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备工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建筑设备》大纲

《建筑设备》大纲

《建筑设备》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6013211课程名称:建筑设备总学时:32适用专业:建筑学开课单位:建筑学院(建筑学教研室)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建筑设备工程》是土木建筑工程类包括建筑学的专业课程。

建筑设备是指建筑物内的给水、排水、热水、供暖、燃气、空气调节、供电等设施。

它们是保障现代建筑满足生产工艺和人们对建筑环境要求所必不可少的设备系统,在建筑中有重要地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民用和工业建筑中建筑设备系统的基本知识,掌握这些设备在建筑物内与建筑结构及生产工艺设备的相互配合与协调;掌握建筑设备系统的选择设计原则,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考虑和施工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在学习本课程后能够在以后的设计和施工中,能够阅读一般的建筑设备施工图,掌握建筑设备安装的基本方法和原则,具有基本的设备工程施工技术人员的能力和知识,能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建筑设备系统与建筑结构、构造良好地配合,达到现代建筑的整体功能要求。

三、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学习本课程需要掌握一定的“流体力学”、“热工基础”、“电工基础”知识。

四、考核方式:考查五、考试方式:开卷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和要求一、课堂教学第一章绪论(一)教学要求:1、了解建筑设备的发展趋势以及与之相关的主要规范2、理解建筑设备与其他专业的关系3、掌握建筑设备概念及其研究对象和任务(二)教学内容1、建筑设备的概念及其研究对象和任务2、建筑设备与其他专业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3、与建筑设备工程相关的主要规范第二章建筑给水(一)教学要求:1、了解给水工程施工的基本要求2、理解建筑给水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水力计算3、掌握建筑给水系统的组成、常用管材、器材、设备。

掌握建筑消防给水、热水供应及高层建筑给水系统(二)教学内容1、建筑给水系统概述及常用管材、设备2、建筑给水系统水力计算3、建筑消防给水、热水供应及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第三章建筑排水(一)教学要求:1、了解排水工程施工的基本要求2、理解建筑排水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水力计算3、掌握建筑排水系统的组成、常用管材、器材、设备。

《建筑设备工程》教学大纲

《建筑设备工程》教学大纲

《建筑设备工程》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2010年修订)课程名称:建筑设备工程教学对象:适用建筑设备工程专业,学制三年学时:总学时80,(实践学时12、理论学时68)课程性质(必修/选修/限选):限选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以三年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为主要教学对象,培养目标为中级技术工人,本课程侧重建筑设备的安装,以部颁最新中级工人技术等级标准为依据编排专业课与工艺实习课,坚持学以致用,注意拓宽学生的基础知识,突出职业技能训练,以适应中等职业学校的就业需要。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室内外给排水、供暖工程、通风与空调工程、简旭电气等方面的知识,结合目前职业教育学生的就业方向,在介绍基本理论的同事,更注重实用知识的介绍。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绪论(2学时)1. 教学目的:(1)了解建筑设备工程包括的主要内容(2)了解我国建筑设备的发展状况(3)了解建筑设备工程与土建工程之间的关系2.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建筑设备工程包括的主要内容(2)教学难点:建筑设备工程包括的主要内容3. 教学方法:讲授4. 教学内容:建筑设备工程包括的主要内容,我国建筑设备的发展状况,建筑设备工程与土建工程之间的关系第一章建筑设备工程的基本知识(12学时)1.教学目的:理解流体动力学、传热学、电工基本知识2.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流体动力学、传热学、电工基本知识(2)教学难点:流体动力学基本知识3.教学方法:讲授、演示、试验、练习4.教学内容:流体动力学、传热学、电工基本知识第二章室内外给排水(18学时)1.教学目的:(1)了解室内外给排水工程及常用设备(2)理解给水系统的水力计算(3)掌握室内外给排水系统施工及识图2.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室内外给排水系统施工及识图,给水系统的水力计算(2)教学难点:室内外给排水系统施工及识图3.教学方法:讲授、演示、试验、练习4.教学内容:内外给排水工程及常用设备,室内外给排水系统施工及识图,给水系统的水力计算第三章供暖工程(12学时)1.教学目的:(1)了解采暖系统的设计计算(2)理解锅炉房,室内采暖施工(3)掌握采暖系统所用管材、管件、阀门及采暖设备,室内采暖施工图识图和通暖调试2.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采暖系统所用管材、管件、阀门及采暖设备,室内采暖施工图识图和通暖调试(2)教学难点:室内采暖施工图识图和通暖调试3.教学方法:讲授、演示、试验、练习4.教学内容:采暖系统所用管材、管件、阀门及采暖设备,室内采暖施工图识图和通暖调试,锅炉房,室内采暖施工,采暖系统的设计计算第四章通风与空调工程(24学时)1.教学目的:(1)了解通风系统的分类、组成、施工(2)理解空调调节基本知识、空气处理方式(3)掌握空调制冷的管道系统、空调水管道施工、识读空调系统施工图2.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空调制冷的管道系统、空调水管道施工、识读空调系统施工图(2)教学难点:识读空调系统施工图3.教学方法:讲授、演示、试验、练习4.教学内容:空调制冷的管道系统、空调水管道施工、识读空调系统施工图,空调调节基本知识、空气处理方式,通风系统的分类、组成、施工第五章建筑电气(12学时)1.教学目的:(1)了解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智能建筑与综合布线(2)理解建筑电气的基本系统(3)掌握供配电系统、民用建筑电气照明技术与设计、有线电视系统、电气安全、接地与防雷2.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供配电系统、民用建筑电气照明技术与设计、有线电视系统、电气安全、接地与防雷(2)教学难点:民用建筑电气照明技术与设计3.教学方法:讲授、演示、试验、练习4.教学内容:供配电系统、民用建筑电气照明技术与设计、有线电视系统、电气安全、接地与防雷,建筑电气的基本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智能建筑与综合布线三、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及要求基本实验项目:实验一:电气安装图绘制(4学时)掌握室内电气安装图的绘制实验二:室内给排水系统识图及施工(4学时)掌握室内给排水系统识图及施工方法实验三:室内采暖施工图识图及施工(4学时)掌握室内采暖施工图识图及施工方法实验四:空调水管道施工(4学时)掌握空调水管道施工方法实验五:室内照明系统安装掌握室内照明系统安装建筑设备实验课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掌握基本实验方法,学会根据实际情况拟定实验方案,选择所需仪表,确定实验步骤,测量所需数据并进行分析研究,最后得出正确结论,做好实验报告。

建筑设备教学大纲

建筑设备教学大纲

建筑设备教学大纲一、引言建筑设备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建筑物的机械、电气、管道等方面的设备安装和维护。

为了确保建筑设备的安全性和有效运行,有必要制定一份建筑设备教学大纲。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建筑设备的基本原理和分类;2. 熟悉建筑设备的安装、维护和故障排除方法;3.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建筑设备概述1.1 建筑设备的定义和分类1.2 建筑设备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1.3 建筑设备的发展趋势2. 建筑设备的基本原理2.1 机械设备的原理和工作方式2.2 电气设备的原理和工作方式2.3 管道设备的原理和工作方式3. 建筑设备的安装与维护3.1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3.1.1 安全措施和操作规范3.1.2 设备的验收和检测3.2 安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3.2.1 设备的位置和布置3.2.2 设备的连接和固定3.3 设备的维护与保养3.3.1 定期保养和检修3.3.2 故障排除和修理技巧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建筑设备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

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他们亲自安装、维护和排除建筑设备故障。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学评估1. 平时成绩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实验操作和课后作业等。

2. 期中考试针对已学知识进行笔试和实际操作考核。

3. 期末考试综合考核学生对建筑设备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六、教材及参考资料1. 教材:《建筑设备原理与实践》2. 参考资料:1)《现代建筑设备安装与维护技术》2)《建筑设备安装与维护操作手册》七、教学进度安排本教学大纲按照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全程共计16周,每周3学时,具体进度安排如下:第1周: 建筑设备概述第2周: 机械设备的原理和工作方式第3周: 电气设备的原理和工作方式第4周: 管道设备的原理和工作方式第5周: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第6周: 安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第7周: 设备的维护与保养第8周: 设备的维护与保养(续)第9周: 设备的维护与保养(续)第10周: 设备的维护与保养(续)第11周: 设备的维护与保养(续)第12周: 设备的维护与保养(续)第13周: 设备的维护与保养(续)第14周: 设备的维护与保养(续)第15周: 设备的维护与保养(续)第16周: 复习及期末考试的准备工作八、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对建筑设备的原理、安装和维护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

《建筑设备工程》教学大纲(推荐五篇)

《建筑设备工程》教学大纲(推荐五篇)

《建筑设备工程》教学大纲(推荐五篇)第一篇:《建筑设备工程》教学大纲《建筑设备工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建筑设备工程》是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含工程造价、监理工程师方向)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它的任务是:使从事建筑施工与管理工作同时具有建筑给水与排水、消防、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气调节、建筑供配电、电气照明、防雷与接地等设备工程的专业基本知识,以及掌握这些基本知识和技术所必备的基本理论,以解决建筑施工、管理及监理工作中与建筑设备专业很好协调配合的问题,并且在节省资源和减少结构破坏影响都有重大意义。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熟悉建设设备的基本理论、规划设计原则、简要计算方法、应用材料设备及建筑设备和建筑物的建筑、结构工程之间的协调配合关系,了解用于工程建设项目的新设备、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发展动态和趋势,具备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的功能、特点、性质和业主的特殊要求进行建筑设备选型的技术经济分析及决策咨询的基本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第一章建筑给排水设备安装(8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给排水系统常用管材,附件和器具,给排水工程安装与土建配合.掌握建筑给水系统、建筑排水系统,建筑给排水施工图识读。

教学重点:建筑给水系统、建筑排水系统、建筑给排水施工图识读.教学难点:掌握建筑给排水施工图识读学习情境1 给排水系统常用管材,附件及器具 1.1 管材 1.2 附件1.3 卫生器具学习情境2 建筑给水系统 2.1 建筑给水系统的分类 2.2 建筑给水系统的组成 2.3 建筑给水方式 2.4 升压给水设备学习情境3 建筑排水系统 3.1 排水系统的分类 3.2 排水系统的组成 3.3 高层建筑排水系统 3.4 屋面雨水排放3.5 污水局部处理设施学习情境4 建筑给排水施工图识读4.1 建筑给排水施工图的组成及内容 4.2 建筑给排水施工图的识读举例学习情境5 给排水工程安装与土建配合 5.1 卫生间布置要求5.2 给水管道布置、敷设与安装 5.3 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要求项目演练1.1 单元式卫生间给排水系统安装1.2 选择卫生器具,给排水管道,附件 1.3 选择安装机具1.4 安装操作工艺方法和步骤 1.5 水压试验及灌水试验拓展提高拓展1 建筑消防给水系统拓展2 建筑热水供应系统第二章建筑供暖设备安装(8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供暖管道,散热设备及供暖系统附属设备,掌握建筑热水供暖系统,分户热计量与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系统,供暖施工图识读。

《建筑设备》教学大纲

《建筑设备》教学大纲

《建筑设备》教学大纲建筑工程系《建筑设备》教学大纲课程性质:专业任选课总学时数:32 适合专业:工程管理学分:2 (一)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是房建和物管专业学生都应了解和学习的一门课程,主要结合土建工程的具体要求和工程中土建与水暖电等专业间的相关进行教学。

通过学习,能够扩大专业知识面,在进行设计时能考虑各个专业的具体要求,以获得经济适用的设计方案。

(二)课程教学的目的与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室内给排水工程、采暖工程和建筑电气工程的设计原理、安装布置原则和常用设备的特点,培养学生具有建筑安装设备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的初步能力。

(三)理论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室内给排水工程、采暖工程和建筑电气工程的常用设备;了解室内给排水工程、采暖工程和建筑电气工程的设备布置原则;掌握室内给排水工程、采暖工程和建筑电气工程的设计方法。

最后具有阅读设备安装构成图纸的能力。

(四)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对建筑室内给排水工程、采暖工程和建筑电气工程的参观学习,使同学更容易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

(五)教学学时分配章次各章名称总学时学时分配讲课实训课习题课课外 1 2 3 4 绪论流体力学基本知识建筑给水工程建筑排水工程 2 2 8 6 2 2 6 5 2 1 小计 1 5 6 7 8 9 总计供热与供燃气通风空气调节建筑供配电系统电气照明 2 4 4 2 2 32 2 3 4 2 2 28 1 4 (六)教学大纲内容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建筑设备工程课程的主要内容;2.明确本课程与建筑施工与管理专业的关系;3.掌握本课程的发展概况与发展动态。

教学内容:第一节:建筑设备工程的内容第二节:建筑设备课程与建筑施工与管理专业的关系第三节:建筑设备的发展概况教学提示:因为是第一次课,要准备丰富的资料,由几个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入,向学生简单介绍整个课程的基本情况,再介绍本课程在这个专业中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通过互动,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建筑设备教学大纲

建筑设备教学大纲

建筑设备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建筑设备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使学生全面了解与掌握建筑设备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使其能够胜任建筑设备相关工作。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建筑设备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掌握建筑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3. 熟悉建筑设备的维护与保养;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5.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1、建筑设备的基本概念a. 建筑设备的定义与分类b. 建筑设备与建筑工程的关联性2、建筑设备的工作原理a. 建筑设备的动力来源b. 建筑设备的工作过程和机制c. 常见建筑设备的工作原理解析3、建筑设备的操作方法a. 建筑设备的操作安全规范b. 建筑设备的操作技巧和要点c. 典型建筑设备的操作演示与练习4、建筑设备的维护与保养a. 建筑设备的日常维护与检修b. 建筑设备的故障排除与修复c. 建筑设备的保养措施和周期安排5、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a. 案例分析:建筑设备故障排查与解决b. 实践操作:使用建筑设备进行模拟实验和工程实践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建筑设备的基本知识和相关原理。

2. 实验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室实践操作,加强学生对建筑设备操作技巧的掌握。

3. 课程设计:安排学生进行课程设计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4. 讨论交流:组织小组讨论、学生讲解等形式,促进学生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五、评估与考核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等。

2. 期中考核:设立专项考试,测试学生对建筑设备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3. 期末考试:综合考核学生对建筑设备工作原理、操作方法和维护保养等方面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课程设计:评估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建筑设备教材(可参考国内外相关教材,选择适合本课程的教材)。

建筑设备教学大纲

建筑设备教学大纲

《建筑设备》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建筑设备》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本课程的任务是在房屋建筑学、建筑施工、工程制图与识图等课程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建筑设备的基础知识,具有综合考虑和合理处理建筑中各种关系的能力,能掌握一般建筑的水暖电设计原理和方法。

二、课程的目的和要求本课程的目的是在学习建筑设备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建筑设备系统对土建结构设计施工的主要要求,以及建筑设备所需要的建筑设计、结构施工给予技术协调知识。

本课程的要求是通过学习,了解建筑设备工程介质(流体、气体)的基本特性;掌握建筑给水系统的类型、组成及常用给水方式的选择;掌握排水系统类型、组成、管道的确定及布置原则;了解通风与空调系统的组成、类型、特点及选用;了解建筑电气的基本作用,掌握各电气设备选择与设置原则。

三、课程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建筑设备基础知识教学内容:1.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2.流体静力学基础3.流体流动阻力与水头损失教学要求:掌握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掌握流体静压强计算方程的应用及常用的压强单位;熟悉流动阻力及水头损失的计算。

第二章建筑给水系统教学内容:1建筑给水系统和给水方式2给水管道与附件3给水设备4给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5居住小区给水工程教学要求:掌握室内给水系统的给水方式;掌握室内给水管材及常用附件;掌握室内给水设备的相关知识;掌握室内给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了解居住小区给水工程的基本知识。

第三章建筑消防给水系统教学内容:1概述2建筑消火栓给水系统3高层建筑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5开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教学要求:了解建筑消防的基础知识;掌握建筑消火栓给水系统级成及布置要求;掌握高层建筑消火栓给水系统的形式及布置要求;掌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基本形式、组成及工作原理;熟悉开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种类及适用场合。

第四章建筑排水系统教学内容:1建筑排水系统的分类与组成2建筑排水系统的管材及卫生3屋面雨水排放系统4高层建筑排水系统5居住小区排水系统6建筑排水系统的管路布置与敷设教学要求:掌握建筑排水系统的组成;了解屋面雨水排水系统;了解高层建筑排水系统;熟悉建筑排水系统的布置与敷设。

建筑设备实践教学大纲(3篇)

建筑设备实践教学大纲(3篇)

第1篇一、前言建筑设备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暖通空调、给排水、电气、消防等系统。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建筑设备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特制定本实践教学大纲。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建筑设备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分类。

2. 掌握建筑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护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 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暖通空调系统- 暖通空调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冷热源设备、空调设备、通风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空调系统运行管理与维护2. 给排水系统- 给排水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给水设备、排水设备、中水处理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给排水系统运行管理与维护3. 电气系统- 电气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变配电设备、低压配电设备、照明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电气系统运行管理与维护4. 消防系统- 消防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消防报警设备、消防喷淋设备、疏散指示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消防系统运行管理与维护5. 建筑设备施工图识读- 施工图识读基本知识- 暖通空调、给排水、电气、消防施工图识读- 施工图识读在实践中的应用四、实践教学方法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结合,使学生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提高实践效果。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工程案例,让学生了解建筑设备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 模拟操作利用模拟操作平台,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进行设备安装、调试和维护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5. 考核与评价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考核和评价,以检验教学效果。

五、实践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1. 暖通空调系统实践(2周)- 暖通空调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冷热源设备、空调设备、通风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空调系统运行管理与维护2. 给排水系统实践(2周)- 给排水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给水设备、排水设备、中水处理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给排水系统运行管理与维护3. 电气系统实践(2周)- 电气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变配电设备、低压配电设备、照明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电气系统运行管理与维护4. 消防系统实践(1周)- 消防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消防报警设备、消防喷淋设备、疏散指示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消防系统运行管理与维护5. 建筑设备施工图识读实践(1周)- 施工图识读基本知识- 暖通空调、给排水、电气、消防施工图识读- 施工图识读在实践中的应用六、实践教学考核与评价1. 考核方式- 实践操作考核: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完成各项操作任务,考核其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

《建筑设备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设备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设备工程》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和任务《建筑设备工程》是土木工程、建筑装饰工程、工程造价、工程监理、物业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等土建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建筑设备工程的知识,以解决建筑设计、建筑施工、管理及监理工作中与建筑设备专业的协调配合问题。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做到:1.理解各种建筑设备或设施的形式、结构和特点,以及它们的适用场所;2.掌握建筑设备系统的组成和设计方法;3.了解各种设备的技术参数和选型;4.掌握建筑设备对室内环境的美化方法(三)教学参考书万建武主编,《建筑设备工程》(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年9月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的要点和重点(一)流体力学基础掌握流体力学的主要物理性质:密度、容重、粘滞性、流体的压缩性和热膨胀性。

掌握流体静压强及其分布规律:静压强的概念及特性、静压强的分布规律、静压强的应用。

熟悉流体运动基本概念:流动的基本形式、流动的基本方程。

掌握流动阻力和水头损失:流动阻力和水头损失的基本形式及其含义。

重点:流体静压强的分布规律和静压强的应用难点:流体流动的基本形式和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函授自学内容:流体力学的主要物理性质,流动阻力和水头损失(二)室内给水掌握室内给水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及系统分类、给水系统的管网所需压力:了解给水方式和消防给水的特点。

了解水泵种类、结构及基本要求:熟悉水箱的种类、结构及安装方法。

掌握给水管网的布置和敷设的基本要求及应采取的必要的技术措施。

了解室内用水量计算方法和设计秒流量的计算,以及管径的确定和管网压力损失的确定。

掌握室内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及供应方式。

重点:几种室内给水系统的给水方式及其特点,室内消防给水的特点难点:给水管网的布置与敷设,室内给水系统的设计计算函授自学内容:水泵种类、结构及基本要求,室内用水量计算方法和设计秒流量的计算(三)室内排水掌握室内排水系统的分类及组成、污水排放条件、污水系统设备。

建筑设备教学大纲

建筑设备教学大纲

建筑设备教学大纲建筑设备教学大纲建筑设备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建筑工程中各种设备的选择、安装、运行和维护等方面。

为了培养具有扎实的建筑设备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制定一份完善的建筑设备教学大纲是非常必要的。

一、课程目标建筑设备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建筑设备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建筑设备的分类、原理和选择标准,了解建筑设备的安装和运行原理,具备基本的设备维护和故障排除能力。

二、课程内容1. 建筑设备概述:介绍建筑设备的定义、分类和发展历程,了解建筑设备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2. 建筑设备的基本原理:包括建筑设备的基本原理,如电气原理、机械原理、热力学原理等,以及建筑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相互关系。

3. 建筑设备的选择和设计:介绍建筑设备的选择标准和设计原则,包括建筑设备的计算、布置和配置等方面的内容。

4. 建筑设备的安装和调试:讲解建筑设备的安装和调试过程,包括设备的安装方法、调试步骤和注意事项等。

5. 建筑设备的运行和维护:介绍建筑设备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方法,包括设备的正常运行、故障排除和日常维护等方面的内容。

6. 建筑设备的新技术和发展趋势:了解建筑设备领域的新技术和发展趋势,包括智能化设备、节能环保设备等方面的内容。

三、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授建筑设备的基本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建筑设备的概念、原理和分类等。

2. 实践操作: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亲自操作建筑设备,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的思维活跃和合作能力。

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建筑设备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运行情况。

四、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报告、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末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建筑设备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操作考核:通过实验操作和实地考察等方式,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

1、《建筑设备》教学大纲

1、《建筑设备》教学大纲

《建筑设备》教学大纲课程代码:课程性质:必修课程学时:64学时前置课程: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后续课程:建筑构造、建筑力学一、课程整体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建筑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热水供应系统的类型、组成,理解各类系统的使用特点,掌握设备、管道的布置原则与要求;2.了解供热采暖、燃气供应、通风与空调等系统的类型、组成、特点;掌握设备与管道的布置规范要求;3.了解建筑供、配电系统的组成,各种供、配电设备的构造,电力负荷等级,防雷、接地及安全用电等知识;4.了解电气照明工程的基本知识,理解室内照明布置、安装有关的技术规范与要求;5.了解建筑弱电工程的系统构成及安装规范与要求。

(二)技能目标:1.具有识读建筑给水排水、采暖、通风与空调、建筑供配电、电气照明等工程施工图及防雷与接地等系统施工图的基本能力;2.具有建筑施工、管理及监理工作中与建筑设备工程协调配合的基本能力;3.具有查阅建筑设备布置、安装、验收的有关技术规范与要求或手册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细心踏实、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吃苦耐劳的品质。

二、教学条件:能够容纳50人、拥有多媒体设备的教室。

三、教学方法:《建筑设备》是一门学时少,内容多,涉及面宽,与实际紧密联系的课程。

为此,在教学过程中:1.本课程教学形式以讲授为主,辅以现场参观,对讲授内容进行实践和验证。

2.日常的面授辅导应着重于重点的归纳﹑难点的剖析,以典型设备系统案例分析为主。

面授时,最好能制作幻灯片多媒体电化教学,以容纳更多的信息量和现场设备系统、实物等的图片,提高教学的效率与效果;3.由于建筑设备技术发展迅猛,在讲解建筑设备系统基本组成、基本工作过程与原理的教学当中,要关注和把握设备系统发展的趋势和最新动态并适当加以介绍。

4.应重视课时不多的现场教学或参观的组织与安排,加强专用教室和实训工场的建设。

四、课程内容设计:五、课程项目设计:六、课程教学一览表:七、课程考核方案:考核方式:本课程主要采取过程性考核为主,把课程成绩的评定分解到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

建筑设备工程教学大纲201

建筑设备工程教学大纲201

紫琅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备工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总课时数:68适用专业:建筑工程系(部)名称:建筑工程系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修订时间:2013.03.03《建筑设备工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建筑设备工程是建筑学专业必修的技术基础课。

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建筑设备的基本知识,掌握建筑物中常用的建筑设备的类型、组成、功能和安装要求,使学生能了解建筑设备在建筑中的重要作用,进而在建筑设计过程总能考虑建筑设备的地位,以及经济、适用、美观等要求。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了解建筑设备工程介质(流体、气体)的基本特性。

2、掌握建筑给水系统的类型、组成及常用给水方式的选择。

3、掌握排水系统类型、组成、管道的确定及布置原则。

4、了解通风与空调系统的组成、类型、特点及选用。

5、了解建筑电气的基本作用,掌握各电气设备选择与设置原则。

2、教学目标用“了解”、“理解”、“能”或“会”等用语来表述,“了解”用于表述事实性知识(“知其然”)的学习程度,“理解”用于表述原理性知识(“知其所以然”)的学习程度,“能”或“会”用于表述技能的掌握程度。

四、教材及参考书1、教材:《建筑设备工程》夏正兵,张珂峰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参考书:《建筑设备工程》高明远,杜一民主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设备》王继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五、课程考核要求1、本课程为考查课。

2、采用百分制。

出勤率、平时作业各占50%。

六、对学生学习、实验和作业的要求1、学生应在课堂上必须认真听讲,不得迟到、早退、缺勤。

2、学生应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3、学生应主动阅读相关的参考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工程造价专业《建筑设备》教学大纲.doc

工程造价专业《建筑设备》教学大纲.doc

《建筑设备》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0054课程名称:建筑设备construction equipment engineering先修课程:工程制图、土木工程概论、大学物理、房屋构造、施工技术总学时:48 (授课学时:36上机学时:0实验学时:12)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建筑设备工程是建筑工程学院工程造价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有关室内外给排水、暖通空调的基本概念、系统分类组成、工作原理,掌握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安装方式以及相关的各种建筑构造,掌握建筑设备系统设计的一般原则和基本要求;培养学生对保障现代建筑满足生产工艺和人们对建筑环境要求所必不可少的设备系统的认知,为今后工作中遇到的安装工程概预算做好知识准备。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及学时分配1.建筑给水系统(8学时)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流体力学基本知识和饮用水水质标准,掌握建筑给水系统的分类、组成及各部分的功用,掌握给水管道的布置的原则、要求、形式及适用范围。

重点与难点:掌握建筑给水系统的给水方式和室内消防给水系统;2.建筑排水系统(6学时)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室内排水系统的分类、组成及各部分的功用以及室内排水管道的布置要求、敷设的基本要求、安装的基本要求,掌握室外排水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用,掌握化粪池的构造特点和设置要求。

重点与难点:建筑排水系统布置和敷设。

3.高层建筑给排水简介(2学时)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的特点、给水方式及排水通气方式。

重点与难点: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的特点。

4.建筑给排水施工图(2学时)基本要求:了解建筑给排水施工图的基本内容及识读方法。

重点与难点:建筑给排水施工图的识读方法。

5.建筑给排水系统的维护与管理(1学时)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建筑给排水系统管理、日常养护及水池、水箱、水泵的维修养护。

重点与难点:给排水系统的管理养护。

6.建筑采暖系统(6学时)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热水供暖系统和蒸汽供暖系统的优缺点,掌握热水供暖系统的分类、形式以及主要供暖型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建筑设备工程教学大纲

建筑设备工程教学大纲

绪论知识点:1、了解建筑设备学科的基本概念及现代建筑设备工程的重要作用2、了解本课程的学习目的与方法。

第一章流体力学基本知识知识点:1、掌握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2、静压强的概念,它的特性及分布规律;3、流体运动的基本规律,4、流体流动阻力和水头损失的概念。

第一篇建筑给排水工程第二章建筑给水系统知识点:1、建筑给水系统的分类2、建筑给排水系统的组成3、建筑给水方式4、建筑给水管材、管件及附件5、给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6、给水升压和贮水设备7、室内消防给水系统8、建筑热水系统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建筑给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重点:掌握建筑给水系统的给水方式和室内消防给水系统。

难点:室内给水系统的方式。

第三章建筑排水系统知识点:1、建筑排水系统的分类2、排水系统的组成3、建筑排水管材及卫生器具。

4、房屋雨水的排除5、排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建筑排水系统分类与组成,了解常用的建筑排水管材及卫生器具。

重点:建筑排水系统布置和敷设。

难点:无第四章建筑给排水施工图知识点:1、常用给排水图例2、图纸基本内容3、给排水施工图的识读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建筑给排水施工图的基本内容及识读方法。

重点:建筑给排水施工图的识读方法。

难点:施工图的识读第二篇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第五章建筑采暖系统知识点:1、采暖系统的分类2 、热水采暖系统3、散热设备及采暖系统的附属设备4、采暖系统管道敷设与设备安装5、建筑采暖施工图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采暖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形式,能够识读建筑采暖施工图。

重点:掌握热水采暖系统的工作原理及采暖系统的形式。

难点:热水采暖系统的工作原理。

第六章通风与空调系统知识点:1、通风系统2、空调系统的分类和组成3、通风空调的管道和设备4、空调用制冷5、管道和设备的防腐及保温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通风空调系统的分类和组成,能识读通风空调系统施工图。

重点:掌握通风空调的常用设备和附件以及保温防腐措施。

难点:无第七章热水与燃气供应知识点:1、燃气供应概述2、室内燃气供应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燃气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重点:燃气管道系统的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设备工程》教学大纲
学分:4
学时:72
适用专业:建筑设备工程技术
一、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
《建筑设备工程》是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课程。

是针对建筑电气行业的岗位能力需求而设置的一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旨在培养工业与建筑电气行业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2.课程作用
工业与建筑变配电系统是我院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的一个重要专业研究方向,所以《建筑供配电》课程是建筑设备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故本课程在专业中地位非常重要。

3.课程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在具备基本的电工理论知识、掌握10KV 及以下变配电系统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了解工业与民用供配电特点及施工方法,熟悉各种高低压电气设备及其建筑变配电系统。

课程以培养学生能达到建筑变配电系统设计员和安装施工员方面的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将来从事工业与建筑电气行业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课程设计
1. 课程设计理念:
① 以行动为导向组织教学,课程设计体现“与专业结合,为岗位服务”,在实现工作过程的同时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使学生具备相应的综合职业素质与岗位竞争力;
② 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如引导文法、对比法、分数激励法等;
③ 教学内容项目化、模块化,便于学生进行系统化学习;
④ 课程考核采用笔试加综合实训的考核方法,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2.课程设计思路:
以将学生培养成为专业设计、施工管理、及维护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基于工作过程构建教学过程,采用项目教学法和引导文教学法,恰当地在各教学环节融入标准、规范的内容,将该课程建设成为集能力培养、职业素养培育和孕育学生创新成
与前导或后续课程的关系
果的教学平台,成为建筑设备专业的特色课程。

三、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具备基本的电工理论知识
2.掌握10KV及以下变配电系统的基本知识
(二)能力目标:
1.能熟知变、配电系统常用的高低压电气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规格型号及其选择与应用;
2.能正确分析变配电系统,并能看懂及绘制电气施工图;
3.能熟悉各种工业与民用建筑供电特点及设计施工方法;
4.具备安全用电、计划用电的基本知识。

(三)职业素质目标:
1. 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2. 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3. 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敬业爱岗的工作态度;
4. 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
四、课程内容
1.内容选取
将课程分成六个模块,每一个模块都以一个工程实例作为载体,构建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将实践教学贯穿理论教学的始终。

学习过程包含对直流和交流电路的分析、建筑变配电系统的描述、各类高低压电气设备的认识及工作原理的学习、电力负荷的计算、各种建筑防雷系统的分析、读识绘制建筑变配电系统施工图等六个步骤,以系统培养学生的专业加实践能力。

2.内容组织与安排:
内容组织: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电路基本知识、建筑变配电系统、高低压电气设备、电力负荷的计算、电气安全与防雷等几部分。

根据职业岗位需求设计为6个模块。

模块中不以传统的章节知识点为授课主线,而是以真实项目为载体。

每个学习情境都分两个层次实现专项能力与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专项能力层以教师演讲式教学为主,在实际综合能力训练中以学生参与为主,实现每个模块教学中都经历了基础能力项目、专项能力项目与综合能力项目的三次循环演练。

内容安排:
了解交流
电路的特点;
初步掌握相
量分析法
五、实施建议
1.教材选用与编写:
建议使用教材:《建筑应用电工》关光福主编
《工厂供电》刘介才主编
2.教学方法与手段:
⑴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实施多媒体教学。

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较方便地设计相
关的工程背景及工程应用实例等在课堂展示,使学习总是与生动的“情景”联系在一起。

⑵问题法与小组讨论、课堂讨论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可适当增加学生参与性的教学内容。

针对所授的知识点,布置题目、然后进
行小组讨论或课堂讨论,学生准备答案、课上回答问题、其余同学进行补充,教师点评、课后统一打分、记入平时成绩等流程。

这样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参与作用。

六、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
课程的考核性质:考试
考核方式:期末考核 /平时作业/综合作业
评分方式:百分制
2.考核内容:
(1)知识点的掌握
(2)学习表现评定
(3)职业素养评定等
3.实施办法及成绩评定:
期末考试:70%
平时综合:20%
综合作业: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