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矿产资源利用的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采矿业发展趋势及前景展望
![采矿业发展趋势及前景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8a1e8518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59.png)
采矿业发展趋势及前景展望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采矿业作为一项重要的产业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就采矿业的发展趋势及前景展望进行探讨,旨在为读者提供对该行业的全面了解。
一、采矿业的发展趋势1.技术创新的推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采矿业也面临着技术创新的推动。
新的采矿技术不仅提高了资源开采的效率,同时也降低了环境污染和劳动强度。
例如,近年来的矿山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使得采矿作业更加高效和安全。
2.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采矿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行业关注的焦点之一。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开始重视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转变传统的矿业开采模式,推动矿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将成为采矿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3.国际合作的加强由于矿产资源的分布不均,各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将成为推动采矿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国际合作,不仅可以实现资源的互补与优化配置,还能够共同应对全球性的矿业挑战,实现共赢发展。
二、采矿业的前景展望1.新兴市场需求的增长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兴市场需求的崛起将成为推动采矿业增长的重要动力。
中国、印度等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加快,对金属和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这为全球采矿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2.绿色采矿的引领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采矿业将逐渐向绿色采矿转型。
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和节能技术,改善矿山环境的破坏性,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成为未来采矿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3.技术革新的驱动技术的不断创新将进一步推动采矿业的发展。
3D打印技术、大数据分析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将使采矿过程更加高效、智能化。
同时,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也将减少人力资源的使用,提高生产效率。
4.规范管理的加强为了促进采矿业的可持续发展,各国政府和监管机构将加强对矿业的规范管理。
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矿山安全生产监督,严格环保要求,保护劳工权益,推动矿业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矿业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矿业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1d08b84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aa.png)
矿业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矿业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对于保障国家经济发展、资源安全以及能源供应至关重要。
本文将分析当前矿业行业发展的现状,并展望未来的趋势。
首先,来看矿业行业的现状。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煤炭消费国,煤炭产业一直是矿业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近年来环保压力的增加以及经济转型的推进,使得煤炭消费和生产受到了严重制约。
尽管如此,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而且还在进口煤炭方面依然存在高度依赖。
此外,中国的金属矿开发同样占据了重要地位。
然而,由于矿藏的减少以及环境保护的要求日益提高,金属矿的开采面临诸多挑战。
不过,国内企业在技术创新和资源开发合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有效提高了矿石的开采率和利用率,尤其是对一些富含稀有金属的矿山进行开发。
另一方面,矿业行业在能源领域的发展也备受关注。
在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背景下,中国的煤炭替代能源加快了发展的步伐。
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逐渐取代了部分煤炭的需求。
尽管中国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国外相比,发展仍然相对滞后。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矿业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是资源勘探与合作。
随着地质勘探技术的不断进步,矿业企业能够追踪和发现更多的矿产资源。
同时,国内外企业在资源开发上的合作将成为未来的趋势。
跨国矿业公司和中国企业之间的合作将加强技术交流和资源开发的能力,提高矿业行业整体发展水平。
其次是技术创新与绿色矿业。
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矿业行业将进一步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
矿山自动化、智能化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同时,绿色矿业将得到更多的关注,通过减少废弃物的排放、节约能源和水资源的利用,实现绿色环保的矿业开采。
第三,在能源转型方面,煤炭替代能源的发展将继续推进。
中国政府已经提出了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将达到50%以上的目标。
这将进一步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尤其是风能和太阳能。
我国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现状分析
![我国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f01fb6f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33.png)
2、加强政策引导。制定更加严格的矿产资源保护和综合利用政策,强化政 策执行力度,引导企业和个人更好地参与到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工作中来。
3、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特别是对尾矿、废石等废弃 物的再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4、推动企业合作。鼓励企业之间进行合作交流,共享技术、设备等资源, 提高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水平。
2、资源利用水平提高。采用先进的选矿技术和设备,提高矿产资源的入选 品位和回收率,从而提高了资源利用水平。
3、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对矿山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如利用尾矿生产水 泥、新型墙体材料等,实现了废弃物的再利用。
三、问题
尽管我国在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以下问 题:
2、保护环境
采矿过程中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破坏。节约利用矿产资源可以减少采矿过程中 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降低对自然环境的压力。
3、促进可持续发展
通过节约利用矿产资源,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发展质量,推动我国 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我国矿产资源节约利用的现 状分析
1、生产环节的节约利用
5、加强教育培训。加强对各级干部和从业人员的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教育培训,提高其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利用意识,推动全国矿产资源节约与综 合利用工作的顺利开展。
总之,全国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需要不 断提高技术水平,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管力度,推动企业合作和教育培训,全面提 升我国矿产资源的节约与综合利用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同发展。
近年来,我国在矿产资源生产环节的节约利用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部分大 型矿山企业在采矿过程中注重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浪费。然而,仍有一些中小 型矿山企业缺乏有效的节约利用措施,导致资源浪费。
中国的矿产资源与能源开发
![中国的矿产资源与能源开发](https://img.taocdn.com/s3/m/dbb8e25d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d2.png)
中国的矿产资源与能源开发中国是世界上资源储量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能源储备。
这些资源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中国的矿产资源和能源开发的现状、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矿产资源概况中国的矿产资源种类繁多,涵盖了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
金属矿产主要包括铁矿石、铜、铅、锌等。
非金属矿产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石灰石等。
能源矿产则主要是核能和可再生能源。
1. 金属矿产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金属矿产国之一。
铁矿石资源丰富,铜、铝等有色金属产量居世界前列。
然而,中国的金属矿产资源状况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资源分布不均、产量质量不高等。
2. 非金属矿产中国的煤炭储量居世界第一,是主要的能源来源。
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消费国之一。
然而,煤炭资源开采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问题,而石油和天然气的进口依赖性也较高,给中国带来了一定的能源安全风险。
3. 能源矿产中国在核能和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开发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核电站建设稳步推进,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然而,能源矿产的开发利用仍然面临技术创新、成本降低等挑战。
二、矿产资源开发挑战与对策中国的矿产资源开发面临许多挑战,如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能源安全等。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挑战,中国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1. 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国提出了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发展理念,鼓励矿产资源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
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改革,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2. 环境保护与治理中国加强了对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保护与治理。
推行矿山生态修复,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减少矿产资源开采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3. 国际资源合作中国积极开展与国际间的资源合作,加强能源供应保障。
通过引进国际资本和技术,提高资源的获取和利用效率,降低能源进口依赖。
三、矿产资源与能源开发的未来发展中国在矿产资源与能源开发领域仍然面临许多机遇和挑战。
未来的发展趋势将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1. 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中国将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矿产资源开采和能源利用的绿色发展。
采矿未来采矿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采矿未来采矿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030d4d2d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0c.png)
采矿未来采矿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采矿未来:采矿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资源需求的增加,采矿业作为重要的供应链环节,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然而,由于资源的有限性以及环境和社会问题的日益凸显,采矿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采矿业的发展趋势,以及行业在未来可能面临的变革。
1. 可持续开采:在资源紧缺和环境压力的背景下,可持续开采成为采矿业的重要发展趋势。
可持续开采包括减少对环境的破坏、降低能耗和水耗、增加资源回收利用,以及实现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努力。
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以及改进管理和监管机制,采矿业可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同时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 数字化转型: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采矿业正逐渐实现数字化转型。
通过应用传感器、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采矿企业可以实现对矿山生产过程的全面监测和控制。
这样的数字化转型可以提高采矿业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性,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浪费,进一步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3. 智能采矿:智能采矿是未来采矿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引入自动化设备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对矿床的准确定位、对矿石的高效分离和提取,以及对作业人员的安全保护等方面的优化。
智能采矿不仅可以提升采矿业的效率和盈利能力,也可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4. 多元化发展:随着传统矿产资源的逐渐枯竭,采矿业将转向多元化发展。
除了继续开发传统矿产资源,采矿企业还将转向新兴矿产资源和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
这包括对稀有金属、一些特殊金属和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的开采。
多元化发展不仅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还可以推动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
5. 国际合作与共享经济:面对全球资源的竞争和环境问题的共同挑战,采矿业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共享经济,各国企业可以共同利用资源、技术和信息,实现互利共赢。
同时,国际合作也可以促进技术的创新和进步,推动采矿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中国西部地区矿业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展望
![中国西部地区矿业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88eb266c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c7.png)
中国西部地区矿业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展望引言:中国西部地区作为矿产资源的富集区,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下,矿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旨在对中国西部地区矿业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中国西部地区矿业资源开发利用现状1. 资源概况:中国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业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稀土、金属矿产等。
其中,煤炭资源是最为丰富的,广阔的煤田分布在陕西、甘肃、内蒙古等省份;稀土资源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等地;金属矿产则集中在新疆、西藏等地。
这些矿产资源的丰富给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2. 开发利用现状:目前,中国西部地区矿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资源开发程度较低,大部分矿区仍处于传统的人工开采阶段,缺乏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手段,效率较低。
其次,环境保护措施不足,矿产开采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较为严重,亟待加强环境监管和治理。
此外,矿产品加工能力有限,大部分矿产资源还需要通过加工才能发挥更大的价值。
3. 发展潜力: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中国西部地区的矿业资源开发利用依然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
一方面,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高,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将得到提升。
另一方面,西部地区的交通条件逐渐改善,这将有助于矿产品的运输和销售。
此外,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中国西部地区将成为新能源矿产资源的主要开采区域,如风能、太阳能等。
因此,在适应新能源发展趋势的同时,西部地区的矿业资源开发利用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中国西部地区矿业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展望1. 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为了更好地利用西部地区的矿业资源,需要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矿业技术的进步。
例如,引进先进的采矿设备和生产工艺,提高采矿效率和资源回收率。
同时,开展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推广循环经济理念,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2. 加强环境保护:西部地区的矿业资源开发必须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当前矿业经济形势及未来展望
![当前矿业经济形势及未来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2bdb1abb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68.png)
04
矿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政策因素
政策稳定性
政府对矿业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对矿业经济至关重要, 包括对矿产资源税费制度、矿业权管理制度、矿产资源开 发利用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政策。
投资环境
政府对投资环境的改善可以吸引更多的资本进入矿业领域 ,包括简化审批程序、提供更好的法律保障和税收优惠等 。
法治环境
矿业行业发展趋势
绿色矿业发展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矿业 将成为未来矿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企业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
发展,推动绿色矿业的发展。
技术创新推动
技术进步和创新将成为推动矿业 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新的技术 和设备将提高矿产品的产量和质 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
竞争力。
产业结构调整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矿业产业 结构将进行调整和优化,企业将 更加注重多元化发展和风险控制 ,避免单一产品的依赖和市场波
• 数字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对传统矿业开采模式提出挑 战。
当前矿业经济形势的挑战与机遇
机遇
新技术的引入和应用,提高了矿产品的质量和开采效率 。
绿色能源和低碳经济的发展,为矿业行业提供了新的发 展机遇。
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为矿业经济提供了更广阔 的市场空间。
未来矿业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
新能源和清洁能源领域
业绩稳定增长
部分具有资源优势和高效采矿技术的矿业公司,其业绩呈现稳定增长态势。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提升采矿技术, 这些公司在提高产量的同时,也有效地控制了成本。
面临环保压力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度提升,部分传统矿产开采方式面临严峻的环保压力。矿业公司需要加大环保投入, 推动绿色采矿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当前矿业经济形势及未来展 望
未来矿业发展的趋势与前景展望
![未来矿业发展的趋势与前景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3cf83704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ed.png)
未来矿业发展的趋势与前景展望未来矿业发展的趋势与前景备受关注。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资源的日益稀缺,矿业行业面临着重大的挑战与机遇。
本文将探讨未来矿业发展的趋势及其前景展望。
一、科技驱动:智能化与自动化未来矿业发展的趋势之一是科技的广泛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兴起,矿业企业越来越多地开始采用智能化与自动化技术。
例如,无人驾驶卡车的普及以及自动化勘探设备的运用,大大提高了矿业的效率和安全性。
未来,智能化与自动化将成为矿业发展的主导趋势。
二、可持续发展:环保与社会责任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矿业企业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未来的矿业发展将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
矿业企业将加大对环境友好型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同时,矿业企业还将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推动可持续发展。
三、多元化发展:资源优化利用未来矿业发展的趋势还表现为多元化发展。
传统的矿业模式主要侧重于开采黄金、煤炭等资源,但是这些资源的储量日益枯竭。
为了应对资源短缺的问题,矿业企业将更加注重资源优化利用,发展新能源、稀有金属等方向,实现资源的多元化开发。
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对传统矿产资源的依赖。
四、全球合作:开放共赢未来矿业发展的前景展望也需要考虑全球视野。
矿产资源的分布具有不均衡性,而且矿产资源的挖掘和加工需要巨大的投资。
因此,未来矿业发展将越来越依赖于全球范围内的开放合作。
国际间的资源共享、技术交流将成为矿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通过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合作,矿业企业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开拓市场,实现共赢发展。
总之,未来矿业发展的趋势与前景多样且充满挑战。
科技驱动、可持续发展、多元化发展和全球合作将是矿业企业应对未来发展的关键。
矿业企业应积极应对这些趋势,加大科技投入,注重环保与社会责任,开展多元化的资源开发,并与国际伙伴开展广泛合作,以迎接未来矿业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我国矿产选矿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矿产选矿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85aa14aa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d2.png)
我国矿产选矿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我国虽然矿产资源储量丰富,但是矿产资源的分布条件十分复杂,这会给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更大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需要加强对矿产选矿技术和工艺方法的研发和应用,借助更加先进的技术与工艺形式,提升矿产资源开发效率与产能。
因此要注重对矿产选矿技术和工艺方法的研发与应用,借助新技术与新工艺保障矿产资源的高效开发。
关键词:矿产选矿技术;现状;发展趋势1 矿产选矿技术运用现状分析1.1 组合式高梯度强磁选机的应用效果不理想组合式高梯度强磁选机在选矿作业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借助这种机械设备,有助于提升选矿的效率。
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取得的效果却不够理想,有的矿山企业所选用的机型不够先进,再加之矿山企业对机型的更新不及时,进而导致机械设备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地发挥,会给矿产资源开发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导致其效率与产能不高。
除此之外,在组合式高梯度强磁选机的选择过程中,技术人员对机械设备的性能特点掌握不全面,对技术隔阻技术的认知也存在一定的偏差,进而导致强磁选机与矿产选矿技术和工艺方法的关联性不强,不仅难以发挥设备优势,而且还容易引发设备运行故障。
1.2 塔磨机装置的应用效果有待提升塔磨机也是重要的选矿设备之一,合理选用塔磨机,可以为矿产选矿技术和工艺方法的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持与帮助。
但是在塔磨机装置的应用过程中却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搅拌器方面。
由于搅拌器存在设计缺陷,在其应用过程中难以有效控制搅拌速度,同时也难以对其搅拌方式进行合理的调整,给磨矿介质的搅拌带来不利影响。
除此之外,在塔磨机设计过程中,衬板旋转方式存在一定的不合理因素,导致其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对矿石的冲击和破碎效果不理想。
这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塔磨机装置的应用效果。
2 我国矿产选矿技术及发展趋势2.1 多金属选矿法由于矿石资源的分布环境比较复杂,在选矿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同一个区域内存在2种甚至2种以上金属矿的情况,这种地区矿石资源的分布环境也比较独特,若仅仅采用常规的选矿方法和手段,就很难取得更为理想的经济效益。
中国城市矿产行业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中国城市矿产行业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c3100f3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5e.png)
中国城市矿产行业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一、市场现状分析中国城市矿产行业是指在城市范围内发现、开发、利用的各类矿产资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矿产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目前,中国城市矿产行业市场规模庞大,涉及到多个领域,包括建筑材料、能源资源、金属矿产等。
其中,建筑材料是城市矿产行业的主要领域之一,主要包括石材、砂石等。
能源资源也是一个重要的领域,主要包括煤炭、天然气等。
金属矿产则广泛应用于建筑、能源、交通等领域。
在市场现状方面,中国城市矿产行业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资源过度开采导致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的问题日益突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一些地区资源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其次,行业发展不平衡,地区之间差异较大。
一些发展较快的城市资源丰富,矿产行业相对发达,但一些发展滞后的城市则资源匮乏,发展较为困难。
此外,行业的管理和监管体系不够完善,监管能力有待提升,一些城市存在违规采矿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二、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尽管中国城市矿产行业面临着一些挑战,但也存在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未来,中国城市矿产行业将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首先,行业将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随着资源的稀缺性日益加剧,未来城市矿产行业将注重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资源的损耗。
通过引进先进的矿石加工技术和设备,提高资源开采和加工的效率,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其次,城市矿产行业将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
对于一些存在环境污染问题的企业和地区,将加强监管力度,推动行业绿色发展。
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
加强矿山治理,推动矿山封闭和生态修复。
同时,城市矿产行业还将加强与其他行业的融合发展。
例如,建筑材料行业将与新型建筑材料行业进行融合,推动建筑材料的绿色化和可循环利用。
能源资源行业将与新能源行业进行融合,推动煤炭清洁利用和能源产业的升级。
最后,行业将加强国际合作,开拓海外市场。
矿业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矿业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4fa69117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04.png)
矿业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矿业已取得显著的发展,不断地提高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水平,从而
为加快我国工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截至2018年底,我国矿业总固定资产规模超过13万亿元,工业增加值超过7万亿元,并名列世界矿业强国之首。
矿产资源在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等各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未来的发展中,矿业行业将充分发挥矿产资源优势,本着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调
整产业结构的方针,把节能减排放在重要地位,主动推进清洁生产工艺,加大现代化产业
建设力度,建设更加可持续的矿业行业。
在此基础上,矿业经济不断向高效经营、清洁生产、智能化管理方向发展,极大地增加了矿业行业的社会效益,给更多的家庭带来了更多
的就业机会,丰富人们的生活。
此外,发展环保矿业产业还需要大力发展矿业技术转移和共享,以培育一批生产高效,经营良好,环境优良,安全可控,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矿业企业,实现未来绿色矿业
的快速发展。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日趋深入,矿业开发水平也将不断提升。
未来,将采
取有效政策、加大投入,开发更加安全且环境友好的新领域,进一步提升矿业行业的发展
水平,由此助推持续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我国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及发展趋势
![我国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c4f4b23116fc700aba68fc07.png)
我国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及发展趋势中国矿业联合会日前召开"我国主要矿产品供需形势分析与对策"研讨会,与会专家就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以及如何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可靠的矿产资源保障进行了讨论。
其中,来自国土资源部储量司和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的万良国和吴荣庆两位专家,为会议提供的题为《我国矿产资源供需形式及发展趋式》的调研报告,引起了与会者的注意。
据了解,这份报告通过定量或半定量的技术经济评价和专家定性论证,确定某种矿产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以为社会所提供的矿产资源储量,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其它因素,从6个方面全面分析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矿产资源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供给能力和保证程度。
我国矿产资源基本特点矿产资源总量较为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
截至2003年初,我国已发现171种矿产,有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158种,其中:能源矿产10种、金属矿产54种、非金属矿产91种、水气矿产3种。
已发现矿床、矿点20多万处,其中有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地1.8万余处。
我国已查明的矿产资源总量大,约占世界的12%,居世界第三位。
煤、钨、锡、钼、锑、稀土、菱镁矿、莹石、重晶石、膨润土、芒硝、石膏、滑石等矿产,在数量或质量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但是,我国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居世界第53位。
资源结构性矛盾突出,大宗矿产资源相对不足。
能源矿产结构性矛盾突出。
2002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66.1%、油气占26.1%,煤炭消费比例大,能源效率低。
煤炭燃烧还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
我国原材料矿产品种齐全,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铁、锰、铜、铝等大宗矿产后备储量不足,铬、钾盐严重短缺;钨、锑、锡、稀土等优势矿产中,富矿多,质量好,储量丰富,但资源利用率不高,消耗速度过快,矿产品出口价格偏低,资源优势正在下降。
贫、劣资源比重偏大,难利用的资源多。
一是贫矿多,难选矿多。
矿业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矿业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d975d5f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a6.png)
矿业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矿业行业作为资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矿业行业涉及到各种矿产资源的开采与加工,包括有色金属、黑色金属、非金属矿石等。
它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保障工业生产所必需的基础性行业之一。
本文将对矿业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矿业行业的现状1. 产能过剩:在全球范围内,矿业行业的产能一直处于过剩状态。
特别是在过去几年中,由于全球经济的持续低迷,矿产市场需求大幅下降,但是各国矿企的投资热情却没有减退,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矿产资源供过于求的现象。
产能过剩将导致矿价大幅下跌,影响矿业企业的盈利能力。
2. 环境问题压力加大:矿业行业的发展往往伴随着环境问题,特别是对水资源、土地资源、大气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开采矿产资源往往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而且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由于环保技术设备的不足,导致了许多矿山废水直接排放到河流和地下水中,严重污染了水资源。
此外,大规模的矿产开采也导致了大量的土地资源被破坏,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3. 国内外竞争加剧:由于矿产资源的有限性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加剧,国内矿业行业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竞争对手的挤压。
国内矿业企业往往面临着国外矿业企业的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的双重压力。
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的矿业企业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较低的成本,使得它们能够以较低的价格出口矿产产品,给国内矿业企业带来巨大竞争压力。
二、矿业行业的发展趋势1. 资源综合利用:由于矿产资源日益紧缺,矿业行业逐渐转向资源综合利用的道路。
矿业企业开始致力于提高矿产资源的开采率和回收率,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此外,矿业企业还开始拓展其他领域的资源利用,如生态旅游、绿色建筑等,实现资源的多元化利用。
2. 绿色矿山建设:在环保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矿业企业开始推行绿色矿山建设。
绿色矿山建设强调资源能源节约和环境友好,通过合理规划矿山开采区域、引进环保设备、改善生态环境等手段,减少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
采矿业的发展趋势及前景展望
![采矿业的发展趋势及前景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dad57593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a4.png)
采矿业的发展趋势及前景展望采矿业是指对地下或地表的各类矿产资源进行开采和加工的行业,它在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全球环境和资源的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采矿业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变革。
本文将探讨采矿业的发展趋势,并展望其前景。
一、绿色采矿的兴起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求也越来越高。
绿色采矿成为当前采矿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绿色采矿指的是通过采取环保措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未来的采矿企业将更加重视环境保护,积极引入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绿色开采水平。
二、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化和智能化已成为各行业发展的趋势。
在采矿业中,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应用正在推动着采矿作业的革新。
通过引入无人机、自动化设备和远程监控系统等先进技术,采矿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事故风险,并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三、资源勘探与深海开采的突破随着传统矿产资源的逐渐枯竭,未来的采矿业将面临着发掘新的资源储量的挑战。
资源勘探技术的发展将成为助力采矿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同时,深海开采也成为未来采矿业的一个新兴领域。
深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但其开采面临着技术难题和环境保护等挑战。
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深海开采有望成为未来采矿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四、可再生能源与矿产的关联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和太阳能等的快速发展,将对采矿业产生深远影响。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需要大量的矿产资源作为支撑,而采矿业将扮演着供给这些资源的关键角色。
未来,采矿业有望与可再生能源产业实现良性互动,推动双方的可持续发展。
在展望采矿业的前景时,虽然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但是从全球范围来看,采矿业依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新兴技术的不断突破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采矿业有望实现绿色、智能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采矿业在资源需求大且不可替代的背景下,仍然是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综上所述,采矿业将走向绿色、数字化和可持续发展。
2024矿业行业报告
![2024矿业行业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405e6f9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3d.png)
2024矿业行业报告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矿业行业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报告将对2024年矿业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引导行业进一步发展。
二、全球矿业行业概况全球矿业行业在过去几年取得了持续的增长。
然而,由于全球资源的稀缺性和环境压力的增加,矿业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在2024年,预计矿业行业将保持稳定增长,但增速可能略有放缓。
1. 矿产资源供需状况2024年,全球矿产资源的供需状况将保持相对稳定。
据预测,亚洲地区将继续是全球最大的矿产资源消费市场,而非洲地区将成为增长最快的地区。
然而,随着矿产资源供应的逐渐减少和消费结构的转型,矿产资源的供需矛盾将逐渐加剧。
2. 矿业技术创新2024年,矿业技术创新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矿业行业将迎来全面智能化和数字化的转型。
这些新技术将提升矿山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改善矿工的工作环境与安全。
3. 矿业环境保护矿业行业在过去一直面临着环境保护问题。
2024年,矿业环境保护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矿山尾矿处理、废水处理和废弃物管理等环境保护措施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同时,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也将加强对矿业环境保护的监管和管理。
三、中国矿业行业发展现状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矿业资源消费国和矿业产品生产国,其矿业行业发展态势备受关注。
2024年,中国矿业行业将继续保持稳健发展。
1. 矿业产能和产量中国矿业行业的产能和产量在2024年将保持相对稳定。
由于环境限制和资源效益考量,中国政府将加强对矿业行业的调控和管理,将产能过剩和低效产能逐步淘汰,提高矿业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2. 绿色矿业发展中国政府高度关注矿业环境保护问题,将绿色矿业发展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2024年,中国矿业行业将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矿山生态修复和绿色矿山建设,促进矿业可持续发展。
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
![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7597d75f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58.png)
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矿产资源是地球上的物质财富,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非常重要。
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有着深远的意义,它不仅能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也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实惠。
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矿产资源的开发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
本文将从矿产资源现状、开发利用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四个方面来探讨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情况。
一、矿产资源现状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包括金属矿、非金属矿、能源矿等。
我国是一个矿产资源大国,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我国富集的矿种包括铁矿、铜矿、锌矿、铝土矿等。
然而,由于在采掘、加工、利用等方面缺乏创新和科技领域的突破,我国矿产资源的开采从始至终都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
比如,由于对于矿藏的保护意识不强,令矿山开采残留物渗入环境、污染土地和水源,破坏生态环境。
同时,仓库储存数量较大,如果储存形式不当,就可能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针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进行了大力推进和加强。
比如,推进金属矿资源和非金属矿资源的多种利用;整合和深度加工矿产资源开发以提升整体产业的利润和价值;注重确保采矿地环境保护等,从而让矿产资源真正地惠及人民。
二、开发利用现状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是一项高风险、高质量、高成本的项目。
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涉及到多个领域,包括采掘、选矿加工、直接利用等。
同时,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因为它涉及到多个环节并且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我国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整个生产链的多个环节上,需要多方面加强和改进。
比如,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一个时期,精细化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仍然面临着很多难题和挑战。
正因为如此,政府部门开始在制度方面进行改革,尝试建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性法律,以确保开发利用过程的透明度和合法性。
在实际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我国还存在着一些矿产资源重新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例如,尽管我国拥有丰富的铜矿,但是在废弃铜矿的回收利用方面,我国还存在着一个不尽如人意的情况。
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分析与展望
![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分析与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b2f32c34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4e.png)
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分析与展望中国是资源大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煤、铁、铜、铝等居于世界前列。
矿产资源不仅是国家财富和战略资源,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然而,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和矛盾。
本文将就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未来做出展望。
一、资源开采中存在的问题1. 能源领域的争议能源领域涉及的问题有极大的政治和经济性质,往往引起各方的争议。
在我国,煤炭、油气是主要的能源来源,由于煤炭等资源分布不均、开采技术与环保要求的矛盾等问题,造成了资源背景的不平衡。
同时,能源占据了我国环境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过度开发和利用,往往会导致环境的负面影响,如大气污染、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等。
环保、资源节约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是一个难题。
如何权衡利益和协调各方面之间的利益,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2. 矿产资源的分布不均和开采难度我国矿产资源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
这也使得资源开发和运输成本的升高,开采难度也越来越大。
此外,很多矿产资源被存放在地表以下,开采难度大,对专业技术要求高,同时会破坏地表的生态环境和地质构造,这些都是需要面对的难点。
3. 矿业资源的有效利用目前,我国的矿业领域还存在着浪费和低效的开采现象,有很多的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经济转型时期,不仅要关注产业结构的转型,还要注重资源的有效利用,挖掘资源的内在价值。
二、展望未来在面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时,我们应该有长远的眼光,寻找到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1. 完善能源的结构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大量煤炭等传统能源的开采和使用导致环境问题逐渐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而清洁能源则是未来发展的目标之一,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因此,要加快转型,逐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发展出一套可持续的清洁能源体系。
2. 发展绿色采矿技术发展绿色采矿技术,是摆在我国矿业领域面前的重要任务。
在采矿过程中,采用环保的设备和技术,推广“节约型矿山”,为降低污染和资源的浪费提供保障;另外,复垦矿山和矿山环境治理等,也是绿色采矿技术的一大方向。
全国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报告
![全国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16070de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93.png)
全国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报告自然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矿产资源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当前资源环境趋紧、经济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加强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工作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重要性、面临的问题、现状及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重要性1.符合国家节约型社会建设的要求。
全国矿产资源丰富,但是有限,不断满足经济和人民生活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必须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强度来实现。
2.有助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能源是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基石,矿产资源是清洁能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来源,因此加强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3.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
对于国家和企业而言,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能够有效地减少资源浪费、节约成本,推动可持续发展。
4.能够为实现绿色发展、构建美好生态建设做出贡献。
当前,环境及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加强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是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二、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面临的问题1.资源浪费现象依然普遍。
人们对加工生产过程中的废渣废料、废水废气等副产物经常忽视,没有对其进行回收再利用。
2.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
我国矿产资源丰富,但是很多矿产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法规体系还不完善,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相互之间也存在许多矛盾,影响了矿产资源的有效利用。
3.技术水平不足。
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过程中,缺乏更新的、先进的技术来提高利用效率,增加附加值,影响了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现状及未来展望1.在政策层面,国家对于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工作提出了许多政策措施,如实施清洁生产、实行资源税等,有利于推动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
2.在技术层面,我国已经拥有一批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效率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如煤气化、石化、热解等,有效地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
浅析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
![浅析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e7d2622c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57.png)
浅析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中国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但由于人口众多、资源消耗量大,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和发展,以期为促进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我国矿产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量较低。
截至目前,我国已发现173种矿产资源,其中,能源矿产13种,金属矿产59种,非金属矿产95种,水气矿产6种。
然而,这些资源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和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相对缺乏。
我国矿产资源品质不一,不同矿种的质量差异较大。
以铁矿石为例,我国铁矿石平均品位为4%,远低于澳大利亚和巴西等国家。
同时,我国贫矿较多,需要经过选矿等加工工艺才能达到综合利用的水平。
尽管我国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技术水平落后,导致资源利用率低;二是缺乏规范化、标准化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政策体系;三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严重。
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发的投入,在某些领域已取得显著成果。
例如,尾矿资源的再利用技术、共伴生矿的综合利用技术等。
然而,技术创新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政策支持、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等。
因此,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需要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
发达国家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具有较高水平,如澳大利亚、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
这些国家不仅矿产资源储量丰富,而且拥有先进的开采技术和加工设备,能够实现矿产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同时,他们也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
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注重技术创新,提高开采技术和加工设备的先进性;实施规范化、标准化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政策体系,推动资源的高效利用;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矿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矿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d0adedbf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bf.png)
矿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矿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矿产业是指通过开采矿石和矿产资源,进行矿石冶炼和加工,生产金属、能源和非金属等产品的行业。
矿产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基础产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矿产资源的分类与分布、矿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一、矿产资源的分类与分布根据资源的性质和用途,矿产资源可以分为金属矿产资源、能源矿产资源和非金属矿产资源。
1. 金属矿产资源:金属矿产资源是指含有金属元素的矿石或矿石中金属元素的组合物。
金属矿产资源是矿产资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贵金属(如黄金、银)、黑色金属矿(如铁矿石、锰矿石)、有色金属矿(如铜矿、铅锌矿、铝矿等)等。
2. 能源矿产资源:能源矿产资源是指可以用于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能源资源,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核能等。
能源矿产资源是现代工业社会的重要基础,能源的保障对于国家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3. 非金属矿产资源:非金属矿产资源是指不含金属元素的矿石或矿石中非金属元素的组合物。
非金属矿产资源主要用于建筑材料、化工原料、冶金原料等领域,包括石灰石、石膏、花岗岩、磷矿石等。
矿产资源的分布具有地域性特征。
我国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分布广泛且种类繁多,其中在东北、西南、江苏、浙江、山东等地分布着丰富的煤炭资源;中南部地区是我国的铁矿石主产区;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矿产地区;西南地区是重要的磷矿石和煤炭资源基地。
二、矿产业的发展现状矿产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基础产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随着全球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增加,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就我国而言,矿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对就业、财政收入、外汇等方面的贡献显著。
我国矿产资源丰富,位居世界前列,煤炭储量居世界第一,稀土、钢铁、铜等多个品种也占据了世界领先地位。
矿业的发展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同时也创造了丰厚的税收收入,为国家财政收入做出了重要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矿产资源利用的未来发展趋势展望发布时间:2014-04-08 15:35:41来源:中国产业洞察网矿产资源是重要的非可再生自然资源,是国家经济建设的基础物质材料,其保证程度关系到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和国家安全。
我国是世界上矿产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的少数国家之一。
据统计,我国90%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原料都来自矿产资源。
目前,我国已发现171种矿产,探明有储量的矿产168种,已探明矿产资源储量潜在价值约占世界矿产总价值的14.6%,居世界第3位。
然而,我国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8%,列世界第53位。
面对国民经济建设的巨大需求,我国矿产资源储量严重不足。
经济快速增长下我国矿产危机日益明显,当前面临着严峻的形式,主要表现有:①我国矿产资源需求量很大,已探明的主要矿产严重短缺;②矿产资源利用率不高,矿业开发造成的环境问题突出。
为了缓解我国矿产资源需求和环境压力,矿产资源高效清洁利用成为亟需发展的重要技术方向。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矿产资源利用的现状,指出了矿产资源高效清洁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近十年来我国主要矿产资源在高效清洁利用领域取得的进展及主要技术突破;最后,对矿产资源高效清洁利用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1、矿产资源利用现状我国矿产资源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矿产分布不均,优势矿产大多用量不大,而一些重要的支柱性矿产多为短缺或探明储量不足,需要长期依赖进口。
(2)贫矿多富矿少:低品位难选冶矿石所占比例大,如我国铁矿石平均品位为33.5%,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以上;锰矿平均品位仅22%,离世界商品矿石工业标准(48%)相差甚远;铜矿平均品位仅为0.87%;磷矿平均品位仅16.95%;铝土矿几乎全为一水硬铝石,分离提取难度很大[9]。
(3)大型-超大型矿床少、中-小型矿床多:以铜矿为例,我国迄今发现的铜矿产地90 0余处,其中大型-超大型矿床仅占3%,中型矿床占9%,小型矿床多达88%。
(4)单一矿种的矿床少,共生矿床多,据统计我国的共、伴生矿床约占已探明矿产储量的80%。
目前,全国开发利用的139个矿种,有87种矿产部分或全部来源于共、伴生矿产资源。
鉴于我国矿产资源“三多三少”的特征,加上认识和技术上的不足,我国矿产资源高效清洁利用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主要表现为:(1)综合利用意识淡薄,综合利用率低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矿业的粗放式经营,人们大多对我国的矿产资源情况缺乏正确的认识,综合利用意识淡薄,矿山企业盲目开采,对共(伴)生矿物及尾矿等不利用或利用率很低。
据统计,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和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平均分别仅为30%和35%左右,比国际先进水平低20%;我国金属矿山尾矿的综合利用率仅为约10%,远低于发达国家60%的利用率;我国工业“三废”综合利用率总体偏低,如粉煤灰的利用率为48%,煤矸石为38%。
在品种上,我国综合利用的矿种只占可以开展综合利用矿种总数的50%左右。
在数量上,我国铜铅锌矿产伴生金属冶炼回收率平均为50%左右,发达国家平均在80%以上,相差30个百分点左右。
我国伴生金的选矿回收率只有50%-60%,伴生银的选矿回收率只有60% -70%,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均落后10%左右。
(2)综合利用技术欠缺,工艺水平相对落后我国复杂多元素共生矿、低品位矿、难选冶矿所占比例较大,对这些矿的开发利用是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任务,但我国适用于这些矿的综合利用技术较为欠缺。
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传统矿产加工生产工艺复杂、流程长、成本高;采矿工艺技术水平落后、选冶过程的自动控制水平低、选冶流程不科学,使很多伴生、共生组分损失遗弃;大型高效低耗选冶加工装备缺乏,选矿厂装备水平不高;相对缺少对尾矿、废渣等固体废弃物进行综合回收利用的先进装备。
这些因素都制约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效益和对贫、杂、微细复合矿石的综合利用。
相比之下,我国对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起步较晚,目前还有相当多的小矿,在采用最原始的采矿和选冶方法。
我国金属矿产资源选冶加工仍以初级产品为主,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
综合利用所得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低,市场销路有限,也是制约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3)乱采滥挖,资源浪费严重小矿山各自为政,技术单一,难以形成规模采矿和规模经济,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偏低。
国家通过多年治理,对小型矿山进行关停并转,取得一定成效,但小型矿山数量仍然巨大。
据统计,我国各种经济类型的矿山企业约16.5万个,其中大型矿山占全国矿山总数的0.33%,中型矿山占0.82%,小型矿山16.3万座占到全国矿山总数的98.85%,而小型矿山的产量仅占全国总产量的40%~60%。
由于这些小型矿山企业欠缺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的扶持,因而采富弃贫、采易弃难的现象普遍,造成了矿产资源的严重浪费;且因其安全环保意识薄弱,使当地在社会经济繁荣的背后隐藏下祸根。
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小企业无证违规经营,进行破坏性开采,导致了严重的资源浪费。
(4)生态环境破坏,环境问题严重矿产资源的开采过程必然会造成地形、地貌的破坏,造成严重的地质灾害,如地表下沉、滑坡和泥石流等。
矿石选冶过程造成大量废水有毒气体、粉尘及固体废弃物等“三废”的排放。
许多矿山企业环保意识薄弱,没有完善的环保设施,有的企业甚至对排出的“三废”不进行处理就直接外排。
“三废”的排放造成大面积的土壤、大气、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严重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砷、氟、重金属等有害成分的累积,直接危害到矿区周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大量矿山废弃固体堆砌场和尾矿堆放库存在地质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低、能耗高,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
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走绿色矿业之路,是当前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同时也是缓解我国资源供需矛盾的巨大潜力所在。
2、矿产资源高效清洁利用进展在国际上,矿产资源高效清洁利用的发展趋势主要是向高回收率、低成本、节能、环保和健康安全方向发展。
高回收率就是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低成本就是要降低单位产量的成本,节能就是要降低单位产量的能量消耗,环保就是要降低单位产量的噪声、废气、废水、固体废气物的排放,健康安全就是要提高工人的安全、降低工人有害物质的暴露。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国在矿产资源高效利用和清洁利用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2.1矿产资源高效利用近十年来,我国矿产资源高效利用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主要表现在新方法和先进的技术设备在实际生产中得到了广泛运用,极大地提高了矿产资源的回收率以及伴生矿产的综合利用,缓解了我国长期以来在矿产资源开采与经济效应之间存在的矛盾。
(1)黑色金属黑色金属矿产主要包括铁、锰、铬、钒和钛等矿产,铁矿、锰矿和铬矿是钢产品必不可少的原料,但我国铁矿、锰矿、铬矿资源严重不足,对我国现有铁、锰、铬、钒、钛矿产资源的高效利用成为当前极为紧迫的任务,十年来我国黑色金属高效利用方面有了明显的进展。
在铁矿资源方面,我国铁矿石富矿少、贫矿多,97%的铁矿为30%以下的低品位铁矿,国内尚存大量未被开发利用的难选铁矿。
我国铁矿石“贫、细、杂、散”的特点促进了我国选矿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研究工作的开展,一系列高效精选设备在选矿厂得到应用,一些选矿新工艺和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我国铁矿选矿技术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实施“提铁降硅”战略,关键技术包括反浮选技术及高效捕收剂的应用、新型磁选设备和细筛技术的应用以及浮选柱的应用;二是针对脉石为含铁硅酸盐的细粒嵌布磁铁矿、赤铁矿、菱铁矿、褐铁矿、鲕状赤铁矿等复杂难处理铁矿石,研究开发高效节能选矿新技术,如闪速磁化焙烧技术、强磁预选工艺、小粒级赤铁矿预选技术等;三是新型破碎磨矿、筛分、磁选和浮选设备的研制和应用。
四是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包括多碎少磨工艺、矿石预选技术、选矿废水循环利用、选矿厂自动化技术、尾矿输送技术、尾矿综合利用技术等。
在锰矿资源方面,我国锰矿品位低、杂质高、矿石结构复杂、嵌布粒度细,近80%的锰矿属于沉积或沉积变质型。
近几年我国锰矿选矿技术进展表现在:一是选矿工艺流程优化,通过加强洗矿筛分、重选和粗粒强磁预选,优化流程结构,使锰矿石的可用品位提高3%-5%,特别适合于碳酸锰矿石。
二是多种型号的强磁选机应用于生产,dpms系列永磁强磁机、新型湿式永磁机、shp型强磁选机和slon型高梯度磁选机等磁选机的应用,提高了锰矿的回收率,为锰矿泥和尾矿中锰的回收提供了有效途经。
三是含多金属锰矿石的综合回收取得进展,火法选锰的富锰渣法能高效地处理高铁、高磷等难选贫锰矿石,将铁与锰及其它有用元素实现有效分离。
四是化学选锰法的发展,如采用选冶联合工艺富集氧化型银锰矿中的银,以氯化焙烧-氰化浸出工艺从某银锰矿中富集锰、回收银,采用铵盐法从低品位碳酸锰矿石中富集回收锰,微生物催化还原浸出氧化锰中锰等多种化学选锰方法。
在铬矿资源方面,铬在自然界中主要赋存于铬铁矿中。
中国铬铁矿资源极度匮乏,95%依赖进口,铬铁矿的高效利用迫在眉睫。
近年来,我国对低品位铬铁矿的利用进展主要表现在铬矿预热预还原铬矿球团新工艺的进展,辽阳市宏远冶金研究所于2008年,开发成功外热式竖炉生产预还原铬矿球团工艺,并进一步用于冶炼高碳铬铁试验。
从铬渣中分离回收铬的技术中,浸取-微生物回收法以及氯化焙烧回收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另外,多金属矿中伴生铬的利用也已引起关注,如甘肃金川铜镍尾矿中回收铬,采用氧化焙烧法制取铬盐,再电解出金属铬。
在钒、钛矿产资源方面,钒钛磁铁矿是我国有重大特色的多金属矿产资源,储量巨大,且为钒、钛、铁、铬等多金属共生,资源综合利用价值很高。
钒钛磁铁矿的高效清洁利用进展主要有,亚熔盐法钒渣高效清洁提钒技术、酸浸法从黏土钒矿中提钒技术、钛铁矿精矿球团还原-锈蚀法制取富钒料、钒钛磁铁精矿还原-磨选法综合利用铁钒钛以及低品位钛的转底炉还原-氯化法提取等技术的发展。
(2)有色金属我国有色金属矿产主要有钨矿、锡矿、钼矿、铜矿、铅矿、锌矿、镍矿、钴矿、铝土矿、镁矿、铋矿、汞矿和锑矿等,下面主要介绍我国钨矿、锡矿、钼矿、铜矿、铅锌矿、铝土矿等矿产高效利用方面的主要进展。
我国钨矿储量居世界首位,钨矿开采历史久远,特别是黑钨矿资源经过近百年的开采储量日渐减少、入选品位逐年下降。
近年来,钨矿选矿技术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在粗粒级黑钨矿选矿中,高效节能的重选设备有所发展,如在重选工艺中推广应用了动筛跳汰机、螺旋溜槽;在细粒级黑钨矿选矿中,采用重选、浮选、磁选多种选矿方法相结合的联合工艺流程,使精矿品位和回收率逐渐得到了提高。
二是随着黑钨矿的开采殆尽,难选白钨矿的利用受到重视,对于白钨矿较有效的浮选工艺进展迅速,开发了常温浮选法,研制了多种新型白钨浮选捕收剂和抑制剂,应用了浮选柱等新型浮选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