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空气》教材解读
大象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4.1《空气知多少》教案
《1 空气知多少》◆教学目标1.感知空气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看不见摸不的特点,知道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
2.能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学习探索空气的简单方法。
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知空气的存在,了解空气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
【教学难点】初步探索空气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课前准备塑料袋、气球、彩纸、剪刀、大头针、小木棍。
◆教学过程(一)猜谜语【教师提问】出示谜语:看不见,摸不着,不香不臭没味道。
说它珍贵到处有,动物植物离不了。
(播放视频“找空气”)【学生回答】空气(二)游戏【教师活动】说一说,同学们玩过的空气游戏。
【学生回答】放风筝,打篮球,吹气球,扔纸飞机,吹纸风车等等……(三)头脑风暴【教师讲述】请同学们想一想自己知道的有关于空气的知识,把它写在空气树上。
【学生活动】写出“空气没有味道”、“空气可以吹气球”、“教师里有空气”、“植物的生长需要空气”……(四)提出问题【教师活动】请大家想一想关于空气还有什么问题?快存入“问题银行”吧。
【教师讲述】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我们怎么才能感党得到它的存在呢?师生一起用手扇一扇,说说你的感觉?教师引导认识空气是流动的。
制作纸风车①将正方形彩纸沿对角线分别对折。
②从四个角沿线剪开彩纸,将纸折向中心。
③用图钉把纸固定到小木棍上,风车就做好了。
安全提示:小心使用剪刀和图钉,不要伤到自己和别人。
【教师活动】带领学生动手制作小风车,想想怎样让风车转起来?谁的风车转得最快?为什么用嘴一吹风车就能转起来呢?【学生活动】小组讨论,指名汇报,教师补充,让学生感受空气的流动。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从同学们口中初步了解了什么是空气,哪里有空气。
大象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配套教案(全册)
《小学科学一年级下期课程纲要》设计者:课程名称: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大象出版社一年级下册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教材来源:大象出版社2017年12月第一版适用年级:小学一年级课时:18课时一、情况分析从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一年级学生正处于由直觉行动到形象思维过渡阶段,注意力差,对一切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在教师的引导下基本能主动开展探究活动。
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能力还是比较薄弱,能主动开展的学习的学生比较少,比较依赖于教师的教;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法来表述自己的观点,以及合作研究学习的能力与意识还是比较薄弱。
二、教学指导思想教师的教学要积极地发展学生探究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愿意用自己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认识与观点。
我要求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应记笔记,并能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三、教学目标1.从儿童的视野选择教学内容,发生在儿童身边的、喜闻乐见的、适合他们探究的事物获现象作为学习内容,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便于他们从原有意识和经验出发,仔细观察,发现问题,展开研究。
2.注重对能力和方法的指导,强调掌握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性,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学会并提高科学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四、教材的重点、难点本册教材把“制订计划”和“搜集证据”确定为一年级下学期的主要探究目标,是教学的重点,也即难点。
五、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六、课程实施建议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还不可能从事较为独立、完整的科学探究,出于科学探究始于细微观察的观点,教科书将把着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观察的理解之上。
1.观察是本期的主要技能,学生将学习用感官进行观察,用简图进行记录和描述,用维恩图帮助整理概念之间的关系。
2.对证据的重视,理性的思考,大胆的质疑,是科学态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本册教科书中发展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重要内容。
同时,由于学生刚开始科学学习,在小组中友好合作的意识,积极参与班级讨论的习惯也是需要加强和培养的。
2024新大象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空气《空气知多少》优质课件
新大象版科 空气
玩一玩
捉空气
2
3
4
5
6
7
制作纸风车
安全提示
小心使 用剪刀和大 头针,不要 伤到自己和 别人。
8
9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 有哪些收获呢?
10
谢谢观看 !
2024/2/12
11
如何做好小学科学实验
小学科学课是小学中的一门有趣的副课,其中的科学实验是课程内容中重要的一部分。小学科学实验包含的内 容很多,可以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为他们在中学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接下来就说说 如何做好小学科学实验? 一、备课方面 虽然小学科学不是主课,但是老师应该对小学科学实验充分重视,在备课方面要精心准备。确定好教学内容和 方向,明确教学目的,对一学期的科学实验都有一个系统的规划。 二、学生准备工作 有的实验课是实验室里本来就有现成的工具可以使用的,但是有的实验课是需要学生自己准备实验工具的,老 师应该在上课前,让学生们准备好相关实验工具,并提前预习实验内容。 三、提升学生兴趣 小学生刚开始对科学实验课是比较感兴趣的,但是孩子们年纪比较小,容易在短时间内就对科学实验失去兴趣。 老师应该鼓励孩子动手做科学实验,并及时予以一定的奖励。 四、教学方式 小学科学实验课的教学方式有很多,有的是让学生一个个的操作过关,有的是让学生自己组成小组,然后互相 合作完成实验。不管什么教学方式,一定要学生们写下详细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五、考核方面 小学科学实验一般不做考试要求,但是老师们可以自己对学生进行考核。对学生的做实验的态度、实验操作过 程、实验结果进行评分,作为小学生的平时成绩,引起学生对科学实验课的重视。
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流动的空气》教材解读
第四单元流动的空气本单元是三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这是一个综合探究单元。
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是:知道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空气总会充满各处;通过观察,描述热空气上升的现象。
知道空气的流动是风形成的原因。
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形成风的一些方法。
课程标准中关于空气的主要概念描述是:“空气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混合物质。
”在教材编写和教学实践过程中,关于空气的主要概念的学习可以从“四个方面、三个视角”进行关注。
四个方面:由课标中物质科学领域主要概念3的描述,关于空气的学习可以围绕“常见性、重要性、混合性和物质性”这四个方面进行。
与本单元最直接相关的是本套教材一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空气》,本单元教学之后是四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人体的呼吸器官》和六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
一年级《空气》单元主要是引领学生对空气的客观普遍存在性及一些一般物理特征进行认知,所以体现的是对空气的“常见性”和“物质性”方面的了解。
四年级《人体的呼吸器官》及关于植物光合作用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会知道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对空气“重要性”方面的了解。
六年级《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关于空气主要组成成分的认知则是对空气“混合性”方面的了解。
而本单元《流动的空气》达成的是空气“常见性、物质性、重要性”方面的了解,在整体关于空气的主要概念的学习过程中,起到的是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
三个视角:对小学生而言,空气是一种熟悉而且常见的物质,但是这种物质又比较特别,它的特殊之处在于它不像一块岩石、一瓶饮料那样容易直接感知到,也不像水那样只含有一种物质。
所以认识空气这种特殊的物体和物质,可以从“物体视角、物质视角、运动与变化视角”三个视角进行。
从物体视角认识空气的特征,从物质视角认识空气的物质组成,从运动与变化视角认识空气的流动。
所以,本单元主要是从运动与变化的视角进行对空气的认知。
本单元侧重培养的科学探究要素是“作出假设”,其3~4年级的学段目标是“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从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提出假设”。
一级下册科学课件- 空气 复习课件- 大象版
复习要求
1.知道空气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知道 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 2.能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学习探索空气的简单方法。激发探 索欲望,培养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3.关注生活中空气被污染的现象,培养环保意识。
知识网络
无处不在
空气
空气污染
空气的性质
无无 色味
一年级下 册科学 课件- 空气 复 习课件 - 大象 版
3.空气污染
由于人们不注意保护环境,大气已经受到了污 染了,现在很多的地方下了酸雨,有粉尘颗粒在空 中悬浮着,还造成了沙尘暴天气,空气有很多有毒 的物质,出现了雾霾天气,对人体有很多的伤害, 人的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一年级下 册科学 课件- 空气 复 习课件 - 大象 版
四、排序题(用①②③④⑤⑥给制作风车的过程排序)
④
①
⑥
③
②
⑤
五、连线题(把图片内容与对应空气的特点用线连起来)
能流动
没有颜色
没有气味
谢谢
3.下面关于空气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B) A.我们能看见周围的物体,是因为空气具有透明的特点 B.晴朗的天空是蓝色的,所以空气是蓝色的 C.风说明空气有能流动的特点
4. 下面的方法中不能让纸风车转得更快的是( C ) A.迎风快速移动 B.对着风叶的受力面吹 C.把风车做得尽量大
5.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风车可以用来发电 B.风车是古代的东西,现在基本看不到风车了 C.在古代,人们利用风车磨面粉、提水灌溉等
透 明
会 流 动
易 压 缩
重
占
量
据
较
空
轻
间
知识回顾
1.空气无处不在
空气知多少-大象2017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空气知多少-大象2017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空气这一概念,学习对空气的认识和探究;•探究空气的存在形式,了解空气的特性;•了解空气的作用,探究空气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空气是什么?•空气存在的形式•空气的特性•空气的作用及应用三、教学重难点•空气存在的形式和特性是本章教学的难点;•空气的应用是本章教学的重点。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知识(5分钟)老师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空气是什么吗?”2. 空气是什么?(10分钟)•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空气的认识;•介绍空气是由哪些气体组成的。
3. 空气存在的形式(15分钟)•老师通过实验和展示,让学生了解气体、液体、固体等状态;•教师利用视频、图片等展示空气存在的状态。
4. 空气的特性(15分钟)•老师介绍空气的重量、颜色、透明度、压强等特性;•引导学生探究其它的特性,并用简单的实验进行验证。
5. 空气的作用及应用(15分钟)•老师讲解空气对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作用;•引导学生认识能利用空气做的物品,如气球、风筝等。
6. 总结(5分钟)•小结空气的概念、存在形式、特性、作用及应用;•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回顾,做些小测试。
五、教学方法•问答法: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排除知识盲区,激发学习兴趣;•演示法:通过实验、图片等形式直观地展示知识,使学生更为自然地融入学习;•讨论法:以情境作为切入点,通过多角度的展示让学生主动发表对知识的看法和体会。
六、教学评价在课堂中,评价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知识掌握能力:学生对空气的概念、存在形式、特性、作用及应用的掌握情况;•总结归纳能力: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整合和总结的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学生在实验环节的实际操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教师所制定的实验计划和教学PPT;•多媒体工具:电脑、投影仪、音响等;•实验物品:空气压缩器、气球、风筝等;八、学习总结通过本节课对于空气的认知,学生未来的环保意识得到了良好的培养,也推进了孩子们拓展对于科学知识的视野。
一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空气2《找空气》教学实录与评析大象版
1.《找空气》教学实录与评析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研究研究空气,你知道空气的哪些秘密?生:空气没有颜色、没有味道。
生:空气看不见也摸不着。
生:空气还透明。
师:我们不容易看到它,也摸不着它。
那么空气到底在哪里呢,猜一猜?生:空气到处都有。
生:空气就在我们周围。
生:空气只在地球上有。
……点评:从学生对空气的已有认知入手,符合科学概念建立的一般规律,以此为切入点,学生会很快进入角色。
师:同学们都认为空气就在我们身边,你能想个办法找到空气,让我们都能感受到空气的存在吗?生:用塑料袋包住。
师:你真会想办法!我们可以借助材料找到身边的空气。
今天老师提供了很多材料来帮我们的忙,现在来认识一下吧(展示材料)。
(塑料袋、扇子、瓶子、吸管、土块、粉笔头、盛水的水槽)师:这些材料可以自由选择使用,只要能找到空气就行。
如果坐着不方便,可以站起来。
下面请组长领材料,开始找空气吧。
(学生捉空气,教师巡视指导。
)点评:具有结构性的材料,可以帮助一年级学生完成对找空气实验的设计,并能给学生主动思考的空间,使学生能设计出更多的实验。
师:同学们,找到空气了吗?请把材料放回原处,请各小组汇报:用什么材料,怎么找到空气的?生:我打开塑料袋,在空中一抖就找到空气了。
师:塑料袋有什么变化?生:塑料袋鼓起来了。
师:那说明空气在哪里了?生:空气在塑料袋里。
师: 他把空气装到了塑料袋里,真棒!还有和他不同的方法吗?生:用扇子扇,有风吹到脸上,这就是空气。
生:我把吸管含在嘴里,另一端插入水里吹出了气泡,说明我嘴里有空气。
生:我利用了瓶子,先卸开盖儿,让空气流到瓶子里,再拧上盖子,就把空气找到了。
师:嗯,瓶子里有空气了。
谁还有不同的方法?大胆说。
生:我把土块放到水里,发现土块里有很多小气泡冒出来。
师:那小气泡是什么呀?生:是空气。
生:我还发现,把鲜嫩的树叶浸入水中,也有气泡冒出来!师:通过找空气,我们发现空气在塑料袋里、在瓶子里、在土壤里、在我们的身体里、在树叶里,在很多地方都能找到空气,这说明什么?生:空气的确存在,而且确实就在我们身边。
一年级下册科学课件-第四单元 空气 复习课件- 大象版(共24张PPT)
透 明
会 流 动
易 压 缩重占量来自据较空
轻
间
知识回顾
1.空气无处不在
空气无处不在 【结论】有孔隙的物体里面会有空气。
【小结】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空气无处 不在,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它对我 们人类是非常重要的。
2.认识空气
颜色 气味 味道 形状 透明 状态
空气: 没有
颜色
没有 气味
没有 没有 味道 固定形状
3.下面关于空气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我们能看见周围的物体,是因为空气具有透明的特点 B.晴朗的天空是蓝色的,所以空气是蓝色的 C.风说明空气有能流动的特点
4. 下面的方法中不能让纸风车转得更快的是( C ) A.迎风快速移动 B.对着风叶的受力面吹 C.把风车做得尽量大
5.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风车可以用来发电 B.风车是古代的东西,现在基本看不到风车了 C.在古代,人们利用风车磨面粉、提水灌溉等
二、判断题
1. 空气是无色透明的。( √ ) 2.羽绒服里的空气比毛衣里的空气多。( √ ) 3.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所以对我们没什么用。( × ) 4.大自然中空气无处不在。( √ ) 5.空气具有流动性。( √ )
三、选择题 1.下列物品中没有空气的是( B )
A.海绵
B.石头 C.衣服
2.下面不能证明有空气存在的是( B ) A.轻吹蜡烛火焰,火焰会摆动 B.食盐溶解在水中 C.空调出风口的丝带飘动
←工业污染 汽车尾气→
沙尘暴→ ←雾霾
我们应该保护自然, 保护空气,从我做起,从 小事做起,为了能有更美 好的环境而努力!
巩固练习
一、填空题 1.空气的特点是: 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固定的(形状) 的气体。 2.一只盛满水的玻璃杯,把水倒掉后,(空气)会进到杯子里。
2024新大象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空气《空气知多少》优质课件
4.1 空气知多少
第四单
6
7
制作纸风车
安全提示
小心使 用剪刀和大 头针,不要 伤到自己和 别人。
8
9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 有哪些收获呢?
10
谢谢观看 !
2024/2/11
11
小学科学学习方法:如何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小学科学学习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的重要阶段,以下是一些方法和建议,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科学
培养科学探究能力,例如通过实验、观察、调查等方式,探究科学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3. 注重科学实验能力的培养
科学实验能力是指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能力。学生需要注重科学实验能力的培养,例如通过实验课程、科学
实验竞赛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能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4. 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科学思维能力是指学生通过科学方法,对科学问题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学生需要培养科学思维能
力,例如通过科学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等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掌握科学
知识。
5. 鼓励学生参加科学活动和比赛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科学活动和比赛,提高自己的科学水平和实验能力。例如,学生可以参加科学展览、科学
12
思维和实验能力:
1. 掌握科学基本概念
学生需要掌握科学的基本概念,例如科学方法、科学实验、科学理论等等。通过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学生可
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2. 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能力是指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式,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能力。学生需要通过实践,
一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空气3《观察空气》教学设计大象版
3.观察空气【教学分析】在一年级上册《五官兄弟》单元的感官观察能力的训练和一年级下册《水和溶解》单元对水的观察活动的基础上,《观察空气》一课活动的难度就不大了。
因此,本课的教学,我们在按照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搜集证据——得出结论等)引领学生对空气的一些基本特征观察认识的基础上,有所侧重地、有意识地给学生多留一些时间和空间,教师可以尝试将此活动放手由学生自己去观察寻找证据,并描述取证过程,同时发展学生描述与交流的能力。
此外,虽然一年级学生年龄还小,但是在空气单元引导学生对空气污染现象进行适当关注还是必须的,特别是雾霾现象对于小学生来说已经不再陌生,他们对于雾霾现象是有一定生活经验和浅显认知的,因此对学生进行雾霾的自我保护的教学目标还是可以达成的。
【教学目标】(1)知道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物质。
(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和证据的意思,提高学生搜集证据的探究能力。
(3)关注生活中空气被污染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并渗透环保意识的培养。
【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白纸(验证“空气是白色的吗”);透明矿泉水瓶(保持干净);其他材料(根据教师指定的观察空气的特征内容调整活动材料);资料:关于空气污染,尤其是雾霾的相关图片、视频、文字等资料。
(2)活动场地:教室。
【教学过程】(1)回忆旧知,聚焦话题,提出猜想师:不久前的科学课上,我们一起观察了水,还记得水有哪些特征码?生: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物质。
生:水还是可以流动的。
师:水是我们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物质,空气也是一种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质,空气又有哪些特征呢?哪位同学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生:空气是白色的。
生:不对,空气是无色的。
生:空气和水一样,也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
生:空气有时候有气味。
有人放屁后,空气就会变成有臭味了。
(全班哄堂大笑)(教师没有批评这个学生,等学生笑声止住后,对这名学生提了一个问题)师:在我们闻到臭的气味之前,你闻过空气本来的气味吗?生:空气本来是没有气味的。
大象版一年级下册科学《空气知多少》PPT说课教学课件
提出问题
猜谜语
看不见,摸不着, 不香不臭没味道。 说它珍贵到处有, 动物植物离不了。
游戏 空气游戏
说一说,做一做我们玩 过的空气游戏。
纸风车游 戏
这些游戏你们都玩过 吗?说说看,你们是 怎么玩的?和同学讨 论。
背靠背挤气球游戏
头脑风暴 空气知多少
关于空气我们知道什么?写下来贴 在“气球树”上。
你们知道哪些关于 空气的知识?把它 们贴在空气树上面 吧!
提出问题
关于空气我们还有哪些问题?快 存入“问题银行”吧。
设计制作 制作纸风车
安全提示
小心使用剪刀 和图钉,不要 伤到自己和别
人。
同学们,我们动手做一个纸风车吧!看 看谁做的比较漂亮。
①将正方形 彩纸沿对角 线分别对折。
②从四个角 沿线剪开彩 纸,将纸折 向中心。
子。
我们来做个 实验吧!
实验计划
➢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好计划和分工
实验过程
➢ 按照研究计划给植物浇水,并记录观察结果。
吊兰有“绿色空
气净化器”的美称,
它能吸收空气中的有
害气体。房间里只要
放上两盆吊兰,一天
之内,就可以将室内
有害气体吸收掉。
拓展知识
房间里只要放上 两盆吊兰,一天之内, 就可以将室内有害气 体吸收掉。
吊兰真是一个“环保卫
士”,是一种有益健康的好 花草,人们能不喜爱它吗?
人们能不喜爱它吗?
• 人们非常喜爱它。
谢谢
③用图钉把 纸固定到小 木棍上,风 车就做好了。
根据这个制作步骤,你们会做纸风车了吗?
谢谢!
种 很 受 欢 迎 的 观 叶 植 物 。
它的叶片修长, 四季常绿, 舒展下垂。
大象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1 空气知多少 教学设计
1 空气知多少教学设计【教材简析】《空气知多少》不仅是本单元的起始课,还是整套教材关于空气学习的起始课。
根据相关的认知和学习理论(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学习理论等)中关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分析的重要意义,以及《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了本课。
本课的主要目的是创设情境,利用头脑风暴法调查学生并使之成为后续关于空气相关科学概念学习的必备资料。
同时,在本课中,教师还将指导学生进行关于空气的提出问题的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研究空气的兴趣与欲望。
本课由三个较大的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是猜谜语和观察牛奶和空气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游戏中更多地对空气产生有意注意,获得更多的感性经验。
游戏轻松愉快,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第二个活动是引导学生呈现关于空气的已有认知,最终完成空气“苹果树”的拼装。
第三个活动是引导学生提出关于空气的问题,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安排提供帮助。
【学生分析】本单元侧重培养的科学探究要素是“搜集证据”。
一至二年级的学段目标是:“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或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经过第一学期的科学课学习,一年级学生逐渐了解了科学课程的特点。
学生开始初步接触科学观察、记录、表达、交流等科学探究方法,逐步培养出合作学习和实事求是等科学态度。
但是学生各方面的科学素养和学习探究能力仍处于初级阶段,无意注意大于有意注意,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
同时,对于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和倾听习惯有待培养提高。
【教学内容】1.通过看、闻等多种感官,观察并描述空气的颜色、气味等特点。
2.提出关于空气的问题,有问题意识,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
3.在有趣的空气游戏中产生学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观察并描述空气的颜色、气味等特征。
【教学准备】彩纸、图钉、ppt【教学评价】通过游戏“找空气”活动达成目标一。
1.通过“苹果树”“问题银行存折”达成目标二。
大象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找空气
大象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找空气一、教材分析《找空气》是大象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空气》中的第二课。
这是一节充满探究乐趣的实验课,本节课引导学生借助一些实验器材和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找到空气并证实空气的客观存在,同时又为下节课探究空气的特征做好知识铺垫。
二、教学目标1.通过找空气活动,知道我们的周围充满着空气。
2.在证实空气客观存在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搜集证据能力。
3.通过了解压缩棉被技术,了解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我们的周围有空气。
难点:运用多种方法,证实空气客观存在。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塑料袋、空矿泉水瓶、粉笔、土块、水槽、抽气筒、密封袋。
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激趣乐迪送来包裹,里面有神秘礼物。
让学生摸一摸,看一看,发现什么也没有。
4.导入连线乐迪,乐迪出谜语,引入课题。
【设计意图:以乐迪送包裹的情景导入,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
】(一)猜想假设1.猜一猜:哪里有空气?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2.想一想:怎样能找到空气?学生试着找教室里的空气。
【设计意图:唤起对空气的认知,引导学生以问题驱动式进行大胆猜想。
】(三)实验找证据1.找教室里的空气每个同学借助塑料袋寻找空气存在的证据。
观察塑料袋的变化,发现用塑料袋一兜,再收紧袋口,塑料袋就鼓起来了,说明教室里有空气。
小结:用塑料袋一兜,再收紧袋口,塑料袋就鼓了起来,说明我们找到了教室里的空气。
3.找瓶子里的空气(1)老师演示,学生观察。
(2)小组分工合作尝试做实验,全班交流。
(3)小结:我们把空瓶子瓶口朝下放入水中,然后用力挤压瓶子,看到了水里冒出了气泡,说明空瓶子里有空气。
4.找粉笔、土块里的空气(1)出示实验要求。
(2)学生实验,探究粉笔、土块里有无空气。
(3)交流展示(4)小结:我们把粉笔和土块分别放入水中,都能看到气泡冒出,说明粉笔和土块里都有空气。
5.总结:通过一系列的找空气活动,我们发现空气在教室、塑料袋里、在瓶子里、在土块里,在很多地方都能找到空气,从而得到:我们的周围充满着空气。
《空气》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鄂教版
《空气》教学分析在小学自然科学课程中,空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也是孩子们在平时生活中接触最多的自然元素之一。
《空气》是小学自然科学教材中一个重要的单元,通过进修这个单元,学生可以了解空气的组成、性质以及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空气》这个教材进行详细分析,帮助教师更好地传授这个单元。
起首,教材中对空气的定义进行了简单明了的诠释,让学生能够初步了解空气是什么。
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到空气是一种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的物质。
同时,教材还介绍了空气的性质,如通明、无色、无味等,让学生对空气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其次,教材中对空气的组成进行了详细介绍,让学生了解到空气中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比例。
通过简单的实验,学生可以亲自感受到空气中氧气的存在,并了解到氧气对人类和动植物的重要性。
此外,教材还介绍了空气中的水蒸气,让学生了解到空气中不仅有气体,还有水蒸气这种液态物质。
再次,教材中详细介绍了空气的作用和重要性。
通过生动的例子,学生可以了解到空气对人类、动植物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例如,空气中的氧气可以供给人类呼吸,让我们保持生命活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则可以被植物吸收,进行光合作用,为我们提供氧气。
通过这些例子,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空气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最后,教材还介绍了空气的净化方法,让学生了解到空气中的污染物对我们的风险。
通过简单的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到空气中的污染物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影响,从而引起呼吸道疾病等问题。
因此,教材提出了珍爱环境、净化空气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应该如何珍爱我们的空气资源。
综上所述,通过对《空气》这个教材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教材内容丰富、生动,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修到关于空气的知识。
教师在传授这个单元时,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空气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环境珍爱的认识,培养他们的环保认识和责任感。
大象版一年级下册科学《观察空气》说课教学课件
闻气味 辨植物
我们可以通过 ( 颜色 )、 ( 形状 )、 ( 气味 ) 等辨认植物。
颜色 形状
气味
观察植物的颜色和形状?
叶子 果实 花
叶
花
我们通常通过叶、 花、果实的特征来辨认 植
事实证据
用眼睛透过空气看白纸,依然是白色。 用眼睛隔着空气可以看到妙妙。 用鼻子闻不出气味。 用舌头没尝到空气的味道。
事实证据
“观察空气”研究结果
有颜色 ×
透明 有气味 有味道 √ × ×
得出结论
空气是一种没有颜 色、透明、没有气味、 没有味道的物质。
知识拓展
观察空气
我们的周围充满着空气。
提出问题 空气都有什么特征?怎么证明?
猜想假设
空气和水一样,没有颜色,可以请“五官”来帮忙。 空气没有味道,可以用舌头舔一舔。
制订计划 搜集证据 猜想假设
“五官”兄弟
耳
眼
舌
鼻
皮肤
制订计划
“观察空气”研究计划 有颜色 透明 有气味 有味道
制订计划
“观察空气”研究计划
空气
氧气 二氧化碳 ...
我们周围的空气总是清晰、透明的吗?
霾
说一说,雾霾天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
霾
尽量少出门。 在家少开窗。 带好防雾霾口罩。
保护环境、绿色出行; 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锻炼身体。
同学们,再见。
认识常见的植物
我们校园的土壤生长着那些植物?
松树
狗尾巴草 月季
蒲公英 醡浆草
兰草
我们村庄周围生长着那些植物?
玉米 小麦 红薯
韭菜 番茄
白菜 茄子
蒜苗 青椒
公园里藏了什么植物呢?
大象版小学科学《空气占据空间》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空气占据空间
大象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节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字体下载:/ziti/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实验1 空气占据瓶子里的一部分空间
如果我们在瓶子的侧壁钻一个小 孔,再来吹套在瓶子里的气球, 结果会怎样?请试一试。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拓展活动
科学小魔术 听话的小球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字体下载:/ziti/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空气本单元是一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是一个综合探究单元。
本单元的知识目标是达成课程标准物质科学领域中关于空气的一项1~2年级的学习目标:“3.1观察并描述空气的颜色、状态、气味等特征。
”课程标准中关于空气的主要概念描述是:“空气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混合物质。
”所以关于空气的学习可以围绕“常见性、重要性、混合性和物质性”这四个角度进行。
本单元主要是引领学生对空气的客观普遍存在及一些一般物理特征进行认知,所以体现的是对空气的常见性和物质性的了解。
并对中高段关于空气的混合性及重要性提供了研究对象的明确指向和事实证据方面的一些积累。
本单元侧重培养的科学探究要素是“搜集证据”,其1~2年级的学段目标是“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或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本单元虽然侧重于“搜集证据”这一探究要素的培养,但是和其他七个要素并不是割裂的,是和其他要素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认知与训练的。
在1~2年级关于搜集证据要素的学习目标中本单元主要贯彻两个方面:一是强调教师的有效指导;一是感官的观察。
而3~4年级的学段目标则强调的是教师的引导和使用仪器工具的观察。
可见1~2年级的观察习惯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本单元一共由3课组成,分别是《空气知多少》《找空气》《观察空气》,课题即表明了每节课的主要活动。
《空气知多少》不只是本单元的起始课,还是整套教材关于空气的学习的起始课。
根据相关的认知和学习理论(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学习理论等)中关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分析的重要意义,以及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设计并编写了本课。
本课的主要目的是创设情境,调查学生关于空气的前概念,引领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充分展露自己关于空气的已有认知和经验,并使之成为后续关于空气相关科学概念学习的必备资料。
同时,本课教师还将指导学生进行关于空气的提出问题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研究空气的兴趣与欲望。
《找空气》。
由对学生关于空气的已有认知的前测分析我们发现,一年级学生对空气的认知有着很多不清晰、片面乃至错误的地方。
再加上空气本身虽然就在我们的身边,但由于它无色透明的特点,往往容易被忽视;再加上后续的观察空气等探究活动的不断出现,所以首先需要证实空气的客观存在,这样就产生了本课《找空气》。
本课中教师将引领学生直观观察或借用其他材料找到空气并证实空气确实存在,这是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有思维活动的搜集证据的过程,也自然使得科学精神中的实事求是和科学态度中的证据意识等得到培养。
《观察空气》。
在一年级上册《五官兄弟》单元的感官观察能力的训练和一年级下册《水和溶解》单元对水的观察活动的基础上,本课观察空气活动的难度就不大了。
所以教师可以尝试将此活动放手由学生自己去观察寻找证据,并描述取证过程,同时发展学生描述与交流的能力。
图1-1 第四单元教学活动框图一、课时安排建议二、教学准备提示本单元的教学我们要明晰一条线索和一条关注。
一条线索是空气的客观存在(找空气)空气特征的观察。
一条关注是适当加强证据意识的培养,渗透科学精神的核心是实事求是的认识。
1.空气知多少本课由三个较大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是玩一些与空气有关的游戏,游戏内容不是固定的,教师可以灵活安排,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游戏中更多地对空气产生有意注意,获得更多的感性经验。
游戏轻松愉快,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和心理特点,利于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第二个活动是引领学生呈现关于空气的已有认知,最终完成空气气球树的拼装;第三个活动是引领学生提出关于空气的问题,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安排提供辅助。
【教学要点】通过以头脑风暴为活动形式的关于空气已有认知的前测活动,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通过对关于空气的提问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培养问题意识。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情境中充分展现自己关于空气的已有认知和经验。
为后续的学习建立基础。
并培养学生表达与交流的能力(2)引领学生提出关于空气的问题,提高提问的兴趣和能力,培养问题意识,保持好奇心与求知欲。
(3)使学生在有趣的空气游戏中,激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气球(若干,根据学生人数准备,每小组最少有一个);打气筒(为气球充气的手持气筒,当然也可以用嘴吹);其他材料:学生玩过的空气游戏所需的材料,根据实际情况准备;气球卡(若干,可用彩纸剪成气球形状,也可以用不干胶纸制作,用于学生记录自己关于空气的已有知识经验);双面胶(用于粘贴气球卡)使用方法:先将胶的胶层面粘贴在气球卡上,加固后用剪刀尖或指甲挑开保护层露出胶层进行再次粘贴;记录笔(铅笔或记号笔);黑板(黑板上画好一棵大树,用于学生粘贴气球卡);问题银行记录卡(问题银行存折);制作纸风车材料:一根小木棍(也可用铅笔);一张正方形纸(20cmX20cm);剪刀;图钉。
安全提示:剪刀的安全使用(一年级上册准备单元:吹泡泡和第三单元第3课逃离冒险岛)图钉的使用应注意:提示学生不要扎伤手。
可以双人合作,一人扶住铅笔,另一人双手用力将图钉按进笔的一端,要留有纸风车转动的空隙。
(2)活动场地:教室【问题链】关于空气我们知道些什么?目的是为了展现学生关于空气的已有认知。
关于空气我们还有哪些问题?目的是引领学生提出问题,为后续研究做铺垫,并培养问题意识。
【教学过程建议】(1)引入活动:猜谜语谜语内容:看不见,摸不着,不香不臭没味道。
说它珍贵到处有,动物植物离不了。
一方面,猜谜语是适合一年级学生心理年龄特征的活动,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猜谜语的过程也是学生回顾自己已知的过程,其与空气的相关概念是有联系的。
(2)游戏:空气游戏。
从前测(见后面的案例)中我们发现,学生玩过的空气游戏很少,也可能是他们玩过,但是不知道那是与空气有关的游戏。
所以,教师要准备几种学生很可能玩过的空气游戏,如:气球搬运、纸飞机掷远、空气小魔术等。
在好玩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提出“搬运气球时有什么感觉?”“纸风车怎样会转得更快?”“为什么瓶子里的气球吹不鼓?”等问题,引发学生初步思考。
这里不一定要科学的解释,主要是引发研究兴趣,并为将来或课后的学习做铺垫。
(3)头脑风暴:空气知多少在猜谜语和空气游戏之后,不知不觉学生已经将关注点集中到了空气上来,在此愉悦和宽松的情境中,我们可以做引领学生展现自己关于空气的已有认知这件事了。
头脑风暴和填写气球卡、贴气球树的教学策略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活动积极性,从而达到获得学生前概念的目的。
在气球卡上记录时,学生可以画图、文字来描述,也可以用汉语拼音来记录。
对于学生的气球卡,教师要组织全班进行共享交流,并允许学生间补充、质疑,为下一环节提出关于空气的问题做铺垫。
关于手册16页上的填写气球卡可以在全班活动后组织学生自己选择填写内容。
(4)提出问题引领学生提出关于空气的问题,这个提问是自由式的,学生提出的问题涉及面和深浅度都会有很大不同,教师可以做适当的处理,如归总、分类等,并且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表述的科学准确。
问题银行存折学生已经使用多次,可以组织学生在活动手册16页上直接填写。
(5)设计制作:制作纸风车很多学生都有过玩纸风车的经历,并有的学生也有自制纸风车的经验,所以这个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可以从纸风车的制作材料、装饰效果、风车样式等方面丰富此制作活动。
制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安全。
【应变参考】1、学生没有做过或不知道空气游戏。
教师可以介绍一些空气游戏给学生玩一玩。
2、学生的已知中有明显的错误或间接知识较多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互补充和评价来纠正或质疑,对超出学生研究能力的问题可以让他们先记录下来,教师不要直接给出解释,保持孩子的好奇心与主动学习的兴趣。
3、多数学生没有制作纸风车的经历时,教师可示范讲解一种制作方法。
或者可以改成叠纸飞机的制作活动。
2.找空气【教学要点】学生主动借用一些身边的材料找到空气,并思考找到空气的证据,从而证实空气的客观存在,培养思维能力和证据意识。
【教学目标】(1)通过找空气活动,使学生知道我们的周围充满着空气。
(2)在主动找空气,证实空气客观存在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培养搜集证据的探究能力。
(3)通过了解压缩棉被的真空收纳技术,了解技术对生活的影响,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塑料袋(注意保持干净,因涉及白色污染环保问题可以用纸袋代替);空矿泉水瓶(注意保持干净);玻璃水槽(可以用洗脸盆替代,并实验后注意水的节约处理);粉笔;其他材料(根据学生提出的关于哪里有空气的猜想而准备);棉被;手持抽气筒;真空收纳袋(普通大塑料袋也可以)。
(2)活动场地:教室【问题链】猜一猜哪里有空气?怎么找到它?我们确定找到了空气吗?都是在哪里找到的?【教学过程建议】本课按照科学探究的主要要素进行组织:提出问题——猜想假设——事实证据——得出结论——迁移应用。
(1)提出问题:教师总结上节课学生提到的关于空气存在的已有认知后提问:还哪里有空气呢?怎么找到它?(2)猜想假设:全班交流:猜一猜哪里有空气。
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如有可能,教师可通过追问提示学生谈一谈猜想的证据。
此活动也可作小组活动。
活动手册记录:将猜想填入活动手册17页。
(3)搜集证据:找空气任务驱动:怎样才能找到空气?怎样证明我们真的找到了空气呢?小组活动:设计并尝试找空气实验,并寻找找到空气的证据。
辅助材料可以先不让学生见到,根据实际学情分层出示。
(4)得出结论汇报交流:我们是在哪里、怎么找到空气的?真的找到了吗?怎么证明呢?活动手册记录:将结果记入活动手册17页。
教师总结:我们周围充满着空气。
活动手册记录:活动手册17页,将结论补充完整。
(5)迁移应用:创设情境:天气已经热了,厚厚的被子应该收起来了,可是被子鼓鼓的,太占地方了,有什么好办法让被子瘪一些吗?全班交流:说一说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师讲解与演示:将被子先装入专用的密封袋里,然后用抽气筒抽出袋子里、被子里的空气,被子、袋子就会逐渐变瘪,这时把被子收起来就不占太多地方了,这种方法叫真空收纳。
【表述规范】我们周围充满着空气【应变参考】最大的不容易控制的教学过程是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找空气的过程。
很可能学生不能自己设计出证实空气存在的实验。
这时教师可以出示一种找空气的材料,如:塑料袋。
先引领学生利用塑料袋设计找空气的实验。
然后在此实验的启发下一步步设计其他实验。
当学生设计的实验所需的材料教师没有准备到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自己准备好实验下节课做给全班看,以此呵护学生的探究热情。
3.观察空气【教学要点】引导学生利用感官观察空气,认识空气的颜色、气味、味道等方面的特征,培养观察记录能力和搜集证据的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1)通过感官观察空气,使学生知道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