三种人体________的脂肪酸;还有油酸。

籽油能______胆固醇在小肠的吸收;还能促进肝内胆固醇的降解和排出;因此;对______心血管病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A.必须抑止防治 B.必须抑制防止C. 必需抑止防治D.必需抑制防止4.在文中横线出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时是()如果有黑洞撞向地球;那么__________。

当然;你听到的不是声波;而是引力波;因为_______。

当黑洞靠近时;引力波会“挤压”内耳骨;产生类似照相机闪光灯充电是发出的咝咝声。

尽管天文学家认为;_________;但正常情况下;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全国统一考试试卷)本试卷共8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 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辍笔谈笑风生间(ji__224;n)或李代桃僵(ji__225;ng)B. 针灸仗义执言蹙(ch__249;)额毛骨悚(s__242;ng)然C. 蹂躏再接再励檄(___237;)文百舸(gě)争流D.垫付绿草如茵游说(shuǐ) 乳臭(ch__242;u)未干2.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A.据悉,一种新型的袖珍电脑将亮相本届科博会,它采用语言输入.太阳能供电,具体高雅.时尚.方面.环保的功能和作用.B.依据欧洲银行已完成的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各国接受测试的91家大小银行,只用7加未能符合规定的6%的一级资本比率.C. 老北京四合院处于皇城天子脚下,受到等级制度的严格约束,在形制,格局方面难免会用千篇一律,显得呆板而缺乏创意.D. 大型情景剧音舞诗画《天安门》,一开就采用〝幻影成像〞与舞台真人的互动,营造远古〝北京人〞穿越时空向人们跑来.3.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菜籽油含有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等三种人体________的脂肪酸,还有油酸.籽油能______胆固醇在小肠的吸收,还能促进肝内胆固醇的降解和排出,因此,对______心血管病的发生有一定作用.A.必须抑止防治 B.必须抑制防止C. 必需抑止防治D.必需抑制防止4.在文中横线出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时是( )如果有黑洞撞向地球,那么__________.当然,你听到的不是声波,而是引力波,因为_______.当黑洞靠近时,引力波会〝挤压〞内耳骨,产生类似照相机闪光灯充电是发出的咝咝声.尽管天文学家认为,_________,但正常情况下,__________.① 引力波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们②你会听到它悄然逼近的声音② 引力波是听不到④声波在真空中无法传播A.②③①④ B. ②④①③ C. ③②①④ D. ③①④②5.下列有关文字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创作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与中国元朝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二者同属戏剧艺术.B.杜甫的《蜀相》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都是咏史抒怀诗词的代表作,前者借诸葛言志,后者托周瑜抒怀.C.从先秦《诗经》《楚辞》到唐宋诗词,再到明清诗文,作品的句式呈现以下共同特点:多用对偶,骈散相同,错落有致.D.《聊斋志异》叙述的一些故事从内容上说是荒诞的.超现实的,但书中的许多细节又极具真实感,细腻而生动.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李疑者,居通济门外,闾巷子弟执业造其家,得粟以自给.故贫甚,然独好周人急.金华范景淳吏吏部,得疾,无他子弟.人殆之,不肯舍.杖踵疑门,告曰:〝我不幸被疾,人莫舍我.闻君义甚高,愿假榻.〞疑许诺,延就坐,汛室,具床褥炉灶居之,征医师视脉,躬为煮糜炼药,旦暮执手问所苦.既而疾滋甚,不能起,溲矢污衾席,臭秽不可近.疑日为刮摩浣涤,不少见颜面.景淳流涕曰:〝我累君矣.恐不复生,无以报厚德,囊有黄白金四十余两,在故旅邸,原自取之.〞疑曰:〝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景淳曰:〝君脱不取,我死,恐为他人得,何益?〞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携而归,在见好就收囊,志其数而封识之.数日,景淳竟死,疑出私财,买棺殡于城南聚宝山.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往书召其二子至.及二子至,取囊按籍而还之.二子以米馈,却弗受,反赆以货,遣归.平阳耿子廉械逮至京师,其妻孕将育,众拒门不纳,妻卧草中以号.疑问故,归谓妇曰:〝人孰无缓解,安能以室庐自随哉!且人命至重,倘育而为风露所感,则母子俱死,吾宁舍之而受祸,何忍死其母子?〞俾妇邀以归,产一男子.疑命妇事之如疑事景淳,踰月,始辞支去,不取其报.人用是多疑名,士大夫咸喜与疑交. 见疑者皆曰:〝善士,善士!〞疑读数为文亦可观,尝以儒举,辞不就,然其行最著.太史氏曰:吾与疑往来,识其为人,非有奇伟壮烈之姿也,而其所为事乃有古义勇风.语曰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吾伤流俗之嗜利也,传其事以劝焉.〞(取材于宋濂《文宪集_李疑传》)注:①执业:指捧书求其,犹言受业.②汛室:汛,洒水.汛室,指打扫房间.6.下列词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闻君义甚高,愿假榻假:借用B.景淳竟死竟:居然C.反赆以货,遗归赆:赠送D.人用是多疑名多:称赞7.下列各组词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仗踵疑门,告曰拄杖走到张疑门前,对他说B.不少见颜面没有稍微路出一点不情愿的脸色C.志其数而封识之记录了(钱财)的数量,并封起来做了标记D.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把封起来装有金银的包裹寄送给景淳家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章的一项是( )A.李疑教书为业,生活清贫,却深明大义,急人之急,却不取回报.B.范景淳深受感动,并且感恩图报,一定要把自己的钱财送给恩人.C.李疑不顾自己可能受祸,坚持照顾一位孕妇,但此人却不知感恩.D文章作者有感于世俗的唯利是图,鼓励人们向善,因此写了本文.三.本大题共有4个小题,共30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1题.柳堤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十里笼睛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10.(7分)①下列对本事的赏析,不正确的是(3分)A.一二句点题,写〝春江〞暗含江边之〝堤〞,写〝密树〞点出堤上之〝柳〞.B.三四句承题,〝十里〞承〝春江〞,写堤长;〝千条〞承〝密树〞,状柳茂.C.三四句写柳堤晴日的静景,五六句写雨天的动景,以静写动,借静衬动.D.〝啼莺〞〝飞燕〞〝风暖〞〝落花〞具体生动的描绘出暮春世界的美丽景色.②雨本无香味,但诗人在〝雨香飞燕促〞中却说雨〝香〞,这是用嗅觉来变大触觉和视觉的修辞方法.下列诗句中〝香〞子的运用和本诗类似的两项是(4分)A.花经宿雨香难拾,莺在豪家语更娇.(唐__183;郑谷《阙下春日》)B.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宋__183;杨朴《莎衣》)C.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错.(宋__183;刘子翚《海棠花》)D.映日暖云流似水,浥尘香雨润如膏.(明__183;邱睿《都城春日》)11.这首诗运用了由景及理的写法,这种写法在王之涣《登鹤雀楼》(白日依山尽).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等诗中也有体现.人选上述诗歌中的一首,也可选取其他诗作,具体说明期中景和理的内容,并分析景理之间的关系.(不少于150字)(10分)12.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5分)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之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头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如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取材于《战国策.秦策》)13.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其中4道题).(8分)①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_______,则______.(《荀子.劝学》)2城阙辅三秦,_______.与君离别意,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③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夜喜雨))④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⑤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5题.《内经》理论体系的形成,是先人们在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生活与医疗实践中,仰观天象,俯观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结果.《内经》理论体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 _____________《内经》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内经》的脏象理论认为,人体以五脏为中心组成五个功能系统,通过经络,将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成一个有形才能有神;神是形的生命体现,形没有神的依附就是徒存躯壳.形神和谐是健康的象征,形神失调是疾病的标志.《内经》从整体认识人体的基本观念出发,要求医生在诊治疾病中不仅着眼于疾病局部的情况,而且重视整体对局部的影响;不仅注意人体本身的变化,还要联系自然社会坏境因素对人体的影响.《内经》就是这样指导古人探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二. 《内经》理论体系十分注意辩证的眼光看待生命活动.古代阴阳学说认为,人体阴阳对立,双方在矛盾运动中此消彼长,此盛彼衰,不断维持动态平衡.〝阳化气,阴成形〞,从有型物质转化为无形物质,是〝化气〞的过程,是〝阳〞作用的结果;从无形物质转化为有形物质,是〝阴〞作用的结果.一旦阴阳失和,即是病态.〝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内经》理论体系就是运用阴阳对立统一的观点来分析.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的.三. 《内经》说:〝夫候之所拍选道之所生.〞〝候〞,是表现于外的各种现象.征象;〝道〞,是法则和规律的意思.说明根据事物的外在表现,可以总结出事物变化的法则和规律.《内经》关于生命本质及其规律的认处,共要是通过对自然现象和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总结.概况而来.〝道〞源于〝候〞,天道玄远,神妙莫测,但可以通过气象.物候的观察,总结大自然变化的规律.同样的道理,人体的脏腑藏匿于体内,医生无法了解其生理活动情况,但可以通过观察活活体表现在外的理病理现象,来把握生命活动的规律.《内经》现有几十种文字的翻译本,已流传于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其研究和应用也相当广泛.1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生命的〝神〞如果脱离了〝形〞而独立存在,则形神失调,人体就会产生疾病.B人体所表现出来的生理病理现象,取决于自然社会环境因素对人体所产生的影响.C阴阳学说认为有形物质为阳,无形物质为阴,要防止阴阳此消彼长.此生必衰.D自然规律可通过观察气象物候来总结,生命活动规律可通过人体外部征象来把握.15. 在文中横线处分别拟写本段的小标题,每个小标题要能正确概括该段内容的含义.(没小标题不超过15字)(5分)五. 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心灵的篝火张海迪我写这部长篇时很多次都在想,人们最好在下个千年翻看这部小说.我不是什么预言者,但我坚信,我在这本书里所描述的关于攀登雪山峰顶的一些艰险,到那时也许就不存在了,人们很容易就能登上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的山顶上已有了我们的研究站点,如同昨天和今天在南极建立的长城站.珠穆朗玛峰上的站点最好也叫长城站——世界上最高的长城站.不过我也在想,假如8848米不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世界上还有什么高峰要攀登呢?只要地壳不变动,8848米将是有限的数字和高度,而人类的探索精神则是无限的.人类总是想超越极限,却又被无数的障碍阻挠,劈开了重重叠嶂,人也就跨越了千山万水.开始写这部书时,我总感到有一种无形的束缚,它始终不让我的想象展开翅膀到无边无际的天地里翱翔,可我说不清那紧紧束缚自己的是什么.我常常被这种困惑搅扰,同时也为超越困惑,获得心灵的解放不懈地寻找飞往更大空间的方向.我为此等待了很多年.有一天,我终于看见了梅里雪山!接下来的很多个夜晚,我都是在网上度过的,我被迷住了.那里有成百上千条关于梅里雪山的文字介绍,还有很多绮丽的风光图片,于是我看见我的一个主人公回头对我笑了,在此之前,我一直让他在一个不知名的空旷地带徘徊,在本书里他是梅里雪山的攀登者.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海拔只有6740米.可它的地理环境却很复杂,山上终年积雪,陡峭的山体,风化的岩石,还有瞬息万变的气候,会让攀登者突然陷入绝境.卡瓦格博至今还是一座人类未及山顶的处女峰.只要人们达不到顶峰,它就永远是一个神秘的向往,一个神秘的存在.人们可能还记得1991年中日联合登山队的惨剧,十七个登山勇士无一人生还.为什么鲜活的生命要去荒无人烟的地方,在那里经受暴风雪的袭击,面临雪崩随时发生的危险,陷入人生的绝境?天光黯淡,无边的黑夜,厚厚的积雪,看不见一线星光,周围也没有篝火,不灭的只是心灵的篝火,最后那火也覆盖在冰雪之中……当太阳重新照耀时,冰盖上又多了几座新的冰雕,他们的面容都十分安详,好像还在酣睡,却再也醒不过来了……也许在多年之后,地球进一步演化,它变暖了,冰川坍塌,雪山融化,十七个勇士还会获得新生.他们会站起来,抖掉身上的积雪,掏出揣在胸前的旗帜,迎风抖开,一簇火红猎猎地飘舞着,发出哗啦啦的脆响.他们看见远处美丽的城市,葱茏的绿树,盛开的鲜花,一座高大建筑物的计时牌上清晰地显示着:3000年某月某日……我想这丝毫无损他们千年之前攀登高峰的意义.物质是坚实的,如同大地,而精神则如同天空或宇宙,是柔软的,无尽头的空漠.人的脑实质就是这种天空或宇宙,有限与无限都在其中,人的脑实质是比自然界的宇宙还要广阔的.无穷尽地开拓成为人类永生永世的寄托.西西弗斯整日推着一块大石头上山,其实是一个哲学寓言,它是时间与空间的规则——周而复始,永无止境.我写这部长篇也是一种攀登,如同真正的登山者,一次次向高峰冲击,又一次次撤退,回到大本营,回到平淡无奇的生活中.这种攀登让我的体力和精力消耗很大,在经历了四十年的病痛之后,身体瘫痪部位的肌肉萎缩了,我越来越难以支撑自己,总有一种明天就会因疲惫而死去的感觉.其实,我对长篇小说的创作已经力不从心了,激情常被肉体的麻木疼痛和精神的忧郁绝望掩埋……我想这将是我最后的一部长篇小说了……精神攀登的路途异常艰苦,我有时也畏惧,害怕路途遥不可知,但冥冥之中又仿佛看见我的主人公在远处等待,等待我给他们一个结局.我有时急于接近他们,有时又小心翼翼地避开,我怕我笔下的主人公会在途中遭遇不测,也怕有的人会因为我给他们的结局而失望.其实我是清楚的——生命永远不会完结,我们的攀登也是如此.(取材于张海迪长篇小说《绝顶》的前言,有删改)注:张海迪,当代作家.1995年生于济南,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胸部以下失去知觉.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作者坚信当下个千年到来,珠穆朗玛峰的山顶上已建立起〝长城〞研究站点的时候,人类将无高峰可攀.B.前四段以黯淡的天光.无边的黑夜烘托〝心灵的篝火〞;〝覆盖在冰雪中〞则暗指十七勇士生命的终结.C.时至3000年,地球变暖,冰雪融化,勇士重生;作者在一个想象的情境中,寄寓了自己美好愿望.D.最后一段作者流露出对笔下人物有时想接近,有时欲避开的复杂心态,在〝怕〞的背后是对人物的挚爱.E.本文可以看作是关于《绝顶》的创作谈,交代了小说主人公的生平背景,同时也折射出作者的心路历程.17.梅里雪山在作者的小说创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文意,谈谈这些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18.作者为自己的小说取名〝绝顶〞,结合这篇前言,说说作者所理解的〝绝顶〞包含了哪几层内涵.(5分)19.中国古代神话中有〝夸父追日〞的故事:〝夸父与日逐走……道渴而死,充其仗,化为邓林(树林).〞有人认为,文中殉难的登山者有如追日不得的夸父,是当代社会中的悲剧英雄.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谈谈你自己的看法.(不少于200字)(10分)六.本大题1小题,共60分.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老计一个人工作在大山深处,负责巡视铁路,防止落石.滑坡.倒树危及行车安全,每天要独自行走二十多公里.每当列车经过,老计都会庄重的敬礼.此时,列车也鸣响汽笛,汽笛在深山中久久回响……大山深处的独自巡视,庄重的敬礼,久久回响的汽笛……,这一个个场景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在材料含义范围之内,自定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_北京高考语文试卷答案及简析一,基础知识1.【答案】A【解析】B仗义执言,蹙(c__249;)额,C再接再厉,百舸(ɡě)争流,D绿草如茵,乳臭(_i__249;)未干.2.【答案】C【解析】A〝高雅.时尚.方便〞不属于〝功能和作用〞,搭配不当.B〝依据……结果〞或〝……结果显示〞保留一个即可,句式杂糅.D〝营造〞缺少宾语中心语,成分残缺.3.【答案】D【解析】〝必须〞只能做状语不能做定语,因此第一空只能是〝必需〞.〝胆固醇在小肠的吸收〞只能〝(控)制〞不能〝(制)止〞,因此第二空只能是〝抑制〞.第三空所支配的宾语是〝心血管病的发生〞,中心语是〝发生〞,〝发生〞只能〝防止〞但没法〝防治〞.4.【答案】B【解析】此题先看选项,第一空只有②③两种可能,比较之下,必然选②,排除C.D.再看第二空,只有③④两种可能,但如果填入③,则这一句内部已经前后矛盾,因此只能填④,由此即可得到正确答案.5.【答案】C【解析】〝多用对偶骈散相间〞不是前述所有文学体裁的共同特点,例如〝骈散相间〞就不能用以形容《诗经》和唐诗等体裁.二,文言文阅读6.【答案】B【解析】此处〝竟〞应该是表示结果的副词〝终于〞〝最终〞〝终究〞,而并不表示出乎意料,因此不可能是〝竟然〞.7.【答案】D【解析】A两个〝舍〞都是动词〝收容〞〝安置〞的意思.B两个〝然〞都是转折连词〝然而〞〝但是〞.C两个〝为〞都是表被动的介词〝被〞.D前〝以〞是表反问的〝何以……为〞结构的一部分,〝何以报为〞就是〝要回报干什么呢〞的意思,后〝以〞表修饰.尽管前〝以〞不好翻译,但后〝以〞用法比较明确,用代入比较法即可知道两〝以〞不同.8.【答案】D【解析】〝寄其里人家〞译为〝寄送给景淳家〞有误.从下文可知,李疑是写信让范景淳的两个儿子来取包裹的,因此之前肯定没有寄送包裹的事情.此处的〝寄〞是〝寄存〞的意思,〝其里人家〞指的是李疑的邻居家.9.【答案】C【解析】文中说〝不取其报〞是说李疑不要这个妇人报答,不是〝此人不知感恩〞.三,诗词鉴赏.断句.默写10.①【答案】C【解析】三四两句并非纯写晴天景色,十里笼晴苑是化用〝台城柳〞典故,千条锁故营则是暗指〝细柳营〞,这两句主要目的是为了扣住〝柳〞这一咏写重点.五六两句也不仅是雨天景色,〝风暖落花轻〞应是晴天.更重要的问题是三四五六四句的手法绝非以静衬动,因为其中动景是飞燕落花,但本诗的核心书写对象则是柳,如果说成是以静衬动,则是以柳树去衬托飞燕落花,主次完全颠倒了.相反,此处应是以动衬静.②【答案】DE【解析】读题干可知,本题需要选出的是用〝嗅觉〞表达〝触觉〞和〝视觉〞,因此即使考生不了解〝通感移觉〞的概念,也应该知道此〝香〞绝非嗅觉上的香味.选项ABC写的都是真实的花香,因此全部排除.11.【答案】略【解析】本题在题干要求里需要答出两层次要点:1,任选上文一首诗或自选另一首诗,归纳概括出诗中的〝景〞和〝理〞分别是什么内容;2,在此基础上分析〝景〞与〝理〞之间的逻辑联系,为什么从这部分内容可以过渡到下一层意思.考生须答全两个层次,并且注意语言文字的流畅表述和层次感.字数需要达到要求.12.【答案】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之.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如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解析】上下文意思并不难懂,可以直接凭意思和修辞等断句.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除之未必已也〞的也字断到下半句,断成〝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就错了.此外并无难点.13.【答案】①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知明而行无过矣②风烟望五津,同是宦游人③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④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⑤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⑥则游者众,则至者少四,社科文阅读14.【答案】D【解析】原文说神不能脱离形体单独存在,A选项中却以神单独存在为前提进行推导,因此错误;B选项的〝取决于〞概括不当,原文只说外在环境有影响,但不是决定性因素;原文中说要防止的是阴阳失衡,阴阳此消彼长是古代阴阳学说认定的基本观念,无法防止,C选项描述不当.15.【答案】1,从整体认识人体,强调整体的影响;2,采取阴阳对立统一的辩证眼光;3,从外部现象观察总结生命规律【解析】答案表述不唯一,只要能概括清楚三个段落的大意即可.注意不要超出字数.五.散文阅读16.【答案】AE【解析】A选项,原文中作者说坚信千年后攀登雪山已不再艰难,并没有说人类将无高山可攀;文中并无对小说主人公生平背景的详细交代,因此E选项错误.17.【答案】梅里雪山对于作者的创作有如下三点作用:1,让作者突破了原有的写作束缚,启发了一个飞往更高空间的方向;2,成为了小说中故事发生和主人公活动的环境背景;3,在梅里雪山曾经发生过的17人遇难的惨剧同样启发了作者的思考.【解析】本题其实就是文章内容要点概括题,只需要在文章中寻找提到梅里雪山的段落并加以概括即可.18.【答案】在作者理解中,为小说命名的〝绝顶〞包含如下几个层次的含义:首先,绝顶是指小说中主人公希望攀登的梅里雪山绝顶;其次,从攀登雪山中抽象出的〝绝顶〞,象征着人们在人生中不懈追求希望超越的极限;最后,作者也把创作这部小说当做自己写作生涯的〝绝顶〞,它或许是最后一部作品,而作者仍试图翻越.【解析】本题应该算是内容概括和重要词语含义两个题型的融合.5分是一个很暧昧的分值,可能是答两点,也可能是答三点,从本文来看,答三点较为稳妥.第三层意思可能比较难以发掘,作者在最后三段的说法可以为我们提供佐证.19.【答案】略【解析】本题首先要联系原文,谈谈对殉难登山者的身份性质的感受,然后再联系现实,对〝当代社会悲剧英雄〞进行一番理解,由此,我们可以将二者进行比较,并得出结论.题干中的〝有人认为〞只是一种观点,考生可以选择支持也可以选择反对,只要通过上文的二者比较能够言之成理地得到自己的答案即可.六,作文20.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