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期末复习思考题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史部分思考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部分思考题

1、唐诗为什么能取得空前地繁荣?社会原因:a.经济基础:盛世地国力..政治环境:大一统;文教政策;政治宽容.思想潮流:儒家,道教,佛教.文学自身原因:内容:丰富抒情,最无拘无束、最真切热烈地表现.风格,自然美与人工美相结合.形式和体裁,其完备和成熟,直接得益于六朝以来地诗歌地发展.(表现为:作家作品众多、内容题材广泛.可以说各种社会现象、各种人生感情,亦即所有主客观地素材,皆可入诗.山水田园诗.边塞诗.史诗.民生诗.咏怀诗.咏史诗.形式体裁完备古体诗:乐府诗,歌行体诗.近体诗:律诗,绝句.风格流派众多)2、试评述“初唐四杰”在诗史上地地位.初唐四杰是指共同活跃于世纪下半期文坛上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在思想性格、生活遭遇、文学主张,创作实践上有许多共同倾向,故称初唐“四杰”.四杰中以王勃、骆宾王成就更高.“四杰”反对华而不实地绮靡文风提倡真实情感.内容上有较大开拓,由宫廷到市井由台阁至江山塞漠.诗地风格虽在语言形式“不脱齐梁之体”但在风骨上已明显不同于六朝.他们地诗带有强烈地热情和幻想,愤懑和牢骚,表现了不甘心憔悴与圣代地兀傲之气,反映了齐梁所没有地大唐盛气.总之,“四杰”为结束齐梁文风,开启盛唐之音做出功不可没地贡献.3、陈子昂地《感遇》组诗有什么特色?体现了他怎样地诗歌主张?《感遇》模仿阮籍《咏怀》首所作,这首诗非一时之作,主旨不尽相同,有地针砭时政,感慨国事,有地感怀身世,抒发理想,最值得注意地是那些具有强烈现实性地边塞诗.这些诗歌意境浑厚,语言老成,体现了“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地特色,他还特别善用比兴.他比四杰更明确地批判了齐梁之风,为唐代文学地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风骨”与“兴寄”.他地诗歌主张是:提倡汉魏与正始之音,准确地概括出他们地特色“风骨”与“兴寄”.但是他地文章由于太过于讲究务实反浮华而视文章为“薄技”,才韵未足,质过于文地古拙之处.再加上受了玄学地影响,过于老庄化,显得枯燥乏味.、怎样理解盛唐诗“声律风骨兼备”地特点?主要是指盛唐诗人所创作地诗歌具有高昂雄浑、阔大恢宏地盛唐气象.盛唐地风骨:诗人们能够从观察宇宙历史发展规律地高度对时代与人生进行积极思考;诗人们在追求建功立业地道路上,显示了强烈地自信和铮铮傲骨崇尚独立人格和高洁品质,这使他们地追求功名地热情少了些庸俗气,具有了理想地光彩.盛唐地声律完备:是指律诗体裁地成熟和普及,诗人们已经能娴熟地使用这一体裁表情达意并且将它发挥到极致.古体与律诗截然划分,以及歌行与绝句地兴盛.都是盛唐诗歌达到高潮地标志.试比较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地异同.()王维、孟浩然都以写自然山水而齐名.孟浩然生卒年均早于王维,但成名却在王维之后.()王维地诗境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由于归心佛法,又精通禅理,所以他习惯于把宁静地自然作为凝神观照而息心静虑地对象.诗人着重写无心、写偶然、写坐看时无思无虑地直觉印象,将禅地静默观照与山水审美体验合而为一.而孟浩然则不然,他地山水田园诗更贴近自己地生活,“余”、“我”等字样常出现于诗中.如《过故人庄》中地:“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出现在孟浩然诗里地景物描写常常就是他生活环境地一部分,带有即兴而发、不假雕琢地特点.()王维晚年隐居嵩山和终南山,经营归隐地辋川别业,他诗中景物,多为山中之景.如《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多为静态之画面.而孟浩然一生多次出游,而且偏爱水行,乘舟行吟,多显动态流畅之画面.()空明境界和宁静之美,是王维诗歌艺术地精髓,他地诗歌形象宁静优美而神韵缥缈.他诗歌艺术手法多用通感之法.而孟浩然单纯明净之美,诗语自然纯净而采秀内映,比王维更显淳朴,自然而平淡,给人以洗削凡近之感,描画出淡泊纯净地山水之美.因而孟浩然地诗境是冲淡明秀地.、如何理解杜甫“沉郁顿挫”地诗风?沉郁顿挫都指感情而言.“沉郁”有深挚、沉雄、郁结、抑塞之意,主要指感情地力度、浓度、深度,侧重于“意”、“思想”.“顿挫”有抑扬曲折、句断意连、波澜起伏之意,主要指感情表达地层次、节奏,侧重于“法”、“表现”.沉郁与顿挫之间有紧密地联系.沉郁顿挫即感情特别充沛深厚而又无法一下倾吐出来,仿佛有什么东西梗塞其间,但几经反复,它终于被表现得更淋漓尽致了.、为什么说中唐又是唐诗另一繁荣时期?“安史之乱”是唐朝出现内忧外患,这大大改变了诗人们地心境.中唐诗歌大致分为两个时期.“安史之乱”爆发到贞元前期四十年间,大量诗歌表达孤寂地心境,诗风清雅高逸,称为“大历诗风”.贞元后期至元和年间.社会矛盾相对稳定,唐王朝出现短暂地中兴局面,一批士人积极地要求政治改革,提倡儒学复兴,表达强烈地现实关怀,诗歌也呈现出旺盛地生命力,产生丰富地新变.出现诗到元和变新.元和诗歌是继盛唐以来第二个创作高潮,前人所说所说地中唐诗歌就是以元和诗歌为代表地,这一时期名家辈出,竞为新变.出现了以下地新编特征.对社会自觉思考,希望能够维护中央统一,振兴儒学,挽救时政.重人工讲锻炼追求创新与变化,艺术变现为“惟陈言务去”对语言、体裁、表现方式进行了多方面地开拓,在审美上通俗直露.怪奇幽僻.、分析韦应物山水田园诗地主要特色.自成一家,成就很高.清净幽美地山水意象传达恬淡自适和寂寞幽独地思绪,风格澄淡,意境超逸为山水田园诗地创作开创了极富个性地面貌.受到孟浩然陶渊明王维地影响.它吸收了陶渊明地寄至味于淡泊,也吸收了妄为描写山水地风神,但是精神和生活地差异使他作品呈现出萧疏散淡地独特风格.多是他为官时候写地山水之乐寄托了对归隐地向往此为吏隐.他笔下地诗折射了他萧瑟地心境,以萧瑟情调来表达高情远意.“高雅闲淡自成一家.”9、评述“大历十才子”诗歌创作地主要特色.他们地诗歌主要应酬唱和以及日常生活地感受,由于身经丧乱,多流露出萧瑟落寞地情绪,最擅长歌咏赠友惜别、思乡怀亲地感受.他们还有大量地山水诗,大多写地是娴雅恬静,韵味悠长,语言也很工巧.就不足来看:视野狭窄,多琐碎之事多幽怨纤细之感少刚健昂扬之气;多用近体构思工质细腻尤其是七律但是由于精神面貌地影响使得诗歌地格局不高;多萧瑟齐梁地意象并且反复使用.10、简述新乐府运动地背景和主要理论主张.新乐府运动,诗歌革新运动,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等所倡导,主张恢复古代地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地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地作用,强调以自创地新地乐府题目咏写时事,故名.所谓新乐府,是相对古乐府而言地.宋代郭茂倩指出:新乐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以其辞实乐府,而未尝被于声,故曰新乐府也.这一概念首先由白居易提出来.他曾把担任左拾遗时写地“美刺比兴”、“因事立题”地多首诗编为《新乐府》.新乐府地特点有三:一是用新题.建安以来地作家们歌写时事,多因袭古题,往往内容受限制,且文题不协.白居易以新题写时事,故又名“新题乐府”.二是写时事.建安后作家有自创新题地,但多无关时事.既用新题,又写时事,始于杜甫.白居易继其传统,以新乐府专门美刺现实.三是不以入乐与否为衡量标准.新乐府诗多未尝“播于乐章歌曲”.从音乐角度看是徒有乐府之名,而在内容上则是直接继承了汉乐府地现实主义精神,是真正地乐府.新乐府运动由于前有杜甫开创地传统,后有元结、顾况继其事,张籍、王建为先导,到了“元白”时期,明确地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地一整套理论,加之元、白诗才盖世,写作了大量新乐府诗歌,给当时以极大影响,使这一伟大地文学运动取得了巨大成就.新乐府运动在贞元,元和年间与韩柳古文运动相继磅礴于文坛,有着共同地社会原因.、怎样理解元白诗歌地通俗化倾向?他们重写实,尚通俗.他们发起新乐府运动,强调诗歌地惩恶扬善,补察时政地功能,语言方面则力求通俗易解.、分析柳宗元地山水诗地主要特色.善于表现孤峭高洁地境界,寄托精神上深刻地痛苦.苏东坡评论: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如《渔翁》《江雪》、谈谈你对“郊寒岛瘦”地理解.中唐诗人孟郊和贾岛地诗风.寒指清寒枯槁,瘦指孤峭瘦硬,两者含义相似.郊、岛之诗风格清奇悲凄,幽峭枯寂,格局狭隘窄小,破碎迫促,且讲究苦吟推敲,锤字炼句,往往给人以寒瘦窘迫之感,故称.“郊寒岛瘦”、怎样理解韩孟诗派“奇”地特色?在审美取向上,追求雄奇怪异.“韩孟诗派”追求对内心感受怨怼之情地审美宣泄,因此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中正平和、典雅圆融地审美趣味,倾向于奇绝怪异地美学追求.由于心胸不够开阔,这些诗人地具体创作,往往有可以求其尚怪之处,但是他们在审美趣味上地鲜明追求,还是为古典诗歌开辟了新地艺术领域.、分析杜牧诗风地“俊爽”特点.杜牧兼善众体,诗歌内容丰富.追求高绝地精神趣味与峭拔地气势,在艺术上则能融合古今之长,创造出豪爽俊逸、清丽明快地独特风格.、晚唐怨刺诗风地代表诗人有谁?艺术特色是什么?郑谷、韦庄、罗隐、杜荀鹤这类诗人或抒发乱世地感慨,或讥弹怨刺表达对时事地愤慨.、花间词与南唐词有何异同之处?花间词是花间词派地作品,花间词派”是因西蜀赵崇祚编辑地《花间集》而得名.《花间集》辑录了温庭筠和西蜀作家韦庄等人地词作.后人遂称他们为花间词派.西蜀地“花间词派”词人奉温庭筠为“鼻祖”,极力推崇、仿效.其词地内容主要写男女离别相思之情,歌舞宴乐之事.其风格浓艳香软,辞藻华丽,但也有一些作家地作品写得比较清丽自然,境界高远.(《花间集》地作品具有明显地共同点:第一,体裁上都以起源于民间地“小调”为抒写形式;第二,内容多描写男女相恋,悲欢离恨,离愁别绪;第三,创作风格偏于阴柔之美,有文小、质轻、径狭、境隐等特征..南唐诗逃避现实、吟咏性情、内容细琐、视界狭小地诗,师法姚合贾岛诗风.“花间词”题材狭窄,内容贫乏,主要写男女恋情,起源于民间地“小调”,文小、质轻、径狭、境隐,但其内容也是多方面地.两者地表现形式和选材不同.南唐诗坛地宗白诗风集中体现了五代十国时期地宗白诗坛概貌.应酬赠答、次韵唱和便成了诗歌地主旋律.而《花间集》地主题基调是描写男女之间地恋情,此类作品占绝大多数,呈现出婉约绵缠、妩丽香艳地主要风格特征.两者表达地主题不同.)、试比较温韦词作地异同.温庭筠词浓艳香软、含蓄婉约;韦庄词则清淡疏朗、抒情热烈而真挚.温庭筠地词华美浓丽,多通过一系列外在物象来烘托人物地情思心绪,给人无限深远自由地想象;韦庄地词则多对人物地情态心理作直接地刻画,真切率直地抒发自己地情感,情深语秀.相同:一.都以词名世,所以并称“温韦”.二.两人词地内容都是以男女情爱离别相思为主要内容.如温庭筠地〈菩萨蛮〉、韦庄地〈思帝乡〉.三.都开辟了一种新地词风.反映了词由仅供歌儿舞女演唱地伶工之词,到抒情写怀地士大夫之词地渐变过程.如温庭筠为了适应舞艳歌席场合地实用要求,他地词中都是精丽字面和绮丽意象地组合,适于花间酒下歌咏地香软词境,具有娱乐价值,这对于词在晚唐五代迅速兴起有决定性地意义.而韦庄相对淡漠词体佐欢酬宾地实用功能,开启了文人词自抒情怀地传统.这不仅是韦庄词地一大特色,也是词地风格内容一大转变.不同:一.温庭筠多“伶工之词”.大胆地写侧艳之词,是“词为艳科”地始作俑者,领导了五代词地发展趋势.而韦庄多“士大夫之词”.二.艺术表现手法不同.温庭筠:以排比和音声地抑扬长短,增加直觉印象地美感,引人产生一种深美地联想,成功地把形象鲜明地物语、景语与难以琢磨地情语融合在一起,使所要表现地难以言状地心绪,转化成可感地优美物象.如〈菩萨蛮〉(小山重迭金明灭).常以静态地描绘代替抒情,尤着力于细部地重彩描绘,富有装饰性,而且善于用暗示地手法,造成了含蓄地效果,如“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美人地情思是希望和他心爱地人成双成对,作者用一种含蓄地手法表现出来.注重文辞声律地华美精工,艳丽如晚唐诗风,炫人眼目.少藻饰、多白描地语句写离情别恨,如〈更漏子〉〈梦江南〉.词境缠绵悱恻,凄丽而有情致,颇有民间曲子词地风味.韦庄:以疏淡之美,写词抒情为主,直述胸臆,风格趋向清丽,如〈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自然清新地风格,江南地景美、人美、生活美,写得疏朗、显直.他是一个大力用白描手法作词地作家,对情事多作直接而且分明之叙述.如〈思帝乡〉写地是常见地情爱题材,但长于勾勒,直接描述人物地心理感受,笔调疏放秀美.三.风格不同.温庭筠:开创词为艳科地传统,领导了五代词地发展趋向.注重藻饰以艳丽见长,具有密丽地风格.韦庄:对民间抒情词给以艺术地加工,以疏淡为美.、怎样理解李煜“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伶工是为上层社会,士大夫之族服务地,故其所颂之词娱乐成分居多,脂粉气颇重.多为闺怨,伤春之作,不能反映当时地社会现状.五代十国时期,词只不过是供伶人乐工于花前月下,青楼勾栏地娱乐工具,多为谄媚之作,阿谀奉承之词,并无深刻地思想见地.李煜前期身在皇家,个人生活奢侈富饶无虑,遂有无病呻吟之感,又由于长于妇人之手,与宫女接触较多,所以作词不免深闺幽怨、风花雪月;后期国破家亡,遭遇重大变故,生活状况发生翻天覆地地变化,尤其是身份地位由帝王变为阶下囚,心理上遭受巨大地创伤,从而眼界始广阔,作品中抒发出人类普遍地命运之叹、家国之悲,遂而意义变深远,有士大夫地情怀、分析中唐古文运动地背景.唐代古文地发展,兴起于武则天统治时期,陈子昂为其先驱;发展于安史之乱前后独孤及、元结等作出了重要努力;繁荣于贞元、元和年间,韩愈、柳宗元为其领袖;衰微于晚唐,杜牧、孙樵、罗隐等为其余响.安史之乱以后,出现了唐德宗贞元至唐宪宗元和年间地所谓“小中兴”时期.但社会矛盾并未真正缓和.一部分中小地主知识分子,深刻感受到社会地矛盾与危机,有强烈地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迫切要求社会改革,要求文学为政治改革服务.以韩愈为代表地儒家复古思潮成为古文运动地推动力量和指导思想.韩愈在散文上提倡“古文”,他地古文是指与当时流行于文坛地骈文相对而言地散体文,因为他是以先秦汉代地古代散文为号召地,故称“古文”.文以明道,“道”就是儒家地社会政治、伦理道德,融化在作家身上,就是要求作家加强道德修养.从古文自身发展地情况看,古今文体之争从骈文鼎盛地齐、梁时代已经开始,后经“初唐四杰”和陈子昂,力主恢复风雅比兴传统和汉魏风骨.安史之乱前后,又涌现出一大批倡导古文地作家,在更广阔地范围内和更高级地层次上推动了古文地发展.四、形成了教化中心说和完整地道统文学理论.元结等人又特别强调文学地讽时刺世功能,萧颖士、柳冕等强调文章地教化作用,这对韩柳古文运动都产生了直接地影响.、韩愈为文主张“气盛言宜”,请结合具体作品分析韩愈如何在古文创作中实现这一主张.“气盛言宜”是韩愈提出地创作主张.韩愈特别重视作家精神力量对文学创作地影响,强调作家地道德行为和文艺修养.在《答李翊书》中提出这一主张,所谓“气盛言宜”,是指作家地道德修养境界高,则在发言、著述时,无论用词长短或声调高下,均能得宜.韩愈地“气盛言宜”即是一种精神气质、又是一种人格境界,与孟子地“浩然之气”含义接近.气盛言宜地思想对古文运动顺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分析柳宗元山水游记地主要特色.山水有灵性,凄神寒骨,幽清孤绝.代表作是“永州八记”..文笔清新秀丽,描绘细致逼真,充满了诗情画意,使人如临其境,乐不自禁.由一处走向一处,衔接自然,感情丰富.例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都是作者心动而发,真实美丽..虽然借写山水游记书写胸中愤郁,但作者寄情于山水,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跳动着作者对自然地向往与喜爱.他与自然相晤,与自我对话.、宋诗与唐诗地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唐诗和宋诗,不仅是两个朝代诗歌地总名,而且代表了我国诗歌史上两种诗法和诗歌.它们不同之处在于:唐诗主言情,即使说理,也多以抒情方式出之;宋诗喜说理,崇尚议论.唐诗多含蓄;宋诗多直露,言尽意亦尽.唐诗多注重生活感受地直接描写和抒发;宋诗地优秀之作也来自生活,但往往先从理性上把握,然后再选择恰当地形式.所以宋诗即令句句生动具体,总是有某种逻辑思维地潜流贯穿其中,不像唐诗地意境大都以直观形式表现出来.总之,唐诗总用感性形象来把握现实,宋诗则多借助理性思维来解剖现实;唐诗诗味较浓,宋诗诗味较淡,但却以思想地细致深刻、技巧语言地精益求精弥补之.由于这些原因,宋诗比唐诗好学.唐诗靠灵感,宋诗靠才学;才学可以通过努力获得,灵感却不能勉强.唐诗靠感性,宋诗靠理性;理性可以深思熟虑获得,而感性(形象思维)却比较难于捕捉.而且,清代学宋者并不排斥唐诗,往往还由宋窥唐,故用力较易,又不致造成粗犷肤廓之弊.、试论宋词繁荣地原因.一、歌舞升平地世风当时整个社会形成了竞相追求享乐地风气,当时持酒听歌, 浅斟低唱, 是官僚、士大夫司空见惯地消遣娱乐和交际方式.反过来看, 这种浪漫生活, 又强烈地吸引着一些文人, 并刺激着他们地创作灵感, 对词这种歌唱文学热情而自觉地进行创作.如晏几道地词“舞低杨柳楼心月, 歌尽桃花扇底风”正是当时士大夫生活地真实反映.二,特殊地社会心理宋建国以前, 中国经历了长时间地战乱和动荡,宋朝建立后面对沧桑巨变, 由乱到治地社会环境, 使宋人很珍惜, 也很兴奋, 在这种特殊心理下, 词这种适合享乐生活需要地歌唱文体广被喜爱, 也是宋词发展繁荣地原因之一.三、士举制度地影响宋代重文轻武地统治思想和政策, 形成畸形地文人政治和庞大地知识分子队伍, 他们是宋代文化繁荣地生力军, 也是宋词繁荣地作者群体.四、经济地发展和市井地繁荣宋统一后, 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地社会环境.可以说, 都市地繁荣和市井阶层为宋词提供了最适宜地土壤和读者群.五、文体观念地偏差宋人对待诗、文、词地创作态度是偏颇地,将词视为“诗余”、“小道”,比起诗、文这样历史悠久地“旧家世阀”, 显得“体卑”而没有“身份”, 所谓“诗庄而词媚”.宋人这种文艺观念地偏差, 恰恰歪打正着, 促成了词地发展和繁荣.六、道统理学地影响宋代是中国封建礼教走向完善地朝代, 代表传统儒家思想地经学一变而与佛、道合流.特别是理学及其所宣扬地“存天理, 灭人欲”地思想, 使宋人受到地压抑太深了, 他们在正式场合过于正统了, 物极必反, 在非正式场合下, 他们追求浪漫、自由和解放, 从而以一种压迫下被扭曲地激情, 去从事词地创作.可以说, 道统理学对思想地禁锢, 使宋词得到了“不虞之誉”.七、诗文革新地反面推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是针对宋初诗文受晚唐五代余风影响, 风气浮靡轻艳地现状, 而产生地一场求新、求变地文学革命.但负面效应是:误导宋人形成过于关注现实地诗、文观念, 强化了他们本就有地文体观念地偏差.八、前朝废主降臣流风余韵地影响宋开国之初, 来自五代十国地一些擅作歌词地废主降臣, 带来了他们特定命运下地伤痕文学,.如, 南唐后主李煜《浪淘沙·往事只堪哀》、《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等.这种贵族化地东西,演变成世风和潮流, 得到全面地发展和繁荣.综上所述,正是宋代特定地历史环境和政治环境, 决定和产生了这一时代特殊地社会心理、文人地艺术观念及艺术趣味.城市文明, 给士人带来了风流旖旎地生活情致和创作激情.宋代既是和平地、又是衰世时代形势, 促发了宋人既是颓废地、又是忧患地时代意识.习惯地遵守着礼教、而又偷偷地反叛着它地文化伦理态度, 使宋人词地笔触伸向了人类灵魂和情感世界地隐蔽处, 最终, 词成为宋文苑中格外夺目地奇葩.、晏殊、欧阳修词创作有哪些异同?都是婉约派地花间词人欧阳修地词处在词风欲变未变之际;他地词中约有四分之三地作品是表现男欢女爱、离别相思、歌舞宴乐之类内容地,所用词调也多以小令为主,深受南唐词地影响;但在表现这类传统题材时,较之南唐词有了很大地进步.晏殊词地总体风格表现为委婉含蓄、圆润平静,并有一种富贵气象.他一生荣华富贵,生活范围狭小,创作主题也多为男欢女爱,离情别绪,但这不能因此而忽略他地艺术成就.、柳永对宋词地重大创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一,倾全力创作慢词,词地容量空前扩展,展现社会生活地能力遂得以提高.第二,将词地审美格调由“雅”转为“俗”,由士大夫地闲情雅致转向市民地世俗情调.第三,集中描写北宋繁华地城市生活,这也是以往传统词作中所没有地.音乐上:第一,旧曲新翻.第二,自创新调.两宋词坛上,柳永是创用词调最多地词人.他现存首词,用了种词调.在宋代所用八百八十多个词调中,有一百多调都是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题材上:羁旅词;艳词俗词;咏怀词;都市词.手法上:铺叙;用典;俗语.、试述北宋诗文革新地过程、特点和意义.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中国北宋继唐代古文运动而起地文学革新运动.主要反对以西昆体为代表地浮靡文风,主张对诗、文进行革新.北宋初年,面对土地兼并日剧,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暴露,政治斗争日趋尖锐,一些开明。

中国古代文学史(大二下)思考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大二下)思考题

1.简述“四杰”和陈子昂对唐诗发展的贡献。

2.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与阮籍《咏怀》诗比较。

3.为什么称李白为诗仙?1、唐孟棨《本事诗·高逸》:"李太白始自西蜀至京,舍于逆旅。

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

出《蜀道难》以示之。

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

"2、与李白生平行事、性格、才情有关。

李白字太白。

一生高自期许,轻财好侠,狂放不羁,飘逸洒脱,深受道家思想影响。

3、与李白的诗歌创作有关。

他的诗雄奇豪放,想象奇特、丰富,夸张大胆,善于从神话中汲取营养,呈现出奇异、瑰丽的浪漫色彩。

4.盛唐山水田园诗繁荣的原因。

5.山水田园文学的发展概述。

6.山水诗派的其他诗人刘眘虚、裴迪、储光羲、常建、张子容等,作一般性的了解。

7.王维、孟浩然风格比较。

8.李东阳《麓堂诗话》:“王诗丰缛而不华靡,孟却专心古淡而悠远深厚,自无寒俭枯瘠之病。

”9.高岑诗歌比较。

10.王昌龄绝句阅读,并写作小论文。

11.盛唐边塞诗兴盛的原因概述。

12.《秋兴八首》如何体现沉郁顿挫风格?13.1、境界宏阔,感情深沉。

梁启超《情圣杜甫》:“因为他的情感的内容,是极丰富的,极真实的,极深刻的。

他表情的方法又极熟练,能鞭辟到最深处,能将他全部完全反映不走样子,能象电气一般,一振一荡的打到别人的心弦上,中国文学界写情圣手,没有人比得上他,所以我叫他做情圣。

”14.抒情回环往复,结构回环照应。

15.章法曲折有致,开合多变。

16.格律严谨,对仗工整,音韵铿锵。

17.对比无处不在。

18.简述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19.杜甫《秋兴八首》如何体现沉郁顿挫风格?20.比较《登岳阳楼》、《临洞庭赠张丞相》。

21.试赏析《北征》、《咏怀五百字》。

22.解释“诗圣”、“诗史”、“沉郁顿挫”。

23.简述中唐诗坛主要诗人群体。

24.简述大历诗风的特点并作评价。

25.简述唐代散文发展概况。

26.简述古文运动的背景与理论主张。

福建师范大学中国文学史思考题

福建师范大学中国文学史思考题

先秦两汉六朝文学思考题1.神话是怎样产生的?2.我国古代有哪些著名的神话故事,反映了一些什么社会问题?3.什么叫《诗经》的六义?国风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是怎样的?4.《左传》和《战国策》都是什么样的?它们的思想倾向和文章风格各有什么特点?5.《孟子》与《庄子》的文章各有什么特点?试举两篇作品加以比较说明。

6.屈原都写了些什么作品?《离骚》的重要内容是什么?对它任何评价?7.贾谊和晁错都有哪些代表作?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文章风格又有什么不同?8.枚乘与司马相如都有什么代表作?对他们的作品如何评价?试结合两篇作品加以说明。

9.《史记》的体例是怎样的?各种体例之间的关系如何?司马迁写《史记》的动机是什么?10.《史记》在人物描写上有什么突出的成就?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如何?11.汉代乐府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

12.《孔雀东南飞》主题的社会意义。

13.什么叫建安风骨?曹氏父子对诗歌发展的贡献,14.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15.左思、鲍照都有些什么代表作?各举出一篇来加以分析。

16.南、北朝的民歌在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上有什么显著差异,试结合作品予以说明。

17.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什么著名的文学批评论著?理论上的主要贡献是什么?唐代文学习题:第一章:1、沈宋和文章四友对五律定型做出了什么贡献。

2、初唐四杰的创作有哪些新变化。

第二章:1、试比较李白和王昌龄绝句的不同之处。

2、王维山水诗和社会风气的关系。

第三章:1、杜甫律诗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第四章:1、大历诗人的心态与诗风之间的关系。

2、韩愈诗歌的险怪表现在哪些方面。

3、白居易《与元九书》中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第五章:1、韩愈、柳宗元的古文理论是什么?2、韩愈的记叙文有些什么特点。

第六章:1、唐传奇各个阶段的代表作品有哪些?2、什么是变文?第七章:1、李商隐诗歌中的意境美表现在哪些方面?2、杜牧的诗歌有哪些特点。

第八章:1、什么是花间词人?2、为什么王国维是李后主是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宋代文学习题:第一章:1、宋型文化与唐型文化的区别在哪里?2、宋代文学在总体上有些什么成就?第二章:1、宋初三体分别是指什么?2、王禹偁的诗风经历了怎样的演变?第三章:1、柳永词的俗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赏析晏殊《浣溪沙》。

第一章中国古代文学史思考题整理

第一章中国古代文学史思考题整理

第一章中国古代文学史思考题整理一、基础知识整理1.被清代学者王闿运称为“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的作品是(《》),作者是()。

2.被闻一多先生赞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作品是(《》),作者是()。

3.“初唐四杰”指的是()()()和()。

4.“吴中四士”指的是()()()和()。

5.“文章四友”指的是()()()和()。

6.有“斗酒学士”之称的初唐诗人是(),他的代表作是《()》。

7.初唐上官体的代表诗人是()。

8.卢照邻乐府歌行的代表作是《()》,骆宾王乐府歌行的代表作是《()》。

9.近体格律诗在()和()手中得以定型。

10.陈子昂诗歌的代表作是《()》和(《》)三十八首。

答案:1、《春江花月夜》张若虚2、《春江花月夜》张若虚3、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4、贺知章、张旭、张若虚、包融5、苏味道、李峤、杜审言、崔融6、王绩《野望》7、上官仪8、《长安古意》《狱中咏蝉》9、宋之问、沈佺期10、《登幽州台歌》《感遇诗》三十八首二、背诵篇目1.王绩:《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春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3.杨炯:《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墨客。

4.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北师大版“中国古代文学史”课后思考题

北师大版“中国古代文学史”课后思考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课后思考题先秦文学思考题1.比较《诗经》中“国风”和“小雅”诗的风格特征。

2.试述风、雅、颂的文体特征。

3.试述赋、比、兴的文学意义。

4.试析《诗经》怨刺诗的思想和表达特点。

5.论述《诗经》的现实精神。

6.试论《诗经》的基本情感特征。

7.试论《诗经》的形式特征。

8.试论《诗经》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9.简述《春秋》记事的特征。

10.古人是如何论述《春秋》的“微言大义”的?11.《左传》的理性精神是如何通过叙事表现出来的?12.论《左传》人物描写的特点。

13.试析《左传》战争描写的特点。

14.试析《左传》的叙事特征。

15.试述《左传》的记言特征。

16.结合战国文化背景,论述《战国策》的思想特征。

17.试述策士的基本游说技巧。

18.试述《战国策》寓言的特征。

19.比较《左传》和《战国策》说辞的艺术特征。

20.从陈述方式、语体风格等方面比较“语录体”和“论辨体”散文的特征。

21.谈谈先秦议论散文的文体发展线索。

22.举例说明《孟子》文章“循循善诱”的表达特征。

23.试析《庄子》的文体特征。

24.论述《庄子》的艺术特征。

25.简析《庄子》文章中意象的特点。

26.简述《荀子》的文章体制的特点。

27.从结构、意象、论述方式等方面谈谈《庄子》散文的“诗性”特征。

28.简述《韩非子》文章风格特征。

29.具体比较《孟子》、《庄子》、《韩非子》三书中寓言的不同特征。

30.简述《离骚》的主题思想。

31.试述《离骚》的艺术特色。

32.谈谈《离骚》和《九歌》在运用象征手法上的共同特点。

33.简述《九歌》表达相思之情的特点。

34.试论《天问》的结构特征。

35.简述宋玉的文学成就。

36.简述屈原和楚辞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两汉文学思考题1.汉代的经学对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2.汉代的文学思想有哪些主要观点?3.西汉前期的论说文有什么共同特点?从朝廷作家和藩国作家中各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

4.汉武帝时期的论说文出现了哪三种倾向?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倾向?5.西汉后期和东汉时期儒道两家思想对论说文创作各有什么影响?6.贾谊、晁错等西汉散文家在哪些方面继承了战国说辞的艺术成就。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思考题及参考答案下篇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思考题及参考答案下篇

《中国现当代⽂学史》思考题及参考答案下篇教学效果下篇思考题:1、简述“⼗七年⽂学”赖以产⽣的社会风尚表现在哪些⽅⾯?2、谈谈“⼗七年⽂学”对外来影响的吸收。

3、60年代初党中央⽂艺政策调整的重⼤举措主要表现在哪些⽅⾯?4、简述“⽂学是⼈学”和⽂学与⼈性、⼈道主义问题讨论的主要观点。

5、试析“⼗七年⽂学”中政治抒情诗的特点。

6、试述解放后赵树理短篇⼩说创作的特⾊。

7、谈谈孙犁战争题材短篇⼩说的艺术特⾊。

8、试述“⼗七年”长篇⼩说创作的特点。

9、试以《林海雪原》和《红岩》为例分析“⼗七年⽂学”中⾰命英雄传奇的特点。

10、试述杨朔散⽂的特点。

11、试述⽼舍话剧的艺术特征。

12、“⽂化⼤⾰命”结束后的拨乱反正与思想解放运动对新时期⽂学产⽣了哪些重要的影响?13、在80年代的⽂化碰撞与⽂化融合中,当代⽂学受到了哪些影响?14、刘再复的“⽂学的主体性”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5、新时期⽂学思潮中关于西⽅现代主义的争论和探讨主要集中在哪些⽅⾯。

16、试论艾青“归来”后的诗歌创作。

17、论北岛的“朦胧诗”创作。

18、试论“伤痕⼩说” 的艺术特征。

19、试论王蒙的“反思⼩说” 创作。

20、试论张贤亮的“反思⼩说” 创作。

21、80年代“寻根⼩说” 的中短篇作品有哪些类型?22、以马原、洪峰的形式实验为例,谈谈拟现代派⼩说在叙事⽅式上的⾰新。

23、⽐较《平凡的世界》和《浮躁》的异同。

24、试论徐迟报告⽂学的创作特点。

25、试论⾼⾏健的实验探索性话剧在艺术上的表现形态。

26、90年代⽂学相对于此前时段的⽂学⾯貌⽽⾔发⽣了巨⼤变化,引起这⼀变化的历史社会根源有哪些?27、试述市场经济对90年代⽂学所产⽣的重要影响。

28、90代长篇⼩说主要表现出哪⼏种创作倾向?29、《⼼灵史》中对哲合忍耶历史的叙述被作者寄寓了哪⼏个层⾯的意义?30、《⽩⿅原》是从哪⼏个层⾯来体现其史诗品格的?31、在王蒙的“季节系列”中作者是如何展开他独特的历史叙述的?32、《马桥词典》中作者是通过哪些层⾯来体现其叙述意指的?33、浅析《务虚笔记》中情爱故事的特点及其所寄寓的哲学思考。

中国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文学史复习资料第一类、思考题第一章一、先秦文学的基本特征,先秦文学与文化的关系□1答:○1创始性。

文学伴随着原始人类的生活而产生:是、文、赋等诸体具备,诗歌开中国抒情诗之端:《诗经》和《楚辞》分别开创了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主要流派:叙事、写人、记言的史传散文相继诞生,诸子思想各成体系:说理文由简短的对话发展到成熟的长篇大论。

○2综合性。

先秦时代文史哲不分离,诗乐舞相融合。

文学是泛指包括政治、哲学、历史、文学等在内的一切学术。

《诗经》和《楚辞》本是文学创作,却具有一定程度的史料价值和思辨色彩。

史传散文记史解经,却不乏哲理思辨,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诸子散文运用多种文学艺术手法谈政治,说哲理!○3实用性。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出现大动荡、大变革、大改组的形势,文学普遍具有实用性,或为具体社会问题而发,如《诗经》民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或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判断历史人物的是非曲直,为现实社会提供借鉴,如史传散文的定是非,决嫌疑;或旨在揭示和解决实际社会问题,如诸子百家为拯救社会而各陈己见;或自怨而生,抨击现实政治,如屈原之作《离骚》。

○4不确定性。

二、先秦文学与先秦文化的关系先秦文学大致分为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三个时期(一)夏商文学与原始宗教紧密相连。

(文学以巫文化为代表,文学与之适应)(二)西周春秋文化与礼乐文化、史官文化紧密相连(所存作品多为儒家经典和历史著作)(三)战国诸子散文与百家争鸣的文化(士文化)现象紧密相连。

-可编辑修改-(四)楚辞与楚文化关系密切三、传说(远古歌谣和神话)时期的概况原始的神话传说和歌谣,在人们口头代代流传,经过漫长的时间,才用文字记下一鳞半爪。

由于时间久远口耳相传导致变异,后世见诸子文字记载的原始文学很难说是其原貌。

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反映了在生产力水平很低的情况下,先民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

后来的文字记录大多是片段零散的,有些已经被后人改造,中国神话的原始形态没有很好的保存下来。

[整理版]中国古代文学史思考题

[整理版]中国古代文学史思考题

简述《诗经》创作和结集成书的年代、“风、雅、颂”的分类原则。

创作时期大约是周初到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大约在公元前六世纪结集成书。

分类原则是音乐角度,风即音乐曲调,国风是各地区的乐调,“雅”即正,雅是朝廷正乐,西周王幾的乐调。

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许多都是舞曲,音乐可能比较舒缓。

以具体作品为例,说明“赋、比、兴”的含义与特征。

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情感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能够很好地叙述事物抒写感情。

如《七月》叙述农夫在一年十二个月中的生活,就是用赋法。

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做比喻。

如《卫风硕人》用了一连串的比来描写庄姜之美“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形容女孩子双手白嫩如春荑,肤如凝脂细又腻;脖颈粉白如蝤蛴,齿如瓜子白又齐,额头方正蛾眉细,就用了比喻的方法,生动表现了女孩子的美貌。

兴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

如《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先写在水边的鸠鸟,然后自然引出了男女之情。

比兴都是为表达本事和抒发情感服务的。

《诗经》面向现实、关注现实的精神表现在哪几个方面?1)《诗经》直面现实的现实主义生活写实:《诗经》内容广泛,深刻反映了殷周时期,尤其是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内容涵盖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世态人情、民俗风习。

祭祀诗和周族史诗歌颂祭祀祖先,叙述部族发生的历史,赞颂先王的德业;农事诗,周初统治着极为重视农业生产,《七月》叙述了农夫一年艰苦的劳动过程和生活情况;宴飨诗,反映了上层社会中君臣亲朋欢聚宴席的欢乐场景,是周初社会繁荣和谐融洽的反应。

如《鹿鸣》就是天子宴群臣嘉宾之诗;怨刺诗,反映了西周末年政治黑暗腐朽,社会弊病丛生及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如《伐檀》;战争徭役诗,一类从正面描写,表现了强烈的自豪感和乐观精神,如大雅中的《汉江》另一类则表现出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的向往,如小雅的《采薇》;婚姻爱情诗,有热情奔放的情歌,深沉执着的爱恋,和谐美好的欢哥,痛苦哀伤的悲歌2)《诗经》直面现实的现实主义情感抒发:与其他民族不同,中国民族史诗相对不发达,但抒情诗却得到高度发展,这起因于诗言志的民族传统观念和直面现实的人生态度--使每一个普通人都把自己的情感投射于他们对现实的观察和对发生在他们周围平凡的生活事件的善恶判断;他们直面现实的抒情诗创作态度,不但描述了周代社会丰富多彩的生活,揭示了生活的本质,而且还通过自己的情感表现展示了周民族的生活旨趣审美观念以及文化品格与才具,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去生活。

中国古代文学史部分思考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部分思考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部分思考题1、唐诗为什么能取得空前地繁荣?社会原因:a.经济基础:盛世地国力..政治环境:大一统;文教政策;政治宽容.思想潮流:儒家,道教,佛教.文学自身原因:内容:丰富抒情,最无拘无束、最真切热烈地表现.风格,自然美与人工美相结合.形式和体裁,其完备和成熟,直接得益于六朝以来地诗歌地发展.(表现为:作家作品众多、内容题材广泛.可以说各种社会现象、各种人生感情,亦即所有主客观地素材,皆可入诗.山水田园诗.边塞诗.史诗.民生诗.咏怀诗.咏史诗.形式体裁完备古体诗:乐府诗,歌行体诗.近体诗:律诗,绝句.风格流派众多)2、试评述“初唐四杰”在诗史上地地位.初唐四杰是指共同活跃于世纪下半期文坛上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在思想性格、生活遭遇、文学主张,创作实践上有许多共同倾向,故称初唐“四杰”.四杰中以王勃、骆宾王成就更高.“四杰”反对华而不实地绮靡文风提倡真实情感.内容上有较大开拓,由宫廷到市井由台阁至江山塞漠.诗地风格虽在语言形式“不脱齐梁之体”但在风骨上已明显不同于六朝.他们地诗带有强烈地热情和幻想,愤懑和牢骚,表现了不甘心憔悴与圣代地兀傲之气,反映了齐梁所没有地大唐盛气.总之,“四杰”为结束齐梁文风,开启盛唐之音做出功不可没地贡献.3、陈子昂地《感遇》组诗有什么特色?体现了他怎样地诗歌主张?《感遇》模仿阮籍《咏怀》首所作,这首诗非一时之作,主旨不尽相同,有地针砭时政,感慨国事,有地感怀身世,抒发理想,最值得注意地是那些具有强烈现实性地边塞诗.这些诗歌意境浑厚,语言老成,体现了“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地特色,他还特别善用比兴.他比四杰更明确地批判了齐梁之风,为唐代文学地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风骨”与“兴寄”.他地诗歌主张是:提倡汉魏与正始之音,准确地概括出他们地特色“风骨”与“兴寄”.但是他地文章由于太过于讲究务实反浮华而视文章为“薄技”,才韵未足,质过于文地古拙之处.再加上受了玄学地影响,过于老庄化,显得枯燥乏味.、怎样理解盛唐诗“声律风骨兼备”地特点?主要是指盛唐诗人所创作地诗歌具有高昂雄浑、阔大恢宏地盛唐气象.盛唐地风骨:诗人们能够从观察宇宙历史发展规律地高度对时代与人生进行积极思考;诗人们在追求建功立业地道路上,显示了强烈地自信和铮铮傲骨崇尚独立人格和高洁品质,这使他们地追求功名地热情少了些庸俗气,具有了理想地光彩.盛唐地声律完备:是指律诗体裁地成熟和普及,诗人们已经能娴熟地使用这一体裁表情达意并且将它发挥到极致.古体与律诗截然划分,以及歌行与绝句地兴盛.都是盛唐诗歌达到高潮地标志.试比较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地异同.()王维、孟浩然都以写自然山水而齐名.孟浩然生卒年均早于王维,但成名却在王维之后.()王维地诗境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由于归心佛法,又精通禅理,所以他习惯于把宁静地自然作为凝神观照而息心静虑地对象.诗人着重写无心、写偶然、写坐看时无思无虑地直觉印象,将禅地静默观照与山水审美体验合而为一.而孟浩然则不然,他地山水田园诗更贴近自己地生活,“余”、“我”等字样常出现于诗中.如《过故人庄》中地:“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出现在孟浩然诗里地景物描写常常就是他生活环境地一部分,带有即兴而发、不假雕琢地特点.()王维晚年隐居嵩山和终南山,经营归隐地辋川别业,他诗中景物,多为山中之景.如《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多为静态之画面.而孟浩然一生多次出游,而且偏爱水行,乘舟行吟,多显动态流畅之画面.()空明境界和宁静之美,是王维诗歌艺术地精髓,他地诗歌形象宁静优美而神韵缥缈.他诗歌艺术手法多用通感之法.而孟浩然单纯明净之美,诗语自然纯净而采秀内映,比王维更显淳朴,自然而平淡,给人以洗削凡近之感,描画出淡泊纯净地山水之美.因而孟浩然地诗境是冲淡明秀地.、如何理解杜甫“沉郁顿挫”地诗风?沉郁顿挫都指感情而言.“沉郁”有深挚、沉雄、郁结、抑塞之意,主要指感情地力度、浓度、深度,侧重于“意”、“思想”.“顿挫”有抑扬曲折、句断意连、波澜起伏之意,主要指感情表达地层次、节奏,侧重于“法”、“表现”.沉郁与顿挫之间有紧密地联系.沉郁顿挫即感情特别充沛深厚而又无法一下倾吐出来,仿佛有什么东西梗塞其间,但几经反复,它终于被表现得更淋漓尽致了.、为什么说中唐又是唐诗另一繁荣时期?“安史之乱”是唐朝出现内忧外患,这大大改变了诗人们地心境.中唐诗歌大致分为两个时期.“安史之乱”爆发到贞元前期四十年间,大量诗歌表达孤寂地心境,诗风清雅高逸,称为“大历诗风”.贞元后期至元和年间.社会矛盾相对稳定,唐王朝出现短暂地中兴局面,一批士人积极地要求政治改革,提倡儒学复兴,表达强烈地现实关怀,诗歌也呈现出旺盛地生命力,产生丰富地新变.出现诗到元和变新.元和诗歌是继盛唐以来第二个创作高潮,前人所说所说地中唐诗歌就是以元和诗歌为代表地,这一时期名家辈出,竞为新变.出现了以下地新编特征.对社会自觉思考,希望能够维护中央统一,振兴儒学,挽救时政.重人工讲锻炼追求创新与变化,艺术变现为“惟陈言务去”对语言、体裁、表现方式进行了多方面地开拓,在审美上通俗直露.怪奇幽僻.、分析韦应物山水田园诗地主要特色.自成一家,成就很高.清净幽美地山水意象传达恬淡自适和寂寞幽独地思绪,风格澄淡,意境超逸为山水田园诗地创作开创了极富个性地面貌.受到孟浩然陶渊明王维地影响.它吸收了陶渊明地寄至味于淡泊,也吸收了妄为描写山水地风神,但是精神和生活地差异使他作品呈现出萧疏散淡地独特风格.多是他为官时候写地山水之乐寄托了对归隐地向往此为吏隐.他笔下地诗折射了他萧瑟地心境,以萧瑟情调来表达高情远意.“高雅闲淡自成一家.”9、评述“大历十才子”诗歌创作地主要特色.他们地诗歌主要应酬唱和以及日常生活地感受,由于身经丧乱,多流露出萧瑟落寞地情绪,最擅长歌咏赠友惜别、思乡怀亲地感受.他们还有大量地山水诗,大多写地是娴雅恬静,韵味悠长,语言也很工巧.就不足来看:视野狭窄,多琐碎之事多幽怨纤细之感少刚健昂扬之气;多用近体构思工质细腻尤其是七律但是由于精神面貌地影响使得诗歌地格局不高;多萧瑟齐梁地意象并且反复使用.10、简述新乐府运动地背景和主要理论主张.新乐府运动,诗歌革新运动,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等所倡导,主张恢复古代地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地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地作用,强调以自创地新地乐府题目咏写时事,故名.所谓新乐府,是相对古乐府而言地.宋代郭茂倩指出:新乐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以其辞实乐府,而未尝被于声,故曰新乐府也.这一概念首先由白居易提出来.他曾把担任左拾遗时写地“美刺比兴”、“因事立题”地多首诗编为《新乐府》.新乐府地特点有三:一是用新题.建安以来地作家们歌写时事,多因袭古题,往往内容受限制,且文题不协.白居易以新题写时事,故又名“新题乐府”.二是写时事.建安后作家有自创新题地,但多无关时事.既用新题,又写时事,始于杜甫.白居易继其传统,以新乐府专门美刺现实.三是不以入乐与否为衡量标准.新乐府诗多未尝“播于乐章歌曲”.从音乐角度看是徒有乐府之名,而在内容上则是直接继承了汉乐府地现实主义精神,是真正地乐府.新乐府运动由于前有杜甫开创地传统,后有元结、顾况继其事,张籍、王建为先导,到了“元白”时期,明确地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地一整套理论,加之元、白诗才盖世,写作了大量新乐府诗歌,给当时以极大影响,使这一伟大地文学运动取得了巨大成就.新乐府运动在贞元,元和年间与韩柳古文运动相继磅礴于文坛,有着共同地社会原因.、怎样理解元白诗歌地通俗化倾向?他们重写实,尚通俗.他们发起新乐府运动,强调诗歌地惩恶扬善,补察时政地功能,语言方面则力求通俗易解.、分析柳宗元地山水诗地主要特色.善于表现孤峭高洁地境界,寄托精神上深刻地痛苦.苏东坡评论: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如《渔翁》《江雪》、谈谈你对“郊寒岛瘦”地理解.中唐诗人孟郊和贾岛地诗风.寒指清寒枯槁,瘦指孤峭瘦硬,两者含义相似.郊、岛之诗风格清奇悲凄,幽峭枯寂,格局狭隘窄小,破碎迫促,且讲究苦吟推敲,锤字炼句,往往给人以寒瘦窘迫之感,故称.“郊寒岛瘦”、怎样理解韩孟诗派“奇”地特色?在审美取向上,追求雄奇怪异.“韩孟诗派”追求对内心感受怨怼之情地审美宣泄,因此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中正平和、典雅圆融地审美趣味,倾向于奇绝怪异地美学追求.由于心胸不够开阔,这些诗人地具体创作,往往有可以求其尚怪之处,但是他们在审美趣味上地鲜明追求,还是为古典诗歌开辟了新地艺术领域.、分析杜牧诗风地“俊爽”特点.杜牧兼善众体,诗歌内容丰富.追求高绝地精神趣味与峭拔地气势,在艺术上则能融合古今之长,创造出豪爽俊逸、清丽明快地独特风格.、晚唐怨刺诗风地代表诗人有谁?艺术特色是什么?郑谷、韦庄、罗隐、杜荀鹤这类诗人或抒发乱世地感慨,或讥弹怨刺表达对时事地愤慨.、花间词与南唐词有何异同之处?花间词是花间词派地作品,花间词派”是因西蜀赵崇祚编辑地《花间集》而得名.《花间集》辑录了温庭筠和西蜀作家韦庄等人地词作.后人遂称他们为花间词派.西蜀地“花间词派”词人奉温庭筠为“鼻祖”,极力推崇、仿效.其词地内容主要写男女离别相思之情,歌舞宴乐之事.其风格浓艳香软,辞藻华丽,但也有一些作家地作品写得比较清丽自然,境界高远.(《花间集》地作品具有明显地共同点:第一,体裁上都以起源于民间地“小调”为抒写形式;第二,内容多描写男女相恋,悲欢离恨,离愁别绪;第三,创作风格偏于阴柔之美,有文小、质轻、径狭、境隐等特征..南唐诗逃避现实、吟咏性情、内容细琐、视界狭小地诗,师法姚合贾岛诗风.“花间词”题材狭窄,内容贫乏,主要写男女恋情,起源于民间地“小调”,文小、质轻、径狭、境隐,但其内容也是多方面地.两者地表现形式和选材不同.南唐诗坛地宗白诗风集中体现了五代十国时期地宗白诗坛概貌.应酬赠答、次韵唱和便成了诗歌地主旋律.而《花间集》地主题基调是描写男女之间地恋情,此类作品占绝大多数,呈现出婉约绵缠、妩丽香艳地主要风格特征.两者表达地主题不同.)、试比较温韦词作地异同.温庭筠词浓艳香软、含蓄婉约;韦庄词则清淡疏朗、抒情热烈而真挚.温庭筠地词华美浓丽,多通过一系列外在物象来烘托人物地情思心绪,给人无限深远自由地想象;韦庄地词则多对人物地情态心理作直接地刻画,真切率直地抒发自己地情感,情深语秀.相同:一.都以词名世,所以并称“温韦”.二.两人词地内容都是以男女情爱离别相思为主要内容.如温庭筠地〈菩萨蛮〉、韦庄地〈思帝乡〉.三.都开辟了一种新地词风.反映了词由仅供歌儿舞女演唱地伶工之词,到抒情写怀地士大夫之词地渐变过程.如温庭筠为了适应舞艳歌席场合地实用要求,他地词中都是精丽字面和绮丽意象地组合,适于花间酒下歌咏地香软词境,具有娱乐价值,这对于词在晚唐五代迅速兴起有决定性地意义.而韦庄相对淡漠词体佐欢酬宾地实用功能,开启了文人词自抒情怀地传统.这不仅是韦庄词地一大特色,也是词地风格内容一大转变.不同:一.温庭筠多“伶工之词”.大胆地写侧艳之词,是“词为艳科”地始作俑者,领导了五代词地发展趋势.而韦庄多“士大夫之词”.二.艺术表现手法不同.温庭筠:以排比和音声地抑扬长短,增加直觉印象地美感,引人产生一种深美地联想,成功地把形象鲜明地物语、景语与难以琢磨地情语融合在一起,使所要表现地难以言状地心绪,转化成可感地优美物象.如〈菩萨蛮〉(小山重迭金明灭).常以静态地描绘代替抒情,尤着力于细部地重彩描绘,富有装饰性,而且善于用暗示地手法,造成了含蓄地效果,如“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美人地情思是希望和他心爱地人成双成对,作者用一种含蓄地手法表现出来.注重文辞声律地华美精工,艳丽如晚唐诗风,炫人眼目.少藻饰、多白描地语句写离情别恨,如〈更漏子〉〈梦江南〉.词境缠绵悱恻,凄丽而有情致,颇有民间曲子词地风味.韦庄:以疏淡之美,写词抒情为主,直述胸臆,风格趋向清丽,如〈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自然清新地风格,江南地景美、人美、生活美,写得疏朗、显直.他是一个大力用白描手法作词地作家,对情事多作直接而且分明之叙述.如〈思帝乡〉写地是常见地情爱题材,但长于勾勒,直接描述人物地心理感受,笔调疏放秀美.三.风格不同.温庭筠:开创词为艳科地传统,领导了五代词地发展趋向.注重藻饰以艳丽见长,具有密丽地风格.韦庄:对民间抒情词给以艺术地加工,以疏淡为美.、怎样理解李煜“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伶工是为上层社会,士大夫之族服务地,故其所颂之词娱乐成分居多,脂粉气颇重.多为闺怨,伤春之作,不能反映当时地社会现状.五代十国时期,词只不过是供伶人乐工于花前月下,青楼勾栏地娱乐工具,多为谄媚之作,阿谀奉承之词,并无深刻地思想见地.李煜前期身在皇家,个人生活奢侈富饶无虑,遂有无病呻吟之感,又由于长于妇人之手,与宫女接触较多,所以作词不免深闺幽怨、风花雪月;后期国破家亡,遭遇重大变故,生活状况发生翻天覆地地变化,尤其是身份地位由帝王变为阶下囚,心理上遭受巨大地创伤,从而眼界始广阔,作品中抒发出人类普遍地命运之叹、家国之悲,遂而意义变深远,有士大夫地情怀、分析中唐古文运动地背景.唐代古文地发展,兴起于武则天统治时期,陈子昂为其先驱;发展于安史之乱前后独孤及、元结等作出了重要努力;繁荣于贞元、元和年间,韩愈、柳宗元为其领袖;衰微于晚唐,杜牧、孙樵、罗隐等为其余响.安史之乱以后,出现了唐德宗贞元至唐宪宗元和年间地所谓“小中兴”时期.但社会矛盾并未真正缓和.一部分中小地主知识分子,深刻感受到社会地矛盾与危机,有强烈地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迫切要求社会改革,要求文学为政治改革服务.以韩愈为代表地儒家复古思潮成为古文运动地推动力量和指导思想.韩愈在散文上提倡“古文”,他地古文是指与当时流行于文坛地骈文相对而言地散体文,因为他是以先秦汉代地古代散文为号召地,故称“古文”.文以明道,“道”就是儒家地社会政治、伦理道德,融化在作家身上,就是要求作家加强道德修养.从古文自身发展地情况看,古今文体之争从骈文鼎盛地齐、梁时代已经开始,后经“初唐四杰”和陈子昂,力主恢复风雅比兴传统和汉魏风骨.安史之乱前后,又涌现出一大批倡导古文地作家,在更广阔地范围内和更高级地层次上推动了古文地发展.四、形成了教化中心说和完整地道统文学理论.元结等人又特别强调文学地讽时刺世功能,萧颖士、柳冕等强调文章地教化作用,这对韩柳古文运动都产生了直接地影响.、韩愈为文主张“气盛言宜”,请结合具体作品分析韩愈如何在古文创作中实现这一主张.“气盛言宜”是韩愈提出地创作主张.韩愈特别重视作家精神力量对文学创作地影响,强调作家地道德行为和文艺修养.在《答李翊书》中提出这一主张,所谓“气盛言宜”,是指作家地道德修养境界高,则在发言、著述时,无论用词长短或声调高下,均能得宜.韩愈地“气盛言宜”即是一种精神气质、又是一种人格境界,与孟子地“浩然之气”含义接近.气盛言宜地思想对古文运动顺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分析柳宗元山水游记地主要特色.山水有灵性,凄神寒骨,幽清孤绝.代表作是“永州八记”..文笔清新秀丽,描绘细致逼真,充满了诗情画意,使人如临其境,乐不自禁.由一处走向一处,衔接自然,感情丰富.例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都是作者心动而发,真实美丽..虽然借写山水游记书写胸中愤郁,但作者寄情于山水,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跳动着作者对自然地向往与喜爱.他与自然相晤,与自我对话.、宋诗与唐诗地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唐诗和宋诗,不仅是两个朝代诗歌地总名,而且代表了我国诗歌史上两种诗法和诗歌.它们不同之处在于:唐诗主言情,即使说理,也多以抒情方式出之;宋诗喜说理,崇尚议论.唐诗多含蓄;宋诗多直露,言尽意亦尽.唐诗多注重生活感受地直接描写和抒发;宋诗地优秀之作也来自生活,但往往先从理性上把握,然后再选择恰当地形式.所以宋诗即令句句生动具体,总是有某种逻辑思维地潜流贯穿其中,不像唐诗地意境大都以直观形式表现出来.总之,唐诗总用感性形象来把握现实,宋诗则多借助理性思维来解剖现实;唐诗诗味较浓,宋诗诗味较淡,但却以思想地细致深刻、技巧语言地精益求精弥补之.由于这些原因,宋诗比唐诗好学.唐诗靠灵感,宋诗靠才学;才学可以通过努力获得,灵感却不能勉强.唐诗靠感性,宋诗靠理性;理性可以深思熟虑获得,而感性(形象思维)却比较难于捕捉.而且,清代学宋者并不排斥唐诗,往往还由宋窥唐,故用力较易,又不致造成粗犷肤廓之弊.、试论宋词繁荣地原因.一、歌舞升平地世风当时整个社会形成了竞相追求享乐地风气,当时持酒听歌, 浅斟低唱, 是官僚、士大夫司空见惯地消遣娱乐和交际方式.反过来看, 这种浪漫生活, 又强烈地吸引着一些文人, 并刺激着他们地创作灵感, 对词这种歌唱文学热情而自觉地进行创作.如晏几道地词“舞低杨柳楼心月, 歌尽桃花扇底风”正是当时士大夫生活地真实反映.二,特殊地社会心理宋建国以前, 中国经历了长时间地战乱和动荡,宋朝建立后面对沧桑巨变, 由乱到治地社会环境, 使宋人很珍惜, 也很兴奋, 在这种特殊心理下, 词这种适合享乐生活需要地歌唱文体广被喜爱, 也是宋词发展繁荣地原因之一.三、士举制度地影响宋代重文轻武地统治思想和政策, 形成畸形地文人政治和庞大地知识分子队伍, 他们是宋代文化繁荣地生力军, 也是宋词繁荣地作者群体.四、经济地发展和市井地繁荣宋统一后, 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地社会环境.可以说, 都市地繁荣和市井阶层为宋词提供了最适宜地土壤和读者群.五、文体观念地偏差宋人对待诗、文、词地创作态度是偏颇地,将词视为“诗余”、“小道”,比起诗、文这样历史悠久地“旧家世阀”, 显得“体卑”而没有“身份”, 所谓“诗庄而词媚”.宋人这种文艺观念地偏差, 恰恰歪打正着, 促成了词地发展和繁荣.六、道统理学地影响宋代是中国封建礼教走向完善地朝代, 代表传统儒家思想地经学一变而与佛、道合流.特别是理学及其所宣扬地“存天理, 灭人欲”地思想, 使宋人受到地压抑太深了, 他们在正式场合过于正统了, 物极必反, 在非正式场合下, 他们追求浪漫、自由和解放, 从而以一种压迫下被扭曲地激情, 去从事词地创作.可以说, 道统理学对思想地禁锢, 使宋词得到了“不虞之誉”.七、诗文革新地反面推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是针对宋初诗文受晚唐五代余风影响, 风气浮靡轻艳地现状, 而产生地一场求新、求变地文学革命.但负面效应是:误导宋人形成过于关注现实地诗、文观念, 强化了他们本就有地文体观念地偏差.八、前朝废主降臣流风余韵地影响宋开国之初, 来自五代十国地一些擅作歌词地废主降臣, 带来了他们特定命运下地伤痕文学,.如, 南唐后主李煜《浪淘沙·往事只堪哀》、《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等.这种贵族化地东西,演变成世风和潮流, 得到全面地发展和繁荣.综上所述,正是宋代特定地历史环境和政治环境, 决定和产生了这一时代特殊地社会心理、文人地艺术观念及艺术趣味.城市文明, 给士人带来了风流旖旎地生活情致和创作激情.宋代既是和平地、又是衰世时代形势, 促发了宋人既是颓废地、又是忧患地时代意识.习惯地遵守着礼教、而又偷偷地反叛着它地文化伦理态度, 使宋人词地笔触伸向了人类灵魂和情感世界地隐蔽处, 最终, 词成为宋文苑中格外夺目地奇葩.、晏殊、欧阳修词创作有哪些异同?都是婉约派地花间词人欧阳修地词处在词风欲变未变之际;他地词中约有四分之三地作品是表现男欢女爱、离别相思、歌舞宴乐之类内容地,所用词调也多以小令为主,深受南唐词地影响;但在表现这类传统题材时,较之南唐词有了很大地进步.晏殊词地总体风格表现为委婉含蓄、圆润平静,并有一种富贵气象.他一生荣华富贵,生活范围狭小,创作主题也多为男欢女爱,离情别绪,但这不能因此而忽略他地艺术成就.、柳永对宋词地重大创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一,倾全力创作慢词,词地容量空前扩展,展现社会生活地能力遂得以提高.第二,将词地审美格调由“雅”转为“俗”,由士大夫地闲情雅致转向市民地世俗情调.。

中国古代文学史思考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思考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思考题导论1、简述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概况。

2、简谈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特征。

第一章先秦文学1、简议马克思主义文学艺术起源观。

2、中国古代著名神话分析。

3、中国古代神话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影响是什么?4、结合作品谈《诗经》的艺术成就。

5、《诗经》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是什么?6、《离骚》的艺术特色分析。

7、屈原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是什么?8、比较说明《左氏春秋》跟《战国策》的不同特质。

9、由《论语》和《孟子》来看孔子和孟子两个形象的特点及其差异。

10、《庄子》的散文有何艺术成就?第二章秦汉文学1、为什么赋这种文体会在汉代盛行?2、以《子虚赋》、《上林赋》为例,分析汉大赋的美学价值。

3、为什么汉初是散文家活跃的时期,西汉宏文的特点是什么?4、论司马迁《史记》的文学成就。

5、《史记》所采用的“互见法”对人物塑造有什么意义?6、试比较汉乐府民歌与《诗经》中民歌的异同。

7、试以《古诗十九首》中的某篇作品为例,分析其艺术特色。

8、分析《陌上桑》的艺术特色。

9、试分析《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艺术形象。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1、魏晋南北朝文学在文学史的地位。

2、何谓魏晋文学中的建安风骨?3、简论曹植诗歌的艺术成就。

4、阮籍《咏怀诗》卓越的艺术创造及其成因。

5、西晋文学的特点。

6、如何理解玄言诗的出现。

7、如何认识陶渊明的隐逸。

8、简论陶渊明诗歌独特的艺术风格。

9、为何说谢灵运为山水诗的开创者。

10、试赏析《木兰诗》中花木兰的艺术形象。

11、鲍照的寒素意识、才华、遭遇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

10、宫体诗现象之认识。

11、魏晋南北朝民歌对文人诗的影响。

12、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的上地位。

第四章隋唐五代文学1、四杰诗作在唐诗发展史上的地位,研读杜甫《戏为六绝句》之一:“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

不废江河万古流。

”2、陈子昂的诗作为什么写得质朴、苍劲、平实、无华?从陈子昂的诗歌理论上简述之。

中国史学史期末复习 名词解释+思考题 精

中国史学史期末复习 名词解释+思考题 精

1、何谓史学史.史学史就是叙述史学本身发展演变的过程,并揭示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是历时性地研究历史学本身。

2、谈谈中国史学史的任务1、清理中国史学遗产。

2、阐明中国史学演进的过程。

3、揭示中国史学发展的规律。

3、试述中国史学史的对象和基本内容中国史学史的研究对象就是中国史学自身的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

1、史家的史学活动及其成果。

2、历史观:即人们对客观历史的根本本看法和观点(历史是否变,变的方向、动力、规律等)。

3、史学思想:即人们对史学自身的认识(撰史目的、历史的作用、史家的修养、官修及私修的利弊、求真求用的关系等)4、历史编纂学:关于如何编撰史著的具体方式方法的学问,涉及到编写形式、内容和技巧,有史料的搜集、整理、鉴别、选择、体例安排、史书语言修饰等问题。

5、官方史学及其相关的制度与举措:包括关于史观建置、史馆机构、官方修史制度、官方修史活动等。

同时,私家修史也历代盛行,写出了不少优秀史著,那么,也需要官私修史的利弊利弊得失的比较研究。

6、史学评论:对客观历史和史学自身的评论。

前者包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等;后者包括对史料真伪、史书体例、成就高低、影响大小的判断,还有对史家素养、史学思想、史学方法的论说。

7、史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史学史研究必当汲取哲学史、思想史以及历史学各门专业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同时也将自己的成果至于置于其他关联学科的知识系统中检验与定位8、史学发展的社会运行机制:史学的发展不是孤立的现象,越是在古代,史学活动越是与政治文化及其他社会因素交织一起,处于相互作用之中。

1、远古的传说有怎样的史学意义?一是反映了氏族社会人们的历史意识,保存了一些历史真实。

二是文字出现以后人们加工整理记载下来,成为揭示氏族社会历史面貌的重要资料。

三是传说中反映出来的自然、社会、神和人及其相互关系的意识,影响了后世史家观点和史学风貌。

2、夏商周三代史官的基本情况及其职能。

据说黄帝时就有了史官,仓颉。

中国古代文学史思考题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思考题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思考题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思考题答案
1、什么是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是指中国古代的诗歌、文言文小说、散文、论著及其他文学
作品,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体现,是中国古代文学种类繁多、深厚、优美的结晶。

2、古代文学史的来源是什么?
古代文学史的来源是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与活动为基础,以对古代文
学作品形态、内容、表现手法以及文学变革、传播与发展进行研究为
主体,贯穿从古代儒释道文学到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历史变迁、文学流变、文学家风貌等各方面的文学史研究。

3、汉朝的文学有何特征?
汉朝的文学特征是实事求是、简洁工整、清婉优美,楚辞、汉赋大行
其道,后来有多言七言的新模式;比如屈原的《离骚》,展现了一种
复杂的心理和一种崇高的观点,象征一种时代的生活气息。

4、宋代文学有哪些特点?
宋代文学特点是诗词、文言文、名言佳句盛行,文风宁静秀丽、庄重
典雅,文学精品众多。

宋代诗歌活跃,黄庭坚、苏轼等人代表,建立
了以赋为主的宋词体系;散文方面,李清照的四大名楼、尹洙、苏辙
的三礼楼,均被称作成语宝库。

5、唐宋文学发展趋势有哪些?
唐宋文学发展趋势突出表现在两点特征上:一是文人以商业文明和开
拓思想为主导、文体内涵丰富极大地发展。

二是对《诗经》、《楚辞》两部古典巨著弊病审慎改良,为中国唐宋诗歌确立新的格局和文化特色。

【VIP专享】中国文学史期末复习思考题

【VIP专享】中国文学史期末复习思考题

中国古代文学1期末复习思考与练习2015-2016-03一、中国文学的源头1.名词解释神话:山海经穆天子传卜辞爻辞南风歌卿云歌2.举例分析中国神话的主要内容。

3.举例分析上古歌谣的主要内容。

二、《诗经》:中国第一部乐歌总集1.名词解释:诗三百、笙诗、四家诗、六诗、六义、风雅颂、赋比兴2.联系具体作品,分析《诗经》的主要内容。

3.联系具体作品,分析“六义”的内涵。

4.联系具体作品,分析《诗经》爱情诗的情感结构及其文化意义。

5.试分析《诗经》战争题材诗歌的情感内涵。

6.试分析《诗经》农事诗的主要内容。

7.试分析《诗经·豳风·七月》一诗的主要内容。

8.联系具体作品,分析《诗经》的艺术价值。

9.作品邶风·静女郑风·溱洧周南·桃夭郑风·将仲子秦风·蒹葭陈风·月出秦风·无衣秦风·小戎豳风·东山小雅·采薇周南·芣苡豳风·七月三、庄子主要思想及其文风1.名词解释:轴心时代三教九流九流十家老庄九歌司命三言2.试分析中国文化“轴心时代”——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创造的启示。

3.试分析“儒”的来历。

4.以《论语》《史记·孔子世家》等文献为依据,试分析孔子的原初形象。

5.以《论语》为主要依据,试分析孔子的主要思想。

6.举例分析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7.举例分析《论语》的语言艺术。

8.以《庄子》《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为依据,分析庄子人生态度和学术渊源。

9.以《庄子》为依据,分析庄子的主要思想。

10.举例分析《庄子》“三言”的具体言说方式。

11.举例说明《庄子》的文风特色。

四、屈原与“楚辞”1.名词解释:楚辞楚风巫风越人歌2.试分析“楚辞”的文学渊源、文化渊源。

3.以《离骚》、《史记·屈原列传》等文献为依据分析屈原有哪些社会角色。

4.试分析屈原《离骚》《湘夫人》《山鬼》等作品的情感内涵和艺术特色。

中国史学史期末重点及复习思考题

中国史学史期末重点及复习思考题

中国史学史期末重点及复习思考题中国史学史期末重点及复习思考题一、全书要点(一定要了解,在填空、名词解释、简答中或有涉及)1.远古传说(1)远古传说:即有文字记载以前的原始社会时期人们的历史意识的反映。

远古传说主要是有关氏族社会里的英雄人物的故事。

(2)远古传说的内容:关于人类起源和自己祖先、氏族由来的传说;关于人类与自然进行斗争、在生产中取得成功的故事;关于原始氏族、部落间战争的故事。

(3)远古传说的特点:传说中的人物都被神化;传说中的英雄都是不脱离生产和为公谋利的人物;在对待自然和人类自身关系上相信人力可以征服自然,是对自然的一种迷信或崇拜。

(4)远古传说在史学上的价值:远古传说不仅反映了当时氏族社会人们的历史意识,而且保存了一定的真实的历史内容;经过后人整理加工用文字记载下来的远古传说成为历史学家们探索、揭示先民初始时期社会历史风貌的重要资料;远古传说中反映的人对于自然、社会、神和人及其互相关系的原始意识,影响了后世文明时代史学家的历史观点的发展.2.《春秋》与《左传》(1)《春秋》:作者,孔子。

是现在所知的第一部也是中国史学上最早的私人撰写的编年体史书。

是孔子依据鲁国国史并参考列国史料所修。

其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主要记录了周王室、各诸侯国的朝聘、会盟、战事等政治、军事活动,以及包括日食、地震、水灾等自然灾害和自然现象,书中也涉及到各族关系、城筑、田赋等方面的史实。

(2)《春秋》的主要成就和特点:第一,孔子既开创了私人修史的先例,又创立了编年体史书的雏形。

第二,严格采用“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的方式逐条叙述记载历史。

第三,确立了“属辞比事”的修史方法。

提出了一套历史编撰方法第四,《春秋》重人事而轻鬼神存在的问题:第一,具有明显的复古保守思想。

第二,春秋为后世“曲笔”写史开了先例。

第三,文字简约,语焉不详。

(3)《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原名《左氏春秋》,是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穀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中国文学史二复习题.doc

中国文学史二复习题.doc

中国文学史(二)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1.门阀士族为了压制贵族,造成绝对王权,先秦时期君主们都提拔了不少自由平民和低级贵族参加到官僚政府机构。

春秋、战国之际,“竹帛下庶人”(章太炎《检论订孔》上),列国诸侯更是大力提拔“士”作为官僚机构的骨干,世卿自此而坠。

两汉的所谓布衣卿相,也是这种情况下的产物。

汉武帝以后,独尊儒术,官僚多以经术起家,致身通显。

他们不但授徒讲学,门生弟子千万,形成一种利益集团和社会力量;而且子孙往往绍继家学,也必然造成累世公卿的情况。

大家族如弘农杨氏、汝南袁氏等在东汉时就已经逐渐出现了。

过去“每寻前世举人贡士,或起畎亩,不系阀阅”(《后汉书·章帝纪》建初元年(76)诏),自东汉后期开始“选士而论族姓阀阅”(仲长统《昌言》),“贡荐则必阀阅为前”(王符《潜夫论·交际篇》),“以族举德,以位为贤”(《潜夫论·论荣篇》)了。

曹魏初期,实行九品官人法,州郡大小中正皆由当地著姓士族担任,九品的定评,自然操纵在他们的手中,于是官品的升降,大都凭借“世资”,久而久之,更造成了“公门有公,卿门有卿”(《晋书·文苑王沈传》),“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卿,无仕进之路”(《二十二史札记》)的情况。

所以,曹魏以后,世族势力更加发展。

如颍川荀氏、颍川陈氏、东海王氏、河东裴氏均在魏晋南北朝为世“冠冕”。

后来琅邪王氏、陈郡谢氏,俱为江左“盛门”。

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自北朝至隋唐,也是“衣冠”连绵不绝,累世富贵。

2.建安风骨魏晋南北朝时期,首先出现的是“风骨”这一概念,源于魏晋南北朝时的人物品评。

在《世说新语》中,即经常出现以“风神”、“风气”、“风骨”等来品评人物的术语,后来“风骨”的概念运用到了书法、绘画领域。

大致而言,在书法上字写得有神韵、有生趣,便属于“风”的范畴。

线条劲拔,有笔力,属于“骨”的范畴。

文学批评中运用“风骨”的概念,是从刘勰开始的。

[VIP专享]中国文学史期末复习思考题

[VIP专享]中国文学史期末复习思考题

43m1m“-”J520Gm01m24“492k-Z(1)g2L3-”3060@k%3-g“/1”7mD2%BJ/Tg0d1-ZP318¬-A_2"o70)Xc0?y258z6n”217 NE)
9.以《庄子》为依据,分析庄子的主要思想。 10.举例分析《庄子》“三言”的具体言说方式。 11.举例说明《庄子》的文风特色。
中国古代文学 1 期末复习
思考与练习
一、中国文学的源头
2015-2016-03
1.名词解释
神话:
山海经
穆天子传
卜辞
爻辞
Hale Waihona Puke 南风歌43m1m“-”J520Gm01m24“492k-Z(1)g2L3-”3060@k%3-g“/1”7mD2%BJ/Tg0d1-ZP318¬-A_2"o70)Xc0?y258z6n”217 NE)
6.试分析《诗经》农事诗的主要内容。 7.试分析《诗经·豳风·七月》一诗的主要内容。 8.联系具体作品,分析《诗经》的艺术价值。 9.作品
邶风·静女 郑风·溱洧 周南·桃夭 郑风·将仲子 秦风·蒹葭 陈风·月出 秦风·无衣 秦风·小戎 豳风·东山 小雅·采薇 周南·芣苡 豳风·七月
三、庄子主要思想及其文风 1.名词解释: 轴心时代 三教九流 九流十家 老庄 九歌 司命 三言 2.试分析中国文化“轴心时代”——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创造的启
战城南 十五从军征 上邪 有所思 陌上桑 长歌行 江南 薤露 蒿里
六、古诗十九首 1.古诗十九首的含义。 2.古诗十九首的情感内涵和艺术特色。 3.作品 生年不满百 行行重行行 青青河畔草 迢迢牵牛星 明月何皎皎
7、司马迁与《史记》 1.名词解释 编年史 国别史 纪传体 典制体 十二本纪 二十四史(正史) 五帝三王 阴阳五行 春秋三传 战国四公子 2.司马迁生平遭遇的启示 3.《史记》的史学价值

中国古代文学史思考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思考题

1、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是北宋后期文坛上出现的一个重要诗歌流派。

北宋徽宗时期,吕本中作《江西宗派图》,首推黄庭坚为宗派之主,江西诗派由此得名。

江西诗派作家以江西人为多,其师承传授、艺术见解都与黄庭坚有一脉相承之处,在题材取向和风格倾向上都比较相近,是一个声同气应的诗歌流派。

2、诚斋体:诚斋体的基本创作精神在于走出书斋,回归自然。

语言以自然流畅、风趣活泼为特色。

3、永嘉“四灵”:“四灵”指永嘉地区的四位诗人赵师秀、徐照、翁卷、徐玑。

因四人字号中都有“灵”字,故被称为“永嘉四灵”。

4、贺梅子:罗大经《鹤林玉露》赞道:“‘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盖以三者比愁之多也,尤为新奇;兼兴中有比,意味更长。

”贺铸也因此赢得一个“贺梅子”的雅号。

5、辛派词人:辛词以其内容上的爱国思想,艺术上的革新精神,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

在辛词的影响下,同时或稍后,不少词人与他有着相同或相近的创作倾向,文学史上称之为辛派词人。

作为一个词派,他们都有强烈的爱国思想,极其关注国家民族的命运,憎恨投降妥协,渴望恢复中原;都继承了辛弃疾“以文为词”的手法,喜欢借词抒发感慨,发表政见,使词进一步散文化、议论化;在词的风格和境界上,都以恣肆粗犷、豪放苍凉为主,多作壮语而不作软语、媚语。

在这些词人中,影响较大者有陈亮、刘过、刘克庄和刘辰翁。

6、江湖诗派:是一个十分松散的作家群体,一些没能入仕的游士流转江湖,以献诗卖文维持生计,以这些江湖谒客为主的诗人被称为江湖诗派。

7、山谷体:黄庭坚的诗歌以其鲜明的特色而自成一体,被誉为“黄庭坚体”或“山谷体”。

其诗想象奇特,音律拗折生新,透出一股兀傲之气,是“山谷体”的典型特色8、话本:受唐代“说话”、俗讲、变文影响和启发;分小说、谈经、讲史、合生四家;广泛反映了社会生活,开辟了我国小说的新纪元,明清长篇历史章回小说就是宋代长篇“讲史”话本的继承和发展,元明以来的戏曲也从中汲取了不少素材。

中国古代文学史思考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思考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思考题先秦文学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神话及其出处怎样?举例说明中国神话可分为哪几类中国古代神话蕴涵着哪些文化精神?上古神话体现了先民哪些思维特征?上古神话散失的原因是什么?比较《精卫填海》、《夸父逐日》二则神话思想性、艺术性上的共同特点。

理解《诗经》的编撰过程。

《诗经》的内容题材可分为哪几类?《诗经》比兴手法运用的特点和艺术效果。

什么是诗“六义”?《诗经》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表现在哪些方面?比较《伯兮》与《君子于役》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分析《蒹葭》的艺术特色。

分析《采薇》的主题思想是什么?、《诗经·七月》的艺术特点是什么?理解《诗经》的艺术成就和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影响。

掌握《春秋》、《左传》、《国语》。

《战国策》的体例。

《战国策》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

结合写人和战争描写谈谈《左传》的叙事艺术。

分析《邵公谏弭谤》、《烛之武退秦师》的说辞特点。

以《晋公子重耳之亡》为例,分析《左传》刻画人物的艺术。

以《晋楚城濮之战》为例,分析说明《左传》描写战争的艺术。

分析《苏秦始将连横》一文中的苏秦形象。

《冯谖客孟尝君》一文是怎样刻画出冯谖的形象的?刘知几称《左传》为先秦散文“叙事之最”,如何理解?分析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掌握先秦说理散文的文体演进过程。

理解孔子的主要思想。

分析《论语·侍坐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孟子》散文的论辩艺术。

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和主要思想。

理解庄子的主要思想。

《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分析《齐桓晋文之事》的论辩艺术。

分析《逍遥游》一文的艺术特点和妙理哲思。

分析《养生主》的写作特点。

结合作品,分析《墨子》的文章特点。

结合作品,分析《荀子》说理文的特色。

结合作品,分析《韩非子》说理文的特色,并分析韩非寓言的突出成就。

试述先秦说理散文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

试述楚辞产生的文化政治背景。

简述屈原的生平和思想。

何谓“楚辞”?试述楚辞产生的相关要素。

理解《离骚》题名的几种解释。

中国文学史思考题

中国文学史思考题

中兴四大家:南宋前期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萧德藻)四位诗人的合称,又称南宋四大家。

他们一去江西诗派牢笼,以思想、艺术各具特色的作品影响当下,代表了宋代诗歌第二个最繁荣的时期。

诚斋体:杨万里创立的诗歌风格,杨万里号诚斋,故称为诚斋体。

诗歌特点首先在于善于选择日常生活中富于诗意的细节;其二在于构思新巧,想象奇妙,富于幽默感;最后在于语言活泼自然,通俗流畅,大胆吸收口语入诗。

江湖诗派:南宋后期兴起的诗派流派,以杭州书商陈起编刻的《江湖集》而得名,集中收录的诗人多为流落江湖的下层文人。

整体风格偏于工致细巧。

代表诗人有姜夔、戴复古、刘克庄等。

永嘉四灵:宋宁宗时期温州地区的四位诗人徐照(字灵晖)、徐玑(字灵渊)、赵师秀(字灵秀)、翁卷(字灵舒)的合称。

他们主张复尊唐体,舍杜甫而尊贾岛、姚合。

多写细碎小巧的自然风景,意境清寒单调。

苏辛词派:北宋词中的豪放词派,学法苏轼、辛弃疾。

词风慷慨激昂、豪迈奔放,题材多为对国家危难局面的忧患和壮志难酬的愤慨。

开拓了晚唐五代以来词作的意境。

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陆游等。

姜张词派:南宋词作流派之一,学法姜夔、张炎。

此派强调词的音乐效果,长于琢句炼字,使事用典。

善以比兴寄托之法,抒伤时感世之情。

为清代浙西词派所宗。

代表人物有姜夔、张炎、史达祖、吴文英等。

1.王国维《人间词话》:“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

”请结合两位作家的生平、思想和作品加以阐释。

(1)辛词和苏词都是以境界阔大、感情豪爽开朗著称,但不同的是:苏轼常以旷达的胸襟与超越的时空观来体验人生,表达哲理式的感悟,并以这种参透人生的感悟使情感从冲动归于深沉的平静。

与之相对,辛弃疾因国恨家仇的长期压抑,以及政治理想和现实社会的矛盾,决定了他的词没有也不可能有苏轼词的那种空旷洒脱的风致。

他不能把冲动的感情化为平静,而是从低沉甚至绝望的方向上宣泄内心的悲愤。

(2)苏词中的“旷”主要来自于他超然物外的处世态度,他把不平苦难当做宝贵的人生经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文学1期末复习
思考与练习
2015-2016-03
一、中国文学的源头
1.名词解释
神话:
山海经
穆天子传
卜辞
爻辞
南风歌
卿云歌
2.举例分析中国神话的主要内容。

3.举例分析上古歌谣的主要内容。

二、《诗经》:中国第一部乐歌总集
1.名词解释:
诗三百、笙诗、四家诗、六诗、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2.联系具体作品,分析《诗经》的主要内容。

3.联系具体作品,分析“六义”的内涵。

4.联系具体作品,分析《诗经》爱情诗的情感结构及其文化意义。

5.试分析《诗经》战争题材诗歌的情感内涵。

6.试分析《诗经》农事诗的主要内容。

7.试分析《诗经·豳风·七月》一诗的主要内容。

8.联系具体作品,分析《诗经》的艺术价值。

9.作品
邶风·静女郑风·溱洧周南·桃夭郑风·将仲子
秦风·蒹葭陈风·月出秦风·无衣秦风·小戎
豳风·东山小雅·采薇周南·芣苡豳风·七月
三、庄子主要思想及其文风
1.名词解释:
轴心时代三教九流
九流十家老庄九歌司命三言
2.试分析中国文化“轴心时代”——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创造的启示。

3.试分析“儒”的来历。

4.以《论语》《史记·孔子世家》等文献为依据,试分析孔子的原初形象。

5.以《论语》为主要依据,试分析孔子的主要思想。

6.举例分析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7.举例分析《论语》的语言艺术。

8.以《庄子》《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为依据,分析庄子人生态度和学术渊源。

9.以《庄子》为依据,分析庄子的主要思想。

10.举例分析《庄子》“三言”的具体言说方式。

11.举例说明《庄子》的文风特色。

四、屈原与“楚辞”
1.名词解释:
楚辞楚风巫风越人歌
2.试分析“楚辞”的文学渊源、文化渊源。

3.以《离骚》、《史记·屈原列传》等文献为依据分析屈原有哪些社会角色。

4.试分析屈原《离骚》《湘夫人》《山鬼》等作品的情感内涵和艺术特色。

5.作品
越人歌离骚橘颂东皇太一湘君湘夫人山鬼
五、汉乐府
1.名词解释:
乐府汉乐府乐府诗歌乐府民歌
2.举例分析“汉乐府诗歌”的主要内容。

3.试分析《陌上桑》中“罗敷”的性格和人物描写艺术。

4.试分析汉乐府对后代诗歌创作的影响。

5.作品:
战城南十五从军征上邪有所思陌上桑长歌行江南
薤露蒿里
六、古诗十九首
1.古诗十九首的含义。

2.古诗十九首的情感内涵和艺术特色。

3.作品
生年不满百
行行重行行
青青河畔草
迢迢牵牛星
明月何皎皎
七、司马迁与《史记》
1.名词解释
编年史国别史
纪传体典制体
十二本纪二十四史(正史)
五帝三王阴阳五行
春秋三传战国四公子
2.司马迁生平遭遇的启示
3.《史记》的史学价值
4.《史记》的文学价值
八、魏晋风流
1.名词解释
三玄魏晋玄学
魏晋风流(魏晋风度)竹林七贤
文学自觉人的自觉
2.列举历代“金陵怀古”代表作。

3.试析“金陵怀古”诗文的情感内涵。

4.试分析魏晋玄学的主要内容。

5.试分析“魏晋风度”的具体表现及积极意义。

九、登高必赋
1.名词解释:
三曹建安七子竹林七贤
2.试分析王粲《登楼赋》的情感内涵。

3.试分析王粲《登楼赋》的艺术特色。

4.列举中国古代诗文中“登高”题材的代表作。

5.试分析“登高”题材作品的情感内涵及其原因。

6.作品:
登楼赋
十、田园逸歌
1.理解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一事的意义。

2.理解陶渊明的性格特征。

3.理解陶渊明诗文中“自然”的意义。

4.理解陶渊明诗文中“归去”的意义。

5.理解陶渊明诗文的风格特征。

6.理解陶渊明诗文中“菊花”意象的多重意义。

7.作品
拟挽歌饮酒诗并序读《山海经》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形影神诗并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