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联动系统
构建上下衔接、左右贯通、内外联动的生产安全应急管理体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构建上下衔接、左右贯通、内外联动的生产安全应急管理体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概述部分可以简要介绍文章的主题和目的,并提供一些背景信息。
根据文章目录的要求,下面是一个可能的概述部分的内容:1.1 概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生产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保障生产安全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至关重要。
然而,随机事件的发生和应急事件的处理可能对生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构建一个上下衔接、左右贯通、内外联动的生产安全应急管理体系成为了当务之急。
本文将对构建这样的生产安全应急管理体系进行详细探讨。
首先,我们将了解生产安全的层级关系,并探讨如何在不同层级间实现上下衔接,确保信息的畅通流动。
接着,我们将研究如何加强内外部的沟通与协作,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实现左右贯通。
最后,我们将探讨如何与供应链紧密合作,建立应急演练和联合处置机制,实现内外的联动。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将为构建一个高效、有效的生产安全应急管理体系提供指导和建议。
这样的管理体系将能够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快速响应、协同作战,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确保生产的持续进行。
同时,它也将促进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和沟通,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逐步展开对生产安全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要点进行详细讨论,并总结本文的研究成果。
我们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阐述,能够为读者提供关于构建上下衔接、左右贯通、内外联动的生产安全应急管理体系的全面理解和有益参考。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构建一个能够上下衔接、左右贯通、内外联动的生产安全应急管理体系。
文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论述。
首先,将在引言部分对本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概述,介绍生产安全的重要性和意义,以及构建综合应急管理体系的背景和现实需求。
同时,阐述本文的目的,即探讨如何通过上下衔接、左右贯通、内外联动的方式来构建一个高效、灵活、能够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体系。
应急联动指挥系统
应急联动指挥系统应急联动指挥系统一、引言应急联动指挥系统是一种集成应急管理、指挥调度、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等功能的系统。
它能够提供快速高效的应急响应和决策支持,确保应急事件能够得到及时处置和管理,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协同效能。
二、系统架构⒈总体架构●系统组成:该系统由服务器、终端设备、数据通信网络等部分组成。
●系统层次:分为三层,包括前端终端层、后台服务层和管理综合层。
●数据流向:前端终端层采集数据并传输至后台服务层,后台服务层进行数据处理和存储,并提供给管理综合层进行指挥调度和决策支持。
●系统接口:与相关系统如监控系统、通信系统等进行接口对接,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
⒉前端终端层●数据采集:通过各种传感器、探测设备等对应急现场的数据进行采集,包括图像、音频、视频等。
●数据传输: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有线网络等方式传输至后台服务层。
●终端设备:包括各类终端设备,如监控摄像头、对讲机等。
⒊后台服务层●数据处理:对从前端终端层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解析、存储、加工等。
●数据存储: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至数据库中,便于后续的查询和分析。
●数据分发:将处理后的数据按需分发给管理综合层,为指挥调度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⒋管理综合层●应急指挥:通过系统界面完成对应急事件的指挥调度,包括资源调度、任务分配等。
●信息共享:提供信息共享平台,使不同部门和单位之间能够共享信息资源,提高应急响应效率。
●业务协同:协调各相关部门和单位之间的工作,促进协同配合,实现应急工作的高效连贯。
三、系统功能⒈应急事件响应●事件接收:系统能够及时接收到各类应急事件的触发信号。
●流程管理:对应急事件进行流程化管理,包括事件登记、任务分配、执行跟踪等。
●资源调度:根据应急事件的需要,及时调度各类资源,包括人员、设备、物资等。
⒉指挥调度●预案管理:对已有的应急预案进行管理,包括编制、修订、发布等。
●任务分解:将应急预案分解为具体的任务,并分配给相关责任人。
新一代应急联动指挥调度系统应用研究
新一代应急联动指挥调度系统应用研究摘要:对各种资源的指挥调度能力是管理部门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对平板电脑、多点触控、移动GIS等技术进行了介绍,并结合新技术对下一代应急联动指挥调度系统进行了设计和研究。
关键词:应急联动;指挥调度;触控指挥;移动GIS0 引言随着全国数字化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地展开,应急指挥平台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应用系统在整个体系中起到了互联互通、上下衔接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城市管理、市政养护等对综合保障能力要求较高的部门迫切希望通过选择综合性、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建立分布性广、互动性好、应急性强的应急联动指挥调度系统来应对突发公共事件。
目前,指挥调度系统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简单地被动了解事件故障,手工输入工单来安排管护部门去处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暴露出响应速度慢、交互性差、资源浪费等弊端,无法体现出应急联动和全局调度的优势。
因此我们迫切希望能引入新的技术,打造新一代应急联动指挥调度系统,以实时动态数据、可调度力量、各种应急预案和综合预测分析结果等信息为基础,支持指挥者制定出正确的资源应急指挥方案,并且调度指令能明确、快速地传递给相关人员,实现全局统一协调指挥,有效提高应急处置效率。
1 新技术提供新理念1.1 新一代平板电脑近年来以苹果公司的iPad产品为代表的新一代平板电脑迅速崛起,其新颖的使用方式极大地冲击了我们日常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完全打破固有的鼠标加键盘的输入模式,引入了更符合我们日常习惯的手写和触摸操作方式,体现出其移动办公的优势。
同时它具有轻薄的机身,良好的人机交互、出色的无线互联能力等特点,在各领域中都有着广泛应用前景。
应急联动指挥管理是一个需要大量联动协调的工作,对分布式移动应用要求非常高,传统电脑与智能手机存在的种种弊端很难满足无线应用需要。
而平板电脑就是一种能够替代以往产品的移动应用终端,该终端拥有更大的显示界面、更强的稳定性、更优越的性能、更好的使用体验等特性,将为应急联动提供一种便捷、强大的移动应用利器。
化工事故应急联动信息系统的构建
收稿日期6作者简介朱 鹏(6),男,讲师,博士。
文章编号:1671-7333(2008)02-0144-05化工事故应急联动信息系统的构建朱 鹏1,郑永祥2,顾际东2,刘英学1,杨 恺1(1.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土木建筑与安全工程学院,上海 200235;2.上海华谊集团公司安全环保部,上海 200025)摘要: 化工行业信息化应急平台建设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发展目标,本文针对某大型化工集团公司对化学事故应急联动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技术路线、关键技术解决方案等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展望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
关键词: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应急联动系统;信息系统中图分类号:X 45 文献标识码:AThe Construction of Integrate d Emergency Re sponseInformation System for Chemical IncidentsZHU Pen g 1,ZH EN G Yon g 2xia ng 2,GU J i 2dong 2,L IU Yi n g 2xue 1,YA N G Kai1(1.S chool of Civil C o ns t ruction and Safety Engi neeri ng ,Shanghai Instit ute of Technology ,Shanghai 200235,China ;2.Depart m ent ofSa 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hanghai HuaY i (Group )Com pany ,Shanghai 20025,Chi na )Abstract :The c onst ruction of emergency response i nformat ion platform for chemical indust ry is one of t hekey development goal s set for the Elevent h Five 2Y ear Plan in our count ry.In t his paper ,t he i ntegrat ed e 2mergency response i nformation syst em for chemical i ncident s of a large chemical group company is i nvesti 2gated ,and it s function ,st ruct ure ,t echnical route and key solutions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The practi 2cal effect s of t he syst em are al s o prospected.K ey w ords :chemical incident ;emergency rescue ;integrated emergency response system ;i nformation system 随着化工行业的飞速发展,化工产品在工业和居民日常生活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键报警联动系统
格内各维稳力量的群防群治、一呼百应。
一键报警应急联动系统集联网报警、移动报警、电话线报警、 报警定位为一体,具有报警及时性、方便性、隐蔽性等特点,极大 的解决了现有报警的问题缺陷,满足了各类安保人员的报警需求。
一键报警应急联动系统—移动场景
实时上传GPS坐标信息
自定义手势(双击、长按等) 触发一键报警
一键报警应急联动系统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
2014年7月8日
一键报警应急联动系统简介
一键报警应急联动系统是电信公司根据目前新疆维稳形势以 及城市网格化管理要求,针对政府及社会各级维稳力量的分布,结 合自身固话、3G移动网络、互联网络等优势研发而成。 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在突发紧急状态下一键报警、一键呼救, 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报警信息以各种通信手段通知给各级维稳力量, 最大限度的缩短报警时间,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效率,实现网
实时上传现场录音、视频信息(开发中)
一键报警应急联动系统—固定场景
对象、手段可任意组合。一次设定,自动执行。
触发一键报警
一呼百应、群防群治!
一键报警应急联动系统—场景
固定场景移动场景来自1、一键报警应急联防1、天翼终端一键报警
一键报警应急联动系统—功能
同一用户可以分属于不同的群组,它能收到 自己所在不同群组的告警电话。
一键报警按钮
警铃
一键报警控制器
一键报警演示箱
一键报警固定终端
一键报警无线座机
一键报警智键
一键报警应急联动系统—成果展示
新疆电信公司副总经理王江彬在乌市水区八道湾街道振兴北社区 考察一键报警应急联动项目
一键报警应急联动系统—成果展示
项目名称 一键报警项目
数量
2460部
应急联动指挥系统
应急联动指挥系统应急联动指挥系统范本1、引言应急联动指挥系统是为了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而设计的一套综合性指挥系统。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详细的范本,以便组织和建设应急联动指挥系统的相关团队参考。
2、术语定义在本文档中,以下术语定义适用:- 应急联动指挥系统:一个集成和协调多个部门和组织的指挥系统,用于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
- 突发事件:指在短时间内突然发生的有可能造成重大损害的事件。
- 紧急情况:指需要迅速采取行动以保护生命和财产的情况。
3、建设目标应急联动指挥系统的建设目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实现各个部门和组织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
- 提高应急响应效率和准确性。
- 建立完善的指挥决策支持系统。
- 加强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的监测和预警能力。
4、系统架构应急联动指挥系统的架构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数据采集与传输- 确定需要采集的数据类型和来源。
- 设计符合标准的数据传输协议和接口。
- 配置合适的数据传输设备和网络。
4.2 数据分析与处理- 设计和实现数据分析和处理模块。
- 开发合适的数据可视化工具。
- 完善数据质量管理和安全机制。
4.3 信息共享与协作- 设计和实现信息共享和协作平台。
- 制定有效的信息传递和沟通机制。
- 加强各部门和组织之间的协作和配合能力。
4.4 指挥决策支持- 开发支持决策-making的分析工具和模型。
- 设计和实现关键决策的场景仿真和模拟系统。
- 提供实时和准确的决策支持信息。
5、系统实施与培训5.1 系统实施- 制定系统实施计划并分配资源。
- 安装、配置和部署系统硬件和软件。
- 进行系统测试和验收。
5.2 培训- 制定培训计划并制定培训大纲。
- 开展系统用户培训和技术人员培训。
- 提供系统维护和故障排除的培训。
6、法律与注释在本文档中,以下法律名词及其注释适用:- 突发事件应急条例: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急条例》。
- 紧急情况管理办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紧急情况管理办法》。
应急联动指挥系统
应急联动指挥系统一、引言该文档旨在详细介绍应急联动指挥系统的使用方法和工作流程,以便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加强应急响应能力。
二、系统概述1.1 系统简介1.2 系统特点1.3 主要功能模块1.3.1 指挥调度模块1.3.2 信息共享模块1.3.3 任务分配模块1.3.4 数据分析模块三、系统环境要求3.1 硬件要求3.2 软件要求3.3 网络要求四、系统安装与配置4.1 系统安装步骤4.2 系统配置方法五、用户登录与权限管理5.1 用户注册与登录5.2 用户权限管理六、指挥调度模块6.1 调度任务创建与分发6.2 人员调度与指挥6.3 任务进度追踪与反馈七、信息共享模块7.1 信息发布与接收7.2 实时传输与共享7.3 文件管理与访问权限设置八、任务分配模块8.1 任务接收与确认8.2 任务分解与分配8.3 任务执行与评估九、数据分析模块9.1 数据采集与存储9.2 数据处理与分析9.3 数据报表与展示附件:附件1:系统用户手册附件2:系统安装文件附件3:系统配置文件注释:1.应急联动指挥系统:一种基于网络的应急管理系统,用于协调和指挥应急响应工作。
2.指挥调度模块:负责应急事件的调度任务创建、人员调度和指挥、任务进度追踪等功能。
3.信息共享模块:用于实现应急事件信息发布、接收和实时传输、共享,并进行文件管理和访问权限设置。
4.任务分配模块:负责应急任务的接收与确认、分解与分配、执行与评估等功能。
5.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对应急事件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并相关报表进行展示与分析。
2011申论热点剖析:应急联动体系建设
“几经周折我们联系到地质部门的应急系统工作人员,但他们说已把我们的请求上报有关上级部门,我们没有权限,所以暂时不能调运他们的数据。”这位参与过汶川地震救援的一线工作人员感慨道,直到上级政府部门应急指挥中心赶赴一线协调后,各部门的屏障才得以打开。“这耽误了多少宝贵的救助生命的时间啊!” 那位一线救灾工作人员痛心的说。
(1)降雪量比往年要多很多;(2)降雪范围比往年要广;(3)持续降雪时间比往年长 ;(4)主要降雪影响地区比往年偏南;(5)降雪带来的灾害性比往年严重。
三.受灾情况:
2008年中国雪灾是2008年1月10日起中国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19个省级行政区均受到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死亡60人;失踪2人,紧急转移安置175.9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7270.8千公顷;倒塌房屋22.3万间,损坏房屋86.2万间;直接经济损失537.9亿元。其中湖南、湖北、贵州、广西、江西、安徽等6省、区受灾最为严重。
2008年中国南方雪灾受灾情况调查报告
一.暴风雪的范围:
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其中河南、陕西、甘肃、青海等地雨雪持续日数超过百年一遇,贵州、江苏、山东等地达到50年一遇。
二.特点:
(4)影响市民出游计划,许多原打算利用寒假以及黄金周出游的人被迫取消出游计划。
应急联动指挥系统
应急联动指挥系统技术白皮书深圳市亚奥数码技术有限公司目录1.系统概述 (3)2.设计原则 (3)3.技术特点 (4)3.1 处理速度 (5)3.2 处理精度 (6)3.3 处理深度 (8)4.功能描述 (10)1.系统概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联动紧急救援保障系统是为改善社会治安管理手段,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满足社会紧急救助需求,方便群众,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而建立的。
社会联动系统是以综合通信为纽带(计算机网络、有线通信网、无线通信网以及它们之间的互联),以联合指挥为核心,以接处警为重点,集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利用、信息发布于一体,并借助各种辅助系统进行决策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该系统提供一套完整的指挥调度手段,对公安、消防、交警、急救以及水、电、气、城管等联动单位进行管理,对各种应急服务进行统一接警、分级分类处警。
因此,该系统建成后,为方便市民报警求助,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树立政府良好形象,以及改善投资环境等方面提供充分的技术保障。
2.设计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用性实用性实际上很大程度依赖于对用户需求的理解和把握,对于联动指挥这一特殊的领域,要针对用户的使用特点,将系统建设为一个具有自身特色,而且实用性很强的系统。
●可扩展性坚持开放性、标准化,采用模块化设计,使系统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可以随着联动指挥业务的发展,逐步扩展系统功能。
●可靠性联动中心是政府重要职能部门的窗口,因此联动指挥系统的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系统的可用性,因此必须对系统的各个环节都进行严格的可靠性论证,并通过监测、跟踪、备份等技术手段,提高系统可靠性。
中兴通讯城市应急联动系统方案
一、城市应急联动系统产生背景当前的社会生活中公共突发事件类型多、范围大、经济损失严重,诸如重大交通事故、各类爆炸事故、海啸、SARS、禽流感疫情之类的突发事件都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产生了巨大影响。
为有效提高政府对各类灾害事故的应急能力和处理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灾害事故带来的危害和损失,确保政治稳定、社会安定和城市安全,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各大城市都急需建立统一指挥、规范有序、科学高效的灾害事故紧急处理体系,组建城市应急联动系统。
城市应急联动系统涉及公安、卫生、消防、交通、通信等众多部门,系统建设涵盖政府管理与各部门业务流程整合再造,以及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资源、服务和网络共享等方面。
中兴通讯作为国内大型通讯设备提供商,从2003年开始,便投入大量技术人才,致力于城市应急联动系统相关技术及产品的研发。
目前已经拥有完整的应急联动解决方案-ZXCERS系统,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化产品已涵盖了城市应急联动系统所需的所有领域,大到系统级设备,如呼叫中心调度机、数据/传输承载网、无线集群系统、视讯/监控系统等电信级系统设备,小到无线手持终端都可以提供,充分体现了中兴通讯的整体实力和优势。
二、中兴城市应急联动ZXCERS系统组成ZXCERS系统主要由以下几大部分组成,各子系统通过统一集成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及互联互动。
接/处警系统本系统实现接警、处警功能。
接警中心统一接听和处理市民的报警、求助电话,市民可以通过电话拨打110、119、120、122等紧急特服号码或只拨打统一的特服号码(或通过Internet 方式)向系统求助;处警中心接收接警中心转发的警情数据,并借助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位、空间分析功能,对所有的资源和警力通过一体化的数据传输和通讯调度台进行方便的统一管理、指挥和调度。
主要实现报警电话接入及排队处理、信息有效性检查、警情记录、警情定位等功能。
系统支持有线/无线终端、Internet终端和自动报警装置报警接入,支持短信、文字、多语种语音方式的报警。
应急指挥联动系统业务与技术规范(SF03006-2012)正文
**联动报警方式33
8.2.1联动报警信息传递总体要求33
8.2.2联动报警方式34
8.2.3重点区域联动报警处理流程35
9.指挥调度子系统44
**系统构成和基本功能44
9.1.1通信调度系统44
9.1.2智能指挥调度系统44
9.1.3远程指挥调度系统45
9.1.4移动指挥系统45
9.1.5综合处警系统45
**系统接口要求56
10.5.1内部接口要求56
10.5.2外部接口要求58
**主要设备选址、选型及安装要求58
10.6.1总体要求58
10.6.2摄像设备选址要求58
10.6.3摄像设备的安装要求62
10.6.4摄像机的选型要求62
10.6.5球型摄像机的选型要求62
10.6.6防护罩的选型要求63
**
用户终端
用户终端是经联网系统注册并授权的、对系统内的数据、设备有操作需求的客户端设备。
**
报警
报警源是指用来探测和发出信号通告面临不正常状态,并发出一个指示面临危险报警信号的电气设备和网络。
**
联动
联动是指设备和相关联的应用程序之间,一个设备发生变化时,相关其他设备通过关联的应用程序也跟着发生变化。
**
预案
预案也称为应急预案,针对可能的突发事件,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工作计划或方案。
**
监狱应急指挥中心**mand center of prison
监狱应急指挥中心是监狱的指挥调度机构,受理电话、短信、传真、邮件等各种方式的报警和视频监控、周界、门禁等各种安防子系统的告警,并进行统一调度指挥,实现对突发事件的及时响应和处理。
城市应急联动系统GEIS
生 .迫切需要通过共享指挥平 台和基础信息 .实现统一接
警 ,统一指挥 联台行动,快速 反应 .为人 民提供更加便
捷的紧急救援及相关服务 .为政府科学决策和处置各种紧
急与灾害事件提供技术支持 .为公共安全提供技术保障。
2 0 年 .中国科 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与北京曙光天演 03 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军泰 科技 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北
过 主 体 {g n)进 行 交 互 、协 作 来 共 同 处 理 警情 。 a et 城 市 应 急 联 动 GES的 业务 流程 如 图 2 示 , 实 现 了 I 所 它 GE S的 重 要 模 块 是 预 案 生成 系统 。从 工 作 流 程 上 看 。 l 首 先 ,接 警 员记 录 和 初 步 分 析 突 发 事 件 ,如 果是 误 报 或 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京市科瑞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承担 了信息产业部的电
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招议标项 目 城市应急联动与社
会综合服务 系统 ” 在 中国科学 院计 算技 术研究所建立了
‘ 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实验室“ .研究基于 主体 网格智能平台
维普资讯
家 论 坛
做 的就 是 要把 这 些 各 个 部 门 分
散 的 资源 有效 的 集 成 来 达 到 统
一
接处警和联合行动 。
2 G I 逻辑框架和 . ES 业务流程
如 图 l 示 . 市应 急联 动 所 城
城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
城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城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是现代城市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整合各类应急资源和部门,实现信息共享、指挥调度、资源调配等功能,提高城市应急管理的效率和响应能力。
下面就介绍一下城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的主要特点和作用。
城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是一个集信息采集、处理、分析和发布于一体的综合性系统。
它可以通过接入各种传感器、监控设备、通信设备,实时采集和传输各类应急信息,为指挥决策提供准确、及时、全面的数据支持。
通过对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应急事件,预测可能的发展趋势,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依据。
城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应急信息的快速获取和共享。
通过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各类应急信息可以通过统一的平台实现快速获取和共享。
无论是来自公安、消防、医疗等部门的信息,还是来自社会各界的反映,都可以在系统中集中展示和共享。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避免信息的重复采集和传递,还能够实现信息的多源合一,为决策者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持。
二、指挥决策的准确高效。
通过城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各级指挥中心可以实时掌握各类应急资源的分布情况和使用情况,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资源调配和调度。
同时,系统还可以提供各类应急预案和处置方案的参考,为决策者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
这样一来,在应急事件发生时,可以快速、准确地做出决策,提高对事件的应对能力。
三、协调各部门的联动行动。
城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可以实现各类应急部门的联动行动。
不同部门之间可以通过系统进行信息共享和联动协同,快速配合,互相支持。
比如,在大型火灾事件中,消防部门可以通过系统实时传输火势信息,公安部门可以通过系统向居民发布疏散指南,医疗部门可以通过系统实时获取伤员情况,进行救治。
这样一来,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更加紧密,应急响应更加高效。
四、智能应急管理的实现。
城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可以通过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智能化的应急管理。
比如,通过数据预测分析,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和模型,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灾害类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从而提前做好准备。
消防安全应急联动系统
。
应急响应与预案
预案制定
根据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的 职责和处置流程。
应急演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各部门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协调性。
实时监控
对系统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 施,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06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物联网技术在消防安全中的应用
智能决策支持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为消防应急指挥提供智能决策支持,提高决策 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智能训练与模拟演练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模拟火灾等安全事件,进行智能训练和模拟演练 ,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THANK YOU
感谢观看
数据整合与分析
整合各类消防安全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挖掘 潜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点。
预测预警
基于大数据分析,预测火灾等安全事件的发生 概率,及时发出预警信息。
优化资源配置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优化消防资源的配置,提高应急响应效率。
人工智能在消防安全中的应用
智能识别与预警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火灾等安全事件的智能识别和预警,提高 响应速度。
发展趋势与挑战
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消防安全应急联动系统正朝着智能化、网络化、集成化的方向发 展。智能化技术如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将被广泛应用于系统,提高火灾预警和处置的准 确性和效率。网络化技术将实现系统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作战,提高整体作战能力。集
成化则将多种安全系统整合到一个平台上,实现统一管理和调度。
消防安全应急联动 系统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1
目录
• 消防安全应急联动系统概述 • 系统设计与实施 • 系统应用与案例分析 • 系统优化与改进建议 • 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 •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一体化应急联动系统设计研究
联 动 系统 的建设 情 况 ;一体 化 应 急联 动 系统 的组 织 体 系 结构在 第三 章进 行 了描述 ;第 四章 给 出了 系统 的业务 流程 ;具体 的功 能模 块设 计 方案 将会 在第 五
和一些 中小城 市都开 始 了应 急联 动指挥 系统 的建设 。 我 国 学者和工 程技 术人 员对 于 系统 的建设 方案也 进
L Qi CH NG Y n 2 CH h n 2W_ G Ho gjn , Af io I 1 , E a g . AI e j , AN n - 3C a S u B
( . 视化计算与虚 拟现实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成都 6 0 6 1可 1 0 6;2 四川大学 计算机学院 ,成都 6 0 6 . 1 0 4; 3 西南交通 大学 信息化研究 院 ,成都 6 0 3 ;4 成都 理工大学 网络教 育学 院 ,成都 6 0 5 ) . 10 1 . 1 0 9 摘 要 :针对我国目前应急 联动系统的建设情况 ,提出 了一种应急与非应急一体化 大联 动系统 的设 计 架构。给出了系统中各个主要模块功能结构 , 并设计 了整个系统的处 警流 程。该架构能有 效的 解决警情信息的危机等级在动态变化的现实惰况 , 有效的整合 了资源 , 高了处警效率 , 提 在了 不 同的联动部门间起到了较好的协调作用。 与传统设计方案相 比, 该设计架 构能更好适应 未来 应急联动系统的发展 要求 ,为未来应急联动系统的建设进行 了有益 的探索 。 关键 词 :应急 系统 ;架 构设 计 ;一体 化设计
国的 It gah( ne rp 鹰图 ) 司在 2 世 纪 7 年代就 开始 r 公 0 0
开 发应急联动 系统 , 在 mM、 托 罗拉 等大型公 司 现 摩 都进 入该 领域 的 系统开 发 ,特别 在无 线移动 应急 指 挥方 面取得 了很大 的突破口。在学 术领域 ,国外对于 】 应急 系统 与应急管理 的研究也取得 了丰富 的成果[] 6。 , 8 我 国的应 急联 动 系统 建设起 步 较晚 ,但近 几年 来发 展迅 速 。南 宁市 是我 国第一 个建 成应 急联 动指 挥 系统 的城市 ,该 系统 由摩托 罗拉 负责 建设 。随后 北 京 、上海 、广 州 、深 圳 、成 都 等 国内大 中型城 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急联动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实施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王文俊2003-12-8 15:25:521. CERS的分析与建模1.1 CERS1.1.1 什么是CERS公共安全和公众服务成为政府部门一项非常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如何高效利用有限的资源,提高政府对紧急事件快速反应和抗风险的能力,并为市民提供更快捷的紧急救助服务,日益成为加强城市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
当社会发生犯罪、火灾、爆炸等各种警情,群众医疗急救、煤水电抢修等各种紧急求救事件,地震、火灾、海潮等突发自然灾害,以及社会动乱、战争等各种重大紧急事件时,需要政府统一协调、统一调度相关部门协同工作。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发生紧急突发事件的种类更加复杂与多变,传统的应对机制已不能适应日益增多的紧急突发事件处置的需要。
当社会发生重大事件时,不是哪一家或哪几家单位能够解决的,这就需要联合多家或所有社会单位共同解决。
社会应急联动系统就是综合各种城市应急服务资源,采用统一的号码,用于公众报告紧急事件和紧急求助,统一接警,统一指挥,联合行动,为市民提供相应的紧急救援服务,为城市的公共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的系统。
CERS大大加强了不同警种与联动单位之间的配合与协调,从而对特殊、突发、应急和重要事件做出有序、快速而高效的反应。
1.1.2 为什么需要城市应急联动系统?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如何高效利用有限的资源,提高政府对紧急事件快速反应和抗风险的能力,并为市民提供更快捷的紧急救助服务,重要性日益凸显。
目前存在多个公众特服号码,比如:公安-110、警情--119、急救-120、交警-122,市民难于记忆。
水、电、气等公共服务号码更不为人知晓,因此市民不便于得到相应的服务,救助和保护。
由于缺少一个统一的指挥调度平台,不同警种和部门之间无法进行很好的配合与协调,联合行动的实施面临着许多诸如部门分割、利益关系以及技术实现等诸多方面的困难;CERS使得市民的任何报警,求助只需拨打同一个号码,不再需要记忆诸多特服号码(比如:110、122、119、120等),缩短报警时间,大大方便了市民报警,并得到及时的救助和相应的服务。
CERS可使接警和处警都更加准确和快速,为警力的快速反应提供有力的保障,从而大大提高城市对突发、应急、特殊和灾难性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在加大对犯罪的打击力度,维持社会秩序,缩短对市民求助的反应时间,保护生命财产等方面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CERS也打破了现有多个指挥中心间的数字鸿沟,使离散的数据库和信息资源得以互联和共享,发挥更大的作用;由于采用了统一的指挥调度系统,不同部门、不同警区和不同警种之间得以互通和相互协调、配合,使统一指挥、协调作战成为可能,真正实现了社会服务联合行动。
1.2 应用现状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采用不同的三位数字电话号码,作为全国处理紧急呼救的特服号码。
例如:美国采用911,英国采用999,比利时采用900。
早在1937年,英国就开始使用号码999,用以报告紧急情况的发生。
当电话999被拨打时,在英国电信接线员的操作台上会出现闪光,呼叫将立即得到应答并马上被转给适当的单位,例如:警察局、消防局或急救中心。
比利时于1964年开始启用900紧急呼叫号码,其报警电话的工作模式是,每个电话局都设有一个紧急电话应答中心。
瑞典建立的900,则由一个SOS报警中心负责接收所有居民的报警和求助电话。
日本、法国、德国、加拿大、香港等技术先进的国家和地区都相继建立了以城市为区域中心的区域报警、求助应急处置体系。
通过一个特服号码电话报警求助,指挥中心依据报警求助内容,分别调动警察、消防、医疗急救、水电抢险等部门进行紧急处置或联合行动处置。
美国于1967年提议在全国范围内使用一个单一的号码,用于市民报警和求助,打破了多个特服号码共存的状况。
美国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进行城市社会应急联动中心的建设至今,应急联动中心(911中心)已遍布美国的各个州市。
美国9ll服务开通以后,各州市有了统一的应急联动中心和通信系统,警察、消防和急救等部门采用现场合署办公的方式处理各类紧急事件。
当市民拨打911电话后,由911中心的接警员统一接警,根据事件内容,迅速做出反应,联合各相关部门统一处置。
市民在很短时间内便可得到最快速的救援和服务。
南宁市CERS已开通,它模仿美国芝加哥911模式,即“大使馆”制模式。
新建指挥中心大楼,指挥大厅内设置了110指挥席位、119消防指挥席位、120医疗急救席位、122交通事故报警急救席位和为民服务网络12345市长公开电话席位。
群众拨打统一的“110”电话,根据群众报警内容,分转到110、119、120、122或12345等相应席位,一般事件各席位各尽其职,下达指挥命令,重大事件由指挥长台,协调各警种统一指挥。
实现了跨部门、跨警区以及不同警种之间的统一协调指挥,使统一特服号码、统一接警、联合行动成为现实,也使报警和联动出警更加准确、快捷和高效。
此外,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南京、大连、济南、成都等城市的联动系统都已开始建设。
城市应急联动系统涉及多个业务领域,是实时性要求很高的分布式系统。
1.3 CERS业务建模1.3.1 概述系统分析是系统设计的基础。
分析的成果是系统的业务机构模型和业务流程模型。
模型分两个层次:联动层次或应急业务系统层次。
应急业务系统指的是各联动单位如110、119、120等。
联动层次在此层次之上。
我们对用户的操作方式和目的,以及现有用户的结构进行分析,将系统用户分为五类:○ 第一类是系统维护用户;○ 第二类是接警处警用户;○ 第三类是业务专业用户;○ 第四类是Internet用户;○ 第五类是报警用户。
通过对这五类用户的功能需求分析、角色分析,形成了系统的功能设计。
其中,接警、处警用户包含受理类、调度类、处置类和移动指挥类用户等;报警方式有有线/无线报警、专业/普通报警网络。
1.3.2 应急联动业务机构模型图1-1 应急联动业务机构模型CERO示意图CERO(Coalition Emergency Response Organization)的层次结构分为六级。
(1)决策指挥中心设在市委与市政府,处理紧急重大事件。
(2)应急联动中心一般设在公安局,职责是统一接警、跨警种或跨区事件的协调处理。
(3)各联动单位的调度中心负责公安、消防等单一警种的事件调度处理。
如原110、119、120、122、电力、地震等的调度中心。
(4)联动单位的分支机构是设在城市不同区的处置力量的主管分支部门。
如:消防支队、交管支队等。
(5)处置力量部门是实际处置事件的部门。
如:消防中队、派出所、急救站等。
(6)处置力量编组是实际处置事件的编组。
如:消防车、巡警车、急救车等。
1.3.3 联动业务流程模型图1-2 CERS的业务流程示意图1图1-3 CERS的业务流程示意图2(1)发现警情报警公众需要紧急救助时,只需要拨打一个城市应急联动电话号码或采用其它报警方式,即可接通城市应急联动指挥中心。
当有警情发生时,由人们通过有线或无线通讯网络向应急联动中心报警,或由自动报警装置通过专线向应急联动中心报警。
(2)接警应急联动中心的接警员接取警情的事件内容、时间和准确地址等信息,并将事件分派给不同调度中心的调度机进行调度处理。
计算机辅助系统自动将打入的报警电话送至空闲的接警员处,该接警员与报警员通话,同时,计算机自动识别报警人的电话号码及其所在位置,终端电脑自动生成并存储标准化的事件记录。
(3)调度根据接过来的警情,应急联动系统向处置力量部门发出指令派出处置力量编组到现场,并根据现场反馈回来的信息,决定是否增援或归队。
事件记录通过局域网被送到相应的处警员终端,处警员通过计算机辅助调度系统查询相关资料,制定反应措施,并向相关联动单位发出具体调度指令。
在紧急事件发生时,相应的电子预案会被触发启动。
如果发生了重大灾难,险情或特殊的事件,则可以启用城市紧急状态指挥室,由首长进行统一指挥。
联动单位根据调度指令到达现场,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
与此同时,有关现场的话音和数据信息可通过无线通讯系统传回指挥中心,形成指挥中心与现场之间的互动反馈。
指挥中心的大屏幕将根据需要显示事件处置的全过程,以便进行实时监控。
信息网络及语音记录设备将如实记录下与事件相关的语音的及数据信息,供未来检查索查询。
(4)警情汇总汇报事件处理完毕后,事件情况和处理情况被汇总汇报到相关部门。
城市管理可以定期从城市应急联动系统获得有关各种紧急事件的统计报告,进行趋势分析。
1.3.4 应急业务流和模型(以消防为例)(1)应急业务系统的层次(以消防业务为例)应急业务系统有五个层次:○ 指挥中心层(相当于调度/网络/通讯/监控/数据/发布中心的集合);○ 机构层(应急各机构);○ 通讯层(各种有线/无线通讯网络);○ 警情执行层(应急中/大/支队、应急指挥车、应急其它部门);○ 应急相关层(报警人、报警单位、气象局、电话部门等)。
各个层面有不同的数据和应用。
图1-4 消防调度指挥系统的层次结构示意图○ 核心层:系统的指挥中心层是应急指挥中心。
一个现代化的指挥中心不仅仅是一个调度中心,而且同时是一个计算机网络中心、通讯中心、监控中心、数据中心、信息制作发布中心。
一个指挥中心可以说是系统内各类信息的综合应用点,包括数据库的集成应用、各部门数据的综合应用、实时监控数据及图像的显示、电子地图的应用显示、指挥决策系统的结果输出及发布(包括使用通用通讯工具发布调度指令)等。
它的基础设施应包括:完善的计算机网络;畅通的通讯系统;大型的数据可视化设备(组合大屏幕或投影显示系统)。
为值班人员配备的工具应包括:灵活的数据挖掘工具;可靠的数据分析工具;快捷方便的数据可视化工具;快捷的地理信息检索工具;强大的空间分析工具;方便调度的数据、语言、图件的通讯工具。
○ 机构层:包含领导及机关各机构。
在信息化建设中,作为领导单位,统筹安排,特别是涉及全市范围内的通讯系统、计算机网络、GPS系统、图像监控系统和信息资源(如:电话库)等。
一般各机构在一个建筑物中,构成以指挥中心为中心的局域网络。
○ 通讯层:包含各种有/无线通讯手段。
如:DDN、PSTN、800M、350M等方式。
○ 警情执行层:各应急支队作为分布式数据库、分布式网络的分中心节点,承上启下,应该保留对辖区机构或个人服务的功能。
从系统维护、数据更新的角度来看,作用更明显。
各应急支队作为信息的接收者、采集者和调度命令的执行者。
移动场所拥有GPS、远程访问设备等。
○ 应急相关层:指报警人、报警单位、气象局、电信部门、电力部门、煤气部门等与应急有关的个人或部门。
(2)应急业务系统的流程(以消防业务为例)图1-5 消防调度指挥系统的流程示意图● 接警:当有重大火情爆发时,将警情具体内容:接报时间、报警电话号码、报警人姓名、发警单位名称、发警单位地址、发警单位电话、发警点建筑情况、警情派队情况以及其它与报警类别相关的信息传给指挥中心,中心根据警情情况,在中心系统文字屏上显示相应警情的文字信息,并在图形屏上显示起火点位置周围200米内的详细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