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专升本)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经济建设需求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1.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地方经济建设,培养符合电气工程及自动化领域和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乃至区
域社会经济建设需求的、具备勇担责任追求卓越理念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电
气工程及自动化应用技术人才。毕业后 5 年左右在相关领域企业单位的生产、研发、质检、
专业基础必修课(应修 41.0 学分)
44840041 高电压技术AD(2)
电气传动与控制方向
44010021 电气工程概论(1)
42140051 电机拖动基础(3.0)
45030083 电路分析(4)
43270063 运动控制系统(3.0)
45040083 模拟电子技术(4)
99511-2# 军事理论(2.0)
专业必修课(应修 11 学分)
通识课程选修课(应修 6.0 学分)
电力系统方向
72430043 心理学基础(2.0 必选)
43750073 牵引供电系统(3.0)
公共选修课(任选 4.0 学分)
44830053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3.0)
(二)专业基础课
43520043 电力系统自动化(2.5)
50030041 线性代数(2.0)
45050063 数字信号处理(3.0)
5101005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5)
43410043 电气系统 Matlab 仿真(2.0)
43570063 PLC 技术(3.5)
53051-2# 大学物理(6.0)
42060063 检测技术(3.0)
53061-2# 大学物理实验(2.5)
43040073 电机学★(3.5)
主义理论体系概论(6.0)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专升本)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专升本)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电工电子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工业自动化、电机及控制、计算机控制技术等方面的工程技术基础和相关专业知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较强实际工程能力和一定研究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技术等方面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
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综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结合、软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学生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较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和外语综合能力;2.系统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等;3.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5.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科学研究、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三、主干学科、主要课程、课程平台及学分比例1、主干学科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主要课程主要课程有:电路理论、电子技术、电机学、单片机接口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拖动基础、MATLAB与机电系统仿真(特色课程)、电力系统分析、发电厂电气部分、高电压技术、控制电机、电力系统自动化、发配电系统综合设计(特色课程)、微机保护、供电技术、现代电气控制技术与PLC(特色课程)、运动控制系统、新能源发电技术(特色课程)、现代检测技术(特色课程)、煤矿供电(特色课程)等。
3、课程平台及学分比例四、修业年限、毕业学分要求与授予学位1.修业年限:2年2.毕业学分要求:总学分84学分3.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五、就业(发展)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发电、供配电、工矿电气自动化、过程控制、电气设备、建筑电气自动化等方面的设计、研发、试验与系统运行分析,信息处理、设备制造和技术管理等工作。
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目前工科类专业中较为热门的专业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为了能够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学校需要制定相应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具备较高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能够在电力系统、电力电子技术及其应用、自动控制技术及其应用等领域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相关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内容1. 基础课程培养。
包括数学、物理、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基础课程培养,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 专业课程培养。
包括电力系统分析与设计、电力电子技术与应用、自动控制技术与应用等专业课程培养。
同时,还需要加强实践环节,例如电气工程实验、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实践等实践课程。
3. 实习实训。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还需要组织学生开展实习实训活动。
可以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合作,提供实践场地和实习机会,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熟悉实际工作环境。
4. 科研与创新训练。
为了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可以组织科研项目、科研竞赛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同时,学校还应提供必要的科研条件和设施,支持学生开展科研工作。
三、培养方式1. 理论授课。
通过对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理论授课,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提出问题。
2. 实验实训。
通过电气工程实验、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实践等实践课程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同时,学校还应提供必要的实验设备和实训场地,保证学生的实践活动顺利进行。
3. 项目实践。
学校可以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合作,为学生提供实际项目实践机会。
学生可以参与相关项目的研究和设计工作,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专升本科培养计划(精)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专升本科培养计划(函授)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应用能力的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适合从事电力系统分析与设计、电力系统保护、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科技开发与研究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领域的工作。
二、培养要求1、基本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具有科学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以及创新和创业的能力,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等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运行管理科学知识。
3、掌握电路与电工理论、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机、电力电子、电磁场、电力系统理论等较宽的专业基础知识。
4、掌握电气控制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解决电力系统中电机、变压器、开关电器等电力设备的测量、控制、保护等问题的能力;具有微处理器、计算机开发应用能力。
5、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具备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的能力。
6、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阅读和翻译能力。
7、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三、修业年限(学习形式)2.5年(函授)四、课程设置英语、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高等数学、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电路分析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电机学*、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电气工程*、计算机控制技术*、电力拖动与自动控制系统*、传感器原理与检测技术、可编程控制器技术、计算机可视化编程、电机控制技术、毕业设计(论文)*。
注:*号为主干课五、毕业合格标准1、符合专业规定的培养目标要求和应获得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2、完成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通过包括实践环节在内的全部考试并取得相应的学分。
3、符合成人教育授予学士学位条件者可授予学士学位。
2024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2024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一、专业简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一门综合性的高级工程学科,它集电气技术与控制自动化技术于一体,采取电气技术来解决控制自动化系统应用问题,从而形成以电磁能特性为基础的计算机控制、智能控制和网络控制等多种技术,在实现高效检测、测量、调节、保护、检修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本专业培养目标
1.培养具备一定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培养具有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电气及自动化系统工程问题,具有应用研发能力的高级电气工程技术人才;
3.培养具有产品设计、系统实施维护等技能的工程技术人才;
4.培养具有团队协作、创新设计能力的系统技术人才;
5.培养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能力的创新型科技创新工程技术人才。
三、本专业课程设置
1.电气工程基础(电工学、电子技术、电力系统等);
2.过程控制原理;
3.自动化技术(应用控制器、智能技术和网络技术等);
4.自动化系统开发、实施和调试;
5.电气设备及控制;
6.计算机系统与网络;
7.智能控制原理;
8.电气自动化系统实现;
9.电子设备设计与维护;。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本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验班)人材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良好的人文和职业素质、坚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辟和组织管理能力,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电气工程领域的拔尖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材,能够面向石油化工及相关行业综合运用所学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和控制、研究开辟、工程与技术管理等领域的工作。
(1) 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熟知并遵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规范及其专业操守;(2) 掌握全面的技术、经济、安全、社会和人文知识,能够以法律、伦理、监管、社会、环境和经济等方面宽广的视角管理跨学科的复杂工程项目的能力;(3) 具备与同事、客户、专家和公众进行有效沟通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以及通过终身学习不断更新和调整专业核心知识和能力;(4) 通晓与电气工程相关的国际规则、惯例和先进技术,具备坚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具有鉴定、分析、设计开辟和解决与电气工程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5) 具有使用创新性思维和现代工具解决石油化工及相关行业电气工程领域中浮现的工程设计与实施、技术开辟与服务、生产运行与管理等复杂问题的能力。
二、毕业要求1. 工程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相关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并能够用于解决石油化工及相关行业电气工程的复杂工程问题。
1.1 掌握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能识别并应用于解决石油化工及相关行业电气工程的复杂工程中的相关问题。
1.2 掌握工程基础知识,能识别并应用于解决石油化工及相关行业电气工程的复杂工程中的相关问题。
1.3 掌握专业知识,能识别并应用于解决石油化工及相关行业电气工程的复杂工程中的相关问题。
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石油化工及相关行业电气工程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1 能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相关工程知识识别石油化工及相关行业电气工程的复杂工程问题中的关键环节。
专升本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五邑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专升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与工程、信息处理、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专业基础理论和技能,能在电力系统、运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供配电技术以及智能电器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与设计、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及科技开发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通过系统的课程和实践环节的学习与训练,系统地掌握电气工程基本理论基础,并在一个专业方向上有较深入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具备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电气工程问题的能力,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能够胜任系统分析与设计、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及科技开发等工作。
三、主干学科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相近专业自动化。
五、主干课程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电力系统分析、供配电技术、电机及拖动基础以及电器智能化原理及应用等。
六、学制标准学制2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七、总学时及总学分构成表八、毕业规定获得总学分75以上,各类学分达到上表规定的学分数;九、专业课程中英文对照电力电子技术( Power Electronic Technique )自动控制原理( Principles of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电力系统分析( Power System Analysis )计算机控制技术( Computer Control Technology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Relay Protection of Power System )电气控制与PLC ( Electrical Control &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供配电技术(distribution technology)十、专业教学进程及计划表主要责任人签字:。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专升本)人才培养方案(本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专升本)(080601)(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Its Automation)(Associate To Bachelor Degree)表一一、培养目标(Educational Aims):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电气工程领域从事工程设计、系统运行、实验分析、技术开发、项目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This program aims at cultivating advanced and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that are adaptive to the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and well developed in morality, intelligence, physique, art and labor. Students from this program should possess solid basic theoretical knowledge, strong engineering practice ability, good humanistic sense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be able to engage in engineering design, system operation, experimental analysi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project management in the field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可细化为以下六点:To be specific,there are six aspects:1.具有丰富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以及与电气工程领域相关的安全、法律、环境、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并能够在电气工程实践中运用自如。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专升本)教学培养计划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专升本)教学培养计划一、培养目标及业务要求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从事电气传动和电力系统等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技术管理以及计算机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要求:本专业是一个强弱电结合的宽口径专业。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等方面较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受到电工电子、自动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学制、修业年限与学习形式本专业学制3年。
结合我校成人高等教育实行学分制,学生可在2-6年内修完毕业所要求的学分数。
业余学习。
三、主要课程和学位课程主要课程:大学英语、电路分析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电机与拖动基础、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自动化仪表及过程控制、计算机控制技术。
学位课程: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电力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基础。
本计划不安排体育课,要求学生积极加强锻炼,保持健康体质。
四、毕业要求与学分分配毕业要求:本专业修满80学分方可毕业。
经过综合考试合格,授予学士学位。
学分分配:1.必修课程68学分,占总学分85%;其中:公共必修课程23学分,占28.75%;专业必修课程23学分,占28.75%;毕业设计12学分,占15%;2.选修课程12学分,占15%;3.任选课学分不作学业要求。
五、教学环节与课程选修说明1.教学环节:理论教学:包括学习学校提供的教学光盘或到学校网站点播网络课程、参加学校组织的卫星直播教学、面授教学、辅导及其答疑活动等。
实验教学:参加学校组织的实验教学活动。
作业:学生要进行自学,按规定完成并提交作业。
毕业设计:包括选题、中期检查和毕业设计答辩/评审等。
2. 课程选修说明: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每学期学习的课程,但应遵循课程学习的认知次序。
提供课程教学进程作为学习进度安排和课程学习顺序的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波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专升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信息处理、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在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技开发及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基本规格要求
本专业面向各种现代化生产的控制、管理和各种现代化信息处理技术,学生主要学习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处理、计算机技术及自动检测技术,掌握工业装置、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和管理系统的分析、设计与运行的技能。
毕业学生通过在校学习应获得以下知识能力:
1.掌握电工电子、自动控制、信息处理和自动检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及技能。
2.具有应用计算机控制生产过程的能力。
3.掌握工业装置和生产过程自动化系统的研究、调试、设计和运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4.掌握计算机应用软件及硬件的设计和调试方法。
5.掌握仪表的检测、调整、配置、选型和改进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6.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方向的学生应掌握电气传动控制系统的研究、设计和运行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7.计算机检测与控制应掌握过程控制、检测技术与信息处理自动化知识与技能。
三、核心课程
1、学位课程
自动控制理论(一)、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计算机控制技术。
2、主要课程
电子技术基础、电力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基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方向系列课程、计算机检测与控制方向系列课程。
四、学制与毕业要求
1、学制:二年。
2、毕业最低学分
毕业最低学分为82,其中2个学分为创新创业训练学分。
专业学生必须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检测与控制、控制与信息管理等三个模块中选中一个主修,获得这个模块专业课程总35.5学分。
每个毕业生要修满10学分的任意选修学分。
五、授予学位及要求
工学学士学位。
学生必须满足宁波大学学士学位授予的相关条例。
六、各类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汇总表
1.各类课程结构的设置说明
课程设置采用"平台+模块"的结构体系。
课程按春季、秋季、短学期安排。
本专业课程包括以下几大类:
基础类(10.5学分):线性代数、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电子技术基础;
控制科学与工程类课程(18.5学分):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现代控制理论、现代检测技术与仪表、过程控制工程、智能控制导论;
电气工程类课程(13.5学分):运动控制系统、电力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基础、PLC原理与应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课程(14.5):数值计算与Matlab语言、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微机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B、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25学分):见八(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置一览)。
3.实践性教学学分分配一览
(续表一)
七、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专升本)课程设置总表
(续表二)
七、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专升本)课程设置总表
(续表三)
七、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专升本)课程设置总表
(续表四)
八、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置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