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
随想笔记--健康篇
我的随想笔记健康篇北京协和医院徐南图什么是健康健康是医学首先要关心的一个课题。
但是,健康的准确定义非常困难。
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定义认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病痛或虚弱,而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state of complete well-being)。
以后发现“完全良好”的的含义不够具体,缺乏明确的衡量标准,而且把问题绝对化了。
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作了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指躯体上没有病、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和社会适应和良好的道德”。
世界卫生组织对新的健康定义的具体细则包括:1.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得当,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易发炎。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皮肤有弹性。
其中前4条为心理健康的内容,后6条则为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这个定义从三维角度衡量健康的水平,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健康概念中的具体体现,是对于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现了人类对于自身健康认识的一个进步,从而促进了人类健康运动向更高层次发展。
尽管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定义超出了医学或医生所能胜任的范围,不是仅仅靠医学所能达到的目标。
而且,对于一般人来说,尤其老年人来说,很难全部达到这10条标准。
但至少为人类、社会、国家和个人的高水平健康标准树立了一个努力奋斗的理想目标。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曾把健康定义简化为:吃的快、走的快、说的快、睡的快、便的快。
我认为人体内部各系统、器官、组织、细胞之间以及人体与外部的自然界、社会和其他人之间保持总体上、相对意义上的协调、平衡以及和谐的整合,则意味身体是健康的。
心理健康知识考试题库
心理健康知识考试题库心理健康知识一、心理健康1.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21世纪健康新概念:“健康别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习惯良好和道德健康。
”2.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1946)将心理健康定义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躯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别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进展成最佳的状态”。
3.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对于心理健康的标准:①躯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②习惯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③有幸福感;④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个儿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日子。
4.心理健康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心理健康的形成、进展、变化的规律,以及怎么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科学。
5.心理健康的特点:①心理健康的状态具有相对性;②心理健康的状态具有延续性;③心理健康的状态具有可逆性;④心理健康的状态具有动态性。
6.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是相对的概念,二者相比较而存在,其中没有绝对的界线。
7.心理健康是一具动态平衡的状态。
8.心理健康的最后目标是保持人格完整。
9.心理健康能够分为普通常态心理者、轻度失调心理者、严峻病态心理者三个等级。
10.心理问是运专心理学的知识、理论和技术,经过问者与求询者的协商、交谈和指导过程提供可行性的建议,针对正常人及轻度心理障碍者的各种习惯和进展咨询题,帮助求询者举行探讨和研究,从而达到自立自强、增进健康水平和提高日子质量的目的。
11.心理问是一项职业实践活动,用于解决与个人进展、心理健康及其与人际关系相关的咨询题。
12.心理问的原则:①保密原则。
②无条件积极关注原则。
③助人自助的原则。
13.一名有效的心理问者须具备共情、宽容、善于聆听、热诚的特征。
14.心理问师的责任心包括对求助者负责、对社会负责、对职业负责。
15.心理问师与来访者保持正常的社交距离,最适合的距离是1.5米左右。
16.去学校心理问中心问的人,并别基本上有心理疾病的人。
17.心理问师别应依照来访者的具体事情任意延长或缩短问时刻。
1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以及心理健康的十个标准是什么
1.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以及心理健康的十个标准是什么?(1)定义: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
"这就是人们所指的身心健康,也就是说,一个人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方面都健全,才是完全健康的人。
(2)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①充分的安全感②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断。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朧。
③生活目标切合实际④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⑤保持个性的完整和和谐⑥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⑦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⑧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⑨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⑩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下,个人的基本需要应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樅。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是什么?为什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与仅仅关注减少冒险与问题相反,部分学校开始尝试在青少年身上培育并增进一些能对他们的发展以及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有长远的、积极的用系那个的品质。
教师以及父母都在关注合作的方式,以便为青少年提供一种积极的观点,指引他们走向安全与成功。
这种新的发展趋势是以积极心理学为向导的,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与实施方式都进行了新的阐述,对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
3.期末到了,请你根据记忆的特点指导学生复习?(1)幼儿记忆的效果主要受兴趣和事物形象影响,凡是幼儿感兴趣、形象生动、具体并有情绪色彩的事物,就容易被幼儿记住,反之则效果不好。
因此,家长要尽可能利用幼儿读物、挂图、模型、玩具等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美丽诱人的实物,让幼儿看,使他们从中学到知识,并在有意无意中培养他们的记忆力。
(2)幼儿记忆发展过程中的质变就是有意识记的发生和发展。
家长可根据这一规律有意识地、经常地向儿童提出一些具体、明确、简单的识记任务,比如问:“我们家里什么东西变了?”“仔细听妈妈讲故事,我讲完,你再讲给我听”。
健康考试重点汇总
健康的概念一,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的定义进行了调整健康是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完善的良好状态,二,健康的特质。
1,健康是整体性的,2健康是动态性的,3健康是客观性的,4,健康是主观性的,5,健康是调适性的。
三,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概念。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以提高学前儿童健康认知,改善学前儿童健康态度,培养学前儿童健康行为,保持和促进学前儿童健康为目的的系统的教育活动。
四,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特点。
1,日常生活环节中的渗透。
2,各领域活动间的渗透。
3,环境创设的渗透。
4,幼儿园,家庭和社区间的渗透。
五,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总目标,(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发展方向,1,身心和谐发展。
2,保护与锻炼并重。
3,注重健康行为的形成。
六,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目标的表述。
行为目标:就是具体的可操作的教育教学目标,它是指向教育教学过程结束后,学前儿童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表现性目标:是指学前儿童在参与活动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
七,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等内容(一),生活卫生习惯,(二),饮食营养,(三),身体认识与保护,(四),安全自护,(五),心理健康,(六),身体锻炼。
八,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内容选择的依据。
1,与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相匹配。
2,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和生活经验相关联。
3,与学前儿童的接受能力相吻合。
4,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相一致。
5,与当前发生的事件相联系。
6,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九,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内容编排的原则。
1,递进式原则,2,均衡性原则,3,时令性原则,4,整体性原则。
十,学前儿童身心保健教育的任务。
学前儿童身心保健教育的任务是提高学前儿童健康认知,培养学前儿童健康态度和行为习惯。
(一),帮助学前儿童获得有关维护和促进健康的基本知识。
谈谈你对现代健康观的理解
整体健康观:•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包括心理和社会功能在内的完好状态。
•新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仁医者,行仁术助人者也。
•助人者须懂人,懂活人,懂完整的人!先知己、助己,在助人过程中不断成长、完善。
做全面、人道的医者-人医、仁医!(一)WHO的健康概念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1978年在《阿拉木图宣言》中重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且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总称”。
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又一次深化了健康的概念: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这一认识是伴随医学模式由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发展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过渡而完成的。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宪章中给健康下了一个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而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
这个定义将人类几千年对疾病、自身和生存环境的认识高度概括起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迄今为止应用最普遍的、认可度最高的健康概念。
1968年世界卫生组织进一步明确健康即是“身体精神良好具有社会幸福感”,更加强调了人的社会属性。
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阿拉木图宣言》中提出“健康是基本人权,达到尽可能的健康是全世界一项重要的社会性指标”。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健康是人的发展的基本目标。
1989年WHO又提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四个方面的健康标准。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人体是由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三者共同构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三者共同制约着人的健康和疾病,有时其中某个因素起主导作用,但三者总是相互影响的。
在这种新的医学模式中,健康的概念发生了变化,即“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的疾病和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健康和疾病是一种互相延续的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要维持和促进健康,治疗疾病,除了注重生物因素外,决不可忽视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这就自然要求护理活动是整体护理,即对人体的生物、心理、社会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护理关注健康、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介于健康状态(第一状态)和疾病状态(第二状态)之间。
健康概念
健康概念最初的健康就是:身体没有疾病,也不虚弱,这样就健康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健康的内涵也在逐年丰富和完善。
如今,健康的概念已经由一维发展到了四维。
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21世纪健康新概念: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身体健康,心里健康。
社会适应能力良好和道德健康。
这个概念中的四维指的就是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良好和道德修养。
也就是说,作为21世纪的健康人。
应该是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的完美结合。
健康的十条标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的十条标准:(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得当,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不出血。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有力。
个人卫生要做到四勤讲究个人卫生,既体现了个人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修养,又有利于促进个人健康,进而提升全社会的健康水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讲究个人卫生要做到“四勤”,即勤洗手,勤洗澡,勤剪指甲,勤漱口刷牙。
抽烟酗酒损人不利己医学研究表明吸烟可以造成40种致命疾病,包括口腔癌、食道癌、喉癌、肺癌等。
另外,几乎所有的肌体组织、器官或系统均可受到吸烟的影响,其中最敏感的部位是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就连免疫系统也被认为很可能受到吸烟的破坏。
抽烟之所以有这么多的危害,主要是由于其中的有毒成分(尼古丁、焦油、亚硝胺)等。
酗酒造成的危害其实不亚于抽烟,联合国统计资料显示:车辆意外事件与酗酒有关的占第一位,酗酒还是造成心血管疾病,肝癌,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原因。
另外,酗酒还会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例如:打架斗殴,性骚扰等。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细则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细则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是完全身体、精神和社会福祉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残疾。
”这个定义是在1948年WHO宪章中首次提出的,但这只是一个简要而抽象的定义,没有具体细则。
然而,通过进一步研究和发展,WHO对健康的定义已经得到了更细致的阐述。
首先,健康不仅仅是指身体的健康,还包括心理和社会的健康。
这意味着一个人必须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层面上都具备良好的健康状况才能被认为是健康的。
身体健康是指身体器官和系统的正常功能,并且没有严重的疾病或疾病风险。
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心理上的平衡和良好的情感状态,包括积极的情绪、健康的心理自我和适应力。
社会健康是指个人与他人和社会的良好关系,包括能够建立和维持健康的人际关系和社区关系。
其次,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残疾,还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的福祉。
这意味着健康不仅仅是缺乏疾病的状态,还涉及个体以及社会对健康的整体评估。
身体和心理的福祉可以通过各种标准来评估,包括生命质量、身体功能状况、心理幸福感等。
社会福祉则涉及到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功能,例如就业、社交参与、社区参与等。
此外,健康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个体的健康状态可以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生物、行为、环境和社会因素。
例如,一个人的健康状态可能受到遗传因素、生活方式习惯、环境条件以及社会支持和社会不平等等的影响。
因此,个体的健康需要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下进行评估和干预。
最后,健康也是一个不断推进的目标。
个体和社会应该不断努力提高和维持健康状态,通过采取积极的健康行为和措施来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
个体责任与社会责任相互交织,个体的健康行为和选择会对整个社会的健康产生影响,而社会的政策和环境也会影响个体的健康。
总之,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细则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残疾,还包括福祉的综合评估。
健康是一个动态且不断推进的目标,个体和社会应积极参与保持和促进健康。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作为万物之灵的人,谁都想活得潇洒、健康,度过幸福而美满的一生。
但疾病往往悄悄缠身,使人感到生、老、病、死的痛苦和人生旅途的艰难,有的人因此而英年早逝,有的成了长期"专职"病患者,给家庭、社会增加负担。
随着时代的发展,疾病谱也越来越宽,新病、奇病、时代病、富贵病不断袭来,经常困惑着现代人。
人们在与疾病不断抗争中,慢慢地认识到健康不单纯是肉体无痛无病,还与精神状态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健康的含义: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作了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由此可知,健康不仅仅是指躯体健康,还包括心理、社会适应、道德品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有机结合的。
当人体在这几个方面同时健全,才算得上真正的健康。
健康概念不断发展,由过去单一的生理健康(一维)发展到生理、心理健康(二维)又发展到生理、心理、社会良好(三维),再发展到生理、心理、社会良好、道德完善(四维),这个四维健康新概念是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概括的。
随着时代步伐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加大,更多的人们却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是个新名词,但却是21世纪出现的新名词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甚至可能是划时代的概念。
亚健康状态,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表现为疲乏无力、精神不振、焦虑不安、易激怒、头痛、失眠、胸痛。
胃纳不佳,懒散、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理解判断能力降低、社交障碍等。
亚健康人普遍免疫功能低下,容易罹患各种疾病。
亚健康状态既是疾病的先导,也是早衰的先兆。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亚健康是21世纪威胁人类的头号杀手。
二、中学生与健康:第一方面:青春期的生理卫生。
(这方面的知识在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已经学过,就不多说了。
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把健康定义为
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把健康定义为70年来,世界卫生组织未曾修订健康的定义,即健康不仅为疾病或羸弱之消除,而是身体、精神与社会的完好状态。
这个定义历经讨论和争议,有关健康的理论研究也在不断发展。
健康越来越被看作是一个身体、精神、环境和社会的综合适应系统,它不再仅仅是基本需要和权利,也是义务。
健康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和权利,对健康的维护和对疾病的防治成为社会昌明的基本象征。
什么是健康?人类要如何保有健康?人类对于健康的需求如何才能满足?对健康的不懈追求,加上永远会出现的新问题给社会、政府和健康服务体系带来的挑战,不断引发学者的思考、讨论和实践。
我国要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而健康定义是健康服务业的理论基础,健康研究、健康服务、健康保险和健康政策均以此为元标准。
近年来,国内有文章介绍健康定义的演变,笔者拟从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健康定义的开始,梳理70年以来健康定义的演变和健康理论的发展,并结合中国哲学思想提出对健康的再认识,为我国健康服务业的规制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WHO关于健康的定义1.1WHO健康的定义未曾修订WHO《宪章》在序言中提到健康不仅为疾病或羸弱之消除,而是身体、精神与社会的完好状态。
1946年,该定义在纽约召开的国际卫生会议上通过、由61个国家代表签署。
1948年,该定义生效。
之后,《宪章》经过四次改动,但未曾修订健康的定义。
当然,为了推动人类健康的实现,WHO 根据《宪章》提出了一系列战略和举措。
1978年,在《阿拉木图宣言》中提出健康是基本人权,全世界的一项社会性目标是2000年人人享有健康。
1989年,首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提出健康是生命资源,并非生活目标。
健康是一种积极的定义,强调社会资源、个人的资源与身体能力的综合运用。
2001年,WHO在世界健康报告中强调重视和评估精神卫生。
2013年《2013—2020年精神卫生综合行动计划》提出精神卫生是健康和福祉的一个组成部分。
心理健康知识乐闯关题目及答案
序号
心理健康知识乐闯关题目
第一关-1 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把健康定义为
A没有身体疾病 B没有身心疾病 C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
D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品质的良好状态
第一关-2 下列哪些陈述不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 ( ) 。
A复杂性和矛盾性 B稳定性 C可变性 D生理性
第二关-3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表明了一个人意志品质的( )。
A自觉性 B果断性 C自制性 D坚持性
第二关-4 关于适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自然界所有生物的生存法 B当环境发生变化
时,个体就会面对适应问题 C适应是智慧的本质,是有机体与环境间
C
A刻板印象 B光环效应 C第一印象 D自我投射
第三关-14
“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的假意逢迎行为违反了人际交往 的( )原则。
B
A尊重原则 B诚信原则 C适度原则 D宽容原则
第三关-15 关于考试焦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
A高度的焦虑只有同高度的能力相结合才能促进学习 B适度的焦虑有
的平衡运动 D适应就是改变外部环境以是适应自己的生存
第二关-5 性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是 ( )。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动机
第二关-6 气质类型( )。
A有好好坏 B都是好的 C都是坏的 D无好坏之分
第二关-7 思维在认识过程中处于( )
A一般地位 B被支配地位 C核描述正确的是( ) 。
B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倒U型曲线 DU型曲线
第三关-1 下列哪些行为属于心理健康的范围 ( )。
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把健康定义为
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组织曾把健康定义为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组织曾把健康定义为70年来,世界卫⽣组织未曾修订健康的定义,即健康不仅为疾病或羸弱之消除,⽽是⾝体、精神与社会的完好状态。
这个定义历经讨论和争议,有关健康的理论研究也在不断发展。
健康越来越被看作是⼀个⾝体、精神、环境和社会的综合适应系统,它不再仅仅是基本需要和权利,也是义务。
健康是⼈类的基本需要和权利,对健康的维护和对疾病的防治成为社会昌明的基本象征。
什么是健康?⼈类要如何保有健康?⼈类对于健康的需求如何才能满⾜?对健康的不懈追求,加上永远会出现的新问题给社会、政府和健康服务体系带来的挑战,不断引发学者的思考、讨论和实践。
我国要⼤⼒发展健康服务业,⽽健康定义是健康服务业的理论基础,健康研究、健康服务、健康保险和健康政策均以此为元标准。
近年来,国内有⽂章介绍健康定义的演变,笔者拟从世界卫⽣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健康定义的开始,梳理70年以来健康定义的演变和健康理论的发展,并结合中国哲学思想提出对健康的再认识,为我国健康服务业的规制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WHO关于健康的定义1.1WHO健康的定义未曾修订WHO《宪章》在序⾔中提到健康不仅为疾病或羸弱之消除,⽽是⾝体、精神与社会的完好状态。
1946年,该定义在纽约召开的国际卫⽣会议上通过、由61个国家代表签署。
1948年,该定义⽣效。
之后,《宪章》经过四次改动,但未曾修订健康的定义。
当然,为了推动⼈类健康的实现,WHO 根据《宪章》提出了⼀系列战略和举措。
1978年,在《阿拉⽊图宣⾔》中提出健康是基本⼈权,全世界的⼀项社会性⽬标是2000年⼈⼈享有健康。
1989年,⾸届国际健康促进⼤会提出健康是⽣命资源,并⾮⽣活⽬标。
健康是⼀种积极的定义,强调社会资源、个⼈的资源与⾝体能⼒的综合运⽤。
2001年,WHO在世界健康报告中强调重视和评估精神卫⽣。
心理健康知识考试题库
心理健康知识一、心理健康1.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21世纪健康新概念:“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2.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1946)将心理健康定义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3.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①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②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③有幸福感;④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4.心理健康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心理健康的形成、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如何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科学。
5.心理健康的特点:①心理健康的状态具有相对性;②心理健康的状态具有连续性;③心理健康的状态具有可逆性;④心理健康的状态具有动态性。
6.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是相对的概念,二者相比较而存在,其中没有绝对的界线。
7.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
8.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保持人格完整。
9.心理健康可以分为一般常态心理者、轻度失调心理者、严重病态心理者三个等级。
10.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理论和技术,通过咨询者与求询者的协商、交谈和指导过程提供可行性的建议,针对正常人及轻度心理障碍者的各种适应和发展问题,帮助求询者进行探讨和研究,从而达到自立自强、增进健康水平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11.心理咨询是一项职业实践活动,用于解决与个人发展、心理健康及其与人际关系相关的问题。
12.心理咨询的原则:①保密原则。
②无条件积极关注原则。
③助人自助的原则。
13.一名有效的心理咨询者须具备共情、宽容、善于倾听、热诚的特征。
14.心理咨询师的责任心包括对求助者负责、对社会负责、对职业负责。
15.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保持正常的社交距离,最适合的距离是1.5米左右。
16.去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咨询的人,并不都是有心理疾病的人。
17.心理咨询师不应根据来访者的具体情况任意延长或缩短咨询时间。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WHO 早在1948年成立之出的《宪章》中就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病和不虚弱,而且使身体、心理、、社会功能三方面的完满状态。
"1990年W HO对健康的阐述是: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皆健全。
道德健康的内容是指不能损坏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能按照社会认可的行为道德来约束自己及支配自己的思维和行动,具有辨别真伪、善恶、荣辱的是非观念和能力。
据测定,违背社会道德往往导致心情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很容易发生神经中枢、内分泌系统等失调,免疫系统的防御能力也会下降。
医学家研究发现,贪污受贿的人就容易患癌症、脑出血、心脏病和精神过敏症;而为人正直、心地善良和淡泊、坦荡的品质,则能使人保持平衡,有助于身体健康。
近年来,一些学者认为应将经济状况作为健康评价的一项基本内容,由于人是一种很复杂的综合性的整体,其健康也就涵盖了多维内容。
生理健康有明确的标准,比如生长发育、成熟衰老等,更量化一些,就是体温36℃-37℃,血压:低压60-90 毫米汞柱、高压90-130毫米汞柱,心率60-80次/分,这是人体生理运动的正常指标。
而心理健康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标准就比较模糊了。
但心理健康对人的行为准则起着主导作用,面对五彩缤纷的人生,只有健康的心理才能适应各种各样的环境、处理形形色色的事情。
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处于这种状态下,人们不仅有安全感、自我状态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能以社会认可的形式适应外部环境。
它一般可理解为情绪的稳定和心理方面的成熟两个方面,但这种稳定和成熟的状态是相对的。
因为我们生活在一切都在变化的社会中,没有人会有一成不变的精神和情绪状态。
心理知识竞赛题库
第二届心理知识竞赛题库一、选择题(单选)1、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 D )A 没有身体疾病B 没有身心疾病C 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D 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品质的良好状态2、在心理治疗中,病人对心理医生产生的情绪依恋被称为( D )A 自由联想B 联想C 阻抗D 移情3、当你身边大多数人选择某种东西时,你常不自觉地做出相同的行为,这一心理现象称作( D )A 刻板印象B 社会吸引C 从众D 服从4、下列哪一种治疗最强调角色扮演( A )A 心理剧B 意识训练C 家庭治疗D 交朋友5、心理学是(D )。
A 自然科学B 社会科学C 既不是自然科学也不是社会科学D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6、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是(C)A 替来访者做决定B 有条件的尊重来访者C 为来访者保密D 对来访者的行为作道德判断7、弗洛依德的人格结构不包括(C)A 超我B 本我C 镜我D 自我8、某高中生求助者向咨询师讲述其与班主任的矛盾及班主任对其的歧视和否定后,咨询师未征求求助者意见,就找其班主任谈话。
这位咨询师(B)A 增加了求助者的信任感,使咨询关系更有利于咨询进程B 违反了保密原则C 以自己的价值观作为依据评判求助者D 超出了咨询师的职责范围9、心理咨询最主要的对象是(A)A 健康人群或存在心理问题的人B 发作期的精神病患者C 严重的神经症患者D 有严重人格障碍的患者10、考试焦虑主要属于( A )方面的问题。
A 情绪B 气质C 性格D 行为11、幻觉是指(A)A 没有现实刺激的知觉B 正常知觉现象C 错误的知觉D 歪曲的知觉12、人的气质可以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即粘液质、抑郁质、多血质以及( D )A 独立质B 严谨型C 兴奋型D 胆汁质13、心理学的英文名称是( B )A PsychologistB PsychologyC PsychopathD Psychiatry14、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B )A 华生B 马斯洛C 霍尔D 杜威15、当你进入一个黑暗的房间时,开始感觉眼前一片漆黑,但过一段时间后,你便可以看见周围的一切,这叫( B )心理现象A 明适应B 暗适应C 色弱D 视觉后像16、在印象形成过程中,由于信息出现的顺序导致的印象形成的效应有(B )A 光环效应B 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C 定型D 刻版印象17、当天识记的外语材料,最好在(A )内进行第一次复习,保持效果较好。
好心态好健康选择题
好心态好健康选择题1、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 D )A 没有身体疾病B 没有身心疾病C 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D 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品质的良好状态2、在心理治疗中,病人对心理医生产生的情绪依恋被称为( D )A 自由联想B 联想C 阻抗D 移情3、学生在考前对自己说“我一定能行,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来减压,属于( A )行为。
A 暗示B 自主训练C 冥想放松D 大脑训练4、下列哪一种治疗最强调角色扮演( A )A 心理剧B 意识训练C 家庭治疗D 交朋友5、“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一种( B )A 文饰B 投射C 假设D 以上都不对6、“爱屋及乌”是一种( B )的人际偏见。
A 刻板印象B 光环效应C 第一印象D 自我投射7、( A )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被看作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A 冯特B 费希纳C 韦伯D 艾宾浩斯8、最先提倡对来访者进行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是( B )A 阿德勒B 罗杰斯C 马斯洛D 弗洛姆9、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是( C )A 替来访者做决定B 有条件的尊重来访者C 为来访者保密D 对来访者的行为作道德判断10、弗洛依德的人格结构不包括( C )A 超我B 本我C 镜我D 自我11、有人买了一辆自行车,和别人的车一比较,发现自己的车式样又老又贵,心里很后悔,但总说自己车好,“一分钱一分货”。
这是( A )心理。
A 甜柠檬B 甜草莓C 甜苹果D 甜葡萄12、心理咨询最主要的对象是( A )A 健康人群或存在心理问题的人B 发作期的精神病患者C 严重的神经症患者D 有严重人格障碍的患者13、考试焦虑主要属于( A )方面的问题。
A 情绪B 气质C 性格D 行为14、成语“杯弓蛇影”是心理学中的什么现象( D )A 功能固着B 幻觉C 思维定势D 错觉15、幻觉是指( A )A 没有现实刺激的知觉B 正常知觉现象C 错误的知觉D 歪曲的知觉16、人的气质可以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即粘液质、抑郁质、多血质以及( D )A 独立质B 严谨型C 兴奋型D 胆汁质17、心理学的英文名称是( B )A PsychologistB PsychologyC PsychopathD Psychiatry18、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B )A 华生B 马斯洛C 霍尔D 杜威19、当你进入一个黑暗的房间时,开始感觉眼前一片漆黑,但过一段时间后,你便可以看见周围的一切,这叫( B )心理现象A 明适应B 暗适应C 色弱D 视觉后像20、在印象形成过程中,由于信息出现的顺序导致的印象形成的效应有( B )A 光环效应B 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C 定型D 刻板印象21、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心理学理论流派的第三势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
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作了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细则:
(1)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的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不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
(2)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适应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御一般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其中前四条为心理健康的内容,后六条则为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生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