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一)教学设计
《电阻》教学设计(精选4篇)
《电阻》教学设计(精选4篇)《电阻》教学设计篇16.3 电阻教学设计1、学问和技能知道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知道电阻及其单位,能进行电阻的不同单位之间的变换;知道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能依据打算电阻大小的因素,推断、比较不同导体电阻的大小。
2、过程和方法重点培育同学的科学探究精神与自主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半导体和超导体以及它们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开阔视野;让同学建立将物理学问应用于生活,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重点:电阻的概念;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难点: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
自制电阻定律演示器,一节干电池,一只演示电流表,一个开关,废日光灯管的灯丝(图1),或固定在胶木板上的用直径0.3毫米以下的铁丝绕成的螺旋状线圈(铁丝线圈),酒精灯一个,小灯泡一只,电源一个,导线若干。
1课时1.复习提问:将一只灯泡、一个演示电流表、一节干电池和一个开关连接成电路,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一位同学到前面来连接电路,其他同学审查连接过程是否正确)2.引入新课用电阻定律演示器做演示试验.将导线ab代替灯泡连入上述电路,闭合开关,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再将导线cd代替ab,接通电路,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两次示数不同.提出问题:上述两次试验,用的都是一节干电池,也就是说电压相同,那么两条导线中的电流大小为什么不同呢?3.进行新课原来,导体能够通过电流,但同时对电流有阻碍作用.以金属导体为例,金属导体中定向移动的电子跟金属正离子频繁碰撞而形成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在物理学中用“电阻”这个物理量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在相同的电压下,导线ab中通过的电流大,表明ab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小,导线ab的电阻小;导线cd中通过的电流小,表明cd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导线cd的电阻大.不同导体,电阻一般不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这部分教材是通过演示试验引出电阻的概念,明确怎样用试验的方法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为讲授打算电阻大小的因素作好预备,并说明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板书:〈一、电阻用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用字母r表示.二、在国际单位制里,电阻的单位是欧母,简称欧,符号是ω.〉提出问题:导体的电阻既然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你猜一猜它跟哪些因素有关?你能不能设计一组试验来证明你的猜想是否正确?(提示:电阻是否跟材料、长度、导线的粗细有关)在同学提出猜想的基础上加以归纳,用图2所示的装置做下面三组同学试验.(1)讨论导体的电阻跟制作它的材料是否有关.交代新课开头的试验所用的导线是锰铜线ab和镍铬合金线cd,将电流表示数填入表1内.表1:讨论导体的电阻跟材料的关系导线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电压电流电阻ab 锰铜相同相同相同cd 镍铬合金提问:分析试验数据,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材料有关.)(2)讨论导体的电阻跟它的长度是否有关.用镍铬合金导线cd和ef做试验,将试验测出的电流表示数填入表2内.表2:讨论导体的电阻跟长度的关系导线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电压电流电阻cd 相同 1米相同相同ef 0.5米提问:分析试验数据,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都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大.)(3)讨论导体的电阻跟它的横截面积是否有关.用镍铬合金线cd和gh做试验.将试验测出的电流表的示数填入表3内.表3:讨论导体的电阻跟横截面积的关系导线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电压电流电阻cd 相同相同 s 相同gh 2s提问:分析试验数据,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导体的材料、长度都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导体的电阻跟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可以用人在街上行走作比方,街道越长,街面越窄,行人受到阻碍的机会越多.同理,导体越长、越细,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受到碰撞的机会就会越多.导体的电阻还跟什么因素有关?请大家看下面的演示试验(图3).演示试验:把铁丝线圈(或日光灯管的灯丝)按图3接入电路,用酒精灯缓慢地对灯丝加热观看加热前后,演示电流表的示数有什么变化.提问: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得到什么结论?(导体被加热后,它的温度上升,电流表示数变小,表明导体的电阻变大,这说明导体的电阻还跟温度有关,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板书:〈三、导体的电阻打算于它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导体的电阻由它自身的条件打算,因此,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所以说,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为了表示导体的电阻跟材料的关系,应取相同长度,相同的横截面积的不同材料在相同温度下加以比较,课本上的表列出了一些长1米、横截面积1毫米2、在20℃时的不同材料的导线的电阻值.提问:从查表,你知道哪些材料的导电性能好?(银的导电性能最好,因此,在相同长度和横截面积的状况下,它的电阻最小.其次是铜,再次是铝.)看课本中的小注,介绍电阻率的概念.练习题:(1)电阻的国际单位是什么?0.2兆欧=______欧.(2)为什么说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3)有两条粗细相同、材料相同的导线,一条长20厘米,另一条长1.3米,哪条导线电阻大,为什么?(4)有两条长短相同、材料相同的导线,一条横截面积0.4厘米2,一条2毫米2,哪条导线电阻大,为什么?(5)“铜导线比铁导线的电阻小.”这种说法对吗?应当怎么说?《电阻》教学设计篇2学习目标学问目标:1.知道什么是电阻,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2.知道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3.理解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教学设计
《电阻》教学设计1、知识与技能:(1)知道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知道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2)知道电阻及其单位。
(3)会用实验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能判断、比较不同导体电阻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通过物质的导电性和影响金属导体电阻因素的实验探究过程,增强动手实践能力,理解控制变量、转换和类比的物理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观察和分析问题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认识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阅读观察课文图4-3-3,从常温下一些物质导电和绝缘能力的排列顺序,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常见的导体有: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常见的绝缘体有: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5.如何理解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界限?拓展:(1)在一定条件下导体和绝缘体可以相互转化。
(2)好的导体和绝缘体都是重要的电工材料(举例说明)。
6.教师点拨肯定后,介绍半导体限时30秒时间记忆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有哪些,分别以希沃白板中的“趣味分类”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导体和绝缘体的掌握情况。
【检测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任务二、认识电阻在前面的“导电性检测器”实验中,分别接铜线、铁线和铅笔芯时灯泡的亮度(电流表的示数)不同。
思考:为何亮度不一样?你看到的现象对你有什么启示?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分析得出:不同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在物理学中,为了更具体地描述物体的导电性,引入电阻概念。
学生自学课本P63 “在物理学中——而命名”部分,独立完成下列问题:(1)电阻的概念是什么,电阻用什么字母表示?(2)电阻的单位是什么?符号是什么?发。
1.提出问题:导体的电阻除了与材料有关还与哪些因素有关?2.学生提出猜想:(1)导体电阻可能跟导体的长度有关(2)导体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需要实验来验证,怎样设计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呢?3.设计实验:小组交流讨论,归纳方法(1)怎样比较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丝的电阻的大小?通过比较电流表示数的大小来比较:电流表示数大,则电阻小;电流表示数小,则电阻大。
电阻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2篇
第4篇电阻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温馨提示:通过学习目标的认识找寻学习的方向,同时通过明确学习重难点,合理规划学习时间并进行突破掌握。
学习目标:1.知道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
2.知道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
3.会用探究的方法掌握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学习重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学习难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器材准备:铜线或镍铬合金丝、导线、电源、电流表、开关等。
互动课堂通过一系列活动,和学伴、教师、教材、参考资料的交流合作完成学习目标学习过程:一、新课导入:观察教材P14演示实验思考并回答:把铜线或镍铬合金丝分别接入电路时,接入时小灯泡更亮,这个现象对我们有何启示?二、实验探究:1.认识电阻(1)把教材中图6.3-1装置中接入电流表,当铜丝或镍铬合金丝接入电路时,灯泡越亮,电流表的示数就____,说明不同导体对电流有____(相同或不同)的阻碍作用,在物理学中,用来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它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2)导体的电流通常用字母__表示,电阻的单位是___,简称___,符号是___,另外来可用___、__作它的单位,它们的换算关系是:1M=__ 1K=__(3)自学教材中图6.3-3常温下物体的导电的绝缘能力的顺序排列图表,小组讨论,归纳总结出内容的信息或规律:。
2.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1)提出问题:按照教材右图装置连接电路,然后把长度,粗细相同的铜丝、铁丝、镍铬合金丝分别接入灯泡和开关之间,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和电流表示数有什么变化?(2)猜想:电阻可能与______、____、_____有关。
(3)进行实验:为验证猜想,可通过观察电路中电流表示数的大小来判断接入电路中导体电阻的`大小。
在下框内画出电路图:(4)用控制变量法来逐步探究a.比较不同材料的导体时,需要把两条__不同,__、__相同的金属丝接入电路,通过比较电流表示数的大小,来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
b.比较不同长度导体的电阻时,需要把两条__、__相同,__同的金属丝接入电路。
16.3电阻(教学设计)-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16.3 电阻(教学设计)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16章第3节“电阻”。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电阻的概念、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以及欧姆定律的应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验,引导学生探究电阻的奥秘,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 引导学生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阻的概念、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欧姆定律的应用。
难点:影响电阻大小的本质原因,欧姆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电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导线、电源等)。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的实际情景,如照明电路中灯泡的亮度变化,引导学生关注电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本,了解电阻的概念、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引导学生关注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3. 课堂讲解讲解电阻的概念,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通过实验演示,引导学生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4.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引导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5.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欧姆定律分析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关系。
6. 随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7. 课堂小结8. 布置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6.3 电阻电阻:电流流过导体时,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单位:欧姆(Ω)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欧姆定律:I = U/R七、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14题。
2. 实例分析:分析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的电阻大小,并解释其原因。
电阻教学设计
电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电阻的概念,知道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物理量。
学生能够掌握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了解常见电阻值的大小。
学生能够理解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的关系,并能运用此关系解决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经历探究电阻大小影响因素的过程,学习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通过了解电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电阻的概念及其单位。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2、教学难点理解电阻的概念。
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包括电源、灯泡、开关和导线。
闭合开关,灯泡发光。
提出问题:如果在电路中接入一段不同的导线,灯泡的亮度会发生变化吗?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从而引入电阻的概念。
2、新课讲授电阻的概念讲解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
举例说明不同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比如铜导线和铁导线。
电阻的单位介绍电阻的国际单位是欧姆(Ω),常用单位还有千欧(kΩ)和兆欧(MΩ)。
进行单位换算的练习,如1 kΩ =1000 Ω,1 MΩ =1000 kΩ。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提出问题: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可能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
设计实验介绍实验器材:电源、电流表、不同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的导线、开关等。
讲解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即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研究电阻的变化。
例如,研究电阻与材料的关系时,保持导线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只改变材料;研究电阻与长度的关系时,保持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只改变长度;研究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时,保持材料和长度相同,只改变横截面积。
《电阻》教学设计
《电阻》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要求及解读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导电性,比较导体、绝缘体导电性能不同。
知道电阻。
课程标准解读:1.“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导电性,比较导体、绝缘体导电性能不同。
”行为条件是“通过实验”;行为动词为“了解”;而“了解”用于直观的事物,是对具体的事实的认识和记忆。
意味着学生要通过实验探究的学习方式,感受不同导体的导电性。
2.“知道电阻二行为动词为“知道”;核心概念(关键词)为“电阻”。
一是知道电阻是表征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物理量以及电阻的单位;二是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二、教材分析单元教材分析:本章《电压和电阻》是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的第二章,本章共4节,讲述电压的概念,串并联电路电压规律,电压和变阻器。
承接上一章《电流和电路》,本章完成了电路的基础知识、电学三大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学习,是下一章学习和理解欧姆定律的基础必备知识。
本节教材分析:本节主要内容是电阻概念的建立和探究电阻的影响因素,电阻是电学三大基本概念之一,与电流和电压共同构成了电学的三大支柱,也为后续学习变阻器、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方法上的引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在知识上,学生具备了前置性的电路基础知识,知道了串并联电路电流及电压的规律。
在实验技能上,会连接简单的电路,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对电学知识充满了好奇和探究的欲望,尤其喜欢进实验室实验亲自动手操作探究,因此本节课安排在实验室进行。
在认知水平上,学生正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中后期过渡,在科学探究素质方面学生已经理解了探究的基本环节,并能在探究中灵活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对实验的结果有初步的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感受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认识到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不同,从而理解电阻的概念,知道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物理量,并知道其单位。
2.了解欧姆的生平事迹,学习他勤奋顽强,在困境中坚持不懈地进行科学研究的精神,养成刻苦钻研奋力拼搏的学习态度,具有为科技进步而贡献力量的精神品质。
九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设计第4章第3节《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教科版
九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设计第4章第3节《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教科版我的教学设计:一、设计意图:我设计的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理解电阻的概念,明白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我希望通过这节课,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阻的概念,知道电阻的单位。
2. 让学生了解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能够运用电阻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阻的概念,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难点:电阻的计算,电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阻器、电流表、电压表、电源、导线等。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等。
五、活动过程:1. 导入:我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个电阻器,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什么是电阻,导体对电流有什么作用。
2. 理论讲解:我向学生讲解电阻的概念,解释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让学生理解电阻的计算公式。
3. 实验操作:我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电阻对电流的影响,让学生填写实验报告表格。
4. 分析讨论:我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将电阻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电阻的概念,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难点:电阻的计算,电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我让学生进行课后反思,让学生思考本节课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同时,我布置了一道课后习题,让学生运用电阻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拓展延伸:我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电阻现象,让学生思考电阻在生活中的作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设计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电阻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点。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它是电流流动过程中的一种阻力。
我通过向学生展示电阻器,并解释电阻的计算公式,让学生理解电阻的本质和计算方法。
这是学生需要重点关注和掌握的内容。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说课稿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电流、电压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电学中的电阻概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建立起电阻的概念,了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为后续学习欧姆定律等知识奠定基础。
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衔接:本节课是对电流、电压等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同时也是后续学习欧姆定律、电功率等知识的重要铺垫。
2、能力培养:通过实验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二、学情分析1、知识基础:学生已经掌握了电流、电压等基本概念,具备了一定的电学知识基础。
2、思维特点:初中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于抽象的物理概念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3、学习能力: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进行过一些简单的实验探究,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但在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归纳总结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电阻的概念,理解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2)知道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
(3)了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经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等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电阻》教学设计
《电阻》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和处理:分析:电阻是电学中一个重要的物理量,与电流、电压构成初中电学的三大基石。
因为在初中物理学习的知识体系中,欧姆定律是一个具有核心地位的基本规律,也是一个难点,而电阻的教学是欧姆定律的基础,同时,让学生理解电阻的概念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认识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也是为了后面变阻器、电阻的串并联、电与热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节知识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所以,无论是从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看,还是物理知识的扩展来看,“电阻”都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处理:本节课十分重视探究方法教育,重视科学探究的过程。
在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强调“控制变量法”在解决物理问题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体验实验方法,了解什么是电阻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所以本节课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
在讲述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时,重点放在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这三个因素方面,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在许多情况下也是不可忽视的。
对科学世界的处理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课前布置学生查阅资料,通过媒体展示物理中的科学世界,开拓学生视野。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1、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阻的定义、符号、单位及单位间的换算,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2)理解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3)知道控制变量法在物理学中的运用;(4)了解半导体及超导现象。
2、过程和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积极动手进行实验或观察实验。
三、教学重、难点确定教学重点:导体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理解和掌握控制变量法。
教学难点:电阻概念的建立、理解和掌握控制变量法。
实验器材:长度和粗细相同的镍铬合金丝和铜丝、不同规格的金属丝和小灯光泡及电流表若干、干电池和导线及开关若干。
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教学设计
介绍电阻的定义、符号ຫໍສະໝຸດ 单位等知识。对电阻的内涵及外延进行分析。
过渡:
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此时,电荷想通过导体就容易被阻挡。可见温度对于电阻大小有影响。
而我们知道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中心是带有正电的原子核,核外是带负电的电子,其中大部分电子被束缚了,少部分可以成为自由电子,不同的导体中的原子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也就是自由电子的情况不同。那么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电子在导体中移动时候,又会受哪些因素有关呢?
1、影响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
2、电路图
3、实验结论:
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同种材料做成的导体,长度越长,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六.活动反思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小节的内容,本节既是电流、电压的深化与延伸,又是学生对电学世界认识的进一步探索,同时也为下一节的滑动变阻器以及欧姆定律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本节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学生们很难凭空去想像电阻的大小究竟跟哪些因素有关,我还是就拿水流在水管中流动来作类比。再借助学生生活中常见的道路对人的阻碍作用。如某人从家到学校上学,一条是泥泞的小路,一条是平坦的水泥路,我想问一下,哪一条路人走的时候受到的阻碍小?(平坦的水泥路)看来人所受到的阻力跟地面的组成材料有关。当地面都是水泥路面时,一条是直线到达,还有一条是要转一大圈子才能到达,同样到达目的地,从哪一条路走起来比较轻松,也就是说受到的阻碍比较小?(直线到达的比较轻松)说明其他条件相同时,车所受到的阻碍跟车所通过的距离的长短有关。相同的水泥路面,相同的路面长度,但一条水泥路又宽又大,另一条很窄小,你会选哪条路?引入车在路面受到的阻碍与路面的横截面积有关。横截面积越大,车越容易通过,也就是受到的阻碍越小。利用这种就生活情景来作教学内容富有趣味性、探索性、适应性和开放性,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通过精心设置支架,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产生认知困惑,引起反思,形成必要的认知冲突,从而促成对新知识的建构。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4.3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4.3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设计了这一节关于电阻的教学活动,旨在帮助孩子们理解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电阻的概念,并通过实验现象来理解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物理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电阻的概念,理解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3. 激发孩子们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探索科学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理解电阻的概念,认识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难点:如何让孩子们通过实践现象理解电阻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阻实验器材一套(包括电阻器、导线、灯泡等),电源,开关。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份电阻实验器材,包括电阻器、导线、灯泡,以及实验记录表。
五、活动过程1. 引入实践情景:让孩子们观察教室里的电路,引导他们发现电路中的灯泡有时会亮,有时会灭,引发孩子们对电流的好奇心。
2. 讲解电阻概念:向孩子们解释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让他们理解导体对电流的影响。
3. 分组实验:孩子们分组进行电阻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4. 分析实验现象:让孩子们根据实验现象,思考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6. 课后拓展延伸:让孩子们回家后,观察家中的电器,思考电器的工作原理,培养他们学以致用的能力。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孩子们理解电阻的概念,认识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难点:如何让孩子们通过实践现象理解电阻的原理。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孩子们通过实践操作,初步了解了电阻的概念,认识到了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但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孩子对实验操作不够熟悉,需要在课后加强实践操作的培训。
同时,要注重培养孩子们观察现象、思考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3.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教学设计(云南省县级优课)
电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知道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进一步体会研究多个因素问题的方法。
2.学会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解决新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实验探究中,学习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严谨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2.通过了解物理学知识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本节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认识电阻的概念和知道电阻的影响因素。
电阻是电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物理量,它是初中电学学习的核心之一。
教学重点是电阻概念的建立,教学难点是通过实验说明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三、教学策略电阻概念的建立是重点,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导线,并提出为什么我们一般选择铜作为常见导线材料,然后将长度、粗细相同的电阻丝接入电路,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和电流表的示数,发现不同电阻丝在导电的同时,对电流有阻碍作用,从而得出电阻的概念。
也可以将电流类比成水流,河道中的水流会因为河道的阻碍程度不同而不同,那么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时受到导体的阻碍作用也会不同,进一步介绍电阻的概念、单位以及符号等。
而在进行探究电阻影响因素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出一些常见物质的电阻,引导学生从中发现电阻的大小可能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通过一些设问来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①此实验需要用到什么物理方法?②电阻的大小如何“显示”出来?③该如何设计实验?④需要用到哪些器材?四、教学资源准备电源,小灯泡一只,演示电流表一只,开关一个,金属丝若干,导线若干,废白炽灯的灯丝,酒精灯一个。
教师提出问题:①比较两次灯泡的发光情况和电流表示数,发现了什么?②造成的原因是什么?教师总结:导体在导电的同时,对电流也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在相同电压下,铜丝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小,镍铬合金丝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
物理学中用电阻这一物理量来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高中物理中导体的电阻教案
高中物理中导体的电阻教案
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导体的电阻是什么,了解导体电阻的影响因素,掌握计算导体电阻的方法。
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电阻相关知识,引出导体的电阻概念,并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第二步:讲解(15分钟)
1. 导体电阻的定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单位是欧姆。
2. 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材料的种类、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3. 计算导体电阻的公式:R = ρ * (L/A),其中R为电阻,ρ为电阻率,L为长度,A为横截面积。
第三步:演示(15分钟)
教师进行电路搭建实验,观察不同导体材料、长度和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让学生通过实验数据来验证计算导体电阻的公式。
第四步:练习(15分钟)
让学生进行计算练习,通过给定的导体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电阻率来计算电阻。
并让学生分组讨论解答。
第五步:总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导体电阻的重要性和应用。
作业:练习册中相关习题
扩展活动:让学生在家中寻找不同导体材料的碎片(如金属、木头、塑料等),并用万用表测量它们的电阻,观察不同导体的电阻有何异同。
评估:课堂上的参与和练习的完成情况。
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 怎样认识电阻》教学设计
《14.1 怎样认识电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理解电阻的概念,知道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2、能说出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3、会正确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导体的电阻。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等能力。
2、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控制变量法这一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从生活中的电阻现象入手,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学情分析(一)已有知识基础1、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了电流和电压的概念,对电路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2、已经掌握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能够正确地连接电路进行简单的电学测量。
(二)学习能力1、九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但对于较为抽象的物理概念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2、在实验探究方面,学生已经有了一些基础,但在设计实验和分析实验结果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
(三)兴趣爱好1、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实验现象比较感兴趣,尤其是那些可以自己动手操作、能够直观看到结果的实验。
2、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充满好奇心,例如为什么不同的灯泡亮度不一样等。
(四)学习风格1、大部分学生比较喜欢通过直观的实验演示和亲身实践来学习物理知识,对于理论性较强的知识,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辅助理解。
2、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够互相交流、互相启发,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三、教学内容(一)电阻概念的引入1、从生活中的现象入手,比如家里的电水壶和灯泡,电水壶工作时电流较大,灯泡工作时电流较小,为什么同样是在家庭电路中(电压相同),电流会不一样呢?引导学生思考是导体自身的某种特性在起作用。
2、讲述一个小故事:我之前在家换灯泡的时候,发现有的灯泡很亮,有的灯泡比较暗。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四章第一节《电阻》教学设计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四章第一节《电阻》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四章第一节《电阻》。
教材主要介绍了电阻的概念、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以及电阻的测量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1. 电阻的定义: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电流通过导体时所遇到的阻力。
2.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
3. 电阻的测量:利用欧姆表或电阻箱等仪器测量电阻的大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阻的概念,知道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2. 使学生掌握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能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电阻变化。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阻的概念及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2. 教学重点:电阻的测量方法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欧姆表、电阻箱、导线、灯泡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笔记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路,如家庭电路、手机充电器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电路中的电阻是如何影响电流的。
2. 概念讲解:介绍电阻的定义,解释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3. 影响因素分析:讲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包括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4. 电阻测量方法:介绍利用欧姆表和电阻箱测量电阻的方法,并进行演示。
5. 例题讲解:运用实际例子讲解如何根据电阻的大小分析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六、板书设计1. 电阻的概念2.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3. 电阻的测量方法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下列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电路图:电源电阻1 灯泡电阻2 地已知:电源电压为12V,电阻1为5Ω,灯泡电阻为10Ω,电阻2未知。
2. 答案:(1) 电阻2为2Ω时,电路中的电流为2A,灯泡两端的电压为8V。
九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设计第4章第3节《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教科版
文档九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设计第4章第3节《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教科版一、教学内容1. 电阻的概念及其符号表示;2. 电阻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3.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4. 欧姆定律:电流I与电压U和电阻R之间的关系,公式为I=U/R;5. 电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电阻的符号表示和测量方法;2. 掌握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并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阻的测量方法,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欧姆定律的应用;2. 教学重点:电阻的概念,电阻的符号表示,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导线、开关等;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一套,包括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导线、开关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让学生观察电流通过不同电阻时的现象,引发学生对电阻的思考;2. 讲解电阻的概念和符号表示,引导学生掌握电阻的基本知识;3. 演示电阻的测量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测量不同电阻的值,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4. 讲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5. 讲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应用,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计算,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6. 列举电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电阻的实际意义;7. 课堂小结,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8. 布置作业,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六、板书设计电阻的概念及其符号表示电阻的测量方法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应用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下列电路中的电流值(已知电压为6V,电阻分别为2Ω和3Ω):a) I = ?b) I = ?答案:a) I = 3Ab) I = 2A2. 题目:根据下列电路,计算电阻R的值(已知电压为12V,电流为4A):答案:R = 3Ω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了电阻的基本知识和测量方法,了解了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并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电阻教学设计
物理《电阻》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一)、内容和地位:本节教材主要内容包括电阻的概念,实验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变阻器及其应用。
通过信息窗介绍几种家庭用电器的电阻值和不同材料电阻值的比较等内容。
本节在内容组织上,将“过程与方法”作为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
学生在本节学习中将会经历多方面的动手实验操作,较全面的感受科学探究过程中的若干要素,如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等。
该节也是电学部分的重要内容,是对前面电流、电压知识的实际应用,又是后面“滑动变阻器”的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它在电学实验中占重要地位,学好电阻,即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电阻的概念,又为今后的学习变阻器特别是做电学实验必要的准备。
以下是本节的知识结构:电阻(二)、教学目标的确定:《物理课程标准》中对本节的要求是“通过实验,探究影响金属导体电阻的因素。
”根据这一要求,本节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1、知识与技能(1)认识导体的电阻,知道电阻的概念、单位及换算关系、以及电阻器在电路中的符号;(2)经历科学探究理解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在经历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的活动中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动手动脑的科学素养,乐于参与科学实践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以及培养与其他同学交流合作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2、教学难点:如何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即如何采用变量控制的方法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最终归纳得到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二、教法、学法1、教法:情景式导学、启发问题式导学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其中的变化。
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目标明确;使自主探究学习得以落实;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将问题的难度降低、分解,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力品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良好的看书习惯;同时也是小组合作交流的需要。
《电阻》教学设计1
《电阻》教学设计
(作者:王晏林武汉市黄陂区三里桥中学 43034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电阻的概念,知道电阻的单位及换算;理解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探究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实验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使学生能够简单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并得出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实验习惯和科学态度,增强学生将物理知识与生活生产联系的意识,培养学生从实验现象中发现问题并主动进行探索的良好学习品质。
二、教学重点:电阻的概念及表示方法;电阻单位及换算;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三、教学难点:理解电阻的概念
四、课前准备:示教板1个,干电池2节,开关1个,滑动变阻器1个,小灯泡1个,教学演示电流表1只,导线;小黑板1块;实验探究表格12份。
附一:板书设计
附二:实验探究表格
《电阻大小影响因素》实验探究表格
第____实验小组 成员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
:请按教学过程按要求填写相关内容。
电阻教学设计
电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知道电阻及其单位。
●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会使用滑动变阻器。
2、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试验、对比等方法,学习利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电流、电压。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电阻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重、难点:1、电阻的大小因素。
2、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教学器材: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电阻丝教学课时: 2时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导体……绝缘体……二、导学达标:引入课题:试验:课本13页图6.3-1示结果:不同的电阻丝,灯泡的亮度不同。
进行新课:1、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1)符号:R单位:欧姆(欧)(Ω)其他单位:千欧(kΩ)兆欧(MΩ)1kΩ=1000Ω 1MΩ=106Ω例:(2)、一种元件:电阻器,符号2、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a、材料b、长度:长度越长,电阻越大c、横截面积:学生阅读:13页表格,了解电阻的属性。
学生阅读:半导体、超导现象(教师可进行一定解释)3、变阻器:电位器、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符号(1)、结构:实物观察(2)、原理:改变电阻丝的长度改变电阻(3)、作用:(4)、使用:学生试验: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注意问题:滑动变阻器的连接?电阻的大小如何判断?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1、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2、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1、如何连接电路,从课后操作看来似乎还有较大问题,必要进行示范。
2、电阻的变化因素学生容易忘记,应想办法加深学生的印象。
3、滑动变阻器的大小判断应画示意图进行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 学习 目标 重点 难点 器材
科目
物理
课题
电阻:导体对电流 的阻碍作用(一)
课型
授课时间 课时数
主备人
1.知道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知道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2.知道电阻及其单位,知道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重点: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难点: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电池、小灯泡、开关、导线、电流表、电阻率演示板、电路板。 将电流表、小灯泡、开关、电源等串 联起来,并联出两条导线,就做成了一个 导电性检测器。 在导线间分别接入细铜丝、细铁丝、 铅笔心、橡皮、塑料尺、木片等,观察小灯 泡亮度和电流表的示数,你有什么发现? 一、 物体的导电 有的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较小, 容易导电, 叫做 。 有的物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很大, 不容易导电叫做 。 右 图表示各种物质导电能力的排列顺序,可见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 没用绝对的界限。 在物理学中, 为了更具体地描述物体的导电性, 常用 来定量描述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并用“R” 表示。 电阻的单位是 ,简称 ,符号是 。 这是为了纪念最早研究电阻的 国科学家 而命名的。 观察一根日常生活中的电线,你能指出哪部分是导体,哪部 分是绝缘,好的 和 都是重要的电工材料。 二、 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 素 铁和银都是导体,为什么有不同的导电性呢?科学家研究发 现,金属中的电子大部分被 在原子核周围,几乎不 能 , 只有部分电子可以脱离开原子核的束缚而自由移 动,成为自由电子。不同金属材料中,自由电子的情况不同,所 以它们的导电性能不同。 实验探究:电阻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电阻描述的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对于同种金属
知Leabharlann 实验表明: 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 长度有关, 的 ,长度越长, 电阻
实验表明:导体的电阻跟导体 的横截面积有关, 的 ,横截面积 越长,电阻
大量实验证明,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 质。导体电阻的大小不仅跟 和 的影响。 ,还受 还与 的
3、探究温度对导体电阻的影响 实验电路图
课 小 当 训
堂 结 堂 练
创设 情境
学 习 新 知
学
习
新
材料导体的电阻,它的大小与导体的哪些因素有关呢? 甲:粗细相同的水管,管子长阻力大。我猜想导体越长,它的大小与那些因 素有关系呢? 乙:长度相同的水管,管子粗,阻力小。 猜想需要实验来验证。怎样设计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呢?请和同学们交流讨 论。 甲:把不同长度、不同横截面积的电阻丝接入电路的电流,就能比较它们的 电阻大小。 乙:如果电路中电流大小不同,那是长度变化造成的,还是导体粗细变化造 成的呢? 丙:我们能不能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分别研究呢? 如果给你几段相同的镍铬合金导线,你能组合出长度变化和横截面积变 化的情况吗? 画出实验电路图,连接电路,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比较导体对 电流的阻碍作用。 1、探究导体长度对电阻的影响 2、探究导体横截面积对电阻的影响 实验电路图 实验电路图
学生收获 教师反思
《新课程实践与探究丛书》物理九年级 P69,达标训练;P69,拓展探究。
《新课程实践与探究丛书》 作 业 布 置 物理九年级 P70,直击中考。
领导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