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诊疗指南
2024代谢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全文)
2024代谢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全文)《代谢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24年版)》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18更新版)》进行的修订,主要针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筛查和监测、诊断和评估、治疗和随访等临床问题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指南推荐意见一览推荐意见1: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进展性肝病,应该加强筛查和防治(B,1)。
推荐意见2:肥胖、2型糖尿病(T2DM)、代谢综合征(MetS)组分、过量饮酒、无症状性转氨酶增高等高风险人群应该筛查脂肪肝和纤维化(B,1)。
推荐意见3:MAFLD 患者应该筛查并监测肝纤维化(B,1)。
推荐意见4:合并进展期纤维化的MAFLD 患者应该筛查肝细胞癌( HCC),明确诊断肝硬化时还应筛查食管静脉曲张和肝脏失代偿事件(B,1)。
推荐意见5:MAFLD 患者应该筛查并监测MetS 组分和T2DM(B,1)。
推荐意见6:MAFLD 患者应该筛查慢性肾脏病(CKD)和亚临床动脉硬化,并评估心血管病(CVD)风险(B,1)。
推荐意见7:MAFLD 患者应该坚持参加基于年龄分层的各种常见恶性肿瘤的筛查(C,1)推荐意见8:诊断MAFLD 基于以下 3 个标准:(1)影像学诊断脂肪肝和/ 或肝活检发现≥5% 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性;(2)存在 1 项及以上MetS 组分;(3)排除过量饮酒、营养不良、肝豆状核变性等可能导致脂肪肝的其他原因(B,1)。
推荐意见9:酒精性肝病(ALD)和其他原因脂肪肝患者有肥胖和/或T2DM、MetS 时需要考虑合并MAFLD(C,1)。
推荐意见10:MAFLD 可以与慢性病毒性肝炎等其他类型肝病合并存在(B,1)。
推荐意见11:超声显像是影像学诊断脂肪肝以及筛查和监测HCC 的首选方法(B,1)。
推荐意见12:瞬时弹性成像检测的受控衰减参数/超声衰减参数( CAP/ UAP)和肝硬度值(LSM)可以用于慢性肝病患者脂肪肝和肝纤维化的无创诊断与评估(B,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006年2月修订)
6 .肝脏影像学表 现符 合弥漫性脂 肪肝 的影像 学诊断标
准: 7 .肝活检组织学改变符合脂 肪性 肝病 的病理学 诊断标
准。
二 、 床 分 型标 准[, 临 47 ,1 6
( 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 一)
弥漫性肝脏密度降低 ,肝脏与脾脏的 c T值之 比小于或
一
1 具备临床诊断标准 l . ~3项 ;
2 有多元代谢紊乱和( ) . 或 脂肪肝的病史 ;
3 影像学表现符合肝硬化诊断标准 ; . 4 肝组织学 表现符 合 肝硬化 诊断标 准 , . 包括 N H 合 AS 并肝硬化 、 脂肪性 肝硬 化以及隐源性肝硬化 。 三、 影像学诊断 影像 学检查用于反映肝脏脂肪浸 润的分布类型 , 粗略判 断弥漫性 脂肪肝 的程度 , 提示 是否存在显 性肝硬 化 , 其不 但 能 区分单 纯性脂肪肝 与 N H, 难以检 出 <3 %的肝细胞
2 6一 6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 0 7年 第 l 2卷 第 4期 Mo e D gso dm iet n&It v ni 0 7Vo.2 N . i ne et n2 0 , 1 , o r o 1 4
・
共识 意见 ・
非酒精性脂 肪性 肝病诊疗指南
、
临 床 诊 断 标 准
凡具备下列第 l~5项和第 6或第 7项 中任何一项 者 即 可诊断为 N F D。 AL 1 无饮酒 史或饮酒折含 乙醇量小于 10gw ( . 4 / k 女性 < 7 0
gw ) /k ;
2 除外病毒性 肝炎 、 . 药物性肝病 、 胃肠外营养 、 全 肝豆状 核变性等可导致脂肪肝的特 定疾病 ; 3 除原发疾病 临床表现外 , . 可有乏 力 、 消化不 良、 区隐 肝 痛、 肝脾肿大等非特异性征象 ; 4 可有 体重超重, . 内脏性肥胖 、 空腹血糖增高 、 血脂紊乱 、 高血压等代谢综合 征相关组分 ; 5 血清转氨酶 和 ^ 谷氨酰转 肽酶水平可有 轻至 中度增 . y 一 高( 小于 5倍正常值上 限)通 常以丙氨酸转氨酶 ( L ) , A T 增高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中医辨证治疗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中医辨证治疗术语和定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损伤,其病理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ALD)相似,但患者无过量饮酒史,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肝硬化、肝细胞癌。
NAFLD是代谢综合征的重要组分,肥胖、血脂紊乱、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是其肯定的危险因素。
临床诊断标准为存在肝细胞脂肪变的影像学或组织学依据,并能除外过量饮酒、药物或遗传性疾病等可导致肝脂肪变的其他病因。
中医辨证1.辨证要点脂肪性肝病根据其临床表现,归属于“肝癖”、“胁痛”、“积聚”等范畴。
本病患者不少经由体检发现,无明显症状,应从病因病机出发进行诊治。
多数医家认为饮食不节、劳逸失度、情志失调、久病体虚、禀赋不足是其主要病因。
饮食不节、劳逸失度、脾胃乃伤、或情志失调、肝气郁结、肝气乘脾、或久病体虚、脾胃虚弱,均可致脾失健运,湿浊内生;湿邪日久,郁而化热,而出现湿热内蕴;禀赋不足或久病及肾,肾精亏损,气化失司,痰浊不化,痰浊内结,阻滞气机,气滞血瘀,瘀血阻络,终致痰瘀互结。
本病病位在脾,涉及肝、肾诸脏,其病理基础与痰、湿、浊、瘀、热等有关,证属本虚标实,脾虚为本,痰浊血瘀为标。
2.辨证分型(1)肝郁脾虚证右胁肋胀满或走窜作痛,每因烦恼郁怒诱发,腹胀便溏,腹痛欲泻,倦怠乏力,抑郁烦闷,时欲太息,舌淡,边有齿痕,苔薄白或腻,脉弦或弦细。
(2)湿浊内停证右胁肋不适或胀闷,形体肥胖,周身困重,倦怠乏力,胸脘痞闷,头晕恶心,食欲不振,舌淡红,苔白腻,脉弦滑。
(3)湿热蕴结证右胁肋胀痛,口黏或口干口苦,胸脘痞满,周身困重,食少纳呆,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4)痰瘀互结证右胁下痞块,右胁肋刺痛,纳呆厌油,胸脘痞闷,面色晦滞,舌淡黯,边有瘀斑,苔腻,脉弦滑或涩。
中医内治法1.汤剂(1)肝郁脾虚证治法:疏肝健脾。
方药:逍遥散加减。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药治疗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药治疗摘要: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我国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近年来我国及亚太地区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人民健康。
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有明显效果,对其进行综述,为临床提供参考。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药治疗;综述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蓄积为特征,但无过量饮酒史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以及由此演变的脂肪性肝炎及脂肪性肝硬化,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与其发病关系密切。
随着肥胖和糖尿病的高发趋势,非酒精性脂肪肝现已成为我国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并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人民健康[1]。
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有明显疗效,现将其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非酒精性脂肪肝在中医古代文献中并没有记载,根据其症状及临床特点,可把其归属于祖国医学的“胁痛”、“痰痞”、“瘀血”、“积聚”、“痞满”等范畴。
最早记载见于《难经》:“肝之积,名曰肥气”,故也称之肥气病,是指体内肥脂之气过多地蓄积于肝脏;《素问·痹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和吴鞠通“肝气之郁,痰瘀阻络”及《金匮翼·积聚统论》:“积聚之病,非独痰食气血,即风寒外感亦能成之”,揭示该病成因与情志、饮食、痰湿及瘀血有关。
近代医家则立足于临床,紧扣中医理论,充分结合现代医学探究此病病机,胡义扬教授[1]认为,在病因病机认识方面,主要有肝失疏泄,肝血瘀滞;脾失健运,湿邪内生,痰浊内蕴,以及肾精亏损,痰浊不化等,病机基础与痰、湿、瘀、积等有关,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关系密切。
何东仪等[2]认为本病多责之于饮食不节、情志郁结、病后失于调养等,导致脾虚肝郁,痰湿阻滞,瘀血内结,相互搏结于肝而致,痰、湿、瘀是主要病理因素;林鹤和[3]认为脾虚失运为本病发病的内在基础,湿热中阻、痰瘀互结为脂肪肝的主要病机。
2 治则治法本病为本虚标实。
本虚为脾气虚弱、肝肾亏损;标实为痰湿内蕴、气滞血瘀。
随着疾病的发展,虚实夹杂,互为因果。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诊疗指南(基层医生版)
•标准与指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诊疗指南(基层医生版)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19年5月31日发布本指南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定的规则和《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编制通贝!1》(ZYYXH/T473-2015)起草,旨在帮助基层医生更加规范、合理地处理NAFLD相关临床问题。
指南的建议不是强制性的,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并与患者或其监护人协商而制订合适的医疗决策。
1范围本指南对非酒精性脂脂性肝病(NAFLD)中医临床诊疗实践作了原则性的提示。
本指南适用对象为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的基层执业医师。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指南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一部;GB/T15657-1995:《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GB/T1675.1-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GB/T1675.2-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 GB/T1675.3-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治法部分;GB/T21709. 20-2009:(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20部分毫针基本刺法》;GB/T 21709.21-2009:(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21部分毫针针刺手法》;GB/T12346-2006:《腌穴名称与定位》;ZYYXH/T XXXX -2015:《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编制通则》。
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3.1NAFLD 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损伤,其病理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ALD)相似,但患者无过量饮酒史,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肝硬化、肝细胞癌。
NAFLD是代谢综合征的重要组分,肥胖、血脂紊乱、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是其肯定的危险因素。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
●诊疗指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2010年1月修订)收稿日期:2010-01-08 DO I :10.3760/c ma .j .jssn .1674-5809.2010.01.000通信作者:范建高,20009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消化内科,E -mail:fanjiangao@ga m il .com 【中图分类号】R575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256(2010)02-0120-05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 LD )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I R )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脏损伤,其病理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ALD )相似,但患者无过量饮酒史,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F L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 )及其相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1,2]。
NAF LD 是21世纪全球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亦是我国愈来愈重要的慢性肝病问题[3]。
为进一步规范NAF LD 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组织有关专家,在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相关诊疗共识的基础上[4~9],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对2006年制定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10]进行更新。
其中推荐的意见所依据的证据等级共分为3个级别5个等次[11],文中以括号内罗马数字表示,见表1。
表1 推荐意见的证据分级证据等级定 义Ⅰ随机对照试验Ⅱ-1非随机对照试验Ⅱ-2分组或病例对照分析研究Ⅱ-3多时间系列,明显非对照试验Ⅲ专家、权威的意见和经验,流行病学描述 本《指南》只是帮助医师对NAF LD 的诊断和治疗作出正确决策,不是强制性标准,也不可能包括或解决NAF LD 诊断和治疗中的所有问题。
临床医师在针对某一具体患者时,应充分了解本病的最佳临床证据和现有医疗资源,并在全面考虑患者具体病情及其意愿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诊疗
4 . 2 湿 浊内停证
治疗 方法 : 祛湿化 浊 ,主方 :胃苓汤加 减 ,药 物包括 厚 朴 、陈皮 、白术 、 苍 术 、茯苓 、猪苓 、 炙 甘草 、桂枝 、 泽泻 [ 4 】 。
4 . 3 痰 瘀 互 结证
治疗 方法 : 祛痰散 结 ,活 血化瘀 ,主方 : 血府 逐瘀 汤联 合二 陈汤 ,药物包 括川 穹 、红 花 、柴 胡 、桃 仁 、赤芍 、桔梗 、 枳壳 、丹参 、甘草 、陈皮 、茯苓 、制半 夏 、当归 。
5 讨 论
中医学 中虽 然 无 “ 脂 肪 肝 ” 的病 名 ,但 是 根 据其 发 病 位置 与 临床 表现 ,涉及 “ 胁痛” 、“ 肝癖” 、“ 积聚 ” 的病症 , 根 据其 临床 表现 实 施辩 证 治疗 是 中医治 疗 脂肪 肝 的主要 方 式 ,其治 疗特 色 、治疗 优势 以及 有效 性 已经 得到 了 的认 可 。 目前 ,中医对 于 “ 脂肪 肝 ” 的治 疗 主要 根据 证候进 行 分析 , 即根 据患者 体征 、 症状 、 舌 脉象 以及其他 资料进 行辩证 治疗 , 根 据 患者 证 候 的不 同将 “ 脂 肪肝 ”分 为肝 郁 脾 虚证 、湿 浊 内停 证 、 痰瘀 互结证 、 湿 热蕴结 证几 种类型 , 当然 , 对于 “ 脂
治疗 方法 : 疏 肝健脾 ,主方 : 逍 遥散加 减 ,药 物包括 白 术 、当归 、薄荷 、茯 苓 、生甘草 、生姜 、柴胡 。
பைடு நூலகம்
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的发病机 制
非酒精 性脂 肪性 肝病 即非酒 精与其 他 明确损肝 因素 导致 的肝 小 叶弥 漫性肝 细 胞 大泡性 脂肪 病 变 的临床 病理 综合 症 , 包括 非 酒 精性 脂 肪 性 肝炎 、非酒 精 性 单 纯性 脂 肪 肝 与非 酒 精性脂 肪肝 硬化 几种类 型 ,从 中医角 度而言 ,属于 “ 胁痛 ” 、 “ 肝癖 ”与 “ 积证 ”范畴 …。 非酒精 性脂 肪性 肝病 与遗传 因素 、代谢 因素 与环境 因素 均有 着 密 切 的关 系 ,但 是 其 发 病 机制 还 不 明 确 ,主 流理 念 认 为 ,该病 是 由于 胰 岛素 信 号转 导 途 径 发生 变 化 引起 脂 肪 性代谢 失衡 与肝 内脂肪 积聚 而导致 , 其 中 内分 泌性 、 营养性 、 药 物性 、代 谢 性 、外 科 手 术均 是 导 致 非酒 精 性 脂 肪性 肝 病 发 生 的高 危 因 素 ,其 中年 长 、高血 脂 症 、重 度 肥胖 是 其 中 最 主要 的 因素 ,在 这 三个 因素 的 影 响之 下 ,反 应性 阳体 系 的生成 就会 增多 , 肝 脂质代谢 异 常 、 细胞 因子也 会 出现 异常 。
穴位埋线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实践指南
!,-./0!穴位埋线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实践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穴位埋线;诊疗准则(主题)基金项目: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中医学第二批学科建设项目(STG-ZYX03-202120)Chinesemedicinepracticeguideforacupointcatgutembeddingintreating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BranchofHepatobiliaryDiseases,ChineseAssociationofChineseMedicineCorrespondingauthor:ZHAOWenxia,zhao-wenxia@163.com(ORCID:0000-0002-0592-3504)Keywords: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CatgutEmbeddingatAcupoints;PracticeGuidelinesasTopicResearchfunding:TheSecondBatchofDisciplineConstructionProject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nHenanProvince(STG-ZYX03-202120)DOI:10.3969/j.issn.1001-5256.2022.09.008收稿日期:2022-08-24;录用日期:2022-08-24通信作者:赵文霞,zhao-wenxia@163.com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损伤,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及其相关肝硬化和肝癌。
NAFLD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成人患病率为6.3%~45.0%[1],我国仅上海、北京等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近10年期间成人患病率从15%增加到了31%以上[2-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 ( 2017)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损伤,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及其相关肝硬化。
本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及检出率逐年增加,据文献报道,普通成人NAFLD 患病率达20%~33%。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已于2009年制定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诊疗共识意见》。
近年来,中医药在辨证治疗、证候规律研究等诸多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有必要对中医诊疗共识意见进行更新,以满足临床诊治的需要。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于2014年8月在合肥牵头成立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起草小组。
小组成员依据循证医学的原理,广泛搜集循证资料,并先后组织国内脾胃病专家就NAFLD的证候分类、辨证治疗、诊治流程、疗效标准等一系列关键问题进行总结讨论,形成本共识意见初稿,之后按照国际通行的德尔菲法进行了3轮投票。
2015年9月在重庆进行了第一次投票,并根据专家意见对本共识意见进行了修改。
2015年12月,在北京进行了第二次投票。
2016年6月,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在厦门召开核心专家讨论会,来自全国各地 20 余名脾胃病知名专家对本共识意见(草案)进行了第三次投票,并进行了讨论和修改。
2016年7月,在哈尔滨第28 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会议上专家再次进行了讨论、修改和审定,并于2016年9月在北京召开了本共识的最后专家定稿会议,完成了本共识意见的制定 (表决选择:1)完全同意;2)同意,但有一定保留;3)同意,但有较大保留;4)不同意,但有保留; 5)完全不同意。
如果>2/3的人数选择 1)或>85%的人数选择1)+ 2) ,则作为条款通过) ,最终表决通过。
现将全文公布如下,供国内外同道参考,并冀在临床应用中不断完善。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诊疗指南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 2006.8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以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NASH)和肝硬化,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与其发病关系密切。
随着肥胖和糖尿病的高发,NAFLD现已成为我国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健康。
为进一步规范NAFLD的诊断、治疗和疗效评估,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在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制定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其中推荐的意见所依据的证据共分为3个级别5个等次,文中以括号内斜体罗马数字表示[1]。
本《指南》只是帮助医生对NAFLD的诊断和治疗作出正确决策,不是强制性标准,也不可能包括或解决NAFLD诊疗中的所有问题。
因此,临床医生在针对某一具体患者时,应充分了解本病的最佳临床证据和现有医疗资源,并在全面考虑患者的具体病情及其意愿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
由于NAFLD的研究进展迅速,本《指南》将根据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一、临床诊断标准[2-5]凡具备下列第1~5项和第6或第7项中任何一项者即可诊断为NAFLD。
1. 无饮酒史或饮酒折含乙醇量小于140 g/wk(女性< 70 g/wk);2 . 除外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全胃肠外营养、肝豆状核变性等可导致脂肪肝的特定疾病;3. 除原发疾病临床表现外,可有乏力、消化不良、肝区隐痛、肝脾肿大等非特异性征象;4. 可有体重超重/内脏性肥胖、空腹血糖增高、血脂紊乱、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相关组分;5. 血清转氨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可有轻至中度增高(小于5倍正常值上限),通常以丙氨酸转氨酶(ALT)增高为主;6. 肝脏影像学表现符合弥漫性脂肪肝的影像学诊断标准;7. 肝活检组织学改变符合脂肪性肝病的病理学诊断标准。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18年更新版)解读
(上接第37页) 药或者用开塞露通便。长期以往,宝宝肠壁 神经感受细胞的应激性降低,即使肠内有足 量粪便,也不能产生正常蠕动及排便反射,
38
2018.05 No.13
而反复用开塞露注入宝宝肛门来刺激肠壁, 可导致顽固性便秘。滥用抗生素导致的菌群 失调性便秘可以通过适当补充益生菌而逐渐 改善。2~3天不大便,只要没有不适,可以
除非有肝功能衰竭和失代偿期肝硬 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 肝炎的患者可以安全使用血管紧张素Ⅱ受 体拮抗剂、ω-3多不饱和脂肪酸、他汀、 二甲双胍、吡格列酮等药物治疗代谢和心 血管危险因素。
治疗肥胖、代谢综合征和2型糖尿病 的减肥手术可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 者的肝组织学表现,但目前无足够证据推 荐减肥手术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 炎不是肥胖症患者减肥手术的禁忌证,除 非有明确的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相关终末期肝病和肝细胞癌患者可以进行 肝脏移植手术,肝脏移植总体生存率与其 他病因肝脏移植相似,但是肝移植术后心 血管相关病死率较高。■
患者随访 鉴于肥胖症、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和 代谢综合征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疾 病进展的危险因素,需加强这类患者代谢、 心血管和肝病并发症的监测;合并胰岛素抵 抗和(或)腹型肥胖的体瘦非酒精性脂肪 性肝病患者同样需要定期随访。鉴于非酒精
性脂肪性肝病与2型糖尿病互为因果,建议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定期检测空腹血 糖、糖化血红蛋白,甚至做口服糖耐量试 验,以筛查糖尿病。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 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病死率显著增 加,建议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定期评 估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病风险。非酒精性脂 肪性肝炎或肝硬化患者应该根据相关指南 进行胃食管静脉曲张和肝细胞癌筛查。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年修订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脏损伤,其病理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ALD)相似,但患者无过量饮酒史,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simple fatty liver, 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及其相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
一、诊断策略推荐1 诊断标准1. 临床诊断:明确NAFLD的诊断需符合以下3项条件[3-5,9-10]:(1)无饮酒史或饮酒折合乙醇量小于140g/周(女性< 70g/周);(2)除外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全胃肠外营养、肝豆状核变性、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可导致脂肪肝的特定疾病;(3)肝活检组织学改变符合脂肪性肝病的病理学诊断标准。
鉴于肝组织学诊断难以获得,NAFLD工作定义为:(1)肝脏影像学表现符合弥漫性脂肪肝的诊断标准且无其他原因可供解释;和(或)(2)有代谢综合征相关组分的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血清ALT和(或)AST、GGT持续增高半年以上。
减肥和改善IR后,异常酶谱和影像学脂肪肝改善甚至恢复正常者可明确NAFLD的诊断。
2. 病理学诊断:NAFLD病理特征为肝腺泡3区大泡性或以大泡为主的混合性肝细胞脂肪变,伴或不伴有肝细胞气球样变、小叶内混合性炎症细胞浸润以及窦周纤维化。
与成人不同,儿童NASH汇管区病变(炎症和纤维化)通常较小叶内严重。
推荐NAFLD的病理学诊断和临床疗效评估参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SH临床研究网病理工作组指南,常规进行NAFLD活动度积分(NAFLD activity score, NAS)和肝纤维化分期。
NAS积分(0~8分):(1)肝细胞脂肪变:0分(<5%);1分(5%~33%);2分(34%~66%);3分(>66%)。
(2)小叶内炎症(20倍镜计数坏死灶):0分,无;1分(<2个);2分(2~4个);3分(>4个)。
04-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诊断标准解读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诊断标准解读范建高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脂肪肝诊治中心〔摘要〕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为依据,本文详细介绍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命名和定义,分别阐述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影像学和病例组织学诊断标准、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肝活检的指征、儿童NASH和静止性NASH的病理组织学特点以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病毒性肝炎并存的情况,分别总结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以及脂肪肝合并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流程,对临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词〕关键词〔关键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肝活检肝硬化代谢综合征病毒性肝炎随着肥胖和糖尿病的高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现已成为我国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严重危害了人民健康。
为了进一步规范NAFLD 的诊断、治疗和疗效评估,2006年2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在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制定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本文针对该指南中的诊断标准进行了详细解读。
一、概论1、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命名和定义2002年,美国肝病学会召开了脂肪性肝病的命名研讨会,根据组织学命名,将脂肪性肝病分为脂肪肝(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分为轻、中、重度)和脂肪性肝炎,后者根据坏死炎症活动度分为三级,根据肝纤维化程度分为四期;根据临床病因命名,将其分为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后者又包括胰岛素抵抗、药物、脂质紊乱、毒物中毒、减重(快速减重/消瘦)以及原因不明的隐源性脂肪肝。
因此,广义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既有原发的,也有继发的。
原发性多为胰岛素抵抗、多源性代谢紊乱和代谢综合征所导致的脂肪肝,继发性多为营养不良、药物和遗传相关的代谢性疾病所引起的脂肪肝。
目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定义为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
肝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诊疗方案
肝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诊疗方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华南区中医肝病诊疗中心联盟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脂肪性肝病(简称脂肪肝)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已成为我国第一大肝病。
脂肪肝的危害正在逐步被医学界重视,但目前尚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中医药在脂肪肝方面的优势已得到广大医生和患者的认可。
为进一步提高脂肪肝的中医药疗效,深圳市中医院肝病科依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华南区中医肝病诊疗中心联盟理事长单位,牵头联合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海南省肝病专家,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肝癖(脂肪性肝病)诊疗方案》为蓝本,结合脂肪肝的研究进展,更新、修订形成了《肝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诊疗方案》,为华南区肝癖的中医预防、辨证治疗提供依据。
关键词:肝癖;脂肪性肝炎,非酒精性;中医诊疗方案;临床路径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cheme of Ganpi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Diagnosis and Treatment Center of Hepatology of South China Alliance of TCM, National Administ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bstract: The incidence of fatty liver disease has been increasing and developed into the first major liver disease in China. The risks of fatty liver disease has been gradually paid attention to by the medical, however, there is still lack of effective medicines, so the 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fatty liver disease have been recognized. In order to furtherly improve th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 fatty liver disease, as the director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Center of Hepatology of South China Alliance of TCM, National Administ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hepatology department of Shenzh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cooperated with the experts on liver diseases from Guangdong,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and Hainan province and forme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cheme of Ganpi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which is based on the progress of fatty liver disease an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cheme of Ganpi (fatty liver disease)” issued by the National Administ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aim of this new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cheme of Ganpi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is to provide basis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 Ganpi in south China.Key words: Ganpi; Steatohepatitis, non-alcoholic;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che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linical paths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 disease,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损伤,疾病自然史包括单纯性肝脂肪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epatocellu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1,2]。
肝癖临床路径与诊疗方案
肝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中医临床路径一、肝癖(脂肪肝)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肝癖(TCD编码: BNG16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ICD10编码: K76.0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肝癖诊疗方案》(见附件)。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6年2月,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制定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肝癖诊疗方案》(见附件)。
肝癖中医临床常见证候:(1)肝郁脾虚、痰湿阻滞(2)痰阻血瘀、湿郁化热(3)湿郁血瘀、肝阴不足(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治疗方案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肝癖协作组诊疗方案》(见附件)。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肝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四)标准治疗时间:≤8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肝癖(TCD编码: BNG160, ICD10编码: K76.001),无其他禁忌证。
2、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同意并接受中医治疗。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象、脉象。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1、必须的检查项目:(1)肝功能、血脂、血糖(2)肝脾影像学检查(B超或CT)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可根据病情需要而定,选择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病原学筛选(乙肝、丙肝)、甲胎蛋白。
(八)中医治疗方案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肝癖诊疗方案。
1.辨证内服中药汤剂(1)肝郁脾虚、痰湿阻滞:疏肝活血、健脾化湿(2)痰阻血瘀、湿郁化热:活血化瘀、清热化痰(3)湿郁血瘀、肝阴不足:祛湿化瘀、活血滋阴2 中成药:壳脂胶囊、强肝胶囊、水飞蓟制剂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诊疗指南
疼
痛
因为爱,所以恒久;
因为好,所以传递。
指
南
目前,西医学对其确切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想的药物。
尽管行为治疗对大多数患者有效活方式并非万能,部分患者仍需药物治疗。
事实上床实践中,大部分脂肪肝患者已经接受了中医药治用合理,疗效是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明显改善症状;二是显著保肝;三是长期治疗或可逆转脂肪肝。
中医药整体调节和靶点作用的特点,以及较好的安全性是治疗本病的此外,中医外治法对部分患者可能具有更大优势。
辨证要点归属于“肝癖”、“胁痛”、“积聚”等范畴。
多数医家认为饮食不节、劳逸失度、情志失调、久病体虚、禀赋不足是其主要病因。
饮食不节、劳逸失度、脾胃乃伤、或情志失调、肝气郁结、肝气乘脾、或久病体虚、脾胃虚弱,均可致脾失健运,湿浊内生;湿邪日久,郁而化热,而出现湿热内蕴;禀赋不足或久病及肾,肾精亏损,气化失司,痰浊不化,痰浊内结,阻滞气机,气滞血瘀,瘀血阻络,终致痰瘀互结。
本病病位在脾,涉及肝、肾诸脏,其病理基础与痰、湿、浊、瘀、热等有关,证属本虚标实,脾虚为本,痰浊血瘀为标。
1肝郁脾虚证右胁肋胀满或走窜作痛,每因烦恼郁怒诱发,腹胀便溏,腹痛欲泻,倦怠乏力,抑郁烦闷,时欲太息,舌淡,边有齿痕,苔薄白或腻,脉弦或弦细。
2湿浊内停证右胁肋不适或胀闷,形体肥胖,周身困重,倦怠乏力,胸脘痞闷,头晕恶心,食欲不振,舌淡红,苔白腻,脉弦滑。
3 湿热蕴结证右胁肋胀痛,口黏或口干口苦,胸脘痞满,周身困重,食少纳呆,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4痰瘀互结证右胁下痞块,右胁肋刺痛,纳呆厌油,胸脘痞闷,面色晦滞,舌淡黯,边有瘀斑,苔腻,脉弦滑或涩。
需要注意的是,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表明,NAFLD患者复合证型常见,可根据上述基本证型的辨证要点进行判断。
行为疗法旨在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同时改善代谢综合征,在NAFLD中非常有效。
包括:减重、饮食改变、避免久坐和体育锻炼。
1肝郁脾虚证治法:疏肝健脾。
推荐方药:逍遥散加减(推荐强度:强推荐使用;证据级别:低级证据)。
①处方来源:宋·和剂局《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②药物:柴胡、白术、白芍、当归、茯苓各9 g,薄荷3 g,生姜、炙甘草各6 g。
③加减:肝区痛甚者,可加香附、川楝子、延胡索、旋覆花、郁金、茜草等;乏力气短者,酌加黄芪、党参、太子参;食少纳呆者,加山楂、鸡内金、炒谷麦芽;烦躁易怒者,加丹皮、栀子等。
④煎服法:水煎服,1剂/d,150 ml,2 ZX/d。
14 d 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2~3个疗程。
2湿浊内停证治法:祛湿化浊。
推荐方药:胃苓汤加减(推荐强度:强推荐使用;证据级别:低级证据)。
①处方来源:元·朱丹溪《丹溪心法》。
②药物:泽泻15 g,苍术、猪苓、茯苓、厚朴、白术各9 g,桂枝、陈皮各6 g,炙甘草3 g。
③加减:周身困重、倦怠乏力明显,加黄芪、党参、柴胡、草果、茯苓皮等;偏热者,去桂枝,加车前子、滑石、茵陈、虎杖等;胸脘痞闷重者,加瓜蒌皮、苏梗、枳实、郁金等;呕恶者,加半夏、藿香、竹茹等。
④煎服法:水煎服,1 N/d,150 ml,2次/d。
14 d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2~3个疗程。
3湿热蕴结证治法:清热化湿。
推荐方药:三仁汤合茵陈五苓散加减(推荐强度:强推荐使用;证据级别:低级证据)。
①处方来源:
明·吴昆《医方考》、汉·张仲景《伤寒论》。
②药物:泽泻、杏仁、茵陈各15 g,生薏苡仁、滑石各18 g,厚朴、白蔻仁、通草各6 g,制半夏、茯苓、猪苓、白术各9 g,生甘草3 g。
③加减:湿热偏盛者,可加黄连、黄芩、虎杖、龙胆草、栀子等。
④煎服法:水煎服,1 N/d,150 ml,2次/d。
14 d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2—3个疗程。
4痰瘀互结证治法:活血化瘀,祛痰散结。
推荐方药:血府逐瘀汤合二陈汤加减(推荐强度:强推荐使用;证据级别:低级证据)。
①处方来源:清·王清任《医林改错》、宋·和剂局《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②药物:陈皮15 g,桃仁、制半夏各12 g,红花、茯苓、当归各9 g,柴胡3 g,枳壳、桔梗、赤芍、川芎、甘草各6 g,生地黄、牛膝各9 g。
③加减:刺痛明显,可加郁金、失笑散、莪术、乳香等。
④煎服法:水煎服,1 N/d,150 ml,2次/d。
14 d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2~3个疗程。
复合证型的治疗可根据上述方剂联合加减使用。
湿热夹瘀型可选用降脂颗粒(虎杖、绞股蓝、茵陈、丹参各15 g,荷叶9g)。
推荐强度:中推荐使用;证据级别:高级证据。
肝郁脾虚证强肝胶囊(颗粒):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补脾养血、益气解郁。
用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病、脂肪肝、中毒性肝炎等。
④用法用量:1次5粒(颗粒为1次1包),2次/d。
每服6 d停1 d,8周为1个疗程,停1周,再进行第二疗程。
舒肝康胶囊:功能主治:益气养阴,柔肝健脾。
用于肝郁脾虚所致的
烦躁易怒、疲乏无力、食欲不振、胸胁胀痛。
④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
湿浊内停证壳脂胶囊:功能主治:消化湿浊,活血散结、补益肝肾。
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湿浊内蕴、气滞血瘀或兼有肝肾不足郁热证,症见肝区闷胀不适或闷痛、耳鸣、胸闷气短、肢麻体重、腰膝酸软、口苦口粘、尿黄、舌质暗红,苔薄黄腻、脉或弦数或弦滑等。
用法用量:口服,3次/d。
湿热蕴结证胆宁片功能主治:疏肝利胆,清热通下。
用于肝郁气滞、湿热未清所致的右上腹隐隐作痛、食入作胀、胃纳不香、嗳气、便秘。
用法用量:口服,5片/次,3次/d。
饭后服用。
化滞柔肝颗粒;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化浊解毒、祛瘀柔肝。
用于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湿热中阻证,症见肝区不适或隐痛,乏力,食欲减退,舌苔黄腻。
④用法用量:开水冲服。
1袋/次,3 t:欠/d,每服6 d需停服1 d。
痰瘀互结证大黄廑虫丸;功能主治:活血破瘀,通经消瘕。
用于瘀血内停所致的瘕瘕、闭经,症见腹部肿块、肌肤甲错、目眶黯黑、潮热赢瘦、经闭不行。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3 g/次,小蜜丸3~6 gt/次,大蜜丸l~2彤次,1~2次/d。
中医外治法针灸、耳针、贴敷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手段,具有经济、安全的优势,根据辨证论治的中医基本法则,实施个体化治疗。
一般取穴丰隆、足三里、太冲、肝俞、三阴交等,根据病者的情况,采取不同手法及方式,或补或泻,或针或灸,或采用其他穴位刺激法。
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证实穴位埋线疗法对NAFLD及肥胖有效,可选取中脘、气海、天枢、脾俞、肝俞、太冲、丰隆、足三里、三阴交等穴,2周埋线1次。
但迄今为止,穴位埋线疗法的临床安全性评价仍缺乏大量的研究数据支持。
临床应根据术后反应,结合病情,调整埋线频率,个体化选择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