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城市的产生和发展.pptx

合集下载

城市的产生与发展PPT优质课件

城市的产生与发展PPT优质课件

.
二、区域经济地理条件
城市与区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物质与信息的 交流。与区域之间联系的密切程度和联系方式, 事实上就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影响因素主要有:
–矿产资源数量及组合 –水热资源数量及组合 –动植物资源数量及组合 –区域基础设施
–劳动力状况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结构特点 –历史因素的积累
.
区域地理条件是结合在一起综合对城市产生 作用的。试分析:
社会生产方式是制约城市形成发展的根本因素 反映在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大的历史阶段上
•农业和畜牧业分离——固定居民点,即聚落 •手工业和农业分离——城市雏形形成 •商业从农业和手工业中分离——城市规模扩大发展 •产业革命——世界城市化的浪潮
.
第一节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社会生产方式是制约城市形成发展的根本因素 同一历史阶段内,城市兴衰也受整个社会政治、 经济形势的制约
.
三、第三产业正成为现代城市化的动力之一
工业现代化后,西方大城市的人口有爆炸性的膨胀。
•城市第三产业的形成和集聚,依附于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在其他产业职能活动的衔接间隙中开设服务 项目。 •第三产业成为现代城市的主要就业部门,城市越大, 第三产业越积极活跃。
.
三、第三产业正成为现代城市化的动力之一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需要两个基本条件
•先决条件:社会经济条件 •自然基础:自然条件
.
第三章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 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区域基础 • 城市地理位置与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 不同类型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 信息技术革命与城市发展
.
第一节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城市地理学城市的产生与发展PPT下载

城市地理学城市的产生与发展PPT下载
这种小城镇与农业的发展息息相关,随着商 品农业的出现和发展、物资集散和交换功能的 扩大而不断产生和发展。
这类小城镇的共同特点是职能的综合性,发 展的稳定性和鲜明的等级性。
当然,农业的影响决不仅仅局限于中心地类 型的小城镇,它为所有城市提供粮食和副食品, 而且还要为城市工业提供原料。
二、转运功能、区际贸易与以交通运输职能为主的 城市
一、地理位置的概念
巴朗斯基曾经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位置就是某一 地方对于这个地方以外的某些客观存在的东西的总 和。也就是说,城市的地理位置是城市及其外部的 自然、经济、政治等客观事物在空间上相结合的特 点,有力的结合有利的城市地理位置,必然促进城 市的发展。
城市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往往决定了城市职能性 质的特殊性和规模的特殊性。如大同的矿业城市; 武汉、上海、广州的港口城市;城市的腹地大小、 条件和城市与腹地的通达性;它是一个绝对个性化 的特点。
3、城市沿交通线成长的区位类型:从对外交通设 施角度来分析;如天津向塘沽,宁波向镇海,石 家庄。铁路、公路、内河、海运、空运等多种交 通方式之间在一个城市的组合状况和联运条件又 构成城市间交通地理位置的复杂差异。
第三节 不同类型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我们从城市产生和发展的观点出发,将城市 分成三种类型:
城市与区域经济地理条件之间具有密 切关系的基础原理就在于城市在任何时 候都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城市要从 区域获取发展所需要的食物、原料、燃 料和劳动力,又要为区域提供产品和各 种服务。
城市与外界区域之间的交流手段。
讨论
目前,鄱阳湖地区城市有 多少种类型?各为多少?
第二节 城市地理位置与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规模经济:是指某一生产企业,只有达到一定的 生产规模后,才有可能收入大于生产成本,逐步达到 经济合理的原则,但当生产规模超过某一最高限度后, 生产成本又可能上升,以至超过生产收入,达到无利 润可得,并亏本的地步。

第3章--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ppt课件

第3章--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ppt课件

市集 城市
4
第二节 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区域基础
1、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1)自然条件,如地质、地貌、气候、水、土壤、 植被首先被作为人类生存环境,通过影响人口分布而 影响城市的形成发展。一般来说,大城市对自然条件 大城市地域分布分布上的规律更典型。
ppt课件
的依存关系比非特殊只能的小城镇要紧密的多,因此
第三章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主要内容:
ppt课件
1、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区域基础。 3、城市地理位置与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4、不同类型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5、信息技术革命与城市发展。
1
本章思考题:
1、为什么说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ppt课件
2、城市与区域关系演化过程及新时代特征。
地形类型例子滨海城市三角洲平原城市长三角珠三角山前洪积冲积平原城市华北平原外侧沿燕山南麓平原与低山丘陵相邻接的城市镇江以上长江中下游平原边缘城市低山丘陵区的河谷城市江南丘陵区数量最多最典型平原中腹的城市高原上的城市蒙古高原上高原山间盆地和谷地的城市云贵高原坝子和谷地中的城市中山谷地城市南平十堰攀枝花高山谷地城市拉萨我国城市在不同区域地形类型的分布我国城市在不同区域地形类型分布频率1983地形类型城市数滨海平原丘陵2173三角洲平原城市1759平原中腹的城市29100山前洪积冲积扇平原63218平原与低山丘陵相邻接的城市2069低山丘陵区的河谷城市76263高平原621高原山间盆地和谷地的城市41122中山谷地城市1552高山谷地城市10322区域经济地理条件区域经济地理条件的内容十分丰富这些条件有的是自然地理条件的衍生转化有的是区域经济开发的历史积累还有的是未来的发展可能性
ppt课件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PPT课件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PPT课件
8
世界主要大城市密集区
城市主要集中在 湿润半湿润地区
9
我国近60个50万人 口以上的大城市只 有包头、兰州、西 宁、乌鲁木齐等4个 城市是在年降水不 足400mm的西北部干 旱、半干旱地区。
占面积比 占城市比 南方湿润地区
北方湿润地区
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
1/5 1/3 2/5
45.4% 45.4% 9.2%
12
平原是城市分布 理想环境的原因 是: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有利于 农耕,农业发达 利于提供各种产 品。人口分布集 中,有利于组织 交通有利于向四 周扩展,节省建 筑投资。
13
我国城市区域地形类型:
1.滨海城市。多依托优良港湾或便利的海运条件而形成发展。 2.三角洲平原城市。平原广阔,水网稠密,土肥人众,农产资源丰 富是城市形成发展的优势。 3.山前洪积冲积平原城市。山前堆积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而有 坡度,水源丰富又排灌条件良好,为城市发育提供了优良环境。 4.平原与低山丘陵相邻接的城市。这类城市处在窄狭平原和低山丘 陵的交接地带。 5.低山丘陵区的河谷城市。江南丘陵区最典型。 6.平原中腹的城市。 7.高平原上的城市。如蒙古高原。 8.高原山间盆地和谷地的城市。如位于云贵高原坝子和谷地中的城 市。 9.中山谷地城市。位于H500-3000m的中山地区的狭窄的河谷平原, 如南平、十堰、攀枝花。 10.高山谷地城市。在3000m以上的高山地区,城市极少。必定在河 谷之中,如拉萨。
11
2、地形与城市区位
世界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海拔不足200m的濒海、濒湖或沿河的 平原地带。在热带地区分布在高原上。山区城市一般都沿河 谷或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1981年世界197个特大城市的80% 以上分布在海拔不足200m的濒海、濒湖或沿河的平原地带, 其中又以位于海拔100m以下的居多。我国设市城市分布在地 形的第一、第二、第三级阶梯上的比例大致分别是1%、32% 和67%(1983)。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展和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产物
(《城市规划原理》等)
生产力 发展
城:防御
市:交易
市的 形成
生活需求 多样化
城市产生
商业与手 工业从农 业中分离
巴比伦城平面图
提姆加得城平面图
观点二:“城市是新石器文化和旧石器文 化结合的产物……在分散的村落经济向高 度组织化的城市经济进化的过程中,最主 要的参变因素是王权制度”(芒福德)。
1、概念 区域所在地与周围的自然和社会实体的空间相互关
系的总和。 2、地理区位
—自然地理区位:与山地、平原、江河、海洋的空
间关系
— 经济地理区位:与交通线、进出口岸和已有大城
市的空间关系 —政治地理区位:影响城市的发展
3、类型 — 大、中、小位置 — 中心、重心位置 —邻接、门户位置
第四节 不同类型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3、以某种专门职能为主的城市 形成动因:天赋的资源和人类特殊需要 功能:满足某种专门需要,集聚经济,规模经济 特点:职能较单一,对外联系广,联系内容单一, 发展历史短但速度快,发展起伏大 类别:矿业、工矿、工业、风景旅游、科学文化城等
4、三类城市形成和发展的相互关系
方法(单要素)? 路径(单路径?) 目标(大城市?)
第二节 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区域基础
一、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1、纬度与城市分布 大城市在中纬度范围内向低纬方向缓慢移动 2、气候区与城市分布 干旱半干旱地区城市少,湿润半湿润地区城市多 3、地形与城市分布 我国三级地形阶梯与城市分布 我国不同地形类型与城市
第三节 城市地理位置与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章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1、城市兴起和成长的前提
粮食剩余,农业劳动力剩余 2、城市形成的根本动力:三次社会劳动大分工

城市地理学PPT 第三章 城市形成和发展

城市地理学PPT 第三章 城市形成和发展

根据对古城遗址的初探, 根据对古城遗址的初探,考古队发现了 陶器碎片, 陶器碎片,其中一些碎片质地已经接近于瓷 而且这些碎片薄如贝壳,这说明当时手 器,而且这些碎片薄如贝壳,这说明当时手 工制品的工艺已经具有相当的水平, 工制品的工艺已经具有相当的水平,同时也 意味着这些东西决不是个体生产的结果, 意味着这些东西决不是个体生产的结果,生 产这些陶器的是拥有高超技艺和丰富经验的 作坊。另外,考古学家们还发现了供公共集 作坊。另外,考古学家们还发现了供公共集 会用餐的火炉, 会用餐的火炉,其规模显然是为上百人的集 会所设计。 会所设计。
第一节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城市起源地
美索不达米亚 印度河流域 尼罗河流域 中国华北平原 中美 安第斯山中部 尼日利亚西南部
叙利亚6000年古城 叙利亚6000年古城 6000
2000, 2000,美国芝加哥大学东方学院教授麦肯 吉尔-吉伯森在近东考古国际会议上宣布, 吉尔-吉伯森在近东考古国际会议上宣布, 一支由美国芝加哥大学东方学院和叙利亚 官方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在叙利亚东北部的 哈穆卡(TellHamoukar) (TellHamoukar)发现了一座古 泰-哈穆卡(TellHamoukar)发现了一座古 城遗址,考古人员推断, 城遗址,考古人员推断,这座古城距今已 6000年历史 年历史。 有6000年历史。
总之,只要是有人生活的地方,就是人类 总之,只要是有人生活的地方, 聚居;人类聚居实际上就是人类世界本身。 聚居;人类聚居实际上就是人类世界本身。
第三章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人类聚居的组成要素
自然:聚居产生并发挥其功能的基础; ① 自然:聚居产生并发挥其功能的基础; 人类:作为个体的居住者; ② 人类:作为个体的居住者; ③ 社会:人类相互交往的体系; 社会:人类相互交往的体系; 建筑: ④ 建筑:为人类及其功能和活动提供庇护 的所有构筑物; 的所有构筑物; 支撑网络:所有人工或自然的联系系统, ⑤ 支撑网络:所有人工或自然的联系系统, 服务于聚落并将聚落联为整体,如道路、 服务于聚落并将聚落联为整体,如道路、 给排水系统、发电和供电系统、通讯设备, 给排水系统、发电和供电系统、通讯设备, 以及经济、法律、教育和行政体系等。 以及经济、法律、教育和行政体系等。

城市地理学 第三章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城市地理学  第三章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11
2.三角洲平原城市。与滨海城市的差异在于周围平原 广阔,水网稠密,土肥人众,农产资源丰富是城市形成 发展的主要优势。 如: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密集城市群
3.山前洪积、冲积平原城市。 – 这是我国城市形成发展中最重要的一种区域地形类型。 – 在我国北方分布十分广泛,尤以华北平原外侧沿着燕 山南麓、太行山东麓、淮阳丘陵北麓、鲁中南丘陵山 地外缘的一连串城市数量最多。祁连山北麓、天山南 北麓、川西山地东麓等也很典型。
14
• 7.高平原上的城市。
– 数量很少,都分布在开阔、平坦,海拔在1000m 上下的蒙古高原面上。
• 8.高原山间盆地和谷地的城市。
– 在中国地形二级阶梯的高原上,绝大多数城市均 集中在相对低平的山间盆地或谷地,并滨临河流。 典型的如位于云贵高原坝子和谷地中的城市、黄 土高原上河谷盆地里的城市。
13
13
• 6.平原中腹的城市。
– 城市位于广阔的平原面上,不临海、不背山、面坡 小、地势低平甚至低洼。在古代,这种区域的城市 发展条件相对较差。
– 同在华北平原,但平原中腹,城市发展相对稀而小 的状况与平原外围洪积、冲积平原城市多而密成鲜 明对照。华北平原中部较大而且历史上著名的城市 几乎都沿纵贯平原南北的大运河一线分布。
• 一、城市地理位置概念
– 巴朗斯基——位置就是某一地方对于这个地方以外 的某些客观存在的东西的总和。 – 也就是说,城市的地理位置是城市及其外部的自然、 经济、政治等客观事物在空间上的结合。有利的结 合即有利的城市地理位置,必然促进城市的发展, 反之亦反。
20
• 二、城市地理位置的类型 • 1、大、中、小位置
以上海为例
– 中位置的特点是其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东南端和太湖 流域的下游,整个长江三角洲平原,特别是太湖流 域作为上海的直接腹地,为上海城市的形成和繁荣 奠定了区域基础。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 宫城与南北、东西两条轴线成为整个城市赖以建构 旳关键和脊骨。
• 围绕着关键,顺延着轴线,派生出方格网,官衙、 庙社、宅第、市坊等依序各安其位,城市旳形态格 局油然而生。
(3)分区与坊里制度
• 根据《周礼.考工记》实施旳井田式方格网系统旳 城市规划分区模式。
• 自战国时产生,汉开始推广,曹魏邺城开始得到 完善。隋唐长安城到达顶峰,将城中除了宫城皇 城之外旳区域,划分为108坊和东西两市,每坊 都有坊名。
– “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彻夜酒客行”——汴 河东、西水门和沿河桥头都是热闹旳市易之所 。
(2)从坊内店肆到临街店肆——
– 后周末和北宋初,迫于商业发展需要,允许沿 街住户当街开门和临街开店起楼, “街巷”格 局出现。
3. 北宋开封旳城市革命:街巷制确实立
(1)开封旳发展
– “天下漕运中心”——开封凭借其优越旳经济 地理条件成为北宋旳都城。
第三章 城市旳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旳产物 第二节 城市产生与发展旳区域基础
第三节 城市地理位置与城市旳产生和发展 第四节 不同类型城市旳形成和发展 第五节 技术进步与城市旳产生与发展
1
第一节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 定阶段旳产物
一、原始畜牧业、原始农业旳发展-----村庄旳 出现
向阳、接近河湖水面

功能分区: 生/死
第一节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 定阶段旳产物
• 三、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城市旳出现
– 伴随社会生产力旳进一步发展,原为农人和牧人旳副 业——织布业、金属加工业、陶器制造业等手工业, 逐渐完善起来,成为许多人旳独立职业。手工业又与 农业分离开来,形成第二次大分工。
(4)街市效应与城市进步

《城市的产生》课件

《城市的产生》课件
《城市的产生》PPT课件
城市的定义和特征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标志之一,通常被定义为人口密集、经济繁荣、社会多元的居住和工作地区。城 市具有高度组织、多元文化和现代化落
人类最早的聚居形式,依靠农业生产为生。
2
古代城市
以城墙为界,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3
工业革命
城市化进程加速,工业和人口迅速增长。
城市治理
加强政府职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解决城市 面临的各种问题。
城市发展对经济的影响
经济增长
城市作为经济中心,创造就业 机会和促进产业发展。
创新和科技
城市聚集了人才、科技和创新 资源,推动经济发展。
吸引投资
城市发展吸引了国内外投资, 促进经济繁荣。
城市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空气污染 水资源紧缺 土地消耗 垃圾处理
交通和工业排放导致空气质量下降。 城市用水量巨大,导致水资源供应不足。 城市扩张使得农田和自然生态遭到破坏。 城市垃圾产生量大,处理和回收成为难题。
未来城市的展望
智慧城市
利用科技创新提高城市的管理和生活质量。
可持续发展
推动绿色经济和环保措施,保护环境和资源。
社会包容性
减少贫困和不平等,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
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和挑战
1 人口过度集中
2 社会不平等
城市人口过多导致住房紧张、交通堵塞等 问题。
城市富裕与贫困差距扩大,社会问题增加。
3 环境破坏
4 公共服务压力
城市化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 响。
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供给不 足。
城市规划和治理
城市规划
确保城市发展的有序性和可持续性,并提供适 宜居住和工作的环境。

章城市产生与城市发展-PPT精选共91页文档

章城市产生与城市发展-PPT精选共91页文档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章城市产生与城市发展-PPT精选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延吉市为例:其大位置是,延吉市位于东 北亚金三角的核心地带,是东北地区离日 本还最近的中等城市。是今后东北地区同 日本海沿岸地区进行贸易的桥头堡。
• 其中位置是,位于吉林省东部,是吉林省 东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核心城市。
• 其小位置是,位于布尔哈通河河谷盆地东 侧。
• 2.中心、重心位置和邻接、门户位置
• 列举出一些城市地理位置的类型,目的 是为城市地理位置分析提供一些思路。
• 1.大、中、小位置
• 这是从不同空间尺度来考察城市地理位置。 大位置是城市对较大范围的事物的相对关 系,是从小比例尺地图上进行分析的。而 小位置是城市对其所在城址及附近事物的 相对关系,是从大比例尺地图上进行分析 的。有时可以从大小位置之间分出一种中 位置。
城市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往往决定了城市职 能性质的特殊性和规模的特殊性。
矿业城市(如大同等)一定邻近大的矿体; 大的工商贸易港口城市如武汉、广州、上海、 天津等必定滨临江河湖海; 城市腹地的大小、条件和城市与腹地间的通 达性决定了上海比天津、广州、武汉要发展 得大,而不可能颠倒过来。
• 二、城市地理位置的类型
• 如西安、杭州、南昌、乌鲁木齐等省会城 市均不在各省的中心位置,却都接近于省 域的重心位置。
• 3)邻接位置:同中心位置相对的位置。
• 城市区位追求邻接于决定其发展的区域, 不必要或不可能在本区域的中央。渔港要 求邻近渔场,如舟山的沈家门,广西的北 海;矿业城市要求邻接矿区,如煤城淮北、 鸡西;耗能工业要求接近廉价电源地等。
• 第二次革命:工业革命 • 促进了工业城市的发展。此历史不到300年。 • 第三次革命:信息革命。 • 促进了信息城市的发展。目前正在进行中。
• 公元1万年 公元4-5千年 18世纪 1970—至今 • 农业革命--------------------------工业革命------------ 信息革命 • 村落 工业革命以前城市 工业城市 信息城市 • 城市的出现
第二节 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区域基础
• 一、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 自然地理条件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 植被、纬度、海拔高度等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观点20世纪初已提出。 可以说是有关研究城市布局方面的最初的理论。
• 即,认为城市所在地的环境条件决定城市的产生、 发展乃至特性形成。
• 这种理论产生的理论背景是当时盛行的环境决定 论。我国城市分布的主要自然基础是地形。p.34
• 我国城市按其所在的区域地形分类有10种。
• 1、滨海城市:依托优良港湾或便利的海运条 件而形成和发展。青岛,大连
• 2、三角洲平原城市:周围平原广阔,水网稠 密,土肥人众,农产资源丰富。上海
• 3、山前洪积和冲积平原城市:北方分布广泛。
• 4、平原与低山丘陵相邻接的城市:狭窄的 平原和地山丘陵的交接地带。
• 5、低山丘陵区的河谷城市:多位于河谷。
• 6、平原中腹的城市:位于广阔的平原面上。 不临海、不背山、面坡小、地势低洼
• 7、高平原上的城市:多分布在开阔、平坦, 海拔在1000m上下的蒙古高原面上。
• 8、高原山间盆地和谷地的城市:二级阶梯 上分布。云贵高原
• 地三级阶梯:面积占全国的25%以上,分 布着336个城市,占全国的67%。
• 二、区域经济地理条件
• 矿产资源、淡水资源、水热资源、动植物资源、 基础设施、劳动力资源、经济发展水平等综合影 响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强调城市发展的经济基 础)
城市数
比重
工农业产 值
东部 278个 44.7% 56.8%
• 2)重心位置:优势区域重心,如经济中心。
• 重心位置并不一定是严格意义上的地区几 何中心,很多情况下可能是地区的重心位 置。当一个地理区内人口分布和开发条件 差异较大时,假想按不均匀性进行加权, 就会有一个偏向于优势区域的重心位置。 在这里形成的中心城市也具有和中心位置 一样的总联系距离最短的效果。
• 这是从城市及其腹地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来区分 。
• 1)中心位置:几何中心
• 如果城市位于某一区域的中央,则城市与其以外 各个方向的联系距离都比较近。这种有利的中心 位置既便于四面八方的交通线向中心会聚,也有 利于从中心向外开辟新的交通线,因而促使城市 的发展。
• 如:山西省的太原;贵州省的贵阳;四川省的成 都;广东省的广州;安徽省的合肥等。
• 9、中山谷地城市:海拔在500-3000m的中 山谷地地区。
• 10、高山谷地城市:3000米以上的高山地 区的谷地。
我国城市在不同区域地形类型的分布
• 中国城市分布:
• 第一级阶梯:面积占全国的25%以上,分 布着6个城市,占全国的1%。
• 第二级阶梯:面积占全国的40%以上,分 布着125个城市,占全国的32%。
以上海为例,大位置的特点是其位于我国南 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口处。对内它是 广阔富饶的长江流域以至更大地域的门户,对 外它是我国大陆向东最接近太平洋世界贸易要 道的城市。中位置的特点是其位于长江三角洲 的东南端和太湖流域的下游,整个长江三角洲 平原,特别是太湖流域作为上海的直接腹地, 为上海城市的形成和繁荣奠定了区域基础。黄 浦江和吴淞江相汇的特点则是上海形成与发展 的小位置因素。
第三章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 第一节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 的产物
• 生产力发展的三次革命
• 第一次革命:农业革命
• 新旧石器时代交替时期出现的农业革命是人类得 以在固定的场所居住。农业革命的结果,随着农 业记述的不断发展,促进了生产力水平的持续发 展。这就导致了农业生产的剩余物质的产生,从 而奠定了城市发展的基础。从农业革命导产业革 命以前的近5000年,城市在农业经济为基础不断 得到发展。
中部 231个 37.1% 29.9%
西部 113个 18.2% 13.3%
第三节 城市地理位置与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 一、概念 • 巴朗斯基曾给地理位置下了这样一个定
义:位置就是呆一地方对于这个地方以外 的某些客观存在的东西的总和。
• 城市地理位置:是指城市及其外部的自然、 经济、政治等客观事物在空间上相结合的 特点。有利的结合即有利的城市地理位置, 必然促进城市的发展,反之亦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