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教学设计(通用6篇)

合集下载

学前教育学教案(全)

学前教育学教案(全)

学前教育学教案(全)学前教育学教案一、教案概述学前教育作为儿童成长发展的起点,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教案旨在探讨学前教育学的关键概念、理论和实施方法,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和组织学前教育活动,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二、教案目标1. 了解学前教育学的定义和重要性。

2. 熟悉学前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领域。

3. 掌握学前教育学的实施方法和策略。

4. 能够设计和评估学前教育课程。

5. 提高对学前教育学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的认识。

三、教案内容第一部分:学前教育学的定义和重要性1.1 学前教育学的定义学前教育学是对0-6岁儿童早期教育的研究,包括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的探索。

它关注儿童的身心发展、语言能力、社交与情感发展等方面,旨在为儿童提供全面的成长环境和有效的教育。

1.2 学前教育学的重要性学前教育是儿童教育中的关键阶段,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学前教育,儿童可以培养基本的认知、情感和社交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和实践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为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第二部分:学前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领域2.1 儿童发展理论2.1.1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2.1.2 伯努瓦综合发展理论2.1.3 弗洛伊德心理动力学理论2.2 学前儿童的教育需求2.2.1 社会性需求2.2.2 语言和沟通需求2.2.3 游戏和创造性需求第三部分:学前教育学的实施方法和策略3.1 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儿童在实际环境中学习和实践,培养其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

3.2 学前游戏教育游戏是学前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游戏,儿童可以探索和发现新事物,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3.3 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将音乐、绘画、手工艺等艺术形式融入学前教育中,通过艺术体验和创作,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第四部分:学前教育课程的设计和评估4.1 学前教育课程设计原则4.1.1 全面性原则4.1.2 个体化原则4.1.3 渐进性原则4.2 学前教育课程评估方法4.2.1 直接观察评估4.2.2 作品评估4.2.3 问卷调查评估第五部分:学前教育学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5.1 学前教育师资培养5.1.1 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的学习5.1.2 实习经验的积累5.2 学前教育师的职业素养5.2.1 爱心与耐心5.2.2 专业精神与团队合作能力四、教案总结通过本教案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学前教育学的定义和重要性,掌握了相关理论和研究领域,了解了实施方法和策略,学会了设计和评估学前教育课程,提高了对学前教育学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的认识。

学前教育学教案(全)

学前教育学教案(全)

学前教育学教案(第一部分)第一章:学前教育学概述一、教学目标1. 理解学前教育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掌握学前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和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

3. 了解学前教育学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

二、教学内容1. 学前教育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a. 学前教育学的概念b.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2. 学前教育学的基本原理a. 儿童发展观b. 教育观c. 学习观3. 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a. 我国学前教育的政策法规b. 我国学前教育的现状和问题4. 学前教育学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a. 学前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b. 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学前教育学的定义、基本原理和发展现状。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学前教育学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学前教育学定义和研究对象的理解。

2.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对学前教育发展趋势的了解。

第二章:儿童发展概述一、教学目标1. 理解儿童发展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影响因素。

3. 了解儿童发展的阶段特征和个体差异。

二、教学内容1. 儿童发展的概念和特点a. 儿童发展的定义b. 儿童发展的特点2. 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影响因素a. 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b. 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3. 儿童发展的阶段特征和个体差异a. 儿童发展的阶段特征b. 儿童个体差异的原因和意义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儿童发展的概念、特点和基本规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儿童发展的实例,探讨个体差异的原因和意义。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儿童发展概念和特点的理解。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和对儿童个体差异的认识。

第三章:学前教育课程与教学方法一、教学目标1. 理解学前教育课程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学前教育课程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3. 了解学前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

二、教学内容1. 学前教育课程的概念和重要性a. 学前教育课程的定义b. 学前教育课程对儿童发展的作用2. 学前教育课程的设计原则和方法a. 课程设计的原则b. 课程设计的方法3. 学前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a. 教学方法的选择原则b. 常用教学方法的特点和适用场合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学前教育课程的概念、重要性以及设计原则和方法。

《学前教育学》教案(完整版

《学前教育学》教案(完整版

《学前教育学》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学前教育学》教材第五章“幼儿认知发展与教育”,详细内容涉及第三节“数概念与运算能力的培养”。

重点围绕幼儿数概念的形成、基本运算能力的提升以及相应的教学策略进行讲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幼儿数概念的形成过程,掌握培养幼儿数概念的基本方法。

2. 使学生掌握幼儿基本运算能力的发展规律,学会设计适合幼儿的运算活动。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教育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幼儿数概念的形成过程及其教育方法。

重点:幼儿基本运算能力的发展规律及运算活动的设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视频。

学具:练习册、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组幼儿进行数数活动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幼儿数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2. 理论讲解(10分钟)讲解幼儿数概念的形成过程,分析基本运算能力的发展规律。

3.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播放教学视频,展示幼儿在数学活动中的实际操作,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教材,讲解典型的幼儿数概念和运算能力的培养方法。

5. 随堂练习(15分钟)分组讨论,设计适合幼儿的数学活动,并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数概念形成过程2. 幼儿运算能力发展规律3. 教学策略与活动设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幼儿数概念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

(2)设计一个针对幼儿基本运算能力的数学活动。

2. 答案:(1)幼儿数概念形成过程:感知阶段、表象阶段、概念阶段。

教育方法:提供丰富的数学操作材料,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思考,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学生对幼儿数概念的形成过程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后加强巩固。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相关书籍,了解国内外幼儿数学教育的研究动态,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学前教育学》教案完整版最新版

《学前教育学》教案完整版最新版
规划运动场地和游乐设施,促进幼儿身体发育和运动能力发展。
幼儿园室内外环境设计技巧
种植花草树木,美化环境同时培养幼 儿爱护植物的意识。
设置休息区和遮阳设施,提供舒适的休 息场所。
幼儿园资源利用策略
人力资源利用策略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教育能力。
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和管理,形成家园共育的良好局面。
04
幼儿园环境创设与利用策略探讨
幼儿园环境创设意义及目标
幼儿园环境创设意义
促进幼儿与环境互动, 激发幼儿好奇心和探 索欲望。
提供舒适、安全、有 趣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满足幼儿身心发展需 要。
幼儿园环境创设意义及目标
• 营造积极向上、和谐温馨的氛围,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态 度和社会性品质。
幼儿园环境创设意义及目标
01
02
03
04
财力资源利用策略
制定科学合理的经费预算和使 用计划,确保经费的有效投入
和合理使用。
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 持和赞助,拓宽经费来源渠道。
开展多种形式的筹款活动或合 作项目,筹集额外资金用于改 善办园条件和提升教育质量。
05
活技能培养
学习引导者
家长应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兴趣,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 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情感支持者
家长应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孩子建立积极健康的情感 态度和心理素质。
家园共育模式构建途径和方法
定期沟通会议
组织定期的家长会议,让教师和家长 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分享教育 经验和资源。
家园互动平台
建立家园互动平台,如微信群、QQ 群等,方便家长和教师随时交流和分 享信息。
亲子活动
组织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增进亲子 之间的感情,同时让家长更深入地了 解孩子在园的表现和需求。

完整版《学前教育学》教案

完整版《学前教育学》教案

完整版《学前教育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学前教育学》教材第三章“幼儿发展”的第二节“幼儿认知发展”和第三节“幼儿心理发展”。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阶段及影响幼儿认知发展的因素;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以及心理发展的促进策略。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幼儿认知发展和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影响因素。

2. 分析并评价幼儿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认知和心理特点,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3. 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策略,促进幼儿认知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幼儿认知发展特点及其与心理发展的关系;影响幼儿认知和心理发展的因素。

教学重点:幼儿认知发展的阶段划分;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和策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教学视频。

学具:笔记本、教材、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段幼儿活动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幼儿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认知和心理特点。

2. 理论讲解(15分钟)(1)介绍幼儿认知发展的阶段划分、特点及影响因素。

(2)讲解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重要时期及促进策略。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教材中的例题为例,分析并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疑问。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幼儿认知和心理发展的理解和掌握。

5. 小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针对某一具体案例,讨论如何运用所学理论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7. 课后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强调作业完成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幼儿认知发展:阶段划分特点影响因素2. 幼儿心理发展:基本理论重要时期促进策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幼儿认知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

(2)分析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

2. 答案:(1)略(2)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相关学术论文,了解幼儿认知和心理发展的最新研究动态。

2024年度-《学前教育学》教案(完整版)x

2024年度-《学前教育学》教案(完整版)x
学前儿童的视觉、听觉、触觉等 感觉器官逐渐发育完善,对周围 环境的感知能力增强。
8
心理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
认知能力提高
学前儿童的认知能力迅速发展, 包括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 等方面的提高。
语言能力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的语 言能力逐渐提高,词汇量增加, 语法结构更加复杂。
01 02 03 04
提高。
26
07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Chapter
27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01
学前教育的定义、目的和重要性
学前教育是指针对3-6岁儿童进行的教育活动,旨在促进儿童身心全面
发展,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02
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包括以儿童为中心、游戏化教学、综合性教育等,旨在激发儿童的学习
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丰富的环境刺激,激发儿童的好奇心、 探索欲和创造力,培养儿童的自主学习能力。
既要注重环境的美观性,又要确保设施设备 的实用性和安全性,为儿童提供舒适、便捷 的学习和生活空间。
16
幼儿园资源管理策略
合理规划空间布局
根据幼儿园的规模、教育理念和课程 需求,合理规划室内外空间布局,提 高空间利用率。
人身安全。
学习活动设计与组织方法
学习目标明确
学习内容选择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 水平,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 确保学习活动的针对性和有 效性。
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符 合其认知发展规律的学习内 容,如故事、儿歌、手工制 作等。
学习方法多样
学习过程互动
采用多种学习方法,如讲解、 示范、操作、游戏等,激发 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科技的发展将为学前教育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如虚拟现实、 增强现实等技术将为儿童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

《学前教育学》教案(完整版)

《学前教育学》教案(完整版)

《学前教育学》教案(完整版)学前教育学教案一、引言学前教育是指为了促进儿童全面健康发展而进行的教育活动。

学前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儿童的认知、语言、社交和情感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并为其日后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教案旨在为学前教育学课程提供一个完整的教学指南,帮助教师深入理解学前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并能在教学中灵活应用相关知识和技巧。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了解学前教育的定义、范围和发展历程;2. 掌握儿童发展的基本理论和发展特点;3. 熟悉儿童教育的内容和方法;4. 学习运用观察和评估工具来监测儿童的发展进程;5. 探索与儿童、家长和社区合作的策略;6. 了解学前教育政策和法规。

三、教学内容1. 学前教育概述1.1 学前教育的定义和范围1.2 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1.3 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目标2. 儿童发展理论2.1 传统儿童发展理论2.1.1 Jean Piaget的认知发展理论2.1.2 Erik Erikson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2.2 新颖儿童发展理论2.2.1 Lev Vygotsky的社会文化理论2.2.2 Howard 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3. 儿童教育内容3.1 语言与沟通能力的培养3.2 数学和逻辑思维的启蒙3.3 科学和探索能力的培养3.4 艺术、音乐和运动的发展3.5 社会情感和性格培养4. 儿童教育方法4.1 游戏为基础的教学法 4.2 项目化学习法4.3 主题教育法4.4 故事和绘本的运用4.5 观察和评估工具的应用5. 观察和评估5.1 观察儿童发展的重要性 5.2 常见的观察和评估工具 5.2.1 规范化测验5.2.2 观察量表5.2.3 个案记录6. 儿童、家长和社区的合作 6.1 家庭与学前教育的关系6.2 学校与社区的合作7. 学前教育的政策与法规7.1 国家学前教育政策7.2 学前教育法律法规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讲解教师将学前教育的理论知识传达给学生,帮助他们建立起基本的概念框架。

《学前教育学》教案(完整版)2024新版

《学前教育学》教案(完整版)2024新版
问题。
0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儿童教育的热爱和 责任感,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
教育观。
课程安排与时间
03
课程安排
课程时间
课程形式
本课程共分为导论、儿童发展、教育原理 、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五个部分。
本课程共计36学时,每周3学时,共12周 。
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 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幼儿园课程设计原则及步骤
分析幼儿需求
了解幼儿的兴趣、经验、发展水平等 ,为课程设计提供依据。
制定课程目标
根据幼儿需求和教育目标,制定明确 的课程目标。
幼儿园课程设计原则及步骤
选择课程内容
依据课程目标,选择适合幼儿学习的内容。
设计课程实施方式
根据课程内容和目标,设计多样化的实施方式,如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别 活动等。
05
幼儿园一日生活组织与管 理技巧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表,保证充足睡眠和锻炼时间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生理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作息时 间表,确保幼儿每天有足够的睡眠和锻炼时间。
合理安排室内外活动时间,充分利用阳光、空气等自然 因素,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严格执行作息时间表,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律 能力。
涉及课程目标、内容选择、教学方法、 评价等方面的设计与实践。
学前教育中的家庭教育指导
掌握与家庭沟通合作、提供家庭教育指 导的策略和技巧。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呈现
知识掌握情况
学生对《学前教育学》基本概念、 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实践应用能力
学生在模拟教学、案例分析等实践 活动中表现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表达能力。
社会性发展
儿童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互动,逐 渐学会与他人建立关系、沟通合 作和解决问题。他们的道德观念 、价值观和社交技能也在这个过

学前教育学幼儿教师教案(精选5篇

学前教育学幼儿教师教案(精选5篇

学前教育学幼儿教师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学前教育学》第五章“幼儿认知发展与教学”,详细内容为第三节“数的概念与运算”。

主要围绕幼儿数的概念建立、数的运算能力培养以及数的教学策略进行讲解。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幼儿数的概念,学会运用教学策略进行数的启蒙教育。

2. 培养学生运用数的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设计与实施幼儿数的教学活动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幼儿数的概念建立、数的运算能力培养。

2. 教学重点:数的教学策略、幼儿数的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计数器、磁性教具、PPT课件等。

2. 学具:幼儿用数字卡片、计数器、画笔、纸张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幼儿日常生活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其中的数字,引发学生对数的概念的思考。

2. 例题讲解(10分钟)以“数的认识”为例,讲解幼儿数的概念建立及其教学策略。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个以“数的比较”为主题的幼儿教学活动,并进行演示。

4.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幼儿数的运算能力培养,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规律及其教学策略。

5. 案例分析(10分钟)分析一个成功的教学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在幼儿教学中培养数的运算能力。

6.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数的运算能力培养,设计一个幼儿教学活动。

六、板书设计1. 数的概念2. 数的教学策略3. 数的运算能力培养4. 幼儿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以“数的运算”为主题的幼儿教学活动,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具与学具准备等。

2. 答案:(1)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加法运算,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2)教学内容:加法运算规律、加法应用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探讨幼儿数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了解国内外优秀的幼儿数学教育理念与方法,为今后的教学实践积累经验。

《学前教育学》教案(完整版

《学前教育学》教案(完整版
六、板书设计
1.标题:《幼儿认知发展》
2.内容:
a.感知、注意、记忆等认知发展方面的基本概念;
b.幼儿在感知、注意、记忆等方面的发展特点;
c.针对幼儿认知发展特点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七、作业设计
1.作业题目:
a.分析一个幼儿认知发展的实际案例,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
b.论述幼儿认知发展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
2.理论讲解:
a.讲解感知、注意、记忆等幼儿认知发展方面的基本概念;
b.分析幼儿在感知、注意、记忆等方面的发展特点;
c.阐述针对幼儿认知发展特点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3.例题讲解:结合实例,讲解如何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随堂练习:分组讨论,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案例,并提出解决方案。
5.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
2.鼓励学生主动提问,激发课堂氛围;
3.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反馈,鼓励正确思考,纠正错误观念。
四、情景导入
1.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2.通过提问、观察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幼儿认知发展特点;
3.结合多媒体手段,如视频、图片等,增强情景导入的吸引力。
教案反思
1.教学内容是否充实且具有针对性,是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幼儿认知发展特点及其教育意义的理解与应用。
重点:感知、注意、记忆等幼儿认知发展方面的关键概念和理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教具:PPT、视频、实物展示等;
2.学具:笔记本、教材、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幼儿在认知活动中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幼儿认知发展的思考。
2.答案:略。

《学前教育学》教案

《学前教育学》教案

03
幼儿园环境创设与资源管 理
幼儿园环境创设原则及实践
安全性原则
确保环境安全,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幼儿 身心健康。
美观性原则
注重环境美观和色彩搭配,营造舒适、愉 悦的氛围。
教育性原则
环境创设应与教育目标相一致,有利于幼 儿全面发展。
多样性原则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和活动空间,满足 幼儿不同需求。
参与性原则
案例分析:成功家园共育模式探讨
案例一
某幼儿园通过定期举办“家长进课堂”活动,让家长深入了解幼儿园的日常教学活 动,同时鼓励家长分享自己的职业经验和技能,丰富幼儿园的教学内容。这种模式 有效促进了家园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提高了家长对幼儿园的满意度。
案例二
某幼儿园积极与社区合作,利用社区公园、图书馆等资源,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探索、 阅读等活动。同时,邀请社区志愿者来园为幼儿提供各类特色课程的指导。这种模 式有效整合了社区资源,为幼儿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
04
幼儿园课程设计与实施
幼儿园课程设计理念及流程
以儿童为中心
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关注 儿童的兴趣和需求,以儿童的生 活经验和认知水平为出发点设计
课程。
综合性
注重儿童知识、技能、情感、态 度和价值观的全面发展,打破学 科界限,实现课程的综合化。
实践性
强调儿童通过亲身参与和实践活 动获得经验和知识,培养儿童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鼓励幼儿参与环境创设,培养其动手能力 和创造力。
幼儿园资源管理策略
资源分类与整理
资源更新与维护
资源共享与合作
对各类资源进行分类和 整理,方便查找和使用。
定期更新和维护资源, 确保其有效性和适用性。
鼓励资源共享和合作,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学前教育学教案模板(共6篇)

学前教育学教案模板(共6篇)

学前教育学教案模板(共 6 篇)第1 篇:学前教育学教案学前教育学教案第一章学前教育学概述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学前教育学产生和演变的阶段2.记住各阶段的代表人物、代表作与基本思想(重点、难点)3.识记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学等相关概念4.理解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任务、特点等5.明确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与方法教学重点:1、记住各阶段的代表人物、代表作与基本思想2、识记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学等相关概念3、明确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与方法教学难点:1、记住各阶段的代表人物、代表作与基本思想2、理解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任务、特点等教学方法:导学教学过程:第一节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演变一、孕育阶段(16 世纪以前)(一)中国背景:在这一时期,学前儿童主要在家中接受早期启蒙教育,学前社会教育尚未产生。

因此,这一时期的学前教育思想属学前家庭教育理论的范畴。

其中以颜之推、朱熹的幼儿教育思想较为出色。

颜之推1.家教著作《颜氏家训》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完整的家庭教科书2.家教思想(1)家庭教育要及早进行(及早施教)(2)要爱与教相结合(威严而有慈)(3)重视环境的影响(风化陶染)(4)重视“应世经务”的实学教育(博习致用)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1.重视蒙养教育2.要求慎择师友3.强调学“眼前事”4.提倡正面教育(二)国外1.柏拉图《理想国》柏拉图最先论述了儿童优生优育的问题;主张由国家对男女儿童进行公共教育。

2.亚里士多德《政治论》第一个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三)孕育阶段学前教育学发展的特点1.丰富性2.实践性3.零散性二、萌芽阶段(16 至18 世纪初)夸美纽斯1.学前教育著作《母育学校》: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世界图解》:著名的儿童启蒙读物、第一本儿童插图书2.学前教育思想(1)论述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2)提出教育顺应自然的原则(3)强调多给儿童活动机会,认为游戏最适合儿童,重视感观训练,主张直观的教学方法卢梭《爱弥儿》1.顺应自然,儿童本位2.对儿童进行“消极教育”3.儿童应通过做事来学习,使他对知识的学习有直接的体验4.对儿童实施身体教育和感官教育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1)提出自然适应性原则(2)提倡与实施爱的教育(3)首次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萌芽阶段学前教育学的特点:专门化、完备化、理论化。

学前教育学教案(实用11篇)

学前教育学教案(实用11篇)

学前教育学教案(实用11篇)学前教育学教案(实用11篇)第一篇:认识色彩背景:学前儿童正处于感官发育的关键期,对色彩的认识和感知能力也在这个时期逐渐形成。

因此,本教案旨在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前儿童认识不同的色彩。

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前儿童将能够:1. 认识主要颜色,并能够正确说出它们的名称。

2. 辨别不同的颜色,并将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活动:活动1:颜色大寻找步骤:1. 教师准备几种不同颜色的卡片,如红色、蓝色、黄色等。

2. 将卡片随机放置在教室的不同位置。

3. 学生们一起寻找卡片,并说出所找到的颜色名称。

活动2:小小画家步骤:1. 教师提供颜料、画笔和纸张,让学生们自由绘画。

2. 提醒学生们在绘画时可以尝试使用不同颜色。

3. 绘画结束后,学生们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讨论使用的颜色。

活动3:色彩配对步骤:1. 教师准备一些颜色卡片,每个卡片上有两个颜色名称。

2. 学生们尝试将每个卡片上的两个颜色进行搭配。

3. 学生们可以通过搭配不同的颜色,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配色方案。

评估方式: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对颜色的认知能力。

第二篇:感觉认知背景:学前儿童的感觉器官正在不断发育,对外界刺激的感知能力具有较强的敏感性。

本教案旨在通过感觉活动,帮助学前儿童提高感知能力。

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前儿童将能够:1. 理解五种基本感官的名称和功能。

2. 通过感觉活动,提高感知能力。

教学活动:活动1:盲人按摩步骤:1. 教师向学生们解释盲人缺失了其中一种感官——视觉,并依靠其他感官来获取信息。

2. 学生们成对合作,轮流扮演盲人和按摩师。

3. 盲人闭上眼睛,按摩师用轻柔的方式按摩盲人的手臂或肩膀,盲人通过触觉来感知。

活动2:嗅觉品鉴步骤:1. 教师带来一些有特殊气味的物品,如柠檬、香蕉等。

2. 教师将物品蒙住,学生们通过闻气味猜测是什么物品。

3. 学生们根据气味的特点尽量准确地猜测物品。

活动3:听觉猜测步骤:1. 教师播放一段音乐或发出某种声音。

学前教育学教案(全)

学前教育学教案(全)

学前教育学教案(一)第一章:学前教育学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学前教育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掌握学前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和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概况。

3. 理解学前教育学的意义和研究方法。

二、教学内容1. 学前教育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讲解学前教育学的概念,介绍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如儿童心理发展、教育方法等。

2. 学前教育学的基本原理讲解学前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如儿童发展观、教育观等。

3. 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概况介绍我国学前教育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4. 学前教育学的意义和研究方法阐述学前教育学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介绍学前教育学研究的方法和技术。

三、教学活动1. 课堂讲授:讲解学前教育学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2.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学前教育实践中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学前教育学知识解决问题。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学前教育学的意义和研究方法,分享学习心得。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学前教育学基本概念的理解。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3.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成果。

学前教育学教案(二)第二章:儿童发展心理学一、教学目标1. 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影响因素。

3. 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中的运用。

二、教学内容1.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讲解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概念,介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如认知发展、情绪发展等。

2.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讲解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如阶段性、连续性、可塑性等。

3.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介绍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在和外在因素,如基因、环境、教育等。

4. 儿童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中的运用阐述儿童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实践应用,如教学设计、教育评价等。

三、教学活动1. 课堂讲授:讲解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相关理论。

2. 案例分析:分析儿童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实践中的运用案例。

《学前教育学》教案(完整版

《学前教育学》教案(完整版

《学前教育学》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学前教育学》第三章“幼儿发展概述”,具体内容为第一至第三节,重点探讨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规律,以及幼儿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详细内容包括:1. 幼儿生理发展特点及规律2. 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及规律3. 幼儿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规律。

2. 培养学生运用幼儿教育原则和方法,设计和组织幼儿教育活动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关注幼儿个体差异,尊重幼儿发展规律,提高教育效果的责任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规律;幼儿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难点:如何将幼儿教育的原则和方法灵活运用于实践;如何关注幼儿个体差异,提高教育效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展示、案例分析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幼儿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幼儿的发展变化,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讲解:(1)幼儿生理发展特点及规律(2)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及规律(3)幼儿教育的原则和方法3. 实践情景引入:以一个幼儿园的实际案例为背景,让学生分析幼儿在园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4. 例题讲解:针对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设计相关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份幼儿教育活动方案。

6. 互动环节: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幼儿发展问题,分享解决方案,互相学习。

六、板书设计1. 幼儿生理发展特点及规律2. 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及规律3. 幼儿教育原则和方法4. 案例分析:幼儿发展问题及解决方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内容,设计一份针对幼儿发展的教育活动方案。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认识到幼儿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关注幼儿个体差异,提高教育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相关书籍和资料,深入了解幼儿发展理论和实践,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学前教育学教案(全)

学前教育学教案(全)

学前教育学教案绪论【教学目标】通过绪论学习,学生能够:1、了解学前教育学的学科性质2、对学前教育学学科演变有基本的认识3、了解学前教育学的学科任务和内容4、理解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5、掌握学前教育学的学习方法【课时数】 2课时【教学内容】一、学前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作为普通教育学的年龄分支学科,学前教育学研究的是人类终身发展的初始阶段的儿童,学前教育学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

与其他学科相比,学前教育学具有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特点。

教育的目的在于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

以此为出发点,学前教育学兼顾理论与实践,以理论为出发点,指导实践。

学前教育学的理论性。

作为教育学的年龄分支学科,学前教育学有其自身特殊的规律,需要探究并解释学前教育领域中的基本现象和事实背后的原因,寻找规律,在理论上阐释为什么、是什么等问题。

学前教育学的应用性。

学前教育的理论研究最终是为学前教育实践服务的。

学前教育学不仅应当研究学前教育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还要探询学前教育实践的指导规律,对其目标、内容、方法等进行说明,使理论研究转化为对实践的指导。

因此学前教育学具有实践的品质。

学前教育学的综合性。

学前教育学的理论发展和研究广泛借鉴了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各门学科,脑科学、生理学、社会学、哲学等学科中的相关理论如生态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人际互动理论等等都对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很大影响,极大地推动了学前教育理论的丰富和建立,促进了这门年轻学科的成熟与发展。

二、学前教育学的学科演变(一)国际视野中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历程教育的思想源远流长。

在欧洲18-19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中涌现出的大批思想家和教育家在其教育论著中阐述了学前教育的思想。

由于教育理论的形成建立,促进了学前教育机构由原来的慈善性质而指向促进儿童成长。

这一时期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于1837年在勃兰根堡建立了收托1-7岁儿童的教育机构,并于1840年首次命名为幼儿园,其意为让儿童象大自然万物在花园中一样自由茁壮地成长。

学前教育学教案设计

学前教育学教案设计

学前教育学教案设计学前教育是指对3-6岁儿童进行的教育活动,在这个阶段,孩子的个体差异非常大。

因此,设计学前教案时,需要考虑到孩子的兴趣、能力和需求的不同,以及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家庭背景。

教案一:游戏中的数学启蒙目标:1.通过游戏,培养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认知能力。

2.增加幼儿对数字的兴趣和积极性。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一:数数游戏准备一些彩色小球,让幼儿数数并将小球放在相应的数字卡片上。

活动二:数字拼图准备一些数字拼图,让幼儿按照数字的顺序拼出完整的图案。

活动三:数字游戏准备一些数字卡片和相应数量的物品,让幼儿根据数字卡片上的数字放置相应数量的物品。

教案二:绘本故事启蒙目标:1.培养幼儿的语言和阅读兴趣。

2.增强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故事理解能力。

活动一:绘本故事阅读选择一本绘本故事,让幼儿跟随故事情节进行阅读,并引导他们回答相关问题。

活动二:绘本故事角色扮演根据绘本故事的内容,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扮演,并自由发挥。

活动三:绘本故事续写让幼儿跟随绘本故事进行续写,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案三:手工艺术创作目标:1.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美感。

3.提升幼儿的自信心和艺术表达能力。

活动一:剪纸艺术准备一些剪纸模板和颜色纸张,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剪出各种形状的剪纸作品。

活动二:泥塑创作准备一些彩色橡皮泥,让幼儿通过捏、揉和塑形的方式制作自己喜欢的动物或物品。

活动三:画画创作提供一些颜色笔和纸张,让幼儿自由绘画,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在设计学前教案时,需要根据幼儿的发展需求和特点,合理策划活动内容和教学方法,引导幼儿全面而健康地发展。

同时,要注重培养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取知识和经验。

最后,及时对幼儿的表现和反馈进行评估和调整,以持续改进教学效果。

《学前教育学》教学设计【六篇】

《学前教育学》教学设计【六篇】

《学前教育学》教学设计【六篇】学前教育学教学设计【六篇】第一篇:学前教育中的游戏教学设计学前教育中的游戏教学设计对幼儿的认知、感知和社交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游戏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和兴趣爱好,创设适合幼儿参与的游戏环境,以促进幼儿的综合素养发展。

首先,游戏教学设计需要注重幼儿的主动参与。

教师可以设立各种角色扮演的游戏活动,如角色扮演游戏中的家庭角色、职业角色等,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过程,并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其次,游戏教学设计需要注重幼儿的感官体验。

通过游戏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感官探索和观察,如感官刺激游戏中的声音辨认、触摸认知等,提升幼儿的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

最后,游戏教学设计需要注重幼儿的情感培养。

教师在游戏教学中可以设立一些情感表达的游戏活动,如情感表演游戏、情感绘画游戏等,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培养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

第二篇:学前教育中的情景教学设计情景教学是一种通过创设具体情景,以帮助幼儿理解抽象概念和掌握生活技能的教学方法。

在学前教育中,情景教学设计可以促进幼儿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情景教学设计需要关注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

教师可以通过模拟实际生活情境,如超市购物、餐厅用餐等,帮助幼儿理解和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并鼓励幼儿在情景中进行实践操作。

其次,情景教学设计需要注重幼儿的观察能力。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逼真的情境,如动画展示、实物展示等,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和观察能力,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

最后,情景教学设计需要促进幼儿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师可以在情景教学中设置一些合作任务,如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情景下的角色扮演等,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表达能力。

第三篇:学前教育中的绘本教学设计绘本教学是学前教育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通过引导幼儿阅读绘本,教师可以帮助幼儿拓展词汇量、培养阅读兴趣、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教育学》教学设计(通用6篇)【篇1】《学前教育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用一次性纸杯制作挂表,培养幼儿剪、涂、固定的动手能力。

2、认识表上数字的意义及认识区分时针和分针。

3、通过用废旧的一次性纸杯来进行创作变废为宝,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废旧的一次性纸杯数个、剪刀数把、水彩笔数套、绳子数根、胶带一卷、大挂表一只、图钉一盒、卡纸做的分针时针数套。

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出示大挂表,请幼儿观察,提问:它的作用是什么?表上面都有什么?它们各自的作用是什么?幼儿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表是用来掌握时间的,一天共有24个小时,白天12个小时,晚上12个小时,表上面有1—12的数字,有两个表针,长的是分针,短的是时针,时针跑两个数字间一个空格是一个小时,分针跑一周是一个小时。

今天我们自己做一个挂表如何?二、基本部分1、出示纸杯,这是一只废旧的纸杯要丢掉的,为了减少对地球的污染,保护我们生活的家园,我们可以将它变废为宝,你们想想可以做些什么呢?发挥幼儿的想像进行讨论,教师加以引导。

现在,我要把纸杯做一只小挂表来装饰我们的活动室,你们觉得如何?2、介绍示范制作过程(1)用剪刀从杯口向下至杯底随意剪成数条。

(2)把剪好的条条从杯底向外压成象一盛开的太阳花状,把条条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或花纹进行装饰。

(3)用胶带在其中一片花瓣上粘上绳子,用黑水笔在杯底粘绳子的花瓣正下方写上数字12,其余1—11的数字如挂表数字一样填写一周。

(4)将分针时针用图钉固定在杯底中心位置,针头用胶泥堵上防止扎伤,就这样一只漂亮的纸杯挂表就做好了。

3、交待注意事项(1)使用剪刀时,不要把剪刀头对准别人或自己,防止扎伤。

(2)把纸杯剪成条条时,尽量剪匀称,以免影响视观效果。

(3)在填写数字12时,先拎起绳子找准正上方。

(4)在固定时针分针时注意保护自己,防止扎伤。

4、分发制作材料,请幼儿自己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适时协助个别幼儿,鼓励幼儿坚持独立完成作品。

三、结束部分展示幼儿作品,让幼儿相互欣赏并评价同伴的作品,最后教师总结评价幼儿作品。

【篇2】《学前教育学》教学设计活动目标:1、感知三句半的形式美和韵律美。

2、能围绕“拜年”这个主题,尝试仿编三句半并进行大胆表达。

3、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体验拜年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恭喜》的动画,锣鼓一副,三句半的图标、祝福的话汉字卡片。

活动过程:1、播放《恭喜》动画,导入课题: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动画片,想看吗?师:好看吗?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恭喜谁?恭喜什么?(心想事成、万事如意、新年快乐、眉开眼笑、中头彩、乐开怀。

)2、采用平行示范的方式引导幼儿讲述祝福语。

(1)教师:我也喜欢歌曲里“新年快乐,万事如意,恭喜恭喜”的祝福,(出示字卡)。

(2)你喜欢过年吗?你是怎样给人们祝福的?(学一学福娃祝福恭喜的样子,并出示相应的字卡),引导幼儿分别说说什么样的祝福话可以对谁说?3、出示三句半的图标,初步感知三句半的形式美和韵律美。

(1)师:今天我带来了一首《拜年》的三句半,你们想听吗?如:新年到,新年到,敲锣打鼓真热闹,我们大家上台来,拜年啦!你敲锣呀我打鼓,来给爷爷拜个年,祝爷爷福如东海,恭喜恭喜!你敲锣呀我打鼓,来给奶奶拜个年,祝奶奶寿比南山,恭喜恭喜!你敲锣呀我打鼓,来给爸爸拜个年,祝爸爸工作顺利!恭喜恭喜!你敲锣呀我打鼓,来给妈妈拜个年,祝妈妈心想事成!恭喜恭喜!你敲锣呀我打鼓,来给小朋友们拜个年,祝你们学习进步,恭喜恭喜!(2)老师刚刚念的是什么?给谁拜年的,祝福什么?你最喜欢老师念的哪一句?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带领幼儿念两遍)(3)你有什么地方听不懂的话?让我们一起来帮助他。

(4)看图完整地朗诵二遍三句半。

4、看图标创编三句半。

(1)你们喜欢过年吗?那么你在过年的时候会给谁拜年、祝福什么呢?请你来编一段拜年的三句半。

(2)根据幼儿的回答,在原来的图标上粘上祝福的话。

并让幼儿集体来念一念。

(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述自己创编的三句半。

)5、给老师拜年。

师:刚刚有的小朋友很主动,能大胆地告诉大家自己编的三句半。

今天我们班来许多老师,你想给她们拜年吗?祝福老师什么?现在,请你们把自己编的三句半念给她们听一听。

6、延伸活动:三句半表演《拜年》。

【篇3】《学前教育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用一次性纸杯制作挂表,培养幼儿剪、涂、固定的动手能力。

2、认识表上数字的意义及认识区分时针和分针。

3、通过用废旧的一次性纸杯来进行创作变废为宝,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废旧的一次性纸杯数个、剪刀数把、水彩笔数套、绳子数根、胶带一卷、大挂表一只、图钉一盒、卡纸做的分针时针数套。

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出示大挂表,请幼儿观察,提问:它的作用是什么?表上面都有什么?它们各自的作用是什么?幼儿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表是用来掌握时间的,一天共有24个小时,白天12个小时,晚上12个小时,表上面有1—12的数字,有两个表针,长的是分针,短的是时针,时针跑两个数字间一个空格是一个小时,分针跑一周是一个小时。

今天我们自己做一个挂表如何?二、基本部分1、出示纸杯,这是一只废旧的纸杯要丢掉的,为了减少对地球的污染,保护我们生活的家园,我们可以将它变废为宝,你们想想可以做些什么呢?发挥幼儿的想像进行讨论,教师加以引导。

现在,我要把纸杯做一只小挂表来装饰我们的活动室,你们觉得如何?2、介绍示范制作过程(1)用剪刀从杯口向下至杯底随意剪成数条。

(2)把剪好的条条从杯底向外压成象一盛开的太阳花状,把条条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或花纹进行装饰。

(3)用胶带在其中一片花瓣上粘上绳子,用黑水笔在杯底粘绳子的花瓣正下方写上数字12,其余1—11的数字如挂表数字一样填写一周。

(4)将分针时针用图钉固定在杯底中心位置,针头用胶泥堵上防止扎伤,就这样一只漂亮的纸杯挂表就做好了。

3、交待注意事项(1)使用剪刀时,不要把剪刀头对准别人或自己,防止扎伤。

(2)把纸杯剪成条条时,尽量剪匀称,以免影响视观效果。

(3)在填写数字12时,先拎起绳子找准正上方。

(4)在固定时针分针时注意保护自己,防止扎伤。

4、分发制作材料,请幼儿自己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适时协助个别幼儿,鼓励幼儿坚持独立完成作品。

三、结束部分展示幼儿作品,让幼儿相互欣赏并评价同伴的作品,最后教师总结评价幼儿作品。

【篇4】《学前教育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上课要遵守纪律,做到专心听讲,不随便讲话,不玩东西,发言要举手。

2、会说“上课的时候,我们要专心听讲”。

3、学会正确的坐姿。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懂得上课要遵守纪律,会说“上课的时候,我们要专心听讲”。

2、教学难点:学会正确的坐、立、举手、读书及的握笔写字的姿势。

教学过程一、回忆参观,榜样教育1、回忆参观:老师已经带大家去参观了高年级大哥哥、大姐姐的上课情况,谁来说说他们是怎样上课的?2、小结:大哥哥、大姐姐上课遵守纪律,专心听讲,不随便讲话,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二、指导看图,练习说话1、引入:那么我们先来看看,图上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2、看图:(1)图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2)丁丁在干什么?他这样做对吗?为什么?(3)冬冬正在对丁丁说什么?(4)图上哪些小朋友专心听讲?他们是怎么做的?3、说话训练。

上课的时候,我们要专心听讲。

(1)跟师讲。

(2)自由讲。

(3)指名练说。

(4)开火车练讲。

三、小结评比,树立榜样1、表扬本节课专心听讲的学生,发红花。

2、自己回忆前几节课的表现,专心听讲的同学自己站起来给大家看一看。

四、学习正确的坐姿1、回忆引入:(1)小朋友在幼儿园里上哪些课?时间长吗?他们是怎样上课的?(2)现在,我们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在小学上课可跟幼儿不一样,一节课要上四十分钟,上午、下午都有课,不过并不是每节课都坐在教室里上。

在教室里上课进,小朋友不能乱走、乱动、乱说,也不能吃东西,要坐得好好的。

那么,上课时该怎么坐呢?2、学习坐姿:(1)看图说说:(示图2)图上的小朋友是怎么坐的?(2)老师小结:凳子离开桌子一定距离,身子坐正,眼睛看前面,两只小手放在大腿上,可不能随便玩书包带、裤子或裙子,两只小脚要放平。

(3)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巡回检查,及时纠正学生的不正当姿势。

3、比赛练习:(1)与图上的小朋友比一比,谁坐得好。

(2)同桌比一比。

(3)大组比一比。

(4)与老师比一比。

4、创设情境练一练坐姿。

(1)引入:每一堂课开始都有铃声,叫上课铃。

上课铃一响,大家都要坐得端端正正,静静地等老师来上课。

(2)学儿歌:铃声响,进课堂,课本铅笔放得好,静等老师来上课,比比哪个坐得好。

跟师念两遍。

(3)念完儿歌练一练。

五、小结,学儿歌这节课,我们知道上课的时候要专心听讲,并且学会了正确的坐姿,希望大家争做认真上课的好孩子。

学儿歌:我是小学生,上课小手放得好,小脚并并拢,身子坐得正。

小眼睛仔细看,小耳朵专心听,说话先举手,才是好学生。

边念边做动作。

【篇5】《学前教育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诗歌内容,能有感情的朗诵诗歌;2、会用简洁的语言,形象生动的仿编诗歌;3、理解诗歌优美的意境,感受帮助他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知识经验准备:教师在活动前多引导幼儿多欣赏有关的文学作品。

活动过程:一、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兴趣教师扮荷花姐姐,幼儿扮演小青蛙。

导语:(1)"下雨了,青蛙们快到我的绿伞下躲雨吧!"(2)"青蛙们,雨停了,让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下吧"二、谈话导入主题提问:刚才发生了什么事?荷花姐姐把什么当作伞送给了小青蛙?三、引导理解诗歌内容1、分析理解诗歌内容:提问:(1)"刚才画面上是什么地方?天气是怎样的?"(2)小雨点落在地上的声音是怎样的?(3)小青蛙用什么躲雨?谁的绿伞借给了青蛙?(4)得到帮助的青蛙心情怎么样?用什么词来形容欢快的心情?四、欣赏诗歌,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1、教师朗诵诗歌。

2、提问:(1)想一想青蛙"呱呱"的唱歌声好像在说什么?(2)小雨点的"滴嗒嘀嗒"好听的伴奏声是送给谁的?(3)为什么要送给荷花姐姐?五、学习诗歌1、整体朗诵,提出要求:声音自然、好听,有感情。

2、再次朗诵,讨论:"你最喜欢诗歌里的哪一句,为什么?"3、分组朗诵,启发幼儿用动作表演。

六、编诗歌1、提问:下雨时荷花姐姐还会把绿伞借谁?2、出示动物图片及背景,引导幼儿仿编。

3、分组仿编,鼓励幼儿与同伴讨论交流。

4、讨论:"平日生活中你帮助过谁,心情怎样?"七、延伸活动鼓励幼儿将创编的诗歌画下来,在区角活动时,说一说,演一演。

【篇6】《学前教育学》教学设计活动目标:1、感知三句半的形式美和韵律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