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脑肿瘤(垂体泌乳素腺瘤),通过药物治疗是有效的
长效奥曲肽治疗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的注射操作
![长效奥曲肽治疗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的注射操作](https://img.taocdn.com/s3/m/b550c271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a3.png)
肢端肥大症是腺垂体分泌生长激素(GH)过多导 致的全身性内分泌异常的罕见疾病 ,其 [1-2] 病理基础 是 GH垂 体 腺 瘤 , 垂 体 GH微 腺 瘤 手 术 治 愈 率 约 为 80%,垂体GH巨腺瘤治愈率仅为20%~40%[3-5],其余 患者应使用药物治疗[6-7]。近年来长效奥曲肽成为治 疗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的最主要对症、有效的治疗 药物,能有效的抑制激素水平,缩小肿瘤或延缓肿瘤 生长,从而提高垂体腺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但 [7-9] 由 于药物的剂型和价格的特殊性,临床中护士使用这 种药物经验相对少,本文总结我院使用长效奥曲肽 治疗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的护理经验与教训体会, 希望能对今后工作提供帮助。
Abstract:Long-acting octreotide is an effective therapeutic agent for the treatment of growth hormone pituitary adenomas. Because of its feature of pharmacology, dosage form and high prices, long-acting octreotide are very different from general drug in injection operations. We began to use long-acting octreotide for the treatment of growth hormone pituitary adenomas from March 2012. We summary a series of injection procedures of long-acting octreotide. We performed with nursing care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treatment. The method finally ensures its therapeutic effect. Keywords: pituitary adenoma; acromegaly; octreotide; injection
脑瘤化疗方案
![脑瘤化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a03c6e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15.png)
脑瘤化疗方案1. 引言脑瘤是指发生在脑组织中的一种恶性肿瘤,常见于成年人和儿童。
脑瘤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其中化疗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脑瘤化疗方案的主要内容。
2. 脑瘤化疗的基本原理化疗是通过使用药物来干扰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过程,达到杀灭或控制癌细胞的目的。
脑瘤化疗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给予药物治疗,随着血液循环进入脑组织,抑制脑瘤细胞的生长及其转移。
3. 脑瘤化疗药物常用的脑瘤化疗药物包括:3.1. 苯丁酸氮芥苯丁酸氮芥是一种碱化剂,主要用于治疗脑膜瘤和胶质母细胞瘤等脑瘤。
它通过与DNA分子中的碱基结合,干扰DNA的复制和修复过程,从而抑制脑瘤细胞的生长。
3.2. 氟达拉滨氟达拉滨是一种抗代谢药物,通过抑制脑瘤细胞的DNA和RNA的复制过程,从而达到杀灭脑瘤细胞的目的。
它常用于治疗胶质瘤和垂体瘤等脑瘤。
3.3. 泼尼松泼尼松是一种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
它通过抑制免疫系统的活性,减少炎症反应,从而抑制脑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泼尼松常用于治疗垂体瘤和颅咽管瘤等脑瘤。
4. 脑瘤化疗方案脑瘤化疗方案通常根据脑瘤的类型、分期和患者的身体状况来确定。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4.1. 单药治疗对于某些早期的脑瘤,单药治疗可能就足够了。
常用的单药治疗方案包括:•苯丁酸氮芥单药治疗:每周给予一次静脉注射,连续治疗6-8周。
•氟达拉滨单药治疗:口服给药,每日一次,连续治疗4-6周。
4.2. 联合化疗方案对于一些晚期或复发的脑瘤,联合化疗方案可能更加有效。
常用的联合化疗方案包括:•苯丁酸氮芥和氟达拉滨联合治疗:每周给予苯丁酸氮芥静脉注射,每日给予氟达拉滨口服,连续治疗4-6周。
4.3. 化疗的周期和间隔脑瘤化疗的周期和间隔取决于药物的使用情况和患者的耐受能力。
通常情况下,化疗周期为3-4周,间隔为1-2周。
5. 脑瘤化疗的副作用脑瘤化疗可能会产生一些副作用,不同药物和患者的反应程度各不相同。
垂体瘤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垂体瘤的治疗方法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3d8d2ba8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cb.png)
垂体瘤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垂体瘤的治疗方法可以根据瘤体的大小、类型和症状的严重程度来进行选择。
以下是常见的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通常用于控制垂体瘤引起的激素分泌过多的症状,如泌乳素瘤引起的高泌乳素血症。
常用的药物有溴隐亭、卡莫司汀和奎奈酮等。
2. 放疗:放疗可以通过杀死瘤细胞来控制垂体瘤的生长和减轻症状。
放疗常用于手术无法完全切除或瘤体位置特殊的情况下,或者作为术后辅助治疗。
放疗主要有传统放疗和伽马刀放疗两种方式。
3. 手术切除:手术切除是垂体瘤治疗的主要方法。
手术可以通过开颅或经鼻内窥镜等方式来切除瘤体。
手术的选择取决于瘤体大小、部位和症状的严重程度。
4. 衰减疗法:对于一些体积较小且没有出现明显症状的垂体瘤,可以通过定期随访观察和监测瘤体的生长情况,不进行主动治疗,而是等待其自然减小或稳定。
治疗方法的选择应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脑瘤最好的治疗方法
![脑瘤最好的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97ffe43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af.png)
脑瘤最好的治疗方法脑瘤是指发生在脑内的一种肿瘤,常常给患者和家属带来极大的困扰和痛苦。
针对脑瘤,科学家和医生们一直在不断研究和探索,目前已经发现并应用了一系列治疗方法,其中最好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疗。
首先,手术切除是治疗脑瘤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也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手术切除可以通过开颅手术或者经导管手术实施。
在手术中,医生会尽力切除所有肿瘤组织,以避免其进一步生长和扩散。
手术切除的好处是可以直接清除肿瘤,有效减少病灶对身体的损害,但是手术风险较大,有可能会造成脑部功能障碍和并发症。
因此,在手术前,医生会进行全面评估,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和肿瘤特点等因素,选择最适合的手术方法。
其次,放射治疗也是治疗脑瘤的重要手段。
放射治疗利用高能射线照射肿瘤,破坏肿瘤细胞的DNA结构,抑制其生长和分裂。
放射治疗可以控制肿瘤生长的速度和范围,减少病变对周围脑组织的损害。
射线治疗常常会与手术治疗结合起来,术前进行预处理或术后进行辅助治疗,以提高疗效。
放射治疗虽然有一定的副作用,如头痛、恶心等,但其效果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最后,化疗是治疗脑瘤不可或缺的治疗方法之一。
化疗通过给患者注射抗肿瘤药物,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化疗可以通过血液循环将药物输送到全身,进一步清除肿瘤细胞。
化疗是一种全身性的治疗方法,可以用于手术治疗前后,或者作为无法手术切除的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
化疗的副作用主要体现在免疫力下降、恶心呕吐等方面,但是对于控制脑瘤的生长和延长患者生存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针对脑瘤的治疗方法众多,其中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疗是最好的治疗方法。
然而,每个患者的病情都是不同的,最佳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
因此,在面临脑瘤治疗时,患者和家属应该积极与医生沟通,多方面考虑治疗的效果和风险,寻求最适合自身的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减轻病痛。
同时,科学家将继续努力研究,探索更好的治疗方法,为脑瘤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和康复。
脑瘤最好的治疗方法
![脑瘤最好的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84d224e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38.png)
脑瘤最好的治疗方法脑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肿瘤,它可以发生在大脑、小脑、脑干等部位,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因此,寻找最好的治疗方法对于脑瘤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在当今医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针对脑瘤的治疗方法也日益丰富和多样化。
本文将就目前常见的脑瘤治疗方法进行介绍和分析,希望能够为脑瘤患者及其家人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手术治疗是治疗脑瘤的常见方法之一。
对于一些较大的脑瘤,特别是压迫周围脑组织或者位于重要部位的脑瘤,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通过手术可以尽量将脑瘤完全切除,减轻病人的症状,延长生存期。
但手术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比如手术后可能会出现感染、出血、神经功能损伤等并发症。
因此,在选择手术治疗时,需要慎重考虑。
放疗是治疗脑瘤的另一种常见方法。
通过放射线照射,可以抑制脑瘤的生长,减少其体积,从而减轻病人的症状。
放疗通常适用于手术切除不完全或者不能手术的脑瘤,或者是作为手术的辅助治疗。
然而,放疗也会对正常脑组织造成一定的损伤,可能出现头发脱落、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因此,在进行放疗治疗时,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化疗是治疗脑瘤的另一种重要手段。
通过使用抗肿瘤药物,可以抑制脑瘤的生长和扩散,达到治疗的目的。
化疗通常适用于手术后或者放疗后的辅助治疗,也可以作为一种单独的治疗手段。
然而,化疗也会对患者的免疫系统和造血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可能会出现恶心、脱发、口腔溃疡等不良反应。
因此,在进行化疗治疗时,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除了上述常见的治疗方法外,近年来,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新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涌现。
这些新的治疗方法在治疗脑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为一些难治性脑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然而,这些新的治疗方法也还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需要更多的临床数据和实践经验来支持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综上所述,针对脑瘤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等多种选择,而且还有一些新的治疗手段在不断涌现。
垂体腺瘤怎么治疗
![垂体腺瘤怎么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a7772397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d4.png)
垂体腺瘤怎么治疗
一、概述
李工程师40多岁,知识渊博,在家和单位里都随和谦逊,因此颇得家人和同事称赞。
可是最近一年,大家发现他脾气有些急躁,对人对事都不耐烦;家里人还发现他近来饭吃得多了,但人却有些消瘦,而且怕热、爱出汗,还经常心慌。
开始大家都没在意,可是过了几个月,这些症状更明显了,这应该是垂体腺癌吧,那么垂体腺癌该怎么治疗呢?
二、步骤/方法:
1、首先先来看看什么是垂体腺瘤,它的全称是脑垂体瘤,因为是发生在脑补的肿瘤,它是一个良性的腺瘤,虽然很常见,全球每大概10万人口中就会有一个人患有这个病,而且是到了生育年龄的妇女。
2、医学上目前是采用内分泌学来进行检查,如果不先进行检查就要去治疗其实是不正确的,应用内分泌放射免疫方法可以直接测定大家人体的脑垂体它的这个生长激素等几种激素的变化,对治疗是有帮助的。
3、然后说到治疗方法,放射治疗的方法大家可能多少都有听过,这个方法对垂体腺瘤有一定的效果,通常是可以控制肿瘤发展的,有的时候使肿瘤缩小,缓解因为垂体腺瘤导致的视力问题等。
三、注意事项:
预防感染、对症治疗,有并发症者可以针对并发症进行处理,比如说甘露醇、速尿、地塞米松等药物,甚至可使用人血白蛋白,注意电解质及体液平衡。
垂体泌乳素瘤
![垂体泌乳素瘤](https://img.taocdn.com/s3/m/eb5987f2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3c.png)
垂体泌乳素瘤垂体泌乳素瘤是什么垂体瘤有很多种,垂体泌乳素瘤是最常见的垂体瘤。
垂体泌乳素瘤的患者多为女性,年龄多发在20~40岁之间,女性患者的几率会比男性多大。
泌乳素腺瘤来源于分泌相应激素的腺细胞,由分泌催乳素或生长激素的一种瘤细胞组成或由分泌混合型多激素两种或多种以上瘤细胞组成,垂体内一种细胞不是只能分泌一种相应的激素。
垂体泌乳素腺瘤通常是稀疏颗粒的单激素分泌性腺瘤。
患者的主要症状是月经稀少、闭经、不孕、泌乳、性欲减退、病程长久者骨质疏松等。
但一般是高泌乳素内分泌症状、肿瘤压迫症状均有表现,而隐匿性泌乳素腺瘤是没有症状表现的垂体泌乳素瘤肿瘤占位的表现,与其他垂体瘤一样、增大的垂体瘤尤其是巨大的肿瘤可压迫、浸润邻近组织结构,出现头痛、偏盲型视野缺损、视力下降、海绵窦综合征。
垂体泌乳素瘤的症状垂体泌乳素腺瘤通常分为微腺瘤(<10mm)和大腺瘤(>10mm),微腺瘤一般出现在女性泌乳素腺瘤患者身上,男性的泌乳素腺瘤患者一般就诊年龄会比较大、肿瘤也大、泌乳素水平高和肿瘤侵袭性生长等。
隐匿性泌乳素腺瘤是没有症状表现的。
高泌乳素内分泌症状、肿瘤压迫症状有以下症状:1、如果是生育期的泌乳素患者,主要表现是月经稀少、闭经、不育、雌激素水平低、溢乳、性欲减退、黄体期短、不排卵等。
2、绝经后患者,高泌乳素血症唯一症状是性欲减退和溢乳。
3、男性患者的症状主要是性欲减退和性功能受损,也会有毛发稀少,睾丸较小等。
部分男性患者也会有泌乳症状。
4、骨质疏松是高泌乳素血症的常见并发症。
垂体泌乳素瘤的病因泌乳素腺瘤来源于分泌相应激素的腺细胞,由分泌催乳素或生长激素的一种瘤细胞组成或由分泌混合型多激素两种或多种以上瘤细胞组成。
泌乳素增加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下丘脑性障碍。
下丘脑及邻近部位的疾病,如脑炎等将会影响泌乳素抑制分子,抑制分子减少,泌乳素释放因子以及促甲状腺激素释放因子增加将会导致泌乳素增加。
另一个主要原因之一是垂体肿瘤,因为肿瘤是由分泌泌乳素的细胞组成的,这些细胞失控状态的时候会无节制地分泌泌乳素,同时,垂体柄受压等原因也会造成泌乳素升高。
脑垂体瘤治疗方案
![脑垂体瘤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9843d0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a8.png)
脑垂体瘤治疗方案引言脑垂体瘤是一种生长在脑垂体的肿瘤。
它通常是良性的,但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危害。
因此,为了有效治疗脑垂体瘤,医学界开发出了多种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脑垂体瘤治疗方案,并讨论它们的利弊。
1. 外科手术治疗外科手术是脑垂体瘤治疗的常见方式之一。
在手术中,医生会尽可能完全切除肿瘤,并保护周围的正常脑组织。
外科手术的优点是可以直接观察和处理肿瘤,并尽可能完全切除。
然而,手术风险较大,可能导致一些并发症,如出血、感染和颅神经功能障碍。
此外,手术后需要一定的康复时间。
2.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一种无创伤性的治疗方式,通过利用高能量射线杀死或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放射治疗可以用于肿瘤无法完全切除的情况,或作为手术后的辅助治疗。
相比于外科手术,放射治疗的风险较低,但可能需要长时间的治疗周期。
此外,放射治疗可能会引起一些不适反应,如乏力、恶心和头痛等。
3.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脑垂体瘤的治疗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有一些药物可以抑制脑垂体瘤的生长和分泌活动,从而减轻症状并控制疾病的进展。
例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可以抑制垂体前叶激素的分泌,并减小肿瘤的大小。
然而,药物治疗可能需要长期使用,并可能引起一些副作用,如恶心、呕吐和心律不齐等。
4. 观察疗法对于一些较小、无症状或缓慢生长的脑垂体瘤,医生可能会选择观察疗法。
观察疗法意味着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以监测肿瘤的生长情况。
如果肿瘤开始变大或出现症状,医生可能会考虑其他治疗方案。
观察疗法的优点是避免了手术和药物治疗所带来的风险和不适感。
结论脑垂体瘤的治疗方案因病情和患者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外科手术可以完全切除肿瘤,在一些情况下是首选治疗方式。
放射治疗可以作为手术后的辅助或替代治疗,风险较低。
药物治疗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分泌活动,但可能需要长期使用。
对于较小、无症状或缓慢生长的肿瘤,观察疗法也是一种可行的治疗选择。
患者应与医生充分讨论治疗方案,并根据自身情况做出决策。
脑垂体瘤怎么治疗最好的方法是
![脑垂体瘤怎么治疗最好的方法是](https://img.taocdn.com/s3/m/a9f4e08a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16.png)
脑垂体瘤怎么治疗最好的方法是脑垂体瘤是指生长在脑垂体内的肿瘤,它会影响脑垂体的功能,导致体内激素水平失衡,引起一系列的症状和并发症。
治疗脑垂体瘤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要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综合考虑。
首先,对于一些较小的、无症状的脑垂体瘤,可以选择定期观察和随访。
这种情况下,医生会建议患者每隔一段时间进行MRI检查,以监测肿瘤的生长情况。
如果肿瘤没有明显增大并且没有出现症状,可以暂时不进行治疗,而是通过定期检查来监测病情的变化。
其次,对于一些症状较轻的脑垂体瘤,可以选择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来抑制脑垂体瘤分泌的激素,从而缓解症状。
常用的药物包括溴隐亭、卡马西平等,它们可以有效地抑制垂体瘤的生长和激素分泌,对一些轻度患者来说,是一个相对较好的治疗选择。
另外,对于一些较大的、症状严重的脑垂体瘤,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可以通过经鼻内镜手术或者颅脑手术来切除肿瘤,从而恢复脑垂体的功能。
经鼻内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鼻腔进行手术,对患者的创伤较小,恢复较快。
而颅脑手术则是通过开颅来切除肿瘤,适用于一些较大、较复杂的脑垂体瘤。
除了手术治疗外,放射治疗也是治疗脑垂体瘤的一种选择。
放射治疗主要是通过高能射线来杀死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控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对于一些手术不适合的患者或者手术后残留的肿瘤组织,放射治疗可以是一个有效的补充治疗方法。
总的来说,治疗脑垂体瘤的方法有很多种,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综合考虑。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期复诊,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提高治疗的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希望每一位患者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早日康复。
脑垂体瘤最佳治疗方法
![脑垂体瘤最佳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af9c628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24.png)
脑垂体瘤最佳治疗方法脑垂体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肿瘤,它通常生长在脑垂体附近,可能会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于脑垂体瘤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脑垂体瘤的最佳治疗方法进行探讨,希望能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脑垂体瘤的主要方法之一。
通过手术可以直接切除肿瘤,从而减轻对脑垂体的压迫,恢复患者的视力和内分泌功能。
对于一些较大的脑垂体瘤,手术可能是唯一的治疗选择。
然而,手术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比如手术后可能会出现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因此手术前需要仔细评估患者的手术适应性。
放射治疗是另一种常用的治疗脑垂体瘤的方法。
放射治疗通过高能射线照射肿瘤,抑制肿瘤的生长,达到控制肿瘤的目的。
对于一些手术难度较大或手术无法完全切除的脑垂体瘤,放射治疗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补充治疗手段。
此外,放射治疗还可以用于术后残留肿瘤的控制,或是对于不能接受手术的患者来说,放射治疗是一种重要的治疗选择。
药物治疗在脑垂体瘤的治疗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对于一些无法手术或放射治疗的患者,药物治疗可以通过药物抑制脑垂体瘤的生长,控制肿瘤的进展。
目前,一些新型的靶向药物和激素类药物已经在临床上得到应用,对于一些难治性的脑垂体瘤具有一定的疗效。
除了传统的治疗方法外,近年来一些新的治疗手段也在脑垂体瘤的治疗中得到了应用,比如微创介入治疗、免疫治疗等。
这些新的治疗手段为一些难治性脑垂体瘤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同时也为脑垂体瘤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综上所述,针对脑垂体瘤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药物治疗以及一些新的治疗手段。
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肿瘤的性质、肿瘤的大小和位置等因素。
在治疗选择上,患者应该积极与医生沟通,共同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希望本文对于脑垂体瘤患者及其家属有所帮助,祝愿患者早日康复。
垂体腺瘤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垂体腺瘤的诊断与治疗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70a2fe40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39.png)
垂体腺瘤的诊断与治疗进展垂体腺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咽管区肿瘤,多数为良性。
它来源于位于脑底部的垂体腺细胞,可以分泌过多或过少的激素。
根据其大小和功能特点,垂体腺瘤可分为微腺瘤和巨腺瘤。
随着影像学技术和外科手术等领域的进步,对于垂体腺瘤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
一、诊断进展:1. 影像学诊断:传统的平片检查已经被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所取代。
fMRI可以明确显示肿瘤的大小、位置和影响范围,并且能够检测肿瘤是否侵入周围组织,对于鉴别良性与恶性具有较高准确度。
2. 激素水平检测:血液中相关激素水平异常是垂体腺瘤最主要的诊断指标之一。
通过测量抗利尿激素(ADH)、促甲状腺激素(TSH)、生长激素(GH)和催乳激素(PRL)等的水平,可以辅助判断病变的类型。
3. 病理学检查:对于经影像学检查发现的垂体腺瘤,从手术中获取组织标本进一步行病理学检查是必要的。
光镜下观察肿瘤细胞的形态特点、核分裂象和血管侵犯程度可以帮助判断其恶性程度。
二、治疗进展:1. 药物治疗:对于无功能或压迫性垂体腺瘤,尤其是微小者,药物治疗成为首选。
目前常用的药物有硫酸溴隐亭、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和类固醇激素等。
这些药物能够控制肿瘤生长和减少相关激素分泌,同时也有利于保护视神经。
2. 外科手术:外科手术是治疗垂体腺瘤最彻底有效的方法之一。
通过经经颅道或经鼻道途径进行手术切除肿瘤,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和改善体征。
目前外科手术已经发展到显微神经导航、内窥镜等技术,使手术更加精准和创伤小。
3. 放射治疗:对于未能手术切除的垂体腺瘤或复发的巨腺瘤,放射治疗是常用的选择之一。
主要包括传统放射治疗和适形调强放射治疗。
它通过高能射线破坏肿瘤细胞,达到控制或减少肿瘤生长的效果。
4. 靶向药物治疗:近年来出现了一些针对特定靶点的抗癌药物,这些药物可以干扰垂体腺瘤细胞中关键信号通路,从而实现对肿瘤细胞增殖和分化的抑制。
综上所述,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垂体腺瘤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垂体瘤怎么治疗好的比较快
![垂体瘤怎么治疗好的比较快](https://img.taocdn.com/s3/m/7b4a2276f5335a8102d22070.png)
垂体瘤怎么治疗好的比较快每一个人都需要去保护好自己的垂体,那样自己体内的生长激素才不会出现问题,但是现在社会上却有很多的疾病都可以伤害人们都垂体,其中就有垂体瘤,那么垂体瘤怎么治疗好得比较快呢?一、手术治疗除催乳素瘤一般首先采用药物治疗外,所有垂体瘤尤其大腺瘤和功能性肿瘤,尤其压迫中枢神经系统和视神经束,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者均宜考虑手术治疗。
除非大腺瘤已向鞍上和鞍旁伸展,要考虑开颅经额途径切除肿瘤,鞍内肿瘤一般均采取经蝶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微腺瘤,手术治愈率为70%~80%,复发率5%~15%,术后并发症如暂时性尿崩症、脑脊液鼻漏、局部血肿、脓肿,感染发生率较低,死亡率很低(1%)。
大腺瘤尤其是向鞍上或鞍旁发展的肿瘤,手术治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增加,较多发生尿崩症和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死亡率也相对增加,可达10%。
二、放射治疗垂体肿瘤采用常规放射治疗,外照射如高能离子照射、直线加速器治疗,在缩小肿瘤、减少激素分泌作用方面的疗效不等,对于需要迅速解除对邻近组织结构的压迫方面并不满意。
放疗后随着时间的迁延,腺垂体的功能减退在所难免(50%~70%),依次有GH、GN、ACTH、TSH缺乏。
放疗常作为手术治疗的辅助,伽玛刀治疗垂体瘤的疗效待定。
副作用有腺垂体功能减退症(需要长期随访并予激素替代治疗)、视神经炎和视力减退以及脑萎缩、认知减退。
三、药物治疗随着药物治疗的长期深入研究,现已知道催乳素瘤首先考虑溴隐亭(BROMOCRIPTINE),可使血中催乳素水平降至正常,肿瘤缩小,疗效优于手术,但停药后可以再现高催乳素血症和肿瘤增大,故需长期服用。
多巴胺D2受体激动剂培高利特(PERGOLIDE)和卡麦角林(CABERGOLINE)也有效。
溴隐亭应用迄今未发现胎儿畸形,故对妊娠影响较小,但为安全考虑,妊娠期仍宜停止应用。
垂体瘤怎么治疗好得比较快?专家提示:垂体瘤是一个很严重的疾病,所以各位垂体瘤患者一定要去重视自己的身体,而且要冷静的面对疾病,那样才可以去减少自己受到的伤害,同时人们一定要去了解垂体瘤,从而才会有办法对付垂体瘤。
脑垂体瘤最佳治疗方法
![脑垂体瘤最佳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51ce1c2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e4.png)
脑垂体瘤最佳治疗方法
脑垂体瘤的治疗方法会根据瘤体的类型、大小、位置以及患者的症状和健康状况来确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脑垂体瘤治疗方法:
1. 外科手术:对于大部分脑垂体瘤,外科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
手术的目标是完全切除瘤体,但有时候无法完全清除瘤体,可能会造成一些副作用,如失明、垂体功能不全等。
2.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可用于手术后残留的瘤体,或者对于那些手术无法治疗的脑垂体瘤。
放射治疗可以通过定向辐射破坏瘤体的细胞,但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效果。
3.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用于控制脑垂体瘤引起的激素分泌异常。
例如,对于泌乳素瘤,可以使用药物调节泌乳素水平。
4. 观察与随访监测:对于一些小型、无症状或慢性增长的脑垂体瘤,医生可能会建议定期观察和随访监测,而不进行立即治疗。
对于每个个体来说,最佳的治疗方法会根据多种因素来确定,患者应与医生进行详细讨论,共同制定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垂体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垂体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7dfab5f7aaea998fcc220efe.png)
垂体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垂体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分为经颅入路和经蝶入路2种,其中经颅入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开颅手术,在我院结合自身特点以及伽玛刀治疗的优势,手术治疗垂体瘤主要开展经颅入路。
其手术适应症为:1.肿瘤压迫至视力下降、视野缺失明显者2.肿瘤巨大至高颅压及脑积水者。
其手术目的为1.解除肿瘤对视神经、视交叉的压迫,保护并改善患者视力2.切除大部分瘤体,缩小肿瘤体积,并进一步明确病理分型,为下一步的伽玛刀治疗做准备。
自1992年开诊以来,我院利用手术与伽玛刀结合的方法治疗各型巨大垂体腺瘤已达2000余例,几无复发病例,取得良好的社会认可。
放射治疗垂体瘤是我院的一大特色,可用于治疗的设备有伽玛刀、诺力刀、调强适形治疗、质子治疗等,其中以伽玛刀治疗最为突出。
伽玛刀因其无创性、照射部位精准、对周围脑组织辐射小、住院周期短等众多优势,以及良好的治疗效果(控制率可达98%以上)在治疗垂体瘤方面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
质子治疗是我院放射治疗的又一亮点,凭借质子射线自身的高能量、低散射优势在治疗无法手术的巨大垂体瘤方面显示出其他设备无可比拟的优势,治疗病例取得良好的疗效。
药物治疗为上述治疗的辅助治疗措施,主要是控制内分泌症状,单独用于治疗肿瘤疗效差。
垂体瘤放射治疗的优势近年来针对垂体瘤病人实施放射治疗的意义已被广泛的认同及肯定,其中以伽玛刀治疗的优势最为突出。
由于垂体瘤发生于鞍区腺垂体,其周围分布着大量颅神经及大血管,并临近重要的脑组织结构(下丘脑),伽玛刀以其无创伤、高精准度、低损伤、低副反应等特点在垂体瘤治疗方面有着其他放射治疗设备无法比拟的优势,具体听现在如下几方面:1.在治疗3cm以下垂体瘤,可避免开颅手术的痛苦及损伤,真正做到不开刀、无创伤治疗,治疗有效率可达98%以上,并且复发概率极低。
2.在治疗有功能型垂体瘤方面不但可以有效的控制肿瘤,并且可以有效缓解其内分泌症状。
脑瘤最好的治疗方法
![脑瘤最好的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51eb4c2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e3.png)
脑瘤最好的治疗方法
脑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肿瘤,治疗方法可以根据病情和瘤体位置来选择。
以下是一些治疗脑瘤的常用方法:
1. 手术切除:对于可行的脑瘤,手术切除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
通过手术可以完全或部分切除脑瘤,减轻症状并防止进一步的神经功能损害。
2. 放疗:放射治疗可以用于那些手术难以切除完全或者对手术不适宜的脑瘤。
放疗使用高能射线杀灭癌细胞,减缓或停止肿瘤生长。
3. 化疗:化疗通过使用药物杀灭癌细胞,用于一些侵袭性脑瘤或处于复发或转移阶段的脑瘤。
化疗常与手术或放疗联合使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4.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一种基于个体肿瘤分子特征的治疗方法,通过靶向脑瘤特异性抗原或信号分子,以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的效果。
这些治疗方法通常通过口服药物或静脉输液进行。
5. 对症支持治疗:对症支持治疗包括管理疼痛、减少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等措施,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脑瘤治疗过程中的不适和副作用。
请注意,脑瘤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
医生会综合考虑病情、瘤体特点和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来选择适合的治疗。
建议及时就医,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中医医治垂体瘤案例
![中医医治垂体瘤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2b2d3dc3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d2.png)
中医医治垂体瘤案例垂体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肿瘤,其中很大一部分需要手术治疗。
然而,中医药在垂体瘤的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以中医药治疗垂体瘤的案例。
1. 案例一:王女士,38岁,垂体瘤患者。
王女士患有垂体瘤多年,经过多次手术治疗后,肿瘤仍然复发。
她开始尝试中医药治疗。
中医师给予她中药汤剂,并结合针灸疗法。
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她的症状明显减轻,头痛和视力问题得到了改善。
2. 案例二:李先生,45岁,垂体瘤患者。
李先生被诊断出患有垂体瘤,但他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
他选择了中医药治疗作为替代方案。
中医师通过中药调理和针灸治疗,帮助他减轻了头痛和视力模糊的症状,并且肿瘤的大小也有所缩小。
3. 案例三:张先生,55岁,垂体瘤患者。
张先生的垂体瘤较大,并且导致了许多严重的症状,如头痛、视力下降和性功能障碍。
他接受了中医药治疗几个月,包括中药汤剂和针灸疗法。
他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肿瘤的生长也得到了控制。
4. 案例四:刘女士,50岁,垂体瘤患者。
刘女士的垂体瘤已经复发多次,手术治疗的效果不佳。
她转向中医药治疗,通过中药调理和针灸疗法,她的症状明显减轻,肿瘤的生长也得到了抑制。
5. 案例五:陈先生,42岁,垂体瘤患者。
陈先生的垂体瘤引起了严重的头痛和视力下降。
他试过手术治疗,但肿瘤仍然复发。
他选择了中医药治疗,包括中药汤剂和针灸疗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他的头痛减轻了,视力也有所恢复。
6. 案例六:罗女士,48岁,垂体瘤患者。
罗女士的垂体瘤已经长时间存在,她试过手术和放疗治疗,但效果不佳。
她开始接受中医药治疗,中医师给予她中药汤剂和针灸疗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她的症状有所改善,肿瘤的大小也有所减小。
7. 案例七:黄先生,60岁,垂体瘤患者。
黄先生的垂体瘤导致了他的视力严重下降。
他尝试过手术治疗,但效果不明显。
他开始接受中医药治疗,包括中药调理和针灸疗法。
经过几个月的治疗,他的视力有所恢复,头痛和其他症状也有所减轻。
得了垂体瘤怎么办
![得了垂体瘤怎么办](https://img.taocdn.com/s3/m/d6f6f040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bc.png)
得了垂体瘤怎么办人体大脑中的垂体组织主要负责控制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垂体瘤即垂体组织出现瘤体,一般这种肿瘤基本都是良性,但也有少数得了垂体瘤的患者会被诊断出恶性病变。
通常情况下,得了垂体瘤,患者需要调整心态,不要惊慌,保持情绪稳定的去主动了解该病病理特征,认识该病并非不治之症,然后第一时间与医生沟通交流,掌握自身垂体瘤性质、类型、病情程度等信息,积极配合医生,采取最佳治疗方案,谨遵医嘱行事,都可取得良好的治疗预后效果。
本文将对垂体瘤相关医学知识进行全面科普分析,以期让更多人能够了解该疾病,从而养成良好的防治意识。
1、垂体瘤类型特征1.1分泌激素垂体瘤临床对垂体瘤分类,大致可分为分泌激素的垂体瘤和不分泌激素的垂体瘤,也称之为垂体有功能腺瘤和垂体无功能腺瘤。
其中分泌激素的垂体瘤,通俗来讲,就是其会分泌大量激素,导致人体内分泌系统受损,从而对患者生命健康产生较大威胁。
比如泌乳素瘤便是一种常见的分泌激素垂体瘤,乳素过量分泌,致使女性月经周期失调,甚至闭经,尤其像青年女性群体,一旦患上泌乳素瘤,无法受孕的风险也会因此而大幅升高;而像老年女性患者群体,骨质疏松风险发生率也会全面增加,对于男性患者群体而言,则多有性欲减退、性功能障碍等表现。
1.2不分泌激素垂体瘤不分泌激素垂体瘤即垂体无功能腺瘤,通俗来讲该类垂体瘤即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有作用的激素,反而会压迫正常垂体组织,导致正常垂体组织受压出现功能障碍等现象,最终便会引发人体激素分泌大幅减低的状况发生,所以不分泌激素垂体瘤可看作是分泌激素垂体瘤的“反面”,一个是过量分泌激素、一个是过少甚至不分泌激素。
大部分情况下,不分泌激素垂体瘤基本都处于低功能状态,随时间推移,肿瘤持续增加,压迫垂体周围正常结构,患者便会有明显的头痛、视野缺失等临床征象,即使不分泌激素垂体瘤较小,占位有限,同样也会对人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产生较大威胁,一经确诊必须尽快予以临床干预治疗,谨防患者病情持续加重的状况发生。
垂体瘤会给身体发出什么“求救信号”
![垂体瘤会给身体发出什么“求救信号”](https://img.taocdn.com/s3/m/6fd90505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18.png)
垂体瘤会给身体发出什么“求救信号”在人体大脑颅底部中央位置存在一个马鞍形的骨质小窝,该位置叫蝶鞍,是垂体生长的地方。
虽然垂体的大小只有黄豆那么大,但是它却能够分泌和储存激素,是人体中利用激素来调节人体身体健康平衡的总开关,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代谢、生殖等各种重要功能发挥着总控制作用。
生长在该位置的肿瘤就叫垂体瘤,垂体瘤是临床上常见的良性肿瘤,虽然是良性肿瘤,但由于生长位置特殊,当垂体瘤长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对垂体内正常的组织功能产生不利的影响,导致脑垂体的功能下降或者丧失。
另外,垂体主要是调节身体内分泌的,因此发生垂体瘤后,就会造成激素分泌紊乱,从而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不利的影响。
脑垂体瘤发病后,会让身体发生一些变化,这是身体给我们发出的求救信号,下面我们就主要讲一下主要是哪些信号。
1.垂体瘤是什么垂体瘤是生长在垂体部位的肿瘤,该肿瘤主要由垂体细胞发展而来,是临床上常见的颅内肿瘤之一,在所有的颅内肿瘤患者当中占据比例高达15%。
近年来,随着医疗影像检查技术的不断进步,对脑垂体瘤的检出率逐渐提高。
垂体分为两个部分,即前叶和后叶,前叶是腺垂体,后叶是神经垂体。
而大部分的垂体瘤是由于垂体前叶的腺垂体细胞发展而来,因此又称为垂体腺瘤。
根据肿瘤大小不同来分类,可以分为三种,即垂体微腺瘤、垂体大腺瘤和垂体巨大腺瘤。
垂体微腺瘤是肿瘤小于一公分,垂体大腺瘤是肿瘤超过一公分,垂体巨大腺瘤是肿瘤超过了2.5公分;按照肿瘤细胞分泌激素类型的不同,可以分为功能性垂体腺瘤以及无功能垂体腺瘤,而其中功能性垂体腺瘤又更为常见,主要包括泌乳素腺瘤、生长激素腺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促甲状腺激素腺瘤等。
1.垂体瘤发出的“求救信号”(一)非哺乳期出现泌乳现象,月经紊乱,身体机能下降,部分患者不孕不育在垂体瘤当中,泌乳素腺瘤是最常见的一种垂体腺瘤,对于男性来说,会导致男性身体机能严重下降。
而对于女性来说,会引起女性在非哺乳期期间出现泌乳现象。
垂体瘤症状 女人得了这种怪病竟会喷出液体
![垂体瘤症状 女人得了这种怪病竟会喷出液体](https://img.taocdn.com/s3/m/dc5b11c0482fb4daa58d4be1.png)
垂体瘤症状女人得了这种怪病竟会喷出液体脑垂体瘤是一种会严重危害到人们健康的毛病,很多人都因此困扰,而且在初始阶段,还不一定能被人看出来,那么大家知道垂体瘤症状有哪些吗?以及垂体瘤的危害是什么,脑垂体瘤真的那么恐怖吗?来一起看看。
得了这种怪病竟会喷出乳汁刘某35岁,事业正当时,是公司高级总管,儿女双全,夫妻恩爱,总最近有件让她非常烦恼的事,也让她难于启齿。
年纪轻轻,既没有怀孕,又没到更年期,可月经莫明其妙没了,停经了,闭经了。
其实一开始并不是这样的,最初只是月经周期有点不规则,后来月经的出血量也减少了,因为对身体没有什么太明显的影响,就没太重视。
然后就是像现在这样,干脆月经不来了,开始她还担心是避孕措施失败,是不是怀孕了,可去医院检查排除了怀孕。
她去了当地医院的妇科就诊,查来查去,子宫卵巢输卵管都正常,没找到病根。
她换了家医院,还是查不出病因。
后来经人介绍去看中医,开了一大堆的中药,吃了根本没有效果。
更让她烦恼的是,最近她发现乳头还会流出白色的液体,像是乳汁,不是哺乳期,居然有乳汁样的东西流出来,这让她有种莫名的恐惧。
她看了乳腺科,做了彩超,没有查出乳房有什么问题。
她这“妇科病”,真是妇科没招,中医摇头,乳腺科更是不知怎样下手。
后来,她的一个亲戚因为认识我,在无意中提到她的这个病,我作为肿瘤科医生,当然不会看妇科病,不过,肿瘤科的特点就是从自己专业的角度思考问题。
我试着跟她的这个亲戚说,不妨去神经外科看看,做个脑CT或磁共振,说不一定是脑垂体瘤之类的肿瘤导致的月经不正常。
因为垂体是总管人体内分泌的司令部,调控着甲状腺、肾上腺、性腺(比如女性的卵巢)等,如果垂体出了问题,就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性腺功能异常,而卵巢就是女性的性腺,调控着月经,垂体出了问题,卵巢就会跟着出问题,月经就会异常,还会影响生育功能,导致不孕等。
而垂体瘤恰好多见于20-40岁的年轻女性。
所以,如果月经不正常,看了妇科,排除了卵巢子宫本身的异常外,就要考虑总管它的“司令部”垂体是不是出了问题。
拿什么拯救垂体腺瘤?
![拿什么拯救垂体腺瘤?](https://img.taocdn.com/s3/m/40570d1cb90d6c85ec3ac671.png)
拿什么拯救垂体腺瘤?*导读:运用于手术不彻底或复发的垂体癌X-刀、R-刀运用于小于3厘米的瘤体,尽管放射治疗垂体腺瘤有一定的疗效,但临床上对其剂量、疗效,以及对垂体功能低下,视交叉视神经、周围血管神经结构等的损害需要进一步研究。
……垂体腺瘤是脑垂体发生的一种良性肿瘤,人群发病率为十万分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垂体瘤不仅引起颅内占位征,而且产生内分泌失调症状,如不孕,性功能减退,面容及肢端改变等.严重者,破坏了人体内环境稳定、甚至影响了做为一个社会人的外部形象,从这一点而言,垂体腺瘤较其它颅内肿瘤对人体的身心健康更具危害性.脑垂体瘤分类:分泌性(功能性)垂体瘤腺瘤:生长激素细胞腺瘤(CH)泌乳素腺瘤(PR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腺瘤(ACTH)促甲状腺素细胞腺瘤(TSH).生殖激素型腺瘤(GnH)非分泌性(非功能性)垂体腺瘤:滤胞性腺瘤脑垂体瘤症状表现:脑下垂体中的各种内分泌细胞可产生相应的内分泌细胞腺瘤,引起内分泌功能紊乱。
在早期微腺瘤阶段即可出现内分泌功能亢进征象。
随着腺瘤的长大和发展,可压迫、侵蚀垂体组织及其垂体、蝶鞍周围结构,产生内分泌功能下降症状,出现视力障碍及其他颅神经和脑症状。
脑垂体瘤与性功能低下性功能低下是指阳痿、性欲下降,性功能低下是早期发腺垂体腺瘤的临床表现之一,约有 60% 的垂体瘤患者有性功能障碍,但实际情况要远远高于这一数字,因为我国的传统历来对性非常保守,有些人对此往往不愿启齿。
垂体瘤造成性功能低下的原因主要有:1. 垂体瘤对正常垂体组织的压迫及放射性治疗的损伤造成垂体功能低下,影响了人体内的下丘脑 - 垂体 - 性腺轴,以至促性腺激素分泌不足,进一步导致性腺功能低下。
2.泌乳素型垂体微腺瘤,女性表现为停经、泌乳、不孕,男性表现为阳痿、性功能减退,这与高泌乳素血症抑制了促性腺激素的释放、降低了垂体反应性并减少睾酮生成有关,这种情况下单纯补充睾酮制剂是不能奏效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种脑肿瘤(垂体泌乳素腺瘤),通过药物治疗是有效的
垂体泌乳素腺瘤占垂体腺瘤的40%, 占功能性垂体腺瘤的50%~60%, 且多发生在年龄20~50岁的女性。
垂体泌乳素腺瘤引起泌乳素水平异常,导致性欲减退、不孕症、骨质疏松症、女性月经过多或闭经、性勃起功能障碍;肿瘤较大时, 可能出现头痛和视野缺损。
泌乳素,又称催乳素 (PRL),是一种由腺垂体泌乳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肽激素。
高PRL血症是由持续的血浆PRL升高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
《女性催乳素血症诊疗共识(2016版) 》要求:早晨空腹或进食纯碳水化合物早餐,于上午9~11时到达,先清醒静坐0.5h,然后取血,力求“一针见血”,尽量减少应激。
高泌乳素血症治疗的主要目的是缓解临床症状,通过降低血清泌乳素水平,保护剩余的垂体功能,阻止疾病的进展。
除了垂体泌乳素腺瘤外,妊娠、甲状腺功能减退、肾功能不全等同样能使泌乳素水平升高,因此高泌乳素血症行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肌酐水平等相关检查是必要的。
90%的垂体泌乳素腺瘤是微腺瘤。
MRI能准确判断垂体腺瘤的存在与否及肿瘤的大小。
低龄垂体泌乳素腺瘤MRI多表现为鞍内型生长,高龄垂体泌乳素腺瘤多表现为突破型和包绕型生长。
其如果高泌乳素血症MRI没有发现垂体腺瘤,则可能为原发性高泌乳素血症。
药物治疗
垂体泌乳素腺瘤的早期发现能实现有效的治疗,其初始治疗一般是采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导致泌乳素的合成和释放减少;也能使肿瘤的体积显著减小,但具体机制仍不明确,可能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有丝分裂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能使80%~90%垂体微腺瘤病人性腺功能恢复正常。
未接受治疗的垂体大泌乳素腺瘤,85%血清泌乳素水平可恢复正常,大约80%肿瘤直径至少缩小25%。
泌乳素大腺瘤开始治疗后1或2周内可以观察到肿瘤的缩小,但
有些病例治疗几个月也不会缩小。
持续的肿瘤缩小发生在开始治疗后的几个月或甚至几年,因此,开始治疗后的2~3个月应及时复查MRI。
有研究证实伴随着肿瘤缩小,损伤的前叶垂体功能得到恢复,而且90%以上的绝经前妇女恢复排卵性月经。
对于症状轻微,如只存在轻度溢乳、月经周期规律且MRI扫描垂体正常或垂体微腺瘤,可予以临床观察,每6~12个月监测一次泌乳素水平。
如果出现催乳素水平升高,或高泌乳素血症导致的症状进展,则需要复查垂体MRI并且需要开始治疗。
然而,应该注意到有些病人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后即使泌乳素水平高于正常值的上限,性腺功能也能恢复正常。
对这些病人,应该观察有关治疗剂量的生物学反应而不是绝对的泌乳素值。
10年之内,只有5%到10%的泌乳素微腺瘤扩大。
对于月经减少或闭经的女性,如果没有生育要求,可以考虑口服雌激素或雌激素加孕酮疗法。
停经的女性可以进行雌激素治疗,但每年需要评估泌乳素水平。
溴隐亭(商品名:佰莫亭)
每天给药2~3次;通常起始剂量为0.62~1.25mg/d,每周增加1.25 mg,直至30 mg/d。
尽管溴隐亭治疗效果较为满意,但存在很多副作用,包括胃肠道症状 (恶心、呕吐、便秘、反流、消化不良) ,神经系统症状 (头痛、头晕、运动障碍、思维混乱),心血管症状 (姿势性低血压、晕厥) 及其他副作用包括肌肉抽搐、精神错乱、口干舌燥。
这些副作用均十分常见,且药物剂量增加或药物依从性降低时副作用更明显。
另外,还有一个强制性行为的副作用,如沉溺于赌博或性欲亢进,发生率约为5%。
卡麦角林(商品名:诺果宁)
每周口服1~2次,通常是从每周0.25~0.5 mg开始,每周增加剂量,直到泌乳素水平达到正常。
卡麦角林是治疗侵袭性垂体泌乳素大腺瘤的主要药物,对于溴隐亭抵抗或耐受的病人,仍能有效降低泌乳素水平和缩小肿瘤体积;且与溴隐亭相比,副作用更小。
15%~20%病人,尤其是垂体大腺瘤病人,控制高泌乳素血症需要的剂量比传统剂量(≥2 mg/周) 更高。
溴隐亭、卡麦角林两种药物随机、直接对照研究表明:卡麦角林
在降低泌乳素水平、缩小肿瘤体积、病人耐受性方面效果更好,且副作用更小。
由于副作用更小,因此病人表现出更好依从性。
妊娠期间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使用
怀孕时,胎盘高雌激素水平可刺激垂体前叶泌乳素细胞,导致21%的垂体大腺瘤病人和2%~3%垂体微腺瘤病人肿瘤增大。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不仅在妊娠早期是安全的,而且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将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作为孕妇B类用药 (没有证据证明该药对孕妇存在危害) 。
溴隐亭和卡麦角林均证实为妊娠期间安全有效的选择。
妊娠期间使用这两种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与正常人比较并不增加流产、异位妊娠及胎儿畸形的风险。
由于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卡麦角林已经成为妊娠期间一线用药,但仍然需要大量的研究证实妊娠期间长期使用卡麦角林的安全性。
尽管如此,由于生育年龄垂体泌乳素腺瘤病人最重要的担心是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对胎儿生长的影响,通常建议服用药物的病人一旦确认怀孕立即停止服药,限制胎儿潜在接触药物时间只有3~4周。
如果肿瘤扩大导致头痛、视野缺损等相关症状, 治疗方案多会重新定制。
如果出现多巴胺受体治疗无效且视野缺损进行性加重等情况,可考虑经鼻垂体腺瘤切除术或引产。
药物与手术治疗的风险和益处必须和病人彻底交代,因为没有对照研究表明如果一个选择比另一个更好。
血泌乳素水平监测应在产后3个月进行,MRI检查应在泌乳结束后2周进行。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停药
停药的安全性与停药的最佳时间尚有争议。
停药后,血泌乳素水平持续正常几率在7%~50%。
研究表明,尽管停药后可能出现高泌乳素血症复发和肿瘤增大,但多巴胺能药物停药仍然安全。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停药应在持续用药4年以后开始考虑,且高泌乳素水平恢复正常,MRI未见肿瘤或肿瘤至少缩小50%,且2年或2年以上未见肿瘤侵犯周围重要结构。
有研究表明,卡麦角林治疗且用药时间越长病人将会得到更好效
果,但目前也有研究并不支持这一理论。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应逐渐减量,直到泌乳素水平恢复正常后停药。
停药第一年应每隔3个月规律随访一次,以后5年内每年定期随访一次,随访内容包括血泌乳素水平和肿瘤复发情况。
垂体泌乳素大腺瘤病人停药后6个月应进行MRI检查,且以后每年复查一次,因为大腺瘤病人复发风险更高。
有研究表明泌乳素大腺瘤病人停药后复发率为93%,微腺瘤病人停药后复发率为64%。
停药6个月到1年期间,高泌乳素血症复发率最高。
参考文献
底爱英,高文生.溴隐亭治疗垂体泌乳素腺瘤的研究进展[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3,21(01):78-81.
王慧玉,陈丽红.溴隐亭不同给药时机对高泌乳素血症妇女促性腺激素诱导排卵的影响.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1):3-4,10.
程金华,张玉荣,王秀春.垂体泌乳素瘤的诊治探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09):59-60.
路晓红,张爱荣,周彬,江森.高催乳素血症的药物治疗进展[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0(04):299-300.
张剑宁,章翔.提倡垂体腺瘤的个体化及综合性治疗[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6(03):199-202.
王任直.目前垂体腺瘤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中华医学杂志,2006(23):1585-1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