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行能力理论的福利测度研究
进城务工人员福利水平的一个评价_基于Sen的可行能力理论_叶静怡
”《 , 叶战备 ,“ 可行能力视阈中的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 , 学习与探索 》 2 0 0 9 年第 1 期 ,第 7 4—7 7页。 ”《 , 徐玮 、 董婷婷 ,“ 农民工 ‘ 可行能力 ’的贫困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 学 版 》 2 0 0 9 年 第 1 期 ,第 9 1—9 5页。
第1 3 卷第 4 期 2 0 1 4年7月
经 济 学 ( 季 刊) C h i n a E c o n o m i c Q u a r t e r l y
V o l . 1 3,N o . 4 , J u l 2 0 1 4 y
进城务工人员福利水平的一个评价
— — — 基于 S e n 的可行能力理论 叶静怡 王 琼 *
二 、文 献 综 述
) 在批评传统福利分析方法的基础上 提 出 的 可 行 能 力 方 法 , 超 e n( 1 9 9 2 S 越了功利主义和仅关注 收 入 或 资 源 的 福 利 评 价 方 法 的 局 限 性 , 将 我 们 对 福 利 ) , 评价的关注重点从以商品和资源为形式的工具 和 手 段 层 面 ( s a c e o f m e a n s p 转向人们值得去做的事 情 和 达 到 的 状 态 即 功 能 性 活 动 , 及 人 们 想 要 做 到 的 事 ,1 。自 S 情和达到的 状 态 的 自 由 即 可 行 能 力 ( S e n 9 9 2,1 9 9 9) e n提出可行能 力方法以来 , 围绕如何 将 这 一 理 论 转 变 为 福 利 评 价 和 制 度 、 政 策 评 价 的 具 体 思路和方法 , 学术界出现了一系列探索和尝试 。 ( 一 )可行能力的度量 理论上 , 使用可行能 力 方 法 进 行 福 利 评 价 时 不 仅 要 同 时 考 虑 功 能 性 活 动 和可行能力 , 而且要给 予 后 者 更 高 的 关 注 , 因 为 可 行 能 力 方 法 尊 重 个 人 过 其 , 美好生活 的 意 愿 和 自 由 , 能 力 改 善 比 功 能 性 活 动 改 善 更 为 重 要 ( R o b e n s y ) 。 但可行能力集合 并 不 能 直 接 观 测 到 ( , ,而且在某些 2 0 0 5 M a r t i n e t t i 2 0 0 0) 情况下度量功能性活 动 可 能 比 度 量 可 行 能 力 更 有 意 义 , 例 如 , 度 量 福 利 结 果 , 。基于上 而不是获得福利 的 自 由 , 那 么 选 择 功 能 性 活 动 更 适 宜 ( S e n 1 9 8 7) 述理解和观察上的困难 , 现 有 使 用 可 行 能 力 方 法 进 行 实 证 研 究 的 文 献 大 多 选
森的可行能力理论框架下土地征收对农民福利的影响测度
森的可行能力理论框架下土地征收对农民福利的影响测度高进云1,周 智2,乔荣锋3(1.天津师范大学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天津300387;2.河北农业大学 城乡建设学院,河北 保定071001;3.天津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天津300387)摘 要:基于森的可行能力理论框架,构建了组成被征地农民福利的功能性活动及其指标体系,对土地征收导致农民福利变化的程度进行了实证测度。
以湖北省为例的研究结果显示除农民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外,农民家庭经济状况、社会保障状况、环境条件、社区生活、农民心理状况等都比征地前恶化。
建议国家采取复合补偿方式,并对不同群体有针对性补偿。
关键词:征地;农民;福利衡量;可行能力中图分类号:F 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9753(2010)12-0059-11Effect of the Land Expropriation on Far m ers W elfare Based onAm artya Sen s Capability Approach GAO Jin-yun 1,Z HOU Zh i 2,Q I AO Rong-feng3(1.College of U rban and E nviron m ent al Science ,T ianjin N or m al Un i ver sit y,T ianjin 300387,China;2.Co llege of U rban and Rural C onstruction,A gricu ltural University of H ebei ,B aod ing 071000,Ch i na ;3.Co llege of M anage m en t ,T ianjin Po l y tech University,T ianjin 300387,Ch i na)收稿日期:2010-04-29 修回日期:2010-11-16基金项目:天津师范大学博士基金项目 天津市征地补偿资金分配制度研究 (52x09022);天津市教委项目 农地城市流转管理控制系统研究 以天津市滨海新区为例 阶段性成果;天津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城镇化进程中农地非农化决策优化研究 (T J YY10-1-433)。
福利测度方法的研究述评
福利测度方法的研究述评作者:何强吕光明来源:《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第07期摘要:文献中主要的福利测度方法可分为三类:基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其扩展的单一指标测度方法;基于生活质量和社会发展的指数测度方法;基于生活满意度的测度方法。
这些方法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学术界测度福利的智慧。
尽管它们在指标性质、权重分布、开发背景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彼此之间并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也不能完全相互替代。
从核算意义看,福利测度方法仍然有较大的完善空间。
关键词:福利;测度;核算中图分类号:F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尽管人类社会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停止过对提高福利水平的追求,但学术界从正式意义上对福利测度的规范研究最早只能追溯到1929年。
80年来,福利测度方面的文献可谓汗牛充栋,这其中包括了James Tobin和Daniel Kahneman等多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重要工作,也包括Andrew Sharpe[1]、Nick Donovan et al.[2]和Stefan Bergheim[3]等分别从福利研究组织、福利及社会发展进程指标、GDP扩展等角度进行的相关研究。
与它们不同的是,本文在充分吸纳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从测度方法论角度进行系统的评述,并将其分成三大类加以展开。
一、基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其扩展的单一指标测度方法这类方法的主要特点是:(1)都基于一个被广为接受的权威经济核算体系。
虽然彼此之间有区别,但至少在构建指标时所用术语的内涵都是一致的。
(2)都是以货币来计量的单指标,因此也就能直接与GDP数据进行比较。
目前,该类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四种指标。
1.以GNP或GDP为代表的传统宏观收入和生产指标1929年,现代福利经济学创始人A.C. Pigou在其所著的《福利经济学》中,最早提出将国民收入与福利等价起来的思想[4]。
1947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简称SNA)问世后,以其核心指标——GNP或GDP为代表的宏观收入和生产指标被广泛地用作福利的替代指标,Pigou的思想得以在核算意义上真正实现。
土地整理农户福利测度——基于森的可行能力福利理论
揖 管理学与企业发展铱
社会科学家 SOCIAL SCIENTIST
Feb.,2016 渊No.2,郧eneral No.226冤
土地整理农户福利测度
要要要基于森的可行能力福利理论
黄 蕾1袁 江 黎2袁 彭培好3
渊 1.成都理工大学 管理科学学院土地资源管理系袁 四川 成都 610059曰 2. 四川省国土勘测规划研究院袁 四川 成都 610000曰 3.成都理工大学 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袁 四川 成都 610069冤
目前国内学者运用森的可行能力方法主要研究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土地征收对农民福利的影 响遥其中尹奇对在森的功能和能力福利理论下对实地农民福利水平进行了评价[8]袁高进云基于森的可行能力理 论对农地流转前后农户福利变化进行了模糊评价[9]遥从这些研究表明失对于失地的农民袁失去土地这一重要的 生产资料袁会带来经济来源可能减少的巨大冲击袁而且可能也会失去由拥有土地带来的未来的权利和财富袁以
森的可行能力方法提出了从另一个角度分析福利问题提的思路,遥 研究指标可以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和 研究目的来选取袁例如袁罗贝恩斯考察了男性和女性在物质福利尧精神福利尧社会关系尧教育尧家务与非市场劳 务尧有酬工作尧住所尧运动和休闲方面的福利差异[6]曰Robeyns 关注性别不平等问题袁利用可行行为能力理论袁探 讨由于性别差异而产生的福利获取多少的差别[7]遥
摘 要院文章基于森的可行能力福利理论袁构建了土地整理农户福利指标袁对土地整理前后农户福利变化采 用模糊评价方法进行了测度遥 研究结果表明袁农户福利水平土地整理后较整理前略有所提高袁其中袁从功能指标
看袁除耕地质量尧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和心理状态指标有不同程度恶化袁其他指标包括人均收入尧纯收入尧田间道路 生产路配套完善尧耕地灌溉保障尧农业景观尧农用地流转空间均有所提高袁农业景观指标提升最明显袁但土地整理 对农户福利总的提升贡献不明显遥并基于评价结果袁提出应从土地整理项目的规划编制尧提升施工质量袁细化土地 权属调整工作和增加农户参与程度等方面提升土地整理项目管理实施水平尧进一步提高农户福利水平遥
被征地农民福利水平影响因素差异分析——基于Sen的可行能力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
被征地农民福利水平影响因素差异分析——基于Sen的可行能力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赵秀君;高进云【摘要】基于Sen的可行能力理论构建被征地农民多维福利影响因子的分析框架,以天津市为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功能性活动对福利的影响程度,并且识别功能性活动对不同被征地农民群体的重要性.研究表明:(1)在天津这样的经济发达地区,被征地农民福利最重要的不是经济状况和就业,而是情感、生活环境以及防护性保障;(2)在指标层,养老保险、集体提供就业、景观环境、生活支出和征地补偿满意度对福利更为重要;(3)按转换因素对被征地农民群体分组研究发现,老年人关心防护性保障和生活环境,青壮年更关注情感满意度和就业;功能性活动中生活环境、防护性保障和经济状况对抚养人数多的家庭福利影响更大,抚养人数少的家庭福利受就业影响更明显.%The article constructed analysis framework of influential factors of multidimensional benefits of landless farmers based on capability approach of Sen. As example of Tianjin, apply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to testify functioning's influential degree to welfare, and identify functioning's importance to different landless farmers. The study indicated that: (1) in economic developed area like Tianjin,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to landless farmers welfare was not economic status and employment, but emotion, life environment and protective guarantee; (2) as to standard, endowment insurance, collective provides job, scenery environment, life expense and land expropriation compensation satisfaction were more important to welfare; (3) through dividing groups to landless farmers according to transforming principle, it found that,elders concern protective guarantee and life environment, youngsters pay more attention to emotional satisfaction and employment; as to functioning, life environment, protective guarantee and economic status had larger effect to family welfare of many fosters, the family welfare of less fosters would be affected by employment obviously. Relevant suggestions were finally put forward.【期刊名称】《天津农业科学》【年(卷),期】2019(025)001【总页数】7页(P65-71)【关键词】被征地农民;福利;可行能力;结构方程模型;天津【作者】赵秀君;高进云【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天津 300387;天津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天津 30038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01农地城市流转过程中伴随产生大量的被征地农民,如何解决被征地农民的补偿和安置已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发展。
土地征收前后农民福利变化测度与可行能力培养——基于天津市4区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年第26卷第11期增刊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Vol.26No.112016收稿日期:2016-04-15作者简介:高进云,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资源经济与管理。
E -mail :gaojinyun123@126.com 。
通讯作者:乔荣锋,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政策与土地规划。
E -mail :qiaorongfeng@126.com 。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土地征收过程中农民福利变化研究”(批准号:11YJC630046)。
土地征收前后农民福利变化测度与可行能力培养———基于天津市4区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高进云1乔荣锋2(1.天津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天津300387;2.天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天津300387)摘要本文基于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以天津市武清区等4个区385份被征地农民调查样本为例,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分别对征地前后农民福利状况进行了对比测度,结果显示天津市被征地农民总体福利水平提高,其中防护性保障、住房、社区生活评价值比征地前增加;经济收入上升,但同时支出增加,使得经济状况评价值下降;农民心理感受评价值降低。
主要政策建议:政府应努力提高被征地农民的人力资本,增强社会竞争能力,实现可持续生计;社会保障制度关键在于落实,让被征地农民真正受益;政府可通过合理的产业规划增加就业岗位,同时鼓励和扶持被征地农民自主创业,逐步适应城市竞争。
关键词土地管理;被征地农民;福利;可行能力;天津中图分类号F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6)11增-0158-04在我国土地城镇化的进程中,被征地农民的生活也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如何制定合理的征地补偿与农民安置政策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
当前学者们主要侧重于农民利益受损和补偿问题[1-3],征地过程中各利益集团的形成机制、博弈分析[4],研究结论主要归结为征地安置补偿标准过低、社会保障制度缺失、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合理等原因导致被征地农民福利水平降低。
资本下乡过程中农户福利变化测度研究——基于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分析框架
资本下乡过程中农户福利变化测度研究———基于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分析框架笪李云新,黄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3)眼摘要演以荆门市P村为例,基于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分析框架,对资本下乡过程中农户福利变化进行测度研究。
结果显示:资本下乡后农户福利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接近福利中间水平;从功能指标上看,除景观环境外,农户的经济状况、社会保障、生活条件、心理因素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从转换因素上看,家庭成员平均教育水平、家庭女性人口比、非农就业人口比、家庭抚养人口比是导致农户福利产生变化的显著性影响因素。
在资本下乡过程中,保障农户合法经济利益、加强环境保护与监管、减少不公平现象是保护和改善农户福利的有效手段。
眼关键词演资本下乡;农户福利;可行能力;城乡一体化[中图分类号]F323.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461(2018)07-0040-08一、问题的提出资本下乡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学界对资本下乡主要有两种解释。
狭义的资本下乡是指工商资本在农村流转土地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典型模式是“公司+农户”。
广义的资本下乡是指在政府财政资金大规模“反哺”农村的背景下,城市工商资本大量涌向农村进行土地整理、土地流转和新农村建设并从事农业经营的一系列现象[1]。
本研究使用资本下乡的广义解释,认为资本下乡是农业现代化中市场刺激和政府扶持双重激励驱动的结果,是项目下乡、资源下乡的重要载体。
在此过程中,工商资本既是项目资金的带动者,也是项目落地的重要执行人。
从实践角度看,资本下乡具有双重效应。
一方面,资本下乡有利于实现规模经营、拓展产业链条和增加农业产值[2]。
另一方面,资本下乡可能威胁粮食生产安全。
工商资本大规模、长时间流转土地,“围而商用”甚至“围而不用”,容易产生耕地“非粮化”“非农化”问题[3]。
除此之外,在资本下乡的各个环节,潜藏着多维利益冲突。
中国社会福利水平的测度及对低福利增长的分析_基于功能与能力的视角_杨爱婷
·5· 中国社会福利水平的测度及对低福利增长的分析 ( ) 、W ) 、A ) 等分别基于能力方 法 , 考 察 了 智 利 、 英 国 、 阿 1 9 9 7 i e b k e( 2 0 0 5 n a n d等 ( 2 0 1 1 根廷等国家的福利状况 。 相对国外而言 , 目前国内基于 S e n 的能力方法对社会福利进行客观 ) 根据 S 评估的相关文献较少 , 方福前等 ( 2 0 0 9 e n 的能力方法理论 , 设计问卷调查获取了中 ) 则着眼于农地城市流转前后的我国农民福利 国城镇居民福利水平的信息 ; 高进云等 ( 2 0 0 7 变化 。 显然 , 基于 S e n的福利思想对中国整体社会福利进行评估分析的研究仍是十分欠缺的 。 综上所述 ,S e n 提出的可行能力方法 , 从功能与能力角度衡量社会福利水平 , 是对传统 福利理论的一个突破 。 因此 , 本文采用 S e n 的能力方法测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福利 , 避 免了社会福利函数计算中仅考察物质财富的弊端 , 更加确切地反映出真实社会福利水平的变 化 。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 : 第一 , 基于 S e n 的理论 , 将社会福利在功能和能力上的区分从定 性的分析扩展到定量的测度 , 并据此测算中国整体社会福利 ; 第二 , 将运用于不确定分析的 集对分析法引入社会福 利 水 平 的 测 度 中 , 这 一 模 糊 数 学 方 法 更 加 符 合 S e n 的 研 究 框 架; 第 三 , 引入脱钩指数分析社会福利与经济增长的背离关系 , 揭示两者的落差 , 并对我国的低福 利增长进行解析 。 一 、 理论分析与模型设定 理论分析 1. S e n 的可行能力方法的核心概念是功能和能力 , 功能反映出现实的生活状况 , 而能力则 一个节食的富人 , 是实现功能的选择组合 。 对于二者的区别 ,S e n 以一个例子进行了说明 : “ 就摄取的食物或营养量而言 , 其实现的功能性活动 也 许 与 一 个 赤 贫 而 不 得 不 挨 饿 的 人 相 等 , 但前者与后者具有不同的可行能力集 , 前者可以选择好吃并得到充足的营养 , 而后者无法做 。 因此 “ 一个人的功能性活动组合反映了此人 实 际 达 到 的 成 就 , 而 可 行 能 力 集 则 反 映 此 到” ,1 。功 人有自由实现的自由 : 可供这个人选择的各种相互 替 代 的 功 能 活 动 组 合 ” ( S e n 9 8 5) , 但是能力是实现成就的能力 , 是 能力本身不是成就 ( 功能 ) 能和能力有十分紧密的联系 ,“ 一个人拥有真正的自由去选择自己想过生活的能力 ; 而功能的状况是实现实质自由即拥有真 正能力的基础和 保 证 。 功 能 测 量 已 实 现 的 福 利 水 平 ; 能 力 测 量 潜 在 的 或 可 行 的 福 利 水 平 ” ( ) 。 由此 , 现实生活内容非常重要 , 同时 , 能够做出选择本身也是有 方福前和吕文惠 ,2 0 0 9 价值的生活的一部分 。 因而 , 功能作为福利的 构 建 性 指 标 , 而 能 力 作 为 福 利 的 工 具 性 指 标 , 构成了本文的社会福利函数 : ,C ( ) W =f ( F ( x y i) i) ( ) 1
X 基于森的功能和能力福利理论的失地农民福利水平评价
(5)发展空间。按照森的功能和能力福利理论,提高一个人的福利水平不仅仅是增加其拥有,更重要的是要 提高其可行能力,也就是本文所说的发展空间。发展空间或可行能力的提高可以保证个人充分参与经济建设和 社会发展进程,分享经济增长成果,持久改善其处境。因此,本文选取再教育机会和求职难易程度两个指标来反 映失地农民的发展空间。
在计算各指标的隶属度时,首先需要确定各指标的最大、最小值。其中,农业收入、纯收入和住房面积是连续 变量,其最大、最小值的选取说明如下。
(1)农业收入。首先计算样本的农地最大亩均收益和最小亩均收益,这两个值乘以人均土地面积即为每个农 民可能获得的最大和最小农业收入。根据样本数据计算,农民的年人均农业收入最大值为 1010 元,最小为 0 元。
自森提出能力方法以来,学者们运用这一理论从不同方面对福利进行研究。罗贝恩斯考察了男性和女性在 物质福利、精神福利、社会关系、教育、家务与非市场劳务、有酬工作、住所、运动和休闲方面的差异[7];高进云在森 的可行能力框架下,衡量了农地城市流转前后的农民福利变化[8];方福前运用森的功能和能力福利理论对中国城 镇居民福利水平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9]。但目前学术界对福利指标的选择和福利水平的衡量仍没有定论。 2.2 失地农民福利的构成
42
中国土地科学 2010 年 7 月 第 7 期
发展速度,今后每年仍需征用农地 16.7 万 — 20 万 hm2,预计每年将新增失地农民 375 万 — 450 万人,10 年后失 地农民总数将接近 1 亿人[1]。在目前的失地农民中,60%生活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有稳定经济收入、没有因失地 影响基本生活的只占 30%[2],失地农民的福利水平令人担忧。
阿玛蒂亚·森和玛莎·努斯鲍姆关于可行能力理论的比较研究
阿玛蒂亚森和玛莎努斯鲍姆关于可行能力理论的比较研究杨兴华;张格儿【摘要】阿玛蒂亚·森(Amartya Sen)的可行能力理论提供了一种个人福利的评价方法,这种独特的视角在近20年内逐渐被各国学者所认同、发展,这使得可行能力理论处于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之中.在可行能力理论的研究者中,玛莎·努斯鲍姆(Martha C.Nussbaum)被视作可行理论的重要发展者.目前,我国对可行能力的讨论还主要集中在阿玛蒂亚·森的相关著作研究上,通过对比两位学者分别在伦理学和哲学层面上、道德层面上以及标准和执行层面上视角的异同点,可以继续深入探讨可行能力理论,学习和借鉴玛莎·努斯鲍姆等其他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期刊名称】《学术论坛》【年(卷),期】2014(037)002【总页数】4页(P31-34)【关键词】阿玛蒂亚·森;玛莎·努斯鲍姆;可行能力理论;比较【作者】杨兴华;张格儿【作者单位】广西大学政治学院;广西大学政治学院,广西南宁53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82一、引言阿玛蒂亚·森 (Amartya Sen),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1998至2003年出任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院长,现任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和哲学教授,可行能力理论的创始人。
阿玛蒂亚·森最早于1979年在斯坦福大学一场名为“什么方面的平等”(Equality of what)演讲中提出可行能力(Capability approach)这个术语的,随后,他在如《以自由看待发展》等著作以及其他文章中,发展了他的可行能力理论。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他一直是福利经济学、社会选择理论、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领域的先锋人物,其主要成就集中在社会选择理论、福利和贫困指数衡量、饥饿问题等领域,被誉为“经济学良心的肩负者”、“穷人的经济学家”。
联合国发布的《人类发展报告》就是按照他的理论框架设计的。
森的可行能力理论框架下的居住福利测度——以昆明市为例
居 住一 就业 选 择特 征 及 其 空 间匹 配 性 的群 体 差 异 和影 响 机 制 , 只 分 析 了 居 住 对 就 业 的 空 间 福 利
号: 2 0 0 1 Z 0 1 6 )
角 研究 市 场 化 背景 下 城 市居 民住 房 选 择 行 为 的 变 迁 及其 影 响 因素 , 试 图 阐述 择 居 的外 在 动 力 ; 周 素 红 等 从 居 住一 就 业 区 位 选 择 角 度 出 发 , 以典 型 保 障性 住 房 社 区 为 案 例 , 研 究 保 障 性 住 房 居 民 的
用 品及 服 务 等 非 住 房 基 本 消 费 支 出 的 基 础 上 , 运
件, 市 民 的空 间权 益 包 括 居 住 、 就业 、 交通 、 环 境 等 公 共 空 间 领 域 对 空 间产 品 和 空 间 资 源 的 生 产 、 占
有、 利用、 交换 和 消 费 等 方 面 的权 益 。 区位 空 间包 括 了所 有 生 产 和 生 活 的 空 间资 源 , 是 建 立 在 土 地
基础上的一切 空间产 品、 空 间形态 、 空 间生 活、 空
间表 现 形式 和 空 间权 益 。 住 房周 边 的 自然 与 人 文
环境 、 学区、 医疗 卫 生 、 交 通 和 就 业 机 会 等 空 间 资
源要 素 构 成 了 居 民 的 居 住 福 利 , 是 住 房 消 费 决 策 的 重要 因素之 一 。居 住 区 位 选 择 是 复 杂 的空 间 过 程 … 。随着 住 房 市 场 化 程 度 继 续 提 高 , 城 市 居 住 空 间分 异 现 象 越 来 越 突 出 , 居 民 的 居 住 空 间 福 利
城 市发 展 研 究 2 0卷 2 0 1 3年 2期 Ur b a n D e v e l o p me n t S t u d i e s Vo 1 . 2 0 N o . 2 2 0 1 3
中国社会福利水平的测度及对低福利增长的分析基于功能与能力的视角
内容摘要
其次,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制定合理的资源分配政策,优化不同地区、不同 人群之间的资源配置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内容摘要
再次,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制度体系,为社会 福利水平的提升提供有力保障。
内容摘要
最后,强化家庭保障功能。通过宣传和引导,加强家庭在社会福利保障中的 作用,形成政府、市场和家庭共同参与的福利供给模式。
内容摘要
其次,资源配置不合理。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之间的资源分配存在较大差异。 例如,东部地区拥有更多的教育、医疗等资源,而中西部地区相对匮乏。此外, 城市人口享受到的福利设施普遍多于农村人口。
内容摘要
再次,制度建设滞后。与快速发展的经济相比,中国在社会保障、公共服务 等领域的制度建设相对滞后。这不仅影响了社会福利水平的提升,也制约了低收 入人群的福利改善。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社会福利水平对于广大民众的生活质量 和国家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如何准确测度中国社会福利水平,以及 分析低福利增长的影响因素,成为学术界和实践界的焦点。本次演示将基于功能 与能力的视角,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内容摘要
对于中国社会福利水平的测度,首先需要明确测度的指标。考虑到社会福利 的广泛性,本次演示选取了教育、医疗、就业、社保和福利设施等五个方面的指 标,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其次,本次演示利用《中国 统计年鉴》等权威
参考内容二
引言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居民的福利水平逐渐成为社会的焦点。福利 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因此,对中国分区域城镇 居民福利水平进行测度,对于了解各地居民生活状况以及政府制定相应的福利政 策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可行能力视角农民工幸福感研究
基于可行能力视角的农民工幸福感研究摘要:本文将可行能力理论作为农民工幸福感的研究依据和探讨基础,将研究的落脚点集中在影响农民工幸福感内在成因的可行能力上,不仅突出了研究重点,而且能从本质上找到幸福感研究的关键因素,真正提高农民工的幸福感。
关键词:可行能力;幸福感;农民工一、引言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在其《以自由看待发展》一书中指出,一个人的”可行能力”(capability)指的是此人有可能实现的、各种可能的功能性活动组合。
而功能性活动(functionings)”反映了一个人认为值得去做或达到的多种多样的事情或状态”,既包括营养良好、身体健康、避免疾病等最基本的功能,也包括快乐、尊重、可以参加正常的社交活动等复杂功能。
如果把这些活动列成一个清单,一个人的”可行能力”即对于此人是可行的、列入清单的所有活动的各种组合。
可行能力标志了个人能做什么或不能做什么。
一个人的可行能力越大,他过某种生活的自由就越大。
因此,可行能力还可以看作是一种自由,是实现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的自由。
可行能力理论作为一种思想框架和思考模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重视人的全面发展,肯定人在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鉴于此,本文以系统分析的观点,用可行能力理论来解读和研究农民工的幸福感,在清晰的发展理念指导下,明确问题的主攻方向,并设计出可行和可操作的政策措施。
二、农民工幸福感的可行能力解读对农民工来说,不幸福不仅表现在缺乏可利用的经济资源,还表现为缺乏改变这种现状的能力和机会,在政治和经济分配体系中处于不公平、不平等的劣势地位,是典型的弱势群体。
要对农民工的幸福感进行系统的研究,必须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角度综合考虑,而这正是可行能力方法的特长所在。
可行能力幸福观不仅重视幸福感与经济条件的紧密联系,还注重其与公共服务和社会制度以及公民权利的关联。
具体如下:(1)从可行能力角度看,不幸福可以看作是个人或群体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所遭受的各种排斥过程,而这一过程又涉及多个层面,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最重要的是公民的权利缺失和机会不足。
可行能力与农民工的福利状况评价
可行能力与农民工的福利状况评价张广胜;陈技伟;江金启;郭江影【摘要】Based on survey data of migrant workers in Liaoning city Shenyang province , Sen’ s Capabili-ties Theory and Fuzzy Mathematics Method are used to evaluate the welfare status of migrant workers inte-grall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nthesize welfare index is 0.365, indicating the level of migrant work-ers’ welfare is low .Viewing from the sub indexes , the welfare of health situation is at a higher level , liv-ing environment and spiritual experience in the middle level , other functional indicators are still relatively low.Working conditions and protective measures are the most effective factors to the improvement of mi -grant workers ’ welfare .Extended analysis is made by using OLS regression model , the results shows that there is a strong heterogeneity within Migrant workers , and there exists big welfare status differences a-mong groups of migrant workers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基于辽宁省沈阳市农民工调查数据,应用森的可行能力理论和模糊数学方法对农民工的福利状况进行整体评价。
基于可行能力理论的福利测度实证研究述评
d o i : l O . 3 9 6 9 6 . i s s n . 1 6 7 2 - 6 2 6 x . 2 0 1 4 . 0 3 . 0 1 2
基于可行能力理论的福利测度实证研究述评
钟 晓 华 , 赵 小燕 。
( 1 .仲恺 农 业 工程 学 院 人 文 社 科 系 , 广东 广州 5 1 0 2 2 5 ; 2 .湖 北 经 济 学 院 财 政 与 公 共 管 理 学 院 , 湖 北 武汉 4 3 0 2 0 5 )
摘 要 :经 济发 展 与福 利 缺 失 长 期 并 存 的社 会 现 实反 映 了传 统 的 经 济 福 利 测 度 方 法 无 法 准 确 度 量社 会 福 利 水 平 。 可 行 能 力 理 论 为 社 会福 利 测 度提 供 了新 的 视 角 . 国 内外 学 者 也 在 此 基 础 上展 开 了大 量 研 究 . 主 要 集 中在 基 于 可 行 能 力理 论 度 量福 利 水 平 的 适 用 性 研 究和 以 不 同 地 区 、 不 同群 体 为 对 象展 开 的 应 用 性 研 究 , 但在研 究对象的选取 、
福 利 测 度 的 功 能 性 活 动 范畴 和福 利 水 平 的异 质 性 因 素分 析 等 方 面仍 存 在 不 足 。
关键词 : 可行 能 力 : 功能性活动; 福 利 测 度
中图分类号 : F 0 6 1 . 4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6 7 2 — 6 2 6 X( 2 0 1 4 ) 0 3 — 0 0 7 5 — 0 4
社 会 福 利 严 重 滞 后 于 经 济 增 长 是 世 界 各 国都 普 遍 存在 的社 会 问题 , 一 些 发达 国家 的福 利 水 平甚
库区失地农民福利水平测度与变化调查研究——基于阿玛蒂亚·森可行能力视角的分析
库区失地农民福利水平测度与变化调查研究——基于阿玛蒂亚·森可行能力视角的分析库区失地农民福利水平测度与变化调查研究——基于阿玛蒂亚·森可行能力视角的分析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库区建设对农村土地资源造成了长期性和普遍性的影响。
库区失地农民是指因库区建设而被强制迁移的农民,其生活和福利水平常常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通过调查与分析库区失地农民的福利水平以及其变化情况,运用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揭示并解释背后深层次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库区建设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措施,但同时也导致了大量农民失去土地资源和生计来源。
以深入调查库区失地农民的福利水平与变化,对于理解社会发展变革的动态之一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基于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视角分析,可为探讨库区失地农民福利水平诊断和政策建议提供新的研究路径。
二、库区失地农民福利水平测度的方法与数据采集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法,选取某县库区失地农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随机抽样的方式得到样本。
问卷涵盖了农民的经济状况、生活水平、教育医疗保障、社会交往等多个方面的信息,以了解他们当前的福利状况。
个别访谈则进一步加深对农民的具体情况了解和理解。
在数据采集过程中,遵循科学严谨的原则,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库区失地农民福利水平与变化测度针对调查数据,我们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
从经济状况方面来看,库区失地农民的平均收入水平相较于原来的农业经营情况有所下降,部分农民在失地后转向了务工。
同时,失地造成了农民的生活成本上升,农民对医疗和教育等公共服务的需求也持续增加。
社会交往方面,一些因为族群迁移而面临社交隔离的农民可能感到孤立和不安。
四、基于可行能力视角的分析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认为,福利不仅仅是经济收入的变动,还包括个人实现自由与发展的权利和能力。
基于可行能力理论的福利测度研究
孙计领:基于可行能力理论的福利测度研究财政与金融基于可行能力理论的福利测度研究孙计领(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江苏南京210038)[摘要]可行能力理论把福利定义为人们实现各种有价值功能的实际能力组合,超越了功利主义和新古典经济学仅关 注收入或资源的局限性。
首先,文章通过梳理了国内的相关研究,发现目前国内福利评价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在农户、农民 工等弱势群体上,在福利指标的选 ,有所差别,使用最多的是收入;其次是社会保障、健康、居住条件、心理状态等指标,在评价方 ,主流的方法有模糊评价法、因分析和结构方程。
可行能力理论是一个强大的分析框架,福利评价只是一个基础性的应用研究。
它在 或制度评价、多维贫困、福利不平等等研究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福利;功能性活动;可 力;贫困[D O I]10. 13939/ki.zgsc.2019. 06. 0411引言的大报告指出:在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改革 以来,中国取得了飞 展,但“学 教、$$”的会得以 。
会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收人或G D P:能衡量福利水平;片面求G D P]能提高福利水平,反而 会的发展造成 负面 (武剑和林金忠,2015)。
期的功利主认为,福利可以用效用 。
新古典 学基于庇古的福利理念,把收人或G D P作为效用的 和福利的衡量标准。
Sen(1992)在 种福利评价标准进 统 的基础上,提出了 能力理论。
该理论把个人福利 “在生活中 种有价值的功能的实际能力组合”。
“肯旨”是人们值得去做的有价值的事情以及达到的状态,能性活动。
“能”是人 做到的事情和达到的状态的自由。
福利是一个功能活动和 能力的问题,而 富、商品或效用 直接的关系。
该理论超越了传统福利 学的限,把福利从单一的收人或消费 扩展 概念,开创了福利 学的新范式。
该理论认为,福利测量的基础是一个人选择有理由珍视的生活的实质自由,会福利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姚进忠,2018)。
基于可行能力理论的福利测度实证研究述评
基于可行能力理论的福利测度实证研究述评钟晓华;赵小燕【摘要】经济发展与福利缺失长期并存的社会现实反映了传统的经济福利测度方法无法准确度量社会福利水平。
可行能力理论为社会福利测度提供了新的视角,国内外学者也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基于可行能力理论度量福利水平的适用性研究和以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为对象展开的应用性研究,但在研究对象的选取、福利测度的功能性活动范畴和福利水平的异质性因素分析等方面仍存在不足。
%The long-term coexistence of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lack of social welfare reflects that traditional measure of economic welfare approach can not accurately measure the level of social welfare. The capability approach provided a new perspective for studying social welfare, and scholars launched a large number of studies to further the measurement of social welfare, mainly in the study of the applicability and practicality of measuring welfare in different regions and different groups. But deficiencies exist in selecting the object of study, choosing the functional activity and analyzing heterogeneity factors.【期刊名称】《湖北经济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4页(P75-78)【关键词】可行能力;功能性活动;福利测度【作者】钟晓华;赵小燕【作者单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人文社科系,广东广州 510225;湖北经济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 4302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061.4社会福利严重滞后于经济增长是世界各国都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一些发达国家的福利水平甚至长期都处于下降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可行能力理论的福利测度研究
作者:孙计领
来源:《中国市场》 2019年第6期
摘要:可行能力理论把福利定义为人们实现各种有价值的功能的实际能力组合,超越了功
利主义和新古典经济学仅关注收入或资源的局限性。
首先,本文通过梳理了国内的相关研究,
发现目前国内福利评价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在农户、农民工等弱势群体上;在福利指标的选取上,有所差别,使用最多的是收入,其次是社会保障、健康、居住条件、心里状态等指标;在
评价方法上,主流的方法有模糊评价法、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
可行能力理论是一个强大的分
析框架,福利评价只是一个基础性的应用研究。
它在政策或制度评价、多维贫困、福利不平等
等研究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福利;功能性活动;可行能力;贫困
1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各项民生建设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但"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社会至今仍无法得以实现。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收入或GDP并不能衡量福利水平;片面追求GDP增长不仅不能提高福利水平,反而给社的发展
造成许多负面影响(武剑和林金忠,2015)。
早期的功利主义认为,福利可以用效用表示。
新
古典经济学基于庇古的福利理念,把收入或GDP作为效用的代表和福利的衡量标准。
Sen(1992)在对这两种福利评价标准进行系统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可行能力理论。
该理论把个人福利定
义为"在生活中实现各种有价值的功能的实际能力组合"。
"功能"是人们值得去做的有价值的事
情以及达到的状态,即功能性活动。
"能力"是人们想到做到的事情和达到的状态的自由。
福利
真正来说是一个功能活动和可行能力的问题,而与财富、商品或效用没有直接的关系。
该理论
超越了传统福利经济学的局限,把福利从单一的收入或消费维度扩展到多维概念,开创了福利
经济学的新范式。
该理论认为,福利测量的基础是一个人选择有理由珍视的生活的实质自由,
为社会福利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姚进忠,2018)。
自Sen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以来,他的相关理论才开始受到国内学者的重视。
基于可行能
力理论的福利量化及其应用,已在国内取得了一些成果。
为更好地利用可行能力理论进行福利
评价相关的研究,本文对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现存的主要问题和进一步的
研究方向。
2 可行能力理论在国内福利评价中的应用
2.1微观个体的福利评价
国内相关研究的代表性文献,大部分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对微观个体的福利进行评价。
在
研究对象上,现有文献主要集中在弱势群体。
以土地流转、土地集中或失去土地的农户居多,
其次是农民工,对城镇居民和居民的研究也有涉及。
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资产,土地流转是城
市化进程和农村发展必然经历的现象,农民失去土地后的福利是提升了还是下降了?在可行能
力理论的框架下,可以综合评价失地农户的福利变化,为政策的制定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农
民工也是国内学者聚焦的对象。
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民工之所以福利水平较低,主要是因为不
能与城市居民享受均等的公共服务,可行能力被剥夺。
因此,基于可行能力理论研究农民工的
福利,具有天然的优越性。
在指标选取上,与国外的研究相似,一般只选取功能性活动指标。
国内文献在福利的标的
选取上,使用最多的是收入,其次是社会保障、健康、居住条件、心里状态等指标。
虽然以收
入代表福利有很多缺陷,但不否认的是,收入不仅是福利的物质基础,还是获取福利的重要工具。
虽然可行能力理论认为效用不能作为福利评价的标准,但国内很多研究把心理状况或精神
感受,如满意度、幸福感作为功能性活动之一。
在评价方法上,主流的方法有模糊评价法、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
由于可行能力的概念没
有严格的界定,其内涵和外延均具有"模糊性",所以模糊评价法是使用的最多的方法。
模糊评
价法的步骤有三个:模糊函数的设定、隶属函数的设定和权重获取。
由于隶属函数和权重的设
定存在一些主观性,基于因子分析模型,用因子得分度量福利是很多学者常用的方法。
为了保
证选取功能性活动指标的合理性和模糊评价法的稳健性,国外学者Roche(2008)以因子分析
识别指标的选取,并用因子得分与隶属度计算的结果经济对比,提高了测量结果的客观性和可
信度。
叶静怡和王琼(2014)按照这一思路,评价了北京市进城务工人员的福利水平。
结构方
程模型主要用来研究其它因素对功能性活动的影响,可以将可行能力作为潜变量(Krishnakumar和Ballon,2011;Anand,2008)。
叶初升和李慧(2014)把经济增长质量看
作可行能力的提升,考察了经济增长、教育等因素对可行能力的影响。
2.2中国福利水平的测度
到目前为止,基于可行能力理论测算中国福利水平的文献非常少,本文仅发现两篇文章。
杨爱婷和宋德勇(2012)从收入、消费、健康、教育、社会保障和环境6个方面,分别在功能
和能力两大空间选取了相应的具体指标,采用集对分析法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福利进行测算。
研究发现,中国社会福利增长缓慢并呈现反复状态,其中功能空间的社会福利增长较快,
但能力空间的社会福利徘徊不前。
社会福利与经济增长在长时间内基本是脱钩的。
在9个主要
国家的对比中,中国的社会福利水平最低,甚至低于印度。
武剑和林金忠(2015)对55个国家经济增长的福利转化效应进行了量化分析。
用人均消费水平和基尼系数作为能力的指标,从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三个方面选取了功能的指标,使用
动态因子法对各国的社会福利指数进行了测算。
研究发现,文章所构造的社会福利指数与庇古
理念的福利指数,在变化趋势上,表现出相反的特征。
对比发现,中国的福利水平明显低于
55个国家的平均水平。
这两篇文章均从功能和能力两个维度,选取了不同的福利指标,使用了不同的测度方法,
却得到了相似的结果,均发现中国的福利水平并没有像GDP或收入一样呈现明显的增长态势,
甚至还出现了反复的态势。
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如果以GDP或收入作为衡量福利的指标,在
相关的政策制定上很可能在方向上产生根本性的误导(武剑和林金忠,2015)。
基于可行能力
的福利,具有丰富的评价信息,可能更具有正确的导向意义。
3 结论
将可行能力理论用于福利评价,超越了功利主义和新古典经济学仅关注收入或资源的局限性,开创了福利经济学的新时代。
本文综述了国内基于可行能力理论的相关研究。
目前国内福
利评价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在农户、农民工等弱势群体上,对全国居民或城镇居民的研究较少,测算中国福利水平的文献更少。
在福利指标的选取上,有所差别,使用最多的是收入,其次是
社会保障、健康、居住条件、心里状态等指标。
在评价方法上,主流的方法有模糊评价法、因
子分析和结构方程。
本文认为,在福利评价应注意两方面问题。
一方面,在功能性活动和能力
指标的选择上,可根据研究对象和目的的不同,基于可得的数据,选择合适的清单内容,为避
免选择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应采取因子分析方法等客观的实证手段识别维度和选择相应的指标
构成。
另一方面,在福利评价方法的选择上,应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模拟多种情况,采
取多种加总方法,以保证结果的稳健性。
基于可行能力的福利评价研究,在我国处于刚开始的
探索阶段,研究对象过于狭窄,在指标选取和评价方法上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可行能力理
论是一个强大的分析框架,把它应用在福利评价中,只是一个基础性的应用工作,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行一系列的政策或制度的评价、多维贫困的研究、福利不平等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