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口诀内有余数的除法
数学二年级知识点归纳(7篇)
![数学二年级知识点归纳(7篇)](https://img.taocdn.com/s3/m/9b00113a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6f.png)
数学二年级知识点归纳(7篇)数学二年级知识点归纳1(一)乘除四则运算1.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
2.在除法里,0不能做除数。
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任何一个数除以0,均得不到一个确定的商。
3.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二)小数四则运算1.小数加法: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
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小数减法:小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3.小数乘法: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乘纯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是多少。
4.小数除法: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5.乘方: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例如3×3=32(三)分数四则运算1.分数加法: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
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分数减法:分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3.分数乘法: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4.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5.分数除法: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四)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3.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
2022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易错题归纳
![2022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易错题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e626d6f0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81.png)
2022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易错题总结归纳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1、有余数除法以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有剩余,这样的除法是有余数的除法。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3、除法列竖式计算方法:(1)先写“厂”表示除号。
(2)在除号里写被除数。
(3)除号外面左侧写除数。
(4)把商写在除号的外面,被除数上面,并和被除数个位对齐。
(5)把除数和商的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
(6)用被除数减去商和除数的乘积得结果写在横线下面,与个位对齐。
4、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先想想被除数里面最多有几个除数,再利用乘法口诀试商。
5、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余数=被除数﹣商×除数第二单元时、分、秒1、认识钟面:(1)钟面上最短最粗的针是时针,较短较粗的是分针,最细最长的是秒针。
(2)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
钟面上共有60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
时针走1大格分针走1圈,也就是60小格,1时=60分。
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
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
分针走1小格秒针走1圈,1分=60秒2、认识整时方法: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时针、分针、秒针全部重合的时间是12时,时针和分针成一条直线的时间是6时,时针和分针成直角的时间是3时和9时。
3、认识几时几分方法:时针指在两个数之间,算小数,时针指在12和1之间,算12时,分针指着几,表示几个5分钟。
4、记录时间有两种方法:(1)文字法:如:5时50分;(2)用电子表法记录时刻时,几时就写几,再写“:”,后面写分时要占两位,分针不够整十的,十位要用0占位。
如:8时零5分写作8:055、认识大约几时方法:时针接近几就是几时。
此时,分针一般指在数字12左右。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d9a32ab7360b4c2e3f6464.png)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练 习
教学中要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的练习,这样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比较深刻地领 会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时地组织必要的练习,可以使学 生透彻地理解并掌握这种计算方法。
2.在小组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很多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后还有剩余的 情况,使学生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分剩下的就是余数。
A类
小明买来 13 个苹果,平均分给奶奶、爸爸和妈妈,余下的给自己,小明自己还有多少个苹 果?
(考查知识点:有余数的除法;能力要求:正确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B 类: 教材习题
第 64~66 页“练习十四” 1. 一 5 1 21÷4=5(袋)……1(个)(答案不唯一) 2. 5 2 17÷3=5(个)……2(个)
【设计意图:通过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加深了学生对余数含义的理解。在探究余数和除数 的关系时,让学生交流讨论,能够促进学生充分理解余数小于除数】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1.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动手摆,并且在分东西的活动中,形成对余数的认知,在此基础上逐 步建立余数、有余数除法的概念。
1.自主操作、体验、感悟。 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多种感官去探索新知识,设计摆小棒的活动,让学生在摆的过程 中体会余数的产生,理解余数的意义。 2.反思交流、应用提高。 让学生在多次动手操作的实践环节中,体会在生活中遇到的有余数的情况,引导学生用竖 式来表示除法中的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使学生深刻地体会余数要 比除数小的道理,突破教学难点,最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会 有余数的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最新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2e2031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4d.png)
最新⼈教部编版⼆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下数学第六单元教学计划和教案第⼀课时有余数除法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60页例1。
【教学⽬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以及余数的含义。
2、过程与⽅法:使学⽣在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和探索有余数除法计算⽅法的过程中,进⼀步积累操作、观察、交流等学习活动经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同学通过类推,培养同学的知识迁移能⼒。
【教学重点】使学⽣通过平均分的活动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棒、圆⽚。
【教学过程】⼀.动⼿操作,初步感知1、出⽰10根⼩棒(1)如果这10根⼩棒,每2根⼀份,可以分成⼏份?(2)学⽣动⼿分,并完整的说说10除以2等于5的含义。
(10除以2等于5表⽰10⾥有5个2)2、分组操作,进⾏记录。
(1)如果把这⾥的10根⼩棒,每⼈分3根可以怎样分?学⽣动⼿操作,师指名说⾃⼰分⼩棒的过程、结果。
(10根⼩棒,每3根⼀份,可以分成3份,剩余1根)(2)如果每⼈分3根,最后把10根都分完了吗?剩下的1根为什么不继续分下去呢?⽐⼀⽐,同样是10根⼩棒,如果每⼈分2根或者每⼈分3根,分得结果有什么不同?(3)如果把这⾥的10根⼩棒,每⼈分3根、4根、5根、6根,可以怎样分?⽤算式表⽰结果。
3、汇报(1)指名汇报,同时将表格填写完整。
(2)通过⾃⼰动⼿分⼀分,你觉得根据最后得到的结果不同,可以分成⼏种情况?哪⼏种?有剩余的情况出现时,你们为什么不再继续分下去呢?4、交流(1)根据分得的结果,可以分为正好分完的和分后有剩余的两种情况,像这种正好分完的,你能⽤除法算式表⽰出来吗?(⽣独⽴列式)(2)像这⼏种分后有剩余的情况,仍然可以⽤除法算式表⽰。
如:把10根⼩棒,每⼈分3根,分给了⼏⼈,还剩⼏根?(⽣答)问:按要求列式。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 有余数的除法解决按规律排列的问题 -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 有余数的除法解决按规律排列的问题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c287d56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2f.png)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 有余数的除法解决按规律排列的问题 -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围绕有余数的除法,特别是如何运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解决按规律排列的问题。
我们将学习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并利用除法来找出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 培养学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难点1. 学生对于有余数的除法的理解和应用。
2. 学生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
3. 学生如何找出规律,并利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PPT。
2. 黑板和粉笔。
3. 练习题和答案。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按规律排列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规律。
2. 讲解:讲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并通过示例进行解释。
3. 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有余数的除法的练习题,以加深理解。
4. 应用:让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并利用有余数的除法找出规律,解决问题。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有余数的除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1.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 有余数的除法解决按规律排列的问题2. 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3. 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
4. 如何找出规律,并利用规律解决问题。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完成一些有余数的除法的练习题。
2. 让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并利用有余数的除法找出规律,解决问题。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PPT、练习题和实际应用,让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在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并利用有余数的除法找出规律,解决问题。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一些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并利用有余数的除法找出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详细补充和说明在二年级数学教学中,"有余数的除法解决按规律排列的问题"这一部分,学生往往会遇到理解上的挑战。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306aaa89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97.png)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教案:《有余数的除法》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二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教材,主要涵盖第页至第88页的“有余数的除法”部分。
具体内容包括: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应用实例。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运算,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地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运算,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学具:练习本、笔、算盘(可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有余数的除法,例如:“小明有13个苹果,他想把它们平均分给他的5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还剩几个苹果?”2. 讲解概念解释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即当被除数不能被除数整除时,产生的余数和除法运算。
3. 计算方法讲解讲解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即先进行整除运算,得到商,然后用被除数减去商乘以除数,得到余数。
4.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的例题进行讲解,例如:“13除以5,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引导学生一起计算,解释计算过程。
5. 随堂练习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并及时给予指导和解答。
6. 应用实例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例如:“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1厘米,宽是3厘米,求它的面积。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 除数 = 商余数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7 ÷ 418 ÷ 519 ÷ 6答案:17 ÷ 4 = 4 118 ÷ 5 = 3 319 ÷ 6 = 3 1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进行相应的练习。
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运算,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3ea8d3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3f.png)
苏教版数学⼆年级下册第⼀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苏教版数学⼆年级下册第⼀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第⼀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材分析本单元是紧接着⼆年级上册表内除法编排的。
⼈们进⾏除法计算,或是没有余数,或者有余数。
教学有余数的除法,能够拓展学⽣对除法的认识,让他们初步接触除法的试商,既巩固了表内除法,⼜为以后教学两、三位数除以⼀位数分散了难点,为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作了准备。
⽽且,本单元是除法计算从⼝算到笔算的过渡。
全单元编排三道例题,具体安排如下。
例题教学内容练习安排例1余数的概念和有余数除法的含义,例2体会余数应该⽐除数⼩,例3除法的竖式、⽤竖式计算有余数除法,练习⼀。
有余数除法的概念、竖式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从上表可以看到,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有余数除法的⼀些概念知识,除法的竖式计算,以及有余数除法的实际应⽤。
有余数除法知识和计算⽅法是教学重点,求商⼜是教学难点。
有余数除法仍然是解决平均分问题的⼀种计算,学⽣已经具有的除法概念在有余数除法⾥会继续应⽤并得到加强。
由于除法概念并没有新的教学内容,所以教材把利⽤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与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教学和计算教学结合起来,不另外编排例题。
但是,有余数除法的商和余数,在实际问题⾥表⽰不同的意思,使⽤的单位名称有时相同、有时不同,这构成了教学的另⼀个难点。
“余数必须⽐除数⼩”是余数概念的本质特征,也是计算有余数除法需要遵循的基本规则。
教材专门编排⼀道例题,教学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让学⽣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地理解余数⼀定⽐除数⼩的道理。
1.让学⽣在分东西的活动中,先形成“有剩余”的表象,在此基础上,逐步建⽴“余数”和“有余数除法”的概念。
⽇常⽣活中经常要平均分东西,可能刚好全部分完,可能剩下⼀些不够再继续分。
学⽣在学习表内除法时,接触过许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
本单元教学有余数的除法,解决有剩余不够再分的问题。
例1着重教学有余数除法的概念,分两步帮助学⽣认识余数和有余数的除法。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教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ac0714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fb.png)
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例5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7页例5教材分析:本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和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此,教材有意识地注意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划船情境),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重点理解“最多”与“至少”的含义,并用不同的表征方式理解“进一”的道理,学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进一法”以及“去尾法”来确定问题的答案,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余数的理解,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现实生活,体验数学学习的愉悦情感。
教学目标:1、通过对熟悉事例的探讨与探究,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学会正确解答简单的有余数问题,能正确的写出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3、培养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4.感知“余数”在生活中的灵活运用,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情况对“余数”进行合理取舍。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活旧知,导入新课。
(1)你能试着说出下面各题的商和余数吗?10÷4=2……219÷8=2……3 28÷9=3……1 59÷6=9……5 问:在计算有余数除法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余数小于除数)提醒孩子在计算时,如果口算有困难,可以列竖式帮助我们计算。
(2)1.有24瓶矿泉水,平均分给9个人,每人分几瓶,还剩几瓶?2.一根绳子长39米,做一根长跳绳要用7米,这根绳子可以做多少根长跳绳,还剩多少米?师:其实孩子在解决这类问题是都是用的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来解决的,那我们这节课就继续用它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出示例题,理解题意。
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
《有余数的除法》的说课稿(精选6篇)
![《有余数的除法》的说课稿(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b8b24586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e7.png)
《有余数的除法》的说课稿《有余数的除法》的说课稿(精选6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有余数的除法》的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有余数除法的内容。
一、说教材。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研究了“正好分完”的情况后,再研究“分后还余”的情况。
《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
也是今后继续学习除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教学本课时,我着重抓住“余数的认识及其含义”和“余数与除数间的关系”两个大知识点进行教学。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①通过创设情境和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②能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表示商和余数。
③通过自主探究明确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④会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本课的重、难点是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明确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
二、说教法学法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设计本节课时,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自主操作、体验感悟,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多种感官去探索新知,我设计了一个摆小棒等活动,让学生在摆的过程中体会余数的产生,以及余数的意义。
三、教学流程为了能好地落实教学目标,有效地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实践操作,自主探究”、“巩固新知,体验快乐”三个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谈话:同学们,我们学习过除法,除法表示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与除法打交道,除法就在我们身边。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除法的有关知识。
二、摆一摆,比较感知(一)摆一摆,回顾除法意义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1.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2.问:能把摆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6÷2=3(盘)问:这个算式什么意思?(沟通算式、文字、摆的过程之间的对应关系。
二年级数学除法竖式教程
![二年级数学除法竖式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d31ffad8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6e.png)
二年级数学除法竖式教程一、除法竖式的认识。
1. 除法竖式的各部分名称。
- 在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中,除法竖式有特定的格式。
例如:12÷3 = 4的竖式写法。
- 被除数写在除号里面,也就是“厂”字里面的数,这里12是被除数。
- 除数写在除号左边,这里3是除数。
- 商写在除号上面,这里4是商。
2. 意义理解。
- 以12÷3为例,它表示把12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
在竖式计算中,就是要找出12里面包含几个3。
二、简单除法竖式的计算步骤。
1. 以12÷3为例。
- 首先写好除法竖式的格式,把12写在“厂”字里面,3写在“厂”字左边。
- 想乘法口诀,因为3×4 = 12,所以商是4,把4写在除号上面与2对齐。
- 然后计算3×4 = 12,把12写在被除数12的下面,注意数位对齐。
- 最后做减法12 - 12=0,表示正好分完,没有剩余。
2. 再看18÷6的例子。
- 写好竖式,18在“厂”内,6在“厂”左。
- 想口诀,6×3 = 18,商是3,写在除号上面与8对齐。
- 计算6×3 = 18,写在18下面。
- 做减法18 - 18 = 0。
三、有余数的除法竖式。
1. 以13÷4为例。
- 写好竖式格式,13在“厂”内,4在“厂”左。
- 想口诀,4×3 = 12,商是3,写在除号上面与3对齐。
- 计算4×3 = 12,写在13下面。
- 做减法13 - 12 = 1,这个1就是余数。
余数要比除数小,这里1<4。
- 在竖式中,余数1要写在横线下面。
2. 再如20÷6的竖式计算。
- 写出竖式,20在“厂”内,6在“厂”左。
- 想口诀6×3 = 18,商3写在除号上与0对齐。
- 计算6×3 = 18写在20下面。
- 减法20 - 18 = 2,2是余数,2<6,把2写在横线下面。
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最新模板(通用10篇)
![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最新模板(通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c0f08419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5b.png)
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最新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最新模板(通用10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最新模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最新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知道各部分的名称,理解各部分表示的含义。
2.能够比较熟悉的笔算有余数的除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让学生逐步养成书写工整,计算仔细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写法,竖式各部分的含义,以及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的方法。
教学难点:有余数的除法竖式各部分的含义,以及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直尺。
教学设计:一、复习旧知用竖式计算,并说一说计算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20÷4 30÷6 24÷6 35÷7注意:(1)被除数、除数和商在竖式中的位置;(2)除法竖式中每一步的含义;(3)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必须规范。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课件出示教材第六页情境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野营时都做了些什么?在他们分工合作安排晚餐和搭帐篷的活动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结合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收集数学信息以及提出问题。
(1)如果每个人分4条鱼,那么22条鱼可以分给多少人?(2)我采了48个野果,平均分给我们小组的9个人,每人能得到几个?教师提议:我们就从第一个问题开始解决吧!三、你问我说,合作探究。
1.请同学把第一个问题完整的看一遍,思考题目意思和解题方法,并列出算式。
学生汇报情况预设。
题目意思和解题方法:就是要看22里面包含了多少个4?用除法解决。
列出算式:22÷42.请学生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常用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常用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f94987c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ee.png)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常用知识点1. 什么是除法?2. 除法中的基本概念: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
3. 怎样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4. 如果被除数比除数小,会发生什么?5. 余数是什么呢?有没有余数的除法?6. 除数的整除特性和举例说明。
7. 什么是除法的余数定理?8. 同余定理:怎样将算式转换成可运用的形式。
9. 除数和被除数的奇偶性质的关系和应用。
10. 如何进行长除法运算?1. 什么是除法?除法是数学中的基本运算之一,是指用一个数去除另一个数,求出商和余数的过程。
其中被除数为原数,商为原数和除数的商,余数为原数除以除数后剩下的数。
2. 除法中的基本概念: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
被除数:除数与商的乘积加上余数等于被除数。
除数:用来除被除数的数。
商:被除数除以除数得到的商。
余数:被除数除以除数得到的余数。
例如计算 8 ÷ 3 ,被除数是 8 ,除数是 3 ,商为 2 ,余数为 2 。
3. 怎样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简单的除法运算可以直接使用手算,将被除数按位从左到右逐步除去除数,得到商和余数。
也可以使用计算器等工具帮助进行。
例如计算 31 ÷ 5 ,被除数中最高位是 3 ,不足 5 ,向后取一位得到 31 ,除数为 5 ,商为 6 ,余数为 1 。
因此结果为 31 ÷5 =6 余 1 。
4. 如果被除数比除数小,会发生什么?如果被除数比除数小,那么商就会是 0 ,余数就会是被除数本身。
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整除特性来进行计算,也可以直接确定结果。
例如计算 3 ÷ 7 ,被除数 3 比除数 7 小,因此商为 0 ,余数为3 。
因此结果为 3 ÷ 7 = 0 余 3 。
5. 余数是什么呢?有没有余数的除法?余数是在除法运算中,被除数除以除数后,得到的余下的数。
有些除数可以整除被除数,如 6 可以整除 18 ,这种情况下余数为 0 ;而有些除数不可以整除被除数,如 5 不能够整除 18 ,这种情况下余数为 3 。
二年级除法讲解让小孩简单易懂
![二年级除法讲解让小孩简单易懂](https://img.taocdn.com/s3/m/af3e5baf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d5.png)
二年级除法讲解让小孩简单易懂二年级的除法有两种,一种是整除的除法12支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几支?讲解:看到平均分,就用除法。
分什么,什么就是总数,看问题,有“每”,就是求每份数。
根据总数÷份数=每份数12÷3=4(支)另一种有余数的除法,方法基本相同,只是在计算时,可以根据乘法口诀来判断是否有余数二年级除法讲解让小孩简单易懂 1二年级除法口诀怎样教孩子的,一定要教会孩子背乘法口诀。
乘法口诀已背会就可以算出除法的算式二年级除法口诀怎样教孩子的,一定要教会孩子背乘法口诀,乘法口诀已背会就可以算出除法的算式,因为除法和乘法是互相联系的,互相联通的,所以只有乘法口诀背会就能知道除法的口诀二年级除法讲解让小孩简单易懂 2除法表:1÷1=1 2÷2=1 3÷3=1 4÷4=1 5÷5=1 6÷6=17÷7=1 8÷8=1 9÷9=1 2÷1=2 4÷2=2 6÷3=2 8÷4=210÷5=2 12÷6=2 14÷7=2 16÷8=2 18÷9=2 3÷1=3 6÷2=3 9÷3=3 12÷4=3 15÷5=3 18÷6=3 21÷7=3 24÷8=3 27÷9=3 4÷1=4 8÷2=4 12÷3=4 16÷4=4 20÷5=4 24÷6=4 28÷7=4 32÷8=4 36÷9=4 5÷1=5 10÷2=5 15÷3=5 20÷4=5 25÷5=5 30÷6=5 35÷7=5 40÷8=5 45÷9=5 6÷1=6 12÷2=6 18÷3=6 24÷4=6 30÷5=6 36÷6=6 42÷7=6 48÷8=6 54÷9=6 7÷1=714÷2=7 21÷3=7 28÷4=7 35÷5=7 42÷6=7 49÷7=756÷8=7 63÷9=7 8÷1=8 16÷2=8 24÷3=8 32÷4=8 40÷5=8 48÷6=8 56÷7=8 64÷8=8 72÷9=8 9÷1=9 18÷2=9 27÷3=9 36÷4=9 45÷5=9 54÷6=9 63÷7=9 72÷8=9 81÷9=9 学习方法:二年级数学多位数除法儿歌。
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知识点总结+练习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知识点总结+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a75256ffd1f34693dbef3e17.png)
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知识点总结+练习题一、知识点回顾:有余数的除法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最大的余数小于除数1,最小的余数是1。
3、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1)先写除号“厂”(2)被除数写在除号里,除数写在除号的左侧。
(3)试商,商写在被除数上面,并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
(4)把商与除数的乘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相同数位要对齐。
(5)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如果没有剩余,就表示能除尽。
4、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可以分四步进行: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1)商:即试商,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且小于被除数,那么商就是几,写在被除数的个位的上面。
(2)乘:把除数和商相乘,将得数写在被除数下面。
(3)减: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所得的差写在横线的下面。
(4)比:将余数与除数比一比,余数必须必除数小。
解决问题(1)余数比除数小。
例:43÷7=( )…( ),余数可能是( )或者余数最大是( )(2)至少问题(进一法):商+1例:有27箱菠萝,王叔叔每次最多能运8箱。
至少要运多少次才能运完这些菠萝。
(3)最多问题(去尾法)例:小丽有10元钱,买3元一个的面包,最多能买几个?(4)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与按规律排列有关的问题。
例:第68页例6.(5)练习十五第8题第11题(特别讲,更要让学生弄懂,很可能会考)二、小试牛刀填一填。
1、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 )一定要比( )小。
2、★★★★★★★★★★★★★★★★★★★★★★★★★★★★(1)把这些★每8个8个的圈,圈()组,还剩()个。
(2)把这些★每6个6个的圈,圈()组,还剩()个。
3、( )里最大能填几?( )×7<36 8×( )<75 42>( )×654>( )×9 4×( )<31 39>( )×54、18朵花平均放在4个花瓶里,每个花瓶里放( )朵,还剩( )朵。
数学 二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知识点总结
![数学 二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ff4c187a21614791611285a.png)
有余数的除法——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姓名:班级:本单元知识点的重中之重:①余数要比除数小,不能等于或大于。
②余数最小是1,最大是除数减1.③被除数=余数和商的积+余数。
第一单元除法一、基本概念(回顾除法的基本知识)1、平均分的含义:每个人分得一样多,每份分得一样多。
只有平均分的时候才能用除法!2、除法的2种含义:①把一个数(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个数。
②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个数=份数。
3、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24÷4=6读作:24除以4等于64、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除号前面的数是被除数,如32÷8=4,32被8除,所以32是被除数,8是除数。
)5、会用乘法口诀求商,如27÷3=?,想三()二十七。
6、“求一个数(大数)是另一个数(小数)的几倍”也就是求“一个数(大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小数)”,用除法计算,用“大数÷小数=倍数”。
【如问18是6的几倍,就是问18里面有几个6,列式为18(大数)÷6(小数)=3.】7、分清使用乘法和除法的问题,当问题是求总数时,用乘法计算;当问题是求份数或每份个数,用除法计算。
8、在题目要求“请你提出问题,并解决”时,可以提:①加法的问题:求总数,“谁和谁一共是多少?”。
②减法的问题:进行比较。
“谁比谁多多少?;“谁比谁少多少?”。
③除法的问题:把物品平均分给……一定强调是平均分!也可提有倍数关系的问题,“谁是谁的几倍?”,“是”字前写较大数,“是”字后写较小数。
9、算式的意义:45÷9=5表示把(45)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5).或者把(45)每(9)份为一组,可以分成(5)组。
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知识点总结及练习题 人教版 无答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知识点总结及练习题 人教版 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97d1a527284b73f3425092.png)
一、知识点回顾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最大的余数小于除数1,最小的余数是1。
3、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1)先写除号“厂”(2)被除数写在除号里,除数写在除号的左侧。
(3)试商,商写在被除数上面,并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
(4)把商与除数的乘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相同数位要对齐。
(5)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如果没有剩余,就表示能除尽。
4、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可以分四步进行: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1)商:即试商,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且小于被除数,那么商就是几,写在被除数的个位的上面。
(2)乘:把除数和商相乘,将得数写在被除数下面。
(3)减: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所得的差写在横线的下面。
(4)比:将余数与除数比一比,余数必须必除数小。
二、解决问题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简单的有余数的除法的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余数。
1.租船问题: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租船问题时,商加1才是最后的结果。
2.周期问题:在实际生活中,有一些事物按照一定的规律循环出现,这样的问题,称为周期问题。
解决周期问题时,可以根据题中循环出现的规律列出除法算式,求出余数,再根据余数得出所求问题的答案。
在有余除法中,要记住:(1)余数<除数;(2)被除数=商×除数+余数三、有余数的除法练习题一、填空1、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2、20以内能被3整除的数有:3、6、()、()、()、()二、文字题1、一个数除以5商是9余数是2,这个数是多少?2、把77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多少?还余多少?3、从58里面减去3与8的积,得到的差再被4除,商是多少?余多少?三、直接写出得数。
7×8=34÷7=74÷9=48÷6=23÷3=17÷6=58÷6=39÷6=54÷9=19÷2=24÷5=63÷7=82÷9=77÷8=54÷9=36÷7=四、填空。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ab01c942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a6.png)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第一章————除法1、用乘法口诀做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2、应用题中,除数和余数的单位不一样;商的单位是问题的单位,余数的单位和被除数的单位相同;3、解决生活问题,如提的问题是“至少需要几条船?”,用进一法(用商加1)”,乘船、坐车、坐板凳等,读懂题目再作答。
第二章————方向与位置(认识方向)1、地图上的方向口诀: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辨认方向时要画方向标。
2、“小猫在小狗的()方,()在小狗的东面”,是以小狗家为中心点,画出方位坐标,确定方向;“小猪在小马的()方”,“小马的()方是小猪”,是以小马家为中心点,画出方位坐标,确定方向。
3、太阳早上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指南针一头指着(),一头指着()。
小明早上面向太阳时,他的前面是(),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4、当吹东南风时,红旗往()飘;吹西北风时,红旗往()飘。
第三章————生活中的大数(认识10000以内的数)1、计数器上从右边数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第四位是()位,千位的左边是()位,右边是()位。
2、一个四位数最高位是()位,它的千位是5,个位是2,其他的数位是0,它是()。
3、在8536中,8在()位上,表示()。
5在()位上,表示()。
3在()位上,表示()。
6在()位上,表示()。
4、由三个千,五个一组成的数是(),由9个一,两个百和一个千组成的数是()。
5、读数时,要从高读起,中间有一个或两个0,都只读一个0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写数,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写数时,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顺序表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没有数,就写“0”占位。
6、10个十是(),10个一百是(),10个一千是(),100个一百是()。
10000里面有()个百,1000里面有()个十。
7、最大的三位数是(),最小的三位数是()。
最大的四位数是(),最小的四位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