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致试验方法

合集下载

三致试验的名称和基本内容

三致试验的名称和基本内容

三致试验的名称和基本内容三致试验是指通过实验方法来验证或研究某一现象或理论。

下面将介绍三个不同的三致试验,包括试验的名称和基本内容。

一、斯登贝赫效应实验斯登贝赫效应是指人眼在观察高速运动的物体时,会出现错觉,认为物体的形状变形或变长。

为了验证这一效应,可以进行斯登贝赫效应实验。

实验步骤:1. 设计一个旋转的圆盘,上面绘制有黑白相间的条纹。

2. 将圆盘沿垂直方向快速旋转起来。

3. 让被试者观察旋转的圆盘,并记录他们的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被试者观察到的结果是,圆盘上的黑白条纹出现了形状变形或变长的错觉。

这是因为在高速旋转的过程中,人眼接受到的刺激信息是不连续的,导致了视觉上的错觉。

二、斯特鲁普效应实验斯特鲁普效应是指人在面对冲突的信息时,会出现反应时间延长或错误的现象。

为了验证这一效应,可以进行斯特鲁普效应实验。

实验步骤:1. 准备一组印有颜色名称的词语,如红色、蓝色、绿色等。

2. 将这些词语的颜色与实际的颜色不一致地印刷出来,比如用红色的墨水印刷“蓝色”这个词。

3. 让被试者在一定时间内看到这些词语,并尽快说出词语的实际颜色。

实验结果:被试者在面对颜色名称与实际颜色不一致的情况下,反应时间会延长,且容易出现错误。

这是因为人们在阅读文字时,往往会自动识别文字的意义,而不是注重文字的实际颜色,导致了反应时间的延长和错误的产生。

三、米勒-李亚普诺夫实验米勒-李亚普诺夫实验是为了验证相对论的时间膨胀效应而进行的。

实验基于李亚普诺夫-米勒干涉装置的原理。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李亚普诺夫-米勒干涉装置,其中包括一个旋转的圆盘和一束穿过圆盘的光线。

2. 让圆盘快速旋转起来,并观察光线的干涉现象。

实验结果:根据相对论的时间膨胀效应,当圆盘快速旋转时,光线在通过圆盘时会出现时间膨胀现象,即光线的传播速度变慢。

这种时间膨胀效应会导致光线的干涉现象发生变化,从而验证了相对论的正确性。

通过斯登贝赫效应实验、斯特鲁普效应实验和米勒-李亚普诺夫实验,我们可以验证或研究不同的现象和理论。

化妆品申报时毒理检验的审查要点及评价(2)皮肤变态反应、皮肤光毒、Ames

化妆品申报时毒理检验的审查要点及评价(2)皮肤变态反应、皮肤光毒、Ames

化妆品备案毒理学检验的审查要点及评价(二)在化妆品备案申报时,产品都要在国家认可的检验机构按照《化妆品卫生规范》的要求进行检验。

虽然这些试验的具体操作都由检验机构来完成,但如果申请企业的研发申报人员能够对主要试验方法、审查要点和评价标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对研究产品配方、调整产品工艺及把控产品质量都会有所帮助。

下面北京天健华成国际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化妆品注册部就主要的毒理试验帮大家进行简单的梳理,供您参考。

化妆品备案毒理学检验之皮肤变态反应试验实验方法◆ 动物数试验组至少20只,对照组至少10只。

◆ 剂量水平诱导接触受试物浓度为能引起皮肤轻度刺激反应的最高浓度激发接触受试物浓度为不能引起皮肤刺激反应的最高浓度。

试验浓度水平可以通过少量动物(2-3只)的预试验获得。

◆ 对于化妆品产品而言,一般使用原霜或原液◆试验方法可靠性的检查使用已知的能引起轻度/中度致敏的阳性物每隔半年检查一次。

局部封闭涂皮法至少有30% 动物出现皮肤过敏反应。

阳性物一般采用2,4-二硝基氯代苯。

试验步骤(1)试验前约24 h ,将豚鼠背部左侧去毛,去毛范围为4cm2-6cm2。

(2)诱导接触:将受试物约0.2mL(g)涂在实验动物左侧去毛区皮肤上,以二层纱布和一层玻璃纸覆盖,再以无刺激胶布封闭固定6 h。

第7d和第14d以同样方法重复一次。

(3)激发接触:末次诱导后14-28d,将约0.2mL的受试物涂于豚鼠背部右侧2cm×2cm 去毛区(接触前24h脱毛),然后用二层纱布和一层玻璃纸覆盖,再以无刺激胶布固定6h。

(4)激发接触后24h和48h观察皮肤反应,按表1评分(5)试验中需设阴性对照组,使用(2)和(3)的方法,在诱导接触时仅涂以溶剂作为对照,在激发接触时涂以受试物。

对照组动物必须和受试物组动物为同一批。

在实验室开展变态反应试验初期,或使用新的动物种属或品系时,需同时设阳性对照组结果判定(1)当受试物组动物出现皮肤反应积分≥1时,按表2判为该动物出现皮肤变态反应阳性,按表3判定受试物的致敏强度。

兽药临床前毒理学评价试验指导原则

兽药临床前毒理学评价试验指导原则

兽药临床前毒理学评价试验指导原则一、概述(一)定义与目的为保障新兽药对使用对象动物(靶动物)的安全,特别是人的食品消费安全,必须对临床前兽药的毒理学(或安全性)进行评价。

目前,对兽药的安全性进行评价一般采取毒理学评价方法,包括三性(急性、亚慢性、慢性毒性)试验和三致(致突变、致畸、致癌)试验,以预测新兽药的安全性。

临床前药物毒理学评价的目的是预测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为临床试验提供可靠的参考。

毒理学评价结果不但为最后确定该化合物是否可以作为新兽药使用提供科学依据,还是制订动物性食品中最高残留限量(MRL)的重要依据。

(二)适用范围本指导原则适用于评价兽用化学药品(化学合成药、抗生素、药物饲料添加剂)及消毒剂临床前的安全性。

二、毒理学评价程序及内容兽药毒理学评价试验一般分为五个阶段,具体研究内容如下:(一)第一阶段:急性毒理学试验阶段的测定:所有用途的原料药必做;1.经口LD50的测定:注射用原料药必做,肌注、皮下注射或腹腔注射2.注射途径LD50途径任选一种;3.经皮LD的测定:供皮肤给药的原料药必做;504.皮肤刺激试验:供注射和透皮吸收的制剂必做;5.肌肉刺激试验:供肌内注射的制剂必做;6.眼结膜刺激试验:眼科用、喷雾和易挥发的制剂必做;7.粘膜刺激试验:子宫注入剂、喷雾和易挥发的制剂必做;8.溶血性试验:静脉注射用制剂必做。

(二)第二阶段:亚慢性毒性试验阶段研究内容有:30~90天亚慢性毒性试验:所有原料药必做;(三)第三阶段:致突变试验阶段原料药必做此阶段试验,各种制剂可不做此阶段试验。

1.Ames试验,必做;2.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必做;3.小鼠精子畸形试验或睾丸精原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试验任选一项,必做;4.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试验,必要时选做;5.显性致死试验,必要时选做;以上致突变试验的组合必须考虑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生殖细胞与体细胞、体内和体外试验相结合的原则,任何原料药不能低于三项,必要时做四至五项;如果在1~3项试验有阳性结果或可疑时,可选做第4、5项试验。

3C认证试验方法及过程

3C认证试验方法及过程

3C认证试验项目记录
一、交流耐压及绝缘检测:
1、耐压标准按新标准执行:
a、对地及相间电压AC 1890V 。

b、操作绝缘手柄(安开电气认证时对隔离刀操作手柄打耐压,本次试验认为只有塑壳断路器操作手柄属于操作绝缘手柄)耐压标准为:AC 2835V。

2、试验前对试验设备进行调试,将电流档位设为“210mA”,电流值调整为“100mA”(调整面板上微调旋钮),目的为交流耐压泄漏电流不能大于100mA。

3、对GGD柜及XL-21检修动力箱应进行相对地及相间耐压试验(含N 相);对电容补偿柜应在电容器未接线前、电压表接线解除一端后,进行相对地及相间耐压试验(含N相);对电缆分支箱只需进行相对地耐压试验;250A及以下塑壳开关只需要用500V绝缘摇表进行绝缘试验。

二、接地电阻测试:
1、接地电阻测试目的:低压设备带电运行时,可能漏电或绝缘破损导致不应带电部分金属体携带危险电压,测试该金属体与接地点间测试电流不小于10A时,电阻值不应大于100mΩ。

2、测试点为:
a、金属柜门与接地点间。

b、端子排安装梁与接地点间。

c、断路器及其它元器件安装梁与接地点间。

三、电容器补偿柜投切试验:
1、试验前接线:使用三相电流电压操作台按相序对应一次母线排进行试验电压接线;按A相接C相,B相接A相,C相接B相,N相接N相顺序进行试验电流接线。

2、上电试验,电压调整至额定电压,对智能控制器进行设置,过电压设置为110%Un;电流调整为5A,此时智能控制器应显示功率因数为“0.5”左右,并开始投入;重新进行电压为85% Un时电容投入试验,应能全部投入;当电压调整至大于110%Un时,使用秒表计时,应能在1分钟内全部切除。

尺骨鹰嘴滑囊炎 肱三头肌抗阻力试验方法

尺骨鹰嘴滑囊炎 肱三头肌抗阻力试验方法

尺骨鹰嘴滑囊炎肱三头肌抗阻力试验方法1.引言1.1 概述尺骨鹰嘴滑囊炎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主要表现为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

它是指尺骨鹰嘴滑囊的炎症和损伤,导致滑囊内液体的积聚和肩关节周围组织的压迫。

这一疾病通常由于肩关节的过度使用、肌肉不平衡或创伤等因素引起。

尺骨鹰嘴滑囊炎患者常常出现肩关节痛、僵硬和力量下降等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在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导致日常活动的困难。

因此,尺骨鹰嘴滑囊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肱三头肌抗阻力试验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检测尺骨鹰嘴滑囊炎的方法。

通过给予肩关节一定的阻力,观察患者肩关节的反应,可以判断滑囊炎的情况。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且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因此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尺骨鹰嘴滑囊炎和肱三头肌抗阻力试验方法的相关知识。

首先,我们将对尺骨鹰嘴滑囊炎的定义和症状进行详细阐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疾病。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肱三头肌抗阻力试验方法的原理和步骤,以及其在尺骨鹰嘴滑囊炎诊断中的应用。

最后,我们将讨论尺骨鹰嘴滑囊炎的治疗方法和肱三头肌抗阻力试验方法的未来发展前景。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尺骨鹰嘴滑囊炎和肱三头肌抗阻力试验方法相关的知识,从而更好地应对这一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工作。

希望本文能够为医务工作者和患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的结构是指文章整体的组织方式和章节划分,它对于读者来说非常重要,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文章的内容。

本文的结构如下:引言部分:在引言部分,我们将通过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介绍本文的主题和内容。

正文部分:在正文部分,我们将分为两个章节进行详细阐述尺骨鹰嘴滑囊炎的定义和症状以及肱三头肌抗阻力试验方法的介绍。

结论部分: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讨论尺骨鹰嘴滑囊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肱三头肌抗阻力试验方法的应用前景。

土力学三轴试验

土力学三轴试验

土力学三轴试验土力学三轴试验三轴试验中土的剪切性状分析摘要:按剪切前的固结状态和剪切时的排水条件分为三种:不固结不排水剪,固结不排水剪,固结排水抗剪。

文中将讨论正常固结饱和黏性土在剪切时将具有不同的强度特性。

关键词:不固结不排水抗剪强度,固结不排水抗剪强度,固结排水抗剪强度作者简介:Triaxial shear Characters of Middle-earthLI Jia-chun(shanghai University,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08124240)Abstract: Consolidation by the state before shear and shear when the drainage is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non-consolidated undrained shear, consolidation undrained shear, consolidated drained shear.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the normally consolidated saturated clay in the shear strength will hav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Key words: non-consolidated undrained shear, consolidation undrained shear, consolidated drained shear.0 引言广义黏性土包括粉土,黏性土。

黏性土的抗剪强度远比无粘性土复杂。

要准确掌握原状土的强度特性,也就非常困难。

对土的强度研究,大多数用均匀的重塑土。

原状土和重塑土之间在结构上和应力历史存在重大差异,且原状土的取样扰动对其实际强度也有较大影响。

按剪切前的固结状态和剪切时的排水条件分为三种:不固结不排水剪,固结不排水剪,固结排水抗剪。

生态毒理学:第三章 生态毒理学常用实验方法GB格式

生态毒理学:第三章 生态毒理学常用实验方法GB格式
②体外实验 :利用游离器官,培养的细胞 或细胞器,生物模拟系统进行毒理学研究
③人体观察(临床观察)中毒、事故、意外 等 ④流行病学研究:研究疾病的分布,探讨病 因,采取措施。
不同阶段的毒理学试验项目
第一阶段----急性毒性试验和局部毒性试 验
第二阶段----重复剂量毒性试验、遗传毒 性试验与发育毒性试验
3. 实验观察指标选择:
实验指标(观测指标)是指在实验观察中用于反 映研究对象中某些可被检测仪器或研究者感知的 特征或现象标志。 实验指标选择的基本条件: (1)特异性 (2)客观性 (3)灵敏度 (4)精确度 (5)可行性 (6)认可性
实验指标选择依据通常有: (1)根据实验的目的、任务和内容选择指标。 (2)根据化学物的种类和用途来选择国家标准、 部委和各级政府发布的法规、规定和行业规范 中相应的程序中的实验方法要求来选择指标。
3.成年的健康实验动物和人可能的暴露途径是 基本的选择
(1)成年的健康(雄性和雌性未孕)实验动物作 为一般人群的代表性实验模型。
幼年和老年动物、妊娠的雌性动物、疾病状态作 为特殊情况另作研究。
(2)毒理学试验中染毒途径的选择,应尽可能模 拟人接触该受试物的方式。
科研设计遵循的三原则
1.对照原则
➢对照的意义在于通过对照鉴别处理因素与非处理因 素的差异及处理因素的效应大小,消除和减少随机化 原则所不能控制的抽样误差及实验者操作熟练程度等 所造成的差异。 ➢在动物实验中,要求相比较的各组间动物的种类、 性别、年龄、体重等尽可能地一致。对照组与实验组 同等重要,两组的动物数应相等。 ➢毒理学实验中常用的对照形式有以下几种:
2.剂量-反应(效应)研究
Biological Response
FEL: Frank Effect Level

第六章 化学毒物的一般毒性作用-急性毒性

第六章 化学毒物的一般毒性作用-急性毒性

某化学物预实验剂量表
组别 1. 2. 3. 4. 5. 剂量(mg/kg) 剂量 15.625 25 40.0 64 102.4 对数剂量 1.6021-2×0.2 × 1.6021-0.2 1.6021 1.6021+0.2 1.6021+2×0.2 ×
2)按预实验求得大概剂量范围后(即10%-90%或0-100% )再按下式 )按预实验求得大概剂量范围后( 或 求正式试验的组距。 求正式试验的组距。 i = log LD 90 − log LD10
3.有关急性毒性试验常见的参数
急性毒性上限参数,以死亡为终点: 急性毒性上限参数,以死亡为终点: 半数致死剂量或浓度(LD50或LC50); 半数致死剂量或浓度( 绝对致死剂量或浓度( 绝对致死剂量或浓度(LD100或LC100); 最小致死剂量或浓度(MLD,LD01或MLC,LC01); 最小致死剂量或浓度( , , 最大耐受剂量或浓度( ),或称为 最大耐受剂量或浓度(MTD,LD0或MTC),或称为 , ), 最大非致死剂量(MNLD)。 最大非致死剂量( )。 急性毒性下限参数,以非致死性急性毒作用为终点: 急性毒性下限参数,以非致死性急性毒作用为终点: 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水平(急性毒性 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水平(急性毒性LOAEL); ); 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水平(急性毒性 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水平(急性毒性NOAEL)。 )。
2.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
测定毒物的致死剂量以及其他急性毒性参数, 测定毒物的致死剂量以及其他急性毒性参数,LD50为最主 要的参数,并根据LD 值进行急性毒性分级。 要的参数,并根据 50值进行急性毒性分级。其他毒性参 数还有LD 数还有 100、LD01、LD0等。 通过观察动物中毒表现,毒作用强度和死亡情况,初步评 通过观察动物中毒表现,毒作用强度和死亡情况, 价毒物对机体的毒效应特征、靶器官、剂量-反应 效应) 反应( 价毒物对机体的毒效应特征、靶器官、剂量 反应(效应) 和对人类的潜在危险性程度。 和对人类的潜在危险性程度。 为重复剂量、 为重复剂量、亚慢性和慢性毒性研究及其他毒性试验提供 接触剂量的设计依据,并为观察指标的选择提出建议。 接触剂量的设计依据,并为观察指标的选择提出建议。 为毒理学机制研究提供初步线索。 为毒理学机制研究提供初步线索。

食品毒理学评价与食品安全性

食品毒理学评价与食品安全性
19
三.毒性参数和安全限值
7. 安全限值 (1) 每日容许摄入量 (acceptable daily intake, ADI) 是以体重表达的每日容许摄入量,以此 量终生摄入无可测量的健康危险性(标准人为 60kg)。
(2) 可耐受摄入量 (tolerable intake,TI) 是 由 IPCS( 国际化学品安全规划署 ) 提出的,是 指没有可估计的有害健康的危险性对一种物 质终生摄入的容许量。
0-40 0-5 0-0.3
0.06 0.2-1 0.2
面粉熟化,增白 食品防腐 早餐谷类食品
31
五.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限量与 相关参数
注: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最大使用量
一般是依据JECFA推荐的“丹麦预算法 (DBM)”来推算的,这种方法目前已被世 界各国公认和采用,即: 食品添加剂的最大使用量=40×ADI
最大无作用量(MNL) 100到500
ADI
30
五.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限量与 相关参数
1)几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ADI值见表1
品名 六偏磷酸钠 磷酸二氢钙
ADI mg/kg 最大使用量 用途 g/kg 0-70 0-70 5.0 4.0 方便面 面包,馒头,饼干
过氧化苯甲酰 苯甲酸
二丁羟基甲苯 (BHT)
18
三.毒性参数和安全限值
1、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 2 、 绝 对 致 死 剂 量 ( absolute lethal dose, LD100) 3、最小致死剂量(minimal lethal dose,MLD 或MLC或LD01) 4、最大耐受剂量( maximal tolerance dose, MTD或LD0或LC0) 5、最小有作用剂量 (minimal effective dose) 或称阈剂量或阈浓度 6、最大无作用剂量(maximal no-effective dose)

三轴试验报告

三轴试验报告

静力三轴试验报告——静力三轴压缩试验1.概述:静力三轴压缩试验是试样在某一固定周围压力下,逐渐增大轴向压力,直至试样破坏的一种抗剪强度试验,是以摩尔-库伦强度理论为依据而设计的三轴向加压的剪力试验。

2.试验方法:根据土样固结排水条件和剪切时的排水条件,三轴试验可分为不固结不排水剪试验(UU )、固结不排水剪试验(CU )、固结排水剪试验(CD )等。

本试验采用固结排水试验方法。

3.仪器设备:静力三轴仪。

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三轴压力室、轴向加荷系统、轴向压力量测系统、周围压力稳压系统、孔隙水压力测量系统、轴向变形量测系统、反压力体变系统、计算机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Tgwin 程序。

附属设备:击实筒、承膜筒和砂样植被模筒、天平、橡胶模、橡皮筋、透水石、滤纸等。

4.试验材料:本试验材料为ISO 标准砂,测得该材料最大干密度为m ax d ρ=1.724 g/cm 3,最小干密度为min d ρ=1.429 g/cm 3。

5.成样方法:试样高度为h=80mm ,直径为d=39.1mm ,体积可算得为V=96.1cm 3,本试验采用初始成样相对密实度为Dr=50%。

先根据公式max min max min ()()d d d r d d d D ρρρρρρ-=-反算出d ρ=1.562 g/cm 3,则可求出制备三轴试样所需的干砂的总质量m=153g 。

本试验采用干装法,将取好的干砂4等分,每份38.25g ,均匀搅拌后,先将承膜筒将试样安装到试验仪器上,然后直接在承膜筒中分4层压实到指定高度进行成样。

6.试验步骤及数据处理(1)成样方法按照上述步骤进行,成样之后降低排水管的高度,使排水管内水面高度低于试样中心高度约0.2m ,关闭排水阀,这样在试样内部形成一定的负压,以便试样能够自立。

(2)安装压力室。

试样制备完毕后,安装压力室。

安装前应先将加载杆提起,以免在放置过程中碰到试样,安装好压力室后依次渐进拧紧螺丝,保持压力室各个方向均匀下降,避免地步产生较大的缝隙。

综合慢性毒性致癌性试验

综合慢性毒性致癌性试验

十七、慢性毒性/致癌性结合试验Combined Chronic Toxicity / Carcinogenicity Test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动物慢性毒性/致癌性结合试验的基本原则、要求和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化妆品原料的慢性毒性和致癌性的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GB 14924 实验动物与饲料标准OECD Guidelines for Testing of Chemicals (No.453,Adopted:12 May 1981)3 定义3.1 慢性毒性(chronic toxicity)动物在正常生命期的大部分时间内接触受试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3.2 最大无有害作用剂量(maximal no-adverse effect level)在一定时间内,受试物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用现代的检测方法或灵敏的观察指标,未能观察到任何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

3.3 慢性有害作用阈剂量(chronic adverse effect threshed level)在一定时间内,受试物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用现代的检测方法或灵敏的观察指标,能够使机体在某项敏感观察指标发生异常所需的最小剂量,即使机体出现毒性反应的最低剂量。

3.4 化学致癌物(chemical carcinogen)能引起肿瘤,或使肿瘤发生率增加的化学物。

4 原理化学物质在体内的蓄积作用,是发生慢性中毒的基础。

慢性毒性试验是使动物长期地以一定方式接触受试物引起的毒性反应的试验。

当某种化学物质经短期筛选试验证明具有潜在致癌性,或其化学结构与某种已知致癌剂十分相近时,而此化学物质有一定实际应用价值时,就需用致癌性试验进一步验证。

动物致癌性试验为人体长期接触该物质是否引起肿瘤的可能性提供资料。

5 试验的基本原则在实验动物的大部分生命期间将受试化学物质以一定方式染毒,观察动物的中毒表现,并进行生化指标、血液学指标、病理组织学等检查,以阐明此化学物质的慢性毒性。

微核检测技术郭

微核检测技术郭
①以基因突变为指标的检测法 ②以染色体为指标的方法
以染色体为指标的“三致 效应”的检测方法:
1. 经典的染色体畸变分析方法; 2. 姐妹染色单体互换测试法; 3. 微核测试法。
微核
(1)断片 (2)双着丝点 (3)环
遗传毒理评价所用的材料:
1. 利用植物、昆虫(果蝇)、水生动物等生物的细胞 可以现场监测水源、空气及作业环境中遗传毒物的 存在。为此,发展了紫露草花序、蚕豆根尖、鱼红 细胞遗传毒性试验方法以及Ames(原生动物) 空气现场采样方法等。
由于大量新的化合物的合成、原子能的应用、各种 工业废物的排出,需要有一套高度灵敏、技术简单 的测试系统来监视环境的变化。只有真核生物的测 试结果更能直接推测反映诱变物质对人类或其他高 等生物的遗传危害,微核测试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 法。
目前国内外已把微核测试用于辐射损伤、辐射防护、 化学诱变剂、食品添加剂、新药试验、染色体遗传 疾病及癌症前期诊断等各方面。
再见
实验步骤: 根尖的培养
环磷酰胺处理
诱变处理
固定 解离
染色
压片
镜检及观察
实验材料 准备
细胞学鉴定
临时装片 制片
实验材料准备 —— 诱变处理
1. 毛葱沙培生根,室温下2-3天即长出0.5 ~ 1cm长的根;
2. 置于环磷酰胺溶液中处理24小时;
3. 从药液中取出,水洗后清水培养24 小时; 4. 水洗后用Carnoy’s固定液固定24小时,
微核率与用药剂量或辐射积累效应呈正相关。
实验材料:
毛葱(Allium fistulosum)根尖。
实验器材:
显微镜,冰箱,水浴锅,分析天平,剪刀,镊子, 刀片,载玻片,盖玻片,滤纸,量筒,滴瓶,酒精 灯,指管等。

药物毒理学-药物的安全性评价试验方法1

药物毒理学-药物的安全性评价试验方法1

1、生殖细胞的遗传损伤危害
• 对后代产生致死性或非致死性的影响。 非致死性效应表现为后代出现显性或隐 形遗传性疾病。
2、体细胞遗传损伤的危害
• 只影响接触到该诱变剂的个体。体 细胞突变可能与肿瘤、衰老有关。

二、遗传损伤的类型
• 基因突变:基因中DNA 序列的改变 • 染色体畸变:染色体结构的改变
第十五章
药物遗传毒性作用
遗传毒理学:研究理化因素引起遗传物质(DNA)
改变,预测并防止潜在的有害效应。
一、遗传改变产生和潜在结果
突变:指有机体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遗传信息 的变化,并发生新的表型效应。
自发突变: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的突变。
诱发突变:由人工利用物理因素或化学药剂诱发 的突变称为诱发突变。
(三)围产期试验:检测药物对胚胎发育 后期、母代分娩过程、哺乳和新生幼仔 是否有影响。
实验方法: 1、动物:小鼠或大鼠 2、剂量与给药途径:高中低剂量组 临床给药途径 3、给药时间:大鼠、小鼠于妊娠第15天开始给 药,至分娩后21天(小鼠)和28天(大鼠) 4、对照组:阴性对照、阳性对照 5、观察与报告:观察动物一般状态、记录胎仔 数、一般发育状况、外观畸形等
外源化学物对生殖发育的影响
干扰生殖发育的任何环节,并造成损害作用。 可以通过对内分泌系统,特别是对性腺的作用, 发生间接的影响。 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也有调节作用,通过下 丘脑-垂体-睾丸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两条 途径作用于生殖发育过程 。
生殖毒性的评价
外源化学物对生殖的过程的损害作用可以 表现为不发情,发情周期紊乱或各种形式的性
原理:利用一组鼠伤寒沙门氏菌突变型菌株,
即一系列组氨酸缺陷型菌株,在加入哺乳动物 肝微粒体酶活化的条件下,测定化学物质诱导 回复突变成野生型菌株的能力。当营养缺陷型 细菌回复突变为野生型时,细菌不能合成组氨 酸到能合成组氨酸,从而能在不加组氨酸的培 养基上生长。

我国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的试验方法

我国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的试验方法

一、《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试行)》(GB15193.1-2003)
该程序规定了我国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的总体原则、程序、方法和结果判定,适用于拟用于食品的化学和生物物质,如食品添加剂、食品加工用微生物等。

该程序规定的试验方法包括:
* 急性毒性试验
* 蓄积毒性试验
* 亚慢性毒性试验
* 慢性毒性试验
* 致癌试验
* 生殖毒性试验
* 致突变试验
* 免疫毒性试验
二、《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方法标准》
该标准系列包括《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哺乳动物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小鼠精原细胞或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啮齿类动物显性致死试验》、《28天经口喂养试验》、《6个月经口喂养试验》、《12个月经口喂养试验》、《致癌试验》、《生殖发育毒性试验》等。

这些标准规定了我国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中常用的试验方法的具体要求,包括试验目的、试验动物、试验剂量、试验方法、试验评价等。

此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还发布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指导原则》(2022版),其中第4章“毒理学评估”对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的一般原则、方法和结果判定进行了详细说明。

三轴试验

三轴试验

三轴试验一、基本原理三轴压缩实验是根据摩尔-库伦强度理论,用3~4个试样,分别在不同的恒定周围压力(即小主应力σ3)下施加轴向压力(即主应力差),进行剪切直至破坏,从而确定土的抗剪强度参数。

根据排水条件的不同,三轴试验分为以下三种试验类型:即不固结不排水试验(UU),固结不排水试验(CU),和固结排水试验(CD),试验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工程情况,土的性质,建筑物施工和运行条件及所采用的分析方法而定。

(1)不固结不排水剪试验(UU):是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从加周围压力和增加轴向压力直到剪坏为止,均不允许试样排水对保和试样可测得总抗剪强度参数CU、ФU或有效抗剪强度参数C′、Ф′和孔隙水压力参数。

(2)固结不排水剪试验(CU):试验是先使试样在某一周围压力下固结排水,然后保持在不排水的情况下,增加轴向压力直到剪坏为止,可以测得总抗剪强度指标CCu、ФCu或有效抗剪强度参数C′、Ф′和孔隙水压力参数。

(3)固结排水剪试验(CD):是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允许试样充分排水,即在某一周围压力下排水固结,然后在充分排水的情况下增加轴向压力直到剪坏为止,可以测定有效抗剪强度指标2Cd、Фd。

二、固结不排水试验(一)仪器设备1、应变控制式三轴压缩仪由周围压力系统,反压力系统,孔隙水压力量测系统和主机组成。

2、附属设备包括击实器、饱和器、切土器、分样器、切土盘、承膜筒和对开圆筒,:3、百分表量程3cm或1cm,分度值〉0.01mm。

4、天平程量200g,感量0.01g;程量1000g,感量0. 1g。

5、橡皮膜应具有弹性,厚度应小于橡皮膜直径的1/100,不得有漏气空。

(二)操作步骤1、仪器检查⑴周围压力的测量精度为全量程的1%,测读分值为5kPa。

⑵孔隙水压力系统内的气泡应完全排除。

系统内的气泡可用纯水或施加压力使气泡溶于水,并从试样底座溢出,测量系统的体积因数应小于1.5×10-5cm3/ kPa。

⑶管路应畅通,活塞应能滑动,各连接处应无漏气。

致突变、致畸、致癌效应的区别和联系

致突变、致畸、致癌效应的区别和联系

致突变、致畸、致癌效应的区别和联系致突变效应:是指环境污染物或其他环境因素引起生物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突然改变的一种作用,这种变化的遗传物质,在细胞分裂繁殖过程中可传递给子代细胞,使其具有新的遗传特性。

可分为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致畸作用:环境中某些物质或因素通过母体影响胚胎的发育,使细胞分化和器官发育不能正常进行,以致出现器官或形态结构上的畸形,此种作用称为致畸作用或致畸胎作用。

可引起致畸作用的物质称致畸物。

广义的致畸应包括生化、生理功能或行为方面的发育缺陷在内。

致癌作用:环境中致癌物诱发肿瘤的作用。

肿瘤有良性和恶性之分,恶性肿瘤又称癌。

估计80~85%的人类肿瘤与环境中的致癌物有关。

这三者(突变、致畸、致癌效应)的联系:(1)化学物质,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都有可能引起三致作用(2)致突变作用如影响生殖细胞而发生突变时,可影响妇女的正常妊娠,而出现不孕、早期流产、畸胎或死胎,还可以发生遗传特性的改变而影响下一代。

致突变作用如发生在体细胞时,则不具有遗传性质,而是使细胞发生不正常的分裂和增生,其结果可能表现为癌的形成(3)致突变与致癌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很多致突变物能引起实验动物的癌症,同样很多动物致癌物也为致突变物。

这三者(突变、致畸、致癌效应)的区别:(1)致突变作用可分为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两大类。

基因突变只涉及染色体的某一部分,并未涉及整个染色体,是属于分子水平的变化,因此不能用普通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只能借助其他方法加以测定。

染色体畸变是一个或几个染色体的结构或数目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用光学显微镜进行直接观察。

这两种突变类型仅有程度之分,而无本质差别。

致畸作用可用肉眼进行观察,而致癌作用可用光学显微镜进行直接观察。

(2)基因突变的机理是在致突变物的作用下,DNA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发生变化,造成基因控制下蛋白质合成错误,可表现为酶功能或结构功能的破坏和丧失,导致细胞的遗传性状发生变化而引起突变。

新药药理学:特殊毒性试验

新药药理学:特殊毒性试验
❖ 替代试验:给予动物各类代表药如吗啡、巴比妥钠 等,使之产生身体依赖性后,停止给予代表药,以 同样方式给予不同剂量受试药,观察记录动物替代 期间戒断行为和体重变化
药物依赖性试验
❖ 催促试验:在短时间给予动物大剂量受试药,然后 注射受体对抗剂观察和记录是否出现戒断症状及其 严重程度。此法只适用于有竞争对抗剂的阿片类药 物
特殊毒性试验
特殊毒性试验
❖ 狭义的特殊毒性试验:指遗传毒性试验、生 殖毒性试验、致癌试验,即一般常说的“三 致”试验
❖ 广义的特殊毒性试验:除“三致”试验以外, 还包括依赖性试验、过敏性试验、局部刺激 性试验、溶血性试验、免疫毒性试验、光敏 试验、眼毒试验、耳毒试验等等
药物依赖性试验
❖ 药物依赖性是指药物长期与 机体相互作用,使机体在生 理机能、生化过程和/或形态 学发生特异性、代偿性和适 应性改变的特性,停止用药 可导致机体的不适和/或心理 上的渴求
❖ 诱导试验:大部分镇静催眠药无竞争性受体对抗剂, 可采用诱导试验。通过应用各种诱发惊厥的方法, 只采用阈下刺激强度,对正常动物不引起惊厥反应, 对镇静催眠药产生依赖性的动物,在断药期间出现 反跳性兴奋,原来的阈下刺激就可能诱发惊厥
药物依赖性试验
❖ 镇痛药:自然戒断/替代试验以及催促试验 ❖ 镇静催眠药:自然戒断/替代试验以及诱导试
药物依赖性
❖ 依赖性可分为躯体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
❖ 躯体依赖性主要是机体对长期使用依赖性药物所产 生的一种适应状态,包括耐受性和停药后的戒断症 状
❖ 精神依赖性是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所产生的一 种特殊的精神效应,表现为对药物的强烈渴求和强 迫性觅药行为
身体依赖性试验
❖ 自然戒断试验:连续给予动物一段时间的受试药后, 突然停药,观察动物出现的戒断症状,与同类的代 表药物做对比,按照戒断症状和严重程度判断受试 药的依赖性潜力

三致试验名词解释

三致试验名词解释

三致试验名词解释
嘿,你知道啥是三致试验不?三致试验啊,简单来说,就是研究那
些可能会导致致畸、致癌、致突变的东西。

哎呀,这可太重要啦!就
好比说吧,咱就像在一个大迷宫里找那些会危害我们的小怪兽。

致畸呢,就像是小怪兽会让宝宝在妈妈肚子里长歪了,变得不健康,这多
吓人呀!(想想如果宝宝生下来有缺陷,那得多让人心疼啊。

)致癌呢,就是这个小怪兽会偷偷在身体里埋下隐患,以后可能就长成可怕
的癌症啦!(这不就跟身边埋了个定时炸弹似的嘛。

)致突变呢,就
是小怪兽让我们的基因发生了奇怪的变化,那后果可真是难以预料啊!
你想想看,要是没有三致试验,我们怎么能知道哪些东西是安全的,哪些是危险的呢?这就好像我们在走一条路,三致试验就是那个帮我
们照亮前方,看看有没有坑洼的明灯呀!(要是没有它,我们不就可
能一脚踩进坑里啦。

)科学家们可辛苦啦,他们要做各种实验,观察呀,分析呀,就是为了把那些坏家伙给找出来。

他们就像勇敢的战士,在和那些潜在的危害战斗呢!(我们真应该好好感谢他们呀。

)所以呀,三致试验真的超级重要的!它能保护我们,保护我们的下
一代,让我们生活在一个更安全、更健康的世界里。

我们可不能小瞧
了它,要知道,它可是我们健康的守护者呢!。

致突变、致畸、致癌效应的区别和联系

致突变、致畸、致癌效应的区别和联系

致突变、致畸、致癌效应的区别和联系致突变效应:是指环境污染物或其他环境因素引起生物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突然改变的一种作用,这种变化的遗传物质,在细胞分裂繁殖过程中可传递给子代细胞,使其具有新的遗传特性。

可分为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致畸作用:环境中某些物质或因素通过母体影响胚胎的发育,使细胞分化和器官发育不能正常进行,以致出现器官或形态结构上的畸形,此种作用称为致畸作用或致畸胎作用。

可引起致畸作用的物质称致畸物。

广义的致畸应包括生化、生理功能或行为方面的发育缺陷在内。

致癌作用:环境中致癌物诱发肿瘤的作用。

肿瘤有良性和恶性之分,恶性肿瘤又称癌。

估计80~85%的人类肿瘤与环境中的致癌物有关。

这三者(突变、致畸、致癌效应)的联系:(1)化学物质,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都有可能引起三致作用(2)致突变作用如影响生殖细胞而发生突变时,可影响妇女的正常妊娠,而出现不孕、早期流产、畸胎或死胎,还可以发生遗传特性的改变而影响下一代。

致突变作用如发生在体细胞时,则不具有遗传性质,而是使细胞发生不正常的分裂和增生,其结果可能表现为癌的形成(3)致突变与致癌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很多致突变物能引起实验动物的癌症,同样很多动物致癌物也为致突变物。

这三者(突变、致畸、致癌效应)的区别:(1)致突变作用可分为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两大类。

基因突变只涉及染色体的某一部分,并未涉及整个染色体,是属于分子水平的变化,因此不能用普通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只能借助其他方法加以测定。

染色体畸变是一个或几个染色体的结构或数目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用光学显微镜进行直接观察。

这两种突变类型仅有程度之分,而无本质差别。

致畸作用可用肉眼进行观察,而致癌作用可用光学显微镜进行直接观察。

(2)基因突变的机理是在致突变物的作用下,DNA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发生变化,造成基因控制下蛋白质合成错误,可表现为酶功能或结构功能的破坏和丧失,导致细胞的遗传性状发生变化而引起突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致试验方法
三致实验即致癌、致畸型、致突变实验。

致癌试验除长期动物引癌试验以外,又发展了体外细胞试验,以测定某因素是否引起正常细胞转化为癌细胞。

致畸型试验指将有害因素施于不同动物的亲体,观察一代甚至几代,看是否造成胎儿的畸型或死亡。

致突变试验指遗传物质的损伤和改变包括:DNA构型的改变,DNA中碱基的取代或位置的改变。

"三致"在机理上有相近之处,遗传物质的损伤和改变引起表型的改变即突变,发生在生殖细胞的突变有的会造成畸胎、死胎或遗传性疾病传给后代;发生在体细胞可能引起肿瘤。

故可应用测定致突变性来预测致癌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