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测录井皮克斯勒图板解释方法适用性解析

合集下载

录井解释评价技术简介

录井解释评价技术简介

原解释评价技术简介一、气测解释图版1、三角形图版法烃组分三角形图解法是用减去背景值后的C 1、C 2、C 3、C 4和C T (CT =C 1+C 2+C 3+C 4)值,计算出C 2/C T 、C 3/C T 、nC 4/C T 三个比值,做出一个三角形烃组分比值图。

,图中虚线所圈闭的S 区域是有试油价值的“价值区”,或称“可生产区”,它是法国GEOSERVICES 公司给出的。

我们以此例图来说明具体作图的方法(图3-1)。

按C 2/C T 值做一条平行于C 3/C T 轴的直线,按C 3/C T 值做一条平行于nC4/CT 轴的直线,按nC 4/C T 值做一条平行于C 2/C T 轴的直线,三线相交构成一个三角形。

将此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与相应轴的0点连线,得到三条线的交点M 。

解释时,根据三角形顶尖的指向和M 点在解释图中的位置来判断储层内流体的性质。

(1).如果三角形顶点朝上,是正三角形,该层为气层;若顶点朝下,是倒三角形,则该层为油层。

(2).若M 点落在S 价值区内,则认为其组分符合正常的地球化学指标,该储集层有生产价值;反之,若M 点落在S 区以外,则其组分异常,可能是水层中的溶解气、残余烃或油页岩,无生产能力。

必须指出的是,三角形顶尖朝上还是朝下,与解释图所定的三角坐标轴的上图3-1 三角形图解法例图限值密切相关。

换言之,同样的C2/CT、C3/CT、nC4/CT值点绘在不同上限标值的图版上,三角形顶尖指向有可能不同,价值区S的区域界限也将不同。

这种图解法所给出的原始上限标值为0.17,即17%。

2、烃比值法烃比值法是在60年代末由美国BAROID公司的皮克斯勒提出的,因而得名。

使用这种方法进行色谱录井资料解释时,先选举已减去背景值的C1~C5值计算出C1/C2、C1/C3、C1/C4、C1/C5四个比值,然后将它们点绘在如图3-2所示的纵坐标为对数的烃比值解释图上,且将各点连成线段。

利用综合录井气测资料解释评价油气水层

利用综合录井气测资料解释评价油气水层

利用综合录井气测资料解释评价油气水层气测录井现场解释评价常用且比较成熟的经验统计法有烃组分三角形图解法、皮克斯勒解释图板法、烃类比值法(3H法)等,由于不同井场的地下地质和地面环境因素不尽相同、钻井工程参数的差异和解释方法的局限性,各种方法的解释符合率均有一定程度的差异。

从提高解释符合率以及简便、快速发现并判别油、气层的角度出發,分析了应用气测录井全烃判别储集层油气水状况的理论依据,结合实例分析了不同条件下的判别原则,同时指出了该方法的局限性以及气测仪器的标定、影响因素。

标签:气测录井;全烃;异常倍数;重烃相对含量;油气水层;解释标准气测录井在油气勘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直接寻找油气的一种地球化学方法。

应用气体检测仪自动连续地检测钻井液中所含气体成分的含量。

它是综合录井的重要组成部分。

影响气显示的因素很多,有地面的,有井下的,有客观的,有人为造成的。

概括起来为地质因素和非地质因素两种。

其中地质因素引起的气测显示变化正是气测所要研究、探讨的问题。

1 综合录井气测资料的重要性气测录井过程中,全烃曲线具有连续性、实时性的特点,已成为现场录井技术人员发现和判断油气异常显示的重要手段。

正常钻进情况下,如果钻遇地层岩性稳定,地层中流体性质没有发生变化,录井过程中全烃含量就比较稳定,全烃曲线的变化幅度较小;在受到钻井施工情况、地层流体压力变化以及烃组分总量变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后,容易造成全烃曲线出现异常变化。

分清不同因素影响的差异,有助于提高油气储集层的解释评价水平。

油、气、水层识别与评价是油气勘探开发研究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提高油、气、水层解释评价的准确性,对于避免漏掉油气层、及时发现油气田、减少试油层位、节约试油成本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各种录井资料是识别油气层最直观、最重要的第一手资料,也是目前油、气、水层综合分析和评价的基础田。

多年来,虽然在储集层物性、流体性质、岩电关系等方面测井解释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对一些地区、一些层位的油、气、水层性质的判别上仍存在不准确性,对录井资料缺乏深人系统分析及应用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

气测录井技术在低渗透油藏储集层流体识别中的应用

气测录井技术在低渗透油藏储集层流体识别中的应用

气测录井技术在低渗透油藏储集层流体识别中的应用摘要:孔低渗储层流体性质识别一直是低渗透油气藏勘探中的一大难题。

传统的气测录井判识方法如PIXLER、三角图版法等具有区域局限性,加之环境因素对气测值的影响,给流体识别与解释评价造成一定困难。

基于此,本文在分析了影响气测录井因素基础上通过对研究区已钻井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建立了基于低渗透油气藏的区域气体解释模板;对影响气测录井的钻井工程参数进行校正,建立了全烃校正公式;引入判识地层流体含烃饱和度指标“单位岩石气体含量值”,初步确立了不同流体性质的含气量门限值。

该综合技术在鄂尔多斯盆地相关低渗透油气藏多口井的应用表明,解释符合率达92%,应用效果良好,可为现场快速评价油气层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关键词:气测录井;低渗透油气藏;储集层流体;流体识别0前言测录井现场解释评价常用且比较成熟的经验统计法有烃组分三角形图解法、皮克斯勒解释图版法、烃类比值法等,与常规储集体的气测录井含油气识别相比,针对低渗透油气藏的油气储集体识别存在不小的难度,导致各种方法的解释符合率均有一定程度的差异。

分析认为导致低渗透油气藏含油气储集体识别困难的因素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一是气测全量受钻井工程参数因素影响大,绝对值低,气测异常不明显;二是储集层岩性复杂,尤其是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油气藏,低孔低渗的特性加之一些新地层往往缺少准确的地层水矿化度数据,采用常规录井技术进行流体判别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为有效解决这个难题,避免录井技术识别低渗透油气藏储集层流体产生的多样性,本文基于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油气藏油气层综合解释研究现状及需要,有效利用气测录井这一基础资料,通过建立区域气体解释图版,总烃值校正、地层流体含气量计算等方法综合应用,形成了基于低渗透油气藏的含油气储集层流体精准识别技术,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1影响气测录井的因素影响气测录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地质因素、工程因素及设备因素。

录井技术简介及应用

录井技术简介及应用

例3
N48井的气测录井图,从图中可 以看出:6#、7#层随钻C1相对百 分比在78%左右,两层合试日 产油23.0 m3为油层;12#层随钻 C1相对百分比为86.62%,试油 日产油1.04m3,水21.4m3为含油 水层;13#层随钻C1相对百分比 为92.82%,试油日产水29.9 m3 为水层。自上而下从油层向水 层过渡。
富含 油
70%95%

油浸
40%70%
较浓
油斑
5%40%
含油不饱满,不均匀或较均匀,呈条 带或斑块状分布。 肉眼只能见到含油痕迹,用有机溶剂 溶释可见棕黄、黄色,荧光照射显示 明显。 肉眼观察不到含油痕迹,荧光滴照有 显示或荧光系列对比≥7级。
多为岩石本色,灰色为主,含油部分 呈褐、灰褐、深褐色等。
储集层(储油层)分析参数: 油气总产率指数TPI=(S0+S1)/(S0+S1+S2)(判断油质)
气产率指数GPI=S0/(S0+S1+S2) 油产率指数OPI=S1/(S0+S1+S2) 原油轻重组分指数PS=S1/S2
生油层分析参数: 产烃潜量Pg=S0+S1+S2 (判断含油量多少)
有效碳Cp =0.083(S0+S1+S2) 总有机碳含量TOC= Cp +Cr Cr为残余有机碳量(单位质量岩石热解后残余有机碳的碳占岩石质量的百分数,%)。 降解潜率D= Cp /TOC×100% 氢指数HI= S2/ TOC×100% 烃指数HCI= S0+S1/ TOC×100% 氧指数OI= S3/ TOC×100%
分析2:气层特征?油层特征?
全烃曲线形态特征分析
全烃曲线形态呈“手指状”

气测录井资料在安深1井页岩油气评价中的应用

气测录井资料在安深1井页岩油气评价中的应用
井过 程证 实深 凹 区页 岩发 育 , 且 见 到 良好 气 测 异 并


常显 示 。测 井及 实验 室分析 结果 证实 页岩各 种分 析 参数 符合 美 国富气页 岩特征 。
1 泌 深 1井 录 井 页岩 情 况
图 1 安 深 1井 2 1 O 0 气 测 录 井 曲线 O 一32 0 m
由于页 ( ) 储 层孔 渗性 特 差 , 要 通 过 压 裂 泥 岩 需
改造 才 有可 能获 得工 业产 量 的油气 流 。而相 邻 的安
棚深 层 系为 特低 孔 低 渗储 层 , 大部 分 储 层 也 必 须 经
过改 造 才能 获得 工业 油流 , 此 可 以通 过 对 安 棚 深 因
明地层 可钻 性强 、 物性 好 、 烃量 少 , 含 是水 层 的特征 ; 钻 时呈 高值 、 气测呈 低值 且 曲线 幅差 大 , 明地 层可 说
2 1 气测 录 井法评 价 页 ( ) . 泥 岩油 气依 据 页 ( ) 油气 最大 的特 点是 页 ( 岩 既是 生烃 泥 岩 泥) 层 又是 储集 层 , 并且 是 一 种 孔 渗 性特 低 的非 常规 储
段 C / C、 。 。 会点全 部落 在非 产层 区 , 3 . ∑ C /C 交 26 0
安深 1井是 中石化 布署 在泌 阳 凹陷的一 口风 险 探井 , 该井钻 探 目的之一 就是 了解 泌 阳 凹陷 深 凹 区 页岩 含气情 况 , 望发 现较好 的 页岩气 的显示 , 过 期 通 大型 的压 裂改 造取 得 工业 性 突 破 , 中 国及 中国 东 为

部探 区古 近系 页岩气勘 探建 立示 范先 导 区。该井 录
1 1 页 ( 岩 发育情 况 . 泥) 依据 地 化 录井 分 析结 果 , 井灰 色 泥 岩生 烃 条 本 对 比岩 性 与气测 异 常 , 本井 页 ( ) 段 划 分气 泥 岩 测 异常显 示 2 2m/ 0层 , 7 1 具体 井段见 表 1 。

一种新型气测录井解释图版

一种新型气测录井解释图版

一种新型气测录井解释图版34?录井技术1999年9月气测录井?一种新型气测录井解释图版宋义民黎红(华北油田录井处研究所)摘要气测录井检测仪器精度的提高使气体检测已能到C5,而一些传统的解释图版尚未考虑到C5.该文在传统的三角形解释图版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气测录井解释图版——四边形图版的建立过程,阐述了其工作原理和解释方法.通过与三角形和皮克斯勒图版的对比应用分析.证明其效果较好.主囊词气测井解释四边形图版三角形图版皮克斯勒图版价值点价值区一,引言气测解释比值法图版很多,但应用最普遍的为三角形图版.以前烃组分色谱分析做到C|,重组分有三个:,C3,C4(C4为iC4,nC4之和),正好为三角形图版提供了相应数目的参数,通过交绘出的内三角形的形状及价值点所落区域,定性判断油气水层,长期以来该解释图版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色谱分析系统的不断改进,目前,现场随钻分析及全脱气分析均已能鉴别到C,重组分增加到四个,而三角形图版只能用三个,C用不上,暴露出了三角形图版存在的不足.那么,如何把四个参数都利用起来呢?皮克斯勒图版虽然可以做到,但它以曲线的形式表现,不太直观,有没有更简单明了的方法呢?笔者受三角形图版的启发,用四边形图版做了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二,四边形图版的工作原理做一个正方形(称为外四边形),各边刻度为15个单位(建议单位值),坐标轴方向为顺时针.计算出解释层的C2,C3,C4,C5的相对百分比(C4为iC,,nC4之和,C5为iC"nC 之和),,和,其计算方法为单一组分的绝对含量除以总烃再乘以10096.从图版的左边开始沿逆时针方向在四条边上分别读出,,和的值,然后取和a值处分别做四边形上下边的平行线,取,值处做左右边的平行线,四线相交出一个四边形,称为内四边形(图1).内四边形的形状有"扁方形"和"长条形"两种,不同类型的储层其形状不同,"扁方形"的平行边边长大于高,"长条形"的平行边边长小于高.内四边形的两对角线交于一点M,此点称为价值点.知道了内四边形的形状和价值点所落的价值区便可对地层流体性质作出定性解释.所谓价值区是指由大量的通过试油证实了的点所形成的区域范围,图1中的油区,水区为根据冀中坳陷文安斜坡多口井资料统计出的两个解释区,且该区域的油层多为长条形,占78.57%,水层多为扁方形,亦占78.57%.*宋义民工程师,1963年生,1983年毕业于承德石油学校,现在华北油田录井处研究所综合解释评价室从事资料解释工作.通讯地址:河北省任丘市.邮编:062552.电话:(O3l7)27O4542或2700626.第10卷第3期宋义民等:一种新型气测录井解释图版?35?对内四边形形状的判断有一个简单方法.通过观察内外四边形的几何关系,很容易看出,内四边形的长=15一(+),高=15一(+),长高分别由奇偶碳原子烃组分来决定.扁方形(+a)>(+),长条形(+)>(+a).c;从边长和高的表达式可知,当(+a)或(+)有一个等于15时,边长或高为零,内四边形将有一对平行边重合,此时将交汇出一条线段,当两个都等于15时,两对平行边重合,此时将交汇出一个点,这是该图版两个非常特殊的情况,当然,它们出现的几率非常低;当(C;图1四边形解释图版c:+a)和(+)低于15时,边长和高为正数,所交绘出的四边形为内四边形;当(+a)或(+)有一个或两个大于15时,边长或高将会出现负数,在这里负数仅表示有一对或两对平行边发生过接触,产生位置交换,而没有数学上的意义,在判断内四边形形状时取其绝对值.三,效果分析衡量一个图版使用效果如何,主要是看它能否把不同类型的价值点有效地分离开,并且分别集中于不同的区域,且价值点越"扎堆"越好.若价值点离散性较大,则效果不好,甚至失去使用价值.?为了说明该图版的实际效果,特与三角形图版,皮克斯勒图版进行了对比,以冀中坳陷文安斜坡19971998年度的井为例,共33层/12口井,其中油层18层,水层15层(没有气层).图版交绘情况见图2和图3,解释情况见表1.图2三角形解释图版1ooCl/C2Cl/C3Cl/C4Cl/C,图3皮克斯勒解释图版36?录井技术1999年9月表1三种解释图版统计结果图版类型四边形图版三角形图版皮克斯勒图版价值区油区水区油区水区油区水区点总数191518172012有效点数181********O有效价值94.74%1OO%94.44%88.24%75%83.33%从表1中可以看出,四边形图版的总体效果不亚于三角形图版和皮克斯勒图版,甚至还要优于它们,因此它完全具备了实际使用价值.实例:文120X井2017~2022m井段,岩性为油斑生物灰岩,全烃由0.13%上升至2.38%,烃组分相对百分比C::79.73,:2.78,:6.44,iC::3.14,nC::4.12,i:2.81,n:0.97,试判断流体性质(图1).(+C:)=10.04,(+)=10.22,(+)>(+C:),内四边形为一长条形,价值点M落于油区,因此,该层解释为油层.对2008.00~2022.00m井段试油,获得日产油16.7m,试油结果证实该图版解释是正确的.四,结束语四边形图版边长刻度值选多少合适要根据本区实际情况而定,以能够有效建立起价值区为佳.如文中冀中凹陷文安斜坡的刻度值,笔者先后用10,15,20试过,通过比较,优化,最后确定为15.四边形解释图版的建立同其它解释图版一样也有其局限性.也就是说,在确定了四边形边长刻度后必须根据区域已有成果确定其价值区,而后才能判别.四边形图版是在三角形图版的基础上引申出来的,通过新,老井资料验证,效果良好.作为资料解释工作者,只有不断的探索和总结,推出一些新的解释方法,从多层次,多角度去认识,才能使解释精度不断提高.(审稿人工程师杨立8il)(返修收稿日期1999—07—09编辑耿子友) ANewTypeofInterpretingChartforGasLoggingSongYimin,LiHong(ResearchInstitute,LoggingDepartment,HuabeiOilfield)ABSTRACT:Withtheaccuracyimprovementofgasloggingdetectinginstrumentwehave detectedgastoC5nowadays,butsometraditionalchartshavenotrelatedtoC5.Thepaperintro —ducesestablishingprocessforanewtypeofgaslogginginterpretingchart——quardrilateralchartonthebasisoftraditionaltriangleinterpretingchart,theauthorexpoundsitsworkingprinciplean dinterpretingmethod.ItshowsagoodeffectbycontrastingwithtrianglechartandPixlerchart. SUBJECTWORDS:GasLogging,Interpretation,QuardrilateralChart,TriangleChart,Pixl erChart,V aluePoint,V alueArea。

一、气测解释理论基础

一、气测解释理论基础

3、八十年代初的综合仪:它是集随钻气体检测、钻井工程参数测量、钻井 液参数测量、地层压力预测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的现场录井技术。国内代表性 的仪器是上海神开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SK系列。
不管录井仪器如何发展,其核心部分一直是气体检测。
二、气测井原理
1、原理: 气测录井是通过测量地层中烃类气体的含量及组分构成 进而对储层流体性质进行识别的一种地球化学测井方法 。 石油在生成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伴生气,油质越轻、 成熟度越高伴生气越多,在地层条件下,伴生气以溶解和游 离两种方式存在于储层里。当含有油气的储层被钻头钻穿后, 其所含的流体被钻井液携带至地面,在上返的过程中,随着 压力、温度的降低,天然气迅速膨胀而解析出来,通过脱气 器把钻井液里的天然气脱出送气测仪进行测量。测量的气体 参数主要有全烃、CH4、C2H6、C3H8、iC4H10、nC4H10、iC5H12、 nC5H12、H2、CO2等。
幅度差较大,类似人的手指。物性 差有夹层。差油、干层。
试油情况:
2694.8—2698.8m, 油花,日产水0.04方。
倒三角形:曲线前沿陡,后沿缓
慢回落,高点在上部。储层顶部有 部分游离气,呈油(气)帽特征。 含油(气)水层。
试油情况: 1751.8—1754m, 日产水80.84方,气 微量。
油水同层:组份特征与油层相似,但全烃值低于油层,峰型欠
饱满,具有上油下水特征,后效不明显。
含油(气)水层:组份特征与油(气)层相近,但全烃值低
很多,峰形不饱满,无后效反应。
汇报结束
谢谢
为裂缝显示,多出现在碳酸岩、泥 灰岩、致密砂岩、泥岩等。 差油 (气)层、干层。
试油情况: 3161—3242m,初 试仅见油花,酸化 后日产油3.76吨。

气测录井资料解释与应用详细

气测录井资料解释与应用详细

4.气测仪性能和工作状况的影响
气测仪的灵敏度、管路密封性好坏及标定是否准确都将对气测显示产 生重大影响。
三、气测资料解释方法
1.气测录井资料解释的基本原理
2.常规油气层直观判别方法
3.油气层定量解释方法

1.气测录井资料解释的基本原理
理论基础:任何一种气体聚集都力求扩散。由于气体的扩散作用,
2.色谱曲线 用色谱柱分离出来的气体,通过仪器周期性测定所得到的曲线,包括烃组 分曲线(C1、C2、C3、iC4、nC4);非烃组分曲线(H2、CO2)。
3.干气、湿气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CH4含量95%以上称为干气,而含重烃较多的 称为湿气,湿气常与石油共生。
4.油气比 指每吨原油中含有天然气的多少,一般油气比越高,钻井液中的气显示 也就越高,单位m3/t。 5.岩屑气(Cutting Gas) 储藏在岩屑孔隙中的气体称为岩屑气或岩屑残余气。它可以通过搅拌器 搅拌或热真空蒸馏的方法而取得。岩屑气是评价油气层的重要参数。
(1)对数比值图版解释法
利用色谱分析的烃类组分比值C1/C2、C1/C3、C1/C4、C1/C5 的大小,采用对数比值图版来判断油气层的性质。
① 标准图版
根据已知性质的储集层流体样品的资料,做标准图版。
纵坐标:对数坐标,表示比值。如:log10(C1/C2)
横坐标:等间距,代表各组分比值名称。 将同一测点的各组分比值连起来,称为烃比值曲线。
0 C3/SUM 0
内三角边长/外三角边长的比值: >0.75 为大三角形;=0.25-0.75为中三角形;<0.25为小三角形
例题:组分三角形图做图方法。 已知:某解释层的组分含量为: C2/全烃=16.5%;C3/全烃=11.5%; C4/全烃=4.5%,试作组分三角形图。

气田气测录井解释评价方法分析

气田气测录井解释评价方法分析

REGION INFO 数字地方摘要:录井解释对应着变换复杂的特征,其中包括:流体、固体等。

如果只是按照前人的方法去评估气田气测录井很容易导致结果不切实际,因此,可以在前人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再加上一定的气测解释评价的渐进式排除法就可以有效避免这种情况的产生,进一步的达到分析储集层与对流层的影响因素的目的。

论文对气田气测录井解释评价方法进行一定的分析。

关键词:气田气测录井;解释评价;方法分析一、关于参数的选取及解释评价在油水层的解释评价的方法运用过程中,可以先提取出相应显示状况的平均数据,对比平均数据去做单体的技术检查,并且将出现异常的情况与平均数据做出比较,按照一定比值去分析问题所在之处,然后,再利用相应的设备去排除一定部分幅度较低但是无法排除的非产油层。

但这种设备的值数达到一定幅度或者高度时,不能从整体上反映数据,只能说明某层中的某类化合物质的含量相对较高,但是对于其他部分,例如储集层中流体特征的判断却是难以分辨。

这就需要再次去分析各种组成部分的具体含量与比值,例如碳原子的四价与碳原子的一价的比值参数较高时,就可以断定其中烃类物质的含量较高,如此分析决定下一步的决策。

同时在这个工程中也可以引用3H法,其原理也是分析各类物质含量的比值,并且利用各种湿度、温度来对特定物质成分的特征去设计出相应的解释版图[1]。

这种方法因为可以比较具体地分析出相应的物质,并且确定其较为精准的物质质量含量,因此,就可以排除一部分因其本身特征而较难处理的物质,如类似于非产油层等。

但是,这些方法依然无法充分地解决产油储集层等方面的含水问题,因此,可以在此基础上引用相应可以测得在产油层的各类物质的方法,反映出灌满系数与形体特征的含水量,并且要将其他的物质做出一定的隔离,利用其他物质本身的特性,例如不受高温性、不受湿度性,先把其他物质放在一种容器之中,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的烃类是不受高温的,但是大多数的隔离方式是利用高温来分隔,所以,高温分隔法不实际且难以实现。

气测录井的影响因素和解析方法

气测录井的影响因素和解析方法
就越高,单位m3/t。
5.岩屑气(Cutting Gas) 储藏在岩屑孔隙中的气体称为岩屑气或岩屑残余气。它可以通过搅拌器搅
拌或热真空蒸馏的方法而取得。岩屑气是评价油气层的重要参数。
一、基本概念
6. 烃气 指轻质烷族烃类(C1一C5)可燃气,即狭义的天然气,包括甲烷、乙烷、
丙烷、丁烷、戊烷、在大气条件下,前四种是气态烃,后者在一定条件下也是 气态烃。
11.接单根气(Connection Gas)
(1)接单根时,由于停泵,钻井液静正,井底压力相对减小;另外,由于钻具上提 产生的抽汲效应,导致已钻穿的地层中的油气浸入钻井液,当再次开泵循环恢复钻进 时,在对应迟到时间的气测曲线上出现的弧峰值称接单根气。 (2)接单根后,在新接的单根和钻具中夹有一段空气,这段空气通过钻柱下到井底, 再由环形空间上返到井口而出现的气体显示峰值,该值也称为接单根气,又称“空气 垫”。该接单根气的显示时间相当于钻井液循环一周的时间。
7. 全脱气 用热真空蒸馏脱气器,几乎能脱出钻井液中的全部气体,输人到气测仪进行
分离。通过计算,可以得到钻井液中气体的真实浓度。
8气体零线(Zero Gas) 气体零线是一条人为确定的气测曲线的基线,是读取气体含量的基准。
(1)真零值(True Zero)是指气体检测仪鉴定器中通入的气体不是来自 钻井液中的天然气而是纯空气时的记录曲线。 (2)系统零值(System Zero)是钻头在井下转动,但未接触井底,钻井 液正常循环时,气测仪器所测的天然气值。
(6)钻井液添加剂
部分钻井液添加剂,如铁铬盐、磺化沥青等,在一定条件下可 产生烃类气体,造成假异常。
3.脱气器安装条件及脱气效率的影响
➢ 脱气效率越高,气显示越高。 ➢ 脱气器的安装位置及安装条件也直接影响气显示的高低。安装高度过高

地质录井知识介绍

地质录井知识介绍
钻时曲线
1500 1520 1540 1560 1580 1600
0 5 10 15 20 25 30
换钻头
钻时/min
井深(m)
一、常规地质录井技术
钻时录井
录井技术介绍
1、影响钻时的因素—5个方面
⑴ 岩性--软硬、孔缝发育程度。松软地层较硬地层钻时低
⑶ 钻井措施与方式— 钻压大、转速快时,钻时低; 涡轮钻较旋转钻钻时低
⑶ 开发阶段的检查井则根据取心目的而定。如注水开发井,为了查明注水效果,常在水淹区布置取心。
⑷ 特殊目的取心井,根据具体情况具体确定。如: ▲ 为了解断层情况,取心井应穿过断层; ▲ 为了解决地层岩性、地层时代 临时决定取心等。
一、常规地质录井技术
岩心录井
录井技术介绍
2、取心资料收集和岩心整理
② 在无电测资料或尚未电测的井段,根据钻时曲线, 结合录井剖面,可以进行地层划分和对比。
一、常规地质录井技术
钻时录井
录井技术介绍
★ 应用钻时曲线可定性判断岩性,解释地层剖面。
其他条件不变时,钻时的变化可反映岩性的差别:
▲ 疏松含油砂岩钻时最快 ▲ 普通砂岩较快 ▲ 泥岩、灰岩较慢 ▲ 玄武岩、花岗岩最慢
⑵ 钻头类型与新旧程度— 刮刀钻头;牙轮钻头;PDC钻头
⑷ 钻井液性能与排量-- 低粘度、低密度、排量大时钻进快,钻时低。
⑸ 人为因素的影响--司钻的操作技术与熟练程度等等。
一、常规地质录井技术
钻时录井
录井技术介绍
2、钻时曲线的应用
① 应用钻时曲线可定性判断岩性,解释地层剖面。
2、取心资料收集和岩心整理 1
▲ 取心钻进前后:丈量方入,准确算出进尺; ※ 方入--方钻杆在转盘以下的长度。 ★

常规气测录井资料解释中皮克斯勒曲线的应用方法

常规气测录井资料解释中皮克斯勒曲线的应用方法

l 气层 的皮克斯勒 曲线特征
气 层有 干气层 和湿 气层之 分 , 干气层 中 C 含量 在 9 5 以上 , C 一C 的组 分 含量 甚 低 , 有 时 因缺 少
直 照和滴 照均 见到 中等 荧光 显 示 , 说 明储集 层 中含
有 液态烃类 。全 烃栏 以线性 比例 ( O ~4 5 9 , 6 ) 绘出 T 和 ∑C曲线 , 便 于观 察 显 示 幅度 的变 化 。皮 克 斯 勒 比值栏 以对数 比例显 示 了皮克 斯勒 比值 曲线对 应于 显示 层 的变化情 况 。该井段 内显示层 的气 测解 释为
便 途 径 。皮 克 斯 勒 曲线 的 位 置 、 排列顺序、 各 比值 曲 线之 间 的 f q距 、 曲线形 态特 征 与储 集 层 流 体 性 质 具 有 良好 的 对
应关 系, 能 有效 反 映 干 气层 、 湿 气层 、 油层、 水 层 的特 征 。皮 克 斯 勒 曲线 形 态 特 征 和 常 规 气 测 录 井 全 烃 量值 相 结 合 ,
湿 气层 在 皮 克斯 勒 图 板上 位 于气 区 , 比值 连线 具 有正 斜 率 , 斜 率 较 陡 。其 C / c 值 在 1 0 ~3 O之 间, C / c 、 C / c 。 、 C / c 以及 C l / c 曲线 在 曲线 图
上 从小 到大依 次排 列 , 彼 此 间距 较 大 。 图 1是 非 洲 某 探 区 M 油 田 M 5井 1 2 6 0~
0 引言
皮 克斯 勒先 生 在 1 9 6 9年 发表 了使 用 烃 比值 数
据判 断储集 层性 质 的研 究 成果 , 建立 了皮 克斯 勒 图
中C 一C 的组 分 含 量 较 丰 富 , 其 皮 克斯 勒 图板 信

几种气测解释方法介绍

几种气测解释方法介绍

几种气测解释方法介绍PIXLER图版PIXLER图版可根据C1/C2和C1/C3、C1/C4确定储层流体性质。

解释要点与注意事项:1. C1/C2、C1/C3、C1/C4连线向下倾斜,往往与含水相关;2. C1/C2、C1/C3、C1/C4连线较陡,往往预示该层致密;3. C1/C2、C1/C3、C1/C4连线呈“V”字型,往往解释为油层;4. C1/C2、C1/C3、C1/C4连线呈“/\”字型,往往解释为气层;5. C2/C3与地层压力相关;6. C2/C3*10大于15--20,地层通常有高压存在。

同源系数图版nC4/iC4或nC5/iC5称为同源系数,利用该,同源系数可区分油层和气层。

使用条件:nC4、iC4、nC5、iC5均要求大于0.05% 。

3H方法霍沃思(J.HHAWORTH)、惠特克(A.WHITTAKER)和塞伦斯(M.SELLENS)三人在1985提出了一种评价泥浆气显示的新方法。

它包括三个参数,分别叫做烃湿度比(Wh)、烃平衡比(Bh)和烃特征比(Ch)。

Wh=(C2+C3+C4+C5)/(C1+C2+C3+C4+C5)*100Bh=(C1+C2)/(C3+C4+C5)Ch=(C4+C5)/C3式中:Ch-烷烃色谱含量(单位体积空气中某种烃气的体积,PPm);C1-甲烷;C2-乙烷;C3-丙烷;C4-丁烷;C5-戊烷。

烃湿比度(Wh)是重烃与全烃的比,它的大小是烃密度的近似值,是指示油气基本特征类型的指标。

烃平衡比(Bh),它帮助识别煤层效应。

因为煤层气含有大量C1和C2,故在其分子上设置这两个数,可以把煤气显示和石油显示区别开。

解释标准用Wh和Bh解释地层流体类型的规则如下:1.如果Wh<0.5和Bh>100.0那么该区间相当于只有非常轻的干气,几乎可以肯定它没有生产能力,相当于传统气测解释中的含气层。

2.如果0.5<Wh<17.5和Wh<Bh<100.00,那么该区间相当于可能开采的天然气,天然气(实际)湿度和密度随着两条曲线的会聚而增大,相当于传统气测解释中的气层。

气测解释方法

气测解释方法

一、基础知识A:比值图版解释法比值图版一般又称皮克斯勒法。

本气测解释软件比值图版使用的的默认解释标准如下:油区: C1/C2 = 2—14C1/C3 = 2—14C1/C4 = 2—21气区: C1/C2 = 10—35C1/C3 = 14—82C1/C4 = 21—200无产能区: C1/C2 <2 或 >35C1/C3 <2 或 >82C1/C4 <2 或 >200建议:根据使用情况逐步修正,使之适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

B:三角图版解释法三角形的倒正:如果得到的三角形与三角形坐标系方向一致,则称此三角形为正三角形;反之则为倒三角形。

三角形的大小:如果得到的三角形的边长大于三角形坐标系的边长的75%则称此三角形为大三角形;若为三角形坐标系的边长的25-75%则称此三角形为中三角形;若小于三角形坐标系的边长的25%则称此三角形为小三角形;解释方法:1.若三角形为正、则说明是气层;2.若三角形为倒、则说明是含油层;3.大三角形说明气体来自干气层或低油气比油层;4.小三角形说明气体来自湿气层或高油气比油层;5.若两三角形对应顶点的连线的交点位于图版的价值区内,则认为储集层有产能;否则无生产能力。

本气测解释软件三角图版价值区使用的的默认数据如下:C2/SUM =0.141 C3/sum = 0.020C2/SUM =0.136 C3/sum = 0.031C2/SUM =0.101 C3/sum = 0.063C2/SUM =0.079 C3/sum = 0.076C2/SUM =0.066 C3/sum = 0.080C2/SUM =0.054 C3/sum = 0.075C2/SUM =0.052 C3/sum = 0.068C2/SUM =0.054 C3/sum = 0.059C2/SUM =0.064 C3/sum = 0.047C2/SUM =0.074 C3/sum = 0.040C2/SUM =0.090 C3/sum = 0.030C2/SUM =0.110 C3/sum = 0.024C2/SUM =0.125 C3/sum = 0.017C2/SUM =0.136 C3/sum = 0.013C2/SUM =0.141 C3/sum = 0.020建议:根据使用情况逐步修正,使之适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

气测资料在区分含油砂层和煤层中的应用

气测资料在区分含油砂层和煤层中的应用

气测资料在区分含油砂层和煤层中的应用由于现场录井的限制因素很多,造成对于伴生的含油砂层和煤层在录井期间难以区分,通过现场分析以及后期论证,发现气测数据有助于区分含油砂层和煤层。

通过皮克斯勒图版、三角形图版、轻烃比值法以及烃气比值法等方法依次论证气测资料在区分含油砂层和煤层中的意义,通过纵向和横向的比较,找出合适的方法加以推广应用。

标签:皮克斯勒图版;三角形图版;轻烃比值法;含油砂层;煤层1.问题的提出近年来,随着钻井技术的发展,钻井速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由于辽河地区地质构造、储层物性较为复杂,区内油气藏类型多、差异大,使得录井现场人员对油气层的判别难度加大,特别是在煤层和砂体伴生的地层。

在钻时、岩屑、点滴实验区别不明显的情况下,如何运用气测资料对其进行区分就显得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以Y68-1井为例,浅谈气测资料在区分含油砂层和煤层中的应用:1.1在工程因素(钻压、钻头、转速、排量等)稳定的情况下,煤层和砂体的钻时区别不大。

1.2 在煤层的颜色比较深、砂体的粒级比较细的情况下,混杂在一起的岩屑分辨不明显。

(3072-3074m为黑色煤层;3074-3076m为黄灰色油斑粉砂岩)1.3有些煤层中含有的有机质成分导致其在点滴实验中同样发光。

综上所述,如何保证在地质资料取全、取准的基础上,利用现场资料快速、准确的区分和评价油气层与煤层,向甲方和井队提出建设性意见,合理安排下步作业,降低油气田勘探开发的成本将成为今后研究重点。

2.问题的解决在现场录井期间,通过观察和分析,我发现:虽然油气层和煤层的全烃值都比较高,但是它们的重组分存在较大区别:从图中可以直观的看出,油层的全烃与C1之间有较大的间隔,各重组分之间离散不明显。

从图中也可以看出,煤层的全烃与C1基本没有间隔,各组分(特别是C1/C2与IC4/NC4间)有明显间隔。

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利用全烃数据,通过三角图版法、皮克斯勒法、3H法等方法寻找油气层和煤层的区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测录井皮克斯勒图板解释方法适用性解析余明发;边环玲;庄维;朱大伟;叶兴树;薛宗安【摘要】皮克斯勒图板解释法主要涉及储集层流体性质、储集层含水性以及非产层判断3个方面.皮克斯勒图板设计之初,由于应用范围所限,未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油藏类型的烃组分特征,随着油气勘探开发在全球范围的广泛进行,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油气藏类型,探讨其方法适用性势在必行.在阐述该图板形成过程以及解释评价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实例分析了该图板以及各条解释原则的应用前提及效果,认为该图板法在原生油藏储集层的流体性质解释方面具有优势;在储集层边底水所致的含水性判断方面有应用价值;在次生油藏解释中,应该立足于油藏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在非产层判断方面陡斜率应用价值不高;非产能区的设置不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为了提高解释符合率,气测录井过程中,应针对实际情况具体分析、灵活应用并结合其他录井解释评价方法.【期刊名称】《录井工程》【年(卷),期】2013(024)001【总页数】6页(P14-19)【关键词】录井;气测;皮克斯勒图板;烃比值;适用性;油藏类型【作者】余明发;边环玲;庄维;朱大伟;叶兴树;薛宗安【作者单位】长城钻探工程公司解释研究中心;长城钻探工程公司解释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长城钻探工程公司解释研究中心;长城钻探工程公司解释研究中心;长城钻探工程公司解释研究中心;长城钻探工程公司解释研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32.10 引言油气田勘探过程中由气测录井所检测到的烃类气体一般为油型气,是干酪根进入成熟阶段以后在热力作用下形成的天然气,可以根据热演化阶段分为热解气、凝析油伴生气和热裂解干气[1],这些气态烃类气体随着油气藏的形成可单独成藏或者成为油藏的伴生气。

原油伴生气通常与油藏所含油质具有密切联系,轻质油藏、中质油藏与重质油藏的伴生气以及凝析气藏气体的组分特征具有明显差异,这与油藏的演化程度密切关联。

钻探中所遇到的油藏类型丰富,既有原生油藏,也有次生油藏。

原生油藏虽然气测录井烃组分具有不同表现形式,但其气测录井显示特征的规律性比次生油藏要好,目前所观察到的次生油藏油气显示有3种情况:一种是盖层条件较差造成的轻烃逸散,导致油藏发生次生变化;另一种是盖层良好,但油藏在边底水部位由于较强水动力因素所造成的次生变化;还有一种是油藏的圈闭条件特殊,原生的伴生气已经逸散,油藏受到强烈的生物降解作用,生物降解作用再生的甲烷气是主要的气显示来源,形成生物降解气藏与稠油油藏共生的现象[1]。

但过渡类型的存在使油藏类型复杂化,也对评价方法的使用提出更高要求。

不同地质背景、不同油藏条件下气测录井烃组分不同,其烃比值特征不同,说明烃比值与油藏类型关系密切,这就为利用烃比值法解释储集层流体性质提供了理论基础,在烃比值的应用实践中也得到了验证,形成了诸多解释评价方法[2],皮克斯勒图板就是其中的重要方法之一。

多年来该图板法广泛应用,虽然在气测录井解释评价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局限性也一直存在,本文将对该图板法的适用性进行综合分析。

1 皮克斯勒图板解释方法早在20世纪60年代,为了利用气测录井数据评价储集层性质,皮克斯勒(Pixler)基于储集层的气体组分烃比值数据的统计分析,建立了皮克斯勒图板,使不同性质油藏烃组分比值特征的使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为气测录井资料的使用奠定了基础并为油气层评价做出了重要贡献。

1.1 图板的特征皮克斯勒在1969年发表了使用烃比值数据判断储集层性质的研究成果,后人称之为皮克斯勒图板[3],当时的研究工区是美国得克萨斯州的油气田,之后,又收集了British Colombia以及Canada油田的资料。

皮克斯勒图板法是将烃比值绘制在半对数坐标纸上,图板划分为油区、气区和两个无产能区共4个区域。

该方法最初使用 Cl/C2、Cl/C3 以及 C1/C43个烃比值建立解释图板,随着气测录井烃组分分析技术的提高,随钻及室内分析已可以得到C5组分,因而Cl/C5也被纳入了解释图板(图1)。

图1 皮克斯勒法解释图板1.2 解释原则应用皮克斯勒图板应遵循以下解释原则:①被解释地层的烃比值点(尤其是C1/C2)落在哪一个区内,该层即属于该区流体性质的储集层。

C1/C2值越低,说明流体含气越少或油的密度越高,若Cl/C2小于2为干层。

②只有单一组分C1显示的层段是干气层的显示特征,但过高的C1单一组分显示的层段往往是盐水层。

③若Cl/C2比值点落在油区底部,而C1/C4比值点落在气区顶部,该层可能为非生产层。

④如果任一烃比值(混油钻井液时Cl/C5比值除外)低于前一个比值,则该层可能为非生产层。

例如C1/C4低于Cl/C3,该层可能为非产层。

⑤各烃比值点连线的倾斜方向表明储集层是产烃还是产水和烃:正倾斜(左低右高)连线表示为生产层;负倾斜(左高右低)连线表示为含水层;低产液量的储集层可能显示为负倾斜,但此种情况罕见。

⑥虽然皮克斯勒图板一般不适用于低渗透层(致密层),但是若各烃比值点连线较陡,可表明该层为致密层。

1.3 局限性皮克斯勒图板通过气体比值的统计规律反映储集层流体性质,实践证明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由于不同区域的石油地质背景变化很大,油藏特征差异也很大,轻烃组分比值特征随之产生差异,对皮克斯勒图板法评价储集层流体性质的适用性提出了考验。

首先,要求气测录井硬件系统有良好的脱气效率和准确的定量分析。

要获取油气层的轻烃比值,参与比值计算的各组分检测数值应当可靠,才能反映油藏的实际特征。

其次,不同类型油藏具有不同的轻烃组成特征,在使用皮克斯勒图板法时要区别对待。

原生油气藏的组分数据齐全,使用效果较好,而具有强烈次生作用的油藏其气体组分已经不是原有的伴生气,其图板特征与常规的统计规律不相符,不能用图板直接进行储集层流体性质判断。

再次,不同地域石油地质背景的差异会造成油气组分的差异,照搬皮克斯勒图板法解释储集层可能导致解释结论的偏差。

皮克斯勒图板划分为油区、气区和两个无产能区共4个区域,不同区域的差别在于Cl/C2、Cl/C3、C1/C4以及Cl/C5 比值的大小。

皮克斯勒烃比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油气藏气态烃类中C1的含量,C1含量高、比值就大,各烃比值数据点连线则一般位于气区;C1含量低、比值相对小,数据点连线则一般位于油区。

由于该方法的建立以大量统计数据为基础,必然涉及到符合率问题,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 皮克斯勒图板法应用解析2.1 原生油藏原生油藏是在主要生油期后发生的第一次构造运动期间,油气发生第一次区域性运移而形成的油气藏,可以理解为热演化成熟度达到成熟后所生成的油气运移进入储集层,在圈闭中成藏后未受到外来因素影响而导致油藏烃类组分发生变化的油气藏。

原生油藏的皮克斯勒图板特征比较规则,有良好的代表性,使用图板判断储集层流体性质准确性较高。

K区K油田的KX 5井侏罗系地层见良好油气显示,主要显示层段的皮克斯勒图板见图2。

该井在2160~2170m井段试油,抽吸产液18.3m3/d,含水2.35%,补孔后间歇自喷产油,原油密度0.806g/cm3,未收集到产能数据;2221~2228m井段试油,产油13.76m3/d,产气50606m3/d;2308~2318m井段试油,产凝析油5.21m3/d,产气23635m3/d;2372~2374m、2380~2383m两井段合试,产凝析油4.62m3/d,产气13288m3/d。

后3次试油数据显示产出气油比高于2000,应属于气层。

图2 KX 5井侏罗系地层主要显示层段皮克斯勒图板N区G油田在古近系地层钻遇砂岩储集层,荧光录井及气测录井均捕捉到良好油气显示。

以该油田探井G 3井的气测录井资料解释为例来说明气层的皮克斯勒图板特征。

G 3井2480~2540m井段为砂泥岩互层,该井段有多个油气显示层,厚度为2~12m,烃比值分布范围较大,其中Cl/C2 分布为30~50,Cl/C3 为50~150,C1/C4为60~300,C1/C5为100~600,各烃比值点连线之间间距较大,且位于油区与气区分界线之上较远距离,各烃比值较大,而且数据点连线斜率较陡,符合气层的特征(图3a)。

该井2516.1~2517.7m井段试油作业获工业油气流,产气36812.1m3/d,产少量轻质油(未计量),原油密度为0.7818~0.7896g/cm3,试油结论为气层;2532.4~2534.5m井段试油作业获工业油气流,产气373784.4m3/d,产少量轻质油(未计量),原油密度为0.7499~0.7518g/cm3,试油结论为气层。

2.2 次生油藏2.2.1 轻烃逸散导致的次生油藏油气藏形成后,由于盖层条件较差造成轻烃逸散,会导致油藏的次生作用发生,引起油藏流体性质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

根据实践观察,在轻烃逸散条件下,油藏气油比降低,即相对轻的烃组分逸散得多,而相对重的烃组分逸散得少,进而出现油质变稠的现象。

因此,通过C1-C5等气态烃的敏感性或皮克斯勒烃比值可以反映油藏的次生变化。

图3 G 3井和U 1井部分显示段皮克斯勒图板图3 b是K区U油田白垩系地层轻烃逸散成因次生油藏的皮克斯勒解释图板,由于数据采集未获得C5数据,图板中烃比值点连线只能到C1/C4,该图板反映出各储集层烃比值连线分布涉及区域较多。

例如探井U 1井某层,该层现场描述岩性为细砂岩,油味较浓,荧光直照见40%~50%暗黄色荧光,滴照见中等放射状黄白色荧光,定为中等-好荧光显示;气测全烃为5.84%,皮克斯勒图板上该层各深度烃比值点连线呈现出较陡的负斜率特征,与皮克斯勒图板法解释油层的原则显然不相符,综合岩性、荧光和全烃解释为可疑油层。

该层位试油抽吸产油1.3m3/d,随后的其他井钻遇该层均依据岩性、荧光录井资料和气测全烃解释为油层,实践表明解释结果准确。

2.2.2 水动力因素导致的次生油藏水动力是油藏形成的条件之一,在油藏形成之后,水动力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边底水油藏表现明显。

由于边底水作用,一部分在水中溶解度较大的烃类组分会被溶解带走,造成油藏流体组分发生改变,引起油藏的次生变化,形成次生油藏。

图4为NF区DA油田一个块状底水油藏的DXS-1井砂泥岩井段的解释图板。

该井储集层井段1660~1835m(未穿),油层井段为1660~1715m(图4a),井深1715m之下的井段荧光检测为弱-无显示,气测显示微弱,为典型的水层特征。

该井1665~1702m井段试油获产能384.8t/d,原油密度为0.931g/cm3,粘度为86mPa·s(50℃);1706~1714m井段试油获产能222.33t/d,原油密度为0.932g/cm3,粘度为120mPa·s(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