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

1.本梁板结构系统布置的优缺点评述

在肋形楼盖结构中,结构布置包括柱网、承重墙、梁格和板的布置,需注意的问题如下:1)承重墙、柱网和梁格布置应满足建筑使用要求

柱网尺寸宜尽可能大,内柱在满足结构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少设。

2)结构布置要合理、经济

(1)由于墙柱间距和柱网尺寸决定着主梁和次梁的宽度,因此,它们的间距不宜过大,根据设计经验,主梁的宽度一般为5m~8m,次梁为4m~6m。

(2)梁格布置力求规整,梁尽可能连续贯通,板厚和梁的截面尺寸尽可能统一。在较大孔洞的四周、非轻质隔墙下和较重的设备下应设置梁,以避免楼板直接承受集中荷载。(3)由于板的混凝土用量占整个楼盖的50%~70%,因此,应使板厚尽可能接近构造要求的最小板厚。根据设计经验及经济效果,双向板的跨度(短向跨度)为5m左右。

(4)为增强横向刚度,主梁一般沿房屋横向布置,并与柱构成平面内框架,这样可使整个结构具有较大的侧向刚度。内框架与纵向的次梁形成空间结构,因此房屋整体刚度较好。当横向柱距大于纵向柱距较多时,也可沿纵向布置主梁。因为主梁承受的荷载较大,减少其跨度既可减少内力,又可增加房屋净高。

3)单向板和双向板肋形结构的区别

若板的两个方向跨度比l2/l1≤2时,按双向板肋形结构设计;若l2/l1>2,则按单向板肋形结构设计。

2. 板厚及梁系截面尺寸的确定

1)板的厚度

有相关设计资料可以得出,本设计是多跨连续板。

板厚:h≥l0/50=112mm。h取h=120mm

2)次梁的截面尺寸

h=(1/18~1/12)l=(1/18~1/12)×5700,按建筑模数h=450mm

B=(1/3~1/2)h=(1/3~1/2)×450,按建筑模数b=200mm

3)主梁的截面尺寸

h=(1/14~1/8)l=(1/14~1/8)×7200,按建筑模数h=720mm B=(1/3~1/2)h=(1/3~1/2)×720,按建筑模数b=300mm 3.绘制平面布置及区格划分、标注图(如图1.图2.)

图1.双向板肋梁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及区格板划分图B

D

D B

D

A

A

B D

4.双向板设计 (1)板的荷载计算 ○

1活载 取活载的分项系数为1.4,则 q=1.4×4.0=5.6KN/m 2 ○

2恒载 取恒载的分项系数为1.2,则

面层 20mm 厚水泥砂浆面层 0.02×20=0.4KN/m 2 板 80mm 厚现浇板自重 0.08×25=2.0KN/m 2 板底抹灰 15mm 厚板底抹灰 0.015×17=0.255KN/m 2 小计 4.386KN/m 2 所以:g+q=5.6+3.186=9.986KN/m 2

g+q/2=3.186+5.6/2=7.186KN/m 2 q/2=5.6/2=2.8KN/m 2

(2)板的计算跨度l 0的计算

(1)内跨:l0=lc ,lc 为轴线间距;

(2)边跨:l0=ln+b ,ln 为板的净跨,b 为梁宽。 (3)弯矩计算

跨中最大正弯矩发生在活载为棋盘式布置时,它可以简化为,当内支座固支时g+q/2作用

图2.区格板标注图

下的跨中弯矩与内支座铰支时±q 作用下的跨中弯矩值两者之和。支座负弯矩可以近似按活荷载满布时求得,即为内支座固定时g+q 作用下的支座弯矩。在上述各种情况中,周边梁对板的作用视为铰支座,如图3..所示。

计算弯矩时考虑泊桑比的影响,取1/6或0.2,在计算中取0.2。 A 区格板:

l 01/l 02=5.7/7.2=0.8查表,并按

⎩⎨

⎧+=+1

22211m m m m m m γγ=γγ计算板的跨中正弯矩;板的支座负弯矩按g+q 作用计算。

m 1=(0.0271+0.2×0.0144)×7.186×5.72+(0.0561+0.2×0.0334)×2.8×5.72 =12.7KN ·m/ m

m 2=(0.0144+0.2×0.0271)×7.186×5.72+(0.0561+0.2×0.0334)×2.8×5.72 =8.7KN ·m/ m

m 1'=m 1"=-0.0664×9.986×5.72=-21.6KN ·m/m m 2'=m 2"=-0.0559×9.986×5.72=-18.2KN ·m/m B 区格板: l 01/l 02=5.7/7.2=0.8

m 1=(0.0219+0.2×0.0290)×7.186×5.72+(0.0561+0.2×0.0334)×2.8×5.72 =12.1KN ·m/ m

m 2=(0.0290+0.2×0.0219)×7.186×5.72+(0.0561+0.2×0.0334)×2.8×5.72 =14.5KN ·m/ m

m 1'=m 1"=-0.0707×9.986×5.72=-23.0KN ·m/m m 2'=m 2"=-0.0570×9.986×5.72=-1805KN ·m/m C 区格板:

+

图3.连续双向板计算简图

l01/l02=5.7/7.2=0.8

m1=(0.0310+0.2×0.0124)×7.186×5.72+(0.0561+0.2×0.0334)×2.8×5.72

=14.5KN·m/ m

m2=(0.0124+0.2×0.0310)×7.186×5.72+(0.0561+0.2×0.0334)×2.8×5.72

=10.0KN·m/ m

m1'=m1"=-0.0722×9.986×5.72=-23.4KN·m/m

m2'=m2"=-0.0570×9.986×5.72=-18.5KN·m/m

D区格板:

m1=(0.0356+0.2×0.0204)×7.186×5.72+(0.0561+0.2×0.0334)×2.8×5.72

=15.0KN·m/ m

m2=(0.0204+0.2×0.0356)×7.186×5.72+(0.0561+0.2×0.0334)×2.8×5.72

=10.5KN·m/ m

m1'=m1"=-0.0883×9.986×5.72=-28.7KN·m/m

m2'=m2"=-0.0748×9.986×5.72=-24.3KN·m/m

(4)板的配筋

截面有效高度:l01(短跨)方向跨中截面的h01=120-20=100mm,l02(长跨)方向跨中截面高度h02=120-30=90mm。支座处截面处均为100mm。

计算配筋时,近似取内力臂系数γs=0.95,A s=m/(0.95h0f y)。截面配筋计算结果及实际配筋见表1.

表1. 截面配筋计算结果及实际配筋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