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和灭火基础知识点汇总
《燃烧和灭火》知识点
《燃烧和灭火》必记知识点知识点一:1.燃烧是指_可燃物_与_氧气__发生的一种__发光__、__放热__的剧烈的__氧化__反应。
2.实验7-1的实验报告:(1)__可燃物__(2)__氧气(或空气)__(3)__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__。
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难点点拨:1.燃烧的三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缺一不可,否则燃烧就不能发生。
2.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改变的。
3.通常所说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广义的燃烧是指任何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也就是说,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例如:镁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镁也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
知识点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灭火的原理: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我们只要破坏其中的__一个条件__,就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2.灭火的措施和方法有__清除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__、__隔绝氧气(或空气)__、__降温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__。
(三者任选其一即可,也可以多种灭火方法同时进行)3.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_Na2CO3+2HCl===2NaCl+H2O+CO2↑__。
难点点拨:1.着火点是可燃物的固有属性,通常不会发生改变,对于灭火方法中的降温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千万不要错误理解为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2.发生火灾时随时可能停电,因此从高层楼房逃生时千万不能乘坐电梯。
知识点三:1.爆炸:__可燃物__在__有限的空间__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__体积__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2.爆炸极限(体积分数):可燃性气体等在空气中遇到火源能发生爆炸的__含量范围__。
3.可燃物与氧气的__接触面积__越大,燃烧就越剧烈。
在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和煤矿的矿井内,都标有__严禁烟火__,在这些地方要注意经常__通风__。
难点点拨: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燃烧和火灾基本知识 燃烧基础知识及常见易错题全考点
燃烧和火灾基本知识燃烧基础知识及常见易错题全考点1 .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烟气的现象。
2 .燃烧是一种十分复杂的氧化还原化学反应,能燃烧的物质一定能够被氧化,而能被氧化的物质不一定都能够燃烧。
物质是否发生了燃烧反应,可根据〃化学反应、放出热量、发出光亮〃这三个特征来判断。
3 .燃烧的必要条件,即可燃物(密度、比表面积、厚度)、助燃物(不一定是氧气,如:氯、氟、氯酸钾。
也有少数可燃物如:低氮硝化纤维、硝酸纤维的赛璐珞等含氧物质)和引火源(使物质开始燃烧的外部热源(能源)。
引火源温度越高,越容易点燃可燃物质。
生产生活实践中引火源通常有明火、高温物体、化学热能、电热能、机械热能、生物能、光能和核能),链式反应(有焰燃烧都存在着链式反应)。
4 .燃烧的充分条件是:一定数量或浓度的可燃物,一定含量的助燃物,一定能量的引火源(汽油燃烧晶氐含氧量14.4%,乙焕3.7%β无论哪种形式的引火源,都必须达到一定的能量,即要有一定的温度和足够的热量。
汽油燃烧所需的最小引燃能量0.2mJ乙醛(5.1%)0.19mJ),相互作用。
5 .燃烧分为着火和爆炸两种类型。
可燃物着火一般有引燃和自燃两种方式。
6 .外部引火源(如明火、电火花、电热器具等)作用于可燃物的某个局部范围,使该局部受到强烈加热而开始燃烧的现象,称为引燃(又称点燃)。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物质在外部引火源作用下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
物质的燃点越低,越容易着火,火灾危险性也就越大。
7 .可燃物在没有外部火源的作用时,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燃烧,称为自燃。
一是自热自燃,例如煤堆、油脂类、赛璐珞、黄磷等物质。
二是受热自燃,例如油锅加热、沥青熬制。
受热介质达到一定温度而着火,就属于受热自燃。
在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
可燃物的自燃点越低,发生火灾的危险性就越大。
燃烧与灭火知识点
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梳理一、燃烧和灭火1、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2、灭火的原理:(只要一个即可)(1)消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4、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二、燃料和能量1、三大化石燃料: 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NO2(引起酸雨)、CO、烟尘等温室气体(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甲烷),是较清洁的能源。
2、两种绿色能源:沼气、乙醇(1)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甲烷的化学式: CH4 (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H4+2O2=CO2+2H2O (发出蓝色火焰)(2)乙醇 (俗称:酒精, 化学式:C2H5OH)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2H5OH+ 3O2=2CO2+3H2O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乙醇汽油优点:(1)节约石油资源(2)减少汽车尾气(3)促进农业发展(4)乙醇可以再生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放热反应:如所有的燃烧(2)吸热反应:如C+CO2=2CO三、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1、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是什么?(1)燃烧是要有足够多的空气;(2)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2、酸雨的危害:(1)腐蚀建筑物(2)影响水生物、动植物生长(3)污染江河湖泊(4)影响农作物和森林的生长等。
中考化学考点分析燃烧与灭火
中考化学考点分析燃烧与灭火
一、基本考点考点1.燃烧(1)定义: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必须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③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3)注意:我们所见到的燃烧一般都是可燃物在空气或氧气中的燃烧,事实上,燃烧还可以在其他一些气体环境中进行。
例如镁可以在氮气和二氧化碳中燃烧,钠在氯气中燃烧,因此,凡是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都叫燃烧。
考点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若破坏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就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由燃烧的条件可推论灭火的原理:①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②使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2)以下几种灭火的方法都是利用了上述原理:①将未燃烧的可燃物搬离火灾现场,就是清除可燃物;②用沙土灭火,就是使可燃物隔绝空气;③用水灭火,就是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3 )常用灭火器有: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应根据不同的火灾,采用不同的灭火器。
第 1 页共 1 页。
燃烧与灭火的知识点
燃烧与灭火的知识点一、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二、燃烧的条件(烧不坏的手帕、水火相容)1、可燃物2、与氧气(或空气)接触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达到着火点)三、探究燃烧条件装置的改进优点:(防止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扩散到空气中,危害人体健康)三、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放热反应:1、燃烧2、金属和酸的反应例如Zn+H2S04=ZnS04+H2t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H2O=Ca(OH)24、稀释浓硫酸、NaOH固体加水溶解吸热反应(分解反应)高温一般条件为加热或高温CO2+C=2C0NHNθ3溶于水4趣味练习,巩固新知一、灭火大比拼二、《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的“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
用燃烧的三要素回答以下问题。
(1)周瑜使用“火箭”射向曹军的连环木船上,“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2)起火后曹军的部分战船逃脱,这些战船没有被烧的原因(3)孔明借来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军,还为燃烧提供了使火势更旺。
四、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爆炸极限:可燃性气体等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含量时,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
这个能发生爆炸的含量范围,叫做爆炸极限。
(验纯)燃烧(剧烈氧化)、爆炸、缓慢氧化、自燃五、能源三大化石燃料:煤(工业的粮食)、石油(工业的血液)、天然气(清洁能源)一、煤的综合利用措施煤的气化:煤在高温下与水蒸汽的反应,产物为水煤气C+H2O=CO+H2煤的干储:是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强热,使组成煤的物质发生分解固体:焦炭一一冶金工业重要原料液体:煤焦油---- 化工原料气体:煤气一一燃料氢气(也)甲烷(CH1)一氧化碳(CO)其他气体煤的液化:是将固体煤炭通过化学加工过程,使其转化为液体燃料、化工原料和产品的先进洁净煤技术。
中考化学知识点:燃烧和灭火
【导语】备考是⼀种经历,也是⼀种体验。
每天进步⼀点点,基础扎实⼀点点,通过考试就会更容易⼀点点。
为您提供中考化学知识点:燃烧和灭⽕,平时巩固所学知识并灵活运⽤,考试时会更得⼼应⼿,快来看看吧! 燃烧和灭⽕ ⼀、燃烧 1、概念:可燃物与空⽓中氧⽓发⽣的⼀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条件:(1)可燃物(2)氧⽓(或空⽓)(3)温度达到着⽕点(三者缺⼀不可,否则不能燃烧) 4、泡沫灭⽕器的反应原理,利⽤碳酸钠与浓盐酸迅速反应产⽣⼤量的⼆氧化碳来灭⽕ 化学反应⽅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 ⼆、爆炸(考点⼆)概念发⽣条件防范措施燃烧可燃物与氧⽓发⽣的⼀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可燃物;与空⽓或氧⽓接触;温度达到着⽕点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与空⽓隔离;降低温度⾄着⽕点以下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发⽣急剧燃烧,短时间内积聚⼤量的热,使⽓体体积迅速膨胀⽽引起爆炸剧烈燃烧;有限空间严禁烟⽕缓慢氧化反应进⾏得很慢,甚⾄不易察觉的氧化反应与空⽓或氧接触 ①可能是化学变化(⽕药爆炸)也可能是物理变化(车胎爆炸) ②化学变化的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速燃烧,放出的热使⽓体的体积迅速膨胀 ③可燃性⽓体(氢⽓、⼀氧化碳、甲烷)或粉尘(⾯粉、煤粉)与空⽓或氧⽓混合,遇到明⽕可能会发⽣爆炸;可燃性⽓体在点燃或加热前都要检验纯度,以防⽌发⽣爆炸的危险 ④油库、⾯粉加⼯⼚门⼝贴有“严禁烟⽕”的标志:空⽓中常混有可燃性⽓体或粉尘,接触到明⽕,就有发⽣爆炸的危险 ⑤可燃物与氧⽓的接触⾯积越⼤,燃烧越剧烈 常见灭⽕的⽅法(考点三) ①油锅着⽕,⽤锅盖盖灭 ②电器着⽕,先应切断电源 ③煤⽓泄漏,先应关闭阀门,再轻轻打开门窗,切忌产⽣⽕花 ④酒精在桌⾯上燃烧,⽤湿抹布扑盖 ⑤扑灭森林⽕灾,将⼤⽕蔓延前的⼀⽚树⽊砍掉 其它:A、⽣煤炉⽕时,需先引燃纸和⽊材,因为纸和⽊材的着⽕点⽐煤低,容易点燃 B、室内起⽕,如果打开门窗,会增加空⽓的流通,增加氧⽓的浓度,反应剧烈,燃烧更旺 C、⽤扇⼦扇煤炉⽕,虽然降低了温度,但没有降⾄着⽕点以下,反⽽增加了空⽓的流通,所以越扇越旺。
《燃烧和灭火》知识总结
课题1 燃烧和灭火一、燃烧的条件[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1.①红磷不燃烧②铜片上的白磷燃烧③水中白磷不燃烧2.白磷燃烧①热水不能达到红磷的着火点,说明燃烧时要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②热水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且白磷又与空气接触,所以白磷燃烧。
③虽然温度能够达到着火点,但缺少氧气,故不能燃烧。
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①温度达到着火点;②与氧气接触。
1.燃烧的定义通常的燃烧是指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注:但并不是所有的燃烧都有氧气参加,如氢气可以在氯气中燃烧,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等等。
)2.燃烧的条件一般的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缺一不可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做着火点)。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实验探究]灭火的原理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而灭火只要消除其中的一个条件就可以了。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火场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1.灭火的原理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其中的一个条件就可以了):(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火场隔离。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2.灭火的方法(1)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2)降低周围的温度。
联想发散几种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①泡沫灭火器:灭火时喷出大量二氧化碳和泡沫粘附在可燃物上,达到隔绝空气的目的。
用来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火灾。
②干粉灭火器:用压缩二氧化碳吹出干粉(主要含碳酸氢钠)来灭火。
除扑灭一般可燃物外,还可扑灭油、气引起的火灾。
③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将二氧化碳压缩在小钢瓶中,有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
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的失火。
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急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可燃性气体或粉尘跟氧气(或空气)混合,由于可燃物与氧气接触的表面积很大,遇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燃烧与灭火》 知识清单
《燃烧与灭火》知识清单一、燃烧的定义和条件1、燃烧的定义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的条件(1)可燃物能燃烧的物质,如木材、纸张、汽油等。
(2)氧气(或空气)燃烧需要助燃物,通常是氧气。
但有些物质在其他气体环境中也能燃烧,比如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每种可燃物都有其特定的着火点,这是物质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一般不会改变。
例如,白磷的着火点约为40℃,红磷的着火点约为 240℃。
二、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1、完全燃烧当氧气充足时,可燃物完全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例如,碳在充足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C + O₂点燃 CO₂。
2、不完全燃烧当氧气不充足时,可燃物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碳黑等物质,同时释放出的能量也较少。
比如,碳在氧气不充足时燃烧生成一氧化碳:2C + O₂点燃 2CO 。
不完全燃烧不仅浪费能源,还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环境。
三、燃烧的类型1、闪燃闪燃是指可燃性液体挥发出来的蒸气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的浓度或者可燃性固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后,遇明火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
2、着火着火是指可燃物在与空气共存的条件下,当达到某一温度时,与引火源接触即能引起燃烧,并在引火源离开后仍能持续燃烧的现象。
3、自燃自燃是指可燃物在没有外部火源的作用下,靠自身发热或内部积热引发的自行燃烧现象。
根据热源的不同,自燃分为受热自燃和自热自燃两种。
四、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灭火的原理灭火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使燃烧反应停止。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例如,森林火灾发生时,设置隔离带,将未燃烧的树木与火源隔离开来。
(2)隔绝氧气(或空气)如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就是利用锅盖隔绝空气。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用水灭火,水蒸发吸热,能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2、灭火的方法(1)冷却灭火法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物上,使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终止燃烧。
九年级化学第7单元知识点
第7单元燃烧及其利用一、燃烧和灭火1、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2、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1)消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常用灭火器:A,泡沫灭火器:喷射二氧化碳和泡沫(含水),通过降温和隔绝空气灭火。
可扑灭木材,棉布等,不可扑救电线电器起火,不可扑救遇水发生燃烧爆炸的物质(如:钠,钾,电石等)B,二氧化碳灭火器:喷射二氧化碳,通过降温和隔绝空气灭火。
扑救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
C,干粉灭火器:喷射二氧化碳和干粉(主要成分碳酸氢钠:NaHCO3),通过降温和隔绝空气灭火。
扑救电线电器着火,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火灾。
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或氧气(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4、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化学性爆炸,发生化学反应且有新物质生成)物理性爆炸,如:高压锅爆炸,锅炉爆炸,轮胎爆炸,氢弹原子弹爆炸二、燃料和能量1、三大化石燃料: 煤、石油、天然气(均为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还含少量N,S,O等元素);隔空气加热分解得产品:焦炭,煤焦油,焦炉煤气(混合气体:H2、CH4、少量CO等)等。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和NO2(引起酸雨)、CO、烟尘等(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还含有少量N,S,O元素);根据沸点不同分馏得不同产品:煤油,柴油,汽油,液化石油气(混合气体:丙烷,丁烷,丙烯,丁烯等),溶剂油,润滑油,石蜡,沥青等。
汽车尾气中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注意:煤分解是化学变化,石油分馏是物理变化,煤和石油的产品都是混合物。
燃烧和灭火
燃烧和灭火【知识要点】一、燃烧的条件1.概念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是我们经常接触到的一种化学变化。
说明:燃烧的共同特征——发光、发热。
反应的实质——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实验】如图所示,在烧杯中放入一定量的热水,在烧杯上放一块薄铜片,在铜片的两端分别放一小粒白磷和一小堆红磷,在烧杯中A处也放一小粒白磷,过一会儿后只有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起来而烧杯中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
通过以上实验可以说明,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白磷在水中燃烧(1)有可燃物;(2)与充足的氧气(或空气)接触;(3)温度达到物质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燃烧必须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才能进行,若缺少任何一个条件燃烧就不能进行。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灭火的原理是由燃烧的条件决定的,即破坏燃烧的条件之一,就可以灭火。
可见,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同一问题,两者不是相互割裂的。
原理一: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它物品隔离。
原理二:将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隔绝。
原理三:将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例如:实验室熄灭酒精灯时,是用灯帽盖灭,原理是为了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又如:柴垛失火,人们一般都是用水去扑灭,原理是降低柴垛周围的温度,使之低于柴垛的着火点;也可以迅速的转移走未烧着的柴禾,原理是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常见的灭火器简介灭火器一般是指装有灭火剂的消防器材。
常用的灭火剂为二氧化碳或能产生二氧化碳的物质。
因为二氧化碳一般情况下本身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又比空气重,能够覆盖在燃着的物体表面,从而隔绝空气,使火熄灭。
(1)泡沫灭火器灭火器内分别装有硫酸铝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使用时将灭火器倒置,两种溶液混合发生下列化学反应。
Al2(SO4)3+6NaHCO3=2Al(OH)3↓+3Na2SO4+6CO2↑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带着泡沫喷到燃烧物表面,达到灭火的目的。
燃烧与灭火知识点
燃烧与灭火知识点
燃烧与灭火是火灾防控中的重要内容,以下是一些燃烧与灭火的知识点:
1. 燃烧的条件:
- 氧气:燃烧需要氧气的存在。
- 燃料:燃烧需要可燃物质,如木材、煤炭、油料等。
- 点火温度: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质的点火温度。
2. 灭火方法:
- 绝缘法:切断可燃物与火源的接触,如移动可燃物、切断
电源等。
- 隔离法:利用隔热材料隔离可燃物与火源,阻止火势蔓延。
- 降温法:利用水、灭火器等降低火源的温度。
- 抑制法:利用灭火剂扑灭火源,如灭火器、泡沫剂等。
3. 灭火器材:
- 灭火器:常见的有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
火器等。
- 消防栓:连接水源,可供消防员使用灭火水。
- 消防毯:用于扑灭物体上的火源,常用于灭火器灭火不便
的地方。
4. 火灾自救知识:
- 人员疏散:火灾发生时,首先应按疏散示意图选择合理的
逃生路线。
- 进行低姿势逃生:烟气上升,低姿势逃生可以减少吸入有
毒烟气的机会。
- 空气通道:若门已被烟封,可用湿毛巾堵住门缝,打开窗
户进行呼救并等待救援。
5. 火灾的防控措施:
- 定期检查电线电器:避免因电线短路、老化引发火灾。
- 不乱扔烟蒂:烟蒂易引发火灾,需注意熄灭后再处理。
- 小心用火:使用明火时需注意安全,离开时务必熄灭。
- 定期检查气体设备:避免发生气体泄漏引发火灾。
- 安装火灾报警器:及时发现火灾迹象,提前采取防控措施。
【初中化学】中考化学复习考点分析 燃烧与灭火
【初中化学】中考化学复习考点分析燃烧与灭火【初中化学】中考化学复习考点分析燃烧与灭火一、基本测试场地考点1.燃烧(1)定义:可燃物和氧气之间的发光和放热的剧烈氧化反应。
(2)燃烧条件:① 可燃物;② 必须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③ 温度应达到点火点。
(3)注:我们看到的燃烧通常是可燃物在空气或氧气中的燃烧。
事实上,燃烧也可以在其他气体环境中进行。
例如,镁可以在氮气和二氧化碳中燃烧,钠可以在氯气中燃烧。
因此,所有发出光和热的剧烈氧化反应都被称为燃烧。
考点2.灭火的原理和(1)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如果其中任何一个被破坏,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灭火原理可从燃烧条件推断:① 清除可燃物或将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② 将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隔离;③ 将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燃点以下。
(2)以下灭火方法使用上述原理:① 从火灾现场清除未燃烧的可燃物初中地理,是清除可燃物;② 用沙子灭火就是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离;③ 用水灭火就是将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燃点以下。
(3)常用的灭火器有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和二氧化碳灭火器。
应根据不同的火灾使用不同的灭火器。
考点3.爆炸及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1)爆炸:如果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迅速燃烧,会在短时间内积累大量热量,导致气体体积迅速膨胀并引发爆炸。
(2)易燃易爆安全知识:一般来说,可燃物是指易燃气体和液体、自然燃烧或着火时容易燃烧的固体,以及一些可能导致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
爆炸物是指受热或受到冲击时容易爆炸的物质。
易燃易爆物品遇明火、高温或撞击时极易燃烧或爆炸。
因此,在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运输、使用和储存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不得非法经营。
(3)与燃烧和爆炸相关的一些图标如图7-16-3所示:二、与综合考点试验场4。
燃烧、缓慢氧化、自燃与爆炸的关系(扩大试验场地)(1)燃烧和缓慢氧化的相同点是:①都是氧化反应;②都放出热量;不同点是:①燃烧剧烈,缓慢氧化不剧烈,②燃烧发光,缓慢氧化不发光。
燃烧及灭火知识点总结
燃烧及灭火知识点总结燃烧是一种氧化还原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明显的放热现象。
在正常的燃烧过程中,三个要素是必不可少的,即氧气、燃料和足够的热量。
如果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燃烧就无法进行。
在火灾爆发时,及时且有效地灭火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燃烧的基本原理、火灾的危害和防范、以及灭火器材的种类和使用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燃烧的基本原理燃烧是一种自然现象,是燃料与氧气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通常情况下,燃烧是放热反应,因为燃料和氧气之间的结合会释放能量。
燃烧反应要素包括燃料、氧气和足够的热量。
燃料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它会在一定温度下释放出可燃气体,与周围的氧气发生反应。
燃烧过程会产生火焰、烟雾和热量,火焰是燃烧反应在气态燃料周围的可见标志。
二、火灾的危害和防范火灾是一种常见的灾害,它会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危害。
火灾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人员的伤害:火灾会导致人员窒息、烧伤、中毒和其他严重伤害,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2. 对财产的损害:火灾会导致建筑、设备和物品的损毁,给公司和家庭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
3. 对环境的破坏:火灾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和有害气体,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
为了防范火灾,人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1.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公众对火灾防范的意识,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2. 使用安全设备:安装火灾报警器、灭火器和消防设备,提高火灾发生时的应急处理能力。
3. 加强管理措施:加强场所管理,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避免火灾发生。
三、灭火器材的种类和使用方法灭火器是一种用于扑灭初期火灾的设备,它可以有效地控制火势,阻止火灾的扩散。
根据灭火器的灭火剂种类和使用场所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水基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
下面将对几种常见的灭火器进行介绍和使用方法的总结。
1. 水基灭火器:水基灭火器适用于可燃物品着火,如纸张、布料等。
使用时,应先将灭火器拔下销,拔开保险销,用正确的站位和手持姿势将水流对准火焰根部进行扑灭。
燃烧与灭火基础知识
助燃物(氧化剂): 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
质,即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 反应的物质 氧化剂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通 常是指空气中的氧气。
点火源: 指供给可燃物与助燃物发生燃烧反
应的能量来源。 一般分直接火源和间接火源两大类 有:明火焰、炽热体(电热丝、金
属熔珠)、火 星(可燃物微 粒)、电火花 化学反应热和生物热、光辐射
n 自燃现象在自然界并不少见,新疆、内蒙的有些地 下煤矿自燃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有些含琉、磷成 分高的煤炭遇水常常发生氧化反应释放热量,如果 煤层堆积过厚积热不散,就容易发生自燃火灾。辽 宁省辽西地区使用的内蒙平庄煤矿的褐煤,就时常 发生这种情况,
n 粉尘自燃也应引起我们的注意,例如锯末、煤粉、焦粉、碳黑、镁粉、 铝粉在合适的条件下也可能自燃,保存这些产品的仓库、堆场、站台、 码头要准备相应的应对措施。
常识: 烟头表面温度200-300℃, 中心温度可达700-800℃以上
有焰燃烧还需第四个必要
条件: 链式反应
燃烧的充分条件
1、一定的可燃物浓度 2、一定的氧气浓度(含量)(15%
以下难进行) 3、一定的点火能量 4、不受抑制的链式反应(自由基反
应一个接一个)
燃烧的类型
着火、闪燃 、自燃 、爆炸
n 二是要严格控制火源火种。首先要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 火规范》、《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等相关的消防技 术规范和标准,从严确定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与生产、使用、 储存易燃、可燃气体或蒸气场所的防火间距,防止留下先天 性隐患;其次要认真搞好设备管道的防静电接地。凡用于传 输、储存易燃、可燃气体或蒸气的设备和管道,都应保证接 地良好。管道接口、法兰等要进行跨接。真空泵、循环泵等 设备的进口和出口以及管道的始端和末端等在必要时应单独 接地。设备、容器进液应采用液下方式,防止因喷溅式进液 产生的静电得不到有效导除;第三要严禁使用非防爆电器。 在散发易燃、易爆气体或蒸气的场所,不应使用非防爆型的 电气开关、照明、电机等一切可能成为点火能量的电器设施。 要严格按照《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的要 求,从严、从优选用符合要求的电器设施,防止留下电器火 灾的隐患;第四要严格控制流动火种。在划定的禁火区域内, 要严格禁止一切流动的火种。一切车辆在进入禁火区前,必 须在排气口加装阻火罩。一切人员在进入禁火区域后均不得 吸烟。在特别危险的地带不得穿着化纤服装和带铁钉的鞋, 不得使用手机、BP机等。在部分核心部位或已发生易燃、可 燃气体或蒸气泄漏的场所,严禁使用非防爆工具进行检修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燃烧和灭火基础知识掌握
一、燃烧和灭火
1、燃烧: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与缓慢氧化共同点是:都是氧化反应、都放出热量;不同点是:剧烈程度不同;
2、广义的燃烧指的是伴有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不一定需要氧气;如:
①H2在Cl2中的燃烧,化学方程式:H2 + Cl2点燃
2HCl
②Mg在CO2中的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化学方程式:2Mg + CO2 点燃
2MgO + C
3、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充足的氧气;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400ml热水,在烧杯上盖一片铜片,铜片上放一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观察现象:①②
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吹入少量空气,观察现象: 。
上述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由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还需要条件,由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空气后燃烧的事实,再次说明燃烧需要条件。
综合上述讨论,可行出燃烧需要的条件为①②③
4、灭火的原理:破坏燃烧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灭火的方法: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如森林着火,开辟隔离带等;
②隔绝O2,如油锅着火,盖锅盖等;③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如油锅着火,放青菜;水灭火等;
5、泡沫灭火器:木材、纸制品等一般火灾;
干粉灭火器:油、气等火灾;
CO2灭火器:精密仪器、图书馆等火灾;
泡沫灭火器中,得用浓盐酸和碳酸钠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 +2HCl==2NaCl + CO2↑+ H2O
利用浓盐酸可以加快此反应的原因为: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二、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有: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
(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爆炸越危险。
2、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可燃性粉尘(如:、、、)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家用煤气一旦泄露,千万不要开动电器开关,以免发生爆炸。
爆炸可能是物理变化,如水蒸汽引起的爆炸、汽车轮胎爆炸。
三、燃料和能量
1、三大化石燃料: 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还含有氧、氢、氮、硫元素及其他无机物,是混合物;;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NO2(引起酸雨)、CO、烟尘等
煤的深加工:隔绝空气加强热,分解成焦炭、煤焦油、煤气等,是化学变化。
(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元素和氢元素,是混合物;
石油的加工:根据各物质沸点不同,加热分离成汽油、柴油、沥青等,是物理变化;
汽车尾气中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3)天然气:主要成份是CH4;海底的甲烷水合物叫“可燃冰”;是较清洁的能源。
甲烷的化学式: CH4(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可燃性CH4+2O2CO2+2H2O (发出蓝色火焰)
怎样检验甲烷的燃烧后的生成物:点燃甲烷,用干燥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雾,说明生成了水。
把烧杯倒转过来,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
了二氧化碳。
城市改用压缩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作燃料,可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四、化学反应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举例说明化学反应中放出了能量:
①②
五、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1、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1)燃烧是要有足够多的空气;(2)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2、酸雨的危害:
(1)、腐蚀建筑物(2)、影响水生物、动植物生长(3)、污染江河湖泊
(4)、影响农作物和森林的生长等。
3、采取怎样的防止和保护措施,防止酸雨的形成?
(1)减少煤中的含硫量,对煤炭中的硫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2)工厂排出的废气要处理;(3)、开发新能源;(4)、加强环境监测。
……
4、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造成对空气的污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燃料中的一些杂质如硫等燃烧时,产生SO2等;(2)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CO;(3)末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碳粒,尘粒等排队放到空气中;
5、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NO,末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可采取哪些措施?
(1)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2)使用无铅汽油,禁止含铅物质的排放;(3)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以使汽油能充分燃料;4)使用压缩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5)开发新能源等。
6、乙醇(俗称:酒精, 化学式:C2H5OH);
乙醇的制取:高梁、玉米薯、类经过发酵,蒸馏可得乙醇俗名酒精。
是一种清洁能源。
化学性质: 可燃性C2H5OH+ 3O22CO2+3H2O
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
乙醇汽油:优点(1)节约石油资源(2)减少汽车尾气(3)促进农业发展(4)乙醇可以再生
7、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但上于氢气的制取成本高和贮存困难,作为燃料暂时还不能广泛使用。
目前,对氢能源的开发已取得了很大进展,随着科技的发展,氢气终将会成为主要能源之一,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优点:(1)燃烧效率高;(2)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3)资源丰富。
8、新能源
(1)种类:如氢能.风能.核能.太阳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
地球上的所有能源,可以认为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太阳能。
(2)开发新能源的作用:解决化石能源枯竭,减少环境污染。
谢谢大家下载,本文档下载后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编辑修改.再次谢谢大家下载.翱翔在知识的海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