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5.3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练习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生物 选修1 专题5课题3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同步练习

人教版高中生物 选修1 专题5课题3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同步练习

《课题3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13.(改编题)红细胞含有大量血红蛋白,红细胞的机能主要是由血红蛋白完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功能是携带氧气或二氧化碳,我们可以选用猪、牛、羊或其它脊椎动物的血液进行实验,来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程序可分为四步:样品处理、 、 和 。

(2)样品处理包括红细胞的洗涤、 和 三步。

红细胞洗涤次数不能过少,否则 ;离心速度 和时间 会使白细胞等一同沉淀,达不到分离的效果。

(3)凝胶色谱柱在装填过程中,凝胶充分溶胀后,配成凝胶悬浮液,在色谱柱下端的尼龙管的螺旋夹的情况下,一次性缓慢倒入色谱柱内,可轻轻地敲动色谱柱,使凝胶装填均匀。

(4)右图是样品的加入与洗脱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正确的加样操作是用吸管小心将透析后的样品 加样,正确的操作次序是 。

14.凝胶色谱法是6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而又简单的分离技术,由于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有机溶剂,对高分子物质有很高的分离效果,目前已经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学、分子免疫学等领域广泛应用,不但应用于科学研究,而且已经大规模地用于工业生产。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a 、b 均为蛋白质分子,其中先从层析柱中洗脱出来的是 ,原因是 。

(2)自己制作凝胶色谱柱时,在色谱柱底部d 位置相当于多孔板的结构可由 替代。

(3)装填凝胶色谱柱时,色谱柱内不能有气泡的存在,原因是 。

(4)洗脱时对洗脱液的流速要求是 。

若选用SephadexG-75,则“G ”表示 ;“75”表示 。

15.某生物兴趣小组以α-淀粉酶为实验材料进行系列实验:一是用凝胶色谱法测定α-淀粉酶的相对分子质量,二是用包埋法固定α-淀粉酶来探究固定化酶催化效果。

请回答下列问题:(1)凝胶色谱法的原理是 。

(2)某人欲使用凝胶色谱法比较α-淀粉酶、唾液淀粉酶两种蛋白质的分子质量大小,请你选择需○ ○ ○○ ○··· ○·○ ··· a c b d ① ② ③ ④ 样品样品要的材料,借用右图的实验装置,帮助其设计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得出相关结论。

2018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5.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规范训练

2018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5.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规范训练

课题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来源:shulihua]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利用凝胶色谱法先洗脱出来的蛋白质是()。

A.相对分子质量大的B.溶解度高的C.相对分子质量小的D.所带电荷多的解析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能进入凝胶内部通道,路程较长,移动速度较慢;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首先洗脱出来。

答案 A2.将经处理破裂后的红细胞混合液以2 000 r/min的速度离心10 min后,离心管中的溶液分为四层,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是()。

A.血红蛋白、甲苯层、脂溶性物质层、沉淀层B.甲苯层、沉淀层、血红蛋白、脂溶性物质层C.脂溶性物质层、血红蛋白、甲苯层、沉淀层D.甲苯层、脂溶性物质层、血红蛋白、沉淀层解析混合液经离心后,按密度大小排列,在离心管中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是:第1层为无色透明的甲苯层;第2层为白色薄层固体,是脂溶性物质沉淀层;第3层为红色透明液体,这是血红蛋白的水溶液;第4层为暗红色沉淀物,主要是红细胞破碎物沉淀。

答案 D3.下列关于电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迁移的过程B.带电分子会向着与其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C.蛋白质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迁移率取决于它所带净电荷的多少D.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蛋白质的电泳迁移率完全取决于分子的大小解析蛋白质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迁移率取决于它所带净电荷的多少以及分子的大小等因素,SDS能与各种蛋白质形成蛋白质—SDS复合物,SDS所带负电荷的量大大超过了蛋白质分子原有的电荷量,因而掩盖了不同种蛋白质间的电荷差异,使电泳迁移率完全取决于分子的大小。

答案 C4.已知某样品中存在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其分子大小、电荷的性质和数量情况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样品装入透析袋中透析12 h,若分子乙保留在袋内,则分子甲也保留在袋内B.若五种物质为蛋白质,则用凝胶色谱柱分离时,甲的移动速度最快C.将样品以2 000 r/min的速度离心10 min,若分子戊存在于沉淀中,则分子丙也存在于沉淀中D.若五种物质为蛋白质,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样品中的蛋白质分子,则分子甲和分子戊形成的电泳带相距最近解析透析的原理是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能透过半透膜,相对分子质量大的物质不能透过,乙保留在袋内,甲则不一定保留在袋内;凝胶色谱柱分离时,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路程长、移动慢;离心时相对分子质量大的物质先沉淀,戊沉淀,则乙、丁、丙均已沉淀;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质时,电泳迁移率主要取决于分子大小。

5.3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选修一

5.3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选修一

专题5 DNA和蛋白质技术课题3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基础练习题组一蛋白质提取与分离的原理和方法1.下列关于蛋白质的纯化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纯化主要是根据蛋白质以及蛋白质与其他物质之间的理化性质的差异进行的B.透析法可去除小分子化合物杂质,原理是不同分子所携带净电荷不同C.通过控制离心速率,可使分子大小、密度不同的蛋白质沉降分层,从而分离不同的蛋白质D.不同的物质在同一电场中的移动速度不同,因此可用电泳法分离蛋白质2.下列对凝胶电泳的相关认识错误的是( )A.蛋白质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的迁移率只取决于分子的大小B.蛋白质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的迁移率完全取决于分子的大小C.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不仅可用于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还可用于蛋白质混合组分的分离D.凝胶中加入SDS可以消除净电荷对迁移率的影响3.在血红蛋白的整个提取过程中,不断用磷酸缓冲液处理的目的是( )A.防止血红蛋白被氧气氧化B.血红蛋白是一种碱性物质,需要酸中和C.磷酸缓冲液会加速血红蛋白的提取过程D.让血红蛋白处在稳定的pH范围内,维持其结构和功能4.下列有关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样品的处理就是通过一系列操作收集到血红蛋白溶液B.通过透析可以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杂质,此为样品的粗提取C.可通过凝胶色谱法将相对分子质量大的杂质蛋白除去,即样品的纯化D.可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血红蛋白的纯度5.下列关于从细胞中提取分离血红蛋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对样品的处理过程分为红细胞的洗涤、血红蛋白的释放、分离血红蛋白溶液和透析B.洗涤血红蛋白的目的是去除一些杂蛋白,所用试剂为生理盐水C.凝胶色谱法分离血红蛋白时,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通过色谱柱的速度快D.将样品加入色谱柱顶端时,下端的流出口应处于打开状态6.施一公研究团队在《科学》上报道了人源γ-分泌酶结合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的高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揭示了结合底物后γ-分泌酶发生的构象变化,并对这些构象变化的功能进行了生化研究,从而为研究与癌症以及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特异性药物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结构信息。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 精编作业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   精编作业

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一、单选题1.蛋白质提取过程中有关透析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用于透析的薄膜要具有选择透过性B. 透析膜一般是用硝酸纤维素制成的C. 透析能使小分子自由出入,而将大分子保留在袋内D. 透析可用于更换样品的缓冲液【答案】A【解析】化学用透析膜虽是半透膜,但是静态的,以膜孔径大小决定透析物质,不是选择透过性膜,A错误;透析膜一般是用硝酸纤维素制成的,B正确;透析能使小分子自由出入,而将大分子保留在袋内,C正确;透析可以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或用于更换样品的缓冲液,D正确。

2.生物产品的分离、纯化是现代生物技术中一种常见的技术。

下列关于物质提取、纯化原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采用凝胶色谱法分离果胶酶的原理是蛋白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在色谱柱中的移动速度不同B. 使用透析法可以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杂质C. 电泳法是利用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和数量以及样品分子大小不同,产生的迁移速度不同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D. 离心法分离蛋白质的依据是不同大小的分子离心时沉降速度不同【答案】B【解析】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来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长,移动的速度慢,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不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短,移动的速度快,因此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得以分离同,A正确;使用透析法可以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B错误;电泳法是利用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和数量以及样品分子大小不同,产生的迁移速度不同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C正确;离心法分离蛋白质的依据是不同大小的分子离心时沉降速度不同,D正确。

3.下列关于DNA和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有A.提取哺乳动物红细胞中的DNA和蛋白质可以采用蒸馏水胀破细胞的方法B.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反复溶解与析出DNA的方法可去除蛋白质等杂质C.蛋白质纯化过程中采用透析法可去除溶液中的小分子杂质D.血红蛋白只能采用凝胶色谱法纯化,DNA则可采用电泳、盐析等方法纯化【答案】D【解析】DNA和蛋白质存在于细胞内,用动物作材料提取DNA和蛋白质,都要用蒸馏水处理,使细胞吸水涨破,释放出其中的蛋白质或DNA,A正确;DNA在不同浓度的NaCl 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因此可以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反复溶解与析出DNA的方法可去除蛋白质等杂质,B正确;蛋白质纯化过程中,由于小分子杂质可以通过透析袋,大分子蛋白质不能通过透析袋而留在袋内,因此可以采用透析法可去除溶液中的小分子杂质,C正确;凝胶色谱法纯化血红蛋白只是很多纯化方法中的一种,蛋白质的纯化也可以采用电泳、盐析等方法纯化,D错误.【考点定位】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名师点睛】本题是对DNA的粗提取和蛋白质分子提取过程的比较、DNA和蛋白质分子分子纯化的方法的考查,回忆DNA分子的粗提取与鉴定及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的过程,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4.样品的加入和洗脱的操作不正确的是()A. 加样前,打开色谱柱下端的流出口,使柱内凝胶面上的缓冲液缓慢下降到凝胶面的下面B. 加样后,打开下端出口,使样品渗入凝胶床内C. 等样品完全进入凝胶层后,关闭下端出口D. 用吸管小心的将1ml透析后的样品加到色谱柱的顶端,不要破坏凝胶面【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加样前,打开色谱柱下端的流出口,使柱内凝胶面上的缓冲液缓慢下降到与凝胶面平齐关闭出口,故A错误。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5.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同步测试题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5.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同步测试题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5.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同步测试题一、单选题1. 蛋白质提取过程中有关透析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于透析的薄膜要具有选择透过性B.透析膜一般是用硝酸纤维素制成的C.透析能使小分子自由出入,而将大分子保留在袋内D.透析可用于更换样品的缓冲液2. 在采血容器中预先加入柠檬酸钠的目的是()A.调节pH B.维持红细胞的能量供应C.防止微生物生长D.防止血液凝固3. 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中使用的凝胶是交联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75),其中G、75的含义分别是()A.G表示凝胶的使用量,75表示加75 g水B.G表示凝胶的交联程度,75表示需加热至75 ℃C.G表示凝胶的交联程度、膨胀程度及分离范围,75表示每克凝胶及膨胀时吸水7.5 gD.G表示凝胶的膨胀体积,75表示每克凝胶膨胀后体积可达75 cm34.用某种药物饲养动物一段时间,测得实验组比对照组动物血浆中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偏高。

该药物的作用最可能是A .增加血红蛋白的合成能力C .对红细胞有破坏作用5. 血红蛋白由____________个肽链组成( )A .2B .4C .3D .56. 分离血红蛋白溶液时,离心后试管中的溶液分四层,血红蛋白在第__________层( )A .一B .二C .三D .四7. 洗涤红细胞时,离心所采用的方法是A .低速长时间离心B .低速短时间离心C .高速长时间离心D .高速短时间离心8. SDS 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中加入SDS 的作用是A .增大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B .改变蛋白质的形状C .掩盖不同种蛋白质间的电荷差别D .减少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9. 随着人类跨入蛋白质组时代,对蛋白质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深入,首先要做的一步是( )A .弄清各种蛋白质的空间结构B .弄清各种蛋白质的功能C .弄清各种蛋白质的合成过程D .获得高纯度的蛋白质10. 制作凝胶色谱柱时,橡皮塞顶部凹穴内插入的移液管的部位及长度是( )A .移液管头部5 cmB .移液管尾部5 cmC .移液管头部3 cmD .移液管尾部3 cmD .增加红细胞的合成数量B .提高血浆蛋白的含量二、非选择题11. 蛋白质的各种特性的差异,可以用来分离不同种类的蛋白质,下列对这种特性的描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 .分子的形状、大小和溶解度B .所带电荷的性质和多少、吸附性质C .对其他分子的亲和力D .以上三项都是12. 使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电泳过程中,不同蛋白质的电泳迁移率完全取决于( )A .电荷的多少B .分子的大小C .肽链的多少D .分子形状的差异13. 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过程中,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行程大于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B .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行程小于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C .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行程等于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D .二者根本无法比较14. 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一般分为四步,符合要求的一项为( )A .粗分离→样品处理→纯化→纯度鉴定B .粗分离→纯化→样品处理→纯度鉴定C .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纯度鉴定D .纯化→纯度鉴定→粗分离→样品处理15. 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依据是 A .对其他分子的亲和力C .所带电荷多少D .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B .溶解度()入烧杯,加入五倍体积的__________缓慢搅拌__________min,低速短时间离心,重复洗涤__________次,至上清液中无__________,则表明红细胞洗16.采集血样后,及时分离红细胞。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一 专题5 课题3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作业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一 专题5 课题3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作业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一专题5 课题3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作业[基础全练]1.分离不同种类的蛋白质依据的原理不包括()A.分子的形状和大小B.所带电荷的性质和多少、吸附性质C.对其他分子的亲和力D.蛋白质分子的组成元素解析:根据分离蛋白质的方法可以知道,分离不同种类的蛋白质依据的原理包括分子的形状和大小、所带电荷的性质和多少、吸附性质、对其他分子的亲和力和蛋白质分子的溶解度等。

蛋白质分子的组成元素不是分离不同蛋白质的依据。

答案:D2.如图能正确表示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在凝胶中的行进过程的是()解析: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长,移动的速度慢;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不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短,移动的速度快,故B正确。

答案:B3.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时,凝胶的种类较多,但其作用的共同点是() A.改变蛋白质分子通过凝胶时的路径B.吸附一部分蛋白质,从而影响蛋白质分子的移动速度C.将酶或细胞固定在凝胶中D.与蛋白质分子进行化学反应,从而影响其移动速度解析:凝胶的种类较多,但每种凝胶内部都有孔隙。

当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通过凝胶时,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分子可以进入凝胶内部,通过的路程较长,洗脱时从凝胶柱中出来得较晚;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分子则可以较早地洗脱出来,从而达到分离蛋白质的目的。

答案:A4.下列有关凝胶色谱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干的凝胶要用蒸馏水充分溶胀后,才能装填B.在装填凝胶色谱柱时,不得有气泡产生C.在装填凝胶色谱柱时,下端的尼龙管先打开后关闭D.在样品洗脱过程中,不能让洗脱液流干解析:在装填凝胶色谱柱时,下端的尼龙管应始终打开,C错误。

答案:C5.下列关于DNA的粗提取实验和血红蛋白的提取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前者选择鸡血细胞作为实验材料较好,后者选择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作为实验材料较好B.样品预处理时,前者静置1天处理除去上清液;后者需要加入清水,反复低速短时间离心洗涤,至上清液无黄色C.在DNA粗提取实验中,往2 mol/L氯化钠溶液中加入蒸馏水析出DNA时,应该缓慢加入,直到出现黏稠物即止D.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血浆中的葡萄糖、无机盐等解析:鸡血细胞有细胞核,适于提取DNA;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适用于提取血红蛋白。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5.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高频精练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5.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高频精练

课题3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一、选择题1.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时,分子量大的蛋白质()A.路程较长,移动速度较慢B.路程较长,移动速度较快C.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慢D.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2.下列各项中,一般不影响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中的分离度的是()A.层析柱的柱高B.层析柱的直径C.缓冲溶液D.样品的分布3.的蛋白质能进入凝胶内部通道()A.相对分子质量大的B.吸附性高的C.相对分子质量小的D.溶解度低的4.SDS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中加入SDS的作用是()A.增大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B.改变蛋白质的形状C.掩盖不同种蛋白质间的电荷差别D.减少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5.在装填色谱柱时,不得有气泡存在的原因是()A.气泡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B.气泡阻碍蛋白质的运动C.气泡能与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D.气泡会在装填凝胶的时候使凝胶不紧密6.将释放出的血红蛋白以2000r/min的速度离心10min后,可以看到试管中的溶液分为4层,其中哪一层是血红蛋白水溶液()A.第一层无色透明B.第二层白色C.第三层红色透明D.第四层暗红色7.利用凝胶色谱法,什么样的蛋白质先洗脱出来()A.相对分子质量大的B.溶解度高的C.相对分子量小的D.所带电荷多的8.下列是有关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相关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A.血红蛋白是有色蛋白,因此在凝胶色谱分离时可以通过颜色来判断什么时候应该收集洗脱液B.用生理盐水重复洗涤红细胞C.血红蛋白释放后应低速短时间离心D.不断用磷酸缓冲液处理的目的是让血红蛋白处在稳定的PH范围内,以维持其结构和功能9.下列有关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实验的材料必须选用鸡血B.通过透析法可以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为此样品的粗提取C.凝胶色谱法是利用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D.电泳法是利用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及分子的大小差异分离蛋白质10.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时,凝胶的种类较多,但其作用的共同点是()A.改变蛋白质分子通过凝胶时的路径B.吸附一部分蛋白质,从而影响蛋白质分子的移动速度C.将酶或细胞固定在细胞中D.与蛋白质分子进行化学反应,从而影响其移动速率。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5课题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练)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5课题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练)

一、单选题【优选整合】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5课题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练)(教师版)1. 在血红蛋白的整个提取过程中,不断用磷酸缓冲液处理的目的是A .防止血红蛋白被氧化B .血红蛋白是一种两性物质,需要酸中和C .磷酸缓冲液会加速血红蛋白的提取过程D .让血红蛋白处在稳定的pH 范围内,维持其结构和功能2. 下列关于蛋白质的纯化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 .纯化主要是根据蛋白质以及蛋白质与其他物质之间的理化性质的差异进行的B .透析法可去除小分子化合物杂质,原理是不同分子所携带净电荷不同C .通过控制离心速率,可使分子大小、密度不同的蛋白质沉降分层,从而分离不同的蛋白质D .不同的物质在同一电场中的移动速度不同,因此可用电泳法分离蛋白质D .可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纯度鉴定C .粗分离时透析的目的是去除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B .纯化过程中要用生理盐水充分溶胀凝胶来配制凝胶悬浮液A .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一般按照样品处理→粗提取→纯化→纯度鉴定处理的叙述,错误的是()红细胞含有大量血红蛋白,我们可以选用猪、牛、羊或其他脊椎动物的血液进行实验,来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

下列对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3.4. 下列是关于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关键步骤,其中正确的是()A.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一般可分为粗分离、样品处理、纯化、纯度鉴定等4步B.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可以以猪、牛、羊、蛙等动物的血液为材料分离血红蛋白C.对样品的处理过程分为红细胞的洗涤、血红蛋白的释放、透析和分离血红蛋白等D.对蛋白质的纯化和纯度鉴定的方法使用最多的是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5. 从细胞中提取某种特定的蛋白质比提取DNA难度大,其原因不是()A.蛋白质对温度、盐浓度、pH等条件更敏感,更易失活B.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多样,理化性质各不相同,使得蛋白质的提取没有统一的方法C.提取某种特定的蛋白质需据其特性摸索提取的程序D.提取血红蛋白程序可分为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纯度的鉴定四大步6.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分离红细胞时采用低速长时间离心B.红细胞释放出血红蛋白只需要加入蒸馏水就可C.分离血红蛋白溶液是低速短时间离心D.透析时要用20mmol/L的磷酸缓冲液,透析12h7. 下列关于电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泳是指不带电的分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迁移的过程B.电泳的过程要在一定的pH下,所以一定要使用缓冲液C.葡聚糖凝胶电泳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两种常用的电泳方法D.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溶液中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电泳的迁移率主要取决于分子所带电荷的多少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8.下列有关蛋白质提取和分离的说法,错误的是A.透析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是利用蛋白质不能通过半透膜的特性B.采用透析法使蛋白质与其他小分子化合物分离开来C.离心沉降法通过控制离心速率使分子大小、密度不同的蛋白质分离D.蛋白质在电场中可以向与其自身所带电荷电性相同的电极方向移动9. 下列试剂可用于血红蛋白释放的是( )①0.9%的生理盐水②甲苯③磷酸缓冲液④蒸馏水⑤柠檬酸钠A.②④B.①④C.④⑤D.①③10.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一种由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病,患者的红细胞是弯曲的镰刀状。

新人教版选修1高中生物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1高中生物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同步练习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同步练习1. 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依据是()A. 对其他分子的亲和力B. 溶解度C. 所带电荷多少D. 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2. 凝胶色谱法中所用的凝胶化学本质大多是()A. 糖类化合物B. 脂质C. 蛋白质D. 核酸3. 选用红细胞作为分离蛋白质的实验材料,有何好处()A. 血红蛋白是有色蛋白B. 红细胞无细胞核C. 红细胞蛋白质含量高D. 红细胞DNA含量高4. 将搅拌好的混合液离心来分离血红蛋白溶液时,第二层是()A. 甲苯B. 血红蛋白水溶液C. 脂溶性物质的沉淀层D. 其他杂质的沉淀5. 血红蛋白因含有()而呈红色A. O2B. COC. CO2D.血红素6.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 分离红细胞时采用低速长时间离心B. 红细胞释放出血红蛋白只需要加入蒸馏水就可C. 分离血红蛋白溶液是低速短时间离心D. 透析时要用20mmol/l的磷酸缓冲液,透析12h7. 样品的加入和洗脱的叙述正确的是()A. 先加入1ml透析后的样品B. 加样前要使缓冲液缓慢下降全部流出C. 如果红色带均匀一致的移动,说明色谱柱制作成功D. 洗脱时可以用缓冲液也可以用清水8. 下列有关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的程度叙述错误的是()A. 样品的处理就是通过一系列操作收集到血红蛋白溶液B. 通过透析可以去除样品中分子质量较大的杂质,此为样品的粗提取C. 可通过凝胶色谱法将相对分子质量大的杂质蛋白除去,即样品的纯化D. 可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血红蛋白的纯度9. 凝胶色谱法操作正确的是()A. 将橡皮塞上部用刀切出锅底状的凹穴B. 将橡皮塞下部切出凹穴C. 插入的玻璃管的上部要超出橡皮塞的凹穴底面D. 将尼龙网剪成与橡皮塞下部一样大小的圆片10. 样品的加入和洗脱的操作不正确的是()A. 加样前,打开色谱柱下端的流出口,使柱内凝胶面上的缓冲液缓慢下降到凝胶面的下面B. 加样后,打开下端出口,使样品渗入凝胶床内C. 等样品完全进入凝胶层后,关闭下端出口D. 用吸管小心的将1ml透析后的样品加到色谱柱的顶端,不要破坏凝胶面答案:1. D 2.A 3.A 4.D 5.D 6.D 7.C 8.B 9.A 10.D★课余作业1、你能描述血红蛋白分离的完整过程吗?2、与其他真核细胞相比较,红细胞有什么特点?这对你进行蛋白质的分离和提取有什么意义?★教学体会本课题重在让学生了解生物科学在蛋白质领域的进展,说明提取、分离高纯度的蛋白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学习一些蛋白质分离和提取的基本技术。

生物人教版高二选修1成长训练:专题5课题3_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_word版含解析

生物人教版高二选修1成长训练:专题5课题3_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_word版含解析

主动成长夯基达标1.凝胶色谱法中所用的凝胶的化学本质大多是(A.糖类化合物B.C.蛋白质D.核酸解析:凝胶实际上是一些微小的多孔球体,这些微小的球体,大多是由多糖类化合物构成的。

答案:A2.分离血红蛋白溶液时,离心后试管中的溶液分四层,血红蛋白在第层(A.一B.C.三D.四解析:答案:C3.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依据是(A. B. C. D.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解析: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依据是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答案:D4.血红蛋白由条肽链组成(A.2B.4C.3D.5解析:血红蛋白由四条肽链组成,即两条α肽链和两条β答案:B5.将搅拌好的混合液转移到离心管中,离心后,可以明显看到试管中的溶液分为4层,其中第3层是()A. B.C. D.其他杂质的暗红色沉淀物解析:试管中的第一层是有机溶剂,第二层是脂类物质,第三层是血红蛋白溶液,第四层是红细胞破碎物答案:C6. 的蛋白质能进入凝胶内部通道(A相对分子质量大的 B.C.相对分子质量小的D.溶解度低的解析:当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通过凝胶时,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

答案:C7.透析时取血红蛋白溶液装入透析袋内,放入缓冲溶液中(A.2 mLB.1.5 mLC.0.5 mLD.1mL解析:考查样品处理的操作。

透析时,取1 mL答案:D8.洗涤红细胞时,分离所用方法为(A.低速长时间离心B.C.高速长时间离心D.高速短时间离心解析:答案:B9.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中加入SDS的作用是(A. B.C. D.减少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解析:SDS(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加入SDS的目的是使蛋白质完全变性,SDS所带负答案:C10.制作凝胶色谱柱时,橡皮塞顶部凹穴内插入的移液管的部位及长度是(A.移液管头部5 cmB.移液管尾部 5 cmC.移液管头部 3 cmD.移液管尾部 3 cm解析:凝胶色谱柱制作时,将橡皮塞上部用刀切出锅底状的凹穴,将0.5 mL的移液管头部切下5 cm长的答案:A11.对血红蛋白的研究结果表明,血红蛋白实际上是由珠蛋白、原卟啉和二价铁离子(Fe2+)所组成的结合蛋白质。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配套作业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配套作业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

专题五课题3请同学们认真完成练案[12]一、选择题1.分离血红蛋白时,将搅拌好的混合液转移到离心管中,以2 000 r/min的速度离心10 min 后,可以明显看到试管中的溶液分为4层。

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A.第1层为无色透明的甲苯层B.第2层为红色透明层,含血红蛋白C.第4层为白色薄层固体,是脂溶性沉淀物D.第3层为暗红色沉淀物,含未破裂的细胞[解析]第1层为无色透明的甲苯层;第2层为白色薄层固体,是脂溶性物质的沉淀层;第3层是红色透明液体,是血红蛋白的水溶液;第4层是其他杂质的暗红色沉淀物。

2.关于凝胶色谱柱的装填,除哪项外均为正确解释(D)A.交联葡聚糖凝胶(G-75)“G”表示凝胶的交联程度、膨胀程度及分离范围,75表示凝胶得水值B.色谱柱内不能有气泡存在,一旦发现有气泡,必须重装C.用300 mL物质的量浓度为20 mmol/L的磷酸缓冲液充分洗涤平衡凝胶12 hD.凝胶用自来水充分溶胀后,配成凝胶悬浮液[解析]本实验中使用的交联葡聚糖凝胶(G-75),其中G表示凝胶的交联程度、膨胀程度及分离范围,75表示凝胶得水值,即每克凝胶膨胀时吸水7.5 g,A正确;气泡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因此,一旦发现有气泡,必须重装,B正确;在凝胶色谱柱装填完之后,应在约50 cm高的操作压下,用300 mL物质的量浓度为20 mmol/L的磷酸缓冲液充分洗涤平衡凝胶12小时,以使凝胶装填紧密,C正确;凝胶溶胀时,应使用蒸馏水将其充分溶胀,制成凝胶悬浮液,D错误。

3.将搅拌好的混合液转移到离心管中,离心后,可以明显看到试管中的溶液分为4层,其中第3层是(C)A.无色透明的甲苯层B.脂溶性物质的沉淀层C.血红蛋白的水溶液D.其他杂质的暗红色沉淀物[解析]分离血红蛋白溶液时,将搅拌好的混合液转移到离心管中,经过中速长时离心后,可明显看到试管中溶液分为4层,从上往下数,第1层为甲苯层,第2层为脂溶性物质的沉淀层,第3层为血红蛋白水溶液,第4层为杂质沉淀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3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1.以下关于血红蛋白提纯的叙述,正确的是()A. 实验材料用鸡血比猪血好B. 血红蛋白呈红色,有利于凝胶色谱分离过程中的监测C.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得两条带,说明血红蛋白是由两条肽链构成的D. 在凝胶色谱法分离过程中,血红蛋白比分子量较小的杂蛋白移动慢2.下列有关提取和分离猪血红蛋白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A. 用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以防止红细胞破裂B. 用蒸馏水和甲苯处理红细胞,使其释放出血红蛋白C. 用生理盐水透析血红蛋白溶液,以保持血红蛋白活性D. 用磷酸缓冲液洗脱,有利于血红蛋白在凝胶柱中移动3.样品的加入和洗脱的操作不正确的是()A. 加样前,打开色谱柱下端的流出口,使柱内凝胶面上的缓冲液缓慢下降到凝胶面的下面B. 用吸管小心的将1ml透析后的样品加到色谱柱的顶端,不要破坏凝胶面C. 加样后,打开下端出口,使样品渗入凝胶床内D. 等样品完全进入凝胶层后,关闭下端出口4.下列有关血红蛋白的提取的叙述,错误的是A. 使用透析法可以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杂质B. 凝胶色谱法是一种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来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C.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一般按照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纯度鉴定的顺序进行D. 装填色谱柱时要尽量紧密,减小颗粒间隙;避免出现气泡;洗脱液不能断流5.将经处理破裂后的红细胞混合液以2 000 r/min速度离心10 min后,离心管中溶液分为4层,血红蛋白位于从下至上的A. 第一层B. 第二层C. 第三层D. 第四层6.下图1是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流程图,图2是为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某血浆蛋白的结果,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图1中①②分别代表血红蛋白的释放、凝胶色谱柱的装填B. 为防止血液凝固,在采血容器中要预先加入抗凝血剂柠檬酸钠C. 凝胶色谱法能除去血红蛋白溶液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杂质D. 根据电泳结果,可得出“提取的血浆某白蛋白一定由两条肽链组成”的结论7.在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中,关于对样品处理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 洗涤红细胞用0.9%的生理盐水,目的是去除杂蛋白B. 洗涤红细胞和分离血红蛋白都要离心,离心速度可相同C. 血红蛋白的释放要加蒸馏水和甲苯D. 透析的目的是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8.已知某样品中存在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其分子大小、电荷的性质和数量情况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若五种物质为蛋白质,则用凝胶色谱柱分离时,甲的移动速度最快B. 将样品装入透析袋中透析12h,若分子乙保留在袋内,则分子甲也保留在袋内C. 将样品以2000r/min的速度离心10min,若分子戊存在于沉淀中,则丙也存在于沉淀中D. 若五种物质为蛋白质,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样品中的蛋白质分子,则分子丁和戊形成的电泳带相距最近9.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步骤依次是()A. 样品处理、纯化、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B. 样品处理、纯化、粗分离C. 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纯度鉴定D. 样品处理、纯化、粗分离、纯度鉴定10.下列关于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红细胞的洗涤效果与洗涤次数、离心速度和离心时间有关B. 凝胶柱中适量气泡的存在会提高分离的效果C. 凝胶色谱法是一种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来分离蛋白质的方法D. 判断纯化的蛋白质是否达到要求可以采用电泳法11.下列关于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过程及原理叙述,正确的是()A. 为了防止血液凝固,应在采血器中预先加入抗凝血剂柠檬酸钠B. 红细胞洗涤使用5倍体积的蒸馏水,直到离心后上清液不呈现黄色为止C. 利用0.9%的NaCl对血红蛋白溶液透析12小时,可以去除小分子杂质D. 在凝胶柱中加入蛋白样品后即可连接缓冲溶液洗脱瓶进行洗脱和收集样品12.下图是用除去DNA的滤液进行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装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首先用图甲装置对滤液进行处理,其目的是去除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杂质B. 图乙装置的试管中收集到的液体中最先得到的是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C. 用图乙装置分离血红蛋白时,待红色的蛋白质接近色谱柱底端时,用试管收集流出液,每管收集5 mL,连续收集D. 图丙装置中电泳法分离提纯血红蛋白的原理是血红蛋白带有一定量的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向一极移动13.下列对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叙述,错误的是()A. 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一般按照“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纯度鉴定”的顺序进行B. 纯化过程中要用生理盐水充分溶胀凝胶C. 粗分离时透析的目的是去除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D. 可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纯度鉴定14.下列有关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A. 破裂后的红细胞经离心后自上往下第二层为血红蛋白的水溶液B. 通过透析法可以去除样品中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此为样品的粗提取C. 凝胶色谱法是利用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D. 电泳法是利用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及分子的大小和形状不同进行分离15.在血红蛋白的整个提取过程中,不断用磷酸缓冲液处理的目的是()A. 防止血红蛋白被氧化B. 血红蛋白是一种两性物质,需要酸中和C. 磷酸缓冲液会加速血红蛋白的提取过程D. 让血红蛋白处在稳定的pH范围内,维持其结构和功能16.图为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示意图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示意图。

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 在装填图甲中凝胶色谱柱时一旦发现柱内有气泡存在,就需要重装B. 图甲中大分子蛋白质因阻力大而移动慢,所以最后从层析柱中流出来C. 图乙中凝胶中加入的SDS可以使蛋白质迁移速率完全取决于分子大小D. 已知凝胶中的SDS带负电,则应在电泳槽的①处接电源负极,②处接电源正极17.通常用哺乳动物的血液来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实验时向新鲜的血液中加入柠檬酸钠的目的是防止血红蛋白变性B. 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避免细胞粘连在一起C. 分离红细胞时要进行较长时间的高速离心D. 分离后血红蛋白还要通过凝胶色谱法将样品进一步纯化18.已知某样品中存在甲、乙、丙、丁、戊五种蛋白质分子,分子大小、电荷的性质和数量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蛋白质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A. 若将样品以2000r/min的速度离心10 min,分子戊在沉淀中,则丙也一定在沉淀中B. 若用凝胶色谱法分离样品中的蛋白质,则分子甲移动速度最快C. 将样品装入透析袋中透析12 h,若丙保留在袋内,则乙也一定保留在袋内D. 若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样品中的蛋白质分子,则分子甲和分子丁形成的电泳带相距最远19.下列有关“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用蒸馏水进行红细胞的洗涤,其目的是去除细胞表面的杂蛋白B. 将血红蛋白溶液进行透析,其目的是去除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杂质C. 血红蛋白释放时加入有机溶剂,其目的是使血红蛋白溶于有机溶剂D. 整个过程不断用磷酸缓冲液处理,是为了维持血红蛋白的结构20.在血红蛋白分离过程中,如果红色区带歪曲、散乱、变宽,与其有关的是A. 血红蛋白释放B. 色谱柱的装填C. 洗脱过程D. 样品的处理21.下列关于蛋白质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样品处理步骤的描述,正确的是()A. 红细胞的洗涤:加入蒸馏水,缓慢搅拌,低速短时间离心B. 血红蛋白的释放:加入生理盐水和甲苯,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充分搅拌C. 分离血红蛋白:将搅拌好的混合液离心,过滤后,用分液漏斗分离D. 透析:将血红蛋白溶液装入透析袋,然后置于pH为4.0的磷酸缓冲液中透析12 h22.分离血红蛋白时,将搅拌好的混合液转移到离心管中,以2000r/min的速度离心10min后,可以明显看到试管中的溶液分为4层。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第1层为无色透明的甲苯层B. 第2层为红色透明层,含血红蛋白C. 第3层为暗红色沉淀物,含未破裂的细胞D. 第4层为白色薄层固体,是脂溶性沉淀物23.下列有关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一般可分为四步:红细胞的洗涤、血红蛋白的释放、分离血红蛋白溶液和粗分离B. 粗分离采用透析的方法,除去大分子杂质C. 在洗脱过程中加入的磷酸缓冲液的目的是准确模拟生物体内的生理环境,保持体外的pH和体内的一致.D. 利用SDS-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法来纯化血红蛋白。

24.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 在一定范围内,缓冲溶液能抵制外界的酸和碱对溶液pH的影响,维持pH基本不变B. 缓冲溶液通常由1~2种缓冲剂溶解于水中配制而成C. 蛋白质通过凝胶时,相对分子量小的容易进入凝胶内部,路程较长,移动速度较慢D. 透析袋能使大分子自由进出,而将小分子保留在袋内25.下列有关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的程序,叙述错误的是()A. 样品的处理就是通过一系列操作收集到血红蛋白溶液B. 通过透析可以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杂质,此为样品的粗分离C. 可通过凝胶色谱法将相对分子质量大的杂质蛋白除去,即样品的纯化D. 可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血红蛋白的纯度26.凝胶柱制作的顺序一般是( )①橡皮塞打孔②挖凹穴③装玻璃管④盖尼龙网⑤盖尼龙纱⑥将橡皮塞插入玻璃管⑦接尼龙管、装螺旋夹⑧柱顶插入安装玻璃管的橡皮塞A. ①③④⑤⑥⑧⑦②B.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C. ①②③④⑥⑤⑧⑦D. ①②③⑦⑥⑤⑧④27.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中使用的凝胶是交联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75),其中G、75的含义分别是()A. G表示凝胶的使用量,75表示加75 g水B. G表示凝胶的交联程度,75表示需加热至75 ℃C. G表示凝胶的交联程度、膨胀程度及分离范围,75表示每克凝胶及膨胀时吸水7.5gD. G表示凝胶的膨胀体积,75表示每克凝胶膨胀后体积可达75 cm328.蛋白质提取和分离依次经过哪几步A. 样品处理、凝胶色谱操作、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B. 样品处理、凝胶色谱操作、纯化C. 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纯度鉴定D. 样品处理、纯化、粗分离、纯度鉴定29.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两种蛋白质在凝胶色谱柱中的行进过程,可表示为图中哪一个()【注:图中大圆点代表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A. B. C. D.30.在装填凝胶色谱柱时,不得有气泡存在的原因是A. 气泡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B. 气泡阻碍蛋白质的运动C. 气泡能与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D. 气泡会在装填凝胶的时候使凝胶不紧密二、识图作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31.(8分)回答下列“蛋白质提取与分离实验”的有关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