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证阿基米德定律.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ce4bc6cc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5f.png)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
阿基米德原理是指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所受浮力等于所排开液体的重量。
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有效性,我们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确定物体真实重量
步骤:
1. 使用天平测量待测物体在空气中的质量,记录下数值为m1。
2. 确保天平的准确性,进行零位调节。
3. 另外准备一个容器,将待测物体完全浸没于水中。
4. 通过吊钩将物体固定在容器中,并保持悬浮状态。
5. 在空气中再次测量物体的质量,记录为m2。
实验二:测量物体浸入液体后的净重
步骤:
1. 将已测得的m2值填入计算公式F = m2 * g中,得出物体在
空气中的重力。
2. 用容器接收物体排除的液体,称量容器中的液体质量,记录为m3。
3. 将液体质量m3代入计算公式F = m3 * g中,得到液体的重力。
实验结果及讨论: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应等于排除的液体重力,即F(浮力) = F(液体重力)。
根据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结
果,我们可以比较这两个重力值,并进行讨论。
结论: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准确性。
如果实验过程无误,物体所受浮力应等于所排开液体的重力。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数字化实验)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数字化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08446608a216147917112891.png)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阿基米德原理是初中物理浮力部分的重点。
人教版教材中对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验证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重物的重力;再将重物浸入溢水杯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同时会在溢水杯水嘴下方的小烧杯中得到溢出的水;称得溢出的水的重力与两次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相同,则得到阿基米德原理。
为得到连续的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化,更直观地找到浮力与排开液体重力之间的关系。
本实验将利用实验室中的焦利氏秤和力学传感器设计实验,通过数据采集,以图像形式呈现在计算机上,直观地找到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物体所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大小关系,进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实验目的】:利用实验室的焦利氏秤、力学传感器、电子天平和自制仪器设计实验验证物体所受浮力等于其排开液体的重力这一原理。
【实验仪器】:焦利氏秤、铁架台(两个)、PASCO力学传感器两个、自制溢水杯、纸杯、多通道数据采集器、计算机、滑轮、重物【实验原理】: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所排开液体的重力,所以当物体浸入液体中时,排开的液体会通过溢水杯滴到纸杯中,勾住重物的力学传感器和勾住纸杯的传感器因为浮力的产生和排水量的增加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在计算机上呈现出数据变化曲线。
【实验步骤】:1.按照实验装置图正确连接实验仪器,在自制溢水杯中加入水,使水面与吸管上端口平齐。
2.打开计算机桌面的“DataStudio”软件,进入数据采集界面。
3.将力学传感器归零,设置勾住重物的力学传感器为推力正,勾住纸杯的力学传感器为拉力正。
点击“启动”,通过调节旋钮,来控制焦利氏秤的标尺向下移动,直至重物将要接触溢水杯壁时,停止调节旋钮,点击界面上的“停止”。
4.将焦利氏秤换成由铁架台和滑轮组装成的支架,如图二所示,重新建立实验活动,将力学传感器归零,设置勾住重物的力学传感器为推力正,勾住纸杯的力学传感器为拉力正。
点击“启动”,用手拉动绕过滑轮的线的一端,使重物下降,直至重物将要接触溢水杯壁时,停止调节旋钮,点击界面上的“停止”。
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
![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57f7ce2d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a6.png)
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阿基米德原理是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在公元前3世纪提出的一个物理定律,它用来解释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
原理的表述是:被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被物体所排开液体的重量。
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实验:首先,准备一个大碗,将碗填满水;然后,找一个量斤器或者天平,并把它们置于一个稳定的平面上。
接下来,我们需要选择几个具有不同形状的物体,比如一个木块、一个铁球和一个塑料球,这样我们可以比较它们的浮力差异。
确保每个物体都可以完全浸入水中。
首先,我们将木块放在量斤器上,并记录下其质量。
然后,将木块完全浸入水中,观察木块沉入水中的情况。
此时,我们可以测量木块所受到的浮力,也就是水的重量。
将量斤器的读数减去木块所受到的重力,即可得到浮力的大小。
接下来,我们重复同样的步骤,先测量铁球的质量,再将铁球完全浸入水中,观察铁球沉入水中的情况,并计算铁球所受到的浮力的大小。
最后,我们将同样的操作应用于塑料球,同样记录它的质量,完全浸入水中,观察它的浮力情况,并计算浮力的大小。
通过对这些实验的分析和对比,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无论物体的形状如何,它所受到的浮力都等于被物体所排开液体的重量。
这就是阿基米德原理。
实验的原理是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我们通过测量物体在水中的浮力来验证原理。
通过比较每种物体的浮力,我们可以发现浮力与物体自身的重力成正比。
这就证明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正确性。
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还可以延伸,比如我们可以用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体进行实验,比较它们的浮力差异。
我们还可以使用不同的液体,比如盐水或酒精等,进行实验来观察浮力的变化。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加入测量物体密度的步骤来进一步验证原理,因为阿基米德原理可以用来计算物体的密度。
总之,通过对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探究,我们可以验证该原理的正确性,并且通过实验可以进一步了解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特点。
这不仅有助于加深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也有助于我们探索更多物体在液体中的行为和性质。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报告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a3d9927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9a.png)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掌握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2. 培养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3. 学习通过实验验证物理原理。
二、实验原理阿基米德原理是指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
数学表达式为:F浮= G排= ρ水V排g,其中F浮表示浮力,G排表示排开液体的重力,ρ水表示水的密度,V排表示排开水的体积,g表示重力加速度。
三、实验器材与步骤1. 器材:铁块、弹簧测力计、细线、水、量筒、溢水杯、毛巾等。
2. 步骤:(1)用细线将铁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铁块的重力G;(2)将溢水杯装满水,将铁块浸没在水中,用量筒收集排出的水;(3)计算排开水的体积V排= V溢水;(4)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铁块受到的浮力F浮= ρ水V 排g;(5)比较浮力F浮与铁块重力G的大小,验证阿基米德原理;(6)实验完毕后,清理器材。
四、实验数据与分析1. 实验数据:(1)铁块重力G(N):5.0;(2)溢出水的体积V溢水(cm³):100;(3)水的密度ρ水(kg/m³):1000;(4)重力加速度g(m/s²):9.8。
2. 数据分析:(1)计算铁块受到的浮力F浮:F浮= ρ水V排g = 1000 ×100 ×10^-6 ×9.8 = 0.98N;(2)比较浮力F浮与铁块重力G的大小,得出结论。
五、实验结论1. 实验结果表明,铁块受到的浮力与其排开的水的重力相等,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2. 实验操作规范,数据记录准确,实验成功。
六、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确保铁块完全浸没在水中,避免空气泡的存在;2. 量筒要放在水平位置,确保读数的准确性;3. 实验完毕后,要清理器材,保持实验室整洁。
七、实验报告总结本次实验旨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通过实验操作,我们掌握了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并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正确性。
利用确界原理证明阿基米德定理
![利用确界原理证明阿基米德定理](https://img.taocdn.com/s3/m/7cc148a9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68.png)
利用确界原理证明阿基米德定理阿基米德定理,也称为浮力定律,它指出浸没在流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除的流体的重量。
阿基米德定理可以通过确界原理进行证明。
确界原理是数学分析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它基于物理学原理,通过对一个系统的性质进行界定,从而进行演绎推理。
下面我将详细说明如何利用确界原理证明阿基米德定理。
首先,我们先给出阿基米德定理的数学表达式:在流体中浸没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其排除流体的重量:F_b = ρfgV其中,F_b表示浸没物体的浮力,ρf表示流体的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V表示浸没物体排除流体的体积。
现在,我们来利用确界原理证明这个定理。
首先,我们将物体的浸没过程划分为n个微小的堆积过程。
对于每个堆积过程,我们令M表示浸没物体与流体接触的面积,将M划分为n个微小区域Mi。
且每个微小区域的面积都可以用dA(i)表示。
假设F_c表示在上述划分中第k个微小区域Mi出现时,堆积物体受到的浮力,F_d表示在上述划分中第k个微小区域Mi离开时,堆积物体受到的浮力。
根据阿基米德定理,我们有F_c = ρfgdV(i),其中dV(i)表示第k 个微小区域Mi的体积。
因此,我们可以得到:F_c = ρf(gdV(i))。
结合堆积过程,我们可以得到堆积过程中物体所受到的浮力之和:F_d = F_c1 + F_c2 + ... + F_ck。
在每个微小区域离开时,它所受到的浮力F_dk可以表示为:F_dk = ρf(gdV(i)) = (ρf/g)(g⋅dV(i)) = (ρf/g)(g⋅Mi⋅dA(i))。
根据确界原理,对于每个堆积过程,在Mi的定界曲线C上,满足如下不等式:F_dk - F_c ≤ 0。
将以上表达式代入上述不等式,我们可以得到:(ρf/g)(g⋅Mi⋅dA(i)) - ρf(gdV(i)) ≤ 0。
化简以上不等式,我们可以得到:ρfMi⋅dA(i) - ρfdV(i) ≤ 0。
对于每个微小区域,我们可以得到:ρfMi⋅dA(i) ≤ ρfdV(i)。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报告.doc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报告.doc](https://img.taocdn.com/s3/m/96cf27d8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a5.png)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报告.doc阿基米德原理是描述物体悬浮或沉浸在流体中受到浮力的一种原理,该原理通常可以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本次实验旨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探究浸入流体中的物体以及流体的密度对物体所受浮力的影响。
实验步骤:1. 在室温下准备一桶水,并使用密度计测量出流体的密度。
2. 准备一个简单的实验模型,将一根悬挂于天平上的钩子悬挂到水槽上面。
3. 将一个名贵金属球体放在钩子上,记录球体的质量。
4. 将球体缓慢地放入水中,让其完全沉没,记录下球体在水中的重量。
5. 使用实验数据计算出球体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和相应浮力和球体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6. 更换球体并重复以上实验步骤,改变浸入球体的流体的密度来探究浸入液体的物体和流体密度之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1. 容器:一桶水槽2. 测量工具:密度计、天平3. 实验材料:金属小球实验结果:在本次实验中,分别将球体浸入了水、盐水和糖水中,并记录下相应的测量结果。
在每个场景中,记录了球体的质量、球体在流体中浸入的重量和流体的密度。
实验数据如下:| 流体 | 密度(g/cm3) | 球体重量(g) | 重量在流体中(g) || ---- | ---- | ---- | ---- || 水 | 1.00 | 50.00 | 39.80 || 盐水 | 1.20 | 50.00 | 34.62 || 糖水 | 1.40 | 50.00 | 27.02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所受到的浮力应该等于球体在流体中浸入时的重量。
通过上述实验数据的计算,可以得出浮力的计算结果如下:进一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我们可以将浮力和物体在流体中的深度以及流体的密度之间的关系绘制成图表。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应该随着物体的深度增加而增加,并且浮力还应该随着流体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以下是绘制的图表:[图片]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的场景中,浮力的量在物体沉入水中的深度增加时自然变大。
毫不奇怪的是,当液体的密度增加时,生成的浮力也会增加。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84b4616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16.png)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阿基米德原理是一个物理定律,它描述了当一个物体浸入流体中时所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出的流体的重量。
具体而言,该定律指出,当一个物体完全或部分浸入流体中时,它所受到的向上的浮力等于所排出的流体的重量。
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实验:
1. 准备一个容器,将其充满水或其他流体。
2. 确定物体的质量,并将其完全悬挂在容器中,以确保它不接触任何器壁。
3. 测量容器中物体的浸没深度,并记录下来。
4. 将容器的底部放置一个称,并将流体倒入称中,以测量所排出的流体的重量。
5. 根据浸没深度和排出流体的重量来计算浮力。
6. 将测量到的浮力与物体实际重量进行比较。
如果它们非常接近或相等,那么就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如果测量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出的流体的重量,那么这个实验就支持了阿基米德原理的准确性。
需要注意的是,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时,我们需要排除一些误差可能产生的影响,如容器、器壁和物体的形状对浸没深度的影响等。
同时,在进行实验时,确保测量的准确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9b96e79a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3d.png)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
阿基米德原理是指物体完全或部分浸入液体中时所受到的浮力等于排斥液体体积的重力。
为了验证这一原理,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
1. 一个透明的容器
2. 一些不同形状和材质的物体,如金属丸、木块等
3. 水
实验步骤:
1. 将容器装满水,确保水面平滑。
2. 将一个物体轻轻地放入水中,确保完全浸没且保持静止。
3. 使用天平或其他重力测量仪器,测量物体的重力。
4. 记录下物体的重力。
5. 将物体取出水并擦干,然后用天平或其他重力测量仪器再次测量物体的重力,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分析: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我们可以预期,当物体完全浸入水中时,测得的重力应该比物体在空气中测得的重力要小。
这是因为物体在水中受到了来自水的浮力的作用。
根据浮力原理,浮力等于水排斥物体的体积乘以水的密度(即物体排斥水的重量)。
所以,当物体完全浸入水中时,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因此测得的重力应该较小。
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即物体完全浸入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等于排斥液体体积的重力。
根据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当物体完全浸入水中时,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实验12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原卷版)
![实验12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e25c2c77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6f.png)
【实验目的】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之间的关系。
【实验原理】阿基米德原理。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量筒(小桶)、水、溢水杯、夕I , 觎醐A 人n τ♦一乙【实验步骤】①把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o②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液面示数片。
③把金属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2和此时液面的示数V2o④根据测力计的两次示数差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 ^F.-F2) o⑤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枳(\『明),再通过G产P (V2-V.) g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⑥比较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之间的关系。
(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实验数据】【实验结论】液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考点方向】1、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需要比较的物理量是:o1、弹簧测力计使用之前要上下拉动儿下目的是:【实验目的】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之间的关系。
【实验原理】阿基米德原理。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量筒(小桶)、水、溢水杯、夕I , 觎醐A 人n τ♦一乙【实验步骤】①把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o②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液面示数片。
③把金属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2和此时液面的示数V2o④根据测力计的两次示数差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 ^F.-F2) o⑤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枳(\『明),再通过G产P (V2-V.) g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⑥比较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之间的关系。
(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实验数据】【实验结论】液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考点方向】1、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需要比较的物理量是:o1、弹簧测力计使用之前要上下拉动儿下目的是:【实验目的】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之间的关系。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ade97ddb25c52cc58ad6be42.png)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
初中阶段,学习了浮力之后,很多同学都会有一种崩溃的感觉,问题在哪里呢?密度、压强、浮力的知识交织在一起,做起题来让人感到非常困难,原因自然有本部分内容综合性极强,一些基本功我们还做的不够扎实的因素。
但对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掌握大部分同学仅限于一个浮力公式,但对这个公式的由来并不理解,下面由图说物理带您来重新认识阿基米德的实验过程,来加深对浮力公式的理解。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
1、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需要比较的物理量是:浮力和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2、弹簧测力计使用之前要上下拉动几下目的是:检查弹簧测力计是否存在卡阻现象。
3、实验中溢水杯倒水必须有水溢出后才能做实验,否则会出现什么结果:
答:会出现浮力大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
4、实验前先称量小桶和最后称量小桶有何差异:最后称量小桶会因水未倒干净而产生误差。
5、实验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6、实验时进行了多次实验并记录相关测量数据目的是:避免实验偶然性、使结论更具普遍性。
7、实验中是否可以将金属块替换为小木块,为什么?
答:不可以,因为小木块浸入水中后会吸附部分水,影响溢出水的体积。
8、如果用塑料方块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去除弹簧测力计悬挂,直接将物块轻轻放入水中即可。
9、实验过程中,难免有误差存在,请说出一些容易导致误差的原因:小桶中的水未倒净,排开的水未全部流入小桶等。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步骤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f07dbc86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ec.png)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步骤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步骤实验名称:阿基米德原理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应用。
实验仪器:容器、水桶、水杯、鱼线、坠砣等。
实验原理:阿基米德原理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指的是在液体或气体中,被浸没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所替换掉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为Fb=ρVg。
实验步骤:1. 用容器将水倒满,然后放一块木块或小球进去,观察其会发生什么现象。
2. 将一个鱼线系在一个坠子上。
3. 将坠子用鱼线吊在水中,观察其会发生什么现象。
4. 记住这时候坠子浸没于水中的长度h,称出坠子的重量m。
5. 将一个容器倒满水,再将坠子放入水中,用鱼线保持坠子在水中静止,此时坠子产生的浮力即为所替换掉水的重量。
6. 将装有水的容器重放称上,并将测得的坠子产生的浮力Fb加进来,记作m1。
7. 取出坠子,再将装有相同重量水的容器放上去,所称出来的重力即为要测定坠子部分浸入水中的长度h,同时可以验证所算出的Fb和m1是否相等。
8. 反复进行上述实验步骤,可以得出坠子部分浸没于水中的长度和所替换掉水的重量。
注意事项:1. 实验前要仔细检查实验仪器是否正常。
2. 水桶或容器要选用透明的,便于观察实验现象。
3. 实验仪器要清洗干净。
4. 实验时注意安全,不能用手直接触碰坠砣或水,以免受伤。
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可以用于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正确性,同时也可以计算得到所替换掉液体的重量。
实验数据可通过实验记录表来记录,所得数据可以绘制成图表,更直观的呈现实验数据。
若测量不精确,可以多次进行实验以提高精度,进一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阿基米德原理,也被称为浮力定律,是由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在公元前三世纪提出的。
阿基米德原理揭示了物体静止在液体或气体中的机理,其关键在于浮力和重力的平衡作用。
阿基米德原理是应用广泛的基本原理,既可以用于水下物品的浮力分析,也可以用于气垫船、热气球、潜水等领域的设计。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fd8d18c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76.png)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阿基米德原理的验证可以通过以下实验来进行。
首先,准备一个容器,比如一个桶,里面注满水。
然后,准备一个物体,比如一个金属块,确保它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将水桶放在一个平稳的平台上,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然后,将金属块缓慢地放入水中,确保完全浸没在水中。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以下现象:金属块会向上浮起,直到浮在水面上。
这就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即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会受到一个向上的浮力,这个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所排挤掉液体的重量。
为了定量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可以通过测量金属块浸没前后水的位移来计算浮力的大小。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应该等于金属块的重量。
为了进一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可以进行多组实验,使用不同大小、形状的物体,并测量每个物体的浸没前后水的位移。
通过计算浮力的大小,可以证明阿基米德原理的普适性。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实验时要确保实验环境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避免外部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此外,实验中将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是为了保证浮力的准确计算,避免物体的部分暴露在水面上而受到空气阻力的干扰。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b4876146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ed.png)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阿基米德原理是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在公元前三世纪提出的一个物理定律,它描述了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量。
这一定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船舶设计、水下工程和水上运输等领域。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我们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一个玻璃容器、一根测量尺、一些小物体(如螺丝、螺母、小石子等)、水。
实验步骤:1. 首先,我们准备一个玻璃容器,并将其装满水。
2. 然后,我们用测量尺测量容器内水的高度,并记录下来。
3. 接下来,我们将一些小物体(如螺丝、螺母、小石子等)一个一个地放入水中,并观察其浸没的情况。
4. 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我们再次用测量尺测量容器内水的高度,并记录下来。
5. 最后,我们计算出浸没物体排开的水的重量,并与物体所受到的浮力进行比较。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当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它会排开一定体积的水,这个排开的水的重量就等于物体所受到的浮力。
这就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量。
实验结论: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阿基米德原理,并验证了它的正确性。
阿基米德原理不仅在理论物理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而且在工程实践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船舶设计中,我们可以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来计算船舶的浮力,从而确定船舶的承载能力;在水下工程中,我们也可以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来设计和制造潜水艇、潜水器等设备。
因此,阿基米德原理实验对我们的学习和工作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总结: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阿基米德原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学会了如何用实验来验证物理定律。
希望通过这个实验,大家能够对阿基米德原理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加以运用。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报告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563d93d4431b90d6c85c7a3.png)
仅供个人参考不得用于商业用途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报告学校 班级 实验日期 年 月 日 同组人姓名 一、实验名称: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正确性,加深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三、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物块;细线;水;阿基米德原理演示器。
四、实验原理:阿基米德原理 五、实验操作步骤及要求:1、如图a 、b ,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物块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G 和空杯的重G 杯,将数据填入下表。
2、如图c 、d ,用弹簧测力计吊着物块慢慢浸入水中,到溢水杯中的水不再溢出时,读出物块受到的拉力(测力计的示数)F 拉和装了水的杯子现在的总重G 杯+水,将数据填入下表。
3、利用公式F 浮=G -F 拉和G 排=G 杯+水-G 杯求出物块受到的浮力F 浮和排开的水重G 排,比较它们的大,将数据填入下表。
4、另换物块重复上述实验三次,对结果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六、现象及数据记录:次数 物重 G (N ) 拉力 F 拉(N ) F 浮= G -F 拉(N ) 杯重 G 杯(N ) 杯+水重 G 杯+水(N ) 排开水重G 排=G 杯+水-G 杯(N )比较F 浮和 G 排 1 2 3 4七、实验结论:阿基米德原理:其表达式为 八、回答与计算:1,浮力的大小用什么测? ,方向如何? 2,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 3,浮力产生原因:4、体积为50cm 3的铜块,全部浸入水中,排开水的体积是 排开的水的重力是 牛,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牛;若它的2/5体积浸入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是 ,受到的浮力是仅供个人参考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以下无正文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量筒法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量筒法验证阿基米德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a2d7e0e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6b.png)
量筒法验证阿基米德原理量筒法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引言:量筒法是一种经典的实验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阿基米德原理是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提出的一个基本定律,它描述了浸没在流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流体的重量。
通过量筒法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浮力的概念和浮力作用的原理,同时也对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和实验方法有更全面的理解。
正文:1. 浮力的概念浮力是指物体在浸入流体中时所受到的由于流体压力不均匀而产生的向上指向的力。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流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来自下方流体的压力,这些压力的合力产生了一个竖直向上的浮力。
2. 阿基米德原理的表述阿基米德原理的表述为:当一个物体完全或部分地浸没在静止的流体中时,它所受到的浮力等于其排开的流体的重量。
这意味着物体在浸没时会受到一个向上的浮力,这个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流体的重量。
3.量筒法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步骤(1)准备工作:准备一个透明的量筒、水和待测物体。
(2)测量空气中的待测物体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3)将待测物体放入量筒中,使其完全浸没在水中。
注意不要使水溢出量筒。
(4)测量水的体积,即待测物体浸没后水面上涨的高度,并记录下来。
(5)根据所测得的水的体积和水的密度,计算出待测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和水的质量。
(6)根据待测物体在空气中的质量和在水中排开的水的质量,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是否成立。
4. 个人观点和理解阿基米德原理是物理学中的基本定律之一,通过实验验证它的有效性对于加深对浮力的理解至关重要。
量筒法是一种简单且经典的实验方法,通过量筒测量待测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的体积和水的质量,我们可以准确计算出浮力的大小。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待测物体在浸没后水面上涨的高度,这个高度与待测物体的体积成正比,进一步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
总结:通过量筒法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浮力的概念和浮力作用的原理。
量筒法是一种简单且有效的实验方法,通过测量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的体积和水的质量,我们可以准确计算出浮力的大小,并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2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2](https://img.taocdn.com/s3/m/65c42af2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61.png)
力G物 数F示/N
/N
力G排
/N
/N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2
3
4
一、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 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
2.数学表达式:F浮=G排
3.用于计算的导出式: F浮= G排= m排g= r液 gV排
4.适用范围:液体和气体
注意: 表明浮力大小只和 r液、V排有关, 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形状、密度,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
液体的密度 r液
m排
G排
浮力大小可能与排开液体的重力有关。
一、阿基米德原理
探究实验 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
图1
图2
图3
图4
图
测量数据填入记录表;
5
用不同物体、不同液体做几次实验。
一、阿基米德原理
实验数据表格
次 物体 物体在液体 浮力 小桶和排液 小桶的 排开液
数 的重 中测力计示 F浮/N 的总重G总/N 重力G桶 体的重
❖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 = 排开液体的体积
阿基米德的启示
两千多年以前,希腊学 者阿基米德为了鉴定金王冠 是否是纯金的,要测量王冠 的体积,冥思苦想了很久都 没有结果。一天,他跨进盛 满水的浴缸洗澡时,看见浴缸里的水向外溢,他忽 然想到: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不就是物体排开 液体的体积吗?
排开液体的体积 V排
1 N。(g取10 N/kg)
【解析】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F浮=G排液=ρ液gV排 据题意V排=V/3 F浮=ρ液gV排
=1.0×103 kg/m3×10 N/kg×10-4 m3=1 N
3. 把两个物重相同的实心铁球和铝球,浸没在
阿基米德原理证明过程
![阿基米德原理证明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d79d16e7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7a.png)
阿基米德原理证明过程
阿基米德原理,又称浮力定律,是描述液体或气体中物体浮力的定律。
阿基米德原理的基本观点是,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等于其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阿基米德原理的证明过程比较简单。
首先,假设一个物体完全浸入液体中,它所受到的浮力是由液体对其施加的压力造成的。
而液体对物体的压力是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的。
因此,物体受到的浮力也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其次,我们可以假设一个虚拟的液体层,在这个液体层中,物体所受到的压力就等于液体层的压力。
而由于液体层是虚拟的,它的厚度可以任意变化,因此它所占据的体积也可以任意变化。
最后,我们可以将这个虚拟的液体层分成无数个小的液体层,每个小液体层的厚度非常小,可以看作是无限小。
对于每个小液体层,物体受到的浮力也非常小,可以看作是无限小。
但是,随着小液体层数量的增加,这些无限小的浮力之和就会趋近于物体所受到的总浮力。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物体所受到的浮力等于液体对其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这就是阿基米德原理的证明过程。
- 1 -。
溢水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溢水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0226ab0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d6.png)
溢水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今天来聊聊溢水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原理。
你知道吗?生活中有好多看似寻常的现象,其实都和阿基米德原理有关呢。
就像我们把一块石头扔进装满水的浴缸里,水就会溢出来。
这时候大家可能就会想,溢出的水到底和这块石头有啥关系呢?这就和阿基米德原理搭上界了。
阿基米德原理简单来说呀,就是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那溢水杯在这个原理的验证里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工具。
咱们想象一下,这个溢水杯就像是一个特别公平的裁判。
打个比方,溢水杯是一个神奇的小王国的国门,这个王国就是水杯里面盛着的水。
当我们把一个物体,比如说一个金属块,小心地放进装满水的溢水杯里的时候,这就像一个外来者闯进了水的王国。
水自然就会被这个“外来者”挤出去,也就是我们看到的水溢出了杯子。
而这个金属块就占据了原本水所在的部分空间。
这部分水的体积其实就等于这个金属块的体积,这就是我们说的排开液体的体积。
那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
所以啊,咱们只要称一下溢出来的水的重量,再和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去比较,就可以验证这个原理了。
比如说我们在溢水杯下用一个小杯子接住溢出的水,然后去称这个溢出水的重力。
同时,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测量手段,比如用测力计测量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如果两者相等,就很好地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
有意思的是,我一开始也不明白为啥非要用溢水杯呢?普通的水杯不行吗?后来我才发现,溢水杯有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它能很精准地确定排开液体的体积和质量。
普通的水杯,水本来就不满,当我们放进去一个物体的时候,不知道水面上升多少是因为这个物体排开的液体,多少是因为本来水杯就没满造成的。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在实际生活中,这个有啥用呢?其实用处可大了呢!比如说造船,工程师们就得用这个原理来计算船能承载多少货物而不至于沉没。
就是根据船的体积,算出它能排开多少水,这也就确定了船能得到多大的浮力。
通过阿基米德原理的验证实验,让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个原理的过程,也有助于在实际问题中更好地运用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验证阿基米德定律
【目的和要求】
学习验证阿基米德定律的方法;加深对阿基米德定律的理解。
【仪器和器材】
1.测力计(J2104型,钩码(J2106型,乒乓球,量筒,杯子,水。
2.定滑轮,薄壁小铁桶,塑料小桶,足量的细沙,水,小石子。
【实验方法】
方法一
1.在量筒内盛入适量的水,记下水面到达的刻度V1。
2.将钩码与乒乓球用细线拴在一起,挂在测力计下,读出测力计上示数G1。
3.再将钩码与乒乓球全部浸没水中,记下水面升高后的刻度V2,读出此时测力计上的示数G2。
则V=V2-V1为钩码和乒乓球的总体积。
F=G1-G2。
为钩码与乒乓球浸没水中所受的浮力。
4.由求出钩码和乒乓球共同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
5.将钩码和乒乓球所受的浮力跟它们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比较,看两者是否相等。
从而可得到什么结论(钩码与乒乓球浸没水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们共同排开的水所受到的重力。
将实验所得数据和结果填入表1.21-1中:
方法二
1.把细线穿过定滑轮,两端分别系上小铁桶和塑料小桶,在塑料小桶中装入适量的沙、调节沙的多少,使系统平衡,见图1.21-l。
2.在小铁桶中装满水,在塑料小桶中加小石子,使两边重新平衡。
此时石子重等于水重。
3.将盛水容器放在小铁桶之下,使水面和小铁桶底刚好接触,再从塑料小桶中一个一个地取出石子,将会看见小铁桶慢慢浸入水中,当小石子全部取出后,小铁桶全部浸入水中,见图1.21-2。
上述实验证明小铁桶受到的浮力大小和从塑料小桶取出的石子重相等,而石子重又等于小铁桶中的水重。
所以得出结论:铁桶所受的向上浮力大小等于它所排开的那部分水重,从而验证了阿基米德定律。
【注意事项】
1.方法一中将钩码与乒乓球拴在一起,是为了提高实验的效果。
如果只用钩码,所受的浮力较小,测力计上示数变化不明显,实验数据误差较大。
2.每次实验,不要使钩码和乒乓球与容器侧壁或底部接触。
提起或落下的时候,应缓慢进行,等指针静止后再读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