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九年级语文下册枣儿教案及原文
【部编人教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9《枣儿》教师版
【部编人教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9《枣儿》教师版一. 教材分析《枣儿》是一篇反映农村生活的短篇小说,通过讲述一个农村家庭因孩子高考而引发的矛盾和冲突,展现了我国农村教育的现状和家庭价值观的变迁。
课文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语言朴实自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了解农村的生活现状,思考家庭教育和亲情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小说题材的文本有一定的接触。
但针对本文所反映的农村生活,部分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距离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起与文本的连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品中的人物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学会分析小说人物的心理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品所表现的亲情、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培养正确的家庭观念和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内容的把握,人物形象的分析,作品情感的体验。
2.难点:理解作品中农村生活的真实写照,以及作品所反映的家庭教育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作品所表现的情感。
2.互动讨论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案例分析法:以课文中的具体情节为例,分析人物心理和情感变化。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2.视频:准备与课文相关的农村生活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作业:提前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所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农村生活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起对农村生活的印象,进而引出本文《枣儿》。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作品的语言魅力。
过程中,教师可适时停顿,引导学生关注重点句子和词语。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枣儿》优质教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枣儿》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枣儿》这篇课文。
主要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理解,分析作者通过对比、讽刺手法对旧社会陋习揭示,以及通过人物形象塑造反映出社会现实。
具体章节为第四单元第二课。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创作背景。
2.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 通过分析课文,使学生认识到旧社会陋习危害,培养正确价值观。
4. 提高学生写作技巧,学会运用对比、讽刺等手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人物形象,理解作者讽刺手法。
2.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阅读理解,培养学生文学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发生在农村寓言故事,引发学生对农村生活思考,进而引入本课。
2. 课文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3. 分析课文:b. 引导学生分析作者如何通过对比、讽刺手法揭示旧社会陋习。
c. 分析课文中典型句子,体会作者表达技巧。
4. 例题讲解:a. 出示例题,让学生尝试解答。
b. 讲解例题,分析解题思路。
5. 随堂练习:a. 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
b. 讲解练习题,分析解题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枣儿》2. 主要人物及其特点3. 对比、讽刺手法4. 典型句子分析5. 解题思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简述课文中主要人物及其特点。
b. 请举例说明作者在课文中运用对比、讽刺手法。
c. 请结合课文,谈谈你对旧社会陋习认识。
2. 答案:a. 主要人物特点:略b. 对比、讽刺手法:略c. 旧社会陋习认识: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效果,以及学生掌握情况。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反映农村生活文学作品,如《荷花淀》等,进一步解农村生活,提高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细节是我需要重点关注。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19枣儿教案
19枣儿1.梳理故事情节,掌握故事内容。
2.剖析剧中的人物形象,理解此中反应的社会现实。
3.剖析本文运用的象征手法,培育学生对戏剧的点评鉴赏能力。
一、导入新课童年旧事,犹如一颗绚丽的明珠镶嵌在我们记忆的长河里。
有人说,它像一幅画,充满各种绚烂的色彩;有人说,它像一首歌,闪耀着串串快乐的音符;它天真绚丽,不时给我们带来美好的联想。
但是,《枣儿》中的小男孩却有自己独到的童年经历。
下边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孙鸿的戏剧——《枣儿》。
二、教课新课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认识写作背景作者简介:孙鸿,今世剧作家。
他所写的话剧小品《枣儿》,发布于《剧本》1999 年第1 期,曾荣获“ 1999 年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奖一等奖。
作品背景:在强烈深刻的社会改革中,人们的思想观点、生活方式面对着严重的考验。
日趋强烈的现代化浪潮却无可阻拦地席卷着全部与之不相适应的思想和观点,迫使很多人不得不放弃他们熟习的生活。
《枣儿》等靖江戏剧小品以呼喊的方式对现代化带来的人性变异和感情冷淡提出了好心的责备。
目标导学二:通读文章,掌握故事内容通读话剧,归纳剧情。
明确:在乡下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碰到了一个捡枣儿的男孩,这一老一少谈话起来,十分亲热。
在讲话中,老人回想相关“ 枣儿”的旧事,表露出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 留给父亲吃,表露出自己对父亲的期望。
他们满怀亲情,呼喊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回到自己身旁,来吃这家乡的“枣儿”。
目标导学三:剖析人物形象,理解社会现实1.如何认识本文中的老人和男孩的人物形象?明确:剧中的老人是一个农民形象:他满怀亲情,富裕爱心。
他念旧而又传统,面对生活的化不失心、不失希望而又有所失意。
中的男孩是年幼的重生一代的形象:他思念父,喜疼爱自己的老人,天真而又懂事,在他身上表了小孩真可的本性,他的种本性又有明的代特点。
2.你中未出的两个人物怎么看?反应了怎的社会?明确:老人的儿子,不再像老一那,身不离土,而是离故和人,于外面的世界;男孩的父,走开村而定居于城里,扔掉了旧家而另成新家。
九年级下册语文《枣儿》教案【五篇】
九年级下册语文《枣儿》教案【五篇】.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了解剧情,了解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
2.了解现代戏剧艺术中常用的象征手法。
过程与方法: 1.熟悉剧情,领悟剧本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2.揣摩情节、语言,理解作品的象征意义,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品评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生存状况,正确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
【教学重点】 1.把握剧中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
2.体会作品的象征手法。
【教学难点】领悟剧本所蕴含的象征意义,理解剧本的主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 1.演读法 2.讨论法 3,延伸拓展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目标:分角色演读课文,整体感知。
把握剧情;引读提高,把握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层探究,合作研讨。
领悟作品蕴含的象征意义,理解作品的主题;延伸拓展,联系现实,关注身边孤独的人群。
一、导语设计数不清的枣儿,爹喊自己的娃来吃,别人的娃却来了;娃喊自己的爹吃,身边却只是别人的爹。
他们使劲喊,娃不应,爹也不应。
漫山遍野无人应。
田野里只回荡着祖孙二人无比热烈却又近乎无望的呼喊。
为什么这饱含着爹娘生命的人性和人情果竟唤不回从小也是由它奶大养大的儿孙这枣儿啊。
到底是苦涩还是香甜二、分角色朗读,整体感知,把握剧情 1.学生自荐朗读课文,一人读老人,一人读男孩。
其余同学点评。
提示:男孩的语言应读出纯真、活泼、稚嫩、可爱的情调来;老人的语言应读得亲切一些,读出长者的风范,读出较强的人生沧桑感和浓浓的乡土气息。
2.选一位同学概括剧情。
明确: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
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枣儿的男孩,这一老一少交谈起来,十分亲热。
在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
儿”的往事,流露出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流露出自己对父亲的盼望。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枣儿》优秀教案
19枣儿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分角色朗读,了解剧本内容。
2.掌握欣赏剧本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把握剧中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
2.体会作品的象征手法,理解剧本的主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生存状况,正确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把握剧中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
2.掌握欣赏剧本的方法,体会作品的象征手法。
教学难点1.领悟剧本所蕴含的象征意义。
2.理解剧本的主题。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老师展示图片: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树下有一筐枣及散在地上的枣儿数颗,树下还有一位形如雕塑的老人作呼喊状,一个小男孩双手作喇叭状呼喊……老师画外音:数不清的枣儿,爹喊自己的娃来吃,别人的娃却来了;娃喊自己的爹来吃,身边却只是别人的爹。
他们使劲喊,娃不应,爹也不应。
漫山遍野无人应。
田野里只回荡着祖孙二人无比热烈却又近乎无望的呼喊声。
为什么这饱含着爹娘生命的人情果竟唤不回从小由它奶大养大的儿孙呢?这枣儿,到底是苦涩还是香甜呢?(板书课题:枣儿)二、自主预习1.作者介绍孙鸿为靖江戏剧小品作家。
《枣儿》发表于《剧本》1999年第1期,曾荣获“99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奖一等奖”。
2.检查预习(1)订正字音童谣.(yáo)竹匾.(biǎn)蓦.然(mò) 掸.去(dǎn)羡.慕(xiàn) 囫囵..(hú lún)钢盔.(kuī) 踌躇..(chóu chú)愣.住(lènɡ)(2)词语释义喃喃: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
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没有办法可想。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津津有味:形容趣味很浓或很有滋味。
囫囵:完整,整个儿的。
踌躇:犹豫不决。
垂头丧气: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神情。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枣儿》教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枣儿》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枣儿》。
全文围绕“枣儿”展开叙述,通过讲述乡村孩子摘枣、卖枣的故事,展现了我国农村孩子的勤劳、善良和智慧。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分析课文的结构和写作特点,学习并运用文中生动的语言描绘事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短语和句型,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分析课文结构和写作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农村孩子的关爱和赞美,培养勤劳、善良、智慧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的结构和写作特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重点: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生动语言描绘事物,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红枣实物,引发学生对“枣儿”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找出生词、短语和句型,做好笔记。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难点和重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用课文中的生动语言描绘一幅关于“枣儿”的画面。
6.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典型句子,讲解其表达技巧,引导学生模仿运用。
7.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六、板书设计1. 课文枣儿2. 课文结构:起因、经过、结果3. 写作特点:生动形象、细腻传神4. 重点词语:勤劳、善良、智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以“枣儿”为题材,写一篇短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
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其他关于农村生活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农村生活,培养关爱农村孩子的情感。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枣儿》教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枣儿》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枣儿》一篇。
文章通过讲述枣儿与奶奶之间的亲情故事,展现了我国农村的生活风貌和传统美德。
详细内容包括:分析文章结构,解读关键词语,体会作者情感,学习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故事情节,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 学习文章中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对家乡和亲人的关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文章结构,解读关键词语,体会作者情感。
难点:学习文章中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应用于写作实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组关于家乡和亲人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家乡和亲人的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让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语言美,了解故事情节。
3. 精读课文:分析文章结构,解读关键词语,体会作者情感。
b. 解读关键词语:挑选文章中出现的关键词语,如“枣儿”、“奶奶”等,让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其含义。
c. 体会作者情感:通过分析文章中的具体描述,让学生体会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之情。
4. 例题讲解:分析文章中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如对比、排比、拟人等,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练习。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文章中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分享感受,培养合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1. 文章结构:开头、发展、高潮、结尾2. 描写方法:对比、排比、拟人3.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以“我的家乡”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运用所学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课后阅读:推荐阅读其他关于家乡和亲人的文章,进一步体会作者情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积累更多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枣儿》精品教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枣儿》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枣儿》一篇。
主要内容包括:戏剧的背景介绍、人物分析、情节梳理、主题思想探讨等。
详细内容涉及戏剧第一幕至第三幕,重点分析枣儿与奶奶、爸爸、妈妈之间的亲情关系,以及枣儿在故事中的成长变化。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戏剧的背景、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分析枣儿这一角色的性格特点,学会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提高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
3. 掌握戏剧的表现手法,体会作者传达的亲情、友情等美好情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枣儿这一角色的性格特点,理解戏剧中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情节梳理、人物分析和主题思想探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有关亲情的故事短片,引发学生对亲情的思考,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 背景介绍:简要介绍戏剧的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环境。
3. 情节梳理:带领学生一起阅读戏剧,梳理第一幕至第三幕的主要情节,分析人物关系。
4. 人物分析:以枣儿为中心,从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剖析其性格特点,理解其在故事中的成长变化。
5. 例题讲解:针对枣儿与奶奶、爸爸、妈妈之间的亲情关系,设计相关题目,进行讲解。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戏剧中的象征意义,并进行课堂讨论。
7. 主题思想探讨:引导学生从戏剧中体会亲情、友情等美好情感,探讨作者传达的思想观念。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戏剧背景、人物关系图。
2. 黑板右侧:情节梳理、主题思想。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枣儿在故事中的成长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家庭的影响。
2. 答案:枣儿在故事中从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成长为一个明理懂事的孩子。
这种变化使家庭关系更加和谐,也让家人认识到教育孩子的重要性。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教案 枣儿
19枣儿【教学目标】1.识记文中的重点字词,通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2.体会“枣儿”在剧中的象征意义,学习作者围绕明确的线索行文叙事的方法,学会分析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
3.体会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培养热爱家乡、关爱亲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童年往事,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我们记忆的长河里。
有人说,它象一幅画,充满种种绚丽的色彩;有人说,它象一首歌,闪烁着串串快乐的音符;它天真烂漫纯洁,时时给我们带来美好的遐想。
然而,《枣》中的小男孩却有自己独特的童年经历。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孙鸿的戏剧──《枣儿》。
二、资料概览1.题目解读文章以“枣儿”为题,并以“枣儿”贯穿全文,让老人与男孩围绕“枣儿”展开对话,组织情节。
老人的经历、情感乃至命运都与“枣儿”有着不解之缘,男孩对父亲的思念也与“枣儿”相牵连。
“枣儿”是全文情节发展的线索。
2.作者档案孙鸿,当代剧作家。
他的话剧小品《枣儿》发表于《剧本》1999年第1期。
3.背景材料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许多农村青壮年离开家园,到城里务工,老人和孩子则留守家园。
到城里务工的青壮年希望走出家园,走进现代化的新生活,而老人留恋故乡,不愿到城里生活,留守的孩子则企盼父母早日归来。
在这一社会背景下,人们的家庭关系发生了变化,骨肉亲情面临着考验。
到城里生活的农村人可能会出现情感上的迷失和精神上的失落;在农村留守家园的人可能会在希望中充满迷茫,在企盼中浸透困惑。
三、学生初读,老师指导。
概括剧情。
1.问题导引:说说写了什么事?老人和孩子各有怎样的心情。
2.学生读文讨论后,教师引导概括剧情。
(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枣儿的小男孩,他们交谈起来,十分亲热。
在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儿”的往事,充满了对自己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表露了自己对父亲的盼望。
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来吃这家乡的“枣儿”。
)四、理清情节1.浏览剧本,从老人和孩子的交谈中,你感觉文章主要写了那些有关枣儿的往事?提示:从老人的角度,从孩子的角度。
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枣儿》教案范文
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枣儿》教案范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具体章节为《枣儿》。
本篇文章以枣儿为线索,讲述了三个孩子的成长故事。
文章结构紧凑,语言朴实,寓意深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文章的背景和主题,理解文章的情节结构。
2. 领悟文章中所揭示的人性特点和成长道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文章中的隐喻和象征,揭示文章的深层含义。
重点:分析文章的情节结构,把握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枣儿的形态,引导学生谈论对枣儿的了解和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初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了解故事背景。
3. 精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文章情节,探讨人物性格和成长过程。
a. 分析文章结构,梳理情节发展。
c. 探讨文章主题,揭示成长道理。
4. 例题讲解:针对文章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例题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文章中的隐喻和象征,分享各自的见解。
六、板书设计1. 文章结构:起、承、转、合2. 人物形象:善良、勇敢、担当3. 主题:成长、道德、人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成长过程中道德观念的认识。
答案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不少于200字。
2. 作业题目:以“枣儿”为题,写一篇关于成长的作文。
答案要求:结构完整,内容充实,不少于6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类似主题的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
2. 板书设计中的文章结构和主题。
3. 作业设计中的作文题目和答案要求。
一、例题讲解例题讲解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重要环节。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枣儿》教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枣儿》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枣儿》,主要围绕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语言特色进行分析。
教学内容包括教材的第三章节“小说阅读”,详细内容为《枣儿》全文。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小说《枣儿》的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及其特点。
2. 领悟小说的语言特色,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通过对小说的阅读与讨论,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友情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小说《枣儿》的人物形象、情节及语言特色。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深入挖掘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原文、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友情的实践情景,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朗读课文: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本。
3. 讲解课文:分析小说的情节,讲解人物形象,解读语言特色。
4. 例题讲解:针对小说的人物形象、语言特色等方面设置例题,进行讲解。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讲解内容,进行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小说中的难点、重点问题,分享各自的观点。
六、板书设计1. 《枣儿》2. 人物形象:枣儿、奶奶、小男孩3. 情节:枣儿与奶奶的亲情、枣儿与小男孩的友情4. 语言特色:质朴、生动、富有感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析《枣儿》中的人物形象,谈谈你对他们的认识。
(2)从语言特色角度,评价《枣儿》这篇小说。
2. 答案:(1)人物形象分析:枣儿:纯真善良,关爱他人;奶奶:慈爱、勤劳;小男孩:活泼可爱,懂得感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引导他们深入挖掘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其他类似主题的小说,如《背影》、《我的叔叔于勒》等,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关于分析小说人物形象及其特点的要求。
部编九下语文优质教案19课《枣儿》
部编九下语文优质教案19课《枣儿》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19课《枣儿》。
全文围绕一颗枣树,讲述了枣儿与主人公的深厚情感,以及枣儿所引发的家族纷争。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词句含义,体会作者情感;学习并运用描写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感悟作者对枣儿的深厚感情。
2. 掌握并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家乡、亲人的关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重点: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文预习资料、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家乡枣树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导入新课。
2. 课文阅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枣儿的情感,了解故事情节。
3. 内容分析:分析课文结构,讲解词句含义,探讨枣儿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4. 写作手法讲解:讲解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如对比、排比、拟人等,并举例分析。
5. 实践环节: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手法,进行课堂小练笔。
6.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的典型例句,分析其描写手法及作用。
7.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对课文中的其他句子进行分析,巩固所学。
六、板书设计1. 课文《枣儿》2. 课文结构:引子起因经过结果3. 描写手法:对比、排比、拟人等4. 课堂小结:家乡、亲人、描写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家乡的某某”为题,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写一篇作文。
示例答案:家乡的橘子在我心中,家乡的橘子是最美的。
每当秋天来临,橘子树上挂满了金黄的果实,宛如一串串珍珠,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与其他水果相比,橘子独具风味,酸甜适中,汁水丰富。
在我家乡,橘子不仅是美味的水果,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作业答案解析: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如对比、排比、拟人等,对家乡的某一事物进行描写。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枣儿》教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枣儿》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枣儿》,主要围绕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方面进行教学。
具体内容包括:1. 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理解故事发展脉络;2. 分析主要人物形象,体会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3. 探讨小说的主题思想,感悟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小说的基本情节,能够概括故事的主要环节;2. 分析并评价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3. 感悟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人物形象及主题思想;2. 教学重点:理解小说情节,掌握人物形象分析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枣儿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3. 精读课文:(1)分析情节:引导学生概括故事的主要环节,理解情节发展的脉络。
(2)分析人物形象: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
(3)探讨主题思想:引导学生从小说中挖掘社会现实,感悟作品所反映的问题。
4.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讲解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分析其他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
六、板书设计1. 情节结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2. 人物形象:枣儿、母亲、父亲;3. 主题思想:亲情、成长、社会现实。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结合课文,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特点;(2)谈谈你对小说主题思想的理解。
2. 答案:(1)人物形象特点:枣儿勤劳、善良、纯真;母亲慈爱、坚强;父亲严厉、关爱。
(2)主题思想:小说通过讲述枣儿一家的故事,展现了亲情、成长、社会现实等方面的内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部编九下语文教案19课《枣儿》(1)
部编九下语文教案19课《枣儿》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19课《枣儿》。
详细内容包括: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以及探讨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和人文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感受作品中的人物情感。
2. 培养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和运用写作技巧的能力。
3. 引导学生从作品中认识社会现象,培养人文关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象。
重点:把握故事情节,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文预习、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红枣实物,引发学生对枣儿的关注,进而导入新课。
2. 阅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情感。
3. 分析人物形象:教师引导学生从文中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述,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4. 讲解写作技巧:教师以课文为例,讲解作者如何运用写作技巧,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主题。
5. 例题讲解:分析文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情节,讲解如何从人物形象、写作技巧等方面进行分析。
6.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取课文中的一个情节,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巩固所学。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
六、板书设计1. 《枣儿》2. 人物形象分析:枣儿:勤劳、善良、坚韧父亲:严厉、关爱、无奈3. 写作技巧:语言描写情节安排情感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课文中的一个情节,从人物形象、写作技巧等方面进行论述。
2. 答案示例:例:课文第五段,描述枣儿在雨中捡枣的情节。
通过语言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枣儿的勤劳和坚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其他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关注社会现象,提高人文素养。
初中九年级语文下册《枣儿》优质教案(精选1
初中九年级语文下册《枣儿》优质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初中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章《散文撷英》中,深入学习《枣儿》这篇文章。
该文章为作家萧红所作,描述她在东北农村生活片段,以及与枣儿树相关几则小故事。
详细内容主要围绕作者与枣儿树感情,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文章字词、句式、段落结构等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他们对散文鉴赏水平。
3. 通过文章学习,引导学生体会人与自然和谐之美,培养他们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文章深层含义理解,如人与自然和谐关系。
教学重点:文章字词、句式、段落结构等基本知识学习,以及阅读理解能力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与大自然相关图片,引出本节课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预习课文,查阅生字词,解文章大意。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文章字词、句式、段落结构,分析文章写作技巧。
4.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与大自然故事,体会人与自然和谐之美。
5. 例题讲解:分析文章中难点、重点句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
6. 随堂练习:针对文章内容设计练习题,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1. 《枣儿》2. 主要内容:字词、句式、段落结构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写作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抄写课文中重点词语,并解释其意思。
模仿文章写作手法,以“我大自然朋友”为题,写一篇短文。
2. 答案:见课后附解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是否掌握散文基本知识,能否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关系。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大自然,发现生活中美好,提高他们写作水平。
同时,推荐阅读萧红其他作品,进一步解她写作风格。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和详细说明。
部编版初中九年级语文下册《枣儿》教案
部编版初中九年级语文下册《枣儿》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枣儿》的内容和主题,领悟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通过本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引导学生珍惜生活、亲情和友情。
教学重点:1.理解《枣儿》的内容和主题。
2.领悟《枣儿》中的人生哲理。
教学难点:1.理解《枣儿》中的人生哲理。
2.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思考。
教学准备:电脑或投影仪、幻灯片、课件、教学实物(枣子)、学生课本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利用幻灯片或课件播放相关图片,引入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Step 2. 学习课文《枣儿》(15分钟)1. 让学生先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然后,分组讨论课文的主题内容。
2. 整体讲解课文,解释生字和生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讨论,课文中融入了哪些人生哲理,通过哪些具体细节或描写来展示这些哲理。
Step 3. 深入理解和探索(20分钟)1.结合课文内容,设立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讨和思考:为什么枣树被大家视为“钱树”?为什么村里的人买卖枣子都很愉快?枣儿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给你的启示是什么?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并对学生的观点进行引导和补充。
Step 4. 联系实际生活(10分钟)1.以课文中的人物和情节为线索,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亲友或朋友关系,以及在成长过程中的体会和感受。
2.让学生分组讨论,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亲情和友情?有哪些值得我们珍惜的事物?3.鼓励学生做家庭作业时,写一篇文章,描述自己身边发生的感人事迹,表达对家人或朋友的感激之情。
Step 5. 小结(5分钟)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枣儿》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及对我们的启示。
Step 6. 课堂作业(5分钟)1.写一篇文章,描述自己身边发生的感人事迹,表达对家人或朋友的感激之情。
2.预习下一课。
教案二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枣儿》的内容及作者的写作意图。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枣儿》教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枣儿》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枣儿》一篇。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整体阅读与理解,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语言特色、情节结构及主旨思想;重点学习课文中对比、象征、讽刺等手法;结合现实生活,探讨课文所反映的社会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分析并把握课文的人物形象、语言特色、情节结构及主旨思想。
2. 掌握课文中的对比、象征、讽刺等手法,并学会运用到写作中。
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提高他们对社会现象的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对比、象征、讽刺等手法,并学会运用。
重点:分析课文的人物形象、语言特色、情节结构及主旨思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文预习、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关于枣儿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枣儿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学习。
2. 预习检查:提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检查预习情况。
3. 课文朗读:全班同学齐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节奏和氛围。
4. 内容分析:分析课文的人物形象、语言特色、情节结构及主旨思想。
5. 手法学习:讲解课文中的对比、象征、讽刺等手法,并通过例句进行分析。
6. 实践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手法,进行随堂写作练习。
7. 例题讲解:结合课后练习,对典型题目进行讲解。
8. 随堂练习:布置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1. 《枣儿》2. 人物形象:X、X、X3. 语言特色:生动形象、幽默讽刺4. 情节结构:起承转合5. 主旨思想:反映社会现象,揭示人性弱点6. 手法:对比、象征、讽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运用对比、象征、讽刺等手法,写一篇关于身边社会现象的作文。
2. 答案: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进行批改和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初中九年级语文下册《枣儿》教案(精选(1)
初中九年级语文下册《枣儿》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选自初中九年级语文下册《枣儿》一文。
主要讲解文章的章节如下:1. 第一至四段:描绘了一个小村庄的景象,重点描述了枣儿的生长环境和丰收的场景。
2. 第五至八段:讲述了枣农们收获枣儿的过程,以及他们与枣儿之间的深厚感情。
3. 第九至十二段:通过一个小故事,展示了枣农们对枣儿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章的描绘手法,感受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赞美。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他们对文本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3. 引导学生体会生活中的美好情感,培养他们热爱家乡、尊重劳动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章中描绘手法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2.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主旨,体会作者对家乡和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枣儿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枣儿的关注,进而引入课文学习。
2. 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感受文章的描绘手法。
3. 课堂讲解:a. 讲解文章的背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
b. 分析文章的描绘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
c. 讲解文章的修辞手法,如排比、对偶等,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 例题讲解:针对文章的重点和难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和分析。
5.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枣儿》2. 文章结构:总分总3. 描绘手法:比喻、拟人等4. 修辞手法:排比、对偶等5. 课文主旨:赞美家乡和劳动人民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课后阅读:推荐阅读其他描绘家乡的文章,进一步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枣儿》精品教案
19枣儿1.梳理故事情节,把握故事内容。
2.分析剧中的人物形象,理解其中反映的社会现实。
3.分析本文运用的象征手法,培养对戏剧的品评鉴赏能力。
一、导入新课童年往事,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我们记忆的长河里。
有人说,它像一幅画,充满种种绚丽的色彩;有人说,它像一首歌,闪烁着串串快乐的音符。
它天真烂漫,时时给我们带来美好的遐想。
然而,《枣儿》中的小男孩却有自己独特的童年经历。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孙鸿的戏剧——《枣儿》。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了解写作背景作者简介:孙鸿,当代剧作家。
他所写的话剧小品《枣儿》,发表于《剧本》1999年第1期,曾荣获“1999年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奖一等奖。
作品背景:在剧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日益强劲的现代化浪潮却无可阻挡地席卷着一切与之不相适应的思想和观念,迫使许多人不得不放弃他们熟悉的生活。
《枣儿》等靖江戏剧小品以呐喊的方式对现代化带来的人性变异和感情淡漠提出了善意的批评。
目标导学二:通读文章,把握故事内容通读话剧,概括剧情。
明确: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枣儿的男孩,这一老一少交谈起来,十分亲热。
在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儿”的往事,流露出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流露出自己对父亲的盼望。
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回到自己身边,来吃这家乡的“枣儿”。
目标导学三:分析人物形象,理解社会现实1.你对文中的老人和男孩的人物形象有怎样的认识?明确:剧中的老人是一个农民形象:他满怀亲情,富有爱心。
他念旧而又传统,面对生活的变化不失爱心、不失希望而又有所失落。
剧中的男孩是年幼的新生一代的形象:他思念父亲,喜爱心疼自己的老人,天真而又懂事,在他身上处处表现了儿童纯真可爱的天性,他的这种天性又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2.你对剧中未出场的两个人物怎么看?这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明确:老人的儿子,不再像老一辈那样,终身不离乡土,而是远离故乡和亲人,在外面的世界闯荡;男孩的父亲,离开乡村定居城里,抛弃了旧家另成新家。
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枣儿》教案
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枣儿》教案教学背景本教案适用于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课程,教学内容为《枣儿》一文的阅读与理解。
此篇文章为明代作家冯梦龙的经典小说之一,描写了一位贤妇的品德与坚韧,尤其适合引导学生理解女性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与形象,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
教学目标1.了解明代小说的文学特点;2.分析文本中人物形象及其形成原因;3.认识中国古代女性的地位与形象;4.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模拟阅读为了让学生对文章进行初步的了解,进行模拟阅读,引导学生通过预览掌握文章结构和内容,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
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阅读文章的标题,判断该文章的主题和重点;2.浏览文章的段落,大致了解文章的结构和情节;3.略读文章,大致了解文章中出现的人物、环境、情节等;4.结合文字语境,猜测生字词的意思。
重点讲解在模拟阅读的基础上,进一步讲解文章中的重点内容。
重点讲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明代小说的文学特点:使用话本的形式,语言亲切、通俗易懂;具有强烈的现实性,描写了庶民的生活和社会风尚;通过一些形象的人物来展现人性和社会矛盾;2.枣儿及其形象:枣儿是一位贤妇,她以善良、勤劳、懂礼仪、顾全大局等品质,成为了许多人的楷模。
通过分析她的形象,可以了解古代贤妇的标准和形象;3.中国古代女性的地位和形象:古代女性地位低下,但也有许多优秀女性。
这些女性通常受到家庭和社会的限制,但身上却富有美德和智慧;探究与讨论在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内容之后,进行探究与讨论,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文章中的含义和价值。
1.鉴赏文章的语言风格,分析为什么该文章被称为经典;2.探究枣儿的形象,讨论现代女性应该具备哪些品质;3.讨论古代女性的地位与形象是否真实、全面,与现代社会的女性地位、形象相比如何。
小组合作在探究与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小组合作。
分组讨论若干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汇报分析结果;同时,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仿文章中的人物,展示人物性格与形象,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初中九年级语文下册枣儿教案及原文《枣儿》课文原文人物老人、男孩[幕启。
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
树下坐着位形如雕塑的老人。
幕后传来童谣:“枣儿甜,枣儿香要吃枣儿喊爹娘;爹娘给个竹竿竿,打下枣儿一片片;爹不吃,娘不吃,留给娃娃过年吃。
”老人 (从身旁晒满红枣的竹匾子里抓起一把枣儿,喃喃自语)怎么没人来吃枣儿呢?多好的枣儿。
[男孩从台侧探了探头。
一颗枣儿从树上落下,男孩蹑手蹑脚地走过去捡枣儿。
老人 (大声)过来!男孩爷爷……老人 (威严地)叫你过来就过来。
男孩 (无可奈何地走到老人跟前)我就捡了一颗,我没有吃,给你。
老人 (将男孩衣角折成兜,捧一捧枣儿放入)全给你吃。
男孩 (喜出望外)谢谢爷爷!(津津乐道)枣儿真大。
老人老子个儿大,儿子个儿能小吗?男孩嘻,爷爷,我说枣儿个儿大!老人 (自豪地)我儿子就叫枣儿。
男孩骗人!还有叫枣儿的?嘿嘿,叫枣儿?老人不许笑。
我的儿子就叫枣儿,挺好听的,又顺口。
他刚生下时,有个算命先生正打门前经过,就给算了一卦,他命中缺“木”呢!哎,等你念了书,就知道枣字里面有个“木”了。
你看(用手在空中比划“木”)所以他叫枣儿![男孩并未听,只顾忙着将枣儿往口袋里装。
老人 (命令)拿出来,只准在这儿吃。
(蓦然温和)爷爷帮你擦干净。
[男孩摸出枣儿,交给老人。
老人 (将枣儿擦干净)给,尝尝。
[男孩默默地接过。
老人吃吧,树上的枣儿多着呢!男孩我能爬到树上去摘吗?爷爷老人能。
[男孩兴冲冲爬树,跌倒在地。
老人疼吗?(掸去男孩身上的灰尘)来![老人趴在地上,让男孩踩在自己屁股上摘枣儿。
男孩仍摘不到,老人站起,让男孩骑跨在肩上摘。
老人嘿嘿嘿。
男孩笑啥?老人有一回,我家枣儿也是这样骑着,只顾摘枣儿,撒尿了都不知道,竟尿了我一脖子。
男孩呀,脏死了。
老人脏啥,尿得我全身痒丝丝、热乎乎的!男孩 (有些羡慕地)我从来没有尿过我爹脖子上。
(摘枣儿,塞进口袋)哟,不好,我也要尿尿了。
[老人将男孩放下,男孩朝远处走。
老人喂,过来!男孩我要尿尿。
老人 (指指枣树)尿树下去,给咱枣树施点儿肥。
[男孩溜回树下尿尿。
老人枣儿小时候一有尿就尿到枣树下。
有一回,放学,直往树下奔。
我以为出了啥事呢,他一到枣树底下就尿开了。
撒完尿才说:“爹,我放学了。
”男孩 (拍拍口袋)爷爷,我带回家吃。
老人枣儿到了口袋里凡想回家了。
男孩 (低声地)……我在等我爹。
老人爹嘛,天天回来的,急什么。
男孩不,我爹他——老人他怎么?男孩我爹兴许今天能回来。
老人那你急啥?来——(拉着不大情愿的男孩到匾子前,拿起一颗枣儿给他)男孩 (接住,看枣)爷爷,这熟枣儿和你一样。
老人和我一样?男孩和你的脸一样,皱巴巴的。
老人 (捏捏男孩的脸)爷爷小时候,还不跟你一样?脸皮儿像这青枣,嫩白光滑呢,唉!眨眼工夫,六十年过去了——快吃枣儿吧(从匾子里挑了颗熟透晒干的枣儿)你吃这颗。
男孩 (拿起熟枣放进嘴里)还是皱巴巴的甜呢。
老人甜是甜,不中看,谁要啊。
男孩我要。
(抓一把枣儿)我带回家去,给爹留着。
(转身欲走)老人又是爹呀爹的,快坐下吃。
吃枣急不得。
[老人拉男孩坐,男孩不肯。
老人 (对男孩)咱们学猫叫?(见男孩摇头)咱们学狗爬?(见男孩又摇头)那爷爷给你讲故事。
男孩 (怀疑)爷爷有故事吗?老人爷爷的故事三天三夜讲不完。
男孩哇,我最喜欢听故事了。
爷爷快讲。
[男孩温顺地搀老人坐下。
老人听好,我讲完一个故事,你才能吃一颗枣。
噢,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味。
[男孩认真地点点头。
老人 (清清嗓子)听着。
(笑)我小时候也是一个馋鬼,去村东头人家偷到一颗枣儿,舍不得吃,娘要我还人,我一急,把枣儿囫囵个儿吞下肚了。
没多久,我蹲坑的地方长出了一棵小枣树。
男孩 (指指枣树)爷爷,是这棵枣树吗?[二人相视大笑。
男孩吃一颗枣。
老人别小看这枣树,那一年,一个小日本站在树下端枪射我。
正巧,树上一颗枣儿落到鬼子的钢盔上,“咚”的一声,吓得那狗娘养的抱头就逃。
[二人开怀大笑。
男孩忘记吃枣,学着做惊吓状。
男孩快讲。
老人有一年闹灾荒,村里饿死不少人。
我老伴儿把仅剩的八十一颗枣儿让给我和枣儿吃,俺爷儿俩才活了下来。
[男孩忘记吃枣。
老人闪着泪花,从匾子里捧起一把枣凝视。
男孩爷爷,你为啥把枣儿放在匾子里晒了又晒?老人我等儿子回来。
枣儿回来了,就喜欢一边嚼枣儿,一边听我讲故事。
男孩枣儿叔叔啥时候回来?老人不知道。
男孩迷路了吧?(见老人沉默默,自语)不会的。
这棵树好大好大,会老远就瞧见了,枣儿叔叔哪儿会看不见?(见老人不语)爷爷,你怎么了?[老人仍在沉思。
男孩咱们学猫叫?(见老人没反应)咱们学狗爬?(见老人没反应)咱们过家家?(见老人还没反应)那,我讲故事给你听。
(清清嗓子)哎哟,我的故事给忘了。
我爹的故事才多呢——我该回去了,我要回去等我爹。
(将口袋里的枣放入匾子里)老人时辰还早呢,再坐坐。
男孩爹回来会带巧克力,巧克力你吃过吗?可好吃了!老人 (心事重重)你有了巧克力,就不会来了。
男孩来呢,你的枣儿甜!老人怕是你嘴甜吧?那我问你,我树上的枣儿全光了,你还来不来?男孩也来。
老人不骗我?男孩骗人是小狗。
老人我们拉勾。
(伸手与男孩拉勾)老人金勾勾,银勾勾,骗人是小狗。
男孩金勾勾,银勾勾,骗人是小狗。
[二人开心地笑。
老人回吧,回去等你爹。
男孩——哎,爹带巧克力回来,我分你吃。
(踌躇欲下,又垂头丧气站住)老人怎么了?男孩爹不会回来了。
老人噢?男孩我爹在城里又有了一个家。
[老人上前抚着男孩的头。
男孩爷爷,我没有巧克力给你吃了。
老人咱们有枣儿,我们吃枣儿。
[老人将枣儿塞进男孩嘴里,自己也拿起枣儿咀嚼。
老人 (见男孩不动)快吃快吃,几颗枣儿一起吃,使劲吃。
男孩 (掀起外衣,露出红肚兜上的衣袋)爷爷,我瞒着你,还偷偷藏着一颗枣儿,是留给我爹的……老人 (愣住,继而激动不已)这地上的、匾子里的、树上的枣儿全是你的。
想给你爹留多少就留多少。
男孩不,还是留给枣儿叔叔吧。
爷爷,枣儿叔叔会回来的。
[老人紧紧搂住男孩。
男孩我娘说,出远门的人有时候不认识回家的路了,只要家里人天天喊,他早晚会回来的。
老人那,咱们喊喊?男孩喊喊!我先喊!(爬到山坡上,使劲儿喊)枣儿甜,枣儿香,要吃枣儿喊爹娘;爹娘给个竹竿竿,打下枣儿一片片;爹不吃,娘不吃,留给娃娃过年吃。
[二人翘首远望,状如雕塑。
响起无数个童声呼唤声。
《枣儿》语文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剧情,了解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
2.了解现代戏剧艺术中常用的象征手法。
能力目标1,熟悉剧情,领悟剧本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2.揣摩情节、语言,理解作品的象征意义,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品评鉴赏能力。
德育目标了解我国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生存状况,正确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
教学重点1.把握剧中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
2.体会作品的象征手法。
教学难点领悟剧本所蕴含的象征意义,理解剧本的主题。
教学方法1.演读法2.讨论法3,延伸拓展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要点]分角色演读课文,整体感知。
把握剧情;引读提高,把握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层探究,合作研讨。
领悟作品蕴含的象征意义,理解作品的主题;延伸拓展,联系现实,关注身边孤独的人群。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教师播放自行制作的动漫flash,一颗枣,两颗枣,一筐枣,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一位形如雕塑的老人作呼喊状,一个小男孩双手作喇叭状呼喊教师画外音:数不清的枣儿,爹喊自己的娃来吃,别人的娃却来了;娃喊自己的爹吃,身边却只是别人的爹。
他们使劲喊,娃不应,爹也不应。
漫山遍野无人应。
田野里只回荡着祖孙二人无比热烈却又近乎无望的呼喊。
为什么这饱含着爹娘生命的人性和人情果竟唤不回从小也是由它奶大养大的儿孙?这枣儿啊。
到底是苦涩还是香甜?二、分角色朗读,整体感知,把握剧情1.学生自荐朗读课文,一人读老人,一人读男孩。
其余同学点评。
提示:男孩的语言应读出纯真、活泼、稚嫩、可爱的情调来;老人的语言应读得亲切一些,读出长者的风范,读出较强的人生沧桑感和浓浓的乡土气息。
2.选一位同学概括剧情。
明确: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
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枣儿的男孩,这一老一少交谈起来,十分亲热。
在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
儿的往事,流露出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流露出自己对父亲的盼望。
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回到自己身边,来吃这家乡的枣儿。
三、引读提高,理解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师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揣摩剧情,把握人物形象。
多媒体显示:关于老人1.老人在与男孩的谈话中,回忆了哪些事情?如何认识老人的心态?2.老人对男孩的态度如何?3.如何评价老人这个形象?关于男孩4.请谈谈你对剧中男孩这一形象的认识。
关于老人的儿子和男孩的父亲5.你对剧中未出场的这两个人物怎么看?这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关于枣儿6.枣儿在剧中起什么作用?7.关于枣儿的童谣在剧本首尾出现两次,这样写,有什么特殊的表达效果?学生分组讨论。
小组长记录发言要点,并代表小组全班交流,其余小组成员可补充,也可点评。
活动成果展示:关于老人1.老人在与男孩的谈话中,回忆了枣儿小时候的事:儿子枣儿一名的来历,儿子只顾摘枣竟尿了老人一脖子,枣儿小时候一有尿就尿到枣树下。
回忆了自己小时候偷枣而长出小枣树的事、枣儿落到鬼子的钢盔上吓跑鬼子、闹灾荒时靠枣儿活命的故事。
老人在谈话中沉思心事重重闪着泪花,流露出老人对儿子的思念,对以往岁月的怀念,对故土的热爱之情,有一种浓浓的失落感。
2.老人请男孩吃枣,老人让男孩骑跨在自己肩上摘枣,老人给男孩讲故事,老人与男孩拉勾发誓,老人紧紧搂住男孩,将枣儿塞进男孩嘴里,自己也拿起枣儿咀嚼,这些都表现了老人对男孩的疼爱,表现出了一种不是祖孙而如同祖孙般的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也折射出他对儿子的亲情。
3.剧中的老人首先是老一辈的农民形象:他一生劳作,不离乡土,如今老迈,儿子离乡外出,他继续留守家园。
其次他是具有更普遍意义的老一代的长者形象:他满怀亲情,富有爱心,他关爱已成年的下一代,又疼爱尚年幼的新一代;作为过来人,他怀旧而又传统,面对生活的变化不失爱心、不失希望而又有所失落。
关于男孩4.剧中的男孩想把枣子留给父亲吃,喜欢吃巧克力盼望父亲带巧克力回来,他蹑手蹑脚捡枣子,把枣子藏在红肚兜上的衣袋里,温顺地挽扶老人,认真听老人讲故事,和老人拉勾发誓男孩是年幼的新生一代的形象:他思念父亲,喜爱心疼自己的老人,好奇而懂事,在他身上处处表现了儿童纯真可爱的天性。
关于老人的儿子和男孩的父亲5.老人的儿子,不再像老一辈那样。
终身不离乡土,而是远离故乡和亲人,闯荡于外面的世界;男孩的父亲,离开乡村而定居于城里,抛弃了旧家而另成新家。
这两个人物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社会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