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口译教学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_1
新时期背景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时期背景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1. 教学内容单一
目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基础的语法、词汇和句型结构上,忽视了实际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样的教学内容导致学生只能在书本上学到知识,却无法在实际场景中灵活运用。
2. 教学方法单一
大多数大学英语翻译教学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缺乏足够的互动和实践。
学生缺乏实际的翻译项目和实践机会,难以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3. 师资力量不足
目前许多大学的翻译教学师资力量不足,缺乏翻译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
这导致学生无法得到足够的指导和指导。
4. 教学评估不合理
目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评估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实际翻译能力和实践能力。
这种评估方式难以激励学生去提高翻译能力。
二、对策建议
1. 丰富教学内容
应该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不仅包括基础的语法、词汇和句型结构,更应该增加实际案例分析、实践项目等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
4. 改进教学评估
改进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评估方式,不仅应该考虑学生的书面考试成绩,更应该加入实践项目成绩、口头演讲成绩等多方面的评估指标,更全面的评估学生的翻译水平和实践能力。
三、结束语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通过对当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相信可以更好的促进大学英语翻译
教学的发展,为培养更多优秀的翻译人才提供更好的保障。
希望各大学和教育机构能够重视这一问题,加以合理解决,为我国的英语翻译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新时期背景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时期背景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新时期背景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对英语翻译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现阶段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教材陈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以及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
师资力量不足是当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一大难题。
由于翻译领域的专业性和复杂性,需要具备丰富翻译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教师来指导学生。
目前很多高校缺乏具有实际翻译经验的教师,导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教材内容陈旧是另一个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翻译行业的新技术、新理念层出不穷,而教材内容却未能及时更新跟进,导致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脱节。
面对新时期的挑战,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亟需改革和创新。
只有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更新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多元化考核方式等对策,才能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需求,培养更多高水平的英语翻译人才。
2. 正文2.1 问题一:师资力量不足Furthermore, the shortage of experienced and knowledgeable teachers can lead to inconsistency in teaching quality. Some teachers may focus more on theory while neglecting practical skills, while others may not have the language proficiency or cultural understanding necessary to effectively teach translation. This can result in a lack of motivation and engagement among students, leading to poor learning outcomes.2.2 问题二:教材陈旧在新时期背景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着教材陈旧的问题。
新时期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新时期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跨文化交流和翻译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在这种背景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探讨新时期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师资问题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优秀的教师资源非常关键。
在现实中,许多学校的英语翻译教学师资相对匮乏。
一方面是因为要求教师既要有扎实的英语基础,又要有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这样的专业人才并不容易找到;另一方面是由于一些学校在招聘、培养和激励英语翻译教师方面存在不足。
2、教学内容和方式滞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英语翻译的形式和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一些学校的英语翻译教学内容和方式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翻译理论和方法上,缺乏对现代翻译形式和技巧的实际应用。
这导致学生在实际翻译过程中难以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境和需求。
3、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由于英语翻译专业的学习难度较大,而且就业前景不太明朗,一些学生对英语翻译教学的学习动力不足,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二、对策探究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应该加强对英语翻译教师的培训和激励,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翻译实践和科研活动,提升教师们的专业水平和热情,并适当提高英语翻译教师的薪酬待遇,以吸引更多优秀的英语翻译从业者加入教育行业。
2、更新教学内容和方式学校应该及时更新英语翻译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翻译技能和应用能力,引入先进的翻译理论和技术,着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专业素养,使他们能够适应当今社会的翻译需求。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校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和活动,激发学生对英语翻译教学的兴趣和热情,鼓励学生参与翻译实践,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翻译比赛和活动,为优秀的翻译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奖励,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新时期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虽然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但只要学校和教师们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方式,加强师资建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相信英语翻译教学一定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为培养高层次的英语翻译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国高校英语口译教学的不足及建议措施

我国高校英语口译教学的不足及建议措施【摘要】为应对口译市场对实用型口译人才的需求,高校的英语专业口译教学必须面向实用化、专业化的发展。
笔者通过自身学习口译的经历从学生主体出发,探寻高校口译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现状和不足之处,并据此提出相应建议措施,为今后的口译教学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学生主体;口译教学;现状和不足;建议措施1.高校口译专业教学现状口译教学是指以培养口译能力和译员为目标的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活动强调技能性、实践性以及仿真性[1](王斌华,2006)。
高校作为系统、周期性口译教学的主要组织者,承担着为整个口译行业输送合格人才的重要使命。
我国已经有多所高校开设了英语翻译专业,培养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完整翻译教育体系已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
但是,目前我国高校的口译教学在课程设置、教学时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方面来说都很不规范,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没有统一的纲要和体系来指导口译教材的编写和使用;其次,学生缺乏实践机会、班级规模过大、不能因材施教等也构成了高校口译教学的难点。
2.以学生为主体视角下的英语口译教学不足笔者认为,学生是感受教师教学的主体,尤其是口译这门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并要求较大强度的自主训练的学科,更需要从学生感受及吸收效果出发来研究口译教学中存在不足,以往大多数的研究都是以教师的角度出发,本文将从学生接收信息的角度来研究高校口译教学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2.1学生实践机会不足,课后自主练习材料缺乏口译是一项实用性很高的课程,不仅强调扎实的基本功和专业知识,还要注重翻译实践。
然而,我国高校口译课开设的课时数普遍过少,造成了教师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
实践性内容很少涉及,多数高校并未与当地的一些口译人才需求机构建立联系,并未提供给口译专业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机会。
由于口译课时的限制,学生课堂练习时间不足,只能学习一些口译理论或者大概了解一些口译方法,而造成口译技巧的训练时间大大减少,学习效果不够理想。
口译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教育研究·208口译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外国语学院 周娇 陈艺文 孙元林【摘要】口译教学旨在培养满足市场要求的口译人才,然而目前中国各大高校口译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教学效果不明显,同时也满足不了口译市场对人才的要求。
本文主要分析口译教学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口译教学;存在问题;对策1、引言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以及中国对外开放的继续深入,中国对外交往日益频繁,国际会议、国际学术交流等日益增多,市场对口译人才的需求也急剧增加。
我国许多高校在大三和大四开设了口译课程,以培养应用型口译人才为目的来满足市场的需求。
但是在口译教学中存在着种种问题亟待解决。
2、口译教学存在的问题2.1口译课课时少,学生无法获得较为全面的口译技能 “本科学生口译课的基本语言能力训练、课时数、训练难度及密度等是导致教学目的难以实现的重要因素” [1]。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英语专业都是在大学第三年或者第四年才开设口译课程,每个学期每一周开设两节课,有些学校甚至将口译课设置成专业选修课供学生自主选择。
然而,口译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口译译员应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包括双语知识与技能、百科知识、职业口译技能与口译技术技能” [2]。
要培养满足口译市场需求的口译人才,必须掌握扎实的口译技能。
口译课程的课时较少,那么对学生的训练就少,学生就难以从口译课上学到较为全面的口译技能。
2.2口译课师资力量薄弱,教学困难中国口译课程开设的时间不长,从事口译教学的老师并不多。
而这其中“不少从事口译教学的老师并未接受过系统的翻译师资培训,口译实战经验欠缺,对具体的口译基本技能及其教学方法不甚明了,在日常教学中存在教学理念不清、目标定位不准、教学手段单一以及考核评估体系不完善等诸多问题”[3]。
目前我国严重缺乏既有教学能力又有口译经验的合格的口译教师,许多高校口译老师紧缺,有些学校的口译老师是由其他课程的任课老师临时担任的,甚至有高校出现只有一个口译老师的现象。
论高校口译教学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论高校口译教学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高校口译教学存在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缺乏实战训练:口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能,但是在高校口译教学中,往往缺乏实际的口译训练和实战演练机会。
学生只是被要求在课堂上做一些简单的口译练习,无法真正锻炼到实战水平。
2. 教学内容过于局限:高校口译教学往往只注重学生的语言功底和词汇积累,忽视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了解。
口译工作往往需要对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背景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并传达所接触到的内容。
3. 缺乏个性化指导:每个学生的口译水平和问题都不尽相同,但是高校口译教学往往只是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
一些学生可能更需要加强听力训练,而另一些学生则需要更多的口语和口译实践。
改进措施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 增加实战训练机会: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入更多的实战训练和模拟情境练习,让学生在真实的口译环境中进行练习,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2. 拓宽教学内容:将口译教学与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相结合,让学生了解相关领域的背景知识,并提供相关资料和资源供学生阅读和学习。
3. 个性化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口译指导。
可以设置小组或个别辅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
4. 联合实践机构:与相关的翻译或口译机构进行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际项目。
可以与企业、政府等合作,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的口译项目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5. 强化评估和考核:建立科学、合理的口译评估和考核体系,全面评估学生的口译水平,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外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外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问题1:语言能力和文化背景不足导致质量低下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发展,外语翻译行业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外语翻译教学中,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背景对翻译质量有很大影响。
如果这些方面不够强,学生可能无法准确地理解原文,并正确地将其转换成目标语言。
因此,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能力和学习目标文化的知识成为很重要的问题。
•解决策略:1.帮助学生提高基础语言能力,特别是词汇知识和语法知识。
2.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差异,并锻炼他们对语言的翻译感知能力。
3.在教学中引入相关的文化知识和背景,比如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
问题2:教学过程不够灵活和创新传统的外语翻译教学方式主要是纸笔作业和词汇语法记忆训练,但这种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日益变化的翻译市场的需求。
而且这种方式的教育框架和手段越来越被异化,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解决策略:1.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比如多媒体、网络和虚拟现实等,来实现教学工作的创新和更新,以吸引和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
2.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译教学模式,提供更多的实践环节,以应对复杂的翻译现实。
3.在教具设计上加入以故事情节为背景的实践操作等创新思路。
问题3:缺乏对翻译市场需求的了解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翻译市场日益复杂化和多元化。
然而,大学外语翻译教学部分却相对滞后于市场变化。
导致外语翻译专业学生在求职或工作时面临很多困难。
•解决策略:1.整合校内外的资源,并与社会翻译企业建立合作,促进教学与市场需求的对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聘请业内专家来进行面对面的培训,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市场侧重和各种类型的翻译需求。
3.在翻译专业教学课程中加入实践环节,与其他专业相对接,培养翻译专业学生的软性技能。
结束语综上所述,外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解决方案也需要从多方面入手。
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背景是外语翻译教学的基础,教学过程的创新和更新、对翻译市场需求的适应性也对外语翻译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
民办高校日语口译教学中的问题点及应对策略

民办高校日语口译教学中的问题点及应对策略随着中国与日本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日语口译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民办高校的日语口译教学在培养相关人才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本文将对民办高校日语口译教学中的问题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问题点一:师资力量不足在民办高校的口译教学中,师资力量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口译领域需要具备高水平的语言能力和专业知识,因此需要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由于民办高校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很难吸引到高水平的口译教师加入到教学团队中,导致师资力量不足,影响了口译教学的质量。
应对策略:1. 吸引高水平的口译教师加入。
学校可以提高口译教师的薪酬待遇,以及提供其他福利待遇,吸引更多高水平的口译教师加入到教学团队中。
2. 培养本校的口译教师。
学校可以通过培训、进修等方式加强口译教师的专业能力,逐步提高教学质量。
问题点二:教学资源匮乏口译教学需要丰富的教学资源支持,包括语音库、实时翻译设备、语音翻译软件等。
由于民办高校的教育资源受限,很难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支持,影响了口译教学的效果。
应对策略:1. 加强教学资源的采购。
学校可以投入更多的资金,购买先进的口译教学设备,提升教学资源的支持能力。
2. 借助互联网资源。
学校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获取和分享口译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问题点三:学生基础不足由于不同学生的入学水平不同,导致在口译教学中出现了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
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差,难以适应口译教学内容,影响了教学效果。
应对策略:1. 针对不同学生制定不同教学方案。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进行个性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加强基础知识的补充教育。
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通过加强基础知识的补充教育,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使其更好地适应口译教学。
问题点四:缺乏实践机会口译教学需要有充足的实践机会,才能提高学生的口译能力。
论高校口译教学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论高校口译教学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摘要:许多地方高校都在对口译教学不断地进行探索和改革,以期培养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口译人才。
通过访谈发现地方高校本科口译教学仍然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议如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口译机会;缩减班级规模、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制度化新教材、优化课程体系。
关键词:口译教学问题;建议;传译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继续深入和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 国际会议、商务洽谈、外事接待、国际学术交流日益增多, 社会和市场对应用型翻译人才特别是口译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
而目前中国外语高校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英语口译教学存在很多问题,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社会和市场的要求,制约着英语专业本科口译教学的效果和应用型口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口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访谈,我们发现高校的专业口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学生缺乏实践机会、班级规模过大、不能因材施教、没有统一且与时俱进的教材、不合理的课程设置等。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际活动和国际会议在中国举行。
这一趋势使得对合格的译员的需求量不断增长。
由于本科口译教育是“提供笔译和口译的主要资源”[1],作为口译人才的摇篮,高校目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笔者认为,提高本科口译教学是向市场传输合格口译人才最佳和最有效的途径。
1.学生实践机会不足口译的即兴特征及其相关知识的广泛性要求口译教学必须以实践为基础,辅之以理论。
“口译技能训练是从认知理解到掌握的内在转化的过程,是从知识到能力的状态,口译实践的关键就是要实现这些转化”[2]。
众所周知,口译是一项实用性很高的课程,口译教学不仅强调扎实的基本功和专业知识,还要注重翻译实践,因此,译员需要很多时间的练习以持续改善。
然而,高校的口译教学并没有安排足够的教学课时,主要放在文学翻译教学,因此学生缺乏必要翻译技巧的训练。
实践性内容如科技口译、经贸口译在口译课堂很少涉及,教材也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
英语专业口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英语专业口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口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当前存在的问题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教学质量良莠不齐。
分析其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教学定位不明。
这里所说的教学定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课程本身的定位;二是对于课程受众,即学生的定位。
目前几乎所有高校的英语专业都开设了口译课,但对于口译课最终要达到的效果和实现的目标却并非都有清晰定位。
个别院校只是盲目跟风,对于本课程缺乏足够的认识,不是从本校学生实际水平出发编写教学大纲及采用教材,而是简单照搬其他院校。
2、教学方法不够科学。
刘和平教授曾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对几所重点外语高等院校的法语口译教学进行了考察,他将当时的口译教学归纳成四大类:一是完全停留在口语教学层面,口语训练后将其内容逐字逐句翻译成外语或母语;二是作为语言教学训练的补充手段通过逐句“翻译”达到对语言的完全掌握;三是笔译的口语化,即把事先准备好的文字拿到课堂上进行口头翻译;四是“背诵”,即事先准备上课要翻译的内容,学生在课前几乎可以记忆和背诵所有内容,课堂练习实际上是记忆背诵比赛。
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刘教授所作的虽然是十几年前对于法语口译教学的调查,但在当前高校的英语口译教学中,上面所列举的方式仍然被广泛采用。
3、重视程度不够。
从学生的语言能力考虑,口译课程往往设置在大三或者大四,这是合理的。
但作为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和需要大量实践的课程,当前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是口译课程只安排一个学期,34个课时。
在这样短的时间内要使学生掌握这门课程,大多数教师都感到力有不逮,最终只能浮光掠影式的做一些讲解。
其次,在教师配置上也存在误区。
个别学校以为口译与笔译一样,都是翻译,因此请没有任何口译经验的笔译教师身兼二职,结果直接导致授课效果不佳。
再次,因为教学资源紧张,学生往往30-40个人组成一个班上课,违背了口译需小班教学的原则;且多媒体支持程度不够。
二、解决方法与途径根据上文指出的几点问题成因,现提出解决方案如下:1、根据学生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并采用合适的教材。
高校口译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口译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关键词〕口译教学;问题;对策一、高校口译教学的重要性口译是一种即席双语转换活动。
口译课作为英语基本技能课程之一,要求教师通过讲授口译基本理论、口译背景知识和训练口译的基本技巧,使学生掌握口译的基本理论和专题连续传译的技能,初步学会口译记忆方法、口头概述、口译笔记及公众演讲技巧,以求学生能较准确、流畅地进行汉英对译。
因此,口译教学是高校适应社会对外交流日益频繁的需要,培养具有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我国高校口译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口译课程学习的好坏可以比较客观、综合地反映一名学生的英语听、说、译的综合能力,以及他们在英语语言文化学习方面的修养。
但是,目前我国高校的口译教学工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口译课程设置不规范,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其次,师资队伍参差不齐,口译教学体系不够成熟完善;再次,口译教学设施欠缺简陋,口译课开设的课时数普遍过少;最后,学生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课堂教学水平。
在学习口译的过程中,多数学生的双语应用能力达不到口译训练的基本条件,在口译实践中普遍感到很吃力。
面对以上诸多问题,如何结合时代特点和社会需求开设口译课程,系统有序地培养口译人才,成为各个高校英语教学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以下是笔者从自己的口译课程教学实践中总结的一些经验和对策。
三、教学对策1.在课堂内营造真实口译场景,提高学生的口译应变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在课堂内创设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
”口译课与其他英语课的教学不同,学生除了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和专业知识以外,更注重实践,尤其是接近真实的口译现场的实践。
例如,在课堂上模拟记者招待会翻译。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安排两位学生分别坐在发言席和翻译席上,其中一位充当发言人,另一位扮演译员,同时还可安排几位学生充当记者提出问题,并要求口译员对问答环节进行翻译。
浅谈本科英语专业口译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办法

浅谈本科英语专业口译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办法作者:朱炫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第1期朱炫(南昌理工学院,江西南昌330013)摘要:目前,各地高校的英语本科专业及相关专业都在高年级开设了口译课程。
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教学条件的局限,课程安排的不合理,教学方法针对性不强等,造成了口译教学课教学效果的不理想,无法有效地达到口译教学的基本目标。
本文结合了英语专业口译教学的特点,就口译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对应的改进办法。
关键词:本科英语;口译教学;问题;改进办法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1-0184-02作者简介:朱炫(1982-),男,江西南昌人,汉族,讲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及各国际组织在政治、经济、商务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往的日益增多,社会对高层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口译课已成为高校外语专业教学的必修课,也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
而目前中国高校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英语口译教学存在很多问题,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社会和市场的要求,制约着英语专业本科口译教学的效果和应用型口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口译教学存在的问题1.缺乏足够的实训机会,课程安排不合理。
根据口译教学以技能实践训练为主,理论教学为辅,时效性,现场性的特点,要想让学生得到更有效的技能训练,班级人数越少,班级规模越小,效果越明显。
而现今高校英语专业的班级人数基本都在30人以上,以口译笔记训练为例,除去演示和讲解的时间以外,学生平均得到的训练时间达不到两分钟,从而会造成学生普遍笔记熟练程度不高,而在实战口译过程中,笔记技能是帮助译员对原语信息进行记忆和加工的一个关键环节。
另外,课堂的口译训练对于培养学生语言因素的能力能起到很好的巩固和强化的作用,但对于一些非语言因素的能力,如观察捕捉说话者的手势姿态,情绪变化等,只有在真实的口译实践过程中才能得到锻炼。
新时期背景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时期背景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存在的问题1. 教材陈旧目前大部分大学使用的英语翻译教学教材较为陈旧,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
这些教材内容大多停留在传统的翻译理论和方法上,无法满足学生对实际翻译技能的需求。
2. 理论脱离实际在传统的翻译教学中,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真实的翻译实践。
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导致他们在面对真实的翻译工作时显得力不从心。
3. 缺乏专业素养大部分大学生在接受英语翻译教学时缺乏相关的专业素养,他们对翻译行业的了解较少,不清楚自己应该具备哪些技能和素质。
4. 缺乏实战机会学生在校期间很少有机会接触真实的翻译工作,他们缺乏实践经验,无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5. 缺乏跨文化交流技能英语翻译涉及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信息交流,而大部分学校在教学中忽视了跨文化交流技能的培养,导致学生在面对复杂的跨文化翻译环境时无法应对自如。
二、对策建议1. 更新教材内容针对教材陈旧的问题,应当积极更新英语翻译教学的教材内容。
新的教材应当融入最新的翻译理论和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教学,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2. 突出实践环节在教学中应当突出实践环节,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际翻译实践机会。
可以通过模拟真实的翻译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积累经验,提高他们的翻译能力。
3. 强化专业素养培养英语翻译教学应当注重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包括对翻译行业的了解、相关技能的掌握、职业操守的培养等方面。
学生应当在学校期间就能够逐步形成专业素养。
4. 提供实战机会学校应当与企业、机构等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战机会。
可以通过实习、实训等形式,让学生接触真实的翻译工作,积累实践经验。
三、结语英语翻译教学在新时期的背景下面临着诸多问题,但也存在着改进的空间。
通过更新教材内容、突出实践环节、强化专业素养培养、提供实战机会以及注重跨文化交流培养等对策,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他们的翻译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就业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论高校口译教学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论高校口译教学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生人数,并根据个体差异进行教学,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材料有机结合等。
1.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口译机会口译是一种技能,要提高学生的口译水平生必须给他们提供很多实践口译机会,主要是三个方面:体验真鼓励学生参加一些国际展览或体育运动会,如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以锻炼学生的语言和文化的能力,加强他们协调沟通能力和口译技能,从而为学生进入就业市场建立了良好的平台。
2.缩减班级规模、改革传统教学模式针对班级人数过多和个人专项训练不足的问题,笔者认为,高校应减少每班学生人数并根据个体差异安排教学。
英语专业口译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实用型人才,既然是注重实践,那么教学内容就需要突出实践,同时必要的理论教学也必不可少。
仲伟合认为,口译员应掌握的知识包括:双语知识、百科知识、口译技能等[4]。
在第七届口译国家会议上,FranzPochhacke教授强调,在实践培训中,我们应该增加的翻译理论研究的课程。
因此,口译教学课程应该有这些合理的方面。
在此基础上,笔者介绍了这样的教学模式,包括百科知识模块,口译理论模块,口译主题实践模块,口译技能训练模块和双语知识模块等。
这些模块贯穿口译教学并发挥着能动作用。
并要求他并同时合在河南工大的口译教学和实践中,教材由教师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实践教学条件进行优化,与社会发展现实和口译市场需求相结合。
我校一些教师甚至在了解本校学生的专业水平的基础上编纂出版了自己的专业教科书。
笔者认为,合理和全面的课程体系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人才培训的实施至关重要。
因此,训练合格和应用型交替传译员,我们的教师改变了一些不合理的课程结构,优化了课程体系。
在河南工大,口译教学也严格遵循现代化原则,积极利用网络资源、多媒体视听设备和信息时代的其他技术优势。
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最新信息,并解决口译教科书内容含量少及教材滞后的问题。
笔者通过对地方院校口译课程教学情况的分析和思考,找出了一些他们平时口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些课程教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英语专业本科生口译课常见问题及教学建议

英语专业本科生口译课常见问题及教学建议
英语专业本科生口译课常见问题:
1、学生的语言能力不足:授课过程中,学生们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着
不足,从而无法把外语文本转换成中文,并做出正确的口译。
2、学生对口译规则知识不扎实:口译时学生很容易陷入理解困惑,很难将相应的规则付诸实践,这也使得口译效果产生影响。
3、学生对口译技巧缺乏:学生们对于口译技巧的掌握非常不到位,授课过程中,很容易陷入困境。
4、学生没有真正回顾口译效果:很多学生在口译的过程中,没有
真正去思考口译效果,甚至没有深入去会见译文内容,比口译效果如何。
英语专业本科生口译课教学建议:
1、强化基础知识:口译课上,重点应当突出口译的基础,如相关规则、术语等,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口译的技能。
2、强化课堂练习:老师可以安排适当的小练习,让学生们在课堂
上巩固口译知识,加强口译技能的运用。
3、引导学生练习:老师应当提供足够的练习资料,让学生熟悉口
译的语言习惯,并及时反馈和指导学生的译文。
4、强调检视效果:口译课上重点要突出检视效果,让学生们更多
地反思自己的口译效果,培养他们口译时的思考能力。
高校英语口译教学现状分析与改革探讨

高校英语口译教学现状分析与改革探讨【摘要】本文旨在分析目前高校英语口译教学的现状并提出改革探讨。
在现状分析中,主要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包括师资力量不足、教学内容滞后以及缺乏实践环境。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三方面的改革探讨,分别是提高师资力量、更新教学内容和构建实践环境。
通过对这些问题和改革方向的分析,得出了总结和展望未来的结论。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促进高校英语口译教学质量的提升,培养更多优秀的英语口译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国际交流的要求。
【关键词】高校英语口译教学、现状分析、师资力量、教学内容、实践环境、改革探讨、总结分析、展望未来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校英语口译教学是英语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增加,对英语口译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渐增长。
目前高校英语口译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师资力量不足、教学内容滞后、缺乏实践环境等。
这些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口译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也影响了整个口译教学质量的提高。
本文旨在对高校英语口译教学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探讨,以期能够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提升英语口译教学质量,培养更多优秀的英语口译人才。
本研究旨在为高校英语口译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口译教学的改善和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分析当前高校英语口译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
通过对师资力量不足、教学内容滞后、缺乏实践环境等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旨在为高校英语口译教学质量提升提供指导和建议。
通过探讨如何提高师资力量、更新教学内容和构建实践环境等改革方向,旨在推动高校英语口译教学迈向更加科学、有效和实用的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与探讨,期望为高校英语口译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为培养优秀的英语口译人才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2. 正文2.1 高校英语口译教学现状分析高校英语口译教学在当前的情况下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教学质量参差不齐,一些高校的口译教学水平较高,而其他一些高校则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民办高校日语口译教学中的问题点及应对策略

民办高校日语口译教学中的问题点及应对策略随着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日语口译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因此民办高校日语口译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找到相应的应对策略来解决。
本文将针对民办高校日语口译教学中的问题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问题一:学生口译能力的欠缺在民办高校日语口译教学中,学生的口译能力普遍存在欠缺的情况。
这主要表现在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的不协调,以及对于语言表达的流利度及语意的理解不够深入。
应对策略:针对学生口译能力的不足,可以开展口译训练班,强化学生的口译能力。
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日语水平,以及提升学生对语言表达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
尽早进行模拟演练,帮助学生提前适应口译的工作环境。
问题二:教师教学水平的不足在民办高校日语口译教学中,有些教师的口译水平或者对口译教学方式方法的了解不够,导致教学质量不高,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译能力。
应对策略:提升教师的口译水平,加强教师的培训,尤其需要引进国外口译资深教师,进行教学指导。
学校可以对口译教师进行定期评估与考核,确保他们的教学水平获得提升,从而提高口译教学的质量。
问题三:教材的匮乏在民办高校日语口译教学中,一些教学都存在教材匮乏的问题,导致学生学习的基础不够扎实。
应对策略:学校可以通过购买或者自主制作更多的口译教材,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
学校也可以与其他口译教学单位进行联合,共享教材资源,互相交流学习,提升教学质量。
问题四:教学环境的单一民办高校日语口译教学中,有些学校的教学环境过于单一,缺乏和口译实践相关的资源及场景。
应对策略:学校可以增加对口译实践的推广力度,邀请相关企业或者机构来学校进行交流,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学校也可以将实践环节纳入教学计划,增加学生在实际口译场景中的练习机会。
民办高校日语口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点主要表现在学生口译能力的欠缺、教师教学水平的不足、教材的匮乏及教学环境的单一。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有效应对的策略包括:加强口译训练、提升教师口译水平、加强教师培训、丰富教材资源、增加口译实践机会等。
口译听课意见建议优点和不足

口译听课意见建议优点和不足口译听课是提高口译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它通过聆听外语材料并进行口译训练,有助于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增加词汇量、熟悉不同领域的专业术语等。
然而,口译听课也存在一些优点和不足,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一、优点1. 提高听力技巧:口译听课可以锻炼听力技巧,提高对外语的听力理解能力。
通过聆听各种语速和语调的外语材料,可以提高对不同口音和语速的适应能力。
2. 增加词汇量:在口译听课过程中,会接触到各种主题和领域的材料,可以增加词汇量。
同时,通过学习和使用这些词汇,可以提高对词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熟悉专业术语:口译听课可以让学员熟悉各种领域的专业术语,提高对特定领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这对于从事特定领域的口译工作非常有帮助。
4. 提高口语表达能力:通过口译听课的训练,可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在口译过程中,需要将听到的外语内容准确地翻译成目标语言,这对于提高口语流利度和准确性非常有帮助。
5. 增加听力素材:口译听课可以提供大量的听力素材,丰富学员的听力资源。
这些素材可以用于口译训练,也可以用于自主学习和提高听力技巧。
二、不足1. 难度较大:口译听课对学员来说难度较大,需要具备一定的听力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
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会遇到听不懂、翻译不准确等问题。
2. 词汇积累不足:口译听课中接触到的词汇量有限,不能满足学员的需求。
有时候会遇到一些专业术语或生僻词汇,学员对其理解和运用能力有限。
3. 语速和语调问题:有些口译听课材料的语速较快,语调变化较大,对学员的听力要求较高。
学员可能需要反复听、练习才能适应。
4. 缺乏交流机会:口译听课一般是学员独自进行,缺乏与他人的交流机会。
口译是一种交流活动,通过与他人的对话和交流,可以更好地提高口译能力。
5. 学习时间不灵活:口译听课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来进行,可能受到学习环境和时间的限制。
学员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进行听课和练习。
6. 掌握领域有限:口译听课的材料涉及的领域有限,不能满足学员对不同领域口译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高校口译教学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导读:本文论高校口译教学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生人数,并根据个体差异进行教学,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材料有机结合等。
1.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口译机会
口译是一种技能,要提高学生的口译水平生必须给他们提供很多实践口译机会,主要是三个方面:第一,教师要经常给学生布置课外口译任务;第二,学生不断进行独立的自我训练以锻炼自我表达能力和口译意识;第三,学生要积极参与社会翻译活动。
口译实践中应注重学生口译技能的培养,语言知识的积累,口译职业道德的灌输等等。
口译实践的拓展应从两个方面着手:纵向维度和横向维度。
纵向维度主要是指口译微技巧的实践,如:口译速记培训、笔记训练、简略笔记训练、数字口译培训等。
横向维度一般是指侧重翻译技巧和语言能力的口译话题训练。
横向维度应该足够广泛,并涉及常用口译领域。
在一般情况下,口译教学的规律是先纵向、后横向。
在河南工大的口译教学和实践中,口译课老师严格坚持实用性原则,他们通常会在课堂上设计一种真正的口译氛围。
例如,我们学校有自己的同声传译室,为学生练习口译提供最先进最方便的设备和最有利的学习条件。
学生可以在同声传译室里模仿同声传译和交替传译的整个过程,体验真正的口译现场。
学生会在老师的指导下训练提高
自己的思维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紧急情况的应对能力。
此外,河南工大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和实践机会,积极组织学生去外国公司参观或实习,鼓励学生参加一些国际展览或体育运动会,如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以锻炼学生的语言和文化的能力,加强他们协调沟通能力和口译技能,从而为学生进入就业市场建立了良好的平台。
2.缩减班级规模、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针对班级人数过多和个人专项训练不足的问题,笔者认为,高校应减少每班学生人数并根据个体差异安排教学。
英语专业口译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实用型人才,既然是注重实践,那么教学内容就需要突出实践,同时必要的理论教学也必不可少。
仲伟合认为,口译员应掌握的知识包括:双语知识、百科知识、口译技能等[4]。
在第七届口译国家会议上,Franz Pochhacke教授强调,在实践培训中,我们应该增加的翻译理论研究的课程。
因此,口译教学课程应该有这些合理的方面。
在此基础上,笔者介绍了这样的教学模式,包括百科知识模块,口译理论模块,口译主题实践模块,口译技能训练模块和双语知识模块等。
这些模块贯穿口译教学并发挥着能动作用。
在河南工大的口译教学和实践中,每个口译班的学生数量被控制在20人以内,以便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使每个人都得到足够的锻炼机会。
老师经常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外口译任务,并要求他们在扎实的双语能力的基础上掌握流利的双语沟通技巧。
此外,课前发现和掌握一些相关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
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也有利于最大程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制度化新教材、优化课程体系
高校是培养译员的主要基地,所以它应该利用这个优势,结合自身特色,在教学方法和理论研究方面寻求新的突破,以培养出大量应用型的口译人才到需要他们的地方。
笔者认为,大学英语专业主要是培养口译人才,教材应该有具体目标,教学内容应体现专业性和及时性,并具有实践口译方法和程序,从易到难。
最好是配备相应的音频或视频材料。
只有这样,才能更快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口译技能,使他们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
教师和有关部门应制度化制定一个符合教学目的和教学大纲的全新教材,一方面强调口译理论和技能,另一方面注重文学翻译和翻译的实践性,并同时合理安排两部分之间的比例。
在河南工大的口译教学和实践中,教材由教师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实践教学条件进行优化,与社会发展现实和口译市场需求相结合。
我校一些教师甚至在了解本校学生的专业水平的基础上编纂出版了自己的专业教科书。
笔者认为,合理和全面的课程体系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人才培训的实施至关重要。
因此,训练合格和应用型交替传译员,我们的教师改变了一些不合理的课程结构,优化了课程体系。
在河南工大,口译教学也严格遵循现代化原则,积极利用网络资源、多媒体视听设备和信息时代的其他技术优势。
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最新信息,并解决口译教科书内容含量少及教材滞后的问题。
笔者通过对地方院校口译课程教学情况的分析和思考,找出了一些他们平时口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并结合前人的研
究成果,提出了一些课程教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口译教学是一个“方兴未艾的事业”,也是一个需要改革的事业。
这需要各高校外语院系、每位课程教师的共同重视和参与,使我国的高校口译教学能更面向学生、面向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口译人才。
参考文献:
[1]鲍川运。
大学本科口译教学的定位及教学[J].中国翻译,2004(5):29-33.
[2]刘和平。
口译技巧一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3]廖素云。
论教学型高校本科翻译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J].当代教育论坛,2008,(12):41-43.
[4]仲伟合。
译员的知识结构与口译课程设置[J].中国翻译,2003,(4):63-65.
[5]鲍刚。
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8.
[6]刘伯祥。
对口译课的观察与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6):18-20.
[7]慕媛媛,潘珺。
专业化道路:中国口译发展的新趋势——兼评国际口译大会暨第五届全国口译实践、教学与研究会议[J].中国翻译,2005,(2):38-41.
[8]Franz Pochhacker. Introducing Interpreting Studies. London: Routledge, 2007.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