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学案
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学案
学习目标:1、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能将文中句子准确译成现代汉语。
重点、难点:重点:准确解释重点实词,准确译成现代汉语难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课前导学: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战争不断,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
孟子主张人和治国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学习孟子先苦后甜的思想.课堂导学:一、自主学习,依据注释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然后合作交流句子翻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3.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4.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6.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二、练习反馈①、通假字1、亲戚畔之( )2、曾益其所不能() 3衡于虑( ) 4、法家拂士( )②、一词多义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环而攻之而不胜 B.域民不以封疆以天下之所顺C.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D.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孙叔敖举于海③.课文默写。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地利不如人和。
2、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夫环而攻之,;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3、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米粟非不多也;,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导学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二、学习重难点 (2)三、预习检测 (2)四、中心思想 (3)五、段落划分 (4)六、写作手法 (5)七、读文感知 (6)八、经典语句解读 (7)九、预习检测答案 (9)十、全文翻译 (10)一、学习目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古文,是孟子政治主张的集中体现,强调了道义在政治和军事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本文,首要目标是理解孟子提出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深刻内涵,体会其中蕴含的哲理,并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学习目标还包括掌握本文的文言基础知识,如重点词汇、句式结构等,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通过深入分析文本,培养批判性思维,学会辩证看待问题,理解道义与力量之间的关系,以及道义在人际交往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性。
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旨在深入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提升个人素养,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学习重难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学习重难点主要聚焦于两方面。
首先,深入理解并把握孟子提出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政治主张,这是本文的核心思想,也是理解孟子政治哲学的重要入口。
需要仔细揣摩文中的每一句话,体会其中的深刻内涵。
其次,本文是一篇文言文,对于文言词汇、句式结构等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也是学习的一大难点。
这需要我们通过反复阅读和练习,逐步提高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攻克这些重难点,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孟子的政治主张,也能提升我们的文言文素养。
三、预习检测一、填空题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作者是_______,他是_______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_______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的“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天时不如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B.委而去之(离开)C.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内外亲属)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武器)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环而攻之而不胜/委而去之B.三里之城/多助之至C.寡助之至/天下顺之D.然而不胜者/天时不如地利三、翻译题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二章优秀教案及反思(精选7篇)
孟子二章优秀教案及反思(精选7篇)孟子二章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积累古汉语知识。
⑴体会骈句的表达效果。
⑴在理解的基础上,赏析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了解孟子的思想及政治主张,理清论证思路,诵读中体会其流畅雄辩的论证风格,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和思考、辩论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体会孟子民本思想及忧患意识的进步意义,让学生懂得“人和”、“忧患”的实质及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个人道德修养。
【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
2、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及结构。
3、积累古汉语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了解、学习孟子文章雄辩的语言风格。
【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课前预习:⑴了解孟子和《孟子》;⑴查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2、教师准备相关课件。
(预习检查题及学习要点板书)3、课文的朗读磁带。
【教学方法】朗读法,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与老师讲解相结合。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节〖教学内容检查预习,扫清文字障碍,积累古汉语基础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谁能告诉我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读书习惯是什么吗?(生:好读书,不求甚解。
)可是我们这些做学生的能用这种习惯来学文言文吗?(生:不能)对,陶渊明他是大文学家,文学基础好,理解能力强,而且他本人又不想考科举,所以他读书只需汲取文章中的思想精华就行了。
而我们就不行了,我们是学生,既需要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又必须参加文化考试,所以积累汉语基础知识,特别是古汉语基础知识,更是必要的。
为了帮助大家学好《〈孟子〉二章》,课前,我布置了预习,这节课,我们就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
二、出示课件,检查学生自学情况1、学生分小组口头交流自己的预习情况。
(了解孟子和《孟子》,交流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2、听课文朗读磁带,了解句读,并给下列黑体字注音。
(课件)米粟(sù)亲戚畔之(pàn)域(yù)舜(shùn)畎亩(quǎn)傅说(yuè)胶鬲(gé)百里奚(xī)孙叔敖(áo)法家拂士(bì)3、抽生读文,教师做朗读点拨,如“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孟子》两章教案和教学反思
18 《孟子》两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过程与方法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
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1.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2.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1.诵读法学习文言文的关键是诵读。
特别是像《孟子》这样富于文采的文章,诵读显得尤其重要。
可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美读课文,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讨论点拨法3.竞赛法4.比较法教具准备多媒体、录音机、教学磁带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导语设计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财气势恢宏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齐答;“得人心者得天下。
”)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二,资料助读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法先王”。
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
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
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留在《孟子》一书中。
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
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21《孟子》二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优课导学案_0
诸子百家之孟子学习目标1.回顾梳理初中阶段课本中出现的诸子百家的作品。
2.重点学习孟子的两篇文章,积累、掌握重要的文言词句。
3.分析比较两篇文章论证思路,感受孟子的论辩艺术、精神的追求。
教学过程: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各诸侯国为了在争斗中取得霸主地位,竞相招贤纳士,于是许多的思想家著书立说,到处游说,提出自己的思想观点与政治主张,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从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在初中阶段我们学习的“诸子百家”作品:二、回顾一个人——孟子孟子,名珂,字子舆,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
宣扬“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
《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之一,与《论语》、《大学》、《中庸》一起列为《四书》。
三、复习两篇文——《<孟子>两章》学生活动一:同桌互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篇文章,各自独立识记课下注释。
学生活动二:完成下列练习(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重点词语解释(1)得道..者多助(2)地利不如人和..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环.而攻之而不胜B池.非不深也C委.而去.之 D.然而..不胜者3.重点句子翻译:(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方法启示】将文言词语的积累、特殊句式放入到具体的句子中学习。
【归纳整理】:积累一个虚词“之”的用法Array(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重点词语解释(1)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2)行拂乱..其所为(3)人恒.过(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5)而后喻.(6)生于.忧患2.重点句子翻译(1)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孟子》二章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5篇)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孟子》二章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5篇)孟子二章教案篇一1、积累文言词语,扩充文言词汇量,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2、朗读全文,借助注释,疏通文意,把握论证思路3、反复诵读,品味语言4、正确认识理解得道多助的现实意义学习目标1、2、3正确认识理解得道多助的现实意义一、导入前些天,我们学习了孟子的文章《鱼我所欲也》,了解了孟子舍生取义的崇高精神,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近孟子,进一步了解主张仁政王道的孟子。
二|导学过程(一)、初读文章,把握字音,读出节奏(初读字音和节奏)1、教师范读文章,要读出气势(可找名家的朗读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听读,注意字音和节奏2、学生自由朗读(大声),读准字音和节奏3、学生试读(可先齐读,后指名读,要找2-3名学生,重点看字音和节奏)(二)、译读全文,读出内容(再读读出内容)1、教师指导分段译读全文。
(可根据内容把文章分段,降低文章的难度。
可分为第一句,三里之城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深也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结尾)学生结合注释,自行翻译课文,并标出疑难词句2、学生质疑、解答,学生边读边翻译,教师点拨重点词语: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人和: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山下团结郭:外城环:围池:护城河是:这委:放弃去:离开域:限制固:使巩固畔:通叛,背叛亲戚;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重点句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力3、理思路①、教师点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②、学生思考讨论: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述的学生交流教师交流时边归纳: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进攻一方天时不如地利防御一方地利不如人和(战争需要人和)域民固国(治国需要人和)威天下孟子二章教案篇二1.理解文章的观点及作者的论证思路。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导学案(学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学案一、填空1、孟子,名________,思想家,教育家,是继________ 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_________ ”,并有“________”之称。
《孟子》是________ 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哲学主张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
全书共七篇,计261章,约35000字,课文选自《______》。
2、给下列汉字注音七里之郭()米粟非不多也()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亲戚畔之()3、用/划分停顿节奏(1)环而攻之而不胜。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城非不高也。
(4)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也。
(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二、完成下列练习1、根据课文注释和下列补充注释试译课文,看谁翻译的更准确。
(1)天时不如地利。
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2)地利不如人和人和:人心所向、上下团结(3)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围(4)是天时不如地也是:这(5)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限制(6)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震慑(7)得道者多助得道:施行仁义(8)亲戚畔之亲戚:骨肉兄弟(9)故(所以)君子(施行仁政的君主)有(要么)不战(10)兵革非不坚(坚硬)利(锐利)也(11)寡助之至至:极点(12)委(放弃)而去(离开)之(13)兵(兵器)革(甲衣)非不坚利也(14)池非不深也池:护城河(15)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巩固2、找出文中出现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看看谁找的更快,更完整。
(1)通假字有:____________(2)古今异义的词有①亲戚畔之亲戚:古义:骨肉兄弟。
今义:____________②委而去之去:古义:离开今义:____________(3)一词多义(指出下列词语在句中的不同含义)利: 天时不如地利____________ 和:地利不如人和____________ 兵戈非不坚利____________ 春和景明____________之: 三里之城____________ 多助之至____________ 天下顺之____________ 环而攻之而不胜____________时:天时不如地利____________ 去:委而去之____________ 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西蜀之去南海____________四时之景不同____________ 去死肌,杀三虫____________当时是,妇手拍儿声____________ 公然抱茅入竹去____________胜: 环而攻之而不胜____________ 固:固国不以山溪之显____________ 予观夫巴陵胜状____________ 汝心之固,固不可测____________ 驴不胜怒,蹄之____________ 君子固穷____________城: 城非不高也____________三里之城____________(4)指出下列词类活用的现象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③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5)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九年级语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设计10篇
九年级语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设计10篇初中语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优秀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性活用等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过程与方法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教学重点: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得道多助”的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1.诵读法2.讨论点拨法教具准备:朗读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要点]资料助读;师生共同研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积累文言文相关知识,把握文意,理清说理思路,把握说理方法,延伸拓展,深化对文章观点的理解。
品味语言。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讲淮海战役中民工支前导入:得民心者的天二、资料助读:孟子与《孟子》孟子,名,字,邹(现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
他是家思想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主张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
退而与_著书立说。
是孟子及其_万章等著,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来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及句子停顿。
2、听了课文的朗读,你知道怎么读了吗?关键是读出文章的气势。
那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放声朗读吧!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四、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学习文言文朗读是第一步,那么接下来第二步我们该做什么了呢?好,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己翻译课文,弄懂课文意思。
不懂的做上符号,待会可以举手提问。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孟子》二章(得道多助,生于忧患)导学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
《孟子》二章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2.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一、基础知识1.注音、写字:畎()亩傅说()胶鬲()拂()士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亲戚畔之(2)曾益其所不能(3)衡于虑(4)人则无法家拂士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3)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5)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6)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文学常识填空:孟子,名__________,字__________,邹人,战国时期__________家、__________家。
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__________思想的代表人物,被尊为“__________”。
地位仅次于__________,后世常“__________”并称。
孟子提出了“__________”的思想和“__________”的主张。
《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现存七篇。
是儒家经典之一。
《孟子》在先秦散文中独具风格,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其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__________》,《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__________》。
二、重难点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章,作者从作战入手,设举了两个战例,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把决定战争胜负的主客观因素归结为哪几个?作者认为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章,开头一节共列举了哪些人的事例?这些事例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它们对论证本文的论点起什么作用?三、典型例题分析1.两文分别阐明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你对作者的观点有什么看法?2. 比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则短论,在论证方面的异同。
《孟子二章》学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孟子二章》学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李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学习目标1、能准确、流畅的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2、翻译课文,记住词句意思;能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及结构。
二.预习提纲1.阅读助读资料。
了解孟子及《孟子》2.读课文导读提示(即标题下方框内的文字),归纳出要点标注在课本上。
3.初读课文,要求:(1)用蓝笔划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通过课下注释和查工具书将这些字及其读音、词义写在该字附近处。
(2)默读课文至少5遍。
4.结合注释及资料翻译课文,将重点实词、虚词的意思写在该字上面。
5、注意以下字的读音:“夫”,fú,发语词,放在句首,以引起议论。
“粟”,sù,谷子,与“栗”区别。
寡guǎ 亲戚qī 畔pàn6、你认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又是怎样论证的?一.自我检测题(请自主完成此题,不要参考任何资料)1. 给加点的字注音失道寡助()亲戚畔之()夫环而攻之而不胜()2.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天下顺之()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四、写出预习收获和问题。
五、多元评价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六、助读资料1、作家作品简介: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
孟子的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
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2. 掌握重点文言词语:(1)实词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人和: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坚利:坚固锋利米粟:泛指粮食。
寡:少。
(2)古今异义:郭:古义指外城。
九年级语文下册《孟子》两章教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孟子》两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孟子》两章;(2)理解《孟子》两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3)掌握《孟子》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孟子》两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朗读和背诵;(2)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含义及应用;(3)分析孟子的论辩技巧。
2. 第二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朗读和背诵;(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及应用;(3)分析孟子的论辩技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孟子》的作者、背景及地位;2. 新课教授:分别讲解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汇和句式;3.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朗读和背诵,教师巡回指导;4.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孟子的论辩技巧,分享心得体会;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孟子》两章;2. 总结孟子的论辩技巧,并结合实际举例说明;3. 写一篇短文,阐述自己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表现;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3. 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逻辑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孟子的论辩技巧;3. 利用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2. 讲解第三章《鱼我所欲也》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孟子的道德观念;3. 学生自主学习第四章《非攻》的内容,总结孟子的政治思想;4.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孟子》二章(得道多助,生于忧患)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
《孟子》二章教案【CAI教案】理读设计理念:这是由孟子的两篇短文组成的文言散文,具有鲜明的论说性。
从文言文词汇角度看,体现了词语的古今变化特点;从议论文的角度看,思路清楚,结构明晰,论说充分;从语言风格的角度看,都集中显示了孟子的雄辩与气势。
宜采用理读法进行积累性阅读。
教学步骤:一、教学铺垫。
1.说说你所知道的孟子。
2.说说孟子散文的特点。
二、诵读课文,疏通字词。
(一)听读。
学生听老师范读,在课文上作标记。
重点记住并读准下列字音。
米粟.(sǜ)畎.亩(quǎn)傅说.(yuè)拂.士(bì)曾.益(zēng)(二)自读。
学生结合听读,自由读课文。
重点读顺下列句子。
环而攻之/而不胜行/拂乱其所为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三)译读。
学生结合注解,分组互译互说课文重点理解下列句段意思。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三、理读课文,揣摩积累。
从以下角度梳理并做好积累卡片——(一)卡片一——文学常识①选自《孟子·公孙丑下》②选自《孟子·告子下》③关于孟子:孟子(约前372——289)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
他提出“民贵君轻”说,劝告统治者重视人民,认为残暴之君是“独夫”,人民可以推翻他;反对暴力兼并,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并极力主张“法先王”、“行仁政”,恢复井田制度,省刑薄赋,达到“黎民不饥不寒”,以缓和阶级矛盾。
肯定人性生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道德意识,教人注重“存心养性,深造自得,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形成了唯心主义理论体系,有“亚圣”之称。
(二)卡片二——词语理解从字词的角度:①通假字:攻亲戚之所畔.;入则无法家拂.士;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②古今异义词:然而..不胜者;亲戚..畔之;降大任于是.人也;……③特殊词语: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人恒过.,然后能改;……④常用虚词:之;以;而;于。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17.《孟子》两章教学目标:1.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2.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3.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新课导入1.作家作品简介。
2.解题。
本文是一篇短论,论述了战争中民心背向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二、讲授新课1.朗读课文。
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泛读,学生听读,注意读音、节奏等。
2.请学生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天时不如地利: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孟子用“天时”“地利”“人和”来概括有利于作战的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3.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三里之城:周围三里(那样的小)城。
七里之郭:郭,外城。
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围。
而,表转折,却。
夫环而攻之:夫,句首发语词。
4.请学生翻译第3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池非不深也:池,护城河。
兵革非不坚利也:兵革,泛指武器装备。
兵,兵器。
革,甲衣。
坚利,坚固锋利。
米粟非不多也:米粟,指粮食。
委而去之:委,放弃。
去,离开,意思是弃城而逃。
5.请学生翻译第4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界限,这里意思是限制。
以,凭,靠。
意思是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迁移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国,巩固国防。
威天下之以兵革之利:威,震摄。
兵革之利,武器的强大。
寡助之至:之,动词,到。
至,极点。
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天下顺之:顺,归顺,服从。
故君子有不战:故,所以。
有不战,不战则已。
6.请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第一部分(l—3段)论述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在决定战争胜负中作用大小不同。
《孟子》两章教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两章教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
患,死于安乐)
《孟子》两章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
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1.诵读法2.讨论点拨法3.比较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第23课《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复习课教学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复习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快问快答,掌握基础知识。
2.借助思维导图,说清论证思路。
3.讨论分析交流,概括语言风格。
二、教学流程(一)导入梁启超先生曾说:“《孟子》为修养最适当之书,于今日青年尤为相宜。
学者宜摘取其中精要语熟诵,或钞出常常阅览,使其精神深入我之“下意识”中,则一生做人基础可以稳固,而且日日向上,至老不衰矣。
“这么高的评价如何而来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再次感悟《孟子》的文章,通过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复习,理解孟子论证的精妙。
(二)基础检测想要深入了解《孟子》的精神,首先要准确理解其内容。
现在让我们开起“基础小火车”。
1.重点注释:(请一列同学接力回答PPT上内容)委而去之:得道多助:傅悦举于版筑之间: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2.重点句子翻译:(请三位同学接力回答PPT上内容)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大家掌握很准确,为我们进一步理解文章打下基础。
现在让我们一起梳理这两篇文章的论证思路,感受《孟子》层层推理的严谨性。
(三)层层推理1.带着分析《得道多助》,先请一位同学填写思维导图,再请一位同学口述全文论证思路。
请根据思维导图提示,梳理并说出《得道多助》的论证思路。
指令:请你来快速说出横线部分应当填写什么内容?—你的分析准确而简洁指令:你能完整说出《得道多助》的论证思路吗?—叙述完整、逻辑清晰,点赞2.学生借助资料自主分析《生于忧患》,简述论证思路。
现在,请大家借助《万唯》127页文章解构,先独立思考尝试概括《生于忧患》的论证思路,然后和周围同伴交流讨论,完善你的内容。
稍后我们请同学分享。
小结:《孟子》的文章通过层层推理论证,完成了严密的逻辑分析,从而使人们接受并认可他的观点和学说。
(四)熠熠生辉《孟子》的高明之处不只如此,还体现在他的论述语言上。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教案
【 - 写作素材】【篇一】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教案《孟子二章》复习学案(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王明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学习重点;辨析疑难字、词不达意、句意。
学习方法:1、学生个人识记;2、小组合作解疑;3、教师精炼点拨。
自主预习;1、学生背记本课基础知识。
(5分钟左右)合作解疑:1、班级内进行展示,由课代表提问本课重点。
(课下重点注释及重点句子翻译)2、合作完成部分习题。
1、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A委而去之(放弃) 而后喻(了解) 池非不深也(护城河)B固国 (国家) 空乏其身(资财缺乏) 得道多助(道德)C举于市 (推举) 饿其体肤(饥饿) 寡助之至(少)D域民 (限制) 威天下(威慑) 人恒过(过失)2、.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被举用,被选拔B.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增加。
C.衡于虑,而后作作:发作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在外面,指国外。
3、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
B.本文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
C.文章在阐述的思路上,先从国家再说到个人,这样使文章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楚。
D.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对下面句子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舜发于畎亩之中——舜在田野中被发现B.必先苦其心志——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C.人恒过,然后能改—一个人常犯错误,这样以后能够改正D.生于忧患——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A.在忧愁和病患中生活,在安全快乐中死去。
B.出生在忧伤和病痛的时候,却死在安乐幸福之中。
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学案2
18《孟子》两章学案设计人:范书颖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
3、背诵两文。
助读材料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着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主张以'仁政'来统一天下。
孟子还主张'性善'论。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导入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三、????????再读课文疏通文意(结合文下注释疏通文意,标出疑难,师生释疑。
)解释以下加点词语和句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四、理清文脉,把握文意1、本文的论点?2、“道”指什么?“人和”指什么?二者间的关系?3、谈谈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五、中考链接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的含义(3分)⑴池非不深也()⑵委而去之()⑶故君子有不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A、得道者多助策之不以其道惨无人道B、委而去之去国怀乡去留两便C、寡助之至比至陈无微不至D、攻亲戚之所畔辍耕之垄上始龀,跳往助之?3、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⑴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译:。
⑵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译:。
4、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为什么说这一观点是孟子“仁政”主张的具体体现?第二课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二、????????再读课文疏通文意(结合文下注释疏通文意,标出疑难,师生释疑。
)解释以下加点词语和句子舜发于畎亩之中管夷吾举于士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学案、《孟子》两章授课时间:主设计人:授课人: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
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
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请走进《孟子·告子下》的选段中去寻找答案。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提示学生。
2、学生齐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并完成下列问题(1)读准下面的字。
①畎亩②傅说③胶鬲④行拂⑤法家拂士(2)把握句中的停顿及重音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②……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三、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一)疏通文意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注意下列词语的解释。
(1)发畎亩举版筑举于士市(2)故任于是也苦劳饿空乏拂乱动心忍性曾益(3)恒过困于心衡于虑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法家拂士出敌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小组讨论交流,解答翻译中的疑难问题。
3、注明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曾益其所不能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③入则无法家拂士④所以动心忍性4、翻译句子。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二)课文研读(根据学案小组合作完成课文的阅读) 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2)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2、拓展研读(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请列出两句。
(2)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列举几例。
四、教师点拨《孟子》散文的逻辑性和文采:五、检测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所以动心忍性()()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出则无敌国外患者()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空乏其身()舜发于畎亩之中()管夷吾举于士()百里奚举于市()()苦其心志()人恒过()2、翻译句子:(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本文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和□□□□。
(用课文词语回答)8、开篇列举的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试具体比较分析。
9、孟子在选文第①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
请写出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名言?答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说明人只有经过艰苦的磨炼,才能有所作为,才能成就大事,井由此引申,从正反两方面说明经受磨炼的益处,最后得出“生于忧患而(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
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
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
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
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2)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归纳推理论证等论证方法。
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
才华展示:(1)相关的名句有: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挎少伟男。
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强为天下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
……(2)相关的事例有: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白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实写照。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只青蛙丢进沸水中,青蛙奋力一蹦跳出来了。
将青蛙放入温和的开水中,青蛙乐于呆在其中,温度渐升渐高,青蛙慢慢适应,最后竟被煮死了。
这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写照。
畅销一时的书《谁动了我的奶酪》也在诠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
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
一方面他强调入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
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
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悠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
才能从磨炼中来。
另一方面他指出入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
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别开生面;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
才能从奋斗中来。
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
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
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
试想,一个国家如果*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五、比较阅读,把握《孟子》散文的逻辑性和文采: 1.逻辑性——层层深入的论证特色。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战争这一角度出发。
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短文结构形式“总起——分承——阐述——结论”,体现了作者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路,使文章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
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与此相似的“是人”,从个别到——般,阐述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的,接下来从个人作为推论到治国,最后归结出全文论点。
作者论述的逻辑思路,外化为一种“层进式”结构。
2.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明确:这两篇短文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染力,这与孟子善用排比等修辞不无关系。
章一“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用的是双重否定。
排比有力;“域民不以……固国不以……威天下不以……”层递排比,更有气势。
章二开首列举历史人物,自然用的是并列排比;而“人恒过……”用的则是句式排比。
足见孟子说理散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形式多样,既给文章平添了气势,又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
两篇短文中名言警句迭出,句式工整.表意蕴藉。
闪烁着哲理的光华。
答案:1、《孟子·告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关于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3、拂通弼,辅弼衡通横,梗塞,不顺曾能增,增加4、使……坚韧、奋起,有所作为、被举用,被选拔、在外面,指国外、给、动词,使他受到贫困之苦、指被任用5、翻译(1)(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3)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使命给这样的人。
(4)3)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必将导致灭亡。
6、B7、法家拂士敌国外患8、这六个人出身都卑微。
(种田、筑墙、贩卖鱼盐、犯人、隐居者、奴隶),他们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练,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后来都被统治者一一委以重任,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
9、人要成大器,就必须经受磨练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10、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无惟一答案。
针对其中一个观点或两个观点结合起来谈,言之成理均可。
《孟子》两章练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同步练习一、文学常识填空:1、孟子,名。
时期学派的代表人物。
2、《孟子》是一部记录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
南宋朱熹将《孟子》、、、并称为“四书”。
二、解释一词多义:道:1、会天大雨,道不通()2、得道者多助() 3、伐无道,诛暴秦()固: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池: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池非不深也()国: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2、搜于国中三日三夜()三、解释加点词:1、环而攻之而不胜()()2、夫环而攻之()3、是天时不如地利也()4、兵革非不坚利也()5、委而去之()()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7、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8、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四、翻译下面句子:1、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五、回答问题:天时不如地利……战必胜矣。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2、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3、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4、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
5、请写出一句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习舜发于畎亩之中……而死于安乐也。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中心论点是。
阐述了孟子的人才观。
2、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畎亩()傅说()胶鬲()法家拂士() 3、找出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入则无法家拂士。
困于心衡于虑。
曾益其所不能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所以动心忍性()()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出则无敌国外患者()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空乏其身()舜发于畎亩之中()管夷吾举于士()百里奚举于市()()苦其心志()人恒过()5、翻译句子:(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国恒亡河曲智叟亡以应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安能辨我是雄雌D.国恒亡则有去国怀乡7、本文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和□□□□。
(用课文词语回答)8、开篇列举的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试具体比较分析。
9、孟子在选文第①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
请写出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名言?10、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现在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谈谈。
一、1、轲战国儒家2、孟子及其弟子《大学》、《论语》、《中庸》二、解释一词多义:道:道路仁政道义固:巩固固执,顽固池:池塘护城河国:国防国都三、解释加点词:1、围攻表转折2、发语词3、这4、泛指武器装备5、委:放弃;去:离开6、限制凭借7、震慑8、少“畔”同“叛”,意义: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