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道路布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地旅游发展初探——探索山地型旅游区的规划路径(二

类别:我的文章评论(0) 浏览(193) 2009-10-03 08:44

标签:

山地旅游发展初探——探索山地型旅游区的规划路径(二)

日期:2009年09月21日

北京建国慧景旅游规划设计院朱玉宝

五、山地旅游支撑体系建设

(一)山地交通设计

1、必要性

山地特殊的立地条件,在构造曲径通幽的空间感的同时,也限制了内外交通和旅游出行。我国现行的集中休假制度和自驾游的兴起,使山地型旅游区的交通呈波动性变化,特别是黄金周期间,旅游交通组织面临极大的考验。受弱可达性、旅游容量及安全性的限制,完善的山地公共交通系统将日益受到重视;山地地形复杂,需要因地制宜构建灵活多样的交通设施和交通工具,将山地交通做为特色吸引物来打造,使游客在游览山地项目的同时体验山地交通的独特魅力。对于山地旅游区而言,交通是生命线,直接关系旅游区的三大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直接关系旅游产业及相关产业的长久发展。

2、设计原则

(1)充分考虑不同环境特征单元的敏感性,尽量绕开生境敏感区,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减少对生境的干扰;

(2)加强山地旅游交通及城市交通系统之间的衔接,提高外部可达性;

(3)充分利用旅游区现有交通系统,结合游览和山地地形,建立安全、立体、高效、环保的山地交通体系,建立转换便利、科学合理的换乘枢纽。通过景观游步道、山地自行车、山地小火车、高空缆车、观光巴士等多种旅游交通方式或工具,串连各旅游片区,确保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

3、交通模式选择

根据山地垂直高差和旅游资源的垂直带谱分布特征,提出不同海拔范围内的山地旅游区所适宜的旅游交通工具,见表1.

(1)平原区:海拔高度≤700m,地势平坦开阔,交通限制条件较少,可实施的交通方式主要有游步道、山地自行车、自驾车、轨道、观光巴士等。

(2)低山区:海拔高度为700m—1000m,地势平缓,交通限制条件较少,可实施的交通方式主要有步行、自行车、马车、观光巴士、旅游轨道、自驾车等。

(3)中低山区:海拔高度为1000m—1800m,地势起伏较大,可实施的交通方式主要有游步道、山地自行车、马车、山地小火车、观光巴士等,不鼓励自驾车旅游。

(4)中高山区:海拔高度为1800m—3500m,地势起伏大,高差悬殊,安全性低,可实施的旅游交通模式主要有步行和缆车索道,不鼓励山地自行车、马车、观光巴士等旅游交通模式,禁止自驾车旅游。

(5)高山区:海拔高度>3500m,此类地区山脊多呈齿状,山峰多呈锥形,地形复杂,可达性低,可采用旅游直升机提供一种高端的空中旅游。

4、道路系统设计

山地地形复杂,高差比平原大,在道路规划中,要顺应地势起伏,依山就势布置各级道路。尽量完善、利用原有路网基础,减少对原有环境的破坏,以较小的土石方量换取最大效率的交通体系,降低建造成本。

(1)主干道:满足游客进出需要,强调功能性。主干道不要过宽,根据旅游区容量、客源量设定路宽,满足消防环道的坡度、宽度及转弯半径等方面要求,串联主要景区(点),根据各旅游区实际情况,形成环线、放射状、或鱼骨状主干交通,保证车流顺畅。

(2)次干道:依附主干道,通过连接、延伸、修建等方式,整合景区项目、建筑群组、商服设施、游憩设施等节点,适地布置路线,形成次干道路网。可运用“之字路”、“盘山路”、“半边路”、“爬山路”等形式来体现山地特色,构建多层次、活泼有机的网状次干道体系。

(3)游步道:游步道直接关系旅游体验,决定旅游区在游客心中的档次地位,是引导游憩活动的主要途径。在设计中,要注意与主次干道的连接。尽可能利用当地建材,如木、竹、石等生态材料,建造具有山地特色和本土特色的生态性步道,根据地形地势,采用梯道、林荫道等多种步道形态,贯穿各组团,创造曲直相接、富有节奏、自由舒展、观景线不断延伸的步行环境。

(二)山地建筑设计

1、定义与形式

山地建筑是指结合地貌特征,依照坡度差异进行建筑布局,起到错落有致的效果,使建筑与山地自然景观相协调,从而避免高切坡现象的建筑形态。根据规定,坡度在10%以上时,属于陡坡地,建筑群布置将受地形高差限制,呈现梯级格局,该范围内建筑都属于山地建筑范畴。

从空间层次看,其主要形式可分为地下式(如窑洞)、地表式(建筑与倾斜地面直接接触)、架空式(如吊脚楼)。

从形体看,可分为融入型、共构型、超越型。融入型即注重山地原有环境的维护,并强调建筑与山体的融合;共构型即建筑与山体共同组合,塑造符合山地环境的景观;超越型即强调建筑功能分区与山体的有序结合。

山地建筑的特点在于它是立体的,错落有致、层次分明、步移景迁,或蜿蜒而上,或蔓延而下,俯首为景,仰首为美,是一种包裹在风景里的建筑形态。

2、形态特征

成功的山地建筑所具有的形态特征往往有三:其一,减少接地。山地建筑要尽量保持地表的原有地形和植被,有效地保护地貌,可以避免工程产生较大土石方量。其二,不定基面。建筑要合理利用地形高差和山位,随着地表层层升高呈现阶梯形布局设计,并在建筑内部形成不同标高底面。其三,山屋共融。建筑能适应各功能空间划分需要,形成与山体形态协调的建筑风格。

3、设计原则

(1)因地制宜。尊重山地地脉,杜绝“夷高台为平地”的开发方式,建筑要合理利用地形高差和山位,可随着地表层层升高呈阶梯形布局,强调微地形改造,避免出现大量土石方工程。

(2)融入环境。包括场地环境、生物生存环境和人居环境。尽量保持原有地形地貌和地表植被,建筑要与周边生境相协调,禁止破坏生物迁徙通道、山脉水系,维持动态生态平衡。

(3)体现特色。根据各功能空间要求,挖掘山地自然资源和人文特色,构建与山体形态、人文风土相协调的建筑群落,将山地建筑与园林绿化、场地环境、地方人文有机融合,打造具有时代性和地域性的不可复制的山地建筑经典。

(4)以人为本。秉承“节地、节能、节约资源”的开发理念,在建筑设计中,强调适宜技术。根据实际情况,侧重建筑技术的适宜性、高效性,精心设计,提高对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效率,营造宜居环境,真正体现以人为本。\

4、设计导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