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薄层色谱HPTLC

合集下载

色谱基本知识--薄层色谱

色谱基本知识--薄层色谱

g 其他因素
展开方式、点样位置、展开距离、样品浓度等
(2)斑点的显色特性
观察斑点的颜色或荧光,或用专属指示 剂显色与对照品比较定性.
(3)斑点的原位光谱扫描
a 紫外-可见光扫描
颜色斑点:400-780nm扫描
斑点有紫外吸收:200-400nm扫描
斑点的扫描光谱与比较品的扫描光谱比较定性。
b 三维光谱扫描
2.相对比移值
若Rf 值的重现性较差时,可将被分离物质与一 参比物在同一薄层分离。参比物比移值Rf (i)与被测 物比移值Rf(s)之比称为相对比移值。
R i,s
R f i R f s
Ri,s的重现性优于Rf值,数值可大于或小于1。
3. 分配系数与比移值的关系
两相达到分配平衡时,某组分在固定相中的 浓度(Cs)与在流动相中的浓度(Cm)之比称为 分配 系数KD ,即
pH<等电点 向负极移动
为控制电泳速度,必须使用缓冲溶液






R
C
COO-
H+
NH3+

NH3+

R
C
COO-
R
C
COOH
f 电渗的影响
在电场中,液体对于一个固定的固体表面作相 对运动称为电渗,移动的速度称为电渗速度。 质点的实际泳动速度应等于粒子本身的泳动速度与 电渗速度的向量和。
所以,中性物质在电场中也可能移动
2.4.1点样
薄层板:20cm×20cm 滤纸长度:20~25cm,宽度以样品个数决定。 溶液浓度:0.01~1% 原点直径:3~5mm 原点间距离:2~3cm 点样体积:1~5 L 点样量:10~30 g 点样方式:点状点样、带状点样 点样设备:毛细管、微量注射器、自动点样装置

高效薄层色谱法鉴别6种中药多糖

高效薄层色谱法鉴别6种中药多糖

高效薄层色谱法鉴别6种中药多糖杨成,管佳,章江生,李绍平*(澳门大学中华医药研究院,澳门)摘要:目的鉴别不同来源的中药多糖。

方法采用高效薄层色谱法分析多糖酸水解产物,同时应用2种显色剂以及薄层扫描技术,获得可区别中药多糖的特征图谱。

结果以正丁醇:甲醇:氯仿:冰醋酸:水=12.5: 5:4.5:1.5:1.5(v/v)为展开剂,7种标准单糖和2种糖醛酸为对照,使用苯胺-二苯胺为糖类成分显色剂,结合茚三酮显色剂检查氨基酸类成分,获得了多糖酸水解产物中两类成分的特征薄层色谱,可用于区分来自冬虫夏草、灵芝、黄芪、人参、西洋参和三七的6种多糖组分。

结论建立了一种可鉴别6种中药多糖的高效薄层色谱法,此法简单快速,经济实用,可以用于多糖类成分质量控制。

关键词:多糖,高效薄层色谱,质量控制,中药Discrimination of Polysaccharides from Six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using High-performance Thin-layer ChromatographyYANG Cheng, GUAN Jia, ZHANG Jiang-sheng, LI Shao-ping* (Institute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University of Macau, Macao SAR,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tinguish the polysaccharides from differen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TCMs). METHODS The acid hydrolyzates of polysaccharides were analyzed by high-performance thin-layer chromatography (HPTLC) combined with two coloration methods and thin layer scanning technique. RESULTS The chromatography was performed on nano silica gel 60 plate with n-butanol -methanol-chloroform- acetic acid-water (12.5:5:4.5:1.5:1.5, v/v/v/v/v) as mobile phase. 7 monosaccharides and 2 glycuronic acids were used as reference compounds. The aniline-diphenylamine solution and ninhydrin solution were employed for detection of saccharides and amino acids, respectively. The polysaccharides from Cordyceps sinensis, Ganoderma lucidum, Astragalus memberanaceus, Panax ginseng, Panax quinquefolii and Panax notogiseng were easily discriminated based on their characteristic TLC profiles. CONCLUSION A simple, rapid and effective HPTLC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distinguishing the polysaccharides from 6 TCMs, which is helpful to control the quality of polysaccharides from Chinese medicine.KEY WORDS: Polysaccharides; HPTLC; Quality control; TCMs多糖是一类由单糖(通常大于10个)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聚合物,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

讲稿2:薄层色谱法

讲稿2:薄层色谱法

1 通用显色剂
(1) 浓硫酸或50%的硫酸溶液:极大多数有机物质,喷此 种显色剂后立刻或在加热到110—120℃并经数分钟后出现棕 色到黑色斑点。 (2) 酸碱指示剂溶液:例如0.3%溴甲酚绿甲醇溶液,在绿 色背景上显现黄色斑,表示是脂肪族羧酸。 常用的通用显色剂还有:5%磷钼酸乙醇、 碱性高锰酸钾 溶液、硝酸银-氢氧化铵试剂、荧光显色剂等。
17
2. 溶剂蒸气的影响
“边缘效应”:Stahl在用 氯仿-甲醇(95:5)为展开 剂展开麦角生物碱时发现,对 同一种生物碱,在薄层板中部 的Rf值比在边缘的Rf值小,称 此现象为“边缘效应” (edge effect)。
展开槽中被展开剂蒸气饱 和后再进行展开就可以消除。
图5 在未饱和展开槽中薄层板上出现 的“边缘效应”
薄层色谱法
(Thin-layer Chromatography,TLC)

一 二 三 四

前言 基本参数 薄层层析的操作 特殊的薄层
一.前言
薄层色谱法通常指以吸附剂为固定相的一种 液相色谱法。即将固定相在玻璃、金属或塑 料等光洁的表面上均匀地铺成薄层,试样点 在薄层的一端,流动相借毛细作用流经固定 相,使被分离的物质展开。
展开剂;如转到A’,B’,C’ 处则又要作另外的选择组合。
9
多元展开剂中各种溶剂的作用
极性较大的溶剂可以使化合物在薄层上移动。 极性较小的溶剂降低极性大的溶剂的洗脱能力,使Rf值降低。 中等极性的溶剂往往起着使极性相差较大溶剂混合均匀的作用。 在展开剂中加入少量酸、碱可以使某些极性物质斑点集中,提 高分离度。 用粘度太大的溶剂时需要加入一种溶剂以降低展开剂的粘度, 加快展开速度。 例如环己烷-丙酮-二乙胺-水(10:5:2:5)这个系统中, 水是极性大的溶剂,环己烷是极性小的溶剂,后者的加入可以 降低分离物质的Rf值,丙酮起着混匀整个系统及降低展开剂粘 度的作用,少量二乙胺的加入控制了展开剂的pH值以使分离后 的斑点不致拖尾,分离清晰。

薄层色谱法汇总范文

薄层色谱法汇总范文

薄层色谱法汇总范文薄层色谱法(Thin-Layer Chromatography,简称TLC)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和生化分离的色谱技术。

TLC基于物质在固定相上的吸附、分配和离子交换等作用,在短时间内对混合物进行快速分离、分析和纯化。

以下是对TLC进行详细汇总的相关信息。

TLC的原理基于固液分配平衡,它由一个支撑固相和一个涂覆在其上的液体固相组成。

样品和流动相在固液界面发生相互作用,样品成分通过分配到液体固相中而与流动相分离。

TLC可以用于分离、定量分析、纯化和结构确认。

TLC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是一种快速、简单、低成本的分析技术。

其次,TLC对化合物的纯度和分子量没有特殊要求,几乎能分离出所有的化合物混合物。

此外,TLC使用的流动相和吸附剂非常广泛,适用于不同类型化合物的分离。

在TLC中,选择合适的流动相非常重要。

流动相的组成和性质直接影响着样品的迁移率和分离效果。

一般来说,流动相的极性应与样品的极性相近,以增强样品在色谱板上的移动力和分离效果。

常用的流动相有无机溶剂、有机溶剂和溶剂混合物等。

TLC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有机合成中,它可用于化合物的分离和纯化。

在药物分析中,TLC可用于对药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在食品检测中,TLC可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农药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在环境分析中,TLC可以用于监测水样和土壤中的污染物。

此外,TLC还可以用于植物学、天文学和生物医学等领域的研究。

为了进一步提高TLC的分离效果和分析速度,人们对TLC进行了许多改进和发展。

其中,高效薄层色谱(High Performance Thin-Layer Chromatography,简称HPTLC)是一种改良的TLC技术,具有更高的分离效能和分离速度。

与传统TLC相比,HPTLC使用更细的颗粒支撑固相和更小的样品斑点,使得分离更快和更准确。

总之,薄层色谱法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分析技术,具有快速、简单、低成本和广泛适用于不同领域的优点。

硝基咪唑类药物测定方法——薄层色谱法

硝基咪唑类药物测定方法——薄层色谱法

硝基咪唑类药物测定方法——薄层色谱法16.1.4.2 测定办法生物基质中硝基咪唑类药物的残留分析主要有免疫学办法(IA)、毛细管电泳法(CE)、薄层色谱法(TL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蔼相色谱法(GC)。

早期讨论集中于单个或几个化合物的分析,现在多残留高通量分析办法得到了较快进展。

随着质谱的推广以及该类药物“零残留量”的执行,使得液相色谱-质谱(LC-MS)和蔼相色谱-质谱(GC-MS)办法成为讨论主流。

(1)薄层色谱法(thin layerchromatography,TLC) TLC系将相宜的固定相涂布于玻璃板、塑料或铝基片上,成一匀称薄层。

待点样、绽开后,按照比移值(Rf)与相宜的对比物按同法所得的色谱图的比移值作对照,用以举行药物的鉴别、杂质检查或含量测定。

TLC是迅速分别和定性分析少量物质的一种很重要的试验技术。

Meshram等用TLC测定MNZ和咪康唑硝酸盐。

固定相用法硅胶(silica gel 60 GF254),绽开剂为甲苯--(3.0+2.0+0.6,v/v),在240nm波长显像光密度计检测。

MNZ、咪康唑硝酸盐的保留因子分离为0.34和0.55;MNZ线性范围为300~700ng/点,咪康唑硝酸盐线性范围600~1400ng/点;采纳标准加入法测得MNZ和咪康唑硝酸盐的回收率分离为100.13%±1.59%(点高度)、98.92%±0.76% (点面积)和99.49±1.58% ( 点高度)、99.63%±1.46%(点面积)。

但该办法未对组织中残留样品举行测定。

高效薄层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HPTLC)由经典的TLC进展而来,优点是点样量少,分析时光快,分别度和辨别率好,对样品处理要求最低,操作最简便,LOD可达纳克(ng)至皮克(pg)水平。

Gaugain等报道了用HPTLC 测定猪和家禽组织中DMZ、RNZ、DMZOH残留的办法。

色谱基本知识--薄层色谱

色谱基本知识--薄层色谱
薄层板:玻璃板上涂吸附剂层(SiO2、Al2O3)
层析 (上行)
点 样
硅胶
硅胶是一种弱酸性的多孔性无定形吸附剂。 硅胶表面有很多硅醇基(-Si-OH),通过硅原 子上的-OH基团与极性化合物或不饱和化合物形成 氢键而表现出吸附性能。 硅醇基的数目越大,则吸附能力增强。
硅胶也能吸附水分而成为水合硅醇基。
2
Si

OH
-H2O
Si

O
Si

氧化铝
氧化铝由氢氧化铝高温脱水而成。按制备方法不 同,氧化铝可分为三种:
碱性氧化铝:pH = 9~10,可分离合成染料,生物碱等 酸性氧化铝:pH = 4~5,适应于酸性物质的分离 中性氧化铝:pH = 7~7.5,适于分离醛酮,以及对酸碱 不稳定的脂和内酯等化合物
第2章 平面色谱
2.1概述
2.2滤纸及薄层板 2.3平面色谱的流动相(展开剂)
2.4平面色谱的操作方法
2.5高效薄层色谱法(HPTLC)
2.1概述 2.1.1平面色谱法的分类与原理
平面色谱是一种开放式的离线操作色谱, 分类如下: 1. 纸色谱法 2. 薄层色谱法 3. 薄层电泳法
纸色谱法
以滤纸为载体的液相色谱法。 滤纸中的纤维素能吸收20~25%的水分,其中6% 左右的水分通过氢键与纤维素上的羟基相结合,形成 液-液色谱中的固定相。 固定相:滤纸上的结合水 流动相:与水不相溶(或部分相溶)的溶剂 分离原理:被分离物质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不 同而分离.
(4)与其他分析技术联用
用平面色谱对粗提物进行分离与纯化,
然后再用其他方法分析、鉴定。
2.4.4定量方法
(1)半定量
a 目测比较法
将一系列已知浓度的对照品溶液与一定量 已知浓度的样品溶液点在同一色谱床上,经展 开定位之后,根据样品与对照品中组分斑点的 颜色深浅和面积大小估计含量。

如何选择RP-HPTLC反相高效预制薄层色谱板

如何选择RP-HPTLC反相高效预制薄层色谱板

高效薄层色谱实践如何选择RP-HPTLC 反相高效预制薄层色谱板作者:Michael Schulz 和Susanne Minarik自1966年起德国默克公司(Merck KGaA , EMD, Darmstadt )就开始为薄层色谱法提供商品预制薄层板。

1975年起该公司推出了HPTLC 高效预制薄层色谱板,1978年开始销售硅胶改性的反相固定相,中等极性固定相系列的薄层板稍晚些时候(1982 -1987)实现了商品化。

Michael Schulz 是目前该公司PC-RLP-SIL (材料和生命化学品研发-硅胶合成)实验室主任,负责薄层色谱板相关技术的研发。

译者按:作为欧洲第二大薄层色谱板生产商的德国MN 公司(MACHEREY-NAGEL ,GmbH & Co. KG ,Düren )也同样拥有成熟的薄层色谱预制板产品系列,可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产品体验。

简介平面色谱中的大部分分离任务通常在硅胶、氧化铝或纤维素等极性吸附剂的预制板上完成。

最常用的固定相是6 nm 孔径的硅胶60。

虽然(反相)疏水性薄层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但目前还没有在薄层色谱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编者按:反相改性(RP-TLC )的预制板对于所有的化合物类别都具有很广的选择性。

它不再需要复杂的多元展开剂配比,通常2元流动相如甲醇/水或乙腈/水已经够用。

通过调节流动相中水相的比例,保留行为即可得到系统的改变。

由于反相吸附剂的表面活性相对较低,也降低了不稳定化合物在分析过程中产生降解的潜在风险。

相对湿度对于保留行为的影响也变得非常小,这是由于吸附剂的疏水特性和所使用的含水流动相。

反相薄层的另外一个优点是色谱方法可方便地转移到HPLC 法的RP-C18色谱柱上。

本文对改性薄层亲脂的疏水性表面特性对薄层色谱行为的影响通过分离甾醇的实例加以探讨,并对HPTLC RP-18 F 254s 预制板和HPTLC RP-18W F 254s 水可湿性的预制板进行了比较。

黄曲霉素小分子物质夹心法

黄曲霉素小分子物质夹心法

黄曲霉素小分子物质夹心法1.薄层层析(TLC)法TLC法是测定黄曲霉毒素的经典方法,在薄层板展开后,在365 nm 紫外灯下,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分别显示紫色、蓝紫色、绿色和绿色荧光。

TLC法的特异性较差,灵敏度相对较差,且测定黄曲霉毒素专一性不够,经常引起测量误差。

但由于此法设备简单,易于普及,所以国内外仍在使用。

2.高效薄层(HPTLC)法HPTLC法测定黄曲霉毒素采用目前国际上流行的样品处理方法——固相萃取法(SPE)中针对真菌和病毒的多功能净化(MFC)柱。

采用MFC柱净化后,仅用单相展开即可达到分离测定的目的,不仅节省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进一步减少了有毒有害溶剂的用量。

Stroka等将免疫亲合柱净化应用于TLC法测定,进行单相展开并用荧光密度计定量,此方法能检测含量明显低于当前欧盟标准的黄曲霉毒素。

Kamimura等用HPTLC方法测定玉米、花生、荞麦等样品,并与通过公职分析化学家协会(AOAC)认证的分析花生及花生制品中黄曲霉素的方法CB(Contamination Branch)法和BF(Best Foods)法进行比较,4种主要黄曲霉毒素的检测限均不高于0.2μg/kg,回收率与CB法一样均高于BF法。

3.高压薄层色谱(OPTLC)法高压薄层色谱于1979年由Tyihak提出,它结合了经典薄层色谱法、高效薄层色谱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优点,是一种能够提高薄层分离效率的平面液相色谱技术。

随着实验技术的不断成熟,OPTLC法在饲料和食物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多。

Eszter Papp等发展了一系列适合检测玉米和小麦中黄曲霉毒素的OPTLC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由于具有稳定、准确、灵敏等优点,HPLC法已成为当前进行黄曲霉毒素定量研究的首选方法。

分析黄曲霉毒素的液相色谱方法包括正相液相色谱方法(NPLC)和反相液相色谱方法(RPLC)。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系统易操作,流动相具有低毒性,可同时分离、分析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且不受样品沸点、热稳定性、和分子量限制,所以目前使用荧光检测器的反相HPLC法已经成为检测黄曲霉毒素的主要测定方法。

薄层色谱法检测组胺等

薄层色谱法检测组胺等

HPTLC 检测鱼类制品中组胺及其他生物胺▲位于德国德累斯顿(Dresden)的LUA(从左到右) ▲Karl Speer教授Sevrt Kretzschmar, Sibylle Neugebauer和Dieter Hübner博士在CAMAG CBS 83(1999年9月)中我们报道过瑞士伯尔尼的兽药和毒物学研究所采用薄层色谱定量测定组胺,分离使用碳18反相薄层,保利试剂用作色谱后衍生。

以下是分析鱼肉中7种生物胺的方法和其他分析方法比较,试验是在德国德累斯顿食品化学部门Landesuntersuchungsanstalt für das Gesundheits und Veterinärwesen Saxony (LUA)进行的。

色谱前的丹磺酰氯衍生化是基于埃及Dokki食品技术与奶制品科学部门的论著[1]。

Kretzschmar的毕业论文[2]由德累斯顿技术大学食品化学学院的Speer教授指导。

介绍鱼和鱼类制品在不适当的保存过程中会增加生物胺类的形成,尤其是组胺。

为了保护消费者远离生物胺的毒害,关于鱼类卫生的16种法令设定了有关物质的限量(目前仅为组胺)。

由于其他的生物胺也具有生理学活性,也应当同样被分析。

为此,必须建立一个筛选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处理大批量的样品。

薄层色谱的方法正好适合于检测胺的允许限量。

并且因为减少了分析的干扰,结果可以媲美HPLC、ELISA 和荧光分析方法。

首先,样品用10%的三氯乙酸(TCA)萃取。

萃取液用丹磺酰氯处理。

混合物衍生化后,胺被萃取出来并在硅胶薄层上分离。

可在紫外365 nm下通过目视进行半定量检测或用光密度计在UV 365/>400 nm下定量分析。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鱼类样品10 g,制成匀浆,加入80 mL 10%的三氯醋酸(TCA)。

混合物在9000 G下均质90 秒。

用10%三氯醋酸定容到100 mL并过滤,滤液立即分析或在-20 ℃下保存备用。

《中国药典》薄层色谱的基本要求

《中国药典》薄层色谱的基本要求
确定供试品取样量、提取和纯化方法、点样量等条件
选择合适的对照物质,确定对照物质用量、 浓度、溶剂、点样量等
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
验证
专属性 重复性 耐用性 重现性
多来源药材、饮片的色谱行为是 否一致 混淆品的区别 斑点是否重叠
不同品牌的薄层板或自制薄层板考察 考察至少2~3个品牌或厂家的薄层板,
不同温度、湿度考察,在5℃~35℃ 考察高低2个温度;在低相对湿度 (RH)15~30%和高相对湿度75~90% 各考察一个相对湿度
薄层色谱技术在中药标准的优势
薄层色谱独有的特点是分析结果以直观的 彩色图像表达,为其它色谱技术所不能。 而图像给出的多层面的信息是文字难以表 达的,而且丰富多彩的图像可以给分析者 更多的思考判断的空间。
提供直观的彩色图像是薄层色谱独有的特点
离线操作的灵活性
各单元操作既有关联,又相互独立,点样 器材和方法、展开方式、显色试剂选择、 直观比较或扫描比较可根据需要灵活变通。 根据需要操作可以视实际需要和实验室条 件分层次进行和终止,节省分析时间和资 源。
(2)尽可能采取一个供试液多项多维鉴别使用的薄层色谱方法,达到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简便实用的目的
(3)注意”过柱“的影响,不同品牌、不同批号的吸附剂吸附能力有的不同
(4)对原方法的验证注意原标准点样量按手铺板制定,现用市售薄层板点 量过大分离度差,点样量可减少
薄层色谱应用的影响因素
样品预处理 薄层色谱的点样技术 吸附剂活性 溶剂蒸汽在薄层色谱中的应用 温湿度对薄层色谱的影响 薄层色谱的优化及溶剂系统(展开剂)的
相对湿度对薄层色谱的影响
一般而言,湿度越低, Rf值越低; 相对湿度是影响薄层色谱重现性差的主要

高效薄层色谱法及其应用简介

高效薄层色谱法及其应用简介

高效薄层色谱法及其应用简介1薄层色谱技术简介薄层色谱(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是一种快速、简便、高效、经济、应用广泛的色谱分析方法。

薄层色谱的特点是可以同时分离多个样品,分析成本低,对样品预处理要求低,对固定相、展开剂的选择自由度大,适用于含有不易从分离介质脱附或含有悬浮微粒或需要色谱后衍生化处理的样品分析。

TLC广泛地应用于药物、生化、食品和环境分析等方面,在定性鉴定、半定量以及定量分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常规的TLC法存在展开时间长、展开剂体积需求大和分离结果差等缺点。

高效薄层色谱法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高效、快速、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灵敏度高和重现性好的薄层色谱新技术,已广泛用于各个领域。

1.1常规的薄层色谱方法TLC分离的选择性主要取决于固定相的化学组成及其表面的化学性质。

常规薄层色谱的固定相为未改性的硅胶、氧化铝、硅藻土、纤维素和聚酰胺等,平均颗粒度20μm,点样量1~5μL,展开时间30~200min,检测限1~5ng。

以正相色谱占主导地位,设备简单,所需资金投入少;不足之处是分离所需时间长,有明显的扩散效应。

1.2高效薄层色谱高效薄层色谱(HPTLC)采用更细、更均匀的改性硅胶和纤维素为固定相,对吸附剂进行疏水和亲水改性,可以实现正相和反相薄层色谱分离,提高了色谱的选择性。

C2、C8和C18化学键合硅胶板为常见反相薄层板。

高效板厚平均100~250μm、点样量0. 1~0. 2μL,展距3~6cm,展开时间3~20min,最小检测量0. 1~0. 5μg,较常规TLC可改善分离度,提高灵敏度和重现性,适用于定量测定。

2薄层色谱的在应用化学领域的应用应用化学学科领域非常宽广,涉及石油化工、精细化工、药物分析、环境监测等多方面。

色谱分析技术在这些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当然随着技术的发展,气象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已将成为现代化学化工领域一种必不可少的分析方法。

默克薄层色谱(TLC)的基本原理

默克薄层色谱(TLC)的基本原理

默克薄层色谱(TLC)的基本原理TLC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分离技术,以固定在玻璃、塑料或铝板上的吸附剂作为固定相而且还可使用流动相的液体溶剂,该溶剂在携带样品穿过色谱板时,对其进行分离。

与其他分离技术相比,TLC更为简单、灵敏,分析更快速。

经典TLC板默克的经典TLC板具有光滑致密的硅胶60涂层,可确保色谱带细窄。

经典的TLC板,如默克的多格式板,具有各种板面尺寸的铝、玻璃或塑料载底,并配有两种用于紫外线检测的荧光指示剂。

除了未改性的二氧化硅TLC板,默克还提供特殊的TLC板,包括:•改性硅胶TLC板,作为HPLC的先导方法,可实现更好的分离•氧化铝TLC板,可用于分离中性和碱性化合物•纤维素TLC板,可用于精准分析极性物质•硅藻土和混合层板,可分离极性或中等极性的化合物•浓缩带TLC板,可用于大体积样品的应用和分离•具有独特激光代码的GLP TLC板,有助于保存文档和记录HPTLC板HPTLC板可减少谱带扩散并缩紧色谱区或斑点。

HPTLC板,包括默克的多格式板,有多种尺寸和载底以及两种不同的荧光指示剂可供选择。

默克经典的硅胶HPTLC板可对复杂样品进行快速灵敏的定量分析,适用于手动和仪器操作。

默克还供应多种特殊的HPTLC 板,包括:•改性硅胶HPTLC板,可用于复杂的分离•纤维素HPTLC板,可用于亲水和极性物质分离•LiChrospher® HPTLC板,经优化可用于快速高通量分离•高纯度HPTLC板,可最小化背景信号,实现无污染分离•ProteoChrom®HPTLC板,可用于分析肽和蛋白质消化物•浓缩带HPTLC板,可用于大体积样品的应用和分离•具有独特激光代码的GLP HPTLC板,可帮助进行文档记录和保存MS级TLC和HPTLC板默克Supelco®的MS级板可对经TLC和HPTLC板分离和干燥的样品直接进行质谱分析。

色谱分离后,还可用于基于洗脱或基于解吸的TLC-MS。

测量维生素c方法

测量维生素c方法

测量维生素c方法
测量维生素C的常见方法有:
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基于维生素C与某些荧光物质反应的原理,利用HPLC分离、检测和定量维生素C。

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利用维生素C在特定波长下的吸收特性,通过测量样品在特定波长处的光吸收强度,来确定维生素C的浓度。

3. 高效薄层色谱法(HPTLC):使用薄层色谱技术分离样品中的维生素C,并通过比较样品斑点的强度和标准品斑点的强度,来定量维生素C。

4. 比色法:基于维生素C与某些试剂(例如二苯基胺、二巯基二氨等)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产生有色化合物的原理,通过测量产生的有色化合物的吸光度来测量维生素C的含量。

5. 滴定法:使用氧化还原滴定的方法,将含有维生素C的样品与氧化剂(例如碘酸钾溶液)反应,通过滴加还原剂(例如二硫代硫酸钠溶液)使氧化剂完全消耗,通过反应所需的还原剂的体积来确定维生素C的浓度。

以上方法都可以测量维生素C的含量,具体选择取决于实验设计、设备条件和分析要求等因素。

薄层色谱法简介

薄层色谱法简介
补:用极性吸附剂进行色谱分离时,当被分离物质为弱极性物质时,一般选用弱极性溶剂为展 开剂;被分离物质为强极性成分时,则需选用极性溶剂为流动相。
固定相的选择:
✓ 硅胶 • 无定形多孔性物质,略具酸性, 适用于酸性和中性物质的分离 和分析。
✓ 氧化铝 • 有中性、酸性、碱性三种类型。 • 中性氧化铝(pH7.5)的用途 最广,适用于分离生物碱、萜 类、甾体、挥发油及酸碱中不 稳定的苷类、内酯类等化合物。
应用
优点
该技术中所应用的薄板是 采用颗粒较细的吸附剂利 用喷雾法制成的,具有涂 层均匀、重现性好等优点
定义
用高分离效能薄层 板的色谱法
比较
利用HPTLC指纹图谱, 通过比较斑点数目、 顺序和相对强度(或者 光密度扫描产生的峰) 可以进行稳定性测试
高效薄层板较普通薄层 板颗粒直径小,颗粒度 分布窄,分辨率提高, 展开距离缩短,因而展 开时间缩短,3~20min
可以完成一次分析
固定相的改造
2、反相薄层色谱法
概述 操作 应用 拓展
01
定义
利用化学键合反应, 将烃基键合到硅胶表 面,制成非极性固定 相,用极性较大液 体作流动相进行分离 分析的方法
02
优点
斑点扩散小,而且分 离效果高;化学键合 相硅胶的硅烷化程度 可调,为分离提供选 择性,因此可根据需 要挑选合适的固定材 料,获得最好的分离
✓ 聚酰胺 • 分离极性和非极性物质。(尤 其在黄酮类化合物、蒽醌类、 酚类化合物的分离方面,有明 显优势)
概述 操作 应用 拓展
1.薄层板的制备
• 薄层铺板的厚度 及均匀性对样品 的分离效果极大
• 一般厚度0.25mm 为宜
• 硬板的制备: 匀浆、制板 晾干、活化

高效薄层色谱HPTLC

高效薄层色谱HPTLC


Li Ls
式中中心,距离Li,。Ls分别为原点至待测组分i和参考物质s斑点
Rst与Rf相比具有更好重现性和可比性。参考物质可以 选择纯物质加到试样中,也可7 以是试样中的某一已知组
分。Rst可以大于1,也可以小于1。
7
三、薄层色谱
固定相涂布于平面载板上,流动相通常是借 毛细管作用流经固定相,使被分离后的物质保留在 固定相上。— 开放式的离线操作。见图示
Rf = 0.2~0.8(常用)2;3 0.3~0.5(最佳)
23
2、流动相的速率
与柱色谱相比,TLC、PC中,流动相的速率是不恒定的, 展距越大,速率越小。
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固定相的变化
平面色谱操作大多是敞开的,与大气接触,与柱色谱不同。 在上样时,吸附薄层会吸收空气中的水或减活,从而造 成结果不重现。
24
26
(七)薄层扫描法( TLCS)
薄层扫描法 基本原理: 样品经薄层分离后直接测定或经适当处理使之
显色或产生荧光,在特定波长下,用光度计测其吸光度或 荧光强度的方法称为薄层扫描法。 薄层扫描仪 测定方法:吸收测定法(UV-Vis)、荧光测定法
27
27
1、吸收测定法
利用可见光或紫外光照射展开后的薄层,测定色谱斑点 的吸光度 A 随展开距离 L 的变化,得到 A-L 或 A-Rf 曲线,即薄层扫描图。色谱峰面积,可用于定量分析。
24
定性
(1) Rf值定性 影响Rf值的因素:饱合程度、湿度、温度
(2)多种溶剂系统定性
改变:a、极性 b、酸碱性 c、种类(组别) d、正向、反相色谱
25
25
(六)定量
(1)直接测定 目测 斑点面积 薄层扫描TLCS

高效薄层色谱(HPTLC)分析

高效薄层色谱(HPTLC)分析

高效薄层色谱(HPTLC)分析
高效薄层色谱(HPTLC)可支持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高效薄层色谱技术能够分离样品混合物中的化合物。

百泰派克生物科技基于高效薄层色谱(HPTLC)检测平台为您提供高效薄层色谱分析服务。

hptlc。

基于高效薄层色谱分析的应用广泛,包括
1. 乙酰水杨酸、水杨酸和水杨酰胺分析。

2. 血浆奥硝唑分析。

3. 食品饮料三氯蔗糖和果糖分析。

4. 辣椒素分析。

5. 牛奶三聚氰胺分析。

6. 人体皮肤非极性脂质分析。

7. 人体皮肤神经酰胺分析。

8. 磷脂分析。

9. 银杏内酯A、B、C和白果内酯分析。

10. 银杏白果类黄酮芦丁分析。

11. 香料非法染料分析。

12. 药物剂型中的甲硝唑分析。

13. 软胶囊辅酶Q10分析。

14. 番茄提取物黄曲霉毒素B1、G1、B2和G2分析。

15. 中国植物马兜铃酸的指纹图谱分析。

16. 生物发光筛选。

17. 越桔提取物中苋菜红分析。

18. Triphala的鉴定。

19. 脂肪油的鉴定。

20. DPPH筛选。

21. 脂肪油USP分析。

(新)姜黄素的高效薄层色谱分析

(新)姜黄素的高效薄层色谱分析

法。姜黄素样品溶液上行展开 5.0cm,其 Rf值为 0.70。姜黄素的检测量在 27~216ng 范围内,其斑点的面积与姜 黄素的检测量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3。姜黄素的平均回收率为102.08%,方法的精密度良好(RSD ≤ 1.5%)。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姜黄样品的定性定量分析。 关键词:薄层色谱扫描法;姜黄;姜黄素;薄层扫描
2.Hunan Provinci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Natural Products, Changsha 410128, China)
Abstract: The thin-layer chromatographic method of curcumin was developed by the use of chloroform-methanol-formic acid (96:4:0.7 in volume ratio) as a mobile phase and on GF254 silica gel plate. The Rf value of cuecumin was 0.70. The calibration curve was linear (r=0.9983) in the range of 27~216ng of curcumin and the average recovery of 102.08%.The results showed it to be a simple, rapid sensitive and reproducible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curcumin in curcuma samples and curcumin extract. K e y w o r d s:thin-layer chromatography;curcuma Longa;curcumin;thin-layer scan 中图分类号:TS20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6630(2004)06-0156-0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①固定相厚度。②展开距离。③展开容器中展开剂蒸汽的饱 和程度。④样品量。⑤操作时的环境湿度和吸附剂含水量。
6
4. 相对比值(relative retardation factor,Rst)
Rst是在一定条件下,待测组分比移值(Rf(i))与参考物质比
移值(Rf(s))之比:
Rst

R f (i) R f s
4、防止展开剂脱混
易脱混:多元溶剂极 性差别大,极性溶剂 13 比例小
5、多元溶剂系统展开剂 不可重复使用
13
图示
• back
1、制板(四)TLC的实验操作
– 固定相:硅胶(硅胶H、硅胶G、硅胶GF254)、Al2O3、纤维 素、聚酰胺、葡聚糖凝胶、硅藻土等
– 载板:软板(聚酯薄膜)、硬板(玻璃板) – 粘合剂:CMC-Na 0.3~1%,常用0.5% – 铺板方法
– 边缘效应:即同一种组分在同一块板上,处于边缘的点 的Rf值大于中心点。
• 原因:a、边缘处溶剂挥发快;b、多元溶剂时,易挥发溶 剂在边缘挥发快,从而难挥发溶剂(极性大)相对比例大,
洗脱能力强,使斑点移动快。
(3)展开方式
上行法、下行法、水平展开。
(4)特殊展开技术
连续展开(相当于增加展开距离) 单向多级展开 双向展开 分级展开(自动多步展开仪)
平面色谱法与柱色谱法的分离机理基本相同,操作方式有所区别。 经典柱色谱法的固定相填充于柱管中,流动相靠重力作用流经固定
相,分离过程称为洗脱,流动相也称洗脱剂; 而平面色谱固定相涂布于平面载板上或以纸纤维为平面载体,流动相
通过毛细作用流经固定相,分离过程称为展开,流动相也称展开剂。
本节主要介绍薄层色谱法4 与纸色谱法。
(2)控制斑点大小:一般在2~3mm
18
18
3、展开 • (1)饱和展开
– 饱和展开箱展开是指在展开前,箱内的各种气液达到平衡(饱 和),展开过程中,薄层上的溶剂不再蒸发,重现性好。
• (2)不饱和展开
– 不饱和展开箱展开是指展开箱中气体与溶剂蒸气、薄层未达到 动态平衡时即开始展开;展开过程中,薄层上的溶剂不断地在 薄层表面上蒸发,从而造成结果重现性差及边缘效应
选择吸附剂主要依据样品的性质如:极性、酸碱 性、溶解度等
氧化铝一般适用于碱性和中性物质的分离 硅胶微带酸性适用于酸性和中性物质的分离
12
12
(三)展开剂的选择
1、原则:要同时考虑固定相、流动相、 被分离物质的性质。
2、选择合适的Rf值(据展开剂极性) 3、选择较好的选择性(据溶剂 的三角形分类)
20
20
4、检出 显色、定位
有色物质直接定位。
无色物质 紫外光下定位(λ254,365)。
荧光定位:发射荧光的物质

在荧光背景下显暗斑的物质(荧光熄灭)
显色定位(化学显色)
I2蒸气(棕黄色)
浓硫酸/MeOH(1:1)或10% 喷雾后,110℃烘烤21
H2SO4-乙醇溶液
专属显色剂
喷雾:人工、机械

Li Ls
式中中心,距离Li,。Ls分别为原点至待测组分i和参考物质s斑点
Rst与Rf相比具有更好重现性和可比性。参考物质可以 选择纯物质加到试样中,也可7 以是试样中的某一已知组
分。Rst可以大于1,也可以小于1。
7
三、薄层色谱
固定相涂布于平面载板上,流动相通常是借 毛细管作用流经固定相,使被分离后的物质保留在 固定相上。— 开放式的离线操作。见图示
若组分k为0,其Rf = 1,表示该组分完全不被固定相保留; 若k为无穷大,其Rf = 0,表示该组分在流动相中浓度为0,
完全被固定相保留,停留在原点,不能被展开。
3. 影响Rf值的因素
影响最大的是固定相、流动相、组分的性质及温度等,
此外,当用同一种固定相、流动相系统时,被测物质Rf 值
还受下列因素的影响::
定性分析— 窄条 定量分析— 10×20cm
硅胶G:自含粘和剂
硅胶H:不含粘和剂,铺板时另加入 CMC
硅胶HF254:含荧光剂,254 nm 紫外光照发绿

17
硅胶HF365:含荧光剂,365 nm 紫外光照发光
表11-3
17
2、点样
(1)控制点样量,防止拖尾1-10μL
点样量 = 样品溶液浓度×点样体积
特点
适用于微量分析(微克级);
仪器简单,操作方便,灵敏度高,分析快速;
具有多路柱效应,可同时平行分离多个样品;
8
分离样品所需展开剂少,节约溶剂,减少了污染
薄层色谱(TLC)
8
next
back
(一)概述
1.定义:将固定相均匀涂布在表面光滑的平板
上,形成薄层而进行色谱分离和分析的方法
• 倾注法、浸渍法、机械涂布(自动、手动)(图示)、喷 涂法
– TLP的干燥:先自然干燥,后烘干活化
• 自然干燥时要阴干,否则吸附剂外孔间大量溶剂急剧 挥发,溢出薄层面破坏表面平整,或由于突然受热引 起薄层局部收缩龟裂。
– 板的厚度 • 分析用:0.3~1mm;制备用:1~2mm
‫٭‬back
预制板
2.操作过程:见图示
铺板 →活化 →点样 → 展开 →定位(定性)/ 洗脱(定量)
3.分类:分离机制 吸附、分配、离子交换、空间排阻
经典薄层色谱(TLC)、高效1薄0 层色谱(HPTLC)、胶束薄 层色谱(MTLC)
next
10
11
11
(二)吸附剂的选择
根据被测物极性和吸附剂的吸附能力
被测物极性强——活性低的吸附剂 被测物极性弱——活性高的吸附剂
4
二、平面色谱基本原理
1. 比移值(retardation factor;Rf)
实际操作中,待测组分Rf 在0.2 ~ 0.8 为宜。
2. Rf与k的关系
5
Rf
L L0

L/t L0 / t

r u

R
1 1 k
图12-8 平面色谱展开示意图
5
可见Rf即柱色谱中的保留比R。
组分的k↑,在薄层上移动速度↓,Rf ↓ 。
第十二章 经典液相色谱法(LC)
1
1
经典液相色谱法 LC
吸附色谱法
平面色谱法
• 薄层色谱法 纸色谱法
分配色谱法
聚酰胺色
离子交换
谱法
色谱法
凝胶色谱2 法(分
子排阻色谱法)
2
1. 平面色谱法概述 2. 平面色谱法基本原理 3. 薄层色谱法 4. 纸色谱法
第六节 平面色谱法 3
3
一、平面色谱法概述
平面色谱法是指固定相呈平面状态的色谱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