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安全管理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室安全管理概述
第一篇:手术室安全管理概述
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
一.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概述
护理质量是指护理人员提供给患者的服务质量及护理人员表现出的专业形象是否有助于护理对象生命质量的提高,以及护理工作的成效。是反应护理服务活动符合规定,满足护理服务对象明确与隐含需要的效果。所谓符合规定是指护理人员的工作行为符合职业道德的规范,各项操作符合技术操作规程等。明确的需要是指护理服务对象明确提出的、需要护理人员解决的问题;隐含的需要则是指护理服务对象存在但未明确提出寻求帮助的问题。
手术室护理质量则是反映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各项护理活动应符合制度、操作流程、技术规范等,以及患者在此期间的各项需求的效果。
(一)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的原则
1.预防为主的原则
患者在手术室期间,任何的工作疏忽或处理不当都会给患者造成不良的、甚至危及生命的严重后果。作为护理管理者应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重视护理工作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分析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找出主要因素加以重点控制,防患于未然。坚持预防为主,一是“防止再发生”,其基本形式是问题—分析—导因—对策—规范;二是“从开始就不允许失败”、“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好”,基本形式是:实控—预测—对策—规范。
2.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
“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是医院的服务理念。手术室护理管理的目的就是保证以最佳护理工作状态为患者服务,满足患者一切合理的需求。3.标准化原则
标准化是质量管理的基础,护理标准化管理就是在护理管理中,以标准的制定和贯彻形式来进行,包括各类人员工作质量标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质量检查标准等。要求管理过程始于标准又终于标
准,从制定标准开始,经过贯彻标准发现问题,进一步修改标准,使护理质量在管理循环中不断上升。
4.事实和数据化的原则
事实和数据是判断质量和认识质量形成规律的重要依据,用事实和数据说话也是质量管理科学性的体现。手术室护理活动中记录的事实和数据如术中器械的清点、患者生命体征的观察等,是对患者手术过程的客观体现,标准反映手术室护理质量水平。
5.以人为本、全员参与的原则
护理质量管理组织是由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所组成,各层次职责应明确并有所侧重。应做到层层管理,人人负责。应同时重视人的作用,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增强护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引导护理人员参与质量管理,全员参与是实施护理质量管理的根本。
6.持续改进的原则
持续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的灵魂。外科技术日新月异,手术患者需求亦是不断变化的,要满足上述变化,必须坚持质量持续改进的原则,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达到质量改进的目的。因此,持续改进手术室护理质量,不断提高护理质量管理水平,是手术室管理工作的核心。
手术室安全管理概述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工作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关注患者安全,共创医患关系双赢局面,是现代医疗服务所追求的目标。手术室是医院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检查、诊断、并担负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涉及面广、人员流动量大、工作节奏快、患者病情复杂、意外情况发生多,容易引起医疗纠纷,甚至医疗事故。手术室患者安全管理,已成为医院患者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2007~2009年中国医师协会颁布的《患者安全管理目标》、卫生行政部门出台的“医疗质量管理年”和“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实施方案中,对加强手术患者的安全管理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因此,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科学、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使管理者在工作中有
章可循,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按章办事,做到防患与未然,这是保证手术成功和患者安全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手术室护理工作存在风险的环节很多,贯穿在患者手术全过程的每个细节之中。掌握风险管理的方法和原则、有效评估手术环节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建立完善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措施、预警方案和安全汇报文化,并通过各种手段保证各项制度、措施落实,可以有效规避风险,保障手术患者的安全。
第二篇:手术室安全管理
手术室安全管理
护理安全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逐步加强,对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包括护理相关的医疗纠纷逐年上升,手术室是医院的一个重要部门,集急、危、重症患者于一体,随着外科高、新、难手术的开展,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任务繁重,劳动强度大,所担负的风险系数也越来越高。因此,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要加强管理,让她们充分认识工作的特殊性,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强化法律意识,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护理安全盲点
所谓“护理安全盲点”是指在护理服务中出现的死角或管理中容易忽视的不安全因素、潜伏的隐患,一旦出现问题可使人的生命健康乃至美好的家庭受到损害的危险因素。手术室护理安全盲点现状
1、技术方面:手术室护士所承担的是一项特殊的工作任务,知识范围要广,业务能力要强,应急能力要快。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业务、新技术的不断开展,新的医疗仪器设备的大量应用,导致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中技术方面风险加大,影响护理安全。
2、管理方面
(1)制度不健全: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给手术室护理带来了新的挑战,许多旧的制度需要及时修订或添加,如手术室安
全制度、查对制度、标本管理制度、手术护理记录单的填写标准等,只有科学的操作规范和健全的制度,才能保障正常的护理活动,才能减少或避免护理差错。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制度是在临床正反两方面的科学实践中不断形成和完善。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遇到无章可循,造成潜在的护理隐患。
(2)反馈不及时:手术室人员与麻醉师、各科医师共同合作完成每一台手术,肩负着救死扶伤的重任。每一台手术有其共性又有其个性,若不及时总结医师手术时特殊习惯及其他配合要求,容易造成术前准备工作不充足,如器械准备、体位的摆放及敷料准备的不充分,导致手术时间延长而影响手术质量
(3)监督力度不够:由于传统观念束缚,护士往往被认为是医生助手,护理管理者也处于从属地位,许多临床医师不愿意接受护士的建议,如洗手不按程序,手术中违反无菌操作等,造成监督不到位,威胁了护理安全。同时,护理管理者的管理经验不足,激励惩罚措施不合理以及不够大胆,都会造成监督力度不够,容易发生护理缺陷。
3、环境方面:有报道,手术室内噪声源(麻醉呼吸机、吸引器、电凝等)不仅增强了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降低其适应性,而且使医护人员因不良心理反应而降低工作效率[4]。随着无线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在手术室的使用,对周围工作人员、患者及医疗仪器设备均会造成不良影响,它也是交叉感染的一种潜在因素
4、医护方面
(1)护理作风不严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无家属陪伴,焦虑感和恐惧感陡增,如果工作人员因为忙碌而忽视对患者的尊重和理解,或在工作场所谈笑风生,导致护理过程中患者对安全质量产生质疑,将给日后的护理纠纷埋下一根导火线。遵循慎独精神是手术室护士需具备的重要素质,有些护士在操作中心存侥幸,认为反正没人看见,没关系,不严格遵循护理常规、规范,从而容易导致护理差错。(2)护士职责不清:护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特定的工作范畴和技术性规范[6]。然而,在目前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却承担着大量的非护理性工作,据统计4%以上的护士在做非护理工作[6],如: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