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学重点内容

合集下载

(完整版)精神病学重点

(完整版)精神病学重点

精神病学重点第一章绪论1、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2、精神障碍: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是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可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

包括:重性精神病和轻性精神障碍。

3、精神障碍的病因:⑴遗传⑵心理社会因素①应激性生活事件:可以成为直接原因。

②父母教养方式:个性和应对模式的形成。

③经济状况:差异性。

④文化背景⑤人际关系⑶人格特征:在不尽相同的社会环境中所形成的个性倾向性和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①精神障碍的易感人格②分裂样人格③癔症样人格④偏执型人格⑤强迫型人格第二章精神障碍的症状学1、精神病理学定义:研究精神症状(对症状进行描述、命名、归类)及其发生机制的学科称为精神障碍的症状学,又称精神病理学。

是精神病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深入精神病人心灵的钥匙。

精神活动是通过外显行为(言谈、书写、表情、动作等)表现出来的。

2、精神症状的判定判断精神活动是否属于正常范围:首先不能脱离现实谈症状,离开现实无症状可言。

其次可从三个方面比较分析:①纵向比较:与其过去一贯表现相比较,如性格改变。

②横向比较:与大多精神正常人的精神状态相比较,如偶尔的入睡前幻觉。

③应注意结合当事人的心理背景和当时的处境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如“杯弓蛇影"、“草木皆兵"3、精神症状的特点:⑴症状的出现不受意识控制(故意就不是精神症状).⑵症状一旦出现,难以通过转移令其消失。

⑶症状内容与周围客观环境不相称.⑷症状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

4、精神症状间的关系及鉴别当确定某精神症状存在时,应注意:⑴了解症状的强度、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如幻觉。

⑵分析各症状之间的关系,确定哪些症状是原发的,与病因直接有关,具有诊断价值;哪些是继发的,有可能与原发症状存在因果关系。

⑶注意各症状间的鉴别,如内脏幻觉与内感不适.⑷分析各症状发生的可能诱因或原因及影响因素。

精神病学 复习重点

精神病学 复习重点

精神病学重点1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疾病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2精神病理学:作为精神病学最基础的部分,它以心理学为基础,对异常思维、情感体验、行为等进行描述、命名、归类等,并研究精神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与深层心理活动等的关系。

3以记忆为例来说明脑的可塑性:人们对各种经历的记忆最初保存在海马,运动记忆主要在纹状体,而情绪记忆则在其他区域(如杏仁核)编码。

4新世纪精神卫生的服务对象:各种适应不良行为、轻型精神障碍、药物酒精依赖、心身疾病、儿童老年心理卫生问题。

5精神病院的现代化前景:实行院内园林化、室内家庭化、管理开放化、治疗多元化。

第二章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6精神障碍诊断标准:是将疾病症状按照不同的组合,以以条理化形式列出的一种标准化条目。

包括内涵标准和排除标准。

内涵标准又包括症状学、病情严重程度、功能损害、病期、特定亚型、病因学等指标,其中症状学指标是最基本的,又分必备症状和伴随症状。

第三章精神障碍的症状学(简答)7精神症状:异常的精神活动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谈、书写、表情、动作行为等表现出来,称为~。

8精神障碍的症状学:又称精神病理学,是研究精神症状及其产生机理的学科。

9判断精神活动正常与否:①纵向比较:与其过去一贯表现比较,精神状态改变是否明显。

②横向比较:与大多数正常人的精神状态比较,差别是否明显,持续时间是否超出一般限度。

③应注意结合当事人的心理背景和当时处境具体分析判断。

(是否符合当时当地的习俗规范;是否符合客观现实;是否有不可理喻的行为表现。

心理活动是否与环境协调统一;心理活动自身是否协调统一;人格是否相对稳定、完整。

)观察精神症状时,不但要观察精神症状是否存在,还要观察其出现频度、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

精神症状一般不是随时随地表现出来,因此必须进行仔细观察和反复检查。

精神检查的主要方法是交谈和观察,能否发现患者的精神症状,特别是某些隐蔽的症状,常取决于医患关系及检查技巧,根据短暂、片面观察所作出的结论,很容易漏诊和误诊。

精神病学重点

精神病学重点

1、正常人思维特征?①目的性②连贯性③逻辑性④实践性2、思维迟缓:指思维联想速度减慢、数量减少和转换困难。

表现为语量少,语速慢、语音低和反应迟缓。

多见于抑郁发作3、思维散漫和思维奔逸的区别?①思维散漫:指思维的连贯性障碍,即联想概念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

表现为在交谈时,患者内容散漫,缺乏主题,交流困难。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及智力发育障碍。

②思维奔逸:思维联想速度加快、数量增多和转换加速。

患者说话的语速快,语量多,主题极易随境转移,也可有音联或意联,多见于躁狂发作。

4、自知力:又称领悟力或内省力,是指患者对自己精神状态的认识、依存性和判断能力5、精神症状的共同特点?①症状出现不受患者意志的控制②症状一旦出现,难以通过注意力转移等方法令其消失③症状的内容与周围客观环境不相称④症状往往会给多数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和社会功能损害6、精神检查时注意事项?①仔细检查,确定精神症状是否存在②确定精神症状出现的频度、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③分析各症状之间的关系,确定哪些症状是原发症状,哪些症状是继发症状④注意类似症状之间的鉴别⑤探讨可能影响症状发生的生物学和社会心理因素7、神经系统的“犒赏”中枢: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中的被盖腹侧区(VTA)和伏隔核(NAc)8、谵妄的病因和临床表现?谵妄:为急性、一过性、广泛性的认知障碍,尤以意识障碍为主要特征,在短时间内产生并在一天内症状呈现波动变化的一组综合征,病程短、病情发展迅速,又称为急性脑综合征。

(1)病因:①易感因素:高龄、痴呆、严重的共病、抑郁、视听力受损、功能性残疾、物质滥用等;②诱因:严重的疼痛与感染、药物使用(镇静催眠、抗胆碱能)、外科手术、慢性疾病突然加重、代谢及内分泌紊乱、电解质紊乱、麻醉、骨折等。

(2)临床表现:急性精神病性反应,关键是意识障碍和注意障碍①意识障碍:节律性,昼轻夜重②定向障碍:时间、地点,严重时人物③感知觉障碍:感觉过敏、视幻觉丰富④学习或者记忆障碍:即刻记忆、尤近记忆显⑤睡眠-觉醒障碍:日间困顿、夜间激越、部分患者昼夜颠倒⑥情绪行为障碍:焦虑抑郁、易激惹、愤怒、欣快、情感淡漠、恐惧等9、遗忘综合征:又称柯萨可夫综合征(Korsakoff's),是脑部器质性病变导致的选择性或局灶性认知功能障碍,是以近事记忆障碍为主要特征或唯一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精神病学重点总结

精神病学重点总结

精神病学重点总结精神病学是研究精神障碍的医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各种心理和行为异常,涵盖了焦虑、抑郁、精神分裂、躁狂、心理创伤等多种疾病。

以下是精神病学的重点总结。

1. 精神疾病的定义精神疾病是指由各种因素引起的神经系统功能的异常变化,导致精神活动和行为产生不正常的反应。

具体表现为感知、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出现明显的障碍,影响日常生活,有害自身和周围人。

2. 精神障碍的分类精神障碍可分为以下几类:神经症类、精神分裂症类、情感障碍类、人格障碍类、心境障碍类、依赖状态、性障碍等。

3. 精神障碍的评估评估精神障碍应该是一个全面的过程,必须包括对患者的个人和家庭状况、历史、思维和情感等方面的详细了解。

可以使用精神评定量表来评估患者,例如贝克抑郁量表、哈密尔顿抑郁量表等。

4. 精神病的治疗方案精神疾病的治疗方案必须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确定。

一般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社交治疗等。

例如利用抗焦虑药物、抗抑郁药物、抗精神病药物等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

此外,行为治疗、认知疗法、催眠疗法等心理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5. 精神障碍的预防精神障碍的预防应该从家庭教育、社交和日常生活的健康习惯等方面着手。

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锻炼身体、合理饮食等都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6. 精神障碍的急救处理患有精神障碍的患者在紧急情况下需要及时处理。

正常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失去对现实的掌控能力,出现自杀或暴力行为。

紧急情况下,我们需要采用安抚和引导的方法来避免事件的发生。

7. 精神病的社会关怀患有精神病的患者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怀和理解。

社会不应该歧视精神病患者,需要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

让患者融入社会和家庭是帮助精神病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

8. 精神病的研究精神病的研究可以为治疗精神病提供更有效的方法。

目前,大多数研究集中于精神病的遗传和治疗两方面。

精神病的研究不仅是治疗患者的原因,也有助于了解人类心理和行为的特点。

总之,精神病学是研究和治疗精神障碍的重要学科,对于我们理解人类的心理和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

精神病学重点

精神病学重点

第一章绪论1. 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旧称精神疾病(mental disease),是指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是伴有主观痛苦体验和社会功能损害的个人情绪、认知和行为改变。

2. 精神病学(psychiatry)▲是医学门类中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精神障碍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

医院精神病学、综合医院精神病学、社区精神病学。

3.精神医学发展史▲(1)第一次革命:法国精神病学家皮奈尔(Pholippe Pinel,1745年—1826年)在1793年去掉精神病患者身上的铁链,主张人道地对待患者。

(2)第二次革命:精神障碍分类体系的建立。

(20世纪初期,冯特的学生德国医生克雷丕林(Emil Kraepelin)详细描述了早发性痴呆和噪狂症的临床特点、病程和预后,以及妄想痴呆与妄想狂的区别。

在他所著的精神病学中,对精神疾病作了系统的分类,为精神病的分类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3)第三次革命:心因性病因论与心理治疗。

(犹太裔奥地利人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的心理分析学派,利用自由联想和梦的解析去了解人类的心理症结,并奠定动力精神医学的基础,弗洛伊德的成就将精神医学带入心因性病因论的研究范畴。

)(4)第四次革命:精神卫生运动展开。

(1909年美国心理卫生协会成立,1930年召开了首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开始重视精神障碍的预防。

比尔斯与美国心理卫生协会。

比尔斯得到各方面的赞助和鼓励后,于1908年5月成立了“康涅狄格州心理卫生协会”,这便是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

1909年2月,又在纽约成立了全国心理卫生协会(比尔斯任顾问)。

第一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1930年5月5日)有3042人代表53个国家和地区出席了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会议(中国也有代表参加)。

同时产生了一个永久性的国际心理卫生协会)(5)第五次革命:生物精神医学发展。

精神病学重点

精神病学重点

精神病学重点第一章绪论1、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2、精神障碍: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是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可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

包括:重性精神病和轻性精神障碍。

(精神障碍的核心部分是失去现实体验能力、有明显幻觉妄想的精神病性障碍,外围是一些神经症性疾病,如焦虑、抑郁,再外围是一些人格、适应不良等问题。

)3、精神障碍的病因学:⑪精神障碍的生物学因素1、遗传与环境因素:多个基因相互作用,使危险性增加,加上环境因素(社会心理、营养、健康保健等)的参与,产生了疾病。

2、神经发育异常3、感染⑫心理社会因素1.应激性生活事件:可以成为直接原因。

2.情绪状态3.人格特征:人格是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的总的情绪和行为特征,此特征相对稳定并可预测;性格是在气质(一个人出生时固有的、独特的、稳定的心理特性)的基础上由个体活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有些人的性格自幼就明显偏离正常,适应不良,达到了害人害己的程度称为人格障碍,有些人格障碍与精神障碍关系十分密切,如:表演型性格与癔症,强迫性格与强迫症,分裂样人格障碍与精神分裂症。

4.性别5.父母教养方式:个性和应对模式的形成。

6.社会阶层、社会经济状况:差异性。

7.种族、文化宗教背景8.人际关系问答题:简述脑与精神活动的关系。

答:大脑是一切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人类所有的精神活动均由大脑调控。

正常的大脑功能产生正常的精神活动,异常的大脑功能与结构可能导致精神活动的异常。

大脑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联系形成了神经环路,构成行为和精神活动的结构基础,脑通过不同环路处理信息,并对所处理的信息进行整合,并结合与之有关的触觉、听觉体验,既往的经历、记忆等,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觉体验。

神经递质在这整个过程中起到了中介作用,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结合,产生生物效应,然后通过第二、第三信使系统调节其效应的时程和强度。

(完整版)精神病学重点

(完整版)精神病学重点

精神病学重点整理名词解说1、被害妄图: (delusionof persecution)是最常有的一种妄图。

病人深信某人或某个公司对他进行不利的活动,进行打击、诬陷,欲置病人或其家人于恶运或死地。

如被追踪、被监督、被诋毁、被隔绝等,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和偏执性精神病。

2、关系妄图:(delusion of reference) (牵涉观点)患者将环境中与他没关的事物都以为与他有关。

常与被害妄图陪伴出现,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

3、思想被洞悉感( experienceof being revealed)又称内心被揭露。

患者以为其内心所想的事,未经语言文字表达就被他人知道了,可是经过什么方式被人知道的则不必定能描绘清楚。

该症状对诊疗精神分裂症拥有重要意义。

4、病理性激情( pathogenicpassion)[课本无,见于百度百科]:患者忽然发生的激烈而短暂的感情迸发状态,经常伴有激动和损坏行为,过后不可以完好回想。

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阻碍、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阻碍、癫痫、酒精中毒、反响性精神病、智能发育不全伴发的精神阻碍、精神分裂症等。

5、默然症 (mutism) :因为语言运动区处于克制状态,病人默然不语,也不回答以下问题,可用手表示。

见于癔病和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6、戒断状态( withdrawal state ):指停止使用药物或减少使用剂量或使用拮抗剂占有受体后所出现的特别心理生理症候群,其机理是由于长久用药后,忽然停药惹起的适应性的反跳。

7、原发性妄图症(primary delusion ):是忽然发生,内容不行理解,与既往经历、目前处境没关,也不是根源于其余异样心理活动的病态信念。

8、阿尔茨海默症(AD):是一组病因未明的原发性退行性脑变性疾病。

多起病于老年期,潜隐起病,病程缓慢且不行逆,临床上以智能伤害为主。

9、创伤后应激阻碍(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s, PTSD):也称延缓性心因性反响,是因为遇到异乎平常的威迫性、灾害性内心创伤,致使延缓出现和长久连续的精神阻碍。

精神病学重点内容

精神病学重点内容

《精神病学》复习资料1、锥体外系反应:(1)急性肌张力障碍:出现最早,男性和儿童比女性更常见。

呈现不自主的、奇特的表现,包括眼上翻、斜颈、颈后倾、面部怪相和扭曲、吐舌、张口困难、角弓反张和脊柱侧弯等。

易误诊为破伤风、癫痫、分离障碍等。

处理:肌注东莨菪碱0.3mg或异丙嗪25mg可即时缓解。

(2)静坐不能:在治疗1~2周后最为常见,发生率约20%。

表现为无法控制的激越不安、不能静坐、反复走动或原地踏步。

易误诊为精神病性激越或精神病加剧。

处理:苯二氮卓类药和β-受体阻滞药,而通常抗胆碱能药通常无效。

(3)类帕金森症:最为常见。

治疗的最初1~2个月发生,发生率可高达56%。

表现为运动不能、肌张力高、震颤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最初始的形式是运动过缓,体征上主要为手足震颤和肌张力增高,严重者有协调运动的丧失、僵硬、佝偻姿势、慌张步态、面具脸、粗大震颤、流涎和皮脂溢出。

处理服用抗胆碱能药物盐酸苯海索,抗精神药物的使用应缓慢加药或使用最低有效剂量。

(4)迟发性运动障碍(TD):多见于持续用药几年后。

用药时间越长发生率越高。

女稍多于男,老年和器质性患者中多见。

TD是以不自主的,有节律的刻板式运动为特征。

其严重程度波动不定,睡眠时消失、情绪激动时加重。

最早体征常是舍或口唇周围的轻微震颤或蠕动。

处理:关键在于预防、使用最低有效剂量或换用锥体外系反应低的药物。

抗胆碱能药物会促进加重TD,应避免使用。

早发现早处理有可能逆转TD。

2、抑郁症的最核心症状是负性情绪,患者记忆障碍等认知功能障碍不明显。

(抑郁症的最核心症状: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3、酒精中毒形成脑病的原因:Wernicke脑病是由于维生素B1缺乏所致,表现为眼球震颤、眼球不能外展和明显的意识障碍,伴定向障碍、记忆障碍、震颤谵忘等,大量补充VitB1可使眼球症状很快消失,但记忆障碍较困难,一部分转为Korsakoff综合征,成不可逆疾病。

4、精神分裂症的4A级症状:联想障碍、情感淡漠、矛盾意向及内向性。

(完整word版)精神病学复习重点归纳

(完整word版)精神病学复习重点归纳

绪论第一节概述1.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2.精神障碍: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可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

精神障碍的核心部分是失去现实检验能力、有明显幻觉妄想的精神病性障碍,外围是一些神经症性疾病。

3.精神障碍的病因学:精神障碍的生物学因素:遗传与环境因素、神经发育异常、感染;精神障碍的心理、社会因素:应激与精神障碍(急性应激反应和创伤后应激障碍)、人格特征与精神障碍(人格为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的总的情绪和行为特征)4.精神健康:成功履行精神功能的一种状态,能产生建设性活动、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调整自己以适应环境。

5.ICD-10主要分类类别为:F00-F09 器质性(包括症状性)精神障碍;F10-F19 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F20-F29 精神分裂症、分裂型及妄想性障碍;F30-F39 心境(情感性)障碍;F40-F49 神经症性、应激性及躯体形式障碍;F50-F59 伴有生理障碍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征;F60-F69 成人的人格和行为障碍;F70-F79 精神发育迟滞;F80-F89 心理发育障碍;F90-F98 通常发生于儿童及少年期的行为及精神障碍;F99 待分类的精神障碍。

MD中国精神障碍分类:0 器质性精神障碍;1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2 精神分裂症(分裂样)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3 情感性精神障碍;4 癔症、严重应激障碍和适应障碍、神经症;5 心理因素相关心理障碍;6 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和性心理障碍;7 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8 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和情绪障碍;9 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

第二章精神障碍的症状学第一节概述1.精神症状:异常的精神活动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谈、书写、表情、动作行为等表现出来。

精神病学重点

精神病学重点

概念:1、感觉:大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知觉: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进行整合,并且借助过去的经验,所形成的一种综合印象。

3、幻觉:缺乏相应的客观刺激而产生的异常知觉体验。

4、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指用无关的、不被大家所理解的具体概念来代表抽象概念,不经患者解释、别人无法理解。

常见于精神分裂症。

5、妄想:与事实、社会背景和患者的文化水平不符,但患者坚信并且难以纠正的一种病理信念。

6、影响妄想(被控制感):患者觉得自己的行为言语都受外界某种力量的控制因而不能自主,如电波、仪器、光等,常伴有与妄想内容相应的行为。

诊断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症状。

7、强迫思维:反复出现的思维,尽管患者明知不正确、没必要,但也难以克服。

抵抗是强迫思维的特征。

8、心境:一种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是在一段时间内的精神活动的基本背景。

9、焦虑:指缺乏相应的客观因素刺激,内心极度不安,伴有大祸临头的恐惧感。

10、木僵:患者动作明显减少,保持一种固定姿势,常见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等。

11、记忆:是储藏在脑中的信息或经历再现的功能。

包括识记、保存、再认、回忆四个过程12、逆行性遗忘:指患者对发病以前一段时间的事情不能回忆,多见于脑外伤。

13、顺行性遗忘:指患者对发病以后一段时间内的事情不能回忆,常见于急性器质性脑病。

14、智能:指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包括抽象智能、机械智能、社会智能。

15、紧张综合症:以全身肌张力增高得名,包括紧张性木僵和紧张性兴奋两种状态。

16、Ganser综合征:指患者能理解问题,但只能做出近似的回答,常伴有定向障碍。

表现为假性痴呆(能理解问题但回答错误)或童样痴呆(患者言语与表情似儿童)。

17、谵妄:是一组表现为急性、一过性、广泛性的认知障碍,尤以意识障碍为主要特征。

又称为急性脑病综合征。

18、痴呆:指严重的、持续的认知障碍,以缓慢出现的智能减退为主要特征,伴有不同程度的人格改变,而没有意识障碍。

精神病学重点

精神病学重点
易激惹,是情感活动的激惹性增高,表现为极易因一般小事而引起强烈的不愉快情感反应,如暴怒发作。

13
24
兴奋状态的分类
(1)躁狂性兴奋(2)青春性兴奋
(3)紧张性兴奋(4)器质性兴奋

14
24
木僵状态的分类
(1)紧张性木僵(2)心因性木僵
(3)抑郁性木僵(4)器质性木僵

15
25
谵妄状态


16
26
躁狂综合征的特征

20
85
Bleuler(布鲁乐)认为,四A联想障碍、情感淡漠、矛盾意向、内向性是本病的基本症状。
21
87
抗精神病药物通过拮抗多巴胺D2受体对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有效
22

氯丙嗪是划时代药物
23
89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
见课本
24
92
精神分裂症的病程特点
首次发作者通常要求在1个月及以上时期的大部分时间内确实存在上述症状…………
《精神病学》重点
序号
页码
题目
内容
考查方式
1
12
精神症状的共同特点
1、不受控制2、难以通过注意力转移等令其消失3、与周围环境不相称4、给患者带来痛苦或社会功能受损。
2
13
illusion
错觉,是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

3
13
Hallucination
幻觉,是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

7
17
妄想的特征
1、妄想内容以事实不相符、2、涉及患者本人、3、个体独特性、4、妄想内容与患者文化背景和经历有关有鲜明时代色彩。

精神病学复习重点

精神病学复习重点

二、名词解释6*3‘1.精神障碍(或称精神疾病),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 特征为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的改变, 可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

2.妄想是一种病理性的歪曲信念,是病态的推理和判断。

信念的内容与事实不符,没有客观现实基础,但患者坚信不移妄想内容均涉及患者本人。

3.急性应激障碍又称急性应激反应(acute stress reactions),是指以急剧、严重的精神刺激作为直接原因,患者在受到刺激后立即(通常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发病,表现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行为有一定的盲目性,或者精神运动性抑制,甚至木僵。

如果应激源被消除,症状往往历时短暂,一般在几天至一周内完全恢复,预后良好,缓解完全。

4.痴呆指较严重的、持续的认知障碍;临床上以缓慢出现的智能减退为主要特征,伴有不同程度的人格改变,但没有意识障碍。

5.精神活性物质是指能够影响人类情绪、行为、改变意识状态、并有致依赖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人们使用这些物质的目的在于取得或保持某些特使的心理、生理状态。

6.心境障碍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affective disorders)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心境或情感高涨或低落,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可有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多可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三、简答题4*6'1.神经症性障碍的共同特点。

答:无器质性病变可有一定人格基础多有一定社会心理因素自知力存在,主动求治一般社会适应能力良好无精神病性症状2.心境障碍与精神分裂的鉴别要点。

3.简述精神分裂症的一级症状。

4.简述阿尔兹海默病的病理及生化异常改变。

答案:AD患者大体病理主要为脑萎缩;镜下可见神经炎性斑、神经原纤维缠结、神经元减少、脑淀粉样血管病等主要病理改变。

四、论述题12’1.试述惊恐障碍与躯体化障碍的常见躯体症状,论述躯体化障碍的躯体症状对于你以后从事精神科以外临床工作的启示。

精神病学复习重点.docx

精神病学复习重点.docx

第一章1、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学科。

2、精神障碍: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可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

3、精神障碍的病因学(一)精神障碍的生物学因素:遗传、神经发育、感染、躯体疾病、创伤、营养不良、毒物(二)精神障碍的心理、社会因素:应激性生活事件、情绪状态、人格特征、性别、父母的养育方式、社会阶层、社会经济状况、种族、文化宗教背景、人际关系等。

第二章1、错觉:是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

多见于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谵妄状态。

2、幻觉:是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

3什么是真性幻觉,什么是假性幻觉真性幻觉:是来自于外部客观空间,通过感觉器官而获得的幻觉。

其特点为幻觉内容就像感知外界真实事物一样生动、鲜明,故患者常常述说是亲耳听到或亲眼看到的。

患者对幻觉内容深信不疑,并作出相应的情感与行为反应。

假性幻觉是存在于自己的主观空间内,不通过感觉器官而获得的幻觉。

其特点为幻觉内容往往比较模糊、不清晰和不完整,故患者常常描述为没有通过耳朵或眼睛,大脑内就隐约出现了某种声音或影像。

虽然此类幻觉与一般知觉不同,但患者往往仍然比较肯定地相信幻觉内容。

4思维形式障碍包括什么思维奔逸、思维迟缓、思维贫乏、思维散漫、思维破裂、语词杂拌、思维不连贯、思维中断、思维被夺、强制性思维、病理性赘述、思维化声、语词新作、象征性思维、逻辑倒错性思维、强迫性思维5、思维内容障碍包括什么主要表现为妄想(1)根据妄想的起源,可分为:原发性妄想和继发性妄想(2)按照妄想的结构,可分为:系统性妄想和非系统性妄想(3)临床上通常按妄想的主要内容归类,常见有:关系妄想、被害妄想、夸大妄想、罪恶妄想、疑病妄想、钟情妄想、嫉妒妄想、非血统妄想、物理影响妄想、内心被揭露感6、什么是原发性妄想是没有发生基础的妄想。

精神病学重点

精神病学重点

名解1 Wernicke 失语患者能听见对方和自己说话的声音,但不能理解说话的含义2 Broca失语又称表达性失语或运动性失语,由优势侧额下回后部(Broca区)病变引起。

临床表现以口语表达障碍最突出,谈话为非流利型、电报式语言,讲话费力,找词困难,只能讲出一两个简单的词,且用词不当,或仅能发出个别的语音。

口语理解相对保留,对单词和简单陈述句的理解正常,句式结构复杂时则出现困难。

复述、命名、阅读和书写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常见于脑梗死、脑出血等可引起Broca区损害的神经系统疾病3特发性震颤是最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主要为手、头部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姿位性和运动性震颤。

特发性震颤具有相互矛盾的临床本质,一方面这是一种轻微的单症状疾病,另一方面,又是常见的进展性疾病,有显著的临床变异。

结核性脑膜炎具有诊断价值的临床表现有哪些答:1 结核中毒症状低热、盗汗、食欲减退、全身倦怠无力、精神萎靡不振脑膜刺激症状和颅内压增高早期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及脑膜刺激征。

颅内压增高在早期由于脑膜、脉络丛和室管膜炎性反应,脑脊液生成增多,蛛网膜颗粒吸收下降,形成交通性积水所致。

颅内压多为轻、中度增高,通常持续1—2周。

晚期颅内压升高,多表现为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

严重时出现去大脑强直或去皮质状态。

3 脑实质损害如早期未能及时治疗,发病4—8周时常出现脑实质损害,如精神萎靡、淡漠、谵妄或妄想4 脑神经损害颅底炎性渗出物的刺激、粘连、压迫,可致脑神经损害,以动眼、外展、面和视神经最易受累,表现为视力减退、复视和面神经麻痹等5 老年人TBM 的特点头痛、呕吐较轻,颅内压增高症状不明显6 血常规大多正常,部分患者血沉增高,伴有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的患者可出现低鈉和低氯血症,约半数患者皮肤结核菌素试验阳性或胸部X线片可见活动性或陈旧性感染的证据。

CSF压力增高可达400mmH2O或以上。

淋巴细胞和蛋白增高,糖及氯化物下降。

2常用抗癫痫药传统的: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丙戊酸,苯巴比妥,扑痫酮,乙琥胺,氯硝西絆新型的:托吡酯、拉莫三嗪、加巴喷丁,非氨酯,奥卡西平,氨己烯酸,替加宾,唑尼沙胺,左乙拉西坦、普瑞巴林3药物治疗无效考虑手术治疗5简述Guillain—Barre symdrome的临床特点答1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病前1-3周常有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症状或疫苗接种史2首发症状多为肢体对称性无力,自远端渐向近端发展或自近端向远端加重,常由双下肢开始逐渐累及躯干肌、脑神经。

《精神病学》复习重点资料

《精神病学》复习重点资料

《精神病学》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1、精神病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疾病发展规律及预防和治疗的学科。

2、精神障碍: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的改变,伴有痛苦和(或)功能损害。

3、精神症状:异常的精神活动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谈、书写、表情、动作行为等表现出来,称之为精神症状。

4、感觉过敏:对外界一般刺激的感受性增加。

5、感觉减退:对外界一般刺激的感受性减低。

6、内感性不适:躯体内部产生的各种不适及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

7、自知力:是指病人对自己精神疾病认识的判断能力。

8、错觉:对客观事实歪曲的知觉。

9、幻觉:没有客观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产生的知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

10、妄想:病理性的歪曲信念,是病态推理和判断。

11、被害妄想:是最常见的一种妄想。

病人坚信某人或某个集团对他进行不利的活动,进行打击、陷害,欲置病人或其家人于厄运或死地。

如被跟踪、被监视、被诽谤、被隔离等,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和偏执性精神病。

12、关系妄想:(牵连观念)患者将环境中与他无关的事物都认为与他有关。

常与被害妄想伴随出现,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

13、原发性妄想症:是突然发作,内容不可理解,与既往经历、当前处境无关,也不是来源于其它异常心理活动的病态信念。

14、意识:是指患者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的认识和反应能力。

15、思维奔逸:联想速度加快,数量增多,内容丰富生动。

16、思维被洞悉感:又称内心被揭露。

患者认为其内心所想的事,未经语言文字表达就被别人知道了,但是通过什么方式被人知道的则不一定能描述清楚。

该症状对诊断精神分裂症具有重要意义。

17、超价观念:是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其发生一般均有事实的依据。

此种观念片面而偏激,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明显的影响患者的行为及其他的心理活动,它的形成有一定的性格基础和现实基础,没有逻辑推理错误。

18、定向力:是一个人对时间、地点、人物及自身状态的认识能力。

精神病学重点整理

精神病学重点整理

1、心理社会因素与精神疾病的关系2、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指什么,有什么特点3、精神分裂症,青春型,单纯型,偏执型,紧张型,有什么特点,以及如何鉴别4、躁狂症病人睡眠不好时,有什么特点(入睡困难多梦,早醒,睡眠时间减少……)5、躁狂和抑郁发作,至少要几次循环(没听清……)6、癔症与什么有关7、恐惧症怎么治疗8、什么是被广播,思维散漫,关系妄想9、自杀最多的疾病是什么10、什么是思维奔逸,思维散漫,11、思维赘述与思维虚构有什么不一样12、重度智力发育迟滞是多少分,轻度多少分13、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有哪些14、错觉在神马情况下产生15、思维贫乏主要诊断为什么16、烦躁、幻觉、心悸心慌情绪紧张,运动不安带有什么特点17、精神疾病产生的病因有哪些18、精神医学的分支科学有哪些19、什么是精分的阴性症状,阳性症状20、什么是自知力,发育迟滞,应激障碍,思维中断,思维奔逸21、抑郁症的特点22、躁狂症的特点以及诊断标准23、抗精神病药常见的副作用有哪些24、神经症有什么共同特点25、精神分裂症分为哪些型,有哪些症状,选用哪些药物治疗26、心身疾病的概念常见的心身疾病有哪些27、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常见的症状28、神马是空间感知障碍,时间感知综合障碍29、情绪低落,强制性哭笑,情感倒错常见于哪些疾病30、情感性障碍的临床表现31、恐惧症常见的原因有哪些32、焦虑障碍有哪些症状特点33、哪些是精神分裂症有诊断价值的症状34、什么叫做痴呆综合征,超价观念,综合道教认知疗法?(目前没整明白是什么,音译过来的)35、什么叫做心理治疗,病理性象征性思维,幻觉,逆行性遗忘,顺行性遗忘,木僵,记忆障碍,错构,虚构,同样痴呆,情绪高涨,情绪低落,思维破裂,妄想,刻板语言,强迫思维,强迫行为,七情,六淫,等级诊断,五神脏,创伤后应激障碍,适应障碍,急性应激相关障碍,防御机制,36、什么叫酒精中毒,慢性酒精中毒,急性酒精中毒37、什么叫抑郁症的生物学症状,被控制感,错觉,幻觉,似曾相识,精神运动性兴奋,精神运动性迟滞,思维贫乏,易激惹,儿童品行障碍38、什么叫木僵,以及木僵的分类39、什么叫意志增强,意志减弱,儿童孤独症,中西医结合精神病学,自我意识障碍40、什么叫精神发育迟滞41、脑与精神活动之间的关系42、什么叫做躯体化障碍,定向障碍,恶性症状群,电休克治疗,情感协调障碍43、什么叫等级诊断,痴呆综合症,谵妄大家好好复习哈!。

完整精神病学复习重点归纳

完整精神病学复习重点归纳

绪论概述第一节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精神病学:1.病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精神障碍:2.或功能损害。

精神障碍的核心部分是失去现实检验能力、有明显幻变,可伴有痛苦体验和/ 觉妄想的精神病性障碍,外围是一些神经症性疾病。

精神障碍的生物学因素:遗传与环境因素、神经发育异常、感染;精3.精神障碍的病因学:神障碍的心理、社会因素:应激与精神障碍(急性应激反应和创伤后应激障碍)、人格特征与精神障碍(人格为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的总的情绪和行为特征)成功履行精神功能的一种状态,能产生建设性活动、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调4.精神健康:整自己以适应环境。

-10主要分类类别为:5.ICD F00-F09 器质性(包括症状性)精神障碍;F10-F19 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F20-F29 精神分裂症、分裂型及妄想性障碍;F30-F39 心境(情感性)障碍;F40-F49 神经症性、应激性及躯体形式障碍;F50-F59 伴有生理障碍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征;F60-F69 成人的人格和行为障碍;F70-F79 精神发育迟滞;心理发育障碍;F80-F89通常发生于儿童及少年期的行为及精神障碍;F90-F98待分类的精神障碍。

F99:MD中国精神障碍分类0 器质性精神障碍;1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2 精神分裂症(分裂样)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3 情感性精神障碍; 4 癔症、严重应激障碍和适应障碍、神经症;5 心理因素相关心理障碍;6 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和性心理障碍;7 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和情绪障碍;8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

9精神障碍的症状学第二章第一节概述精神症状:异常的精神活动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谈、书写、表情、动作行为等表现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病学重点内容考试方式:开卷考试内容:症状学、心境障碍、神经症、精神分裂症一、症状学:精神症状的共同特点:不受病人意识的控制;与客观环境不相称;多伴随有痛苦的体验;引起社会功能损害。

影响精神症状表现的因素:个体、环境因素1感觉障碍:感觉过敏、感觉减退、内感性不适2知觉障碍:(1)错觉:是指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影响因素有感觉条件差、情绪因素、疲劳、意识障碍)(2)幻想性错觉:把实际存在的事物,通过主观想象,错误的感知为与原事物完全不同的事物。

(3)幻觉:是一种虚幻的错觉(是一种临床上最常见的精神病症状,常与妄想并存)真性、假性幻觉的区别?无论还是都是没有外界客观刺激的,区别它们的关键是患者对的感知有没有通过。

3感知觉综合障碍(非幻觉性知觉障碍):是患者对客观事物能感觉,但对个别属性产生错误的感知,(视物变形、空间知觉障碍、周围环境改变感、自身躯体结构的感觉障碍),常见于癫痫患者4思维障碍:主要包括思维形式障碍与思维内容障碍(1)思维形式障碍:包括联想障碍以及思维逻辑障碍思维奔逸:观念飘忽,联想速度加快、内容丰富生动思维迟缓思维贫乏思维涣散思维破裂病理性赘述等(2)思维内容障碍:主要是妄想、超价值观念和强迫观念①妄想:是一种病理性歪曲的信念(原发性妄想:直接产生于大脑的某种病理变化,找不到心理学的解释(突然性);继发性妄想:继发于其他心理障碍,可找到心理学的解释。

)②超价观念:是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信念,有事实根据。

③强迫观念或强迫性思维,指在患者脑中反复出现的某一概念或相同内容的思维,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

5注意障碍:注意增强、注意焕散、注意减退、注意转移、注意衰退6记忆障碍:(1)记忆增强:病前不能够或不重要的事都回忆得起来。

(2)记忆减退:记忆四个过程都减弱。

(3)遗忘症:回忆的空白(4)错构:是记忆的错误并坚信不移(5)虚构:容易受暗示的影响7智能障碍:精神发育迟缓及痴呆两种痴呆:智能、记忆、人格的全面受损,但没有意识障碍真性痴呆与假性痴呆有何区别?①真性痴呆是相对于假性痴呆而命名。

它是指大脑发育基本成熟和智能发育正常后,由于各种有害因素的作用,引起大脑器质性损害,导致严重智能障碍。

特点为患者意识清晰,后天获得的知识、能力丧失,不能从事学习工作,甚至生活不能自理。

②假性痴呆大都是伴随意识障碍而出现的暂时性脑机能障碍,并非真正的智能缺损,它常突然发生,也可突然消失,一般维持时间较短。

表现智能缺损的程度不如痴呆严重,且智能障碍不一致,多系强烈的精神创伤而产生。

其智能障碍通过适当的治疗和处理,在短期内可以完全恢复正常。

8定向力障碍:对环境及自身状况认识能力丧失或认识错误9自知力障碍:对精神疾病的判断力及对治疗的态度的障碍10情感障碍:情感性质的改变、波动性的改变、协调性的改变(1)情感性质的改变:情感高涨、情感低落、焦虑、恐怖等(2)情感波动性的改变:情感淡漠、情感不稳、易激惹征(3)情感协调性的改变:情感倒错、情感幼稚11意志障碍:意志增强、意志减弱、意志缺乏、意向倒错、矛盾意向等12动作行为障碍:(1)精神运动性兴奋:整个精神活动增强。

(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言语动作增多,与思维情感活动增多相一致,不脱离客观环境。

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2)精神运动性抑制:整个精神活动减弱。

(木僵:言语动作行为抑制。

蜡样屈曲:肢体如蜡一样随意摆布。

)(3)缄默症:不语,可用手示意。

(4)违拗症:对提出的要求不仅没有相应的反应,甚至加以抗拒。

(5)刻板动作(6)模仿动作(7)作态13意识障碍:主要为意识清晰度降低意识清晰度降低:(1)嗜睡:意识清晰度轻度降低,呼叫后能正确交谈。

(2)意识混浊:强烈的刺激才能引起病人的反应、有定向障碍。

(3)昏睡:意识清晰度较前更降低。

(4)昏迷:意识完全丧失,对任何刺激无反应。

(5)朦胧状态:意识清晰度下降、范围狭窄。

(6)谵妄状态:意识清晰度下降,并有大量幻觉、错觉。

14不同症状的鉴别:(1)思维贫乏——思维迟缓:思维贫乏指联想数量减少,概念与词汇贫乏。

患者体验到脑子空洞无物,没有什么东西可想。

表现为沉默少语,谈话言语空洞单调或词穷句短,回答简单。

严重的患者也可以什么问题都回答不知道。

见于精神分裂症单纯型或晚期阶段的、及精神发育迟滞。

思维迟缓是一种抑制性的思维联想障碍。

即联想抑制,联想速度减慢、数量的减少和困难。

患者表现言语缓慢、语量减少,语声甚低,反应迟缓。

患者自觉脑子变笨,反应慢,思考问题困难。

多见于抑郁状态或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发作。

(2)思维云集——强迫思维:思维云集又称强制性思维,指患者头脑中出现了大量的不属于自己的思维,本症多突然出现,持续时间短暂,有时转瞬即逝;强迫思维是指以刻板的形式不随意地反复闯入个人脑海的观念、表象或冲动。

(3)情感低落——情感淡漠:情感低落是负性情绪的增强;情感淡漠是患者对于一些能引起正常人情感波动的事情以及与自己切身利益有密切关系的事情,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

二、心境障碍:定义: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是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精神障碍,以心境高扬或低落为基本临床相,伴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

有反复发作的倾向,间歇期大都精神活动正常。

少数病例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为一大类疾病。

1躁狂发作:临床表现:“情感高涨、思维奔逸、活动增多”三高症状为主,其他表现:夸大观念或妄想、容易激惹、容易发怒等2抑郁发作:是一种情感性精神症核心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内在活动缺失,其他表现:兴趣和愉快感缺失、厌世与自杀、精力丧失、迟滞和思考能力下降、焦虑和激越等隐匿性抑郁症:(主要表现为情绪的抑郁表达不良、情趣的躯体表达加重、常见主观有慢性疼痛、心慌、等)3双向障碍:反复出现心境和活动水平的明显改变(最典型的是躁狂和抑郁交替发作(1)I型:躁狂和抑郁循环发作(2)II型:重型抑郁和轻型躁狂反复发作3持续性心境障碍:(1)环形心境障碍:一段时间抑郁后,出现一段时间的轻躁狂(2)恶劣心境:是一种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主的轻度抑郁,不出现躁狂治疗:1躁狂发作:(1)急性严重躁狂:抗精神病药物→情绪稳定剂、电休克(2)普通躁狂症:碳酸锂、卡马西平、丙戊酸钠2抑郁发作:(1)药物疗法:①三环类:丙咪嗪,阿密替林,多虑平,氯丙咪嗪②四环药:马普替林,米安舍林(脱尔烦)③SSRIs: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西酞普兰④SNRIS(双重抑制剂):万拉发新⑤ NaSSA (去甲肾上腺素能和特异性五羟色胺能抗抑郁剂):米氮平⑥5-HT拮抗回收抑制剂:曲唑酮⑦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吗鲁贝胺(2)电抽搐疗法(3)心里治疗3双向情感障碍:心境稳定剂为主,单用锂盐或其它抗躁狂剂,或合用抗抑郁剂4恶劣心境:心境恶劣障碍:多虑平,SSRIs三、精神分裂症:(定义、临床表现、分型及治疗)定义: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

常缓慢起病,具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

一般无意识障碍,智能尚好,有的病人在疾病过程中可出现认知功能损害。

自然病程多迁延,呈反复加重或恶化,但部分病人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复杂多变(1)现实歪曲(2)幻觉(3)妄想(4)分裂症状(5)精神运动性抑郁、精神运动性兴奋(6)抑郁(7)其他特征性症状有:①思维联想过程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是具有特征性的表现②思维异己体验③情感迟钝淡漠,情感反应不能与思维内容以及外界刺激产生共鸣或联系④孤独退缩、活动减少、行动被动常与情感淡漠相伴随前驱期症状: 绝大部分病人从出现轻度异常到症状明朗化常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之久(1)心境变化:抑郁、焦虑、激越、情绪不稳等(2)认知改变:奇怪或含糊观念,学习工作退化(3)感知觉改变(对自身或外界)(4)行为改变:如退缩,兴趣改变、猜疑、角色功能退化等(5)生理功能改变:睡眠、食欲、精力、动机等显症期症状:(1)感知觉障碍:幻觉、错觉、感知综合障碍、人格解体等(2)思维障碍(核心症状):思维内容障碍:包括病人的观念、信念、对外部事物的认知等方面。

最主要的表现是妄想;思维形式障碍:包括思维散漫、思维破裂等;思维过程障碍:思维奔逸、思维阻滞(中断等(3)情感障碍:情感迟钝淡漠、情感反应协调是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特征(4)意志行为障碍:意志减退甚至缺乏,意志活动增强、意向倒错、违拗、被动服从等(5)定向、记忆和智能、自知力:时间、空间和人物定向一般正常、一般没有记忆和明显的智能障碍、多数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自知力损害分型: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根据病人的主要临床相可分成若干类型1单纯型:少见,多为青少年起病,病情进展缓慢,持续,以阴性症状为主,极少有幻觉妄想,自动缓解者少,治疗和预后差2青春型:青年期起病,起病常为急性或亚急性,以思维破裂、零乱,情感幼稚愚蠢和行为的不协调或解体为主要临床表现,病情进展较快,可有波动,可有短暂的自发缓解,但易复发3紧张型:少见,多起病于青、中年,起病较急,常为发作性病程,以紧张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

紧张性兴奋和紧张性木僵常交替出现,此型预后较好4偏执型:在群体普查中约占半数,表现以相对稳定的妄想为主,常伴幻觉5其他类型治疗:强调早期、足量、足疗程、单一用药、个体户用药原则1急性期,抗精神病药物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措施2维持治疗:发作一次维持1-2年治疗;发作两次维持3-5年治疗;发作三次及以上维持终身治疗3心里与社会干预四、神经症:定义: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存在一定的人格基础。

共性:1发病与心理因素有关2病前具有个性特征3无相应的器质性病变4社会功能相对完好5自知力充分常见症状:1脑功能失调症状:易兴奋2情绪症状:抑郁、焦虑3强迫症状:观念4疑病症状5慢性疼痛6植物神经症状群7头昏、心悸8睡眠障碍治疗原则: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生活技能训练等一、焦虑症临床表现:1、焦虑的情绪体验;2、焦虑的行为表现;3、焦虑的植物神经症状。

分型:1、广泛性焦虑;2、惊恐发作。

二、恐惧症临床表现: 1.空间恐惧;2.物体恐惧;3.社交恐惧三、强迫症个性特征:不安全感、不确定感、不完美感临床表现: 1.强迫观念;2.强迫情绪;3.强迫冲动/行为四、疑病症个性特征:敏感、多疑、固执临床表现: 1.过度关注自身健康状况;2.疑患某种严重疾病;3.对正常的生理现象作出病理性解释五、神经衰弱临床表现: 1.(脑功能)易兴奋、易疲劳;2.(情绪)易激惹、易烦恼、易紧张;3.心理生理症状:失眠、疼痛。

六、癔症:即分离性障碍,是由精神因素通过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个体,主要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躯体症状个性特征: 1.暗示性高;2.情感丰富、易变、表演色彩;3.自我中心;4.富于幻想临床表现: 1.癔症性精神障碍(遗忘、漫游、多重人格、假性痴呆、情感爆发)2.癔症性躯体障碍(运动、感觉)3.其他(流行性、赔偿性、职业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