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媒介对儿童行为的负面影响
媒介批评案例
媒介批评案例
随着社会的发展,媒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无论是新闻报道还是广告宣传,都能够对人们产生极大的影响。
然而,媒介也不是完美的,有时会出现一些不当的行为或者信息,需要进行批评和监督。
下面就是一些媒介批评的案例。
1.某新闻网站报道虚假新闻
某新闻网站在报道一起重大事件的时候,编造了一些虚假的信息,以博取眼球和流量。
当这个事实被公之于众后,受到了广泛的谴责和批评。
许多人指责该网站缺乏道德和职业操守,严重影响了新闻行业的公信力和形象。
2.某电视台播放不适宜儿童的内容
某电视台在晚间播放了一部被评为限制级的电影,但是却没有警告观众该内容不适宜儿童观看。
这样的行为引起了家长的愤怒和不满,认为该电视台缺乏责任心和良知,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构成了威胁。
3.某广告诱导消费者过度消费
某品牌在广告中使用了一些引人注目的诱惑,诱导消费者过度购买其产品,导致消费者在不必要的情况下花费了大量的金钱。
这种不良的广告行为受到了消费者的抵制和批评,认为该品牌缺乏诚信和责任感。
这些案例表明,媒介批评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通过不断的监督和批评,才能够推动媒介行业向更加公正、负责、可信的方向发展。
- 1 -。
儿童性虐待与媒体
儿童性虐待与媒体发布时间:2021-01-12T08:09:32.260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1期作者:刘芷芸[导读] 在此之前,对儿童的保护一直没有得到重视,导致更多的儿童经历噩梦般的遭遇。
然而,随着近年来儿童性侵案件的增多,儿童性侵和儿童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
本文将围绕一部韩国电影展开,深入分析儿童性虐待的话题及其与媒体的联系。
中国政法大学北京昌平摘要:在此之前,对儿童的保护一直没有得到重视,导致更多的儿童经历噩梦般的遭遇。
然而,随着近年来儿童性侵案件的增多,儿童性侵和儿童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
本文将围绕一部韩国电影展开,深入分析儿童性虐待的话题及其与媒体的联系。
关键词:儿童性虐待;儿童保护;相关立法;媒体;电影引言最近,有一条新闻占据了韩国的头条。
更具体地说,报告说,一个孩子后性施虐者明年将被释放,释放那些反对的人数已超过8000万的网站上青瓦台请愿,声称防止释放他不仅旨在保护受害人,但也保护更多女性。
据韩国A频道报道,该名犯人在完成了韩国政府强制的心理测试后,即使在监狱里接受了700多小时的心理治疗,出狱后仍极有可能再次犯罪。
更可怕的是,在拘留期间,他没有表现出任何悔改的迹象。
不幸的是,所有这些请愿都被拒绝,官方解释说,要将这名囚犯重新关押,必须对他进行重新审查,但在韩国的法律框架下,这是不可能的。
那么,他究竟犯下了什么样的罪行,才会引起如此巨大的公愤,引起如此高度的关注呢? 悲剧发生在2008年,肇事者被描述为“世界上的恶魔”。
之后,这个真实的案件被拍成电影,名为《素媛》,还原了当时的整个过程和情况。
1 影片内容这部电影描述了一个8岁的女孩被一个40岁的男人性侵犯的事件和一系列的审判。
女主角叫素媛,最初生活在一个平静幸福的家庭。
她的父亲只是一个工厂的工人,她的母亲是一个没有工作的家庭主妇。
于是,全家都靠父亲微薄的收入生活。
与此同时,她的母亲怀孕了,这使得这个家庭更加经济。
教育心理学网上形考答案任务二
教育心理学网上形考答案(任务二)1.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应对电视暴力对儿童的影响。
电视作为文化和信息的载体一直以来对受众的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着直接或潜移默化的影响。
对于儿童来说,电视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他们提高认知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提供了便利条件;另一方面,充斥于电视中的不利于儿童收看的内容又在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
研究发现,处于青春期的未成年人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如果超过1小时,其成年后产生暴力倾向的可能性将增加1倍。
对大多数人来说,在舒适的环境中,边吃美食边看电视,放松而惬意。
而在电视中大量呈现的电视暴力,就在不知不觉中对受众,特别是对正处于社会化进程中的儿童,产生了强大的适应力,也使他们对现实生活中的暴力行为从开始的憎恶、反感到默认和接纳。
玛格丽特•托马斯等人研究发现,长期观看暴力电视,使一些孩子对攻击和暴力行为的容忍心更强,唤醒水平更低,即产生去敏感化。
我国社会心理学家时蓉华也提出,过多观看暴力电视节目,不仅导致儿童情绪淡漠,缺乏同情,同时也降低对他人的信任感。
儿童长期在电视上看到大量的暴力场面会渐渐感到麻木,习以为常。
不仅是电视的暴力内容会使青少年产生暴力倾向,长期沉迷于电视还会影响儿童的交往能力,以至于当他们与别人发生冲突的时候,不能妥善处理。
由此可见,电视暴力的频繁呈现给儿童的认知及行为造成了一系列影响,进而影响了他们的社会化进程。
如何应对电视暴力呢?这需要家长和学校方面合作应对:1、家长在通常情况下,儿童看电视的行为是在家庭中发生的。
为此,家长应担当起对儿童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责任,帮助儿童正确评价电视中的暴力信息,在教育中应尽量多提供正面、积极的榜样,少提供反面、消极的榜样。
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及时了解儿童对电视节目的理解程度。
通过陪同孩子一起观看,观察他们对哪些内容感兴趣、注意力集中发现其收视兴趣,通过对话了解他们对节目内容的理解程度。
第二,引导儿童分辨电视信息与现实生活的差异。
电视对儿童智力发育有影响!
电视对儿童智力发育有影响!电视对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尽管电视在提供信息和娱乐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长时间的观看电视可能会对儿童的智力发育造成负面影响。
下面将探讨电视对儿童智力发展的一些可能影响。
首先,长时间的电视观看可能限制儿童的认知发展。
电视节目通常是线性的、快节奏的,并且由快速切换的画面组成,这使得儿童的大脑常常处于被动接受信息的状态,而不是主动思考和分析的状态。
此外,过量的电视观看会减少儿童参与其他刺激活动的时间,例如户外活动、阅读或与其他孩子的互动,这些活动对智力发展至关重要。
其次,电视中的暴力和不良行为可能会对儿童产生负面影响。
在电视节目中,暴力、冲突和不良行为往往会被渲染成娱乐成分,儿童可能无法辨别这些行为的真实性和后果。
长期观看此类节目可能导致儿童模仿和模拟这些行为,从而对他们的社交互动、道德判断和自律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另外,电视也可能对儿童的注意力和专注力产生影响。
电视节目的连续性和多样性会刺激儿童的视觉和听觉感官,但这种刺激往往是表面性的,不需要深入思考。
长时间观看电视可能使儿童对于长期的、有结构性的学习和任务执行感到无趣。
他们会更倾向于追求新奇刺激的娱乐,这可能对他们注意力的集中和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然而,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地认为电视对儿童的智力发育完全没有益处。
经过筛选的高质量教育类节目,例如绘本改编的动画片、儿童科学节目等,可以为儿童提供与年龄相适应的知识和启发,并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而当父母或监护人能够与儿童共同观看电视节目,并与之互动讨论,电视还可以成为提高儿童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一个工具。
综上所述,电视对儿童智力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尽管观看高质量的教育节目和父母的参与可以为儿童提供一些正面的影响,但过量的电视观看、暴力和不良的内容可能对儿童的认知、社交和情绪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家长和监护人应该尽量限制儿童的电视时间,并确保他们观看的内容符合他们的年龄和发展需求。
儿童广告中的恶魔——案例分析儿童电视广告给儿童带来的不良影响
儿童广告中的恶魔——案例分析儿童电视广告给儿童带来的不良影响作者:宁丹丹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2年第5期宁丹丹(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运输与经济管理系,广西柳州 545007)摘要:儿童电视广告是指儿童使用的产品或有儿童参加演示内容的广告。
广告中塑造的儿童消费形象所代表的符号意义,给没有分辨力的儿童带来不良的影响,容易引起模仿和道德标准模糊,造成儿童过度追求物质,产生不正确的自卑感和优越感,过度依赖某些产品和早熟。
因此,应立法禁止针对儿童的商业广告。
关键词:儿童广告;不良影响;禁止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2)09-0125-02引言铺天盖地的电视广告中随处可见儿童的身影,97.8%(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2011年统计公报)的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更是将数量庞大的儿童暴露在儿童电视广告面前。
根据霍夫兰等人在《传播与劝服》(1953 年)、《个性与劝服可能性》(1959 年)等著作中所下的结论:“想象力丰富,对周围事情比较敏感的人,较容易被人劝服、接受影响”,而这正是儿童的特点。
电视上出现的五花八门的广告,对没有分辨力的儿童来说,是毫无抵抗能力的。
我国《广告审查标准》第37条规定:“儿童广告是指儿童使用的产品或有儿童参加演示内容的广告。
”本文所研究的儿童电视广告是指以电视媒体为载体,其产品以儿童为消费对象的广告。
此类儿童电视广告会产生什么样的不良影响?儿童又是如何被电视广告所影响?应该如何避免儿童免受不良广告的侵害?这将是本文接下来将要探讨的方向。
一、儿童与电视广告施拉姆的《儿童生活里的电视》认为:儿童对于电视节目绝对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地选择他们想要观看的电视节目。
但是他同时也认为:正是由于儿童自身的这种特点,儿童的行为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儿童的可塑性很强,对外界环境充满好奇心,在自身没有分析、思考能力的情况下,收看儿童电视广告所播放的内容,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生理、语言动作、行为、意识等的发展。
广告对儿童的不良影响及对策
2008年,新闻出版总署发出了《关于禁止报刊刊载部分类型广告的通知》,要求自2006年11月1日起,所有报刊暂停发布治疗尖锐湿疣、梅毒、淋病、软下疳等性病及牛皮癣(银屑病)、艾滋病、癌症(恶性肿瘤)、癫痫、乙型肝炎、白癜风、红斑狼疮等疾病和无痛人工流产内容的医疗广告;禁止刊载含有淫秽、迷信、色情内容或格调低下的广告;禁止刊载传播不健康内容的声讯台广告;药品、保健食品、消毒及其他生活用品的广告,不得出现表示提高、增强性生活能力及性生理器官的内容。
广告对儿童的不良影响及对策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广告事业进人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广告业的经营水平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广告法规和广告管理体系初步形成。然而,由于我国的广告事业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广告的创作还不能尽如人意存在许多问题:广告制作质量不高;电视广告过多、多滥;制作审核权专制;审美情趣缺乏;个别虚假广告和夸大其词等等(引自张俊华. 试论广告传播对儿童消费心理的影响[J].大庆社会科学,2005(4))
在读书郎点读机的广告中,儿童很容易产生错误的认知,认为学习不好的时候可以依靠工具,简单省力,往往容易在正常的学习中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儿童时期是道德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其道德认知发展的影响除了家庭、学校、同伴外,社会因素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6岁以上的儿童绝大多数能察觉到儿童电视广告的劝购目的——通过各种表现手法,吸引他们对广告的注意力,劝说他们去购买商品,但他们无法洞悉广告中春风化雨般地表达的价值观念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道德认知,进而影响到道德行为。
(3)商家及广告制作单位
商家以及广告制作单位、个人,在做广告之前应多为儿童着想,不能误导孩子,例如,“送礼就送闹白金。”此类的广告语就该叫停。过早的向孩子宣扬请客送礼的不正之风,必然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发展。
3-6岁幼儿使用网络媒介的现状、危害分析及对策
3-6岁幼儿使用网络媒介的现状、危害分析及对策作者:吴泳琪冀秋阳来源:《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20年第133期【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也为幼儿发展提供了绝佳的资源。
目前学龄前儿童对网络媒体的使用率呈上涨的趋势。
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处于身心快速发展但严重缺乏辨识力的阶段,网络这把双刃剑极易对幼儿造成负面影响应鼓励家长发挥其表率作用,形成正确的网络媒介使用意识,与幼儿共同制定家庭网络媒介的使用规则,参与幼儿使用网络媒介的过程,指导并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幼儿园应注意到家长的育儿需求,积极开展有关正确使用网络媒介的讲座,鼓励家长表达自己在育儿过程中出现的难题,请有经验的家长分享有效的应对措施。
幼儿园老师应掌握本班幼儿在家使用网络媒介的情况,通过设计各领域活动,调动幼儿的多个感官,指导幼儿学习正确使用网络媒介的知识;建议社会各类媒体行业及工作者响应国家、政府有关幼儿安全上网的号召,制定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影视作品的审核制度并严格执行。
根据幼儿不同年龄段的发展特点,设计分段、分级的幼儿网络应用以及建立有助于幼儿长远发展的在线教育平台。
【关键词】幼儿;网络媒介使用;危害;建议一、我国幼儿使用网络媒介的现状《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和阅读实践报告(2017-2018)》的数据显示:未成年人首次接触网络的年龄持续走低。
蓝皮书课题组从2006年开始,便持续跟踪调查未成年人的上网情况。
截至2017年末,互联网在未成年人中的总体普及率已高达98.1%,10岁之前就接触网络的儿童的比例从55.9%(2010年)上升至72.0%,7岁(学龄前儿童)接触网络的比例达到27.9%,即我国近三分之一的学前幼儿都有使用过网络媒介进行网上活动的经历。
李沛高经过调查发现:超过90%的幼儿使用电子媒介的场所是在家中,有超过一半的幼儿每次使用网络媒介的时间控制在三十分钟左右,使用时间多出现在父母因忙无法亲自陪伴幼儿或是用于安抚、转移他们注意力的情况。
小孩子攻击性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小孩子攻击性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小孩子攻击性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小孩子攻击性强怎么回事?小孩子攻击性强是受刺激了吗?下面看看儿童攻击产生的原因分析。
儿童攻击产生的原因经研究主要有下面几大类原因:一、生物学因素1、遗传:20世纪70年代有报道染色体异常和47XYY和47XXY 与反社会、攻击性有关。
爸妈反社会、攻击性行为的儿童更多表现为攻击性。
2、气质:儿童的气质受遗传和环境双重影响,研究发现,早期表现为养育困难气质的儿童,后期出现问题行为偏高。
当然,在养育过程中,不排除难于养护的儿童爸妈负面情绪的介入,使得儿童攻击性行为加重。
3、激素作用:动物界里大多雄性更具有攻击性,人类也是如此,攻击性高发的男童体内雄性激素水平往往偏高。
研究表明,高睾酮水平的男性儿童比较容易不耐烦、易激惹,出现攻击性和破坏性行为倾向增加。
、孕期情绪:母亲怀孕期间情绪不好,有各种疾病、早产、异常分娩与儿童易激惹、攻击性行为有显著的相关。
5、感觉统合失调:前庭、本体觉、触觉失调儿童易出现情绪烦恼、易激惹和攻击性行为。
二、心理因素1、性格特点: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脾气多急躁,易被激怒,自尊较低,缺乏自信,内向退缩,过敏性,情绪性等人格特征。
2、需求不满足:对于正常需要长期压抑得不到满足,造成心理挫折时而产生弥漫性焦虑和攻击性行为,这包括儿童自我发展、亲密、少受限制等等的需求。
3、情商水平:心理缺乏“解读和觉察”他人心里活动,如隐喻、无恶意的玩笑、幽默、表情、情感活动等容易产生急躁、易激惹、攻击性行为。
、自我意识:自尊水平、自我评价低,常被忽略,被负性评价包围的儿童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
5、缺乏安全感:长期处于内心缺乏安全感、分离焦虑的儿童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
三、环境因素1、家庭环境:大量研究表明,不良的家庭环境容易导致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如爸妈婚姻不和、家庭暴力、爸妈离异、爸妈有犯罪史、社会经济状况等。
2、养育方式:爸妈的养育方式是专制、放任、民主还是溺爱的会对儿童造成不同的影响,专制、溺爱和放任的均有可能容易导致儿童攻击性行为发生概率提高。
儿童电视节目存在问题及对策
儿童电视节目存在问题及对策[摘要]儿童电视节目是伴随着电视的产生而产生的,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儿童观众的热烈欢迎。
如今,电视作为一种媒体,以其有目麸睹的迅速发展和急剧扩张的影响力。
使得看电视已经成为儿童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电视节目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本文主要探讨了儿童电视节目存在问题的现状、原因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儿童电视节目;问题;对策儿童电视节目是为儿童制作的电视节目和供儿童观赏的具有儿童特色的电视节目,是未成年人喜爱和收视较多的节目类型。
在各地的少儿频道中,儿童电视节目所占的比重将会更大一些。
以CCTV少儿频道为例,其中的栏目包括《成长在线》、《大风车》、《快乐体验》、《大仓库》、《动画城》、《绿野行踪》、《文学宝库》、《异想天开》、《音乐速递》、《银河剧场》、《芝麻开门》、《七巧板》等。
所有的节目都是围绕着儿童这个主题来创作和制作的。
儿童电视节目在所有的节目创作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一、儿童电视节目存在的问题由于儿童受众正处于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加之其独特的收视需求和认知特征,使得各种问题在儿童电视节目中就显得尤为突出。
目前,儿童电视节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意识的缺失与定位的失误。
意识的缺失与定位的失误主要表现在儿童电视节目编创理念上的错位、目标受众把握不准确、节目传播内容定位不明确及前馈信息与反馈信息的渠道不畅等。
我国儿童电视节目的编创理念相对陈旧,常常以固有的模式来指导节目创作,这与如今儿童心理发展的程度和速度严重脱节。
在少儿频道中,动画片是节目编排的重头戏,也是拉动收视率的主力军。
1964年拍摄的中国本土动画片《大闹天宫》上演四十年仍然经久不衰,受到各年龄段人们的喜爱。
《黑猫警长》、《葫芦兄弟》、《阿凡提的故事》等一批耳熟能详的动画片,塑造了典型的中国传统动画形象,弘扬勤劳勇敢、弃恶扬善的中华传统美德。
如今,凡此种种优秀的具有“中国风”的动画片却很难再看到。
电视广告对儿童的影响
电视广告对儿童的影响内容提要:电视是一种具有极强影响力的大众媒体,当儿童成为电视广告的受众群时,人们普遍地注意到了电视广告对儿童的种种影响。
广告的表现手法和内容也越来越遭到关注和质疑。
电视广告分为两大类:商业广告和公益广告。
其中的商业广告如果不好好的分清宣传的内容是高雅的还是注重商业经济的话就会影响儿童的认知、行为、心理能力。
电视广告如何让儿童健康发展的问题成为了关注的热点。
本文通过对电视广告的本质和分类及其引起的几个案例的介绍和分析,初步探讨电视广告应该如何更好的引导对儿童。
关键词:电视广告、儿童美国传播学家施瓦茨曾把电视比喻为:“第二个上帝。
”这个“上帝”通过无数不在的电波向他的信徒,尤其是儿童,传播了大量的、丰富多彩的广告信息,硬气儿童在语言上、行为上、心理上等方面引起的一系列微妙的变化。
①电视广告不仅是在商品促消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儿童的心理也会随之发生改变,而且儿童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对广告的内容会有意识的去记忆,这也可能是出于本能吧。
陈家华、麦箴时、陈芳怡(2002)在中国的三个城市北京、南京和成都的调查发现将近三分之一(30.8%)的儿童对电视广告,9.2%的儿童报告他们非常喜欢电视广告,而20.3%的儿童报告他们讨厌电视广告,15.4%的儿童报告他们非常讨厌电视广告。
儿童对电视广告的太度因性别.年龄.城市以及电视收看率不一样而存在着差异。
在这三个城市中,对电视广告持较强烈态度(“非常讨厌”和“非常喜欢”)的比例在增长而减少,而持中立态度“没什么喜欢不喜欢的比例在增长。
总体而言,北京的儿童比南京和成都的儿童更喜欢电视广告。
在南京,经常看电视的儿童比不经常看电视的儿童更加讨厌广告,而成都的情况刚好相反,不经常看电视的儿童比经常看电视的儿童更加讨厌广告。
北京的儿童则没有着方面的差异,认为电视广告所说的是真的,所以儿童会比较喜欢电视广告。
②有一些证据表明中国儿童经常接触广告媒体,其中儿童认为最重要的媒体是电视〈Mc Neal and ji ,1998〉。
看电视过多对儿童发展的负面影响
看电视过多对儿童发展的负面影响摘要:电视现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社会信息的主要媒介,成为家庭业余生活的主要内容。
电视丰富了儿童的生活,开阔了其视野,增长了知识,但是看电视过多往往会带来了一些生理、心理、学业、社会性等方面的诸多不利的影响。
关键词:电视儿童发展影响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电视已经逐渐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获取社会信息的主要媒介。
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以及我国人口控制所带来的特有的“核心家庭”现象——父母忙于生计,孩子缺少玩伴,电视逐渐取代父母和玩伴,成为孩子们的主要伴侣。
1992年便有调查显示[1],城市学前儿童平均每天收看电视的时间为1.43小时,每天都收看电视的学前儿童达到72.4%。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我国现有电视机4亿多台,绝绝大部分中小学生周平均看电视时间为18小时左右,看电视在他们最喜欢的活动中位居第二,电视是他们业余生活的最正确伴侣和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2]电视的普及丰富了儿童的生活,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但是看电视过多在儿童发展的身体方面、心理方面、学习方面、社会交往方面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一、对身体的影响(一) 视力下降看电视是属于画面整体认知,电视画面往往将人的视线相对集中在一个方向,看电视时人的眼球一般处于静止状态,这对儿童的视力发展是相当不利的。
学龄前的儿童,正是眼睛形成固定折射的时期,眼球的前后径短,晶状体尚未发育成熟,睫状肌很娇嫩,长时间看电视,减少了练习眼球运动的机会,导致视力下降[3]。
中小学生近视和假性近视的逐渐增多与看电视过多存有着很大关联。
(二) 肥胖看电视是一种消极休息的亚状态,它远比参加户外活动所消耗的能量少[4]。
儿童长时间坐在电视机前,缺少户外活动,能量消耗减少,再加上电视广告常常能够促动食欲,儿童在看电视时常常吃很多零食,造成热量过剩,导致肥胖。
(三)影响大脑发育,诱发抽动症电视以高密度的视频和音频输出传播信息,同时配合以强烈变化的光线,能够使人的大脑产生极度的兴奋。
电视节目是否对儿童的成长有负面影响?——辩论辩题
电视节目是否对儿童的成长有负面影响?
——辩论辩题
正方观点,电视节目对儿童的成长有负面影响。
首先,电视节目中存在大量的暴力、色情、恐怖内容,这些内
容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根据美国心理学会的研究,儿
童长时间接触暴力内容的电视节目会导致他们变得攻击性和暴力倾向。
其次,电视节目中的商业广告对儿童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产生负
面影响。
儿童容易受到广告中的诱惑,形成消费主义的观念,导致
他们过度消费和浪费。
此外,电视节目中的不良行为和价值观也会对儿童产生影响。
例如,一些电视剧中的角色可能会展示不良行为,如撒谎、欺骗、
欺凌等,这些行为会误导儿童,使他们误以为这是正常的行为模式。
名人名句方面,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迪拉曾说过,“电
视节目中的暴力和色情内容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这
一观点强调了电视节目对儿童的负面影响。
经典案例方面,美国一项长期研究发现,长期接触电视暴力内容的儿童在成年后更容易表现出攻击性和暴力倾向,这充分说明了电视节目对儿童的成长有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电视节目对儿童的成长确实存在负面影响,包括心理健康、消费观念、行为模式等方面。
因此,我们应该限制儿童接触不良的电视节目,保护他们的健康成长。
电视广告对儿童的负面影响
电视广告对儿童的负面影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视已经成为了儿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电视广告作为电视节目的一部分,对儿童的负面影响也日益显现。
本文将探讨电视广告对儿童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消费观念的形成广告是商家推销产品和服务的手段之一。
然而,针对儿童的广告往往会刺激他们的消费欲望,引起他们购买产品的兴趣。
例如,彩色糖果的广告总是出现在卡通片中,这会导致儿童对这些糖果产生强烈的欲望。
儿童之所以容易受到广告的影响,是因为他们对广告中的产品了解甚少,容易被吸引住。
这种早期的消费观念的形成可能导致他们长大后对于购买物品存在不切实际的期望,增加了家庭负担。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家长应该与孩子一起观看电视,教育他们辨别广告的真实性和商家推销的手段。
另外,可以通过鼓励儿童参与其他活动,如阅读书籍、户外运动等,使其对电视广告减少关注。
二、消极价值观的传递一些电视广告中存在着消极的价值观传递,对儿童的价值取向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一些广告强调外貌和物质追求,容易引起儿童对身体形象和金钱的关注,这可能导致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形成虚荣和功利的观念。
此外,某些广告还会传递不正当的行为模式,如暴力、欺骗等,对儿童的道德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是增强儿童的媒介素养。
儿童应该被教育认识到广告的目的是为了推销产品,而不是传递正确的价值观。
家庭和学校都应扮演起教育儿童的角色,提供正确的价值观指导,使儿童能够辨别和分析广告中存在的消极价值观。
三、时间的浪费过多地观看电视广告会占用儿童的时间,削弱他们对其他有益活动的投入。
例如,长时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广告,会导致儿童缺乏锻炼,影响健康发展。
此外,频繁的广告中断还会干扰儿童的学习和专注力,影响他们的学业成绩。
鉴于这种情况,家长应该在规定的时间内允许儿童观看电视,并监督他们观看的内容和时间。
此外,可以提供更多丰富的娱乐和学习机会,如阅读、户外活动以及参加社交团体等,以减少电视广告对儿童时间的浪费。
电视会对孩子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电视会对孩子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1.广告的影响
平均而言,孩子每年会看到成千上万的电视广告,这包括许多不健康零食和饮料的广告。
而这些广告总会吸引孩子,吃更多的不健康零食,不利于身体的进展。
另外,孩子很简洁从电视上学习到吸烟、喝酒以及其他危险行为。
2.电视会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吗?
两岁以下儿童是否应当看电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孩子早期的大脑发育是特殊重要的,我们虽然还不是很清楚电视如何影响它。
有些争论认为孩子过早观看电视,会影响到后来的关注问题,例如多动症。
然而,其他专家并不同意这些结果。
一项争论发觉,三岁之前孩子观看电视会略微影响以后的认知进展,但三岁后看电视会关怀孩子进展阅读。
3.看电视对婴幼儿毕竟有没有好处?
看电视对婴幼儿毕竟有没有乐观影响仍有待商榷,但亲子互动的好处以被证明。
对于两岁以下的孩子来说,说话、唱歌、看书、听音乐或者简洁的玩等,对于孩子的进展来说,比任何电视节目都好。
- 1 -。
关注电视对智力有什么影响?
关注电视对智力有什么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视已成为家庭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人们对电视对智力的影响一直存在争议。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关注电视对智力的可能影响。
一、电视对智力的积极影响1. 提供知识与信息电视节目不仅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信息,还对观众进行启发性的教育与培养。
例如,纪录片、科学节目和新闻报道等可以拓宽视野,增加观众的知识储备,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
2. 增强观察力与注意力观看电视节目时,观众需要通过观察和专注来理解剧情和角色的细节。
这种习惯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注意力,有助于加强大脑的认知功能。
3. 培养判断力和批判性思维电视节目中存在各种不同的观点和观念,观众需要通过自己的判断和批判性思维来辨别信息的真伪。
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帮助观众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并提高他们的逻辑分析和推理能力。
二、电视对智力的负面影响1. 增加注意力分散电视节目的多样性和娱乐性往往使观众难以专注。
频繁的剧情转换和刺激性的画面可能导致观众的注意力不集中,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和思考能力。
2. 促进消极行为模仿一些电视节目中展示的消极行为和错误价值观可能会对观众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对儿童和青少年的价值观塑造有很大的影响。
他们可能模仿电视中的行为,而无法正确理解其后果。
3. 限制社交交流频繁观看电视可能会限制观众与他人的交流机会,导致社交能力的缺乏。
这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他们处于学习社交技巧和建立人际关系的关键阶段。
三、合理利用电视的方法1. 控制观看时间和内容家长应该合理控制孩子的电视观看时间,确保孩子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学习和锻炼。
同时,选择有教育成分的节目,避免暴力和低俗内容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2. 鼓励多元化的娱乐方式家庭可以引导孩子参与其他形式的娱乐活动,如户外运动、阅读、艺术创作等。
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发展多元化的兴趣爱好,提高他们的智力和创造力。
3. 与电视节目互动观众可以通过与电视节目的互动来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
影响儿童行为的文化和社会因素
影响儿童行为的文化和社会因素儿童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行为和思想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文化和社会因素是他们最重要的塑造者之一。
本文将阐述影响儿童行为的文化和社会因素的各个方面。
一、家庭文化影响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最基本单元,因此家庭文化是影响儿童行为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家庭文化包括家庭的价值观、信念、规范、习惯等等。
这些因素对儿童的行为和思想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例如,在某些家庭中,父母可能会强调孩子的学业成绩,如果孩子无法取得好成绩,父母可能会对其产生焦虑和不满,孩子也可能因此出现压力和焦虑情绪。
另外,在一些家庭中,父母可能会强调孩子的道德和品德标准,他们会教育孩子要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并强调家庭的传统价值观,以此来让孩子形成正确的行为和思想。
二、社交文化影响社交文化是指人们在与他人交往时采用的文化习俗和行为方式。
社交文化也是影响儿童行为的重要因素。
在父母教育下,儿童可能会形成一些特定的文化模式,比如有的家庭强调孩子要文静礼貌,尊重他人,而有的家庭则更强调孩子要放松自我,表现出自己的性格特点。
另外,学校和其他社会机构也会对儿童的行为和思想产生影响。
例如,儿童可能会在学校和社会机构中接触到各种文化体验,包括音乐、舞蹈、艺术、运动、科技等。
这些文化体验可能会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形成积极、有益的行为和思想。
三、媒体文化影响媒体文化是指在电视、电影、音乐、社交媒体、视频游戏等媒介平台上所传达的文化信息和价值观。
这些信息和价值观会对儿童的思想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
例如,在一些大众电视节目中,可能会出现暴力、不道德或不负责的行为,这些行为可能会给儿童带来负面的影响。
此外,在现代社会,网络诈骗、网络欺凌、网络暴力等问题也对儿童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尽管有一些网络监管政策,但在实际生活中,仍需家长和社会各界共同呵护、防范和解决此类问题,以保护孩子的合法权益和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结语影响儿童行为的文化和社会因素有着复杂而多元的影响。
电子媒介时代童年的消逝
电子媒介时代童年的消逝电子媒介的兴起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童年这一特定阶段。
传统的童年在电子媒介时代逐渐消逝,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中的原因和影响。
电子媒介的普及使得儿童们可以接触到更多的信息和娱乐资源。
从电视、电影到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各种各样的媒介渠道为儿童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内容。
他们可以通过观看动画片、玩游戏、上网搜索等方式获取知识和乐趣。
这无疑开拓了儿童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生活。
电子媒介的普及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儿童往往过度依赖电子产品,导致他们与外界的交流越来越少。
以前,儿童们在家吃完饭后会和父母聊天、玩耍,或者和邻居的孩子一起在小区里玩耍。
而现在,很多儿童沉迷于电子产品中,无法脱身。
家长们也往往因为工作繁忙无暇顾及,造成与孩子的交流减少。
电子媒介也让儿童在童年时期过早接触到成人内容。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一些不适合儿童观看的内容也能轻松获取。
一些成人电视剧、电影等都可以通过网络随意下载观看。
儿童在接触到这些内容后,容易模仿其中的行为和语言,甚至出现一些不良行为。
过度接触电子媒介也可能导致儿童的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等问题。
电子媒介的普及也使得儿童的玩具消失。
以前,儿童们喜欢在房间里玩积木、拼图、玩具小车等传统玩具,这些玩具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而现在,很多儿童更喜欢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玩耍,这些玩具相对单一,缺乏了亲手动手的乐趣。
玩具的消失不仅限制了儿童的想象力发展,也使得他们与家人和朋友之间的交流减少。
电子媒介时代的兴起使得传统的童年在某种程度上消逝。
尽管电子媒介为儿童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娱乐方式,但也导致了儿童与外界的交流减少,容易接触到不适宜的内容,以及玩具消失等问题。
在享受电子媒介带来便利和娱乐的我们也应该警惕其对儿童成长的潜在影响,合理引导他们的媒介使用方式,努力创造一个既有趣又健康的童年。
对儿童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
[ ] 项 怀 诚 . 会 主 义政 治 文 明与 公 共 财 政 建 设 . 民 2 社 人
日报 [ ,2 0 、. N] 0 3 1 22
[ ]李 炜 光 . 共 财政 的 宪 政 思 维— — 公 共 财政 精 神 诠 3 公
释 .t : / hn lwe un tn w / 0 4 1 / 5 8 3 5 2 3 ht / c iaa d .e/ e s 2 0 / 2 ma 0 8 5 2 5l 2 p 1
l o 2 6 2 .t 4 o l 7 0 hml
[ ]斯 蒂格利 茨著 ;姚 开健 等译 . 6 经济 学 ( ) [ 上 M].
北 京 : 中 国人 民 大 学 出版 社 . 9 :35 1 7 8 9
[ ] T n et m C r t e P S a T e O C h ma c 7 o y B r a h s n a C1 h E D T e t r i i . i
兴 电子媒 介也 迅 速进 入 了儿 童生 活 。全 国城市 儿 童
早 在 2 纪 5 代 ,西 方 就 有不 少 学者 密 切 0世 0年
调 查 表 明 ,我 国儿 童 接 触 的 主要 媒 介 有 电视 、报 关 注 大众 传媒 对 于儿 童心 理 和行 为 所带 来 的 巨大 影 纸 、广播 、卡 通 、录音 带 、字书 、杂 志 、电影 、电 响 。 自 2 0世纪 9 0年代 以来 ,我 国学 者 也 对大 众 传
一
个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进入 9 代 以后 ,我 国儿 童 响。 大众 传媒 越来 越 成为 儿童 生 活 中不 可 缺少 的组 0年
电视 频 道及栏 目、儿 童 电 台及广 播 节 目 、儿童 报 刊 成 部 分 ,对 儿 童 身 心健 康 产 生 着 越 来 越 重 要 的 影 杂志 等 获得 空前 发展 ;随着传 播 新 技术 的普及 ,新 响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视媒介对儿童行为的负面影响进入新时代,电视开始改变我们对现实的认知,改变和影响着我们的人生价值观。
同样也深深影响着少年儿童。
随着电视机的普及,儿童耗费在看电视上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据调查,我国中小学生最经常的课外活动是看电视,曾有电视收视率调查显示,在晚上黄金时段,4至16岁的孩子在某电视台的平均收视率2002年为3.5%,也就是说仅这一个频道在这个时段就有约833万未成年观众。
节假日收看电视的儿童还会更多。
毫无疑问,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确实充实了儿童的业余活动,电视节目借以高科技技术和产业化的手段传递着各式各样的知识,使得儿童轻而易举的就能获得从老师和父母那里学不到的知识。
由于看电视,儿童的独立性、好奇心和求知欲进一步加强,电视使孩子们增长见识、开阔视野。
并且电视中知识类的节目令孩子们大开眼界,如《人与自然》、《神奇的地球》、《探索与发现》等节目,从一定意义上讲,电视是孩子们的“第二家庭”、“第二课堂”,是父母和教师的替代物。
因为看电视已成为今天儿童生活的特定方式,所以使得孩子们心智早熟,见多识广。
当然,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个不争的事实却是,电视也对儿童的行为带来的一系列负面的影响,让家长们和所有社会上关注的人士不得不重新回过头,认真的审视和反思这一社会现象。
一、电视暴力对儿童行为的影响的确,现代儿童的生活环境已同之前有了很大的不同。
在电视进入家庭之前,父母一般是给孩子讲故事,读报纸,孩子在知识性、娱乐性和情感方面较多的依赖父母。
而当电视家庭化后,五彩的电视荧屏就向孩子们直接地呈现了多姿多彩的世界。
“电视摧毁了隔离儿童世界与成年人世界的那堵墙。
”由于看电视不需要特别的指导、无须思考、而且电视的播出不分观众。
电视对儿童轻而易举的“俘获”,使得儿童最终“依附”于电视所呈现的世界。
据称,美国的孩子在18岁前,从媒体上目睹的暴力行为有30万桩。
近年来我国的电视屏幕上也充斥着大量暴力血腥的内容。
一些电视台只顾了广告收益在一些黄金时段大量播放一些其实是儿童极为不宜观看的血腥暴力节目,有调查数据显示,一家某地级市的电视台就连续一个多月在每晚的晚间剧场都播放了与血腥暴力有关的影片,包括枪战片、警匪片、恐怖片等。
儿童在看多了暴力电视镜头后,常常会误以为暴力情况反应的就是社会现实,以为暴力是解决冲突或达到一般手段不易获得的目的的直接方式,当成问题的唯一解决方式。
暴力镜头对儿极具暗示作用,儿童长期耳濡目染后,比较容易在类似的生活情境中表现出攻击行为。
有一种误解,以为少儿的卡通节目对孩子就比较积极、正面。
其实,电视卡通片上的暴力镜头,远超过一般成人观看的电视片。
有好多以暴力对付坏人,假维护正义之名、行暴力血腥之实的卡通节目,以及借暴力的英雄式描述来促销广告业主的暴力。
在这方面,像美国早期的动画片《变形金刚》、日本的很多漫画题材改编的动画片《忍者神龟》、《圣斗士》等片,都包含了这种因素。
虽然这些动画片在制作的精良上确实让人佩服。
但在其更深远意义上对儿童的教育方面的作用确是让人质疑的、不能信服的。
二、电视广告对儿童消费行为的影响现如今,电视节目中附有大量的广告,许多节目是为了推销食品和其他穿戴之类的商品。
广告的负面影响之一,是导致社会趋向物质主义,广告不断宣传新产品,令人喜新厌旧;广告中使用产品来解决问题,令人误以为所有健康、容貌、社交等问题,均能通过物质消费途径得以解决;还有就是侧重物质拥有,忽视精神生活的需要;而电视已经逐渐取代父母成为儿童了解广告中新产品的最重要的信息渠道。
没有经济压力的儿童们,随众心理重,理想的眼光容易满足又容易变化,电视里精美的广告画面展示的儿童产品,令他们快速的改变着他们猎取的目标。
但是他们的精神生活却如同一张白纸。
这样,长此以往会给儿童消费行为健康带来消极负面的影响。
他们会觉得只有不断的花钱、不断的追求物质享受,才是人生最美妙的。
与此同时,他们也会对身边的事不理不睬,很少关心周围发生了什么,主动性、自立性完全朝着退化的方向发展。
于是也就自然的忽视了对自己精神生活方面的培养和提高。
所以说,如果电视广告,特别是那些带有诱导和宣扬性质的电视广告应该稍有收敛,至少应该以真实为本。
不然过多的广告给孩子们事带来的危害会越来越大。
三、电视媒介对于儿童阅读能力的影响电视的速度让儿童容易分心,降低了他们专注在印刷字体的能力。
由于阅读时复杂的眼睛移动需要借由练习来发育,对于习惯性看电视的孩子而言,他们的眼睛肌肉被训练成盯在固定的一点上,阅读对他们的眼睛而言就变成一种不自然的负担。
久而之,孩子们就只喜欢“看”电视给他们呈现的世界,而失去“读”这个世界的分析思考的能力。
“孩子们总是被动的接受着并且无意的习惯等待电视画面和解说来得到答案,看电视能让他们接受新知识,但并不能让他们能像阅读时候那样为一个问题而分析思考和反复求证。
”长久的不加思索和看电视的目不转睛无形之中影响着儿童的正常生活习惯。
这对于锻炼儿童的左脑发育是极为不利的。
长此以往,儿童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遇事先思考的能力显然不足,会经常使自己处于一个不利的局面。
当儿童看电视时,电视占据了他的心智和时间,限制了他练习想象力的机会,电视将大人创造出来的影像直接投射到儿童的脑里,完全被儿童吸收,儿童变成依赖外来的力量来帮他们创造影像及想法,抹杀了孩子自己内在创造影像的能力,严重削弱了他成长成健康成人的过程。
要想让孩子无约束的长大成人,应当培养他们发展读、写、分析思考的能力,和使用读、写、思考来发展出对学习的热爱。
使他们真正成为未来有头脑的社会脊梁。
四、对儿童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儿童在看电视时,他没办法和电视沟通,在屏幕中的角色根本不知道他的存在。
结果是,儿童学到了他的存在不重要,起不了什么作用。
儿童和电视中的角色没有沟通及互动的单向关系,影响了他和真人相处的关系。
久而久之,这些儿童既不愿和别人说话,也不愿参加活动,既在人际交往方面能力很差,又不能融入现实生活。
他们性格孤独、怕羞,情绪不稳定,缺乏生活常识,缺乏学习能力,不能适应社会。
而由于人际关系不良,孤僻者陷入寂寞、抑郁之中,非但其内心很痛苦,精神也会随之消沉、颓废。
由此陷入了恶性循环,既大大降低了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其思维活动也会受到抑制,致使反应迟钝、学习效率降低,后果严重、不堪设想。
这一切,电视对其的影响,不能不说是罪大于功。
孩子其实很需要每天在家和家人表达爱意,多沟通,由此他才可了解人生存在世上的真实意义。
儿童原始冲动的意志力必需被保护好,让孩子在成长过程发展出面对现今社会的自信心和能力。
同样的,儿童长久的与电视为伴,也会影响到他们与同龄孩子的交往能力。
儿童长久的与电视难舍难分必然导致其与同龄孩子的接触,他们爱玩好动的心理渐渐迷失,比起他们上一代每天放学总要在外面和小伙伴们“疯上”个把小时相比,他们差的很远。
五、如何减少电视对儿童行为的负面影响首先,立足长远,要最大限度地抵消电视对儿童行为的不利影响,就应当从影响社会大环境的因素入手,调节儿童的电视收视,为儿童的成长营造一个净化了的电视文化空间。
加强对电视节目内容的控制,从根源上减少电视对儿童的不利影响。
各电视台在观众收视最为集中的黄金时段,不要再播放渲染凶杀暴力的涉案题材影视剧,以及过多虚假、带有诱惑力的广告,而代之以适合青少年观看的优秀影视剧、科教节目等。
为青少年提供一个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荧屏。
另外,“电视分级”制度也应大力推行。
其次,学校和家庭应该注重对少年儿童收视的调节和引导。
家长每天下班后应该抽出一定的时间和跟孩子沟通、交流;应严格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要选择和孩子年龄相适应的健康节目;还可以陪着孩子看电视,适时适当地讲解电视内容以帮助孩子理解,并要求孩子复述某些内容以便让孩子尽快从电视中摆脱出来。
对于暴力节目,家长应向孩子指出,虽然节目中的角色并没有真正受伤或被杀,实际生活中那样的暴力却会造成伤害或死亡。
在孩子面前表示对暴力场景的不赞同和厌恶,强调这样一种信念:暴力行为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此外,家长应以身作则,要尽可能少看或不看电视,以免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应尽可能多地和孩子在一起,要引导孩子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户外运动,并适当拓展孩子交际圈,让孩子多跟周边的人接触。
对自律能力强的孩子,家长还可以让孩子自己制定出可行的学习计划,然后让孩子按照既定的计划有目的地生活,进而让其远离电视。
尤为重要的是,要着力改善孩子与周围人的关系,帮助孩子主动与别人交往来扩大交往范围,特别是应注意融洽孩子和亲人及同学之间的关系,满足孩子爱与归属的需要,让其充分感受到家庭和集体的温暖,让其心理上有安全感、生活上有舒适感,以消除其戒备心理,进而让其融入正常的生活圈子。
交往要从易到难,逐渐扩大其交往范围,从而让孩子走出封闭的自我。
综上所述,其实电视完全可以在培养孩子健康成长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电视只是一种大众媒介,本身并无善恶。
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多与少年儿童进行沟通,指导他们合理有效地利用电视来获取知识和信息,而不是放任他们在电视机前度过成长期。
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是尤为必要且紧迫的。
这既要求家长给孩子一个和睦、民主的家庭氛围,又同时要求家长不要过分宠爱孩子,不要一味为了安全而让孩子长久呆在家里。
要知道,人是社会人,社会才是人最好的归宿,要让他们知道生活的精彩和乐趣所在,才会让孩子自然而然地逃脱对电视的依赖,让其感受到生活的欢乐无处不在,最后为儿童提供一个纯洁的知识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