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染料和颜料
染整工艺与原理——染色印花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青岛大学
染整工艺与原理——染色印花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青岛大学绪论单元测试1.泳移可使染色获得均匀的染色效果。
参考答案:错2.轧余率是浸轧后织物上带液质量占轧后湿布质量比。
参考答案:错3.颜色的三属性分别是色相、明度和饱和度。
参考答案:对4.染料拼色的三原色是红、黄、蓝(这里的红即减法混色的原色品红,蓝即是减法混色的原色青色)。
参考答案:对5.织物浸轧染液烘干时,为了防止织物上染料的泳移,烘筒温度通常应()。
参考答案:前低后高6.下列不属于轧染染色方法的特点是()参考答案:适合小批量生产7.浴比为1:10则表示1克织物需要用()参考答案:10ML水8.轧染时易产生头深尾浅现象的本质原因是()。
参考答案:亲和力太大9.当轧车轧液不匀时,极易产生()参考答案:左、中、右色差10.下列属于轧染方法的特点的是()参考答案:连续生产;适合大批量生产第一章测试1.上染过程的四个阶段中,决定上染速率的阶段是染料在纤维中的扩散阶段。
参考答案:对2.拼色时,选用半染时间相近的染料不容易获得前后一致的色泽。
参考答案:错3.通常,纤维的ζ电位与热力学电位符号相反,主观题绝对值较低。
参考答案:错4.在实际染色过程中,如直接染料染色过程中,加盐可以降低纤维表面的动电层电位。
参考答案:对5.在大多数染色体系中,染料的上染过程是吸热反应,因此高温会使染料解吸。
参考答案:错6.符合朗缪尔吸附等温线的染色过程,其染料在纤维中的吸附是非定位吸附。
参考答案:错7.符合弗莱因德利胥型吸附等温线的染色过程,存在染色饱和值。
参考答案:错8.提高染色温度,平衡上染百分率()参考答案:下降9.半染时间即达到平衡上染率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的半染时间短,表明()参考答案:染料扩散速率快10.对于棉、黏胶和蚕丝等亲水性纤维,染料分子在纤维上的扩散特点可以用()模型来说明。
参考答案:孔道扩散模型第二章测试1.对于匀染性直接染料,染色时温度不宜过高,也无需加入大量电解质。
第11章染料和颜料
11.2 染料和颜料的分类和命名
11.2.1染料和颜料的分类 ➢按化学结构分类
在染料、颜料的分子结构中都具有共轭
体系。按照这种共轭体系结构的特点,染 料、颜料的主要类别有:
•偶氮染料 含有偶氮基(—N=N—)的染料。 •蒽醌染料 包括蒽醌和具有稠芳环的醌类 染料。
分子中含有蒽醌构造或以蒽醌为起始原料的一类 颜料,也是一类较为古老的化合物,最初被用作 还原染料。色泽非常坚牢,色谱范围很广,但生 产工艺非常复杂,成本高。由于价格/性能比的因 素,并非所有的蒽醌类还原染料都可被用作有机 颜料。
它们主要用于油漆、油墨、橡胶、 塑料以及合成纤维原液的着色,也可用 于纺织物的染色及印花。颜料本身对纤 维没有染着能力。使用时是由某些高分 子物(粘合剂、树脂等)将颜料的细小 颗粒粘着在纤维的表面。
现在使用的染(颜)料都是人工合 成的,所以也称合成染(颜)料。
染(颜)料的应用:染色、着色和涂色。
并不是任何有色物质都能当作染 (颜)料使用,必须满足应用方面提 出的要求:要能染着指定物质,颜色 鲜艳,牢度优良,使用方便,成本低 廉,无毒性。
11.1.1 光与颜色
光是—种电磁波,有着及其宽广的波长范围。根据 电磁波的不同波长,可以分为γ射线、x射线、紫外 线、可见光、红外线及无线电波等。其中,只有波 长在400-760nm范围内的电磁波对人类的视觉神经有 刺激作用,所以称为可见光。
物体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对色光的反射和吸收就构
成了这个物体的颜色,若物体全部反射射来的 光线,一般达70%以上,看来就是纯白的,若 全部吸收射来的光线,一般仍可反射5%-10% ,看来就是黑色的,按比例吸收,则呈现 灰色。
当白光照射到不透明的 物体表面上时,物体表 面选择吸收一定范围的 波长而反射未吸收的色 光与物体颜色相同。
染料与颜料概述范文
染料与颜料概述范文染料是一种可以溶解在介质中,能够给物体表面染上颜色的化学物质。
染料分为天然染料和合成染料两大类。
天然染料主要来自于植物、动物和矿物等自然资源,如蓝莓、茶叶和木槿花等。
合成染料则是经过人工合成的有机或无机化合物,在20世纪初开始出现,由于具有色彩鲜艳、稳定性高等优点,逐渐取代了天然染料的地位。
染料具有以下特点:1.色彩饱和度高:染料可以产生非常鲜艳的颜色,可以通过调整染料分子的结构来实现不同颜色的染色效果。
2.可溶解性强:染料在合适的溶剂中可以溶解,并与纤维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以实现染色效果。
3.渗透能力强:染料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可以迅速渗透到物体表面并与之发生染色反应。
4.耐光性较差:染料一般不具备良好的耐光性,易于因日晒、光照等外界因素而褪色。
5.可用性广泛:染料可以应用于多种材料的染色过程,包括纤维、皮革、纸张等,可适应各种不同的颜色和效果需求。
颜料是一种在固体状态下表现出明显颜色的颗粒物质,用于调配颜料涂料、油彩、水彩等。
颜料通常是通过将颜料粒子分散在其中一种稳定的液体中来使用。
在绘画、印刷和陶瓷等领域都广泛使用颜料。
颜料具有以下特点:1.可分散性强:颜料可以均匀地分散在液体介质中,形成颜料涂料,便于调配和应用。
2.色彩饱和度高:颜料的颜色通常比染料更鲜艳,可以产生更加饱和的色彩效果。
3.耐光性强:颜料具有较好的耐光性,不易因光照而褪色,适合于户外环境使用。
4.覆盖力强:颜料可以覆盖在物体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涂层,有效掩盖物体原有的颜色和表面缺陷。
5.不可溶性:颜料通常是以固体粒子的形式存在,不溶于溶剂,以保持颜料颜色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总体而言,染料和颜料在颜色鲜艳度、溶解性、渗透能力、耐光性和可用性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
染料主要用于染色过程,可以均匀地将颜色渗透到物体中;而颜料则主要用于调配颜料涂料和颜色液体介质,以更好地满足绘画、印刷和涂装等领域的需要。
在实际应用中,染料和颜料的选择取决于具体的要求和应用场景。
颜料和染料的合成和应用
颜料和染料的合成和应用颜料和染料作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化学品,在绘画、印刷、纺织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
它们不仅能够美化我们的生活,还可以使我们的衣物、家居等物品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本文将介绍颜料和染料的合成和应用。
一、颜料的合成和应用1.1 颜料的合成颜料的合成方法十分多样,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化学还原法、碳热还原法和水热法。
化学还原法通常是将含金属氧化物的物质与还原剂反应,最终得到金属颜料。
碳热还原法则是将金属盐和还原剂一起加热,使其还原为金属颗粒。
水热法则是将特定的化合物和水一起进行高温水化反应,得到纳米颜料。
1.2 颜料的应用颜料在艺术和文化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在绘画中,颜料可以通过调配和混合,使画面产生不同的色彩、明暗和饱和度,从而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效果。
在印刷中,颜料则起到着色和防褪色的作用。
在工业制品中,颜料可以为产品提供丰富的颜色和良好的光泽。
二、染料的合成和应用2.1 染料的合成染料也有多种合成方法,其中较常见的是偶氮染料合成法。
在该合成法中,苯胺被亚硝基甲苯处理后,再和另一种胺反应,生成偶氮染料。
此外,还有氨基甲酸盐染料合成法、重氮盐降解法、芳基溴化反应等。
2.2 染料的应用染料同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在纺织工业中,染料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
通过调配和混合不同的染料,纺织品可以呈现出各种不同的色彩和样式。
在食品和制药行业中,染料也被广泛使用。
它们可以为食品和药品提供丰富的颜色和增加其吸引力。
三、颜料和染料的环保性在颜料和染料的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必须考虑环保问题。
在现代工业社会中,需要完全排除有害物质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因此,现代合成颜料和染料的生产必须严格控制对环境的污染和消耗,同时也要考虑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通过对颜料和染料的合成和应用的介绍和讨论,我们可以看出,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推广和应用低碳、环保的制造过程,并注重减少有害化学物质的排放,以确保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清洁和健康。
染料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染料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一 .何谓染料以及构成染料的条件是什么?试述染料与颜料的异同点.答:染料是能将纤维或其他基质染成一定颜色的有色有机化合物.成为染料需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1〕可溶于水,或者可在染色时转变成可溶状态,对纤维有一定的亲合力.〔2〕能够使纤维着色,且上染后具有一定的染色牢度.染料与颜料的相同点:都可以用于纤维或基质的着色不同点:染料主要用于纺织物的染色和印花,它们大多可溶于水,有的可在染色时转变成可溶状态.染料可直接或通过某些媒介物质与纤维发生物理的和化学的结合而染着在纤维上.染料主要的应用领域是各种纺织纤维的着色,同时也广泛地应用于塑料、橡胶、油墨、皮革、食品、造纸等工业.颜料是不溶于水和一般有机溶剂的有机或无机有色化合物.它们主要用于油漆、油墨、橡胶、塑料以及合成纤维原液的着色,也可用于纺织物的染色及印花.颜料本身对纤维没有染着水平,使用时是通过高分子粘合剂的作用,将颜料的微小颗粒粘着在纤维的外表或内部.二 .试述染料和颜料的分类方法;写出各类纺织纤维染色适用的染料〔按应用分类〕. 答:染料分类:1 .按化学结构分类分为:偶氮染料、葱酿染料、芳甲烷染料、靛族染料、硫化染料、猷菁染料、硝基和亚硝基染料,此外还有其他结构类型的染料,如甲川和多甲川类染料、二苯乙烯类染料以及各种杂环类染料等.2 .按应用性能分为:直接染料、酸性染料、阳离子染料、活性染料、不溶性偶氮染料、分散染料、复原染料、硫化染料、缩聚染料、荧光增白剂,止匕外,还有用于纺织品的氧化染料〔如苯胺黑〕、溶剂染料、丙纶染料以及用于食品的食用色素等.颜料分类:颜料可根据所含的化合物的类别来分类:无机颜料可细分为氧化物、铭酸盐、硫酸盐、碳酸盐、硅酸盐、硼酸盐、铝酸盐、磷酸盐、铀酸盐、铁氟酸盐、氢氧化物、硫化物、金属等.有机颜料可按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分为偶氮颜料、酥菁颜料、意酿、靛族、唾口丫噬酮等多环颜料、芳甲烷系颜料等.从生产制造角度来分类可分为钛系颜料、铁系颜料、铭系颜料、橡胶用颜料、陶瓷及搪瓷用颜料、医药化学品用颜料、美术颜料等等.纺织纤维按其来源可以分为3类,植物纤维,动物纤维,合成纤维;对于植物纤维, 如棉,麻可用直接染料,活性染料,复原染料,不溶性偶氮染料,硫化染料,缩聚染料进行染色.对于动物纤维,如羊毛,蚕丝可以用酸性染料,中性染料,媒染染料,活性染料进行着色.合成纤维,常见的有涤纶,锦纶,月青纶,涤纶可以用分散染料染色,锦纶可以用酸性染料染色,月青纶可以用阳离子染料染色.三.按染料应用分类,列表说明各类染料的结构和性质特点、染色对象、方法.答:如下表所示,四.试述现代染料工业的开展历程以及目前的开展前沿.答:略.五.何谓染料的商品化加工?举例说明染料商品化加工的作用和重要性.答:原染料经过混合、研磨,并加以一定数量的填充剂和助剂加工处理成商品染料, 使染料到达标准化的过程称染料商品化加工.染料商品化加工对稳定染料成品的质量、提升染料的应用性能和产品质量至关重要.对非水溶性染料如分散染料、复原染料要求能在水中迅速扩散,成为均匀稳定的胶体状悬浮液,染料颗粒的平均粒径在1 m (10-6n)左右.因此,在商品化加工过程中加入扩散剂、分散剂和润湿剂等一起进行研磨,到达所要求的分散度后,加工成液状或粉状产品,最后进行标准化混合,从而到达直接应用于生产.六,何谓染色牢度,主要有哪些指标来评价染料的染色牢度?答:习惯上,将纺织物上的染料在服用或加工处理过程中经受各种因素的作用而在不同程度上能保持其原来色泽的性能叫做染色牢度.染料在纺织物上所受外界因素作用的性质不同,就有各种相应的染色牢度,例如日晒、皂洗、气候、氯漂、摩擦、汗渍、耐光、熨烫牢度以及毛织物上的耐缩绒和分散染料的升华牢度等.七.何谓功能染料?试述功能染料在功能纺织品和生物医疗中的应用.答:功能性染料是一类具有特殊功能或应用性能的染料,这种特殊功能指的是染料用于着色用途以外的性能,通常都与近代高、新技术领域关联的光、电、热、化学、生化等性质相关.功能染料在功能纺织品中的应用:功能染料已经在纺织印染行业中进入实用阶段或已显示出其潜在的应用前景.目前主要应用和研究的有:(1).光变色染料和颜料:具有光致变色(即颜色随光照而变化)性的染料或颜料.(2),荧光染料和颜料:能在可见光范围强烈吸收和辐射出荧光的染料.而荧光颜料实质上是颗粒很细的荧光染料的树脂固溶体.(3),红外线吸收染料和红外线伪装染料:红外线吸收染料是指对红外线有较强吸收的染料,被用于太阳能转换和贮存;红外线伪装染料(或颜料)指的是红外线吸收特性和自然环境相似的一些具有特定颜色的染料,可以伪装所染物体,使物体不易被红外线观察所发现,主要用于军事装备和作战人员的伪装.(4),热变色染料和颜料:具有热敏变色性的染料和颜料已越来越多地用于纺织品的染色和印花.(5),湿敏涂料:由钻盐制成的无机涂料.(6),有色聚合物:可用于塑料或纤维的原液中着色和纺织品的涂层和印花.由于功能高分子染料耐高温性,耐溶剂性和耐迁移性,特别适用于纤维及其织物的着色,可提高被染物的耐摩擦性和耐洗涤性;由于有色聚合物的耐迁移性能优异,平安性高,可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玩具、医疗用品等的染色.止匕外,还应用于皮革染色、彩色胶片和光盘等染色.(7),远红外保温涂料:由具有很强的发射红外线的特性的无机陶瓷粉末以及一些镁铝硅酸盐加工而成.主要用于加工阳光蓄热保温织物.止匕外,通过涂料印花或涂层加工, 还可赋予织物发射红外线的功能,使织物具备良好的隔热性或保温性.功能染料在生物医疗中的应用:功能染料在生物医疗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物理作用或者化学反响将染料分子引入生物大分子的主链或侧链上,染料和底物在分子水平上的结合只要极少量染料便可获得所需的颜色深度,或者发出较强的荧光,从而衍生出生物医学用色素.这类色素的种类有多种,主要是荧光探针、DNAM序用荧光染料和光动力学治疗用色素.第二章一、何谓染料中料?有哪些常用的中料,它们主要通过哪几类反响来合成的?试写出下列中料的合成途径(从芳姓开始)HC—CCH3II IIOH NH2 一—, N NO2N 一; \一CH = CH 一;一NO 21 NaO3S“工尸y" SO3Na ?SO3Na NaO3s尸O NH 2答:由苯、甲苯、二甲苯、蔡和慈酿等根本原料开始,要先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响把它们制成各种芳姓衍生物,然后再进一步制成染料.习惯上,将这些还不具有染料特性的芳姓衍生物叫做“染料中间体〞简称“中间体〞或“中料〞.合成染料主要是由为数不多的几种芳姓(苯、甲苯、二甲苯、蔡和慈酿等)作为根本原料而制得的.常用的中间体有,苯胺,硝基苯,卤代苯,烷基苯,苯酚,蔡酚,苯磺酸,蔡磺酸等.合成染料中料的反响主要可归纳为三类反响,其一是通过亲电取代使芳环上的氢原子被- NO2 - Br、— Cl、— SO3Na — R等基团取代的反响;其二是芳环上已有取代基转变成另一种取代基的反响,如氨化、羟基化等;其三是形成杂环或新的碳环的反响,即成环缩合. ⑴(2)(3)(4)(6)⑺(8)(9)二.以氨基蔡磺酸的合成为例说明蔡的反响特点以及在蔡环上引入羟基、氨基的常用方法.答:蔡的磺化随磺化条件,特别是随温度的不同得到不同的磺化产物.低温( <60C)磺化时,由于 位上的反响速率比B 位高,主要产物为 取代物.随着温度的提升〔165C 〕和时间的推移, 位上的磺酸基会发生转位生成B -蔡磺酸.〔一〕蔡环上引入羟基的方法有〔1〕酸基碱熔反响:蔡磺酸在高温下〔300 C 〕与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共熔时磺酸基转变成羟基三.以慈酿中料的合成为例说明在意酿上引入羟基、氨基的常用方法.四.试述芳胺的重氮化反响机理及其影响反响的因素, 阐述各类芳胺的重氮化方法及反响 条件答:1.重氮化反响机理:色基和盐酸与亚硝酸钠的反响称为重氮化反响.对于重氮 化反响本身来说,溶液中具有一定的质子浓度是一个必要的条件 ,反响中,首先是盐酸与 亚硝酸钠作用生成亚硝酸,在酸性介质中亚硝酸与酸反响生成亚硝化试剂,反响如下:NaNGHCl HNO+NaClHNO+ H + H 2NG +(2) (3) (D ONa OH羟基置换卤素反响:羟基置换氨基反响: 〔二〕在紊环上引入氨基的反响,主 硝基的复原,如要是硝基复原和氨解反响,(2) 氨解反响如 H 2 /Pt或Fe + HCl SO 3HSO 3H SO 3HNaOH270 C NH 2OH 15-20% H 2SO 4 A200 cNO 2NH 2意酿上引入羟基的常用的方法是酸基碱熔法,如引入氨基最常用的方法是氨解法:如B -氨基意酿HNO + + Cl - H 2O + NOClH 2NO + +NO N2Q+HO,其中亚硝酸阳离子,亚硝酰氯,亚硝酸酊都是亚硝化试剂.色基的重氮化反响是以亚硝化 试剂作为进攻试剂的亲电反响,色基在盐酸的作用下生成色基的盐酸盐而溶于水,由于色 基的盐酸盐的氨基氮上带正电荷,具有强的亲电水平的亚硝化试剂不能进攻,所以只有解 析出游离胺才能使重氮化反响正常进行.重氮化反响如下:在稀酸([H]<)条件下,重氮化反响的各种反响历程,按现有的研究结果,可归纳如 下式,式中X 代表Cl 或Br .X —NO ArNH 2 .HNO 2 r H f2O+ —NO ) ArNH 、Ar —N H 2 —NO 1H A' A 迅速 NO2 > ------- ► N 2O 3 ArNH2—*■ (ArN = NOH) :H » Ar-N = N (Ar —N = N)-H 2O 迅速 2.重氮化反响影响因素:(1)酸的用量和浓度:要使反响顺利进行,酸必须过量.酸的用量取决于芳伯胺的碱性,碱性越弱,过量 越多.酸的浓度影响以下反响:一般说,无机酸浓度低时,后一影响是主要的,浓度升高反响速率增加;随着浓度的进 一步增加,前一影响逐渐成为主要因素,浓度越高反响速率反而降低.(2)亚硝酸的用量:重氮化反响进行时,自始至终必须保持亚硝酸稍过量,否那么也会引起自我偶合反响.(3)反响温度:重氮化反响一般在0〜5c 进行,较高温度会加速重氮盐和亚硝酸的分解.(4)芳胺的碱性:当酸的浓度很低时,芳胺的碱性对N-亚硝化的影响是主要的,这时芳胺的碱性越强反 应速率越快.在酸的浓度较高时,俊盐的水解难易(游离胺的浓度)是主要影响因素, 这时碱性较弱的芳伯胺的重氮化速率快.3.各类芳胺的重氮化方法及反响条件: (ArNH-NO) —*■迅速根据芳胺不同性质,可以确定它们的重氮化条件,如重氮化试剂(即选用的无机酸), 反响温度,酸的浓度和用量以及反响时的加料顺序.(1)碱性较强的一元胺与二元胺如苯胺、甲苯胺、甲氧基苯胺、二甲苯胺及 -蔡胺、联甲氧基苯胺等,这些芳胺的特征是碱性较强,分子中不含有吸电子基,容易和无机酸生成稳定的钱盐,钱盐较难水解, 重氮化时,酸量不宜过量过多,否那么溶液中游离芳胺存在量太少,影响反响速率.重氮化时,一般先将芳胺溶于稀酸中,然后在冷却的条件下,参加亚硝酸钠溶液(即顺法) .(2)碱性较弱的芳胺如硝基甲苯胺,硝基苯胺,多氯苯胺等,这些芳胺分子中含有吸电子取代基,碱性较弱,难以和稀酸成盐,生成钱盐.在水中也很容易水解生成游离芳胺.因此它们的重氮化反响速率比碱性较强的芳胺快,所以必须用较浓的酸加热使芳胺溶解,然后冷却析出芳胺沉淀,并且要迅速参加亚硝酸溶液以保持亚硝酸在反响中过量,否那么,偶合活泼性很高的对硝基苯胺重氮液容易和溶液中游离的对硝基苯胺自偶合生成黄色的重氮胺基化合物沉淀.(3)弱碱性芳胺假设芳胺的碱性降低到即使用很浓的酸也不能溶解时,它们的重氮化就要用亚硝酸钠和浓硫酸为重氮化试剂.在浓硫酸或冰醋酸中这些芳胺的钱盐很不稳定,并且很容易水解, 在浓硫酸中仍有游离胺存在,故可重氮化.对钱盐溶解度极小的芳胺(形成钠盐) ,也可采用反式重氮化,即等分子量的芳胺和亚硝酸钠混合后,参加到盐酸(硫酸)和冰的混合物中,进行重氮化.(4)氨基偶氮化合物氨基偶氮化合物如:在酸性介质中迅速达成如下平衡:生成的酿腺体难溶于水,不能进行重氮化反响.为了预防酶腺体的盐生成,当偶氮染料生成后,加碱溶解,然后盐析,使之全部成为偶氮体的钠盐,析出沉淀过滤.参加亚硝酸钠溶液,迅速倒入盐酸和冰水的混合物中,可使重氮反响进行到底.(5)令,氨基苯酚类在常规的条件下重氮化时,很容易被亚硝酸所氧化,因此它的重氮化是在醋酸中进行的,醋酸是弱酸,与亚硝酸钠作用缓慢放出亚硝酸,并立即与此类化合物作用,可预防发生氧化作用.五.试述重氮盐的偶合反响机理及其影响反响的因素,阐述各类偶合组分的偶合反响条件.答:偶合反响条件对反响过程影响的各种研究结果说明,偶合反响是一个芳环亲电取代反响.在反响过程中,第一步是重氮盐阳离子和偶合组分结合形成一个中间产物;第二步是这个中间产物释放质子给质子接受体,生成偶氮化合物.影响偶合反响的因素:(1)重氮盐偶合是芳香族亲电取代反响.重氮盐芳核上有吸电子取代基存在时, 增强了重氮盐的亲电子性,偶合活泼性高;反之,芳核上有给电子取代基存在时,减弱了重氮盐的亲电子性,偶合活泼性低.(2)偶合组分的性质偶合组分芳环上取代基的性质,对偶合活泼性具有显着的影响.在芳环上引入供电子取代基,增加芳环上的电子云密度,可使偶合反响容易进行,如酚、芳胺上的羟基、氨基是给电子取代基.重氮盐常向电子密度较高的取代基的邻对位碳原子上进攻,当酚及芳环上有吸电子取代基—Cl、—COOH口—SOH等存在时,偶合反响不易进行,一般需用偶合活泼性较强的重氮盐进行偶合.(3)偶合介质的pH值对酚类偶合组分,随着介质pH值增加,有利于生成偶合组分的活泼形式酚负氧离子,偶合速率迅速增大, pH增加至9左右时, 偶合速率到达最大值.当pH值大于10后,继续增加pH值,重氮盐会转变成无偶合水平ArN= N _的反式重氮酸钠盐0 Na+ 0由此,降低了偶合反响速率.因此,重氮盐与酚类的偶合反响通常在弱碱性介质中(pH= 9〜10)进行.芳胺在强酸性介质中,氨基变成N H3正离子,降低了芳环上的电子云密度而不利于重氮盐的进攻.随着介质pH值的升高,增加了游离胺浓度,偶合速率增大.当pH= 5左右时,介质中已有足够的游离胺浓度与重氮盐进行偶合,这时偶合速率和pH值关系不大,出现一平坦区域;待pH = 9以上,偶合速率降低,是由于活泼的重氮盐转变为不活泼的反式重氮酸盐的缘故.所以芳胺的偶合在弱酸性介质(pH =4〜7)中进行.(4)偶合反响温度在进行偶合反响的同时,也发生重氮盐分解等副反响,且反响温度提升对分解速率的影响比偶合速率要大的多.为了减少和预防重氮盐的分解,生成焦油状物质,偶合反响一般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另外,当pH值大于9时,温度升高,也有利于生成反式重氮酸盐,而不利于偶合反响.(5)盐效应电荷符号相同的离子间的反响速率常数可以通过加盐, 增加溶液离子强度、减少反响离子间的斥力、增加碰撞而获得提升.反之,电荷符号相反对离子间的反响速率常数会由于溶液离子强度的增加而下降.中性分子那么没有这种影响.(6)催化剂存在的影响对某些有空间阻碍的偶合反响,参加催化剂(如叱噬)能加速脱氢,提升偶合反响速率.六.试从重氮化,偶合反响机理出发比拟说明:NH2NH21 .凡拉明蓝B色基;大红色基G O2NNO2 的重氮化反响的快慢,重氮化方法和酸用量的比例.2 .分别写出它们的重氮盐和色酚AS偶合的反响式,比拟偶合反响的快慢,以及偶合时的pH.答:1.重氮化反响由快到慢顺序依次是凡拉明蓝BM B色基>大红色基G,凡拉明蓝B色基进行重氮化时,酸量不宜过量过多,否那么溶液中游离芳胺存在量太少,影响反响速率.重氮化时,一般先将芳胺溶于稀酸中,然后在冷却的条件下,参加亚硝酸钠溶液(即顺法).红B色基,大红色基G用较浓的酸加热使芳胺溶解,然后冷却析出芳胺沉淀,并且要迅速参加亚硝酸溶液以保持亚硝酸在反响中过量,否那么,偶合活泼性很高的对硝基苯胺重氮液容易和溶液中游离的对硝基苯胺生成黄色的重氮胺基化合物沉淀.2.偶合反响速率: 大红色基G* B 色基>凡拉明蓝B 色基偶合时的pH 为:9〜10.七.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指出在染料中料合成方面有哪些新进展?答:略.第三章.染料的颜色和结构一、名词解释1.互补色;2.单色光;3.深色效应;4.浓色效应;5.浅色效应;6.淡色效应;9.积分吸收强度;10.吸收选律;11. Beer- 吸收定律.答:1.互补色:将两束光线相加可成白光的颜色关系称为补色关系.2 .单色光:单色光是波长间隔很小的光,严格地说是由单一波长的光波组成的光.3 .深色效应:人们把增加吸收波长的效应叫做深色效应.4 .浓色效应:增加吸收强度的效应称为浓色效应.5 .浅色效应:降低吸收波长的效应叫做浅色效应.6 .淡色效应:降低吸收强度的效应叫做淡色效应.9 .积分吸收强度:吸收带的面积称为积分吸收强度,它表示整个谱带的吸收强度.10 .吸收选律:有机化合物中,电子要发生具有一定跃迁距的所谓“允许〞的跃迁, 要有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称为选律.11 . Beer-吸收定律:将波长为 的单色光平行投射于浓度为c 的稀溶液,温度恒定, 入射光弓S度为I .,散射忽略不计, 通过厚度为l 的液层后,由于吸收,光强减弱为I , I 与I 0之间的关系为:Ar式中:k 为常数为了方便起见,将角注略去,并以 a= k/代入,那么I=I0Xl0ac1(3-2)这便是常用的朗伯特-比尔定律方程式. 试以法兰克―康登原理说明双原子分子对光的吸收强度的分布.答:在电子跃迁过程中,核间距离是来不及发生改变的. 这就是法兰克-康登原理的 根本论点.在核振动过程中,总的能量不变,但位能和动能随着核间距离而不断转化 在振动过程中,原子核在不同距离上出现的机率服从波动力学原理.分子处于不同核距 离状态的机率分布情况随振动能级而不同.处于基态时,绝大局部分子处于最低振动能 级.发生电子跃迁时,它们可以激化成属于假设干不同振动能级的电子激化态.但根据法 兰克-康登原理,在电子跃迁的瞬间,核间距离可以认为是不变的,基态和激化态的核问 距离相等.而跃迁的机率随着基态和激化态两者处于该核间距离状态的机率大小而变化 由上述可见,由于激化前后核间平衡距离的变化和激化成不同振动能级的机率分布的不 同,电子吸收光谱曲线就相应地表现为不同的形态.三、试用量子概念,分子激化理论解释染料对光选择吸收的原因,阐述染料分子结构和外界条件对染料颜色的影响.比拟以下各组染料颜色深浅,并说明原因k cl eI In -1 o k cl I1g 丁cl/2.303(3-1) k cl 10 2.303O NHCH 3 O NHCH 2CH 20H d NH 2 NH 2 c O OH O O a. b. O OO NHCO答:分子吸收光能是量子化的.分子里的电子有一定的运动状态,原子核之间有一 定的相对振动状态,整个分子那么有一定的转动状态.这些运动状态各有其报应的能量, 即电子能量、振动能量和转动能量.它们的变化也都是量子化的,是阶梯式而不是连续 的.这种能量的上下叫做能级.能级之间的间隔就是它们之间的能量差.运动状态发生 变化时,能级也随之而发生变化.这种运动状态的变化叫做跃迁.电子运动状态的变化 叫做电子跃迁,在一般条件下,分子总处于最低电子能级状态,称为电子基态,简称基 态.在光的作用下,当光子的能量和染料分子的能级间隔一致时,便可能发生吸收,即 所谓的选择性吸收.作为染料,它们的主要吸收波长应在 380-780nm 波段范围内.染料激化态和基态之间的能级间隔 E 必须与此相适应.这个能级间隔的大小主要是由价电子 激化所需的能量决定的.就有机化合物而言,对可见光吸收的能级间隔是由它们分子中 电子运动状态所决定的. 影响染料颜色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1〕共腕双键系统〔2〕供电子基和吸电子基〔3〕 分子的吸收各向异性和空间阻碍.的协同效应越强,深色效应越显着,分子的共面性越好,深色效应越显着.3.(CH 3)2N- -X- N(CH 3)2 (CH 3)2N /\_N(CH 3)2 (CH 3)2N - - X- - N(CH 3)2 3.x = CHx = Nx = N —NH 入 max=610nm 入 max=710nm 入 max=420nm2.供吸电子 (CH 3)2N N(CH 3)24b.(CH 3)2N +N (CH 3) 2Cl - (紫)越长那么其深色效应越显X= x = N ,入max= 710nm x = CH , 入max= 610nm x =N— NH ,入max= 420nm 共腕系统越长那么其深色效应越显着.4.(CH3)2N—:力■:—C\= N(CH3)2Cl(紫) J X /\ +' / I '> (CH 3)2N r' C—C < 、U N(CH3)2Cl(绿)NH2 >引入取代基氨基造成了空间阻碍引起深色效应.第四章.染料的光化学反响及光致变色色素一 .染料受光激发后能量是如何进行转化的?答:光照对染料产生的影响可以从染料分子中电子结构及能量变化的情况来解释. 当一个染料分子吸收一个光子的能量后, 将引起分子的外层价电子由基态跃迁到激化态. 按结构的不同,染料分子在不同波长光波的作用下可以发生不同的激化过程, 有冗冗、n 九、CT (电荷转移)、S S (单线态)、S T (三线态)、基态第一激发态和基态第二激化态等.单线态的基态写作S O,第一和第二激化单线态分别写作S I和G.相应的三线态那么以T O、T I、T2表示.在激化过程中,染料分子被激化成各种振动能级的电子激化态,它们的振动能级会迅速降低,将能量转化为热而消散,这种降低能级的过程称为振动钝化.在振动钝化过程中,振动能级低的&激化态也会转化成为振动能级较高的S I激化态,并继续发生振动钝化.这样,原来能级较高的 &激化态迅速转化为最低振动能级的S I激化态.等能量相交条件下的&、S I电子能态之间的转化不包含电子自旋多重性的变化,被称为内部转化. 单线态和三线态之间也会发生转化,从S I转化成T I激化态.这种伴有电子自旋多重性变化,在等能量相交条件下的电子能态转化叫做系问窜越.由于受电子自旋选律的“禁戒〞,系间窜越的速率一般是比拟低的.激化的染料分子与其他分子间发生光化学反响,导致了染料的光褪色和纤维的光脆损.二 .激发态的染料可发生哪些光反响?答:一般来说,染料分子的光化学反响主要是异构反响、复原和氧化反响、分解反应、光敏反响等,另外光取代、光聚合等光化学反响也有报道.染料光褪色是处于激发态的染料分子分解或与其分子发生光化学反响所引起的,其中光氧化和光复原反响是光褪色的两个重要途径.三 .阐述影响染料的光褪色的因素以及提升染料光牢度的可能途径.答:影响染料在各种环境下发生光照褪色的主要因素包括:1 .光源与照射光的波长,2.环境因素,3.纤维的化学性质与组织结构4.染料与纤维的键合。
第11章圆珠笔墨水
第11章圆珠笔墨水近年来圆珠笔类产品发展迅速,已由传统的油性墨水圆珠笔发展为中性墨水圆珠笔、水性墨水圆珠笔、中油性墨水圆珠笔、可擦性墨水圆珠笔等。
根据QB/T3651.2-1999《圆珠笔名词术语》行业标准,全国制笔标准化中心将圆珠笔定义为:“利用球珠滚动带出书写介质形成字迹的书写工具统称为圆珠笔。
其书写介质为油性的即为传统的油性圆珠笔(即传统圆珠笔);书写介质是水性的称为水性圆珠笔(滚珠笔);书写介质的粘度介于油性和水性之间的称为中性圆珠笔(中性笔);书写介质的粘度介于油性和中性笔之间的称为中油圆珠笔(中油笔);书写介质形成字迹后可擦去的称为可擦圆珠笔”。
可见,中性笔、水性笔、可擦圆珠笔、中油笔等产品均属圆珠笔类产品。
11.1 圆珠笔的产生和发展11.1.1 圆珠笔的产生圆珠笔(ballpen)是现代书写工具中最大的产业,它的原型起源于匈牙利人拉兹娄·比罗(Lazlo brio)。
匈牙利记者拉兹娄·比罗在新闻速记中使用钢笔感到不方便,有时墨水用完了,措手不及;有时笔尖堵塞不出水,急的要死,使劲大了笔尖还会将纸划破。
于是,比罗决心自己设计一种不需补充墨水而且书写快速流利的书写工具。
1938年,匈牙利记者拉迪斯格·比罗找他的兄弟格奥尔帮忙,弟兄俩发明了第一支实用的圆珠笔。
它使用的是能迅速变干的印刷油墨,以“油溶笔”的名称在英国为这项发明申请了专利。
英国政府后来许可他们为英国空军飞行员制作圆珠笔,因为圆珠笔在高空不会漏油,而自来水笔会漏墨水。
翌年,爱弗释(Eversharp)公司买下了比罗这一构想的专利。
二战爆发后,他们迁到了南美洲的阿根廷,继续生产“油溶笔”,但是由于油墨的质量不过关,书写时经常弄得一手油污,产品严重滞销。
1944年他们将发明专利权卖给了美国的永利公司。
永利公司老板雷诺请加里福尼亚的化学工程师费兰茨基对油墨进行了改良,加入乙醇等化学物质使它完全克服了原来的缺点,很快生产出第一批笔。
颜料和染料的区别
颜料是一种微细粉末状的有色物质,一般不溶于水、油和溶剂,但能均匀的分散在其中。
颜料是色漆的次要成膜物质,在木材装饰过程中调制底漆、腻子以及木才着色,也经常使用颜料。
不透明的色漆由于放入颜料,其涂膜具有某些色彩和遮盖力。
同时颜料还能增强涂膜的耐久性、耐候性、耐磨性等。
对于色漆及其涂膜的性能影响较大的是颜料的分散度、吸油量、遮盖力、着色力以及耐光性等。
分散度即颜料颗粒的大小。
当其它条件相同时,分散度越高即颗粒越细,色漆贮存时分层现象减少,色漆涂膜的平整光滑程度提高,同时颜料的吸油量与遮盖力也增加。
一定量的颜料用油调合时所需油的数量是颜料的吸油量,它决定了调配色漆时油的消耗。
颜料的遮盖力是指色漆涂膜中的颜料能遮盖基底,不使其透过漆膜而显露的能力,常以遮盖单位面积所需颜料的克数表示。
很显然,遮盖力高的颜料耗用少。
着色力则是某一颜料与别一种颜料混合后形成颜色强弱的能力。
当配制混合颜料时,达到同样色调,着色力强的颜料用量少。
颜料对光作用的稳定性即耐光性差的颜料在光的作用下,其颜色和性能在不同程度上发生变化,降低了制品的表面装饰质量。
好的着色颜料应是颜色鲜明,具有较高的遮盖力、着色力、分散度与较低的吸油量,并对光的作用稳定
染料与颜料不同,它是能溶于水、醇、油或其它溶剂等液体中的有色物质。
染料溶液能渗入木材,与木材的组成物质(纤维素、木质素与半纤维素)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能使木材着色而又不致模糊木材的纹理,能使木材染成鲜明而坚牢的颜色
参考资料:万客论坛。
精细化学品化学-7染料与颜料
快 Ar N N H O -H
快 -H Ar N N NH2
Ar N N
O
7.2.2 偶合反应
可以预见,偶氮基进入酚类或芳胺类苯环上羟基或氨基的 邻、对位。一般情况是先进入对位,当对位已有取代基时 进入邻位。如:
OH(NH2) OH(NH2) OH(NH2) OH(NH2) HO3S CH3 OH(NH2)
NH2CONH2 + 2HNO2 NH2SO3H + HNO2
CO2 ↑ + 2N2 ↑ + 3H2O H2SO4 + N2 ↑ + H2O
2)重氮化反应的影响因素
(3)反应温度:反应温度过高,会使重氮化反应
加快,但也会使亚硝酸和生成的重氮盐分解加快。 适宜的温度为0~5℃。但对某些较稳定的重氮盐, 可适当提高温度,以加快反应速度,一般不超过 30℃。如:对氨基苯磺酸,可在10~15℃下进行。 (4)芳胺的碱性:碱性较强的一元胺与二元胺(环 上有供电子基团,使胺基电子云密度增加,与氢离 子结合力增加,碱性增强)如苯胺、甲苯胺、二甲苯 胺、甲氧基苯胺、甲萘胺等,由于碱性较强,与无
• 此反应是不可逆反应,它会使重氮盐质量变坏,产率降低。 • 反应采取将芳胺的盐酸盐悬浮液滴加入亚硝酸钠和盐酸的 混合液中较好地避免自偶合反应。
2)重氮化反应的影响因素
(2)亚硝酸钠用量:反应过程中要始终保持亚硝 酸过量(用淀粉碘化钾试纸测试,过量的亚硝酸能 使试纸变蓝),否则会引起自偶合反应(生成的重 氮盐与剩余的芳胺反应)。反应完毕后,过剩的亚 硝酸可采用加入尿素或氨基磺酸消除。反应式为:
2)重氮化反应的影响因素
机酸生成的铵盐较难水解,重氮化时用酸量不宜过 多,否则会使溶液中游离胺浓度减小而影响反应速 度。因此,重氮化时一般用稀酸,然后在冷却下加 入亚硝酸钠溶液(称为顺加法或顺重氮化法)。 碱性较弱的芳胺(环上有吸电子基团)如硝基苯胺、 多氯苯胺,生成的铵盐极易水解成游离芳胺,重氮 化比碱性强的芳胺快。必须用较浓的酸,并且要迅 速加入亚硝酸钠溶液以保持亚硝酸在反应中过量, 否则很容易发生自偶合反应而生成重氮氨基化合物 沉淀,使重氮化失败。
染料、颜料及中间体
常利润, 因此我们希望通过提价 的手段 来确保 企业能够正常生 高达每年 3万吨 。该生产厂一半的产能 已经被 朗盛吸收。这座
产, 并一如既往 的高质量产品和优质服务传递给客 户。” 生产厂是 中国最 大的氧化铁颜料生产厂之一 , 同时还采用 了世
界 领 先 而且 环 保 的 生产 工 艺 。 、
“ 适 纯 ” 作 用 原理 , 且 为 筛 选新 型胆 固醇 吸 收 抑 制 弃提 供 益 的 并 】 了理论 依 据 和 实验基 础 。
朗盛公司宣布在华首项并购举措
全球领 先的特殊化 学品集 团朗盛公 司正在通过 其在 中国 的首个并购项 目, 扩展无机颜料业务部在亚洲地 区的业务 。金
而抑 制 细胞 对胆 固醇 的吸 收 。 ME 地 区 粉 末 涂 料 业 务 部 经 理 M ̄ o n Sg e 宣布 自 7月 A cl agr r s
1 4日起提 高欧洲中东和非洲 Url ④ ac 品牌的粉 末涂料树脂产品 a
这项开拓性工作具有非常重要 的意义 , 不仅 揭示 了长久 以 价 格 01 . 2欧元 / 克 , 按 合 同许 可执 行 。 千 或 来 困扰科 学家的胆 固醇吸收的分子途径 、 阐明 了降胆 固醇药物
料 和 聚 合 物公 司 CC P宣布 , 自 20 年 7月 1日起 ( 同价 格 将 08 合
除外)提 高其涂料树脂产品的 离岸价格 , , 本次提 价 的幅度根 据 的客 户来源于建筑行 业 , 紧随其次的是 油漆涂料 行业 、 塑料和
具体 产品 的不 同, 控制在 5 2 间。根据 CC ~1%之 P公 司涂料部 造 纸 行 业 的客 户 。
塑料和油漆制品 中使 用的单体 的有 关规 定。业界 人士认为 , 就 已租用 了其 中的一座 。通过这 一并购, 因 朗盛在全球 的无机颜
第十一章 染料与颜料
OH
C NH O
Cl +
N2+ Cl
NN OH Cl
C NH O
分散染料 (disperse dyes) 这类染料分子中不含水 溶性基团,染色时需借助分散剂的作用使染料分散成 极细的颗粒进入纤维内部而染色,故称为分散染料。 主要用于各种合成纤维的染色,如涤纶、锦纶、醋酸 纤维等。
Cl
O2N
NN Cl
有机染料的发展史
真正的染料工业的历史应该从1856年年仅18岁的英国化 学家Perkin发现第一个合成染料——苯胺紫开始,发展至今 已有一百五十多年。当时由于纺织工业的发展,对染料提出 了迫切的需要,而天然染料在数量上、质量上远不能满足需 要,加上煤焦油中发现了有机芳香族化合物,提供了合成染 料所需的各种原料,同时四价碳(1858)和苯结构(1856) 的理论模型的确立,使人们能够有计划地进行有机合成,正 是由于上述几个契机,促成了现代染料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第十一章 染料与颜料
第一节 概述
染料是能将纤维或其他基质染成一定颜色的有色有机化合物。 它们大多可溶于水(或在染色时转变成可溶状态),直接或 通过某些媒介物质和纤维发生物理的和化学的结合而染着在 纤维上,主要用于纺织物的染色和印花。
颜料是不溶于水和一般有机溶剂的有机或无机有色化合物。 它们主要用于油漆、油墨、橡胶、塑料以及合成纤维原液的 着色。颜料本身对纤维没有亲和能力。只有通过粘合剂或成 膜物质使之附着于物体表面或混在物体内部而使着色。
NO2 混酸 35~50℃
磺化反应
磺化目的 通过引入磺酸基赋予染料水溶性。 染料分子中的磺酸基能和蛋白质纤维上的-NH3+生成化 学键而结合并赋予染料对纤维的亲和力。 通过亲核置换,将引入的磺酸基置换成其他基团,如- OH、-NH2、-Cl、-NO2、-CN等,从而制备象酚、胺、卤 代物、硝基化合物、腈等一系列中间体。在染料中间体合成 中主要是-SO3Na经碱熔成-ONa的反应。
染料化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染料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染料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一. 何谓染料以及构成染料的条件是什么?试述染料与颜料的异同点。
答:染料是能将纤维或其他基质染成一定颜色的有色有机化合物。
成为染料需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1)可溶于水,或者可在染色时转变成可溶状态,对纤维有一定的亲合力。
(2)能够使纤维着色,且上染后具有一定的染色牢度。
染料与颜料的相同点:都可以用于纤维或基质的着色不同点:染料主要用于纺织物的染色和印花,它们大多可溶于水,有的可在染色时转变成可溶状态。
染料可直接或通过某些媒介物质与纤维发生物理的和化学的结合而染着在纤维上。
染料主要的应用领域是各种纺织纤维的着色,同时也广泛地应用于塑料、橡胶、油墨、皮革、食品、造纸等工业。
颜料是不溶于水和一般有机溶剂的有机或无机有色化合物。
它们主要用于油漆、油墨、橡胶、塑料以及合成纤维原液的着色,也可用于纺织物的染色及印花。
颜料本身对纤维没有染着能力,使用时是通过高分子粘合剂的作用,将颜料的微小颗粒粘着在纤维的表面或内部。
二.试述染料和颜料的分类方法;写出各类纺织纤维染色适用的染料(按应用分类)。
答:染料分类:1.按化学结构分类分为:偶氮染料、蒽醌染料、芳甲烷染料、靛族染料、硫化染料、酞菁染料、硝基和亚硝基染料,此外还有其他结构类型的染料,如甲川和多甲川类染料、二苯乙烯类染料以及各种杂环类染料等。
2. 按应用性能分为:直接染料、酸性染料、阳离子染料、活性染料、不溶性偶氮染料、分散染料、还原染料、硫化染料、缩聚染料、荧光增白剂,此外,还有用于纺织品的氧化染料(如苯胺黑)、溶剂染料、丙纶染料以及用于食品的食用色素等。
颜料分类:颜料可根据所含的化合物的类别来分类:无机颜料可细分为氧化物、铬酸盐、硫酸盐、碳酸盐、硅酸盐、硼酸盐、钼酸盐、磷酸盐、钒酸盐、铁氰酸盐、氢氧化物、硫化物、金属等。
颜料与染料的常见分类及应用
颜料与染料的常见分类及应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到两大类带有颜色附着性质的物质,即颜料和染料。
它们并不是同种物质的不同名称,而是代表两类物质。
本文对颜料和染料的概念进行区分,并介绍其分类及常见应用。
1.颜料颜料就是能使物体着色的颗粒状的有机或无机的固体的总称,通常为白色、黑色、彩色或带有荧光性质的物质。
这种物质在水、油或其他的介质中不溶解,但可以在介质中均匀分散,并不影响其晶体或粒子结构,与介质类型无关。
依据颜料成分差异,可分为有机颜料和无机颜料;根据颜色分为黑色、绿色、蓝色等颜料;根据颜料用途分为着色颜料、功能颜料和体质颜料。
着色颜料是指为物体染上各种颜色的无机和有机颜料;功能颜料是具有特定功能的颜料,例如颜色随温度改变而改变的示温颜料、在黑暗中具有发光功能的发光颜料、具有消毒功能的防污颜料、有发出珍珠光泽的珠光颜料、可防止材料锈蚀的防锈颜料等。
体质颜料是一种没有着色和遮盖作用的颜料,早期用于降低产品成本,改善橡胶、塑料和涂料等产品的性能,故又称之为填料。
它们可直接来自自然界或者由生产中的副产品取得。
成分为钙、镁或铝的盐,也可是硅或铝的氧化物。
颜料广泛应用于印刷、造纸、塑料、纤维、橡胶、陶瓷和涂料等工业中,赋予产品不透明性、耐用性、装饰性或某些特殊功能。
科技水平提高,染料的新功能将会得到进一步研究。
2.染料染料是指能使其他物质坚牢着色鲜明的有机物质。
染料类型多种多样,由于分子结构不同,可分为偶氮染料、酞菁染料、葸醌染料、硝基染料和芳甲烷染料等。
有机染料具有色彩鲜明,且着色力强的优点,多数有机染料无毒性,其结构易于通过改变而优于无机染料。
目前,染料总产量的约四分之一为有机染料。
2.1偶氮类染料是指结构中含有偶氮基(-N=N-)的非水溶性的有机化合物,它是品种最多和产量最大的一类有机颜料。
偶氮颜料是由芳香胺或芳杂胺经重氮化制得的重氮盐,然后与吡咯、2-萘酚、乙酰芳胺或吡唑啉酮等偶合成的非水溶性的物质,即偶氮颜料。
染料和颜料制备技术及其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
染料和颜料制备技术及其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一、染料制备技术染料是一种化学品,用来给物质添加颜色。
对于大多数化学合成染料,它们是从煤化学衍生物中制造的拥有特殊结构的化合物。
在染料生产的不同步骤中,一种重要的步骤是选择合适的原料,因为原料的选择会直接影响生产效率和染料质量。
而造粒技术是在染料制备中的关键步骤之一,以提高染料的达色性和着色力。
1.1 选择原料首先要选择好原材料。
对于大多数化学染料,都是由石油基原料和煤化学衍生物中的化合物制造的。
石油基原料包括石油、苯、甲苯、乙烯等,而煤化学衍生物尤其是芳香族化合物往往被用于合成有机染料。
1.2 合成方法合成染料的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芳香族化合物的稳定中间体,然后通过几个反应步骤来选择性地引入不同的基团。
染料分子中的不同基团确定其着色力和色相。
达色性指染料的颜色浓度,而色相指颜色类型,如红色、蓝色等。
1.3 造粒技术造粒技术是提高染料的达色性和着色力的一种方法。
一般来说,造粒技术是将染料分散在粘结剂中,然后将它们形成小球形。
制造的颗粒被称为颜料,颜料是化学领域用于着色的颗粒。
制造颜料时,染料的颗粒被均匀地包容在粘结剂中,粘结剂包覆了染料颗粒并提供表面活性剂,粘结剂可以是丙烯酸或醇酸。
二、颜料制备技术颜料是一种涂料添加物,它用于增加涂层的颜色强度和稳定性。
与染料不同,颜料不会被完全溶解在涂料中,因为它们的颗粒是被固化到涂层表面的。
颜料的制备和染料的制备有很多相似之处,颜料的制备区别在于它们需要采取措施以保证颗粒的分散性。
2.1 选择颜料基质选择颜料基质是制备颜料的第一步,基质的成分有助于确定颜料的分散性和着色力。
一种常用的颜料基质是市售的不同型号的亚甲基基的丙烯酸酯树脂或醇酸酯树脂。
2.2 表面改性技术颜料分散性的改进是颜料制备中的一个重要目标。
有两种主要的方法来提高颜料分散性:一是表面改性, 再是通过溶剂和增塑剂来加速颗粒的分散。
表面改性是将颗粒表面的化学性质进行改变,例如在颗粒表面涂上一层对羧基化的表面活性剂。
有机染料与颜料的分类与应用
有机染料与颜料的分类与应用有机染料和颜料普通都是自身有色而且能使其他物质获得鲜亮和坚牢色泽的有机化合物。
多数有机染料能以某种方式溶解在水中,染色过程是在染料的溶液中举行的,而有机颜料则不能溶解在水中,并且也不溶于用法它们的各种底物(被染物)中,它通常以高度簇拥的状态加入到底物中而使底物着色。
染料的应用主要有染色、着色和涂色三个途径。
染料目前的主要应用领域是各种纤维的着色,同时也广泛地应用于塑料、橡胶、油墨、皮革、食品、造纸、光学和电学等工业,近年来其应用正在逐步向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医疗技术等现代高科技领域中渗透。
颜料的应用途径主要是着色,它的主要应用领域是油墨,约占颜料产量的1/3,第二为涂料、塑料、橡胶等工业。
同时,在合成纤维的原浆着色、织物的涂料印花及皮革着色中也有比较广泛的应用。
1.有机染料的分类与应用染料按其结构和应用性能有两种分类办法。
按照染料的应用性能、用法对象、应用办法来分类称为应用分类,按照染料共轭发色体的结构特征举行分类称为结构分类。
同一种结构类型的染料,某些结构的转变可以产生不同的染色性质,而成为不同应用类型的染料;同样,同一应用类型的染料,可以有不同的共扼体系(如偶氮、等)结构特征,因此,应用分类和结构分类常结合用法。
为了便利染料的用法,普通商品染料的名称大都采纳应用分类,而为了讨论研究便利,则常采纳结构分类。
1.1按化学结构分类在染料的分子结构中都具有共轭体系。
根据这种共轭体系结构的特点,染料的主要类别如下。
(1)偶氮染料偶氮染料为含有偶氮基(-N=N-)的染料。
(2)蒽醌染料蒽醌染料包括蒽醌和具有稠芳环的醌类染料。
(3)芳甲烷染料按照一个碳原子上衔接的芳环数的不同,芳甲烷染料可分为二芳甲烷和三芳甲烷两种类型。
(4)靛族染料靛族染料为含有靛蓝和硫靛结构的染料。
(5)硫化染料硫化染料为由某些芳胺、酚等有机溶剂和硫、加热制得的染料,需在溶液中染色。
(6)酞菁染料酞菁染料为含有酞菁金属络合结构的染料。
染料及颜料制造安全操作规程
染料及颜料制造安全操作规程一、前言染料及颜料制造是一项重要的工业生产活动,在纺织、印刷、油漆等行业具有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染料及颜料制造涉及化学物质的处理和加工,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对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甚至对环境带来潜在的风险。
因此,制定并严格执行染料及颜料制造的安全操作规程至关重要,能够确保安全生产,保护员工的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原料的储存和使用1. 储存要求:染料及颜料原料应储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火源和易燃物质。
避免与氧化剂和酸性物质接触,防止发生危险反应。
储存区域应标明所储存的危险品种类和数量,并配备相应的消防设备。
2. 使用要求:在使用染料及颜料原料前,必须对其进行充分的了解,包括化学性质、毒性和安全操作方法。
遵守标签上的使用说明和安全注意事项,佩戴相应的防护设备,避免接触皮肤和吸入有害物质。
三、设备的安全操作1. 设备检查:在操作前,对染料及颜料制造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无异常。
检查设备的电气线路是否完好,防止漏电和电火灾的发生。
2. 设备操作:操作设备时,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杜绝操作违章行为。
严禁未经授权的人员擅自操作设备,以免产生意外事故。
3. 废液处理:染料及颜料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必须进行妥善处理,严禁随意排放。
废液应收集到专用容器中,经过处理后方可排放,以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四、应急措施1. 火灾事故:如发生火灾事故,应立即采取灭火措施或报警。
人员应迅速撤离现场,切勿慌乱逃生。
火灾现场应设置安全疏散通道,并与消防部门保持通讯,共同应对突发情况。
2. 染料泄漏:染料泄漏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和人身伤害,一旦发生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清理。
清理过程中,必须佩戴防护设备,防止接触有害物质。
清理后的废弃物应妥善处理,避免二次污染。
3. 工伤事故:工人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生伤害事故,应立即停止工作,及时进行紧急救治。
同时,事故原因和处理结果应记录并进行分析,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染料与颜料的异同点
染料与颜料的异同点嘿,你知道吗?有一天我去逛美术用品店,那可真是个色彩斑斓的奇妙世界。
一走进店里,我就像掉进了一个巨大的调色盘,四周都是各种各样的色彩在向我招手。
店里有几个学生模样的人在挑选着画具,还有一位老师在旁边耐心地给他们建议。
我好奇地在货架间穿梭,看着那些琳琅满目的颜料和染料。
这时候,一个小女孩拿起一盒颜料,兴奋地对她的小伙伴说:“看,这个颜色好漂亮啊!”她的小伙伴则拿起一瓶染料,回应道:“这个也不错呀,不知道它们有啥不一样呢?”嘿,这不就跟我心里的疑问一样嘛!于是,我也开始琢磨起染料和颜料到底有啥异同点来。
先说说它们的相同点吧。
染料和颜料就像是一对色彩双胞胎,都能给我们的世界带来绚丽的色彩。
它们就像魔法师手里的魔法棒,轻轻一挥,就能让原本平淡无奇的东西变得五彩斑斓。
比如,一件白色的T 恤,用染料或者颜料都可以把它变成一件独一无二的时尚单品。
你想想,要是没有它们,我们的生活得多么单调啊!不过,它们虽然有相同点,但不同点也不少呢。
首先,从外观上看,颜料通常是固体块状或者粉末状的,就像一群小小的彩色士兵,整整齐齐地排列在盒子里。
而染料呢,大多是液体或者粉末状但容易溶解于水,就像一群调皮的小精灵,一遇到水就欢快地跳起舞来。
再说说它们的用途。
颜料主要是用来画画、装饰等。
画家们拿着画笔,蘸上颜料,在画布上尽情地挥洒着自己的创意和情感。
那一幅幅美丽的画作,都是颜料的杰作。
而染料呢,则主要是用来给布料、纸张等染色。
想象一下,那些漂亮的花布、彩色的纸张,都是染料的功劳。
还有啊,它们的使用方法也不一样。
用颜料的时候,你可以直接用画笔蘸取,或者加水调和成不同的浓度。
而且颜料一旦涂上去,就比较难洗掉了。
有一次,我不小心把颜料弄到衣服上了,哎呀,那可真是费了好大的劲才洗干净。
而染料呢,通常需要在一定的温度和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
比如染布的时候,要把布放在染料水里煮一煮,才能让颜色均匀地染上去。
而且,染料染上去的颜色一般比较持久,不容易褪色。
染料与颜料概述范文
染料与颜料概述范文
相比之下,颜料是一种粉末状的固体,不能溶解在溶剂中,通常需要
与介质混合使用。
颜料通过分散在介质中的方式来表现出颜色,与介质之
间的物理吸附或化学反应并不明显。
颜料常用于绘画、涂料、油墨等领域,给作品赋予色彩。
颜料的颜色是由其微观结构中的晶格电子态所决定的,
不同的晶格结构会吸收或反射不同波长的光,呈现不同的颜色。
颜料的色
彩持久性较好,可以在阳光下长时间保持不褪色。
常见的颜料有铁氧体、
钛白粉和石墨等。
此外,染料和颜料在应用场景和用途上也存在一些差异。
染料主要用
于纺织工业、印刷和染色等领域,能够为纤维、服装等物品赋予各种鲜艳
的颜色。
而颜料则更多地被用于艺术创作、建筑涂料、油墨等领域,能够
为画作、建筑表面或打印品提供色彩。
染料在应用过程中需要与溶剂接触,容易被洗涤或褪色;而颜料则可以直接与介质固定结合,具有较好的耐用性。
综上所述,染料与颜料在化学性质、应用场景和用途上存在差异。
染
料是能够溶解在溶剂中并能通过吸附或化学反应将颜色转移到物质表面的
物质,常用于纺织工业和染色。
而颜料是一种粉末状的固体,通过分散在
介质中展现颜色,常用于绘画和涂料等领域。
了解染料与颜料的区别和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它们,创造出更丰富多彩的色彩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CH3 H 2N N=N H3C N=N HO3S
OH NH2
③ 活性染料
活性染料又可称为反应染料,指能与纤 维发生化学反应的染料。活性染料分子 中含有能与纤维中的羟基和蛋白质纤维 中的氨基发生反应的活性基团,在染色 时与纤维形成化学键结合,形成“染料 -纤维”化合物。
活性染料染色反应机理
(4)染料的化学结构对颜色的 影响
根据激化能:∆E= h =hc/ 以1 mol电子计算
∆E=hc/= =
6.63 10-34 3 108 6.02 1023 (nm) 10-9 1.2 105 (nm)
对可见光部分,= 400 - 760 nm。 则:激化能 ∆E在157.4 ~ 300 kJ/mol。 作为有机染料,激化能必须在这个范围之内。
3. 偶氮分散染料
分散染料是染料分子中不含有离子化基团, 于水中呈分散微粒(1 m)状态,凭借分散 剂的使用使其成为低水溶性的胶体分散液 而染色。 主要用于醋酸纤维、聚酯纤维等人造纤维 的染色。 聚酯纤维发展迅速,在合成纤维中产量居 首位,故分散染料的产量在国外也居首位。
偶氮分散染料结构通式:
11.4.1 重氮化反应 11.4.2 偶合反应 11.4.3 主要品种和性能
11.4.1 重氮化反应
NH2 + 2HX + NaNO2 N=N-X + NaX + 2H2O
重氮化反应机理见 P324 重氮盐遇光照或受热容易分解,注意发 生爆炸(特别在碱性介质中)。
N=N-X + H2O OH + N2 + HCl
Cr
Na+
N=N
NH COCH3 SO2NH2
其耐晒、耐洗、 耐光、耐摩擦 等性能优异, 适用于皮革、 羊毛、聚酰胺 纤维的染色。
11.5
蒽醌染料
是仅次于偶氮染料的又一大类染料。 有鲜艳的色光、优良的性能,具有很 深的颜色,是很有价值的商品染料。 颜色以紫色、蓝色和绿色为主,具有 非常好的坚牢度,这是其它染料所不 及的。
② n * 跃迁
当键与杂原子在一起时,因杂原子O. N. S. Cl等具有n非键电子。 例如:R-CH2-O-H. 除有 * 跃迁外, 还有n * 跃迁。 n * 跃迁,能量低,波长应长些,在 200 nm附近,靠近紫外区边端。
n * 跃迁
例如:
R-O-R: max=185 nm
(1)光和颜色
真空紫外 X-射线 近紫外 无线电波
可见光区
近红外
远红外
100 nm
200 nm
400 nm
800 nm
20 µm
500 µm
紫外--可见光区
颜色环 P309 表11-1
760 红 红 橙 595 黄 黄光绿 紫 400 435 605 紫 蓝 480 绿光蓝 蓝光绿 绿 500
580
R-N-R: max=200 nm
R-S-R: max=210-215 nm
为什么?
③ * 跃迁
* 跃迁比 * 跃迁的能量低。 例如: 既有 * 跃迁, C C 也有 * 跃迁。
CH2=CH2: *跃迁 max=162 nm CH3-CH=CH-CH3: *跃迁 max=178 nm
1. 水溶性偶氮染料
①
② ③
酸性染料 直接染料 活性染料
① 酸性染料
a.
b.
强酸性染料 弱酸性染料
a. 强酸性染料
分子结构简单, 分子中含有磺 酸基或羧基, 适合在酸性介 质中染羊毛和 皮革等。
CH3 N N N HO N
SO3Na
酸性嫩黄G
b. 弱酸性染料
在强酸性染料中通过增大相对分子质量 的方法就可生成弱酸性染料。 主要用于羊毛、锦纶的染色。
单偶氮型:具有黄、红至蓝的各种色泽。
X1 X2 X3 N=N X5 X4 CH2CH2R1 N CH2CH2R2
R1,R2 = H, OH, CN, -OCOR等。 X1,X2,X3 = H,X,NO2,CN等吸电子基团。 X4,X5 = NH2,NHR,OH,OR等给电子基团。
3. 金属络合偶氮染料
11.2.3 染料索引简介 P316
《Colour Index》,简称C. I. 共5卷。
11.3 过程
染料中间体的基本化学
11.3.1 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 1. 卤化反应 P318 2. 硝化反应 P318 3. 磺化反应 P318
11.3.2 亲核取代反应和取代基 的转换
1. 2.
(4)染料的化学结构对颜色的 影响
1)
共轭双键的数目与颜色的影响
共轭双键越多,激化能降低,其吸收向波长较长 的方向移动,有机化合物的颜色越深。
2)
极性基团在共轭系统中对颜色的影响
-NO2,-N=O,-C=O,-N=N等吸电子基, 紫移。 -OH,-NH2供电子基, 红移。
3) 离子化作用对颜色的影响
二价和三价金属离子(Cr,Cu,Co,Ni,Fe等) 与偶氮染料中偶氮基的邻位基团(-OH,-COOH 等)形成螯合物的一类染料。
X1
结构特点:
M N=N
X2
R1
R2
M = Cu, Cr, Co等; X1,X2 = O,CO2,NH等。
例如:中性灰2BL
COCH3 SO2NH2 HN
N=N
O O O O
例如:为什么?Fra bibliotek跃迁类型
* n * *(孤立双键) n *
max
~150 ~200 ~200 200-400
(3)发色团和助色团
①
发色团
如:C=C,C=O,C=N,N=N,N=O, NO2和芳香环等。 增加共轭双键,颜色加深。
② 助色团
如:-OH,-OR,-NH2,-NHR, -Cl,-SH等。 供电子基团。 当他们与发色团连接时,可使发 色团的最大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 动,可落在可见光范围内。
含有吸电子基团和给电子基团的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可 发生离子化作用,由于介质及取代基的性质和取代基 的位置不同,离子化后,可使颜色的深浅发生变化。
例如:在酸性条件下
NH NH2+
C
H+
C
无色( ? nm )
黄色
离子化作用对颜色的影响
例如:在碱性介质中
O OH OH
OH-
O
OO-
O
O
黄色
?颜色
11.2
重氮化反应的影响因素:
1. 2. 3. 4. 5. 6. 7. 8.
原料的配比 酸的品种和用量 温度 0-5oC 浓度 0.1-0.4M NaNO2用量、加入速度和反应终点 搅拌速度 杂质的清除(提纯) 分析
11.4.2 偶合(偶联)反应
N=N-Cl + OH N=N OH
N=N-Cl +
NH2
N=N
NH2
R=k[ArN2+][ArOH] 反应机理见 P326
偶合反应的影响因素:
1. 2.
3.
4. 5. 6. 7.
原料的配比 杂质的PH 温度 反应物的浓度 加料速度 搅拌强度 终点控制(时间)
11.4.3 主要品种和性能
1.
2. 3. 4.
水溶性偶氮染料 不溶性偶氮染料 偶氮分散染料 金属络合偶氮染料
染料的分类和命名
11.2.1 染料的分类 11.2.2 染料的命名 11.2.3 染料索引
11.2.1 分类
1. 2.
染料的化学结构分类 染料的应用分类
1. 按化学结构分类 P315
1) 2) 3) 4) 5)
6)
偶氮染料 硝基和亚硝基染料 蒽醌染料 靛族染料 硫化染料 酞箐染料
2. 染料的应用分类 P314
染色时纤维素首先和染浴中的碱作用生成纤维 素负离子,然后向活性染料分子中正电荷中心 碳原子进攻,取代氯原子而形成“染料-纤维 “化合物。
纤维-OH
N N N Cl + 纤维-OD
+
NH2
OH-
纤维-O-
+
H2O
NH2 N N N O 纤维
D
H N
H N
几中主要类型的活性染料
1.
2. 3.
4.
三氮苯型活性染料 乙席砜型活性染料 嘧啶型活性染料 磷酸型活性染料
3.
4.
5.
硝基还原反应 P320 氨解反应 P320 磺酸基碱熔反应 P321 N-烷基化 P321 氨基酰化反应 P322
11.3.3 缩合反应
1.
2. 3.
醛类、酰氯和芳胺的缩合 P322 羧化反应 P323 环化反应 P323
11.4
偶氮染料
偶氮染料是分子中含有偶氮基 (-N=N-)发 色团染料的总称。 有酸性、冰染、直接、分散、活性、阳离子等。 可以含有一个、两个、三个偶氮基的化合物。
第11章 染料
第11章 染料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概述 染料的分类 染料中间体的基本化学过程 偶氮染料 蒽醌染料 染料的发展趋势
11.1
1.
2. 3. 4.
概述
染料的定义 染料的用途 染料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染料的发色原理
1. 染料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