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说课稿
高一生物《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说课稿范文
![高一生物《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说课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bbec111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81.png)
高一生物《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说课稿范文高一生物《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说课稿范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
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一生物《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说课稿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下面开始我的说课。
总括句:为了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突出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在讲授过程中我既要做到精讲精练,又要放手引导学生参与尝试和讨论,展开思维活动。
因此本节课力争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被动听讲式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的探索发现式学习,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设计。
首先,我谈一下我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是人教版教材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1节内容。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这一节,首先在节的引言中,明确指出自然界的生物体中的元素是生物有选择地从无机自然界中获得的,没有一种元素是细胞特有的。
但细胞与非生物相比,各元素的含量又大不相同。
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和差异性。
这部分内容较为浅显,但是结论非常重要,对于学生了解生物的物质性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二、说学情七年级的.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老师应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在学习这一节课之前已经知道了细胞是生命生命体的基本单位,这为这一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但是学生的知识面有限,生活阅历较浅、对重难点的知识不熟悉,不了解,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生物知识并提高生物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2021-2022年高中生物 第2章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1
![2021-2022年高中生物 第2章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5d1bfdf0192e45361166f50a.png)
2021-2022年高中生物第2章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说课稿新人教版必修1●从容说课《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这一节,首先在节的引言中,明确指出自然界的生物体中的元素是生物有选择地从无机自然界中获得的,没有一种元素是细胞特有的。
但细胞与非生物相比,各元素的含量又大不相同。
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内容。
这部分内容较为浅显,但是结论非常重要,对于学生了解生物的物质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内容,一开始就指出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主要有20多种,紧接着以人体细胞为例,将含量较多的化学元素以及各种元素的含量制成图形。
通过对图形内容的分析,概括出两点:一是组成人体的基本元素是C、O、H、N;二是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学元素,在不同的生物体内,含量相差很大,由此进一步说明了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概念和种类。
并且强调指出在大量元素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
关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首先说明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进一步组成多种多样的化合物,接着指出组成细胞化合物的种类及各种化合物的质量分数,从而说明它是生物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对于构成细胞的有机化合物的种类的认识,从日常生活中都已有这方面的知识,比如知道瘦肉含有蛋白质较多,水果含有较多的糖类等。
如何定性地区分这些常见的有机物,可通过实验教学来进行。
该实验最主要是要规范实验过程,可通过分组分别来完成一个实验,然后每一组选出一人来介绍该实验的过程以及要注意的事项,学会展示成果及共享成果。
●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知道为什么碳元素是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
(2)学会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C元素的分析,说明有机化合物形成的可能性及必然性,初步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组成细胞中的元素的百分比的分析,通过对不同化合物的质量分数的学习,培养学生理解、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说课稿
![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ee88b6d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76.png)
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说课稿一、引言《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是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这个章节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细胞中各种元素和化合物的特征及其在细胞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细胞组成的基本单位,并能够理解细胞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和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掌握细胞中常见元素和化合物的名称、特征和作用。
2.了解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分布情况,能够分析其在细胞生活中的重要性。
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析细胞中某一特定过程所涉及的元素和化合物。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细胞中常见元素和化合物的名称、特征和作用。
2.教学难点:理解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分布情况及其重要作用。
四、教学内容与方法1. 细胞中的元素•介绍细胞中常见的元素,如碳、氧、氮、磷、硫等,并简要介绍它们的特征和在细胞中的作用。
•提问学生:这些元素为什么在细胞中是如此重要?引导学生思考并展开讨论。
2. 细胞中的无机盐•解释无机盐的概念并列举细胞中常见的无机盐,如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等。
•分析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功能和作用,如参与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维持细胞的渗透压等。
3. 细胞中的有机物•引入有机物的概念,解释细胞中的有机物主要分为氨基酸、脂质、糖类和核酸等。
•阐述有机物的作用,如氨基酸是构成细胞蛋白质的基本单元,脂质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等。
4. 细胞中的水•引导学生思考水在细胞中的重要性,解释水是细胞内化学反应的媒介。
•分析水在细胞中的作用,如溶剂、反应物参与、稀释等,以及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的媒介。
5. 细胞中的其他化合物•列举其他一些重要的化合物,如酶、ATP(三磷酸腺苷)、ADP(二磷酸腺苷)等。
•介绍这些化合物的功能和作用,如酶是生物催化剂,ATP是细胞内能量的主要储存形式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张细胞的电镜图片,激发学生对细胞组成的好奇心,提出问题:细胞中到底有什么?2.概念讲解:依次引入细胞中的元素、无机盐、有机物、水和其他化合物,并讲解它们的特征和作用。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说课稿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3d0c19c33d4b14e852468a3.png)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首先我对本课题教材进行分析:一、说教材:“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生物科学的许多问题都是在细胞层次上寻求解答的,要深入阐明细胞生命活动的规律,必须要了解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要从系统的角度来认识细胞,首先要了解细胞这个系统的物质组成,因此,本章节内容是学习本模块其它章节的基础,也是学习高中生物课程其他模块的基础,本节从组成细胞中的最基本物质——元素,再深入到化合物,到动手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化合物这样层层深入,既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过程,同时,也使学生在微观和宏观层面上了解生命的物质性和生物界的物质统一性,为后续学习进一步打下基础。
安排2课时,其中一课时为实验课。
1、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我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
(2)说出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2)能力目标(1)学会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方法。
(2)通过对组成细胞中的元素的百分比的分析,通过对不同化合物的质量分数的学习,培养学生理解、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C元素的分析,说明有机化合物形成的可能性及必然性,初步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同生命的物质性和生物界在物质组成上的统一性。
(2)立辨证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增强学生对生命本质的认识,消除对生命认识的神秘感,渗透协调美和思想美。
2、本着高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内容的教学重点难点如下:1)教学重点:(1)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由于“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这一知识点比较抽象以及鉴于学生的实验能力不强的特点2)教学难点:(1)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说课课件幻灯片课件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说课课件幻灯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c6f5f74102de2bd960588f7.png)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同生命的物质性,探讨组成细胞的分 子的重要作用。 2.认同生物界在物质组成上的统一性。 3.崇尚生命物质和谐之美,珍爱生命。 4.为生命的奥秘所折服。 5.珍惜水、节约水的意识渗透。 6.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学情分析
➢优势:
掌握了第一章走进细胞 具备一定的初中化学知识和生物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3.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4.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5.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6.说出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1.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 白质。 2.以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为材料,进行特定 的染色,观察DNA动手能力不足
教学重难点
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教学过程——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
教法: 启发法 讲授法 探究法
学法: 探究学习 归纳迁移
教学过程
导入 从简单的病毒到高等的灵长类动物中的人,
观察 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物界,它们各自都有 探究 不同的特征,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都是由
分析
先A后B
小结
教学过程
导入
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归纳得出结论: 观察 生物组织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
探究
进行 实验
结果 分析
小结
教学过程
导入
观察 探究
进行 实验
在这节课堂学习中,我们掌握了细胞 中所含有的元素和化合物,并学会了 如何用科学实验的方法检测细胞中的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质、蛋 白质。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说课课件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说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abaa1b09b6648d7c0c7463a.png)
微量元素
实验
结果 分析
小结
精选课件
14
教学过程
导入
观察 探究
进行 实验
结果 分析
小结
精选课件
15
教学过程
导入 设问:你们汇报的这些元素在细胞中含量 是否均等?(不分主次?)
观察 设问:细胞中各化合物如何进行检测呢? 探究 从而进入下一环节。
进行 实验
结果 分析
小结
精选课件
16
教学过程
导入 还原性糖的检测
精选课件
8
学情分析
➢优势:
掌握了第一章走进细胞 具备一定的初中化学知识和生物知识
➢劣势:
生物知识能力还很欠缺,并且实验动手能力不足
精选课件
9
教学重难点
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精选课件
10
教学过程——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
教法: 启发法 讲授法 探究法
精选课件
学法: 探究学习 归纳迁移
11
教学过程
导入 从简单的病毒到高等的灵长类动物中的人,
观察 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物界,它们各自都有 探究 不同的特征,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都是由
实实在在的物质构成的。 进行 请思考:你自己身体,都有哪些物质? 实验 系统→器官→组织→细胞
结果 分析
小结
精选课件
12
教学过程
导入 联系初中化学知识,想一想:
本节作用
通过本节学习,为学生的后继学习打下必不可少的
基础,在本章学习的基础之上,才能感悟生命活动
过程中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能量供应和利用,以及
系统的发生、发展和衰亡的过程实质。因此,掌握
第一节_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_说课稿
![第一节_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_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67d701f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2c.png)
第一节_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_说课稿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内容《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是人教版教材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1节内容。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章节内容是学习其它章节内容的基础,也是学习高中生物课程其他模块的基础,本节从组成细胞中的最基本物质——元素,再深入到化合物,这样层层深入,也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过程,同时,也使学生在微观层面上了解生命的物质性和生物界的物质统一性,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简述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2)说出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是碳2.过程与方法(1)学会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等逻辑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的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认同生命的物质性和生物界在物质组成上的统一性。
(2)立辨证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增强学生对生命本质的认识,消除对生命认识的神秘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⑴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
⑵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解决方法]⑴让学生比较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的含量,观察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图,书中的表解和“思考与讨论”获得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
⑵教师先演示实验,再指导学生选择实验材料,进行实验研究。
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难点]⑴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是碳。
⑵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解决方法]⑴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碳原子核外电子分布特点,以及碳的性质,理解C元素对生命的重要作用。
⑵教师演示实验,学生明确实验原理,开展实验研究。
(五)课时安排2课时二、说教法教材在初中相关内容基础上又有所扩展,本节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较为紧密,课文中有大量的素材供学生去探究、讨论和思考。
高中生物必修一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说课稿
![高中生物必修一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273635f336c1eb91a375d18.png)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说课稿(一线教师纯手写)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要研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就必须对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因此这节课是学习其他模块的基础,也为学生从微观方面了解生物界物质统一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目标根据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结合我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
说出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探讨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种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和逻辑推理等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科学态度。
认同“细胞是多种元素和化合物构成的生命系统”3、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难点是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高中的学生,接触实验不多,而且在检测植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中涉及到反应原理,实际配比使用的深层原因,实验过程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尤其本实验中检测还原糖的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在用量、使用方法上等又有不同,学生容易混淆,因此又把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定位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法和学法由于生物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而本课又主要以试验为依托,所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尤为重要。
考虑到本节课的特点,我采用情景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具体主要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播放有关图片、视频等进行直观演示。
在教学中我尤其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教会他们活学活用,具体来说我准备引导学生用理解记忆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来学习本课。
三、教学过程为了更好地而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我用多媒体播放补钙补锌补铁的广告,从耳熟能详的广告中,引出组成人体的某些元素。
高一生物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说课稿范例(人教版)
![高一生物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说课稿范例(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dd67190284ac850ad024247.png)
高一生物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说课稿范例(人教
版)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学科,与我们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小编准备了高一生物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说课稿范例,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说教材: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生物科学的许多问题都是在细胞层次上寻求解答的,要深入阐明细胞生命活动的规律,必须要了解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要从系统的角度来认识细胞,首先要了解细胞这个系统的物质组成,因此,本章节内容是学习本模块其它章节的基础,也是学习高中生物课程其他模块的基础,本节从组成细胞中的最基本物质元素,再深入到化合物,这样层层深入,也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过程,同时,也使学生在微观层面上了解生命的物质性和生物界的物质统一性,为后续学习进一步打下基础。
1、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1)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
(2)说出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人教版高一生物《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说课稿
![人教版高一生物《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a1d8b295f0e7cd18425364e.png)
人教版高一生物《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说课稿一、说教材:“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生物科学的许多问题都是在细胞层次上寻求解答的,要深入阐明细胞生命活动的规律,必须要了解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要从系统的角度来认识细胞,首先要了解细胞这个系统的物质组成,因此,本章节内容是学习本模块其它章节的基础,也是学习高中生物课程其他模块的基础,本节从组成细胞中的最基本物质——元素,再深入到化合物,这样层层深入,也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过程,同时,也使学生在微观层面上了解生命的物质性和生物界的物质统一性,为后续学习进一步打下基础。
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
(2)说出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2)能力目标(1)学会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等逻辑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的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同生命的物质性和生物界在物质组成上的统一性。
(2)立辨证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增强学生对生命本质的认识,消除对生命认识的神秘感,渗透协调美和思想美。
2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教学难点:(1)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二、说学生:本节的授课对象是高一的学生他们在初中就已经学过一些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有一定的实验能力。
这都为学习本节的重点知识奠定了基础,特别是难点的教学。
此年龄段的学生对探究细胞奥秘存在好奇心,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获取信息的能力,实施问题探究教学是可行的。
三、说教法和学法:根据上述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本节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1)问题探究教学法: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知识构建过程中。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高二生物说课稿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高二生物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db7e890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23.png)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高二生物说课稿《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高二生物说课稿「篇一」一、说教材《基因工程及其应用》是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六章第二节内容。
学生们在几章中已经学习了基因的本质,基因的表达,对基因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为学生学习本节内容做到铺垫的作用。
本节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对基因有一定的理解的基础上,引入基因工程,让学生了解基因工程在生活中的运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体现了学科内在逻辑性与学生认识规律的统一。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基因工程的概念、原理;基因操作的工具及其操作过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从微观到宏观,从现象到本质的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思维习惯。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本着高二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基因操作的工具,基本步骤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基因工程的应用及其安全性。
四、说教法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采用了观察法、演示法、讨论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积极创设一个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主动探究式教学理念。
五、说学法在本节课中,学生将通过多种途径,如:观察、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实践等等,来开展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六、说教学过程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
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提问:各种生物间的性状千差万别这是为什么呢?引导:生物体的不同性状是通过基因特异性表达而形成的。
高中生物必修一说课稿-第二章
![高中生物必修一说课稿-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93e1a4ef03d8ce2f01662350.png)
高中生物必修一说课稿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首先,我对本节内容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1、地位和作用“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生物科学的许多问题都是在细胞层次上寻求解答的,要深入阐明细胞生命活动的规律,必须要了解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要从系统的角度来认识细胞,首先要了解细胞这个系统的物质组成,因此,本章节内容是学习本模块其他章节的基础,也是学习高中生物课程其他模块的基础,本节从组成细胞的最基本物质元素,再深入到化合物,这样层层深入,也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过程,同时,也使学生在微观层面上了解生命的物质性和生物界的物质统一性,为后续学习进一步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说出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2)能力目标:学会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方法,探讨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种类。
通过对C元素的分析,说明有机化合物形成的可能性及必然性,初步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生命的物质性和生物界在物质组成上得统一性。
3、重、难点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检测生物组织中得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2)教学难点: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C;检测生物组织中得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二、说学情本节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1)他们在初中就已经学过一些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有一定的实验能力。
这都为学习本节的重点知识奠定了基础,特别是难点的教学.2)此年龄段的学生对探究细胞奥秘存在好奇心,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获取信息的能力,实施问题探究教学是可行的。
三、说教法和学法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说课稿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2fd07e619e8b8f67c1cb98c.png)
三、教学目标
(二)能力目标 1.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方 法,提高实验操作和合作学习能力。 2.通过观察对比实验,学会描述实验现象,培养逻 辑思维,及从现象出发探求事物本质的能力。 3、通过学案导学和教材阅读,培养自主学习、自 主构建知识能力。
1。阅读教材→填写学案
自学建构
(10分钟)
课堂 学习
4, 教材阅读 自学建构 (10分钟)
2、梳理要点→归纳小结(化合物的种类、元素类别)
课堂 学习
4. 教材阅读
1。阅读教材→填写学案
自学建构
(10分钟)
课堂 学习
4、 教材阅读
元素
O
Si C N H
自学建构 (10分钟)
3.分析图片→拓展延伸
地壳
48.60
26.30 0.087 0.03 0.76
细胞
65.0
极少量 18.0 3.0 10.0
课堂 学习
5、评价交流
认识几种 试剂 作对照试验
成功分享(4分钟)
学会 检测 方法
预测与实测的矛盾
知道了生物组织中的种类
实验试剂的用量决定成败
七、教学反思
1、实验教学,任重道远 从学生课堂表现,及完成的学案来看,教学目标 基本达成,学生都会使用试剂,但操作不够规范, 学习秩序过于活跃,有待于在以后的实验教学中 规范和提高。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 科,只有在生物教学中坚持不懈 的有目的、有步骤的指导学生积 极开展生物实验才能有效培养学 生学科素质技能。
课堂 学习
七、教学反思 2、因材施法 以学定教
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实验的复杂性,决定了 使用对比教学法的必要性,有了不同形式直观 鲜明了的对比,给学生创造了深入思考、积极 联想和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在轻松、愉快地 掌握知识、方法和技能,增加学习的主动性, 提高学习效率。
最新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说课稿)》教师招聘精品获奖完美优秀实用观摩课赛教课说课稿
![最新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说课稿)》教师招聘精品获奖完美优秀实用观摩课赛教课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5badbfb4028915f804dc2bf.png)
前言: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才能了解学生真正的学习需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说课稿(最新精品获奖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下面开始我的说课。
总括句:为了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突出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在讲授过程中我既要做到精讲精练,又要放手引导学生参与尝试和讨论,展开思维活动。
因此本节课力争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被动听讲式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的探索发现式学习,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设计。
首先,我谈一下我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是人教版教材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1节内容。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这一节,首先在节的引言中,明确指出自然界的生物体中的元素是生物有选择地从无机自然界中获得的,没有一种元素是细胞特有的。
但细胞与非生物相比,各元素的含量又大不相同。
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和差异性。
这部分内容较为浅显,但是结论非常重要,对于学生了解生物的物质性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二、说学情七年级的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老师应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在学习这一节课之前。
高一必修一生物第二章说课稿: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高一必修一生物第二章说课稿: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1efc033002020740bf1e9b0a.png)
高一必修一生物第二章说课稿: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
物
细胞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如今比较普遍的提法是: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必修一生物第二章说课稿,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一直陪伴您。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生物科学的许多问题都是在细胞层次上寻求解答的,要深入阐明细胞生命活动的规律,必须要了解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要从系统的角度来认识细胞,首先要了解细胞这个系统的物质组成,因此,本章节内容是学习本模块其它章节的基础,也是学习高中生物课程其他模块的基础,本节从组成细胞中的最基本物质元素,再深入到化合物,这样层层深入,也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过程,同时,也使学生在微观层面上了解生命的物质性和生物界的物质统一性,为后续学习进一步打下基础。
1、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生物《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说课稿
![生物《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c0d73c8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61.png)
生物《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说课稿生物《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说课稿"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下文是小编整理的生物《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说课稿,欢迎阅读参考!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首先,我对本节内容进行分析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是人教版教材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1节内容。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这一节,首先在节的引言中,明确指出自然界的生物体中的元素是生物有选择地从无机自然界中获得的,没有一种元素是细胞特有的。
但细胞与非生物相比,各元素的含量又大不相同。
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和差异性。
这部分内容较为浅显,但是结论非常重要,对于学生了解生物的物质性具有重要意义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知道为什么碳元素是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2、能力目标:学会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方法。
(1)通过对C元素的分析,说明有机化合物形成的可能性及必然性,初步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组成细胞中的元素的百分比的分析,通过对不同化合物的质量分数的学习,培养学生理解、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同生命的物质性;认同生物界在物质组成上的统一性三、说教学的重、难点本着高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教学难点:1.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四、说教法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投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说课稿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d7052b1d0d233d4b04e6918.png)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首先我对本课题教材进行分析:一、说教材:“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生物科学的许多问题都是在细胞层次上寻求解答的,要深入阐明细胞生命活动的规律,必须要了解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要从系统的角度来认识细胞,首先要了解细胞这个系统的物质组成,因此,本章节内容是学习本模块其它章节的基础,也是学习高中生物课程其他模块的基础,本节从组成细胞中的最基本物质——元素,再深入到化合物,到动手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化合物这样层层深入,既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过程,同时,也使学生在微观和宏观层面上了解生命的物质性和生物界的物质统一性,为后续学习进一步打下基础。
安排2课时,其中一课时为实验课。
1、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我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
(2)说出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2)能力目标(1)学会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方法。
(2)通过对组成细胞中的元素的百分比的分析,通过对不同化合物的质量分数的学习,培养学生理解、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C元素的分析,说明有机化合物形成的可能性及必然性,初步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同生命的物质性和生物界在物质组成上的统一性。
(2)立辨证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增强学生对生命本质的认识,消除对生命认识的神秘感,渗透协调美和思想美。
2、本着高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内容的教学重点难点如下:1)教学重点:(1)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由于“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这一知识点比较抽象以及鉴于学生的实验能力不强的特点2)教学难点:(1)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高中生物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精品说课稿
![高中生物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精品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8a8f2e6d5bbfd0a79567396.png)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是高中人教版生物《分子与细胞》必修1模块中第2章第1节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在微观层面上了解生命的物质性和生物界物质统一性,为以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节课的实验涉及一些主要化合物的检测原理和方法,为今后的实验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新课标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角度的有机结合,但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这三个方面目标应有所侧重,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立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基本元素。
说出组成细胞的主要化合物及其相对含量。
(2)能力目标:学会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方法。
学会正确记录实验数据的方法,能对观察结果进行客观的评价,学会预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生命的物质性。
3、教学重点、难点;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是生命系统的物质基础,是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础,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原理、实验方法等是以后学生实验的基础,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又由于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普遍较弱,对实验数据的记录方法、预测等方法在高中生物学中是第一次接触,所以本节课的难点是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二、说教学:1、比较法:2、讨论法:三、说学法:1、实验法:四、说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地球上的环境千变万化,但都是有一定的物质组成,比如地壳表面的水、岩石以及空气,那么这些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呢?生物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这些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物质,那么这些生物又由哪些元素组成?从而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物质性及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
(二)互动探究1、组成细胞的元素:(1)教师指导学生比较P16问题探讨中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部分元素含量表,分析从表中数据说明了什么?生:元素种类相近,但含量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说课稿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下文是小编整理的生物《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说课稿,欢迎阅读参考!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首先,我对本节内容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是人教版教材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1节内容。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这一节,首先在节的引言中,明确指出自然界的生物体中的元素是生物有选择地从无机自然界中获得的,没有一种元素是细胞特有的。
但细胞与非生物相比,各元素的含量又大不相同。
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和差异*。
这部分内容较为浅显,但是结论非常重要,对于学生了解生物的物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知道为什么碳元素是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
2、能力目标:学会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方法。
(1)通过对C元素的分析,说明有机化合物形成的可能*及必然*,初步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组成细胞中的元素的百分比的分析,通过对不同化合物的质量分数的学习,培养学生理解、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同生命的物质*;认同生物界在物质组成上的统一*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高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教学难点:1.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
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利用图片投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讲述法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探索*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五、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
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主动*。
1、导入新课:(3-5分钟)
地球上的环境千变万化,但都是有一定的物质组成,比如地壳表面的水、岩石以及空气,那么这些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呢?生物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这些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物质,那么这些生物又由哪
些元素组成?
2、讲授新课:(30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
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
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
还重视教材中的疑问,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