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总结

合集下载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总结(重点)超详细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总结(重点)超详细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总结(重点)超详细单选题1、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重要指标,如图所示是热机的能量流向图,则热机的效率等于()A.E4E2+E3+E5×100%B.E4E2+E3+E4+E5×100%C.E4E1+E2+E3+E4+E5×100%D.E4E1+E2+E3+E5×100%答案:BE1是总热量,E2、E3、E5属于损失的热量,E4为有用功,故热机的效率为η=E4E2+E3+E4+E5×100%或者为η=E4E1×100%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2、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以来,运行稳定,持续为全球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系就服务能力步入世界一流行列。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北斗卫星利用电磁波向地面传递信息B.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C.北斗卫星上的芯片采用超导材料制成D.北斗卫星长期工作不需要消耗任何能量答案:AA.太空中是真空环境,声音无法传播,北斗卫星是利用电磁波向地面传递信息,故A正确;B.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故B错误;C.北斗卫星上的芯片是采用硅等半导材料制成,故C错误;D.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北斗卫星长期工作需要消耗能量,故D错误。

故选A。

3、下列四幅图中,能说明内燃机做功冲程的是()A.用电饭煲做红烧排骨B.反复弯折铁丝C.玻璃刚好接触水面时,测力计示数变大了D.试管中的高温水蒸气冲开了软木塞答案:D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是将燃料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

A.用电饭煲做红烧排骨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不能说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故A不符合题意;B.反复弯折铁丝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不能说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故B不符合题意;C.因为玻璃和水接触在一起,并且玻璃分子和水分子间的距离在引力作用的范围内,故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向上拉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变大;不能说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故C不符合题意;D.试管内的水温度升高时,试管内的水蒸气对软木塞做功,塞子跳起,水蒸气内能转化成软木塞的机械能,能说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故D符合题意。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知识点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知识点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知识点-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十三章内能的知识点一、分子热运动分子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

扩散和分子的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并且间接证明了分子间存在间隙。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当两分子间的距离减小时表现为斥力;当两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表现为引力;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状态的关系。

①固体中的分子距离非常小,相互作用力很大,分子只能在一定的位置附近振动,所以既有一定的体积,又有一定的形状。

②液体中分子距离较小,相互作用力较大,以分子群的形态存在,分子可以在某个位置附近振动,分子群可以互相滑过,所以液体有一定的体积,但有流动性,形状随容器而变。

③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很大,相互作用力很小,每个分子几乎都可以自由运动,所以气体既没有固定的体积,也没有固定的形状,可以充满能够达到整个空间。

④固体物质很难被拉伸,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的缘故;液体物质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原因;液体物质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的原因。

二、内能的概念: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以及分子之间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

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

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有关,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但内能增大(减小),温度不一定升高(降低)。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好题》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四章综合知识点总结(答案解析)

《好题》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四章综合知识点总结(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为内燃机四冲程工作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工作循环的正确顺序是∶甲乙丙丁B.甲图冲程能获得动力C.丙图冲程存在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D.丁图冲程存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D解析:D甲图中两个气阀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所以为压缩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乙图中进气门打开,活塞向下运行,气缸容积增大,是吸气冲程;丙图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气缸容积减小,是排气冲程;丁图中两个气阀都关闭,火花塞点火,活塞向下运动,是做功冲程,此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A.四个冲程的正确顺序是乙甲丁丙,故A错误;B.甲图为压缩冲程,内燃机在做功冲程(丁图)获得动力,故B错误;C.丙图为排气冲程,不存在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故C错误;D.丁图为做功冲程,在该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正确。

故选D。

2.柴油机与汽油机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柴油机有喷油嘴没有火花塞B.柴油机吸气冲程进入汽缸的只有空气C.柴油机效率更低一些D.压缩冲程中,柴油机缸内气体被压缩程度更大C解析:CA.柴油机有喷油嘴,而汽油机的顶部有火花塞,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柴油机吸气冲程进入汽缸的只有空气,汽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吸入的是空气和汽油的混合物,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D.由于柴油机和汽油机的结构和点燃方式不同,使得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的效率高,且在压缩冲程中,柴油机缸内气体被压缩程度更大,故C错误,符合题意,D正确,不符合题意。

3.如图所示是汽油机工作时的四个冲程,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按一个工作循环其正确排列顺序是“丁乙丙甲”B.若飞轮转速是2400r/min,则1s对外做功40次C.使用热值更高的燃料可提高热机的工作效率D.丁冲程中活塞向下运动气缸内压强变小,大气压将汽油与空气混合物压入气缸D解析:DA.甲图进气口、出气口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故是压缩冲程,乙图出气口开,故是排气冲程,丙图是进气口、出气口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故是做功冲程,丁进气口开,故是吸气冲程,故一个工作循环是丁甲丙乙,故A选项错误;B.若飞轮转速是2400r/min,则1s转动40圈,做功20次,故B选项错误;C.使用热值更高的燃料,只能说是放出的热量比较多,但是不能保证提高了有用功占燃烧释放的能量的比例升高,故C选项错误;D.丁冲程中活塞向下运动,气缸的体积变大,气缸内压强变小,小于外界大气压,故大气压将汽油与空气混合物压入气缸,故D选项正确。

东营市胜利第一中学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四章综合知识点总结(含解析)

东营市胜利第一中学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四章综合知识点总结(含解析)

一、选择题1.“花饽饽”是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列关于蒸饽饽的过程中,说法错误的是()A.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饽饽的内能B.蒸笼中最下层的饽饽离水面近,所以比最上层的饽饽熟得早C.饽饽香气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水沸腾后即使加大火力,也不能提高水的温度B解析:BA.蒸饽饽时消耗了燃料的化学能,饽饽的内能增多,故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饽饽的内能。

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在给蒸笼加热过程中,锅底的水发生汽化现象,产生大量的高温水蒸气向上升起,当水蒸气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发生液化现象,放出很多热量,使上层饽饽先熟;故B错误,符合题意;C.蒸饽饽时香气四溢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根据液体沸腾的特点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保持沸点不变,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们不敢大口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B.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把零下10℃的冰块放在0℃的冰箱中,一段时间后,冰块的内能会增加D.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由于锯条从木板吸收了热量C解析:CA.热量是指热传递过程中吸收和释放热量,不能用含有,故A选项错误;B.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B选项错误;C.把零下10℃的冰块放在0℃的冰箱中,冰块会吸收热量,故一段时间后,冰块的内能会增加,故C选项正确;D.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因为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3.图1为注射器,小芳迅速下压活塞,注射器内的封闭气体温度升高,接着松开手,活塞上升,注射器内的封闭气体温度下降,则()A.活塞下压时,是通过热传递改变气体的内能B.由于活塞和筒壁之间存在摩擦,最终活塞静止时,活塞高度一定低于下压前的高度C.活塞上升时的能量转化与题图2甲相同D.活塞上升时封闭气体的分子动能减小D解析:DA.活塞下压时,是通过做功改变气体的内能,故A错误;B.活塞高度不一定低于下压前的高度,因为有外界做功,也可能高于下压前的高度,故B 错误;C.活塞上升时,由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在汽油机中应该是图2中丙所示的第三个做功冲程,故C错误;D.活塞上升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温度降低,分子动能减小,故D正确。

九年级物理人教版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知识点及的相应题型总结

九年级物理人教版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知识点及的相应题型总结

第一节 热机一、热机1、定义: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械叫做热机。

2、内燃机是应用最广泛的热机,包括汽油机和柴油机两大类。

3、内燃机的工作过程进气门 排气门 活塞运动 能量转化 吸气冲程 开 关 向下压缩冲程 关 关 向上 机械能 内能 做功冲程 关 关 向下 内能 机械能 排气冲程关开向上4、区分内燃机四个冲程的方法:一看气门,二看活塞。

(1)两门都关:活塞向上为压缩冲程;活塞向下为做功冲程。

(2)一门开一门关:活塞向上为排气冲程;活塞向下为吸气冲程。

例、汽车作为新的三大件耐用消费品已经进入普通家庭,如图所示为四冲程汽油机气缸的工作示意图,其中顺序正确的是( ) A 、甲丁乙丙 B 、乙甲丙丁 C 、丙乙甲丁 D 、丙丁甲乙5、一个工作循环有四个冲程,只有做功冲程对外做功一次,其他三个冲程为辅助冲程,靠飞轮转动的惯性来完成;一个工作循环中,活塞往返两次,飞轮、曲轴转动两周,对外做功一次。

例、一台单缸四冲程柴油机飞轮转速1200r/min ,则柴油及1s 内完成 个冲程,做功 次,活塞往返 次,曲轴转动 周。

提示:飞轮1s 内完成了10个工作循环。

工作过程 工作循环二、汽油机和柴油机第二节热机的效率一、热值1、定义:某种燃料完全燃烧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之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用符号q表示。

2、定义式:q=Q/m,单位为焦每千克,符号为J/kg。

3、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qm(气体燃料燃烧Q放=qv)。

4、物理意义: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5、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不同的燃料有不同的热值,同一种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质量、体积、形态、是否完全燃烧及放热多少无关。

例、关于热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燃烧1kg某种燃料放出的热量叫作这种燃料的热值B、燃料燃烧时,质量越大,放出的热量越多,其热值越大C、燃料不完全燃烧时的热值比完全燃烧时的热值小D、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和燃烧状态无关二、热机的效率1、定义: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知识点总结(超全)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知识点总结(超全)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知识点总结(超全)单选题1、小汽车已成为大多数家庭出行代步的工具,其发动机大多数为汽油机,下列有关汽油机的说法正确的是()A.汽油机的吸气冲程吸入的是空气B.汽油机的效率一般比柴油机的效率高C.汽油机的点火方式是压燃式D.汽油机的压缩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答案:DA.汽油机的吸气冲程吸入的是空气和汽油的混合物,故A错误;B.柴油机是压燃式,一般是柴油机的效率高,故B错误;C.汽油机的点火方式是用火花塞点火,故C错误;D.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活塞向上运动,压缩空气和汽油的混合物,混合物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正确。

故选D。

2、如图,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硝化棉会燃烧起来。如图所示汽油机的四个冲程中与活塞压缩气体的能量转化相同的是()A.B.C.D.答案:BA.图中,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中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向下压活塞,由于压缩玻璃筒内的空气对其做功,使得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故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故与内燃机的压缩冲程相类似;图中进气门开启,活塞下行,气体流入汽缸,是吸气冲程,故A不符合题意;B.图中,两气门都关闭,活塞上行,汽缸容积变小,是压缩冲程,此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B符合题意;C.图中,两气门都关闭,活塞下行,汽缸容积变大,是做功冲程,此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不符合题意;D.图中,排气门开启,活塞上行,气体流出汽缸,是排气冲程,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有人设想的“永动机”如图所示。

下列对该装置开始转动后的分析正确的是()A.装置所具有的机械能始终不变B.如果没有能量补充,装置最终会停下来C.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装置可以一直转动下去D.装置中小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不会相互转化答案:BABC.由于装置运转过程中需要克服摩擦做功,装置所具有的机械能会不断减小,如果没有能量补充,装置最终会停下来,故AC错误,B正确;D.装置中小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不断地发生相互转化,故D错误。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单选题1、热机从发明之日到目前为止,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但热机效率还没能达到100%,如柴油机的效率通常在30%至45%之间,下列原因中错误的是()A.尾气会带走能量B.燃料不能完全燃烧C.内能不能全部转化成机械能D.技术还不够成熟答案:D热机效率是指有效利用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比值,因此减少能量损失和提高燃料的利用率都可以提高效率,但热机工作过程中,尾气不可避免会带走部分能量,机器的散热也使得内能不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而燃料实际上也不能完全燃烧,这些都是热机效率达不到100%的原因,即使技术足够成熟也无法克服这些问题,因此技术不够成熟不是原因,故ABC正确,不符合题意;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关于热机的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做功同样多的情况下,热机的效率越高消耗的燃料越多B.一般情况下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的高C.热机的效率越高说明做功越快D.热机损失的能量中,废气带走的能量较少,主要是由于机械摩擦损失的答案:BA.热机的效率越高,做有用功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比值越大,即在做功相同的情况下,消耗的燃料较少,或消耗相同的燃料,做功较多,故A错误。

B.一般情况下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的高,多用在重型机器上,故B正确;C.热机的效率是有用功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比值,热机的效率越高说明有用功占的比值越大,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功率越高说明做功越快,效率和功率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二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故C错误;D.根据内燃机的能量流向,热机损失的能量中,废气带走的能量较多,故D错误。

故选B。

3、如图甲是热机的能量流向图。

图乙显示的是甲、乙两热机的参数。

甲、乙相比,甲的()A.有用机械能较大B.损失能量较小C.燃料的化学能较大D.热机效率较低答案:BA.如图所示,甲的有用机械能为2000J,乙的有用机械能为4000J,所以甲的有用机械能小,故A不符合题意;B.如图所示,甲损失能量为500J,乙损失能量为5000J,所以甲损失能量小,故B符合题意;C.如图所示,甲燃料的化学能为W甲=2000J+500J+1500J=4000J乙燃料的化学能为W乙=4000J+5000J+3000J=12000J所以甲燃料的化学能较小,故C不符合题意;D.根据题意,甲热机效率为η甲=W甲有W甲总×100%=2000J4000J×100%=50%乙热机效率为η乙=W乙有W乙总×100%=4000J12000J×100%≈33%所以甲的热机效率较高。

九年级物理十四章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十四章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十四章知识点物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物质的本质、性质以及相互作用,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九年级物理的第十四章主要涉及光的反射和成像、光的折射和光的色散。

本文将深入探讨九年级物理十四章的知识点。

一、光的反射和成像光的传播具有直线传播的特性,当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

反射光遵循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定律,即入射角θi等于反射角θr。

平面镜是以平面为反射面的镜子,根据光的反射特性,可以得出光线的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即θi = θr。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我们可以解释平面镜的成像原理。

当一束平行光线照射到平面镜上时,经过反射后得到反射光线。

我们可以通过反射光线的延长线和平面镜的交点来确定像的位置。

根据像的位置和光线的传播路径,可以画出像的示意图。

平面镜成像具有特点:像与物的位置关于镜面对称,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

二、光的折射光在介质之间传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向都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遵循折射定律,即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的比值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光的折射现象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光的透视现象和水中物体的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等。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光的折射来解释大气折射现象,即太阳在日落或日出时看起来较大和离地面较远的原因。

三、光的色散光是由不同波长的光束组成的,当光通过透明介质时,不同颜色的光会因为折射率的不同而偏离原来的传播方向,从而产生色散现象。

色散使光束中的不同波长的光成分分离,并且产生彩虹现象。

常见的色散现象包括反射色散和折射色散。

反射色散是指光被金属或棱镜等物体反射时,由于金属或棱镜的表面光滑度不同,不同波长的光被反射的方式也不同,从而形成颜色分布。

折射色散是指光通过透明介质时,由于不同频率的光在透明介质中传播速度的不同,导致光的成分偏离传播方向,形成分散的光束。

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知识点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知识点1、内燃机及其工作原理:将燃料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为内能,又通过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按燃烧燃料的不同,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柴油机等。

(1)汽油机和柴油机都是一个工作循环为四个冲程即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的热机。

(2)一个工作循环中只对外做一次功,曲轴转2周,飞轮转2圈,活塞往返2次。

(3)压缩冲程是对气体压缩做功,气体内能增加,这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4)做功冲程是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这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5)汽油机和柴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活塞做功,其它三个冲程要靠飞轮的惯性完成。

(6)判断汽油机和柴油机工作属哪个冲程应抓住两点:一是气阀门的开与关;二是活塞的运动方向。

(7)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不同处。

2、燃料的热值(1)燃料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目前人类使用的能量绝大部分是从化石燃料的燃烧中获得的内能,燃料燃烧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燃料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燃烧过程中,储存在燃料中的化学能被释放,物体的化学能转化为周围物体的`内能。

(2)燃料的热值①定义:l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用符号“q”表示。

②热值的单位J/kg,读作焦耳每千克。

还要注意,气体燃料有时使用J/m3,读作焦耳每立方米。

③热值是为了表示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在燃烧时放出热量不同而引人的物理量。

它反映了燃料通过燃烧放出热量本领大小不同的燃烧特性。

不同燃料的热值一般是不同的,同种燃料的热值是一定的,它与燃料的质量、体积、放出热量多少无关。

(3)在学习热值的概念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完全燃烧”是指燃料全部燃烧变成另一种物质。

②强调所取燃料的质量为“lkg”,要比较不同燃料燃烧本领的不同,就必须在燃烧质量和燃烧程度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比较。

③“某种燃料”强调了热值是针对燃料的特性与燃料的种类有关。

④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的计算:一定质量m的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Q=qm,式中,q表示燃料的热值,单位是J/kg;m表示燃料的质量,单位是kg;Q表示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单位是J。

九年级物理14章所有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14章所有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14章所有知识点九年级物理第14章知识点总结在九年级的物理学习中,第14章是一个重要的部分。

这一章主要涉及到电流和电阻的概念以及相关知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九年级物理第14章的所有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内容。

1. 电流和电阻的概念电流是指电荷在导体中的流动,是一种物质流动的形式。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流动的阻碍力,是电流流过导体时产生的电压降与电流强度的比值。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

2.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指在恒定电阻的条件下,电流与电压之间成正比。

即电流等于电压与电阻的比值。

这一定律可以用公式表示为I =U/R,其中I代表电流,U代表电压,R代表电阻。

3. 线路中的串联和并联串联电路指的是多个电阻按照一条线依次连接起来的情况,电流在串联电路中从一个电阻流向另一个电阻。

而并联电路指的是多个电阻同时与电源相连,电流在并联电路中分流通过各个电阻。

4. 串联和并联电阻的计算方法在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代数和。

即R(total) =R1 + R2 + ......在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的倒数。

即1/R(total) = 1/R1 + 1/R2 + ......5. 电阻与导线长度和截面积的关系在一定材料下,电阻与导线长度成正比,与导线截面积成反比。

即R = ρ * L/A,其中R代表电阻,ρ代表电阻率,L代表导线长度,A代表导线截面积。

6. 简单电路中的功率和能量转化功率是指电流通过电路时所做的功的速率,是能量转化的衡量。

功率可以用公式P = UI表示,其中P代表功率,U代表电压,I代表电流。

能量转化时,电源供给电路的能量转化为电流通过电阻时的热能。

7. 调节电流的方法在电路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电源电压、改变电阻大小或改变电路的连接方式来调节电流强度。

调节电流的目的是使电路中的元件得到适当的电流供应,以保证其正常运行。

九年级物理第14章的知识点涉及了电流和电阻的基本概念、欧姆定律、线路中的串联和并联、电阻的计算方法、电阻与导线长度和截面积的关系、简单电路中的功率和能量转化,以及调节电流的方法等内容。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四章综合知识点总结(答案解析)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四章综合知识点总结(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小明做热学实验时将一瓶煤油用去一半,则剩下的一半( )A .比热容不变,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B .比热容和热值都没有发生变化C .热值不变,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D .比热容和热值都变为原来的一半B解析:B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和物质种类,物态有关,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种性质,和燃料种类有关,一瓶煤油用去一半,物质的种类不变,物态不变,所以比热容和热值都不变。

故选B 。

2.四冲程柴油机的转数是960r/min , 那么它每秒对外做功的次数是 ( ) A .8次B .16次C .480次D .960次A 解析:A由题意知,柴油机每秒的转数 960r 16r/s 60s= 而飞轮每转两圈,对外做功一次,所以此柴油机每秒对外做功8次。

故选A 。

3.根据所学物理知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破镜”不能 “重圆”的原因是破损处的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B .一桶菜籽油用掉一半后,剩余菜籽油密度和比热容都不变但热值减小C .在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四个冲程中,有两次做功过程D .甲、乙两台汽油机,甲的效率比乙高,甲消耗的汽油比乙消耗的汽油少C 解析:CA .破损处的分子依然有引力和斥力,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分子间的距离过大,当分子之间的距离大于1010m -的10倍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分子间的引力不足以使物体恢复原状,故A 错误;B .密度、比热容、热值都是物质的属性,均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所以剩余菜籽油的密度、比热容、热值都不会改变,故B 错误;C .在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四个冲程中,压缩冲程活塞会对气缸内的燃料或气体做功,做功冲程气缸内的燃料被点燃后对活塞做功,所以有两次做功的过程,故C 正确;D .热机效率是指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占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所以虽然甲的效率比乙高,但没有其它条件无法判断消耗汽油的多少,故D 错误。

故选C 。

4.2020年11月24日04时30分,中国首个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嫦娥五号”发射升空,火箭飞行约2200秒后,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火箭发射时,尾部产生大量白气,这是水汽化产生的水蒸气B .火箭加速升空时,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重力势能C .火箭使用液氢做燃料,是因为液氢热值大D .火箭升空过程中,与空气摩擦,通过热传递使内能增加C解析:CA .火箭发射时,尾部产生大量白气,这些白气人眼可以看到,不是水蒸气,是小水滴,这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A 错误;B .火箭加速升空时,速度不断变大,动能在变大,高度也在变大,那么重力势能也在变大,那么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动能和重力势能,B 错误;C .火箭使用液氢做燃料,是因为液氢比其他燃料的热值大,根据Q qm =可知,在燃料的质量相同时,液氢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较多,C 正确;D .火箭升空过程中,与空气摩擦,这是在做功,不是热传递,是通过做功使内能增加,D 错误。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知识点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物质及其运动的规律,是我们身边的一切现象和事物的基础。

而九年级物理课程中的第十四章主要涉及到光学方面的知识,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究一下这些知识点。

一、光的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是指光在真空或空气中传播时,遵循直线传播的原理。

这意味着光线在传播过程中不会发生弯曲或偏转,沿着一条直线路径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例如:太阳光穿过窗户射入室内,我们可以看到直线状的光线。

二、反射反射是指光线遇到界面时,一部分光线从该界面上反射回来的现象。

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种形式。

镜面反射是指光线遇到光滑界面时,按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进行反射。

例如:我们在镜子中看到的自己的影像,就是光线经过镜面反射形成的。

漫反射是指光线遇到粗糙或凹凸不平的界面时,光线会均匀地向四周发散,形成漫射光。

例如:光线照射在一堵粗糙的墙上时,我们可以看到散射到周围的光线。

三、折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的不同密度而导致光线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折射定律告诉我们,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所在的平面三者共面,并且入射角、折射角之间的比值等于两种介质折射率之比。

这个折射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n₁sinθ₁ = n₂sinθ₂,其中n₁、n₂分别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θ₁为入射角,θ₂为折射角。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利用折射定律解释水中物体看起来比实际位置高的现象,以及设计折射式望远镜等。

四、光的色散光的色散是指光线在经过透明介质时,不同波长的光线在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从而导致光线被分解成不同颜色的现象。

光的色散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现象,例如:阳光透过水晶玻璃或三棱镜时,会出现七彩的光谱。

五、光的干涉光的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线在相遇时,叠加产生明暗条纹的现象。

干涉分为构成干涉和破坏干涉两种形式。

其中,构成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线波峰和波谷相遇时,叠加产生增强的明亮区域;破坏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线波峰和波谷相遇时,叠加产生减弱或消失的暗区。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知识点总结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知识点总结(一)热机1、定义: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深化升华:热机的基本原理是燃料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为内能,又通过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热机的种类很多,这些热机在人类社会的工业化进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在现代社会中还发挥着巨大作用。

2、种类:热机常见有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等。

3、内燃机(1)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两大类。

(2)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由四个冲程组成: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其中,每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往复两次,飞轮转动两周,只有做功冲程实现内能向机械能的转化。

要点提示:在四个冲程中,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中发生了能量转化,压缩冲程中活塞运动的机械能转化为汽油和空气混合物的内能。

做功冲程中,燃料燃烧把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燃气的内能,然后通过做功把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

(二)燃料的热值1、定义:1千克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而放出的热量。

2、物理意义:透露表现燃料燃烧时放热才略的物理量,燃烧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放出的热量是不同的,就是说,不同燃料在燃烧时放热的才略不同,物理学中用热值来透露表现燃料的这种特征。

3、单元:热值的单元是:焦/千克,读做焦每千克,用符号J/kg。

如酒精的热值为:3.0×107J/kg,透露表现 1 k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0×107J。

4、本色:燃料燃烧过程中,燃料储藏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5、热值是描述燃料性质的物理量,它反映的是1 XXX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热值的单位为J/kg。

难点剖析:对于热值的理解应抓住三个关键词语: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

(1)“1 kg”是指热值针对1 kg的燃料而言,如果不是1 kg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值与热值不同。

(2)“某种燃料”是指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确定了燃料才干确定热值,不同燃料的热值普通不同。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第14章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第14章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第14章第14章电磁感应电磁感应是指通过磁场的变化而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动势的现象,主要包括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电磁感应的应用以及自感现象等知识点。

下面将依次介绍这些知识点。

1.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描述磁场变化导致感应电流产生的定律。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导体与磁场相对运动或磁场的强度发生变化时,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

感应电流的方向和大小与磁场的变化有关。

2. 自感现象自感是指电流在自身产生的磁场对电流本身产生的电动势的影响。

当电流变化时,会产生自感电动势,根据自感电动势的方向可以判断电流的变化趋势。

自感系数是衡量电路元件自感强度的物理量,通常用字母L表示。

3. 电磁感应的应用电磁感应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发电机的原理,通过转动磁场和导体线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电磁感应还应用于变压器的工作原理、感应炉、感应炉以及电磁炮等领域。

4. 变压器变压器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实现电压升降变换的电器装置。

它由两个密封的线圈组成,通过交变电流在主线圈中产生变化的磁场,从而在副线圈中感应出电动势,并通过相互链接的铁心传递能量。

变压器的主要作用是改变交流电的电压大小。

5. 感应炉感应炉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加热的装置。

它通过在高频交变磁场中放置导体,导体内部会产生感应电流,从而使导体加热。

感应炉具有加热速度快、效率高、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金属热处理、熔炼以及烧结等领域。

总结起来,九年级物理第14章主要涉及电磁感应的内容,包括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自感现象、电磁感应的应用以及变压器和感应炉的工作原理。

电磁感应是物理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对于理解电磁现象以及相关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同学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磁感应的原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

物理九年级第十四章

物理九年级第十四章

物理九年级第十四章一、热机。

1. 热机的定义与种类。

- 热机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常见的热机有蒸汽机、内燃机(包括汽油机和柴油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等。

- 内燃机工作时,燃料在汽缸内燃烧,产生的燃气直接推动活塞做功,所以内燃机是通过燃料燃烧获得内能并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2. 汽油机。

- 构造:主要由进气门、排气门、火花塞、汽缸、活塞、连杆、曲轴等组成。

- 工作过程:包括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 吸气冲程: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进入汽缸。

- 压缩冲程: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燃料混合物被压缩,压强增大,温度升高,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 做功冲程:在压缩冲程末尾,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 排气冲程: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把废气排出汽缸。

3. 柴油机。

- 构造:与汽油机相似,但柴油机的汽缸顶部是喷油嘴,没有火花塞。

- 工作过程:- 吸气冲程:只吸入空气。

- 压缩冲程:空气被压缩程度比汽油机更大,压强更大,温度更高。

- 做功冲程:压缩冲程末,喷油嘴喷出雾状柴油,遇到高温空气迅速燃烧,推动活塞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 排气冲程:排出废气。

4. 热机的效率。

- 定义: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公式为eta=frac{W_有用}{Q_放},其中W_有用是热机做的有用功,Q_放是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 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 使燃料充分燃烧。

- 尽量减小各种热量损失。

- 机件间保持良好的润滑,减小摩擦。

二、内能的利用。

1. 利用内能加热。

- 内能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直接用来加热物体。

例如,生火取暖、煮饭烧水等都是利用内能来加热的实例。

-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这是内能的转移过程,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

2. 利用内能做功。

- 热机就是利用内能做功的机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
一、压强
1.压力: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
压力产生的条件:两物体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
压力产生的方向:与接触面垂直且指向受力物体;
压力的作用效果:(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跟压力、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2.压强(p):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压强计算公式:p=F/S
压强P的单位是pa,压力F单位是N;受力面积S单位是m2。

1pa=1N/m2
增大压强方法:(1)S不变,F增大;(2)F不变,S减小;(3)同时把F增大,S减小。

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由于液体受到重力,液体具有流动性。

2.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4)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5)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它的密度有关系。

3.液体压强的计算:p=ρgh,(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kg/m3;g=9.8N/kg;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m)
跟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和体积等无关。

4.连通器: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

连通器原理:连通器如果只装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应用:船闸、锅炉水位计、茶壶、下水管道等。

5.对于形状不规则的容器,计算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力时要先计算压强,再计算压力。

6.形状规则的容器底所受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

三、大气压强
1.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2.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具有流动性而产生的。

3.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1)托里拆利实验(最先测出):实验中玻璃管上方是真空,管外水银面的上方是大气,是大气压支持管内这段水银柱不落下,大气压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2)课堂实验:用吸盘测大气压:
4.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

常见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金属盒)气压计。

5. 1标准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水银(汞)柱产生的压强=1.013×105pa。

6.大气压的变化:和高度、天气等有关;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在海拔3000m
以内,大约每升高10m,大气压减小100pa。

(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7.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的。

在1标准大气压下,能支持水柱的高度约10.3m高。

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2.飞机的升力:飞机前进时,由于机翼上下不对称,上凸下平,机翼上方空气流速较大,压强较小,下方流速较小,压强较大,机翼上下表面存在压强差,这就产生了向上的升力。

五、浮力
1.浮力:一切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

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2.物体的浮沉条件:(开始是物体浸没在液体中)
方法一:(比浮力与物体重力大小)
(1)F浮> G物(上浮)(物体静止后变为漂浮,此时F浮=G物);
(2)F浮< G物(下沉);
(3)F浮= G物(悬浮或漂浮)
方法二:(比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
(1) ρ物<ρ液(上浮,物体静止后变为漂浮);
(2)ρ物>ρ液(下沉);
(3) ρ物=ρ液(悬浮)。

3.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气体受到的重力)
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G排=m排g= ρ液gV排(g=9.8N/kg)
4.计算浮力方法:
(1)称量法:F浮=G-G'
(G是物体受到的重力,G'是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称为视重) (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F向上是物体浸在液体中时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向下是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3)阿基米德原理法:F浮=G排=m排g= ρ液gV排(g=9.8N/kg)
(4)平衡法:F浮=G物(适用于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状态)
六、浮力利用
(1)轮船: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它能排开更多的水。

这就是制成轮船的道理。

排水量(m排):指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

(实际上“排水量=轮船和载满货物的总质量”即m排=m总)
(2)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重来实现沉浮。

(3)气球和飞艇: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如氦气、热空气等)。

(4)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利用物体漂浮在液面的条件工作(F浮=G),刻度值上小下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