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阅读及答案
《藤野先生》(解析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
![《藤野先生》(解析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43c8b94d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8f.png)
第6课《藤野先生》一、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比时光更美好的人宁霜①如果问我最讨厌的科目是什么,我一定会坚定地告诉你,是数学!如果问我最喜欢的任课老师是谁,我也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你,是数学老师。
这真是一对极其矛盾的答案,同学们常说讨厌一个科目,一定也不喜欢教那科的老师,可我偏偏不是这样。
②数学老师姓严,但待人十分温和,是我们班公认的“男神”,他比我们大十几岁,戴一副黑框眼镜,最爱穿白衬衣,整个人看起来斯文有气质。
严老师向来奉行“温柔”政策,几乎没骂过人,靠着他独特的人格魅力赢得了我们的尊敬。
班上的同学上数学课不仅不窃窃私语,还积极和老师互动。
在高中几乎没人会举手回答问题,可偏偏上数学课严老师一提问,就有一双双手举起来,场面很是壮观。
③我也很喜欢严老师,但很少去问他问题,只因为我被打击过。
从初中开始,数学就一直是我的弱项,那时我还想着拯救一下,于是就去问了初中数学老师一个问题。
他当时回答完并没有说什么,事后却在课上提起:“这个问题实在很简单,而且我讲解过类似的题,同学们要认真听讲,不要上课不听,下课来问。
”数学老师虽没有点名道姓,但我的脸早已变得滚烫。
自那以后,我不敢再去问老师问题,内心的胆怯一点点累积,到现在竟连严老师的办公室都不敢去了。
④严老师喜欢在即将下课时说:“你们有什么不懂的就来问我呀,我随时都在办公室等着你们。
”他语气幽默,很受大家欢迎。
每次路过他的办公室,站在门口往里一看,围着最多人的一定是严老师的桌子。
每当看到这一幕,我心中都十分羡慕,却又不敢付诸行动,因为我不想给他留下一个“这学生真笨”的印象。
⑤在严老师的教导下,第一次月考大家的数学成绩都有明显的提升,而我全班垫底。
那次之后严老师对我十分关照,讲完课问大家懂没懂的时候都会朝我看一眼,看我有不懂的就给我单独讲解,还开小灶给我讲解月考试卷。
⑥这样的特殊待遇很快引起了同桌的不满,她以为我是故意考砸吸引严老师的注意,好让严老师给我单独辅导功课。
藤野先生阅读理解题及答案解析2023
![藤野先生阅读理解题及答案解析2023](https://img.taocdn.com/s3/m/815a2d49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a2.png)
藤野先生阅读理解题及答案解析2023藤野先生阅读理解题及答案解析2023《藤野先生》,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6年在厦门大学时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那么这里面又有哪些阅读题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藤野先生阅读理解题及答案解析,仅供参考。
藤野先生阅读有一天,本级的学生会干事到我寓里来了,要借我的讲义看。
我检出来交给他们,却只翻检了一通,并没有带走。
但他们一走,邮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拆开看时,第一句是:——“你改悔罢!”这是《新约》上的句子罢,但经托尔斯泰新近引用过的。
其时正值日俄战争,托老先生便写了一封给俄国和日本的皇帝的信,开首便是这一句。
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
其次的话,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
末尾是匿名。
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
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圈。
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
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
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
结末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
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
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
【初中语文】初二阅读理解藤野先生及答案详解
![【初中语文】初二阅读理解藤野先生及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3180a7c458fb770bf68a55ab.png)
【初中语文】初二阅读理解藤野先生及答案详解【—初二阅读理解藤野先生及答案详解】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这就是藤野先生。
同学们,老师整理了初二阅读理解藤野先生,详情请看藤野先生A.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初中生物,“那是在学跳舞。
”B.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大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7.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烂熳:____________________模胡:____________________精通时事:____________________8.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A段短文描写了清国留学生哪些方面的特点?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本文作者写主人公——藤野先生,在出场时(即B段)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的?从文段中可看出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开头写“清国留学生”的用意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藤野先生》阅读理解及答案解析
![《藤野先生》阅读理解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52548ba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ae.png)
《藤野先生》阅读理解及答案解析阅读《藤野先生》片段,完成后面题目。
①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
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
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
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
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利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
②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
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业还为我的食宿操心。
我先是住在监狱旁边一个客店里的,初冬已经颇冷,蚊子却还多,后来用被盖了全身,用衣服包了头脸,只留两个鼻孔出气。
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
饭食也不坏。
但一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饭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
我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干,然而好意难却,也只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
于是搬到别一家,离监狱也很远,可惜每天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
③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
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
最初是骨学。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载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④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⑤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
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⑥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
究意是怎么一回事呢?1.作者为何只记得日暮里和水户?这反映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作者把日本职员的'操心说是好意难却,联系下文看有什么作用?3.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中的大概对表达意思有什么作用?4.⑤⑥两段表现出藤野先生怎样的思想品质?5.从③至⑥段看,课文在写人上有什么特点?参考答案:1.日暮触发了作者忧国之情,印象深刻;水户是反清志士客死的地方。
《藤野先生》阅读练习及答案(三)(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
![《藤野先生》阅读练习及答案(三)(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https://img.taocdn.com/s3/m/01f2c57c2f60ddccdb38a006.png)
《藤野先生》阅读练习及答案(三)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
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
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
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22.选文主要记述了一件什么事?请简要概括。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选文中“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两处“他们”分别指哪些人?(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阅读选文,请你试对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加以概述与评论。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2.电影事件改变了“我”的观念。
23.前一个指受军国主义思想毒害的日本青年学生;后一个“他们”指闲看枪毙犯人的麻木的中国人。
24.表达了作者在遭受屈辱之后极为辛酸和愤懑的情感。
25.原因:在课堂上看电影时,看到中国人那种麻木、不觉醒的精神状态,他认为学医只能医其身体上的痛苦,而不能医其心灵上的疾病,只有拿起笔写文章,才能唤醒国人的不觉醒的意识。
评价:这是鲁迅崇高的精神境界的反映,表现了他总是站在国家与民族利益的高度想问题与做事情,将自己的人生与祖国和民族联系起来,具有极强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尊心。
《藤野先生》阅读试题与答案
![《藤野先生》阅读试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e52e28a300a6c30c229fc4.png)
(参考:表达自己的爱国主义的情感)
8、“物以稀为贵”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体表现在:。
(参考: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到了北京美其名月“龙舌兰”。)
9、“我在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中的“这样的优待”具体指。
(参考: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有一天,本级的学生会干事到我寓里来了,要借我的讲义看。我检出来交给他们,却只翻检了一通,并没有带走。但他们一走,邮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拆开看时,第一句是:
大概是物以稀为贵。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我先是住在监狱旁边一个客店里,初冬已经颇冷,蚊子却还很多,后来用被盖了全身,用衣服包了头脸,只留两个鼻孔出气。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饭食也不坏。但一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饭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我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干,然而好意难却,也只得另寻相宜的住处了。于是搬到别一家,离监狱也很远,可惜每天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
藤野先生的阅读题及答案
![藤野先生的阅读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5dd92e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d8.png)
藤野先生的阅读题及答案推荐文章紫檀的特性阅读及参考答案热度:乡愁余光中阅读题及答案热度:轻点关门阅读题及答案热度:戚继光传阅读题及答案热度:《宽容是美德》阅读题及答案热度:《藤野先生》,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6年在厦门大学时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今日本东北大学)的留学生活,表达了深切的怀念之情。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藤野先生的阅读题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藤野先生(节选)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
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
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
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选文主要记述了一件什么事?(2分)2.选文中“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两处“他们”分别指哪些人?(1分)3.“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什么?(2分)4.“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5.阅读选文,请你试对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加以概述与评论。
(4分)(1)原因:(2)评价:参考答案:1. 电影事件改变了“我”的观念(2分)2. 前一个指受军国主义思想毒害的日本青年学生;后一个“他们”指闲看枪毙犯人的麻木的中国人。
(2分)3. “我”的民族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
(2分)4. 表达了作者在遭受屈辱之后极为辛酸和愤懑的情感。
《藤野先生》的课内阅读理解答案
![《藤野先生》的课内阅读理解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5603db7cd184254a353513.png)
《藤野先生》的课内阅读理解答案1、《藤野先生》一文主要表现藤野先生的伟大精神与品格,为什么文章开头要描写东京中国留学生的生活?要解答这一疑问,可以按这样的思路:作者是怎样描写清国留学生的?表现出他们什么特点?作者对他们是什么态度?他们与藤野对比有什么不同?首先,作者描写“清国留学生”抓住了“盘辫子”这个特征,勾勒他们的形象。
辫子是清朝统治的标志,鲁迅和一些有革命抱负的青年,到日本后就剪掉辫子,表示对清政府的反抗和同旧的封建习俗彻底决裂。
而这些“清国留学生”到日本留学完全是追求个人名利,准备回国凭着辫子表示对清王朝的忠心未变,以便升官授爵。
可是在日本又想赶时髦,只有把辫子盘起来。
作者接着写了“清国留学生”的糜烂庸俗的生活。
他们白天赏樱花、晚上学跳舞“满房烟尘斗乱”。
作者对此十分厌恶,用反语进行了无情地讽刺。
因为作者怀着救国救民的目的来日本留学,看到这些“清国留学生”醉生梦死的生活,自然深恶痛疾,充分表现了作者的爱国思想。
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关怀,是对弱国的帮助,一个外国人,还那样关心中国的进步,可作为“清国留学生”对国家的命运前途漠不关心,二者对比之下,更见藤野先生人格的伟大。
所以,描写“清国留学生”,是与文章的中心意思一致的。
2、这篇文章题为“藤野先生”,但有一半以上的篇幅没有直接写藤野,而是写了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写了从东京到仙台途经的日暮里和水户,写了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他的优待,还写了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和看电影事件。
这些事情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文中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是作者离东京往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
写途经的日暮里和水户表现作者忧国之情,是作者学医的主要动机。
写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作者的优待是为下文写藤野先生作正面陪衬。
写日本“爱国青年”寻衅是为藤野先生作反面衬托。
写课堂上看电影是作者与藤野先生告别的直接原因。
总之,所有这些都与突出藤野先生正直热忱、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有密切的关系。
《藤野先生》阅读练习及答案5(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
![《藤野先生》阅读练习及答案5(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https://img.taocdn.com/s3/m/2755ce43fad6195f302ba606.png)
《藤野先生》《回忆我的语文老师》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5—9题(甲)藤野先生(节选)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
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他看一回。
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一惊,同时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
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乙)回忆我的语文老师曹文轩我所有的老师都学养深厚,比如说我的数学老师,他的板书也特别棒。
因为我们特别喜欢他的板书,所以每次在他上数学课之前,我们都不是用黑板擦,而是用湿毛巾反复地擦拭,直到把这块黑板擦得黑亮黑亮的。
他讲数学课的时候,一边讲一边从右上角开始写那些公式、那些定理,等把课讲完,正好是一整面黑板的字。
可惜当时没有相机,如果用相机把那个画面拍下来,今天装裱起来,挂在家里的墙上,就是一幅非常有装饰感、现代性很强的画。
那些老师各有各的品性,各有各的脾气。
特别要感激的是我的语文老师,她是南京大学的高材生,是一个高高的,身体非常扁平的女人。
这位女性是我心目中最高贵、最美丽的人。
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千百次寻找过,但是再也没有找到过一位这样的女性。
我记得她第一次走上讲台,把两只手轻轻地悬在讲台上,她没有带粉笔,没有带备课笔记,也没有带语文教材,是空手走上来的。
她望着我们,说:“同学们,什么叫‘语文’。
”然后她用了两节课的时间,给我们阐释了什么叫“语文”。
那期间,天开始下雨,她把脑袋转向窗外,对我们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年四季的雨是不一样的。
”然后她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天里的雨也是不一样的,上午的雨与早晨的雨不一样,下午的雨与上午的雨也不一样,傍晚的雨与夜里的雨也不一样。
《藤野先生》阅读练习及答案(四)(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
![《藤野先生》阅读练习及答案(四)(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https://img.taocdn.com/s3/m/92888336a45177232e60a206.png)
《藤野先生》阅读练习及答案(四)甲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
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
乙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
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景。
但片由中国人夹在里面: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得也一样是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看每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的刺耳。
此后回到中国来,我怕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醉酒似的喝彩。
—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丙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远的纪念。
不行七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了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
责成运送局去寻找,寂无回信。
只有他的照片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是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十月十二日))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2分)(1)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6课《藤野先生》阅读理解题(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6课《藤野先生》阅读理解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44b920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be.png)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6课《藤野先生》阅读理解题1.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百度百科:蒋勋【百科名片】中文名蒋勋代表作品《蒋勋说〈红楼梦〉》《汉字书法之美》《孤独六讲》等民族汉族个人荣誉1995年中兴文艺奖1997年吴鲁芹文学奖2003年图书金鼎奖2005年第四十届广播金钟奖2009年第十三届台北文化奖2010年年度散文奖出生地西安居住地台湾出生年份1947年【艺术人生】蒋勋,是台湾文化圈里公认的全才。
1972年,蒋勋到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求学。
1976年返回台湾后,先后执教于文化大学、辅仁大学和东海大学。
2000年,他辞去东海大学美术系主任的职务。
他驰骋于文学领域,以诗歌吟诵激情,用散文细说生活,用小说反映人性。
其文笔清丽流畅,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有小说、散文等作品几十种。
他翱翔于书画天空,多次举办画展。
第一次画展,就以六十多件水墨作品,深获各界好评。
他深谙书法,书风兼具颜真卿的气势宏浑和魏碑的苍劲明快,认为书法的顿挫点捺,就是生命的一种实践。
【人物写真】大红围巾、黑上衣、牛仔裤,深秋北京,64岁的蒋勋坐在人群中从容“布道”,他的声音富含磁性,“有能让人安静下来的神效”。
他的“布道”帮助了很多人。
有人每晚听着他的声音入睡,有人因为他讲《寒食帖》开始练习书法,还有人决定无论多忙都要出门看看月亮,松弛心情。
近年来,蒋勋游走在大陆和台湾之间,在海峡两岸掀起了一股美学热,被媒体誉为“美学布道者”。
【人物逸事】1.在东海大学时,有一天,蒋勋经过学校草坪,看见阳光下一个年轻男孩穿着破牛仔裤,躺在草地上读诗。
他想,有多久没有这样躺在草坪上读书了?于是突然下决心要辞去美术系主任的职务。
2.有一次,蒋勋谈起离职一事,说:“为什么我要离开大学,我忽然很想做的一件事是社会大众的美的教育,如果这一部分没有做,我们有再多的画家、音乐家、建筑家,其实是没有用的。
”【个人语录】1.我常常给美下一个定义:美就是回来做自己。
2.每个活着的生命都要找到自己,美是一种拯救。
(完整版)藤野先生阅读及答案
![(完整版)藤野先生阅读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bfb693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81.png)
(完整版)藤野先⽣阅读及答案《藤野先⽣》阅读及答案⼀阅读课⽂1--3段:1.概括选⽂主要内容:写见到藤野先⽣之前,在东京的所见所感。
2.结合语境说说“标致”和“精通时事”在⽂中的意思。
“标致”,漂亮,这⾥是反语,讽刺清国留学⽣的丑态。
“精通时事”,这是讽刺的说法,(他们)精通的时事,其实是⼀些⽆聊的事。
3.“花下也缺不了成……⼀座富⼠⼭”,这句话⽤了什么修辞⽅法?有什么作⽤?⽐喻、夸张,极⾔他们头发形状的⾼、⼤,⽣动形象地描写出他们的丑陋形象,讽刺留学⽣庸俗腐朽的思想品质,表达作者厌恶之情。
4.第3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承上启下的过渡作⽤。
5.作者写清国留学⽣赏樱花、学跳舞的作⽤是什么?是作者离开东京往仙台见到藤野先⽣的缘由反衬作者忧国忧民的悲愤之情。
6.课⽂第1段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怎样的情感态度?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厌恶嘲讽头顶上盘着⼤辫⼦、⾼⾼耸起、形成富⼠⼭、盘得平、油光可鉴、扭⼏扭、实在是标致极了7.体会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①中国留学⽣会馆的门房……有些...……但到傍晚有⼀间的地板便..还值得去⼀转常不免...要咚咚地响得震天。
“有时”写并⾮随时,“去⼀转”因有⼏本书买,与下⽂留学⽣对⽐,看出作者到⽇本学习的⽬的,表达作者的爱国情感。
“常不免”写经常地跳。
“响得震天”写吵闹声⼤,描绘留学⽣会馆污秽,留学⽣的劣⾏,表达作者⽆法抑制的愤慨之情。
②东京也⽆⾮..是这样。
“⽆⾮”是只不过的意思,表达对东京的失望之情,引起下⽂的描写,为离开东京到别的地⽅去埋下伏笔。
⼆阅读课⽂4、5段1.作者记得“⽇暮⾥”“⽔户”的原因?在⽂中的作⽤?记得⽇暮⾥,也有“⽇暮乡关何处是”的家国愁思;记得⽔户,是因为这⾥是富有民族⽓节和爱国情感的抗清志⼠朱舜⽔客死之地,表达作者的忧国之情。
表达作者的忧国之情,是作者学医的主要动机。
2.说说对“⼤概是物以稀为贵罢”这句话的理解。
作者以调侃、幽默的话语推断⾃⼰在仙台受到优待的原因。
八年级语文上册《滕野先生》阅读试题精选
![八年级语文上册《滕野先生》阅读试题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19ebc54a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57.png)
八年级语文上册《滕野先生》阅读试题精选一、(2022秋·云南文山·八年级校联考期中)阅读《藤野先生》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中国是弱国,所以A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B中国人的命运了。
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
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C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②“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③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
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第①段A、B、C三处“中国人”分别指哪些人?A B C2.品析加点词语的含义。
“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3.文中划线句“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我的意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答案】1.全体中国人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军捕获的中国人指围看枪毙犯人的中国留学生。
2.“何尝不”以反诘的语气加强肯定,说明他们无一例外的幸灾乐祸,“酒醉似的喝采”揭露了国人的看客心理,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人们精神麻木不仁的痛恨。
3.弃医从文。
原因:日本青年的言行严重伤害了“我”的民族自尊心,自己民族的麻木不仁更让“我”愤激和悲哀。
二、(2020秋·辽宁抚顺·八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我离开仙台之后,就多年没有照过相,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
经过的年月一多,话更无从说起,所以虽然有时想写信,却又难以下笔,这样的一直到现在,竟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
《藤野先生节选》阅读理解题目以及答案
![《藤野先生节选》阅读理解题目以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e7d803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39.png)
《藤野先生节选》阅读理解题目以及答案《藤野先生(节选)》阅读理解题目以及答案阅读。
①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②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
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
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我。
③“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④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
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对下文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2、①段所写的主要内容是()。
A、东京樱花烂漫的`景象B、我与“清国留学生”的不同表现。
C、我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反感。
D、我对东京的失望情绪。
3、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4、第④段中作者写道:“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
”作者觉得“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
A、叫声特别响,使人听了很不舒服。
B、叫声违反了课堂纪律,影响了听课。
《藤野先生》阅读答案
![《藤野先生》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d21f49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90.png)
《藤野先生》阅读答案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
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过的情形。
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面: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①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
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②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阅读题:1、选文中加横线的两个“他们”有不同的指代对象:①“他们”指。
②“他们”指。
2、用波浪线划出选文中议论性语句,试体会这种表达方式的作用。
3、选文中加着重号的“听得刺耳”、“无法可想”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4、请结合课文内容和鲁迅的生平经历,简述“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这句话的含义。
5、给选文拟一个小标题:。
参考答案:1、①“他们”指受毒害的日本青年学生。
②“他们”指麻木的中同人。
2、中同是弱国……也无怪他们疑惑。
作用:承上议论。
反语。
更能体现作者的满腔义愤。
3、“听得刺耳”、“无法可想”,反映了作者思想受到极大震动,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
4、鲁迅原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
看电影事件,使他认识到此路不通,便决定弃医从文,以唤醒国民的觉醒。
(意思对即可)5、看电影事件。
【《藤野先生》阅读答案】终于写完毕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藤野先生阅读及答案藤野先生阅读及答案在各领域中,我们经常接触到试题,借助试题可以更好地对被考核者的知识才能进行考察测验。
你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算得上好试题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藤野先生阅读及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藤野先生阅读及答案篇1我离开仙台之后,就多年没有照过相,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
经过的年月一多,话更无从说起,虽然有时想写信,却又难以下笔,这样的一直到现在,竞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
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杳无消息了。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
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
不幸七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
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
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文的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中的小而言之和大而言之能否互换?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理解下列加粗的词在句中的含义及作用。
(1)这样一直到现在,竟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正人君子在文中指的是哪些人?为什么加引号?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藤野先生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想象一下,藤野先生可能会对作者说些什么?试写出几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藤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2.不能。
因为学术是无国界的,所以应该用大而言之。
3.(1)竟:语气词,表示不可思议,表明这么长时间没有和老师联系的悔恨、遗憾、自责之情。
(2)最:表示程度极高,表明藤野先生给我鼓励最大,让我感激的程度最深,从而突出藤野先生可贵的品质。
4.在文章当中指那些为军阀张目而自认为是正人君子的人。
用引号表示否定。
5.符合心理描写就可以。
6.他是一个正直无私,没有狭隘的民族观念的学者,是一个为人善良、诚恳,工作认真负责的'好老师。
(意思对即可)藤野先生阅读及答案篇2阅读《藤野先生》,回答问题。
(17分)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
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
不幸七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
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
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小题1:录文段中最能表现“我”对藤野先生怀念之情的词语。
(3分)小题2:作者把丢失藤野先生的讲义说成是“不幸”的原因是什么?(3分)小题3:划线词“良心发现”指的是什么?(3分)小题4:第一段中对藤野先生进行高度评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5:“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就文段来理解,藤野先生的“性格”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小题6:藤野先生的精神可用文中第一段中的六个字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参考答案:小题1:总、时时、常常、永久、至今小题1:因为讲义凝聚着藤野先生的心血,寄托着先生对“我”的希望与友情和我对先生的终身怀念。
小题1:爱国思想和斗争精神受到触动 .小题1: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小题1:热爱科学,对人没有歧视之心.小题1:为中国、为学术。
藤野先生阅读及答案篇3阅读《藤野先生》选段,回答1—5题。
(1)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2)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
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
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
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
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厉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
(3)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
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
我先是住在监狱旁边一个客店里的,初冬已经颇冷,蚊子却还多,后来用被盖了全身,用衣服包了头脸,只留两个鼻孔出气。
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
饭食也不坏。
但一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饭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
我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干,然而好意难却,也只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
于是搬到别一家,离监狱也很远,可惜每天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
(4)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
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
最初是骨学。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5)“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6)后面有几个人笑起来了。
他接着便讲述解剖学在日本发达的历史,那些大大小小的书,便是从最初到现今关于这一门学问的著作。
起初有几本是线装的;还有翻刻中国译本的,他们的翻译和研究新的医学,并不比中国早。
(7)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
他们便给新生讲演每个教授的历史。
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8)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
(9)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
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10)“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11)“可以抄一点。
”(12)“拿来我看!”(13)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
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
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1.东京有许多“清国留学生”,鲁迅先生为什么要离开东京,独自一人去仙台学医呢?2.第(3)段划线句子中写到一位日本职员先生对鲁迅住处的关心,请你说一说,鲁迅心中感受到的好意是什么?句中的两个“几次三番”是否可以去掉一个?3.第(4)(5)两段对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写藤野先生,其作用是什么?4.藤野先生为“我”添改讲义,“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分别说一说,“我”为什么吃惊、不安和感激?5.阅读全部选文后,你从中感受到藤野先生哪些优秀品质?参考答案:1.因为鲁迅先生去日本是为探索救国道路,而东京那些“清国留学生”的表现令人失望,所以他要独自去仙台学医。
2.鲁迅心中感受到的是日本职员对他个人人格的尊重,也感受到他对中国人的尊重(二者说出其一即可)。
两个“几次三番”连用有强调意味,如果删掉一个,就难以突出和强调这位职员对鲁迅那种发自肺腑的执著的关心和尊重。
3.肖像、动作、语言作用:①表现藤野先生为人俭朴诚恳②表现藤野先生治学严谨,工作认真负。
4.“我”吃惊,是因为藤野先生亲自为“我”这个中国学生改讲义;“不安”,是因为讲义中有那么多的脱漏和错误让先生费神;“感激”,则是由于藤野先生对自己的热情关心。
5.藤野先生具有生活俭朴、对工作认真负责、非常关心“我”这样一个中国学生(没有民族偏见)等优秀品质。
藤野先生阅读及答案篇4阅读《藤野先生》中的几段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8分)①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仙台。
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②“我想去学生物学,先生教给我的学问,也还有用的。
”其实我并没有决意要学生物学,因为看得他有些凄然,便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
③“为医学而教的解剖学之类,怕于生物学也没有什么大帮助。
”他叹息说。
④将走的前几天,他叫我到他家里去,交给我一张照相,后面写着两个字道:“惜别”,还说希望将我的也送他。
但我这时适值没有照相了;他便叮嘱我将来照了寄给他,并且时时通信告诉他此后的状况。
⑤我离开仙台之后,就多年没有照过相,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
经过的年月一多,话更无从说起,所以虽然有时想写信,却又难以下笔,这样的一直到现在,竟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
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杳无消息了。
⑥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
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