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旧城保护利用现状调查及更新建议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南旧城保护利用现状调查及更新建议青岛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青岛 266000

1济南旧城概况

“泉城”济南坐落于古济水与泰山之间,以分布在城内的72名泉名扬天下,自古以来就有“济南潇洒似江南”的美誉,保存至今的济南旧城是泉城历史与文

化的重要载体。

1.1历史沿革

相传舜曾“渔于雷泽,躬耕于历山”[1];最早出现史册上的名称为

“泺”[2];春秋战国时代,济南为齐国之泺邑; 2100多年前的汉代改称济南[3]。明清以来,济南府一直为山东的治所所在地。

明代济南府城面积仅3.26km2[4],属于自然形成的湖沼和河谷湿地,宛如南

方水乡之境。

清代济南府城在明代内城城墙基础上,向四周外扩修建外围城墙,形成了内

城外郭的城市结构。其范围内覆盖了济南的绝大部分泉水出冒地带,这种山、泉、湖、河、城紧密交织的城市泉水聚落环境形了济南闻名天下的“泉城”景观特色。

民国时期,济南城市向西拓展,于外城之外新建带状新城。而旧城内的原有水系及街巷肌理基本延续清朝时期。

建国后,旧城原有城墙被拆除,城市迅速向四周蔓延生长。快速城市化破坏了旧城原有水系及街巷肌理,大量水面被填平、侵占,泉水停涌,河水淤塞;历史特色民居也正在遭受着私搭乱建、拆迁等威胁。

1.2旧城特色

经历数千年的历史演变,济南的城市空间体现出山、泉、湖、河、城有机结合、浑然一体的特色。南部自然山体,中部名泉荟萃、湖光山色,北部是黄河及鹊山、华山等众多平地而起的山头。“一城山色半城湖、四面荷花三面柳”,“家家泉水、户户垂杨”[1],这既是对济南城市风貌高度的艺术概括,也是真实的写照。这种独特的自然景观与济南几千年的文化内涵相互融合,形成了济南独特的城市风貌和空间特色。

济南旧城区的传统街区和民居,宛若江南的建筑风格,轻盈飘逸。商埠区的日耳曼式、英吉利式、日本式及中西合璧的形形色色的近代建筑,反映着济南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文化积淀,东西并列的古城和商埠,一中一洋,一古一新,有着鲜明的特色。

2济南旧城现状调查分析

2.1公园

济南旧城内公园主要包括大明湖、趵突泉、五龙潭三座公园。其中大明湖与趵突泉公园与旧城南部的千佛山自古以来就是济南的三大景观。

2.1.1大明湖公园

大明湖公园位于旧城北部,以大明湖为主体修建。面积81公顷,以湖水为中心,水陆各半。元、明、清各代增建亭台楼阁,植柳种荷,形成“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1]的秀丽景色。公园内名胜众多,主要景点及名胜有超然楼[2]、铁公祠[3]、历下亭[4]、秋柳诗社[6]、遐园[7]等。

而今,人们依然可以于大明湖公园内欣赏到人荷相映的景色,公园整体的水

陆格局也没有太大改变。然而伴随着高速的城市化进程,公元四周高楼大厦林立,严重破坏了原本富于美感的天际线,由大明湖啊公园向至千佛山的视景线也不复

存在了。

公园内“江北第一楼”——超然楼元楼久已不存,2007年,大明湖扩建工程后,寻其旧址重建。铁公祠、历下亭、秋柳诗社、遐园等景点保护状况较好。

2.1.2趵突泉及五龙潭公园

趵突泉公园占地面积158亩,是以泉为主的特色园林。该泉位居济南七十二

名泉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泉”,也是最早见于古代文献的济南名泉。五龙潭

公园南临趵突泉,北接大明湖,潭周名泉众多,形成五龙潭泉群,为济南四大泉

群之一,内有泉池二十七处。

趵突泉公园及五龙潭公园位于济南旧城护城河外西南角。公园内植物葱郁、

景色优美,保护状况良好。其通过小桥流水、叠石飞瀑、绿植青葱、鱼翔鸟鸣等

景象,营造出有形或无形的空间性格。公园内或模仿自然景观,以密林、曲溪、

石桥塑造林中漫步的静谧空间;或以开敞水面控制空间,垂钓、赏鱼、观鸟、嬉

水等活动被合理安排,人们在各类活动中体验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乐趣。

2.1.3环城公园

环城公园沿济南旧城护城河沿岸修建,全长6.26公里。其将趵突泉群、黑

虎泉群、五龙潭泉群及大明湖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以湖心泉水为特色的园林绿化

中心。

公园将现代滨水空间塑造思想与中国传统园林空间塑造手法相结合。在疏浚

原有护城河的基础之上,根据客观的自然地理条件因势利导,将全园分为若干景区,每区各有特点,但又互相贯通,联为整体,使其满足不同区域、人群的使用要求。从而使得曾经用于防御的护城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了新活力。

2.2历史街区

2.2.1芙蓉街——曲水亭街历史文化街区

芙蓉街——曲水亭街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旧城中心区,是“大明湖——芙蓉街——千佛山”南北纵向轴线的重要节点。该区集文化、教育、商贸、名泉于一身,是济南古城区的精华所在,区域内保留了众多的历史建筑,如府学文庙[1]、大成

永鞋帽店[2]等。同时该区水系发达,名泉众多,有芙蓉泉[3]、王府池子[4]、腾蛟

泉[5]等众多名泉,是济南“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特色风貌的集中体现。目前该

片区虽然已经得到了重视与保护,但仍存在着如下两个个主要问题:

(1)重“物质躯壳”,轻“文化内涵”

目前该片区的的保护与更新仅停留在物质层面,大部分只是简单地保存了建

筑本身,对建筑进行整修,而历史文化街区所蕴含的深层次的历史文化价值没有

被真正挖掘出来,如其中的儒学文化、名士文化、老字号、泉文化等等。

(3)表面复苏,缺乏管理

除了街区的外边界,内部大量建筑、街巷等没有得到整治,使得其复苏仅停

留在表面。芙蓉街两侧整治后缺乏管理,总体环境较差。餐饮档次不高,多为小吃,卫生条件较差,摊贩侵占道路。街道两侧招牌杂乱,旗幡林立,造成视觉污染。

2.2.2其他未经整治街区

济南旧城内其他未经整治的街区,居民的生活条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

(1)房屋破败,急待修缮、改造

由于建筑材料主要是砖、瓦、土坯、木材,强度低、耐久性差、年代久远,

多数木构件(梁、柱、楼板)腐蚀严重,屋面渗漏又导致砖、土质墙体受浸蚀,

出现局部坍塌,岌岌可危,每到雨季节更为严重,居民要求拆迁改造的呼声日高。住户为争取使用面积,对原有建筑分隔改造,并且在天井内搭建临时用房,严重

破坏了建筑的原有格局和风貌。由于缺乏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街区的保护意识,

新建筑的色彩、体量与历史街区风貌不协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