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强跟踪滤波算法的异步电机参数自适应无速度传感器控制

基于强跟踪滤波算法的异步电机参数自适应无速度传感器控制陆可

【摘要】在异步电机四阶模型的基础上增加机械和转矩方程,并引入负载转矩和转子电阻为状态变量,得到七阶非线性模型.利用强跟踪滤波(STF)算法实现电机状态和转子电阻的同时估计,通过仿真比较了STF和扩展Kalman滤波(EKF)算法的估计性能.结果表明,STF算法能有效估计电机状态及辨识转子电阻,并且具有比EKF算法更理想的估计性能,同时能满足极低速和零速下的估计要求,从而在电机的整个工作范围内实现转子电阻自适应的状态估计.%The equations of machine and torque were added to the fourth-order model of asynchronous motor.A seventh-order nonlinear model was obtained via increasing load torque and rotor resistance as state variables.The motor states and the rotor resistance were estimated simultaneously using strong track filter (STF).Computer simulations were performed to compare the estimation performance between STF and EKF.The results illustrated that STF could estimate the motor states and the rotor resistance effectively, and its performance was more perfect than EKF' s.STF could also satisfy the estimation request running at very low and zero speed, thus it could realize the states estimation with rotor resistance adaptation in the whole operation range.【期刊名称】《电机与控制应用》

【年(卷),期】2011(038)005

【总页数】6页(P16-21)

【关键词】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扩展卡尔曼滤波;强跟踪滤波

【作者】陆可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346+.2

0 引言

现代工业控制中,异步电机以其结构简单、运行可靠、价格低廉、维护方便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其固有的强耦合、非线性、多输入、多输出等特性使其成为一类重要的非线性控制系统。目前,对于异步电机控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磁场定向控制[1]、直接转矩控制[2]、反馈线性化控制[1,3]、滑模控制[4]及无源性控制[1]等方法上,它们的共同点就是力求转矩和磁链的独立控制,从而实现异步电机的线性化控制。

在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系统中,除了采用一定的控制方法外,电机参数的准确与否是影响其控制性能的主要因素。但是,异步电机在运行过程中,参数随着工况和环境的变化表现出时变性,在利用定参数模型进行计算时,必然会引入误差,导致控制性能变差。因此,电机参数的在线辨识得到了广泛研究,其中大多数方法都是利用约束条件,简化模型结构,减少测量变量,得到电机参数;也有利用模型参考自适应[5-6]、观测器估计[7-8](Luenberger、Kalman 等)、人工智能[9-11](包括神经网络、模糊逻辑、遗传算法等)等算法实现电机参数的在线辨识。

此外,还有难点来自于未知的负载扰动,以及在极低速和零速时的转速估计问题

[12]。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估计方法,能同时估计电机转速、转子磁链、负载

转矩和电机参数,并能解决零速附近的转速估计问题。文献[7]在异步电机四阶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机械和转矩方程,同时为了在线辨识转子电阻,增加负载转矩和转子电阻为状态变量,建立异步电机的七阶扩展状态方程,并利用扩展卡尔曼滤波(Extended Kalman Filter,EKF)算法,实现异步电机状态和转子电阻的同时估计。

EKF算法是一种常用的状态估计方法,但存在两大缺陷:(1)关于模型不确定性的鲁

棒性差,造成状态估计不准,甚至发散等现象;(2)当系统达到平稳状态时,算法将

丧失对突变状态的跟踪能力。针对上述两个问题,周东华在EKF算法的基础上提

出了强跟踪滤波(Strong Track Filter,STF)[13-14]算法,利用正交性原理,

增加渐消因子,使算法始终保持对系统状态的准确跟踪,从而有效弥补了EKF算

法的缺陷。因此,本文利用STF算法替代EKF算法对电机状态和参数进行估计,

并通过仿真对两者的估计性能进行了比较。

1 异步电机数学模型

在静止αβ坐标系下,异步电机的四阶离散化模型可描述为

状态向量x(k)= [isα(k)isβ(k)ψrα(k)ψrβ(k)]T,输出向量y(k)=[isα(k)isβ(k)]T,输入向量 u(k)=[usα(k)usβ(k)]T,系数矩阵分别为

式中:us、is——定子电压、电流;

ψr——转子磁链;

Rs、Rr,Ls、Lr——定、转子电阻、电感;

Lm——励磁电感;

ωr——转子角速度;

T——采样周期。

τr——转子时间常数,τr=Lr/Rr;

σ——漏感系数,σ =1-Lm2/LsLr;

为利用STF算法对电机转速、负载转矩和转子电阻进行估计,根据文献[7]在原四阶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机械和转矩方程,并增加状态变量ωr、TL 和 Rr,则扩展

后的状态向量 x(k)=[isα(k)isβ(k)ψrα(k)ψrβ(k)ωr(k)TL(k)Rr(k)]T,输入和输出向量不变。同时,修改系数矩阵为

式中:TL——负载转矩;

J——转子及其所连接负载的转动惯量;

np——极对数。

2 STF算法

根据上述异步电机的非线性模型,可利用STF算法对其状态进行估计。按照实际

系统模型,在式(1)和式(2)的基础上增加噪声项,重写状态方程为

式中,状态噪声w和测量噪声v均为高斯白噪声,并具有如下统计特性:E[w(k)]=E[v(k)]=0,E[w(k)w(j)T]=Q(k),E[v(k)v(j)T]=R(k),E[w(k)v(j)T]=0。其中,Q(k)为对称非负定阵,R(k)为对称正定阵。初始状态x(0)为高斯分布的随机向量,且满足如下统计特性:E[x(0)]=x0,E[x(0)-x0][x(0)-x0]T=P0,

并且 x(0)与 w(k),v(k)统计独立。

根据文献[13],带多重次优渐消因子的STF算法的迭代步骤如下:

(1)令k=0,设置初始值x(0|0)、P(0|0),以及噪声协方差阵Q、R。

(2)由式(5)和式(6)计算出状态和测量的预测值(k+1|k)、(k+1);由式(7)和式(8)计算

出 F(k)、H(k+1)。

(3)由式(9)计算出测量残差γ(k+1);由

式(10)计算出其协方差阵V(k+1)。式中ρ为遗忘因子,0 <ρ≤1,一般取ρ=0.95。

(4)由式(11)~式(15)计算出渐消矩阵LMD(k+1);式(11)中,β≥1为弱化因子,用

于削弱渐消因子的调节作用,避免可能造成的过调节,使状态估计更加平滑;式(12)和式(14)中,ai为预先确定的常数,根据系统的先验知识可大致确定:

(5)由式(16)计算出状态误差协方差阵预测值P(k+1|k);由式(17)得到增益矩阵

K(k+1)。

(6)由式(18)和式(19)更新状态及其误差协方差阵的估计值(k+1|k+1)、P(k+1|k+1)。

(7)k+1→k,转向(2),继续循环。

3 仿真结果比较及分析

为检验STF算法的估计性能,下面通过图1所示的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

制系统对其进行仿真研究,并与EKF算法在估计精度和跟踪速度等方面进行比较。算法仿真采用Simulink实现,利用S-Function分别编写基于STF和EKF算法的估计模块。图中ASR、ATR和AψR分别为转速、转矩和磁链PID调节器,实现

带转矩内环的转速和磁链闭环控制。仿真所用电机为三相四极笼型交流异步电机,星型联接,其参数如下:PN=2.2 kW,UN=380 V,fN=50 Hz,nN=1 440

r/min,J=0.01 kg × m2,Rs=1.7 Ω,Rr=2.0 Ω,Ls=166 mH,Lr=168 mH,

Lm=159 mH。为了避免各物理量的数值差异导致数值计算的不稳定,本文在仿真中将各物理量均转换成标幺值进行计算。

图1 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

在EKF和STF算法中,系统初始状态误差协方差阵P(0|0)、噪声协方差阵Q、R

的取值对算法的性能有一定的影响。为了减小算法的计算复杂度,P(0|0)、Q和R 的取值均为正定的对角阵。根据Kalman滤波算法,Q和R的取值应分别依照状

态和测量噪声的统计特性获得。但是,实际系统中噪声的统计特性并不一定能得到,因此,Q和R的最优取值经常是通过经验和多次试验后反复调整得到的。本文综

合考虑算法的动态响应、收敛速度、稳态精度等因素,通过多次调整得到最优取值为 P(0|0)=10-7I(7),Q=10-7I(7),R=10-5I(2)。为了保证 EKF 和 STF算法

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比较,两者的P(0|0)、Q和R取值相同,且状态向量的初始

值均为零。为了综合比较EKF和STF算法在各种工况下的估计性能,设计仿真过

程如表1所示。

表1 仿真过程描述时间参数/s 0~5 5~10 10~1515~20电机转速/(r·min -1) 900 1 500 1000负载转矩/(N·m) 10 20 5 0转子电阻/Ω 2 5 3 1状态描述带载起动加载加速减载减速空载零速

图2分别给出了转子电阻((a)、(b))、电机转速((c)、(d))、负载转矩((e)、(f))和转

子磁链((g)、(h))的估计值及其对应误差值的仿真波形,其中REF表示实际值或给

定值,EKF和STF分别表示对应的估计值。下面针对EKF和STF算法的估计性能进行比较分析。

(1)转子电阻。由图2(a)、(b)可见,STF算法能有效估计转子电阻,当转子电阻发生突变时,STF算法的动态调节时间在2 s以内。0~15 s内的稳态误差约为5%,在最后5 s的零速阶段,稳态误差达到了50%,这与零速时激励信号不够充分有关。从转速、负载转矩及转子磁链的估计结果来看,由于STF算法对于系统的不

确定性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因此这些误差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但是EKF算

法无法正确估计转子电阻,对于转子电阻的突变不能做出灵敏响应,而是需要一个较长的估计过程,这将影响算法对于转速、负载转矩和转子磁链的估计性能,导致产生较大的误差。

图2 基于EKF和STF算法的仿真结果

(2)电机转速。由图2(c)、(d)可见,电机在加速和减速过程中,STF算法均能很好

地跟踪转速的阶跃变化。在状态突变初由于转子电阻估计未稳定,因此转速估计有明显误差。当转子电阻被准确估计后,转速就能快速达到准确值。其动态响应时间也在2 s以内,并且在高速时稳态误差达到1%以内,低速和零速时也在2%左右。EKF算法的转速估计性能相对较差,主要是由于转子电阻的估计误差较大。相对于STF算法,EKF算法估计转速的动态过程较长,约需要4 s,稳态精度较低,误差

达到了10%,甚至更大,不能满足控制要求。

(3)负载转矩。由图2(e)、(f)可见,和转速估计性能类似,由于转子电阻的准确估计,STF算法对于负载转矩也有满意的估计结果,动态过程在2 s以内,且稳态精度很高,误差几乎为零,这也保证了零速时的转速估计具有较高的精度。EKF算法在估计负载转矩时同样具有较高的稳态精度,但动态时间很长,需要4 s以上,这严重影响了转速的估计性能。

(4)转子磁链。由图2(g)、(h)可见,转子磁链给定值为1 Wb,转速和负载转矩的

突变引起了转子磁链扰动,STF和EKF算法均能跟踪这些扰动。但是,相比之下,STF具有更理想的估计性能,STF算法的动态过程保持在2 s以内,而EKF则约需4 s。同时,两者都具有较高的稳态精度,稳态误差均在1%以内,保证了磁场的

准确定向。

综上所述,STF算法对突变状态具有强跟踪能力,能快速且准确地跟踪转子电阻的突变,从而保证了转速、负载转矩和转子磁链的精确估计,满足矢量控制的要求。

EKF算法对突变状态的跟踪能力则较差,因此在估计性能上不如STF算法。此外,负载转矩的估计使得算法在零速附近也具有满意的估计性能。

4 结语

本文利用STF代替EKF算法实现异步电机的状态估计和转子电阻辨识,通过仿真

比较了STF和EKF算法的估计性能。仿真结果表明,STF算法能有效辨识转子电

阻的变化,从而保证电机转速、负载转矩和转子磁链的准确估计;STF算法在估计

精度、跟踪速度和动态响应等方面均优于EKF算法;电机模型中机械和转矩方程的

引入,以及负载转矩作为状态变量进行估计,使得电机在极低速和零速下运行时,算法也能得到理想的转速估计性能。目前,主要解决了转子电阻的辨识问题,但是定子电阻及电感参数在电机运行过程中同样具有时变性,并且更加复杂,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试验。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Bujag G S,Kazmierkowski M P.Direct torque control of PWM inverter fed AC motors a survey[J].IEEE Tra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2004,51(4):744-757.

[2]Takahashii I,Noguchi T.A new quick-response and high-efficiency control strategy

of an induction motor[J].IEEE Trans on Industry Application,1986,22(5):820-827. [3]Novotnakr T,Chiasson J,Bodson M.High-performance motion control of an induction motor with magnetic saturation[J].IEEE Trans on Control System Technology,1999,7(3):315-327.

[4]Sabanovica A,Izosimov D B.Application of sliding modes to induction motor

control[J].IEEE Trans on Industry Application,1981,IA-17(1):41-49.

[5]冬雷,李永东,王文森,等.矢量控制中感应电动机转子电阻的自适应辨识[J].电工技术学报,2002,17(4):13-17.

[6]金海,黄进.基于模型参考方法的感应电机磁链的自适应观测及参数辨识[J].电工技术学报,2006,21(1):65-69.

[7]Barut M,Bogosyan S,Gokasan M.Speed sensorless direct torque control of IMs with rotor resistance estimation[J].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2005,

46(3):335-349.

[8]黄志武,桂卫华,年晓红,等.一种新型的基于观测器的无速度传感器感应电动机定子电阻辨识方案[J].电工技术学报,2006,21(12):13-20.

[9]汪镭,周国兴,吴启迪.基于Hopfield神经网络的线性系统参数辨识方案及在鼠笼式电机传动系统参数辨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1,21(1):9-11.

[10]Karanayilb B,Rahman M F,Grantham C.Stator and rotor resistance observers for induction motor drive using fuzzy logic an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J].IEEE Trans on Energy Conversion,2005,20(4):771-780.

[11]黄开胜,童怀,郑泰胜,等.遗传算法在异步电动机动态模型参数识别中的应用[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0,20(8):37-41.

[12]Holtz J.Sensorless control of induction machines-With or without signal injection [J].IEEE Tra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2006,53(1):7-30.

[13]周东华,叶银忠.现代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14]周东华,席裕庚,张钟俊.一种带多重次优渐消因子的扩展卡尔曼滤波器[J].自动化学报,1991,17(6):689-695.

基于强跟踪容积卡尔曼滤波的车辆行驶状态估计

基于强跟踪容积卡尔曼滤波的车辆行驶状态估计 强跟踪容积卡尔曼滤波是一种用于车辆行驶状态估计的方法,该方法基于车辆传感器数据和车辆动力学模型,能够更准确地估计车辆的状态,包括车速、加速度、转向角度等。该方法在自动驾驶、智能交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强跟踪容积指的是车辆周围的空间范围,通常被称为行驶环境。强跟踪容积卡尔曼滤波对行驶环境进行建模,并利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对车辆状态进行估计。卡尔曼滤波是一种递归估计方法,能够统计车辆状态的不确定性,并通过观测结果来更新状态估计值。 使用强跟踪容积卡尔曼滤波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进行传感器数据处理。车辆传感器包括激光雷达、摄像头、惯性测量单元等,这些传感器能够测量车辆周围的空间范围、车辆位置和姿态等信息。对这些传感器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得到车辆状态的初步估计值。 2. 建立车辆动力学模型。车辆动力学模型反映了车辆运动的物理规律,包括牵引力、阻力、惯性等因素。利用车辆动力学模型,可以预测车辆在未来的状态,并根据观测结果对预测结果进行修正。 3. 进行状态估计。卡尔曼滤波算法通常分为预测和更新两个步骤。预测步骤利用车辆动力学模型预测车辆状态,更新步骤根据传感器观测结果更新状态估计值。在进行状态估计时,需要

考虑车辆运动的不确定性,并采用卡尔曼滤波算法进行统计。 4. 进行轨迹预测和控制优化。根据状态估计值和车辆动力学模型,可以预测车辆未来的运动轨迹,并进行路径规划和控制优化,以实现对车辆的自主控制。 强跟踪容积卡尔曼滤波具有一定的优势,如能够处理多传感器数据、适应复杂的行驶环境、提高状态估计的准确性等。但是也存在一些挑战,如需要较高的计算资源、对模型和参数的要求较高等。因此,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和优化。 总之,强跟踪容积卡尔曼滤波是一种有效的车辆行驶状态估计方法,可以为自动驾驶、智能交通等领域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可以进一步完善该方法,提高其适用性和性能,以实现更加精准、高效的车辆状态估计。在实际应用中,强跟踪容积卡尔曼滤波可以应用于各种车辆行驶状态估计场景,如自动驾驶、智能交通、车辆控制等。以下是一些具体应用: 1. 自动驾驶:自动驾驶需要对车辆状态进行精准的估计,以实现车辆的自主控制。利用强跟踪容积卡尔曼滤波,可以对车辆状态进行实时估计,并通过轨迹预测和控制优化实现车辆的自主行驶。 2. 智能交通:智能交通需要对车辆行驶状态进行快速、准确的估计,以实现交通流量控制和交通安全保障。利用强跟踪容积

HARSVERT-VA系列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高压变频调速系统介绍.

HARSVERT-V A系列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高压变频调速系统介绍 一、HARSVERT-VA系列高压变频调速系统结构 HARSVERT-VA系列高压变频调速系统采用功率单元串联多电平技术,属高-高电压源型变频器。变频器主要由移相变压器、功率模块和控制器三部分组成。一般现场应用还辅以旁路柜、开关柜等。 变频器输入侧采用多重化移相变压器实现隔离和谐波抵消。无须功率因数补偿、谐波抑制装置,多脉冲整流技术的应用使得变频器电网侧谐波可满足 IEEE519-1992标准和GB/T14549-93标准。 变频器输出采用多个功率单元移相式PWM波形输出串联叠加,得到多电平高压,实现较低的输出电压谐波、共模电压和dv/dt。无须附加输出滤波装置,不会对电机的绝缘、轴承造成损害,可直接驱动普通鼠笼式、绕线式异步电机和同步电机。 以10kV系统为例,图1是变频器系统结构示意图。其中,DSP控制器、新型一体化计算机和PLC一起构成变频器的控制和信号处理系统。此三者相互分工和协调,使变频调速系统获得最佳控制性能。 二、HARSVERT-VA系列产品概述

由于采用了高性能DSP芯片和新型一体化计算机,在秉承公司HARSVERT-A系列产品完美无谐波、高可靠性、功率/电压等级覆盖范围广、控制接口灵活等优良品质的基础上,HARSVERT-VA系列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高压变频调速产品能够实现功能更为丰富、性能更高的高压大容量交流传动控制。目前,HARSVERT-VA 系列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产品的性能指标为:调速范围100:1,稳态转速精度0.5%,动态转矩响应时间小于200ms,启动转矩150%额定转矩,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HARSVERT-VA系列高压变频调速系统具有以下功能: 1.恒压频比控制 这种控制方式最显著特点是简单易行,因而成为目前国内大多数变频器生产厂家所采用的电机控制方式。对于大多数对转矩响应、控制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如风机、水泵类负载,可以满足一般应用要求。 2.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 无需安装复杂且不易维护的测速装置,HARSVERT-VA系列变频器仅需对输出三相电压、两相电流进行检测,即可根据预先自动测定的电机模型,进行异步电动机的磁通和转矩解耦控制,实现低速大转矩负载启动和运行。 3.速度闭环矢量控制 在调速精度、转矩响应要求更高的场合,安装转速传感器后,可进一步提高HARSVERT-VA系列速度闭环矢量控制变频器的控制精度。 4.电机参数自动整定 要实现矢量控制,需要检测电机的定转子电阻电感参数。HARSVERT-VA系列变频器可对异步电机自动进行电机学堵转试验和空载试验,实现电机参数的自动整定。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电机参数自动整定之前,要将电机轴和负载脱开。而且在测定时,要多次旋转电机,因此不能对电机进行任何人工作业。 5.高压掉电恢复自动重启 在某些用户场合,给变频器供电的高压电网可能会发生短时电压跌落或缺失,为了尽可能不影响正常生产,在设定时限内,当高压掉电恢复时,HARSVERT-VA系列产品能自动快速识别并跟踪当前电机转速,恢复正常运行。

永磁式同步电动机无传感器控制技术简述

永磁式同步电动机无传感器控制技术简述 前言:pmsm矢量控制效法直流电机通过转矩分量和励磁分量解耦控制获得了优良动静态性能。打破了高性能电力传动领域直流调速系统一家独大的局面,并逐步迈进交流调速系统时代。 pmsm因其高转矩惯性比、高能量密度、高效率等固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动车、工业伺服等领域。伴随着高性能磁性材料、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和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特别是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等高性能控制策略的提出,使得pmsm调速系统得以迅猛发展。pmsm矢量控制效法直流电机通过转矩分量和励磁分量解耦控制获得了优良动静态性能。打破了高性能电力传动领域直流调速系统一家独大的局面,并逐步迈进交流调速系统时代。 高性能pmsm控制系统依赖于可靠的传感器装置和精确的检测技术。传统控制系统多采用光电编码器,旋转变压器等机械传感器获得转子位置信息。但是机械传感器安装维护困难,不但增加了系统机械结构复杂度,而且影响了系统动静态性能,降低了系统鲁棒性和可靠性。pmsm矢量控制系统性能往往受限于机械传感器精度和响应速度,而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机械传感器价格昂贵,不但提高了驱动控制系统成本,还限制了驱动装置在恶劣条件下的应用。机械传感器低成本、高精度、高可靠性的自身矛盾根本的解决方法就是去掉机械传感器而采取无传感器技术。因此,pmsm无传感器控制技术的研究迅速成为热点。 pmsm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展无传感器控制技术的研究工作。在其后的20多年里,国内外学者对交流电机的无传感器运行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提出了很多方法。这些研究成果使得无传感器控制的电机驱动系统能够应用于更多的工业领域中。 pmsm无传感器技术主要两个发展阶段:第一代采用无传感器矢量控制技术的交流电动机经过近10年的研究和原型机试验已经出现在市场上。第一代无传感器电动机的调速精度不高,可以正常工作的速度范围也有限,在低速、零速时,机械特性很软且误差变得很大,无法进行调速。第一代无传感器技术还很不完善,因此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现在正在研制的是第二代无传感器技术,人们预计将能有更高的精度且在零速时也能进行完全的转矩控制,可与传统的矢量控制技术相媲美。第二代无传感器技术预期的应用领域与第一代无传感器技术基本相同,但有更好的动态特性。 pmsm无传感器控制技术综述 pmsm无传感器技术自荣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之后,研究进展很快,已取得阶段性成果,部分技术已实用化。从pmsm自身特点的深入挖掘到众多现代控制理论的引用,pmsm 无传感器控制理论正不断的推陈出新。现对pmsm无传感器控制主流理论综述如下。

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原理

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原理 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Sensorless Vector Control)是一种在没有速度传感器的情况下实现电机精确速度和转矩控制的方法。该控制方法广泛应用于交流电机,如感应电机和永磁同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原理的核心在于通过电机自身的电压和电流信息,估计出电机的转速和转矩,进而控制电机的运行状态。 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的实现需要以下主要步骤: 1. 电流采样与转换:首先,需要对电机的三相电压和电流进行采样并进行模数转换,通常使用模数转换器(ADC)来完成这项工作。采样频率应该足够高,以确保对电流的精确测量。 2. 电流控制环:电流控制环的目的是保持电机的电流和预期值保持一致,以实现所需的电机转矩控制。电流控制环通常由PID控制器组成,控制器使用电流误差信号来调整电机的电压,使电流保持在预期值。 3. 电流解耦:在电流控制环之后,需要进行电流解耦操作,将三相电流转换成直流坐标系下的两个分量:一个是磁场分量,另一个是扭矩分量。这一步骤的目的是消除电机中的交叉耦合,使得电机的控制更为简单。 4. 转速和转矩估算:在无速度传感器的情况下,需要通过电流和电压信息来估计电机的转速和转矩。估算转速的常用方法是利用感应电机的反电动势

(back-EMF)或者永磁同步电机的电压方程,并使用观测器来估计转速值。转矩的估算可以利用电流和电压信息,结合电机的恒功率特性来进行估算。 5. 转速和转矩控制:通过估算出的转速和转矩值,可以根据要求设定所需的转速和转矩控制策略。通常采用PID控制器来根据转速和转矩误差来调整电机的电压,以使电机的运行状态达到设定值。 需要注意的是,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虽然可以不依赖于传感器来实现电机的速度和转矩控制,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具备准确的电机模型和参数,以及高性能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者微控制器(MCU)来实现控制算法。此外,该方法在低速和低转矩运行时可能存在一些误差,因此在特定应用场景中,可能还需要使用速度传感器来提高控制的准确性。 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在交流电机的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降低系统成本,还能提高控制的灵活性和响应性。随着电机控制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普及,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基于EKF的PMSM无传感器控制研究

基于EKF的PMSM无传感器控制研究 季传坤;钱俊兵 【摘要】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MSM)位置与速度传感器易受外部条件和自身精度 的影响,以及PMSM无传感器控制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EKF)的PMSM非线性预测无传感器控制方法.该方法具有预测性、自适应能力、抗干扰性、易于软件实现等优点.首先,详细分析了PMSM的矢量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和EKF原理.其次,将EKF算法应用于PMSM的无传感器矢量控制中,即将电机αβ轴电流和 电压作为输入变量,经过EKF算法运算,估算出转子转速和转子位置来代替电机的位置与速度传感器.最后,搭建基于MATLAB/Simulink的PMSM无传感器矢量控制 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EKF控制方法能准确估算出电机在空载和负载(随机) 时的位置和转速,且具有较好的可预测性和系统响应性.在电机突加负载的情况下,也可以快速恢复到稳定状态,具有较强的抗负载性. 【期刊名称】《自动化仪表》 【年(卷),期】2019(040)001 【总页数】4页(P11-14) 【关键词】永磁同步电机;卡尔曼滤波;电机仿真模型;矢量控制;无传感器控制;系统 响应性;抗负载性 【作者】季传坤;钱俊兵 【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500;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工 程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H-39 0 引言 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效率高、响应快、调速范围宽等优点[1],被广泛应用于国防、航空航天、工业控制、农业生产等领域。但PMSM的永磁体所用材料价格昂贵,大大限制了PMSM的发展。随着永磁体材料汝铁硼的出现,PMSM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PMSM通常采用磁场定向矢量控制,控制系统需要安装机械传感器来测量转子的 位置和电机转速。然而,安装高精度的机械传感器不仅会增加电机的成本,且不能保证在复杂状态下的测量精度和准确度[2]。因此,PMSM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成为研究的热点[3]。PMSM无位置传感器控制常用的方法有:状态观测器、模型参考自适应、高频注入、智能控制等[4]。 模型参考自适应算法虽然控制方法比较简单,但是辨识的位置和速度以及控制系统的工作效率主要取决于参考模型能否得到准确的参数[5]。高频信号注入法适用于 凸极比较高的电机,且高频响应和相位延迟对算法精度的影响很大[6]。智能控制 算法,如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7-8],算法比较复杂,实现较为困难。本文提出 的扩展卡尔曼滤波(extended Kalman filter,EKF)控制方法具有较强的自适应性 和抗干扰性,且操作简单易行。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EKF控制的无传 感器控制方法具有很好的抗负载性和系统响应性。 1 PMSM矢量控制数学模型 矢量控制又称磁场定向控制。其基本思想是:模拟直流电机的控制方法,利用坐标变换将PMSM的定子电流分解成励磁电流分量和转矩电流分量(两个彼此相互垂直

强跟踪滤波原理

强跟踪滤波原理 强跟踪滤波是一种常用于目标跟踪的滤波方法,其原理是利用目标的状态和观测信息来估计目标的状态,并根据估计结果进行目标跟踪。强跟踪滤波的最大特点是能够实现对目标的精确跟踪,同时具有较高的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本文将对强跟踪滤波的原理、优势和应用进行介绍。 强跟踪滤波的原理 强跟踪滤波是一种基于贝叶斯滤波理论的目标跟踪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目标物体的状态表示为一个概率分布,然后利用观测数据对概率分布进行修正,从而不断提高目标状态的估计精度。具体来说,强跟踪滤波的原理可以概括如下: 1.状态空间模型 将目标物体的状态表示为一个向量,称之为状态向量。状态向量包含了目标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信息。根据物体运动学原理,状态向量可以通过上一时刻的状态和控制量(如加速度)进行预测。状态向量的预测可以通过状态空间模型来实现。 2.观测模型 目标的状态是无法直接观测到的,所以需要引入观测模型来描述观

测数据和目标状态之间的关系。观测模型是一个条件概率分布,表示在给定目标状态的情况下,观测数据出现的概率。 3.滤波器设计 滤波器是用来估计目标状态的核心算法。强跟踪滤波采用的是基于贝叶斯滤波理论的滤波器,具体来说是一种递归贝叶斯滤波器。递归贝叶斯滤波器可以根据当前的观测数据和上一时刻的状态估计值,计算出当前时刻的状态估计值,并不断更新状态估计值。 强跟踪滤波的优势 强跟踪滤波相比其他滤波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1.精度高:强跟踪滤波可以利用观测数据不断修正目标状态的估计值,从而实现更加精确的目标跟踪。 2.鲁棒性强:强跟踪滤波可以通过引入多种不同的观测模型和滤波算法,从而增强目标跟踪的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 3.适应性强:强跟踪滤波可以根据目标运动状态的变化自适应地调整滤波参数,从而实现更加准确的目标跟踪。 强跟踪滤波的应用 强跟踪滤波在目标跟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

文献综述-异步电动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文献综述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异步电动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分析前言: 电机分为两种,分别是直流电机与交流电机。异步电机和同步电机则构成了交流电机。这几种电机分别有优缺点:直流电机容易控制,调速也简单,所以它主要在变速传递动力领域得到了运用,但它的缺点是结构不简单,成本高,电刷经常被磨坏,维护不是很便利,对外部因素的要求比较高; 异步电机的结构不复杂,成本低,但是因为它的不简易的数学模型,比较难于实现对它的控制,所以长久以来它只在变速传动领域得到较多应用;同步电机的优点则是电源频率稳定的时候,其转速则保持恒定,但以前都存在着不容易起动、重载时振荡经常产生甚至是失去步骤的可能,故实际生产中应用很少。但是在最近一段时间里,这种格局己经渐渐发生了变化,伴随着电力电子、微电子和控制技术的不断进步,提出了许多新的控制异步电机的技术,交流电机调速的发展解决了瓶颈,电气传递动力交流化的时代接踵而至。交流变频调速系统对于调速的优越和起动、制动的性能还有高效省电的现象,变频调速方面的电机得到大量使用,它的容量、速度和电压等级都可以很高;调速系统体积小、重量轻、惯性小,运行可依靠性高,维护工作量少,适宜比较恶劣的工作环境,成本低廉。由于变频调整速度技术尤其是矢量控制技术的突出特点,所以从一般工业技术到航空、航天军事工业,以至家电空调、精密伺服机器人控制等等,变频调速技术都有所涉及,渐渐的取代了直流调速。过去因为直流调速系统调速方法不复杂、转矩的控制也不难,比较易于得到优良的动态特殊性质,所以高性能的传递动力系统都在对直流电机进行使用,直流调整速度系统在变速传递动力领域中有着不一般的位置。但是直流电机的机械改变方向的器件结构不简单、需要经常的监测和修理、运行过程中经常冒出火星、制造需要的资金不低,致使直流传递动力系统的维持资金需求很大,特别是因为改变方向问题的存在,直流电机达到做成高速大容量的机组的目的。 主题: 本文较为简略的研究了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技术。建立了异步电动机电压解耦矢量控制系统与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法的无速度传感器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等,其中的

IPMSM宽速域范围无位置传感器高性能控制

IPMSM宽速域范围无位置传感器高性能控制 汪兆栋;小琴;游林儒;曾文涛 【摘要】考虑到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IPMSM)滑模观测器易受 d、q 轴电感差异的影响,提出了一种 IPMSM的 Lq 模型,并构造了 IPMSM在 Lq 模型下的合 成反电动势,设计了基于合成反电动势的滑模状态观测器,同时采用两级滤波器串联的方式来提取反电动势信息,并采用变截止频率调节的方法实现恒相位补偿,采用锁相环技术实现系统的高速运行。然后在电机起动时采用相应的控制方法以满足不同的应用要求,并在低、中速切换时采用了一种新的切换策略以实现系统的平稳切换。在一台 IPMSM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滑模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算法、起动控制选择及主动切换策略能实现 IPMSM在宽速阈范围内的无位置传感器高性能控制,从而验证文中所提控制算法的有效性。%As the sliding mode observer of the 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IPMSM)is easily af-fected by the d/q-axis inductance difference,this paper proposes an Lq model of IPMSM,constructs a synthetic back EMF of IPMSM under the Lq model,and designs a sliding mode state observer based on the synthetic back EMF.Meanwhile,the back EMF information is extracted through the two-stage filter method,the constant phase compensation is realized by means of the variable cutoff frequency method,and the high-speed running of system is achieved by using a phase locked loop technique.Then,corresponding control strategies are adopted to meet vari-ous requirements for actual applications when the motor starts.Moreover,a new switching strategy is presented for realizing smoothly and steady switching of system at low-to-medium speed switching.Experimental

MM440 SINAMICS G120: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SLVC)

MM440 / SINAMICS G120: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SLVC) https://www.360docs.net/doc/1419309227.html,/CN/llisapi.dll?func=cslib.csinfo&lang=zh &siteid=cseus&aktprim=0&extranet=standard&viewreg=CN&objid=30563628&t reeLang=zh 应用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SLVC) 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SLVC)基于对转子位置的反复计算,任何原因引起的转子位置信息丢失(定向丢失)将导致不可预知的结果。不正确的电机调试、电源故障引起的温度信息丢失,以及类似的干扰均有可能导致定向丢失。 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需要精心的调试和设置,这应该由具有MM4 / G120 SLVC 操作经验的调试工程师进行。 重要提示: SLVC 不应用于下列情形: 1. 电机-变频器功率比值小于1:4 2. 最大输出频率大于200Hz 3. 多机传动 4. 变频器与电机间接有接触器,变频器运行时,绝对不允许打开接触器 5. 提升机 当变频器定向信息丢失,OFF1 或OFF3 将不再能够使电机停车,这就是在调试变频器时,必须连接OFF2或脉冲禁止功能的原因(可参考ID: 7497349 How can the MM440 be shut down in the event of loss of Vector action?).

推荐的调试方法 正确地输入电机参数以及完成电机识别对于SLVC的正确工作极其重要,执行的顺序也很重要,因为快速调试生成初始电机模型,而电机识别则对这一模型进行改进。 实现过程如下: 1. 快速调试与初始电机模型 P0003 = 2 (访问级别2) P0010 = 1 (快速调试) P0300 及接下来的电机参数根据电机铭牌进行设置。 P0700, P1000, P1080/P1082, P1120/P1121 选择命令源,选择设定值源,Fmin/Fmax, 斜坡时间等等。 P1300 = 20 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 P1910 = 1 (A0541 将随之出现> 参见2. 使用P1910进行电机识别) P3900 = 1 计算电机参数时,“busy”将出现在BOP面板上,持续时间约为1分钟,在特大型变频器上将持续更久。在此之后,A0541将在BOP面板上闪烁。至此已完成快速调试并生成初始电机模型。 2. 使用P1910进行电机识别 必须完成2项自动测量。注意:测量必须在冷机状态下进行。还需确保在P0625中已正确输入实际环境温度(工厂设定为20°C),输入环境温度必须在完成快速调试(P3900)之后,执行电机识别之前进行。

无传感器电机控制系统设计与优化

无传感器电机控制系统设计与优化 电机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设备,通过电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各种机械设备的运行。通常情况下,电机控制需要依赖传感器来实时监测电机的运行状态和参数,以达到有效的控制和优化效果。然而,在某些特殊场景下,由于各种原因,无法使用传感器来实时监测电机运行状态。本文针对这种情况,介绍无传感器的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方法。 在无传感器的电机控制系统中,无法实时获得电机的转速、位置和负载等参数信息。为了实现对电机的精准控制与优化,需要通过其他手段来获取这些信息或者利用其他替代方案。下面将分别介绍无传感器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方法。 1. 无传感器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在设计无传感器电机控制系统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1.1 估算电机参数 由于无法直接测量,需要推测或估算电机的转速、位置和负载等参数。其中,电机的参数可以通过电机的技术手册或者实验测量来得到。转速和位置可以通过模型预测方法、滤波算法或者卡尔曼滤波算法等来估算。负载可以通过功率测量、电流测量等来估算。 1.2 设计适应性控制策略 根据估算的电机参数,设计适应性控制策略来实现对电机的控制。适应性控制策略可以基于模型预测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方法。在设计适应性控制策略时,需要考虑系统的稳定性、控制精度和动态响应等因素。 1.3 系统校准与更新

由于无传感器电机控制系统中的参数估算存在误差,需要定期进行系统校准和 更新。校准可以基于实验测试或者自适应算法来进行。更新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参数调整等方法来实现。 2. 无传感器电机控制系统优化 在设计无传感器电机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如何优化电机的控制效果是一个重要 的问题。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优化方法: 2.1 模型参数优化 通过对电机模型的参数进行优化,可以达到更准确的控制效果。优化方法可以 基于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等进化算法,或者基于优化理论中的最优控制方法。 2.2 控制策略改进 针对现有的适应性控制策略,可以通过改进算法或者引入新的控制策略来提高 控制效果。例如,可以利用深度学习方法来提高控制的精度和鲁棒性。 2.3 增加辅助传感器 在无传感器电机控制系统中,可以考虑增加一些辅助传感器来获取电机的相关 信息。这些辅助传感器可以通过测量电流、功率、振动等方式来获取电机的状态信息,从而提高控制效果。 2.4 鲁棒性设计 为了提高无传感器电机控制系统的鲁棒性,需要考虑系统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 和干扰因素。可以通过鲁棒控制方法、滤波算法、自适应控制方法等来增强系统的鲁棒性。 总结起来,无传感器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是一个挑战性的任务。在设计 过程中,需要估算电机参数、设计适应性控制策略,并定期进行系统的校准和更新。

使用反电动势滤波进行无传感器BLDC控制

使用反电动势滤波进行无传感器BLDC控制反电动势滤波,又称为估算或推测电动势滤波,是一种用于无传感器 无刷直流电机(BLDC)控制的技术。 传统的BLDC控制方法需要使用霍尔传感器或编码器来测量转子位置,以便计算正确的相电流。然而,传感器的使用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因此,研究者们开发出了一种无传感器BLDC控制方法,即反电动势滤波 技术。 反电动势滤波技术通过利用电机的反电动势(BEMF)来推测转子位置。当电机运动时,转子磁场与定子磁场不完全对齐,就会产生反电动势。通 过检测相电流和驱动电压的变化,可以推测出转子位置。 反电动势滤波技术的基本原理如下: 1.电机转子位置估算:通过测量相电流和电压的变化,推测出转子位置。在每个电流周期内,根据电流波形的变化,可以计算出转子位置的估 算值。 2.电机控制:根据估算的转子位置,控制相电流,以实现所需的转子 转动。 反电动势滤波技术的优点包括: 1.无需传感器:使用反电动势滤波技术可以实现无传感器BLDC控制。这降低了系统成本和复杂性。 2.实时估算:通过实时估算转子位置,可以实现更高的控制精度。 3.高效率:反电动势滤波技术可以提高系统效率,因为不再需要传感 器的能量供应。

然而,反电动势滤波技术也有一些挑战需要解决: 1.转子位置估算误差:由于环境条件和电机参数的变化,估算转子位置的精度可能会受到影响。 2.初动问题:在低速或起动时,反电动势较小,很难准确估算转子位置。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者们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反电动势滤波技术。例如,增加测量点的数量,或使用模型预测的转子位置来提高估算精度。此外,一些自适应控制算法也可以用于校准估算误差。 在实际应用中,反电动势滤波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无传感器BLDC控制。它可以用于各种领域,如电动汽车、工业自动化和家用电器。 总之,反电动势滤波技术通过估算电机转子位置,实现了无传感器BLDC控制。虽然还存在一些挑战,但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反电动势滤波技术将为无传感器BLDC控制提供更多的应用潜力。

控制系统中的自适应滤波算法优化

控制系统中的自适应滤波算法优化导言 控制系统中的自适应滤波算法是一种用于消除噪声和干扰信号的有效方法。但是,由于滤波算法的设计和参数调整可能涉及一定的复杂性,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优化以提高其效率和有效性。本文将对控制系统中的自适应滤波算法进行优化分析。 第一章系统背景 在控制系统中,噪音和干扰信号常常会对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造成影响。自适应滤波算法是一种通过改变滤波器的参数来适应信号特征的方法,以消除这些干扰信号。该算法具有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性能稳定等特点,因此,被广泛用于控制系统中。 第二章自适应滤波算法基本原理 自适应滤波算法是一种基于最小均方误差(MMSE)准则的优化算法。该算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不断更新滤波器的权重系数来适应信号特征,以便有效地去除噪声和干扰。通过不断地调整滤波器的权重系数,可以得到最优的滤波器,从而使信号更加干净和稳定。 第三章自适应滤波算法的常见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自适应滤波算法存在一些问题,如滤波器过度 拟合、滤波器收敛速度慢和滤波器延迟等。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优 化滤波算法的设计和参数调整来解决。 第四章自适应滤波算法的优化 4.1 滤波器设计优化 自适应滤波算法的滤波器设计对算法的性能至关重要。当设计 滤波器时,需要选择最佳结构和权重系数,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误差。常见的滤波器结构包括FIR滤波器和IIR滤波器。而权重系数可以通过线性最小二乘和梯度下降等方法求得。此外,滤波器的 长度也需要考虑,因为较长的滤波器可能增加延迟和计算负荷。 4.2 参数调整优化 除了滤波器设计外,自适应滤波算法的性能还受到参数调整的 影响。常见的参数包括步长因子和遗忘因子。步长因子影响滤波 器的更新速度,而遗忘因子决定了前一时刻的信号对当前信号的 影响程度。通过优化这些参数可以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和稳定性。 4.3 其他优化方法 除了滤波器设计和参数调整,自适应滤波算法还可以通过其他 方法进行优化。例如,使用预测算法来预测信号值,以使滤波器 能够更好地适应信号特征。此外,在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也可 以使用多通道自适应滤波器来处理多输入信号。

永磁同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的矢量控制研究

永磁同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的矢量控制研究 随着电动车、风力发电和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电机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永磁同步电机作为一种高效、高性能的电机,被广泛应用于这些领域。然而,传统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方法需要使用速度传感器来实时获取电机转速信息,增加了系统复杂性和成本。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开始探索无速度传感器的矢量控制方法。 无速度传感器的矢量控制方法是一种基于电机的电流和电压信息来估计电机转速的控制策略。这种方法可以减少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并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在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中,首先通过电压源逆变器将直流电源转换为交流电源,并通过空间矢量调制控制方法产生合适的电压矢量。然后,通过电流环控制和速度环控制,实现对电机的控制。 在无速度传感器的矢量控制方法中,电机转速的估计是关键的一步。传统的速度估计方法有观测器法、模型基于法和滑模法等。观测器法是一种基于状态观测器的方法,通过估计电机转子位置和速度来实现转速的估计。模型基于法是一种基于电机数学模型的方法,通过对电机状态方程的求解来估计转速。滑模法是一种基于滑模控制理论的方法,通过设计滑模面来实现转速的估计。

然而,这些传统的速度估计方法存在一些问题。观测器法需要较高的计算复杂度和较大的估计误差。模型基于法需要精确的电机参数和较长的响应时间。滑模法对控制参数的选择敏感,并且容易产生震荡。 为了改进无速度传感器的矢量控制方法,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些新的技术。例如,基于自适应算法的速度估计方法可以根据电机工作状态自动调整估计参数,提高估计精度。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速度估计方法可以通过对电机转子位置和速度的预测来实现转速的估计。这些新的方法在提高控制性能和减少系统复杂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综上所述,永磁同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的矢量控制是电机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通过研究新的速度估计方法,可以提高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降低成本和复杂度。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在算法优化、实时性能和鲁棒性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为永磁同步电机的无速度传感器控制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

无人机控制系统中的自适应滤波器设计与实现

无人机控制系统中的自适应滤波器设计 与实现 自适应滤波器在无人机控制系统中的设计与实现 自适应滤波器是无人机控制系统中一项重要的技术,它能够有效地处理传感器信号中的噪声和干扰,提高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本文将介绍自适应滤波器在无人机控制系统中的设计原理与实现方法。 一、无人机控制系统中的噪声和干扰问题 无人机控制系统面临着来自多个方面的噪声和干扰,例如传感器本身的量化噪声、环境噪声、电磁干扰等。这些噪声和干扰会对无人机的姿态估计、导航、飞行控制等环节造成影响,降低系统的性能。 传统的滤波器在处理噪声和干扰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们通常是针对特定的噪声和干扰模型设计的,对于未知的干扰或复杂的噪声模型往往无法有效处理。而自适应滤波器则能够根据实时的信号特性来自动调整滤波参数,适应不同的噪声和干扰条件。 二、自适应滤波器的工作原理 自适应滤波器的核心是自适应算法,它根据观测到的信号和滤波器输出之间的误差来调整滤波器的参数。常用的自适应算法有最小均方误差(LMS)算法、最小二乘(RLS)算法等。

最小均方误差算法是一种迭代算法,不断调整滤波器的权值,使得 滤波器的输出误差最小化。其算法步骤如下: 1. 初始化滤波器的权值; 2. 输入观测信号和期望输出信号; 3. 根据观测信号和滤波器的权值计算滤波器的输出信号; 4. 根据期望输出信号和滤波器的输出信号计算误差; 5. 根据误差和观测信号更新滤波器的权值; 6. 重复步骤3-5,直到滤波器的输出误差收敛或达到最大迭代次数。 最小二乘算法是一种基于梯度下降的算法,它通过计算误差的平方 和的梯度来更新滤波器的权值。其算法步骤如下: 1. 初始化滤波器的权值; 2. 输入观测信号和期望输出信号; 3. 根据观测信号和滤波器的权值计算滤波器的输出信号; 4. 根据期望输出信号和滤波器的输出信号计算误差; 5. 根据误差的梯度和观测信号更新滤波器的权值; 6. 重复步骤3-5,直到滤波器的输出误差收敛或达到最大迭代次数。 三、自适应滤波器的实现与应用

基于感应电机电流谐波频谱分析的无速度传感器的速度辨识

基于感应电机电流谐波频谱分析的无速度传感器的速度辨识刘晓红;于艳;张还 【摘要】基于电流谐波频谱分析的无速度传感器速度辨识方法提高了速度辨识性能,尤其是在低频情况下,这种速度辨识方法优点更为突出.由转子斜槽和转子偏心率产生的谐波和速度信息相关,此信号可以通过数字信号处理获得.这些谐波存在于任何非零转速情况下,且与随时间变化的参数(如定子绕组电阻)无关.频谱估计可以对决定转子速度的多个电流谐波进行分析,这与滤波分析方法或快速傅里叶变化的方法相比可以使速度检测对噪音不敏感、检测精度更高.在线的初始化程序可以求出槽谐波计算所需的电机的特定参数.实验证明在频率低于1 Hz时,此速度辨识方法仍可以为参数调整或为磁场定向驱动的无传感器的磁链观测器提供鲁棒的、参数独立的速度信息,此外这种算法的性能在宽范围的变频和整个负载状态下均已做了验证. 【期刊名称】《现代电子技术》 【年(卷),期】2007(030)018 【总页数】4页(P21-23,26) 【关键词】频谱估计;电流谐波;偏心率;速度辨实性能 【作者】刘晓红;于艳;张还 【作者单位】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109;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109;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1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212 1 引言 在感应电机的控制应用中,为获得高性能的控制常需要速度反馈,但速度传感器的安装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增加了系统的成本。大量的观测方法和自适应框架都是依赖于电机的反电势,但是这类辨识方法对参数具有较强的依赖性且在低速情况下失去作用。 另外,许多辨识方法都是基于定子电压测量,这就使得在供给电压很低时的低速不可靠。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流谐波分析的转子速度估计方法,而电流谐波是由转子机械和电磁的不对称引起的,因此辨识不依赖与电机参数、电源频率。这种算法已经在感应电机的整个负载范围且电源频率低于1 Hz情况下证实了他的工作可靠性。 2 电流谐波谱分析 与速度相关的电流谐波是由气隙磁通和气隙磁动势相结合产生的变化引起的,即产生了一个气隙磁通密度: Bag(φs,θrm)=MMFag(φs,θrm)·Pag(φs,θrm) (1) 其中φs为定子角位置;θrm转子机械角位置;MMFag是由转子电流引起的气隙磁动势;Pag为气隙磁通。气隙磁链饱和和定子绕组相带谐波对气隙磁动势的非正弦影响产生了电源频率f1的6k±1倍次谐波。转子斜槽和转子的偏心率是使气隙磁通变化的原因。这种影响在电流谐波中的表现为下式所示。 (2) 其中:k=0,1,2…; R为转子槽数;nd=0,±1,±2,…,为转子偏心率的阶数;s为转差

交流电动机传动系统的控制技术发展综述

目录 1 引言 (1) 2异步电动机传动系统的控制策略 (1) 2.1 转速开环恒压频比控制 (1) 2.2转速闭环转差频率控制 (2) 2.3 矢量控制 (3) 2.4直接转矩控制 (3) 2.5 基于无速度感器的交流传动控制技术 (5) 3 同步电动机传动系统的控制策略 (6) 4 总结与展望 (8) 参考文献 (9)

交流电动机传动系统的控制技术发展综述 刘雪松大连交通大学 1 引言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型电力电子器件不断问世,为交流传动奠定了 坚实的物质基础;控制理论的逐步完善大大提高了交流传动系统性能;现代信息技术 日新月异的发展,为控制系统技术的进步提供了保障;交流电机自身无可争辩的优势, 是拓展交流传动系统的良好基础。 交流传动系统在性能上也已取得了长足发展,具备了宽调速范围、高稳速精度、 快速动态响应及四象限运行等良好技术性能,其动、静态特性完全可以和直流传动系 统相媲美,被人们提了多年的“交流传动取代直流传动”的愿望正在变为现实。 交流传动系统之所以能有如此巨大进步,主要得益于电力电子学、微电子学和控制 理论的惊人发展,尤其是先进控制策略的成功应用。纵观交流电机控制策略的发展,先 后涌现出大量的方式方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转速开环恒压频比(U/f=常数)控制、转差频率控制、矢量控制(磁场定向控制)、直接转矩控制等。此外,无速度传感器的 交流传动控制技术也已成为近年研究热点。这些策略各有优缺点,在实际应用中必须 根据具体要求适当选择,才能实现最佳效果,能全面了解上述各种控制策略非常重要。本文正是基于此目的,对交流电机的各种控制策略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与比较,力 图反映交流传动在控制策略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2异步电动机传动系统的控制策略 2.1 转速开环恒压频比控制 最简单的异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系统就是恒压频比控制系统。为了满足低速时 的带载能力,还须备有低频电压补偿功能。转速开环恒压频比控制调速系统通常由数 字控制的通用变频器-异步电动机组成,需要设定的控制信息主要有U/f特性、工作频率、频率升高时间、频率下降时间等,还可以有一系列特殊功能的设定。采用恒压频 比控制时,只要改变设定的“工作频率”信号,就可以平滑地调节电动机转速。低频 时或负载的性质和大小不同时,须靠改变U/f函数发生器的特性来补偿,使系统产生足够的最大转矩。 要使电机的转速得到快速响应,必须有效地控制转矩。开环恒压频比控制只控制 了电机的气隙磁通,而不能调节转矩,可以满足一般平滑调速的需要,但静、动态性

基于两段卡尔曼滤波的感应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基于两段卡尔曼滤波的感应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张金良;康龙云;陈凌宇;姚远 【摘要】传统的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感应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中,但其存在运算量大的问题,尤其是应用于感应电机这种多阶、强耦合的系统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文中引入一种与原算法数学模型上等效的两段式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到感应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中.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取定子电流和转子磁链为全阶状态量,以转子电角度及角速度为状态增广量,以此设计两段式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卡尔曼滤波算法,该算法在保持与原算法相同参数辨识性能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减少运算时间. 【期刊名称】《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6(044)004 【总页数】7页(P28-33,54) 【关键词】感应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两段式扩展卡尔曼滤波 【作者】张金良;康龙云;陈凌宇;姚远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广东广州510640;广东省绿色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广东广州510640;广东省绿色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广东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广东广州5106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351

感应电机是一个高阶、多变量、强耦合、非线性的系统,为了获取与直流电机相同的控制性能,必须对其进行解耦和简化.矢量控制的思想就是通过坐标变换,将感 应电机的定子电流分解为励磁分量与转矩分量,以实现励磁磁场与扭矩解耦控制,从而实现与直流电机相媲美的调速性能[1- 3].为了实现感应电机的矢量控制,需要检测转子磁链的位置角,目前传统的方法是使用位置传感器所测量的转子角度结合电机电流模型计算的转差角之和来获取[1],这不仅增加了硬件复杂度及维护成本, 同时在恶劣环境下降低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无位置传感器控 制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模型参考自适应法、滑模变结构观测器法、自适应全阶观测器法等是目前常见的无位置传感器技术.传统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技术是以电机的电压模型为参考模型,电 流模型为可调模型,根据两者估计的转子磁链差值,选择适合的控制率估算电机的转速[4],但是由于定子电阻的可变性以及电压模型的纯积分问题,该方法的使用受 到限制,需要相关策略才能解决这些问题.使用滑模变结构观测器法估算电机参数[5- 7]比较容易实现,但是外界干扰的鲁棒性及参数摄动对该方法辨识性能的影响较大.自适应全阶观测器以感应电机作为参考模型,以设计的全阶观测器作为可调 模型,通过调整所设计的反馈矩阵来配置观测器的零极点[8].这种方法不存在观测 器纯积分问题,但存在低速运行不稳定的情况.传统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9- 11]是 一种对非线性系统的随机观测器,其优点就是当系统存在系统噪声及测量噪声时,仍能对系统进行准确估计.但是该方法对电机本身的参数及模型精度的依赖较大, 其中的随机参数的确定需要在实验中反复验证,才能确保系统的最佳工作状态.另 外更大的问题是,被控对象模型阶数的增加将大大增加算法的运算量,尤其像感应电机这种多阶模型.这就需要较高的硬件配置才能实现这一功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Hsieh等[12]提出一种最优两段式卡尔曼滤波器(OTSKF)算法,OTSKF是线性卡尔曼滤波器算法(KF)数学上的一种等效实现,其主要原理是将高阶的线性卡尔曼滤波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