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口译教学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_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高校口译教学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导读:本文论高校口译教学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生人数,并根据个体差异进行教学,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材料有机结合等。
1.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口译机会
口译是一种技能,要提高学生的口译水平生必须给他们提供很多实践口译机会,主要是三个方面:第一,教师要经常给学生布置课外口译任务;第二,学生不断进行独立的自我训练以锻炼自我表达能力和口译意识;第三,学生要积极参与社会翻译活动。口译实践中应注重学生口译技能的培养,语言知识的积累,口译职业道德的灌输等等。
口译实践的拓展应从两个方面着手:纵向维度和横向维度。纵向维度主要是指口译微技巧的实践,如:口译速记培训、笔记训练、简略笔记训练、数字口译培训等。横向维度一般是指侧重翻译技巧和语言能力的口译话题训练。横向维度应该足够广泛,并涉及常用口译领域。在一般情况下,口译教学的规律是先纵向、后横向。
在河南工大的口译教学和实践中,口译课老师严格坚持实用性原则,他们通常会在课堂上设计一种真正的口译氛围。例如,我们学校有自己的同声传译室,为学生练习口译提供最先进最方便的设备和最有利的学习条件。学生可以在同声传译室里模仿同声传译和交替传译的整个过程,体验真正的口译现场。学生会在老师的指导下训练提高
自己的思维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紧急情况的应对能力。
此外,河南工大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和实践机会,积极组织学生去外国公司参观或实习,鼓励学生参加一些国际展览或体育运动会,如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以锻炼学生的语言和文化的能力,加强他们协调沟通能力和口译技能,从而为学生进入就业市场建立了良好的平台。
2.缩减班级规模、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针对班级人数过多和个人专项训练不足的问题,笔者认为,高校应减少每班学生人数并根据个体差异安排教学。英语专业口译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实用型人才,既然是注重实践,那么教学内容就需要突出实践,同时必要的理论教学也必不可少。仲伟合认为,口译员应掌握的知识包括:双语知识、百科知识、口译技能等[4]。在第七届口译国家会议上,Franz Pochhacke教授强调,在实践培训中,我们应该增加的翻译理论研究的课程。因此,口译教学课程应该有这些合理的方面。在此基础上,笔者介绍了这样的教学模式,包括百科知识模块,口译理论模块,口译主题实践模块,口译技能训练模块和双语知识模块等。这些模块贯穿口译教学并发挥着能动作用。
在河南工大的口译教学和实践中,每个口译班的学生数量被控制在20人以内,以便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使每个人都得到足够的锻炼机会。老师经常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外口译任务,并要求他们在扎实的双语能力的基础上掌握流利的双语沟通技巧。此外,课前发现和掌握一些相关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也有利于最大程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制度化新教材、优化课程体系
高校是培养译员的主要基地,所以它应该利用这个优势,结合自身特色,在教学方法和理论研究方面寻求新的突破,以培养出大量应用型的口译人才到需要他们的地方。笔者认为,大学英语专业主要是培养口译人才,教材应该有具体目标,教学内容应体现专业性和及时性,并具有实践口译方法和程序,从易到难。最好是配备相应的音频或视频材料。只有这样,才能更快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口译技能,使他们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教师和有关部门应制度化制定一个符合教学目的和教学大纲的全新教材,一方面强调口译理论和技能,另一方面注重文学翻译和翻译的实践性,并同时合理安排两部分之间的比例。
在河南工大的口译教学和实践中,教材由教师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实践教学条件进行优化,与社会发展现实和口译市场需求相结合。我校一些教师甚至在了解本校学生的专业水平的基础上编纂出版了自己的专业教科书。
笔者认为,合理和全面的课程体系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人才培训的实施至关重要。因此,训练合格和应用型交替传译员,我们的教师改变了一些不合理的课程结构,优化了课程体系。在河南工大,口译教学也严格遵循现代化原则,积极利用网络资源、多媒体视听设备和信息时代的其他技术优势。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最新信息,并解决口译教科书内容含量少及教材滞后的问题。
笔者通过对地方院校口译课程教学情况的分析和思考,找出了一些他们平时口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并结合前人的研
究成果,提出了一些课程教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口译教学是一个“方兴未艾的事业”,也是一个需要改革的事业。这需要各高校外语院系、每位课程教师的共同重视和参与,使我国的高校口译教学能更面向学生、面向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口译人才。
参考文献:
[1]鲍川运。大学本科口译教学的定位及教学[J].中国翻译,2004(5):29-33.
[2]刘和平。口译技巧一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3]廖素云。论教学型高校本科翻译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J].当代教育论坛,2008,(12):41-43.
[4]仲伟合。译员的知识结构与口译课程设置[J].中国翻译,2003,(4):63-65.
[5]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8.
[6]刘伯祥。对口译课的观察与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6):18-20.
[7]慕媛媛,潘珺。专业化道路:中国口译发展的新趋势——兼评国际口译大会暨第五届全国口译实践、教学与研究会议[J].中国翻译,2005,(2):38-41.
[8]Franz Pochhacker. Introducing Interpreting Studies. London: Routledge, 2007.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