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血液

合集下载

(生理学课件)第三章血液

(生理学课件)第三章血液

三、血液的理化特性
1.颜色:取决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颜色。 动脉血呈鲜红色;静脉血呈暗红色。
2.比重:全血比重:主要取决红细胞的数量; 血浆比重:主要取决血浆蛋白的含量;
红细胞比重:与细胞内血红蛋白的含量成 正比。
3.粘滞度:
全血的粘滞度:主要取决于血细胞比容 血浆的粘滞度: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的含量。 血液的粘滞性是形gren) 男子为0~15mm/h, 女子为0~20mm/h。
意义:血沉越快,表示红细胞悬浮稳定性越小
(主要为NaCl) (主要为白蛋白)
(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 )
压力 大(300mmol/L或770KPa) 小(1.3mmol/L或3.3KPa)
意义 维持细胞内外水分交换 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分 保持RBC正常形态和功能 的交换和维持血浆容量
临床应用:
①胶体渗透压与水肿的关系:
血浆蛋白(白蛋白)浓度↓→胶渗压↓→水向组 织间隙转移→组织液↑→水肿。
第三章 血 液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第二节 血 细 胞 生 理 第三节 生 理 性 止 血 第四节 血型与输血原则
(一) 血细胞 blood cells
红细胞red blood cell, RBC 数
量最多,占99%
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 WBC 血小板platelet 最少
(1)概念
指血液凝固后所析出来的清澈的淡黄色的液体。
(2)与血浆的区别
一无一多一少:
✓ 无纤维蛋白原(主要); ✓ 多了一些血小板释放物质;
✓ 少了一些凝血因子。
抗凝


不加
全血
血浆 白细胞 血小板
红细胞

生理学-第三章-血液

生理学-第三章-血液
1.中性粒细胞:
吞噬、水解细菌及坏死细胞,抗原-抗体复合物。当 急性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增多,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增 多。
循环池 边缘池
2.单核细胞:
进入组织转变为巨噬细胞后,其吞噬力大为增强。 作用: 1、吞噬、清除细菌、坏死组织和衰老红细胞 2、吞噬、清除病毒(干扰素)、真菌、结核杆菌 3、识别、杀伤肿瘤细胞(肿瘤坏死因子) 4、参与特异性免疫功能
正常值:正常成人血浆蛋白总量约为65-85g/L 白蛋白(A):约40~48g/L 球蛋白(G):约15~30g/L 纤维蛋白原:约2~4g/L A/G比值:1.5~2.5/L
肝脏病变(肝硬化),A/G比值下降
血浆蛋白的作用:
(1)形成胶体渗透压; (2)运输功能: (3)与甲状腺、肾上腺、性激素结合防止这些激素过
4.功能: (1)维持血管完整性。
(2)参与生理性止血。
(二)血小板的生理特性
☆粘附: ⑴粘附成分: ⑵粘附过程: ⑶影响粘附因素: Ca2+促进; 蛋白激酶C抑制。
vWF变构
☆释放:5-HT、ATP、ADP、 Ca2+、血小板因子4、 β血小板球蛋白、纤维蛋白原、vWF、TXA2→释放
☆聚集:血小板彼此粘连聚集成聚合体
摩擦。 ★计算:全血的粘滞度为4-5(取决于红细胞)
血浆的粘滞度为1.6-2.4(取决于血浆蛋白)
贫血→红细胞↓→粘滞度↓ 大面积烧伤→ 血中水分渗出血管→粘滞度↑
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 一、血细胞的生成部位和一般过程
(一)生成部位
胚胎早期:卵黄囊
胚胎第二个月:肝、脾
胚胎第四个月:骨髓
(二)一般过程: 造血干细胞→定向祖细胞→可识别前体细胞
☆收缩: 在Ca+作用下,血小板微管和肌动蛋白、肌 球蛋白收缩→使血凝块回缩

第三章 血液

第三章 血液
25
(五)造血干细胞的生成调节 对造血干细胞的调节主要是通过旁分泌 细胞因子的局部调节。
促进增殖(+) :Flt-3配基,促血小板生成素,白介素 1、3、6,干细胞因子等 抑制增殖(-) :转化生长因子,干扰素等
26
二、红细胞生理
红细胞(RBC)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血细胞, 内含血红蛋白(Hb),因而使血液呈红色。 (一) 红细胞的形态和数量 1. 形态:双凹圆碟形,直径约7~8μ m。
3.参与生理止血
20
第二节 血细胞的生理
一、造血过程及其调节 (一)造血:血细胞(红、白、板)由造血干细胞生 成的过程。 (二) 造血器官 1. 在胚胎早期,造血中心在卵黄囊。以后转移 到肝、脾,再逐渐转移到骨髓。 2. 到婴儿出生时,几乎完全依靠骨髓造血。造 血需求增加时,肝,脾才参加造血。 3. 成年后则完全依靠骨髓(扁骨和长骨近端骨 骺的骨髓)造血,髓外造血则属异常。
第三章
血液
医学生理学教研室
1
血液的功能
•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 血细胞的生理 • 血型与输血原则 • 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
2
血液是一种存在于心血管系 统内的流体组织,由血浆和悬 浮于其中的血细胞组成。在心 脏舒缩活动的推动下,在体内 不断循环,发挥运输物质和沟 通各部分组织液的功能。
3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算一算你的血量有多少。。。
11
小结:血液与体液
细胞内液 (40%)
体液
(体重的60%)
细胞外液 (20%)
血浆(4%) 管内液 脑脊液 淋巴
管外液:组织间液(15%)
血液 = 血浆 + 血细胞
(体重的7~8%)
12
三、血液的理化特性

生理学第三章血液

生理学第三章血液
暴露血管内皮下胶原
血小板激活 (粘附、聚集、释放)
血小板止血栓
凝血系统 激活
纤维蛋白 形成
血凝块形成
二、血液凝固
(blood coagulation)
血液凝固 定义: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
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特点:血浆中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
性纤维蛋白,形成血凝块。
白蛋白、卵磷脂 ---ESR 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和胆固醇 --- ESR
男性: 0~15mm/h;
女性: 0~20mm/h
⑶ 红细胞渗透脆性
(osmotic fragility)
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 破裂和溶血的特性。可用于表示红细胞 对低渗盐溶液的抵抗能力。
1 渗透脆性∝ —————
一、血液的组成
(一)血浆
40~48g/L 15~30g/L
血 液
(二)血细胞
血浆蛋白:血浆中多种蛋白的总称。
功能: 1.营养功能 2.运输功能 3.维持某些激素较长的半衰期 4.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 5.抵御病原微生物的入侵 6.参与凝血和抗凝血功能
血细胞比容 (hematocrit)
血细胞在全血中所
露血管壁胶原,胶原 纤维与血浆中vWF结合 并导致vWF变构,然后 变构的vWF与血小板膜 糖蛋白结合而引发粘附
2.释放:
血小板受到刺激后,将贮存在致密体、α-颗粒 或溶酶体内的许多物质排出的现象。 主要是一些生理性致聚剂:
致密体释放(ADP、ATP、5-HT和Ca+等) α-颗粒释放(β-血小板球蛋白、血小板因
第三章 血液
血液在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
运输功能 缓冲功能(酸碱平衡) 吸收热量(水的比热高,恒定体温) 生理性止血和防御功能 当血液总量或组织、器官血供不足时,可导 致组织损坏,严重时可危及生命。而很多疾病均 可引起血液成分或性质的特殊变化,这将为临床 诊断疾病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03生理学-血液

03生理学-血液

NaCl溶液
等渗溶液
高渗溶液
低渗溶液
等渗性缺水
高渗性缺水
低渗性缺水
第二节
水和钠代谢紊乱病人的护理
水、钠失衡
135 145
等渗(钠)性缺水
(急性缺水)最常见 水钠成比例丧失 血清钠135-150 渗透压290-310 急性缺水 消化液急性丧失
体液大量丧失 急性肠梗阻、烧伤早期
低渗(钠)性缺水 (慢性缺水)

RBC叠连
红细胞的破坏 红细胞的平均寿命120 d。 衰老红细胞变形能力弱,脆性增加。 ①血流湍急处收机械冲击而破损——血管内破坏; ②滞留在肝、脾、骨髓的血管或血窦的狭窄处, 被巨噬细胞吞噬——血管外破坏。 脾脏功能亢进使得红细胞破坏增多可引起脾性贫 血。
红细胞生成调节 1.促红细胞生成素 (erythropoietin, EPO): 缺氧→肾→EPO→骨髓→刺激骨髓中红细胞 系统的定向干细胞生成原始红细胞,加速决血红 蛋白合成,并促进网织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进入 血液,从而保持血液中红细胞数量的相对稳定。 负反馈。 2.雄激素(androgen): 促进红细胞的生成。 ①直接刺激骨髓,促进幼红细胞分裂繁殖和血红蛋 白合成; ②促进肾分泌EPO; ③促进蛋白质合成。
血气分析三步法(案例)
• • • • 例1.病人的pH为6.80,PCO2为60mmHg,PO2为45mmHg。 第一步:pH值小于7.35,提示为酸中毒; 第二步:PCO2和pH值异向改变,表明为呼吸性; 第三步:PCO2增加20mmHg,pH值应降低2×0.08(±0.02)即 为7.24±0.02,但病人实际pH值低于此值,说明存在代谢因 素,而且代谢因素使病人的pH值更偏酸。 • 结论:此病人为原发性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 • • • • 例2.病人的pH为7.50,PCO2为50mmHg,PO2为100mmHg。 第一步:pH值大于7.45,提示为碱中毒; 第二步:PCO2和pH值同向改变,表明为代谢性; 第三步:不用,因该病人不是呼吸性酸碱平衡紊乱。 结论:此病人为代谢性碱中毒。

第三章 血液

第三章 血液
第三章 血 液
体液:机体内液体的总称
占 体 重
60%
细胞内液
体 液
40%
血 细胞外液
20%
浆 5%
组织液 15%
血液,淋巴液,脑脊液
体液的组成
注:膀胱内液体不属于细胞外液
血液 心血管系统内循环流动的 液体, 是沟通各部分组织液以及和外环境 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一、血液的功能
(一)运输功能:运输氧、营养物质、激素和代谢产物等;
与O2结合较多,呈现鲜红色-------动脉血 去氧血红蛋白较多,呈现暗红色----静脉血
血浆颜色:含胆色素,呈现淡黄色,空腹呈现清澈透明。
临床血液成分检测:空腹采血,避免食物影像。
二、血液比重
相对密度, 全血比重:与红细胞数量有关,红细胞数目越多,全 血比重 越大。
血浆比重:与血浆蛋白含量有关,血浆蛋白含量越多
渗 透 压 实 验
渗透与扩散
渗透:水分子 扩散:溶质颗粒
• 渗透动力—渗透压:
指溶液中的溶质颗粒所具有的吸引水分子 通过半透膜的力量。
• 渗透压的大小:
主要取决于溶液中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 而与溶质颗粒的大小、种类、化学性质无 关。
(五)血浆的酸碱度(pH)
正常人血浆PH为7.35-7.45 取决于血浆中HCO3-/H2CO3的比值
铁 合成血红蛋白的必需原料。
成人每日需20- 30mg的铁。
95%来自体内铁的再利用。其他为食物供应。
缺铁,使合成血红蛋白不足,
引起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即缺铁性贫血。
(3)成熟因子:叶酸、维生素B12。
叶酸参与DNA的生物合成,维生素B12可促进叶酸的活化利用。 缺乏:影响红细胞的发育成熟----巨幼红细胞贫血。

第三章 血液

第三章 血液

吞噬:白细胞可对细菌等异物进行吞噬, 进而将其消化杀灭。 吞噬具有选择性。 分泌:白细胞可分泌白细胞介素、干扰 素、肿瘤坏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等多 种细胞因子,通过自分泌、旁分泌作用 参与炎症和免疫反应。
(三)白细胞的功能 1.中性粒细胞 吞噬、水解细菌及坏死细胞,是炎症时的 主要反应细胞。当急性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增 多,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增多。 2.单核细胞 进入组织转变为巨噬细胞后,其吞噬力大 为增强,能吞噬较大颗粒。单核 - 巨噬细胞还 参与激活淋巴细胞的特异性免疫功能。
剧烈运动及妊娠中、晚期高。
3.功能特性
干 细 胞 ↓ 早期红系祖细胞 (BFU-E) 爆式促进因子→↓ 晚期红系祖细胞 (CFU-E) ↓ 可识别红系前体细胞 ↓ 网幼红细胞 ↓ 成熟红细胞 缺氧、RBC↓或Hb↓ ↓ 肾成纤维、内皮细胞(主) 肝细胞(次) ↓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雄激素、T3、生长素


PO2↓ RBC↓ Hb↓
(四)血浆渗透压 ★概念:血浆中的溶质吸引水分子透过半 透膜的力称血浆渗透压力。
★影响因素:渗透压的大小与溶质颗粒数
目的多少呈正变,而与溶质的种类和颗粒
的大小无关。 ★正常值:300mmol/L (300mOsm/kg.H2O)
★分类:
晶体渗透压 无机盐、糖等晶体物质 (主要为NaCl) 胶体渗透压 血浆蛋白等胶体物质 (主要为白蛋白)
(三)、血液粘度 液体粘度:来源于液体内部分子或颗粒间的 摩擦。 全血的相对粘度:4-5,主要决定于血细胞 比容的高低与血流切率呈反变关系。 血浆的相对粘度:1.6-2.4(37℃),决定 于血浆蛋白的含量。 血液的粘度是形成血流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发生严重脱水、大面积烧伤时,血液的粘 度常升高。

生理学基础讲义 第三章 血液

生理学基础讲义	第三章	血液
38
最重要‐‐‐‐抗凝血酶 其次‐‐‐‐肝素辅因子 II (2)蛋白质 C 系统: 作用‐‐‐‐灭活 FVIIIa 和 FVa 组成‐‐‐‐蛋白质 C、凝血酶调节蛋白、蛋白质 S 和蛋白质 C 的抑制物。 #蛋白质 C 来源‐‐‐‐肝 合成‐‐‐‐维生素 K 激活‐‐‐‐凝血酶+凝血酶调节蛋白 (3)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 来源‐‐‐‐血管内皮细胞 作用‐‐‐‐抑制外源性凝血途径 (4) 肝素: 成分‐‐‐‐酸性黏多糖 来源‐‐‐‐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机制‐‐‐‐增强抗凝血酶活性;促进 TFPI 释放 止血策略 (1)加温:温热盐水纱布 (2)异物:纱布是异物,可激活 FXII 和血小板 抗凝方法 (1)降低温度 (2)增加异物表面的光滑度:表面涂有硅胶或石蜡的表面 (3)去除血浆中的 Ca2+:枸橼酸钠、草酸铵和草酸钾 (4)维生素 K 拮抗剂:华法林 (5)肝素
36
#VIIa‐组织因子复合物 激活 FX 激活 FIX →内源和外源性凝血途径相互联系 #凝血酶还激活 FV、FVIII、FXI 和 FXIII →正反馈 #凝血因子 (1)定义: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 (2)种类:14 种 罗马数字编号的有 12 种 高分子量激肽原、前激肽释放酶等 (3)特点 ①成分: 除 FIV 是 Ca2+外,其余均为蛋白质 ②功能 丝氨酸蛋白酶‐‐‐‐FII、FVII、FIX、FX、FXI、FXII 和前激肽释放酶;
称为凝集原,能与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起反应的特异抗体则称为凝集素。人体输入血型不相容的血液时,
在血管内可发生红细胞凝集和溶血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28
2.血液的黏度:当温度不变时,全血的黏度和血浆的黏度分别主要决定于血细胞比容的高低和血浆蛋 白含量的多少。

第三章血液--第一节血液的组成及其功能

第三章血液--第一节血液的组成及其功能

(5)血小板的吸附 血小板能吸附凝血因子于表面,加速凝血过程的发 生和进行
思考题 试述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一)血液运载功能
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流动的凝胶状 血块的过程称为凝血。 血浆:内有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
血清:缺少纤维蛋白原和部分凝血因子,但 增添了一些由血管内皮细胞和血小板 释放的化学物质。
三 血液功能
(一)运输作用
①将呼吸器官吸入的氧和消化器官 吸收的营养物质运到身体各处,供 组织细胞代谢 ②将全身各组织细胞的代谢产物 CO2、H2O尿素等运到肾、皮肤等排出 体外
一运输作用将呼吸器官吸入的氧和消化器官吸收的营养物质运到身体各处供组织细胞代谢组织细胞代谢将全身各组织细胞的代谢产物co2h2o尿素等运到肾皮肤等排出体外三血液功能二维持内环境相对恒定维持水氧营养物质含量维持渗透压酸碱度体温和血液有形成分的相对稳定有形成分的相对稳定三血液功能通过血管舒缩活动将深部产热器官产生的热运到体表散发调节人体温度
2.促进凝血
2.保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
三、血液的理化特性
1.血量:是指体内血液的总量。
正常成年人血量约为自身体重的7%-8%。 (70 ~80ml/Kg)
当失血量超过30%,将危及生命。
三、血液的理化特性
2.血液的比重和黏度
(1) 全血比重:
1.050 1.060 (红细胞多,比重大)
血浆比重:
1.025 1.030 (蛋白质含量多,比重大)
三、血液的理化特性
(2)血液的粘滞性(viscosity) 由液体分子的内摩擦形成。 与水相比,以水的粘滞度为1 血液相对粘滞度为4 5, (血浆的黏度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含量)
3.血浆的PH
正常人的血浆PH相对恒定。约为7.35—7.45. 原因:强大的缓冲系统、肺和肾功能的调节。

第三章 血液

第三章  血液
激活物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肾小管、集合管产生,在组织 修复、伤口愈合过程中,血管 外促进纤溶。
42
三、血液凝固的控制
1.血管内皮抗凝作用
2. 血液的稀释、纤维蛋白吸附及单核巨嗜 细胞的吞噬作用 3.生理性抗凝物质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 蛋白质C系统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 肝素
黏附、聚集、释放、收缩和吸附
25
1. 粘附
血管破裂,暴露出胶原蛋白 ADP、5-羟色胺、儿茶酚胺等
2.释放:
3.聚集: 血小板血栓形成 4. 收缩 5. 吸附
血管收缩
血小板收缩蛋白收缩, 使血凝块回缩,止血更牢固 将凝血因子吸附于其表面
26
27
(三)生理功能
参与止血
参与凝血
维持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
早期红系祖细胞---------红系前体细胞
雄激素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晚期红系祖细胞--------原红细胞------幼红细胞 增值
破坏
肝、脾(90%) 部位 血管内(10%) 对象:衰老或损坏的RBC
22
二、白细胞生理
中性粒细胞 粒细胞 分类 无粒细胞 正常值: 功 嗜酸粒细胞 50—70% 0.5—4%
第三章
跃的部分。
血 液(blood)
血液是心血管系统内循环流动着的液体,是内环境中最活
1
第一节 概述
一、血液的组成
红细胞(RBC) ——运输气体 白细胞(WBC) ——防御功能 血小板(Platelet) — 止血
血浆蛋白 白蛋白 球蛋白 ——免疫功能 纤维蛋白原 电解质 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胶体渗透压 运输 缓冲 营养 G、AA 代谢产物
• 单位:渗透克分子(Osm)

生理学 第三章血液

生理学 第三章血液

血小板聚集
生理性止血
第三步:血液凝固,形成坚实止血拴:启动血液凝固过程,形成的
纤维蛋白加入到松软止血栓内,形成牢固止血栓,达到有效的二期止血。 最后,局部纤维组织增生并长入血凝块,达到永久性止血。
生理性止血过程
第四节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一、血液凝固
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
生理学
第三章 血液
人民卫生出版社
章目录
1 2 3 4 5




血 细 胞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血量与血型
重点与难点
重点
血细胞比容、等渗溶液、血浆、血清的概念 血浆渗透压的形成及其生理意义
血细胞的数量及功能
血液凝固的概念及基本步骤 ABO血型的分型依据及临床输血的基本原则
难点
红细胞生成的条件和调节 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3.悬浮稳定性
悬浮稳定性是指红细胞能相对稳定地悬浮于血浆中不易下沉的特性。
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的大小可以用红细胞沉降率(ESR)表示,简称血沉。血沉 管内抗凝血中红细胞在血浆中第一小时末沉降的距离。 正常成年男性:0~15mm/h;成年女性血沉为0~20mm/h。红细胞沉降 率越大,表示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越小。
渗透压:指溶液中的溶质颗粒吸引水分子透过半透膜的力量。渗透压 的高低与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成正比。 半透膜是一种只允许某些物质透过,而不允许另一些物质透过的薄膜。 上面实验中的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透过,而蔗糖分子却不能透过。细胞 膜、膀胱膜、毛细血管壁等生物膜都具有半透膜的性质。人工制造的火 棉胶膜、玻璃纸等也具有半透膜的性质。 渗透现象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半透膜存在,二是半透膜 两侧必须是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

生理学第三章 血液

生理学第三章 血液

晶体渗透压 胶体渗透压
形成物质 无机盐、糖等晶体物质 血浆蛋白等胶体物质
(主要为NaCl)
(主要为白蛋白)
小分子
大分子、含重金属物质
所占比重


(300mmol/L或770KPa) (1.3mmol/L或3.3KPa)
意义 保持细胞内外水的平衡 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 保持细胞的正常体积 的平衡,维持血浆容量
Vit. B12 叶酸
A 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受到药物、射线等因 素作用,造血功能受到抑制,全血细胞减少

食物中吸收1mg
20-30mg/d
(5%)
铁 Hb RBC
衰老红细胞被吞噬, Hb被分解释放出Fe2+
(95%)
铁摄入不足、 铁吸收障碍 长期慢性失血
B 缺铁性贫血(小细胞性贫血)
(2)叶酸和维生素B12
红细胞叠连的概念及 影响因素:
概念 红细胞彼此以凹面相贴成为一 叠的现象
影响因素 血浆成分的变化
白蛋白增加 红细胞沉降减慢 球蛋白与纤维蛋白增加 红细胞沉降加速
3、红细胞的可塑变形性
正常红细胞在外力作用下具有的变形能力 有助于血循环中的红细胞通过口径比较细
小的毛 细血管或血窦孔隙 衰老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
与单位体积溶质颗粒数目成正比
溶质分子
渗透现象
半透膜
水移动的方向
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指的是血浆中胶体溶质颗粒 和晶体溶质颗粒吸水力量的总和
包括血浆胶体渗透压和血浆晶体渗透压
正常值: 300 mmol/L(mOsm /kg H2O = 770 kPa 其中胶体渗透压3.3KPa
血浆渗透压
1.来源:
(1)晶体渗透压:由晶体物质所形成的渗透压.80%

人体生理学:第三章 血液

人体生理学:第三章 血液
(三)红细胞的破坏
正常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为120天, 90%衰老红细胞被 巨噬细胞吞噬,(肝、脾)-血管外破坏。10%血管内破坏。
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
三、白细胞(leukocyte, WBC)
白细胞是一类无色有核的血细胞,在血液中一般呈球形。
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
(一)白细胞的数量与分类
1、数量:
正常值:成 人--(4.0~10.0)×109/L 新生儿--(12.0~20.0)×109/L
1、形态:双凹圆碟形,平均直径约7~8μm
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
2、数量: 红细胞数量:男-- (4.0~ 5.5)×1012/L 女-- ( 3.5 ~ 5.0)×1012/L 新生儿 (6.0~7.0)×1012/L
血红蛋白含量:男 -- 120~160g/L 女 -- 110~150g/L
新生儿 -- 200g/L
血浆
白细胞和 血小板 红细胞
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
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 的容积百分比。
正常值
男: 40%~50% 女: 37%~48% 新生儿 :55%
全血
离心后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一)血浆
水(91%~92%)

白蛋白

血浆蛋白 球蛋白
(6 ~ 8%) 纤维蛋白原
溶质(8%~9%)
胺、血栓烷A2、组胺等。 病理性致聚剂 —— 细菌、病毒、免疫复合物、
药物等。 ③ 聚集机制(不明):
致聚剂+血小板膜的相应受体 → 血小板内的第二信使浓 度改变 → 血小板聚集
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
4、收缩 与血小板的收缩蛋白有关,使形成的血凝块回缩 5、吸附 血小板表面吸附血浆中的多种凝血因子,在发生

生理学第三章 血液

生理学第三章 血液

第三章血液第一节血液的组成和理化性质一、血液的组成(一)血浆1.血浆的基本成分是晶体物质溶液。

2.血浆的另一成分是血浆蛋白。

用盐析法可将血浆蛋白分为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三类;用电泳法可进一步将球蛋白分为α1-、α2、β1-、γ1-球蛋白。

正常成年人血浆蛋白含量为65~85g/L,其中白蛋白为40~48g/L,球蛋白为15~30 g/L。

3. 血浆蛋白的功能:①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②与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性激素结合,使血浆中的这些激素不会很快经肾脏排出;③作为载体运输脂质、离子、维生素、代谢废物以及一些异物;④参与血液凝固、抗凝、纤溶等生理过程;⑤抵御病原微生物的入侵;⑥营养功能。

(二)血细胞1.分为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小板。

红细胞最多,约占血细胞总数的99%,白细胞最少。

2.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 :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的百分比。

3.正常成年男性的血细胞比容为40%~50%,成年女性为37%~48%。

4. 血细胞比容可反映血液中红细胞的相对浓度。

6.大血管中血液的血细胞比容略高于微血管。

二、血量1.全身血液的大部分在心血管系统中快速循环流动,称为循环血量,小部分在肝、肺、腹腔静脉和皮下静脉丛内,流动很慢,称为储存血量。

2.正常成人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7—8%,或每公斤体重70—80ml。

3.血浆量和红细胞量可按稀释原理进行测定。

4.血量=红细胞总容量/血细胞比容;血量=血浆量/(1-血细胞比容)三、血液的理化特性(一)血液的比重1.正常人全血的比重为1.050~1.060。

2.血浆的比重为1.250~1.030,其高低取决于血浆蛋白的含量。

3.红细胞的比重为1.090~1.092,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含量呈正相关。

(二)血液的粘度1.全血的相对粘度为4~5。

2.全血粘度主要决定于血细胞比容,血浆的粘度主要决定于血浆蛋白的含量。

3.水、酒精、血浆的粘度不随切率的改变而变,称为牛顿液体。

动物生理学 第三章 血液

动物生理学 第三章 血液

• 2. 红细胞的破坏 • 红细胞具有一定的寿命,如牛的红细胞 寿命为135~162d,猪的为75~97d,而小 鼠的红细胞平均仅存活40d。 • 衰老的红细胞在脾、肝和骨髓的单核巨噬 细胞系统中,被吞噬细胞所吞噬。红细胞 破坏后血红蛋白被分解为胆绿素、铁和珠 蛋白。铁和蛋白大部分可被重新代谢利用, 胆绿素作为色素代谢产物经由粪和尿排泄 出体外。
• 4.单核细胞与巨噬细胞 • 单核细胞生成后,在血液中生活2-3天,进 入疏松结缔组织进一步发育,成为巨噬细 胞。 • 单核-巨噬细胞在激活时 可释放多种细胞因 子,如: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肿 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等,在特异性免疫应 答的诱导和调节中起关键作用。
• 5.淋巴细胞 • 参与细胞免疫的为T淋巴细胞,参与体液免疫的 为B淋巴细胞。 • 当T淋巴细胞被抗原物质激活后,分为两类细 胞,效应T淋巴细胞和记忆T淋巴细胞。效应T淋 巴细胞对病毒感染的细胞进行灭杀,还激活巨噬 细胞进行非特异性免疫反应,激活B淋巴细胞产 生抗体。长寿命的记忆T细胞在血液中不断循环, 遇到接触过的抗原,再次增殖产生大量效应T淋 巴细胞。
第 三 章 血液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 一、血液的组成 • (一)血液的基本组成 • 血液属于一种结缔组织,由血细胞和血浆 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 板,血浆中含有血浆蛋白、脂类、无机盐 等。
• 把经过抗凝处理的血液置于离心管中进行 离心(3000r/min,30min)后,可使血细 胞被压紧沉积于离心管的底部,血液被分 为明显的上下两层,上层液体部分称为血 浆,下层为红细胞,两层之间为很薄的一 层为血小板和白细胞,此时红细胞的容积 占全血容积的百分比,称为红细胞比容或 红细胞压积,简称为血液比容或血液压积。 大多数动物的血液比容在34% ~ 45% 之 间。

5 第三章 血液

5  第三章 血液

1.黏附
2.聚集
3、释放:血凝因子 4、收缩:可使形成的血凝块回缩 5、吸附:血浆中的多种凝血因子,在发生 黏附时,使局部凝血因子浓度升高,利 于血液凝固和生理止血。
四、免疫防御
免疫系统包括三个方面: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免疫耐受。 (一)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 • 非特异性免疫(固有免疫) • 先天性、第一道防线,分两部分: 外部防御-皮肤黏膜 内在防御-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 特点:早期对入侵的病原体迅速作出免疫反应、无特异性、不产生 免疫记忆、不可克隆扩增。 • 非特异性免疫(适应性免疫) • 后天性、第二道防线,有T细胞和B细胞。 • 逐渐发展、有记忆、可克隆扩增。
二、血液的组成和血量
(一)血液的组成
白细胞
血细胞
(占45%)
红细胞 血小板
水(91%~92%)
血浆
(占55%)
晶体物质 溶质 血浆蛋白
(二)血量
正常人的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7-8%,男性5-6升,女性4.5、肾、肺以及静脉丛内。
失血量:成人一次
<10%无明显临床症状;
3、嗜碱性粒细胞: 抗凝血。
参与过敏反应
变形运动和趋化性,吞噬、免疫。 • 4、单核细胞:
5、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
B淋巴细胞参与体液免疫。
白细胞吞噬和消化细菌示意图
三、血小板Platelet
由骨髓巨核细胞脱落的碎片。 形态:呈双凸的圆盘状,体积小,无 核,有伪足。激活后形态不规则。 数量: 正常值:(100-300)×109 / L 当数量 < 50×109 / L时, CaP脆性增 高,易形成出血点。 功能: 促进止血、加速凝血。 修复内皮细胞。
RBC破坏

第三章血液

第三章血液

第三章血液一、名词解释1、(血浆)胶体渗透压:指血浆中的胶体物质(主要是白蛋白)形成的渗透压。

2、(血浆)晶体渗透压:指血浆中的晶体物质(主要是NaCl)形成的渗透压。

3、血细胞比容:血细胞(主要是红细胞)占血液中的容积百分比。

4、(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指红细胞具有能持续漂浮于血浆中,不易下沉的特性。

5、生理性止血:指小血管损伤后会引起破裂出血但数分钟后出血将自行停止的现象。

6、血浆:即血液中的液体成分,由水和溶解于水中的溶质组成。

7、血清:血液自然凝固后由于血凝块收缩而释放出来的淡黄色透明液体即为血清。

8、红细胞沉降率:将血液加抗凝剂混匀,静置于分血计中,将红细胞在一小时末下降的距离(mm),称为血沉。

9、血液凝固: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二、填空题10、体液约占体重的(60)%,其中细胞内液约占体重的(40)%,细胞外液占体重的(20)%,血浆约占体重的(5)%。

11、正常人血浆的pH值为(7.35~7.45),它取决与血浆中主要缓冲对(NaHCO3/H2CO3)的比值,正常值为(20)。

12、造血过程可分为(造血干细胞)阶段、(定向组细胞)阶段和(前体细胞)阶段等三个阶段。

13、白细胞可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等五类。

14、正常人血小板数量是(100~300×109),当血小板数减少到(50×109)以下时,可出现紫癜。

15、血液和组织中参与凝血的物质称为(凝血因子)。

按其发现的先后顺序,以(罗马数字编号)统一命名。

16、血液凝固的三个基本步骤是(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凝血酶原转变成凝血酶)和(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都需要(Ca2+)的参与。

按始动因子的来源的不同,凝血过程(外源)性凝血和(内源)性凝血两条途径。

17、体内的抗凝系统可分为(细胞)抗凝系统和(体液)抗凝系统两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Pco2↑ PH↓ Pco2↑PH↓→ 氧 离 曲 线 右

Pco2↓PH↑→氧离曲线左移
当PCO2上升,H+浓度上升时,O2与Hb的结合力下 降,氧饱和度降低,氧离曲线右移,Hb释放氧,这 种反应显然对肌肉运动有利,可满足组织对氧的需 要。
(2)温度↑→氧离曲线右移 ↓→氧离曲线左移
如:组织代谢↑→局部 T↑+CO2↑H+↑→曲线右移→氧离 易
H+与红细胞中解离出O2的Hb结合形成还原血红蛋白(HHb )
2.氨基甲酸血红蛋白的形式运输
HbNH2+CO2 PO2
HbNHCOOH
PO2
二、缓冲功能
人体的血浆酸碱度为7.35-7.45之间,在正常情况 下,血是维持这一酸度的动态平衡的第一道防线 。赖于血浆和红细胞中的缓冲体系。
血 浆 中 : NaHCO3 / H2CO3 、 Na2HPO4 / NaH2PO4、蛋白质Na盐/蛋白质 红 细 胞 中 : KHCO3 / H2CO3 、 KHb 盐 /Hb 、 K2HPO4 / KH2PO4、HbO2 K/ HbO2。
❖低于正常值,即出现贫血,氧和营 养物质供给不足,必然导致工作能 力下降。Hb值过高时,血液中红细 胞数量和压积也必然增多。
在应用Hb指标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冬训期间评价标准应略低,女运动员月经期 间亦稍低,这是正常的生理波动。
❖2.运动员Hb含量存在个体差异。每名运动员存 在季节、生物周期等的周期性差异。
❖ 用Hb指标进行运动员选材
❖ 实 践 证 明 , 按 每 名 运 动 员 的 Hb平 均 值 , 可 将 Hb值的个体差异分为三个类型,即偏高型、 正常型和偏低型。每一个基本类型中又可分为 两个亚型,即:按标准差(SD)大于10g/L为波 动大者,小于10g/L为波动小者。运动训练实 践证明,以血红蛋白值高、波动小者为最佳。 这种类型运动员能耐受大负荷运动训练,从事 耐力性项目运动较好。
重主要取决于红细胞的数量和血浆蛋白的含量。 (二)粘滞性
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由于液体内部各种物质分 子摩擦,产生阻力。(取决于红细胞的数量和血 浆蛋白的含量)
(三)酸碱度(pH值)
正常值:pH为7.35~7.45• pH7.35=酸中毒;pH7.45=碱中毒; pH6.9或7.8,将危及生命。
(1)红细胞的数量: 男性:(4.5~5.5)×1012/L; 女性:(3.8~4.6)×1012/L;
(2)红细胞的生理特征: 红细胞膜的通透性 红细胞的可塑变形性
(3)红细胞比容:
概 念: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百分比。
正常值: 男性为40~50%,女性为37~48%
血红蛋白(Hb)
❖1.组成:由一分子 的珠蛋白和四个亚 铁血红素构成。
相关概念:
氧容量:1L血液中HB与氧结合的最大量。 氧含量:1L血液中HB与氧结合的实际量。 氧饱和度:氧含量占氧容量的百分比,与氧分压有关。
氧利用率:每100ml动脉血流经组织时所释放的O2占动脉 血氧含量的百分数。
1.氧在血液中的存在形式:氧合、氧离
血液中的HB以哪种形式存在主要取决于血液的 氧分压,氧分压高为HbO2,而若含氧量低则是 Hb。
作业
❖ 一、名词解释 血液渗透压 氧饱和度
❖ 二、简答题 ❖ 1、简述血液的组成。 ❖ 2、简述血液的理化特性? ❖ 3、简述血液的功能? ❖ 4、简述氧离曲线每一段的特点及生理意义?
(3)2,3-二磷酸甘油酸:人体在缺氧、登山和长时间 运动时,红细胞中2,3DpG均会增加,使氧离曲线右 移,释放更多的氧。
(4)一氧化碳(CO)
(二)CO2的运输
二氧化碳
物理溶解5% 化学结合95%
碳酸氢盐88% 氨基甲酸HB7%
1.碳酸氢盐的形式运输
红细胞中生成的HCO3-有二条去路,一是与红细胞内的K +结合生成KHCO3;二是顺着浓度差进入血浆,与Na+结 合生NaHCO3, CA:碳酸酐酶
2.内环境和内环境稳态 稳态:内环境中的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与特征
一、血液的组成
血液的主要成分
血浆55%
血 细 胞
45%
(一)血浆
90%水份 血浆
10%溶质
白蛋白
蛋白质 球蛋白
纤维蛋白原
血清?
其它
电解质 营养物质 代谢终产物
(二)血细胞
红细胞形态:红色、无核、双凹圆形。 平均寿命120天
❖ 肌肉运动产生大量的HL,进入血液中的H+由 缓冲物质很快与之结合如下:
HL+NaHCO3
NaL+H2CO3
C02+H2O
进入血中的碱性物质缓冲物质亦很快与之中和:
碱贮备:通常将100ml血中碳酸氢钠的含量称~
❖ 三、血液的保护和防御功能
❖ 是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机能。白细胞具有吞噬功能 和免疫功能,而吞噬功能是粒细胞完成,免疫是 淋巴细胞完成;血小板有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的 作用。
(2)中段:PO240~80mmHg坡度 较陡 表明:PO2降低能促进大量氧离, 血氧饱和度下降显著。
意义:维持正常时组织氧供。
正常时组织的血供,PO2在此范围 (变3)化下。段:PO215~40mmHg坡 度更陡。
表明:PO2稍有下降,血氧饱 和度就急剧下降。
意义:维持运动时组织的氧供
4.影响氧离曲线的因素
❖ 耐力性训练的运动员在安静时,其红细胞数并不比一般
人高,有的甚至低于正常值,被诊断为运动性贫血。
❖ 原因:血浆量增加,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含量 等比一般人(红细胞比容):指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 积百分比
三、运动对血红蛋白的影响
❖ 我国健康成年男子血红蛋白含量为120-160 克/L,平均140克/L;成年女子血红蛋白含 量为110-l5O克/L,平均约130/L克。
第三章 血 液
内容提要: 主要介绍血液的化学组成、理化特征和一般生理
功能,以及运动时血液成分的变化。
学习目标: 1.了解血液的基本成分; 2.掌握血液的主要理化特征和血液的基本功能;及 运动对其的影响。
体液的概念
细胞内液 40%
1.体液的分布: (占体重60%) 细胞外液 20% (组织液15%,血浆5%)
长期耐力性运动
二、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
1.一次性运动对红细胞数量的影响
❖ 进行短时间大强度快速运动比进行长时间耐力运动红细 胞增加得更明显。在同样时间的运动中,运动量越大, 红细胞增加越多。
❖ 原因:a、血液的重新分布 b、运动时血液的浓缩(排汗和不感蒸发、肌肉
持续紧张收缩使静脉受到压迫)
2.长期运动训练对红细胞数量的影响
血容量即人体循环血量的总量。 包括血浆容量和血细胞容量。
一次性运动对血容量的影响
短时间大强度运动 ❖ 从事短时间大强度运动时,血浆容量和血细胞容量
都明显增加,而血细胞容量增加较明显。
长时间耐力性运动
对循环血中红细胞总数影响不大,红细胞不会发生 显著变化。
❖ 血浆容量:血容量的改变主要是由血浆水分转移情 况决定。
保持血细胞正常形态和功能 的交换和维持血浆容量
等渗溶液: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和5%的葡萄糖溶液
第三节血液的功能
一、运输功能 ❖运输气体(氧和二氧化碳)(重点) ❖运输激素、酶、维生素 ❖运输热量
(一)氧的运输
血液中的氧以物理溶解(1.5%)和化学结 合(98.5%)的形式存在,并进行运输。其关 系如下:
(四)血浆渗透压
★渗透压概念:指溶液具有的吸引水分子透过半透膜的力量。 血液渗透压一般指血浆渗透压。
back
★分类:
晶体渗透压
胶体渗透压
组成 无机盐、糖等晶体物质 血浆蛋白等胶体物质
(主要为NaCl) (主要为白蛋白)
压力 大(或770KPa)
小( 3.3KPa)
意义 维持细胞内外水分交换 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分
❖含量:(重点) 男子:Hb:120-
160g/L 女子:Hb:110-
150g/L
A、B、O血型系统
红细胞
红细胞凝集成团
❖ A、B、O血型系统和输血
❖ 根据红细胞膜上所含的抗原类型的不同及其有 无,将其血型分为A型、B型、O型和AB型四 种类型。
二、血液的理化特性
(一)比重 正常人全血比重为1.050~1.060 ,血液的比
第四节 运动对血液的影响
❖ 一、运动时血量的影响 ❖ 二、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 ❖ 三、运动对血红蛋白的影响
一、运动时血量的影响
正常成年人的血量占体重的7%-8%
❖ 循环血量:。人体在安静状态下,大部分的血量都在心血管中 迅速流动,这部分血量称为循环血量。
❖ 贮存血量:一部分血量潴留在肝、脾脏等处,流动缓慢,血浆 较少,红细胞较多,这部分血量称为贮存血量。
PO2↑ (氧合)
PO2↓ (氧离)
2.氧离曲线
定义:反映氧饱和度和分压之间关系的曲线。
氧离曲线特征及生理意义:
上段:PO280~100mmHg 坡度较平坦。
表明:PO2在80mmHg以 上,血氧饱和度变化小。
意义:保证低氧分压时的高载氧能力。对肺换气非 常有利。
如:高原2.0KM的低气压,PO2↓明显而Hb结合O2 量变化不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