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朱子文化精选征文2500字
弘扬朱子文化传承中华美德征文2500字
弘扬朱子文化传承中华美德征文2500字弘扬朱子文化传承中华美德征文2500字一个具有优良文化信仰的民族,才是一个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民族。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弘扬朱子文化传承中华美德征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优良道德传统的伟大民族。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
千百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形成的传统美德深深熔铸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之中。
如何在传统美德教育中传承中华经典文化,是摆在当前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笔者通过实践和思考,对在小学教育中传承经典文化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传承经典文化,弘扬中华美德的深远意义1.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经典文化的传承中华民族的祖先曾追求这样一种境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今天,人类正处在社会极具大变动的时代,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相互学习,开拓创新,是各国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明智选择。
事实证明,一个具有优良文化信仰的民族,才是一个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民族,才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民族!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品,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宝贵思想。
比如,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特别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世代相传,所有这些,对家庭、对国家和社会都起到了巨大的维系和调节作用。
我们希望,通过对学生的国学教育,使他们可以继承传统文化中的高尚品质,寻找中华文化的根基,重塑自己的精神世界,崇高其信仰,端正其品行,伟大其理想,丰富其人生。
以智慧和力量去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承继先贤,泽被后世,让我们的子孙能生活在一个更加和平安定和繁荣昌盛的世界里。
2.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需要经典文化的洗礼毋庸讳言,在现代化进程中,伴随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很多社会道德和价值观念方面的问题,有人称之为信仰危机、信任危机、道德危机、生态危机。
朱子文化的征文
朱子文化的征文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朱子文化的征文》的内容,具体内容:加强朱子文化特色馆藏建设,构筑多层次、有水平的文化交流平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下面我为你整理了关于弘扬作文,希望大家喜欢!弘扬朱子文化的作文篇1在那战事纷扰,国家...加强朱子文化特色馆藏建设,构筑多层次、有水平的文化交流平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下面我为你整理了关于弘扬作文,希望大家喜欢!弘扬朱子文化的作文篇1在那战事纷扰,国家动荡不安的时代,诞生了影响整个封建社会后半期的思想家--朱熹。
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他的理学,一时独尊受宠奉若神明,一时受批遭弃人神共愤。
今天,我们以审视的态度来看,不可否认,其精华部分造就了一个道德的民族,一个礼仪的邦国,成为一种坚不可摧的精神凝聚力维系了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维系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不绝。
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
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
在朱子的理学中我们看到了和谐的光芒。
宇宙里有和谐。
"天地中间,上是天,下是地,中间有许多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人物禽兽"(朱熹语)。
清晨,初升的太阳带给人们以温暖,以光明,它默默的,毫无保留的向地球展示着它的温情。
然后直到黄昏,它的光热一点点的衰退,衰退,最后消逝。
这时,一轮明月已在我们未曾觉察的时候悄悄探出了脑袋,延续着太阳遗留下的一丝光亮。
月的周围,围绕着无数的,闪烁着的星星。
它们似乎手牵着手,绕着月跳着一支回旋舞。
然后在累了的时候静静的,相互依偎着听月亮讲故事。
讲它和太阳交替工作时各尽其职,虽不曾谋面,却心有灵犀。
这样才维系了宇宙间的平静,和谐。
自然界里有和谐。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春有春景,秋有秋光,四时不同,风景各异。
俯视神州,一幅和谐画卷:有碧波荡漾,有黄沙漫漫,有郁郁森林,有巍巍高山,有茫茫草原,蜿蜒盘旋的江河犹如把座座城市串联起的黄金纽带。
弘扬朱子文化的作文
弘扬朱子文化的作文
《我与朱子文化的那些事儿》
哎呀呀,说起朱子文化呀,我就想起了那次去朱熹故居的经历。
那是一个阳光特别好的日子,我和家人一起溜达着就到了朱熹故居。
一进去呀,哇,那种古色古香的氛围一下子就把我给吸引住了。
看着那些古老的建筑,我就在想,朱熹当年是不是就在这里走来走去,思考着那些深奥的道理呢。
我们在里面慢慢逛着,每一处都好像藏着故事。
特别是看到那些朱熹用过的东西,哎呀,感觉特别神奇,就好像能触摸到历史一样。
我还特别仔细地去看了看介绍朱熹的那些牌子,上面写着他的各种事迹和思想。
我就在想,这个朱熹可真厉害呀,能有这么多厉害的想法。
逛着逛着,我们来到了一个庭院里,里面有一棵大树。
我就跑过去,靠着大树,闭上眼睛,感受着那种宁静。
就在这时候,我仿佛感觉到朱熹的气息就在我身边,好像他在跟我说话一样,告诉我要好好学习,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等我们逛完出来,我心里一直都在想着朱熹和他的文化。
我觉得呀,这朱子文化真的是我们的宝贝呀,它让我们知道了好多做人的道理。
从那以后,我就对朱子文化特别感兴趣,也经常会跟朋友们说起那次去朱熹故居的经历。
我想呀,我得把朱子文化好好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它,喜欢它。
这就是我和朱子文化的故事啦,虽然简单,但是对我来说特别有意义哟!嘿嘿!。
2016年有关朱子文化的征文
朱子文化的征文2016年有关朱子文化的征文他将至情流动成笔下四溢的华彩,他将至真交织成理念中奔腾的旋律;他用刚强承担起人生的重负,他用正直谱写社稷的安宁和谐,小编收集了朱子文化的征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朱子文化前几天,我得到《中华美德书》一本,欣喜之余,美美品读,《朱子治家格言》就是其中的一篇。
他为我们提供了人生处世的宝贵精神。
“黎明即起,洒扫庭院,要内外整洁;”此句为格言首句。
看似普通,做到却难,看似是家务清洁之事,其实是教导人勤奋向上。
现在不少人追求舒适安逸的生活,不求上进,贪杯晚睡,吃喝玩乐,睡到太阳晒到屁股还不愿起床。
其实我也一样,有过几次能“黎明即起”温书读课呢?不说早起闻鸡,就是连件衣服,鞋袜也要母亲洗晒。
懒惰在我的身上越来越严重。
一顿饭菜,没好吃的全都倒掉,一件衣服不漂亮的,也不穿,穿鞋袜要讲时髦。
还学着别人穿戴首饰,饰发穿耳,哪里有想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朱子治家格言》教人以厚道待人,以礼仪处世,以勤俭持家,以诗书为高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教人不贪念:“莫贪意外之财”;教人正直从善:“勿恃势而凌逼孤寡,匿怨而用暗箭。
”这些格言警句虽然离我们有一定远的时间,重了一点家庭色彩,但读起来并不过时,这就是中华美德,最能炼就人的意志,培养人的情操,最普通的人生美德。
读后《朱子治家格言》,我的理解甚为肤浅,要深入理解格言的内在含义,我认为不是一天、半天就能到的,对格言的教诲,不是一天、半天就做到的。
还须坚持不懈从格言中吸取营养精华。
为祖国的富强胸怀大志:为官心存君国。
、第二篇:朱子文化今年五年级课外背诵古诗文的目录中有一篇《治家格言》,以前我读过也背诵过。
今年再读再背,还是有很多感想,有很多收获的。
《治家格言》又称《朱子治家格言》、《朱子家训》,为清代学者朱柏庐所着,是我国古代的家教名篇。
全文仅五百多字,却以警句、箴言的形式讲述了许多为人处世、修身治家的道理,其中主张的勤俭持家、不贪便宜、公平厚道、诚实待人、与人为善、力戒色欲和浮华,反对见利忘义、等观点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弘扬朱子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作文
弘扬朱子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作文弘扬朱子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作文(精选37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弘扬朱子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弘扬朱子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作文篇1朱熹是南宋时期理学大家,又是著名的教育家。
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读书和教书,提出过许多精辟的见解。
他死后不久,弟子们将他的读书经验归纳为六条,称为“朱子读书法”,对于今人,仍有启示和借鉴的作用。
第一,循序渐进。
朱熹说:“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守而致精。
”什么是循序渐进?就是说,读书要有个先后顺序,读通一书,再读一书。
就读一书而言,则要逐字逐句逐段按顺序读,先读的未弄通,就不能读后面的。
这样才不会生吞活剥或杂乱无章。
朱熹还进一步指出,读书要从易到难,从浅到深,从近到远,急不得,也慢不得。
“所谓急不得者,功效不可急;所谓不可慢者,工夫不可慢。
”这是在告被读书人既不可急于求成,也不可松松垮垮,而要进度适当,方能见效。
第二,熟读精恩。
他认为有些人读书收效不大,是由于在“熟”和“精”二字上下功夫不够。
他还批评那种读书贪多的倾向,一再讲“读书不可贪多,且要精熟。
如今日看得一板,且看半板,将那精力来更看前半板”。
第三,虚心涵泳。
朱熹曾批评当时普遍存在的两种毛病:一是“主私意”,就是以自己的想法去揣测书中的道理,穿凿附会,歪曲了古人本来意思。
二是“旧有先人之说”,就是先前接受的观点不肯放弃,从而排斥接受新的观点。
为了纠正以上这两种不好的毛病,朱熹主张读书必须虚怀若谷,静心思虑,悉心体会作者本意。
朱熹强调读书要耐心“涵泳”,就是要反复咀嚼,深刻体会行中的旨趣。
第四,切已体察。
朱熹主张“读书穷理,当体之于身”。
什么叫“体之于分”?就是要心领神会,身体力行。
从读书法的角度来看,朱熹强调读书必须联系自己,联系实际,将学到的理论转化为行动,这个观点是可取的。
朱子家训征文实用5篇
朱子家训征文实用5篇朱子家训征文 1今年暑假,我在家认真阅读了《中华经典诵读》这本古诗小册子。
一首首经典古诗让我如醉如痴,有的'诗句描绘了优美的景色,有的则告诉我们深刻的道理,很值得细细品味。
《朱子家训》是“经典诵读口袋书”的一种,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
《朱子家训》仅522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
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当然其中封建性的糟粕如对女性的某种偏见、迷信报应、自得守旧等是那个时代的历史局限,我们是不能苛求于前人的。
我记得有一首诗叫《朱子家训》,其中有两句话让我最难忘: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它的意思是:对于食物,哪怕只是一顿粥饭,都应当想着它来之不易;对于衣服,哪怕是半根丝或半条线,也要常念着这些东西的生产是很艰难的。
读着这样的诗句,我觉得自己很惭愧,因为我曾经是一个不知道珍惜东西的孩子。
吃饭时,桌上总是掉下许多饭粒,我也不管;衣服有一点破旧,就放在一旁,不再问津,吵着要妈妈买新的。
这两句诗让我懂得了勤俭节约的道理,我下定决心,以后再也不浪费了。
决心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有一次,只有我和奶奶在家吃饭,我吃得非常快,因为同学们还在外面等我一起玩呢!我用的就是所谓的“狗刨式”吃饭法。
饭粒一粒一粒地掉下来,我把脸抬起来时嘴巴的外面一圈沾满了饭粒。
顾不上那么多了,我把饭碗一丢,用风一样的速度跑了出去。
只听见奶奶在外面喊:“哎!你的饭还没吃完呢!”“哎呀,不吃了。
不就是那么一点点饭吗?真啰嗦,倒掉!”“你不是说过以后再也不剩饭了吗?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奶奶居然模仿我的口吻背起了那两句诗。
我听着听着,放慢了脚步,脸发起烧来,真不好意思。
我立马转身回到家里,把那碗饭吃得干干净净,才出去玩。
我们要好好珍惜现在美好的一切,不能挥霍,不要浪费,因为“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弘扬朱子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作文(通用9篇)
弘扬朱子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作文弘扬朱子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作文(通用9篇)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
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弘扬朱子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弘扬朱子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作文篇1“宋代道学是儒家发展的新形态,以朱子为中心的宋儒理学特别强调传承道统的意识,对‘学绝道丧’特别忧患,‘学绝道丧’就是文化传承的中断,这对今天重续文化传承和价值传承有重要启示。
”“文化传承最核心的是价值观。
中华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一套相当完整的价值体系。
这一套体系是中华民族刚健不息、厚德载物精神的价值基础和根源。
”陈来认为,朱子广泛继承了儒家的学术文化,对古代文化作了全面的整理,对四书的集结和诠释几乎花费了毕生精力,是文化继往开来、传承创新的典范,这是近1000年来无人可与之相比的。
在陈来看来,朱子思想中最重要的“格物致知”理论,是对儒家“学习”思想的一种哲学论证和展开。
朱熹用“即物穷理”来解释格物,提出格物就是要穷理,也就是去了解事物的道理;穷理必须在事物上穷,不能脱离事物。
“即物穷理”的主要途径就是多读书、观察事物、思考其道理。
朱熹仕宦九载,立朝御前46天,上书请辞64次,把毕生的精力都花在了研究、著述、授教之上,“绝意仕途,以继二程绝学为己任,奋发读书著述”。
朱熹参与创建、修复、讲学、题记的书院有64所,其中自建4所。
武夷书院原名武夷精舍,由朱熹亲自擘画、营建,宋淳熙十年(1183年)建成。
据记载,自武夷书院建成后,武夷山理学学术活动空前活跃。
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中的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都和朱熹的讲学与教育实践有关。
陈来认为,朱子是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的杰出代表。
朱子学的对象主要是士人,朱子学的宗旨是为士人提供一套道德学问思想体系,因此朱子强调“学习”“读书”的性格,与其宗旨相一致。
以古代朱子学的标准来看,现代人的受教育程度都超过小学而属于“大学”,所以重视《大学》的朱子学适用于当今社会的几乎所有人。
传承朱子文化书信作文「荐」实用3篇
传承朱子文化书信作文「荐」实用3篇传承朱子文化书信作文「荐」 110月13日,以“朱子故里,锦绣尤溪”为主题的摄影展览,在朱熹诞生地南溪书院文公祠举行。
摄影作品分为文化深厚、山川秀美、经济繁荣、社会__四个板块,多方位地表现了尤溪秀美的山川,闽中浓郁的乡土风情,朱子故里深厚的人文景观和蒸蒸日上的尤溪时政光辉事件,较全面地展示了尤溪飞速发展的经济态势和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10月13日晚,在尤溪县城区中心广场举行朱子文化基本知识竞赛。
县__曹榕庆、林思文、周培春、包萍、卓祖澍、曾显明、林景源、林小霞、范建民、纪优梓、陈荣光等到场观看了比赛。
县委副__包萍作了讲话。
朱子文化基本知识竞赛设个人必答题、小组共答题、抢答题以及风险题四种题型,竞赛内容涵盖了朱熹生平所有事迹。
来自县直机关*委的11支__队参加了比赛。
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最后经贸局*委__队夺得第一名。
当晚有1000多名市民到场观看了比赛。
10月14日,在尤溪县城区中心广场举行朱熹研究专著首发仪式。
副__林小霞在首发仪式上致辞,并向县直机关*委赠送研究朱熹专著。
此次推行的有县朱子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陈长根编著的《朱子行迹传》、《朱熹诗选365鉴赏》和县朱子文化研究会郑建光等同志编撰的《朱子宴故事》和王祥堆先生编著的《朱熹与尤溪》等专著。
《朱子行迹传》采用编年体形式,逐年缕述朱熹的生平经历、仕宦游学以及思想成熟和学术创作过程。
《朱熹诗选365鉴赏》一书,选取朱熹不同时期365首诗作进行注释、浅析和背景介绍。
《朱子宴故事》是根据朱熹在尤溪的饮食风俗和民间传说基础上,经过艺术的提炼加工编撰而成的。
《朱熹与尤溪》根据尤溪有关朱子文化、文物的研究汇编而成的,较真实地反映朱熹与尤溪的有关史实。
陈长根同志多年来潜心研究朱熹及其理学思想,经过十几年的收集、整理、辨析,他编著了《朱熹诗选365鉴赏》《朱子行迹传》等著作,这些著作把思想性、知识性、文学性、可读性融为一体,内容丰富,是了解和研究朱熹这位文化伟人的通俗读物。
关于朱子文化的征文
朱子文化的征文关于朱子文化的征文朱子即是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南宋福建尤溪县人,是一位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朱子。
小编收集了朱子文化的作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朱子文化小时候,记得妈妈曾教给我一首古诗,现在才知道那是宋代理学家朱熹的《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未有源头活水来。
要求我牢牢记住...小时候,记得妈妈曾教给我一首古诗,现在才知道那是宋代理学家朱熹的《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未有源头活水来。
”要求我牢牢记住后两句“问渠那得清如许,未有源头活水来”。
让我一生都要按这两句去做:要一生勤于学习,就有“活水”源源不断。
妈妈说,方塘半亩空间皆有限,但天光云影却空阔辽远无边。
你看天空有多高多远,多么深邃辽阔啊!那时的我,不太懂妈妈的那番话。
今天老师又重新教我们学习这首诗。
让我改变了对这首诗的看法。
学习,只有永不停止的学习,才是生活的源泉,才是滋润生命的“活水”。
记得上三年级的一次电脑课,老师让我们复习学过的.知识和预习没学过的知识,下节课要测验。
我回到家只复习了,没预习结果测验没得高分。
那时我很不高兴,妈妈就问我是不是没考好?我漫不经心的嗯了一声。
妈妈就告诉我只有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还要复习旧知识这样才能考好。
我根本没听进心里。
直到今天老师给我们讲这首诗的分析时,我才明白妈妈说的话。
那到底什么才算是学习呢?作中遇到了难题,需请教他人是学习;查资料是学习;离职、在职进修是学习;观察生活是学习。
原来,大学者朱熹在赞美读书有所领悟,心灵中感知的畅快、清澈、活泼,以水塘和云影的映照畅叙出来了。
他的心灵为何这明呢?因为总有像活水一样的书中新知,在源源不断地给他补充啊!第二篇:朱子文化有人说:“近墨者未必黑”,说“荷花出污泥而不染”,我认为没有道理。
荷花是花苞长出水现以后才开放的,所以能“不染”。
如果它在污泥中开放,从物理学和生物学角度,我们不能想象出它将是一副怎样的“尊容”。
高中生关于朱子文化的征文(通用12篇)
高中生朱子文化的征文高中生关于朱子文化的征文(通用12篇)征文一般是某个活动、作文比赛等需要,作者将稿件递给征文活动主办者后,作者的作品就可以参与比赛,但是著作权的一部分也相应给了征文活动主办方。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中生关于朱子文化的征文,欢迎大家分享。
高中生朱子文化的征文篇1仰望朱熹,那是一座山,壁立千仞。
他将至情流动成笔下四溢的华彩,他将至真交织成理念中奔腾的旋律;他用刚强承担起人生的重负,他用正直谱写社稷的安宁和谐,他用如椽大笔挥写自己生命的华美篇章……腹有诗书出身于儒学世家,父亲朱松对朱熹的教育十分认真。
由于朱松是在二程理学思想教育下的儒生,他对儿子的要求自然是按照儒家学做圣贤的目标去实行。
朱熹在十岁时就“厉志圣贤之学”,每天如痴如迷地攻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他自己回忆说:“某十岁时,读《孟子》,至圣人与我同类者,喜不可言。
”从此,便立志要做圣人。
古人云:“古今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
”朱熹正是有了“立志做圣人”的目标,才能有他日后“程、朱理学集大成者”的成就。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正是他孜孜以求的这份执著,感动了清印溪畔的莘莘学子,让他们在求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心存教育一生热心于教育事业,孜孜不倦地四处授徒讲学,无论在教育思想或教育实践上,都成就非凡。
他亲手创办了同安县学、武夷精舍、考亭书院,并重建了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制定了学规,编写了“小学”、“大学”的教材。
为封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知识分子。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透过历史的尘烟,我看到了一个“诲人不倦”的朱熹,一个“忝我师儒真不负,长歌喜极为重编”的朱熹,一个为教育事业而献身的朱熹!故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书香墨韵永泽后世。
正因如此,南溪书院畔的琅琅书声,越汇越响亮;正因如此,文公山脚下的浓浓墨韵,越积越厚重。
情系黎民怀着满腔报效祖国的热血,将民生扛在肩膀上,要求地方豪富,用藏粟赈救饥民,他又请求朝廷以“六百斛赈济”,平息了饥民的暴动。
朱子文化征文
朱子文化征文朱子文化征文(通用12篇)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经常看到征文的身影吧,征文一般是某个活动、征文比赛等需要,作者将稿件递给征文活动主办者后,作者的作品就可以参与比赛,但是著作权的一部分也相应给了征文活动主办方。
那么你有了解过征文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朱子文化征文,欢迎大家分享。
朱子文化征文篇1我的家乡是一个风景秀丽,四面群山环绕,而且空气清鲜的地方。
这便是著名教育家、思想家朱熹的诞生地—尤溪。
1130年9月15日,伴随着一阵稚嫩而响亮地哭啼声,朱熹诞生在尤溪“南溪书院”。
“南溪书院”位于尤溪县朱熹公园的东南方向。
傍晚时分,步入朱熹公园,映入眼帘的是一条雕刻着十二生肖的石砖路,狡猾奸诈的老鼠、忠实憨厚的黄牛、威风凛凛的老虎……,一个个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好像要活了似的。
顺着小路,走进半亩方塘,池塘中央有一座小桥,站在桥上向下看,一条条红色的鲤鱼在池塘里快活地游着,忽隐忽现,时不时还跃出水面,为游人表演“鲤鱼跃龙门”。
池塘的左侧有一只“乌龟”,背着一块石碑一动不动,仿佛在等待着游人的到来。
半亩方塘的右侧则是两只石鲤鱼,正源源不断地吐出水流。
望着溪水不间断地流出,我仿佛看见了清澈的溪水边,诗人朱熹正在作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轻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顺着池塘,走进一扇小门,举目一望,便可看见两棵苍天古树。
树干既粗壮,又笔直。
犹如两根通天柱一般挺立。
走出半亩方塘,不远处传来一阵悠扬的音乐,走进一看,原来是音乐喷泉啊!柱子一般的水花冲上云霄,时而喷出又粗又直的水柱,时而又落下星星点点的水滴,伴随着音乐的弦律,喷泉忽高忽低,此起彼伏。
宛如层峦叠翠的山峰,蜿蜒盘旋。
踏着石板路,依依不舍的走在回去的路上,我的心里不禁涌起一股诗情画意般的感触:家乡是爱的港湾;是幸福的源泉;是我们土生土长的地方,我要好好学习,建设更美好的家乡,创造更美好的明天!朱子文化征文篇2今天,我和爸爸妈妈起去参观朱熹公园。
高中生朱子文化征文
高中生朱子文化征文高中生朱子文化征文古人们为我们留下的艺术成就和文学作品就像天空中璀璨的繁星,而朱子家训就是其中一颗耀眼的星星,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朱子文化的征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朱子文化你,眼里散发着文学的光芒;你,一生坎坷迁移;你,作为一代理学名家著述甚多。
你,朱熹,是武夷山人民的骄傲。
你,朱熹,建立白鹿洞书院,订立《学规》,讲学授徒,宣扬道学。
修复岳麓书院,讲学以穷理致知、反躬践实以及居敬为主旨。
你继承二程的儒家思想,又独立发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后人称为朱子理学。
朱子理学和武夷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高兴,我是一名武夷山人,从小就接受了朱子理学的熏陶。
你长期从事讲学活动,精心编撰了《四书集注》等多种教材,当他人在为“书到用时方恨少”而困惑时,你为他人挥毫而下后人接连传之的千古名诗——《观书有感》。
诗中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启发了多少后人,帮助了多少人成为了人人口中的有用之才。
也启发了我们,不能认为自己已经很了不起了,就算你再有本事也需要时时刻刻地充实自己,哪怕有再多困难时也要像你一样为自己鼓劲!“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你的《朱子家训》我已经背得朗朗上口,朱子理学在这之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你倡导家庭和睦,家庭是每个人休息和生活的港湾;你倡导人际和谐,揭示了人类所追求的`是一个和谐美满的社会;你倡导崇德修身,这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以德为首"的教育思想十分相似。
这书中尽显你的淳朴,又侧面倒映出了你是个有孝心,与敌为友,我想,不仅是你的文学成就,更是你的道德之心成就了现在的你,我为自己是武夷山人,是在你的思想的熏陶下长大而骄傲、而自豪。
如今你的朱子理学已在中国各地乃至全世界广为流传,你的淳朴与善良已经深深打动了世界各地的人们,你,朱熹,我为你骄傲!第二篇:朱子文化中华上下五千年,出了无数名文学大家,其中朱熹不是最出名的,但他留给后人的文学作品却是最好的:朱子家训。
2023年弘扬朱子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作文(通用24篇)
2023年弘扬朱子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作文(通用24篇)弘扬朱子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作文篇1“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这是“朱子家训”中的一段话,告知我们:吃一碗粥,一粒饭时,都应当想到它们的来之不易;用半根丝半根线时,都应当想到它们纺成时的艰辛。
每次看到这段话时,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勤俭治家的朱子,想起爸爸对我的谆谆教育。
下了桌,我跑去卫生间洗手,打开水龙头,水哗啦啦地流了下来,我挤了好几次洗手液,看着手上的泡泡,我快乐地玩了起来,直到爸爸喊我才恋恋不舍地停了下来,屋子里到处是洗手液的味道。
我顺手把水龙头一关,打算出去,毫不在意那一滴一滴往下滴的水。
这时爸爸走了进来,望见了这一幕,他摇了摇头肃穆地对我说:“儿子你知道吗?我们的先贤朱子曾经说过:‘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这告知我们吃一碗粥,一粒饭时,都应当想到它们的来之不易。
这告知我们要勤俭节约,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世界,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
所以朱子把勤俭节约当作治家的训言,我们要向朱子学习,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作为新时代的新少年,我们要以朱子为榜样,弘扬朱子文化,传承中华美德。
那是一个烈日炎炎的中午,和平常一样,饥肠辘辘的我,一回到家便直奔饭桌。
望见妈妈做了一大桌好吃的菜,馋涎三尺的我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桌子上到处都是我掉下的米饭,鸡腿还没吃完就扔在桌子上伸手去盛汤……听了爸爸的话后,我又惭愧又懊悔,比挨打挨骂还难过。
我惭愧地把水龙头关紧了,把桌上的饭粒和鸡腿整扫干净。
现在想想:像朱子这样的大人物,不应当是家缠万贯吗?可是他仍旧勤俭治家。
再想想自己的所作所为,我就暗下决心肯定要改掉奢侈粮食的坏习惯,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弘扬朱子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作文篇2五千年以来,中国人最为傲慢的就是在这悠远的历史河中涌现出很多具有中华美德的人,所以中华美德就是每个中国人的精神支柱。
弘扬朱子文化传承中华美德征文
弘扬朱子文化传承中华美德征文弘扬朱子文化+传承中华美德征文弘扬朱子文化+传承中华美德征文一在那战事纷扰,国家动荡不安的时代,诞生了影响整个封建社会后半期的思想家--朱熹。
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他的理学,一时独尊受宠奉若神明,一时受批遭弃人神共愤。
今天,我们以审视的态度来看,不可否认,其精华部分造就了一个道德的民族,一个礼仪的邦国,成为一种坚不可摧的精神凝聚力维系了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维系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不绝。
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
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
在朱子的理学中我们看到了和谐的光芒。
宇宙里有和谐。
“天地中间,上是天,下是地,中间有许多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人物禽兽”(朱熹语)。
清晨,初升的太阳带给人们以温暖,以光明,它默默的,毫无保留的向地球展示着它的温情。
然后直到黄昏,它的光热一点点的衰退,衰退,最后消逝。
这时,一轮明月已在我们未曾觉察的时候悄悄探出了脑袋,延续着太阳遗留下的一丝光亮。
月的周围,围绕着无数的,闪烁着的星星。
它们似乎手牵着手,绕着月跳着一支回旋舞。
然后在累了的时候静静的,相互依偎着听月亮讲故事。
讲它和太阳交替工作时各尽其职,虽不曾谋面,却心有灵犀。
这样才维系了宇宙间的平静,和谐。
自然界里有和谐。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春有春景,秋有秋光,四时不同,风景各异。
俯视神州,一幅和谐画卷:有碧波荡漾,有黄沙漫漫,有郁郁森林,有巍巍高山,有茫茫草原,蜿蜒盘旋的江河犹如把座座城市串联起的黄金纽带。
四季更迭,风花雪月有序地循环着自己装点大地的任务:春天,云卷云舒,花团锦簇,放眼望去,野芳发而幽香,每个角落都是花的海洋。
花与春对语,倾吐出了春之温暖。
夏天,佳木秀而繁阴,翩跹而至的蝴蝶,成群地飞舞在翠色欲滴的草丛中。
在蓝天的映衬下,生机盎然。
蝶与夏互舞,舞出夏之生机。
秋天,山高月小,因为有了秋月,夜晚更加温柔妩媚,曾经的沧海桑田,迷离怅惘,也应和着月共奏良辰美景。
作文朱子文化之孝道
作文朱子文化之孝道《朱子文化之孝道》篇一在我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朱子文化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其中,孝道更是朱子文化里浓墨重彩的一笔。
说起孝道,我就想起我老家的邻居张大爷。
那可真是个大孝子呢!他的老母亲已经九十多岁了,常年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
张大爷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陀螺,每天围绕着老母亲转。
早上天还没亮,他就起来给老母亲熬粥,那粥熬得呀,又香又糯。
我就纳闷儿了,张大爷咋能把粥熬得这么好呢?他笑着说:“这粥啊,得小火慢炖,就像对待老人的耐心一样,不能急。
”也许有人会说,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讲究那些老一套的孝道?大家都忙得很呢!嘿,我就不太同意这种观点。
你想啊,要是没有父母,哪有我们呢?孝道可不是什么老掉牙的东西,它就像那扎根在泥土里的大树根,要是没有它,家庭这个大树就会摇摇欲坠。
我记得有一次,我去张大爷家玩,正赶上他给老母亲洗脚。
他那小心翼翼的样子,就好像在对待一件稀世珍宝。
老母亲的脚皱巴巴的,还有些变形,可是张大爷一点嫌弃的表情都没有。
他一边洗一边和老母亲唠着家常,那画面就像一幅温馨的油画。
我当时就在想,这大概就是孝道的模样吧。
不过呢,孝道有时候也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
像我自己,有时候就会和父母顶嘴。
我觉得他们不理解我,可是回头想想,我又理解他们多少呢?就像朱子说的,孝道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供养,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敬重。
我可能给父母买了好吃的、好穿的,但是一说话就不耐烦,这算哪门子的孝道呢?在现代社会里,我们看到很多人在外面忙忙碌碌,却忽略了家里的父母。
孝道不应该被遗忘在角落里啊!难道我们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时候才后悔吗?我觉得我们应该从朱子文化中汲取孝道的养分,让这朵传统之花在现代社会里重新绽放。
哪怕只是给父母一个温暖的拥抱,一句贴心的问候,也是孝道的体现啊。
《朱子文化之孝道》篇二朱子文化之孝道,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话题,它就像一个五味瓶,酸甜苦辣咸,啥味儿都有。
我曾经在电视上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弘扬朱子文化主题征文2500字
弘扬朱子文化主题征文2500字弘扬朱子文化主题征文2500字朱子是我中华民族自孔、孟以来最重要的思想家。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弘扬朱子文化征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作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朱子文化对后世影响深远,其所创立的闽学体系包含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道南、道东之传与闽台朱子文化朱子是我中华民族自孔、孟以来最重要的思想家。
他的著述宏富,思想博大精深,他所编著的《四书集注》自元朝以来成为科举的重要依据,对我国的政治、思想、学术及教育乃至一般社会文化之发展,产生了全面性深远的影响。
1175年,朱子与吕祖谦合编北宋四子之言论选辑为《近思录》,并以《近思录》为《四书》之阶梯。
由于朱子对教育的重视与身体力行,才使得他的学问能感召众多弟子,而终能大行于其身后。
儒学在明郑时期传入台湾,主导明郑历史的延平郡王郑成功与晚明儒学有深厚的渊源。
因此,明郑时期的台湾儒学,虽刚萌芽,却是上承有明一代儒学,下启清代台湾儒学。
延平王郑成功军旅中的一批儒者,则是把中华传统儒学和福建朱子学最早传入台湾的开拓者。
台湾儒学的另一来源是清康熙以及此后的理学家。
他们在台湾建造学校,开办书院,把福建朱子学即闽学全面系统地传入台湾。
闽、台仅一衣带水之隔,荷据时代台湾之汉移民以闽人为主,明郑之时自郑成功以迄下属亦多闽人。
清代台湾在1885年(光绪十一年)建省之前,也一直是福建辖区。
因此,闽学传入台湾乃顺理成章之事。
由于康熙皇帝是朱熹的崇拜者,清代成为台湾儒学的重要发展期。
康熙对朱子“最为尊崇,天下士子莫不奉为准绳”,一时朱子学大兴,学者遍及全国。
经过200多年的垦殖,儒学已在台湾的土壤里生根,并开花结果。
此期的思想主流是福建朱子学,程明道曾视其大弟子杨龟山归闽为“道南之传”,则朱子学入台可称为“道东之传”。
就思想的原创性言,台湾儒学系出福建朱子学;但是就思想的历史性、社会性、文化性而言,台湾朱子学所浮现的问题,诸如与异文化(台湾少数民族文化)的邂逅,与民间信仰(如文昌帝君的信仰)的遭遇,与移民社会的互动,都使台湾朱子学展现奇异缤纷的多元色彩,并彰显其独有的地域文化特色。
2016传承朱子文化征文
2016传承朱子文化征文2016传承朱子文化征文今年10月22日(农历九月十五),是中国一代儒学大师朱熹诞辰880周年纪念日。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传承朱子文化征文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哦2016传承朱子文化征文一:朱熹是我国历史上继孔子之后具有世界影响的杰出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
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并被视为东方文化的象征。
朱熹寓居建阳、武夷山之史事,尽人皆知,殊不知朱熹之所以与闽北结下不解之缘,盖源于其父朱松来尉政和,群山迤逦千年不老的闽北古城政和,是朱氏家族入闽的第一站。
现在大家都这样说,朱熹孕于政和,经过历史考证是正确的,但是我们说政和是朱子文化的发祥地更为准确,更能说明政和于朱子文化的关系。
目前我们政和遗存的了两座对于研究朱子文化来说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那就是朱熹祖父朱森墓和朱熹祖母程氏夫人墓,朱森墓在铁山护国寺边,程氏夫人墓在星溪富美村。
朱熹一生70年,大部分时间都在闽北度过,我把朱熹与闽北的关系概括为五句话20个字:朱子孕于政和、生于尤溪、长于建殴、学于武夷、老于建阳。
孕于政和:宣和五年(1123年),在政和任县尉五年届满的朱松调任尤溪县尉,监泉州石井镇税。
建炎三年(1129年)12月,刚要调建州(今建瓯)工作的朱松听到金兵自江西突入福建邵武的消息,放弃所摄之职,携带在尤溪的家眷回到政和,寓居铁山护国寺。
此时兵荒马乱,烽烟四起,政和也不安全,建炎四年(1130年)8月,朱松仓皇买舟携眷避到自己任职的尤溪,时刻都作着避入深山的准备。
离开政和月余后的.9月15日,朱松的第三子沋郎——未来的理学宗师朱熹降生。
朱熹生于尤溪郑氏草堂,7岁以前随父母在政和尤溪一带生活,朱熹7岁下半年,随父亲从尤溪迁往建州(现建瓯)暂居,绍兴十年也就是1140年朱熹11岁时,时任朝廷四品承议郎的父亲朱松,因反对卖国求和,遭秦桧党羽的排挤,被贬,受任出知饶州(今江西波阳)。
未赴任,朱松忿然辞官南归,举家正式来到建瓯,居住在建瓯城南的环溪精舍,从此在家专心教育子女。
朱子文化的传承与实践征文范文
朱子文化的传承与实践征文范文"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有关朱子文化的传承与实践征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因为有了朱熹集北宋以来理学(新儒学)乃至孔子以下中国学术思想之大成,奠定了闽学在中国思想文化长河中独尊七百年的历史地位,福建从而赢得了"海滨邹鲁"的盛誉;因为有了朱熹在碧水丹山之间"琴书五十载",武夷山由此闪耀着"世界文化遗产"的荣光。
朱子文化决定了福建在全国的文化影响力和中华文化体系中的地位。
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施福建文化强省、"先行先试"战略的今天,打造世界级的朱子文化品牌正当其时。
朱子文化品牌建设的现状不容乐观:定位不高,没有把朱子文化作为一个建设文化强省的世界级品牌来打造;普及不足,制约了朱子文化影响的进一步传播和扩大;设施不优,对朱子文化历史遗存缺乏系统、科学的修复保护;产业不强,实体少、弱、散,文化产品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
朱子文化品牌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保护修缮与社会教化相结合,节会展示与文化交流相结合,平台搭建与产业经济相结合,宣传推介与科技手段相结合,努力形成"政府主导、学界引导、平台支撑、项目带动、社会参与"的产业化系统化大开发格局。
朱子文化建设战略规划方面。
要积极推动朱子文化建设的有关内容、项目补充纳入《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列为省重点文化项目。
抓紧落实2012年省文化厅与南平市政府签署的《共同加快推进南平市文化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并积极推动相关的扶持政策和措施的出台及落实。
保护修缮朱子文化遗迹遗存方面。
一是加强朱子文化重点遗迹遗存保护,完善项目编制、规划方案,切实做好朱熹墓、紫阳书院和武夷山摩崖石刻等14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维修、安全防范系统建设和环境保护;二是建设朱子文化生态保护区,将南平市整体或者将武夷山、建阳、政和、延平等朱子文化关联度最大的县(市、区)域划定设立为省级朱子文化生态保护区,对与朱子文化有关的传统制作技艺、民俗、艺术以及文物和遗址进行整体性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承朱子文化精选征文2500字"人生一世,草生一春。
黑发不知勤学早,转眼便是白发翁。
"自然界是公平的,每个人只有一次机会,正如草一般,只能生长一个年头。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传承朱子文化征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朱子家训》虽只有寥寥数百字,却以通俗易懂的文体表达了深刻的治家之道,使儒家的经典之作,几百年来,为世人所重。
在今天看来,《朱子家训》更是一部家庭教育,培育子女完善人格,接受传统文化的读本。
在书中,你可以品味到"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的礼节与信义。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的睿智。
"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的宽阔心胸......自古的经典名言都是以理服人,用得教人。
这里有名言警句,也有做人待事,也有人的心境。
古人云:"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有意栽花花不成,无意插柳柳成荫。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做人要有分寸,懂得隐藏与收敛,并且不能轻易相信他人。
对于我们这样的青年人,身旁的种种诱-惑很容易让我们在对与错、是与非中迷失方向。
所以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不用刻意去与他人成为朋友,因为许多朋友是无意中找到的,那都是与自己心心相印的好朋友。
"人生一世,草生一春。
黑发不知勤学早,转眼便是白发翁。
"自然界是公平的,每个人只有一次机会,正如草一般,只能生长一个年头。
时间在不经意间溜走,而在一点一滴的实践中我们又该如何把握时间呢?在我看来,这个时候的年轻人是该用知识来充实自我的。
学海无边而韶华易逝,或许不少人会认为时间还有很多,而把事情留给明天,下一个明天,再下一个明天......但时间过去了无论怎样都不会回来了。
所以,现在就用功学习吧,别等老了再来后悔。
"勿营华屋,勿谋良田","得意不宜再往",不可否认,欲望给了我们前进的动力,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它就像一株生命旺盛的草,只要有适宜的条件,便会恣意生长。
大千世界,纷繁复杂,好精彩。
于是我们匆忙穿梭于市井繁华,为了名与利奔走,身心疲惫,或许没有人想过也没有闲暇去想过要暂停一下脚步,更没有多少人能明白自己究竟在苦苦追寻着什么,他们就这样走着,得到着,得到自己认为他们想要或该拥有的东西。
然而,没有一个人可以真正拥有所有。
蒙特奎尔曾经说过:"如果我们追求幸福也就罢了,实际上我们追求的是比别人幸福。
"不错,一个小小的"比"字,让无数架天平失衡了,让无数颗心劳累了。
应该学会知足,知足常乐。
在喧嚣奔走中留出一些时间,陪陪为自己操劳了半辈子的双亲,体贴关爱所爱的人,问候一下朋友......有时候,幸福就是这样。
"当忍耐三思","凡事当留余地"。
大禅师寒山和拾得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如何处置?"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我欣赏这句话。
都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心"字头上一把刀,倘若不处理好这心与刀的距离,我们便会受到伤害。
忍让了,心胸就多一份宽厚,天地便多一分广袤。
中国优秀文化,优秀传统很多都包含在里面,如果一个民族缺失了自己的文化,而去捧读外国文化是非常可怕的。
东方悠久的文化,被我们曲解和遗忘得太多了,而在我们的周边国家却保存得很好。
要想中国在世界之林有一席之地,就要发扬我们的本土文化,让老外来学习我们。
有个美国教育家听说中国2.5亿学生在学英语的时候,带着一种嘲讽的表情,为什么?因为英语的变化太复杂了,大家都在保留自己语言中那种民族的东西不被人同化和影响。
不要说我们的小学生了,就是我们的研究生,博士生也在花很大的功夫,很多时间学习一种不属于我们自己文化的东西。
记得曾看过胡适先生的一篇关于诵经的文章,说他在读私塾的时候,也是天天死背四书五经之类的文章,当时对他而言是颇为头痛的事情,好在人小只需要背会,不用理解,在走漫漫人生路的过程中,才发现那些枯燥的东西竟成了指点人生的明灯!当然时代在变,可能古经中的一些内容不适合这个时代,但大部分还是有道理的'。
人生是有取舍的,书中的内容也可以取舍。
避开市井的喧哗,让我们读一读《朱子家训》,来审视心灵最底层的那一方空间!假伊始,我开始着手做学校布置的寒假作业。
一开始我把"读《朱子家训》写读后感"当作是一种任务,但是在认真阅读《朱子家训》之后,我发现,"任务"是我们对它的误读。
作者朱柏庐在《朱子家训》中强调勤俭生活、安分守己、宽容待人、不贪财色、少说多做、慎重择友、读书报国、以和为贵等方面,阐述了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
其中,"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饭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言辞","处事戒多言,言多必失","施惠勿念,受恩莫忘",让我特别有感触。
钱财名利毕竟是身外之物,我们应该需求身心愉悦的生活方式,努力提高生活品质,达到修身养性的效果,一家人和睦相处,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而不是物质极尽奢华但精神空虚。
兄弟之间能够互相体谅,互相帮助是家庭团结友爱的保障。
如果还能够做到长幼有序,不包庇,不徇私,那么这个家庭的幸福就能够长久。
由这样的小家组成的社会,就能够长治久安,和-谐发展。
除了处理好家人之间的关系,我们也可以通过帮助他人,回报社会,获得愉悦。
但帮助他人并不是为了出名或者希望得到报答,而是通过这样的行为陶冶自己的情操,实现自我存在的价值。
曾经听一个同学这样说他决心读医的理由,"当我看到一个个身体欠佳的人通过我的治疗慢慢好起来,我觉得自己的存在变得很有意义;我努力学习的动力并不是毕业后能拿多少薪水,不是功成名就后能有多荣耀,而是不想看到病人承受着病痛坐在我面前,我却束手无策"。
可能当时会觉得这些像大道理,但是现在认真地想一想,我们的存在不仅是为了向社会索取,更多的是为了向他人、向社会付出。
在付出爱、不求回报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满足和快乐。
这些是名利无法带给我们的。
在热心为他人提供帮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会宽容。
宽容了别人就等于宽容了自己,宽容的同时,也创造了生命的美丽。
它不仅是一种雅量,文明,胸怀,是一种仁爱的光芒,无上的福分,是对别人的释怀,也是对自己的善待,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
一个人的胸怀能容得下多少人,才能够赢得多少人。
这种宽容的智慧,就犹如一泓温情而透明的湖,让所有的一切映在湖面上,天方云色,落花流水,都蔚为文章。
我想,学校要教导我们的,不仅仅是如何成为一位医术高明的医务工作者,不仅仅是如何履行医学生的誓言,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在读书中受到启发,感悟人生,是让我们在人格的殿堂里闪烁耀眼的光芒,是让它的学子不光在医术上受人尊敬,更要在医德人品上令人赞叹。
这是我们进大学以来的第一份寒假作业,也是我们成人后的第一份心灵答卷。
也许《朱子家训》被挂在第二餐厅墙壁上的时候,我们没有人去关注它,给予它崇敬的一瞥,但它却一直在那里,静静的注视着我们的一举一动。
它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做,却终于让这群逐渐成长起来的孩子,久久的仰望着它,从心底涌出那些青涩的感悟。
这求学的12年来,尽管我们学习了一些科学知识,但在为人处事上,仍然还懂的太少太少。
一直生活在学校和父母、亲人的庇护之下,我们从来没有认真地考虑过,今后的路一个人该如何走下去,是时候学会放手了,是时候学会成长了。
纵然不断成长的我们仍然,永远无法获得完美的人生,那就让我们学会接受不完美,学会欣赏和感激。
或许长辈们还可以为我们再铺上那顺顺当当的十几年的路,但我相信,能够让这一辈子都走得顺当的只有我们自己,以及那颗善良质朴的心。
如果"读《朱子家训》写读后感"还算是任务的话,那没有比这更令我为之倾服的任务,没有比这更意味深长的任务,没有比这更用心良苦的任务。
暑假学校布置必读《朱子家训》,先前觉得很是奇怪,后来才知道这是南医大的传统,心里觉的有点佩服。
《朱子家训》是集为人处世多方面道理的经典著作,学校的安排可谓是颇费苦心!这篇一百多字的《朱子家训》原来只是听说过,却从未看过。
原来以为是很枯燥的文言文,读后才发现全篇以偶句连成,读来如金玉落地,颇具韵律之美,不仅不觉得枯燥,还令人爱不释手。
反复吟读,更觉得蕴涵丰富,深意绵长。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
"从第一句我便有一种亲切塌实的感觉,进而似乎看见一种田园般的悠然生活,与世无争,恬然自若,每日清晨,趁着清露沁人的凉爽,持着扫帚将庭院打扫干净,把自己也收拾清爽,干干净净地迎接新的一天,当最后一束阳光被收走,便就着月色进入梦乡,紧紧的大门将烦扰关在门外,宁静的是梦中人。
这是一种让人向往不已的生活状态,这样的生活需要一份怎样的心情去经营呢?君子的如水心态才能享有这样的安宁吧!粥饭思不易,丝缕念维艰。
这是一种对劳动的尊重。
正如那古诗所讲: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节约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即使是在物质已有很大发展的今天仍须大力提倡。
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耗着大量的自然资源。
现在石油煤炭的储蓄量已所剩不多,更需要我们合理利用,节约资源,使得人类的发展可以延续下来。
《朱子家训》中主张人要温和理智正直,不贪意外之财,不饮过量之酒。
对贫困的人不得落井下石,而要雪中送炭。
这种脉脉温情在古代和现代都是难能可贵的。
对人刻薄,自己也总究会受到别人的反击,不守伦理乖僻古怪,很容易为人所弃,在对贫富上,讲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气节,对争诉,讲究温和甚至有点息事宁人的味道,但讲究的也不无道理,与人争诉,难免要结怨,结怨又易招祸灾即"讼则终凶"。
"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此话也有道理,但细想,似乎又有点古代士大夫明哲保身的味道:中国人身上根深蒂固的朱子理学,儒家孔孟之道让"明哲保身"这个词成了一个中性词。
但为人不搬弄是非,不说三道四就是一种道德操守,现在有些杂志和八卦,又有研究说明,八卦也是现代人压力释放的渠道,所以不八卦,不多言,相当不容易,是要人有很高的自觉,非同一般的自律,否则是很难管住自己的嘴的。
比较有意思的是书中有一句"勿念口腹,而恣杀生禽",这一句是指不能因为自己的贪念而随意地宰杀生禽,这句颇有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