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图

合集下载

地理高三一轮复习《高考总复习》江苏讲义第一部分第一单元第1讲必备基础知识地图

地理高三一轮复习《高考总复习》江苏讲义第一部分第一单元第1讲必备基础知识地图

第1讲必备基础知识——地图知考纲明考情理线索1.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用图例与注记2.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以地图为载体,考查等高(深)线和地形剖面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考查频度较高。

考查形式主要是选择题,综合题在背景中呈现不直接设问,隐形考查,难度系数在0.5左右一、地图三要素二、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海拔和相对高度(1)等高(深)线:在地图上海拔(深度)相同的点连成的线。

(2)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如图,C、F两点的海拔分别为800米、600米。

(3)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如图,C、F两点的相对高度为200米。

2.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特征含义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相同同图等距一般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相邻的两条等高线的相对高度是一个定值(等高距)闭合曲线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只是有的不能在一幅图上完全呈现出来一般不相交,重叠为陡崖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但在悬崖峭壁处,等高线可以重合疏缓密陡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两条等高线之间间距越大,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度越缓,反之坡度越陡凸低为高等高线向低值弯曲的中心部位,比两侧海拔高,地形为山脊凸高为低等高线向高值弯曲的中心部位,比两侧海拔低,地形为山谷高于高值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海拔不在两条等高线的数值之间,如①海拔高于200米,而②海拔低于100米低于低值三、地形剖面图地形剖面图是沿地表某一方向的直线所作的垂直剖面图,可以直观显示该线上的地势起伏和坡度陡缓,它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

考点一等高线地形图上常考的三大应用1.判断气候特征及差异判断气候特征气候特征应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坡向(阳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等因素判断判断气候差异气温差异求出高度差,再用气温垂直递减率(0.6 ℃/100 m)计算温度差,地势越高气温越低降水差异迎风坡降水多于背风坡光照差异阳坡多于阴坡,同一种植被在阳坡的分布上界高于阴坡2.判断河流水系、水文特征3.区位选择(1)利用地形图选点点的类型区位要求图示水库坝址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因该处筑坝工程量小且落差大;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以保证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和库容港口港口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海湾地区,即陆域平坦、水域深阔的避风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气象站气象站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方疗养院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等高线稀疏)、向阳坡、背山面水(河、湖、海)、气候宜人、空气清新的地方,且有交通线通过,交通便利宿营地宿营地应避开河谷、河岸,以预防暴雨造成的山洪暴发;避开陡崖、陡坡,以防崩塌、落石造成伤害;应选在地势较高的缓坡或较平坦的鞍部宿营航空港航空港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即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易排水的地方,还要地质条件好;注意盛行风向并保持与城市有适当的距离等特别提醒地质灾害判断:①在等高线密集的地段容易出现滑坡灾害。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地图(44张)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地图(44张)
( 经 典 教 学 PPT)高 考地理 一轮复 习 区 域 地理 -地图( 共44张 PPT)-导 学课件 (示范 )
水库坝址的选择: 要考虑库址、坝址及修建水库后是否需 (经典教学PPT)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地图(共44张PPT)-导学课件(示范) 要移民等。①库区:应选择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在“口 袋形”洼地或小盆地。②坝址的选择:峡谷地段(水平 距离窄,垂直落差大) ;
点,分别向下引垂线, 将各点转绘到相应的高
度位置上。 4、将这些点连成
平滑的曲线。
水平比例尺 1:5 000 垂直比例尺 1:10 000
等高线图的综合判读
——地形状况与区位选择
高考命题热点:
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区域地形特征及其 对资源开发、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的影响,是 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热点内容。
( 经 典 教 学 PPT)高 考地理 一轮复 习 区 域 地理 -地图( 共44张 PPT)-导 学课件 (示范 )
坝高计算和最大库容面积估算
( 经 典 教 学 PPT)高 考地理 一轮复 习 区 域 地理 -地图( 共44张 PPT)-导 学课件 (示范 )
考点三:选面
• 4开辟梯田 选择坡度平缓,有灌溉水源、附近修建水库 后不会被淹没的地区
(同一幅图)
缓坡
等高线密集
等高线稀疏
判定等高线地形图中坡陡、坡缓的因素有三个:
比例尺、等高距、等高线的疏密
假定其中的两个因素相同,一个因素不同的情况
比例尺、等高距相同,等高线越密,坡越陡;等高 线越疏,坡越缓
等高距、等高线的疏密相同,比例尺越大,坡越 陡;比例尺越小,坡越缓
比例尺、等高线的疏密相同,等高距越大,坡越 陡;等高距越小,坡越缓

2024年高三地理一讲义轮总复习课件地图

2024年高三地理一讲义轮总复习课件地图

2024年高三地理一讲义轮总复习课件地图一、教学内容1. 地图的基本知识(教材第一章第二节)地图的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不同类型的地图及其应用2. 等高线地图(教材第二章第二节)等高线的基本概念、表示方法及其地形特征等高线地图的判读和应用3. 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教材第四章第四节)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原理地图在GIS中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 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正确阅读、使用地图。

2. 学会分析等高线地图,提高地形分析和空间想象能力。

3. 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在地图制作与应用中的作用,培养地理信息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地图的基本知识、等高线地图的判读与分析、地理信息系统在地图中的应用。

难点:等高线地图的判读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在地图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图、地球仪、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2. 学具:笔记本、地图、尺子、圆规。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实践情景,如户外探险地图,引发学生对地图的兴趣。

2. 知识回顾:复习地图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回顾地图的要素、比例尺等。

复习等高线地图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3. 例题讲解:以等高线地图为例,讲解地形分析和判断方法。

结合地理信息系统,介绍其在地图制作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阅读地图,分析地形特征,进行等高线地图的判读练习。

利用GIS软件,让学生体验地图的制作过程。

强调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地图素养。

六、板书设计1. 地图的基本知识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不同类型的地图及其应用2. 等高线地图基本概念、表示方法、地形特征判读与分析方法3. 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基本原理、地图制作与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利用GIS软件,制作一幅简单的地图。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地图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如交通、旅游等。

建议学生参加地理实践活动,提高地图实践能力。

2024年高三地理一讲义轮总复习课件地图

2024年高三地理一讲义轮总复习课件地图

2024年高三地理一讲义轮总复习课件地图一、教学内容本讲义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主流地理教材编写,涉及地图的基础知识与技能。

具体内容为:章节:地图的基本概念、地图的种类与用途、地图的阅读与使用、地图的绘制与制作。

详细内容: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自然地图与社会经济地图的分类及特点;地图上的信息检索与分析;地图绘制的基本步骤与技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地图的基本概念与构成要素,掌握不同类型地图的特点与用途。

2. 培养学生从地图中提取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地图进行地理学习和现实生活应用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地图三要素的理解与应用;地图的阅读与分析技巧。

难点:地图绘制的方法与步骤;地图信息的综合分析与地理问题的解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各类地图、教学挂图、投影设备。

学具:地图册、指南针、直尺、量角器、绘图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地图使用的案例,激发学生对地图重要性的认识。

2. 知识讲授(15分钟)详细讲解地图的基本概念、三要素、分类及用途。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通过典型例题,演示如何从地图中提取信息,进行地理分析。

4.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练习题,指导学生运用地图进行问题解答。

5.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地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促进知识内化。

6. 技能训练(15分钟)指导学生进行地图绘制,掌握基本步骤与技巧。

六、板书设计1. 地图的构成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2. 地图的分类与用途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3. 地图的阅读与分析技巧4. 地图绘制步骤与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地图查找指定地理位置信息。

绘制学校平面图,标注主要建筑和道路。

2. 答案位置信息:根据地图比例尺和图例,找到指定地点的经纬度、地形、气候等信息。

学校平面图:参照实际尺寸和比例,准确绘制学校平面图。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图(共29张PPT)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图(共29张PPT)

比例尺
指向标
图例Leabharlann 台湾岛指向标地图定向N
1.a在b的什么方向? 2.b在c的什么方向?
还是刚才的问题, 你能再做一次吗?

西


经纬网地图方向判断
S
B

A
C
北西
一、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
图例和注记
地图的语言
地图上的图例
图例——地图上用来表示各种地理 事物的符号和它们的文字说明。
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 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 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导入新课
猜 谜 语
地图
高山不见一寸土, 平地不见半亩田。 五湖四海没有水, 世界各国在眼前。
打一地理事物名称
一、地图的基本要素
概念

比例尺
图 三要素 方 向
图例和注记
地图是将地球表面的各种地理事物
和现象加以综合,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建 立的地球和平面间的相互关系,用符号、 文字、和颜色把地球空间现象表现在平面 图上的图形。
A、1:300
D
B、1:3000
C、1:300000
D、1:3000000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图(共29张PPT)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图(共29张PPT)
1、1:200000的地图上量得你家到学校的图上
距离为3厘米,那么你家到学校的实际距离
为( ) A 1.5千米
B 2千米
D
C 3千米
D 6千米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图(共29张PPT)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图(共29张PPT)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图(共29张PPT)
在无指向标的地图上确定方向的方法:

2024年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地图公开课课件

2024年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地图公开课课件

2024年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地图公开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教材,主要涉及地图的相关知识。

具体章节为第二章“地图的识别与应用”,内容包括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图的类型、地图的投影、地形图的识别、地理信息的获取与分析等。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地图的基本要素,了解不同类型的地图及其应用。

2. 学会地图投影的基本原理,提高地图阅读与分析能力。

3. 能够运用地形图识别地形,获取地理信息,并进行简单分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地图投影原理、地形图的识别与分析。

教学重点: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图类型及其应用、地图阅读与分析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图挂图、地球仪、投影仪、白板、板擦、激光笔。

2. 学具:地图册、笔记本、彩色笔、尺子、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不同类型的地图,引导学生思考地图的作用。

2. 知识讲解:(1)地图的基本要素:介绍比例尺、方向、图例等基本要素。

(2)地图的类型:讲解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等不同类型的地图。

(3)地图投影:阐述地图投影的基本原理,展示常见地图投影的特点。

(4)地形图的识别与分析:教授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识别地形。

3. 实践情景引入:发放地图册,让学生分组讨论,识别和分析实际地图。

4.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2. 地图的类型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3. 地图投影原理常见投影4. 地形图的识别与分析地形符号地形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地图的基本要素及其作用。

(2)举例说明地图的投影原理及其应用。

(3)分析地形图,描述某一地区的地形特点。

2. 答案:(1)略。

(2)略。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了解学生在地图知识方面的掌握情况,针对不足之处进行调整。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地图课件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地图课件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地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复习的是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地图》的相关内容。

主要依据教材《地理》必修一的第1章“地理与地图”进行教学,具体包括1.1地图的绘制与使用、1.2地图的种类与功能、1.3地图的投影与变换等三个部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包括地图的绘制、使用、种类和功能。

2.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地图投影与变换的了解,为学习地理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地图的投影与变换。

教学重点:地图的绘制与使用、种类与功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图、地球仪、投影仪、黑板、粉笔。

2. 学具:地图、直尺、圆规、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不同类型的地图,引导学生思考地图的作用和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地图的绘制与使用、种类与功能、投影与变换等知识。

3. 实践情景引入:以实际案例为例,让学生运用地图知识解决问题。

a. 例题讲解:如何利用地图查找指定地点的位置?b.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地图查找指定地点,并进行交流讨论。

4. 投影与变换:讲解地图投影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学习不同投影方法的特点。

六、板书设计1. 地图的绘制与使用a. 地图的符号与注记b. 地图的绘制方法c. 地图的使用技巧2. 地图的种类与功能a. 自然地图b. 社会经济地图c. 专题地图3. 地图的投影与变换a. 投影的基本原理b. 常见投影方法及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绘制一张简单的学校平面图,标注出主要建筑物和道路。

b. 解释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等要素的含义。

c. 分析我国地形图上的山脉、河流、城市等地理事物。

2. 答案:a. 学校平面图及标注内容。

b. 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方向表示地图上的方向与实际方向的关系;图例表示地图上各种符号、颜色所代表的地理事物。

2024-2025学年高考总复习一轮复习(中图版)第1章地球与地图

2024-2025学年高考总复习一轮复习(中图版)第1章地球与地图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一、选择题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A.①位于低纬度B.②位于太平洋C.③位于非洲D.④位于③的西北方向2.③到南极点的距离大约为()A.3 330千米B.5 550千米千米 D.6 800千米2.C1题,①位于30°S~60°S,属于中纬度,A项错误。

②位于南美洲和非洲之间,属于大西洋,B,③位于非洲,C项正确。

④位于赤道,③位于30°S,④位于③的北侧;③大致位于20°E,④大致位于110°E,④位于③的东侧。

综上可知④位于③的东北方向,D项错误。

第2题,③位于30°S,南极点的纬度是90°S,二者相差60°。

已知同一条经线上的两点,纬度相差1°,实际距离相差约111千米,因此③和南极点的距离约111×60=6 660千米。

故选C项。

图a为波兰位置图,图b为秘鲁位置图。

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有关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a的比例尺比图b小B.波兰位于秘鲁的东北方向C.波兰和秘鲁皆位于西半球D.波兰位于秘鲁的西北方向4.根据地理坐标,可计算出秘鲁国土南北最大距离约为()A.440千米B.1 200千米千米 D.2 965千米4.C3题,两图的图幅相差不大,图a的纬度跨度小、纬度较大,表示的实际范围更小,比例尺更,波兰纬度为50°N~54°N,秘鲁在赤道到18°S之间,因此波兰位于秘鲁的北方;从东西方向上看,波兰位于19°E左右,秘鲁位于75°W左右,经度之和小于180°,东经度的波兰位于秘鲁的东方,故波兰位于秘鲁的东北方向,B项正确,D项错误。

根据所学知识,20°W~ 0°~160°E为东半球,160°E~180°~20°W为西半球,因此波兰位于东半球,秘鲁位于西半球,C项错误。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地图课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地图课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地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的第一单元“地图”的相关内容。

具体涉及教材的第一章“地理学与地图”的1.1节“地图的识别与使用”,详细内容包括地图的基本概念、地图的分类、地图的投影、地图的符号与注记以及地图的阅读与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地图的基本概念,了解不同类型的地图及其应用。

2. 培养学生熟练阅读和分析地图的能力,提高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3. 使学生掌握地图投影的基本原理,理解地图符号与注记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地图的投影、地图符号与注记的理解。

教学重点:地图的分类、阅读与分析,以及地图投影的基本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图投影仪、各类地图模板、地球仪、教学PPT。

2. 学具:地图册、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地图投影仪展示我国地形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地图上的地理信息,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理论讲解(15分钟)介绍地图的基本概念、分类、投影、符号与注记等内容,结合教材详细讲解。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典型例题,讲解地图阅读与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地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5. 小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地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学习心得。

7. 课堂小结(5分钟)布置作业,提醒学生课后复习。

六、板书设计1. 地图的识别与使用地图的基本概念地图的分类地图的投影地图的符号与注记2. 地图的阅读与分析地图阅读方法地图分析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地图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解释地图投影的基本原理。

2. 答案:(1)地图的基本概念:地图是地理信息的图形表达,用于表示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人文现象及其相互关系。

地图的分类:自然地图、人文地图、社会经济地图、专题地图等。

(2)地图投影的基本原理:将地球表面上的经纬线转换为平面上的直线或曲线,以保持地图的形状、面积、方向等方面的正确性。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01地图 (56张PPT)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01地图 (56张PPT)

2日9时25分,我国在南极最高点附近建立的昆仑站(80°25′01″S,
77°06′58″E)正式开站。根据此完成1题。
1.昆仑站与中山站的直线距离约为( C )
A.820千米
B.1020千米
C.1220千米
D.1420千米
二、地图三要素
一.比例尺
1.概念: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800 750
80 100
山脊:等高线弯曲方向凸向低处。山脊线也叫分水线。 山谷:等高线弯曲方向凸向高处。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鞍部:两侧等高线对称,横竖剖面形态相反。 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在—起。


练习:图中虚线或字母表示地形部位。① ~④图中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分别是 B
A.山脊 山谷 鞍部 山顶 C.山谷 山脊 山顶 鞍部
(1)判断甲村位于 乙村的方向。 (2)描述图中公路 的走向。 (3)如果此地位于 中国北方,①~④地 中正午太阳辐射最强 的是哪一地?
N 甲村
公路

WN ▲山顶

SE
WN SE ③ ②
乙村
三、图例和注记
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称为图例;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文字 和数字称为注记。
三、等高线地形图
●A
●B
(4)利用经纬网判断最短航线方向
地球表面上,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是经过两地的大圆(以球心为圆心 的圆)劣弧长。
①两地在赤道上的最短航线,则在 劣弧上向正东或向正西飞行。
②两地在同一经线(或经线圈)上 的最短航线,则向正北或正南飞行。
●E ●C

●A
●D ●F ●B
●N
●C东北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图(56张ppt)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图(56张ppt)

5)陡崖的高度: 例:该图中A、B两点以及陡崖的相
对高度是多少? AB的相对高度: 300<H <500
公 式:(n-1)d<H<(n+1) d
(H为相对高度,d为等高距,n为两点间 的陡等崖高的线相条对数高)度: 200≤H <400
公 式:(n-1)d≤H<(n+1) d
(H为相对高度,d为等高距,n为重合的 或两点间的等高线条数)
②、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0千米
③、数字式: 1
10000000
1:10000000
3、比例尺的大小
【例2】 下列各种不同比例尺中,比例尺最小的是:(C)
A、1:4000000 B、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30千米 C、 50 0 50千米 D、1:2000000
依据分母的大小来判定:
300 200
100
注:在一幅图上,由于表示范围有限,不一 定全是闭合的。
④线重必崖 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有时看到重
合,那是在垂直壁立的陡崖峭壁处。
⑤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山 坡陡的 地方
坡缓的 地方
等高线 密集 ;等高线 稀疏 。
⑥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
100 150
200
100
150
150
100
100
100
等高线的基本规律
①同线等高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高度相等。
B
A
0
2千米
C D
1:100000
②同图等距
相邻两条等高线相差一个等高距或等值(等高距 即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100 200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区域地理第2讲+地图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区域地理第2讲+地图

3.地图三大基本要素——比例尺
比例尺大小与实地距离的关系 (图幅大小相同)
结论:图幅大小相同时,
1. 比较两图比例尺大小: A 较小 B较大
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地图上2.比所较表两示图表的示实的地实范地范围围
越大,内容越简略;
大小:
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地图上A所表大示的B实小地范围
越小,内容越详细。
3.比较两图表示的内容详略:
A 中国地图
B 北京市地图
A 粗略 B详细
④比例尺缩放的计算与图幅面积的变化规律
比例尺缩放实际上是长度的缩 放,而图幅大小的缩放则是面积的 缩放。
注意区分比例尺缩放与图幅面 积缩放以及“放大(缩小)”和“放 大到(缩小到)”。
例:已知地图比例尺为1/100000, 将比例尺放大2倍。
1、有三幅图幅相同的地图,比例尺为①1:1000 ②1:1000 000 ③1:1000 000 000,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A.①图的比例尺最小 B.如有一张是学校平面图,应当是①图 C.②图表示的实际范围最小 D.③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最详细
2、在1:500000的地图上,实地距离为20千米的两城市在图上 的距离是 ( C )
箭头指示正北方
经纬网地图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地图三大基本要素——方向:一般方向
观察地图,描述大熊猫馆在鹿苑的什么方向?
面对地图 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
3.地图三大基本要素——方向:有指向标
观察地图,描述a在b的什么方向? 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按照
指向标来判读方向; 非特别说明,指向标一般指北。
正东方向
怀特霍斯在温哥华的什么方 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 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 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图(共29张PPT)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图(共29张PPT)
比例尺
指向标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图(共29张PPT)
图例
台湾岛

1.文化危机深化到一定程度,必定引 起深刻 的文化 转型。 所谓文 化转型 ,是指 特定时 代、特 定民族 或群体 赖以生 存的主 导性文 化模式 为另一 种新的 主导性 文化模 式所取 代。
将文字式比例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 300千米改为数字式比例尺,正确的是( )
A、1:300
D
B、1:3000
C、1:300000
D、1:30000000
1、1:200000的地图上量得你家到学校的图上
距离为3厘米,那么你家到学校的实际距离
为( ) A 1.5千米
B 2千米
D
C 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米
D 6千米

4.按照这种尺度,人类迄今所经历的 最深刻 的文化 转型就 是现代 化进程 中的文 化转型 ,即传 统农业 文明条 件下自 在自发 的经验 型的文 化模式 被工业 文明条 件下的 自由自 觉的理 性文化 模式所 取代。 这即是 人们通 常所说 的文化 的现代 化或人 自身的 现代化 。

5.文化的变化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例如, 我们生 活世界 中的具 体的文 化要素 、文化 特质、 文化形 式即使 在文化 模式的 常规期 或稳定 期也会 或快或 慢地变 化,一 些习惯 、惯例 、文艺 形式、 仪式等 等甚至 在总体 文化模 式没有 发生根 本性变 化时, 也会自 己经历 生灭的 变化。
比例尺
指向标
图例
台湾岛
概念 比
数字式
例 表示方式 文字式 尺
大小
线段式
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
缩小的程度。
比例尺=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 比例尺×实地距离
比例尺的形式
线段式 数字式
0
40千米
1:4000000
文字式
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 距离40千米
比例尺的换算: 如果把厘米换算成千米,只需在原比例尺后 面去掉5个“0”。 如把比例尺1/10000000换算成文字式的“千 米”,就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0千米。
③大范围地图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小范围地图 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
(2)实地范围相同时。
①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内容越详细 。
②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内容越简略 。
下面四幅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 )
【解析】与比例尺知识相关的一个原理是:图幅 面积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反映的范围越小。从 四幅图的经度和纬度的间隔,就能知道本图反映 范围的大小,A图是四图中图上经度间隔最小的, 反映的范围最小,因此比例尺最大。
答案:A
变式 训练1
(2) 下 列 4张地图图幅均相等,其比例尺最大
的是( B )
A.中国地图
B.北京地图
C.山东地图
D.世界地图
【解析】四张地图图幅相同,但北京地图所表达 的实地范围最小,故比例尺最大。
地图上的方向
在无指向标的地图上判断方向 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判断方向 在经纬网地图上判断方向 在野外判断方向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图(共29张PPT)
B 东
A 北西
S
C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图(共29张PPT)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图(共29张PPT)
一、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
图例和注记
地图的语言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图(共29张PPT)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图(共29张PPT)
地图上的图例
图例——地图上用来表示各种地理 事物的符号和它们的文字说明。
3.地图上的方向
(1)在一般地图上,面对地图,可按照“上北 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定向。
(2)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应根据指向标方向 。注意平面图与立体图的区别。
(3)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应根据经纬线定向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在南北极的俯视图上,一般根据自转方向判 读东西方向。
在无指向标的地图上确定方向的方法:

6.因为风的缘故,乡村里许多平常得 不能再 平常的 事物, 便有了 某种诗 意。你 瞧,那 晚风中 的炊烟 ,怎么 看都像 是一幅 悬腕挥 就的狂 草,云 烟乱舞 ,该虚 的地方 虚,该 实的地 方实, 那是我 们在绢 和纸上 无法做 到的, 可谓真 正的“ 天书” 了。
比例尺的大小
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1:500 1:600
东亚地图
北京
北京地图
图 A
0 1000km
图 B
0 100km






1.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1)图幅大小相同时。
①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 内容越详细。
②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 内容越简略。
导入新课
猜 谜 语
地图
高山不见一寸土, 平地不见半亩田。 五湖四海没有水, 世界各国在眼前。
打一地理事物名称
一、地图的基本要素
概念

比例尺
图 三要素 方 向
图例和注记
地图是将地球表面的各种地理事物
和现象加以综合,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建 立的地球和平面间的相互关系,用符号、 文字、和颜色把地球空间现象表现在平面 图上的图形。

1.确定中心地点;
西北
东北
2.以中心地点为
西 中心画十字坐标,
按“上北下南 左 西右东”标注方向;
3.指出各点与中心 西南
点的方向关系。

东 东南
练一练:
1.犀牛馆在熊猫馆的什么方向?
西北
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确定方向:
S
1.确定中心地点;
2.以中心地点为 中心画与指向标相对 应的十字坐标,按指 向标方位标注东西南 北;

2.在这种意义上,文化转型同文化危 机一样 ,并不 是经常 发生的 社会历 史现象 ,无论 是个体 的文化 习惯的 改变、 价值信 念或信 仰的改 变,还 是特定 群体或 特定社 会某些 文化特 质或文 化理念 的一般 意义上 自觉的 或不自 觉的更 新,都 不能算 作文化 转型.

3.只有在大的历史尺度上所发生的主 导性文 化观念 、文化 理念、 价值体 系、文 化习惯 的总体 性的、 根本性 的转变 ,才是 我们所 说的文 化转型 。
3.指出各点与中 心点的方向关系。
E
W
N
指向标地图定向
N
1.a在b的什么方向? 2.b在c的什么方向?
还是刚才的问题, 你能再做一次吗?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图(共29张PPT)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图(共29张PPT)

西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图(共29张PPT)
经纬网地图方向判断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图(共29张PP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