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教案

合集下载

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课教案: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课教案: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课教案: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常见类型和原因。

2. 培养学生掌握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3. 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中损伤的处理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运动损伤的定义和分类2. 运动损伤的原因和预防措施3. 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4. 运动损伤的康复和恢复5. 安全运动和自我保护意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2. 教学难点: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原因、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2. 示范法:演示正确的运动姿势和预防运动损伤的技巧。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运动损伤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处理和预防。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运动损伤的定义和分类,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讲解:讲解运动损伤的原因和预防措施,强调安全运动的重要性。

3. 示范:演示正确的运动姿势和预防运动损伤的技巧,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处理方法。

4.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运动损伤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处理和预防。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自我保护意识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运动损伤的常见类型和原因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对运动损伤的康复和恢复的了解程度。

4. 学生对安全运动和自我保护意识的重视程度。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或教学参考书:提供有关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的专业知识。

2. 网络资源:查找相关的案例和视频,用于讲解和示范。

3. 实物道具:准备一些运动器材,如护具、冰袋等,用于展示和练习。

4. 幻灯片或PPT:制作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教案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教案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教案一、教学内容1. 运动损伤的类型及原因关节扭伤、肌肉拉伤、骨折、皮肤擦伤等常见运动损伤的类型及其产生原因。

2.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运动损伤,介绍相应的预防措施和现场处理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类型、原因及其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掌握运动损伤的预防方法,降低运动损伤发生的概率。

3. 学会针对不同类型的运动损伤进行现场处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特别是针对不同类型的损伤采用不同的处理措施。

2. 教学重点:运动损伤的预防方法,以及常见运动损伤的识别和处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体育与健康教材、多媒体设备、挂图、实物演示器材。

2. 学具:笔记本、运动损伤处理道具(如冰袋、绷带、碘伏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以现实生活中发生的运动损伤案例为背景,引发学生对运动损伤预防及处理的关注。

2. 理论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运动损伤的类型、原因及其危害,让学生认识到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性。

3. 实践操作演示(10分钟):针对不同类型的运动损伤,现场演示处理方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掌握。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案例分析(15分钟):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判断损伤类型,并提出处理方法。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运动安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六、板书设计1. 运动损伤的类型及原因2. 运动损伤的预防方法做好热身活动使用适当的运动器材遵循运动规则加强运动技能训练3. 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扭伤、拉伤: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骨折:固定、拨打急救电话擦伤:清洗、消毒、包扎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内容,编写一份运动损伤预防及处理指南。

2. 答案:运动损伤预防及处理指南:1. 运动前做好热身活动,提高关节柔韧性。

2. 运动时遵循规则,避免危险动作。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优质教案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优质教案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体育与健康》教材第十二章“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具体内容包括:运动损伤的定义与分类、常见运动损伤的成因及预防、现场急救原则与具体处理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及成因,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及现场急救处理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2. 教学重点: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及现场急救原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急救包、模型。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运动损伤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运动安全的关注,进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运动损伤的定义与分类。

(2)常见运动损伤的成因及预防。

(3)现场急救原则与具体处理方法。

3. 例题讲解:以实际案例为例,讲解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讨论,针对不同运动损伤情景,制定预防措施和急救处理方案。

六、板书设计1. 运动损伤的定义与分类2. 常见运动损伤的成因及预防3. 现场急救原则与具体处理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及成因。

(2)举例说明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及现场急救处理方法。

2. 答案:(1)运动损伤是指在运动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导致的身体组织损伤。

(2)预防措施:加强锻炼、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正确使用运动器材等;现场急救处理方法:遵循RICE原则(休息、冰敷、压迫、抬高),及时就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部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实践环节的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其他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教案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教案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体育与健康》第十二章“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详细内容包括: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及原因;常见运动损伤的识别与预防措施;现场急救处理原则及方法;康复训练与恢复。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原因及预防原则,提高学生的运动安全意识。

2. 学会识别和处理常见运动损伤,提高学生的自救与互救能力。

3. 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关爱他人的情感,提高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常见运动损伤的识别与处理方法。

重点:运动损伤的预防原则及现场急救处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挂图、模型、急救包等。

学具:笔记本、笔、实践操作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运动员受伤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运动损伤的关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讲解:(1)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及原因。

(2)运动损伤的预防原则及方法。

(3)常见运动损伤的识别与预防。

3. 实践操作:(1)现场急救处理原则及方法。

(2)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种常见运动损伤,讨论其识别与处理方法。

4. 例题讲解:以踝关节扭伤为例,讲解识别、处理及康复训练方法。

5. 随堂练习:(1)分组模拟急救处理场景,进行实践操作。

六、板书设计1. 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及原因。

2. 运动损伤的预防原则及方法。

3. 常见运动损伤识别与处理。

4. 现场急救处理原则及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及原因。

(2)列举三种常见运动损伤的识别与处理方法。

(3)谈谈你对运动损伤预防的认识。

答案:(1)运动损伤是指运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身体组织损伤。

(2)如:①皮肤擦伤:清洁伤口,涂抹红药水;②肌肉拉伤:冷敷、加压包扎、抬高受伤部位;③踝关节扭伤:冷敷、加压包扎、抬高受伤部位,必要时进行复位。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了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方法。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应急处理教案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应急处理教案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应急处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体育与健康》教材第八章“运动安全与损伤预防”部分,具体包括第三节“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应急处理”。

详细内容涉及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常见运动损伤的成因、预防措施及现场应急处理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成因及预防方法。

2. 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现场应急处理能力,能够对常见运动损伤进行初步判断和处理。

3. 提高学生的运动安全意识,养成科学锻炼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运动损伤的成因分析、预防措施及现场应急处理方法。

教学重点:常见运动损伤的识别、预防及现场应急处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教学视频、实物模型、急救包。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运动场上发生运动损伤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运动安全。

2. 知识讲解(15分钟)(1)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及成因。

(2)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3)常见运动损伤的现场应急处理方法。

3. 实践操作(10分钟)分组进行实物模型操作,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成因,并学会现场应急处理。

4. 例题讲解(10分钟)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和处理。

5. 随堂练习(10分钟)出示常见运动损伤的图片,让学生进行识别和应急处理。

六、板书设计1. 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2. 常见运动损伤的成因及预防3. 常见运动损伤的现场应急处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

(2)列举三种常见运动损伤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a. 关节扭伤b. 肌肉拉伤c. 擦伤2. 答案:(1)运动损伤是指在体育锻炼或运动比赛中,因运动负荷过大、运动技术不当等原因导致的身体损伤。

(2)常见运动损伤的成因及预防:a. 关节扭伤:关节部位受力过大或受力方式不当,预防措施:充分热身、加强关节保护。

b. 肌肉拉伤:肌肉过度拉伸或收缩,预防措施: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做好肌肉放松。

《运动损伤的处理与预防》精品教案

《运动损伤的处理与预防》精品教案

《运动损伤的处理与预防》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运动医学基础》教材第五章“运动损伤的处理与预防”,详细内容涉及:运动损伤的分类与原因、常见运动损伤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与措施、预防策略。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运动损伤的分类、原因及常见运动损伤的临床表现。

2. 掌握运动损伤的处理原则、措施和预防策略。

3.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在运动过程中自我保护与紧急处理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运动损伤的处理原则、措施及预防策略。

重点:常见运动损伤的临床表现、处理方法与预防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挂图、模型、急救包。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运动损伤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为何会发生运动损伤,如何预防与处理。

2. 新课导入:介绍运动损伤的分类、原因及常见运动损伤的临床表现。

3.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运动中遇到的损伤经历,讨论如何处理与预防。

4. 例题讲解:讲解运动损伤处理原则、措施及预防策略,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5.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针对不同运动损伤,设计处理与预防方案。

7. 互动环节:邀请学生提问,解答疑问,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运动损伤的处理与预防》2. 内容:运动损伤分类与原因常见运动损伤临床表现运动损伤处理原则与措施运动损伤预防策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运动损伤的分类、原因及常见运动损伤的临床表现。

(2)阐述运动损伤的处理原则、措施和预防策略。

2. 答案:(1)运动损伤分类、原因及常见运动损伤临床表现,详见教材第五章。

(2)运动损伤处理原则、措施和预防策略,详见教材第五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运动医学领域的最新研究,了解更多的运动损伤处理与预防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深度与广度4. 互动环节的开展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完整性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在教学过程中,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是至关重要的。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应急处理教案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应急处理教案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应急处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体育与健康》教材第六章“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应急处理”,具体内容包括: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及常见原因;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常见运动损伤的应急处理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及常见原因,提高学生对运动损伤的认识。

2. 使学生掌握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让学生学会常见运动损伤的应急处理方法,提高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及应急处理方法。

教学重点:运动损伤的分类、常见原因及预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挂图、模型、急救包等。

2. 学具:笔记本、笔、运动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运动场上发生运动损伤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及常见原因。

(2)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3)常见运动损伤的应急处理方法。

3. 实践操作:(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预防运动损伤,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模拟演练:分组进行常见运动损伤的应急处理方法演练。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运动损伤预防及应急处理的例题。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应急处理2. 内容:(1)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及常见原因(2)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3)常见运动损伤的应急处理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一份关于运动损伤预防及应急处理的宣传海报。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关注身边的运动损伤案例,提高警惕。

(2)鼓励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增强身体素质,降低运动损伤风险。

(3)组织学生参观医院急诊科,了解运动损伤的急救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及应急处理方法。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教案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教案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体育与健康》第十二章第三节,主要内容包括: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及常见原因;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及常见原因,提高预防意识。

2. 掌握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率。

3. 学会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和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难点:如何在实际运动中灵活运用预防措施,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运动损伤处理手册、实物演示道具。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运动员在比赛中受伤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运动损伤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运动损伤?2. 基本概念:讲解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及常见原因。

3. 预防措施:介绍运动损伤的预防方法,如充分热身、合理运动、加强肌肉力量训练等。

4.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运动中遇到的损伤经历,讨论如何预防类似情况发生。

5. 例题讲解:讲解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如肌肉拉伤、关节扭伤、骨折等。

6.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方案,并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及常见原因。

2. 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3. 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七、作业设计预防运动损伤,从你我做起(1)充分热身,提高身体适应性。

(2)合理运动,避免过度训练。

(3)加强肌肉力量训练,提高关节稳定性。

(4)正确使用运动器材,避免不合适的运动环境。

(5)遵循运动规则,减少危险动作。

2. 作业题目:列举三种常见运动损伤,并简述其处理方法。

(1)肌肉拉伤:立即停止运动,冷敷患处,抬高伤肢,必要时进行按摩。

(2)关节扭伤:立即停止运动,冷敷患处,固定关节,必要时寻求医生帮助。

(3)骨折:保持冷静,避免移动伤肢,拨打急救电话,等待救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方法。

《运动损伤的处理与预防》教案

《运动损伤的处理与预防》教案

《运动损伤的处理与预防》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体育保健学》第五章“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与预防”,具体内容包括: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常见运动损伤的识别与处理方法,以及运动损伤的预防策略。

重点讲解关节扭伤、肌肉拉伤、骨折等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识别方法。

2. 使学生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培养学生预防运动损伤的意识,提高运动安全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常见运动损伤的识别、处理方法及预防策略。

难点:运动损伤处理方法的实际操作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挂图、模型、急救包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践操作材料(如绷带、冰袋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危害,激发学习兴趣。

情景:篮球比赛中,一名同学因抢篮板时落地不稳,导致膝关节扭伤。

2. 理论讲解:(1)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

(2)常见运动损伤的识别与处理方法。

(3)运动损伤的预防策略。

3. 例题讲解:例题1:关节扭伤的处理方法。

例题2:肌肉拉伤的处理方法。

例题3:骨折的处理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演示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教师点评并纠正错误。

5.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如绷带包扎、冰敷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1. 常见运动损伤的分类2. 常见运动损伤的识别与处理方法关节扭伤肌肉拉伤骨折3. 运动损伤的预防策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关节扭伤、肌肉拉伤、骨折的处理方法。

请列举至少三种预防运动损伤的方法。

2. 答案:关节扭伤:立即停止运动,冷敷、加压包扎、抬高受伤部位,必要时就医。

肌肉拉伤:立即停止运动,冷敷、休息、抬高受伤部位,必要时就医。

骨折:保持冷静,避免移动受伤部位,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情况较好,但仍有个别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存在误区,需加强个别辅导。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教案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教案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体育与健康》教材第四章第三节“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详细内容包括: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原因;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原因,提高学生对运动损伤的认识。

2.使学生掌握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率。

3.让学生学会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教学重点: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及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挂图、模型、急救包。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危害,激发学习兴趣。

实践情景:篮球比赛中,一名同学因摔倒导致手腕骨折。

2. 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原因。

3. 举例讲解:讲解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5. 案例分析:分析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如擦伤、扭伤、拉伤等。

6. 演示与实操:教师演示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学生进行实操练习。

六、板书设计1. 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原因2. 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3. 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编写一份运动损伤预防与处理指南。

2. 答案:(1)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原因(2)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3)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实操环节,部分学生操作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了解其他运动项目的损伤预防与处理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加强家校合作,提醒家长关注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2. 实操环节:学生在实操环节中对常见运动损伤处理方法的掌握程度。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教案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教案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概念、类型和原因。

2. 培养学生掌握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3. 使学生学会运动损伤的基本处理方法。

二、教学内容1. 运动损伤的概念与分类2. 常见运动损伤的原因与预防3. 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运动损伤的基本处理方法。

2. 教学难点:运动损伤的处理原则,运动损伤的急救方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运动损伤的概念、类型、原因及预防措施。

2. 演示法:展示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3. 实践法:学生分组练习,模拟运动损伤的处理过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运动损伤在日常运动中的重要性。

2. 新课内容:讲解运动损伤的概念、分类、原因及预防措施。

3. 演示与讲解:展示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讲解处理原则及急救方法。

4.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练习,模拟运动损伤的处理过程。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实践操作能力:评估学生在模拟练习中的运动损伤处理能力。

3.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测试,评估学生对运动损伤预防与处理知识的掌握。

七、教学资源1. 教材:运动损伤预防与处理教材。

2. 演示材料:图片、视频等演示材料,用于展示运动损伤案例及处理方法。

3. 练习器材:模拟运动损伤的道具,如护具、急救包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本教案共需2课时。

2. 教学安排:第一课时讲解运动损伤的概念、分类、原因及预防措施;第二课时讲解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及实践练习。

九、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医生或教练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运动损伤预防与处理的了解。

2. 组织学生参加运动损伤防范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十、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知识掌握程度等。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教案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教案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常见类型和原因。

2. 培养学生掌握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3. 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运动损伤的定义和分类2. 运动损伤的原因和预防措施3. 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4. 常见运动损伤的案例分析5. 运动损伤的康复与恢复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2. 教学难点:运动损伤的诊断和康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原因、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常见运动损伤的案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实践操作法:学生分组练习,模拟运动损伤的处理过程。

4. 讨论法:分组讨论运动损伤的预防、处理和康复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运动损伤的定义和分类,引发学生对运动损伤的关注。

2. 讲解:详细讲解运动损伤的原因、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3. 实践:学生分组练习,模拟运动损伤的处理过程,教师巡回指导。

4. 讨论:分组讨论运动损伤的预防、处理和康复方法,分享心得体会。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学习态度。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模拟练习中的操作准确性、熟练程度以及安全意识。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其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和自我学习能力。

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沟通交流能力和创新思维。

七、教学资源1. 教材:《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教材或相关资料。

2. 课件:PowerPoint或其他演示软件制作的课件。

3. 视频资料:有关运动损伤处理的示范视频。

4. 模拟道具:用于模拟运动损伤处理的道具,如绷带、急救包等。

5. 网络资源:在线案例分析、相关学术文章、康复训练指导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和原因。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紧急处理》教案5篇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紧急处理》教案5篇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紧急处理》教案5篇《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紧急处理》教案(一)在运动中看到的或自己亲身经历的运动中受伤的经过。

学生:举手回答。

2.教师小结,导出本课学习内容。

(-)运动损伤发展的原因14分钟1 .活动目的:明确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认识运动损伤的危害性,唤起对运动损伤预防的思考。

2 .活动形式:自主学习,分组讨论,老师小结。

3 •具体步骤:(1)学生自学教材中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内容。

(2)教师给出讨论题目:结合体育锻炼和自主学习,你认为哪些因素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怎样做才能预防运动损伤?(3)提出讨论要求,各组推选讨论主持人和记录员。

(4)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5)讨论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推选汇报人,代表本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小组内的其他成员可以做相应补充)。

(6)在学生讨论基础上,教师给予补充、归纳。

4 .教师小结:大家知道,体育运动不仅可以使人体魄强健、体型健美,还可以使人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是增进健康的重要手段。

但是,在体育学习 提高部分锻炼中,可能由于准备活动不充分或场地不平整、器械失修,或因疲劳和其他原因引发运动伤害事故。

一旦发生损伤,既影响身体健康,也影响学习和生活。

因此,在体育锻炼中要树立安全意识,明确预防措施,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和锻炼身体。

(-)预防运动损伤的要求13分钟1活动目的:掌握运动前预防措施,明确运动前应做哪些准备,知道运动过程中有哪些基本要求。

5.活动形式:分组讨论,教师小结。

6•具体步骤:(1)教师给出讨论题目:为了预防运动损伤,运动前应该采取哪些预防措施?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在运动过程中预防运动损伤有哪些基本要求。

(2)提出讨论要求,各组推荐讨论主持人和记录员。

(3)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搜集学生讨论信息。

(4)讨论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推选汇报人,代表本小组讨论结果(小组内其他成员可以做相应的补充)。

(5)在学业讨论、全班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给予补充、归纳和讲解。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教案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教案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常见类型和原因。

2. 让学生掌握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3. 让学生学会运动损伤的基本处理方法。

二、教学内容1. 运动损伤的定义和分类2. 运动损伤的原因3. 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4. 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5. 运动损伤的康复与恢复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2. 教学难点: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和康复训练。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原因、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2. 演示法:展示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3.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运动损伤的预防训练和处理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重要性。

2. 新课内容:讲解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原因、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3. 演示与实践:展示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让学生进行实践练习。

4.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运动损伤经历,讨论如何预防运动损伤。

5. 总结与布置作业: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加深理解。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提问回答情况。

2. 实践操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实践练习中的运动损伤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的掌握程度。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运动损伤预防及处理知识的掌握,以及对作业的完成质量。

七、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的教材、PPT、演示视频等教学资源。

2. 教学场地与器材:准备适合进行运动损伤预防训练和处理练习的场地与器材。

八、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运动员或教练来讲解他们的运动损伤经历和预防处理方法。

2. 组织学生参观运动医疗中心,了解运动损伤的治疗和康复过程。

九、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学生的反馈等,以便对后续的教学进行改进和调整。

十、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运动损伤预防及处理知识,整理重点内容。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教案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教案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运动医学》教材第四章“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常见运动损伤的成因及预防措施,运动损伤的现场急救处理方法,以及损伤后的康复训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2. 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现场急救处理能力,能够在遇到运动损伤时迅速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

3. 引导学生认识到运动康复的重要性,掌握简单的康复训练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运动损伤的现场急救处理方法,损伤后的康复训练。

教学重点:常见运动损伤的成因及预防措施,现场急救处理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挂图、模型、急救包等。

2. 学具:笔记本、笔、运动损伤急救手册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运动损伤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运动损伤的关注,从而导入新课。

2. 新课内容讲解:a. 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及成因。

b.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c. 运动损伤的现场急救处理方法。

d. 损伤后的康复训练。

3. 实践操作:a. 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种常见运动损伤,讨论其成因和预防措施。

b. 教师演示现场急救处理方法,学生跟随操作。

c. 学生互相练习康复训练方法。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a. 讲解一道关于运动损伤成因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b. 学生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2. 内容:a. 运动损伤定义、分类、成因b. 常见运动损伤预防措施c. 现场急救处理方法d. 损伤后康复训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列举三种常见运动损伤,并说明其成因和预防措施。

b.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一位运动员在比赛中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教学方法的适用性等。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优质教案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优质教案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体育与健康》教材第七章“运动保健”部分的第三节“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详细内容包括: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及原因;常见运动损伤的识别与预防措施;急性运动损伤的处理原则及方法;康复训练与重返赛场。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分类、原因及预防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使学生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识别与急性损伤的处理原则,提高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常见运动损伤的识别与处理方法。

重点: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及急性损伤的处理原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挂图、模型、急救包。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运动员受伤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运动损伤问题,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新课内容:(1)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及原因。

(2)常见运动损伤的识别与预防措施。

(3)急性运动损伤的处理原则及方法。

(4)康复训练与重返赛场。

3.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校医进行现场演示,如何处理急性运动损伤。

4. 例题讲解:讲解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并进行随堂练习。

六、板书设计1. 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及原因。

2. 常见运动损伤的识别与预防措施。

3. 急性运动损伤的处理原则及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简述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及急性损伤的处理原则。

答案:预防措施包括充分热身、选择合适的运动装备、遵循运动规则等;急性损伤的处理原则为:保护受伤部位、冷敷、加压包扎、抬高受伤部位、及时就医。

2. 作业题目:列举三种常见运动损伤,并说明其识别方法及处理措施。

答案:示例:踝关节扭伤、肌肉拉伤、骨折。

识别方法:观察受伤部位的外观、询问受伤者感受等。

处理措施:根据损伤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如冷敷、加压包扎、固定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练习等多种方式,使学生掌握了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方法。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实践应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教案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教案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体育与健康》教材第十二章“运动安全与损伤预防”部分,具体包括:第一节课“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详细内容涉及运动损伤的分类、常见运动损伤的成因、预防措施以及基本的处理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运动损伤的分类,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成因和预防方法。

2. 学习并掌握基本的运动损伤处理技巧,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运动损伤成因的理解、预防措施的落实、损伤处理方法的掌握。

教学重点:运动损伤的分类、预防原则、常见损伤的处理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运动损伤处理模型、急救包。

学具:笔记本、运动损伤预防手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运动损伤的图片和实例,引发学生对运动安全的关注,进而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2. 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运动损伤的分类、成因、预防原则及常见损伤的处理方法。

3. 实践操作(15分钟):分组进行运动损伤处理方法的实践操作,教师指导并纠正错误。

4.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随堂练习(10分钟):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检查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运动损伤的分类2. 常见运动损伤的成因与预防3. 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分析自己或身边同学在运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损伤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2. 答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给出合理的预防措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较高,但对运动损伤成因的理解仍有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的运动损伤预防及处理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同时,组织学生参加运动安全知识竞赛,检验学习成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

2. 实践操作环节的教学指导。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教案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教案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体育与健康》第十二章“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具体内容包括:运动损伤的定义与分类、常见运动损伤的成因、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及成因,提高学生对运动损伤的认识。

2. 使学生掌握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提高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的自我保护能力。

3. 让学生学会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提高学生在遇到运动损伤时的应对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

难点:对不同类型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及在实际运动中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挂图、模型、急救箱等。

2. 学具:笔记本、笔、运动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运动中发生的运动损伤案例,引起学生对运动损伤的关注。

2. 知识讲解:(1)运动损伤的定义与分类。

(2)常见运动损伤的成因。

(3)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4)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3.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参与运动损伤预防与处理的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

4. 例题讲解:讲解实际运动损伤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提出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针对不同类型的运动损伤,设计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六、板书设计1.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2. 内容:(1)运动损伤的定义与分类(2)常见运动损伤的成因(3)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4)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及成因。

(2)列举三种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3)结合实际运动,设计一份运动损伤预防及处理方案。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但对运动损伤处理方法的掌握程度仍有待提高,需在课后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体育俱乐部或运动队,了解更多专业运动损伤预防及处理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教案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教案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教案教案:《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运动损伤预防及处理相关章节。

2. 详细内容:介绍常见运动损伤的类型、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常见类型及原因。

2. 培养学生掌握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

3. 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降低运动损伤发生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2. 教学重点: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运动损伤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教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分享运动损伤的真实案例,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严重性。

2. 知识讲解:介绍运动损伤的类型、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

3. 例题讲解:分析具体运动损伤案例,引导学生掌握处理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分析并解决实际运动损伤问题。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预防运动损伤,分享讨论成果。

六、板书设计1. 运动损伤类型2. 运动损伤原因3. 预防措施4. 处理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列举三种常见运动损伤,并说明预防措施。

2. 答案:常见运动损伤:扭伤、拉伤、骨折等。

预防措施:充分热身、注意运动姿势、佩戴护具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主动了解更多运动损伤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中,我们需要关注学生对运动损伤类型的理解和记忆,原因的分析能力,以及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的实践应用能力。

在介绍运动损伤类型时,需要详细讲解各种损伤的特点和表现,以便学生在遇到类似情况时能够及时识别。

在分析运动损伤原因时,要引导学生了解内在和外在因素对运动损伤的影响,培养学生正确的运动观念。

在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的讲解中,要注重实际操作的演示和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二、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我们需要关注学生对运动损伤知识的掌握程度,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以及在实际运动中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损伤的防备及处理教案运动损伤的防备及处理教案1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章节,本次课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占紧要地位,侧重于让同学学会如何防备运动损伤,及显现后的正确处理,为“健康体育,安全体育”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授教的对象是六班级一班全体同学,他们的年龄为13—14岁左右,正处于青春初期,朝气蓬勃、富于想象和挑战,好胜心强,爱表现本身,该班男生多女生少,男同学特别喜爱体育,但身体素养不是很好,活泼好动、古怪心强是这个班同学的特点。

三、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进一步了解体育运动安全学问,深刻认得安全意识的作用2、技能目标:运用本身学习的《运动损伤的防备及处理》的学问,使本身在运动中,尽量避开不必要的损伤,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3、情感目标:培育同学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本领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同学学好运动前的防备,运动中的保护本领,避开损伤难点:一旦运动损伤发生后,如何更好运用‘运动损伤处理学问,有效减轻苦痛。

五、教法和学法1、教法:本节课我将采纳多媒体教学,把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分成六点,认真的给同学讲解出来,然后再讲解如何避开运动损伤的发生,最后讲解当运动损伤不可避开时,我们应当如何处理,把损害降到最低。

2、学法:在教法上,我贯彻的教学思想是把“学习的自动权还给同学”,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同学积极思考、讨论,发挥想象,联系自身在运动中的情况,理论与实践结合。

六、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提问:同学们平常在体育磨练中受过伤吗?受伤的部位是那里?你又是怎样处理的?同学回答问题老师小结:我们在平常的`体育磨练中都可能发生过或大或小的损伤,一旦损伤发生都会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麻烦,损伤虽然不能避开,但是我们能防备。

今日这堂课我们就来一起了解几种常见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症状、处理与防备方法,让我们在今后的体育磨练中尽可能避开运动损伤的发生。

2、打开部分理论与案例结合,提出运动损伤的原因和防备,运用讲解法,讲解运动前、中、后时,应当注意的问题讲解时举一些实例,让同学更直观认得到运动安全防备的紧要性,比如,运动前,准备活动要充分,同学着装必需合理,穿牛仔或过度紧张的衣裳就可能运动受限,还有不能佩戴坚硬物品在身上。

举例:有一位同学在上体育课前没有把口袋的钥匙拿出来,最后导致在立定跳远时让钥匙插进了腹部,等等一系列的实例。

本节课重要学习的是运动损伤的防备及处理,为了更好的避开运动损伤的发生,通过投影播放一些运动员做准备活动的片段,让同学直观的学习运动前的准备活动的方法,从而调动同学的积极性。

本次课充分体现了老师为主导,同学为主体的引导思想,充分发挥同学主观能动性,让同学本身发觉问题、解决问题。

七、估计效果估计课的教学目标基本实现,同学能运用所学学问使本身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尽量避开一些不必要的损伤,达到强身健体。

本节课同学积极讨论,认真思考,课堂气氛活跃,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为同学打下了安全运动、强身健体的基础,同时也培育了同学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如何防备运动损伤以及损伤后如何处理等一系列本领。

体育运动中,假如处之不当或因一些外部原因,可能会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知道如何防备运动损伤的发生,或一旦显现运动损伤,如何冷静正确处理对每一个同学都很紧要。

运动损伤的防备及处理教案2一、教学目标:学问目标:1、了解运动损伤的定义及发生的原因;2、把握常见运动损伤的简易处理方法。

本领目标:学会在运动中的相互帮忙、相互帮助及自我防护。

情感目标:树立终身安全运动的意识,尽量避开运动损伤的发生。

二、教材分析:《常见运动损伤的防备及处理》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体育与健康》的基础模块第七讲内容。

中职同学虽然酷爱体育运动,但由于缺乏肯定的运动卫生与安全学问,简单导致损伤事件的发生,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运动技能学习领域中,要实行相应的安全措施防备损害事故的发生,使同学知道如何在运动中避开不安全,把握运动创伤时和紧急情况下的简易处理方法,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提高处理安全问题的本领。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常见运动损伤的简易处理(软组织损伤的急救方法和外止血的急救技能)。

2、教学难点:终身安全运动意识的培育。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询问法、小组讨论法、演示法、多媒体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视频(片1、片2)导入教学内容(片3)二、运动损伤的概述1、举例:刘翔,姚明桑兰:1998.7.21在纽约友好运动会跳马比赛前热身时摔伤,造成高位截瘫。

2、提问:同学们在运动中发生过那些损伤。

常见运动损伤3、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防备1)、原因:思想上不够重视运动损伤的发生,常与体育老师、教练员尤其是体育磨练者对防备运动损伤的意义认得不足,思想上麻痹大意及缺乏防备学问有关。

他们多存在着某些片面认得,平常不重视安全,在体育教学、体育磨练和比赛中没有积极实行各种有效的防备措施。

防备措施:加强运动安全的思想认得。

每学期和每节课前,进行体育运动安全教育。

2)、原因:缺乏合理的准备活动:准备活动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加强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使人体从相对的静止状态过渡到紧张的活动状态。

防备措施: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可分为一般性准备后动和专项准备活动。

遵从的原则:内容先阔别心脏的四肢活动到全身活动,再到专项准备活动。

运动负荷由小到大时间一般为10分钟左右,气温低是可长一些。

3)、原因:运动负荷(尤其是局部负担量)过大:布置运动负荷时,没有充分考虑到磨练者的生理特点,运动负荷超过了磨练者可以承受的生理负担量,尤其是局部负担过大,引起微细损伤的积累而发生劳损。

防备措施:运动负荷要适当4)、原因:技术上的错误:技术动作的错误,违反了人体结构功能的特点及运动时的力学原理而造成损伤,这是初参加运动训练的人或学习新动作时发生损伤的重要原因。

例如,做前滚翻时,因头部不正而引起颈部扭伤;防备措施:把握合理的运动技术5)、原因: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不良在睡眠或休息不好、患病受伤或伤病初愈阶段,以及疲乏时,肌肉气力、动作的精准性和身体的协调市性显著下降,警觉性和注意力减退,反应较迟钝,此时参加猛烈运动或练习较难的动作,就可能发生损伤。

防备措施:把握好身体、心理状态6)、原因:组织方法不当:在教学训练中,不遵守循序渐进、系统性和个别对待的原则,以及比赛的年龄分组原则;在组织方法方面,缺乏保护和自我保护、在非投掷区练习投掷或任意穿越投掷区、组织性纪律性较差。

防备措施:科学的组织方法:预见和避开发生损伤。

7)、原因:动作粗野或违反规定:在比赛中不遵守比赛规定,或在教学训练中相互逗闹,动作粗野,有意犯规等,这是篮球、足球运动中发生损伤的紧要原因。

防备措施:杜绝动作粗野削减犯规8)、原因:场地设备的缺点:运动场地不平,有小碎石或杂物;跑道太硬或太滑;沙坑没掘松或有小石,坑沿高出地面,踏跳板与地面不平齐;器械维护不良或年久失修,表面不光滑或有裂缝;器械安装不坚固或按放位置不妥当,器械的高处与低处、大小或重量不符合磨练者的年龄、性别特点,缺乏必要的防护用具(如护腕、护踝、护腰等);运动时的服装和鞋袜不符合运动卫生要求等。

2防备措施:改善场地设备,检查、选择无安全隐患的场地设备9)、原因:不良气象的影响:气温过高易引起疲乏和中暑,气温过低易发生冻伤,或因肌肉僵硬,身体协调性降低而引起肌肉韧带损伤;潮湿高热易引起大量出汗,发生肌肉痉挛或虚脱;防备措施:避开恶劣的天气,削减室外运动。

4、急性闭合性损伤的紧急处理RICE——处理运动损伤的原则R=Rest(休息)RICE的第一个字母R代表Rest(休息)。

要求运动员停止受伤部位的运动。

避开加重受伤程度,受伤后好好休息可以促进较快的复原。

I=Ice(冰敷)第二个字母I代表冰敷,冰敷袋置于受伤部位,受伤后48小时内。

每隔2—3小时冰敷20—30分钟。

无冰时,先用冷水冲洗。

注意时间不宜太长,以防冻伤,尤其是关节。

C=Compreion(压迫)第三个字母C代表压迫,压迫使损害区域的肿胀减小。

以弹性绷带包扎于受伤部位,例如:足、踝、膝、大腿、手或手腕等部位,来削减内部出血。

E=Elevation(抬高)E代表抬高,抬高伤部加上冰敷与压迫,削减血液循环至伤部,避开肿胀。

伤处应高于心脏部位,且尽可能在伤后24小时内,都抬高伤部。

当怀疑有骨折时,应先固定在夹板后再抬高,但有些骨折是不宜抬高的。

5、以扭伤为例讲解扭伤产生的原因、应急处理和防备6、外伤止血的急救技能A、冷敷法B、抬高肢体法C、绷带加压包扎法D、间接指压止血法E、加垫屈肢止血法三、常见的运动损伤处理:1)、擦伤(皮肤表面受到磨擦后的损伤。

)处理:伤口干净(不干净的用清水冲洗干净)者,到卫生室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或贴上创可贴即可自愈。

较严重的首先需要止血,酌情实行冷敷法、抬高肢体法、绷带加压包扎法、手指直接指点压止血法等方法进行处理,必要时到医院进行伤口清洗、缝合、上药、包扎等处理,以免感染或流血过多。

2)、鼻出血(鼻部受外力撞击,致使毛细血管分裂而出血。

)处理:让受伤者坐下来,头向后仰,短时间用口呼吸,鼻孔用纱布或干净的软纸塞住,用冷毛巾敷在前额和鼻梁上,一般即可止血。

如仍不止,应到医院检查、处理,适时实行有效措施,防止大量出血而显现昏厥。

3)、扭伤(当关节活动范围超过正常限度时,附在关节四周的韧带、肌腱、肌肉撕裂面造成的损伤。

)处理:首先应当实行止血、止痛措施。

可把受伤肢体抬高,用冷水淋洗伤部或用冷毛巾进行冷敷,使血管收缩,减轻出血程度和苦痛。

不能乱揉动,防止加大出血量。

在受伤处垫上棉花,用绷带加压包扎。

简单处理后应立刻将伤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医疗处理,避开耽搁治疗。

4)、挫伤(在钝重器械打击或外力直接作用下使皮下组织、肌肉、韧带或其它组织受伤,而伤部皮肤往往完整无损或只有细小破损。

)3处理:用冷毛巾进行冷敷,使血管收缩,减轻出血程度和苦痛。

在受伤处垫上棉花,用绷带加压包扎。

简单处理后应立刻将伤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医疗处理,避开耽搁治疗。

5)、脑震荡(头部受外力打击或碰撞到坚硬物体,使脑神经细胞、纤维等脑组织受到过度震动而导致的损伤。

)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脑震荡。

让同学了解脑震荡的.症状,以便在日后能快速的辨别出受损伤者的病症,以便适时处理。

处理:对轻度脑震荡的病人,安静卧床休息一、二天后,即可恢复。

对于中、重度的脑震荡,要保持伤员肯定安静,仰卧在平坦的地方,头部冷敷,注意身体的保暖,并适时送医院治疗。

6)、脱臼(由于直接或间接的暴力作用,使关节面脱离了正常的解剖位置而造成的肢体关节部位的损伤。

)处理:动作要灵巧,不可乱伸乱扭,可以先冷敷,扎上绷带,保持关节固定不动后,立刻送医院请医生矫正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