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自卸汽车设计(转向系及前桥设计)

合集下载

载重汽车转向系统结构设计

载重汽车转向系统结构设计

载重汽车转向系统结构设计学校:湘潭大学学院:兴湘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姓名:张浩学号:2010963237指导老师:刘柏希老师摘要论文主要阐述了转向系统的设计。

汽车转向系统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其质量严重影响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转向系统也在不断的得到改进,虽然电子转向系统已经开始使用,但是传统的机械转向系统依然起着主导作用。

转向系统由于其自身的特点被广泛运用于各类汽车之中。

本文重点设计了转向系统,并对转向系统零件强度、刚度进行了校核,同时还对转向系统计算载荷进行确定,同时对转向系统的其他主要零部件进行了结构设计,同样也对所设计的转向机构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实现了转向系统结构简单紧凑,轴向尺寸短,且零件数目少的优点又能增加助力,从而实现了汽车转向的稳定性和灵敏性。

最后运用三维设计软件对所设计的结构进行了三维模型的建立,通过三维模型的设计与建立,更进一步的验证了所设计结构的合理性。

关键词:转向系统;转向系统;机械转向;转向;液压助力AbstractThis paple mainly tell about the design of circulation ball steering system. Redirector,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automobile,which is the key assembly decided the safety of the automobile. It seriously affected the quality of the vehicle handing and stability.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uto industry,automobile steering gear is continuously improved, although the electronic steering gear has began to use ,but the traditional mechanical steering gear is still p lays a leading role. Circulation ball type steering system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various cars as of its characteristics.This paper designs the circulating ball type steering gear and steering parts strength and stiffness for the checking, but also to determine steering system computational load, at the same time to the other main parts of steering system structure design, also in the design of steering mechanism is analyzed and studied. Implements the redirector simple and compact structure, short axial dimensions, and the advantage of less parts number and can increase power, so as to realize the vehicle steering stability and sensitivity. Finally by using the 3 d design software to design 3 d model of structure, through the design and build 3 d model, further verify the rationality of the design structure.Key words: Steering gear; Steering system; Mechanical steering; Circulating ball type; The hydraulic power目录1 绪论 (1)1.1转向系统的使用背景 (1)1.2转向系统的研究意义 (1)1.3国内外研究现状 (2)1.4主要研究工作 (3)2 转向系统工作原理及其特点 (5)2.1转向系统概述 (5)2.2转向系统特点 (7)3 转向系统主要性能参数 (9)3.1转向系统的效率 (9)3.2传动比的变化特性 (11)3.3转向系统传动副的传动间隙△t (13)3.4转向系统计算载荷的确定 (13)4 转向系统的尺寸参数计算 (15)4.1主要尺寸参数的选择 (15)4.2变厚齿扇 (20)4.3转向系统零件强度计算 (25)4.4转向系统的润滑方转向和密封类型的选择 (27)5 转向传动机构设计 (28)5.1转向传动机构原理 (28)5.2转向梯形的布置 (29)5.3转向梯形机构尺寸的初步确定 (29)5.4梯形校核 (29)5.5转向传送机构的臂、杆与球销 (30)5.6转向横拉杆及其端部 (31)5.7杆件设计结果 (32)6 转向系统的其它部分 (33)6.1万向传动装置 (33)6.2传动轴与中间支承 (35)6.3动力转向机构设计 (35)6.4汽车转向系统的日常维护 (37)7 转向系统三维造型 (39)7.1 solidworks简介 (39)7.2转向系统的三维装配设计 (39)8 结论 (41)参考文献 (42)致谢 (43)毕业设计(论文)知识产权声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矿用自卸车转向设计计算说明书

矿用自卸车转向设计计算说明书

矿用自卸车转向设计计算说明书设计:陈琼校核:审核:批准:目录一、转向系统相关参数 (2)二、最小转弯半径计算 (3)三、理论转角和实际转角关系 (4)四、转向阻力矩计算 (5)五、转向机的选择计算 (5)六、转向动力缸的选择计算 (8)七、转向油泵的匹配计算 (9)1、转向机理论流量计算2、动力缸理论流量计算3、油泵排量计算4、油泵的选择八、转向升缩轴升缩量计算 (13)九、动力缸行程计算 (14)十、转向系的运动校核 (17)设计原则本车转向系统的设计应使得整车具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转向轻便性,并使得上述性能达到国外同类车型的先进水平,保证车辆行驶安全性。

一、转向系统相关参数表一整车参数前轮胎采用14.00-25,轮辋偏置距207.5mm,负荷下静半径为640mm,满载下前胎充气压力850kpa二、最小转弯半径:对于只用前桥转向的三轴汽车,由于中轮和后轮的轴线总是平行的,故不存在理想的转向中心。

计算转弯半径时,可以用一根与中、后轮轴线等距离的平行线作为似想的与原三轴汽车相当的双轴汽车的后轮轴线。

图一转弯半计算图最小转弯半径R=9975+(2471-2100)/2=10160.5mm二、理论转角和实际转角关系图2 内外轮实际转角关系图图3 内外轮理论转角关系图根据图2和图3得出表二数据表二外轮转角(°) 0 5 10 15 20 25 27.3 阿克曼理论内轮转角(°) 0 5.1 10.6 16.4 22.8 30.7 34.1由上图可见在外轮转角在0°—27.3°范围内,实际转角关系与阿克曼转角关系较接近,与阿克曼理论值差值在2°以内,转向桥梯形臂符合设计要求。

四、转向力计算1.转向阻力矩计算转向时驾驶员作用到转向盘上的手力与转向轮在地面上回转时产生的转向阻力矩有关。

影响转向阻力矩的主要因素有转向轴的负荷、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和轮胎气压。

重型自卸车设计(底盘设计)(有exb图)

重型自卸车设计(底盘设计)(有exb图)

重型自卸车设计(底盘设计)摘要此次设计的非公路自卸车适应于多种特定用途,是土方运输和各种露天矿剥岩、沙土运输的经济、高效、低耗的运输设备。

该车具有为适应重载工况而特殊设计的悬挂系统、加强型宽体驱动桥、14.00-20型宽大工程轮胎,使该车具有超强承载能力,同时提供了超强的附着能力,保证了车辆的制动稳定性和良好的通过性,采用了大速比工程驱动桥,其输出转矩比同功率公路车大30%以上,爬坡能力强劲,重载起步顺畅。

本说明书主要是对KD3400整车总体布置做了一个详细的说明,其中包括整车主要尺寸(长*宽*高),前后轴距,轮距,轴荷分配的选择和计算以及各总成(发动机,传动系)的主要参数的选择。

特别对整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做了比较全面而细致的分析和计算,对动力性分析时,分别作出了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动力特性图,功率平衡图。

求出汽车的最大速度,另外也对汽车在不同的路面上行驶时,分别计算出了其最大爬坡度,并根据加速度倒数曲线求出汽车的加速时间,估算了该车的加速性能。

在计算汽车的经济性时,根据发动机万有特性曲线,作出了9挡时的燃油消耗曲线,同时计算得整车的百公里燃油消耗量。

通过计算结果显示,此汽车在动力性和经济性方面满足了设计任务书的要求。

另外本文也对汽车的稳定性和最小转弯半径做了计算和分析,并根据经验估算出了空载和满载时汽车的质心位置以及轴荷分配。

关键词:承载能力,附着能力,制动稳定性,通过性,动力性,经济性DESIGN OF HEA VE –DUTY DUMP (CHASSIS DESIGN)ABSTRACThe non –highway heavy-duty dump truck of this design can adapt many kinds of given purpose.It is an economical,efficient and low useful conveyance for hillock transport,sand transport and all kind of outdoor mineral.It has especially desingned suspension system,strengthen widen project driving axle and 14-20type big wide project tales,this cause the truck possess preeminent bearing,at the same time ,this kind of tale can cause big climbing force,assuring the truck has brake stability and good transition.It is counted high rate riving axle,its output torque is 30 point bigger than the road vehicle which are at the same power. This book mainly give an expatiation about the vehicle general layout of the heavy dumper KD3400,including the vehicle dimensions(long*wide*high),the distribution of axle load in front and back ,the choice and calculation about the main parameter of the vehicle’s main components(engine,transmission)and so on.Especially in the dynamic property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we give an overall and meticulo us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In the dynamic property ,we made the driving force-road resistance equilibrium diagram,the dynamic factor diagram and the power balance diagram.From those diagram,we can get the maximum speed.We also calculated the maximum grade ability at different road ,according the acceleration curve:we can get the accelerating ability.According to the engine-cross sectional characteristic diagram,we made the fule consumption of 100km. In fact,the vehicle’s main parameters all come to the misson book ‘request.Morever ,we made an anlysis and calculation of the stability and minimum turning radius and estimated the distribution of axle load when there is no load and full load and the position of the vehicle’s center of mass.Key words:carrying capacity, adhesive ability, braking stability, trafficability characteristic, power performance, economical efficiency.目录第一章前言 (4)第二章参考车型技术数据 (6)第三章汽车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 (7)§3.1 汽车主要尺寸的确定 (7)§3.2 汽车质量参数的确定 (8)§3.3 发动机主要参数 (9)§3.4 轮胎的选择 (10)§3.5 传动比的选取 (10)§3.6 最大传动比的选取 (11)§3.7 变速器各挡传动比 (12)第四章轴荷分配及质心位置的计算 (13)第五章稳定性计算 (15)§5.1 纵向稳定性 (15)§5.2 横向稳定性 (15)§5.3 最小转弯半径的计算 (16)§5.4 在横向坡上转向时的稳定性 (16)第六章汽车动力性计算 (17)§6.1 汽车各挡速度的计算 (17)§6.2 汽车各挡驱动力的计算 (17)§6.3 汽车空气阻力的计算 (18)§6.4 滚动阻力系数的计算.....................................................................19. §6.5 汽车行驶时动力因数D的计算 (19)§6.6 各挡牵引功率Pe的计算 (20)§6.7 阻力功率的计算 (21)§6.8 汽车加速度的计算 (21)§6.9 加速度倒数的计算 (22)§6.10 汽车爬坡度的计算 (23)第七章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24)第八章结论 (26)参考文献 (27)致谢 (28)第一章前言从我国重型汽车发展来看,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是非常缓慢的。

重型自卸汽车设计(驱动桥总成设计)(有cad原图)

重型自卸汽车设计(驱动桥总成设计)(有cad原图)

重型自卸汽车设计(驱动桥总成设计)摘要驱动桥作为汽车四大总成之一,它的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整车性能,对于重型自卸汽车也很重要。

驱动桥位于传动系的末端,它的基本功用是将传动轴或变速器传来的转矩增大并适当减低转速后分配给左、右驱动轮,另外还承受作用于路面和车架或车身之间的垂直力,纵向力和横向力。

通过提高驱动桥的设计质量和设计水平,以保证汽车良好的动力性、安全性和通过性。

此次重型自卸汽车驱动桥设计主要包括:主减速器、差速器、轮边减速器、车轮传动装置和驱动桥壳进行设计。

主减速器采用中央减速器附轮边减速器的形式,且中后桥采用双级贯通式布置形式,国内外多桥驱动的重型自卸汽车大多数采用这种布置形式;本设计主减速器采用了日益广泛应用的双曲面齿轮;差速器设计采用普通对称圆锥行星差速器;车轮传动装置采用全浮式半轴;驱动桥壳采用整体型式;并对驱动桥的相关零件进行了校核。

本文驱动桥设计中,利用了CAD绘图软件表达整体装配关系和部分零件图。

关键词:驱动桥、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双曲面齿轮THE DESIGN OF HEAVY SELF UNLOADINGTRUCK(THE DESIGN OF TRANSAXLE ASSEMBLY)ABSTRACTDrive axle is the one of automobile four important assemblies. It’s performance directly influences on the entire automobile,especially for the heavy self unloading truck . Driving axle set at the end of the transmission system. The basic function of driving axle is to increase the torque transported from the transmission shaft or transmission and decrease the speed ,then distribute it to the right、left driving wheel, another function is to bear the vertical force、lengthways force and transversals force between the road surface and the body or the frame. In order to obtain a good power performance, safety and trafficability characteristic, engineers must promote quality and level of designDriving axle design of the heavy self unloading truck mainly contains: main reduction, differential, wheel border reduction, transmitted apparatus of wheel and the housing of driving axle. The main reducer adopts central reduction along with wheel border reduction. And also the design have the same run-through structure between middle transaxle and the rear one with heavy trucks home and abroad that have several transaxles. Hypoid gear, a new type gear is a good choice for the main reducer of heavy self unloading truck. The differential adopted a common, symmetry, taper, planet gear. Transmission apparatus of wheel adopted full floating axle shaft, and the housing of driving axle adopted the whole pattern,and proofread interrelated parts.During the design process, CAD drafting software is used to expresses the wholes to assemble relationship and part drawing by drafting.Key words:driving axle, the main reducer,differential, wheel border reduction, half shaft, hypoid gear目录第一章绪论 (1)§ 1.1 驱动桥简介 (1)§ 1.2 驱动桥设计的要求 (1)第二章驱动桥的结构方案分析 (3)第三章驱动桥主减速器设计 (6)§ 3.1 主减速器简介 (6)§ 3.2 主减速器的结构形式 (6)§ 3.3 主减速器的齿轮类型 (6)§ 3.4 主减速器主动齿轮的支承型式 (7)§ 3.5 主减速器的减速型式 (8)§ 3.6 主减速器的基本参数选择与设计计算 (8)§ 3.6.1 主减速比的确定 (8)§ 3.6.2 主减速器齿轮计算载荷的确定 (9)§ 3.6.3 主减速器齿轮基本参数选择 (10)§ 3.6.4 主减速器双曲面锥齿轮设计计算 (12)§ 3.6.5 主减速器双曲面齿轮的强度计算 (21)§ 3.7 主减速器齿轮的材料及热处理 (25)§ 3.8主减速器第一级圆柱齿轮副设计 (26)§ 3.8.1基本参数设计计算 (26)§ 3.8.2圆柱齿轮几何参数计算 (27)§ 3.9轮边减速器设计及计算 (28)§ 3.9.1轮边减速器方案的确定 (28)§ 3.9.2轮边减速器各齿轮基本参数的确定 (28)§ 3.9.3各齿轮几何尺寸计算 (29)第四章差速器设计 (31)§ 4.1差速器简介 (31)§ 4.2 差速器的结构形式的选择 (31)§ 4.2.1 对称式圆锥行星齿轮差速器的差速原理 (32)§ 4.2.2 对称式圆锥行星齿轮差速器的结构 (33)§ 4.3差速器齿轮主要参数的选择 (33)§ 4.4差速器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与强度校核 (36)第五章驱动车轮的传动装置 (39)§ 5.1车轮传动装置简介 (39)§ 5.2半轴的型式和选择 (39)§ 5.3半轴的设计计算与校核 (39)§ 5.4半轴的结构设计及材料与热处理 (41)第六章驱动桥壳设计 (42)§ 6.1 驱动桥壳简介 (42)§ 6.2 驱动桥壳的结构型式及选择 (42)§ 6.3 驱动桥壳强度分析计算 (43)§ 6.3.1当牵引力或制动力最大时 (43)§ 6.3.2通过不平路面垂直力最大时 (44)第七章结论 (46)参考文献 (47)致谢 (48)附录A (49)第一章绪论§ 1.1 驱动桥简介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进步,汽车的各项性能指标也在不断提高,作为传动系末端的驱动桥的设计,更要有进一步的改进,以适应市场的需要,促进汽车行业的发展。

重型自卸车设计范文

重型自卸车设计范文

重型自卸车设计范文引言(Introduction)重型自卸车是一种用于运输和卸载建筑材料、矿石和其他大型物料的专用车辆。

在建筑和矿业行业,重型自卸车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

本文将讨论重型自卸车的设计,包括车身结构、底盘设计、悬挂系统、动力系统和卸料机构。

车身结构(Body Structure)重型自卸车的车身结构应具备高强度和刚性,以承受大量的载重和重复的冲击力。

车身主要由钢材制成,这种材料具有高强度和抗扭曲的特性。

车身应采用箱式结构,以提供最大的载重能力。

同时,车身顶部应设计成波浪形,在主卸料时可以避免材料溢出。

底盘设计(Chassis Design)底盘是重型自卸车的骨架,负责承载车身和动力系统。

底盘应采用高强度和轻量化的材料,以提高整车的载重能力和燃油效率。

底盘应具备足够的刚性和弯曲强度,以抵抗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扭矩和振动。

悬挂系统(Suspension System)重型自卸车的悬挂系统应能够提供良好的操控性和驾驶舒适性。

悬挂系统可以采用气囊悬挂或弹簧悬挂,以提供对不平路面的缓冲和减震。

在设计悬挂系统时,应考虑到整车的稳定性和平衡性,以确保在卸料时不会发生侧翻或失衡的情况。

动力系统(Powertrain)重型自卸车的动力系统应具备足够的动力和扭矩,以适应高强度工作环境。

动力系统可以采用柴油发动机,这种发动机具有较高的燃油效率和扭矩输出。

此外,动力系统应与车身和底盘紧密结合,以优化整车的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卸料机构(Unloading Mechanism)重型自卸车的卸料机构应具备高效率和稳定性。

常见的卸料机构有两种类型:侧翻和后倾。

侧翻式卸料机构可以将车身侧翻至一侧,倾倒物料。

后倾式卸料机构通过提升车身的后部,倾倒物料。

在选择卸料机构时,应考虑到物料的类型、重量和工作场景的需求。

结论(Conclusion)重型自卸车是建筑和矿业行业不可或缺的工具,其设计应注重车身结构、底盘设计、悬挂系统、动力系统和卸料机构的综合考虑。

自卸车的设计方案

自卸车的设计方案
自卸车设 计
内容简介
O1
汽车法规 简介
O2
部分自卸 车标准
O3
国内现有 的自卸车 专利
O4
自卸车方 案
汽车法规简介
• 1、外廓尺寸
• 总高<4000mm
总宽<2500mm
• 货车、牵引车、自卸车(设总长为X , 最大总质量G)

2轴
G≤3500kg
X<6000mm

3500<G≤8000 kg
X<7000mm
侧面防护装置应具有一定的刚度。
4.3 车辆后下部防护装置
• 4离.3大.1于1m汽时车,最必后须轴装中备心符与合车下辆列最要后求端的(车离辆地后面下高部度防超护过装15置0。0mm)距 • 4.3.2 空载时,车辆后下部防护装置离地高度不大于550mm。 • 4大.3于.3600空m载m时。,车辆后下部防护装置后平面距车辆最后端的水平距离不 • 4间侧护他.3的车装替.4距辆置代离后应件车(轴与上辆不车车。后包轮辆下括最纵部轮外向防胎端对护的的称装变横面置形向垂的量水直宽)平,度并距应不且离牢可后不固大下大、于部于对车防称10辆护的0后m任安轴m一装两。端在侧的车车车最架辆轮外的后最端纵下外与量部点这或防之一其 • 4安.3装.5在车车架辆的后纵下量部或防其护他装替置代应件与上车。辆纵向对称面垂直,应牢固、对称的 • 4横高.3梁度.6的不横小车向于辆端1后0部0下m成部m圆防。角护状装时置,端端部头不圆得角弯半向径汽不车小后于方2,.5尖m锐m部,分横不梁得的朝截后面。 • 车辆后下部防护装置应具有足够的抗弯强度。
≥0.55
N2
N3
3500<M≤12000
M< 3500
M≥350 0

重型自卸汽车设计(转向系及前桥设计)

重型自卸汽车设计(转向系及前桥设计)

河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_重型自卸汽车设计(转向系及前桥设计)重型自卸汽车设计(转向系及前桥设计)摘要汽车的转向就是驾驶员按照自己的意志使行驶中的汽车行驶方向改变。

使汽车行驶方向恢复或者改变的一套专用机构,即所谓的汽车转向系统。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重型自卸车转向系及前桥设计。

本次设计采用的是整体式转向机构,与非独立悬架相匹配。

首先通过发动机型号选择相应车型,再查找转向系结构及计算公式的相关书籍,根据已选车型,找出相关的基本数据,运用机构运动、汽车设计的知识,对转向系进行参数设计,再选用相关的转向机构,对轴、齿轮等进行强度校核,最后用汽车专用软件CAD 进行图纸设计。

由于这次是重型自卸,那么在转向时,就要有转向助力缸,帮助司机转弯。

在参考往年的资料的基础上,先选用液压式的助力缸。

前桥转向轮,一边靠转向直拉杆、转向节臂,另一边靠助力缸助力,把力平分到车轮上,这样液压助力缸可以做的小一点。

转向梯形就是由前桥、左右转向节臂、转向横拉杆组成的梯形。

其作用就是保证转向时左右车轮按一定的比例转过一个角度。

本次设计采用整体式转向梯形,参考往年毕业设计及同类汽车设计经验初选转向梯形的尺寸。

用内轮最大实际偏转角减去外轮理想最大偏转角,得出的差值进行检验,检验是否符合计算要求,从而进行设计。

在吸收、参考各类重型汽车转向系,在此基础上略作改进。

为重型自卸汽车转向系提供了一种思路。

关键词:转向系,转向梯形,转向器,转向助力缸THE DESIGN OF HEAVY DUMP (THE DESIGN OF STEERING SYSTEM AND RRONT AXLE) ABSTRACTThe steering of the car is the driver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own will make t he driving direction change. A set of special mechanisms that enable the vehicle to move in or out of a vehicle's steering system. Next, we discuss the design of the st eering system and the front axle of heavy dump truck.This design uses the integral steering mechanism, and the non independent susp ension. First through the engine model to select the appropriate models, then find t he books related to the steering system structure and calculation formula, according to the selected models, find out the related basic data, using the knowledge of mec hanism motion, car design, design the parameters of the steering system, and the rel ated to institutions, to check the strength of shaft, gear and so on. The final desi gn drawings with the special software of automobile CAD.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ecirculating ball rack and pinio n steering device in the design of the steering gear. Recirculating ball type steeri ng gear rack with two level gear transmission pair in the first stage, in order to r educe the friction between the steering and steering screw nut, the rolling friction; in the second stage transmission pair, to adjust the meshing clearance and the gear rack. Wherein, the steering nut follower is a first stage transmission pair, and th e driving part is in the second stage transmission pair.The steering trapezium is composed of front axle, left and right steering knuc kle arm and steering tie rod. Its role is to ensure that the steering wheel left and right wheels in a certain proportion of an angle. The design of the whole steering ladder, reference to previous years of graduation design and similar car design expe rience of the size of the steering trapezium. The maximum deflection angle of the in ner wheel is subtracted from the maximum deflection angle of the outer wheel, and th e difference is tested.In the absorption and reference of all kinds of heavy vehicle steering system, on the basis of improvement. This paper provides an idea for heavy duty truck steer ing system.KEY WORDS: steering system ,steering trapezium, steering gear, steering booster cyli nder目录前言 (1)第一章从动桥结构方案的确定 (2)§1.1从动桥总体方案确定 (2)第二章转向系结构方案的确定 (3)§2.1转向系整体方案的分析 (3)§2.1.1转向器方案的分析 (3)§2.1.2 循环球式转向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4)§2.1.3动力转向系统分类 (4)§2.1.4转向加力装置 (6)§2.1.5转向加力装置的转向控制阀 (8)§2.1.6转向加力装置的结构布置方案 (9)§2.2转向系整体方案的分析 (9)第三章从动桥的设计计算 (11)§3.1从动桥主要零件尺寸的确定 (11)§3.2 从动桥主要零件工作应力的计算 (11)§3.2.1 制动工况下的前梁应力计算 (12)§3.2.2 在最大侧向力(侧滑)工况下的前梁应力计算 (14)§3.3 转向节在制动和侧滑工况下的应力计算 (15)§3.3.1 在制动工况下 (15)§3.3.2 在侧滑况下 (16)§3.4 主销与转向节衬套在制动和侧滑工况下的应力计算 (17)§3.4.1 在制动工况下 (17)§3.4.2 在侧滑工况下 (19)第四章转向系统的设计计算 (20)§4.1 转向系主要性能参数 (20)§4.1.1 转向器的效率 (20)§4.1.2 传动比的变化特性 (20)§4.1.3 给定的主要计算参数 (21)§4.1.4 转向盘回转总圈数n (21)§4.2 转向系计算载荷的确定 (22)§4.3 循环球式转向器的计算 (22)§4.3.1 循环球式转向器主要参数 (22)§4.3.2 螺杆、钢球和螺母传动副 (23)§4.3.3 齿条、齿扇传动副设计 (23)§4.4 循环球式转向器零件强度的校核 (25)§4.4.1 钢球与滚道间的接触应力σ (25)§4.4.2 齿的弯曲应力σ (26)§4.5 液压动力转向机构的计算 (27)§4.5.1 动力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 (27)§4.5.2 转向动力缸的工作分析 (27)§4.5 转向梯形机构确定、计算及优化 (30)§4.5.1 转向梯形结构方案分析 (31)§4.5.2 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优化设计 (32)第五章结论 (35)参考文献 (36)致谢 (37)前言自卸车能将汽车用来承载货物或者人的东西按必然的角度来卸货,并靠自身的重量让汽车用来承载货物或者人的东西自动回到原来位置的专用汽车。

沃尔沃重型汽车培训教材 前桥与转向系统 (法汉对照)

沃尔沃重型汽车培训教材 前桥与转向系统 (法汉对照)

GROUPE DE FONCTIONS 6功能组 6ESSIEU AVANT ET DIRECTION前桥与转向Suspension des roues avant前轮悬挂La conception de la suspension des roues est essentielle à la manœuvrabilité du véhicule. La suspension des roues des poids lourds est très sollicitée en raison des variations de charge importantes. Sur la plupart des poids lourds, les roues avant sont montées sur des fusées (2) reliées à un essieu avant (1) rigide. L'essieu avant est fabriqué d'une seule pièce en acier spécial forgé et traité thermiquement. Les fusées sont reliées à l'essieu avant par des pivots de fusée (3). L'extrémité supérieure du pivot de fusée tourne dans des roulements àrouleaux coniques(4), qui absorbent les charges sur l'essieu avant et les mouvements latéraux du véhicule. Les roulements de l'extrémité inférieure du pivot sont des manchons (5), qui absorbent uniquement la charge provenant des mouvements latéraux du véhicule.车轮悬挂的设计对车辆的操控性能至关重要。

汽车前桥设计结构设计

汽车前桥设计结构设计

汽车前桥设计结构设计一、前言前轴通常位于汽车前部,也称为转向轴或从动轴。

前桥是汽车的重要总成,主要包括转向节、转向主销、前横梁等零件。

前桥通过悬架与车架连接,不仅承受地面与车架之间的垂直载荷,还承受制动力、侧向力以及这些力形成的扭矩,保证方向盘的正确运动。

车轴通过悬架与车架相连,悬架支撑着车辆的大部分重量,并通过悬架将车轮的牵引力或制动力以及侧向力传递给车架。

在汽车的使用中,转向轴的受力情况比较复杂,因此需要有足够的强度。

为了保证方向盘的正确定位角度,使操作更容易,减少轮胎的磨损,转向轴还应具有足够的刚度。

此外,转向轴的重量应尽可能减轻。

总之,由于车辆行驶过程中前桥工作环境恶劣,工况复杂,承受的载荷大多为交变载荷,因此其零部件容易出现疲劳裂纹甚至断裂。

这就要求其结构设计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抗疲劳损伤的前桥:它是前桥的主要承重部件。

我公司有管式和锻造式两种结构形式,但以锻造式为主。

前桥承受汽车的前部重量,把汽车的前进推力从车架传给车轮,并与转向装置的有关机件作关节式联系,实施汽车的转向。

前桥是利用它的两端通过主销与转向节连接,用以转向节的摆转来实现汽车的方向。

1.服务表现要求为使汽车在行驶中具有较好的直线行驶能力,前桥应满足下列要求:(1)足够的强度,确保车轮和车架(或承载体)之间的力能可靠地承受。

(2)正确的车轮定位可以使方向盘运动平稳,操作方便,减少轮胎磨损。

前轮定位包括主销内倾角、主销后倾角、前轮外倾角和前轮前束。

(3)足够的刚度,使受力后变形要小,保证主销和转向轮有正确的定位角度保持不变。

(4)转向节与主销,转向节与前桥之间的摩擦力应尽可能小,以保证转向操作的轻便性,并有足够的耐磨性。

(5)方向盘摆振应尽可能小,以确保车辆正常稳定运行。

(6)前轴的质量应尽可能小,以减少非簧载质量并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

2、结构参数选择cj6590a车辆总布置及车辆参数见表1:表1车辆总质量GA(n)前桥载重质量G1(n)前桥车辆质量中心至土建线距离L1(mm)36422主销中心距离b'(mm)132913622前轮距离B1(mm)14801878车轮滚动半径RR(mm)3657.5°1122主销倾角β3000主销后倾角?1°1007前轮外倾角A1°车辆质心到后轴中心线的距离L2(毫米)轴距L(毫米)车辆质心高度Hg(毫米)前钢板弹簧座中心距离B(毫米)760前束英寸(毫米)1-32.1、从动桥结构形式前桥采用非断开的转向驱动桥。

重型载货汽车转向器设计

重型载货汽车转向器设计

摘要汽车转向系统分为机械式转向系统和动力力式式转向系。

其中动力式的是在机械转向器基础上发展的。

动力转向系统是一套兼用驾驶员体力和发动机动力为转向能源的转向系统。

在正常情况下,汽车转向所需的能量只有一小部分由驾驶员提供,而大部分能量由发动机通过转向加力装置提供。

但在转向加力装置失效时,一般还应当能由驾驶员独立承担汽车转向任务。

本文阐述了针对重型载货汽车转向器方案的确定,转向传动机构,转向操纵机构的选择,转向器的设计,转向器壳体设计,在给定前轴满载轴载质量、最高车速、轮胎规格、最小转弯半径等条件下,着重对整体循环球转向器的齿扇轴,转向螺杆,滑阀式常流液压助力转向助力系统的结构设计计算。

关键词:重型货车;整体转向器;传动机构;操纵机构;结构设计ABSTRACTAutomotive steering system is divided into the mechanical steering system and power steering system for automobile steering force. The dynamic type is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mechanical steering gear. Power steering system is a set of compatible driver physical and engine power steering system for energy. Under normal circumstances, the automobile steering required only a small fraction of the energy provided by the driver, and most of the energy from the engine through the steering device. But in the steering device failure, the general should also can by the driver steering task independently.This paper expounds the heavy truck steering determiner scheme, steering gear, steering mechanism selection, the design of steering device casing design, steering, front axle load in a given quality of axial load, the maximum speed, tire specifications, minimum turning radius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the whole recirculating ball steering sector shaft, steering screw, valve type constant flow hydraul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structure design and calculation of powerKey words:Heavy goods vehicles; The steering gear;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perating mechanism; Structural design第1章绪论1.1 概述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为了适应各种道路情况和行驶条件,经常需要改变行驶方向或修正行驶方向,如转向、超车和避让等。

重型自卸汽车设计

重型自卸汽车设计

重型自卸汽车设计首先,外观设计是重型自卸汽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外观设计要体现出其功能和特点,以便于被用户接受和辨认。

重型自卸汽车通常具有大容量的货箱和强力的动力系统,所以外观设计应该突出其力量感和稳定性。

车身线条应流畅简洁,展示出重型自卸汽车的力量和速度感。

同时,外观设计还应考虑到空气动力学,减小车身的阻力,提高燃油经济性。

第二,结构设计是重型自卸汽车设计的核心。

结构设计要合理布局各个部件,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首先,底盘要足够强硬和稳固,以承受货物的重量和动力系统的力量。

其次,自卸装置要设计得方便快捷,以提高卸货的效率。

自卸装置通常采用升降式结构,可以通过液压系统实现卸货。

此外,还需要设计合理的控制系统,使得自卸装置的操作简单易用,避免误操作和安全事故。

最后,安全设计是重型自卸汽车设计的关键。

重型自卸汽车由于底盘高位,车身重心较高,操控性相对较差,所以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

安全设计首先要考虑到车辆的稳定性,通过合理的重心设计和底盘结构,使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不易翻车。

其次,还需要配置高效的制动系统,以保证车辆在高速行驶时能够及时停车。

此外,还需要配备安全气囊、防抱死制动系统、倒车影像等各种主动和被动安全装置,以确保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

综上所述,重型自卸汽车的设计涉及外观设计、结构设计和安全设计三个方面。

外观设计要突出其力量感和稳定性,结构设计要合理布局各个部件,确保其稳定性和卸载效率,安全设计是确保驾驶员和乘客安全的关键。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设计出高效、安全的重型自卸汽车。

重型卡车双前桥转向系统开发计算说明书

重型卡车双前桥转向系统开发计算说明书

编号北奔威驰8×4宽体矿用车1950轴距转向系统开发计算说明书编制审查审定标准化审查批准包头北奔重型汽车有限公司研发中心2010年7月22日1 计算目的双前桥四轴车在转向过程中,理论上要求所有车轮都处于纯滚动,或只有极小滑动,为达到这一目的,要求所有车轮绕一瞬时转动中心作圆周运动。

每个转向桥的梯形角匹配设计,是为满足车轮的理论内外转角特性曲线与实际内外转角特性曲线尽可能的接近;第一、二转向前桥转向摇臂机构设计是为了让第一、二转向前桥最大内转角与轴距之间的理论关系与实际关系尽可能的相匹配。

本次计算是为新开发的8×4宽体车XC3700KZ 匹配北奔高位宽体前桥的转向系统中转向传动机构和转向动力机构中各元件的选型及尺寸提供理论依据。

2 采用的计算方法、公式来源和公式符号说明符号定义及赋值如下:1α为第一转向前桥外转角,1β为第一转向前桥内转角 2α为第二转向前桥外转角,2β为第二转向前桥内转角1L 为第一转向前桥主销中心线与地面的交点到第三桥轴线的距离 2L 为第二转向前桥主销中心线与地面的交点到第三桥轴线的距离3 计算过程及结果 3.1 转向动力系统参数计算3.1.1 原地转向阻力矩计算① 状态一:第一、二转向桥载荷按标准载荷13T 计算 已知参数如下:第一转向桥、第二转向桥的轴荷为1G =2G =13000×9.8=127400 N 轮胎气压1P =0.77Mpa滑动摩擦系数μ=0.6(干燥土路)滚动摩擦系数f =0.035(干燥压紧土路推荐0.025-0.035) 轮胎自由半径0r =685mm 轮胎静力半径1r =670mm 侧偏距a =204mm内轮最大转角max α=35.74°[借用现有一桥拉杆及垂臂W3400112AE 极限内转角](新设计垂臂936 463 00 01使转角能达到车轮极限转角38度)轮胎宽度1B =375mm轮胎接地面积8212BK ==175782mm ,K=132.6mm主销内倾角Φ=6°对于单桥的原地转向阻力矩,有如下计算方式: A.按半经验公式计算131P G 3μ=半M =77.012740036.03 =10364271 N.mm =10364 N.mB.按采用雷索夫公式()2s 201r r 0.5a f G -+⋅⨯μ=雷M=127400×(0.035×204+0.5 ×0.6×22670685-)=6358499 N.mm =6358 N.mC.采用经验公式max11sin sin a G a G αφμ=经⋅⋅⋅+⋅⋅M=127400×204×0.6+127400×204×sin6°×sin35.74° =17181 N.mD.算术平均求阻力矩为了使计算更趋合理,避免上述四种公式单独使用时与实际工造成的误差,故用以上三种方式求得的阻力矩的算术平均值作为静态原地转向阻力矩0s M 。

汽车转向系统及前桥设计

汽车转向系统及前桥设计

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0文献综述 . (1)0.1转向系统概况 (1)0.2前桥概况 (2)1引言 (4)2汽车主要参数的确定 (4)2.1轴距L (4)2.2前轮距和后轮距 (4)2.3整车整备质量 (5)2.4汽车的装载质量 (5)2.5质量系数 (5)2.6汽车满载总质量 (6)2.7轴荷分配 (6)2.8轮胎选择 (6)2.9最小转弯直径 (7)2.10数据的确定 (7)3转向系统设计 (8)3.1汽车转向基本特性 (8)3.2转向系统设计要求和主要性能参数 (8)3.2.1转向系统设计要求 (8)3.2.2转向系传动比 (9)3.2.3 转向器效率 (11)3.2.4转向系设计参数的确定 (12)3.3循环球式转向器设计 (12)3.3.1转向系计算载荷的确定 (12)3.3.2主要尺寸参数选择 (13)3.3.3螺杆、钢球、螺母传动副 (13)3.3.4齿条,齿扇传动副 (14)3.3.5循环球式转向器零件强度计算 (17)3.4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设计 (18)3.4.1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数学模型分析 (18)3.4.2 基于Matlab的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优化设计 (21)4转向从动桥设计 (27)4.1转向从动桥主要零件参数确定 (27)4.2转向从动桥主要零件设计计算 (29)4.2.1制动工况下的前梁强度计算 (30)4.2.2在侧滑情况下的前梁强度计算 (31)4.2.3转向节在制动和侧滑工况下的强度计算 (33)4.2.4主销与转向节衬套在制动和侧滑工况下的强度计算 (34)4.2.5转向节推力轴承的计算 (36)5结论 (36)参考文献 (37)致谢 (38)汽车转向系统及前桥设计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重庆400716摘要:随着汽车的普及,对于汽车的各项性能指标和操纵感受也更加重视。

转向系统设计规范

转向系统设计规范

中重型卡车设计规范(转向系统)编制:校对:审核:批准:技术中心年月日前言中、重型汽车转向阻力矩较大,因此往往在原有的机械转向系统上加装一套转向助力系统,从而减少驾驶员的转向力矩,达到转向灵活轻便的目的,重型汽车的转向助力系统往往借助汽车本身的装置提供动力,因此统称为动力转向系统。

重型汽车在加装转向助力系统之后,必须只起助力作用而不改变原转向机构的特性,同时对动力转向系统还有如下要求:1.确保转向安全可靠2.转向灵敏操纵轻便3.保持正常直线行驶和转向自动回正4.保持路感5.随动作用一、转向系主要参数及其选择转向系统涉及的参数有:1、原地转向阻力矩Mr ;2、转向器适用前轴负荷G1;3、系统最大压力P ;4、系统最大流量Q;5、管路外径D外;6、转向梯形设计1.1原地转向阻力矩Mr汽车在沥青或混凝土路面上的原地转向阻力矩Mr,推荐用半经验公式:Mr=μ3×G3/P (N·mm)[1]式中μ-轮胎和路面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一般取0.7;G–实载前轴负荷,单位为N,该值由实载质量确定。

P-轮胎气压,单位为MPa。

1.2 转向器适用前轴负荷G1,单位为Kg,由整车匹配决定。

可在现有转向器资源上选用。

该参数可初步决定转向器品种,因而可知道转向器动力缸缸径D。

1.3 系统最大压力P:P=4MrπD2rwipη,式中 rw—齿扇啮合半径;Ip—转向机构力传动比,该值一般取1;η—转向器正效率1.4 系统最大流量Q:Q=π2D2dsnP14(1-Δ)ηv[2]式中 ds——初选转向器转向螺杆直径。

n——由人机工程学得知,方向盘的转动的频率为n=(0.5~1.2)S-1,对货车来说,可取较小值0.6;P1——转向器螺杆螺距;Δ——内泄漏系数,范围为0.05~0.10,可取0.1。

ηv——转向油泵容积效率,范围为0.75~0.85,可取0.8。

上式中,ds 、P1由转向器生产厂提供。

1.5 转向操纵力的校核:动力转向操纵力与转向器扭杆和分配阀都有关,目前尚无计算公式,一般由生产厂控制,对于操纵轻便的要求,转向操纵力不应超过(100~150)N。

摘要文档文档

摘要文档文档

轻型载重货车设计(转向系及前桥设计)摘要在本次毕业设计中,是关于轻型载货汽车的前桥及转向系统的设计。

本着力争性能可靠,价优,易造的设计构想,同时也主要参照拖厂的同类车型,努力去改造,去创新。

转向从动桥是通过悬架和车相连,两侧安装着从动车轮,用以传递车架与车轮之间的各种力和力矩。

汽车的转向系是利用转向节使车轮可以偏转一定角度以实现汽车的转向。

汽车的转向系是用来改变或恢复汽车行驶方向的专设机构,在行驶中起到重要作用。

主要可分为机械转向系,动力转向系和电动转向系。

其中电动转向系是未来汽车转向系的发展方向。

综合各种因素,本次设计采用采用转向梯形机构布置在前轴之后的整体式车桥和采用了正效率很高,操纵方便且使用寿命长的机械式循环球式转向器。

本次设计包括对转向从动桥结构形式的选择,主要是计算前轴、转向节、主销、主销上下轴承、转向节推力轴承或止推垫片等在制动和侧滑两种工况下的应力校核。

还包括转向器的结构选择及其设计计算并对转向梯形进行优化设计。

设计中水平有限,但希望能设计出一辆经济实用的轻型载货汽车。

关键词:运输车,前桥,主销,转向轴THE DESIGNS OF THE STEERING SYSTEM ANDFRONT AXLE IN OWN UNLOAD AGRICULTURETRUCK TO TRANSPORT OF KD1080ABSTRACTIn this graduated designs, my assignment is the light truck’s front axle and steering system. I shall try my best to design my assignment,I want the light truck’s cap acity is secure and the price is low. It is also easy to make,at the same time,I refer to the light truck which made in YT factory.I want to improve and innovate it.Steering front axle connects the frame by suspension.Driven wheel are installed at the sides of the fore axle,which transmits kinds of forces and torques into the wheels. The steering knuckle link to the front axle causes the front wheels to turn to the right or left .The steering system enables the driver to guide the automobile or wheeled tractor down the road and turn ringht or left.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truck.there are mannnual steering,power steering an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The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will be the direction in the future.In view of all the factors,I adopt the ladder-shaped organization assigns after the front axle and very efficient that can be handled easily and had long performance life steering box of the circulation ball type. The design includes selec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fore axle but most calculate the streys inspection under the break and the second slide of front axle ,steering knuckle inserts, king pin and ball bearing, thrust bearing and stop last spacer. Still include choosing and designing aslo calculating and carrying on optimization design ladder-shapedly of steering. The level is limited in the design, but I hope to design a economical and practical agricultural light truck.KEY WORDS: transporter, the front axle, king pin, steering shaft主要符号表量的名称量的符号单位汽车前轴静载荷G1N 汽车质心高度h g mm 转向阻力矩M r N.mm 接触应力σMPa 前轮承受的制动力pτN 前轮承受的垂直力Z1N 垂向弯矩MνN.mm 水平弯矩M h N.mm 车轮所受的重力g w N 前轮轮距B mm 两钢板弹簧座中心距S mm 转矩T N.mm 轮胎的滚动半径r r mm 地面垂向反力Z N 地面侧向反力Y N 力偶矩Q N.mm 轴承的轴向载荷F a N 轴承静承载容量C r0KN 轴承当量静载荷P0KN 转向轴输入功率p1Kw 转向器中的摩擦功率p2Kw 效率η导程角α0rad 附着系数φ。

自卸翻斗车课程设计

自卸翻斗车课程设计

自卸翻斗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自卸翻斗车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2. 学生能够掌握自卸翻斗车的主要部件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3. 学生能够了解自卸翻斗车在工程建设和物流运输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自卸翻斗车相关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并制作自卸翻斗车模型,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探究方法,针对自卸翻斗车进行性能测试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发他们对工程技术的兴趣。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3.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了解自卸翻斗车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树立绿色发展的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工程技术类课程,结合学生年级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和动手操作能力,但需进一步培养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确保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自卸翻斗车的基本结构- 介绍自卸翻斗车的整体结构,包括车架、驾驶室、发动机、传动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货箱等部件。

- 分析各部件的功能及相互关系,结合课本相关章节进行讲解。

2. 自卸翻斗车的工作原理- 讲解自卸翻斗车卸载货物的工作原理,包括液压系统的运作、货箱倾斜机构等。

- 结合实例,分析自卸翻斗车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3. 自卸翻斗车的制作与性能测试- 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指导学生分组设计并制作自卸翻斗车模型。

- 安排课时,分别进行模型的制作、调试和性能测试。

4. 自卸翻斗车在工程建设和物流运输中的应用- 分析自卸翻斗车在各类工程建设和物流运输中的重要作用。

重型卡车转向系

重型卡车转向系
M
r

f 3
G
3
P
• • • • •
式中,Mr是在沥青或混凝土路面上的原地转向阻力距,N· mm; f为轮胎和路面间的滑动摩擦因素,一般取0.7; G为转向轴负荷,计算时取g=10N/Kg; P为轮胎气压,取0.85MPa。 计算得Mr≈1.2×106 N· mm
• 作用在转向盘上的手力用下式计算:
• 3.1.2 汽车质量参数的确定 • 汽车的质量参数包括整车整备质量m0、装载质量me、质量系数η、汽 车总质量ma、轴荷分配等。 • 根据毕业设计课题及以上的论述,本次设计初选质量数据如下: • 汽车总质量: ma=28.495t • 整车整备质量: m0=12.3t • 满载时车辆前轴负荷: 20%×28.495t=5.699t
R
min
sin
L

a
o max
• 初选汽车的轴距为:L=7950mm,而外转向轮偏转角的最大值 般取45º ,取转向轮转臂a=0.3m。 • 所以计算出最小转弯半径:Rmin≈11.5m
o max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2)转向系的效率 • 功率 p 从转向轴输入,经转向摇臂轴输出所求得的效率称为转向器的 正效率,用符号 表示,;反之称为逆效率,用符号 表示。 • 正效率 计算公式:
传动比变化特性 1)转向系传动比 转向系的传动比包括转向系的角传动比 i 0 和转向系的力传动比 i p 。 转向系的力传动比: ip 2FW / Fh
w k
d / dt d k / dt d d k
• 转向系的角传动比:
i 0


• 转向系的角传动比 i 0 由转向器角传动比 i 和转向传动机构角传动比 i 组成,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型自卸汽车设计(转向系及前桥设计)摘要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需要按照驾驶员的意志经常改变其行驶方向,即所谓的汽车转向。

汽车的转向系统是一套用来改变或恢复汽车行驶方向的专用机构,本文的研究内容即是重型自卸汽车的转向系设计。

本文针对的是与非独立悬架相匹配的整体式两轮转向机构。

利用相关汽车设计和连杆机构运动学的知识,首先对汽车总体参数进行设计,在此基础上,对转向器,转向传动机构进行选择,接着再对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构(主要是转向梯形)进行设计,最后,利用软件AUTOCAD完成转向梯形和转向器的设计图纸。

转向器在设计中选用的是循环球式齿条齿扇转向器,在对转向器的设计中,包括了螺杆—钢球—螺母传动副的设计和齿条—齿扇传动副的设计,前者是基于参照同类汽车,确定出钢球中心距,设计出一系列的尺寸,而后者则是根据汽车前轴的载荷来确定出齿扇模数,再由此设计出所有参数的。

转向梯形的设计选用的是整体式转向梯形,本文在设计中借鉴同类汽车转向梯形设计的经验尺寸对转向梯形进行尺寸初选。

再通过对转向内轮实际达到的最大偏转角时与转向外轮理想最大偏转角度的差值的检验,和作为一个四杆机构对I其最小传动角的检验,来判定转向梯形的设计是否符合基本要求。

本文在消化,吸收,总结,归纳前人的成果上,系统、全面地对机械动力转向系进行理论分析,设计及优化。

为重型自卸汽车转向系的设计开发提供了一种步骤简单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转向系,转向器,转向梯形IITHE DESIGN OF HEAVY DUMP (THE DESIGN OF STEERING SYSTEM AND RRONT AXLE)ABSTRACTIn a moving vehicle, the driver will need to frequently change its traveling direction, the so-called steering. Vehicle steering system is used to change or restore a car in the direction of a dedicated agency, the contents of this paper is the study of light vehicle steering system design.This article is aimed at non-independent suspension and would like to match the overall style of the two steering. The use of the relevant vehicle design and kinematic linkage of knowledge, first of all, the overall parameters of the vehicle design, in this basis, the steering gear, steering transmission choice, and then to the steering gear and steering transmission (mainly trapezoidal steering ) design, and finally, the use of AUTOCAD software and the steering gear steering linkage to complete the design drawings.Steering the ball of choice is the cycle of fan-type steering gear rack teeth, in the design of steering gear, including a screw - Ball - Vice-nutIIIdrive the design and rack - fan drive gear pair design, the former is based on the reference to similar vehicles, to determine the center distance of the ball, the design of a series of size, while the latter is based on the vehicle front axle load to determine the fan module out of gear, and then all of the resulting design parameters.Steering linkage design is a whole selection of steering trapezoid, the paper design is used in car steering linkage from a similar experience in the design of the size of the steering linkage to the primary size. Through to the actual steering wheel in the maximum deflection angle with the steering wheel in the most ideal test of the difference of deflection angle, and four institutions, as a minimum transmission angle of its examination,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design of steering trapezoid in line with the basic requirements.In this paper, digestion, absorption, and summing up, summing up the results of their predecessors, the systematic, comprehensive mechanical steering system to carry out theoretical analysis,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For the light vehicle steering system design and development provides a simple design method steps.Key word: steering system,steering gear,steering trapezoidIV目录前言 (1)第一章从动桥结构方案的确定 (3)§1.1从动桥总体方案确定 (3)第二章转向系结构方案的确定 (5)§2.1转向系整体方案的分析 (5)§2.1.1转向器方案的分析 (5)§2.1.2 循环球式转向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6)§2.1.2动力转向系统分类 (7)§2.2转向系整体方案的分析 (8)第三章从动桥的设计计算 (10)V§3.1从动桥主要零件尺寸的确定 (10)§3.2 从动桥主要零件工作应力的计算 (11)§3.2.1 制动工况下的前梁应力计算 (12)§3.2.2 在最大侧向力(侧滑)工况下的前梁应力计算 (16)§3.3 转向节在制动和侧滑工况下的应力计算 (17)§3.3.1 在制动工况下 (17)§3.3.2 在侧滑况下 (19)§3.4 主销与转向节衬套在制动和侧滑工况下的应力计算 (20)§3.4.1 在制动工况下 (20)§3.4.2 在侧滑工况下 (22)第四章转向系统的设计计算 (24)§4.1 转向系主要性能参数 (24)VI§4.1.1 转向器的效率 (24)§4.1.2 传动比的变化特性 (26)§4.1.3 给定的主要计算参数 (27)§4.1.4 转向盘回转总圈数n (28)§4.2 转向系计算载荷的确定 (29)§4.3 循环球式转向器的计算 (30)§4.3.1 循环球式转向器主要参数 (30)§4.3.2 螺杆、钢球和螺母传动副 (31)§4.3.3 齿条、齿扇传动副设计 (32)§4.4 循环球式转向器零件强度的校核 (35)§4.4.1 钢球与滚道间的接触应力σ (35)§4.4.2 齿的弯曲应力σ (37)VII§4.5 液压动力转向机构的计算 (38)§4.5.1 动力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 (38)§4.5.2 转向动力缸的工作分析 (39)§4.6 转向梯形机构确定、计算及优化 (45)§4.6.1 转向梯形结构方案分析 (45)§4.6.2 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优化设计 (47)第六章结论 (57)参考文献 (58)致谢 (60)VIIIIX前言自卸车是利用发动机动力驱动液压举升机构,将车厢倾斜一定角度从而达到自动卸货,并依靠箱货自重使其复位的专用汽车。

自卸车用途广泛,在矿山、水利工程、城市建设、公路、环卫等行业都有专用的自卸车,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还作用。

这些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基础建设投资逐年增加,重型自卸车市场需求量急剧扩大,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对重型自卸汽车的设计就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次毕业设计主要是完成重型自卸汽车的前桥和转向系统的设计。

对前桥和转向系统的分类和工作原理进行了深入的对比和分析,选出最优方案来进行设计;对于转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构进行分析设计,选择合适的机构和零件。

转向系要求根据车型好转向轻便、灵敏的原则,选择转向系的类型好计算转向系的各项参数,并对转向梯形进行优化设计;前桥要求根据前桥载荷选择前桥型式好校核前桥各部件的强度。

12第一章从动桥结构方案的确定§1.1从动桥总体方案确定转向从动桥的主要零件有前梁,转向节,主销、主销上下轴承及转向节衬套,转向节推力轴承,轮毂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